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

孟子仁学思想的基础——恻隐之心

单元大纲

一、《孟子》导读背景介绍

1.《孟子》导读的切入点

2.孟子所关心的政治问题

3.孟子简介

二、作为社会凝结剂的“恻隐之心”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恻隐之心”是否普遍

3.为什么要培养“恻隐之心”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当今,主流观点认为儒学是关于身心修养的哲学,但是在研读《孟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其政治层面的内容,它甚至是儒学曾经的主流层面K02:为了解决国家内部凝聚问题,孟子提出了“恻隐之心”的说法,可见孟子的道德伦理是为政治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政治问题

正文

一、《孟子》导读背景介绍

1.《孟子》导读的切入点

对于《孟子》、《论语》等书籍,主流上认为它们是关于身心修养的哲学。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有人认为中国哲学主要是讲人的心灵修养和道德境界等内容。但是,这样的说法有个比较大的缺陷,那就是《韩非子》是不符合这种看法的,因为《韩非子》很少涉及个人心灵修养等内容,即使偶尔谈及了,也是从批判的角度进行议论。即便是儒家,也有很强的政治向度,对于这一点,历代统治者都是比较理解的。比如,朱元璋读了《孟子》后大受惊吓,因为《孟子》中有支持汤武革命的内容。对于作为统治者的朱元璋而言,是非常不愿意看到这种想法的,

所以就命人将《孟子》中所有涉及革命的内容删除,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将孟子的牌位移出了文庙。

既然儒家有比较强的政治向度,为什么现在的主流说法还认为儒家是一种心性哲学,是强调道德修养的呢?这可能和近代以来流行的一个观点有很大的关系,即儒学甚至中国传统都是封建专制的糟粕,既然是糟粕,那就不值得学习了。但是,有些人还是想维护传统的地位,虽然他们也接受儒学在政治层面是为封建专制辩护、是不值得保护的,然而在心性、道德修养等层面却是值得保护的。这也就是儒学曾经的政治层面内容被忽略甚至不被提到的原因。

但是,笔者认为把儒学视为封建专制的糟粕是不正确的,不可以忽视儒学的政治层面的内容。一是因为这是从西方角度看中国传统的结果,二是因为“封建专制”的说法本身就存在问题。从“封建”这个词来看,其在文献里是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而另一种望文生义的说法则是“封土建国”或“封藩建国”,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致的,即“封建”指的是西周时出现的一种既有效又极具创造力的社会制度,统治者把自己的亲信、功臣封到帝国边远、难以控制的地区,建立各个诸侯国,各个诸侯国内部的事务由诸侯直接处理,周王并不干涉。而周王对于各诸侯的废立具有一定的干涉权利,当周朝要和蛮夷作战的时候,其他的诸侯有同去勤王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封建制度是一种比较强调地方自治的制度,并不是一种专制制度,所以“封建专制”这个词本身就是矛盾的。从秦朝开始,中国开始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确实有中央集权的成分,也有专制的成分,但是由于儒家的影响,这种集权专制的成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用专制来描述秦以后两千年的制度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总的来看,中国的封建时代是西周,而西周的制度并不是专制的,秦朝以后的制度有专制的层面,但是由于儒家及其他的因素的影响,这种专制并不彻底。所以用“封建专制”来描述如此长一段时间的中国历史是不确切的。

2.孟子所关心的政治问题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制度垮台以后,摸索新制度的时代。作为一个哲学家,孟子关心的是超出其历史时代的东西,但是毕竟孟子也生活在一个历史时代里,面对着一个很大的政治变局,所以笔者认为孟子关心的首要问题很可能就是政治问题。政治问题看似复杂,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

内部的政治实体(比如国家和社会),其内部问题主要包括两类:一个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凝聚起来,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能是一盘散沙,必须有一些办法将其内部凝聚起来。所以,内部问题的第一点即内部凝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当一个政治实体比较大的时候,需要有一批人来管理这个政治实体,那就会产生谁来充当管理者,谁来充当统治者的问题,即所谓的统治合法性问题。总而言之,内部问题就是两个方面:内部凝聚力问题和统治合法性问题。而外部问题是政治实体和政治实体之间的问题,如果是国与国的话,就是国际关系问题。

对于这两类问题,在封建制度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左传》中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国家的大事在于两件,祭祀和打仗。这句看似简单的话涵盖了封建制度下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祭祀是指各诸侯王要与周王定期地祭祀祖先,更广泛的祭祀还包括打猎、喝酒、吃饭等活动。正是通过这些定期的祭祀活动,可以使得封建贵族定期聚到一起联络感情,增强凝聚力。而祭祀活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强化统治秩序,因为在祭祀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矩,比如打猎的先后顺序,分猎物的秩序等等,在周礼中均有严格的规定。祭祀活动看似简单,却解决了内部两大问题:内部凝聚力和强化统治秩序。外部关系则是周帝国与不服周帝国管辖的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些人民被称为“蛮夷”。与“蛮夷”的交往方式就是打仗,用战争征服他们。所以,外部问题就是用战争(戎)的办法解决。

然而在东周,周朝的封建制度渐渐垮台了。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和兼并,出现了“战国七雄”,周王渐渐不被诸侯所承认,其下面的贵族也不被他人所承认。各诸侯国虽然最上层的王都还存在,但是他们下层的统治者却不能保证来源了。这样统治者的合法性、统治者的来源问题被重新提了出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内部凝聚问题(即统治者为什么要管理这些人的事务),王不再有中间的统治阶层作为过渡,而是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的被统治者。这个问题的解决无法再用以前的办法(祭祀)。从而,内部凝聚力和统治阶级产生的问题在封建制度垮台后被重新提了出来。在外部关系上,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成了独立的主权国家,各国之间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的问题也被提了出来。一种方法是打仗,而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则提出除了战争之外应该还有更高的原则来管理国与国之间的秩序。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在东周到秦朝的这段时间之内,本来已经得到解决的政治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从而先秦诸子对这些问题纷纷做出自己的解答,

孟子对这些问题(内部凝聚、统治秩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做出了自己的解答。本次的《孟子》导读会从这些层面去解读《孟子》中的一些言论到底想表达什么。

