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第11卷 第4期2009年 8月

古地理学报

JOURNAL OF P ALAE OGE OGRAPHY

Vol 111 No 14Aug .2009

文章编号:1671-1505(2009)04-0455-09

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3

吴文祥 胡 莹 周 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 要 世界不同地区的古代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大多经历过衰落,其原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几十年来,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全新世较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古代文明衰落时间的相对精确考证以及对全新世气侯突变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气候突变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介绍了目前古代文明衰落的气候因素作用研究的进展,包括人们对气候突变、全新世气候变化以及气候突变在文明衰落中的作用的认识。深入了解气候突变与古代文明衰落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这些古代文明衰落的原因,而且也将为人类对未来气候突变的适应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气候突变 古文明衰落 晚全新世

第一作者简介 吴文祥,男,1968年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环境考古研究。

中图分类号:K90116 文献标识码:A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7209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 CXZ 2Y W -315-4)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25002)共同资助

收稿日期:2008-12-24 改回日期:2009-04-21

Abrupt climate change and decli n e of anc i ent c i vili zati on

W u W enxiang Hu Ying Zhou Ya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 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 eijing 100101

Abstract The ancient civilizati on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world has experienced decline in the course of their devel opment,and the reas ons have al w ays been the f ocuses of attenti on .I n recent decades,more attenti on has been paid t o the influence of abrup t cli m ate changes in ancient civilizati on declining due t o the i m p r ove ment of dating technol ogy and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f the Hol ocene cli m ate change,the relatively more accurate declining ti m e of ancient civilizati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p r ogress of the rela 2ti onshi p s bet w een cli m ate change and ancient civilizati on declining,including the abrup t cli m ate change,the Hol ocene cli m ate change and the r ole of abrup t cli m ate change in civilizati on declining,are intr o 2duced .The thor ough understanding of such relati onshi p s will not only benefit t o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 2s ons of ancient civilizati on declinig,but als o p r 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 or human πs adap tati on t o cli m ate changes in the future .

Key words abrup t cli m ate change,ancient civilizati on declining,Late Hol ocene

About the f i rst author W u W enxiang,born in 1968,is an ass ociate researcher of I nstitute of Geo 2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 ources Research,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about gl obal cli 2mate change and envir onmental archaeol ogy .

古 地 理 学 报 2009年8月

1 引言

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大多发生过突然衰落,其原因一直是未解之谜。人们通常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内因来解释这些文明衰落,如贸易路线的中断、外族人的入侵、统治者的无能等,而将气候变化视为常量或看作对文明衰落毫无影响的背景因素。尽管其间也有学者尝试用气候环境变化因素来解释这些古代文明的衰落,但因缺乏必要的古气候证据,致使其论证缺乏说服力,结果难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世界不同地区大量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变序列的重建,人们对古气候变化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其中包括气候突变、全新世气候事件等;同时,有关文明衰落的考古学文化转变的年代不断得到更为精确的厘定。这些研究进展为古代文明衰落的气候环境变化假说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固然有其内在的演化和发展规律,气候环境变迁的影响也起着重大作用(方修琦等,2004;徐道一, 2004),有时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决定性的。例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气候突变在对旧大陆的古代文明,如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古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古文明(W eiss et al.,1993,2001),以及新大陆玛雅文明的衰落,起了重要的作用(Hodell et al.,1995,2001)。这些研究有助于弄清古代文明衰落的原因,理解古代文明的演进规律。同样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研究了解气候变化在古代文明衰落中的作用还可以为人类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突变提供历史借鉴,这对预测和应对未来气候突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现代器测记录虽然可以充分记录年际的气候变化,但是对几十年至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却无能为力。同样,虽然年际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也能够被记录,但是不能够完全反映较长尺度,如几百年际气候突变造成的影响(de Moncal,2001)。当今社会的一些预防气候突变的基础设施(如堤坝、下水系统以及海岸堤防等)的设计和建设主要是根据对器测时期气候突变事件的研究所设计的,而这些气候突变事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短。而古气候记录可以提供百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的影响结果,像4000a BP前后导致世界许多地区气候突变的事件持续了200~300年,而现代器测并未能记录到这类百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及其影响。

虽然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发展使人类应对气候突变的能力较过去已经大大加强,然而另一方面,当今社会人口日益增加,一些地区人口密度高、过度依赖于有限的资源(如淡水)以及许多地区人类生活在由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脆弱区内,致使世界许多地区社会比过去更加脆弱(P AGES,2001),受气候突变的影响也将更严重。例如,发生于1933—1938年的持续6年之久的干旱给美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迫使数百万人迁徙,并给刚刚建立的经济体系以致命的打击(de Menocal,2001);同时,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趋势在增强,更加增加了未来气候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两种作用叠加一起,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更是不可忽视。“过去全球变化”非常重视“过去”这面镜子(P AGES,2001),认为过去的气候变化重建和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过去气候变化速率以及社会的响应或适应情况。

因此,不难理解有关气候突变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埃及以及玛雅等古文明衰落事件经“过去全球变化”(P AGES, 2001)和“美国科学院气候突变研究委员会”报道(NAS,2002)以后,古代文明演进中断的原因更加成为当前国际地学界和史学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尽管中国有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代文明,但是古代文明在起源过程中也发生过“断裂”现象,一些青铜古代文明也发生了衰落。前者包括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龙山文化等;后者包括中国四川盆地发达的三星堆青铜文明等。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应该是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科学问题。作者尝试介绍目前古代文明衰落的气候因素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人们对气候突变、全新世气候变化以及气候突变在文明衰落中的作用的认识和过程,目的是抛砖引玉,促进中国学术界对这一重大科学问题的更加深入研究。

2 全新世气候突变

211 气候突变定义

在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之前有必要

654

第11卷 第4期吴文祥等: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了解气候突变的定义。Clark等(2002)根据气候突变在时间表现上的特点,将其简单定义为转变持续时间小于30年的气候转变。显然,一种气候系统是否发生了突变还取决于整个气候系统的变化尺度,如轨道尺度上和在千年尺度上气候突变的时间定义是不一样的。因此,最近Over peck和Cole (2006)在一篇对气候突变系统综述的文章里认为:气候突变是指气候系统转变速率快于气候转变前后的气候状态的持续时间的转变;气候的突变可以在受或不受外界强迫作用下发生,转变通常呈非线性或者两种稳定气候状态中间的阈值转变。

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US Nati onal Research Council2NRC)对气候突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提出的:“气候突变是指气候系统受强迫驱动,超过一定阈值而向另一气候状态的转变,其转变速率受气候系统自身控制,且快于强迫力作用的时间。而引起突变的原因是混沌的,变化小而难以觉察”(NAS,2002)。这种定义采纳了Ganopolski和Rahm st orf(2001)的观点,即认为定义“突变”(abrup tness)应该考虑从气候系统的阈值性和非线性行为特征而不仅仅是从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速率角度出发。这种定义有助于理解气候系统变化的物理机制,然而对理解气候突变的影响帮助不大。虽然科学家往往关注的是地质时间尺度的气候突变,但社会大众更加关心的是对社会具有潜在影响的气候突变。因此从气候突变产生的影响角度,他们还将气候突变定义为“发生突然或在人们意料之外,导致人类和自然系统难以适应的气候变化”。气候突变的方式包括气候变化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等方面的突变(NAS,2002)。

212 对气候突变的认识过程

人们对气候突变的认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文明衰落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地关系认识的进程,因此有必要简单了解这一过程。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气候学家B r ooks(1949)就比较明确地提出过气候突变,但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气候变化需要上千年以上的时间尺度,因此气候突变的观点不可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这种气候变化是缓慢而渐变的认识是20世纪大部分时期的主流观点。虽然研究者都知晓历史较近时期发生的一些重大气候突变,如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摧毁美国大平原的尘暴干旱(dust bowl)事件,但这些事件被认为是当地局部气候变化的暂时偏移所致。直到1993年,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才产生了根本的转变,气候突变的观念才开始被广泛接受。直接原因就是当时GI SP2(格陵兰冰芯项目2)和GR I P (格陵兰冰芯项目)两个钻孔距离30km的冰芯同时记录了气候突变。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确信气候巨变可以在短短的10年和20年内发生,而在1993年冰芯气候记录报告发表之后,几乎没有人不相信气候巨变不会在短短的10年或20年内发生。

