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温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学解读

重温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学解读

重温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学解读
重温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詹姆逊《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学解读

阿多诺的星丛理论

原标题:非同一性意识: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核心 辩证法的目标是把事物中非概念性的内容从概念的同一性的强制中解救出来,社会批判的目标是在经济生活中把使用价值从交换价值的压制中解救出来,继而把社会从同一性的深渊中解放出来。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阿多诺的核心思想否定的辩证法从哲学上概括了这个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精髓。阿多诺集中批判了传统哲学对“同一性”的追求,在批判同一性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的传统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否定的非同一性思想。阿多诺提出非同一性哲学旨在解救传统的形而上学,并对由同一性哲学造成的资本主义的生存异化与资本集权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致力于探索纷繁的世界背后那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永恒的“一”,“同一性”是传统哲学追求的基本精神。同一性被传统形而上学看作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它将整个宇宙世界理解为一个总体,使每一个哲学体系都变成与这个总体相对应的思维总体。传统形而上学一直在试图寻求一种绝对的出发点,绝对的出发点使传统哲学成为具有同一性逻辑和思维理性的形而上学。 阿多诺用否定的辩证法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同一性进行批判,批判不仅意味着对同一性原则瓦解的愿望,还体现着对非同一性的渴望。如果说《启蒙辩证法》体现了阿多诺对工具理性和形而上学同一性原则的批判,那么,《否定辩证法》中阐述的非同一性则体现了他对辩证法的拯救。提出非同一性绝非意味着要颠覆“第一哲学”,阿多诺一再强调:“在批判本体论时,我们并不打算建立另一种本体论,甚至一种非本体论的本体论。”在他看来,既然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同一性体现为主体对客体、概念对非概念物的强制,那么“非同一性意识”就意味着不像同一性中主体和客体、概念和非概念物关系的颠倒,而是表现为主体与客体、概念与非概念物之间保持“和而不同”、差异而不分裂、斗争而不互相伤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中介的。 非同一性意识是阿多诺否定辩证法思想的核心,非同一性认识想说出某物是什么,而同一性思维则是说某物归在什么之下、例示或表现什么以及本身不是什么。在同一性之中的非同一性才是阿多诺思考的起点,而对否定辩证法来说,批判的任务就是以非同一性来彻底清除同一性,批判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瓦解的逻辑 辩证法的逻辑是一种瓦解的逻辑,它要瓦解的是虚假的概念同一性,瓦解黑格尔辩证法的逻辑。在黑格尔辩证法的二分之中,客体成为被支配的异己物而被占有,这本身就是一种主体同一性的秩序预设,这必然造成思想成为总体的内在要求,即二元论的最终结果还是思想的同一性。否定辩证法的运动不是倾向于每一客体和其概念之间的差异中的同一性,而是怀疑一切同一性,瓦解认识主体首先直接面对的概念的、准备好的和对象化的形式,否定辩证法指出被否定的东西直到消失之时都是否定的,这是和黑格尔的彻底决裂。 瓦解的逻辑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意识,对同一性意识的消解。阿多诺认为,同一性意识的特点是首先借助概念,然后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建立起一种先验结构,最后再用这种概念式的先验结构去规范生活。这种同一性意识的本质是一种基于概念建构的理论范畴式的集权主义。只有诉诸非同一性哲学才能破解这种 同一性的魔咒,非同一性哲学彻底地怀疑一切同一性,坚持现实的复杂

