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宁夏银川一中最新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一试题 生物 解析版

宁夏银川一中最新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一试题 生物 解析版

1. 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无关

B.膜蛋白不参与一切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的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不同

D. 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上呈对称分布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详解】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A错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膜蛋白)的协助,B错误;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C正确;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上呈不对称分布,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及实例,能列表比较三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所有反馈调节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是指自养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能量流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表现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详解】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以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也可以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A正确;在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不会有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仅仅与生产者、分解者有关,与消费者也有关,C错误;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其中负反馈是生态系统稳态调节的基础,而正反馈不一定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具有积极意义,如环境污染,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在物质循环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下列关于细胞内遗传物质或遗传信息的传递的描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DNA分子的两端

B.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在真核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不一定要伴随染色体的复制

D。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与模板链配对的碱基有A、U、C、G

【答案】B

【解析】

A、DNA分子是反向平行双螺旋结构,故其中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DNA分子的两端,A正确;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有少数是RNA,故B错误;

C、在真核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不一定要伴随染色体的复制,如线粒体中的DNA的复制,C正确;D、基因的转录中模板链为DNA,合成RNA,而转录过程中模板链mRNA中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故两个过程与模板链配对的都是RNA,其含有的碱基有A、U、C和G,D正确。

考点: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4.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大风浪影响而导致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C. 某种红树植物错落有致、高低不一的生长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根据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在低浓度溶液中吸水。

【详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物种多样,在净化环境、防护海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其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正确;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大风浪影响,导致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某种红树植物错落有致、高低不一,属于种群的特征,不属于群落的特征,C错误;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特征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区别,明确群落必须包括多种生物,而题干中的某种红树只属于一种生物。

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和DNA分离

C. 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不会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D。酵母菌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对酵母菌种群的K值没有影响

【答案】A

【解析】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和酒精作为解离液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B错误;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C错误;酵母菌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其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因此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会影响酵母菌种群的K值,D错误。

6。斯坦福大学发明的两种药物可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中,激活T细胞增强其杀伤能力,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殖

B。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免疫发挥了重要作用

C。对肿瘤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和癌基因检测,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依据

D. 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该项成果不能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

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详解】抑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正确;斯坦福大学发明的两种药物可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中,激活T细胞增强其杀伤能力,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而T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免疫发挥了重要作用,B正确;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因此对肿瘤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和癌基因检测,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依据,C正确;该项成果主要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可以治疗多种癌症,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和癌细胞的特点,识记两种与癌症有关的基因的作用,并能根据相关知识点判断癌症诊断的依据.

7。某研究小组以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探究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光照对植物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写出两种),对无关变量控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的条件下,提供_________光,最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3)在黄光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玉米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同化的二氧化碳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肉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4)如果由蓝光突然转换为紫光,则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

【答案】(1).不同波长的光照(2)。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各组中植株的生长状态等

(3)。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且处于适宜状态(4)。自然(5)。大于(6)。增多【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不同光质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探究实验原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1)据题干和表格内容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波长的光照;影响光合作用的其他因素是无关变量,如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各组中植株的生长状态等;遵循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应是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且处于适宜状态.

(2)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在自然光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说明在该实验的条件下,提供自然光,最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3)在黄光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即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O2量=所有细胞(光合作用细胞+非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作用消耗O2量,说明相同时间内玉米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叶肉细胞呼吸速率,即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同化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叶肉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4)由表格数据可知,该植物在蓝光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紫光,故如果由蓝光突然转换为紫光,光反应减弱,产生的和ATP减少,C3的消耗量减少,而C3的生成量不变,则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增加.

:本题解题关键是:1.对表格内容的分析:根据表格内容分析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分析表格数据变化规律,结合题干理解数据变化的内涵;2.从动态平衡角度分析光合作用过程物质的动态变化:在光合作用其它条件适宜情况下,C3生成量=C3消耗量,C3量将保持在某一相对数值,如果改变某一条件,使C3生成量与C3消耗量不等,将导致C3的量减少或增加;

8.海洋污染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工业迅速发展,铅、镉等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被释放到海洋和河口环境,被藻类植物吸收,对沿岸滩涂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往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絮状物(蛋白质),但析出的蛋白质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结构变化。

(2)进入海鲶体内的铅会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使___________激素失去作用的靶细胞,从而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

(3)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狂躁不安等现象,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如上图。正常情况下,当兴奋抵达突触前膜时,氨基丁酸(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并与图中的_________(填标号)结合,促进阴离子内流,使突触后膜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状况,且差值更大,从而促进放松和消除紧张。由此推断铅令人出现狂躁不安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未发生(2).抗利尿(3).升高(4).胞吐(5).c(6)。铅减少氨基丁酸的产生(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或铅破坏氨基丁酸的受体或铅抑制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蛋白质的盐析反应、水盐平衡的调节、突触的结构和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比较、分析某些生物学问题。

(1)蛋白质是亲水性大分子,所以在水溶液中有双电层结构,来保证分子的溶解度平衡并稳定存在,当加入盐时,盐会电离成离子态,离子的电性破坏了蛋白质的双电层结构,从而使其沉降、析出,但没有改变蛋白质的结构。

(2)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细胞,进入海鲶体内的铅会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使抗利尿激素失去作用的靶细胞,不能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当兴奋抵达突触前膜时,神经递质氨基丁酸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并与突解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即图中的c结合,促进阴离子内流,结果使突触后膜仍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状况,且差值更大,从而促进放松和消除紧张.由此推断铅令人出现狂躁不安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铅影响了该过程中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的产生或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或铅破坏氨基丁酸的受体或铅抑制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等。