3.孟子简介

孟子生于公元前371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孟子出生于邹,据说孟子的老师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因此,孟子其实是孔子孙子的弟子,他和子思的学派也被称为思孟学派。与孔子一样,孟子希望通过影响统治者来实现他的主张。齐国当时在首都附近的稷下建立了一个学宫,吸引天下的学人来此,希望能对国家政治有正面的影响,起到“智库”的作用。在稷下的这个学宫里,每次都要选出一个最高学者,据说孟子是第一位最高学者,儒家的另一位学者荀子则是最后一位最高学者。

孟子生在一个小国,受到孔子孙子的教育,在稷下学宫里,他的观点受到了齐宣王的重视,但没有重视到能够改变齐宣王行为的程度。可以说孟子在政治上是失败的,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记载下来,形成了《孟子》这本著作。

二、作为社会凝结剂的“恻隐之心”

人与人之间的凝聚有两类,一类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凝聚,另一类是人民之间的凝聚。孟子是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呢?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说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认为统治一个国家要实行“不忍人之政”,就是一种不忍心看别人受苦的政治。如果一种政治能够同情、怜悯自己的臣民,不忍心看他们受苦的话,这样的政治就是一个好的政治。那么如何证明所有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呢?孟子给了一个假想的例子:“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大家想象一下突然看到一个小孩,马上要掉入井里的时候,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很明显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怵惕恻隐”,即心里很难受、紧张的意思。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因为每个人看到小孩将要掉到井里的时候都会难受一下。这个例子的巧妙之处在于:第一,这个例子讲的是一个小孩,而不

是一个成人,因为成人一般有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同情心不会马上被激发出来。而小孩则代表着天真、无辜的形象。第二,孟子提到了“乍见”,即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井的时候,还没有看到这个小孩是谁,从而能体现出当下的、很直接的反应,而不是经过仔细思考过后的反应。正是因为这两点,使得孟子的论证有了很大的说服力,提出每个人都有恻隐的潜能,这种潜能还需要发展,发展了以后才能达到关心别人的状态。

现在对于《孟子》的理解,大多是从心性、修养的角度出发,但是实际上《孟子》的道德来源针对的对象是统治者,解决的是统治者的道德动机问题:统治者为什么要管这些臣民的事情?因为统治者有“恻隐之心”,有怜悯之心,而且只有达到了足够程度,能够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时候,才能担任统治者,才有能力去想办法解决人民的疾苦,使人民达到安居乐业的状态。孟子说人有“四端”,“恻隐之心”虽然只是其中的一端,但是却是最重要的一端,因为它解决的是统治者为什么要管理人民的事务,是关于道德动机或者凝聚力的问题。可见,孟子的道德伦理是为政治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政治问题。

2.“恻隐之心”是否普遍

有反驳的观点认为并不是每个人看到小孩落井都会难受,比如一个小孩看到另一个小孩落井的时候,也许并不会觉得心里难受,甚至会笑。那么,这样的现象是否能说明小孩是没有恻隐之心的呢?小孩看别人痛苦好像不同情,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同情心,而是因为他没有理解力,没有认知能力,不明白别人是在受苦。如果小孩能理解别人是在受苦,他也会表达一种同情心。另一种反驳的观点提出,社会上会存在变态狂,以虐待别人为乐,这些虐待狂肯定是能够理解别人的痛苦,因为他必须在理解别人受苦的情况下才能幸灾乐祸。如果这些变态是后天的,按照孟子的说法,就是这些人本来有“同情心”的种子,但没有好好成长,导致良心泯灭了,是后天没有好好培育的结果。如果这些变态是先天就有基因缺陷,对于这种情况,孟子可能会如此回答:这样的人不是人。《孟子·离娄下》中说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就孟子而言,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恻隐之心”。人和禽兽差别很小,这个很小的差别就在于“恻隐之心”,有了这个“恻隐之心”才是人,没有这个“恻隐之心”连人都不是。孟子认为“恻隐之心”可大可小,恻隐之心小的就是“小人”,恻隐之心大的就是“大人”,“大人”就应该做统治者,“小人”就应该做被统治者。

有“恻隐之心”的人应该占人类的多数,这也是孟子设计的一个很巧妙的地方:一方面符合大部分人的实情,另一方面又提出要求。这就是道德哲学要达到的一个境界:首先要是人能做到的,但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

3.为什么要培养“恻隐之心”

如果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的话,那为什么强调要培养“恻隐之心”呢?孟子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你要做人,就必须要有这些东西。另外,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孟子所处的时代进行分析。在孟子所处的时代中,原来封建社会的内部凝聚已经日渐式微,所以孟子需要找到一个办法去凝聚人民,这个办法就是“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的培养与实践

单元大纲

一、恻隐之心的培养

1.培养恻隐之心的方法:“能近取譬”

2.培养恻隐之心的地点:“家”

二、恻隐之心的深入讨论

1.恻隐之心与杨子、墨子观点的对比

2.恻隐之心的特点:“爱有差等”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要培养恻隐之心,可以通过“能近取譬”的方式,而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地点就是“家”

K02:儒家提倡的泛爱是希望能达到关爱世间万物的状态,但是这份关爱要形成一个差等,要有一个先后顺序

正文

一、恻隐之心的培养

1.培养恻隐之心的方法:“能近取譬”

对于如何培养恻隐之心,《论语》中提到:“能近取譬”。“能近取譬”是指从近处找到一个能够比喻或类比的起点,引申而言就是说关心别人的话要能找到一个内心基础,从而推己及人、由近及远。这就是儒家的一个基本想法:要想培养恻隐之心,就要从近处找到能关心人的支点。最近的就是我们自己,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对别人的关心。

在《孟子》中有这样一段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在这段对话中,齐宣王坦诚地表示自己有贪财和好色的毛病,孟子表示没关系,儒家推崇的很多君主也贪财好色,然而正是由于他们自己贪财好色,才能想到自己的人民也贪财好色,在这样的统治下,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并且没有嫁不出去的女子,也没有单身的男子。在孟子看来,有这种欲望并不是坏事,甚至反过来说,统治者如果没有这种欲望,就不能理解人民的痛苦和疾苦。因此,欲望是人能关心他人、能有同情心的重要起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好财好色”的欲望要懂得和别人去分享,要想到别人也贪财,别人也好色,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欲望。

