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AP_CO-统计指标定义中总值和固定值型的区别1

SAP_CO-统计指标定义中总值和固定值型的区别1

SAP_CO-统计指标定义中总值和固定值型的区别1

SAP_CO-统计指标定义中总值和固定值型的区别

更新日期:2010-10-06

TAG:SAP

总值(Total value)和固定值(Fixed value)型的统计指标(statistical key figures):

总值为多次输入统计指标时数据汇总,固定值多次输入则取最后一次值,如果当月统计指标只输入一次,则总值和固定值效果相同。

这一影响仅仅使用于实际值过账后的结果,对于计划(KP46)没有影响。

SAP PP中MRP区域功能应用与测试

MRP区域功能测试 1.MRP区域 (2) 1.1 MRP区域概述 (2) 1.2“库存地点级”MRP区域 (3) 1.2.1“库存地点级”MRP区域后台配置 (4) 1.2.2“库存地点级”MRP区域主数据设置 (9) 1.2.3“库存地点级”MRP区域运行结果 (15) 1.3“外协供应商”MRP区域 (18) 1.3.1“外协供应商”MRP区域后台配置 (18) 1.3.2“外协供应商”MRP区域主数据设置 (21) 1.3.3“外协供应商”MRP区域运行结果 (25)

1.MRP区域 1.1 MRP区域概述 MRP区域定义: 从名称上解释即执行MRP的范围;这个概念在SAP系统中是天然存在的,并非由于人为配置才产生的。在默认情况下,SAP系统中的每一个工厂(Plant)就是一个MRP区域;假设在系统中配置了三个工厂,那么就代表了系统中已经存在有三个MRP区域。MRP区域的作用: 通俗地讲,可以将每个MRP区域看成是一个需要自给自足、新陈代谢的小社会。比如在默认情况下,将每个工厂作为是一个小社会。工厂与工厂之间需求和供给都是隔离开来的;每一个需求,如计划独立需求,销售订单需求必须指明到工厂一级,而在MRP运行时,每个工厂进行独立运行,各自计算需求与供给。假设1101工厂有一笔2000kg的需求,那么1101工厂就会用生产或者采购的方法来满足这笔需求;而此时,1105工厂一张2000kg的生产订单是不能满足1101工厂的需求,只有当1101工厂内部产生库存转移预留,将1105工厂2000kg产品转移到1101工厂下,这个需求才算满足;以上所讲的是工厂之间分别计算的问题。在默认情况下,MRP只考虑将每个工厂各自的供给各自的需求,这就是MRP 区域的作用。此外,可用性检查也之能在MRP区域内部进行。在默认状态下,1105工厂的库存显然满足不了1101工厂的需求,1101工厂执行可用性检查时,1105工厂的库存、生产能力都不被考虑在内。 除了工厂之间的关系,还有工厂内部的各种关系。一个工厂内部可能存在多条生产线,对应于多个库存地点。在默认状态下,MRP区域处于工厂级别;则系统在进行MRP运算时,并不对不同的生产线进行区分对待。假设这里有10000kg的需求,那么这个需求就可

生产现场安全标志牌一览表

生产现场安全标志牌一 览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生产现场悬挂(张贴)一览表 序号安全标志牌挂设位置 1 《》牌挂设在木工制作场所 2 《禁止烟火》牌挂设在木料堆放场所 3 《禁止用水灭火》牌挂设在内 4 《禁止通行》牌挂设在下 5 《禁带》牌挂设在油漆、柴油仓库

6 《禁止跨越》牌挂设在提升地面旁 7 《禁止攀爬》牌挂设在上、上 8 《禁止外人入内》牌挂设在工地大门入口处 9 《禁放》牌挂设在、焊场所 10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牌有人维修时挂在上 11 《注意安全》牌挂设在上和处

12 《禁止锁闭》牌挂设在安全出口门处13《当灾》牌挂在木料堆放场所和场所 14 《当心触电》牌挂在棚和、变压器等处 15《当心机械伤人》牌挂在场所 16 《当心伤手》牌挂设在场所 17 《当心吊物》牌挂设在作业区域内 18《当心扎脚》牌挂设在模板作业区域内