关于气候突变的时间和幅度,格陵兰冰芯中冰的氧同位素记录显示,气温从冷到暖变化的时间尺度往往小于50年、且很多情况下更是10年际的。如Severinghaus等(1998)对北极冰芯的气体包裹体中的气体的研究发现在1416ka BP左右的第1终止点附近,5℃的升温只用了大约3年的时间;整个冰消期11℃左右的气温变化也只是发生在数十年以内的事情。显然,冰芯记录揭示出了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气候的变迁就是在两个稳定状态(冰段或间冰段条件)之间的变化,而缺少中间状态;而这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则是突变性的。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2002年出版的《气候突变:不可避免的惊奇》(《Abrup t Cli m ate Change:I nevitable Sur p rises》)一书中,将这种气候突变的发现称之为气候变化的“范式转变”(paradig m shift)(NRC, 2002)。

213 全新世气候突变

上述气候突变主要发生在冰期和冰消期,这种气候突变事件对于全新世间冰期温暖气候时期和未来温暖气候时期的影响的相关性是不清楚的,对人类有着显著借鉴意义的还是发生在间冰期的气候突变,尤其是全新世。研究者自然将他们的研究焦点集中在与人类发展更为密切的全新世间冰期环境中。其中晚全新世以来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时段。这是因为晚全新世气候变化的两大主要驱动因子(太阳和火山活动情况)与过去几百年的主要状况差别不大,因此对这一时期过去全球气候突变的了解为理解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气候自然状况下的背景资料(O ldfield and A lvers on,2002);另外这一时期正是文明起源、繁荣和衰落的时期。

传统的全新世气候序列的建立主要是基于沉积

754

古 地 理 学 报 2009年8月

物孢粉记录,其分辨率为几百年,因此很难记录气候变化的突变性。整体上看,全新世是最近一次间冰期,其气候一直被认为比较温暖。虽然,早在30多年前,Dent on和Karlén(1973)曾经根据北半球的冰川进退发现全新世以来发生了4次新冰期。这些降温事件打断了全新世整体温暖的环境,揭示出全新世气候并非稳定,认为其气候比孢粉和海洋沉积物所记录的变化复杂的多,而且这些变化似乎遵循着千年尺度的变化模式,且与太阳活动变化有关,但是他们这种观点并未被多数学者所接受。相反,后来的一些古气候学研究表明全新世气候异常稳定,不曾发生过类似于冰期发生的千年尺度的气候突然变化,如格陵兰冰岩心氧同位素记录和海洋沉积物显示,除了12000a BP和8200a BP 前后发生的降温事件外,全新世时期的气候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与冰期比较起来,表现的异常稳定(A lley et al.,1997;B r oecker,1994)。Nordic Seas 深海沉积物古气候记录证据表明全新世气候甚至比上次间冰期(Ee m ian)的气候更稳定(Fr onval and Jansen,1997)。

全新世古气候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首先来自OπB rien等(1993)对格陵兰冰芯全新世以来的地球化学成分的研究。他们以陆源粉尘和海盐浓度作为类似冬季的大气环流模式和表征风暴盛行(St or m Conditi ons)的替代性指标,对冰芯中记录的可溶性海盐和非海盐离子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冰芯中海盐和陆源降尘浓度在全新世11300~12900a BP,7800~8800a BP,5000~6100a BP,2400~3100a BP and50~700a BP等几个阶段相对较高,并呈现约2400年的准周期,表明地球大气系统在全新世期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这些显著的变化基本对应于上述Dent on和Karlén(1973)根据北半球不同地区的冰川进退重建的4次冰川前进期,表明了这些气候事件的全球性特征,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千年尺度的气候震荡并没有随着冰期的结束而消失,全新世气候并非传统所认为的那么稳定。

OπB rien(1993)的研究成果激发了其他研究者对全新世突变事件的进一步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Bond等(1997)根据北大西洋深海沉积中冰岛火山玻璃和染赤铁矿等浮冰碎屑(I ce Rafted Deb2 ris,I RD)而确定的全新世降温事件。根据对北大西洋沉积中冰岛玻璃及染赤铁矿颗粒峰值的变化特征,他们发现全新世北大西洋气候曾发生过一系列急速的重组,每次气候的重组都影响了冰山漂移碎屑沉积物的沉积。他们一共识别出8次I RD事件,其发生时间的峰值分别在约11100a BP,10300 a BP,9400a BP,8100a BP,5900a BP,4200 a BP,2800a BP和1400a BP(校正年龄),分别被命名为全新世事件(Hol ocene event)。这些事件变化周期为1470±500a。之后,其他许多地区也报道了全新世气候较大幅度波动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B ianchi and McCave,1999;Enzel et al.,1999; Baker et al.,2001;Luckge et al.,2001;Mc Der mott et al.,2001;W urster and Patters on,2001;de Monocal et al.,2000)。

在中国,早在1992年,施雅风等(1992)就揭示出中国全新世发生了4次气候事件,其出现的时间与Bond等(1997)在5年之后发表的北大西洋冷事件的14C年表十分接近。近年来,周卫建等(2001)对若尔盖高原高分辨率的泥炭沉积的研究,翦知 等(2001)对冲绳海槽沉积物所记录黑潮变动的研究,洪业汤等(2003)对青藏高原泥炭氧碳同位素的研究,陈发虎等(2001)对夏季风边缘区石羊河终闾湖泊沉积记录的研究以及邵晓华等(2003)对石笋的高分辨率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研究,均表明中国全新世气候发生了一系列气候突变事件。这些事件既可以与上述高纬度北大西洋浮冰碎屑事件一一对比,又可与低纬度海面的一些降温事件相对应,并具有百年至千年尺度的准周期,这种周期与上述北大西洋记录的气候事件所反映出的1470±500a周期并无多大的差别,不仅如此,这些不同地区所记录的气候事件在发生时间上表现出吻合性特征,暗示这些全新世气候事件发生的广域性甚至全球性。

上述全新世气候发生的频率与末次冰期阶段的Dansgaard2Oeschger旋回周期非常接近,即近115 ka的周期,似乎是末次冰期的气候波动在冰后期的延续,只是在冰期信号加强、在全新世信号减弱而已(Bond et al.,1997)。Over peck(1996)将这些发生在全新世温暖时期的气候事件称之为“非冰期气候事件”,而Maye wski等(2004)将其称为快速气候变化(rap id cli m ate change)。

这些气候事件的发现突破了传统的由北欧花粉

854

第11卷 第4期吴文祥等: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地层建立的气候缓慢变化和北极冰芯氧同位素记录所表达出的全新世古气候异常稳定的模式,也动摇了传统观点所认为“气候只在冷期发生突变和全新世以来气候基本稳定”的结论,是全新世古气候研究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是人们重新认识文明衰落过程中气候突变作用的重要基础。

3 对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再认识

发达而繁荣的古代文明为何发生衰落一直是历史学家、政治理论家、哲学家、考古学家和古气候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主题。早在1776—1788年, Gibbon(1737—1794)就研究了罗马帝国的衰落(Gibbon,1963)。从有关文明衰落的研究肇始,战争、宗教、贸易以及宫廷阴谋等“内因”一直在人们解释古代文明衰落的所有原因中占据统治地位。这种观点基本都认为,如果气候发生变化,人类就会适应它,而不至于导致文明演进中断。

尽管一些学者提出气候变化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一直未能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考古学变化的年代测定都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古气候证据的分辨率较低,从而限制了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尽管考古学文化转变和气候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致性,但由于测年误差较大,被认为是巧合,二者之间不具有成因上的联系;第二,尽管一些研究表明全新世整体间冰期环境常常被一些千年尺度的气候事件所打断(Dent on and Karl n,1973),但这一时期主流的观点主要基于北欧孢粉重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序列,认为大规模的全球或区域性的气候变化通常是缓慢的,转变时间需要几百年至千年。这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远远长于当时人类的寿命期,因此很难被人类所觉察到,这种缓慢的气候变化能够被人类所适应而不至于在人类文化和人类活动中造成明显的影响;第三,从气候变化幅度看,过去认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幅度较小,而当时人类社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社会组织结构上已经发展得比较复杂,人类可以适应气候的变化,环境变迁对文明的演进不可能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文明的演进被认为独立于气候变化,不受其影响,气候变化则被视为常量(I ngra m,1981;McGhee,1981)。

