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论

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论

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论
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论

第一章总论

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轮廓,是以后各章学习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统计的含义,重点掌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特点以及统计学的性质;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大数定律的方法论意义,掌握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及统计研究的阶段;要求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理解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了解统计的职能。

第一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统计”一词的含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指关于搜集、整理、分析和预测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自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资料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是指通过统计工作所获得的反映客观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的总称;统计科学即统计理论,是指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和预测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统计资料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科学是统计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同时它反过来指导统计工作实践,为统计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因此,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科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反映其发展过程及规律性。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为: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这里是学习难点,要根据客观事物质和量的辩证关系,结合客观事物事例来加深认识。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对客观现象总体的规律作出正确推断的方法论科学,这些方法可用于对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

⑥⑥⑥统计学学习指导书(第3版)

第二节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阶段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研究客观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是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其理论根据是大数定律;

统计分组法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类型或组别的研究方法;统计指标法是指运用统计指标来描述和研究总体的数量状况,以得到事物数量特征的本质或规律性的认识方法,统计指标法包括总量指标法、相对指标法、平均指标法、动态指标法、统计指数法等;统计模型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设条件,用数学方法去模拟现实客观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统计推断法是指以一定的置信标准要求,根据随机抽取的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

统计研究的阶段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以及统计分析。统计设计是在正式进行具体统计工作之前,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统计对象的性质,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统计设计规定的调查方案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搜集被研究对象的各项数字或文字资料;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汇总、列表的加工处理过程;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统计指标,对加工整理后的资料和具体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对未来进行趋势预测。这四个阶段虽然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它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一过程。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统计所要研究的、客观存在的、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就是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它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统计总体的特征是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总体和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它们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是可以变换的。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统计指标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是进行统计设计或理论研究时所使用的仅有数量概念而没有具体数字的统计指标;二是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构成。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也称为总量指标或统计绝对数;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

·2·

第一章总论⑤⑤⑤

比而派生的指标,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来表示,反映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品质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它不能用数值表示,只能用文字说明;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是用数值表示的。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有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和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而指标不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数量标志的标志值进行直接汇总或间接计算的;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以上这几个基本概念是学习难点,要结合实例来深刻理解。

变异是指统计所研究的指标与标志,其具体表现在总体及总体单位之间是可变的,即指标及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总体或各单位之间不尽相同或有差异。

变量是可变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是一种概念或名称。

变量值是变量的具体数值或具体表现,即为指标数值或数量标志的标志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按对变量值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

统计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总体现象各方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两大类。统计指标体系按其功能不同,可以分为描述统计指标体系、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和预警统计指标体系。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统计工作过程

C.总体与样本的关系D.抽象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是()。

A.具体性B.社会性

C.数量性D.总体性

3.概率论的发展和数学方法在客观事物方面的应用,促进了概率论和政治算术的结合,从而形成了数理统计学派,在这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3·

⑥⑥⑥统计学学习指导书(第3版)

A.威廉·配弟B.凯特勒

C.皮尔生D.葛尔登

4.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配弟,其代表作是()。

A.《概率论书简》

B.《对死亡率公报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

C.《社会物理学》

D.《政治算术》

5.统计研究所运用的大量观察法,其根据是()。

A.个别事物偶然因素的影响会互相抵消B.对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

C.对总体中的足够多单位进行调查D.个别事物偶然因素的影响很小6.若要调查某地区80个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8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80个工业企业

C.80个工业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D.80个工业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7.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没有差异

B.总体的各指标都是相同性质

C.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个相同的数量标志值或品质标志属性

D.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

8.对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A.统计分组法B.统计模型法

C.统计指标法D.抽样推断法

9.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10.研究某城市全部中学高中学生的状况,某中学高中学生人数是()。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值D.标志总量

11.某班五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和96分,这五个数字是()。

A.变量B.数量标志

·4·

第一章总论⑤⑤⑤

C.品质标志D.变量值

12.某车间有四名工人,其月产量分别为1 000、1 200、1 500和1 800件,这四名工人的月平均产量是对()。

A.四个变量求平均数B.四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四个指标求平均数D.四个指标值求平均数13.某产品的质量好坏用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反映,产品等级是()。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

14.变异是统计研究的前提,它是指()。

A.标志各不相同B.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C.总体各不相同D.指标各不相同

15.以某地区的全部IT企业为总体,每一个IT企业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的全部IT企业职工人数为()。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16.总体和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它们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A.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换

B.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C.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D.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

17.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人口数B.国内生产总值

C.劳动生产率D.总成本

18.统计学中通常把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C.绝对指标D.变异指标

19.离散变量的变量值是()。

A.以整数断开

B.连续不断,相邻两个值之间可取无限多个数值

C.用平均数表示

D.用相对数表示

·5·

⑥⑥⑥统计学学习指导书(第3版)

20.基本统计指标体系是反映()。

A.社会经济的某一个专门问题的统计指标体系

B.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

C.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

D.基层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3.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因此它们是两个相同性质的学科。()4.国势学派注重于事件的文字记述,缺乏数量的分析。()5.大数定律是说明在大量随机现象中,其平均结果具有稳定性的法则。()6.大量观察法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7.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8.没有总体就无法确定总体单位。()9.总体的大量性是指总体是由许多乃至无限多的单位组成的。()10.统计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同质总体和变异总体。()11.任何一个统计指标值,都应该是对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反映。()12.品质标志能用数值表示。()13.指标与标志的表现形式完全不同。()14.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单位某数量标志值的总和,因此它是标志值。()15.总体和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它们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互相变换。()16.数量指标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质量指标是由总体单位的品质标志值汇总而来的。()17.质量指标与品质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18.可变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作变量。()19.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20.统计指标体系是由多个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三、填空题

1.“统计”一词的含义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关系,____________和

·6·

第一章总论⑤⑤⑤

____________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3.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学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统计研究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这四个阶段来完成的。

5.统计总体的各个单位必须具有某一个共同的特征和性质,称为。

6.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成为统计指标数值的前提条件是。

7.一个统计指标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是:指标是说明__________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特征的。标志有能用数值表示的____________和不能用数值表示的____________,而指标不论是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9.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____________,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统计咨询职能是____________的延续和深化,使____________能对科学决策、管理和人们的实践发挥作用。

四、思考题

1.“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

3.统计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它与相关的实质性学科有什么关系?

