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川大学《资本论》导读第1卷(第1篇)

四川大学《资本论》导读第1卷(第1篇)

四川大学《资本论》导读第1卷(第1篇)
四川大学《资本论》导读第1卷(第1篇)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专题: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经济

引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学的真正基础。劳动价值论提供了关于“市场经济一般”的基础性解释。按比例分配总劳动、节约劳动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在市场经济中表现为价值、价值规律。

1.方法与结构

2.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学术界不同观点:

A.价值实体、价值量、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价值本质(《资本论》第1卷第1篇)

B.扩展至价值转化形式理论(《资本论》第1卷第1篇、《资本论》第3卷第1——3篇)

C.扩展至价值分配理论(《资本论》第1卷第1篇、《资本论》第3卷第1——3篇、第七篇)

我们的看法。劳动价值论贯穿于整个《资本论》,第1卷第1篇是狭义劳动价值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将劳动价值的内容概括为价值本质规定及其规律和价值表现及其规律两个层次。因此,劳动价值论内含着价格理论和市场机制理论。

3.重点阅读:《资本论》第1卷第1篇、第5篇,《资本论》第3卷第1——2篇、第六篇。

第一节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1.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方法:从分析到综合

1.分析的起点:商品

为什么?

2.使用价值及其特点(P47——48)

使用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

使用价值的5个特点。

3.价值的质和量(P49——5

4.1)

交换价值

价值实体: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要化为一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不同种商品中的共同的东西是抽象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价值。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

的必然的表现形式。

价值量:价值量由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量由劳动时间计量。决定商品价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生产者的分化过程:

)

(

,

)

(

)

1(

s.t.

,

)

(

>

=

=

>

-

+

=

+

>

=

+

=

b

b

b

s

x

s

x

dt

dA

t

f

A

t

t

t

q

N

Nq

C

A

t

t

q

A

P

C

A

N

商品交换的比例就是它们生产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

b

s

a

s

b

s

a

s

b

a

t

x

y

t

t

y

t x

yW

xW)

(

,

'

'

=

?

'

=

'

=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Q

P

Q

P

Q

S

Q

A

Q

u

N

P

P

S

A

f

Q

s

m

c

p

s

s

m

c

p

s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这

一规律与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

0,0),,(>??

s t W L W t L f W 综合: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方法:从分析到综合

1.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P54.2——55.1)。

2.具体劳动及其特点(P55.2——57.1)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有用劳动

具体劳动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的存在条件。(企业内分工与企业外分工、社会分工)。

j

ji ij x x a y x a x a x a x a x y x a x a x a x a x y x a x a x a x a x y x a x a x a x a x y x x x x x y x x x x x y x x x x x y x x x x x =++++=++++=++++=++++=++++=++++=++++=++++=4

44434324214143

43433323213132

4243232221212141431321211114

4434241443

4333231332

4232221221

413121111

Y A X Y

AX X 1)1(--=+=

私人分工制度:

??????≤∈=-=???Φ

=-=--P x y X y y x E Y A X x E Y A X s },|{)()1()()1(11ρ

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与社会形式无关。

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两个要素之一。

3.抽象劳动及其特点(P57.2——58.1)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

A H L L λ=

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4.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P58.2——60)

商品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的对立运动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对一种经济现象的科学解释,对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意义)。

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根源。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引言(P61——62.1)

研究主题、目的和分析的起点

[注:1.价值形式分析要说明价值为什么会表现为交换价值。不理解价值形式就不能真正

理解价值。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对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的进一步说

服:生产商品的劳动不仅要实现为使用价值,而且要实现为价值,并通过物的

形式表现为交换价值,并最终实现在一般等价物上。

2.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围绕商品内在矛盾展开的。价值形式分析当然是为了说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3.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在价值形式分析中的地位(P6

2.5)。

2.价值表现的两极及其不同的作用和地位(P62.6)。

3.价值表现的两极是对立统一的(P62.7——63.2)。

4.价值表现两极的确定性(P63.3)。

(2)相对价值形式

(a )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

1.不同商品作为价值物在性质上是相同的(P63.4——64.1)。

2.作为价值物而在质上相同的两个相交换的商品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P64.2)。

3.商品的价值性质通过商品关系显露出来(P6

4.3——6

5.1)。

4.商品价值本身通过商品的价值关系表现出来(P6

5.2——6

6.2)。

5.两种商品相交换时,表明了价值分析所说明的一切(P6

6.3——6

7.1)。

6.小结相对价值形式的性质(P6

7.2)。

(b )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

1.价值形式不只表现商品价值,而且要表现价值的量(P67.3)。

2.相对价值量变化的规律(P67.4——69.2)。

b a yW xW = 第一种情况:当0,0=≠dt dW dt dW b a 时,若0,0>

dt

dW dt dL a a ,则b Q 减少。因此0,

)(>=a b a b dW dQ W f Q 。 第二种情况:当

0,0≠=dt dW dt dW b a 时,若0,0>

dt dW dt dW b b ,

则b Q 增加。因此0,)(<=b

b b b dW dQ W f Q 。 相对价值的同样的量的变化可由完全相反的原因造成。 第三种情况:dt

dW dt dW b a =,b Q 量不变,因此b a yW xW =。 第四种情况:若0,0>>dt dW dt dW b a ,且dt dW dt dW b a >,可令0=dt dW b 。这与0,0=≠dt