2.培养恻隐之心的地点:“家”

当然,这种分享精神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方法就是“能近取譬”,从近处着手,找到培养的地点,一个很重要的地点就是“家”。为什么是“家”?因为“家”是一个很亲近、很私密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是第一个给你关爱的地方,也是你第一个学会去关爱的地方。在家中,别人会关爱你,同时,良好的家教也会要求你为别人做牺牲,比如尊老爱幼。尊老爱幼让你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不止你一个人存在,还有别人也存在,别人的要求也是重要的。儒家强调“孝”,强调“孝慈”,然而在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间,儒家更强调孝敬。儒家强调孝敬并不是要强化专制统治秩序,而是强调要关心他人。从“父慈”和“子孝”这两方面来看,“父慈”并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做到,因为

父母天生就具有关怀自己子女的倾向,甚至需要花很大的努力才会不管自己的子女。但是另一方面,子女关心父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养的。儒家强调家庭伦理关系,恰恰在于强调人要培养对他人的关爱。从这点来看,儒家自然会强调“孝”,因为孝是需要努力和培养才能做到的,通过孝的养成,人才能成为关心他人的人。

因此,恻隐之心的培养机构,在儒家看来,最重要的就是“家”。《孟子》中也充满了这个说法,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等。如果能把这种恻隐之心推广出去,就如《孟子》中所言的“推恩足以保四海”,意思是说如果把关爱推出去就能保护整个国家,而要是不能把这种恩爱推出去的话,连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管不了,成为一个极度自私的人。把恩爱推出去,达到关爱世间万物的境界,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最后,儒家虽然强调孝,强调对他人的关心,但是这种下对上的孝,也并不是指愚孝。

《孟子》中关于舜“不告而娶”有这么一段对话,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论语》的观点认为如果父母做错事的话,儿女是有劝诫父母的义务和责任的。要是父母的要求过于离谱,子女是可以反对的,但是反对时要注意一定的技巧。儒家的孝是指要服从父母应该有的想法,而不是一些奇思怪想。孝不应该是一种盲目的孝,而是有一定判断的孝,只是做这种判断要有一定的技巧,而不是直接的冲撞,应该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

二、恻隐之心的深入讨论

1.恻隐之心的特点:“爱有差等”

在孟子的时代,有两大类流行的学派:一类是杨,一类是墨。

《孟子》中对他们的观点作了如下论述,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根据孟子的观点,杨子是“为我”,是自私的,表现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说即使从自己身上拔一根毛就能有利于天下也不愿意做,是一

种彻底自私的说法。而另一方面,墨子则强调兼爱,要“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意思是说哪怕自己头发都累没了、脚也走累了,还是要帮助天下。一个是极端自私,一个是极端为公。即在孟子看来,这两个学派都是错误的,都是危险的。

《孟子》中还提到过一个人,那就是子莫,子莫既不是极端自私,也不是极端为公,而是“执中”,奉行中庸之道。孟子认为子莫只是接近儒家的思想,但还不是儒家,仍然是错的。无论是杨子、墨子还是子莫,都是错误的,在后代的学者中,焦循对此做了一个很形象的、用穿衣服来做类比:杨子是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穿很单薄的衣服,这在夏天是适用的,而在冬天就会受冷。墨子是冬夏都穿很厚的衣服,这在冬天适合,而在夏天就会感到炎热。子莫则是冬夏都穿不太厚也不太薄的衣服,似乎是折衷之道,但是夏天还是热了点,冬天还是凉了点。儒家强调权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换不同衣服,根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

这就是儒家的特点,儒家强调关爱,但是要求针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特点。孟子提出了“爱有差等”的想法,即爱别人要有不同的等级和层级,要有不同的程度,有爱得深的,也有爱得浅的。儒家强调泛爱,但是这种泛爱和墨家的兼爱是不同的,兼爱是指爱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同等的爱,爱陌生人和自己的亲人是同等的,而儒家则主张对什么都要爱,但是爱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孟子》中对杨子和墨子的观点进行了如下批判:“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认为墨子这种兼爱的结果也会导致天下大乱,因为这种兼爱违反了人的自然状态,是人所做不到的,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使人暂时达到这种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一定无法持久,这种状态最终肯定会破灭。因此,强调兼爱,也许能维持一个幻象,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当这种幻象破灭后,就会导致极端自私的反弹。所以,孟子认为墨子的这种兼爱也是社会动乱的一个根源。

孟子强调的恻隐之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有差等,要有秩序,要有排序。当然,这种排序并不是事先就能给出的,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判断,要有权变的意识,即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孟子》中如此说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所以,孟子强调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态度,对自己的亲人是亲,对自己

的人民是仁,对物则是一种爱,对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关爱程度。

2.孟子对于关爱中冲突的解决

儒家强调爱要有差等,爱自己亲近的人要胜过爱自己疏远的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爱家和爱国出现了冲突该怎么办?因为在儒家的观点中,培养一个为公的人,要从人的私情开始,要从对家庭的关爱开始。从而,如果一个人既有家庭的责任,又负有公共(对公众)的责任,如何解决二者的冲突。孟子处于一个公私极端对立的时代,诸侯经常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抗击周王,诸侯的大夫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抗击诸侯,大夫的家臣为了私利而抗击大夫。对于公私对立的问题,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把“私”彻底消灭掉,比如大公无私。而儒家则主张另一种解决办法,认为私和公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连接,对别人的关爱来自于对家庭的关爱,只有培养了对家庭的关爱,才能形成对别人的关爱。因此,如果能把私和公之间的连接发展壮大,壮大到足以能克服私和公之间的冲突,那么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儒家注重关爱的外推,在外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家和国、私和公的冲突,再往外推则有国内和国际的冲突,国内和国际的冲突涉及到国际关系,再往外推就是动物和万物,在爱人和爱动物之间也会有冲突。

