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水中无机氮

海水中无机氮

海水中无机氮
海水中无机氮

海水中无机氮(亚硝氮)的测定(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亚硝氮是水体中含氮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变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水中存在亚硝酸盐时表明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在继续进行,亚硝酸盐的含量太高,即说明海水中有机物的无机化过程进行的非常强烈,有污染的危险存在。

二、方法原理

在磷酸介质中,PH值为1.8±0.3时,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于543 nm波长测定吸光值。本法适用于海水及河口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三、试剂及其配制

1. 磺胺溶液(10 g/L):称取5 g碘胺(NH2SO2C6H4NH2),溶于350 mL盐酸溶液(1+6),用水稀释至500 mL,盛于棕色试剂瓶中,有效期为2个月。

2.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 g/L):称取0.5 g盐酸萘乙二胺(C10H7NHCH2CH2 NH2 · 2HCl),溶于500 mL水中,盛于棕色试剂瓶中于冰箱内保存,有效期为1个月。

3. 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溶液(100 μg/mL-N):称取0.4926 g亚硝酸钠(NaNO2)经110℃下烘干,溶于少量水中后全量转移入1000 mL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加1 mL三氯甲烷(CHCl3),混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于冰箱内保存,有效期为2个月。

4. 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溶液(

5.0 μg/mL-N):移取5.00 mL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溶液于100 mL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临用前配制。

四、主要仪器及设备

分光光度计;50 mL带刻度具塞比色管;500 mL和1000 mL棕色试剂瓶;其他一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

五、分析步骤

1. 绘制标准曲线

(1)取6个50 mL具塞比色管,分别移入0 mL,0.10 mL,0.20 mL,0.30 mL,0.40 mL,0.50 mL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溶液加水至标线,混匀;再分别加入1.0 mL 磺胺溶液,混匀,放置5 min;最后再分别加入1.0 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混匀。放置15 min;

(2)以水作参比,测其吸光值A i(543 nm,5 cm测定池),绘制标准曲线。

2. 水样的测定

移取50.0 mL已过滤的水样于具塞比色管中,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操作步骤测量水样的吸光值A w;同时,量取50.0 mL二次去离子水,于具塞比色管中,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操作步骤测量分析空白吸光值A b。

3. 计算

C(NO2-N)=

b a

A-

n

式中,c(NO2-N),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浓度,mg/L;A n,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吸光值;a,b分别为标准曲线中的截距和斜率。

光度模式:单波长光谱带宽:2nm 标准曲线绘制

NO.浓度(mL)ABS

1 0.0000 0.0000

2 0.1000 0.0720

3 0.2000 0.0990

4 0.3000 0.1130

5 0.4000 0.1690

6 0.5000 0.1810

水样一0.2887 0.119

水样二0.2916 0.120

a=0.0192 b=0.3457

水样一:C(NO2-N)=

b a

A-

n=(0.119-0.0192)/0.3457=0.2887

水样二:C(NO2-N)=

b a

A-

n=(0.120-0.0192)/0.3457=0.2916

亚硝氮平均值=0.29015

六、注意事项

除非另作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无亚硝酸盐的二次蒸馏水或等效纯水;

●水样可用有机玻璃或塑料采水器采集,经0.45 μm滤膜过滤后贮于聚乙烯瓶中,应从速分析,不能延迟3 h以上,否则应快速冷冻至-20℃保存。样品熔化后应立即分析;

●大量的硫化氢干扰测定,可在加入磺胺后用氮气驱除硫化氢;

●水样加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后,应在2 h内测量完毕,并避免阳光照射;

●温度对测定的影响不显著,但以10-25℃内测定为宜;

●标准曲线每隔一周应重制一次,当测定样品的实验条件与制定工作曲线的条件相差较大时,如更换光源或光电管、温度变化较大时,应及时重制标准曲线。

Question

为什么大量的硫化氢干扰测定,可在加入磺胺后用氮气驱除硫化氢?

一、不与样品及试剂发生反应

二、使用气提方法只能除掉以硫化氢分子形式存在的硫化氢,pH在4-6时硫化氢有超过80%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随着pH的增大,硫化氢发生水解,以硫离子形式存在,在pH超过8时,水中较少硫化氢分子。而本实验的pH在8以下,所以用氮气气提法效率高,成本低,较少污染。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 4 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编制说明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 4 部分: 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海洋行业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七年三月

