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铝电解槽的发展进程

铝电解槽的发展进程

2019年整理--关于水利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水利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把水利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打好水利建设攻坚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水利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 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国安民兴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初步形成,最大程度减少了经济损失。全国累计建成江河堤防28万公里,兴建水库8.5万座,总库容6345亿立方米,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常遇洪水,防洪保护区内5.6亿人口、600多座城市、6.9亿亩耕地以及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得到保障。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累计解决农村2.8亿人饮水困难和1.04亿人饮水不安全问题,50%以上的农村人口喝上自来水,大中型水库病险率明显下降,解决了3亿多无电人口

的用电问题,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兑现,移民的生活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水利支撑。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万元gdp用水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909立方米降至2007年的297立方米,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5提高到0.46,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实现零增长。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100万平方公里,实施封育保护面积70万平方公里。塔里木河、黑河、首都水资源生态治理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必由之路 受自然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情况将长期存在,并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利发展遇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水资源条件更加复杂。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资源分布格局更加突出,极端水旱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加快、强度加大、危害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水利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主要江河部分堤防的防洪能力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全国有一半多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三是人民群众对水利功能的需求更加多样。水利不但要强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要满足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不但要发挥工程的基础设施作用,还要发挥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的文化传承功能。四是一些地区水土资源开发过度,生产生活用水挤占生态用水,

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中取得杰出的成就中,建筑业对其的重要性,建筑业对产业总值的影响也讲越来越大。讨论了目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今后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规范市场秩序;绿色建筑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而在这个伟大成就中,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为改善城乡面貌和人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其中在拉动内需方面,我国现有农民工约2亿左右。其中大约有22.9%以上分布在建筑行业。这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的压力,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建筑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占了一个很大的比重,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我国,住宅投资的增加,被带动的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较大的产业有60多个,有力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几十年里,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将

仍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建筑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是社会一切产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空间条件,并具体构成各个产业部门。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同时存在。建筑产业发展的规模、产品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都将影响着各行业的发展。所以一旦建筑行业陷入危机,我国经济面临重大打击。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理念下,我们的工程建设也需要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行业竞争无序 体现在;(1)行业结构不合理,市场专业化低。我国建筑业体系存在着倒三角的结构,按国际建筑业的发展规律,劳务队伍,承包企业与工程总承包商企业规模和实力应承正三角的关系。(2)经营秩序不规范,行业竞争过度。由于某些错误的意识,一些业主不按实际情况,都指定要由一级以上资质企业参与投标,要一级建造师,一级项目经里承担施工任务,这样就会抹杀了差别化竞争,造成市场无序化,使得市场变得混乱。另外,现在建筑市场垫资,压价,不付或拖欠工程款费现象随处可见。 2、资源消耗大,对环境造成破坏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建筑市场蓬勃发展。但是,如此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问题和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建筑业的资源浪费问题十分普遍且贯穿建筑业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国可能已成全球最大建筑资源浪费国。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建筑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增建筑中节能不达标的超过八成,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建立中还存在土地资源运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现在中国好像是一个大工地,中国房子的使用寿命远远短于外国,使得城市不断处于建设状态中,而在此过程中又会产生出的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另外,人们正面临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峻考验,而这一现象主要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所造成的。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浓度日益增加,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占了全球排放总量的12.1%。 针对上述两点问题,一些资深人士都特别建议工程建设管理应做以下几点1、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目前建筑行业从事人员还在急剧膨胀,因为国家政策导向形成了建筑业成为农村安排劳动里的主要渠道,导致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就要走上建筑工地参加工程建设,所以导致整体素质不高。我们应尽快建立健全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机制。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从事建筑业的劳动技能和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能力、职业道德水平,鼓励农民工通过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劳动报酬,促使建筑业农民工成为学习成长型产业工人。 2、强化监控,加强管理,建立一个良好的竞争市场 国家应尽快制定面对国内市场的总体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的招投标制度,加强工程报建制,严肃查处黑工程,实行严格的内部行业管理体系,形成在不同层次各自进行竞争与协作的市场格局,使我国的工程建设走向现代化。 3、响应时代声音,让绿色建筑成为主流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必须理性地面对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建设部为此颁布了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最低负荷情况下最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与建筑、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绿色生态建筑强壮的生命力,它是