这种内因观点一直盛行到20世纪80年代,这可以从1988年同时出版的2本著名的讨论古代文明衰落的论著中看出。这就是Yoffee和Co wgill (1998)编著的《古代国家和文明的衰落》(The Collapse of A ncient S tates and C ivilizations)和Tainter (1988)著的《复杂社会的衰落》(The Collapse of Co m plex Societies)。在这2本代表性的著作中,传统的观点,尤其是用文明发展的内因来解释古代文明的衰落占主导地位。这可以从Tainter(1988)列举的文明与复杂社会崩溃的10种因素中看出。这10种因素包括:①资源枯竭;②新资源基础的建立;③自然灾害;④对突发事件反应不当;⑤与其他复杂社会的竞争;⑥入侵与战争;⑦内部动乱;⑧社会功能失调;⑨经济解体;⑩连锁反应。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述一系列的有关气候突变研究进展改变了人们对文明衰落中人地关系的认识。如上节所述,首先在气候发生时间尺度上,一些大规模的气候变化通常在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尺度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持续几十年至数百年不等(Ada m s et al.,1999)。如新仙女木事件和812ka事件,前者在短短10~20年中发生转变(A lley et al.,1997;Ada m s et al.,1999),后者在几年内气温就骤降了高达8℃(程海,2005)。这些不同气候状态之间的转变时间尺度通常在当时人类亚寿命期限(sub2lifes pan)或超寿命期限之内(sup ra2lifes pan),能够被当时人类所感知(Ada m s et al.,1999)。由于发生突然,人类往往来不及通过各种措施或提高技术来适应气候变化而往往陷入困境;其次,全新世气候变化幅度较大,在这些气候事件中,北大西洋地区海洋表面温度下降了2℃(Bond et al.,1997;de Meoncal,2001)。降温伴随干旱或洪涝通过降低土地承载力,摧毁一些地区文明社会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再次,这些气候事件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可达数百年,如发生在812ka BP、513ka BP、412ka BP等的气候事件,致使古代文明社会长期处于崩溃的边缘而难以得到恢复;最后,这些事件发生范围广,同时至少是亚半球事件(W eiss,2000;de Menocal,2001),这往往导致古代文明社会无法通过迁徙至环境更好的地方来规避气候突变的打击。因此这些气候事件必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系统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这一时期无论是当时人类社会组织结构

954

古 地 理 学 报 2009年8月

还是技术水平,都尚不足以应对这些变化速度快、幅度大、持续时间长的气候事件,因此对当时社会的农业基础的破坏性极大,往往导致当时发达文明社会的衰落(de Menocal,2001;W eiss and B rale2 dy,2001)。

从前述可知,1993年是人类认识气候系统演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非常巧合的是大致同一时期也是人类认识古代文明衰落原因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其标志是2篇著名论文的发表和1本会议集的发表。前者是指W eiss等(1993)和Hodell等(1995)分别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两篇著名论文,分别讨论旧大陆美索不达米亚和新大陆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后者是指由前第四纪联合会主席Kukla和上述W eiss等人组织、1994年在德国的哥廷根召开的主题为“4000年气候事件与文明衰落”的第五届魏格纳国际学术讨论会(Kukla et a l.,2004)。大约30多位来自考古学界和古气候研究学界的知名科学家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议。最终的论文集收录了33篇对该问题探讨的论文(Dalfes et a l.,1997)。在这33篇论文之中,只有Butzer and Berens(1967)认为文明衰落可能与气候无关,其他学者都赞成气候变化是导致旧大陆4ka BP前后广域性古代文明衰落的主要因素,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气候假说从此占据了优势。

4 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以两河流域古文明和玛雅文明为例

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古代文明衰落的气候因素,事实上,早在1966年,英国考古学家Mel2 laart(1966)就认为干旱是从巴基斯坦青铜文明到埃及古代王国这些广域性的古代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但当时古气候学研究并不能证明他的假说,许多学者对这一假说也持怀疑的态度(Peiser, 1998)。不久,著名的考古学家Bell(1971)也注意到这些不同地区文明衰落的同时性,她将这一阶段称之为“第一黑暗期”(the First Dark Age),将其与印度洋夏季风由强转弱的现象联系起来。但遗憾的是,与上述Mellaart受到的待遇一样,她的假说也未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

1993年,W eiss等(1993)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认为这次气候事件影响范围广,持续若干世纪的干旱不仅导致了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文明的衰落,同时也导致了其他古代文明如古希腊文明、尼罗河流域埃及文明以及印度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的衰落。随后,W eiss(2000)和Peis2 er(1998)相继对该事件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结果显然是支持气候突变说。目前,这一结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的支持(Cullen et al.,2000;W eiss,2000;Thomp s on et al.,2003)。最近,来自阿曼海湾连续性的古气候记录至少支持了W eiss早期关于干旱事件是导致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文明衰落的论点。研究表明这次西亚地区10000年以来最为干旱的事件持续了约300年,它的开始时间与阿卡德王国北部Tell Leilan被遗弃的年代相吻合,表明气候转变与当地文明衰落有强烈的成因上的联系(Cullen et al.,2000)。在印度, Staub wasse等利用氧同位素发现在4200—4000 a BP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气候事件,并认为是印度古代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这次气候事件导致了南涝北旱的环境格局,直接导致江浙一带良渚文化、两湖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山东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内蒙古岱海地区的老虎山文化、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终结(吴文祥和刘东生,2002,2004)。

人们对玛雅文明的衰落的人地关系认识过程与上述对4000a BP前后旧大陆古代文明衰落的人地关系一样。对于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原因,研究者历来说法不一。经常被引用的因子有地震、瘟疫等天灾、战争或者农民起义等,甚至与宗教迷信有关。还有学者根据在文明崩溃之前许多地区人口过多、滥伐森林、土壤侵蚀的记载,提出了玛雅文明衰落的“生态危机”假说,认为玛雅人口严重膨胀、过度开垦土地,致使生态环境破坏,并最终导致了文明的消亡。一位玛雅文明研究者曾总结出多达100个特征明显的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理论———D istinct Theories(W ebster,2002)。尽管一些古气候学家和环境考古学家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然而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干旱的观点很少受到重视。

与前文所述,Hodell等(1995)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无疑是一个标志。他们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Yucatan Peninsula)1个名为Chichancanab的湖泊的沉积物中,用氧同位素和石

064

第11卷 第4期吴文祥等: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膏含量作为该地区蒸发量和降雨量之比的替代性指标,结果表明,800~1000AD是该地区中晚全新世最为干旱的时期,恰好对应于玛雅文明的衰落(Hodell et al.,1995)。这一假说得到了Hodell等(2000)进一步研究结果的支持。他们重新在Chi2 chancanab取样,仍然以氧同位素和石膏含量作为该地区蒸发量和降雨量之比的替代性指标,但测年精度更高,分辨率达11~14年。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公元900年前后遭受了近200年的持续干旱和强蒸发(Hodell et al.,2000),成为玛雅文明衰落的主导因素。

最近,玛雅文明衰落的气候突变假说得到了委内瑞拉北部的Cariaco盆地沉积物气候记录的支持。这个盆地在加勒比海的南部,而玛雅人居住的尤卡坦半岛在加勒比海的西北方向,两地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研究者Haug等(2003)认为,两地同受热带辐合带(I ntertr op ical Convergence Zone)的影响,气候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因此,当时Cariaco 盆地的气候可以说明玛雅人居住地的气候。在研究方法上,Haug等(2003)选择了气候分辨率几个月的钛元素作为气候替代性指标。根据对沉积物中钛元素含量变化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公元200年前后发生的一次干旱对前古典时期玛雅文明造成了重大打击,许多主要城市被迫放弃;而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的另一场持续150多年的干旱则控制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在这干旱的150多年中,每隔50年左右就发生一起严重的旱灾,即公元760年、公元810年、公元860年和公元910年。其中后3次旱情最为严重,持续时间分别为9年、3年、6年,3次最严重旱灾的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人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相一致(Haug et a l., 2003),每次大干旱的发生都造成了玛雅文明的局部崩溃。虽然一些地区的玛雅人因为能够获得较多的地下水,所以勉强度过了前两次危机,但在随后的第3次大干旱面前,他们再也无能为力,所以整个玛雅文明最终走向了末路。