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淡水资源量更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地 区分布不平衡,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尤其突出,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年,大幅度扩大和提高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规模和水平”,要求“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达到26~37%”。《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优先主题中也提出“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随着国家海洋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海水循环冷却替代海水直流冷却和淡水冷却的趋势日益突显,其技术节水环保的特点已得到工业循环冷却行业的多次验证和广泛认可,工程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好。但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同时对系统的防腐、防垢和防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合理解决系统设备材料的腐蚀问题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推广应用的首要任务。海水循环冷却系统所涉及的设备和材料种类较多,而不同设备材料的服役环境差异也较大。因此,制定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是十分必要的,是我国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推广和工程设计提供坚实的技术依据。 通过本标准的编制,形成满足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要求的,科学可靠、实用性强的海水循环冷却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为海水循环冷却工程选材提供技术参考,提高海水循环冷却工程用材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与其他相关标准共同形成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技术标准体系,为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二、工作简况 2.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下达2007年度第三批海洋行业标准制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国海环字[2007]211 号)文件,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为《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的起草单

土壤氮素的形态及其转化过程

土壤氮素的形态及其转化 过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土壤氮素的形态及其转化过程 摘要: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对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土壤中氮素的形态及其转化过程和结果则直接决定了氮对植物生长的有效性的大小,了解土壤中氮素存在的形态和其转化过程,对于科学合理经济的肥料施用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氮素;形态;转化过程 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较高的氮素含量表明土壤肥力也较高。自然条件下,土壤没有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机质日积月累,土壤中氮的含量也较高。耕地土壤氮素含量及转化过程则更强烈的受到人为耕作、施肥、不同作物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相对表现的复杂一些。 一、土壤中氮素的形态 1.无机态氮 无机态氮包括固定态NH4+、交换性NH4+、土壤溶液中的NH4+、硝态氮(NO3-)、亚硝态氮等,这其中以NH4+离子和NO3-离子最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农业生产中常常用到的碱解氮,也叫水解氮或速效氮,就属于无机态氮中的一部分。无机态氮并不是全部都能被植物所直接吸收利用,它们中的大部分是被粘土矿物晶层所固定了的固定态铵,不能作为速效氮存在。固定态铵只有在土壤中经过相

应的转化,转化为铵离子或硝酸离子、硝酸盐类的含氮物,才能为作物利用。 2.有机态氮 有机态氮构成了土壤全氮的绝大部分。它们与有机质或粘土矿物相结合,或与多价阳离子形成复合体。有机态氮大都难以分解,并不能为作物所直接吸收利用。但有机态氮的含量高低依然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有机态氮的含量高,可被转化的氮素水平也相应的高,其作为植物氮素营养‘库’的存在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二、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 1.氮素的矿化与生物固持作用 氮素的矿化作用,简单的说就是有机态的、不易分解的氮素及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微生物的参与下分解转化为无机态氮的过程,是一个氮的速效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可利用氮素增加的过程。氮的固持作用,就是土壤中的无机态氮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细胞体中有机态氮的过程,其对于农业生产上的实质就是可利用的速效氮的减少过程。 2.铵离子的固定与释放 铵离子的固定,其实质就是土壤溶液中的能自由移动的、可交换的铵离子被土壤胶体所吸附,变成不可交换的铵离子的过程,固定了的铵离子不能再被交换到土壤溶液

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区别

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主要区别于研究对象。 1.无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无碳化合物(例如,CO2,Co,碳的单质和碳酸盐是无机的)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无机化学是对无机化合物化学的研究,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通常,与有机化合物相反,无机化合物是指大多数不具有C-H键的化合物。因此,碳氧化物,碳硫化物,氰化物,硫氰酸盐,碳酸和碳酸盐,碳硼烷,羰基金属等属于无机化学类别。 2.有机化学是对含碳元素进行化学研究,研究其结构,组成,性质,变化,合成的科学方法。 在有机化学发展的早期,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是动植物。有机化学主要研究从动植物中分离出来的有机化合物。 扩展数据: 有机化学成为化学中独立主题的原因是有机化合物具有其固有的联系和特性。 元素周期表中的碳元素通常通过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共享外电子而获得稳定的电子构型(即共价键)。共价键的组合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氮和氧组成,少数有机化合物含有卤素和硫,磷,氮等元素。 因此,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低熔点,燃烧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特性,这与无机化合物完全不同。 在包含多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彼此结合形成分子骨架,并且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至骨架。周期表中没有其他元素可

以像碳那样以多种方式牢固地相互结合。由碳原子形成的分子骨架有很多种,例如直链,支链,环等。 简而言之,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形成碳碳键”。有机化学是碳的化学。有机化学的内容是研究如何建造一个碳原子的建筑物(或小型建筑物)。因为对人类有用的有机分子通常很大且很复杂,而人们可以自由控制和轻松获得的原料通常又小又简单。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第5部分:循环水场

