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论翻译的主体间性

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论翻译的主体间性

·研究探讨·

261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论翻译的主体间性

福州大学 梁 彤

【摘要】本文通过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阐释学中的“视界融合”理论和谐处理翻译活动中原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间的主体间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是唯一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的还有原作者和读者。整个翻译活动是由译者与原作者的视界融合以及译者与译语读者的视界融合组成。

【关键词】伽达默尔 视界融合 翻译 主体间性

一、引言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视界融合理论来解释阐释学中

“理解”的过程。根据维基百科,视界融合是指理解的过程是

在文本的作者原初视界和解释者现有视界的交织融合,达到一

种既包容,又超出文本与读者原有视野的新的视界,造成了一

个理解有赖于前理解,前理解又有赖于理解的循环。[1]翻译这一

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阐释过程,“理解”是翻译活动的前提。用

视界融合理论来分析翻译活动,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角度。传

统的翻译研究把译者的身份定位在“仆人”的地位,认为译者

应该做一个隐形人,他们的译作应该让译语读者感受不到译者

的存在。而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大不相同,

更能支持现代翻译多元化的要求。

翻译活动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有原作者、译者、译

语读者、原作、译作的参与。用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

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翻译这一活动的主体间性。译者的主体

性是翻译活动中的关键性因素。译者对原作进行理解时,要考

虑到原作者当时的视界,在对作品进行翻译处理时,有要考虑

到译语读者看到译文后的视界。本文主要从伽达默尔的“视界

融合”理论来分析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 二、译者的主体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翻译

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译者的“仆人”地位也不再能满足

翻译的要求。许多翻译理论家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是一个

关键性因素,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

叶君健、范存忠、傅雷等翻译家所指出的这些语言文化上

的“差距”、“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了翻译的“不忠实”

的现实,让人们认识到即使译者甘愿做“仆人”,也无法在理解

中抹去自己的痕迹。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

素,译者有必要对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在翻译中摆正自

己的态度。

[2] 毫无疑问,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主体性地位。译者作为

原作的读者,首先要对原作进行理解,其次再进行再创作的一

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作者需要放弃自己的观点,客观地传达

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译者并不是被动地,因为只译

出原作的意思和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是不够的,优秀的译者

在翻译作品时会表现出自己特有的翻译风格,并展现其翻译能

力和语言能力。翻译活动是由译者、原作者、译语读者的主体

间性共同作用的。原作者与读者同样具有主体性,他们的主体

性作用在翻译活动中仍是不可忽视的。

三、译者与原作者的视界融合

译者本身必须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并对两种不同的语言

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译者与原作者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不

同的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事物的认识有不同的

观点。在翻译前,译者需要对原作和原作者进行研究,猜测原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视界,让自己的视界与原作者的视界相融

合,深刻理解原作所要传达的意思以及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原文与译文的产生时间不同,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尽管译者想尽办法地传达原文,传达原作者的想法和观点,但译者不可能完全摆脱这种差异,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地传达原文。并且译者与原作者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要让译者完全忠实地进行翻译,使译语读者在读译作时得到的效果与原语读者读原作的效果一样,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这些时间和个人的差异与不同使得译者与原作者拥有不同的视界。因此,这种现实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做到让自己的视界与原作者的视界相融合。 翻译前,译者首先要对原作者和原作进行研究,研究原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写作风格,研究原作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译者必须在尊重原作和原作者的意图的基础上,通过译者现在的视界与原作者过去的视界互相融合,尽可能地从原作的字里含间了解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应该发挥译者自己主观能动的创造性,创造出更能被译语读者所接收的优秀译文。因为翻译不是完完全全的复制过程,翻译更是一种创造过程,译文是在融合了译者视界和原作者视界后的创造结果。译作既能传达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又不会脱离译者所处的时代特点,更能被译语读者所接受。 四、译者与译语读者的视界融合 译语读者是在翻译活动中同样具有主体性,其重要作用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因为有译语读者的阅读,才赋予了译作的重要意义。有了译语读者的阅读,才更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就译者而言,他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还担负着用另一种语言将他所理解的东西向他设想的读者表达出来的任务。而我们知道,在翻译活动中,读者的期待与要求始终是译者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2]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让自己的视界与原作者的视界相融合,还应该让自己的视界与译语读者的视界相融合。不仅要让自己成为自己译作的读者,还应该心中有读者,考虑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思维对译文进行判断。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不管译者有多么优秀,也不可能翻译出让所有读者都满意的译作。但是,不同类型的作品会有不同的读者群。译者在翻译时要对其心中的读者进行调查,通过了解这些可能的读者群的视界来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使其译作更能被这些译语读者所接受。 在翻译活动中,译语读者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主体性地位同样不可忽视。译语读者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年龄等有时会很大程度影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表现手法。译语读者可以说是译者作品的鉴赏者与肯定者,如果没有了译语读者,译者的翻译工作就没有了意义。译语读者在翻译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译者让自己的视界与译语读者的视界相 (下转第213页)

作者简介:梁彤,女,1990年3月,汉族,三明市,硕士,英语笔译,福州大学 福建省 福州市 35000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