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目录

社会心理学之群体心理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侵犯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从众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动机

社会心理学之性别角色差异心理

社会心理学之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交往

社会心理学之群体心理

一,群体概述

群体是一群人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同意规范的约束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作为群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建立了群体目标与群体规范;成员具有群体意识,即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一员,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与他们相互影响,建立起相互依存关系与情感,以我们的称呼来区别其他的群体;有群体分工,即群体中每一成员都在群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一种内聚力,内聚力是群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内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有力感.内聚力对群体及其成员发生的作用,表现为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影响着群体的工作效率.内聚力影响群体工作效率的实验研究表明,要提高任何一个群体的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要引导群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若方向不正确,群体内聚力越强,小团体主义倾向越严重,反而会阻碍群体的工作效率.

群体会产生群体偏见.群体偏见又称为团体偏见,主要表现在认识与情感上,群体在认识上的偏见叫群体思维,在情感上的偏见叫群体偏好.詹姆斯指出,当人们被深深的包容进一个内聚性群体中时,该群体成员为达到意见一致而作出的努力,过分配合他们的动机,从而使他们无法客观地对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进行评价,这是群体就会采取一种迅速而简单的思维方式,从而产生群体思维.为防止群体思维,詹指出,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群体成员应该象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应请局外专家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最后,在达到一个共同意见之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安排一个第二次机会的会议,使得群体成员能将萦绕于心头的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

群体偏好就是对某个群体的特殊爱好,即喜欢自己的所属群体,不喜欢其他群体.

二,群体分类

按照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群体可以分成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社会研究发现,在正式群体中总会存在各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式群体,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根据群体成员之间有无直接的,面对面的联系和接触,可把群体分成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例如,国家,民族属于大型群体。家庭,同做小组属于小型群体。

三,群体的竞争与合作

竞争是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每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竞争往往采取竞赛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体竞争和群体竞争。竞争对个体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效应:激发动机,发挥潜力;使肌肉产生紧张感,精力更加充沛;增强自我意识;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的发展;个体与个体频繁地进行竞争,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

合作乃是指至少两个人在工作,休闲或社会关系中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活动,以追求共享的目标,享受合作的成果,或增进友谊的行为。有效的合作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即目标,利益共同,相互依存,共同活动。

竞争与合作各有特点。竞争对于提高个人工作效率,作用是明显的。合作能有力地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也很显著。其实合作过程中,群体成员之间也有竞争。研究表明,合作不仅能提高成绩,且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形成相互支持,喜爱和接受的人际的能力,提高自尊心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但总体的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竞争。竞争虽然可以作为动机力量来推动人们的活动,但如果经常遭受失败,会使人们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卑感;警察功能成功会使人骄傲自大。因此,在竞赛中,必须提出许多指标,竞赛的标准越复杂,获得成功感的人越多,竞赛的积极作用发挥得也就越大。

四,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群体具有动力的功能,群体对成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所谓社会助长指的是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的效率。研究表明,他人在场具有激励性的作用,这种激励使熟练的,易学的行为变得更容易,却使奇异的,难学的行为更受到抑制。

所谓社会惰化就是许多人在一起工作,降低个人活动的积极性。这样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那些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合作,但个人的成绩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其二,去个性化。即群体中的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

份。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就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差,结果导致人们可能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研究表明,群体处于激励性的,充满令人心情紊乱的刺激状态下,尤其是群体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景中,易使成员产生去个性化。例如制服效应。

其三,群体决策对个人具有很大的影响,群体决策可能使个人更加冒险,也可能使个人更加保守。如果群体成员普遍地对一个两难问题作出冒险的回答,那群体讨论将导致成员作出更为冒险的极端选择;如果群体成员普遍地持保守的看法,那群体讨论将导致他做出更为保守的极端选择。这样的现象称为群体趋极化。产生群体趋极化是因为受信息影响和社会比较影响。例如,当人们对群体中其他人的立场不明确时,听到新奇的说服性意见后,就会表现出趋极化的效应。当人们了解到其他人的立场,但是没有听到他们的支持性理由时,仍同样出现趋极化效应,就是社会比较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概述

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

认知。主要是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一般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而个人的公平和互补认识也会影响助人行为。人们往往怀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从长远的观点看,一切是公平的,互补的,现在别人能获得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不久后自

己也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彼此的机会是公平的,所以现在帮助别人,日后别人也会帮助自己。人们会在这样的认识下做出助人行为。

移情。即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情绪。人处于愉快的境况下,或感到内疚时,容易做出助人行为

其他个人因素。即身份特点。主要包括性别和年龄。女性不如男性容易助人,年龄大的比年轻的要少助人的行为。

三、紧急状态下的冷漠行为

冷漠行为是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帮助时,却坐视不理,袖手旁观。研究表明,这种现象有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存在:

客观因素主要是他人在场起到旁观者效应。具体表现为:他人起到观众的作用,让救助者有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处于尴尬的心理;他人榜样作用的误导;他人存在起责任分散作用。后又发现还有其他的客观因素,例如被害者的特征;旁观者与被害者的关系,相似性效应,等(相似性效应是指人们更多地受到相似的人的影响,当相似的其他人面对紧急情况无动于衷时,人们也就按兵不动)

主观因素主要是救助者对干涉代价的分析,自己是否有能力进行救助等

后还发现,当时的情境,受害者的求助是否锁定某一特定对象,求助者的受伤害严重性,都会对助人行为产生影响

四,利他行为的发展

利他行为的发展经历了七个阶段:

自我中心。此阶段的人是自我中心和自私的,利他是为了奖励或逃避惩罚。

互补性的利他主义。此阶段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工具性手段,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和个人利益。如果人们尝试去帮助处于困难的人,难他们也回期望自己遇到同样困境时,能得到这些人的帮助

首属群体的利他行为。即在家庭,朋友,社团,公司等首属群体内的成员共同分享兴趣,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甚至财产。此阶段的人愿意为自己人作出很大牺牲,作出一些利他行为,但对于外人,就不大愿意了。

规范性的利他行为。即社会要求的那些助人的行为。

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即当个人与大多数人发生了利益冲突,为了遵守社会契约和规范,作出的利他行为,甚至会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

自然的利他行为。即依照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来进行利他行为。他们不会接受自我牺牲论者所强调的“为最多数谋取最大幸福”的原则,所以不会因为大多数人而牺牲自己。

圣人式的利他行为。此阶段的人做出的利他行为有时甚至超越了公正的原则,他们放弃了自己对公义的基本要求,凭着一个善良的意志而为其他人甚至动物作出牺牲。

社会心理学之侵犯行为

所谓侵犯就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任何行为.可以分为语言侵犯和动作侵犯,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侵犯必须同时具有以下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是侵犯:

侵犯是有意图的行为;如果一个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去伤害他人,那这个人的行为就是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是外显的行为.侵犯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分为反社会侵犯行为和亲社会侵犯行为,和被认可的侵犯行为.凡是具有上述侵犯行为三个特点,并且违反了社会准则的行为都属于反社会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采取的侵犯行为.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称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例如自卫行为

一,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

侵犯行为的理论可分为本能论,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本能论的代表这之一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暴力,凶残等各种侵犯行为结为个体内部天生的侵犯能量向外宣泄的结果.