5 讨论与结语

过去一二十年来,随着测年技术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这是一种快速的、突变式的气候变化,一种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可达数十年或数百年的气候极端变化。人们对这种气候突变的认识极大地促进了他们对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气候因素作用的重新思考。另一方面,随着考古学文化转变年代的精确厘定,人们发现一些古代文明衰落往往与一些气候事件在发生时间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

研究气候突变与古代文明衰落关系的一个现实意义是能够为未来人类适应气候突变提供有益的借鉴。目前,人们最关心的是这些气候事件是否遵循115ka周期模式。因为从末次间冰期到早全新世,甚至更老的气候旋回中都出现了115ka周期的成分,如果相似频率的气候波动也发生于未来,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会如何?已有的研究业已表明,全新世中晚期的气候突变事件曾经导致了古代几大文明的衰落。当今社会比古代社会复杂得多,技术适应能力也更强,但Keig win和Boyle(2000)则认为,尽管与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相比,全新世的气候事件变化的幅度较小,但如果像OπB rien等(1995)所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在将来发生,也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广泛的灾难性的影响。

目前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全球变暖也被认为是缓慢变化,需要经历几代人的时间间隔才能转变,这种转变可以容许当今人类社会有机会采取各种措施去适应,而不会带来灾难性后果(Tayl or,1999)。然而,A lley等(2003)在《科学》杂志上撰文,认为尽管导致气候突变的原因存在多种解释,但人类活动无疑会增加未来气候发生大规模突变的概率。Over peck和Cole(2006)则认为未来气候发生突变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类活动影响所产生的驱动力将会增加未来气候突变负面影响的概率。文明社会既不是在气候突变面前表现出无能为力的卒子,也不能无限制地适应气候变化(de Menocal,2001)。因此,人类社会对这种气候变化的突然性要有足够的、全面的准备。因为一旦这些曾经在过去发生过的突然气候变化在未来出现,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准备,那对人类社会将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参 考 文 献

陈发虎,朱艳,李吉均,等.2001.民勤盆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千百年尺度夏季风快速变化[J].科学通报,46(17):1414-1419.

164

古 地 理 学 报 2009年8月

方修琦,葛全胜,郑景云.2004.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古地理学报,6(1):85-94.

洪业汤,洪冰,林庆华,等.2003.过去5000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记录[J].第四纪研究,23(5):485 -492.

翦知 ,成鑫荣,赵泉鸿,等.2001.南海北部近60Ma以来的氧同位素地层与事件[J].中国科学D辑,31(10):816-822.

邵晓华,汪永进,孔兴功,等.2003.南京葫芦洞石笋生长速率及其气候意义讨论[J].地理科学,23(3):304-309.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等.1992.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M].见: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

北京:海洋出版社,1-18.

吴文祥,刘东生.200215500a BP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J].地学前缘,9(1):155-162.

吴文祥,刘东生.200414000a 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M].第四纪研究,24(3):278-284.

徐道一.2004.青藏高原的剧烈隆起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J].古地理学报,6(2):216-225.

周卫建,卢雪蜂,武振抻,等.2001.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泥炭记录与加速放射性碳测年[J].科学通报,46(12):1040-1044.

A lley R B,Mar otzke J,Nordhaus W D,et al.2003.Abrup t cli m ate

change[J].Science,299:2005-2010.

A lley R,Maye wski P,S owers T,et al.1997.Hol ocene cli m ate instabili2

ty:A p r om inent,wides p read event8200years ago[J].Geol ogy, 25:483-486.

Ada m s J,Jennett B,Mclellan D R,et al.1999.The neur opathol ogy of the vegetative state after head injury[J].Clin.Pathol.,52:804-806.

Baker P A,Seltzer G O,Fritz S C,et al.2001.The hist ory of S outh A2 merican tr ophical p reci p itati on for the past25000years[J].Sci2 ence,291:641-643.

Bell G H.1971.The acti on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onCandida tr op icalis gr owing on hydr ocarbon substrates[J].Ant onie van Leeuwenhoek, 37:385-400.

B ianchi G G,McCave IN.1999.Hol ocene peri odicity in North A tlantic

cli m ate and deep ocean fl ow s outh of I celand[J].Nature,397:515 -517.

Bond G,ShowersW,Cheseby M,et al.1997.A pervasive m illennial—scale cycle in North A tlantic Hol ocene and glacial cli m ates[J].Sci2 ence,278(14):1257-1266.

B r oeckerW S.1994.Massive iceberg discharges as triggers for gl obal

cli m ate change[J].Nature,372:421-424.

B r ooks

C E P.1949.Cli m ate thr ough the Ages:A Study of the Cli m atic

Fact ors and Their Variati ons(2nd ed.)[M].London:Benn. Butzer P L,Berens H.1967.Se m i2Gr oup s of Operat ors and App r oxi m a2 ti on[M].Sp ringer2Verlag,Ne w York,1967.

Clark P U,Pisias N G,St ocker T F,et al.2002.The r ole of the ther2 mohaline circulati on in abrup t cli m ate change[J].Nature,415:863 -869.Cullen H M,de Menocal P B,He mm ing S,et al.2000.Cli m ate change and the collap se of the Akkadian Emp ire:Evidence fr om the deep sea.Geol ogy[J].Geol 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8(4):379-382.

Dalfes H N,Kukla G,W iess H.1997.Third M illennium BC Cli m ate Change and O ld World Collap se(NAT O ASI Series1:Gl obal Envi2 r onmental Change)[M].Berlin:Sp ringer,1-723.

de Menocal P B.2001.Cultural res ponses t o cli m ate change during the last late Hol ocene[J].Science,292:667-673.

de Menocal P,Prtiz J,Guilders on T,et al.2000.Coherent highand l ow2 latitude cli m ate variability during the Hol ocene war m peri od[J].

Science,288(23):2198-2202.

Dent on G H,Karl n W.1973.Hol ocene cli m atic variati ons:Their pat2 tern and cause[J].Quaternary Research,3:155-205.

Enzel L L,Ely S,M ishra R,Ra mesh R,et al.1999.H igh2res oluti on Hol ocene envir onmental changes in the Thar Desert,northwestern

I ndia[J].Science,284:125-128.

Fr onval T,Jansen E.1997.Eem ian and early W eichselian(140-60 ka)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 m ate in the Nordic seas with com2 paris ons t o Hol ocene conditi ons[J].Paleoceanography,12:443-462.

Ganopolski A,Rahm st orf S.2001.Rap id changes of glacial cli m ate si m2 ulated in a coup led cli m ate model[J].Nature,409:153-158. Gibbon E.1963.The Collap 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 ire:An Abridg ment by D.M.Low[M].London:Chatt o and W indus. Hodell D A,Charles C D,N inne mann U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paris on of inter2 glacial stages in the South A tlantic sect or of the s outhern ocean f or the past450kyr:I m p licati ons for Marine Is ot ope Stage(M I S)11 [J].Gl 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4(1):7-26.

Hodell D A,Curtis J H,B rennerM.1995.Possible r ole of cli m ate in the collap se of Classic Maya civilizati on[J].Nature,375:391-394. Hodell D A,Kanf oush S L,She mesh A,et al.2001.Abrup t cooling of surface waters and sea ice expansi on in the South A tlantic Sect or of the s outhern ocean at5000cal.yr BP[J].Quaternary Research, 56:91-198.

Haug G H,Gunther D,Peters on L C D,et al.2003.Cli m ate and the collap se of Mayan civilizati on[J].Science,299:1731-1735.

I ngra m R G.1981.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atW hale R iver p lume[J].

Geophys.Res.,86:2017-2023.

Keig win L D,Boyle E A.2000.Detecting Hol ocene changes in ther mo2 haline circulati on[J].Pr oc.Nat.Acad.Sci.,97(4):1343-1346. Kukla G,Heller F,L iu X M,et al.2004.Pleist ocene cli m ates in China dated by magnetic suscep tibility[J].Geol 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16(5-6):671-686.

Luckge A,Doose R H,Khan A A,et al.2001.Mons oonal variability in the northeastern A rabian Sea during the pasting5000years:Geo2 che m ical evidence fr om la m inated sedi m ent[J].Paleogeography, Paleocli m at ol ogy,Paleoecol ogy,167:273-286.