浅谈建筑类型学

浅谈建筑类型学 摘要:类型学是一种分析建筑的方法,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认识,可以使建筑设计师对特定历史的文化生活与真实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类似于以往而又不同于以往建筑形式的理想建筑。 关键词:类型学;建筑设计;方法论及现实意义 1建筑类型学的含义 “类”,即有种类、同类、分类、类别之意。我国古代逻辑中,“类”就已被作为推理原则的基本概念和手段了。所以,“类”也有相似、类推、法式的含义。现代词“类型”更加强调了其方法论特征。类型,指按照事物的共同性质、特点而形成的类别。性质特征相同或极其相近的群组为其主要内容。群组,是类型形成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单体。 类型概念是法国拿破仑时代著名理论家Q•德•昆赛(Quatremere De Quincy)第一次提出的。他认为:“类型”一词代表完全去复制或模仿一事物的意欲,而不是相同的形象,至今还适用。而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认为类型就是人类在其漫长的生活与艺术实践中,历史的、约定俗成的确定下来的各种形态和形态关系。它既原始,又新奇。由于它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所以它曾经也必将永远为人们所接受。因此,类型并不意味着对事物形象完全的抄袭和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因素的观念,是人们能够据此创造出种种绝不雷同的作品的概念。这也就是说,类型所模仿的总是感情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类型决非等同于建筑师所设计出的形式,形式只是类型的一个变体。一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变体,这就很好地解决了统一与多样的矛盾问题。 2建筑类型学的研究重点 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3个主要方面:类型选择、类型转换及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研究。 2.1类型选择 它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有时候,创造过程也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选择时应该依据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2.2类型转换 转换是结构的基本属性和构成方法之一。转换的最常见方式是在同一类型内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杨永胜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从中体会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育学原理也告诉我们: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必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师,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数学作为基础教学学科,其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空间。“真正的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经深刻地指出,数学是“辩证法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在数学的知识内容、思想方法中就隐含着丰富的辩证因素,是辩证规律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揭示各种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所隐含的辩证因素,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展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所反映的辩证原理,无疑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在中学数学课程内容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着重在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概念开始于人们在生活和劳动的实践中对最简单的数与形的认识,整个数学也正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数学概念的发生以及数学原理的形成,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进而形成高度抽象的数学理论。正是因为数学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数学才有着广泛的应用,才更有利于从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正确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数学的概念、法则、规律等大多是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因而在数学的概念、法则、规律等的教学中,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知识,应该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向学生展现这些知识的发生、形成的过程,使学生通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例如,结合实(复)数的概念、平面几何、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等这些对知识发生过程和应用的教学,突出实践---理论---实践等观点。 例如“复数”概念的教学,可采取如下方法: 1)先回顾,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的过程: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自然数;实践中反复出现某种东西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便产生了零;解决度量中量不尽的问题,产生了分数;讨论无公度线段的比,产生了无理数,从而在数概念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实数系统。 从自然数集到实数集几次数集扩充的规律:自然数(添进0)——正整数(添进正分数)——非负有理数(添进负整数、负分数)——有理数(添进无理数)——实数。 2)这个认识过程体现了如下规律,每次扩充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实践的需要(必要性),都新增了规定性质的新元素;在原数集内成立的规律,在新扩充的数集内仍成

阿多诺

阿多诺《美学理论》笔记 1阿多诺简介 (Theodor Wistuqrund Adorno,1903—1969)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阿多诺深谙现代音乐,他的音乐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中最具特色的。阿多诺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广泛,主要的哲学、美学著作有:《启蒙辩证法》(1947)、《新音乐哲学》(1949)、《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1955)、《否定的辩证法》(1966)、《美学理论》(1970)等。 2美学理论简介 《美学理论》[德]阿多诺著 王柯平译滕守尧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出版 印数:5000册 3作者的观点 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是以他独特的“否定的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他强烈反对自黑格尔到卢卡奇以强调“总体性”和“同一性”为特征的辩证法,认为“总体”、“整体”、“同一性”都是虚假的,是对个体性、差异性、丰富性的粗暴干预与整合。对抽象、普遍、整体性、同一性的维护,实际上是对侵犯、消灭差异性、个体性的强制性社会结构的虚假辩护。因此他与黑格尔“整体是真实的”命题针锋相对,提出“整体是虚假的”的口号,以摧毁社会强加于个体身上的总体性枷锁,反抗社会对人性的禁锢。 阿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出发,深入地研究了艺术、特别是现代艺术的本质及其审美特性。他认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应该是否定性,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认识,这是由于艺术是对尚未存在东西的把握,现代艺术追求的是那种尚不存在的东西,从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否定,现代艺术是对完满的感性外观的扬弃。循此思路,阿多诺深刻而精彩地论述了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1)非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数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存在的依据,又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数学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如辩证法,物质和意识的第一性问题,量变到质变的问题,矛盾双方的依存问题,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问题等等。因此,本文从五个方面谈数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一、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如无理数的产生就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一个飞跃。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倡导“唯数论”,即任何量均可以由两个整数之比来表示。但到公元前五世纪末,希腊数学家们却发现有些量例外。在平面几何中寻找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公共度量,其结果与“唯数论”产生了矛盾。因此发生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主要原因是认识上的局限性、片面性和绝对化。人们对“唯数论”产生了怀疑。数学家们后来又发现了更多的不能用两个整数之比表示的数,把它们统称为无理数。能用两个整数之比表示的数叫作有理