4.统计学与数学有什么关系?

5.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主要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6.论述大数定律在统计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7.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8.统计研究包括哪几个阶段?

9.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10.怎样理解统计总体的同质性和变异性?

11.什么是指标、标志、变量、变量值?试举例说明。

12.构成统计指标的要素是什么?

13.指标与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14.如何区别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15.如何区别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

·7·

⑥⑥⑥统计学学习指导书(第3版)

16.什么是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者有何区别?

17.什么是确定性变量与随机性变量?两者有何区别?

18.什么是指标体系?它与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9.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种类是什么?

20.统计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D 5.A

6.A 7.C 8.D 9.D 10.B

11.D 12.B 13.D 14.B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二、判断题

1.×2.×3.×4.√5.√

6.×7.√8.√9.√10.×

11.√12.×13.×14.×15.×

16.×17.×18.√19.×20.×

三、填空题

1.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

2.统计实践活动统计成果统计科学统计工作

3.国势学派政治算术学派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

4.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5.总体的同质性

6.这些单位必须是同质的

7.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8.总体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9.统计指标体系描述统计指标体系评价统计指标体系预警统计指标体系10.统计信息职能统计信息

·8·

第一章总论⑤⑤⑤

四、思考题

1.答:“统计”一词的含义有三种,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它们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科学是统计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同时它反过来指导统计工作实践,为统计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因此,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科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科学的研究领域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反映其发展过程及规律性。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数量性、总体性以及具体性。

3.答:统计学是一门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即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对客观现象总体的规律作出正确推断的方法论科学,这些方法既可用于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也可用于对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

统计学与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区别是:它们两者的性质不同,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而实质性学科是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的联系是:统计学与相关的实质性学科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在实质性学科的基础理论指导下,统计学帮助各实质性学科探索其学科内在关系与数量规律性,再由该实质性学科对于数量的规律性作出理论的解释并进一步研究本学科内在的规律。统计学的实证研究又可以检验实质性学科理论的可靠性和完善程度。统计归纳分析所获得的新知识往往又为实质性学科开辟新的领域。

4.答:统计学与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但它们是两个不同性质特点的学科。两者的区别是:数学是撇开具体的对象去研究“纯”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采用的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根据严格的定义、假设命题以及给定的条件去推证有关的结论。而统计学在研究方法中所采用的数据则是客观的具体对象的数量表现,统计学是将这些具体数据进行适当的运算,取得一定的结果,然后再根据其客观现象,说明计算结果所反映出的实际意义,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统计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归纳法,它是根据试验或调查、观察到的大量的个别单位,加以归纳来推断总体的情况。统计学与数学的联系是:数学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数学基础,在统计学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统计学则运用这些数学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形成各种专

·9·

⑥⑥⑥统计学学习指导书(第3版)

门的统计方法。

5.答: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是:(1)国势学派(记述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康令和阿亨瓦尔。(2)政治算术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弟。(3)数理统计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比利时的阿道夫·凯特勒。

(4)社会统计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恩格尔和梅尔。

6.答:统计学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所运用的基本方法都与数量的总体性有关,其数学依据是大数定律。大数定律又称大数法则,它是说明在大量随机现象中,其平均结果具有稳定性的法则。统计学所研究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它们的出现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使得同一现象在每个单位的数量表现上具有随机性。统计研究就是对这些随机现象通过大量观察法对总体中所有单位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并运用综合指标法对各单位变量加以综合,所得到的平均结果可以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反映出现象的必然性。由大数定律使我们通过偶然性达到发现必然性,认识现象规律的表现形式,但它并不能说明现象的本质,这必须借助于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知识来解释现象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7.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1)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研究客观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是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2)统计分组法,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类型或组别的研究方法。(3)统计指标法,是指运用统计指标来描述和研究总体的数量状况,以得到事物数量特征的本质或规律性的认识方法。

统计指标法包括总量指标法、相对指标法、平均指标法、动态指标法、统计指数法等。

(4)统计模型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设条件,用数学方法去模拟现实客观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5)统计推断法,是指以一定的置信标准要求,根据随机抽取的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

8.答:统计研究包括四个阶段:(1)统计设计,是在正式进行具体统计工作之前,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统计对象的性质,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2)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统计设计规定的调查方案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搜集被研究对象的各项数字或文字资料。(3)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汇总、列表的加工处理过程。(4)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统计指标,对加工整理后的资料和具体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对未来进行趋势预测。

这四个阶段虽然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它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一过程。

·10·

第一章总论⑤⑤⑤

9.答:总体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统计所要研究的、客观存在的、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就是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它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总体和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它们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是可以变换的。例如,要研究某地区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构成总体,而每一个工业企业是单位;如果要研究该地区某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那么该企业就成了总体,该企业下属的各个职能部门就是单位。

10.答: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必须具有某一个共同的特征和性质。同质性是各个个别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先决条件,即由同质性才能正确确定统计总体。变异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各单位只是在某一性质上相同,而在其他性质上或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是统计研究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总体各单位性质一致的前提下,才能研究其数量差异,变异性使统计研究成为必要。

11.答:指标是说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其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可变的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作变量。变量是一种概念或名称,变量的具体数值或具体表现就是变量值,即变量值是指标数值或数量标志的标志值。例如,以某企业为总体研究,该企业有500名职工,工资总额为100万元,某车间有四名职工,其工资分别为1 800、2 000、2 200和2 500元,这里的指标为: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标志为:工资,它们均为变量,而它们的变量分别为:500名、100万元以及1 800、2 000、2 200和2 500元。