Mc Der mott F,Mattey D P,Ha wkes worth C.2001.Centennialscale Hol2 ocene cli m ate variability revealed by a highres oluti on s peleothe m

264

第11卷 第4期吴文祥等: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

δ18O record fr om S W Ireland[J].Science,294(5545):1328-1331.

McGhee J r G R.1981.Evoluti onary rep lace ment of ecol ogical equiva2 lents in Late Devonian benthic marine communities[J].Palaeogeog2 raphy,Palaeocli m at ol ogy,Palaeoecol ogy,34:267-283. Mayewski P A,Maasch K A,W hite J W C,et al.2004.A700year re2 cord of s outhern he m is phere extratr op ical cli m ate variability[J].

Ann.Glaci ol.,39:127-132.

Mellaart J.1966.Excavati ons at atal Hüyük,1965:Fourth p reli m inary report[J],Anat olian Studies,16:165-191.

NAS[Nati onal Acade my of Sciences]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m ittee on Abrup t Cli2 mate Change,Abrup t Cli m ate Change:I nevitable Sur p rises,Nati on2 al Acade my Press[M/OL].W ashingt on,DC:1,16.htt p:// books1nap1edu/books/0309074347/ht m l.

NRC[Nati onal Research Council].2002.Abrup t Cli m ate Change:I nevi2 table Sur p rise[M].W ashingt on,DC:Nati onal Academ ies Press.

OπB rien E M.1993.Cli m atic gradients in woody p lant s pecies richness-t owards an exp lanati o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s outhern Africaπs woody fl ora[J].B i ogeogr.,20:181-198.

OπB rien S R,Mayewski P A,Meeker L D,e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p lexity of Hol ocene cli m ate as reconstructed fr om a Greenland ice core[J].

Science,270:-1964.

O ldfield F,A lvers on K.2002.Cli m ate Change,Abrup t[M].I n:Mac2 Cracken M C,Perry J S(eds).Encycl opedia of Gl obal Envir onmen2 tal Change2The Earth system:physical and che m ical di m ensi ons of gl obal envir onmental change.England Chichester:John W iley& Sons,272-277.

Over peck J T.1996.W ar m cli m ate sur p rises[J].Science,271:1820 -1821.

Over peck J T,Cole J E.2006.Abrup t change in Earthπs cli m ate syste m [J].Annual Revie w of Envir onment and Res ources,31:1-31.

P AGES.2001.Envir onmental Variability and Cli m ate Change[M].I G2 BP Science Series3:1-31.

Peiser B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parative Analysis of Late Hol ocene Envir onmental

and Social Upheaval[M].I n:Peiser B J,Pal m er T,Bailey M E (eds).Natural Catastr ophes during B r onze Age Civilisati ons.

B ritish A rchaeol ogical Reports S728,A rchaeop ress:Oxf ord,117-

39.

Severinghaus J P,Sowers T,B r ook E J,et al.1998.Ti m ing of abrup t cli m ate change at the end of the Younger D ryas interval fr om ther2 mally fracti onated gases in polar ice[J].Nature,391:141-146. Tayl or K.1999.Rap id cli m ate change[J].American Scientist,87:320 -327.

Tainter J A.1988.The Collap se of Comp lex S ocieties[M].Ca 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p s on E A L,Feavers IM,Maiden M C J.2003.Antigenic diversi2 ty of meningococcal enter obactin recep t or Fet A,a vaccine compo2 nent[J].M icr obi ol ogy,149:1849-1858.

W ebster D.2002.The Fall of the AncientMaya:Solving the Mystery of the Maya Collap se[M].London:Tha mes&Huds on.

W eiss,H,2000.Beyond the Younger D ryas2Collap se as Adap tati on t o Abrup t Cli m ate Change[M].I n:Ba wden G,Reycraft R(eds).

Confr onting Natural D isaster:Engaging the Past t o Understand the Future.A lbuquerque:University of Ne w Mexico Press.

W eiss H,B radley R S.2001.W hat drives s ocietal collap ses?[J].Sci2 ence,291:609-610.

W eiss H,Courty M A,W etterstr om W,et al.1993.The genesis and col2 lap se of third m illennium North Mes opota m ian civilizati on[J].Sci2 ence,261(20):995-1004.

W urster C M,Patters on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te Hol ocene cli m ate change f or the eastern interi or united States:Evidence fr om high2res oluti onδ18 Q values of sagittal ot oliths[J].Palaeogeography,Palaeocli m at ol o2 gy,Palaeoecol ogy,170:81-100.

Yoffee N,Cowgill G L.1988.The Collap se of Ancient States and Civili2 zati ons[M].Tucs on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A rizona Press.

(责任编辑 李新坡)

364

词汇化研究综述

词汇化研究综述 一、词汇化概述 (一)词汇化概念 词汇话的概念可以分别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阐释。沈家煊(2004)认为,”从共时层面的角度来看,词汇化指“用词来表达某个概念”;历时层面的词 汇化,是在历时发展中,原来非词的语言形式变为词的过程,它包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词缀变为词,这是相对于“实词虚化”或“语法化”而言;另一种指词的组连(两个或多个词连接在一起的序列)变为词。”[1] (二)词汇化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词汇化有不同的类型。从董秀芳的《词汇化—汉语 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一书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汉语词汇化过程的三种类型:(1)是由短语发展而来,这是双音词最主要的来源。在这类词汇化过程中,“其内部成员有的词汇化过程高,各方面都符合了词的标准,这是词中最典型 的成员;而有的词汇化程度不太高,在有些方面符合词的标准,在另外一些方 面则还带有短语的特征,这是词中不太典型的成员。”[2](2)是从语法性成分参与形成的句法结构中衍生出来。句法结构中所包含的语法性成分的功能在发 展过程中逐渐衰落或消失,而这些汉语历史早期出现的虚化程度不等的各类语 法性成分,都有可能与相关的词汇成分发生粘合从而变成词。但是这类现象并 为引起以往学者的注意。(3)是本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的两个相邻单位变为一个词的跨层次结构词汇化。这一类型的词汇化的对象主要是虚词,这一变化实 质上是由一个非语言单位变为词汇单位。 杨亦鸣、余光武(2003)则认为语言中词的词汇化程度是不同的,他们赞 同Packard(2000)提出的”根据词的成分是否保持其语义和语法信息的明晰性将词分为‘强词汇化’和‘弱词汇化’“[3]这一说法,同时,Packard(2000)指出”词汇化之所以是汉语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不仅因为它是汉语构造新词 的一个特别来源,还因为它可以解释词与其成分之间的变化本质和词的内部信 息在总体上对于语法的可用性。“[4]语言中的词与其成分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根据其词汇化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据此Packard(2000)对词汇化进行了 以下五种分类:”(1)是常规词汇化,(2)是隐喻词汇化,(3)是弱语义词 汇化,(4)是弱语法词汇化,(5)是完全词汇化。”[5]

湘江水质污染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桥——2桥河西段)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4)班 姓名: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 陈强、季磊、刘芳宏、刘颖 辅导老师:万大娟

目录 一、调查流程 (3) 二、湘江流域基本概况 (4) 三、湘江水质基本情况 (4) 1、20世纪90年代——2005年(“十一五”计划前 (4) 2、2006年至今 (5) 四、与湘江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6) 五、湘江边排污口状况 (9) (1)湖南省2007-2013年治理湘江相关情况分析表 (12) (2)实地勘察排污口情况 (9) 六、湘江水污染原因分析 (15) 1. 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 (15) 2. 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 (15) 3.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5) 4. 取缔流动加油船舶 (16) 七、对防治湘江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16) 八、调研心得 (17) 九、实地勘察照片 (18)

关于湘江水质及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1桥——2桥河西段)(2013级城规班第二小组陈强、季磊、金颖、胡曦、王晚晚、邓紫琼、赖雨、刘芳宏、刘颖) 【摘要】:湘江总体水质在2 0世纪90年代开始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湘江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不断加剧,镉米的大量出现等都反应了这点。近年来,湘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得到强力推进。本报告就长沙岳麓区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河西段湘江水质问题及排污口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关键字】湘江水质、整治污染、法律法规 一、调查流程 调查时间:2015年4月24日 调查对象:湘江水质及沿江排污口 调查方式:上网查资料、实地走访、向居民咨询调查

