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 虚词 音韵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 虚词 音韵

精品文档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谁欺?欺天乎!、吾1我虞。诈,尔无2、我无尔是惧而城于郢。、今吴3利是

视。4、余唯何以报我?5、子归,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

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单元练习二

一、下列句中加点的是代词或兼词,请依次注明它所称代的人、物、事,并说明它所充当的句子成分: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以御公徒,而免

之。.....二、说明下列加点的“者”字、“所”字的用法:

1、夫执舆者为谁?.

2、赦之,以劝事君者。.

3、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也。.

6、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8、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9、夜则以兵围所寓舍。.10、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11、聿(笔)者,所以书也。...12、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三、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介词“以”、“于”的意义、用法:

1、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2、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

3、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4、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秽。.

5、此天以君授孤也。.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8、子厚以元和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10、业精于勤荒于嬉。..1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12、入乎耳,出乎口。..四、在下列空格中分别填入介词“以”、“于”、“之”、“诸”、“为”。

1、臣神遇而不目视。2、当仁不让师。

3、而求也之聚敛而附益之。4、言举斯心加彼而已。

5、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6、江汉濯之,秋阳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单元练习三

一、说明下列各句加点的连词的用法:

1、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2、(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中山狼传).

3、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项羽本纪).

4、哗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5、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史记·汲郑列传)..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7、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廉颇蔺相如列传).

8、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项羽本纪).

9、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不告。”(论语·宪问).10、(上)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11、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史记·乐毅列传).12、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项羽本纪).13、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1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16、我决(xuè,迅速的样子)起而飞,抢(qiāng)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17、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18、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二、比较下列两个句子中的“而”字,说明其用法的不同。

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句首、句中语气词: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10).

2、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逍遥游).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3).

5、惟怀(晋怀帝)逮愍(晋愍帝),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晋书·儒.林传)

6、维此奄息,百夫之特。(诗经·秦风·黄鸟).

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8、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左·襄公14》.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参考答案:

兵,名词用如动词,是“(用刀)杀”的意思。1.(它前面有能愿动词“欲”和它结合,后面有代词“之”作它的宾语。)

衣冠,名词用如动词,是“穿好衣服,带好帽子”的意思。(2.“而”连接前后两个动词)

西,方位名词用如动词,是“向西进发”的意思。 3.

饔飧,名词用如动词,是“做早饭、晚饭”的意思。 4.是、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自是”,意思是“自以为是”5.;“非我”,意思是“以我为非”。

大、危、尊、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6.“大其都”、“危其国”,意思是“使其都大”、“使其国危”;“尊其臣”、“卑其主”,意思是“使其臣尊”、“使其主卑”。

曲、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曲其堗”7.、“远其积薪”,意思是“使其突曲”(把那烟囱砌得弯曲一点),“使其积薪远”(把那堆积的柴火放远一点)。

友、子,名词的意动用法。“友风”、8.“子雨”意思是“以风为友”“以雨为子”。

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9.“老之”的意思是“以之为老”即“认为他年老”。

奴虏,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奴虏使之”,意思是“把他们(指投降的秦军10.

的吏卒)当作奴隶、俘虏来使唤”。

日,时间名词作状语,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意即“一天一11.天地”。父,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父事朱家”,意思是“把朱家当作父亲来奉事”。12.

鱼、燕,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鱼游”、“燕巢”13.,意思是“像鱼儿一样地游动”,“像燕子一样地筑巢”。

草、露,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草行露宿”,意思是“在草莽中奔走,14.