dW dt dW b a ,且0,0>

dW dt dL a a 时的情形相同。 若0,0>>dt dW dt dW b a ,且dt dW dt dW b a <,可令0=dt dW a 。这与0,0≠=dt

dW dt dW b a ,且0,0>

dW dt dL b b 时的情形相同。 其余情形可类推。

3.小结相对价值形式的量(P69.3)。

(3)等价形式

1.等价形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P70.1——71.1)。

2.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P71.2——7

3.4)。

3.对历史上最早对价值形式分析的评价(P73.5——75.1)。

(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

1.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P75.2——76.1)。

2.简单价值形式是商品内在矛盾的简单表现形式(P76.2)。

3.简单价值形式又是劳动产品的简单商品形式(P76.3)。

4.简单价值形式是不充分的(P77.1——3)。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

[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分析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特点。]

一、从价值性质上看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特点(P78.1)。

二、从价值量上看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特点(P78.2——79.1)。

(2)特殊的等价形式

同下面将要讨论的一般价值形式相比,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的等价形式是特殊的。(P79.2)。

(3)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一、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在两极上的表现(P79.3——80.1)。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缺点。[2

)1(-N N 种相对价值] 2.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缺点在等价形式中的反映。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要向一般价值形式发展(P80.2——3)。

C.一般价值形式

(1)价值形式变化了的性质

一、从相对价值形式来看价值形式变化了的性质(P81.2——82.3)。

1.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使各种商品真正作为价值来相互发生关系(P81.2——8

2.1)

2.一般价值形式是社会公认的形式(P82.2)

[令1+n W 为商品集合或商品空间,0W 为1+n W 中起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即}0{010=∈+W W W n 。从W 中抽出0W 记为),,,(21n w w w W =+即n W 。这样,0W 就成为n W 的价值的表现材料0W W n =,0W 的这种地位是n W 共同努力的结果。]

3.一般价值形式使一切商品不仅表现为质上等同,表现为价值,而且同时也表现为在量上可比较的价值量(P82.3)[由a c a b mW zW xW yW ==,,得到c b zxW ymW =。]

二、从等价形式来看价值形式变化了的性质(P82.4——83.1)。

三、小结“价值形式变化了的性质”(P83.2)。

(2)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发展关系

一、相对价值形式决定等价形式(P83.3——4)。

二、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对立发展(P83.5——85.1)。

(3)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渡

D.货币形式

[g n W W =或G W n =]

一、从一般价值形式过渡到货币形式没有本质变化(P86.2)。

二、金能够作为货币与其他商品相对立,只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商品(P86.3)。

三、货币产生以后,一个商品的相对价值就表现在货币上,这就是价格形式(P87.1)。

四、简单价值形式是货币形式的胚胎(P87.2)。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集中论述是在第一章第四节。注意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的意义,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含义,价值规定的内容,比较制度分析。(商品的拜物教性质fetish character,德文“拜物教”:Fetischismus, “拜物教性质”:Fetischcharakter,相当于英文的fetishism 和 fetish character )。]

一、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发生(P87.3——89.1)。

1.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不会发生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P87.3——88.1)。

2.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也不会发生在价值规定的内容上(P88.2)。

3.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发生在商品形式本身(P88.3)。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含义(P88.4——89.1)。

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秘密和根源(P89.2——93.1)。

1.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P89.2——90.1)。

[Y AX X +=,Y A X 1)1(--=,1)1(--A 表明了私人生产者的相互依赖性。

进一步,设Xn 维实空间中的非负象限,其中每一点是一个非负向量,代表n 种商品的一个组合。Y 是X 的幂集,即X 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令x 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商品向量,也即所有权向量,交换权利集)(x E 是一个向量集,其中的每一个向量是他用商品向量x 通过交换可以获得的商品向量;ρ是他所面对的n 维交换比例向量。“交换权利映射”就是从X 到Y 的函数}&{)(x y X y y x E ρρ≤∈=。这表明了生产的私人性质,即所有权上的相互独立。]

2.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质在商品上的表现,掩盖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P90.2——91.1)。

3.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量的变动,造成物支配人的假象(P91.2——92.1)。

4.货币形式更加掩盖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P92.2——93.1)。

三、在非商品生产社会里,劳动产品没有拜物教性质(P93.2——97.1)

1.在非商品生产社会里,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质就会立刻消失(P93.2)。

2.孤立的个人生产者和他的产品的全部关系不存在拜物教性质(P9

3.3——9

4.1)。

3.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以人身的依附关系为特征,生产者的劳动不表现为价值,人的关系没有被物的关系所掩盖(P9

4.2)。

4.在自给自足的农村家长制生产中,产品不表现为商品,劳动和产品不采取与它们的实际存在不同的虚幻形式(P94.3——9

5.1)。

5.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们对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也不采取虚幻形式(P95.2——9

6.1)。

6.反映商品神秘性质的商品拜物教观念,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只能随着商品生产的消失而消失(P96.2——9

