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期末总结

计算机期末总结

计算机期末总结
计算机期末总结

期中考试

1. 试述先行进位解决的问题及基本思想。

(1)进位的传递速度

(2)让各位的进位与低位的进位无关,仅与两个参加操作的数有关。由于每位的操作数是同时给出的,各进位信号几乎可以同时产生,和数也随之产生,所以先行进位可以提高进位的传递速度,从而提高加法器的运算速度。

2.简述浮点运算的基本步骤(以加法运算为例)

例:两浮点数相加,求X+Y。

已知:X=2010 · 0.11011011, y=2100 · (-0.10101100)

解:X和Y在机器中的浮点补码表示形式为(双符号位):

阶符阶码数符尾数

X: 0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1

Y: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0

计算过程:

①对阶操作

阶差ΔE=[Ex]补+[-EY]补=00010+11100=11110

X阶码小,Mx右移2位,保留阶码E=00100。

[Mx]补=00 00 110 110 11

下划线上的数是右移出去而保留的附加位。

②尾数相加

[Mx]补+[MY]补=000011011011+1101010100=111000101011。

③规格化操作

结果的符号位与最高数值位同值,应执行左规处理,

结果为11 00010101 10, 阶码为00 011。

④舍人

附加位最高位为1,采用0舍1入法处理,在所得结果的最低位+1,得新结果: [M]补=1100010110,

M: - 0.11101010。

⑤判溢出

阶码符号位为00,故不溢出、最终结果为:

X+Y=2010 · (-0.11101010)

3.DRAM存储器为什么要刷新?

防止漏电,保证存储信息不破坏。

4.CPU如何区分指令和数据?

空间:指令的地址是由程序计数器(PC)规定的,而数据的地址是由指令规定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要避免修改指令,但可以修改数据。

时间:指令在前,数据在后。(时序)

5、RISC和CISC分别代表什么?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 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

6、求信息码01101110的海明校验码。

解:(1)求信息码01101110的海明校验码

①确定海明校验位的位数:

设R为校验位的位数,则整个码字的位数应满足不等式N=K+R<=2R-1。

设R=3,则23-1=7,N=8+3=11,不等式不满足:设R=4,则

24-1=15,N=8+3=11,不等式满足。所以R最小取4。

②确定校验位的位置:位号(1—12)为2的权值的那些位,即:

20、21、22、23的位置作为校验位,记作P1、P2、P3、P4,余下的为有效信

息位。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1 P2 D0 P3 D1 D2 D3 P4 D4 D5 D6 D7

③分组:有4个校验位,将12位分4组,第I位由校验位号之和等于I的那些

校验位所校验。如表2.4所示。

④校验位的形成:

P1=第一组中的所有位(除P1外)求异或:D6 ⊕D4 ⊕D3 ⊕D1 ⊕D0

=1 ⊕0 ⊕1 ⊕1 ⊕0=1

P2=第一组中的所有位(除P2外)求异或:D6 ⊕D5 ⊕D3 ⊕D2 ⊕D0

=1 ⊕1 ⊕1 ⊕1 ⊕0=0

P3=第一组中的所有位(除P3外)求异或:D7 ⊕D3⊕D2⊕D1

=0 ⊕1 ⊕1 ⊕0=0

P4=第一组中的所有位(除P4外)求异或:D7⊕D6⊕D5⊕D4

=0 ⊕1 ⊕1 ⊕0=0

所以,信息码01101110的海明校验码为011001110001。

(2)校验原理

在接收端分别求S1、S2、S3、S4

S1=P1⊕第一组中的所有位求异或=P1⊕D6 ⊕D4 ⊕D3 ⊕D1 ⊕D0

S2=P2⊕第二组中的所有位求异或=P2⊕D6 ⊕D5 ⊕D3 ⊕D2 ⊕D0

S3=P3⊕第三组中的所有位求异或=P3⊕D7 ⊕D3⊕D2⊕D1

S4=P4⊕第四组中的所有位求异或=P4⊕D7⊕D6⊕D5⊕D4

当S1 S2S3 S4=0000时,接收的数无错,否则S1 S2S3 S4的二进制编码即为出错位号,例如S1 S2S3 S4=1001说明第9位出错,将其取反,即可纠

错。根据此原理,指出和纠正1位出错位的海明校验逻辑电路如图2.1

所示。

海明校验逻辑电路图:

7.某指令系统的指令字长16位,可含有3、2、1或0个地址,每个地址占4位。请设计该指令系统的格式,最多共有多少条指令?

解:扩展操作码

8.分析加减交替除法的基本原理。

9.某机字长8位,试用如下所给芯片设计一个存储器,容量为10K,其中RAM为高8K,ROM为低2K,最低地址为0(RAM芯片类型有为:4K?8,ROM芯片有:2K?4)。

①地址线、数据线各为多少根?

②RAM和ROM的地址范围分别为多少?