《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保民而王”故事,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保民而王”,要通过关爱人民而一统天下,那王为什么要关爱人民呢?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那孟子怎么知道齐宣王有恻隐之心呢?因为孟子听说过这样一个关于齐宣王的故事:有一天齐宣王在朝堂上坐着,看到有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走过,然后就问他牵着牛要去干什么,那人回答说牵着牛要去做祭祀。听到这个说法,齐宣王就说别杀这个牛,我不忍心看到牛惊恐无助的样子,就像一个人要被处死一样。别人就问齐宣王,那我们就不杀牛、不

做祭祀了吗?齐宣王说祭祀还是要做的,杀一只羊来替代。这个故事流传开去,老百姓认为齐宣王杀羊不杀牛是因为齐宣王抠门,羊比牛便宜。但是齐宣王说齐国虽然是个小国,但也不至于为了节省而用羊替代牛。可是齐宣王自己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杀羊而不杀牛。孟子则认为这是因为人心所致,齐宣王看见了牛,而没有看见羊。那为什么不取消杀戮活动呢?那是因为人是离不开这些活动的,这就体现了儒家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观点,在人与动物的权衡中取人而舍动物。儒家认为如果吃肉是不得不吃的话,那就应该对吃肉有一种敬畏之情,比如吃肉前说一些话,表示对动物牺牲的感激,吃肉不应该常吃,更不应该浪费,在杀生的时候要用比较人道的手段等等。儒家提到的关爱不仅要对人,对其他的动物也要有关爱,但是这种关爱要有一定的差等,因此,有时候要为了人而牺牲动物。从儒家的观点来看,人不但对动物要有关爱,对物品也要有关爱。所以,儒家的泛爱是希望达到包括世间万物的状态,但同时要有一个差等,要有一个顺序。

孟子的民本思想

单元大纲

一、孟子关于政权合法性的观点

1.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

2.政府的职责和功能

3.孟子关于君臣问责的观点

4.孟子关于君臣关系的观点

二、孟子关于统治者选拔的观点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孟子认为一个统治集团最终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来自于为人民提供的服务

K02:孟子认为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治理的权力属于贤人,因为人民的能力是有限的,国家不能靠人民来治理,而是应该靠贤人来治理

正文

一、孟子关于政权合法性的观点

1.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

在孟子看来,一个统治集团最终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来自于为人民提供的服务。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有这样的对话,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万章问孟子,舜是如何成为天子的,是不是尧把天子的位子给舜的?孟子说不是这样的,是老天给的,天子本人是没有权力把天子的位子给继承者的。老天给的听起来就比较神秘,老天怎么能决定把一个位子给谁还是不给谁?孟子对此的解释是“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是老天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依靠人民的耳朵去听。对孟子而言,虽然天子的位子名义上是老天给的,但事实上老天既看不见又听不到,而是通过人民去看见、去听到、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当尧死了以后,人民和诸侯有事情并不找尧的儿子,而是去找舜。即使舜隐居了,人民依然去找舜,这说明在人民心中是倾向于舜的。人民倾向于舜,首先是因为舜是个孝子,他经过了家中的考验,考验的结果非常出色,从而得到了尧的提名,做了尧的“相”二十八年。在这二十八年中,人民对舜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相信他是应该成为下一代天子。因此,孟子指出政权的合法性最终来源于人民。《孟子》中有这样的论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即人民是最重要的,社稷指的是国家寺庙里重要的神,代指国家的精神和认同,这个次之,最次的则是君。天子的政权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认可,而诸侯等天子下级的统治者的政治合法性则来自于天子。如果整个国家的人民都进行了祭祀等宗教活动,但是还有洪水等灾祸,这就说明社稷、国家的精神象征没有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可见,不仅是人主,即使是神主也需要通过判断他们是否满足人民的需要来考察其政治合法性。

2.政府的职责和功能

既然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那么政府应该做哪些事情,政府的职责和功能有哪些呢?

《孟子》中有这样的论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在尧的时代,天下有洪水、毒蛇和猛兽等祸患,人民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尧十分担心,希望能让人民摆脱痛苦,所以他就任命各级官员、各级统治者,让他们救民于水火之中,具体行为包括治水、拓荒、开辟田地等等。在尧的领导下,这些得力助手赶走了毒蛇猛兽,并且还教会了人民基本的生活方法。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政府的一大功能就是其经济功能,政府需要满足人民经济和物质的需要。而人民吃饱喝足后,如果没有教化,和禽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尧就任命契担任司徒,管理人民的礼法,契教授人民五伦,即父子、夫妇、朋友等社会人际关系。在孟子看来,人并不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必须要有一定的道德,这种道德又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有了这些道德和社会关系后才能是一个人。政府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是要满足人民社会关系的需要。

从孟子的角度来看,政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善,因为要在政府的领导下,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五伦中的夫妇是指夫妇有别,而不是夫妇有爱,他们在家庭中有不同的分工,所以要有差别,就是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观点。

经常有人认为儒家是一种泛道德主义,把道德至上,其实这只是一个侧面。孟子不仅认为只有有了道德和社会关系才能成为人,也赞同人还有其动物性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动物性是更为根本的一面。《孟子》中有这样的论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在《孟子》中是这样论述的:即有恒产才能有恒心。这表明道德是很重要,但是对人民来讲,必须要有恒产,要有住处、吃得饱、穿得暖,才会有恒心,才会有道德。没有恒产而有恒心,只有那些高尚的人才能做到。所以,对一般的民众来讲,必须有恒产才能有恒心,要先满足其经济需要,才能养成道德。如果没有恒产,民众吃不饱、穿不暖,就会出现犯罪活动,如果这时政府把人民

抓起来的话,孟子认为这是“网民”,是在陷害人民。如果是因为政府没有满足人民的需要而导致犯罪,政府是有责任的,应该被问责甚至下台,换更有能力的官员。所以,孟子有很强的问责观念,意识到了经济是养成道德的基础。当然,这不等于犯罪的人就没有责任了。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有四个小种子,尽管条件恶劣,但是每个人都还是能成为圣贤的。按照孟子的观点,如果一个穷人因为贫穷而犯罪,那么,政府和罪犯本身都是有责任的。这种观点其实结合了当代两种对犯罪的理解:一种认为犯罪就是因为人的道德有缺陷,另一种认为犯罪是由于政府分配不均,经济条件太差。而孟子的观点是说这两方面都要负责任。