12.答:统计指标由六个要素构成: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这六个要素可归纳为两个部分:统计指标的概念和范畴;统计指标的数值。

13.答: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为:(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标志有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和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而指标不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为:(1)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数量标志的标志值进行直接汇总或间接计算的。(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当研究目的发生变化,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为数量标志了,反之亦然。

14.答:统计学中通常把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由于有些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值直接汇总而

·11·

⑥⑥⑥统计学学习指导书(第3版)

来的,反映现象的总量,所以也称为总量指标,并且由于用绝对数表示,也称为统计绝对数。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质量指标通常是由两个数量指标对比而派生的指标,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来表示,反映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

15.答: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是用数值表示的,有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可直接汇总为数量指标。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品质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它不能用数值表示,只能用文字说明,无法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能对其单位数进行汇总形成统计指标。

16.答: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连续变量的变量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多个数值。连续变量的数值可以通过称重、测量或计算取到小数点以后的任意一个位数。离散变量的数值都是以整数断开的,不可能有小数。离散变量的数值只能用计数的方法取得。

17.答: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确定性变量是指影响变量值的变动,起某种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致使该变量值沿着一定的方向呈上升或下降的变动。随机性变量是指变量值的变化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变量值的变化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有很大的偶然性。

18.答:统计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总体现象各方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单个的统计指标只能反映总体现象的某一个侧面的特征,而一个总体往往具有多种数量表现和数量特征,并且彼此不是孤立的。如果要全面地认识总体的基本特征,就要涉及多个统计指标,将反映总体各方面特征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结合起来,形成统计指标体系,从而使我们对总体有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更好地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

19.答: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有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两大类。

(1)基本统计指标体系是反映和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是反映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是由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科技统计指标体系三个子系统构成;中间层则是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的统计指标体系,它是最高层统计指标体系的横向分支和纵向分支,是为了满足本地区和本部门的社会经济管理、检查、监督的需要而设置的指标体系;基层统计指标体系是指各种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统计指标体系,它既要满足本企业和本单位的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中间层和最高层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需要。

(2)专题统计指标体系是针对社会经济的某一个专门问题而制定的统计指标体系。

·12·

第一章总论⑤⑤⑤

20.答:统计的职能有信息职能、咨询职能与监督职能。统计的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统计的信息职能是保证统计咨询职能和统计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准确、丰富、系统、灵敏的统计信息,统计咨询和监督职能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统计咨询职能是统计信息职能的延续和深化,使统计信息能对科学决策、管理和人们的实践发挥作用。统计监督职能是在统计信息、咨询职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它可以通过对统计信息的分析研究来评价和检验决策、计划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并及时对决策、计划执行和管理过程出现的偏差提出矫正意见。对统计监督职能的强化,必然对统计信息和咨询职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统计信息和咨询职能的优化。

·13·

建筑概论复习提纲整理版(附答案版)

建筑概论复习提纲 绪论(选择题) 1、 什么叫建筑? 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建筑物:是供人们进行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住宅、厂房、商场 构筑物:是为某种工程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桥梁、城墙、堤坝、烟囱、水塔等。 2、 建筑的按使用性质、承重结构材料、层数分别分哪几类? 形式性质:(哪种建筑属于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如住宅、学校、商业建筑、体育馆、展览馆等 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性建筑,如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等 农业建筑-指农副业生产建筑,如粮仓、畜禽饲养场、温室、粮库、农机站等 承重结构材料:(多项选择) 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 层数: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 补充:高层建筑指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住宅10层以上。 3、 建筑耐久等级分为几级?依据是什么?(表0-1)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质量标准而定。(考选择知道年限)P2 一级 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 >100年 二级 一般性建筑 50~100 三级 次要建筑 25~50 四级 临时性建筑 <15 第一章 1、房屋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简答题) 基础、墙或柱、楼地层、屋面、楼梯、门窗等六大部分 1.基础是房屋最下面的部分,埋在自然地面以下。它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地基。 2.墙或柱是房屋的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楼地层和屋顶传给它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基础。墙不仅是一个承重构件,它同时也是房屋的围护结构。墙体是房屋的承重和围护及分隔构件,同时又兼有保温、隔声、隔热等作用。内墙起承重及分隔空间的作用 ,外墙起承重、保护及围护作用 。 3.楼地层:楼面和地面是楼房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除承受荷载外,楼面在垂直方向上将房屋空间分隔成若干层。 4.屋面:屋面是房屋顶部围护和承重的构件。它和外墙组成了房屋的外壳,起围护作用,抵御自然界中风、雨、雪、太阳辐射等条件的侵蚀,同时又承受各种作用。根据屋面坡度不同,有平屋面和坡屋面之分。 5.楼梯是房屋上下楼层之间的垂直交通工具。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6.门主要用于室内外交通和疏散,也有分隔房间、通风等作用;窗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能起到美化立面的作用。 2、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所表示的意思?(比例、索引符号、定位轴线等)P6图1-2(选择题) 三、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比例 下一张主页 退出 上一张房屋建筑体形庞大,通常需要缩小后才能画在图纸上。建筑施工图中,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立、剖面图常用比例为1:100 1:150 1:200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局部放大图常用比例为1:20 1:50等。见表1.1。 1:1,1:2,1:5,1:10,1:15,1:20,1:25, 1:30,1:50 详图 1:50,1:100,1:150,1:200,1:300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1:500,1:1000,1:2000 总平面图 常用比例 图名 三、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索引与详图符号 下一张主页 退出 上一张索引符号由直径为10mm 的圆和其水平直径组成,圆及其水平直径均应以细实线绘制。 引出线所在的一侧表示剖切后的投影方向,见表1.2。 详图符号有直径为14mm 的圆组成,应用粗实线绘制。