7.1)。

四、商品拜物教迷惑着经济学(P97.2——101)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P97.2——98.1)。

2.经济学家迷惑于商品拜物教之中(P99.1——101)。

第二章交换过程

[从交换过程的矛盾进一步说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与第一章第三节的不同在于引入了经济行为人,“当事人”。注意理解:经济关系的人格化,经济关系与意志关系或法权关系,商品经济关系的特点,自发经济过程中的“集体行动”,交换过程的矛盾(多重巧合及其困难)。]

一、交换过程的必然性和交换过程的矛盾(P102——104.3)。

1.商品所有者之间的意志关系是由他们的经济关系决定的(P102——103.1)。

2.商品的内在矛盾决定商品交换的必然性(P10

3.2——10

4.1)。

3.交换过程的矛盾(P10

4.2——3)。

二、交换过程矛盾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P104.4——105.3)。

1.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一种特定的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P104.4——105.2)。

2.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P105.3)。

三、交换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货币形成的历史过程(P105.4——108.4)。

1.交换由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P105.4——106.1)。

2.商品交换过程中出现一般等价物(P106.2——107.1)。

3.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便形成货币(P107.2——108.1)。

四、经济学在货币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见解(P108.2——111)。

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两重的(P108.2——3)。

2.货币名目论的错误(P108.4——110.2)。

3.货币金属论的错误(P111.1)。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引言

[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完成形态,具有质的稳定性、量的可比较性和功能的完备性。马克思对货币职能的考察是在商品流通范围内进行的,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具有历史与逻辑的内在统一性。

阅读范围:《资本论》第1卷第1篇第3章;《资本论》第3卷第5篇第33~35章。] 1.既然私人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私人生产者的社会劳动能否被承认也只有通过交换来证明,调节私人劳动的规律就必然表现为竞争,通过竞争来实现。

2.竞争表现为供求的相互作用。对竞争的深入研究主要是在第三卷展开的,第一卷第三章则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对竞争作了考察。

3.竞争理论要解决的是价值、价值决定和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问题,就这个形式本身而言,又构成市场经济运行的现象层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4.重点阅读第1卷第3章第1节、第2节。

1.价值尺度

一、价值表现为价格(P112.1——117.2)。

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P11

2.1——3)。

2.商品价值的货币表就是价格(P11

3.1——11

4.2)。

3.价格标准是价值尺度派生的职能(P115.1——117.2)。

二、价格形式包藏的矛盾(P117.3——121.1)。

1.价格对价值的偏离(P117.3——120.1)。

2.价格形式包藏的质的矛盾(P120.2——121.1)。

[价格决定:价值、供给、需求]

三、价格形式包含着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P121.2——122.2)

2.流通手段

(a)商品的形态变化

一、商品形态变化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实际运动形式(P122.2——124.3)

1.研究对象

2.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实际运动形式

3.商品流通公式

二、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及其困难(P124.5——129.1)

1.G W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P124.5——127.1)

从使用价值上看

从价值上看

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困难的原因

一个假定:转化正常

2.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就是另一个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P127.2——129.1)

三、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P129.2——130.1)

1.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是容易实现的

2.一种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常常是其他许多商品第一形态变化的总和

),,2(1n i W G W i =--

四、商品的总形态变化(P130.2——132.2)

1.商品的总形态变化由两个相互对立、相互补充的运动组成

2.各种商品的总形态变化的循环相互交错,形成商品流通

3.商品流通与直接的产品交换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都是不同的

五、商品流通包含着危机的可能(P132.3——134.1)。

(b)货币的流通

一、货币流通的性质(P134.2——136.2)

1.商品流通的性质本身造成的假象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上只是商品本身的形态运动的反映

二、货币流通量的规律(P136.3——143)

1.决定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第一个因素:一定时期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

一定时期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n i i i q p P 1

),(g d

W W f P G ==,0,0,0<<=g g d dW dP dW dG dt dW 0,0,0,0),,,(>>====dp

dG dq dp dt dW dt dp W q p f P G d g g d 0,0,0),,,(>====dp dG dt dW dt dq p W q f P G d g g d

2.决定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第二个因素:货币流通速度V

0),(<=dV

dG V f G d d 3.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d G V

P = 对货币数量论的批评。

4.决定货币流量的各种因素变动有多种组合(P141.2——142.3)

[一个结论:货币的内生性。]

(c)铸币。价值符号

一、铸币的产生。从铸币到纸币(P144——146.2)

1.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一种货币形式

2.铸币在流通中会使它的实际含量与名义含量相分离

3.铸币的实际含量与名义含量的分离,产生了用别的材料做的记号或用象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职能的可能

二、纸币流通规律

M G V

pq V P ===。 三、纸币同商品价值的关系(148.2——149.1)

3.货币

(a)货币贮藏

一、货币贮藏的发生与发展(P150.2——151.2)

1.货币贮藏的发生与货币贮藏者

2.货币贮藏的职能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发展

二、货币贮藏者的欲望是无止境的(P151.3——154.2)

1.货币权力随着商品流的扩展而不断增大

2.货币贮藏者的欲望按其本性来说是无止境的

3.货币的美的贮藏形式

三、货币贮藏的作用(P153.3)

(b)支付手段

一、支付手段的产生(P155.1——156.1)

1.货币当做支付手段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发展的结果

2.卖者与买者的关系发展成为债务关系

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运动特点(P156.2——157.2)

1.等价的商品和货币不再同时出现在销售过程的两极

2.商品形态变化的顺序发生了变化

三、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量的决定(P157.3——158.2)

四、支付手段的矛盾与货币危机(P158.3——159.1)

??