19 《当心落物》牌挂设在地面外架周边区域内 20 《当心坠落》牌挂设在的四口、 21 《安全通道》牌挂设在外架斜道上和主要通道口 22 《必须戴》牌挂设在进入工地的大、小门口 23 《必须系》牌挂在又没有可靠防护处 24 《当心塌方》牌开挖时挂设在临边

25 《必须戴》牌挂设在振捣场所 26 《必须穿》牌挂设在振捣场所 27《当心滑跌》牌挂设在雨天易滑处 28 《当心烫伤》牌挂设在开水炉处 29 《限速标识》牌大门口或院内醒目位置 30 《限高限宽》牌挂设在(卷烟)烟叶库房上部和左(右)侧位置 31 《当心落水》牌挂设在院内水池处 32 《当心天然气爆炸》挂设在燃气房或食堂操作间 33 《当心机械伤人》张贴在分拣机或打包机处 34 《接地》牌配电箱(柜)、防雷接地处 35 《当心碰头》牌张贴在低于米以下出口处 36 管道识别物质种类及色样粘贴在管道上

航空指标的定义

运输业务量相关指标 ●航线:飞机飞行的空中路线称为航线。其中,各航段的起讫点(技术经停点除外)都在国内的航线称为国内航线;航线中任意一个航段的起讫点(技术经停的除外)在外国领土上的航线称为国际航线;航线中任意一个航段的起讫点在香港或澳门地区的航线称为港澳航线(经港澳地区飞往外国的航线统计为国际航线)。 ●航段:飞机从起飞到下一个着陆之间的飞行。一条航线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航段。凡航段的两端都在国内的称为国内航段,两端或有一端在国外的称为国际航段,两端或有一端在香港或澳门的称为港澳航段。 ●城市对:指客票或客票的一部分所规定的可以在其间旅行的两个城市,或者根据货运舱单或货运舱单的一部分在其间进行货运的两个城市。 ●定期航班:习惯上称正班,是指按向社会公布的班期和时刻运营的航班。 ●加班:加班是指按定期航班的航线和航班号临时增加的航班。●包机:包机是指承运人根据与包机人所签定的包机合同,按约定的起飞时间、航线所进行的运输飞行(包机按包用形式划分,可分为整机包用、全座舱包用和部分舱位、部分座位包用等。包机架次的统计是指整机包用的架次)。承运人利用包机的回程(或去程)运载客货,称为回程(或去程)利用。 ●旅游包机:是指为方便旅游有旅游部门包用的包机飞行此类飞行

的票价有时还包括食宿以及其他服务费用。 ●专机:专机飞行是指符合国家规定的重要包机飞行。 ●起飞架次:指航空器(以下均称飞机)在航空运输飞行过程中的起飞次数。其中,航空运输是指利用飞机从事民用商业航空运输。民用商业航空运输指为取酬而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运送旅客货邮的运输飞行。起飞次数等于飞机的着陆次数或飞行的航段数。 ●飞行小时:指从飞机滑动前撤轮档起至飞机着陆停稳后安放轮档止的全部时间,即为飞机地面滑动时间和飞行时间之和。如某个航段的飞行时间应等于飞机在该航段的空中飞行时间与地面起飞、降落时的滑行时间相加。统计时,原始数据以时、分为计算单位,汇总以小时为计算单位取整填报。 ●飞行里程:运输飞行完成的公里数。计算方法为航段距离与在该航段上完成的航班数的乘积之和,航段距离按收费距离计算。原始数据以“公里”为计算单位,汇总时以“万公里”为计算单位。计算公式:飞行里程(万公里)=(∑航段里程(公里)×航班数)/10000 ●旅客运输量:运输飞行所载运的旅客人数。成人和儿童各按一人计算,婴儿因不占座位不计人数。原始数据以人为计算单位。汇总时,以万人为计算单位填报,保留两位小数。一个航班的旅客运量表现为飞机沿途各机场旅客的始发运量之和。其中,机场旅客始发运量是指客票确定的以本机场为起点,始发乘机的旅客。统计时每一特定航班(同一航班)的每一旅客只应计算一次,不能按航段重复计算,唯一