数。这说明物质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物质决定一切,意识反映物质。 二、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 在哲学中,把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作量变。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叫作质变。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如极限的教学中,每个加数都存在极限且每个加数的极限值都等于0,但的确不等于0,它的正确解法是 又如无理数的发现,它也是人的意识由量变到质变的产物,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产物。 三、真理的绝对性的哲学思想 真理是绝对的,但人对真理的反映是片面或存在局限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有正确的,也有歪曲的,还有片面性或存在局限的。由此?a生了真理的相对性。如数学悖论的产生和数学“危机”的发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数学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真实可靠的。但人的意识总达不到完美无缺的状态。由此产生了三次数学“危机”。导致第一次数学“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一方面未能正确认识“一切均可以归纳为整数之比”这一结论的局限性,由此把它看成是绝对的完善的真理。这样实际上就造成了一种片面的、僵化的概念。另一方面,不可通约量的发现,最终必将导致

什么是语言类型学

《什么是语言类型学》读后感 本学期阅读了一本语言学专业书籍—《什么是语言类型学》。这本书使我不仅仅了解到了语言类型学的相关知识,更加是让我对世界语言的共性得到了了解。世界上的语言有几千种,但是它们却都可以找到一些共性。同时,阅读这本书也使我更加了解了我们的母语—汉语。 语言类型学是属于语言学,而不是属于类型学。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世界上所有语言的类型。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不一样,外语跟自己的母语会完全不同。但是在世界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来看,语言也是有类型的,但只有几种为数有限的语言类型。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中的要素和规则的。语言中的要素都是客观存在的,例如语音和词汇单位。语言中的规则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构词法、句法、篇章构成的方法等等。要素的客观存在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的,规则的客观存在则是要通过不以某个人的意志转移而必须服从来体现。因此语言学要研究的都是可观察的对象,拿客观性这个标准来衡量,语言学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它不同于主观性为主的文学艺术等学科。 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人类对探索自己的语言的兴趣至今不减。我们对语言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解释某种语言现象。通过这本书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类型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实际上就是普遍性,或者共性。因此语言类型学对世界语言的划分是一种追去普遍共性理论解释的工作。它对语言的划分本身表现为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尽可能地对所有语言具有普遍的解释价值。语言类型学要解释的是不同的语言类型之间都有哪些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在哪些方面要表现为一套规则系统,这种规则系统背后是什么样的制约规律在起作用,这种规律性的作用是否同样作用于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通过对语言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考察,发现某些规则是某些类型的语言所具有的,而另一些语言并不具有。语言类型学也同样追求对人类的语言作出普遍的解释,并且通过建立一套有层次的规则系统来解释的。这就是我读过这本书所了解到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目标。 每一种学科有自己的研究目标就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也是由研究目标所决定的。语言类型学首先便要学会调查。语言类型学要建立的是人类语言的类型,它理所当然地包括现存的世界上的所有的语言,因此语言类型学要求研究者对人类语言作尽可能广泛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抽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对各种现象进行一致性分类,并从这些分类中寻求规律。接着研究语言类型学就要分类并寻求相关性。如果一个研究者仅仅对某种语言现象进行了甚至是穷尽性的调查,得到了许多翔实的数据或者是资料,接下来更重要的工作是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同时寻求这些类别与另一些相关的类型参项的联系,即寻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致性或条件关系,只有把这种一致性或条件关系建立起来,我们才能从中寻求解释,才能建立起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最后对类与类之间的相关性或条件关系提出它们为何存在必然关系的证明和解释。这就是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格林伯格是语言类型学研究学者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现代语言类型学的奠基者。他将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向从语言的形态研究方便转向了语言的语法类型。因而语言类型学的形态类型和语序类型是研究得相对较为充分的,成果丰富。而语音类型、历史演变类型、时体类型、地理类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理解,使我知道了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领域。我相信,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类语言的真实面目终究有一天会完全展示在我们面前,犹如人类基因图谱真是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是我们能一睹生命的奥妙一样,我们

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到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内在逻辑演变