建筑结构概论

【建筑结构概论】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Conspectu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0321116】 课程学分:【2 】 面向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建筑结构概论庄艳自编教材】 辅助教材【同上】 参考教材【基本体系概念】 先修课程:【无】 并修课程:【建筑设计与原理】 后续课程:【建筑设备】【建筑装修材料与构造】【建筑设计与原理】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结构认识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备的结构安全的知识,是从事室内设计、装修施工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三. 选课建议 本课程适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第三学期学习。 四.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基本的结构受力分析。 2.掌握建筑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3.掌握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建筑结构的结构布置、受力特点,具备初步确定 承重构件受力特点和断面尺寸的估算方法。 4.掌握结构安全的知识,具备在室内设计及环境小品设计中解决设计中结构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深入理解建筑结构的定义与功能;理解建筑结构、建筑力学与建筑装饰工程的关系。 掌握建筑结构的定义与功能,了解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三者之间的发展关系,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掌握该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基础 理解静力学基本知识;深入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功能要求、建筑结构传力路线及建筑结构构成。 深入理解荷载及荷载分类,理解常见的约束类型;深入理解杆件、内力与应力结构的特点;了解结构的极限状态;理解建筑结构传力路线及建筑结构构成。 第三章骨架结构 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了解钢筋种类及力学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和锚固受弯构件;了解各类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荷载、内力分析、弯矩图、剪力图;掌握凸阳台的结构布置,了解预应力混凝土预加应力的方法;会各类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断面尺寸的确定。掌握梁板布置原则、板的类型,梁的配筋、梁、板、柱混凝土保护层。 第四章建筑结构的类型 掌握建筑结构的类型;掌握各种承重类型的建筑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各类型建筑的受力特征;了解筒体结构的结构形式。熟练掌握砖混合结构的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设计要求;重点掌握砖混结构各种承重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五章木结构与钢结构

智能建筑概论考试复习

第一章 智能建筑定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等功能,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的本质: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这种环境具有安全、舒适、便利、高效与灵活的特点。 SCC,DDC和DCS的结构和特点: 智能建筑由哪些系统组成?它们各自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上层的系统集成中心(SIC,System Intgrated Center) 下层的3个智能化子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 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CAS;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BAS,CNS和OAS 3个子系统通过综合布线系统(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系统,由SIC统一监管。为什么说现代智能建筑应是生态建筑或绿色建筑? 为了体现持续发展战略,智能建筑应是节能、节约资源、保护污染环境,而且保持生态平衡的建筑。在这个意义上的智能建筑也一定是绿色的、生态的建筑,这是当前建立正确的建筑智能化观念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它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它既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又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设备相连接(2.1.1条)。应能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需要(3.0.1条)。综合布线系统有哪些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建筑物内所有的(垂直)干线多对数线缆所组成,即由多对数铜缆、同轴电缆和多模光缆以及连接光缆的相关支撑硬件所组成,提供设备间总(主)配线架(箱)与干线接线间楼层配线架(箱)之间的干线路由。 2)水平子系统

建筑概述1章作业

第一章建筑概述(42)+7 1.判断题 1.古代人居住的茅草屋不美观,因为缺乏艺术性,不算建筑物。() 2.大多数桥梁属于构筑物。() 3.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 4.古代欧洲的公共建筑,以砖石结构居多。() 5.建筑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民族性,地域性方面。() 6.大型性的建筑就是规模大的建筑。() 7.工业建筑就是所有的厂房。() 8.建筑高度就是指从地面到屋顶的总高度。() 9.建筑模数的规定是绝对不能违背的。() 10.建筑设计规范主要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设计时当严格遵循。() 11.埃菲尔铁塔比一般输电塔高,属于构筑物。() 12.将建筑分级和分类,是为了加以区别描述。() 13.超过24米的居住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 14.流水别墅的设计师是莱特。() 15.建筑艺术是造型和色彩的艺术。() 2.选择题 1.我国采用的建筑基本模数M值为。() A.M=80mm B.M=100mm C.M=120mm D.M=200mm 2.()是古代欧洲柱式建筑。 A.太阳神庙 B.圣索菲亚大教堂 C.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 D.山岳台建筑 3. 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4. 下列的()不属于建筑物?() A. 长途车站候车楼 B. 纪念碑 C. 围墙 D. 赵州桥 5. 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而定的。 A.承重结构材料B.重要性 C.层高D.质量标准 6. 建筑艺术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刻等)的重要标志在于()。 A、建筑艺术作品一般比较大 B、建筑有使用功能的要求 C、建筑有技术性的要求 D、完成建筑作品投资较大 7. 关于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的叙述,( )是错误的。 A.10层的住宅为高层建筑。 B.住宅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建筑。 C.公共建筑不论层数,高度超过22米者为高层建筑。 D.公共建筑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建筑。 8.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3类时其耐久年限为()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50 B.80 C.30 D.15 9.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属于建筑物。

《智能建筑》教学大纲

《智能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智能建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初步掌握智能建筑的基本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为提高施工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1章概述 1.智能建筑的概念: 了解智能建筑的概念、发展、现状、趋势,理解智能建筑的建筑环境。 2.建筑智能化系统: 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智能系统;理解通讯自动化系统;掌握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2章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1.计算机网络基础: 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解局域网和控制网络。 2.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教学重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 第3章通讯自动化系统(CA) 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 了解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ISDN交换机及其新功能;理解ISDN交换机实例。 2.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 了解程控交换的原理和发展;理解光纤用户及交换机。 3.图像通讯: 了解可视图文及传真系统、光缆通信;理解视频会议系统。 4.卫星通信系统。 了解数字卫星系统;理解卫星通信系统。 教学重难点: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 第4章楼宇自动化系统(BA) 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理解住宅小区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建筑设备及其控制: 了解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了解电力系统监控;了解照明系统监控;掌握电梯控制;理解给排水控制系统。