SAP概念解释

成本会计(CO) 1、成本控制范围:用于在企业范围内成本核算信息的统一规划和控制。在SAP 系统提供的成本控制范围内,可以方便地对其责任中心的成本核算信息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统一计划、记录和任意分组统计。 成本要素:在SAP系统中主要有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这两大类成本要素,初级成本要素源于会计科目表。 2、初级成本要素: 每一个初级成本要素都对应一个总帐损益类帐户 输入源自于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所有损益类帐户的财务数据都要通过初级成本要素输入到成本中心。 3、次级成本要素是会计科目表中所没有的,只会在管理会计中使用,一般用于费用分摊和作业的结转。每一个次级成本要素都只在CO内部起作用而不影响FI 过帐,主要用于成本分配,结转中使用。 次级成本要素有多种类型, 其中一种次级成本要素(43)会与作业类型相联系,另外一种用于作业分摊(42)。 4、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企业内的最小职责单位,是每一笔费用的具体接收者。创建成本中心主数据时必须将每个成本中心分配给标准层次结构的某个节点,标准层次结构反映了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组、成本中心组与成本中心组之间的关系。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成本中心组,当然除了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成本中心组之外,还可根据业务需求在标准层次之外自己定义需要的成本中心组。 5、内部订单:内部订单用于计划、收集、监视和结算在公司内部进行的特定操作或任务。 内部订单可用于不同的目的。这种功能分类反映在不同的订单类型中,其属性定义了在系统中处理订单的方式。SAP系统内内部定单分为两类:实际定单和 统计性定单。统计性定单, 例如用项目内部订单来管理在建工程,在月末无须结转成本。 6、内部订单的常规类型包括: 间接费用订单:费用订单用于归集特殊事件和临时项目成本的对象。费用订单主数据创建的同时可以维护结算规则,也可于费用订单结算前维护结算规则。费用订单分统计性费用订单和真实费用订单。若是统计性费用订单则不用维护订单结

二、统计指标与标志

二、统计指标与标志 [统计指标] (一)指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 (三)指标的分类 [标志] (一)标志及标志表现的概念 (二)标志的种类 [标志和指标的关系] 二、统计指标与标志 [统计指标] (一)指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统计指标的含义有两种理解与使用方法。一种理解是: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或名称)。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等。另一种理解是: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具体数值,例如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6515亿元,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02.12元。 对指标含义的两种理解都可以成立,前一种理解适用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是从统计指标的设计形态定义的;后一种理解适用于实际统

计工作,是从统计指标的完成形态定义的(即作为统计工作成果的一项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统计指标就其完成形态而言,由以下要素构成: 1、定性范围,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含义。指标含义要明确总体现象的质的规定性,包括时间标准和空间标准。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这个指标,其指标含义是在规定的时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我国境内常住的人口总和。指标含义比较复杂,指标名称是它的表现形式。 2、定量方法,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是指标含义的量化规范。例如,总人口的计量单位是“人”,全国总人口的计算方法是各地区人口加上现役军人的人口总数。 3、指标数值。根据定性规范和定量方法,经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处理所取得的具体时间、空间的统计数值。如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 统计指标的设计形态指包括定性范围和定量方法两个要素,不包括指标数值。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 指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即: 1、可量性 没有质的规定性不能成为统计指标,有了质的规定性而不能用数量来表示也不能成为统计指标,即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没有不用

统计学知识点全归纳__全面、准确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算术学派 最早的统计学源于17世纪英国。其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政治算术》。政治算术学派主张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为统计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被称为“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 (2)记述学派 亦称国势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德国康令和阿亨瓦尔,主要使用文字记述方法对国情国力进行研究,其学科内容与现代统计学有较大差别。因此被称为“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 (3)社会统计学派 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德国恩格尔和梅尔。该学派主张统计是实质性的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目的在于明确社会现象内部的联系联系和相互关系。 (4)数理统计学派 创始人是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他所著的代表作《社会物理学》等将概率论和统计方法引入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其认为统计学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数理统计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中期,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数理统计学派成为英美等国统计学界的主流。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 (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2)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

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关于统计过程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3标志与指标: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联系: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区别: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二者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 4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选择调查方法。 5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各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划分社会现象的类型;利用统计分组揭示现象内部结构;分析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6分组标志的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的依据。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 7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不同:(是否具有连续性)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时点指标的是指是间断计数的;(是否具有累加性)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是否受时间长短的影响)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8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平均指标是指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提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平均指标可用于同一总体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平均指标可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