???--<=>)1()()()(βαβαB B B W E i

五、货币流通量规律的总公式(P159.2——160.1)

G V

P P P P x b z =--+。 六、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范围及其影响(160.2——162)

1.信用货币的产生

[信用货币,信用对流通手段量的影响(《资本论》第3卷,P590——599.1):信用制度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节省流通中的货币量。一方面,营业完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进行,货币只是作为支付手段发生职能;另一方面,银行信用的介入,通过存款和汇票贴现的业务活动,消除了现实商品交易和支付锁链的限制,加快了货币当作流通手和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从而大大节省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2.支付手段职能作用范围的扩大

3.支付周期与支付手段量的关系

4.货币贮藏类型在性质上的变化

(c)世界货币

一、世界货币必须是贵金属(P163.1)

二、世界货币的职能(P163.2——165.2)

1.价值尺度

2.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

三、世界货币的流通(P165.3——166)

1.贵金属的流动是二重的

2.贵金属储备

[贵金属在各国之间的运动和银行金贮藏(《资本论》第3卷P640——646.1):贵金属的流出流入不仅表现商品输入和输出的比例,而且还表现与商品交易无关的贵金属本身输入和输出的比例。一个国家贵金属流出流入的情况,大体上可以用该国中央银行金属准备金的增加或减少来测量。但银行金属准备金只是一国贵金属的一部分,而且它们也在银行和个人之间不断变动。因此,银行金属准备金的变化不能完全反映一国实际的贵金属量。

贵金属的流入流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国际贸易中支付差额与贸易差额的区别。

金外流和信用危机(《资本论》第3卷P646.2——650.2):如果金外流是在产业周期的紧迫时期发生的,金外流就能促进信用危机。

汇兑率及其在不利情况下的保护措施(《资本论》第3卷P650.3——652.4)。]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基本背景

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的问题。社会主义可行性争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

2.《资本论》的启发

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1.经济效率

2.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商品二因素原理、劳动二重性原理、价值规律、竞争规律。

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选择偏好,这是生产商品的劳动能够形成的价值的前提条件。

价值决定是社会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存在矛盾。由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可知,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和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风险。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的。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市场必须是规范的。

三、市场经济与道德

1.价格形式包含的矛盾

2.市场出清的行为基础。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他在文中提出:“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也提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土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己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不可否认,资本论是站在无产者的角度上的。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家则站在资本家角度上的。而且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各种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系统来弱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对于第一卷中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框架可由以下四点出发:

1.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即要使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 商品市场的这种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即以暴力方式剥夺劳动者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 2.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两种属性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是其社会属性。商品中也包含着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作为具体的

资本论卷一第一章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最近我拜读了著名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的作品资本论,虽然只是看了第一章的一些皮毛,更没有深刻的思想去联系社会经济。但是相对于高中里政治课上枯燥地死记硬背来说,现在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对于商品和劳动的看法,马克思在第一章就是一商品和货币作为研究对象的,在读完第一章之后,我概念中的“商品”不再是印象中摆放在商店橱柜中或网上放着照片让人挑选里的物品,它甚至可以是服务员的端茶倒水,可以是一个首席理发师三个小时的精剪,甚至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因为商品的概念不仅仅是其本身有价值,而是他可以通过交换而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因此我们评判商品的时候并不是看它是不是实物,而是看他是否具有价值并且通过交换而具有了使用价值。比如一顿美味的晚餐比一顿原材料相同但平淡无味的晚餐,就多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东西。因此,服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但是同时也不能只是单纯为别人,就像封建社会中农民给地主交租的粮食,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而在这里就是一个第一章非常关键的概念“二重性”的引入——在整个第一章的概念中,“二重性”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铺垫概念——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人类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说到商品不得不提到劳动。第一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那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唯一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也只有劳动才能产生更多的生产资料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劳动又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比如在一个公司中,上层管理人员并不会在工厂的流水线前进行操作,他们要做的是安排和管理,及脑力劳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抽象劳动,而公司的员工则要通过体力劳动而产生价值,这就是具体劳动。如果这样说的话那“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凝结在商品中的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是为什么社会中上层和底层的差距这么大呢,体力劳动者通常要比脑力劳动者付出多得多的劳动,所谓的“剥削”——一些上层的资本占有者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为不同的使用价值定义不同的价格。他们通常把自己的抽象劳动的价值定义地高得多,而在物质的交流过程中,总会有人的劳动被低估,比如一些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他本身绝对不会是资本的占有者,也不会是社会的强势群体。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之处的真相,而马克思的最终理想主义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摆脱这种不公平现象,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皮毛看法,而且建设大同社会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努力。 其次,通过对第一章的理解,我对货币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的改观,知道了货币不再是单纯的金银或是我们所用的纸币,货币是一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的衡量工具。小时候家里穷,总想着国家每个月的工资为什么不多发点,现在想来十分汗颜。货币发行量是一门大学问,货币多了也会导致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想当年民国时期爆发过通货膨胀的灾难,上街买菜都要扛着一包包的金圆纸币,而人人的富裕程度确是低的出奇,一个国家如果不顾自身的国庆和购买力胡乱发行货币将会影响到每一个国民的生活,这种影响比硝烟弥漫,血肉模糊的战场更恐怖。 除了这些书中马克思的观点以外,我对他研究哲学的论证方法也非常赞赏。马克思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不仅仅是用例证来举例论证,而且使用了辩证否定的哲学观。马克思非常重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而这一章,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尤其是价值形式这一部分,比较抽象,又不易理解。恩格斯曾致信马克思说,“谁能辩证思维,谁就能理解它。 在对于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矛盾的两个方面。马克思指出,“相对价值形式和