3.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了解安全防范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理解信息网络子系统;掌握。 教学重难点:建筑设备控制和管理、BA的体系结构。 第5章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 1.概述: 了解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理解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了解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 3.消防联动控制: 了解消火栓控制、自动喷洒灭火控制、气体自动灭火控制;理解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和排烟、正压送风系统控制;掌握疏散广播、警铃控制和火灾应急照明;掌握火灾紧急通话系统和电梯管理。 4.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单位工程设计简介。 了解消防控制中心;理解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 教学重难点:消防联动控制。 第6章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 了解系统组成及结构;理解影像部分和传输部分;掌握显示和记录部分,了解控制部分和数字化多媒体网络监控。 2.防盗报警系统; 了解系统组成及结构;理解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 3.出入口控制系统; 了解系统的控制方式及结构,中央管理级和控制器;理解识别装置、传感器和执行器;掌握。 4.其它控制系统 了解巡更管理系统;理解停车场管理系统的保安功能;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保安管理功能; 5.安全防范的设计: 了解确定被保护对象的保护级别和安全防范系统的结构模式;理解子系统设计和设备选择。 教学重难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 第7章办公自动化系统(OA) 1.办公自动化的基本设备: 了解信息处理设备;理解信息输入、输出设备;掌握信息复制、分发设备。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式: 了解事务性办公自动化系统;理解决策性办公自动化系统;掌握管理性办公自动化系统。 3.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了解办公管理子系统和物业管理营运信息子系统;理信息服务子系统和电子会议子系统,掌握智能卡管理子系统。 教学重难点: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8章综合布线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建筑概论复习提纲版(附答案版)

建筑概论复习提纲 绪论(选择题) 1、什么叫建筑? 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建筑物:是供人们进行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住宅、厂房、商场 构筑物:是为某种工程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桥梁、城墙、堤坝、烟囱、水塔等。 2、建筑的按使用性质、承重结构材料、层数分别分哪几类? 形式性质:(哪种建筑属于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如住宅、学校、商业建筑、体育馆、展览馆等 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性建筑,如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等 农业建筑-指农副业生产建筑,如粮仓、畜禽饲养场、温室、粮库、农机站等 承重结构材料:(多项选择) 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 层数: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 补充:高层建筑指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住宅10层以上。 3、建筑耐久等级分为几级?依据是什么?(表0-1)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质量标准而定。(考选择知道年限)P2 一级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100年二级一般性建筑50~100 三级次要建筑25~50 四级临时性建筑<15 第一章 1、房屋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简答题) 基础、墙或柱、楼地层、屋面、楼梯、门窗等六大部分 1.基础是房屋最下面的部分,埋在自然地面以下。它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地基。 2.墙或柱是房屋的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楼地层和屋顶传给它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基础。墙不仅是一个承重构件,它同时也是房屋的围护结构。墙体是房屋的承重和围护及分隔构件,同时又兼有保温、隔声、隔热等作用。内墙起承重及分隔空间的作用,外墙起承重、保护及围护作用。 3.楼地层:楼面和地面是楼房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除承受荷载外,楼面在垂直方向上将房屋空间分隔成若干层。 4.屋面:屋面是房屋顶部围护和承重的构件。它和外墙组成了房屋的外壳,起围护作用,抵御自然界中风、雨、雪、太阳辐射等条件的侵蚀,同时又承受各种作用。根据屋面坡度不同,有平屋面和坡屋面之分。 5.楼梯是房屋上下楼层之间的垂直交通工具。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6.门主要用于室内外交通和疏散,也有分隔房间、通风等作用;窗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能起到美化立面的作用。 2、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所表示的意思?(比例、索引符号、定位轴线等)P6图1-2(选择题)

智能建筑概论

《智能建筑概论》教案第三讲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2014-11 一课程概述 内容提要 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概述 2建筑设备运行监控系统 3 交通运输自动化控制系统 4 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系统 5 安全防范系统 6 广播系统 7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步骤与内容 知识目标 1 识记专业词汇 2 说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概念的定义要素 3描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4 解释“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内容。 专业词汇 BACnet(信息域协议),LonTalk(控制域协议),IEEE 802 3 Ethernet(信息域公网协议), 三讲授内容与方法 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概述 ⑴系统构成:五大功能(设备控制、交运、火警、安防和广播);以及综合布线和网络通信等子系统。 ⑵控制方式:集散结合,高效性与可靠性。主要环节:设备、直控、层控、子控与央控。 由DCS走向FCS,3层式架构走向2层式架构。技术路线:控制网络+专业通信协议。 网络集成:Web网页化应用,B/S人机界面,动态数据库管理,云存储云计算。 ⑶BAS关键技术 DDC:传感器与执行器;A/D,D/A转换;输入与输出。检测、比较和消差控制自动反馈循环功能。 网络控制器:现场控制、网络控制与中央控制。 组态界面:具有监管与设定功能的可视化人机界面。 专用协议标准:信息网协议与控制网协议;标准化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1EEE802 3;标准芯片。 2建筑设备运行监控系统(供配电监控,照明监控,暖通监控,给排水监控,), ⑴供配电监控,(高压、低压、变压设备,备用电源和安全保护设施。) 输电与高压(3.5万-50万伏特);配电与低压(220-380伏特);负荷安全等级(3级)。 系统构成:母线(电压等级),开关(通断),线路和变压器。 备用电源:多电源供电:在供电、备供电;备发电,电池组。控制、保护、自动切换和应急。 监控内容:进出线与断路器状态监控(电压、功率负荷、温度湿度),故障报警。 关键技术:采样(互感器,间接);双CPU(监控保护分离),高效,可靠。 ⑵照明监控 照明监控(环境亮度与节能控制),定时控制和光电感应开关控制。 应急照明监控(事故灾害应急灯),安保照明控制(区域照明)。 照明智能,计算机网络控制开关,多点位控制;与应急和安防照明联锁联动。主程序,定时程序和监控程序控制。 ⑶暖通空调监控(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 冷源、热源和通风机(制冷制热电机,水泵水管,风管风门)。计量与故障报警。 封闭式与直通式(节能性,气质质量); 温度湿度传感器检测与监视;风气循环状态(冷或暖;运或停),循环量(流通量)监控。参量控制与变量控制方式。 ⑷给排水监控 给水:生活供水与消防给水。 层高竖向分区供水原则(低区、中区、高区),包括城市管网供水与高层增压供水(高位水箱,水泵、气泵增压)。