统计预测与决策基本概念定义

统计预测的概念 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范畴,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定量预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统计预测方法是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方法。实际资料是预测的依据,经济理论是预测的基础,数学模型是预测的手段,它们共同构成统计预测的三个要素。统计预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测的作用是通过各个企业或行业内部的行动计划和决策来实现的。统计预测作用的大小取决于预测结果所产生的效益多少。影响预测作用大小的因素:预测费用的高低,预测方法的难易程度,预测结果的精确程度。预测方法分类:1、可归纳分为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定量预测又可分为回归预测法和时间预测法。2、按预测时间分为近期、短期、中期、长期预测。 3、按预测是否重复分为一次性预测和反复预测。统计预测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原则):合适性、费用和精确性。步骤:1、确定预测目的 2、搜索和审核资料 3、选择预测模型和方法 4、分析预测误差,改进预测模型 5、提出预测报告。 自适应过滤法原理:就是从自回归系数的一组初始估计值开始利用公式i t t t i X ke --+Φ=Φ2)1('it 主次迭代,不断调整,以实现自回归系数的最优化。基本步骤:1、首先确定模型阶数P 2、选择合适的滤波参数k 3、计算每一次残差e 4、根据残差e 以及调整公式i t t t i X ke --+Φ=Φ2)1('it 计算下一轮的系数 5、迭代直到取得合适的系数。特点:经过逐次迭代,自回归系数可以不断调整,以使自回归系数达到最优化。优点:1、简单易行,可采用标准程序上机运算 2、适用于数据点较少的情况 3、约束条件较少 4、具有自适应性,能自动调整回归系数,是一个可变系数的数据模型。 干预分析模型简介:1、干预的含义:时间序列经常会受到特殊事件及态势的影响,称这类外部事件为干预。 2、研究干预分析的目的: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评估政策干预或突发事件对经济环境和经济过程的具体影响。干预事件按其影响的形式归纳起来分为以下四种:1、干预事件的影响突然开始,长期持续下去。2、干预事件的影响逐渐开始,长期持续下去。 3、干预事件突然开始,产生暂时的影响。 4、干预事件逐渐开始,产生暂时的影响。 景气和景气预测:景气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一种综合性描述,用以说明经济的活跃程度。经济景气是指总体经济呈上升趋势,经济不景气是指总体经济呈下滑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扩散指数和综合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总体经济状态进行全局的判断和预测,即所谓的景气预测法。景气指标:经济的景气状态时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来描述的,称为景气指标。景气指标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景气循环又称经济波动,也称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分为古典周期和现代周期,通常包括扩张和收缩两个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复苏、高涨、衰退和萧条。经济周期按类别分为:古典周期,现代周期 按长度分为:1,短:基钦周期 2、中:尤格拉周期 3、中长:库兹涅周期 4,长:康德拉提耶夫周期。景气指标选择原则: 1、重要性和代表性 2、可靠性和充分性 3、一致性和稳定性 4、及时性和光滑性。合成指数:合成指数又称综合指数,其计算方法是先求出每个指标的对称变化率;然后求出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三组指标的组内、组间平均变化率,使得三类指标可比;最后,以年为基年,计算出其余年份各月(季)的(相对)指标。预警系统原理:选择一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敏感指标,运用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综合性指标,通过一组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灯的标识,利用这组指标和综合指标对当时的经济状况发出不同的信号,通过观察信号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未来经济增长的趋势。预警系统作用:1,正确评价当前宏观经济的状态,恰当地反映经济形势的冷热程度,并能承担短期经济形势分析的任务。2,能描述宏观经济运行的轨迹,预测其发展趋势,在重大经济形势变化或发生转折前,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决策者要制定合适的政策,防止经济发生严重的衰退或发生经济过热。3,能及时地反映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判断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是否运用恰当,是否起到了平抑经济波动幅度的效果。4、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5,有利于改革措施出台时机的正确决策。

生产现场安全标志牌一览表

生产现场悬挂(张贴)安全标志牌一览表 序号安全标志牌挂设位置 1 《禁止吸烟》牌挂设在木工制作场所 2 《禁止烟火》牌挂设在木料堆放场所 3 《禁止用水灭火》牌挂设在配电室内 4 《禁止通行》牌挂设在井架吊篮下 5 《禁带火种》牌挂设在油漆、柴油仓库