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 杭烨 《资本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写于1843到1883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9月。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 资本论的整体体系框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个起点、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三个过程、十大理论来概述。 一个起点指的是商品。《资本论》是从商品这一逻辑起点开始而步步展开的。一个基础指的就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一条主线,就是剩余价值理论或对剩余价值规律的揭示。 三个过程,也反映了《资本论》四卷的结构。就是第一卷讲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讲剩余价值怎样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第二卷讲了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是讲述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重点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配。第四卷是资本运动三个过程在资本家头脑中的反映,重点研究剩余价值学说史。 而十大理论则是《资本论》的基本框架,这十大理论有:(1)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贯穿整个资本论,但是它的基本理论是在第一卷第一篇中得到论述的。(2)剩余价值理论。这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到第六篇讲述的内容。(3)资本积累理论。这是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剩余价值理论阐述的是资本如何产生和带来剩余价值的问题,而资本积累理论讲述的是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4)个别资本再生产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一、二篇的内容。(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这是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内容。(6)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到第三篇的内容。这里,马克思以产业资本为背景,进行了抽象分析。(7)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8)借贷资本和利息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是整个《资本论》中篇幅最大一篇,它分上、下两部分。(9)地租理论。它是第三卷第六篇的内容(10)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的内容,马克思没有写完。因为这一篇是全部《资本论》理论部分的最后一篇,所以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神秘性的一个总揭露,是对第三卷的总结,也是对全书的总结。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写成的一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经济学巨著。由于其篇幅繁长,所以我也就选择了第一卷的第一章商品和货币进行阅读,由于理解能力有限,个人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只是非常肤浅粗略的认识。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商品由于被计量的物的性质不同,部分由于约定俗成,所以商品尺度有所不同。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是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的属性,离开商品体就不存在。 在我们所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改变。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从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可见,使用价值或财富具有的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里面。 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价值由于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的商品和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个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是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时间。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家孩子量也就不变。但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期初我们看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哪些特征。 劳动总是联系到它的有用效果来考察的。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者有用劳动。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相互对立。 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更多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10.一般等价物11.交换过程的矛盾12.价值尺度13.商品的形态变化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15.人格的物化16.物的人格化17.商品拜物教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19.劳动力商品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22.剩余价值率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25.相对剩余价值26.大规模协作27.生产劳动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35.资本集中36.资本的技术构成37.资本的价值构成38.资本的有机构成39.相对过剩人口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A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 A.商品的使用价值B货币C抽象一般劳动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资本论第一卷几个重要理论阐述

1.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2.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或货币量的规律的理论。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交换过程和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交换必然性的根源在于商品的内在矛盾,交换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运动。,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2)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 (3)货币流通或货币量的规律的理论 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货币理论的第一次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它不论就整个货币理论史,还是就马克思本人的货币理论史来说,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所以我们说,货币理论是货币理论史上的伟大丰碑。 3.商品拜物教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头部分,集中阐述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最终完成了其商品拜物教理论的系统阐述。马克思借用拜物教来指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物化在人脑中的反映,重点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秘密和根源等,并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一切拜物教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在非商品生产的社会中的劳动产品不存在拜物教性质等。同时,他还为人们走出商品拜物教的迷宫提出了一条科学的道路。他坚持:"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恩格斯花费大量心血整理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起来,并在英、法等国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集中表现为1825年开始并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给工人阶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而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能把工人运动引向邪路。马克思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而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推动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是德国莱茵省议会关于经济问题的争论。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的是法律。1842年至1843年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时,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就推动他的研究由纯政治或哲学转向经济问题。1847年8月,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作了新的说明。此后又出版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1857-1858年,写了《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是《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即《资本论》第一稿。1861-1863年,又写了《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1864-1865年,又重新写了《资本论》第三稿。在此基础上,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