水利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水利建设发展 规划报告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概况 一、自然概况 遂宁市中区位于川中腹部丘陵区,嘉陵江、涪江中下游,东经105°04′22″至105°45′58″,北纬30°10′50″至30°39′25″之间,东西宽67km,南北宽53 km,幅员面积1876 km2。东邻蓬溪,东南与潼南、安岳相连,西与乐至、大英接壤,海拔多在280~350 m之间,全区辖33个乡镇,729个村 ,7008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142.14万人,耕地面积102.22万亩(其中田37.47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菜、花生等。 全区地形以丘陵为主,约占全区幅员面积的88%,丘陵平缓,地面坡度一般为10~20°,地貌类型和地形特征明显,以褐皱微弱的侏罗系中上统砂泥岩的剥蚀构造地形为主,砂泥岩互层地带呈台阶状,以泥岩为主的地区多呈馒头状。区内浅丘面积占幅员面积的42.7%,中丘占37.7%,深丘占7.6%。涪江和琼江两岸冲积而成的阶地占耕地面积的12%。

1、水系 全区大小溪河49条,总长896.2km,总集雨面积1873.3km2,均属长江二级支流的涪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涪江和琼江,涪江从蓬溪、大英交界线入境,由北向南出境,境内主河道全长67.1km,多年平均流量472m3/s。琼江系涪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安岳、乐至的涪沱分水岭,由西部入境蟠龙河、白安河于安居坝汇合后,折向南出境,至铜梁县注入涪江,境内主河道全长116.6km,多年平均流量9.73 m3/s。区内大小溪流47条,总长712.5km,绝大多数发源于境内,源短流小,受降雨的年际变化影响,故区内的小溪流经常出现断流,而5~10月则是产生径流的主要时期,径流总量占多年平均的80%左右,所以易发生洪涝灾害。 2、气象、水文 我区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7.4℃,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3.8℃,多年平均无霜期296天,多年平均日照1333.4小时,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最大风速18m/s,多年平均降雨993.3mm,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5~10月降雨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991.4mm,多年平均径流深214.5mm,径流总量3.97亿m3,径流系数0.2288,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1.5万m3,比全省平均产水低50%。全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351立方米,为全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2009-05-21 18:16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Microsoft开发的Windows是目前世界上用户最多、并且兼容性最强的操作系统。最早的Windows操作系统从1985年就推出了。改进了微软以往的命令、代码系统Microsoft Dos。Microsoft Windows是彩色界面的操作系统。支持键鼠功能。默认的平台是由任务栏和桌面图标组成的。任务栏是显示正在运行的程序、“开始”菜单、时间、快速启动栏、输入法以及右下角的托盘图标组成。而桌面图标是进入程序的途径。默认的系统图标有“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另外,还会显示出系统的自带的“IE浏览器”图标。运行Windows的程序主要操作都是由鼠标和键盘控制的。鼠标的左键单击默认是是选定命令,鼠标左键双击是运行命令。鼠标右键单击是弹出菜单。WIndows系统是“有声有色”的操作系统。《连线》杂志日前发表分析文章称,在过去的23年中,Windows操作系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总体趋势是功能越来越强大了,用户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了,但其发展进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曾多次出现曲折。应用最广泛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其发展进程充满了不确定性。Windows的成功与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和内存容量的增加可谓“休戚与共”。微软依靠大量第三方软件让用户喜欢上了Windows。 1、Windows 1.0 Windows 1.0 微软第一款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 1.0的发布时间是1985年11月,比苹果Mac晚了近两年。由于微软与苹果间存在一些法律纠纷,Windows 1.0缺乏一些关键功能,例如重叠式窗口和回收站。用现在的眼光看,它的失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Windows 1.0只是对MS-DOS的一个扩展,它本身并不是一款操作系统,但确实提供了有限的多任务能力,并支持鼠标。Microsoft Windows 1.0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