:本题知识易错点是:1。蛋白质在盐析反应中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高温、重金属盐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性;2.递质的作用机理:①兴奋性递质作用机理: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提高膜对Na十通透性,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②抑制性递质作用机理:同样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但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是抑制性递质。此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此时,突触后神经元不易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

9. 某乡镇过去以种植业为主,仅养殖少量家畜家禽,大量农作物秸秆除部分用作燃料外,大部分被丢弃。为了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该乡镇去年开始发展生态农业,新建立了许多家畜家禽养殖场,建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还新建了几个大型沼气池,虽然农作物种植种类和面积没变,但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请回答:(1)该乡镇发展生态农业时,主要增加了生态系统成分中_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调整结构后的生态系统,能够使能量更有效地被人们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部分家禽养殖户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家禽的产蛋率,该过程中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信息。由此说明,信息传递在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消费者和分解者(2).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3).物理(4).种群繁衍(5).物种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乡镇去年开始发展生态农业,新建立了许多家畜家禽养殖场,建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还新建了几个大型沼气池,说明主要增加了生态系统成分中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调整结构后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且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能够使能量更有效地被人们利用。

(2)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该生态系统中,部分家禽养殖户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家禽的产蛋率,说明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种群繁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低。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明确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即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10.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G和g)控制的,一对亲本杂交图解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果和白果属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因子G和遗传因子g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

(2)F1中白果的F2中出现白果:黄果=3:1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③每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且存活率相同。

(3)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遗传因子(A、a和B、b)控制。现有2棵南瓜植株M、N(一棵圆形南瓜,一棵长圆形南瓜),分别与纯合扁盘形南瓜植株杂交获得大量F1,全为扁盘形,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甲:M的F1的全部与长圆形个体相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是扁盘形:圆形:长圆形=3:4:1。

乙:N的F1全部自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是扁盘形:圆形:长圆形=9:6:1。

①M的基因型为______,N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假定N的F1就是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那么其自交后代中白色圆形南瓜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答案】(1).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2). F1因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3)。 Aabb或aaBb(4)。aabb (5)。9/32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子一代白果自交,后代出现了黄果,说明白果对黄果为显性性状,则图中的黄果的基因型都是gg,亲本和子一代白果的基因型都是Gg,子二代白果基因型及其比例为GG:Gg=1:2。

【详解】(1)遗传因子G和遗传因子g是一对等位基因,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二者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2)F1中白果的F2中出现白果:黄果=3:1的条件是:

①F1中的白果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2种,比例为1:1;

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③每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且存活率相同。

(3)①分析乙实验中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由于9:6:1是经典分离比9:3:3:1的变式,推理可知扁盘形为双显性性状(A_B_),长圆形为双隐性性状(aabb),圆形为单显性性状(A_bb、aaB_),则M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N的基因型为aabb。

②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为Gg,N的F1为AaBb,假定N的F1就是图中的F1中的白果(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那么其自交后代中白色圆形南瓜(G_A_bb、G_aaB_)所占的比例是3/4×(3/4×1/4+1/4×3/4)=3/4×6/16=9/32。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相关的实验过程,能够根据子一代自交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判断显隐性关系,进而判断图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的概率计算。

11. 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______培养基,大肠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________。

(2)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大肠杆菌发生了_________.

(3)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来验证以上观点。

①配制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A组);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组);

②将等量的适量稀释的CV101菌液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③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液体(2)。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 基因突变 (4). 以醋酸

盐为唯一碳源 (5).无菌(6)。A组菌株生长(形成菌落),B组菌株不能生长(无菌落)【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真核与原核生物结构的区别、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无菌操作技术等,意在考查考生对微生物培养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某些生物学问题。

(1)根据题意,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该培养基一定为液体培养基;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大肠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的细胞核。(2)根据题意,JA122大肠杆菌连续培养后,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因为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同时可以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3)若要验证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这一推论,就要配制以醋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将CV101菌株分别接种到以醋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A组)和不含碳源培养基(B 组)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状况;微生物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如果A组菌株生长(形成菌落),B组菌株不能生长(无菌落)可以证明这一结论。

:本题知识易混点有:1.微生物的扩大培养选用液体培养基;2.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DNA没有染色体,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3.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先找到自变量,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控制无关变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12。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脱落酸(ABA)在植物应对干旱逆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科学家从碱蓬细胞克隆出ABA基因(图甲),将其与质粒(图乙)重组,再转入水稻植株内。分析并回答问题:

(1)对获取的ABA基因常用___________技术来扩增数量,该过程需要DNA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物质。

(2)据图分析,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酶处理ABA基因和质粒。常用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的细胞中。要将成功导入ABA基因并表达的水稻愈伤组织细胞筛选出来需________。

【答案】(1).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2). 四种脱氧核苷酸(3). Taq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4)。引物(5).EcoRⅠ (6). 农杆菌转化(7).在愈伤组织细胞的培养基上添加一定浓度的青霉素,能存活的细胞即是成功导入ABA基因并表达的细胞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基因点,解题要点是识记PCR的原理和条件,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对目的基因可用PCR技术进行体外扩增;该技术所用原理是DNA复制,因此该过程需要条件有:DNA模板、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酶(Taq酶)、引物等。

(2)根据甲图和乙图可知,目的基因所在DNA片段和运载体质粒上都有共同的限制酶切点,可用EcoRⅠ分别处理ABA基因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获得重组质粒;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的细胞中。根据重组质粒中所含标记基因进行筛选,即在愈伤组织细胞的培养基上添加一定浓度的青霉素,能存活的细胞即是成功导入ABA基因并表达的细胞.

:本题考查生物工程中的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点,解题思路:1。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中的关键语句,充分联系教材,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2.给合题文要求,对于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