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马克思写的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恩格斯写的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第四版序言,正文七篇共二十五章。 《资本论》第一卷共七篇,阐述了三大学说:一是劳动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一篇的内容;二是剩余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二至第六篇的内容;三是资本积累学说,主要是第七篇的内容。第一卷从生产过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一)劳动价值学说 阐明价值的质、价值的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构成了整个《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因此,《资本论》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是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被物的关系 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价值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人的劳动可以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由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仍然存在,但已经发展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答:(1)“生产方式”一词,马克思曾在多种意义中用过,在《资本论》第一卷所提出的生产方式主要指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只有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雇佣工人才完全变成了机器以致资本的附属物,资本才造成了它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研究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资本论》作为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要研究由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的并且同它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而且要研究流通过程中的关系,即资本主义交换关系。 2.“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规律。” 3.“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要看到自然和社会的区别与联系。社会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的,这是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特点。但是,社会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客观存在。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有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对社会的研究可以像自然那样,进行科学的考察,不过方法不同罢了。所以,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性质。 4.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1)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虽然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但他们只是一般的说劳动创造价值,并不明确什么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把商品的价值只归结为抽象劳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价值归结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而把剩余价值归结为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劳动规律。 (3)劳动二重性学说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不懂劳动二重性就不可能正确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能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学说。劳动二重性的发现还为探讨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打下了基础。因为劳动二重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的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

《资本论》第3卷导读 第一篇至三篇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引言 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也是分配理论和竞争理论。剩余价值相对说来是看不见的,在现象上,可以看见的是利润。利润又是与资本成比例的。这似乎是与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这也是“三位一体”公式的基础。 因此,应当进一步研究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格的直接基础不再是价值而是含有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因此,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同时要说明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起作用的特殊方式。 与剩余价值和价值相比,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是更加具体的东西,也是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意识中、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形式。这样,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从理论上再现具体的最后一个环节或层次。这个环节所在的层次正好是或直接操作的经济运行层次,以颠倒的方式表现的内在关系与范畴,在这个层次中成为可操作的对象,同时具有与内在关系不同的规律或机制。 因此,研究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不仅要注意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价值如何转化为平均价格,注意分配关系的制度特征,而且要注意利润、平均利润对资本的调节作用,资本如何在

利润、平均利润的作用下,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流动,即资源是如何在利润、平均利润的作用下进行有效配置的。实际上,从运行层次看,利润、平利润提供了一种关于效率标准的尺度。 1.方法与结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数量方法、动态方法 2.重点阅读范围:《资本论》第3卷第1——5.1章,第8——10章,第12章。 一、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 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P30.2——41.2) [1.)(v c +→k ,m k m v c w +=++= 2.成本价格的两重意义。 3.成本价格掩盖了价值生产的真象。 x w m v x c +=+++)(,w x m x v c =-+++)()(]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41.3——45.3) [1.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和所用资本的一个超过额。 2.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m k w +=→π+=k w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必然性。 4.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不一致的可能及其意义。,π+==k w p ,若w p ≠,则m ≠π]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P49——57) [1.转化是一个客观过程。 2.)v c m +='π。 3. 4.利润率和利润使资本关系神秘化。] 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第3章) 5.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第4章)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作业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 ——《资本论第一章——商品和货币》在整个第一章中,主要内容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和使用价值, 人类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通过“二重性”概念的引入,物品本身拥有了一个自身属性转化的平台。抽象劳动产生价值,而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一个商品,在人们需要发挥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的时候,那么以A的形式呈现它;当人们把这件相同的物品放到了交易的世界里的时候,人们把这个物品本身所具有的α的一面展现出来。通过“二重性”(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资本论第一章——商品和货币》)概念的引入,物品完成了自身的使用和交流的双重作用。在历史的长河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有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始终切合的较好、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产生巨大偏移的物品渐渐地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交易含义,而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却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货币和以它为主宰的货币经济也随之产生了。以下我就商品的两个要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的介绍了何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实物上,他所强调的是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比如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受对别人的服务,或是对他人的非物质劳动这些都是有使用价值的。因为各种物有了使用价值,所以,物与物之间的交换会产生一种关系或是比例即交换价值。由于交换是一个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因此交换价值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中包含必然性。某种一定量的商品必定是能够找到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的其它种商品。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即它只能由外部的别的东西来度量。注入马克思所举的例子,一夸特小麦,总能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我们所讨论的物,商品,均是由人来进行加工生产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也就不形成价值。 读过了资本论的第一章我的第一个体会是,我对“商品”和“货币”的理解更加 深刻了。首先,“商品”不再是我印象中摆放在商店橱柜中或淘宝网窗口里的物品, 它还可以是理发师的服务,甚至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其次,在读到“如果把商品 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 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时,我对“劳动最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恩格斯花费大量心血整理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起来,并在英、法等国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集中表现为1825年开始并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给工人阶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而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能把工人运动引向邪路。马克思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而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推动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是德国莱茵省议会关于经济问题的争论。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的是法律。1842年至1843年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时,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就推动他的研究由纯政治或哲学转向经济问题。1847年8月,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作了新的说明。此后又出版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1857-1858年,写了《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是《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即《资本论》第一稿。1861-1863年,又写了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1864-1865年,又重新写了《资本论》第三稿。在此基础上,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 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马克思写的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恩格斯写的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第四版序言,正文七篇共二十五章。 《资本论》第一卷共七篇,阐述了三大学说:一是劳动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一篇的内容;二是剩余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二至第六篇的内容;三是资本积累学说,主要是第七篇的内容。第一卷从生产过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一)劳动价值学说 阐明价值的质、价值的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构成了整个《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因此,《资本论》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是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被物的关系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价值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