习性学认为侵犯行为是动物的基本本能,洛伦茨是习性学的代表人物.他也认为侵犯行为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

动机论把挫折视为侵犯行为的动机,即挫折引起侵犯.但挫折并不总是引起侵犯行为,是由于人们对造成挫折原因的解释可能有所不同,挫折和侵犯之间,认知因素起很大作用.动机论还认为侵犯行为的目标可能会转移.所谓目标转移乃是指当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对挫折制造者进行还击时,往往会找到一个替代者即出气筒去发泄.

挫折导致侵犯的制约条件很多,这些制约条件若集中在同一个体身上时,则其侵犯行为往往定会发生,例如,追求目标重要,越有吸引力,受阻后的不满情绪越强烈,侵犯行为越明显;越临近目标时,遇到挫折就越使人不满,越易导致侵犯;当个人遇到的挫折被视为毫无理由,不合理,就越加深挫折感,越激起侵犯行为.

班杜拉指出,遭受挫折后的个体可以表现为攻击行为,也可以表现出心灰意冷,奋发图强或绝望自杀等行为.究竟采用哪一种行为,取决于个体以往生活经历所习得的,对付生活压力的行为模式.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侵犯行为的观点主要有两方面,即侵犯行为的起因和侵犯行为的习得.班杜拉坚持认为,并非挫折导致了侵犯,而是令人反感的情绪体验导致了情绪的唤醒,而情绪的唤醒乃是诱发侵犯行为的因素之一.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侵犯行为起因的几个基本观点:

任何情绪唤醒均将触发侵犯行为.不进愤怒,恐惧,而且情欲亢奋,异常欣快等情绪也可触发.

情绪唤醒对侵犯行为的引发有个别差异.由挫折而产生的情绪唤醒对那些经常以攻击的方式对付生活压力的人来说,才是侵犯行为的原因.侵犯行为受到示范作用,模仿,诱发刺激和个体行为习惯等多样因素制约的.

唤醒状态的减弱将减低侵犯行为的发生.情绪的减弱既可以通过侵犯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非侵犯的方式.在后一种减弱方式中,认知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接触或观察侵犯行为将增加侵犯倾向.

二,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许多因素影响人们的侵犯行为,其中有些因素与个人特点有关,有些因素与情境特点有关.

影响侵犯行为各因素的两个综合性模型,包括瑞文/鲁宾的模型和沃森的模型。它们把挫折和环境影响作为侵犯的原因,它们都把个人变量作为侵犯行为的中介作用,它们都强调了周围人对个人侵犯行为的作用等等。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挫折挑动,侵犯线索的引发,个人特点及当时的情境等。

挫折挑动包括:身体遭受疼痛刺激以及语言的辱骂,气温暂时性变化影响人们的行为,如热刺激;受他人侵犯;拥挤;

侵犯线索的引发。柏格威茨指出人们受到挫折之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是无方向的,未分化的情绪唤起状态,这种情绪唤起状态是凭藉环境刺激所提供的线索才能找到方向,从而导致侵犯行为。研究表明,第三者的挑动,身边的武器以及他人的侵犯行为均可作为线索而引起侵犯。

酒精往往是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个人因素。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进行身体攻击;个人的认知水平,也是影响侵犯行为的一个因素。当人们认识到侵犯行为将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消极后果时,则其侵犯行为可能被控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们的侵犯行为也会加强,例如,当人们感到自己混在群体中,不为人知时,往往会放松自己的行为,易于发生侵犯行为。

暴力电视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情绪,认知等各个方面。

三,侵犯行为的控制

社会控制侵犯行为有以下几种措施:

通过分配公平减少挫折感

惩罚侵犯行为是抑制侵犯行为的重要手段。社会生活中惩罚是必要的。惩罚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般来说,惩罚要相对地重些,使侵犯者感到痛苦与压力,以便吸取教训,同时达到杀一儆百的目地,惩罚要及时,即发现侵犯行为之后尽早予以惩罚,进行及时的负强化,使惩罚为其侵犯行为留下深刻的印象;惩罚必须具有针对性,惩罚量的大小与其严重程度要相称。

父母对子女的惩罚要有效,首先要具备的一个前提,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要有较好的感情,即父母是爱子女的,关心子女的,而子女对父母是尊重的,依赖的,父母惩罚自己是恨铁不成钢。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父母的惩罚才是有效的。其次,父母惩罚子女是理智的,决不能随心所欲。另外,父母本身也要作出榜样,不是侵犯的典范。

说服教育。说服教育对转变人们的态度是有效的,对与防止侵犯行为的说服教育必须及早进行,如果能长期进行,从小进行,必能有良好的效果,等到发生了侵犯时,再来就事论事地讲道理,进行教育,只能暂时起一点作用。说服教育时,提供受害者痛苦的线索,受害者的痛苦迹象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心,把自己置身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从而抑制侵犯行为。如果说服教育的对象是已经作出伤害他人行为的人,则必须激发侵犯者的内疚感,说服教育强调用意志来克服自己的侵犯性冲动,即自我控制,侵犯行为来自侵犯性冲动,侵犯冲动强烈的人,其自我控制的能力很差。说服教育时,允许恰当的宣泄。

控制暴力电视。

社会心理学之从众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不论是认知还是情感,不论是意向还是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群体和他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很强烈,有可能较微弱.

作为个体,面对外界的诸种影响,可能自觉地接受,也可能不知不觉地接受,甚至是出于无奈而被迫地接受,结果,使个体行为与群体习惯相一致,或使群体中少数人的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相一致,这些都是从众行为.

在某些情况下,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也可能会反过来听从少数人的意见,这种与从众相逆的行为是众从.

人们的从众和众从行为能使社会保持协调和稳定,促使社会生活和谐与发展.

一,从众概述

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

迈尔斯指出,同一种从众行为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表面顺从,一是内心接受.顺从是表面的从众,并非发自内心,而且不相信自己的从众行为是合适的,是个体对外界虚假的从众.接受是指行动上和信念上均发生从众行为.

