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历史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案例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案例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案例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案例北师大版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河姆渡聚落

案例说明

选择课文的第二目“河姆渡聚落”作为案例,主要考虑到学生在已经学习“半坡聚落”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新石器时期长江流域的代表型文化——“河姆渡聚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半坡聚落”进行比较,理解原始居民在新石器时代创造出的灿烂的原始农耕文化,为学习下一目“大汶口原始居民”经济发展导致成员之间贫富分化作好知识铺垫。

教学过程

1. 承上一课目的过渡

教师讲述:半坡聚落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展现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远古文明,那么这是否代表了整个中华大地在当时的文明特点呢?(由于中国面积辽阔,南北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呈现出不同特色。)到了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河姆渡遗址,这一考古发现令人兴奋不已。呈现当时河姆渡遗址发掘情景的图片,经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发掘,河姆渡遗址的揭露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发现了四个相继叠压的文化层。其中第三、四层展现出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被命名河姆渡文化。如果你是当时在现场进行发掘的一名考古学家,通过接下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是否能总结出河姆渡遗址呈现了新石器时代怎样的生产生活特点呢?

学生活动:进入历史情景,思考问题。

设计思路:设置历史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拉近学生与远古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根据考古发掘内容对远古历史进行合理分析的逻辑思维方式。

2.案例主体

教师活动一:呈现一张1996年发行的河姆渡遗址的邮票的图片。这张邮票的主题是“稻作农业”,为什么邮票的背景是稻谷,而画面正中是一件器物?这件器物是干什么用的?它是用什么制作的?它与稻作农业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对比课本中的图片与课件中的邮票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以当今的邮票实物展示介绍远古的历史,引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以课本为蓝本,拓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从文字、图片等多种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用对比、联系的方法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课本中与课件中骨耜图片的分析,理解河姆渡的骨质农具的用途与优点。

教师活动二:呈现河姆渡稻谷多幅图片,包括稻谷出土时堆积在一起的情景和显微镜下的稻谷形态。介绍河姆渡遗址稻谷堆积的规模与稻谷品种,如此规模的稻谷堆积说明了什么?哪些原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河姆渡遗址原始稻作农业的发达程度。培养学生将此节的问题与上一节的知识内容进行联系思考的能力,农业工具制作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有利于农业的进步。

教师活动三:呈现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陶器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分为哪两类?动物造型的陶器艺术品的出现说明了当时生产的什么情况?

学生活动:观察课件图片,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补充课文内容,介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并将“河姆渡聚落”的家畜饲养情况以陶器造型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从考古材料合理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对历史进行合理地想象。

教师活动四:展示一张1996年发行的河姆渡遗址的邮票的图片。这张邮票的主题是“干栏建筑”,图片中的木构件是怎么拼接在一起的?河姆渡居民以此为材料建造了什么样的建筑?你能说说河姆渡房屋的建筑方法吗?为什么要建造这种形式的房屋?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理解河姆渡建筑所使用的“榫卯结构”。通过描述河姆渡房屋的建筑方法,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联系河姆渡遗址所在的地理环境特点,使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感受先民适应环境而具有的生存智慧。

教师活动五: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能否结合考古发掘,描述一下河姆渡居民一天的生活情景呢?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组内成员相互描述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为酷爱历史学习的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总结“河姆渡聚落”一目的知识要点。同学们在学习完“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两部分内容后,在笔记本上设计表格,对比两处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

学生活动:讨论绘制表格,比较两处遗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思路:通过对比的方式,总结本堂课已经学过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3. 本课目小结

教师活动:距今约7000—6000年的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所体现的原始生产生活情况表明,新石器时代时期,人们已经进行稳定的定居生活。人们设计出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来满足南北不同地理环境要求,为自身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此外,人们用更加先进的生产工具进行原始农业耕作,原始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发展。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既满足了人们定居生活的需要,其装饰图案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艺术情趣。

在此基础上,到了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时候,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通过学习大汶口原始居民来了解一下新一阶段的文明特点。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明朝时期是我国封建时期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对学生的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另外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没有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 三、对教学方法的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从课本提供的材料中,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信息,采用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与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明朝君权的加强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分析专制主义中央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用正确的方法来评价历史事件。 四、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 2、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的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即任何事物都两面性,不能片面的分析)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名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习题北师大版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人吗?() A.元谋人和北京人 B.元谋人和半坡人 C.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D.河姆渡人和北京人 2.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彩陶制作精美 3.(2016?盐城)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4.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②都能制作陶器③都种植水稻④都饲养家畜⑤都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A.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 B.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D.半坡聚落会制造彩陶,河姆渡会制造黑陶 二、非选择题 6.虽然有的历史距离我们已有几十万年,但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其存在。依据下列图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片解读】