如果政府没有履行它的职责,是要负责任的,就要罢免官员甚至是君主。《孟子》中有这样的论述: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3.孟子关于君臣问责的观点

这就是说要决定升职一个官员或降职一个官员,亲近的人和大夫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国民判断这个人好或不好,可杀或不可杀后,才可以采取行动。应该将民意和人民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作为官员升降和杀戮的基础。而对于君主,如果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应该被废黜,甚至被杀掉。具体的,在《孟子》中是这样论述的,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对于君和对于在君位子上的人是有区分的,君位是要得到尊重的,至于具体的人,如果这个人不配这个位子,则是可以被拿掉的。当代西方自由民主下的总统制与孟子的想法是一致的,即可以弹劾一个具体的总统,但不能弹劾总统这个职位。

4.孟子关于君臣关系的观点

对于君和臣的关系,《孟子》中有这样的论述:王问孟子怎么才能得到臣的爱戴,孟子回答说只有王爱戴自己的臣,臣才会爱戴王。具体如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由于孟子处于游世的时代,很多像孟子这样的人经常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孟子对王说,如果一个大臣要到别的国家

去的话,应该把他礼送出去,并在新的国家帮他找好地方。如果他三年不回来,才把他的田地收回来。如果能这样对臣下,臣下才能爱戴君王,把君王像亲人一样看待。这种做法看似非常的天真、幼稚,但实际上却有很深刻的实践性。在孟子的观点中,君臣和君民都是互动的关系,君要爱民,民才会尊重君。可见,儒家并不支持专制,因为在专制下,君主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在儒家的观点中,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如果不为人民服务,只是空有其名,不配做人民的统治者。

二、孟子关于统治者选拔的观点

有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那什么样的人才有能力呢?表面上看,孟子似乎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因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成圣成仙的潜能。《孟子》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就是说有个人问孟子: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尧舜?孟子回答是这样的。孟子的想法似乎和民主的观点相当的接近。

但是,我们要看到,孟子还有另外的一面,他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统治者的。《孟子》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是孟子和他以前儒家的一个弟子的对话,这个弟子和他的兄弟发现有一个统治者叫滕文公,在当时是一个比较仁义的君主,所以这个儒家弟子就和他的兄弟去投奔滕文公。在那里遇到了神农学派的一些弟子,这些弟子认为滕文公不符合他们心中理想君主的要求,因为滕文公有自己的粮仓,有自己的金库,这意味着他还需要人民的养活,是一个剥削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圣王。在神农学派看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丰衣足食,是一种大同社会。滕文公明显不符合要求。这两个儒家弟子向孟子讲述了这个事情,孟子说如果你们真的认为每个人都要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话,那么神农学派真的是什么事都是自己做的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么既然铁匠和农民的交换不是剥削,类似的,统治者为人民服务也是需要花很大精力的,他就没有时间和精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人民为他提供生活资料也是很正常的,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分工。

总是需要有人干统治的事情,有人干被统治的事情,这是一种社会分工。那么这种分工是如何做到的呢?孟子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但是一种社会分工的关系,还是劳动等级上的差别。被统治者是小人,统治者是大人,小人做基本的物质劳动去供养大人,而大人需要通过一定的机构保证小人达到安居乐业的状态。那为什么有的人是大人,有的人是小人呢?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在于

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只是个小种子,这个小种子可以培养得很大,也可以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根据种子的大小,人就自然分成了大人和小人。在儒家看来,并不是每个人的人性都是一样的,根据这种人性差别,可以分出大人和小人。大人做统治者,因为他的恻隐之心更强烈一些,当然他的“义、礼、智”也要足够强大,这样他才有同情心和能力去管理人民的事业。孟子认为虽然每个人在潜能上都有可能成为大人,能成为尧舜,但在实际中却只有少数人能成为尧舜,多数人是没有管理政治的能力的。因此,在管理政治的问题上,大人应该起主导作用。简而言之就是主权在民,治权在贤,即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治理的权力属于贤人。孟子认为人民的能力是有限的,国家不能靠人民来治理,要靠贤人来治理,做到“民有”、“民享”,但要“贤治”。

孟子的仁政思想

单元大纲

一、孟子:以“仁义”为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

二、孟子关于战争的观点

1.施行仁政则“仁者无敌”

2.施行仁政国家的义务

三、审视孟子的“仁义”思想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孟子认为国际关系的处理,基础在于“仁”。自己国家的利益应该优先考虑,但是他国的利益也要得到照顾

K02:孟子认为“仁者无敌”,而施行仁政的大国还有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他国人民的义务

K03:在阅读古文典籍时需要用活的眼光与古书对话,去更好地思考书中的观点

正文

一、孟子:以“仁义”为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是个当代术语,是指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西周时期,周王是天下共主,也是各诸侯的领袖。因此,各诸侯国之间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他们之间的问题应该是内政问题,由周王担任最终的仲裁者。在封建体制垮台以后,天下共主不再存在,众诸侯国开始变得独立起来。春秋时期,春秋五霸还试图寻找一个共主来维护天下的秩序。而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努力也不存在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都试图征服其他国家,处于一种弱肉强食的状态,并且没有一个机构可以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解决纷争的唯一方法就是战争。所以,实际上这些国家都是相互独立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独立主权国家。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国家之间的纷争呢?韩非子认为处理的方法就是战争,国际关系就应该遵从弱肉强食的原则。而孟子在这个礼崩乐坏、旧有的封建制度已经垮掉的时代,也提出了自己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想法。在《孟子》中有如下的论述,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仁”字,主张以“仁义”为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孟子认为,如果你辅佐一个不向道、不以仁义作为志向的君主,帮助他使国家变得富裕,对外取得军事胜利,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富桀”,意思是让像桀纣这样的暴君富起来。如果整个国家都是一个不仁不义的国家,你还去帮他的话,实际上就是助纣为虐,这是不值得提倡的事情。一个国家值不值得去保护,最终的判断标准应该是这个国家是不是仁义的,仁义是拆除国界的最高原则。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确实是有一些保守的东西。乍看起来,它是要恢复周的制度,但事实上它并不是要完全地恢复周制度,而是将周的制度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孟子提倡要寻找一个天下共主,是要有超出国家的原则来处理各国之间的纷争,这个原则不是指具体的一个人,而是指“仁”。“仁”是一个超国家的最高原则,用来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础。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是要有差等的,有差等就意味着爱本国人要超过爱外国人,就像爱自己的父母要超过爱陌生人一样。所以,在儒家看来,爱国是一个正