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

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 摘要: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 关键字:CPV, 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原理, 单晶硅 一、前言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因为太阳能的密度低!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平均光强为1千瓦/平米;单晶硅的转化率可以达到23%,多晶可以达到16%,薄膜只能可以达到8%。转换效率最高的砷化镓电池片能到35%以上,但是用砷化镓制造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整体转换效率只有25%左右。 所以为了降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价格,增加太阳光强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要想增大光强需要用凸透镜或者菲尼尔透镜或者反光板把光聚集起来;这样就能大大降低硅与砷化镓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价格;这就是CPV(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由来。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二、CPV系统的技术难点 CPV太阳能发电系统原理比较简单,为什么到现在全世界也没有几家公司做出特别稳定且便宜的发电系统呢!在CPV领域原则上讲聚光倍数越高造价就越便宜但是使用聚光的方式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1、让单晶硅承受较高倍聚光 虽然砷化镓可以承受1000倍的光强,但是现在砷化镓价格昂贵,并且砷化镓中的砷是剧毒物质,不可能大幅度的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以环保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下也不可能大量使用,最后只能是单晶硅;但是单晶硅一般只能承受3到5倍的光强,在CPV领域3到5倍的聚光几乎不怎么能降低成本,要想大幅度降低成本必须达到10左右。为了达到10倍的聚光必须用特制的单晶硅。 2、散热: 普通的硅光电池板在夏日中午时温度能到75度以上,普通的硅电池板在两倍太阳光强下时间一长就会起泡,在5倍太阳光强下10分钟就会就会起泡,在10倍太阳光强下5分钟就会起泡,起泡后太阳能电池片就会被氧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大幅降低效率,另外起泡后由于受热不均匀,常常有电池片炸裂的,这样系统就完全不可用。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水利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十八大提出的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 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事实已经证明,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操作系统有:1.DOS操作系统;2.Mac OS操作系统;3.Windows 系统;4.Unix系统;5.Linux系统;6.OS/2系统; 一、 DOS操作系统 DOS是Diskette Operating system的缩写,意思是磁盘操作系统。DOS是1981~1995年的个人电脑上使用的一种主要的操作系统。由于早期的DOS系统是由微软公司为IBM的个人(PC)电脑开发的,故而即称之为PC-DOS,又以其公司命名为MS-DOS,因此后来其他公司开发的与MS-DOS兼容的操作系统,也延用了这种称呼方式,如:DR-DOS、Novell-DOS ....,以及国人开发的汉字DOS(CC-DOS)等等。 MS-DOS发展,从早期1981年不支持硬盘分层目录的DOS1.0,到当时广泛流行的DOS3.3,再到非常成熟支持CD-ROM的DOS6.22,以及后来隐藏到Windows9X下的DOS7.X,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20年,至今仍然活跃在PC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OS是在直接内存下运行,程序设计员只能在1MB以下的存储器上操作。DOS容许使用的内存空间只有640KB(其他的348KB为ROM BIOS和其他卡所保留),在DOS下无法运行超过640KB的大程序。 DOS系统是字符式的操作系统,所有操作都通过键盘输入“命令行”来执行。微软公司推出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以后,由于

Windows操作系统的几乎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鼠标的点击来完成,不必再去记忆繁杂的命令,也省去了键盘输入“命令行”的操作。这种对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使得Windows操作系统很快的就占据了PC 舞台上主角位置,而把DOS推倒了舞台的边缘。但是,为了一些特定的需要,Windows操作系统里保留了DOS命令形式,在需要时在系统的内存中拿出640K的内存,开辟出虚拟一个DOS运行的环境(“虚拟机”)来执行DOS命令。这种Windows操作系统里开辟的DOS运行环境,只不过是Windows操作系统里面的许多窗口中的一个窗口而已,它与Windows操作系统出现之前dos独占系统的全部资源的情况已大不相同。 “纯DOS”就是相对于这种情况而言的:不打开windows系统,只用软盘或其他媒体(如光盘、U盘等)启动机器,进入DOS系统,这时的DOS独享系统的全部资源,这时的环境状态就叫“纯DOS”状态。由于没有打开windows系统,所以与windows有关的一切软件、病毒、木马......,都不能起作用,不能控制你的任何资源,从而你可以在这种环境里,把那些你不想要的东东清理干净! 1981年,MS-DOS 1.0发行,作为IBM PC的操作系统进行捆绑发售,支持16k内存及160k的5寸软盘。在硬件昂贵,操作系统基本属于送硬件奉送的年代,谁也没能想到,微软公司竟会从这个不起眼的出处开始发迹。 1982年,支持双面磁盘。 1983年MS-DOS 2.0随IBM XT发布,扩展了命令,并开始支持5M硬