(1)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什么特征? 【你来解说】 (3)假如你是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导游,请你从以上图片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文物或复原图向游客介绍。 (4)假如你是半坡博物馆的负责人,为了改变游客稀少的状况,你会策划哪些表演再现当时半坡人的生活? (5)为了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参观河姆渡、半坡博物馆,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条宣传语。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南康市凤岗中学王新平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慢慢出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快车”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这是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也用动画效果打了上去)。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是,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精忠报国不是赐给邓世昌的”。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黄海在我国海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邓世昌为什么坚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与战舰共存亡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黄海及朝鲜半岛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事实来告诉同学日本侵略的史实:黄河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朝鲜是清王朝的附属国,受清朝保护!第四小组,考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历史过程,要求把海战中的路线、措施、经过、结果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原始农业的产生

第2课原始农业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南北方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南北方原始聚落的不同风格。 2.理解目标:黄河领域和长江领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的不同成因以及对后世影响。 3.情感目标:通过古代农耕文明的学习,增强对祖国历史的亲近感,初步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 4.技能目标:依据中国北方与南方的气候条件分析比较半地穴式房屋与干栏式建筑的成因;通过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培养科学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xx原始xx文化的成因及特征。 难点:初步认识生产力的概念,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 三、理念: 1.教材中的理念: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艰辛、智慧和创造力。 (2)劳动工具的改进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人类已从消极地向大自然索取食物,发展到利用自然规律主动地获取食物;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强,社会生产力就越高,社会进步程度也就越快。 (3)理解北方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南方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不同风格的成因,理解建筑艺术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

2.教学理念 (l)强调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探究,捕捉历史生活中反映人与自然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社会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 (3)针对初中生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主体内容展示为一个便于学生理解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丰富生动的历史发展进程。 (4)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比较能力和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导学式讲解法 五、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有关插图。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70万前的元谋人和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一百多万年、几十万年的悠悠岁月过去,约在六七千年前的时候,我们祖先的生活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历史场景,大家想象一下: 场景一:一群人在分享劳动果实,不经意间一些果实掉在地上。 场景二:一段时间后,他们再次经过此地,发现地上长出几株植物,并且上面挂着果实。他们又进行了采摘。一位妇女若有所思,并随手埋下几个果实。 场景三:一段时间后,这位妇女又来到此地,她发现自己有意埋下的果实真的长出来了,并且又结了果子。这位妇女非常高兴,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围的每一个人。 想一想,这三个场景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农耕生活的产生过程,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形成的,妇女们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发现植物果实掉在地上可以发芽、生长、结果。如此反复地观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河姆渡聚落 案例说明 选择课文的第二目“河姆渡聚落”作为案例,主要考虑到学生在已经学习“半坡聚落”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新石器时期长江流域的代表型文化——“河姆渡聚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半坡聚落”进行比较,理解原始居民在新石器时代创造出的灿烂的原始农耕文化,为学习下一目“大汶口原始居民”经济发展导致成员之间贫富分化作好知识铺垫。 教学过程 1. 承上一课目的过渡 教师讲述:半坡聚落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展现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远古文明,那么这是否代表了整个中华大地在当时的文明特点呢?(由于中国面积辽阔,南北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呈现出不同特色。)到了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河姆渡遗址,这一考古发现令人兴奋不已。呈现当时河姆渡遗址发掘情景的图片,经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发掘,河姆渡遗址的揭露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发现了四个相继叠压的文化层。其中第三、四层展现出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被命名河姆渡文化。如果你是当时在现场进行发掘的一名考古学家,通过接下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是否能总结出河姆渡遗址呈现了新石器时代怎样的生产生活特点呢? 学生活动:进入历史情景,思考问题。 设计思路:设置历史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拉近学生与远古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