③每种芯片各需要多少片。

④画出存储器结构图及与CPU连接的示意图。

第三章习题课:

1.写出下列数据规格化浮点数的编码(设l位符号位,阶码为5位移码,尾数为10位补码)。

(1)+111000 (2)-10101 (3)+0.01011

解:(1) +111000=26×0.111000

符号位为0;6的阶码移码表示为10110;尾数补码为1110000000,所以+111000规格化浮点数的编码为0 10110 1110000000

(2)-10101=25×(-0.10101)

符号位为1;5的阶码移码表示为10101;尾数补码为010*******,格化浮点数的编码为1 10101 010*******

(3) +0.01011 =2-1×0.1011

符号位为0;-1的阶码移码表示为01111;尾数补码为1011000000,所以+0.01011的规格化浮点数的编码为0 01111 1011000000

2.在浮点数编码表示中___在机器数中不出现,是隐含的。(答案:D)

A.阶码

B.符号

C.尾数

D.基数

3.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精度取决于____. (答案;A)

A.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位数

B.阶码采用的编码和尾数的位数

C.阶码采用的编码和尾数采用的编码

D.阶码的位数和尾数采用的编码

4.能发现两位错误并能纠正一位错的编码为(答案:B )

A.CRC码

B. 海明码

C.偶校验码

D. 奇校验码

5.用变形补码计算 X-Y ,X+Y,并判别结果的正确性。设:X=0.11011,Y=-0.10010 解:[X]补=0011011 [Y]补=1101110 [-Y]补=0010010

[X]补+[-Y]补=0101101 溢出

[X]补+[Y]补=0001001 无溢出 X+Y = 0.01001

6.在计算机中,所表示的数有时会发生溢出,其根本原因是计算机的字长有限。答案:对

7.8421码就是二进制数。答案:不对。8421码是十进制数的编码。

8.表示定点数时,若要求数值0在计算机中惟一地表示为全0,应使用反码表示。答案:错。表示定点数时,若要求数值0在计算机中惟一地表示为全0,应使用

补码。

第四章内容

1.主存储器用来暂时存储CPU正在使用的指令和数据,它和CPU的关系最为密切。主存储器和CPU的连接是由总线支持的,连接形式如图4.1所示。

2.例:16KX4位芯片组成16KX8位的存储器

3.例: 4个16KX8位静态芯片组成64KX8位存储器。

4.例1:由Intel2114(1KX4位)芯片组成容量为4KX8位的主存储器的逻辑框图,说明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位数,该存储器与8位字长的CPU的连接关系。解:此题所用芯片是同种芯片。

(1)片数=存储器总容量(位)/芯片容量(位)=4K*8/(1K*4)=8(片)(2)CPU总线(由存储器容量决定)

地址线位数=log2(字数)=log2(4K)=12(位)

数据线位数=字长=8(位)

(3)芯片总线(由芯片容量决定)

地址线=log2(1K)=10(位)

数据线=4(位)

(4)分组(组内并行工作,cs连在一起,组间串行工作,cs分别连接译码器的输出)。

组内芯片数=存储器字长/芯片字长=8/4=2(片)

组数=芯片总数/组内片数=8/2=4(组)

(5)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

(6)连接方式:扩展位数,扩展单元数,连接控制线

5.例2.某半导体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其中,0000H -07FFH为ROM区,选用EPROM 芯片(2KB/片);0800H-13FFH为RAM区,选用RAM芯片(2KB/片和1KB/片)。地址总线A15-A0(低)。给出地址分配和片选逻辑。

1)计算容量和芯片数

ROM区:2KB RAM区:3KB 共3片

2)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

存储空间分配:先安排大容量芯片(放地址低端),再安排小容量芯片。便于拟定片选逻辑。

6.用8K×8位的ROM芯片和8K×4位的RAM芯片组成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其中RAM的地址为0000H~5FFFH,ROM的地址为6000~9FFFH,画出此存储器组成结构图及与CPU的连接图。

解:计算容量、芯片数量:

RAM的地址范围展开为0000000000000000~0101111111111111,

A12-----A0从0000H~1FFFH,容量为:8K,高位地址A15A14A13,从000-010,所以RAM的容量为8K× 3=24K。 RAM的容量是24K ×8,需8K ×4的芯片6片。ROM的末地址-首地址=9FFFH-6000H=3FFFH,所以ROM的容量为214=16K。ROM的容量是16K ×8,需 8K×8 的芯片2片。 ROM的地址范围展开为0110 0000 0000 0000~1001 1111 1111 1111,高位地址A15A14A13,从011~100。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图及与CPU的连接如图所示。

7.存储器分布图如下面所示(按字节编址),现有芯片ROM 4K×8和RAM 8K× 4,设计此存储器系统,将RAM和ROM用CPU连接。

解:RAM1区域是8K×8,需2片8K×4的芯片;RAM2区域也

是8K×8,需2片8K× 4的芯片;ROM区域是8K×8,需2

片4K8的芯片。地址分析如下:

(1)方法一

以内部地址多的为主,地址译码方案为:用A14A13作译码器输入,则Y0选RAM1,Y1选RAM2,Y3选ROM,当A12=0时选ROM1,当A12=1时选ROM2,扩展图与连接图如图所示。

以内部地址少的为主,地址译码方案为:用A14A13A12作译码器输入,则Y0和Y1选RAM1,Y2和Y3选RAM2,Y6选ROM1,Y7选ROM2,扩展图与连接图如图所示。

8.用8K×8的RAM芯片和2K×8的ROM芯片设计一个10K×8的存储器,ROM和RAM的容量分别为2K和8K,ROM的首地址为0000H,RAM的末地址为3FFFH。

(1)ROM存储器区域和RAM存储器区域的地址范围分别为多少?