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汇报材料【精品】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汇报材料》的,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向各位领导和专家简要汇报我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初步构想,以达到抛砖引玉、不断丰富我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的。 一、切实转变治水思路 建立现代水利发展模式,必须要坚持科学的水利发展思路,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等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指示,以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水安全、水、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协调,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管理制度,更大力度推进节水减污型社会建设;加强水与河库保护,强化河库空间管理和功能管理,加大河库水系连通力度;加强水系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推进城乡水利协调发展;深化水利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路,为我县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 二、科学确定规划目标 目标是发展的方向,是规划的核心。目标设置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体现延续性。启动**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工作,在制定“十三五”水利规划目标时,要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为重要依据,保持必要的连续性;二是要体现针对性。结合我县实际,在对“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十三五”水利发展的目标与重点。既要提出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目标,也要提出一些能检查、易评估的量化指标;三是要突出约束性。在“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中,明确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农村饮水安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刚性约束指标。针对当前我县工程性缺水、区域性缺水、水保障能力不足、水环境污染的新情况,要进一步增加一些在水、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的约束性目标指标。 三、着力解决发展瓶颈 在规划编制中,要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国家水安全战略重要讲话的要求,根据我县实际,认真梳理水利发展中制约因素,系统研究解决对策措施。一要着力解决水短缺问题。我县城郊片区、大楠片区的水短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伴随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水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将更加凸显。一方面,工程性、性、水质性缺水并存,另一方面,用水粗放的现象仍十分严重,用水效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规划编制中要深入研究加快推进转变用水方式、热门思想汇报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的重大举措,提出综合性对策措施;二要着力解决水生态损害问题。当前,我县河、库管理和保护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不少河、库开发已经接近或超出水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河道侵占、工业污水排放、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规划编制中要牢固树立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黄俊2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黄俊2 发表时间:2018-07-09T15:29:53.9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王进1 黄俊2 [导读] 摘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水土保持是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在水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重视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应问题予以解决,进而提升环境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快速发展。 河南金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水土保持是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在水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重视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应问题予以解决,进而提升环境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1、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1、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 一般来说,通过采取水土保持等相关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进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洪涝灾害等问题的发生。对于雨季来说,经常会出现单位时间内降雨量较大的现象,如果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土壤所吸收的降雨量就会显著降低,同时地表径流现象也会加重。此外,伴随着地表径流的增大,河流的水流量也会随之增加,这就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等问题。因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使地表径流显著降低,这对于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1.2、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的高效利用,同时还能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说,它不仅是我国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确保整个经济健康运用的重要基础。对于水利可持续发展来说,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同时该工作又有着较强的系统性与关联性,因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促进水利工程的开发、利用,促进资源的节约与合理配置、促进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3、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 现阶段,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还能有效的提升水利工程的效益。一般来说,为了有效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我们大多会兴建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相应的设施对于泥沙的拦截可以起到显著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使进入到水库、湖泊、河道中的淤积减少,同时也可以使水库以及涵闸等水利设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进而可以带动水利工程使用效益的提升。 2、水土保持现状 2.1、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相对滞后 水土保持工作在很早就得到了重视,积攒了许多经验,但是与其他省份或者国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些技术理论上的差距。①理论研究方面,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有待提升;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实际应用进程缓慢;③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要求较高,而且环境复杂,尚缺乏技术标准和经验,高陡边坡、弃渣弃土造成的松散堆积物治理困难,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与投资环境。全省各地虽然有多个不同级别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站,但普遍存在力量分散、设备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2.2、治理任务艰巨,投入严重不足 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建设出现局部改善但整体却持续恶化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长期投入较少,虽然省政府近年来持续加大关注,但是相对彻底解决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的实际需求来看,投入力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3、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提升水土保持意识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言,为了促使其相应工作的执行较为流畅可靠,还需要重点围绕着基本意识层面进行优化布置,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价值。结合这种水土保持意识的有效提升而言,其主要就是为了促使相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决策人员以及相关落实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性。尤其是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必须要清晰认识,如此也就能够有助于保障相应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当然,这种水土保持意识层面的有效提升不仅仅要求相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自觉落实,或者说是仅仅从宣传层面进行加强力度,促使其基本意识能够得到改进优化,还需要重点从相关法律法规层面进行有效约束,逐步完善当前有关水利工程项目的基本内容,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落实经济效益,尽量避免了该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终促使相应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较为合理,水土保持方面的各项任务也能够得到较好体现。 3.2、创新应用各类技术手段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各类水土保持处理手段以及技术方式的有效选择和合理运用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一环,其直接关系到最终的落实价值效果。基于这种施工技术手段的有效开展落实而言,其不仅仅是单纯针对植被覆盖率进行提升优化,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其它先进的水土保持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改善、调度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进行重点剖析,促使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可靠运行效果,各类先进的技术处理方式以及材料也应该得到恰当选择和运用,逐步提升其整体改良优化效果。此外,为了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效果,还需要切实围绕着相关监测技术进行有效运用,不仅仅要监测周围水土流失状况,还需要对于水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如此才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稳定性价值。 3.3、改良水资源的环境和质量 水土保持往往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模式,大面积的植被系统的建立使得生态环境得以有效的恢复和一定程度的改良,植被净化了空气并在蓄水、保土和保肥的同时拦截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物,使江河的水体质量得以改善,污染程度大大降低。 3.4、制定水土保持监查制度