根据考古发掘内容对远古历史进行合理分析的逻辑思维方式。 2.案例主体 教师活动一:呈现一张1996年发行的河姆渡遗址的邮票的图片。这张邮票的主题是“稻作农业”,为什么邮票的背景是稻谷,而画面正中是一件器物?这件器物是干什么用的?它是用什么制作的?它与稻作农业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对比课本中的图片与课件中的邮票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以当今的邮票实物展示介绍远古的历史,引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以课本为蓝本,拓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从文字、图片等多种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用对比、联系的方法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课本中与课件中骨耜图片的分析,理解河姆渡的骨质农具的用途与优点。 教师活动二:呈现河姆渡稻谷多幅图片,包括稻谷出土时堆积在一起的情景和显微镜下的稻谷形态。介绍河姆渡遗址稻谷堆积的规模与稻谷品种,如此规模的稻谷堆积说明了什么?哪些原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历史 教学案例

在历史课堂中渗透思想教育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或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往往觉得自己距离历史太遥远或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与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我想通过精选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如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历史老师备课的重点。学校进行了一次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承担执教任务,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7 课《大变革时代》,我试图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这堂课的教学。 二、案例的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事先制作了课件,出示了该课的插图,大量地运用直观的图片来展现历史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量避免成人化倾向,选择图片能够体现时代性,比如我选择了“立木为信”图片展示和故事导入,学生和我的距离就拉近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投影]出示“立木为信”的图片,[导入]: (师微笑)谁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 (生答)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故事。 (师)是啊,商鞅为了博得秦国人民的信赖,支持变法,通过“立木为信”的举动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威信,掀起了著名的“商鞅变法”运动,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商鞅为什么能在那个时代掀起变法运动,这要从生产力的发展说起。 [投影]出示课题:7《大变革的时代》 (二)、自主学习: 为什么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呢?是因为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框题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并适当表扬) (师微笑)同学们在前面的课文中学过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的耕作工具是什么? (生答)耒耜! (师)耒耜的材质是什么呢? (生答)骨耜、木耜。 [投影]展示骨质、木质耒耜图象。(师问)如果用铁制成耒耜用来翻地会怎样呢? (生齐答)会很快了。(那时候开始,我发觉和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学生自读铁农具的出现的相关段落,进一步了解。 (师)假设一个人用铁质耒耜翻地,另一个人用牛耕犁地,效果会如何呢?想不想表演一下? (生)纷纷举手。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优秀教案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了解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房屋遗迹、各种磨制石器、陶器图案、农作物遗迹、饲养家畜遗迹等,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原始农耕生活,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史前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出土文物的图片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原始农耕生活的特征。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原始居民的成就,感受原始居民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简述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明的具体特征。 【教学难点】 对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的概括。 【教学过程】 【导入】 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呢?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种植什么粮食?他们会建造什么样的房屋呢?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述的内容。 【说一说】什么是氏族?什么是聚落? 1.聚落:早期人类的定居地。 2.氏族: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 3.氏族聚落: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社会群体,过着定居的生活,是同一祖先的后代。 (一)半坡聚落 自主学习,通过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工具的发展这两条线索,从原始农耕、原始畜牧业,还

有原始手工业3个角度,让学生了解半坡聚落遗址。 (1)原始农耕: 让学生运用考古方法自主探究半坡人以粟为主食,引导学生知道南稻北粟的差异是因为自然条件不同引起的。 根据半坡氏族使用的磨制石器石刀、石锄、石耜冠、石铲、石斧,得出新石器时代的概念。 (2)原始畜牧业: 以证据证明半坡人的原始畜牧业中会饲养狗,学生通过分析知道半坡人养狗主要为了打猎,继而推出半坡人在进行原始农耕的同时也保留的渔猎生活。 (3)原始手工业: 制陶业:出示半坡出土的鱼纹彩陶盆和纺轮,说明半坡原始手工业的进步性。 建筑业:通过对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分析,再次证明不同的自然条件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河姆渡聚落 (1)原始农耕: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河姆渡人饮食的部分,提问:河姆渡人在当时以什么为主食?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河姆渡人以水稻为主食。 教师:运用考古方法讲述河姆渡人为什么以稻为主食。 设置情境,请同学根据出示的图片选择工具种植水稻。 (2)原始畜牧业: 教师:运用考古方法、艺术形象创作讲述河姆渡人饲养家畜。 (设计意图:以考古学常用的方法实证史实,让学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讲授把考古和实证方法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以后自主探究。)(3)原始手工业: 制陶业:出示河姆渡出土的扁圆陶纺轮、鱼塑、扁腹釜、人首塑说明河姆渡原始手工业的进步性。 建筑业:河姆渡人有了更为先进的工具,就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这就要求河姆渡人必须在离耕地很近的地方定居。 教师:河姆渡人住什么样的房子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答案。河姆渡人为什么要把房子建成这样呢?请结合地理知识来回答。 学生:属长江流域,古时靠近大海,潮湿温热,这样有利于通风防潮。 通过阅读材料和对干栏式房屋的观察,使学生知道自然条件影响远古居民的建筑形制和结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历史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 教学案例与分析不是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论文,而是一个真实 而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既有对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也有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和分析。此次征集的教学案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要能反映这个教学案例的主题。 2.针对问题:这个教学案例针对的是课堂教学中的 什么问题。 3.案例:包括背景,即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细节或情节,即故事发生的过程,如学生出现 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措施;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 和教师的感受等等。 4.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 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完成教学任务的: 第一步:课件展示一些宗教人物:学生知道猪八戒戒、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唐僧、丘处机等这些在影视中经常出现的人物。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人物是哪个宗教中的人物,学生基本上能辨别出来。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宗教方面的内容:佛教和道教。这种学习的方式贴进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第二步:展示与这两种宗教有关的俗语:转世投胎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人生无常,修身养性,清净无为,得道成仙,长生 不老,炼制丹药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俗语来源于哪种宗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更 正,指出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宗教与这些俗语有关,这节课主要了解佛教和道