前言 HY/T 187《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取水技术要求; ——第2部分:排水技术要求; ——第3部分:海水预处理; ——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第5部分:循环水场。 本部分为HY/T 187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渤海新区)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印忠、张文帅、依庆文、栗春雷、李雪、张连强、尹建华。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第5部分: 循环水场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循环冷却系统循环水场设计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力和化工行业中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海水循环冷却系统循环水场设计,其他行业的海水循环冷却系统循环水场设计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9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 5696 预应力混凝土管 GB/T 12763.4 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洋化学要素调查 GB/T 16166 滨海电厂海水冷却水系统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GB/T 17005 滨海设施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通用要求 GB 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T 19685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GB/T 23248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T 33584(所有部分)海水冷却水质要求及分析检测方法 GB/T 34550(所有部分)海水冷却水处理药剂性能评价方法 GB/T 5004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T 50102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 5048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DL/T 933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DL/T 5032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DL/T 5507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基础资料及其深度规定 DL/T 5525 冷却塔塔芯部件选择设计导则 HY/T 187.1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1部分:取水技术要求 HY/T 187.2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2部分:排水技术要求 HY/T 189 海水冷却水处理碳钢缓蚀阻垢剂技术要求 HY/T 191 海水冷却水中铁的测定 HY/T 240.3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3部分:海水预处理 3 术语和定义 HY/T 18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循环水场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field 由冷却设施、水质处理设施、水泵、管道及其他设施组成,用以提供循环冷却水的场所。 注:改写GB/T 50746-2012,定义2.1.1。 3.2 循环水泵站re circulating water pumping station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及植物吸收方式(土壤部分初稿)说课材料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及植物吸收方式(土壤 部分初稿)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及植物吸收方式 我国耕地土壤全氮含量为0.04~0.35%之间,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其氮素来源包括:生物固氮、降水、农业灌溉和施肥等,而目前肥料是农田土壤氮肥的主要来源。下面就从土壤中氮素的主要表现形态和转化过程等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 水溶性速效氮源 < 全氮的5% 包括游离氨基酸、胺盐及酰胺类化合物等有机氮水解性缓效氮源占50~70% 包括蛋白质及肽类、核蛋白类、氨基糖类(>98%) 非水解性难利用占30~50% 包括杂环态氮、缩胺类 离子态土壤溶液中 无机氮吸附态土壤胶体吸附 (1~2%) 固定态 2:1型粘土矿物固定 注明:其中无机氮包括:铵态氮(NH4+ — N)、硝态氮(NO3-— N)、亚硝态氮(NO2- — N)三种主要形态。 一般情况下,土壤中存在的主要是有机态氮,占土壤总氮的90~98%。

(二)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 1.有机态氮的转化 土壤中的有机态氮是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必须要经过各种矿化过程,变为易溶的形态,才能发挥作物营养的功能。它的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就成为决定土壤供氮能力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过程是包括许多过程在内的复杂过程。 ①水解过程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为各种氨基酸。 ②氨化过程氨基酸在多种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氨的过程称为氨化过程。如: RCH2OH+NH3+CO2+能量—水解—→ RCHNH2COOH+H2O RCHOHCOOH+NH3+能量—氧化—→ RCHNH2COOH+O2 RCOOH+NH3+CO2+能量——还原—→RCHNH2COOH+H2 由此可见,氨化作用可在多种多样条件下进行。无论水田、旱田,只要微生物活动旺盛,氨化作用都可以进行。

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doc

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 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它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及饲料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是当今世界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达国家早已兴起发展,进展很快。在我国过去许多国家开发项目虽有引进,不但因其高昂的设备价格和运行成本难以普遍推广使用,也因其不适合我国的自然条件而报废。国内对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亦进行很多的开发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受系统设计基本采用污水处理设计理念的局限,受采用现行工业通用泵、阀、过滤、增氧、杀菌、检测、自控……等设备的制约,设备的耐用性、耐腐蚀性、检测仪器的可靠性、全系统的配套性、易操作性、易维护性存在着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国内在开展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上,虽然投入了可观的人力,财力,却因设施和设备的价格、能耗、运行成本同样居高不下,水处理效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养殖水标准,至今无法推广应用。 为解除这个瓶颈,北京今明远大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国内工厂化养殖系统和关键设备存在的问题,已进行了四年完整系统的多学科集成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和设备,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能耗与系统工程和设备造价,让养殖企业买的起、用的起、维护得了,产量成倍提高,消耗大幅度下降,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特点是:养殖废水处理流程是通过水驱动的全塑微滤机祛除水中固体颗粒,通过微生物池祛除氨氮,通过-沉淀池沉淀,通过-泡沫分离器祛除悬浮物及蛋白质,通过-高效溶氧装增氧,通过-紫外线杀菌,通过-调温和 pH 值调节后再进入养殖池循环使用。水质监测系统可自动检测水的盐度,溶氧量,pH、温度做出相应的控制或报警,保证达到水产养殖需要。养殖池的气动定时排污阀利用养殖池水旋转聚污效应,定时将池中心聚集的粪便、残余饵料排掉,减轻水处理的负荷有效的保证水质。上述每个关键的工艺环节,关键设备均使用的是我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研制,所以效果和效益与以往明显不同。 技术指标:经过水处理系统,其养殖用水在满足NY5051、NY5052(无公害食品,淡水及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和DB12/177—2003(海水养殖废水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养殖用水达到以下指标:

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

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 1.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和含量 1.1 来源 ①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料;②动植物残体的归还;③生物固氮; ④雷电降雨带来的NO3—N。 1.2 含量 我国耕地土壤全氮含量为0.04%~0.35%之间,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2. 土壤中氮素的形态 3. 土壤中氮素的转化 3.1 有机氮的矿化作用 定义: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质分解形成氨的过程。 过程:有机氮氨基酸NH4+-N+有机酸 结果:生成NH4+-N(使土壤中有机态的氮有效化)

3.2 土壤粘土矿物对NH4+的固定 定义:①吸附固定(土壤胶体吸附):由于土壤粘土矿物表面所带负电荷而引起的对NH4+的吸附作用 ②晶格固定(粘土矿物固定):NH4+进入2:1型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晶层间而被固定的作用 过程: 结果:减缓NH4+的供应程度(优点?缺点?) 3.3氨的挥发 定义: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土壤中的NH4+转化为NH3而挥发的过程 过程: 结果:造成氮素损失 3.4硝化作用 定义:通气良好条件下,土壤中的NH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过程: 结果:形成NO3--N 利:为喜硝植物提供氮素 弊:易随水流失和发生反硝化作用 3.5无机氮的生物固定 定义: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被植物体或者微生物同化为其躯体的组成成分而被暂时固定的现象。 过程: 结果:减缓氮的供应,可减少氮素的损失 3.6反硝化作用

定义: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气态氮从土壤中逸失的现象 过程: 结果:造成氮素的气态挥发损失,并污染大气 3.7硝酸盐的淋洗损失 NO3-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过多的硝态氮容易随降水或灌溉水流失。 结果:氮素损失,并污染水体 4. 小结:土壤有效氮增加和减少的途径 增加途径:①施肥(有机肥、化肥);②氨化作用;③硝化作用(喜硝作物);④生物固氮;⑤雷电降雨 降低途径:①植物吸收带走;②氨的挥发损失;③硝化作用(喜铵作物);④反硝化作用;⑤硝酸盐淋失;⑥生物和吸附固定(暂时)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氮肥的种类很多,根据氮肥中氮素的形态,常用的氮肥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①铵态氮肥,如氨水、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②硝态氮肥,如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钾等;③酰胺态氮肥,如尿素。另外还有一类不同于以上的是长效氮肥(缓释/控释氮肥),如合成有机肥料(脲甲醛,脲乙醛等)和包膜肥料等。 1.铵态氮肥 共同性质:①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②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③可发生硝化作用;④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

有机钙和无机钙的区别

有机钙和无机钙的区别 一.无机钙,如:碳酸钙、磷酸钙及氧化钙,或者来自于经过机械加工的动物贝壳骨骼;无机钙,它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含钙量特别高,它的一个缺点就是它吸收需要胃酸的参与,所以我们在日常应用上,一般对于胃肠道功能健全的成年动物。 二.是有机酸钙,如:甲酸钙、葡萄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等;有机钙它的优点,就是说钙吸收的相对好一些,因为它在溶解的过程中不需要胃酸的参与。 其中第一类钙剂往往存在着难于吸收、含钙量低的缺点,更致命的是有些产品由于制造工艺的缺陷,容易导致重金属含量过高。第二产品中有的存在着含钙量低和生物利用度不高的缺陷。甲酸钙为中性有机钙,含钙量高,水溶性好,肠道吸收率高,重金属含量低,价格适中,相对比较合理。 仔猪日粮日常补钙的品种分为五大类: 1、碳酸钙:是饲料厂日常应用最多补钙产品种,其含钙量高,价格便宜是应用的主要原因。但其为强碱性,对胃肠刺激性大,吸收过程需要大量胃酸来中和,吸收利用率率低,重金属含量高,适口性极差。与维生素同时添加容易发生反应,降低维生素利用率。不适合幼小动物和胃酸缺乏者。