最早进行从众实验研究的是谢里夫的游动错觉研究.阿希也做过多次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

二,影响从众的因素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群体因素,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第一,群体因素的影响

群体规模越大,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为的人数越多,则群体对个人的压力就越大,个人很容易采取从众态度

群体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意见的一致性以及对群体规范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吸引程度,它取决于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当群体中出现一个反从众者时,则其他的从众行为大大减少.艾伦实验表明,只要群体里存在着分歧意见,不论这位反从众者的知识,能力,威望或其他人特点如何,都会导致从众行为急剧下降.

第二,情境因素的影响

情境因素主要是信息的模糊性,从众行为的公开性和权威人士的影响力等.若外来的信息本身十分模糊,则对认知个体的判断和认知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增加了从众行为的可能性.从众行为公开程度越高,人们作出独立行为就越少,从众倾向就越大.匿名情景会降低人的群体压力从而降低人的从众行为.高地位者或权威人物容易使人从众.即说所谓的”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第三,个人因素的影响

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人格特征及性别,年龄,文化等社会特征.个人的智力,信心,自尊心以及社会赞誉需要等个人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通常认为,妇女比男子更容易从众.但后有研究表明,两性之间在从众行为方面很少差别,要看事物的熟悉度.也有研究表明,女性的从众行为多于男性,可归结为人格上的差异.由于女性更关注人际关系,导致容易接受他人影响而发生从众发生从众行为.不同民族,国家的从众倾向有其文化特征.

三, 众从

关于众从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莫斯科维奇开始的.众从是群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

研究表明,影响众从行为的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是一致性,独立性,信心,权威性等.一致性不但指少数派成员意见的一致,而且还包含少数派成员的行为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致性,即坚持到底.

影响众从行为的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包括多数派成员内部意见分歧,缺乏群体凝聚力以及多数派成员对遭遇问题的真实情况不明确

三,服从

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明确的要求下发生的.

服从与从众,众从之间既有共同点,又相互区别,服从是被动的,即对行政命令,群体规范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都得服从.从众或众从不是对群体规章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或群体众人执行规范所形成的压力的随从. 从众或众从也可能是一种违心的,但它不是执行群体的明文规定或权威人物的命令,而是为了消除群体压力,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而作出的行为.

进行服从经典研究的上奥尔波特和米尔格拉姆。

四,影响服从的因素

从命令发出者方面的因素来看,主要与有无权威性和是否有监督密切相关。此外,如命令的发出者本身具有吸引力,并为执行者所喜欢的话,则人们容易对其命令作出服从。

从命令执行者方面的因素来看,与其的道德水平,人格特质,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五,增加服从行为的方法

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奖励和惩罚。给予关心和照顾。提供榜样;逐步提出要求,具体方式可以是逐步升级和逐步降级。实验证明,要他人接受你的一个大要求,用逐步升级比较有效,要别人接受你的一个小要求,使用逐步降级比较有效

六,从众行为的理论

关于从众行为,拉坦内创导用社会作用力理论加以解释。拉坦内用社会作用力理论来论述从众行为,社会作用力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社会力量的强度,直接性和数量。这三个因素的不同组合可以发生不同的从众行为。并指出,社会群体与个人态度的相互作用可以构成独立的个体,少数派和多数派三者的相互关系,由此表现出不同的从众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关系,如经济,法律,道德,宗教,血缘以及心理等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社会关系.其中,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的经济关系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关系.它对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心理关系都有重大影响.而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心理关系是一种直接的关系,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许多的直接的心理关系统称为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发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示为友好的情感.相反,如果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符合另一方要求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不安.这时,双方友好的关系就终止,或发生疏远关系,或发生敌对关系.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不同距离或心理上的不同关系.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可见,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

豪斯顿研究人际关系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人际关系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就会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他们感到孤立无助,或是因为人际交往过程得不到足够的自我暴露的机会

豪斯顿提出了由社会支持而降低抑郁感的几个途径,例如,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使其自我意识发生直接作用;通过人际交往体验积极情绪,,抑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方式对其情绪发生直接作用,是人们意识到有人会支援和帮助自己,不怕外部压力,自己有能力应付外界情境等.

二人际关系理论

从建立人际关系来看,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有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

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模式大致可以通过三种人际需要来加以解释.即包容的需要(即关于在群体情境中个体的隶属问题);支配的需要(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绪联系的需要,即讨人喜欢,受人爱).舒茨指出,上述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他根据个体在与双亲的关系中需要满足的程度,将每种需要领域中的行为划分为三类:

第一,包容行为.如果孩子的包容需要没有得到恰当的满足,过多或过少,他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低社会的或超社会的行为.低社会行为的特点是内倾,退缩,避免与他人建立关系,拒绝加入群体之中.超社会行为的特点呈外向,经常向外与他人进行接触,其行为是表现性的,例如大声讲话,吸引他人注意,将自己意愿强加于人等.在童年时期孩子与家庭进行适意的融合产生理想的行为类型,即社会性行为.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什么障碍,他能够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决定自己是参与群体还是不参与群体,参与多或少等.他不只独处感到幸福,与他人一起时

也感到幸福.

第二,支配行为.指人们之间进行决策的过程,具有拒绝型,独裁型和民主型.拒绝型的人倾向于谦逊,服从,在与他人交往时拒绝权力和责任,只要有可能他就不自作主张.独裁型的特点是好支配,控制他人,喜欢最高的权利地位;民主型是理想的类型,能顺利地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根据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既能够顺从上级,又能够自己掌权.

第三,情感行为. 舒茨认为情感是两个人之间紧密的情绪联系.双亲与儿童在情感上不适当的关系可能产生低个人行为或超个人行为,而理想的情绪关系则产生个人行为.低个人行为表现为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超个人类型希望与别人有密切的情绪联系并试图建立这种关系.个人型的人在童年时代就顺利地解决了与情感有关的问题,无论关系密切与否,他都能恰当地看待自己,自信自己会讨人喜欢,并根据情况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要麽是为了获得报酬,要麽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尽量缩小代价,而尽量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的.交换的不仅仅是物质商品,而且是诸如赞许,荣誉或声望等非物质商品的交换. 霍曼斯交换理论提出了公平原则,即人们指望自己,得到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代价成比例,如果违反公平原则,且损害个人的既得利益,个人就会感到愤概;如果总是得到利益而不付出代价,个人也会感到内疚和局促不安.

社会交换理论从分析人际关系中双方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代价入手,更能清楚地说明人际关系的本质.该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上的,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西鲍特和凯利的代价与报酬的关系理论,认为在人际互动模式中,人际关系的付出代价与获得报酬别个人的人格特征更为重要.当一方认为人际关系中自己所获报酬大于付出的代价,同时也看到对方也是如此时,那双方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巩固.