在露天下过夜”。

日,时间名词作状语,用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15.有“日日”的意思。

稍微、略微两次略略很最终只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参考答案:

“者”特殊指示代词,1.与动宾词组“执舆”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在句中作主语,意思是“手上拿着缰绳的人”。

2.“者”特殊指示代词,用在动宾词组“事君”的后面,组成名词性词组,在句中作。宾语,

意思是“事奉国君的人”3.“变于夷”的后面,组成名、“者”特殊指示代词,分别用在偏正词组“用夏变夷”“被“用中原各国的文化来同化少数民族的事例”,词性词组,在句中作宾语,意思是。少数民族同化的事例”4.“者”特殊指示代词,分别用在动词性的联合词组“刍荛”、“雉兔”的后面,组成

“打野鸡抓野兔的人”名词性词组,在句中作主语,意思是“割草打柴的人”、。5.用在数词“五十”的后面,组成名词性词组,在句中作主语,“者”特殊指示代词,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意思是“五十岁的人”6.“者”特殊指示代词,用在动宾词组“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的后面,组成名词性词组,在句中作主语,意思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人”。

7.“者”特殊指示代词,用在数量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词组,在句中作主语,意思。是“日行千里的”8.“者”,语气词,用在作状语的时间词“今”后,表示停顿。

9.“所”特殊指示代词,用在及物动词“寓”的前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意思是,在句中作定语。“住的处所”10.“所”特殊指示代词,用在及物动词“见”的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在句中作主。语,意思是“所看到的东西”11.“者”,语气词,用在主语“聿”后,表示停顿。“所”特殊指示代词,用在介词“以”的前面,指代介词“以”所介绍的对象,并和介词“以”后面的动词“书”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书”这个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所以书”,意思是“用来书写的工具”,在句中作谓语。

12.“所”特殊指示代词,用在介词“以”的前面,指代介词“以”所介绍的原因。“所以败”,意思是“失败的原因”,在句中作谓语。

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凭藉,相当于“用、拿”1)

2)以,介词,用。3)以,介词,表凭藉,依、按

4)以,介词,表凭藉,凭5)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处置的对象,把6)以,介词,引进原因,因、因为。以,介词,表示行为所依照的次序,按、依。7)

8)以,介词,表时间,在9)以,介词,引进处所,从10)以,介词,表原因,由于11)以,介词,表比较,比12)以,介词,表处所,从以于为诸之以

答案:

一、

1、“而”,连接动词“夺”和“杀”,表示一先一后两种动作行为。

2、“而”,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两种并列的性质。

3、“而”,连接在意思上相反的两项,表示转折。

4、“而”,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连接偏正两项。

5、“而”,用在状语(“重足”、“侧目”表示“立”、“视”的方式)和动词之间,连接偏正两项。

6、“而”,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以”,连接动词性词组,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的目的。

8、“以”,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连接偏正两项。

9、“以”,用在原因分句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10、“以”连词,用在两个名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11、“以”连词,连接动词性词组,表示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的结果。

12、“则”,用在表示动作的句子前,表示在时间上的承接。可译为“就”。

13、“则”,用在假设关系的紧缩句里。可译为“就”。

14、“则”,用在假设复句中表结果的分句前,表示事理上的承接。可译为“那么”。

15、“则”,用在与上项意思不相谐调的分句里,表示转折。可译为“却”。

16、“则”,连词,表示选择。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作“假设连词”(中华书局1981年2月第1版,P331)

17、“虽”连词,用在前一分句里表示姑且承认事实,相当于“虽然”。“然”,连词,与“虽”字相呼应,表示转折,相当于“然而”,“但是”。

18、“虽”连词,表示让步;“然”代词。“虽然”连用,相当于“虽然如此”。

二、“而”可以用于顺接,也可以用于逆接。顺接,是说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类似,或者有密切的关系,中间没有转折。例1

“见兔”就“顾犬”,“亡羊”就“补牢”,属于顺接;逆接是说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谐调,不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而是有个转折。例2“出淤泥”本会“染”,“濯清涟”本易“妖(媚)”,然皆相反,属于逆接。