2、乳酸钙:其优点是容易溶解,缺点是钙含量低。这类制剂有:乳酸钙,含钙13%;葡萄糖酸钙,含钙9%,要达到日粮中钙水平控制在0.58%~0.8%,需用量太多,这是饲料成本难于接受的。 3、磷酸氢钙:是饲料厂日常用的补钙品种,含钙23.3%,钙含量相对较高,但它的缺点是吸收较难,加之它含磷高,含磷过多会对对肾功能造成伤害,因此应用较少;特别是在水产养殖上不宜多用,易造成动物不耐运输。 4、枸缘酸钙:含钙量为21.1%,水溶性好,生物利用也较磷酸钙好,其吸收不依赖胃酸,但是价格较高。在人类医药上用比较多。 5、中性有机钙:饲料级甲酸钙钙在我国刚开始应用。它含钙量31%,含甲酸69%,中性的pH值,并且水分含量低,水溶性好且呈中性,将甲酸钙混合到添加剂预混料中不会造成维生素损失,且在胃酸作用下可分离出游离的甲酸,降低胃pH值。甲酸钙熔点高,在400℃以上时才能分解,在制粒过程中不会受到破坏。 仔猪饲料选择钙剂产品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以下七个特点: 1、钙含量要高,且为中性最好; 2、溶解度(水溶性)大,不溶物要少; 3、在饲料中系酸力要低,肠道吸收度高;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与无机物最根本的区别 是否含碳元素是有机物与无机物最根本的区别 只有少数化合物例外 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无机物】 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 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氰化物等也属于无机物。无机物大致可分为 氧化物、酸、碱、盐等。 【有机物】 定义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物。 说明 1.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目前人类已知的有机物达900多万种 数量远 远超过无机物。 2.早先 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 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 做有机物。到19世纪20年代 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许多有机物 如 尿素、醋酸、脂肪等等 从而打破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的观念。但是 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 人们仍然沿用有机物这个名称。 3.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点较低。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 易分解、容易燃烧。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 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4.有机物种类繁多 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两大类。根据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不同 又分为烷、烯、炔、芳香烃和醇、醛、羧酸、酯等等。根据有机 物分子的碳架结构 还可分成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三类。 5.有机物对人类的生命、生活、生产有极重要的意义。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中 都含有大量有机物。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无机物与有机物在性质及反应上的差别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不同的有机物 有其特殊的性质。例如 乙醇、乙酸、乙醛、丙酮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四氯 化碳、二氟二溴甲烷等有机物不但不能燃烧 反而可以用来灭火 乙酸及其金 属盐能在水溶液中电离 三氯乙酸是一种强酸 有些反应 如烷烃的热裂解和 三硝基甲苯的爆炸都是瞬间完成的 等等。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

土壤氮转化过程对环境的适应性

土壤氮转化过程对环境的适应性 蔡祖聪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71 号;210008 施用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世界化肥氮生产量从100百万吨增加到121百万吨(Galloway et al., 2008)。如同人类大量利用矿质能源、开垦土地等造成大气CO2浓度持续升高,引发全球变暖的环境问题那样,氮肥施用量的持续增加导致的环境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氮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对于非豆科植物,主要依靠吸收土壤中的氮作为维持生理活动、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但是,可以被非豆科植物吸收利用的活性氮(Nr)并不是土壤的原始成分,它是在土壤发育过程逐渐积累起来的。有机氮是土壤积累的活性氮的最主要形态,一般占土壤氮的95%以上。土壤保持有机氮的能力远远于大保持无机氮的能力。由于植物一般只能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无机氮,所以,有机氮只有通过矿化转化成为无机氮以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土壤保持不同形态的无机氮(主要为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能力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的影响。为了将无机氮保持在土壤中,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土壤通过调节氮在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速率,将无机氮保持在可被土壤保持的形态。但是,人类活动极大地干扰了土壤保持无机氮的策略,使土壤保持无机氮的能力下降,向环境扩散增加。所以,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氮污染,不仅是由于活性氮消耗量增加,而且也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土壤保氮策略的干扰。前者已经受到高度的关注,但对后者的研究还极其有限。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for Conservation of Freshwater Ecosystems Jamie PITTOCK WWF Research Associate; Fenner School for Environment & Societ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James Pittock Consulting Freshwater ecosystems are at the centre of the crisis in biodiversity loss, for reasons that mostly exclude climate change. For instance, the 2005 Millennium Ecosystem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有机物的特点: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催化剂等手段。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无机物即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石灰等。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物来研究。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盐四大类。有机物不都是高分子的比如常见的甲烷苯乙烯就不是无机物不是都是低分子的,比如分子筛,某些陶瓷就不是,他们都是硅酸盐缩合形成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环烷烃 环烃 芳香烃 卤代烃 羟基化合物(醇、酚)有机物烃的衍生物醚 羰化合物(醛、酮) 羧酸 酯 单糖 糖类二糖 多糖 蛋白质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前言 HY/T187《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取水技术要求; ——第2部分:排水技术要求; ——第3部分:海水预处理; ——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第5部分:循环冷却系统。 本部分为HY/T187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北疆发电厂、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规划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丽丽、侯相钰、王印忠、张文帅、崔振东、杨丙洲、王维珍、靳亚鹏。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1范围 HY/T187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循环冷却系统中换热器(凝汽器)、海水冷却塔、管线、循环泵及阀门的选材及防腐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海水循环冷却系统工程设计中设备工程材料的合理选择。海水直流冷却系统和其他涉海水系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25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 GB/T8890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10123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 GB/T21448-200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T23248-2009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DL/T5394-2007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 HY/T203.1-2016海水利用术语第1部分:海水冷却技术 JTJ275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recirculating cooling seawater system 以海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系统,由换热设备、海水冷却塔、水泵、管道及其他有关设备组成。 [GB/T23248-2009,定义3.1] 3.2 腐蚀速率corrosion rate 以金属腐蚀失重而算得的平均腐蚀深度,单位为mm/a。 [HY/T203.1-2016,定义3.8] 3.3 电偶腐蚀galvanic corrosion 由于腐蚀电池的作用而产生的腐蚀。 注:该术语限于双金属腐蚀电池的作用即双金属腐蚀。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土壤学实验讲义 (修订版) 吴彩霞王静李旭东 2012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实验二、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实验三、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实验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实验五、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实验六、土壤酸度的测定