海斯对交换关系得失的研究表明,人们认为从人际关系中自己获益的方面是陪伴,自信,情感支持,交换信息,物质或任务上的帮助,自尊及获得朋友的价值观.为对方付出的代价有:花费时间,增加责任,影响情绪,失去独立性及对其他人际关系的否定影响.

三,人际吸引

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是复杂的,它既有认知成分,也有情绪和行为的成分,其中情绪的成分即对人的喜爱或不喜爱,表现为人际吸引.相互间吸引力程度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心理上的距离越接近,反映人们相互之间越吸引,心理上的距离越疏远,则反映双方越缺乏吸引力.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

接近性.空间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易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但这一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少,尤其是当双方关系紧张时,空间距离越近,人际反应

相似性.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相互吸引,两者越相似则越能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个人特性具体指年龄与性别,个人社会背景,态度等.在其他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同年龄,同性别的人比较容易相互吸引.在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籍贯,职业,社会地位,社会价值,资历方面相似的人们容易相互吸引.

在相似性因素中,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人们喜欢一起工作的人,同时更喜欢那些态度相似的人,在感情上更加融洽,即所谓志同道合.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是正确的,别人所发表的同自己的态度是相似的,一致的意见,不仅是对自己观点的支持,而且也是对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证实,从而能增强其安全感与自信心.因此,对于持有近似态度的人也就成为自己所喜欢的人

互补性.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性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互补因素增进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别是在异性朋友或夫妻间.

弗里德曼指出,相似性因素在吸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有时候,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因素则起重要作用.互补性起作用要看双方对互补内容的看法是否一致.

仪表.个人的长相,穿着,仪态,风度等仪表,都会影响人们彼此间的吸引,尤其是在第一次见面时,由于在第一次见面时,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仪表因素占重要地位.

人格特征.随着社会交往的深入,仪表因素的作用减小,吸引力将会从外在的仪表逐渐转入人们内在的人格特征.开朗的性格是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一个待人热情的人,总比冷淡的人有吸引力.个人如果能对别人表示出的热情作出同样反应的话,也会具有吸引力.

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通常有四种处理方法:

表露。积极向对方表明心迹,希望改善关系

等待。消极等待,希望情况有所好转

忽视。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任何表示,听任其逐渐冷淡下去

退出。脱离关系

研究表明,人们的处理方式和他们在现实生活关系中的愉快和苦恼的程度相关。

四,人际沟通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就是人际沟通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人际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沟通者越熟悉,沟通就越个

自我表露是亲密人与人之间情感,发展友谊的关键途径。自我表露指在人际沟通中自愿地把自己个人信息传递给对方。自我表露的深度和广度随沟通对象而异,显然,与好朋友沟通的深度与广度都大于一般熟人或陌生人。研究发现,自我表露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合适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认知

作为一个社会人,乃是从自然人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他具有该社会所公认的道德标准,掌握符合社会角色要求的行为方式和言语举止。

社会认知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一个人对他人将要作出何种反应,往往取决于他对他人所获得的印象的推测与判断。

社会认知,也称为社会知觉,人际知觉,对人知觉。

一,社会认知概述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意向是一种活动动机,是没有意识到的需要)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社会认知还必须依赖认知者个人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和归纳。个人对于他人在许多场合中的行为作出了相同的推断以后,就有可能把一些相对稳定的印象归结到该人的身上。

社会认知首先由布鲁纳提出。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很多,包括主客观以及情境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如果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一个个人,个人的表情,言语声调,行为以及言语活动中所包含的实际意义等,都是社会认知的重要信息。如果是一个陌生人,当时情境并无特殊之处,则该人的外表是认知的重要因素;如果是个熟悉的人,因为尚有许多其他信息作为参考,认知活动就会深入到该人的内在本质,并不限于该人的外表。

认知者本身的心理特点。指认知者已有的经验,需要,人格特征等的特点,由于认知者本身心理特点不同,对同一个认知对象所获得的认知结果也会不同。

认知的情境。人们对认知情境的理解能够转换到认知对象身上,影响对该对象的认知。社会情境对于人们的认识活动之所以能发生重要作用,乃是由于人们特定的行为被特定的情境所制约,一定的社会情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必须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既然行为是由情境规定的,久而久之,人们就会根据情境来推断人的行为。

研究社会认知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受起对社会他人认知的影响。布伦斯维克把认知经验当成光线通过透镜聚焦作用,提出知觉的透镜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外界的物

与社会的人是远体刺激,它们是离开认识主体的,只有通过适当的介质,如光波或声波,远体刺激才能反映在外周感官上。在外周感官上造成的刺激模式,称为近体刺激,近体刺激是远体刺激的复制品,但不是远体刺激的完全的复制品,有些信息必然失去,这方面是认知者的选择性注意。另方面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进体刺激经过神经编码形成编码刺激,这种编码刺激在脑内进行的其他神经活动背景上受到加工,这就是构造过程。也就是对输入刺激加以解释,经过构造过程,最后形成知觉。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它是组织信息的方式,用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一般分为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社会事件图式。人们对当前信息的输入,总是以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加以解释,如果没有合适的图式,必须要形成一个新的图式,去解释这个信息。图式影响人们对社会信息的感知,记忆,推理,并影响人们的行为。

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偏差。因为:

社会认知需要做推论,在已有事实基础上得出新的判断与新的结论,社会推论的依据是所获得的信息,信息的样本过小的话,得出的推论是极不可靠的。

人们倾向于更注意独特的具体事例,而不是根据代表性更大,可靠性更好的基本信息。

社会认知受到框架影响,人们在心理上更倾向于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小价值”,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大代价”,坎尼蒙和托维斯基用期望理论对人的这一种现象做了归纳,期望理论认为,获得一个积极的事件和具有同样重要性的消极事件是不同的。如得到5美元在心理上是小报酬,失去5美元却是一个大损失。这个理论表明,对于增加的否定事件的代价的理解坡度,比对于增长的否定事件的报偿的理解坡度陡峭。这正是由于人们对于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理解上有所不同,导致人们对消极性事件趋于冒险,而对于积极性事件则避免冒险。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包括对他人情绪和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特征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以及对自身的认知等。

人们主要是通过他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姿势等来推测,判断其情绪状态的。面部表情具有超文化性。认识他人的情绪是重要的,然而,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他人情绪的认知,能进一步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他人的性格特征。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他人作出与自己相似的假设,有助于他准确地对他人内在特点的认识,尤其是在那些人实际上的确与认知者有人口统计学上的相似时。

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在社会生活汇总,通过相互交往,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意见,态度,表情来推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认知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人们在认识人际关系时,总带有各种情绪色彩。