三、

1、“夫”,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

2、“夫”,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可译为“啊”。

3、“其”,句首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恐怕”的意思。

4、“其”,句中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

5、“惟”,句首语气词,引出时间。

6、“维”,句首语气词,帮助判断的语气。

7、“盖”,句首语气词,表示承上启下,说明原因的语气。

8、“繄”,句首语气词,表示仅限于某一范围的语气,相当于“惟”(只有)。

精品文档.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2009-04-29 21:52:36) 标签:古代汉语教育分类:文言文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汉语的词类,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一些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属于实词。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带宾语,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作定语,这些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例如《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的“风”本是名词,在这句话中,它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有吹风、乘凉的意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句中的“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这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后代仿古作品中也不鲜见。现代汉语虽也有这样的现象,如“铁了心”的“铁”,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天你‘布袋’了吗?”(《扬子晚报》2003年9月15日B12版)中的“布袋”,但总起来说比较少。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

古代汉语_语法: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及类型 (一)定义:古汉语中,各类实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一个词属于哪一个词类也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古汉语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有的时候可以临时改变它们的基本功能,由甲类词用作乙类词,也就是说,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情况,叫做“实词的活用”。 (二)活用与兼类的不同 词的兼类指一个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可充当句子中的不同成分,是固定性的。词的活用指某种词性的词在句子中因特定的上下文环境临时的改变它的基本功能,是临时性的。 (三)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常见类型: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3、意动用法 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比较多见。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肘,用肘关节捣。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君,符合国君之道,以国君之道行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 手,用手提着。 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东,向东进发。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前进。

三、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 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句中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使……当将军”。 “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这就是“使动用法”的实质。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 1、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我”是“使我为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 《史记·晋世家》:“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国异姓”是“使异姓立国”。 2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刘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3、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第十二讲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了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本讲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

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题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词类活用) 班级:姓名:学号: 一、简答: 1、什么是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有哪几种? 2、怎样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试举例说明。并说明如何翻译。 3、试说明名词做状语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4、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主要有哪些?应该如何辨认?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斩一首者爵一级B.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C.曹人凶俱,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D.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A.裂裳衣疮,手往善药 B.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C.范增数目项王D.诸侯宾至 3.下列各句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A.姜氏何厌之有B.楚君之惠,末之敢忘 C.除君之恶,唯力是视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4.对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组分析错误的是() A.子重使太宰伯州犁待于王后(动宾)B.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连动)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D.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偏正) 5.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B.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手谒,人见平

C.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D.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四、指出并具体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2.赵王不听,遂将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3.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4.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韩信拜将) 6.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韩信拜将) 7.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韩信拜将) 8.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韩信拜将) 9.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韩信拜将) 10.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柳子厚墓志铭) 11.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柳子厚墓志铭) 12.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段太尉逸事状) 13.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柳子厚墓志铭) 14.晞一营大噪,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15.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段太尉逸事状) 16.黄罔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黄冈竹楼记)17.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晋灵公不君) 18.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 19.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晋灵公不君) 20.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五、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将全文译为现代汉语: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和文言文的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和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其中?疾?为形容词,作?走?的状语。?粟?为名词,作句子的宾语;而第三句中的?生?作句子的谓语,为动词词类。 以上这种情况,古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类现象叫做词类活用。①例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句话: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字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作形容词词性,但在某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例如在上面几句里,第一句的?美?是形容词,第二句的?美?是用为名词,而第三句的?美?则用为动词。其中后两个?美?就是词的活用。 二、具体分类 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因而对于词类活用的具体分类也有所不同。各家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按照李新魁在《汉语文言语法》一书中的观点,我们可以以是否需要加上?特殊意念?来理解某个词这一标准来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为一般的活用和特殊的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的现象(要说明是哪一种词类,如何活用的,参看例子)。 例1: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异: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异之:认为之(桃花源的景象)奇异。 例2: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犬:名词做状语。犬坐:像狗一样地坐。 1.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史记〃扁鹊列传》) 2.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3.女为悦己者容。(司马迁《报任安书》) 4.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禇少孙《西门豹治邺》) 5.遍体鳞伤、风驰电掣。 6.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攘鸡》) 7.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齐 桓晋文之事》) 10.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 语〃颜渊》) 1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 14.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二、请在下列四组成语中,用字下加点的方法,标出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中“尊”的活用情况相同的词语。 1.含糊其辞正襟危坐聊表寸心赏心悦目 2.自圆其说轻车简从光宗耀祖骇人听闻 3.同心同德前倨后恭食不果腹明火执仗 4.严阵以待荷枪实弹回肠荡气怡情悦性 三、请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将文中包含词类活用的句子全部摘录出来,并略作说明。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第九》