6 《禁止跨越》牌挂设在设备旁 7 《禁止攀爬》牌挂设在架子上 8 《禁止外人入内》牌挂设在车间大门入口处 9 《禁放易燃物》牌挂设在电焊、气割焊场所 10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牌有人维修时挂在开关箱上 11 《注意安全》牌挂设在外脚手架上和高处作业处

12 《禁止锁闭》牌挂设在安全出口门处 13《当心火灾》牌挂在木料堆放场所和电气焊场所 14 《当心触电》牌挂在机械作业棚和配电室、变压器等处 15《当心机械伤人》牌挂在机械作业场所 16 《当心伤手》牌挂设在机械场所

17 《当心吊物》牌挂设在提升机作业区域内 18《当心扎脚》牌挂设在机械作业区域内 19 《当心落物》牌挂设在地面外架周边区域内 20 《当心坠落》牌挂设在高处作业的临边 21 《安全通道》牌挂设在外架斜道上和主要通道口 22 《必须戴安全帽》牌挂设在车间的大、小门口

23 《必须系安全带》牌挂在高空作业又没有可靠防护处 24 《当心塌方》牌开挖土方时挂设在基坑临边 25 《必须戴防护手套》牌挂设在搅拌场所 26 《必须穿防护鞋》牌挂设在搅拌场所 27《当心滑跌》牌挂设在雨天易滑处

28 《当心烫伤》牌挂设在开水炉处 29 《限速标识》牌大门口或院内醒目位置 30 《限高限宽》牌挂设在库房上部和左(右)侧位置 31 《当心落水》牌挂设在院内水池处 32 《当心天然气爆炸》挂设在燃气房或食堂操作间

统计学(第三版)李金昌课后简答题____个人整理版

《统计学》简答题 第一章 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含义: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统计学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分为定序数据和定类数据。定量数据是只能用数值来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分为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 2)按照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绝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绝对数量特征的数据。以最直观、最基本的形式体现现象或事物的外在数量特征,有明确的计量单位,是表示直接数量标志或总量标志的形式。 相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相对数量特征的数据。通过另外两个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来体现现象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关系,其结果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计量单位的无名数。 平均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平均数量特征的数据。体现现象或事物某一方面的一般数量水平。 3)按收集方法,可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 观测数据: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5)按照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 原始数据是指直接向调查对象收集的、尚待加工整理、只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或通过实验采集的原始记录数据。 次级数据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各种非原始数据。 4.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描述统计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而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项内容。推断统计是和假设检验联系在一起的,这只是简单的描述现象,并没有进行假设,再利用数据检验,得出推断的结果。 5.统计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统计设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与解释(核心、最终目的) 常用的统计方法:大量观察发、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模型法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统计指标与标志地区别、联系指标和标志地区别表现为: 首先,指标和标志地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地,一般不具有综合地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地综合数量特征地.具有综合地性质. 其次,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地.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和标志地联系表现为: 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地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地.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有对它地标志表现所对应地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成统计指标.总体单位地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地名称; 随研究目地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体现这样地关系:指标在标志地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地依据. 统计指标分类与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地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地统计指标.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地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方面地数量.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地数量.二者地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地基础.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地数量指标进行对比地结果. 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地指标群所构成地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地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地关系.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调查地一般概念及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与一般地社会调查一样,同属于调查研究活动,但它以搜集数字信息为主要特征.统计调查地基本任务是,按照所确定地指标体系,通过具体地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地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总体各单位有关标志地标志表现. 统计调查地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及时性.这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地重要标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同属非全面调查,三种非全面调查地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1)选取调查单位地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地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地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地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地,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地,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地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选出来地,不授人地主观因素所影响.典型调查中地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地基础上有意识地抽选出来地. (2)调查目地不同.重点调查地目地是通过对重点单位地调查,掌握总体地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地目地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地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地数量特征;作为统计意义上地典型调查,其目地类似于抽样调查. (3)推断总体指标地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要以部分单位调查地结果推算总体指标,由于二者调查单位选择地方法不同,其推算结果地准确性、可靠性也不同.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因而在给定概率和误差范围条件下,可保证推断地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调查调查单位地选择完全由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因而难以保证推断结果地准确性. 统计分组地意义及方法 统计资料整理,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地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地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地分类、加工和汇总. 统计整理一般有:对统计调查资料地汇总、整理,得到各种基本统计指标,为积累统计