三,印象形成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普遍认为,个体对他人的一般印象是在有限的信息资料基础上形成,个体倾向于将认知对象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即使在获得关于一个人的信息资料有矛盾时,个体也通常会重新整理或歪曲信息资料,以消除或减少不一致性。在印象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几个因素产生了很大作用: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对社会认知的作用亦称首因效应。社会心理学界对首因效应进行经典实验研究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但第一印象不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多,对一个人的各方面情况会愈来愈清楚,从而可以改变第一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

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个人好恶的评价是最重要的。研究表明,好恶评价是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一旦个体把某人放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范围内,对这个人的其他认知就会归入相应范围。在一次会面时,一时的好坏印象可以扩大到所有情形中去,而且还会涉及到一些无关的特征。罗森堡用多维测量的程序进行研究,发现好恶评价最常见的是一些社交的和智力的品质。例如,好的社交评价有帮助的,真诚的,宽容的,好交际的,有幽默感的;好的智力品质科学的,坚决的,熟练的,聪明的,不懈的。

汉密尔顿研究发现,社会属性的品质一般会影响个体对他人作出的喜好程度的判断,然而若让个体看到更具有智力属性的品质,则会影响他们对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尊重程度。上述研究表明,个体是采取含蓄,复杂的方法去评估他人的。好恶评价中,对热情与冷淡的评价是形成他人印象的关键因素。

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是根据个人好恶的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的品质。

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导致形成错误的刻板印象的原因主要有:个人行为的模糊型,接触机会不充分;群体的变化,但对此群体的刻板印象未能作出及时调整;利益和价值的选择;信息少;缺乏参照标准。刻板印象具有保守性,僵化性,对抗相反信息的能力。造成刻板印象不易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图式的固有性质。当人们发现某一样例与自己关于此样例所属范畴的图式不相一致时,往往不会改变自己的图式,而认为样例只不过是一个特例而已。有时刻板印象可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时它自然是不轻易改变的;人的行为具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使认知者难以得到推翻自己所持刻板印象的明显证据;接触机会少;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即人的文化水平愈高,他所持的刻板印象也就愈容易改变,一个人对刻板印象的性质愈了解,他也愈容易改变其所持懂得刻板印象;还有一些因素如定势作用,信息整合作用。

四,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归因理论就是指为某种行为找出解释原因的理论,主要包括:

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是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他非常关心现象的因果关系,认为人们

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预见他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海德把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海德归因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理清其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

凯利的归因理论。凯利指出,人们要横跨三个不同的范围来检验因果关系,即客观刺激物(存在),行为者(人),所处的情境或条件(时间和形态)。称为三度理论。凯利的三度理论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即区别性资料,即他人行为是否特殊;一致性资料,即他人行为表现是否与其他人一致;一贯性资料,即分析他人特殊行为的发生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如果区别性低,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很可能就将行为归为主观或内部原因。如果区别性高,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归因很可能就归为当时的情境或条件。

维纳的归因理论。韦纳认为,在分析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时,除了内在的外在的原因之外,原因的稳定与不稳定乃是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把个体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其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韦纳认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

琼斯的归因理论。琼斯认为,人们在判断一个人的言论,行动的原因时,首先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处于高压之下的人,其言行很难作个人的,内在的归因,只有不存在外界压力或压力很小的情况下,个人的言行才会被看作是内在品质,动机,性格的外在表现,才可以作内在归因。从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可以推断他的动机,人格特质,后者是前者的,故称为对应推论理论。影响对应推论的正确性的主要条件包括:如果行为结果严重,则其原因推断较困难,如果某种行为越被社会所赞许,则其原因推断也越困难;如果某种行为是该人自由选择的,则此行为与其内部品质相对应。

归因过程往往会产生偏差,有些偏差来自动机,有些来自认知方式。

当人们解释他人行为时,低估情境作用而高估个人内在品质的作用,是犯了主要归因错误。

人们在观察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时,看问题的着眼点是不同的。行为者往往把自己的失败行为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倾向将失败归因于该行为者;行为者把自己的成功行为倾向归因于个人,而观察者则可能归因于情境。

涉及个人利益时导致归因偏差。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动机

心理学上把行为的原因称为动机.自古以来,对人行为的原因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往往把人的行为看作是被外界超自然的力量所控制,当人们无法抗拒超自然的力量时,往往认为这是天命.动机是来源于人身之外.另一种观点是,把人看作是社会的产物,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经过情境,权衡其后果,然后行动的动机是位于人心之内,强调人是理智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后一种观点终于占上风.

分析人的行为时,必须揭示其行为动机,才能判断其行为的出发点,才能预见其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对其行为的控制.

一,社会动机概述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的作用.

但个体的动机十分复杂.表现为:

与行为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马斯洛指出,一些行为的动机非常明确,另一些行为的动机不甚明确,还有一些行为则根本没有动机。行为可分为表现性行为和应对性行为,表现性行为并不试图做什么,它只是人格的反映,如健康者矫健的步伐.应对性行为属于动机行为,如努力工作,追求目的.马斯洛认为任何动机行为都有几种动机同时决定,而并非只有其中一种动机决定.行为由一种动机决定的情况往往是例外.但其中总有一种动机发生主导作用.

个体明确表示的动机往往是不真实的

实际起作用的动机与本人明确意识到的动机往往不一致.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别人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动机也不是不可知的,因为动机往往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之中,若能对人们行为作系统观察与分析,可以推测其动机

无意识动机是存在的.在这种动机中,个人并未觉察到自己的需要,欲望,意向和目的;个体无意识地去获得成功,解决问题,克服障碍等,以便达到无意识的目的.克雷奇指出,个体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许多行为的真正理由.真正的理由是深藏的本能倾向,往往以复杂而迂回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选择和行动不常是对其后果作深思熟虑的.在这个意义上,个体的行动是不合理性的.

麦孤独是最早提出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是本能的.于是后来的一些心理学家用需要来代替本能的概念.

默瑞第一个尝试采用投射测验来研究个体的需要,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需要缺乏而激发动机,即内驱力.从动机到行为之间另外还有两个关键性的环节:即意图的形成与行动的启动.动机是由需要所激发的,但有时候,人们的需要却未被自己明确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潜在的需要,也就是无意识动机.

动机与活动效率关系理论,一种认为:动机与活动效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即内驱力理论;另一种认为两者呈曲线性相关,高动机或低动机与低水平活动联系,而中等动机水平与高活动效率相关,即倒U型理论.研究发现,两种理论都相对正确,主要决定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要体力的活动,内驱力理论是正确的,智力活动需要复杂的,控制的,协调的活动,则倒U型理论适用.

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人们的社会动机十分复杂,许多学者主张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于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要外力作用的推动.布鲁纳指出,内在动机由三种内驱力引起:好奇心(求知欲),好胜心(求

成欲),互惠的内驱力.