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说明 为开展土壤科学实验,合理用土和改土,除了野外调查和鉴定土壤基础性状外,还须进行必要的室内常规分析测定。而要获得可靠的科学分析数据,必须从正确地进行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和制备做起。一般土样分析误差来自采样、分样和分析三个方面,而采样误差往往大于分析误差,如果采样缺乏代表性即使室内分析人员的测定技术如何熟练和任何高度精密的分析仪器,测定数据相当准确,也难于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故土样采集和制备是一项十分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二、实验方法步骤 (一)土样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图1 土壤剖面坑示意图

2. 土壤混合样品 混合土样多用于耕层土壤的化学分析,一般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按地块分别采集混合土样。一般要求是: (1)采样点应避免田边、路旁、沟侧、粪底盘以及一些特殊的地形部位。 (2)采样面积一般在20—50亩的地块采集一个混合样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样品数。 (3)采样深度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一般土壤表层取0-10cm,取样点不少于5点。可用土钻或铁铲取样,特殊的微量元素分析,如铁元素需改用竹片或塑料工具取样,以防污染。 (4)每点取样深度和数量应相当,集中放入一土袋中,最后充分混匀碾碎,用四分法取对角二组,其余淘汰掉。取样数量约1公斤左右为宜。 (5)采样线路通常采用对角线、棋盘式和蛇形取样法。 (6)装好袋后,栓好内外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深度、采集人和日期,带回室内风干处理 (二)土壤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过程中的要求: (1)样品处理过程中不能发生任何物理和化学变化,以免造成分析误差。 (2)样品要均一化,使测定结果能代表整个样品和田间状态。 (3)样品制备过程包括:风干一分选一去杂一磨碎一过筛—混匀一装瓶一保存一登记。 风干一将取回的土样放在通风、干燥和无阳光直射的地方,或摊放在油布、牛皮纸、塑料布上,尽可能铺平并把大土块捏碎,以便风干快些。 分选一若取的土样太多,可在土样均匀摊开后,用“四分法”去掉一部分,留下1000克左右供分析用。 去杂、磨细和过筛一将风干后土样先用台称称出总重量,然后将土样倒在橡皮垫上,碾碎土块,并尽可能挑出样品中的石砾、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等杂质,分别放入表面皿或其它容器中;将土样铺平,用木棒轻轻辗压,将辗碎的土壤用带有筛底和筛盖的0.25mm 筛孔的土筛过筛,并盖好盖、防止细土飞扬。不能筛过的部分,再行去杂,余下的土壤铺开再次碾压过筛,直至所有的土壤全部过筛,只剩下石砾为止。(样品通过多大筛孔、应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 混匀装瓶一将筛过的土壤全部倒在干净的纸上,充分混匀后装入500~1000ml磨口瓶中保存。每个样品瓶上应贴两个标签,大标签贴在瓶盖上。书写标签用HB铅笔或圆珠笔填

土壤中氮的形态和转化

土壤中氮的形态和转化 徐斌 一、土壤中氮的形态 土壤中的氮素形态分无机态及有机态两大类,但以有机态为主,按其溶解度大小和水解难易分为3类:第一,水溶性有机氮;第二,水解性有机氮;第三,非水解性有机态氮;它们在一般酸碱处理下不能水解,但可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矿化。 土壤无机态氮很少,一般表土不超过全氮的1%-2%。土壤无机态氮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它们都是水溶性的,都能直接为植物吸收利用。铵态氮为阳离子,能为土壤胶体所吸收成为交换性阳离子,但也有一部分在进入粘粒矿物晶架结构中后,被闭蓄于晶层间的孔穴内成为固定态铵。 1.有机态氮 按其溶解度大小和水解难易分为3类: 第一、水溶性有机氮一般不超过全氮的5%。它们主要是一些游离的氨基酸、胺盐及酰胺类化合物,分散在土壤溶液中,很 容易水解,释放出离子,是植物速效性氮源。 第二、水解性有机氮占全氮总量的50%-70%。主要是蛋白质多肽和氨基糖等化合物。用酸碱等处理时能水解成为较简单 的易溶性化合物。 第三、非水解性有机态氮占全氮的30%-50%。它们在一般酸碱处理下不能水解,但可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矿化。 2.无机态氮