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Vol.28No.11 Nov.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1期(上) 2012年11月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实质是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和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几千年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特别是对自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已被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接受,世界各国都已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长期和共同的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水利是基础产业,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利建设应该适当超前.同时,水利建设本身也要处理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现在所从事的水利建设,不仅要为当前、为我们这一代着想,也要有利于长远,有利于子孙后代,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水利建设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必须走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相协调的道路,既要满足兴水利、除水害的功能及经济发展要求,又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1 我国水利建设的成就 水利建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夏朝的大禹治水,已有四千多年.纵观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凡治国安邦者,无不重视水利.有些历史上留下的水利工程经历了2000多年,仍在发挥其巨大的效益,并将长期为人民造福.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全国修建和加固了江河湖泊防洪堤26x104km,海塘7900km,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5万座,全国主要江河初步形成了以堤防、河道整治、水库及滞洪、分洪区组成的七大江河防洪体系,达到泄蓄兼筹,抗洪减灾,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2)发展灌溉,50多年来,中国共兴建万亩以上灌区5600多处,打机井400万眼,修建了大量水库、水塘、水窖等,使粮食增产,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3)50多年来,我国修建了大批供水水源及输水工程,保障了工业、城市用水,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城市化建设;(4)经过50多年的努力,全国水电装机达7935x104kW,年发电2431×108kwh,水电迅猛增加,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都分,而且有力地缓解了燃煤引起的污染问题,促进了航运、 旅游、水产等的发展,大型水电站同时兼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功效.2 我国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相比,尚存许多差距,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显现,有的是水利发展阶段性变化带来的,有的是水利工作不到位、不落实造成的,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1 防洪工程建设任务繁重 我国2/3多的固定资产、近1/2的人口、1/3的耕地、数百座城市,以及大量的重要设施和工矿企业都位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由于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洪水灾害发生频繁,受洪水威胁严重.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万多亿元,其中1998年损失达2500多亿元.近5年来,国家用于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达1200多亿元,加上地方的配套资金,共计2000多亿元,建设了以长江、黄河为重点的江河堤防加固工程、蓄洪区安全设施、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使防洪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按照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标准,已基本完成加固任务.由于全国的防洪工程面广、量大,所需的投资多,战线长,所以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防洪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全国26万km江河堤防中的大部分还需要加固;8万多座水库中的约1/3需要除险加固;蓄洪区建设需要调整思路,加快建设;还需要建设一批拦蓄洪水的枢纽工程;预警预报系统工程等非工程防洪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洪建设如不能适当超前,经济建设越快,遇到特大洪水时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2.2 水资源过度利用 论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张 军 (内蒙古上湾子1级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水利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在中国的发展史中更起着特殊的作用,为中华各族人民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空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指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水利建设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介绍我国水利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从技术、 经济、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综合措施;对策中图分类号:TU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1-0060-04 60--