SAP自学系列-FI-CO基本概念详解

SAP自学系列 FI-CO基本概念详解 每一个SAP从业者都对这些概念不陌生,理解透了这些概念,对SAP的业务体系构架才能有明确地认识。 1、集团(client)的概念:是SAP中的最高等级;每一个集团建立主数据库. 2、公司(Company):能够产生法定财务报表的组织单元;财务报表是在公司级别上建立合并的;一个公司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公司代码。 3、公司代码(Company Code):一个必须的企业结构;一个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是一个能够进行会计核算的最小组织单元。资产负载表和损益表是建立在公司代码级别上的。 4、业务范围(Bussiness Area):用于做内部报表、内部资产负债表和内部损益表的一个内部组织结构;有用于所有的公司代码,必须在所有的公司代码中有相同的含义;根据业务范围,更新总帐余额。 5、信用控制范围:它是一个组织单元或责任范围,用来控制客户信用范围;公司代码可以派给一个也只能是一个信用控制范围(可以是多对多关系。满足对一个公司代码下不同产品的信用控制);多个公司代码可以派给一个信用控制范围。 6、控制范围(Controlling Area):它是用来定义公司的成本/管理会计行为的结构组织单元;公司代码只能分配给一个控制范围;一个控制范围可以分配多个公司代码这允许跨公司成本分摊和报表。 7、经营组织():是获利能力分析中的核心组织要素,控制区域应转换为一个且仅一个经营组织,用于内部管理分段报告。一个经营组织可可以包括多个成本控制范围。 8、主数据(Master Data):是描述那些运用在会计,物料,供应商,客户等业务过程中的行为体;在一段时期内,信息往往保持不变;每个主数据库具有单一的名字或数字编号。 与业务数据的差别在于主记录包含的数据可控制如何记帐和处理业务数据,主数据在系统中保存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而业务数据保存的时间较短。 业务数据是从R/3中的正常业务处理获取的数据。为了提高系统的操作性能,可以周期性地将系统内的业务数据进行归档。

解读中国统计指标:概念、方法和含义(第二版)

解读中国统计指标—概念、方法和含义 (第二版) 2019年 6月

目录 第二版说明 (1) 第一版序言 (2) 对季节调整和移动节假日等问题的说明 (5) 中国经济数据统计范围 (7) 中国统计指标的重要性和可靠性 (8) 中国统计数据的主要发布单位 (12) 第一章经济活动 (13) 1.生产 (13) 1)国内生产总值(GDP) (13)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6) 3)服务业生产指数 (17) 2.采购经理指数(PMI) (19) 1)官方PMI (19) 2)财新PMI (21) 3.投资 (23) 1)固定资产投资 (23) 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 (24) 4.消费 (27) 1)最终消费支出(支出法GDP) (27) 2)居民消费支出(住户调查) (29)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 5.存货 (32) 1)存货变动(支出法GDP) (32) 2)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 (33) 6.房地产 (34) 1)房地产开发投资 (34)

2)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 (35) 3)房屋新开工面积 (36) 4)土地购置面积和成交价款 (37) 7.工业产能利用率 (38) 第二章收入 (40) 8.企业收入 (40) 1)营业盈余(收入法GDP) (40) 2)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41) 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 (42) 4)上市公司利润 (43) 9.居民收入 (45) 1)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45) 2)农民工月均收入 (46)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 第三章对外经济 (49) 10.对外贸易 (49) 1)货物贸易进出口(海关) (49) 2)出口交货值 (51) 3)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国际收支) (52) 11.直接投资 (54) 1)外商直接投资 (54) 2)对外直接投资 (55) 12.国际收支 (57) 1)国际收支平衡表 (57) 2)国际投资头寸表 (58) 13.外汇和外债 (60) 1)外汇储备 (60) 2)央行外汇占款 (61)