从实践辩证法的现实转向到否定的辩证法的文化转向——马克思到阿多诺辩证法的内在逻辑演变 摘要:从实践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的逻辑演进来看,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是对传统辩证法的批判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或在形式上完成了辩证法的精神性的运动。然而,这种辩证法表面所具有的批判性与否定性实则是对现存事物作为保守理论的一种辩护,也就是对“旧世界”的维护,而不能彻底的“改变世界”。马克思实践的辩证法正是切入现实之中,只有对社会批判即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才能彻底的改变世界,以实现人类的整体的解放。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关系在内的整个唯物史观的批判,无论马克思对整体性的社会批判还是对人类解放的政治追求,他的批判是以建构性为基础的,他的批判既是对启蒙以来辩证法的最高完成也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最后阶段。终结本身就意味着开启,以解构性形式出现的辩证法就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是以解构性为基础的辩证法,阿多诺辩证法之所以会走向“否定的”批判性,之所以将马克思对于社会制度的现实批判转向对文化的现实批判,从现实批判性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是阿多诺辩证法的过渡和历史逻辑发展的一个理论环节。 关键字:否定的辩证法实践辩证法现实转向文化转向 一、马克思实践辨证法批判的现实转向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批判的现实转向是针对传统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的基础之上而转向对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他反对一切将辩证法建立在抽象事物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反对为哲学寻找一切本体论的基础。他立足于实践对传统的辩证法予以批判,即对旧世界进行批判而发现新世界。这个新世界不再停留于抽象的思维层面,而是转向到人的现实生活之中。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独立的观念都不会成为历史,他反对建立任何一种哲学的本体论,哲学在马克思的视域内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环境。马克思所要改变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表面所具有的批判性与否定性,而实则是作为一种保守的理论对现存事物进行完整的辩护,这种“批判的武器”即理性实则是在理论层面对现存的世界进行着解释。而马克思抓住了黑格尔辩证法所存在问题的关键之处,他用实践的劳动特征对现实的矛盾进行彻底的批判与否定,这种革命性的力量是现实的革命性的力量,它是一种“武器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理性的批判当然不能代替现实的批判,只有对现实的社会或资本主义的制度进行批判才能够彻底的改变世界。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批判时指出,“现代德国的批判着意研究旧世界的内容,而且批判的发展完全拘泥于所批判的材料,以致对批判的方法采取完全非批判的态度,同时,对于我们如何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这一表面上看来是形式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本质的问题,

城市设计文献综述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首次出现于195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举办的“城市设计系列研讨会”。它的出现取代了含义较窄的“市政设计”(Civic Design) ,而是更多地从人的体验和社会试用角度去关注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对“公共领域”(Public Realm)的设计和管理(Carmona, 2003)。城市设计从20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及创作方法,并在过去的20年里,得到实践操作的验证日趋成熟,被越来越多地被东西方学界所认知和接受。 城市设计最初起源于对当时西方社会盛行的“现代主义”城市建设的一种批判声音、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考,它包括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等的颠覆性质疑。这种对当时权威的质疑首先出现于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一书。书中从一个普通城市居民的角度,强烈地谴责了以CIAM为首的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对美国城市的大肆破坏,并指出现代主义设计中所提倡的所谓“花园城市”会导致城市高犯罪率的产生。而真正的和谐城市的设计应该更多地鼓励公众回归街道、广场及其他公共空间。 此外,对城市设计的理论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文献和思想还包括: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City,1961)所提出的城市空间的“可读性”(legibility),强调了城市设计中,公众对城市场所的认知;高登库仑在《城镇景观简编》(Gordon Cullen, The Concise Townscape, 1961)中提出用创造“一系列视觉印象”(a serial vision)来构筑城镇景观,并为后来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美学创作方法;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Aldo Rossi,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1965)从对传统城市的类型学研究关注人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度,并提出城市的“集体性记忆”概念;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Yan Gehl, Life between Buildings, 1971)中深刻地剖析了街道、步行道和公共广场做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容器”和社会交往的场所的重要性;而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Christopher Alexander, A Pattern Language,1977)则为设计师提供一种“有用(但并非预先确定的)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序列”,使城市设计具有了全局控制及阶段发展的可能性;科林若于1984年在《拼贴城市》中提出新老形式在城市空间中的并存,再次强调了城市的多元性(Variety)的重要;1985年牛津理工学院以本特利等所组织的学术团队完成的《共鸣的环境》(Responsive Environments: A Manual for Designers)首次填补了城市设计实践方法指南的空白,从此城市设计逐渐从理论研究步入实践操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处在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及其提出的“新传统邻里”(NTDs)、“步行口袋”(TOD)等等,这些理论的出现都不断地为当今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垫定基础。 随着七、八十年代城市设计理论逐渐成熟和发展,基于学界对前期理论的认可和共识,进入90年代以后,对城市设计的研究有了更全面和系统的发展。Leon Krier于1990年提出了四种城市空间的类型(见图),并严厉地批判了“现代主义”设计师们创造出来的只注重建筑形式而完全忽略城市形态的发展模式。Albert Pope又在《阶梯》(Ladders, 1996)中就城市街道网的蜕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快速交通及交通层级系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中断了网格空间的连续性,排除了选择机会,形成了‘超级街坊’”,并把这种过程称为“网格系统腐蚀”(见图)。1998年John Montgomery以图表的形式提出增强城市空间潜在场所感的设计要素,他们分别是:活动(Activities),意象(Images),及形式(Forms),并详细地罗列了每个要素所包含的详细设计内容. 城市设计理论发展至今一直在反复地探讨着几个话题:“什么是城市设计”、“什么是好的城市设计”、“好的城市设计必须具备的要素”,等。Kevin Lynch于1981年为城市设计的5个功