(2)画出存储器控制图及与CPU的连接图。

解:(1)ROM的首地址为0000H,ROM的总容量为2K×8;

RAM的末地址为3FFFH,RAM的总容量为8K×8,所以首地址为:2000H。

(2)设计方案

(3)方法一

以内部地址多的为主,地址译码方案为:用A13来选择,当A13=1时选RAM,当A13A12A11=000时选ROM,如图所示。

以内部地址少的为主,地址译码方案为:用A13A12A11作译码器输入,则Y0选ROM,Y4、Y5、Y6、Y7均选RAM,如图所示。

9.用4K× 8位的ROM芯片和8K×4位的RAM芯片组成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其中RAM的地址为2000H~7FFFH,ROM的地址为9000H~BFFFH,画出此存储器组成结构图及与CPU的连接图。

解:RAM的地址范围展开为

001 0000000000000~011 11111111111,

A12----A0从0000H~1FFFH,容量为8K,高位地址从001~011

所以RAM的容量为8K×3=24K。

RAM用8K×4的芯片组成,需8K×4的芯片共6片。

ROM的地址范围展开为

1001 000000000000~1011 111111111111,

A11----A0从000H~FFFH,容量为4K,

高位地址A15A14A13A12,从1001~1011,所以ROM的容量为4K×3=12K。ROM用4K×8的芯片组成,需4K×8的芯片3片。

地址译码方案:用A15A14A13A12作译码器输入,则Y2和Y3选RAM1,Y4和Y5选RAM2 ,Y6和Y7选RAM3,Y9选ROM1, Y10选ROM2 , Y11选ROM3。储器的组成结构图及与CPU的连接图如图所示。

第六章

1.

IR指令寄存器:用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PC程序计数器:即指令地址寄存器。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或下一条指令地址。

指令地址形成: (PC)+1->PC。或: 转移指令修改其内容。

时序控制信号形成部件:根据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需要,产生相应的时序控制信号

指令译码器:对指令寄存器中的操作码进行分析解释,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脉冲源:脉冲源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作为整个机器的时钟脉冲,是机器周期和工作脉冲的基准信号。

2.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当指令取入IR中以后,根据操作码进行译码,得

到相应指令的第一条微指令的地址。

2)指令译码部件可用只读存储器组成,将操作码作为

只读存储器的输入地址,该单元的内容即为相应的微

指令在控制存储器中的地址。

3)根据控制存储器中的地址从控制存储器取出微指

令,并将它存放在微指令寄存器中。

4)控制字段各位的输出通过连接线直接与受控制的门

相连,于是就提供了在本节所提出的控制信号。

3.硬布线控制器与微程序控制器,除了操作控制信号的形成方法和原理有差别外,其余的组成部分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最显著差异为两点:

1)实现

微程序控制器的控制功能是在存放微程序的控制存储器和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微指令的寄存器直接控制下实现的,特点:电路比较规整,各条指令控制信号的差别反映在控制存储器的内容上.

而硬布线控制的控制信号先用逻辑式列出,经化简后用电路实现.特点:电路显得零乱且复杂,当需修改指令或增加指令时是很麻烦的.

因此微程序控制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指令系统复杂的计算机,一般都采用微程序来实现控制功能。

2)性能

微程序控制的速度比硬布线控制的速度低,而硬布线控制的速度快. 近年来在一些新型计算机结构中,例如在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中,一般选用硬布线逻辑。

习题 4.己知某计算机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12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设微指令长度为32位。请算出控制存储器容量。

解:微指令所占的单元总数:

(80×12-80+1) × 32=(80×11+1 ) × 32 =881 × 32

所以控制存储器容量可选IK × 32。

5.表中给出了8条指令I1~I8所包含的微命令控制信号。试设计微指令控制字

段要求所用的控制位最少,而且保持微指令本身内在的并行性。

解:微指令与包含的命令对应表如表所示。

如下:

6.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微指令字长24位,水平型编码控制的微指令格式,断定方式,共有微命令30个,构成4个相斥类,各包含5个、8个、14个和3个微命令,外部条件共3个。

(1)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应为多少?

(2)设计出微指令的具体格式。

解:(1)30个微命令构成4个相斥类,其中5个相斥微命令需3位编码;8个

相斥微命令需4位编码,14个相斥微命令需4位编码,3个相斥微命令需2位

编码:外部条件3个,采用断定方式需2位控制位。以上共需15位。微指令字

长24位,采用水平型编码控制的微指令格式,所以还剩9位作为下址字段,这

样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应为512×24.

2)微指令的具体格式如图所示。

7. 已知某运算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它具有+(加)、-(减)、M(传送)种操作。(1)写出图中1~12表示的运算器操作的微命令。

(2)指出相斥性微操作。

(3)设计适合此运算器的微指令格式。

解:(1)图中1~12表示的运算器操作的微命令分别为:

1:+ 2:- 3:M

4:R1→A 5:R2→A 6:R3→A

7: R3→B 8:R2→B 9:R1→B

10: BUS→R1 11: BUS→R2 12: BUS→R3

(2)以下几组微命令是相斥的:

1:+ 2:- 3:M

4:R1→A 5:R2→A 6:R3→A

7: R3→B 8:R2→B 9:R1→B

10: BUS→R1 11: BUS→R2 12: BUS→R3

(3)此运算器的微指令格式如图所示。

8.已知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其存储器容量为512×40(位),微程序在整个控制存储器中实现转移,可控制微程序的条件共12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如下所示:

解:(1)假设判别测试字段中每一位为一个判别标志,那么由于有12个转移条件,故该字段为4位,下地址字段为9位。由于控制容量为512单元,微命令字段是(40-4-9)=27位。

(2)对应上述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如图所示:其中微地址寄存器对应下地址字段,P字段即为判别测试字段,控制字段即为微命令子段,后两部分组成微指令寄存器。地址转移逻辑的输入是指令寄存器OP码,和各状态条件:以及判别测试字段所给的判别标志(某一位为1),其输出修改微地址寄存器的适当位数,从而实现微程序是分支转移。

9.CPU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包括一个累加寄存器AC、一个状态寄存器和其他四个寄存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1)标明图6.9中四个寄存器的名称。

(2)简述取指令的数据通路。

(3)简述完成指令LDA X的数据通路(X为内存地址,LDA功能为(X) →(AC))

(4)简述完成指令ADD Y的数据通路(Y为内存地址,ADD功能为(AC)+(Y) →(AC))。

(5)简述完成指令STA Z的数据通路(Z为内存地址,STA功能为(AC) →(Z))。

解:(1)A为数据缓冲寄存器MDR,B为指令寄存器IR,C为主存地址寄存器MAR,D为程序计数器PC。

(2)取指令的数据通路:PC→MAR → MM → MDR → IR

(3)指令LDA X的数据通路:X → MAR → MM → MDR → ALU → AC

(4)指令ADD Y的数据通路:Y → MAR → MM → MDR → ALU → ADD → AC

(5)指令STA Z的数据通路:Z → MAR,AC → MDR → MM

第十章

1.中断处理过程

(1)关中断,进入不可再次响应中断的状态,由

硬件自动实

现。因为接下去要保存断点,保存现场。此时CPU

不响应中断,否则,如果现场保存不完整,在中

断服务程序结束之后,也就不能正确地恢复现场

并继续执行现行程序。

(2)保存断点和现场

为了在中断处理结束后能正确地返回到中

断点,在响应中断时,必须把当前的程序计数器

PC中的内容(即断点)保存起来。

现场信息一般指的是程序状态字,中断屏蔽

寄存器和CPU中某些寄存器的内容。

对现场信息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硬

件对现场信息进行保存和恢复;另一种是由软件

即中断服务程序对现场信息保存和恢复。

(3)判别中断源,转向中断服务程序。在多个中

断源同时请求中断的情况下,需进一步判别中断

源,并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4)开中断。因为接下去就要执行中断服务程

序,开中断将允许更高级中断请求得到响应,实

现中断嵌套。

(5)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不同中断源的中断服

务程序是不同的,实际有效的中断处理工作是在

此程序段中实现的。

(6)退出中断。在退出时,又应进入关中断状

态,恢复现场、恢复断点,然后开中断,返回原程序执行。

进入中断时执行的关中断、保存断点等操作一般是由硬件实现的,它被称为“中断隐指令”。

2.1)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4个字节的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33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

(2)如果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64位数据,总线时钟频率升为66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

解:(1) 设总线带宽用Dr表示,总线时钟周期用T=1/f表示,一个总线周期传送的数据量用D表示,根据定义可得:

Dr=D/T=D×1/T=D×f

=4B×33×1000000/s=132MB/s

(2) 64位=8B

Dr=D×f=8B×66×1000000/s=528MB/s

3.DMA的数据传送过程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计算机实训报告 实训人:刘永强 班级:网络1102班 学号:18号 指导老师:卞老师 实训地点:文理楼A503 实训时间:2011年12月26日—12月28日 实训目的:通过上机操作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综合操作素质的训练,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内容:word文档与excel表格的编辑与操作。 短短三天的计算机实训结束了,通过这三天的实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深深体会到计算机办公的神奇和奥妙;也掌握了许多的计算机办公技能。 老师布置了一些的作业给我们操练,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下我已把Excel,word,等操作的很好了!现在我们已步入大学,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对计算机的一些相关操作还只是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这学期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我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我们的专业课程也只是学习了C语言的程序编辑,所以在实训之前,计算机办公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离我们不再遥远!据我了解,大多数同学都以前接触过电脑,也有玩过一些游戏,却不懂操作一些对我们以后工作有用的办公软件。对于我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渗透较少,之前都是老师操作为主。此次实训就不同了,同学们都作了充分准备,在活动中同学们都提前来到教室上课,每位同学都认真的操作、练习;听着“嗒嗒”的打字声,心里真的不亦乐乎!指导我们实训的是卞老师,卞老师在实训中给我们做了充分的指导,并且做详细的讲解,这次实训活动十分成功,除了各位同学的充分准备,还要感谢卞老师的授业解惑和系里领导的大力支持。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对电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二十一世纪现代人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超强的电脑操作能力,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更应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所以要把电脑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开始我以为实训只是应付了事,走马观花之作。然而,在我参加培训的第一天,我就发现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培训与以前参加过的培训大相径庭。以前的培训都是应付考试的,实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忘记了。而这次培训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和工具性很强,都是平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参加培训的第一课时,我就专心致志地听讲,把学习内容与以前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的地方进行对比,感觉学习效果很好,受益匪浅。特别是EXCEL的学习,因为平时用得比较少,掌握的也不多,不想去进一步的学习,所以对EXCEL的操作不熟悉。这一次正好帮我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次培训,使我的EXCIL的操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掌握了几种方法。还有幻灯片的制作,原来从没有制作过,通过这次学习发现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简单的制作我已经基本上掌握。现在想起来这种培训是必要的,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计算机网络专业实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专业实习总结 很快的,署假又过来了,面对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活,想着刚刚过去的最后一个署假,紧张沉默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脑海里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的深,真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伴着时间,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赛跑,不可能从真实的两面去看清它,只是经意不经意的感受着有种东西在过去,也许更适合的只有那句话:时不待我,怎可驻足。 两个月,短短的两个月,说不上是每一份经过都会成为内存,但紧张沉默之后更多的确实是感慨。 署假期间,我在广东东莞的一家电脑公司做教师,主要是教那些比较简单实用的办公软件,本来开初都没想到自己一个学英语专业的竟会去做电脑教师,于是真的觉得老师那句话的实在,在学校,学到的任何一种知识都是一种有用的贮备,虽然在平时看来学的很多东西总感觉与自己的想象很遥远,但说不不定就在某一刻显现出来。这也许就是有些师哥师姐说的在工作过程中总觉那些东西在学校见过,但却己经忘了,擦肩而过。,想起这,真的得感谢在校期间学的那些本专业的那些另外的知识。 以前也想过,学我们英语专业的,也许以后最起码存在那种机会去走向讲台,所以,这短短的两个月的经历,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煅练,而且,专门机构统计的现在