sap_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 一般是根据: 产品类别分 根据产品线分 业务范围分配到工厂,业务范围可以和工厂一一对应,这是相对习惯的一种做法, 这种做法好处明显,以著名的资产负债表为实例,所有的资产表项都需对应到业务范围,也就是说资产负债科目发生业务时都需要确定一个业务范围。 工厂+产品组(Division)来决定业务范围 根据事业部 几个要点: 业务范围可跨公司代码。 SAP设计是业务范围可以直接带入应收应付税金。而利润中心则不可。 业务范围会在当前期间生效。 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业务范围. 需要进行的基础配置: (1)定义业务范围:组织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业务范围。(2)启用业务范围财务报表: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业务范围——>使用业务部门的资产负债表 OB65 (3)将业务范围指定给其他主数据,如成本中心、内部订单。 可输: 利润中心不能输入:“业务范围”。 成本中心能输入:“业务范围”。 MM相关订单的输入,需要配置,让“业务范围”可见。 SD也需要 财务结转时,也需要测试,是否已经设定。 在寄售的发票校验(mrko)中怎么带出业务范围? 目前没办法输入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设置跟物料所处的工厂相关,从配置去考虑吧,工厂+产品组可以确定业务范围 和你说的部分配置好像没关系 我的应收账款可以带出业务范围~ 供应商那块是要手工写的吧 S0XXX XXX公司 JA 217.65- 20310100 应付帐款 JA 3000 31.44

Tcode:OMJ7,将业务范围分配到工厂,业务范围可以和工厂一一对应,这是相对习惯的一种做法, 这种做法好处明显,以著名的资产负债表为实例,所有的资产表项都需对应到业务范围,也就是说资产负债科目发生业务时都需要确定一个业务范围,在SAP中,如果简单将会计业务分成集成自动业务和FICO直接业务,后勤自动集成的业务范围从何而来,就是根据物料所在的工厂或工厂+产品组决定。 也可使用工厂+产品组(Division)来决定业务范围,也就是说,此时,工厂和业务范围并非一一对应,举一个时例,某采购工厂G为业务范围A和B同时服务, 业务范围A的物料产品组为X和Y, 业务范围B的物料产品组为Z,这样工厂 G+X/Y->业务范围A, 工厂G+Z->业务范围B,好处是避免建立多个采购工厂, SAP中运行MRP一般根据工厂,这种做法可以避免跨工厂跑MRP的复杂性。 (1).Tcode:OBC4, 字段状态组设置,为保证业务范围不落下,业务范围字段尽量设置成必选。 (2).Tcode:OBA7,为业务范围调帐定义一凭证类型,业务范围调整只能在FI做。 (3).Tcode:OBXM,定义业务范围资产负债调整科目。 1.分布式跨系统(不同SAP系统)传输会计凭证时,是否会出现问题(主数据需要完全一致)。 2.开启一个业务范围,成本中心一定要带上"业务范围",这样就要批量处理。 3.相关的FI凭证都需要计入,若记账不全,造成统计不正确,这样就要为每个科目设定“字段状态组”。 4.税金科目业务范围,而利润中心,不能计入税金类科目。 5.业务范围与MM,SD,成本中心以及资产等都有可能发生关联,只要实施过程中决定启用业务范围,相应的模块都需要进行配置。 6.统御类科目,不直接记账,如何也将业务范围添加上。 7.自动过账类