智能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智能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4120318 课程名称:智能建筑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所属单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课程面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课程类型:选修课 学分: 2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2)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之一。其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现代智能建筑中所涉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楼宇自动化系统(BA)、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建筑消防、安全防范等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和配置要点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智能建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初步掌握智能建筑的基本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概述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趋势 (2)智能建筑的系统结构 2。教学重难点:智能建筑的系统结构

(二)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计算机网络基础; (2)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 (3)现代通讯技术基本知识 2.教学重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构成 (三)通讯自动化系统(CA)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 (2)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 (3)可视图文及传真系统; (4)视频会议系统; (5)光缆通信; (6)卫星通信系统。 2.教学重难点: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其应用;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 (四)楼宇自动化系统(BA) 1.教学内容: (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建筑设备及其控制 包括: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监控;照明系统监控;电梯控制;给排水控制系统。 (3)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智能建筑概论word精品

1.1 1、智能建筑的定义(中国) ,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的优越性智能建筑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基于对建筑各种智能信息化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其优化组合,具有感知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及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延续现代功能的环境。 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的优越性: 1) 提供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的环境 2) 节约能源 3) 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 4) 提供现代通信手段和信息服务 2、智能建筑的三大子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BA) 、通信自动化(CA) 和办公自动化(OA) 3、智能建筑的分类及其发展趋势智能大楼、智能广场、智能化住宅、智能化小区、智能城市、智能国家 智能大楼、智能小区T智能社区T智能城市T智能国家T智能地球 4、智能建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 对环境和使用功能变化的感知能力。 (2) 将信号传递到控制设备的能力。 (3) 综合分析数据的能力。 (4) 作出判断和响应的能力。 1.2 1、智能建筑的基本组成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和建筑环境等智能建筑主体配置要素及其各相关辅助系统 2、智能建筑:A+4C 技术 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A+4C 技术包括:现代建筑技术、 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图形显示技术 3、CA 、OA 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CA 系统主要包括:电话通讯网;局城网及广城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卫星通讯网等作用:保证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它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相连,并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 CA 是智能建筑的中枢,是把构成智能建筑的三大子系统连接成有机的整体的核心。 OA 系统包括:共用信息处理系统和用户专用信息处理系统。 作用:提供先进的信息处理功能,具有决策支持体系。 1.3 1、系统集成定义,系统集成的实现。随着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逐渐增加,监控对象众多,内容广泛。为了实现各个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相互协调、互控和联动功能,综合管理需要将各个分离的系统有机地集成在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这种解决方案就是系统集成。 (1)系统集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核心,综合配置建筑内各智能化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网络系统、信 息网络系统、建筑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监护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综合管理。目

建筑智能环境学16周习题16

答:建筑内外人工因素形成的物理环境称为建筑环境。 2.建筑环境包括哪些基本的要素? 答:建筑环境包括室内外的温度、湿度、气流、空气品质,采光照明、噪声和音质等,以及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效果。 3.什么是环境问题? 【答】由于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被破坏,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 4.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①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②臭氧层耗损;③酸雨;④森林锐减;⑤水土流失、沙漠化;⑥物种减少、生态系统简化;⑦淡水资源危机;⑧海洋环境污染;⑨固体废弃物污染;⑩有毒化学物品污染。 5.什么是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建筑内外人工因素形成的物理环境称为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包括室内外的温度、湿度、气流、空气品质,采光照明、噪声和音质等,以及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效果。 创造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建筑环境是人们对建筑的基本要求。 6.影响室外热气候的五大要素有哪些? 【答】(1)空气温度;(2)太阳辐射;(3)大气湿度;(4)风与气压;(5)凝结与降水。 7.在《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中,将我国划为七个一级区。安徽省属于哪个区?试简述其气候特征 答:安徽省属于III区。其气候特征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差较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春末夏初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多阴雨天气出现。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及台风袭击,易有暴雨天气。 8.我国城市气候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①大气透明度小,消弱了太阳辐射; ②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 ③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 ④蒸发减弱、湿度变小; ⑤雾多、能见度差。

智能化建筑概论论文

智能化建筑概论论文 姓名胡韦苑 学号0820306115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指导老师刘志 提交日期2011.6.17 住宅小区智能化先进技术分析 摘要: 智能大楼的浪潮渐趋平静之时,智能住宅小区又掀新潮,形 成了住宅的新卖点。智能住宅、小区是住宅、小区发展的方向, 美国、日本、新加坡都有根据这些标准建立的智能住宅和小区的 示范工程。住户是推动智能化工程得以实用化和持续发展的决定 因素。The construction intellectualization system, the use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so on, through to construct and construct the equipment the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the optimized control,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optimized management, realizes to the building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the management, satisfies the user to the building monitoring, the management and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demand, thus enable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o have the security, comfortable, highly effective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 achieved the investment reasonable, the adaptation information society needs goal.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化 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Internet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居家的要求已不仅仅是空间的大小和环境的优美,而是对生活的安全性、舒适性、通讯方式、信息服务和家庭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及智能化住宅小区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将住宅建筑内的机电监控系统、管理服务系统、通讯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统一起来,提供给人们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空间.具体来讲,智能化服务于人们的家居生活,它应具备网络高速接入功能,即Internet网高速通道;家居办公符合在家办公的需求;家居自动化可实现家电设备的联动控制和异地远程控制等;家居娱乐包括V0D自动点播、远程教学、交互式电子游戏等;家居安全监控如火警、煤气泄露、幼儿和老人求救、远程医疗与监护、防盗报警等;家居管理方面,如远程四表传送收费:家居商务,如网上购物、网上商务联系等. 1智能建筑的意义 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智能建筑是建筑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智能建筑并非仅指大楼和楼群,它有着更广的涵义。而智能住宅、小区并