外在动机不是由对于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而是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

总之,个体认为自己主要是由于对活动的兴趣而参加某项活动,那他是为内在动机所驱使,若个体认为自己参加活动是为了某个外在目标,那他是为外在动机所迫.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缺一不可,个体获得成功的方式来源于不同的动机,莱维特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三种不同的取向:

内在取向模式.即是由内在动机所激发出来的行为;

竞争取向模式,是由外在动机所激发出来的行为;

权力取向模式,由外在动机所激发出来的行为.

近年来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之间,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相互排斥作用.研究指出:在五花八门的外部强制中,任何一种外部强制命令都会损害内在动机.也就是说,当人们做他喜欢的事时,若没有外部强化,他倾向于认为自己真正的喜欢它,若有外在动机强化时,人们会把做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吸引.

当然,一些例外情况可以排除外在动机对内在动机的影响.例如,个体对某种动机非常熟悉或具有某种人格特征及工作习惯,或者内在动机非常强烈等,都能使外在动机变得无足轻重.

西蒙指出,动机最主要的功能是控制注意活动,动机愈是集中于获得活动本身的内在的本质,人们对于环境中同那种与活动兴趣无关的东西就会愈少去注意.

西克塞林米哈利确切地描绘了在强烈的内在动机下对工作聚精会神的极端状态,一种对知觉场的收缩,一种对手头工作的全力以赴.

继狄西提出了高度的外在动机会削弱高度的内在动机的观点,他又提出了削弱或增强内在动机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

奖励.奖励可以起到控制功能和信息功能.物质奖励或惩罚意味着对工作的外部控制,对内在动机起到伤害作用;如果对工作进行评价性奖励,代表能力信息,可以加强内在动机.

自我控制与自我决定影响.当人们的自我控制,自我决定的力量增强时,内在动机也在增强.

外在动机施加者行为特征的影响.艾曼贝尔指出,当父母感到很自信,不太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与自己的地位相一致时,他们的孩子的内在动机较强烈,较有创造性.他并指出,凡是有可能发展子女内在动机的双亲,有较少权威主义和限制,鼓励独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较注重理性.

四,成就动机

默瑞最早提出成就需求的概念,他认为成就需要是指个人想要尽快地且尽可能地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欲望或倾向.这样做并不是要争取地位,而仅仅是想要做好这件事情,他们希望得到外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不过分重视个人的名利,但当名利表示事业的成功时,他们也会去追求.默瑞认为,成就需要是人类28种心理需要的一种.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并不是个体获得成就的唯一因素,除了成就动机以外,社会的赞扬,群体的规范,个人的兴趣等都是促进个人获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的特征;

他们往往愿意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任务;他们非常想知道自己活动的成果;他们常常以旺盛的精力,采用新的方法创造性完成任务;他们对自己做的决定高度负责;他们选择他人合作共事时,往往选那些有能力的人,在处理人事关系上也是精明的

麦克利兰指出,成就动机是在一定的社会气氛下形成的,成就动机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就动机的理论有机械取向的研究和认知取向的研究.机械取向的学者多把个体看做是一个被动的有机体,个体成就行为背后的动力主要决定于外界刺激.以默瑞, 麦克利兰,阿特金森为代表. 阿特金森等人认为成就动机是一个多向度的或多成分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主要包括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个因素.他指出一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若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使成功了,他也不会简单地重复地去做同样的事,而且是提高其抱负水平,尝试去做更为困难的工作,若是失败了,就会降低其抱负水平,即使再容易的工作也不愿意去尝试,相反,如果一个人对于失败的恐惧高于成功的追求时,一旦得到了成功,就会反复地去做同样的工作,以此为抱负水平,并减少对失败的焦虑. 阿特金森指出,在工作失败之后,能否继续坚持,人们表现出个别差异,一个人若有强烈的成就感并认为工作容易成功时则坚持性较强,一个恐惧失败的人,则对比较困难的工作抱有坚持的态度,而对于简单的工作则会增加焦虑,会尽量避免工作.

认知取向研究的学者基本认为人是主动且具有分析能力的,人会主动地寻求信息,组织信息,探索信息的意义.他们强调认知活动中个人对于成败的归因过程才是决定及影响个人成就行为最重要的关键因素.成就需要不同者,其成就行为之所以不同,乃由于归因过程的不同.

麦克利兰认为人们的成就动机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但首先应训练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如自信心,独立性,自我实现需要等.对成年人来说,成就动机的训练还取决于本人自愿的程度.

麦克利兰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与其早期的独立性训练有关.儿童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否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与其父母的特点有关.一方面,父母本身若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就能对其子女的成就动机给予迅速的奖励;另一方面,父母本身的成就动机既可为其子女的成就动机提供样板,又可为其子女提供一个促进成就动机的家庭气氛.

成年人的成就动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培养,如心理治疗,团体咨询,敏感性训练等. 麦克利兰认为,个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形象与前途,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仅仅是给

人们增加进修的机会,但并不能刺激其成就动机的发展.

培训实施是在上述思想指导下确定的,具体要求如下:

使培训者确信,经过训练,自己的人格是可以得到改变的;

使受训者看到,实际生活中人们的人格确实是发生了改变;

使受训者知道,成就动机的内涵以及它对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使受训者知道,与成就动机有关的一些概念含义(如自我实现);使受训者懂得,交往行为和生活密切的关系;

使受训者了解,新的动机的产生是其自我形象的改进;

使受训者懂得,动机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力量;要求受训者记录自己实现目标的进度.

麦克利兰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了三个问题.一是注意在训练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对每一个受训者的言语与行动都加以充分支持与尊重,使他们具有自信心,确信自己的成就动机是能够提高的,是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是在训练过程中特别强调自我提高,自我改进的重要性,使他们具有自觉性;是强调他们的新的动机与新的行为方式通过小组活动共同讨论之后获得的,是小组成员的共同特征.

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最为著名并广为流传的一种动机理论.到21世纪时, 马斯洛将取代弗洛伊德,华生而成为心理学界最有影响的先驱人物.

马斯洛探求人的价值与潜能,从认知观点出发,肯定人的行为的意识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注重人的价值和人的特殊性. 马斯洛认为,社会文化对人有影响,但人本身的内在力量尤为重要.,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价值体系起着一种促进作用.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一种类似于本能的潜能,人要求其潜能得到实现,这就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的中心思想.

行为主义研究是关于”适应得好”的人的概念,而不是发展得好的人的概念.,马提出要研究格外健全成熟的人.