土壤无机态氮很少,一般表土不超过全氮的1%-2%。土壤无机态氮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及亚硝态氮。它们都是水溶性的,都能直接为植物吸收利用。 第一,硝态氮土壤中硝态氮主要来源于施人土壤中的硝态氮肥和微生物的硝化产物。 第二,铵态氮土壤中的铵态氮又分为三种,铵态氮为阳离子,能为土壤胶体所吸收成为交换性阳离子,但也有一部分在进入粘粒矿物晶架结构中后,被闭蓄于晶层间的孔穴内成为固定态铵。 第三,亚硝态氮土壤中的亚硝态氮是硝化作用的中间产物。二、土壤中氮的转化 土壤氮素形态较多,各种形态的氮素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形态的氮素互相转化,对于有效氮的供应强度和容量有重要意义。 1.有机态氮的转化 土壤中的有机态氮是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必须要经过各种矿化过程,变为易溶的形态,才能发挥作物营养的功能。它的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就成为决定土壤供氮能力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过程是包括许多过程在内的复杂过程。 ①水解过程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为各种氨基酸。 ②氨化过程氨基酸在多种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氨的过程称为氨化过程。如: RCH2OH+NH3+CO2+能量—水解—→ RCHNH2 COOH+H2O RCHOHCOOH+NH3+能量—氧化—→ RCHNH2COOH+O2 RCOOH+NH3+CO2+能量——还原—→RCHNH2 COOH+H2

保温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区别

保温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区别 标签:纤维水泥板水泥压力板水泥板时间:2011-07-11 14:39:41 点击:729 回帖:1 上一篇:世邦反击式破碎机,缓解国家建筑下一篇:照明工业动力升级-风光互补路灯 考虑到消防防火安全要求下的建筑保温材料的有机与无机保温体系卓创资讯晨曦2011-4-2 11:05:44 【大中小】【关闭】 1、前言 随着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的推广,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的火灾隐患给社会带来震撼,公安部、消防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社会安全角度出发,先后发布两个文件(公通字[2009]46号,公消[2011]65号),试图通过提高建筑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来解决保温市场的安全防火问题。该文件要求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使建筑外墙保温市场出现新的约束,加剧了建筑保温材料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有机体系与无机体系两大保温材料之间的竞争。 从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建筑保温要求看,要在短时间内推广A级阻燃保温材料而又同时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不现实的,因为对不同热工设计气候区的外墙热阻要求有一定的区别,如何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建筑保温体系以同时满足建筑节能和消防安全的要求是目前建筑保温行业的巨大挑战。 2、有机与无机保温体系的技术特点及优劣对比 有机与无机的保温材料各有优缺点,我国幅员辽阔,温差变化大,外墙保温的材料及技术体系随时间的发展一定会出现多种不同的体系。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才能兼顾节能与安全。 有机类保温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附产品,包括发泡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喷涂聚氨酯(SPU)以及聚苯颗粒等。从全国范围看,有机类外墙外保温系统占据了我国当前外墙外保温市场75%以上的份额。 无机保温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中空玻化微珠、闭孔珍珠岩、岩棉、矿棉、玻璃棉和轻质砌块自保温体系等,主要取材于无机类材料如石屑、玻璃、工业废渣等。随着国家对于墙体材料防火安全等级规定的重视及要求,无机保温材料的市场份额将大幅提升。 由于材料化学性质的特点,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面对保温节能性能和消防安全的矛盾选择: 从保温性能而言,有机材料优于无机材料。如挤塑板的导热系数在0.028~0.03之间,保温效果良好。所以在北方寒冷地区要使建筑具有保温节能性能,大量使用有机材料在短时间内仍然是不二的选择;而无机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在0.065 左右,甚至更高,多半为A级阻燃材料,消防安全性能好,但是保温效果不甚理想,在南方隔热要求不高的建筑外墙中使用是很好的保温材料。具体的种类和厚度及其体系设计应该由专业公司根据具体建筑的功能要求做具体的优化设计。 吸水率与透气性也是一项衡量保温材料保温性能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如果保温系统透气性不好,不仅影响饰面层,还会导致室内空气浑浊。有机材料尤其是挤塑聚苯板的吸水率很低,具有很好的防水性。与此相反,传统的无机类保温材料,如玻璃棉、岩棉、矿棉制品等,具有较大的吸水率和水蒸汽渗透率,因而保温效果不够稳定,尤其用于低温保温时,此类保温材料一旦含有水份,导热系数会急剧上升,隔热效果将明显降低。保温材料与水及水蒸气的不同作用可能影响到保温材料体系的应用耐久性能,这也是保温体系重要的技术指标。如果不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和设计,就会出现大量的耐久性破坏:既保温体系可能在正常的设计寿命时间内提前破坏。从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编制说明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 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海洋行业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七年三月