古代汉语之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成因分析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例如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或者基本词类不变而用法比较特殊,例如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现象。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词类活用中活用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具有直接性,也就是说发生活用的词并不需要借助其他词汇的帮助可直接进行活用。那么这些词为什么自身能够进行活用并且普遍存在,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个人认为,语言的简洁节约性是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语言的修辞性和句子结构的模式化也是其中原因。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马丁内指出:语言的经济性是人的交际表达和人的自然惰性直接相互冲突的结果。语言经济原则能对语言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古汉语要比现代汉语更为简洁凝练,其语言经济性也更为突出。这种经济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古代汉语相较于现代汉语而言,词汇贫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对言语的表意功能要求更高。为了表达更加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们往往需要扩充词汇,一般可以选择从语音方面分化出新词,形成同形异义词;或者选择创造区别性更强的新造次来代替。但这两种选择都比较难,都为容易的方法就是进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实际上就是利用现有的词汇去表达更复杂的内容,增加词汇的表意功能,这样做在经济性层面就减少人们需要记忆

的词汇容量。但词类活用易使一个词语蕴含的义项过多,反而不便于人们记忆和使用。一个弊端就推动了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过程中旧词义项与新造词的相互照应。例如古代汉语中“歌、衣、舞”既具有名词的功能,又时常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中“唱、穿、跳舞”的词汇出现就取代了“歌、衣、舞”的动词义,减少了单词义项过多过杂的现象。 (二)古代汉语常常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 如果我们将出现词类活用情况句子进行观察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句子中常常会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以更简短的句子表达更丰富的内容也是语言经济性的表现之一。例如“瓜时而至”按句意来说应该指的是“瓜熟了的时候到那里”,但句子中“瓜”后面省略了述语“熟”,这就导致“瓜”需要表达“瓜熟了”的意思,也就必须活用为动词了。类似的句子还有“今君欲一天下”“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王必欲长王”等,这些句子都是省略了充当谓语的动词而将其余部分直接充当谓语,这也造成了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成动词的现象。除此之外,名词、动词作状语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句子中省略了表示比喻关系的动词“像、似、若、如”等或者省略了引入方式、处所、工具等的介词,如“豕人立而啼”省略了“像(人)一样”,“又郊败之”省略了“在(郊外)”。 二.语言的修辞性 古代文人乐于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词类活用可以说是他们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形象,富有文采,使语句更加抑扬顿挫而使用的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词随文而异现象较为常见,古代汉语中尤为突出。《马氏文通》在初创词类之时就已经发现汉语所分的词类同语法成分无法对应的问题,所以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词类活用的问题清人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而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加以系统论述,是在近人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此后,这个问题一直被语法学界看作是古代汉语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80年代,语法学界对“词类活用”说给予了新的关注,学者们用更审慎的态度对古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指出应该对众多的活用说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分析本用、活用、兼用等各种现象。 应当承认,现今通行的“词类活用”说本身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活用类别不清、活用范围不明、词类活用的滥用以及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模糊认识。词类活用现象是古籍中的常见现象,本文在辨正了部分词类活用滥用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及判别词类活用的方法。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与词的兼类现象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现象 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 词的本义是指词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举证的最古