的毕业生出来后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会做与自己专业相符的工作,因而。、在工作的过程中,我都在不断的提醒自己,不断的对自己要求,把手上的活,当做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老板常常强调的就是每个员工都必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事,我也觉得这是以后无论做任何一份工作都会收到的要求。 因为公司的员工都是即训上岗,所以,一直没有又休,而且在工作期间最大的体会就是,作为一个教师,或者说是一名授课者,最大的考验就是耐心,有的时侯,一个问题还得重复很多遍,这个时侯,就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它,而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去感受,慢慢的但有了分冷静的习惯,这也是在这很短的工作中得到的很大的体会。 在工作之余,我还经常出到外面去看看,也算是一种见识,东莞是一个新起的城市,但它却己走在了中国城市建设的最前端,在这种地方,看得到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挑战,有时会把自己与那些出入写字楼的同样年轻的人比较,心里真的感受到那很明显的差距,当然,这种差距并不是一时一日而起,所以,出到外面,一个正确的心理定位但显得格外重要,不然,常常因为比较把自己看得很不平衡,而迷失自己的方向,那些在我们前头的人们,可以当作是榜样,但不可过多的去计较,自己能做到何种程度,应该有一个很明了很中性的认识,不能过于攀比,更不可自以为是。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8个 B.16个 C.128个 D.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磁盘 B.硬盘 C.内存 D.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102 B.210 C.103 D.28 7、RAM代表的是(C)。 A.只读存储器 B.高速缓存器 C.随机存储器 D.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B.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D.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D)。 A.1011 B.1100 C.10111 D.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该怎么拟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1】 现阶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都是90后,而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早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如今作为一门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各级各专业的开设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 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让每位同学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后,最起码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证的一级证?这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师要思考的。 以下是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在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 中的一点心得: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知 识的学习情境。如:每次上课时,我首先会向学生展示案例的效果,将课前精心准备好的PPT文稿式样用计算机演示出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将要学习的而 且要求每人完成的,以增进学生一些感性上的认识,让他们有个准备。 2、设立互助小组,组织学生讨论: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呢?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迅速传递的信息时代,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也就不能够抓住快速传递的信息的能力,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位 学生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应该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 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教会学生编辑排版文章、处理表格,甚至图形等, 学生往往觉得很有用、很有趣。我便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习过度共同探讨, 利用计算机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又决定做些什么事?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我们计算机教师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觉 得他们所学的东西有用有价值,一方面要逐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 要让学生有更多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我发现,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以致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这些作用往往是教师所无法取代的。

计算机网络 期末 知识点 总结

目录 第一章 (2)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3) 协议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3)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4) OSI七层模型和TCP/IP 。 (4) 第二章 (4) 物理层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4) 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的具体内容、参数及其含义。 (5) 奈氏准则 (5) 香农公式 (5)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 (6)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其原理。 (6)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6) 第三章 (7) 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 循环冗余检验码的计算。 (7) 局域网的工作层次及特点。 (7) 网卡的作用及工作层次。 (8)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及含义。 (8) 扩展以太网的方法及特点。 (8) 高速以太网的标准名称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9) 第四章 (9) 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的优缺点(区别)。 (9)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 (10) 分类IP地址的分类标准。 (10) 子网IP地址的原理及划分和表示方法。 (10) 子网掩码的概念,A、B、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计算,子网地址的计算。 (10) CIDR地址的概念及CIDR地址块。 (11) IP数据报的基本构成。 (11) RIP、OSPF、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12) 第五章 (12) 运输层的作用。 (12) TCP/IP体系的运输层的两个协议的名称及特点。 (12) TCP可靠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12) TCP的流量控制。 (13) TCP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13)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 (13) 第六章 (13) 域名系统DNS的作用。 (13)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及顶级域名的构成情况。 (14) 中国的顶级域名及二级域名的设置情况。 (14) 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及所使用的协议。 (15)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中。 1、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总称为( ) A)CPU B)MPU C)主机D)RAM 2、(188)10转化为十六进制数应该是( ) A)(DB)H B)(CB)H C)(BD)H D)(BC)H 3、完成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管理的系统软件是 ( ) A)操作系统B)CPU C)主机D)语言处理程序 4、下列属于易失性存储器的是( ) A)ROM B)RAM C)磁盘存储器D)闪存 5、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 ) A)8 B)Y C)a D)A 6、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 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B) 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 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7、1MB等于( ) A)1000KB B)1024KB C)1024B D)1000B 8、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 A)实用软件B)数据库软件C)应用软件D)编辑软件 9、GB18030-2000采用单/双/四字节混合编码,收录的汉字和藏、蒙、维吾尔等主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总数有( ) A)1.6万个B)2.7万个C)7445个D)3755个