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淡水资源量更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地区分布不平衡,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尤其突出,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年,大幅度扩大和提高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规模和水平”,要求“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达到26~37%”。《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优先主题中也提出“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随着国家海洋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海水循环冷却替代海水直流冷却和淡水冷却的趋势日益突显,其技术节水环保的特点已得到工业循环冷却行业的多次验证和广泛认可,工程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好。但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同时对系统的防腐、防垢和防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合理解决系统设备材料的腐蚀问题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推广应用的首要任务。海水循环冷却系统所涉及的设备和材料种类较多,而不同设备材料的服役环境差异也较大。因此,制定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是十分必要的,是我国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推广和工程设计提供坚实的技术依据。 通过本标准的编制,形成满足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要求的,科学可靠、实用性强的海水循环冷却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为海水循环冷却工程选材提供技术参考,提高海水循环冷却工程用材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与其他相关标准共同形成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技术标准体系,为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二、工作简况 2.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下达2007年度第三批海洋行业标准制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国海环字[2007]211号)文件,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为《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的起草单位,全面负责标准的申请、编写、修改、报批和质量控制工作。

有机和无机的区别

有机和无机的区别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有机物的特点: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 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催化剂等手段。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无机物即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石灰等。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物来研究。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盐四大类。 简单地说,有机物就是含碳的化合物,无机物就是不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下列含碳的化合物,由于性质接近其它无机物,因此它们属于无机物: CO、CO2、H2CO3、碳酸盐(RCO3)、(CN)2、HCN、HCNO、氢氰酸盐(RCN)、氰酸盐(RCNO)、二硫化碳、碳化钙等等。 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有机物一般是可以通过燃烧的方法来判断的。不过虽然大多数无机物不能燃烧,但有一些无机物可以燃烧(如CO等)而也有一些有机物不能燃烧。 有机物与含碳无机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机物中的C是作为有机物中的骨架,连接有H、O、N等其它的元素。而含碳无机化合物中C不作为化合物的骨架。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构成是C,一般的有机物常含有C、H、O等三种元素,而很多有机物中也存在N、P等元素。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相对分子质量16,常温下为气体,易燃,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及植物吸收方式土壤部分初稿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及植物吸收方式 我国耕地土壤全氮含量为 0.04?0.35 %之间,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其 氮素来源包括: 生物固氮、降水、农业灌溉和施肥等,而目前肥料是农田土壤氮 肥的主要来源。 绍: 下面就从土壤中氮素的主要表现形态和转化过程等进行详细的介 (一)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 水溶性速效氮源 <全氮的5%包括游离氨基酸、胺盐及酰胺类化合物等 有机氮水解性缓效氮源占50?70%包括 蛋白质及肽类、核蛋白类、氨基糖类 (>98%)非水解性难利用占30?50%包括杂环态氮、缩胺类 注明:其中无机氮包括: 铵态氮(NH 4+ — N )、硝态氮(N6 — N )、亚硝态氮(NQ - — N )三种主要形 态。 般情况下,土壤中存在的主要是有机态氮,占土壤总氮的 90~98% 土壤中氮的形态 「水溶件 速效氮源 < 全氮的5% 右机氮{水解 性缓效氮源占40%-60% (>98%) I 非水斛性 难利用占40%-50% 土壤溶液中 土壤胶体吸附 2: 1型粘上矿物固定有机氮 矿化作用 1川尢什川 上无机氮 离子态 无机氮 吸 附 (1?2%)固定态 土壤溶液中 吸附态 土壤胶体吸附 :1型粘土矿物固定 「离子态 无机氮寸 吸附态 固建态

(二)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 1. 有机态氮的转化 土壤中的有机态氮是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必须要经过各种矿化过 程,变为易溶的形态,才能发挥作物营养的功能。它的矿化量和矿化速 率就成为决定土壤供氮能力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过程 是包括许多过程在内的复杂过程。 ① 水解过程 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逐步 分解为各种氨基酸。 ② 氨化过程 氨基酸在多种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氨的过程称为氨 化过程。如: RCHOI+ NH 3 + CQ + 能量 一水解一-> RCHNH 2COOH- H 2O RCHOHCOOHN" + 能量 一氧化一-> RCHNHCOO + Q RCOO + NH3 + CQ + 能量—— 还原一-> RCHN 2COO + H 2 由此可见,氨化作用可在多种多样条件下进行。无论水田、旱田,只要 微生物活动旺盛,氨化作用都可以进行。 氨化 作用 产生 的铵 态氮能 被植 物和 微生 物 吸收 利用 ,是 农作 物的 优良 氮素 营 养 。未 被作物 吸收 利用 的铵 ,可被 土壤 胶体 吸收 保 存。但在 旱地 通气 良好 的条 件下,铵态 氮可 进一 步为微 生物 转化 。 r 钱态氮 风素在土塢中变化的示意图 ” NO, N :0 硝态氮上 吸附杰镀或 水体中的 固定态皴 硝态氮 有 机 态 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