第5节遗传与环境导学案+答案

第20章第 5 节 遗传与环境 课型:新授课 主备:曾明爽 审核: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分析环境条件影响生物性状表现的实验数据; 4.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利用。 【重点】 1.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2. 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难点】 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知识链接】 举例说明什么是基因型?什么是表现型?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读P111-114,完成问题) 1.举例说明:性状的表现型跟哪些因素有关? 2.举例说明:环境引起的表现型改变,会遗传吗?为什么? 二、自主学习(读P111-114,完成问题) 1.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事例证明,表现型是 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2.凡是性状的改变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 ,这样的变异是由于 (即 )的改变而引起的。 3.晒黑的皮肤,是由于 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 (可/不可)遗传的。 4.如果环境的改变引起了遗传物质(即 )的改变,这种变异是______(可/不可)遗传的。 【课堂小结】 遗传物质(基因型)是相对稳定的 三者关系 性状表现(表现型)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遗传的变异:由基因组成的改变引起的变异 变 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遗传与变 异

【课堂检测】 1、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 B.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有利 C.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不利 D.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 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B.家兔的白毛和黑毛 C.常晒太阳,皮肤变黑D.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 4、同一块田里同一品种的小麦,生长在遮阴处的比阳光处的杆细、穗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表现型的改变是() A.遗传物质的改变B.环境的改变C.可遗传的D.不可遗传的 5.韩国歌坛新秀河利秀成功地进行了变性手术,使他从一个男子汉变成了一个“俏姑娘”。你认为这个“俏姑娘”的变化是 A.可遗传的变异 B.细胞内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C.不遗传的变异 D.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发生了变化6.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 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 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 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 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 7.下列几种变异,哪些是可遗传变异?( )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 A.家兔体表的毛,有纯白色,黑色,蓝灰色等类型。 B.玉米粒有黄色,有白色,还有红色的。

语法化研究综述

国内语言学家也对语法化的定义进行了探讨: 1.沈家煊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2.刘坚等的定义如下: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 3.马壮寰认为,语法演化是单向的,即从实词向虚词、向语法形式和结构发展,而不是相反。语法形式的演进是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变为程度较高的,从开放类变为封闭类,从具体变为抽象。 4.杨成虎的定义更为简洁,即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一般说来,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实词虚化 三种情况中,实词虚化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因而有被误解为语法化概念本身的倾向。实词虚化的实质就是某个词新的词类语法功能的获得,或者说从一个语义域的成员化为另一个语义域的成员。 句法化 句法化现象即章法成分向句法成分的转变,语用因素规约后向语法因素过渡以及词序在实际使用中被凝固化,从而表达某一具体语法功能等转变过程。 词汇化 词汇化现象指的是引起词语表达(lexicalexpression)失去其直接性和透明度,进而演化 成不能从字面意思推测出其真正意义的词组。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所达成的共识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已达成四点共识:一是语法化的主体是句法化(尤其是实词虚化)、形态化;二是语法化大多是有理据的,有动因、有机制,语言的经济性、像似性、明晰性以及说话者的目的、语用推理等,都是影响语法化的重要因素;三是语法化是渐变的过程;四是语法化是单向性为主的(从实到虚,从比较虚到更虚),语法化体现着一个基本的特征,

株洲的环境保护现状及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

株洲的环境保护现状及中国的环境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株洲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50多个“全国第一”相继在株洲诞生。株洲有世界五大硬质合金基地之一的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和电力机车科研制造基地,有江南最大的铁路货车制造基地航空发动机和火花塞制造基地.株洲的醴陵与景德镇并 称全国两大日用瓷生产基地,又是全国6大烟花鞭炮生产基地之一,醴陵生产的双面釉下五彩瓷是中国近代制瓷史上最为独特的一大创造,曾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被作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的专用瓷和馈赠外国元首的高档礼品瓷。 但是这些工业的迅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机打的破坏。 工业结构性污染仍很突出。株洲市工业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力发电、机械为主导产业,重工业型的产业结构,不仅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而且“三废”排放量大,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火力发电、有色冶炼、化工3个行业的SO2排放量约占全市工业的90%,火力发电、化工行业的烟尘排放量约占全市工业的75%,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量约占全市工业的90%,化工行业的COD、氨氮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市工业的70%、90%,Hg、Cd、Pb、As等重金属排放也主要来自于有色冶炼和化工。“十一五”期间,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力发电仍是我市强势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削减一定幅度污染物排放总量,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高,结构性污染问题仍将十分突出。 城市化进程加大城市环境压力。“十一五”期间,株洲市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2005年城市化水平为42%,2010年规划将达51%。城市化加快一是带来城市大规模建设,其带来的建筑施工扬尘将是城市PM10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生活污水量逐年增加,城市生活污水的COD、氨氮排放量将成为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2005年生活污水COD、氨氮排放量已分别达4.87、0.38万吨,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2%、26%;三是株洲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垃圾围城的现象造成较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四是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建筑物密度趋紧,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日趋突出。 清水塘工业区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沉疴已久,虽经治理,但清水塘工业区环境质量远未得到根本改善,其气型、水型污染物排放量等标负荷仍占全市排放总量的70%、60%,环境容量过度饱和,也是市区空气质量、湘江株洲段水环境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尤其是该区域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河流和水塘底泥镉污染十分严重,污染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

生物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进化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自有生物以来,生物就不断地变化着;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细菌到哺乳动物,从海洋生物到陆地生物,它们都是不断改变着。然而,物种具体是如何进化的呢?最有影响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主要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基因突变为它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控制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与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构成环境的要素—环境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环境因子有着五大特点:综合性、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限定性、直接和间接作用性。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子都有耐受范围,生物只有在耐受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一旦超过生物在某一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生物就会受到影响。而且同种生物在不同发育时期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是不同的,其原因是生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它的发育情况、基因的表达情况等都不同,从而使生物对外面环境的需求、耐受能力发生变化。对于同一种环境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其耐受范围也是不同的,其原因是每一种生物都有不同与其他生物的结构、生物特点。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地耐范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这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可能。长期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生物,它们的遗传结构和特性受到这个地区生态因子的影响,并产生很好的适应性。但当环境条件改变,或迁居到一个新的地方时,它们的遗传结构和特性就会受到新的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果能忍受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就会产生定向的诱导变异,由不习惯到习惯,并逐渐在新环境里顺利生存下来;如果不能,就会从时间长河中被淘汰掉。 在植物的进化中,由于地壳的运动,一些海洋地区变成了沼泽、陆地,生存于这些地区的水生植物会在陆生环境的诱导下自组织产生适应于陆地环境的性状特征,并不断发展进化,形成陆生植物。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的进化,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脱离水环境的,而是生活在半水生半陆地的沼泽中,逐渐脱离水环境甚至适应干旱环境。 同时许多旱生植物的叶子很小甚至缩小成针刺状,而根系发达。仙人掌的叶子在干旱的沙漠中渐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蒸发,保存水分,同时依靠肉质茎进行光合作用。生活在沙漠中的豆科植物骆驼刺,地上部分只有几厘米,而地下部分可以深达十几米,根系覆盖的面积达六七百平方米,发达的根系是旱生植物增加水分吸收的重要途径。 会飞的昆虫由于某种原因定居到海岛上之后,新的环境会改变它们的生长发育,最终形成独特的物种。大风、恶劣的气候、潮湿的环境、新的食物、光照的变化都可能会导致昆虫翅膀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形成残翅或无翅的昆虫,这种影响持续存在最终使昆虫的翅膀趋于退化消失。非洲马德拉岛上的甲虫翅膀发育不全或退化消失,应该就是这样形成的。 当人类穿上衣服、使用火之后,人类抵御寒冷的能力就在一代一代的退化,抗寒性逐渐降低,表现为与此功能相关的一些性状特征发生变异,如体毛、皮肤腠理、皮肤脂肪厚度、皮肤毛孔等。而且,这些组织器官的变化还会进一步诱导其它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变化,如肺脏、血管、体液调节系统、神经调节系统等。在人类的进化中,一系列的进化特征很明显都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人的大脑、寿命、身高、牙齿和体毛等,这些特征的进化是在自然环境的诱导刺激下再经过人类自身生长发育的重新调整而完成的。这些都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的进化又与物种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关系。生物进化是指生物在不断地变化着,它的遗传结构和特性也不断地变化着,当生物遗传结构和特性与其他生物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时,新的物种就会出现。生物进化是通过繁殖而体现的。同一物种的个体可以互配生育,产生有繁殖力的后代,不同物种生殖隔离。物种是进化单位。任何一个物种在作为祖种进行系统发展中总是沿着纵横两条道路而展开的。开始是从少变多的渐变,当渐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量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质变,最终造成物种的形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模板