马的人的需要的理论,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人们渴望同他人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渴望自己在所属群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实现需要就是指促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

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当一种需要满足以后,一般地说,它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于是,其他需要就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xiaohaoyu1982@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2395461.html,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过程== 社会知觉,,社会态度 人际过程-----吸引与亲密,,人际交往 群体过程==攻击和亲社会行为,,从众与服从 社会知觉的内容 自我知觉==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吸引的影响因素: 个人特质相似性互补性熟悉性接近性 亲密的影响因素: 依恋公平自我表露沟通 攻击行为: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 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方法重点回答问题 观察法描述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相关法预测知道了x,能预测y吗? 实验法因果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吗? 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的方法因其科学性占据着主要地位。 观察法:描述社会行为 观察法:研究者观察人们的行为,并对其测量值或行为印象加以记录的一种方式。 观察法包括参与观察法和档案分析法。 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会产生互动并尽量不对情境进行任何改变。 档案分析法:观察法的一种形式,由研究者考察一个文化中所积累的文件记录或档案(如日记、小说、杂志、报纸等)。 观察法的局限 1不同的观察者观察到的内容不一样 2局限于特定群体、情境或某种特定类型的活动上 3只能对行为进行描述,而无法推论因果关系。 4某些特定行为很少发生 相关法:预测社会行为 相关法:系统地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继而评估其关联性的方法。 调查:相关法常用技术,选取一些人作为样本,询问其态度或者行为的研究方式。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社会心理学书籍社交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书籍:《社交心理学》 《社交心理学》教你成为社交达人,教你如何运用社交技巧和社交心理学来博得他人的好感! 内容简介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和社交学融为一体,面面俱到地讲解了洞察内心、赢得喜爱、结交朋友、收获支持、消除敌意、说服他人等多方面的技巧策略,对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博弈做了具体阐述,并提供了*实战效用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它会帮助你提升社交技巧和能力,了解人们外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 作者简介 李靖:文学硕士,人力资源师,资深编辑,典型的成功学实践者。曾出版过《你别困在欲望上》《职场做人做事取舍之道》《职场说话办事取舍之道》等多部畅销书。 编辑推荐 * 要掌握社交策略就不能不懂心理学。只有走入他人的内心深处,把握心理脉搏,洞悉人心的奥妙变化,才能运用恰当的策略赢得人心! * 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国人心理特点,解析自我

心理对社交的影响,告诉大家如何通过心理较量占据社交主动。 目录 Part 01 了解社交原理,做到知己知彼 交友暗藏许多法则,社交不只是会行动而已。要想在社会上拥有更多朋友,就要在社会活动中占据主动。掌握社交原理,学会知己知彼,能够对社交法则了然于心,无疑是你实现良好社会交往的第一步。 每一份关系对你来说可能都有用 / 2 乐于关爱朋友,才能感怀人心 / 5 交往中要分清真朋友和伪朋友 / 7 是小人还是君子,重点看本质 / 10 衡量一个人,最忌掺杂主观偏见 / 12 有时你所看到的只是一个表象 / 16 看人要看细节,但不可以点概面 / 19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真心为你着想 / 22 与人共事,还是留心一点才好 / 25 保护好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 28

社会心理学2

社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1、基本归因错误 p58 归因偏差(attribution warp) 上述的归因理论,特别是凯利的模式基本上都假定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但学者们指出,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 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忽视一致性信息 自我防御性归因 基本归因偏差: 从内部对行为加以归因,忽略行为产生的外部原因。但是,一些研究表明这种偏差主要出现在强调个体自主的西方文化中。因为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一个人被看成是独立自主的,他或她的行为反映了其内部特点、动机和价值观。 2、首因效应 p36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

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例子:《三国演义》中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面见孙权。孙权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目中无人,将其拒于门外。 3. 晕轮效应 p38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案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4、核心特质

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心理学

公交车让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字:从众心理心理学道德素养 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造成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众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所表现。 现实生活中我们坐公交,在车上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有人需要座位时,如果前座的没有人让座,那么,其他人都不会轻易起来让座;如果有一个人起身的话,那么后面马上会有其他人站起来。不去让座的人总会有某些素质,道德缺失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这种人我们暂且不去理会,因为我们研究的不是这部分人,而是那些让座位的人。在表扬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同时,我们是否能够清楚地分析到这些好心人最原始的动机和致使他们让座的原因呢?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人们日常行为活动中的根本的引导性和固然的高尚性,但支撑其行为进行的直接心理因素我们还是要经过一番讨论。 当我们在音乐厅里欣赏演奏时,一曲完毕,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即使你不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你还是会不自觉地跟随大家一起鼓掌?这是一种极为简单的从众行为。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但是,就让座而言,当一个青年为一位老人起身让座之后,一定会有第二第三个青年站起了,尽管最初他们并不想移动自己的屁股,又是什么导致这种不动则已,一动皆动的现象呢?也可以用从众来解释吗?社会传染效应模式之一“变色龙效应”可以说明这一从众心理,即当你看到其他人一些行为时常发生时,你也许会不知不觉的加入其中,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根本要件是,起引导作用的是群体而不是少数个体。像我们所研究的这种情况,单个个体影响引导其他人,最主要的前提还是需要建立使社会某群体都认可尊重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社会心理学1

浅析我国当代社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仇富、仇官”现象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摘要】 随着我国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中产阶层壮大、公众民主意识增强、各种文化思潮泛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现阶段"仇富、仇官"话题持续受到社会的关注,并围绕新闻事件不断形成舆论热点。"仇富仇官"现象已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对"仇富仇官"现象进行理性剖析。可从不同层面得出不同的原因。如经济层面和历史层面。也包有人性中忌妒的非理性和阴暗的一面。对于仇富仇官现象,不应该等闲视之,而应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手段稳妥地予以遏制和消弭。 【关键词】 仇富,仇官,公平,民主法制 【正文】 当前我国社会心理问题呈高发态势,解构权威,使价值观混乱。最直接的后果是族群撕裂和社会分化,使得社会整合困难。 社会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一是社会快速变化导致的“失范”、价值观的分化与制度变迁的滞后,使社会心理的“不适应性”上升,心理问题的出现难以避免。二是生活节奏加快,使心理紧张、压力加大。三是被社会公认的不平等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诸如农民、教育、医疗、住房、垄断企业高收入、权力部门高消费,等等。社会相对剥夺感强烈,“均贫富”思潮容易引起底层社会的共鸣,从而形成心理与情绪上的对立。四是社会缺乏舒缓心理紧张、安慰心灵孤独和医治心理疾病的制度结构。各级政府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处理显得被动。五是社会教育体系的功能缺失。 在众多的社会心理问题中,笔者就“仇富、仇官”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仇富】 定义:仇富现象多指对于富人阶层或富人个体的致富手段的合法性、依法纳税等操守所持有的怀疑和否定倾向的社会心态。 仇富事件: 事件一:中国大陆媒体称为杭州飙车案或杭州富家子飙车撞人案,同时也被中国大陆网民称为欺实马事件(音同70码,取欺负老实人之意)。是指发生于2009年5月7日,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发生一起改装三菱车(车牌:浙A608Z0)因超速驾驶撞死人的事件。杭州飙车撞死行人案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此都十分关注,而且事态还在不断升级之中。这已不是一件简单的交通肇事案,已经引来了社会上对于“仇富”理论的新争论。 许多媒体在报道时直指肇事者为“富家子弟”,民众们也把仇恨的矛头指向了这些“为富不仁”的财富拥有者。 事件二:一桩“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协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度使红十字面临信任危机,导致其获捐数额急剧下降。