的意义。如果没有通过古文字文献资料而深入地探求词的本义,刻意造成解读上的偏差甚至错误。例如: 《史记·商君列传》:“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两句中的“前”,有的教材将其释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前”,金文作,字从止舟,象人足在船上,表示前进。《广雅·释诂》对“前”的意义解释得非常明确,曰:“前,进也。”又如《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庄子·盗跖》:“孔子下车而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马于此,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前”的古文字形体和众多的文献书证均可证明“前进”乃“前”的本义,是古代的常用义,“前”原本就是个动词。既然如此,就不应视其为名词用如动词。 “军”为“屯扎、屯兵”之义,而许多教材则释为“名词用如动词”。军,金文中从车从勹(音同包,包围),本义为用战车环绕为营垒。上古车战,军队驻扎时以车自围。《说文·车部》:“军,圜围也。”《广雅·释言》:“军,围也。”古注多训“军”为“屯”。如《国语·晋语》:“军于庐柳。”(韦昭注:“军犹屯也。”);《战国策·齐策》:“军于邯郸之郊。”(姚宏注:“军,屯也。”);《吕氏春秋·权勋》:“以军于秦周。”(高诱注:“军,屯也。”)。可见“军”的本义为“屯扎”,本身也是个动词,不应视为名词活用如动词。 又如“饭”为“吃饭”之义,有的论著将其释为名词用如动词。饭,旧读上声,动词,表示“吃饭”。《说文·食部》:“饭,食也。”段玉裁注:“云食也者,谓食之也,此饭之本义也。引申之所食为饭。”典籍中多用其本义,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