常的、也是正当的行为,人当然要爱国,因为与外国相比,本国与自己的关系更为紧密。国家生了你,养了你,你自然要对它有所报答。然而,儒家提倡的爱有差等的概念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这种爱是泛爱,这意味着虽然可以爱本国超过爱他国,但是不能为了本国的利益而罔顾他国的利益,这是儒家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既承认爱国的合法性,又认为这种合法性不是最高的,而是有界限的。从儒家的角度看,如果为了爱国罔顾仁义,这样的爱国行为,是要遭到谴责的,是不正当的,是不能被接受的。

二、孟子关于战争的观点

1.施行仁政则“仁者无敌”

那么,如何根据孟子的观点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呢?首先是国际援助的问题,国际援助是在保证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对他国进行扶植和照顾,同情他国的苦难。儒家是支持国际援助的,但并不主张自己国家的问题还没解决,就去管别国的闲事。其次,孟子认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遵照仁义的原则,一方面要照顾本国的利益,另一方面不能为了追逐本国利益而肆意妄为。那么这个基本原则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

《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个故事大意是梁惠王对孟子说:“我们梁国曾经是七雄中最强的一个国家,四处打胜仗,但是在我手里梁国受了很大的屈辱,秦、楚、齐等国家纷纷打败了梁国,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才能报仇雪耻呢?”孟子说,要依靠仁义。因为如果一个国家施行仁政的话,哪怕地方百里见方,也可以在天下称王。行仁政能鼓励人民积极生产,解决物质需要,鼓励人民在农闲的时候,实践礼义,孝敬父母,敬重兄长,使人们形成基本的社会人文关系。在仁政的统治下,人民不仅安居乐业,还有基本的道德规范。相比之下,像齐、楚这样的国家,施行的是暴政,人民无法安居乐业,父兄都冻饿而死,逼得人民天天去打仗。这些国家的人民对君王充满了仇恨,这样的军队肯定不会为自

己的国家而奋力战斗。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孟子的想法似乎过度的天真和理想化了,但是仔细考虑一下,并非如此,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含义。首先,孟子讲的不是一个具体的国家,而是论述了一个施行仁政的国家和一个施行暴政的国家发生战争会出现的情形。在孟子看来,只有和施行暴政的国家打仗才是正义的。孟子表面上是在回答梁惠王的问题,实际上却是给出了一个关于正义战争的标准:战争的对象是一个施行暴政的国家。其次,孟子为什么说有百里见方的土地,用木棍就能战胜强敌呢?我们要注意到孟子对话的对象是梁惠王,梁惠王虽然被各国打败,但是梁国依然是战国七雄之一,方圆不止百里,是一个见方千里的大国,军事武器等也都很先进。所以孟子这样说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鼓励梁惠王,施行仁政,最终是可以“王天下”的。《孟子》中还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孟子和齐宣王对话,齐宣王相信只有加强齐国的经济、军事力量才能一统天下。孟子说这种做法是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虽然对自己没有好处,但也没有坏处。而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则不但对自己没有好处,还有坏处,是一种比缘木求鱼更糟糕的行为,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施行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那么其他国家的人民也会跑到齐国来,从而提高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实力,最终实现“王天下”的目标。根据孟子的观点,仁政本身并不是能使一个人成为天下的共主,而是它能促成真正可持续的强势。孟子也承认国家强盛是重要的,但是他认为国家强盛的基础来自于仁政。

2.施行仁政国家的义务

施行仁政的大国没有被攻打的担忧,从而产生了另外的责任。那就是当其他国家不施行仁政、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时候,施行仁政的大国就有责任去救其他国家的民众于水火。因此,施行仁政的大国有征伐的义务,当一个国家发生人道灾难的时候,施行仁政的大国应该主动救这个国家的民众于水火。《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

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这个故事的大意是燕国发生了政权混乱,人民遭受了苦难。在这种情况下,有人问孟子:“燕国是不是可以被其他国家侵略?”孟子回答可以的,于是齐国就去伐燕,并且迅速地攻打下了燕国。可是齐国的目的很不纯,伐燕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于是其他国家就想方设法地救燕国,最终燕人反叛了,齐宣王很后悔当时的侵略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孟子说燕国“可伐”,并不是说齐国可以去伐,而应该是一个施行仁政的大国才可去伐,救燕国人民于水火。那么,如果一个国家装作是施行仁政的大国该怎么办呢?孟子在讨论战争的篇章中给出了很具体的标准,指出一个国家不能号称施行仁义,而是要有实质证据,比如人民能拼死保护国家或者人民愿意追随统治者而行等。征伐一个国家的理由是当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认为你来了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解放者和侵略者从军事上说都要打到别的国家去,但这二者是有差别的,一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另一个是为了被侵略的、被占领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你必须要证明你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那么如何证明呢?如果你打到一个国家去,人民挑着好吃的、好喝的来欢迎你的话,说明你对一个国家的战争是一个正义的战争,是一个解放的战争。当然,人民可能会判断错误或者因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饥不择食,你去了以后使人民生活更痛苦了,那就要接着被轮换。所以,孟子对于征伐是否正义有很明确的判断,并不是你说你正义就可以了。征伐战争是否正义,要看被征伐国家的人民是否持续的欢迎你。此外,不仅国内人民要认可你的征伐,其他国家的人民也要认可你的征伐,要得到国内舆论和国际舆论的共同支持。

三、审视孟子的“仁义”思想

古文典籍中具有深刻的智慧,发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是不是没有理解。其次在阅读古文典籍时还需要用活的眼光与古书对话,去更好地思考书中的观点。