教。让学生对这两种宗教的教义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至少在有限的课堂中了解这两种宗教的教义。 教师板书:佛教道教要求学生找出以下知识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 年传入中国,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要求学生区别于道家学派。 教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宗教的教义,并要求学生思考佛教广泛传播和道教兴起 的原因。 第三步:教师讲解佛教起源传说和故事,并强调佛起源于印度在西汉的末年传入中国。道教的兴起与道家学派的区别。 提问:佛教道教的哪些说法满足了统治者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教师小结:佛教由于宣传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消磨了人们的反抗意志,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广泛传播开来。 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潜心修道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超凡脱俗、长生不老、永享富贵的愿望,对普通老百姓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有限的课堂里学生只能对两种宗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可能作更深入 的学习。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调查。第四步:要求学生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没有佛教寺院和道教胜地?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人有哪些思想观念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①活动主题:调查道教佛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②活动目标:学会调查和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活动动准备:笔纸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1)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一.农业的发明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2)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玉蟾岩遗址发现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属栽培古稻,其年代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环遗址的植硅石鉴定结果,表明12000年前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为食物。大约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经出现。牛栏洞遗址的植硅石年代为距今11000—8000年。(3)这3处遗址都没有发现典型的农业工具,可见当时的种植水稻的方式是与上述云南独龙族类似。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练习1 北师大版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选择题: 1. 右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的功能是( ) A.制陶 B.耕地 C.造房 D.捕鱼 2. 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采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3.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是我国的(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4. 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会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原始农耕经济发展 D.掘井饮水方便 5.下列关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描述不相同的是( ) 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都能制造陶器,饲养家畜 C.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种植粟和蔬菜 6. 在长江流域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遗址是(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7. 世界上最早种粟的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大汶口原始居民 8. 半坡原始农耕村落遗址距今约( ) A.三四千年 B.四五千年 C.五六千年 D.七八千年 二、问答题: 1. 比较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两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想一想,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他们是怎样考虑的?读图分析后讨论再回答。 2. 在原始农耕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反映?大家讨论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应受到什么教育? 自设创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A 3.C 4.C 5. D 6. A 7. B 8. C 二、问答题 1.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穴居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房屋。 它与南北方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的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 两地原始居民,正是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考虑,而建筑的房屋是不同式样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 2.关于神农氏教民种植五谷的传说,古史多有记载。《白虎通》引文是讲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耕,要讲究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适合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适合种植粟。同时它也影响了两大流域的居民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住半穴式房屋都与上面提到的条件有关。 现实生活中要学会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科学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杨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杨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杨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凉州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新疆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新疆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学案北师大版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预习; 一、半坡聚落 1.距今约6_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2.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3.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4.陶器是半坡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且已出现了彩陶。 二、河姆渡聚落 1.距今约7_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房屋的特点是干栏式的。 2.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家畜。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山东大汶口一带的原始居民,以农耕为主要的生产事业。 2.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探究: 【问题1】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有何异同? (1)共同之处:都是聚落的典型代表,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2)不同之处: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结构不同,前者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为干栏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不同,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陶器制作中反映的艺术风格不同。 【问题2】大汶口遗址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探究:第一,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财富增多,这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第二,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的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第三,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练习: 1.氏族聚落的居民,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要想了解氏族聚落居民的生活状况,假如可以穿越时空,你应回到()。 A.距今170万年前 B.距今70万年前 C.距今六七千年前 D.距今4 000年前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3.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多为()。 A.彩陶 B.白陶 C.红陶 D.黑陶 4.下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的功能是()。