第一讲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多向阐释

古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讲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所指及其阐释 一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所指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所指(本体),我们将其界定为出于一定表义需要,通过转类的方式灵活使用某些现成词语的一种遣词表义现象。为了便于对这一众说纷纭的表义现象的有效把握,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该现象总的特点: 第一、活用是跨类的。这里的“类”,既包括语法上的大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又包括以上大类中的相关次类,如代词中的三身代词、动词中的一般动词和特殊动词。 第二、活用是或临时、或不固定、或低频率的。所谓临时,指的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偶尔使用一些之后就不再使用了的情况。如名词“肘”用作一般动词,在《左传》中偶尔出现过,以后用例极少,是较典型的临时性使用。例: (1)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 所谓不固定,指的是在古汉语中一直处于间或使用状态的情况。如数词“四”和“六”用作动词即属该类情况。反映该类情况的各期用例如: (3)故王者不四,霸者不六。(《吕氏春秋·观世》) (4)诚能博求时俊,上下同心,则三皇可追而四,五帝可俯而六矣。(《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5)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炳麟《秦政记》) 所谓低频率,指的是在古汉语中一直在使用,但频率较低的情况。如“绳”,通常为名词,用作动词,表示“衡量”、“约束”、“纠正”等意义,尽管各期都有用例出现,但相对名词用法而言,频率均较低。以先秦时期为例,在《礼记》和《韩非子》中,“绳”分别单独出现了7次和13次,其中,动词用法均仅为2次。“绳”的动词用法,是低频率的具体体现。 (二)、该现象在语言所固有的客观范畴中的伴随性表现。 第一、语法范畴。活用出现后,活用词的语法特征临时发生了与活用类型相应的跨类变化。如“水”,通常的词性是名词,造句功用上,通常充作主语、宾语和定语。组合形式上,通常同数量词组合。用作动词以后,造句功用上,则是充作谓语,有时还带有宾语。组合形式上,亦常同助动词等组合在一起。例: (6)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7)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8)吴子执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左传·昭公三十年》) 第二、语义范畴。活用出现后,活用词所表示的语义内容临时发生了与活用类型相应的跨类引申。如“多”和“少”,通常的词性是形容词,分别表示“数量大”和“数量小”义,用作动词以后,表示的则是“赞赏”、“轻视”或者“多有”、“少有”义。例: (9)谋夫孔多。(《诗经·小雅》) (10)益之相禹也,历年少。(《孟子·万章上》) (11)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管晏列传》) (12)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史记·苏秦列传》) (13)其为人也,监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韩非子·十过》) 第三、语用范畴。活用出现后,除活用为使动、意动等特殊动词以外的其他活用类型,较之本用而言,往往增加了一些特定的表达效果。如以下例中的“蹄”。 (14)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15)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14)中的“蹄”,是名词“蹄”的本用,表示“马、牛、羊等动物具有角质物的脚”义,没有特殊的表达效果。(15)中的“蹄”,是临时用作一般动词的,表示“(用蹄)踢”义。该“蹄”,不仅将动词义“踢”有效地表示了出来,而且,因为是以通常用作名词的形式出现的,人们在感受“踢”义的同时,还能感受得到“马、牛、羊等动物具有角质物的脚”的形象,所以,自然获得了形象的表达效果。 第四、语音范畴。不少词语活用以后语音上发生了变化。活用词语音上变与不变具有任意性,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在具体变化形式上,则有一定的倾向性,即,多为平声变去声。如以下“妻”、“膏”的活用。 (16)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战国策·秦策一》)妻,本用,平声,七奚切。 (17)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妻,活用,去声,七计切。 (18)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前一“膏”,本用,平声,古劳切。后一“膏”,活用,去声,古报切。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虚 (词类活用- 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活用概念:指一个词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词类活用几种主要类型: 一.名词用作状语 二.意动用法 三.使动用法 四.名词用作动词 一.名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除专有名词外,一般名词都可以作状语。) (一).时间名词作状语 1.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例: 1)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 2)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 2.“岁”、“月”、“日”的用法,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意义复杂: 1).岁,月,日+行动性动词。例: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 2)日月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例: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日:一天天。 3)“日”用在句首,表示对往事的回顾。例: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左传》)“日”表回溯 4)表及时,按时,当时。例: 秋水时至,百川灌海。(《庄子.秋水》)时:及时 5)时间名词作状语,用“而”或“以”与谓语中心连接。例: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工具或依据。例: 1) 伍子胥橐载而出韶关。(《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2)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起义》) 例一中“橐”本义是“口袋”,在这里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或凭借。意思为“用橐载”。例二中“法”是名词,在句中作“皆斩”的状语,表示依据。译为“按照法律” 2.表示对人的态度。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例子中“兄”是名词用作“事之”的状语。表示“用对待兄长的态度去对待他”。 3.表示方位或处所。例: 1)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1) 什么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的“将”本就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就是使动用法,其含义就是“使……当将军”。“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就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 (2) 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与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例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使我为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 (3)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就是欲臣妾我也,就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就是人名,此人就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她在位八年(1130—1137),为虎作伥,屡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都遭失败。后来被金所废,并被金将完颜兀术所俘。“刘豫我”就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又如: 《左传·定公十年》:“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春秋时期,吴王僚被专诸(人名)用剑刺杀。《左传》中的这句话,就是鲁国贵族公若藐向蓄意谋害她而用剑尖朝着她的养马人说的,意思就是:“您想使我成为吴王不?”言外之意即“您想像专诸刺杀吴王僚那样刺杀我不?”专有名词“吴王”用作使动。 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4)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使鸟落下” 《史记·苏秦列传》:“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使苏子(苏秦)到东边(齐国)去” (5) 名词使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 刘向《新序·节大》:“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得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就是一种普遍得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就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得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得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得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得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得兼类“词类活用”就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得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得道理、不能正确理解与解释被活用词得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得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得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就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得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与注释中得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得研究所取得得成绩就是十分显著得。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得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得研究与文言文得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得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得学习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与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就是比较固定得.各类词在句子中得职务也有一定得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与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古代汉语第一册中的词类活用