建筑构造概述5章作业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42)+5 一.判断题 1.构造和建造是同义词,建筑构造以研究建筑的建造特别是建筑师负责设计并交付施工的内容为主。 () 2.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10大类。() 3.基础和建筑空间没关系,是建筑以外的部分。() 4.墙体主要用来支承楼板或屋面。() 5.施工工艺是指必须遵循的施工的先后顺序。() 6.构造层次同时反映了施工工序。() 7.遮饰施工缝或变形缝的构件的安装,有一边或两边固定之分。() 8.采取什么样的安装固定构件的方法,同安装位置以及构件的制作材料有关。() 9.强度是建筑构件抵抗因为外力作用而弹性变形的能力。() 10.建筑设计有设计的标准,施工有施工的标准,材料和构件生产也有相关标准。() 11.建筑抵抗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倾覆的能力,称之为稳定性。() 12.雨棚和阳台属于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13.同一种构件一般可以选择不同的安装固定方法。() 14.南北不同地区的一些构造做法,会有差异。() 15.门窗设计图的构造尺寸,已包含了的施工缝的尺寸。() 二.选择题 1.玻璃的安装,不可以采用()的方法。 A.钉固B.嵌固 C.焊接D.挂接 2.为减少构件的挠度,不可以() A.选择刚度大的材料B.缩小构件的长度 C.一端固定构件D.加大断面尺寸 3. 为增加构件的稳定性,较好的方法是()。 A.减轻自重 B. 增加水平支撑 C. 缩小构件的断面尺寸 D. 增强构件的刚度 4. 楼地面的面层,与以下构造层次无直接联系的是()。 A. 保护层 B. 垫层 C. 结合层 D. 找平层 5. 以下的施工方法不是用于涂料的是()。 A.抹涂 B.弹涂 C.粘贴 D.喷涂 6. 20厚1:2.5水泥砂浆,不能作为()。 A、找平层 B、结合层 C、防水层 D、保护层 7. 以下()的说法是错误的。 A.施工过程中不能留缝 B.各种缝可以通过装修来消除 C.建筑常会设置变形缝 D.有些缝的存在并不表示施工质量不好。 8. 柱子常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但不包括()。 A.压力 B.剪力 C.弹力 D.扭转力 9. 建筑因为外力作用而解体(和破坏有所不同),最主要原因是()。 A. 稳定性差 B. 刚度差 C. 整体性差 D. 强度差 10. 穹窿形的空间,有()围合和围护界面。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 三.填空题 1.建筑主要由基础与()、墙与柱、楼地(板)面、()、楼(电)梯、屋顶面等主要部分组 成。 2.地下室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的高度超过该房间()者。

第一章智能建筑概论.doc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一、技术与经济的概念 (一)技术及其与科学的关系 1.技术的涵义 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把技术看作制作的技术。18 世纪末,法国科学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这些定义的要点是:(1)技术是“有目的的”。(2)技术实现是通过广泛“社会协作”完成的。(3)技术存在两种表现形式,即“工具”或硬件,“规则”或软件。(4)技术是成套的“知识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技术的简单维度界定,已经被更复杂、涵盖各种不同要素的理解所代替,今天技术更多地被定义为硬件、软件、组件(organization-ware)、才件(human-ware)以及其他无形资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由此,我们认为: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验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它包括实验技术、生产技术、服务技术、管理技术,具体表现为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统一所组成的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体系。 硬技术即物质形态的技术,或称物化的科学技术,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基础与核心是劳动工具。劳动工具标志着人类统治自然界的程度。它作为人的劳动器官的延长,使人的体力与智力神奇般地放大了,使生产效率几倍、几十倍、成千上万倍地增长。 软技术指知识形态的技术,包括工艺规程、制造技术、图纸资料、生产组织、管理技术等。没有先进的软技术,物质技术便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软硬技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地配合发展,才可能推动技术进步和加速经济发展。 2.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建筑构造选择题库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1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试卷1 (1)沥青混凝土构件属于()。 A:非燃烧体 B:燃烧体 C:难燃烧体 D:易燃烧体 (2) 较重要的建筑物建筑设计一般划分为()设计阶段。 A: 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 B: 方案设计、初设设计、施工图设计 C: 结构设计、建筑设计 D: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3) 建筑是指()的总称。 A:建筑物 B:构筑物 C:建筑物,构筑物 D:建造物,构造物 (4)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 A: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用途 B:建筑功能,建筑形象,建筑用途 C:建筑功能,建筑规模、建筑形象 D: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5) 建筑技术包括()。

A: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 结构技术, 施工技术, 电气技术 B:结构技术, 施工技术, 设备技术,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 C:施工技术, 设备技术, 电气技术, 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 D:设备技术, 施工技术, 电气技术, 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 (6)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①工业建筑②公共建筑③民用建筑④农业建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民用建筑按照层数可分为()。①单层建筑②低层建筑③高层建筑④多层建筑⑤超高层建筑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8) 判断建筑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的具体条件有()。①构件是否失去支持能力②构件是否被破坏③构件是否失去完整性④构件是否失去隔火作用⑤构件是否燃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9)分模数的基数为()。①1/10m ②1/5m③1/4m ④1/3m ⑤1/2m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建筑概论