农村水利综合规划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农村水利综合规划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1 综合说明 (1) 2 基本情况 (6) 2.1自然条件 (6) 2.2社会经济状况 (11) 2.3自然灾害情况 (12) 2.4农业生产现状 (14) 3 农村水利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3.1农村水利现状 (15) 3.2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做法与成效 (22) 3.3农村水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6) 3.4加快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31) 4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4) 4.1水土资源总量 (34) 4.2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 (37) 4.3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0) 4.4水土资源供需评价 (40) 5 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 (42) 5.1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42) 5.2指导思想 (42) 5.3发展原则 (43) 5.4发展目标 (44)

6 工程建设规划 (46) 6.1工程建设标准 (46) 6.2总体布局 (46) 6.3工程建设规划 (47) 7 工程管理与服务体系 (55) 7.1建设管理 (55) 7.2服务体系 (56) 7.3水利信息化管理 (57) 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9) 8.1投资估算 (59) 8.2资金筹措 (60) 8.3分期实施计划 (61) 9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 (63) 9.1经济影响评价 (63) 9.2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64) 9.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及方法 (65) 9.4环境影响评价 (66) 10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68) 附表: (70) 附图: (70)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戴建刚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戴建刚 发表时间:2018-10-01T17:03:29.4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戴建刚[导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日益恶劣,这种环境问题的表现也是多个方面的,比如从水环境角度来看,其问题就表现在很多角度,不仅是日常最为常见的水资源污染以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问题,在水土流失方面存在的威胁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如此也就必然需要结合该类问题的原因及其具体防治措施进行重点把关。 安徽省舒城县水利局安徽六安 231300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日益恶劣,这种环境问题的表现也是多个方面的,比如从水环境角度来看,其问题就表现在很多角度,不仅是日常最为常见的水资源污染以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问题,在水土流失方面存在的威胁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如此也就必然需要结合该类问题的原因及其具体防治措施进行重点把关。水利工程项目在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强对于水土保持的高度重视是比较有效的一个解决手段,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应该在后续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措施 1.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利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对水利资源的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占有的水资源相对较少,水利资源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此外,人们的节水意识不足,使得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部分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在耕地方面,导致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三是部分水利工程的设计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使得水利工程的效率较低。 2.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分析 2.1洪涝灾害日益严重 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而言,其对于周围环境带来的威胁还表现在相应洪涝灾害方面。因为相应水土流失,相关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严重降低,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相应区域内更加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因此而带来的问题故障更是极为明显,洪水泛滥问题形成的威胁在当前日益明显,尤其是对于河流的下游居民,其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2影响水利工程效益 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还会对于相关水利工程项目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导致其运行效益降低,整体作用价值出现明显的受损缺陷。在水土流失状况下,其相应区域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土壤裸露问题,进而也就容易导致其该区域内的泥沙等大量堆积,周围的水库等设施功能受损,并且还容易出现河床抬高等缺陷,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洪能例也会产生较大的威胁,进而极易引发上述各类灾害事故。 2.3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相应洪涝灾害事故的发生必然会对于周围环境产生极大威胁,尤其是对于水体质量,其不仅仅携带者大量泥沙材料,还容易导致其混杂大量的农药或者是化肥。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其整体运行的清洁性不足,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扩散范围越来越广。由此可见,水土流失问题的威胁是比较突出的,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其对于可持续发展具备着较强的作用价值效果。 3.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提升水土保持意识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言,为了促使其相应工作的执行较为流畅可靠,还需要重点围绕着基本意识层面进行优化布置,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价值。结合这种水土保持意识的有效提升而言,其主要就是为了促使相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决策人员以及相关落实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性。尤其是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必须要清晰认识,如此也就能够有助于保障相应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当然,这种水土保持意识层面的有效提升不仅仅要求相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自觉落实,或者说是仅仅从宣传层面进行加强力度,促使其基本意识能够得到改进优化,还需要重点从相关法律法规层面进行有效约束,逐步完善当前有关水利工程项目的基本内容,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落实经济效益,尽量避免了该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终促使相应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较为合理,水土保持方面的各项任务也能够得到较好体现。 3.2完善制度建设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还需要重点从相关制度层面进行完善,促使其能够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形成理想的保障约束效果,如此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后续流畅性,避免了在任何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者是遗漏。从具体工作的落实中来看,这种制度建设必须要较为完善详细,能够对于整个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落实形成全面控制。从基本构成上来看,相应制度建设不仅仅要切实围绕着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基本需求和相关制度进行匹配性构建,促使其能够在基本施工管理层面具备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还需要切实围绕着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构建相关管理制度,促使其能够有效促进和约束相关水利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任务,切实保障整体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这种水土保持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难度比较大,应该针对该项任务的具体负责人进行明确职责划分,并且针对其具体任务要求以及落实的绩效考核进行完善,如此才能够充分提升其有效满足运行效果,避免了任何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问题[1]。 3.3做好总体规划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施工建设而言,为了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水土保持效果,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整体规划进行分析,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效性,具体方案的执行也能够较为有效合理,避免可能出现的任何故障缺陷。结合这种总体规划的有效落实,因为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繁杂,为了促使其表现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效果,必须要首先保障其各个基本手段和措施应用能够具备理想的协调性,整体规划落实较为系统,如此才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可靠价值。另外,这种水利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后续可持续发展进行重点把关,促使其相应总体规划能够较为合理有序,如此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连贯性,在后续长期发展中具备理想的作用效能,避免仅仅着眼于当下,或者是仅停留在表面做文章,应该促使其实效性得到体现,进而才能充分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落实效果[2]。 3.4创新应用各类技术手段