XX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事故分级 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 1.4 适用范围 l.5 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 组织指挥与职责 建立健全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组织机构图) 3预防和预警 3.1环境污染事故源 3.1.1企业基本信息 自然概况;地理位臵;气象及水文资料;周围居民点、敏感点信息; 3.1.2环境污染事故源 厂区平面布臵;工艺流程及排污管线(要求标明产污环节、排污口位臵);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2012年第9 期 教辅集锦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林春路/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 (224600)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 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理论)。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地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大气冷却。 2.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等。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 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 )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 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随着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 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900平方千米)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等原因,导致全球海平面将呈上升趋势,并且对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 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温升高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此外, 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从未间断:1991年的特大洪水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灾面积就达0.5亿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1700亿元。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3.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加大,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数量上将有所增加,空间范围也将扩大。 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威胁人类,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国家低收入人口的健康。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全球气候变暖,还会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如蚊子)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有其有利的一面, 但更多的、令人担忧的却是其不利的一面。因此, 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并寻求适应或延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一道崭新的课题。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反过来又影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反馈的复杂过程。气候异常与环境问题无国界,世界各国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才能够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变暖的形势,目前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技术上最切实可行的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21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 陆丙甫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在语言学研究方面贡献卓越,对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归纳了陆丙甫语言学研究中词汇、句法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其在中国语言学语法及其词汇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其汉语语音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论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陆丙甫先生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述。 【关键词】 陆丙甫;语言学;研究综述;语法;词汇;语音 一、前言 陆丙甫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其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涉及面比较广,主要包括语言学的语音、词汇、句法、语法以及语言教学等方面。陆丙甫在语言研究方面的贡献比较卓越,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欲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陆丙甫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评述。 二、陆丙甫语言学研究分析 通过分析陆丙甫在语言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可知其主要成就主要涉及语言学的语音、词汇、句法、语法以及语言教学等五个方面。对于每个方面,本研究将分别评述。 (一)语音方面 陆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汉语语音描述,汉语语音与心理节奏,现在诗歌声律中的声调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丰富了汉语语音理论,特别是汉语语音描述与诗歌声调理论。但陆的研究只是从微观层面研究汉语语音,却未将汉语语音与国际语音进行对比与分析,未能从宏观上把握汉语语音。具体评述如下: 陆(1982)以为,语音描述应该因目的而有所不同,要区分研究

性的和教学性的。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应该把跟教学无关的一些传统的研究性描写加以简化和修改,使学生更容易直接把握需要掌握的关键所在。另外,陆从语音标准与心理节奏,汉音节化倾向的心理基础,近义词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汉语拼音的阅读心理。但陆的研究并没有涉及汉人理解汉语的心理过程,这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深入。 陆在汉语诗歌的声调方面也有涉及。经过研究,陆(1982)以为,新诗宜用去声、非去声的对立来取代平仄的对立。 (二)词汇方面 词汇方面陆丙甫涉及的的面要广一些,主要集中在词本身、动词、名词、短语以及个别词的功能地位以及兼类问题。其中陆对名词动词的兼类问题研究比较透彻,其他方面的研究很宽泛却不精。下面将具体评述。 有关词的地位和判别,陆主要从“短语本位”的角度进行研究。陆(1992)以为短语本位虽比词本位有很大改进,但是短语本位的一个缺点是短语里还有短语,较大的短语有较小的短语构成,那么构成句子的是哪一层短语呢?短语本位在这一点上并不明确。最后,陆(1992)明确了短语的起点是词,词不仅应在语法分析中留有一席之地,而且应该是关键的一席之地。 陆从宾语指称性强弱的微观角度来研究及物动词的分类。在陆(2009)看来,一般被看作典型”准谓宾动词”的”进行”类动词,实际上是”假谓宾动词”,充当其宾语的,除了”名动词”外,还可以是”仪式、手术”等名词;并且名动词在”进行”后所落实的是名词性。由此为起点,可以建立一个”谓宾”指称化”名物化程度的连续统。 汉语词典标注词性的工作中,最难处理和最常遇到的就是动、名兼类的问题。陆提出了两条明确利落的标准:(一)进行+()。(二)名词+()构成偏正结构。两个标准中只要符合一个就可看作兼有名词性,绝大部分名动词能同时满足两个标准。 陆还从数目短语角度来研究词汇。陆(2002)认为,有关汉语的主语不能是不定指的规则,在陈述事实的句子中,主语至少是特指的。

完整word版岳麓山环境现状调查

岳麓山环境现状调查 1.调查背景 2.岳麓山概括 3.岳麓山景区植物资源 4.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存在问题分析 5.对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建议 6.景区相关资料 7.岳麓山核心发展 8.调查报告总结 1.调查背景 我国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业方面:以粮为纲促使毁林垦荒、毁牧开垦、围湖造田、填海种植,导致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土壤退化和沙化、荒漠化、盐碱化;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功能衰退,植物无法生存。在工业方面:废水、废气、废渣不经有效达标治理的大量排放,破坏了整体环境的自然形态。在城市建设方面:布局混乱,工业区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人为破坏了区划功能。在资源产业方面:矿业盲目开采,森林乱采滥伐,加之灭绝性地捕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破坏了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保护,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了危机的程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生活在岳麓山下,岳麓山的生态环境状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岳麓山概括 岳麓山位于市区湘江西岸。湖南著名的风景区。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南岳有七十二峰,以衡阳市回雁峰为首,长沙岳麓山为足,故名岳麓。“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古人以此概述岳麓山的山川形势。 岳麓山总面积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97米,碧嶂屏开,秀如琢玉,层峦叠翠,山涧深幽。现已辟为公园。步入景区,古木参天,浓荫匝地。 3.岳麓山景区植物资源 麓山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其景观丰富,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的森林景观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享受,也对调节长沙地区的小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文献记载,全区植物计174科597属977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17科403属555种,各种种,

变异对人类的好处

中心思想就一个,变异能帮助生物适应新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繁衍. 好处坏处的出发点就这. 你要说他好,就要扣住好的生物说,例如我们!人类,要是不变异,不进化,你还是大猩猩,猴老大,什么文明发展都没了,这其他你都会谈吧? 变异可以说是一种进化 进化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作出的改变 1生物的变异促进了生物的进化。 2利用生物的变异,我们可以培育出新的动植物品种服务于人类。 3研究生物的变异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些生物变异的条件,促进有力的变异,防止不利的,并在为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法。 4正因为生物的变异我们才可以看到现在的物种多样性,有些生物是不能靠演化得来的,而这种多样性多生态环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5变异生物还能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基因架构,图谱社队目前的基因研究也有许多帮助。 其实在生物,医学等各个方面还有很多好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变异也是物种选择的发展方法,变异=进化 1 / 1 基因变异现象的利弊好处:1、牛群中可能出现肉质较佳的牛,也可能出现产奶较多的牛。人们挑选这样的牛进行大量繁殖,经过不断地选育,就能得到肉质好或产奶多的新品种。2、有一些小麦品种在高水肥的条件下产量很高。3、新型草莓个儿大,营养价值高。4、使用生长激素的家禽长的得快,但人体食用后不利健康。 病毒虽然是变异产生的,但是正是起到了对生物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是抵抗力更强的,生存力更强的,有利于物种向更强发展,“有利于”嘛,因此正是说明了利大于弊嘛~ 另外提一个,你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变异,恐怕对方辩友现在还在树上蹲着摘香蕉,捉虱子呢吧?” 幽默诙谐点,让对方发不起脾气,没有状态,又能打动观众评委主席,印象深刻. 如果生物没有变异,对方辩友到现在还只是原生海中的微生物呢。正式生物有变异,才有了现在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我们人,才为人。 1.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生物不可能永远以不变应万变,大部分生物是无法改变环境的,所以只有能够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如何才能适应环境呢?既然环境在变,那就需要有不断变化的适应环境的基因。 2.虽然生物变异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但有些基因突变,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3.生物变异是好是坏,不取决于变异本身,而是取决于生物所处的环境,能适应环境就有好处,不能适应环境就没有好处,但是,如果生物不变异,是不可能进化的,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生活在自然中的所有生物都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化就是在退化。一个退化的物种,只能被淘汰。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个变异不断积累的过程,虽然现在我们看不到进化的迹象,但并不意味着不会进化,纵观历史长河,所有活下来的物种,无不是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这种斗争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本质上就是基因的竞争,只有拥有优良基因的物种才能胜出,才有资格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一个物种如果想生存下去,就要让自己的基因变得适应环境,如果想生活的更好,就要让自己的基因变得比其他物种的基因更优秀,所以,没有变异,只能听天由命,受制于人! 这样可以吗? 1、变异是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必然形式。 万物都在变。有的是结构变化(化学反应),有的是存在形式变化(例如雪、雾、汽、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有的是运动状态变化(例如电子、原子),有的是位置的变化(例如星体运动)。有变就有差异,这就是对变异的广义理解。 2、变异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在变。 归结到生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物个体;每个个体时时都在变化,昨天的我已绝对不等于今天的我、儿时状态的我绝对不同于老态龙钟的我。 3、无变异,便无今日之生物界。 我们知道生物都起源于原始生命,如果不变异,当今世界哪能分出你我?哪有炫丽多彩的生物界? 4、变异是生物与环境的和谐。 环境不断在变,对于重大的环境改变,生物只能通过变异与环境相适应。