论阿多诺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卷第%期’()*+,-(./),01203(,-4+5)67*892,:;2*63(--2<2 =(->%&?(>%!&&@年A 月 #B;0-(6(C;8,+5D(:0,-D:02+:26$ ’)+2>!&&@ 论阿多诺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陈士部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淮北!%E&&&) 摘要:阿多诺的理论想象由“启蒙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再到“艺术的辩证法”,昭示其批判思想进展 的理论路径。反艺术、审美形式与审美幻象设置了阿多诺所营构的艺术张力态势的三条重要维度,其中隐含的诸多悖论深刻地体现了他的美学批判强调哲学反思与艺术经验互补性整合F 力主社会现实、艺术作品与审美主体开放式并存等现代性特征。深入地研讨这些问题有益于我们重建具有实践性品格的审美理论F 有效地解读现代艺术文本F 同时也为反思审美现代性问题提供宝贵的话语资源。 关键词:阿多诺;美学批判;反艺术;审美形式;审美幻象中图分类号:GH%I &A@ 文献标识码:J 文章编号:"&&%I !"%K (!&&@)&%I &&!"I &E ———————————————— 收稿日期:!&&@I &"I &%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现代性语境中的阿多诺美学思想研究》(!&&@6L!"E )作者简介:陈士部 ("@AH I )F 男, 江苏东海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博士#生$论坛"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他的批判理论在二战后进入巅峰时期,其标志就是他的《否定的辩证法》("@AA )和《美学理论》("@M&)的著述与问世。其中,阿多诺晚年写成的《美学理论》以其美学批判的方法策略标示其批判理论的新高度,同时又展露出其批判思想的种种困境,而这些理论困境却又给继起的后现代文化思想提供了反思的契机。在某种意义上说,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是说不尽的。本文将在考察阿多诺美学批判的理论前奏的基础上,拈取、分析阿多诺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以展示其独特的思想精神风貌,并尝试做出我们的评判。 一、美学批判的理论前奏 阿多诺晚年致力于美学的反思是有其必然性的。这既有德国古典美学以及阿多诺熟知的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现代美学思想作为外在语境的诱因,又有他早期的艺术修养和大众文化批判实践等自身条件,此外,他原有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原则(“启蒙辩证法”和“否定的辩证法”)使他对美学、艺术的反思有了厚重的理论背景与可 资沿袭的批判范式。当然,在《启蒙辩证法》和《否定的辩证法》中,阿多诺已把传统美学作为自己的批判对象,也就是说,美学批判已成为他的批判哲学、批判理论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写的《启蒙辩证法》以追根溯源的方式考察了资本主义工具理性、极权主义何以产生、发展的问题,他们找出了其中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主观与客观分裂等症结,深刻地指出了启蒙理性破除了神话而自身又成为新的神话的辩证历程。艺术同样被整合在这种辩证的历程中,也就是说,艺术在启蒙初也是启蒙的武器,艺术从巫术中分离出来,批判神话并撒播启蒙理性的种子,但最终它又成为启蒙理性、工具理性的俘虏,被“镶嵌”在欺骗人、愚昧人、压榨人的“文化工业”的机器上。这样看来,阿多诺后来的美学批判与《启蒙辩证法》之间有着微妙的精神联系,难怪以研究阿多诺著称的美国当代学者马丁?杰伊这样说道: “阿道尔诺向美学所作的战略撤退,早在《启蒙的辩证法》———即使不 是在此以前———就可见端倪。” N "O "@A I "@M (马丁?杰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代数学