第一章概论 1 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2 建筑的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按建筑层数或总高度分 3)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 4)按主体承重结构的材料分:(1)砌体结构;(2)钢筋混凝土结构;(3)钢结构;(4)钢-钢筋混凝土结构;(5)木结构;(6)其他建筑结构; 5)按建筑结构类型分:(1)混合结构;(2)框架结构;(3)接力墙结构;(4)框架-剪力墙结构;(5)筒体结构;(6)空间结构; 3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是由其组成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般重要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一级。(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3类,即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主要承重构件为非燃烧体,耐火等级为1小时。 5绝对标高▼相对标高绝对标高用于总图 第二章民用建筑设计 1 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2 建筑设计:(1)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2)大型的要三个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3 建筑设计的要求:满足建筑功能;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考虑建筑的美观要求;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4 建筑设计的依据:1) 使用功能(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空间);2) 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地形、水文地质及地震烈度);3) 建筑设计标准、规范、规程;4) 建筑模数1M=100mm 5 (1)房间的面积包括: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2)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2)房间的平面尺寸: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需求;2)满足试听要求;3)良好的天然采光;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6 单人流550-600mm 7 水平视角: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白远端形成的视角≥30°,第一排学生眼睛与黑边垂直上边缘形成的夹角>45°;前排座位距离:小学≥2000mm;最后一排座位要求:小学≤8000mm,中学≤8500mm。教书走廊550-600mm 8 双扇门采用1200mm的宽 9 蹲坑外开门隔断尺寸900x1200 内开门隔断尺寸900x1400 10 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要求:1)功能合理紧凑;2)结构经济合理;3)设备管线布置简捷集中;4)体型简洁、构图完整 11 建筑平面组合方式:1)走廊式平面组合;2)套间式平面组合;3)大厅式平面组合;4)单元式平面组合;5)庭院式平面组合;6)综合式平面组合 12 房间净高:房间内楼地面到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

建筑设计基础第一章概论1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建筑的概念及意义 一、建筑与建筑艺术(课时1节) 1、建筑是什么 什么是建筑?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建筑就是房子,但当我们学习建筑,并把它作为一门专业来研究的时候,这种回答就很不确切了。房子是建筑物,但建筑物不仅仅是房子,它还包括不是房子的其他一些对象。例如:纪念碑,他是建筑物,但不能住人,不能说是房子。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法门寺的舍利塔等,也都属于建筑物。我们虽然对于什么是建筑这个问题还比较模糊,但对以上这些对象不是房子却属于建筑这一点,也许已有所了解。建筑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占有重要的位臵。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离不开建筑,每个人都对建筑有着自己的发言权,但是建筑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这么简单。 究竟什么是建筑,这一问题,存在多种解释,至今仍在学术界争论着,课本中对建筑的解释为:建筑一词是个多义词,其基本含义主要是表示建筑工程的设计与建造活动,同时又表示这种活动的结果——建筑物。而整本书的重点是他的第二层含义,对建筑活动结果建筑物的一种学习。 为了我们更方便理解我将建筑的第二层含义,采用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提法来加以分析。 1)、有人认为,建筑就是空间。 《易〃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意思是旧石器时代的先人们利用大自然的洞穴作为自己居住的处所,原始人为了遮风避雨、确保安全而构筑的巢穴空间,可以被看做是建筑的起源。图片【新石器时代陶屋】反应了原始人居所的面貌,在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很落后,人们建筑自己生活活动环境,只能在地上挖一个洞穴,或者在树上加一个棚架,以挡风雨、避寒暑、御野兽、抗敌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技术的不断改进,人们逐渐在建筑空间上一点点讲究起来。图片【陕西半坡遗止原始半穴居建筑】复原图,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木构架建筑的雏形。随着阶级的出现,出现了宫殿、陵墓、神庙等建筑形式,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商铺、工厂、学校、银行等建筑物。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但建筑的质量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且类别也越来越多。供人们居住的住宅、宿舍及旅馆;供社交及其他公共活动的文化宫、游艺场、剧院、体育场、博物馆、疗养院;供生产用的各种厂房等等。 这些房屋无论年代都是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自身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主要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组合。建筑的本质就是空间,正是由于建筑通过各种方式围合出可供人们活动和使用的空间,建筑才有了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第十一章里就有所提及:“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牖(窗户)。意思是说: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间,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所给人们的“利”,是通过“无”起作用的。有:门窗、墙、屋顶等实空间;利:利益、功利;无:空间虚空间。 在谈到建筑内部空间的时候,我觉得不得不提【流水别墅】P28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匹茨堡的百货大亨考夫曼肯定不会想到,他的私人度假别墅竟会成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住宅建筑,在建筑史上占据着绚丽夺目的一页。一九三四年,考夫曼看中了匹茨堡东南郊熊跑溪上游的一片林地,远离尘嚣,空气清幽,流水潺潺,树木茂盛。考夫曼请建筑师赖特为他设计。熊跑溪的风光给赖特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但是,从现场踏勘回来的八九个月时间里,赖特未动一笔。在考夫曼不断的催促下,至一九三五年九月的一个夜里,赖特才完成了第一张草图。平常,赖特喜欢被学生们围着看他构勒草图,并在铅笔的沙沙声中给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思想(对于建筑,赖特总有许多话要说)。然而这次

智能建筑的定义1

智能建筑概论Introduc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B 或者又称作智能建筑概念 麦焕材 Cert. E. Eng. Power, senior 2011/05/13 1.什么是“智能建筑”,也就是智能建筑的定义是怎么样的。 智能建筑的定义各国都有自己的讲法,不过都大同小异。 比较实际的讲法是: 在建筑物中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集成在一起,对建筑 内的设备进行监控,对信息资源管理等。这种建筑物就叫做“智能建筑”。 讲得具体些是智能建筑由下面5个系统组成: ①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 ②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OA ③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CA 或者又称CNS(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通信网络系统 ④计算机网络系统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⑤综合布线系统 Generic Cabling System 其中BA由3个子系统组成 ⑴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⑵消防自动化系统FAS ⑶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SAS OA 由4个子系统组成 ⑴物业管理营运信息子系统 ⑵办公和服务管理子系统 ⑶信息服务子系统 ⑷智能卡管理子系统 CA 由5个子系统组成 ⑴语音通信系统(电话) ⑵音响系统(建筑电声) ⑶影像系统(图文图像) ⑷数据通信系统 ⑸多媒体网络通信应用系统 各个系统的详细组成结构见图1。

上述三大系统由系统集成中心(SIC System Integrated Center)集成管理。即是将建筑物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功能上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 智能建筑结构示意图见图2 图2 智能建筑结构示意图 其组成见图3 图 3 智能建筑组成示意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