10、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的是( ) A)编译程序B)解释程序C)编辑程序D)应用程序 11、Flash的元件包括图形、影片剪辑和( ) A)图层B)时间轴C)按钮D)声音 12、下列不属于多媒体静态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 A)GIF B)AVI C)BMP D)PCX 13、下列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 ) A) 98.62.53.6 B) 130.53.42.10 C) 200.245.20.11 D) 221.121.16.12 14、以下正确的E-mail地址是( ) A)用户名+@+域名B)用户名+域名C)主机名+@+域名D)主机名+域名 15、下列属于我国教育科研网的是( ) A)CERNET B)ChinaNet C)CASNet D)ChinaDDN 16、在缺省情况下,下列属于C类网络的掩码是( ) A)255.225.255.255 B)255.255.0.0 C)255.0.0.0 D)255.255.255.0 17、WWW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服务,通常采用的传输协议是( ) A)SMTP B)FTP C)SNMP D)HTTP 18、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 ) A)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B)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D)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19、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先进先出B)都是先进后出 C)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D)没有共同点 20、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名的是( ) A) 文件B) 处理C) 数据存储D) 控制流

计算机基础知识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 1.计算机网络定义:按照网络协议,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将地理上分散且独立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的集合体。 2.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网络的地理分布范围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网(同轴电缆或双绞线,传输速率10Mbit/s或100Mbit/s,较低)、 光纤网(传输速率达1000Mbit/s)、无线网(采用电磁波为传输介质和载体传输数据的网络)。 3.区分常见的几个英文缩写: ●LAN(局域网) ●WAN(广域网) ●WLAN(全称Wireless LAN,无线局域网。) ●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是一个基于IEEE 802.11(网络协议)系列标准的 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或商标,具体说WIFI使用的是IEEE 802.11b是WLAN诸多协议中的一种,因此,人们常用WIFI来称呼IEEE 802.11b协议。 ●GPRS(手机上网方式)是一种借助移动电话网络接入Internet的无线上网方式。 4.移动通信技术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如NMT和AMPS,NMT于1981年投入运营。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安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采用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使得移动通信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传输速率也逐步在提高。 第三代3G技术,也称IMT 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 第四代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熟练操作技能。下面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篇一现阶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都是90后,而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早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如今作为一门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各级各专业的开设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让每位同学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后,最起码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证的一级证?这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师要思考的。 以下是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在2012年--2013年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学习情境。如:每次上课时,我

首先会向学生展示案例的效果,将课前精心准备好的PPT文稿式样用计算机演示出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将要学习的而且要求每人完成的,以增进学生一些感性上的认识,让他们有个准备。 2、设立互助小组,组织学生讨论: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呢?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迅速传递的信息时代,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也就不能够抓住快速传递的信息的能力,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位学生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应该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教会学生编辑排版文章、处理表格,甚至图形等,学生往往觉得很有用、很有趣。我便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习过度共同探讨,利用计算机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又决定做些什么事?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我们计算机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觉得他们所学的东西有用有价值,一方面要逐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有更多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我发现,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以致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这些作用往往是教师所无法取代的。 4、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结合实用需求,讲解课本外的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选择题

第1章计算机基础 1.按照数的进位制概念,下列各数中正确的八进制数是______。3595 A 4109 B 8707 C 10BF D 1101 2.组成计算机指令的两部分是______。1619 A 运算符和运算结果 B 操作码和地址码 C 数据和字符 D 运算符和运算数 3.能直接与CPU交换信息的存储器是______。4988 A 软盘存储器 B CD-ROM C 硬盘存储器 D 内存储器 4.在计算机的硬件技术中,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是______。4424 A 二进制位(bit) B 双字(Double Word) C 字节(Byte) D 字(Word) 5.计算机存储器中,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______。5551 A 8bits B 4bits C 16bits D 32bits 6.CPU中,除了内部总线和必要的寄存器外,主要的两大部件分别是运算器和______。595 A 控制器 B Cache C 存储器 D 编辑器 7.用来存储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其相应数据的存储器是______。3004 A 硬盘 B ROM C RAM D CD-ROM 8.十进制数是56 对应的二进制数是______。607 A 00111001 B 00111000 C 00111010 D 00110111 9.KB(千字节)是度量存储器容量大小的常用单位之一,这里的1KB等于______。6569 A 1000个字节 B 1024个字 C 1000个二进位 D 1024个字节 10.在计算机的硬件技术中,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是______。4424 A 二进制位(bit)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教学文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 2. 计算机的时代划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 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科学计算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5.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量大、记忆功能强,具 有逻辑判断能力、运算自动化。 6. 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7.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 CPU和内存又称为主机。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统称为外部设备。 9. 运算器的运算分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0.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主存,主要用来存放CPU工作时用到的程序和数据 及计算后得到的结果: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中数据需要先调入内存再读取。 12. 随机存储器(RAM)允许用户随时进行数据读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全 部丢失。 13. 只读存储器(ROM)只允许用户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14. 外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15. 软磁盘又称软盘速度慢容量小;硬磁盘又称硬盘,寿命长、存储量大。 16. 速度、容量、价格:硬盘>光盘>软盘 17. 高速缓存 18. 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主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屏和打印机。 19. 微机的总线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20.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总称,不同的功能的软件由不同的程序组成,这些程序 经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需要使用时装入内存使用。 21. 微机软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大类。 22. 系统软件是微机必备软件,它是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是最重 要的系统软件。 23. 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软件。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速度、容量、带宽、版本和可靠性。 26. 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的。 27.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28. 二进制的优越性:技术可行性、运算简单性、温和逻辑性。