计生统计指标及概念

计生统计指标及概念 (一)人口总数统计 1、年初人口数:是指在观察期的起始点时的总人口数。 期初总人口:即本期初的人口,分年初、季初,具体指期初之月1日零时的人口。本期期初人口等于上期期末人口。 2、年末人口数:是指在观察期的结束时的总人口数。 当年年末人口数就是下年的年初人口数。 期末总人口:即本期末的人口,分年末、季末,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的人口。本期期末人口等于下期期初人口。 3、年平均人口数:是指一年之中各个时点的平均总人口数。计算年平均人口数公式。即: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2 4、年出生率:指某地年内人口出生人数与该年人口平均(或年中)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下同)。其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口=年初人口+年末人口÷2(保留整数)年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年中)人口×1000‰ 5、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一年为期计算。计算公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全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数* 1000‰=出生率-死亡率6、年死亡率:指某地一年内死亡总数与该地年平均人口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机公式为:年死亡率=某地-年内死亡总数÷年平均(年中)人口×1000‰。 7、生育更替水平是指这样一个生育水平,即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当净人口再生产率为1.00时,恰好等于更替水平。 总和生育率为2.1即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 (二)婚姻统计 1、育龄妇女人数:是指从月经来潮到绝经止这一年龄阶段内的妇女。国际上通用的育龄妇女的年龄界限为15-49岁。 2、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是指育龄妇女中已经结过婚的妇女人数,也包括已经离婚或丧偶的妇女。 3、初婚率:是指在期内初婚(不含再婚、复婚)的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初婚率=当年初婚人数÷该年平均(年中)人口×1000‰。 女性初婚人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在民政部门首次登记结婚的女性人数(不包括再婚复婚的人数)。 女性结婚人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在民政部门登记结婚的女性人数(包括初婚、再婚、复婚的人数)。 4、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5、晚婚是指在法定的结婚年龄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实际结婚年龄。迟于法定年龄三年以上结婚者,为晚婚即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者。 6、晚育是指适当推迟妇女婚后的初育年龄。初育年龄是指妇女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年龄。晚育年龄为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各同时加上三年零九个月以上。 (三)出生总数统计

经济学指标如何定义

经济学指标如何定义 经济指标是经济研究、分析、计划和统计以及各种经济工作所通用的工具,是金融及经济的数据的片断,由政府或私人机构的各种各样的代理处出版。 随着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国际经济联系的扩展,新的经济范畴和经济指标不断涌现,使经济指标更加系统化、程序化,以同现代计算技术相适应。对于经济指标的计算范围、口径、方法、计量单位等,要有统一规定,并逐步达到标准化和通用化,以立法方式固定下来。 这些统计是定期告知公众,因此,在金融市场,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依赖这些数据。当许多投资对这种共享的信息的待机反应时,经济指标通常对产生交易及价格变动有很大的潜在力。尽管在表面上看起来在经济上领先的掌握程序会带来更大的方便去分析,然后在充分了解经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下交易,几个简单的规则都是指有必要地根据这些数据来跟踪组织及做出交易决定。 大多经济指标可以分为领先指标和落后指标。 领先指标是经济要素,它们会在经济开始时跟随某一模式或趋势之前变动,领先指标是用来预测经济变化。 落后指标是那些经济要素,它们是在经济已经跟随某一特定模式或趋势后变化。 分类

在中国,按照经济指标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的不同,有以下分类: 按照经济指标反映经济现象的范围,分为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 按照经济指标反映计划目标或实际情况,分为计划指标和统计指标。 按照经济指标的计量单位属性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按照经济指标反映经济发展的规模或生产经营效益,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按照经济指标职能的不同,分为核算指标和考核指标。

统计指标、标志与变量

统计指标、标志与变量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它通过统计特有的指标和指标体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速度等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阐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社会经济统计学则是研究指导统计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制定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并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搜集统计指标数值,以分析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现象的规律性,是统计的中心任务之一。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以对统计指标理论进行深人的研究为前提,只有对统计指标理论进行透彻的研究,才有可能指导建立有科学根据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也才能提供统计调查、整理、分析和推断的方法。 在统计研究过程中,考察总体及总体单位与总体相联系的某个(某些)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数值分布情况,是搜集统计指标数据的基础性工作。用来描述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称为标志,标志有可变标志和和不可变标志;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变量是指可变标志与所有的统计指标,标志值与指标值都是变量值,所以,统计指标、标志与变量关系十分密切。 一、对统计指标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或统计研究中,会经常使用统计指标的概念。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一是概念性指标,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总长率等。二是具体的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例如,2001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为127,627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3%等。 (一)统计指标的三大特点 (1)数量性。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现的,这是统计指标最基本的特点。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就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这种数量特征是统计指标存在的形式,没有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 (2)综合性。综合性是指统计指标既是同质总体大量个别单位的总计,又是大量个别单位标志差异的综合,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统计指标的形成都必须经过从个体到总体的过程,它是通过个别单位数量差异的抽象化来体现总体综合数量的特点的。 (3)具体性。统计指标的具体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是在质的基础上的量的集合。这一点使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数学相区别。二是统计指标说明的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地点、时间和条件下的数量变化。这点又和计划指标相区别。(二)统计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四种。 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又称为绝对数,例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公司员工数,股票价格等。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比例和比率两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