资本论第一章读书随笔

资本论第一章读书随笔 资本论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这么深奥的书,读完第一章节,大家都写了什么随笔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资本论第一章读书随笔,希望你喜欢。 1889年5月,旅居英国的恩格斯注意到一件事:鲁尔区罢工了。 "德国矿工的罢工对我们说来是一件大事。像宪章运动时期英国矿工那样,德国煤矿工人也最后进入运动,而这就是他们的第一步。运动是在威斯特伐里亚煤矿区的北部开始的,——在这个地区每年可以采煤4500万吨,而开采的地区甚至还不到一半,因为那里的煤要从500 码的深处采出。这个地区的矿工过去一直是善良的臣民,爱国、听话,而且信教;他们为第七军输送了极好的步兵 (我很了解他们,我生长的城市只在这个煤矿区南面六七英里)。 "(恩格斯发表在《工人领袖》杂志6月号的文章)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让当时德皇威廉等统治者无比震惊的事,因为鲁尔不比别处,那是德国的命脉。由于多种原因,这里的矿工已经无法忍受。如果作一个宏观的调查,那么这次在历史上(尤其是我们的政治史上)意义重大的罢工无疑会有多种成因,比如经济发展的原因、环境保护的原因、种族的原因(那里多波兰移民)、宗教的原因,等等。但是,从恩格斯的文字上看,他本人并没有参与此次工会运动。实际上,恩格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恰恰在这一年之前的4年和之后的4年,恩格斯分别给《资本论》第二卷的两个版本写了序言,这是他在费尽心力出版这部书的过程之中,以及过程之后的总结陈辞,所以很有价值。在第一篇序言的开头: "要完成《资本论》第二卷的付印工作,使本书既成为一部联贯的、尽可能完整的著作,又成为一部只是作者的而不是编者的著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留下的修订稿很多,多半带有片断性质,所以要完成这个任务就更为困难。至多只有一稿(第IV稿) 经过彻底校订,可以照原样付印。但是,由于有了以后的修订稿,这一稿的大部分也变得陈旧了。材料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实质上已经大体完成,但是在文字上没有经过推敲,使用的是马克思写摘要时惯用的语句:不讲究文体,有随便的、往往是粗鲁而诙谐的措辞和用语,夹杂英法两种文字的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报告

浅读《资本论第一卷》 怀着对马克思的崇拜,选读课选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资本论这部著作作为我研读的对象,可谓是欣欣然而心向往之。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地无知,资本论这部耗费了马克思毕生心血的传世之作岂是我这样的泛泛之辈在短短的一两个月之内所能参悟领受的?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之大,坎坷之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转眼间,交读书报告的时间就要到了,而我,虽把第一卷勉勉强强通读了下来,可迷惑不通之处却实在为数众多,现在,仅把我对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的一些浅陋见解拿出来说说,不敬之处,还请老师海涵。 第七篇共有五个章节,主要阐述的是资本从剩余价值中产生的方式和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过程的分析,说明了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从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五章,由研究预付资本价值的产生,到分析剩余价值到资本的转化,再到发掘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再到探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原始积累模式,到最后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客观的体检和评价。 在第二十二章,马克思提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的一句话:“勤劳提供物资,而节俭把它积累起来。”所谓节俭,就是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重新转化为资本。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这是古典经济学家为资本主义生产所列的公式。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无产者不过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机器,而资本家则是把这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的机器。凭着对资本家历史职能的严肃态度,为了使资本家的内心摆脱挥霍和积累的冲突,马尔萨斯提出这样一种分工:让实际从事生产的资本家承担积累的任务,让另外一些不从事实际生产但参加剩余价值分配的人,如土地贵族、领受国家俸禄和教会俸禄的人等承担挥霍的任务。马尔萨斯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把支出欲和积累欲分开”。但是,不得不承认,马尔萨斯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了,资本家李嘉图就曾说:“用吸掉工业资本家汤里的油水这种方法来刺激工业资本家去积累是不公正的,要使工人勤勉地劳动,必须尽可能地把工人的工资降到最低限度,生财之道就在于占有无偿劳动。”马尔萨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剥夺资本家的挥霍欲,李嘉图为了资本家的利益提出要尽可能地把工人的工资降低到最低限度,大家都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积极斗争着,然而,有谁在乎过旁人的生活境遇?也许,他们的做法能够带来资本的大积累,带来世界的大繁荣,但这个大繁荣却使苦难的无产阶级更加贫困,使业已众多的无业无产者日益膨大。少数人的享受,却使大部分人受难;小世界的繁荣,却让大世界萧条。从此,世界失去了平衡,向着两个极端发展,试问:如此世界,怎能不毁灭? 在后面的第二十四章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资本的原始积累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探究。“他们采取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他们沦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早期的大批雇佣工人都是通过这样的暴力手段创造出来的。”资产阶级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盗用国有土地,盗窃公共用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手段,把封建财产变成现代私有资产。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资产阶级对直接生产者、劳动者进行剥夺的历史,已被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个伟大的历史性进步,但同样的,我们也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存在很大的弊端。这个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就可以看出。 最后,第二十五章,马克思思考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确定,劳动将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公共生产资料,社会财富的资本将进一步集中在少数几个巨头手里,工人阶级的贫困和受剥削程度也将不断加深,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的反抗力量也不断增长。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