《计算机网络》期末总结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概述 主要章节: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6 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 重点/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带宽、时延、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等性能指标的分析与计算 ●OSI、TCP/IP体系与对比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1 世纪,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典型特征,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计算机的简单网络 (3)开放式标准化的、易于普及应用的网络 (4)高速化发展的计算机网络 1.2.1分组交换的产生“交换”(switching)的含义是:

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分配——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者的对比与分析 (重点为PPT课件的图例说明)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连续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达。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整个分组(报文的片段/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1.2.2 因特网时代三个阶段的发展与特点简要说明: (1)分组交换网ARPANET (2)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 网络 1.2.3 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1)因特网协会ISOC (2)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IAB (3)因特网研究部IRTF (4)因特网工程部IETF 所有因特网标准都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s)形式发布,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四个阶段: 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2.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980,铁道部进行计算机联网,实现铁路指挥和调度。 1989,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 1993,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建成。 1994,正式介入Internet。 目前,基于因特网技术、并实现互连的9个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网络: (1)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院) 课程总结与分析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2013.9.10-2013.12.29 学时安排:4学时/周 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人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类课程,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一、教学学时与内容: 本学期共上课15周,计划学时:60学时,实际完成6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 Windows XP 的使用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四章Internet基础及应用 第五章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第六章Excel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第七章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第八章常用工具软件 二、教学方法: 理论课: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实践课:上机操作 三、教学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逐步掌握WindowXP、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和网络的基本操作。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操作基础又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我加强教学管理,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实验课上认真辅导学生上机,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此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能力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尤其对于程序设计部分,少数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甚至有的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按照教学进度要求正常授完课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力求全班都达到教学标准要求。 四、教学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基本上学习和掌握了应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五、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进行分层次教学,还应适量增加课时,增加实验项目,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实践的比例,在讲理论课的时候,应能做到边讲边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院:×× 2013年12月31日

云计算期末考试总结【强烈推荐】

第一章 什么是“新摩尔定律”: 每18个月全球新增信息量是计算机有史以来全部信息量的总和。 云计算具有哪些特点: (1)、超大规模(2)、虚拟化(3)、高可靠性(4)、通用性(5)、高可伸缩性、(6)、按需服务(7)、极其廉价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分为三类: 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什么是Iaas? 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如AWS的弹性计算云EC2和简单存储服务S3。 什么是Paas? 对资源的抽象层次更进一步,它提供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典型的如Google App Engine。 什么是SaaS? 它的针对性更强,它将某些特定应用软件功能封装成服务,如Salesforce公司提供的在线客户关系管理CRM服务。 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分为四层: 物理资源层、资源池层、管理中间件层和SOA构建层 (管理中间件层和资源池层是云计算技术的最关键部分) 物理资源层包括计算机、存储器、网络设施、数据库和软件。

资源池层是将大量相同类型的资源构成同构或接近同构的资源池,如计算资源池、数据资源池。构建资源池更多的是物理资源的集成和管理工作。 管理中间件层负责对云计算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对众多应用任务进行调度,使资源能够高效、安全地为应用服务。 大数据具有4V+1C的特征: (1)、数据量大(2)、多样(3)、快速(4)、价值密度低(5)、复杂度 全球企业的IT开销分为三部分:硬件开销、能耗和管理成本。 云计算的优势: 云计算有更低的硬件和网络成本、更低管理成本和电力成本以及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云计算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 大数据是需求,云计算是手段。没有大数据,就不需要云计算。没有云计算就无法处理大数据。 什么是云计算: 长定义: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短定义: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按需提供可动态伸缩的廉价计算服务。 云计算的管理中间件层:负责资源管理、任务管理、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资源管理:负责均衡地使用云资源节点,检测节点的故障并试图恢复或屏蔽它,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视统计; 任务管理:负责执行用户或应用提交的任务,包括完成用户任务映像部署和管理、任务调度、任务管理、生命周期管理。