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分析及典型案例

Water Pollution and Treatment 水污染及处理, 2014, 2, 28-31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journal/wp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10.12677/wpt.2014.23005 Feature Analysis and Typical Cases of 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Daxin Zhu, Chengwei Y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Email: sjzdx@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 yingchengwei@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 Received: Jul. 1st, 2014; revised: Jul. 18th, 2014; accepted: Jul. 23rd,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Statistics of 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occurring i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during 2010-2013 was done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ollution objects, the reason of the pollution accidents and the kinds of the polluti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disposal of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was summarized combining with the typical cases. Keywords Abru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Feature Analysis, Typical Cases, Emergency Monitoring 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分析及典型案例 朱大昕,应诚威 上海市松江区环境监测站单位,上海 Email: sjzdx@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 yingchengwei@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7335941.html, 收稿日期:2014年7月1日;修回日期:2014年7月18日;录用日期:2014年7月23日 摘要 本文统计2010~2013年4年间发生在上海市松江区境内的突发环境事件,分析污染的对象,发生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理论)。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 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 000年。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地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大气冷却。 2.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 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

甲烷(ch4)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随着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 900平方千米)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等原因,导致全球海平面将呈上升趋势,并且对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 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温升高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此外,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从未间断:1991年的特大洪水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

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

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人们常说的网络,实际上是指互联网(Internet, 又译英特网,网际网路)。互联网本义指“网络的网络”,也就是“网际网”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国际网”。媒体学认为,技术造就了传播和沟通,而传播和沟通的改变促使了我们生活方式的质变。互联网这一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兴起的以高效迅捷著称的第四媒体,它的发展如同报纸、收音机、电视的发展一样必然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由传者到受者的线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改而用四通八达的网状结构的传播方式,强化了参与者的互动;另一方面“网络传播将人类的文字、口语以及所有的视听语言整合到一个沟通系统中,打破了因媒介材料不同、传播手段不同而在不同媒介之间形成的传播壁垒,同时打破了人类感觉的界限。将人类知觉的不同向度结合起来,这样,互联网以现实生活为摹本,塑造了一个与之对应的虚拟空间。这个空间彻底打破了现实生活中地域的限制,把全体网民①整合到一起,大家按照同一种网络逻辑行事,遵守同一种网络运行规则。”(孟建,祁林,2002) 在这个强调互动的虚拟空间里,人们交流的工具——语言,得到了延伸,人们的语言行为和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用于网上交流的、所谓网络语言到底该怎么定义?网络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存在的合理性又在哪?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种语言的认识。但是,“我们并非如其所然地观察现实,而是见到现实在我们语言里的样态。我们的语言便是我们的媒介。我们的媒介是我们的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曼纽尔.卡斯特,2001)一方面,我们通过观察语言的状态来获得对现实的感知;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的媒介,构成了文化的内容。从这种意义上说,网络语言的研究将为我们构建起认识网络虚拟世界与其体现的网络文化的桥梁,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加深认识,这也正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任务。 二、网络语言研究的背景 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netspeak)是一个有着多种理解的概念,既可以指称网络特有的言语表达方式,也可以指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还可以把网络中使用的所有符号全部包括在内。“…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又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于根元,2001)网络语言(netspeak)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验报告——湘江水质调查 一·调查背景 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的。确实,当今的社会变化太快,令人人们不得不心生感叹。然而,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与进步的同时,社会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事物是矛盾的,马克思又一次说对了。 本小组课题研究的命题是“湘江水质调查”,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前往湘江边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被喻之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在水质污染,工业废物大量排放的今天她也没有幸免,臭气熏天代替了以前的鸥翔鱼游。时隔至今,若毛主席复生,恐怕也无兴致高歌“湘江北去”,真是令人心痛。 二·调查目的 1.收集湘江的相关资料,并且组员实地地考察猴子石大桥到橘子洲大桥的河东段的相关情况。了解湘江现今的水质情况,尤其是湘江的污染情况,引起人们的重视,知道如何去治理及其防治水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2.旨在提高我们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组合之间的能力,并且树立了自己看待问题的独特角度,同时明白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3.希望通过此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后,可以提出一些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三·小组成员 成员:陈佳伟,杨斌,刘嘉佑,史量,岳玮,李昆。 实地考察:杨斌,刘嘉佑。 报告撰写:陈佳伟,史量。 PPT制作:陈佳伟,岳玮,李昆。 上台演讲:杨斌。 三·调查情况 调查时间:2013年5月12日下午3点到下午6点 调查地点:猴子石大桥至橘子洲大桥 天气状况:烈日炎炎,气温28度左右

近二十年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综述 NO.7.2011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BeijingElectricPowerCollege语言文学固 近二十年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综述 张贝贝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本文选取国内核心期刊上1990到2011年的广告语言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仔细的分类,对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内容 作了简要的综述,并评述其研究视角,总结了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告语言;语言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学者们在近二十年间对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涉及多个方面. 经学习发现,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即语音,词汇, 语法,语用角度.其中,有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的,也有同时从 几个方面综合做研究的. 笔者发现,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1990年之 后.所以,在获取研究论文时,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 找到从199o年到2011年的67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通 过对所获文献的分类总结,最终使用13篇文章来研究广告语言的 语言学研究内容及视角,以期对广告语言的研究有所帮助. 二,广告语言 笔者比较认同于根元先生在《广告语言概论》中提出的观点: "广告语言是广告成品中用于传播广告信息的语言,是介绍商品或

者服务的特点的个性化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和有声语言."在研 究重点上,笔者赞同邵敬敏先生的观点:广告语言'和'广告语',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反应了两种研究的不同思路.前者侧重 的是'语言'的研究,不过,这种语言是用于广告宣传的语言;后者 文章编号:1009一O118(2011)一07.0127—02 侧重的是'广告'的研究,强调的是语言如何为广告的创意服务.", 这里仅侧重对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不涉及有关广告语言艺术特色之类的社会功用的研究. 三,研究视角 广告语言的研究有很多切入点,单从学科角来划分,就有文化, 艺术,美学,情感,心理等视角.但本文只关注广告语言的语言学研究,并希望能对语言学的研究视角也有所划分.经过对所筛选的13 篇文章进行细致的研究,笔者首先将它们分为单一型研究视角和综合型研究视角.所谓的单一型研究视角,指的是一篇文章主要研究一 个语言学问题.有9篇文章属于这一类.所谓综合型视角,指的 是一篇文章综合探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或是针对某一问题从语音,词汇,语法多角度全面探讨.有4篇文章属于这一类. 四,研究内容 (一)单一型研究 1,词语的结构和意义' 吉照远在《广告语言创意探微》中从词语结构的变化,词语意 义的变化和语体色彩的变化这几个方面研究广告语言的创意,并流出容器的口朝下:~净.而"女王控","正太控"等新词中,主要 是取"控"的"喜爱"这个含义,作为一个后置的词缀使用. (--)弱势新词 1,太长不易记住的新词 太长,不易记住的新词显然不符合人们追求简洁,快速的要求. 它们的产生往往就是由于使用大量词复合后,并没有进行缩略,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