无处不在的代数学 摘要:抽象思维是我们辨证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而代数是我们运用抽象思维的一种方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代数的发展历史,即代数的研究对象从原来的数和数的结构拓展到任何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结构,从而产生无处不在的代数学的思想。为了更鲜明地阐述观点,本文接着从认识世界事物的属性和联系两方面展示了代数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还以认识对称现象为具体例子,综合论证了上述的观点。最后,笔者还认真反思以代数思维看世界的缺陷。 关键词:代数,认识,物质属性,物质联系 数学是一门科学,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代数是我们运用抽象思维的一种方法。现在我主要想浅谈抽象思维是我们辨证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以下仅是我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及日常思考所得的结论,若有不恰当的地方,望指正。 代数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数学中的代数最初主要研究的是数,以及数所衍生出来的对象,如代数方程的求根。初等代数主要研究的就是数与数的运算。中学数学虽然有所谓的代数式的概念,但这些概念本质上代表的仍然是数。高等代数引入行列式,矩阵等概念,但还是离不开数。数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可以进行加法,乘法等运算。这些运算的共同特点是:对于两个数,通过某个法则,可唯一求得第三个数[1]。但代数研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数,它的研究对象可以为各种各样的事物及事物之间的作用和联系。因为将某类事物抽象化后,即可以用字母(a,b,c,……)代替,它们具有类似数的特征。通过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并且应用它们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和其他实际的问题,如抽象编程中需要相关的抽象代数的知识,我们将代数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充了。它所研究的已经不再仅仅是数,而是具有某种运算的代数系统。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对某类物质加以比较,希望通过物质之间的联系去了解认识这一类物质。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要把某类物质进行细分,以便对各个特殊种类进行研究,或对其中特殊种类加以讨论,从而了解整类物质的性质。如,在水果中,苹果和香蕉之间就有苹果比香蕉甜,或苹果不比香蕉甜,或其他情况。同时,根据一个水果是否是苹果,我们可以将水果分成苹果或非苹

阿多诺的简介

阿多诺的简介 阿多诺1903年的夏天阿多诺出生于德国的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一位大 学教师,可以说阿多诺出生在书香世家,后来阿多诺又成功到法兰克福大学念书,一直在 家乡从事哲学和音乐理论方面的研究,阿多诺在中年的时候提出了完整的社会批判理论思想,并且因此声名大噪,震惊了整个欧洲的哲学圈子。1921年的时候阿多诺从法兰克福大学毕业,1924年的时候又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法兰克福学派是当时欧洲一个著名的哲学领域,他们主要认为社会批判领域理论是正确的,并且涉及到很多的人文学科知识,阿多诺最大的成就就是成为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将,跟 其他欧洲的哲学学派进行广泛的讨论。阿多诺简介还曾经提及他晚年曾经为很多音乐领域 方面的书籍作序,而且还写过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这种传世篇章,之后一直 隐居在瑞士,没有出现在大众视线,阿多诺最后在瑞士度假的时候突然心脏病发作,猝死。 阿多诺美学思想是以独特的否定辩证法为这些基础的,阿多诺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美学 这门学科的范围,也使得人们对于美学有了重新的认识。 就那个时代而言,阿多诺美学思想是十分超前的,阿多诺美学思想以否定辩证法为基础,他强烈反对总体性和同一性,阿多诺独创了一种新的总体的辩证法,是个体差异性和 丰富性的结合,阿多诺美学思想把之前黑格尔和卢卡奇的美学思想同化了,但是一定程度 上又加了阿多诺本身的色彩,实际上是对侵犯消灭、差异性、个体性的辩护。 除此之外阿多诺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提出整体是虚假的口号,以此来摧 毁社会强加于个体身上的总体性枷锁,从而反抗社会对人生的禁锢,从这一点上来说,阿 多诺美学思想是非常先进的,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因为阿多诺美学思想一提出便立刻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对欧洲上个世纪封建思想产生的沉重打击。在阿多诺美学思想中还有这 样一个超前性观点,阿多诺认为艺术中的超前性是通过展示升华过的理想而超前于经验现 实的,所以阿多诺认为美学永远是领先于现实经验之中的,从而否定现实经验,这也是阿 多诺美学思想中一个最为独特的地方。 阿多诺是德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社会学家和音乐理论学家,阿多诺曾经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后代历史学家一直对阿多诺的成就大加赞扬,认为他不仅奠定了欧洲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社 会批判理论学基础,而且还扩大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范围。 其实阿多诺的成就有很多,他出生于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商人家庭,曾经涉足过多个 领域,他博士的时候读的是哲学,所以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他担 当这个代表人物的时候跟欧洲很多哲学家展开了讨论,并且把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思想带 到了欧洲的很多个国家,扩展了这个学派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除了在哲学方面的建树之外,阿多诺还是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因为在阿多诺之前大家只是简单听说过社会