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卷

2017—2018学年度计算机期末考试卷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12*2分) 1.微型计算机通常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字长是计算机______次能处理的______进制位数。 3.1KB=______B;1GB=______B。 4.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CPU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5.计算计的软件系统通常分成______软件和______软件。 6.在断电后,能继续为计算机系统供电的电源称为_______。 7.一个2G的U盘能存放500M的电影最多为________几部。 二.选择题(18*2分)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C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2.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的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 C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 冯.诺依曼 D.爱迪生 3.断电后会使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B )。 A.ROM B.RAM C.磁盘 D.光盘 4.在windows中,欲剪切当前文件夹,可以使用的组合键是( C )。 A.ctrl+v B.ctrl+a C.ctrl+x D.ctrl+d 6.在windows中,关闭程序的方法有许多,下列不正确的是( B )。 A 在键盘上,按alt+f4 B.在键盘上按esc键 C.用鼠标单击程序屏幕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D.打开程序的“文件”菜单,选择退出 7.在windows中,欲全选当前文件夹,可以使用的组合键是 B A.ctrl+v B.ctrl+a C.ctrl+x D.ctrl+d 8.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B )。 A.硬盘 B.缓存 C.光盘 D.U盘 9.下列不可能出现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左部的是( A )。 A.文件 B.桌面 C.我的电脑 D.(C:) 10.在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___B__。 A显示器, B.CPU, C内存, D打印机,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电脑基础课 1.复制、剪切与粘贴 选中对象后右键单击,出现复制/剪切,之后,粘贴。 快捷键:复制(Ctrl+C) 剪切(Ctrl+X) 粘贴(Ctrl+V) 2、新建文件及文件夹的命名 新建文件夹:在桌面或者是一个文件夹内,右键单击空白的地方,出现“新建”,在新建右侧会出现“文件夹”字样。 文件夹的命名(重命名):新建文件夹后默认的名称为“新建文件夹”。 选中要重命名的文件夹,右键单击,出现“重命名”字样,点击即可重命名。快捷键为F2 3、文件的选择(单选、跳选、全选、框选、连续性选择) 单选:在要选中的对象上单击左键即为单选,即:只选中一个。 跳选:按Ctrl选择不连续的对象 全选:在一个文件夹内点击“编辑”,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全部选定”。 快捷键为Ctrl+A 框选:按住鼠标左键不动,拖动鼠标,会出现深颜色的框,框的范围就是被选择对象的范围。 连续性选择:单选第一个对象,按“Shift”键,再选择最后一个对象。 4、隐藏及显示文件 (1)隐藏文件:为了保证重要文件的安全性,有时候我们会设置文件的属性为“隐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件的安全。 方法:右键单击要设置为隐藏的文件,选择“属性”,选择“隐藏”。、

(2)显示文件:有些时候设置为“隐藏”的文件仍然是可以看到的,这时候我们可以更改文件夹显示的属性,这样就彻底看不到文件了。 方法:打开文件→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隐藏文件和文件夹 5、压缩、加密文件 压缩文件作用:大大缩小了所占电脑的空间,也可以通过密码设置增加安全性。 压缩方法:选择需要压缩的文件,右键单击在出现菜单中选择“添加到压缩文件”。 在高级选项中,可设置解压密码。 6、创建快捷方式 创建快捷方式的作用:比较常用的软件,可以采用快捷方式,一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占桌面空间的大小。 方法:(1)在电脑硬盘中选择软件,右键单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2)通过“开始”按扭,选择需要的软件,右键单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7、删除文件 (1)不彻底删除 A,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在选中的区域内右键单击出现“删除”。 B,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按“Delete”,即可删除。 (2)彻底删除 A,删除后清除回收站 B,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按“Shift+Delete”,即可 C,勾选回收站属性中的“删除时不将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彻底删除”。 8、设置系统密码,更改图片。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用户账户”,选择“计算机管理员”,然后“创建密码”或“更改我的图片”。 9、文件共享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三、高二两个对口升学班的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计算机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期间,我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二、计算机教学工作方面: 1、备课: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电子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学习《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分三个方面: ①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

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②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③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备课教案全部采用电子教案,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部分内容要上机完成,课前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上课时认真讲解,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努力做到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意三者统一。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学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和使用网上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计算机网络教学工作总结doc

计算机网络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所谓计算机网络,即指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如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网络中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这里所谓的功能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指有CPU的计算机。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通信子网 2、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信息资源)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 连接的建立于拆除、数据传输控制、差错检测、流量控制、路由选择、多路复用 2、资源共享 数据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 3、负荷均衡和分不处理 4、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四、计算机网络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星状网络(有一个中央结点,广泛应用于局域网) 树状网络(具有层次结构,是企事业单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总线状网络(应用最不广泛) 环状网络(是微机局域网最常用的拓扑结构,校园网的

主干网常采用此种拓扑结构)网状网络(点对点结构,是广域网最常用的网络形式)五、计算机网络按网络作用的范围分类 1、局域网(直径小于10km,应用于企业内部网和校园网) 2、广域网(没有规则的投票结果) 3、城域网六、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1、层次结构 2、网络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中,为是各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能够正确的传递信息,必须在有关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等方面有一组约定或规则,这组约定或规则即所谓的网络协议,它由三个要素组成::语义,语法,规则 3、网络体系结构 七、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七层体系结构 在物理层中,透明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它表示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好像不存在一样。 八、TCP/IP协议 TCP/IP模型 P24 九、数据的定义 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惊醒描述与记载的物理符号。数据可以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取连续值,数字数据取离散值。十、画图P38 十一、数据通信方式 按传输方向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十二、数字数据信号编码 不归零编码NRZ(负电平表示0,正点平表示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