总而言之,孟子认为国际关系的处理,基础在于仁义。爱国是正当的,但是不能没有边界,不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罔顾他国的利益。自己国家的利益应该优先考虑,但是他国的利益也要得到照顾。对于战争,“仁”是高于主权的,“仁”是最高标准。最后,读《孟子》不仅仅在于了解古人的智慧,更多应该透过其中的观点来对现实进行反思。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读书笔记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读书笔记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读书笔记(一) 荀况(约公元前298年——238年),字卿,亦称;荀况关于教育的思想;1.教育能“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这种思想中包含着教育与质变的关系;2.注重个人主观努力和环境的作用;“积”的思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渐”的思想;“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关于教学的思想;1.重视“学”:不懈、专一、笃实;“骐骥一跃,不能十 荀况(约公元前298年——238年),字卿,亦称孙卿,赵国人。荀况处于战国的末期,对先秦诸子的学说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是先秦儒家中最后一位大师。他是无神论者,是先秦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著名的教育活动家。《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荀况关于教育的思想 1.教育能“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因此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何为互动,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实现真正的互动,一直让我很困惑。最近,我阅读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郑金洲

教授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丛书,其中《互动教学》一书,让我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互动教学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这种思想中包含着教育与质变的关系。照他的意思,教育在于改变人性,使它经过长期的变化不再回复其本来面目。这种说法与他的“性恶论”是一脉相承的,与孟轲的“教育是恢复人的本性”是相对的。 2.注重个人主观努力和环境的作用。 “积”的思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渐”的思想。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止),其渐之(xiǔ),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关于教学的思想 1. 重视“学”:不懈、专一、笃实。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民本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心必身。”(《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以周文王和夏架为正反例,向魏惠王讲解了“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之偕亡”,“岂能独乐”的道理。孟子认为,国君要想使老百姓尊爱自己,归服自已,必先爱民,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在孟子看来,与民同乐是一个贤明君主必备的品德。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他面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救人民于水火。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与荀子二人皆是继孔子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孔子所莫定的儒家教育思想都有各自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在此就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思想、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影响、教学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人教育思想的异同。 一、教育的哲学思想 孟子根据“中庸”与“诚”的思想建立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把人的主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主张天人合一思想。孟子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人无有不善,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教育的作用在于保存人性中的善端,扩充善性。若不扩充它,这些善端就会消失,变成“不善”,正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意。而荀子主张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提出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中没有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善者,皆为经过教育的作用和后天的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本性,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道德品质。在人性论方面来讲,孟子与荀子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应该开展教育,而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奠定了他们各自的教育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教学思想上二者的比较: 教育作用孟子从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强调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和教育的社会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保存和发扬天赋予人的善性,认为只要接受学习,“人皆可为尧舜”;进而达到治理国家。 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孟子确定教育目的为“名人伦”,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之义为主体的伦理道德教育,孟子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通过实现“明人伦”,来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为政治统治服务。荀子则从唯物主义的“性恶论”出发,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为伪”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对社会,教育能够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论文关键词:孟子民君仁政道德 论文摘要: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民本思想是最富特色且最具魅力的。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以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心的向背决定天下的得失。统治者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治理好国家。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经济上富民、惠民;政治上宽民、爱民;思想上教民、化民。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的实际治理中,百姓是尤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得到诸侯的赏识可以成为大夫,得到天子的欢心可以成为诸侯.得到百姓的拥护才可以成为天子。由此可见,在百姓、大夫、诸侯、天子的层层结构中,天子的地位最高、最尊贵,但也只有得到百姓的拥护才能成为天子。失去了民心,天子也就不复存在了。可见孟子“民贵君轻”的含义是,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万万不可动摇,对统治者而言,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那么统治者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从而得到民众的支持呢?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而做起: 一、经济上要富民、惠民 在孟子以前,孔子就主张在经济上惠民。他说:“养民也惠。”(《论语?公冶长》)“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首先应该富民、惠民,给人民好处,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而使他们得利。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富民、惠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英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去引导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老百姓就会很容易听从乐。“制民之产”是使百姓拥有固定的产业,即“恒产”。有了“恒产”百姓就不会颠沛流离,犯上作乱了。所以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再加以处罚,这就等于陷害。所以说,英明仁德的君主应该

高二语文《孟子》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习,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又“私淑孔门后学”,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一、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先秦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固”可以理解为安定、团结,意思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谷梁传·恒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孟子对民本思想给以系统的发展和阐述。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二、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仁政学说体系。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一)养民: (1)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孟子·滕文公上》) (2)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 (3)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他把“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他列举当时赋税繁多的情况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孟子·尽心下》)征布、征粮,还要征劳役,三重负担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26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解析版)

易混易错点26、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错因归纳:对孔子、孟子、荀子在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上的主张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 【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解析】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4·上海单科·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 B.《庄子》C.《韩非子》 D.《道德经》 【解析】此段文字是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故A项正确;《庄子》是庄子的著作,属于道教,故B项错误;《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属于法家,故C项错误;《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属于道家,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答案】B 6.(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 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

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

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 关沙沙 09级思政 200902010044 摘要:孟子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奉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还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实行“民本”的系统主张,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孟子重视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使其学说具备了一定的民权思想因素。作为两周时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孟子、儒家学说、民本思想、经济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家大师,在先秦儒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心理、美学、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等多种功能和影响,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孟子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的实际治理中,百姓是尤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恒久稳固,长治久安,首先要“得民心”,“合民意”,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对于人民的需要要满足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生产资料,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可见孟子“民贵君轻”的含义是,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万万不可动摇。对统治者而言,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那么统治者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从而得到民众的支持呢?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经济上要富民、惠民 在孟子以前,孔子就主张在经济上惠民。他说:“养民也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首先应该富民、惠民给人民好处,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而使他们得利。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富民、惠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就是说,英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去引导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老百姓就会很容易听从乐。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 一、民本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要“保民”,要“与民同乐”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二、仁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1、养民:一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还骂那些自称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的所谓“良臣”是“民贼”。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屡屡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 三、王道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王道”这一目标。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 四、性善 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首先,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性善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都有向善的能力。 其次,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 再次,“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 五、尽心知性 在孟子看来,“尽心知性”是成为“圣人”的一个必要途径。 “尽心”即指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知性”,即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尽心”是前提条件。 在孟子看来,只要在“寡欲”、“内省”、“养气”上下功夫,就可能实现“尽心知性”。 六、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明人伦 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教育方法:“存养式”,即保持并发展人的善性。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地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地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地区别: ()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地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地作用在于把人天赋地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地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地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地“完人.”教育地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地政治既非完善地政治制度,也非高明地统治手段,而 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地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地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地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地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地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地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地高尚人物.荀子主张地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地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地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地共同结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次,在教育目地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地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地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地是教育内容中地重要方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孟子认为办教育地目地在于“明人伦”.所谓地“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地教育目地决定了他地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 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地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地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地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地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地“贤能之士”地教育目标是不冲突地,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地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不同之处 首先,在人性论上地分歧是二者最大地区别: 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地,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地,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地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地影响,人们地“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地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地“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地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地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 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地本能是“性”, 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地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地本性是恶地,而人地善德是后天习得地.这一点较孟子地“良知”、“良能”具有更多地唯物主义色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地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学与私地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地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地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地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