阿多诺美学讲稿

阿多诺美学思想管窥 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中,“法兰克福学派”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作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 Theodor w。Adorno,1903-1969)是当代声名日益远播的思想家之一。 阿多诺的思想倾向主要为七种方向:非正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主义、上流文化保守主义、犹太情感、拆构主义否定的辩证方法与怀疑主义精神。 阿多诺一生勤于笔耕,著书颇丰,其全集达23卷。从早期发表的美学专论《齐克果:美学的建构〉开始,阿多诺对现代美学的定位、转型与发展似乎情有独钟,即便在其哲学、文 化学、社会学和音乐学等论著中,也从不放过对现代美学与艺术进行多方位的审视与探讨。一般说来,《否定的辩证法( Negative Dialectics)是阿多诺的哲学代表作,而他竭尽数年功力撰写的《美学理论〉( Aesthetic Theory)则是其美学代表作。诚如马丁·杰所言,阿多诺的美学论述在这部内容丰富、构思宏远的遗作中“达到了顶峰”。①甚至阿多诺自己在给友人的信中也曾宣称,该书旨在再现他“思想中的精髓”。 在这部长达50万言的《美学理论》中,阿多诺主要依据他一贯倡导的文化批判主义方法,深入地检视和梳理了古典美学理论的长短利弊,分析和揭示了现代艺术的社会职能与真理 内容,同时指陈和预见出当代美学的新生条件与发展途径。其中对文化产业、技术效应、反艺术或具有“反世界”倾向的现代艺术等重要文化现象的批判,充满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后现代性的论述。这对今日

中国的读者来讲,委实发聩振聋,令人惊羡。就我个人所见,此书对于当代美学或审美文化研究的学术参考价值,犹如黑格尔的《美学》巨著之于传统美学或艺术哲学研究。 《美学理论》一书以阿多诺特有的无规则与非层递的风格写成。分析辩驳、广证博引、笔意纵横是该书的主要特点。此外,在其立论过程中,德国各种唯心主义乃至浪漫主义的学说对阿多诺来讲既是刺激物,又是陪衬物。阿多诺习惯从哲学的角度来思索美学与艺术等问题。他本人由于深受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浸润,特别是受康德、黑格尔和本雅明的影响,所以其思辩的学养甚深,行文颇为晦涩。另外,在他以怀疑的态度与批判的方法,来重估古典美学的价值和论证美学现代主义的必然性时,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营养成分,从而走上了一条扬弃移植——变通乃至兼容并包的研究道路。这样便给解读(包括翻译)造成困难。 阿多诺的大部分言论,也是有感于文化产业的流弊、社会人生的危机与艺术美学的前景而发的。 一、文化产业的流弊 阿多诺一直对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y)表现出莫大的敌视和忧虑。“文化产业”实际上是“大众文化”( massor lowbrow culture)的一个取代性术语。在他看来,大众文化整体上是一种大杂烩,是由上而下地强加给大众的。因此,他宁愿选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阿多诺把文化产业的起源追溯到17世纪,认为那是以娱乐为手段旨在达到逃避现实生活和调节世俗心理之目的的产物。他无不惋惜地感叹道:纯粹的

数学教学中的辩证法

数学教学中的辩证法 摘要: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数学这门科学是门古老的学科,是对客观的物理世界的一种抽象的描述,是根据自然辨证法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辨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数学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数学中的辨证法要点是:1.同中有异-分法 2.异中有同-合法 3.相互转化-化法 一、曲与直 直与曲除了有“非直即曲”的一面,也存在“亦直亦曲”的一面。存在直与曲之间的中介状态,通过这个中介状态,实现直与曲的转化,即在局部范围内(等价无穷小)“以直代曲”、“以曲代直”。如阿基米德的穷竭法。 二、常量与变量 1.常量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任意性。如极限定义中的ε,不定积分中的常数c。 2.常量与变量的相对性。常量与变量即有着严格的区分,又相互

依存,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偏导数。 3.通过常量来刻画变量。如微分方程中的常数变易法。 4.通过变量来研究常量。如利用导数求极值和拐点。 三、.连续与间断 1.连续与间断是事物两种不同的性态。有时二者性质截然不同。 2.连续与间断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如数列、级数与函数之间的转化,各种数值计算方法(差分、有限元、离散等) 四、有限与无限 1.潜无限。把无限看成永远在延伸着的变程或进程的观点。 2.实无限。把无限看成可以自我完成的过程的观点。 3.有限与无限存在质的差异。如许多运算法则不通用。 4.通过有限认识无限。如数学归纳法。 5.通过无限来表示有限。如函数的无穷级数展开。 五、抽象与具体 1.高度抽象是数学的主要特征。 ⑴数学抽象就是把对象理想化。 ⑵数学的抽象有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⑶数学的研究方法几乎完全致力于使用逻辑方法处理抽象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⑷数学有自身的符号语言来表述自身的内容。 2.高度抽象使数学具有广泛应用。