《资本论》第一卷4000字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4000字读后感 篇一:读《资本论》第一卷有感 读《资本论》第一卷有感 大致读完《资本论》,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资本论》所承载的内容,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透悟的,特别是凭自己现有的阅历,是无法完全理解马克思所想表达的观点的。而在所有章节中,惟有现代殖民理论这一章能有形象而又不令人迷惑地讲述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及其在时代前进中所启到的推动作用。因此,我选择现代殖民理论这一章作为自己的议题,籍此来论述一些我对于《资本论》的理解。 《资本论》的价值是什么,只是为了阐明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吗?这是我在迷惑中读完前24章的疑问。直到最后,我找到了自己所想知晓的答案:《资本论》的第一卷的核心思想,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它的发展趋势。 在地理大发现的背景下,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不断深入,扩张与殖民渐渐成为各国争相付诸行动的焦点。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在欧洲大陆另一端的美洲大陆,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批大批的移民远渡重洋来到这片热土,为实现一个个发财梦而辛勤劳作。一个又一个资本家踏上这块大陆,希望建立一个新的、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主导的世界。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里存在着资本主义无法生存的关键。所有的移民都不是一无所有的,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他

们拥有自己土地,他们来自欧洲,深知资本家剥削他们的丑陋本性。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尽管新大陆的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机会,但没有哪一个个体能主宰一方的就业率的高低与工业体系的发展。《资本论》里有段很有说服力的引用,威克菲尔德说:“如果把资本以相等的份额分给社会的所有成员,那就没有人想要积累对于他能亲手使用的资本了。美洲新殖民地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在那里,对土地所有权的热望妨碍了雇佣工人阶级的存在。”因此,只要新大陆的劳动者们是自己的生产资料所有者,他们就能为自己积累。只要他们能为自己积累,只要农业还没有和工业分离,农村家庭工业还没有被消灭。资本主义积累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令人难堪的局面,英、法、荷、葡、西这些欧洲最原始的美洲殖民地宗主国采取了一种无耻的行径——他们贩卖黑奴。仅以英国为例,一艘英国船从利物浦或是布里斯托尔出发,一直南下驶向中非海岸线上的某个交 易站,用现代化的工业品和武器弹药换取那些在非洲部落战争中被俘获的奴隶。然后转道北上,越过大西洋,在加勒比海的某块英国殖民地的港口停靠,用一船奄奄一息的黑奴换取金银和殖民地特产。然后迫不及待、小心翼翼地返回英国。这种被历史学家们称为“三角贸易”的举动,在为英国本土提供了大量的收益的同时,也渐渐使殖民地的资本主义体系趋于成熟。 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需要漫长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当然这种资本的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

《〈资本论〉选读》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 10.一般等价物 11.交换过程的矛盾 12.价值尺度 13.商品的形态变化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15.人格的物化 16.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 19.劳动力商品 20.不变资本 21.可变资本 22.剩余价值率 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 26.大规模协作 27.生产劳动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 35.资本集中 36.资本的技术构成 37.资本的价值构成 38.资本的有机构成 39.相对过剩人口 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学习体会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学习体会 最近,我读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斯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虽然有些地方不能一次性读懂,但我仍然获得了不少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阐述我的体会。 第一个体会是,我对“商品”和“货币”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首先,“商品”不再是我印象中摆放在商店橱柜中或淘宝网窗口里的物品,它还可以是理发师的服务,甚至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其次,在读到“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时,我对“劳动最光荣”、“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这两句话有了新的认识,这并不是两句喊喊口号的空话,而是有科学依据的。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料,才能推动人类的进步,劳动不再仅是个人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活动,而成为了推动全人类进步的动力,这么说来,劳动的确是最为光荣的行为。不过要指出的是,并不只是在车间操作机器或在田间种植庄稼才是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同样可贵——从外观上看脑力劳动者似乎比较清闲,从而导致有许多体力劳动者对脑力劳动者产生误解,认为“我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你们却坐在书桌前动动笔杆,实在太不公平了”,我认为这是有失公允的——每一位劳动者都应得到尊敬,如果说这个社会存在不公平之处,也绝不是劳动性质本身出了问题,而且我相信种种不公平现象一定会随着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消失。然后,在理解了货币的相关知识后,我深深为自己小时候“为什么国家不多发一点钱,让每个人都成为大富翁”的想法而汗颜了,货币是一种价值尺度,先不说如果每个人都有很“多”钱其实等于大家都没钱——解放战争胜利前期国民政府发工资都使成捆的发,人们上街买块烧饼都得扛着一包包的金圆券,但国民富裕程度实在是不敢令人恭维。——如果国家不顾自身购买力随便发行货币,那么造成的混乱将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国民的生活,这种混乱的可怕不是战场上的硝烟鲜血可以比拟的。 第二个,我对马克思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首先,他在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并不仅仅是一味地说,而是从各个方面让人理解从而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