操作系统发展史

CP/M系统 计算机语言百花争妍的七十年代,计算机本身正向微型化方向发展。1971年,Intel 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了四位Intel 4004芯片,1973年,又研制成功八位Intel 8086芯片。微型机的诞生,已经指日可待。 七十年代中期,台式微机,工作站,超级微机,膝上机相继面世,“谁来指挥他们”,人们千呼万唤。 事实上,早在1972年,AMAA(美国微型机协会)就悄悄地为一个“指挥系统”作临产前的准备了,他们用PL/M程序设计语言为Intel 8086编写了纸带编辑程序ED。1973年,PL/M的创始人Gary Kildall博士决定“挂帅亲征”,很快在DEC公司的主机TOPS-10上,培植成功一个管理程序和数据的“胚胎”。博士旗开得胜,感觉当然是“味道好极了!”,但Intel 公司及其它著名电脑公司却对此充耳不闻,这使“元帅”和“士兵”们很是光火,1974年,“胚胎”得以向全世界公布:版本号V1.3;大名:CP/M;全称:Control Program/Monitor (控制程序或监控程序)。 虽然CP/M V1.3 是为肩任“控制程序和数据”的“上帝”而来的,但“上帝一世”却颇受冷落,电脑业者依旧冷眼旁观。1975年,CP/M V1.4 继承“王位”,开始大造舆论,加之Kildall 博士创建了Digital Research(数字研究公司),为CP/M呐喊欢呼,CP/M陆续被各国微机厂商采用,围绕他的软件也爆炸般地得到了开发。CP/M变红发紫,神话般普及,被推崇为“标准八位机软件总线”,Kildall 博士更是声名远播。 CP/M其实就是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享有指挥主机、内存、磁鼓、磁带、磁盘、打印机等硬设备的特权。通过控制总线上的程序和数据,操作系统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人们的指令,如同指挥一台晚会或乐队,高效率地合奏美妙的乐章。 繁荣的CP/M家族不断添丁。运行在Intel 8080芯片上的CP/M—80;运行在8088、8086芯片上的叫CP/M—86;而在Motorola(摩托罗拉)68000 上运行的CP/M 叫做CP/M-68K。CP/M—80、CP/M—86、CP/M-68K等组成了庞大的CP/M家族。 单用户的CP/M—80操作系统,后来发展成多用户的MP/M—80,单用户的CP/M—86又发展成并发的CP/M—86和多用户MP/M— 86,它们成为家族的新生力量。 CP/M开创了软件的新纪元,称得上是计算机改朝换代的里程碑。 DOS系统 七十年代末期,CP/M后院起火,其微机操作系统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1979年,IBM公司为开发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86,请微软公司(Microsoft)为IBM PC设计一个磁盘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慷慨承诺,但当时手头仅有XENIX 操作系统,XENIX操作系统要求处理器支持存贮管理和保护设备的功能,可P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