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一、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二、道德论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 三、政治及经济方面 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对现实的意义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 对现实的意义 摘要: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已有之,到孟子把民本思想发展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他在“民本”理念的诸多方面直接沿袭了孔子的许多思想,立足于“仁政王道”治国方略的基础上把“民本位”的观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他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消极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有前瞻性的,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清晰,全面,深刻的解读,认真分析潜藏在它背后的历史动因,能够挖掘内涵并赋予它合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民本思想现实意义以人为本 “民本”一词,语出《尚书·七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是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国本)、官本而言的(其实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其原意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本思想可以说是儒家的一大特色。在我国的上古社会存在着朴素的人文主义传统,早期的统治者们都隐约意识到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固国安邦的地位和作用。孟子正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代表之一。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神权”思想开始动摇,“重民”的意识在人们尤其是部分统治者的心中越来越明显了。民本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民本思想是最富特色且最具魅力的。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以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心的向背决定天下的得失。统治者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治理好国家。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经济上富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孟子》政治思想

《孟子》政治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时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变。如在政治上,周天子名存实亡,地方上四分五裂,诸侯之间征战不休。西汉刘向所编的《战国策》对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进行了描述: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礼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蓋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 面对上述现实,孟子从人性本善的哲学理论出发,提出了一套改变社会现状、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架构,即王道仁政。 其次,何为“王道仁政”?“王道”在儒家思想中早已存在,是儒家的一个传统概念,而“仁政”出自孟子。“王道”实际上是“先王之道”的简称。儒家历来崇尚“王道”,所谓的“先王之道”,按照儒家的传统说法就是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古代的圣王以仁义来治理天下之道,就叫王道政治。《尚书》中讲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这就是儒家的王道理想。

孟子所提出的“仁政”从内涵上来说,与传统的王道思想是相吻合的。仁政就是王道的体现、王道的标志。笔者认为,孟子之所以要在原有的王道概念上提出仁政,原因在于孟子认为其所处的时代不仁且乱。仁就是爱,孔子主张爱人,孟子在此次基础上提出“仁者爱人”。孟子尤其突出了“仁”,在孟子看来,“仁”就是指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此为人之端。孟子试图用“仁”来解决当时的社会困境,所以他特别强调仁政。孟子在《离娄上》中提到: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在这段话中,孟子突出强调,无论是在上位者还是在下位者,都必须遵循仁治,否则将会国家不保、性命不保,但现状却是这些统治者并未推行“仁”。仁政只是孟子针对政治的一种设计,只是一种政治理想。 孟子所提出的仁政在理论上有实现的可能性,因为它在孟子的思想体系内有着合理的理论基础,即性善论、人性本善的理论。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如何认识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相同的为都教育人要为善。不同点是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异: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 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 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 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 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 孟子性善论、天赋道德观念、承认有天命。认识论是反省内求,先天具有荀子性恶论、道德后天形成、反对天命。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并用之都从不同方面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孟子的民本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孟子的民本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民贵君轻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在孟子的心里,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第一位的,谁得到了民心就可以成为天子。 第二个方面:民心决定论。孟子从桀、纣覆灭的历史经验中分析了天下得失的根本原因。天下之得失在于能否得民,而能否得民又在于能否得到“民心”,即能否得到民众真心实意的拥护。桀、纣之失民,实际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顺从了天下民众之心。民心向背决定政权兴衰,决定国家兴亡!至于君王,孟子说是“君为轻”自然不能与人民相提并论。第三个表现是尚贤与民主,主张君王广泛地听取各阶层的意见。孟子认为,对进贤、任免和处置人都是比较重要的政事的问题,不能只听左右亲近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听取国人的意见,并且还应该把国人的意见当作基本的依据。这个观念,显然包容有民主性的因素。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思想主题,民贵君轻,民心相背决定了政治成败,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主旨,而他的富民、与民同乐、省刑薄赋等思想是这一主旨生发、派生出来的。这些思想不光是在古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其借鉴意义也十分重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这一理念正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着异曲同工

之妙。这一理念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自觉做到秉公用权,勤政廉政,情系民生、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之中。所以,当前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应该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而孟子的民本思想、德治主张,至今仍然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借鉴。 在我国某些干部身上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使得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相当紧张。腐败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官本”思想。官僚主义是因为严重的脱离群众,是封建遗毒在现实社会的具体表现。腐败现象和官僚主义作风如不能被有效遏制,必将降低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是政府失去民心,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而这些问题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仅靠加强法制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加强人民的,特别是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当前,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应该批判地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 先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教育教育实践方向和教育基础理论,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的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先秦百家的精华部分,是政治、道德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长期执教,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齐襄王时,三次任学宫“祭酒”,影响很大,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郭沫若语)。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批判了传统的“天命论”、“君授神权”,并吸收了道家“道法自然”、墨家注重实践法家反对鬼神等思想,发展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把先秦哲学推上顶峰。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更是第一个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家。下面就荀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做一点论述。 一、论教育作用 人性论问题上,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他写了《性恶》一文,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这就否定了先天道德论。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泛指后天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本性发生的变化。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人性本恶,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本性固有的,而是“积伪”的结果,其过程就是由“性”向“伪”转化,“长迁而不反其初谓之化”。最终达到与恶的本性彻底决裂,永远不再走回头路。 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二、教育目的、内容 荀子在《劝学》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目的与内容。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就是将士最终培养成圣人。荀子对“学而优则仕”思想作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治学并非一定要当官,但当官的必须先治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