郑伯克段于鄢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到惊吓。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名词用作动词,符合制度。 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滋生。 隧而相见 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指挖隧道。 宫之奇谏假道 虞不臘矣。 臘,年终舉行的一種祭祀,這裡用如動詞。 師還,館于虞。 館,公家為賓客所設的住處,這裡用如動詞。 燭之武退秦師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軍,用如動詞。屯兵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鄙,邊邑,用如動詞。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封,疆界,用如動詞。 《蹇叔哭师》 劳师以袭远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远形容词作名词这里做名词“距离远的国家” 秦师遂东 东形容做动词这里做动词“向东出发”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君:名词作形容词,这里作形容词,“像君主的样子”,指他没有达到做君主的德行标准。 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动用法,“使他喝酒”。 食之,舍其半。 食:使动用法,“让他吃东西”。 齐晋鞌之战 不介马而驰之。 介,甲,给……披上甲,名詞作動詞。 右援枹而鼓。 鼓,打鼓,名詞作动詞。 皆肘之。 肘,以手肘制止,名詞作动詞。 臣辱戎士。 辱,使……受辱,使动用法。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忝,使……受辱,使动用法。 如华泉取饮。 饮,飲用的水,动词作名词。 载齐侯以免。 免,使……逃脱,使动用法。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难,以……难,意动用法。 《楚归晋知罃》 然则德我乎。其谁敢德。 德,以……为德,意动用法。 重为之礼而归之。 归,使……归,使动用法。 子產不毀鄉校

吾聞忠善以損怨。 忠善:用作動詞,為忠善。 不如吾聞而藥之。 藥:用作動詞,以……為藥。 冯谖客孟尝君1、冯谖客孟尝君 客:名词作动词,作客。 2、左右以君贱之。 賤: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低贱。 3、孟尝君客我。 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客。 4、孟尝君怪之。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5、先生不羞。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6、晨而求见。 晨: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7、孟尝君怪其疾也。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8、衣冠而见之 衣冠:名词作动词,穿衣服,戴帽子。 9、不拊爱子其民。 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10、因而贾利之。 賈:名词作状语,像商人那样。 11、未得高枕而卧也。 高:形容词作动词,垫高。 12、西游於梁。 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边。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其类型有四: 1.事物——成为该事物: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 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 2.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 从左右,皆肘之。(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 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 3.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候雁北。《吕氏春秋》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泣。《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战国策·赵策三》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司马迁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橐:盛物的袋子)《战国策·秦策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臣:指田延年。)《汉书·霍光传》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译:没有表扬奖赏的勉励,没有刑法的威严震慑,抛开权势、放弃法治,让尧、舜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辨析道理,那么他们连三家人也治理不了。)《韩非子·难势》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1) 一、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之”是“使之活”。形容词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春风又使江南岸绿”。名词使动用法:“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也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二、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形容词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异之”是“认为它奇怪”的意思。名词意动用法:“孟尝君客我。”“客我”是“以我为客”。 三、名词用如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蹄之”是“(用蹄子)踢之”的意思。又如:“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群”是“群居的意思”。再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西”是“往西去了”的意思。 四、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但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这是古汉语常见的现象。如表示方位或处所:“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北”表示方位。“蜀太守以下郊迎。”“郊”即“郊外”,表示处所。“郊迎”,就是“在郊外迎接”。表示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可译为“用箕畚运到??”。又如:“失期,法当斩。”“法当斩”是“依法应杀头”的意思。表示对人的态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待之”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的意思。表示比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是“其中一条狼像狗那样坐在前面”的意思。古代汉语词类活用(2) 1、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进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进结构来表示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这个“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再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病”为使动用法,但省略了宾语“之”,下文几乎相同的句式中用了“使之全”,为递进结构,有兼语“之”,由此可知,“病”是“使之病”的意思。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如: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单看这一句看不出有使动用法,但如结合上下文就不难知道。这一句不是主语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主语晋侯使宾语赵盾饮酒。“饮”是个及物动词,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意为“使……喝”。再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食、见”两个动词原来也是及物动词,此处作使动用,从上下文看,分别是“使之食”“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