(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导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2课——原始农业的产生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时间、地点、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房屋等) 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 3.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边自主预习,边在书上画出这些知识,并记下发现的问题)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____半坡村一带。距今时间:______________。 2.生产生活情况: 1)住______ _房屋,过定居生活。 2)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3)农业:半坡人还制造、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_____。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 5)手工业: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如: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人还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如:陶埙。会纺线、织布和制衣; (二)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地点: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____的河姆渡遗址。距今时间:______________。 2.生产生活情况: 1)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还发现了木结构,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2)农业:种植______,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最为典型。 3)畜牧业:饲养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4)手工业:河姆渡人会制作_______、玉器和原始乐器。还运用等技术,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还懂得使用天然漆。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的种植、饲养的出现,、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

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 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 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 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 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 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 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 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 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 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案 北师大版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教学目标: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大汶口原始居民所代表的氏族公社发展阶段、距今年代、制造陶器。 通过讲授半坡、河姆渡、大汶口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们的祖先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这是阶级和阶级压迫产生的根源。 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阶级的产生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教师讲授,学生分析、讨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处在氏族公社时期。那么,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开始种

植粮食?什么时候会建造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的差别?什么时候产生了阶级?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年代和地域 2、生活情况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③弓箭的使用。 指导学生观看《氏族公社重要遗址示意图》,了解这两个氏族公社所处的地理位置。并结合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提供一些有关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制造出弓箭、鱼钩、鱼叉等工具。结合政治课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关系即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标志着生产力的提高,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在讲述原始农业的同时应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和粟(半坡)的国家。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制陶业 出示彩图2以及补充的一些图片,介绍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制作的陶器,并简单加以区分陶、瓷的不同。重点介绍一下半坡的人面网纹盆,(这件彩陶盆上绘有人的头像,圆圆的头,粗粗的眉,两眼眯成一条线,耳部各有一条小鱼紧连着,形象生动有趣,可以说是一件珍贵的原始工艺美术品。)多提供一些精美的图片给学生一方面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让学生看到祖国博大精深的艺术。 ⑤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会挖水井

4.1.2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教学设计 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教学设计 杭州文海实验学校肖琴 [课程标准] 1-1-4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 2-1-1知道史前时期的工具制作和使用状况,说明自然条件对远古人类生活的制约,明确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 [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概念:原始农业聚落 事实性知识: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聚落的结构特点,河姆渡与半坡遗址特点 概念本质性知识:生产力发展(新石器)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聚落定居),自然环境对历史文明的影响 方法性知识:通过历史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一、教学整体设计 ●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 ②知道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距今的年代、生活的地区、生活的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 ③知道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实物资料,感受原始农业聚落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②通过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人类生活以及历史进程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的分析,体会史前时代的历史是先民不断努力创造的,从中体会到我们的先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了解原始的农业聚落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 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感受文明的多元化。 二、教与学的过程 ● 新课导入 展示水稻、狗、牛的来源和现代的图片。请学生即时做连线题。 【提问】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生: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和狩猎难以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因此在某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XX”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战士收复XX、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XX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XX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XX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XX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XX 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XX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XX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XX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的事实来告诉俄等侵略者:XX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第四小组,考察左宗棠收复XX的历史过程,要求把左收复XX的路线、措施、经过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由于我所担的班级里各小组都有电脑,且可直接上网,学生也有较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和网络环境学习的能力,我要求各组将自己的成果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片向全班汇报、交流,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小字加起来只有3个页面的一课容,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绰绰有余,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错了”这句话,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由此想到了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侧重,除了对本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课程资源)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误区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传授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教师凭借教科书、教学用书和其他教学资料,借助一定的手段,进入“规”操作(这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千百万教师工作的程式,稳定于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较少鼓励学生提问,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