语言类型学的眼光

域的语言文字标准。信息领域的语言文字标准具有工业标准性质,促进了制标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在 民间首倡、政府颁布 转变到 政府为主之后,又开始出现 企业为主、国际合作 的制标新体制。 时代日行千里,新的语言生活领域不断出现,一些领域对语言文字标准会有新需求。比如,汉语国际传播需要建立语言文字标准、语言文字教学标准和相关的工作标准;计算机屏幕的书面语显示,需要有新的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标准;信息时代的小学识字教学,需要有合适的小学信息教育软件和支持识字教学的软件;需要研究中西文混排、汉语与民族语混排等的技术标准;等等。语言文字标准的制定应有战略性思考,在机制、体制等方面要有新举措,特别需要认识新形势,研究新问题,理念更新,思想解放,开拓语言文字标准建设的新局面。 [附注] !见?说文解字#序?。 %1981年5月停用。 &1987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确定将?聋哑人通用手语图?易名为?中国手语?。1994年出版?中国手语?(续集)。 2003年5月,?中国手语?再次修订出版。 [参考文献] [1]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1892~ 1995)[Z].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2]李宇明.搭建中华字符集大平台[J].中文信息 学报,2003,(2). [3]李宇明.信息时代的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J]. 语言文字应用,2009,(2). [4]厉兵.汉字字形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4. [5]王均.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M].北京:当代 中国出版社,1995. [6]清末文字改革文集[C].北京:文字改革出版 社,1958. 语言类型学的眼光 沈家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格林伯格(J.H.Greenberg)是当代语言类型学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他在1966年撰写的 语法的某些共性:论有意义成分的序次 (Some universals of gram 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一文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论文。语言类型和语言共性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类型学是通过比较从结构特点上对语言进行分类,然而比较得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比如,要比较各种语言名词短语的结构,前提是承认每种语言都有名词,这个前提就是语言的共性。另一个角度的理解是,世界上的语言看上去千变万化,无一定宗,其实不然,语言之间的变异要受一定的限制,有一定的变化 模式 ,有些变异不可能出现,这叫做 万变不离其宗 。这种普遍适用的变异模式也是一种共性。因此,语言的类型研究和共性研究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类型学主要关心语言有哪些种不同的变化类型,共性研究主要关心语言类型的变化有哪些限制。 研究语言的共性也就是要回答 什么是可能有的人类语言 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大致有两条路子,一条是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法理论,它主张对一种语言用推演法找出语 # 11 # 2009年第3期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笔谈

浅谈数学教学中辩证思想的渗透

浅谈数学教学中辩证思想的渗透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我们辩证的有力工具和表达形式。数学中充满矛盾、蕴含哲理,因此运用辩证思想在解决数学 问题时,往往会带来新的生机,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辩证思想思维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116-02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中充满着矛盾,也含有极其丰富的辩 证因素。在数学解题中,若能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矛盾,揭示联系,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而恰当、合理地进行思维转换,常常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为解题带来新的生机,甚至使问题绝处逢生,柳暗花明。这对激活学生的思维, 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极为重要的有效 途径。 一正与反 解决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从条件出发按照习惯的思维模式,进行正面的、 顺向的思考,这对解决大多数问题是有效的,而对某些问题,若一味地进行正面 顺向思考,思维往往会受阻,此时,若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采取“正难则反” 的辩证思想策略,就可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 解得:,所以符合题意的a 的取值范围是。 二进与退 对一个数学问题直接下手有困难时,可利用“以退求进”的思想,把复杂的问 题退到最简单、最原始的地方,把这个简单原始的问题想通了、看透了、钻深了,不仅可以进,还可以达到质的飞跃。 例2,(七年级华师大版《数学》上册)如果一条流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10 台机床在工作,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1 使这10 台机床到供应站P 的距离 总和最小,这个零件供应站应该在何处呢?分析:先把问题“退”到比较简单的情形。见图1,如果流水线上有2 台机床时,很明显设在A1 和A2之间的任何地方 都行,反正甲和乙所走的距离之和总是从A1 到A2 的距离。 。 见图2,如果流水线上有3 台机床时,不难判断,供应站设在A2 处最合适, 因为此时P 到各处距离之和恰好为A1 到A3 的距离。 如果流水线上4 台机床,P 应设在何处?有5 台机床呢?更一般地,有几台 机床时,P 应设在何处?不难得出,当n=4 时,P 应设在第2 台与第3 台之间的 任何地方,当n=5 时,P 应设在第3台位置。一般地,如果n 为 偶数,P 应设在第2n台和第2n+1 台之间的任何地方;如果n 为奇数,P 应设在 第2n +1 台的位置。故当n=10 时,P 应设在第5台和第6 台之间的任何地方。 三动与静 动和静(定)是事物状态表现的两个侧面,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它们相互 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求解“运动型”问题时,若善于“动”中觅“静”,以静制动;或者,用动的观点处理静的数量和形态,即以动求静,可使问题向有 利于解决的方向转化。 例3,见图3,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A、B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运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