社会心理学答案(1)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 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

误 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 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 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

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社会心理学课本框架

第一章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研究对象 1.心理学的定义胡济南: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念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1)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3)也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2.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1)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3)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二、学科性质 1、社会心理学是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之间 2、与心理学的关系 (1)传统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2)洛莫夫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之一 (3)吴江霖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大支柱 (4)班特纳的观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总称 3、与社会学的关系 (1)社会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2)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理论与方法上彼此相通(3)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研究课题上同中有异 4、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三、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 1、基本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

是在行为主义—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着重阐明环境与教育因素在人们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a、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b、强调认知因素 c、强调观察学校 d、强调自我调节过程 (2)社会认知理论 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主要观点是:强调认知结构的意义,认为认知是个体以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同时,旧认知结构也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 (3)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动力学说,人格结构学说 新精神分析,主要反对泛性论 (4)符号交互作用理论 三个假设:a、人对外界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b、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c、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是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与修正这些意义的。 (5)社会交换理论 a、 b、 c、基本观点:五个命题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侵犯与赞同命题 2、基本内容 (1)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 a、个体社会心理:个体的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学习等 b、群体社会心理:人际互动、群体内聚力、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 c、大众社会心理:如流行、模仿、暗示、流言、舆论、经济恐慌、大众骚扰等 (2)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化(socializat-ion):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人们解释、分析、记忆及使用社会环境信息的方式。 内隐人格理论( Forming Impressions ):该理论的观点是,某些人格特质伴随有其他特质。 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人格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理解,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这些理解称为内隐人格理论。 换言之,这一理论由我们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所组成。我们常常运用少数己知特征来判断他人具有哪些特点: 善良——慷慨大方、诚实、有责任心 吝啬——暴躁易怒、虚伪、为人冷漠 自我图式(Self-schema):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由于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住处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刻板印象(stereotype impression):指人闪对某个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群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略了个体差异。 图式( schema ):图式关于一个人、群体、地点或事物的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 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对人的人格进行描述的认知结构,一般应用于特殊的个人或者典型的一类人身上。 自我图式(self schemas):帮助人们去组织对自己进行了解的心理结构,它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识记的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 群体图式(group schemas):关于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或社会范畴的图式(Hamilton, 1981)。刻板化显示出特殊社会群体和社会范畴的属性和行为。 角色图式(group schemas):代表我们对处于某种角色的人们所持有的有组织的、抽象的概念。 原型(Prototypes):是关于图式的抽象的理想化形象。 态度(attitude):包含情感、行为和认知成分的持久反应倾向。 Krech(1948):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31、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和指数分析。

社会心理学推荐书目

社会心理学推荐书目* *注:以下图书均可在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2395461.html,/中搜索并免费阅读Mirror, mirror: the importance of looks in everyday life 作者:Elaine Hatfield,Susan Sprecher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essential readings 作者:Charles Stangor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 作者:Todd F. Heatherton,Robert E. Kleck,Michelle R. Hebl,Jay G. Hull Handbook of prejudice, stereotyping, and discrimination 作者:Todd D. Nelson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作者:C. Neil Macrae,Charles Stangor,Miles Hewstone Confronting racism: the problem and the response 作者:Jennifer Lynn Eberhardt,Susan T. Fiske Encyclopedia of women and gender: sex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 第 1 卷 作者:Judith Worell The develop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of gender 作者:Thomas Eckes,Hanns Martin Trautner Self-theories: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作者:Carol S. Dweck 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本章导学 本章概要 本讲将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习指导 本讲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抽象,需参照案例和资料领会贯通。 案例导入 心理研究中保护被试的守则 1. 心理学家应致力于提高心理学科学、教学和实践的准确性、诚信度的真实性。 2.心理学家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体的隐私权、私密的自我决断的权力。 3.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当面进行,通过电子交换系统还是其他形式进行交流,都必须征得个体的知情同意。 4.在征得同意时,心理学家应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持续时间和过程,让他们知道有权参加或者在实验开始之后退出研究。 5.保护任何媒介记录的私秘性信息是心理学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他们对此应该合理谨慎的措施。 6.心理学家不应进行欺骗的研究,除非他们作出判断,认为研究预期的重要科学、教育或应用价值可以使其技术运用合理化,并且有效的非欺骗备选过程不可行。 7.心理学家应尽可能早地向被试解释作为实验设计和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任何形式的欺骗。 8.心理学家提供机会,让被试及时得知有关研究性质、结果和结论的确切信息,应采用合理措施来纠正被试可能形成的错误观点。 章节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而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其实就是寻找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当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很多,有人曾说过,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因此我们把国内外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分类介绍。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 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 纶,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 是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参考书目

社会心理学主编张文彦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社会心理学主编沙莲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社会心理学主编刘志红, 王辅贤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社会心理学概论周振明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6.08 社会心理学郑雪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社会心理学郑全全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8 社会心理学赵中天编著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蹚过人生河:社会心 理学 张明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4 社会心理学俞国良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社会心理学经典导 读俞国良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社会心理学导论 (英)麦独孤,威廉 (McDougall,W.)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09 社会心理学精要(英) 理查德·克里 斯普, 里安农·特纳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社会心理学(英) 布丽姬特·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艾斯主编2008 社会心理学杨宜音, 张曙光编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社会心理学许锋著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1 社会心理学 吴江霖 ... [等] 编 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社会心理学 吴江霖, 戴健林, 陈 卫旗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社会心理学理论与 应用 屠文淑著人民出版社 2002 社会心理学词典孙非著农村读物出版社 1988.08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问题(苏)卡扎科夫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03 社会心理学(苏)安德列耶娃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04 社会心理学 (苏)R.M.安德烈耶娃 著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84 社会心理学 (苏)E.C库兹明等主 编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81.02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07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05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A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变迁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化 a 创新性 b 开放性 c 实用性d 独立性 a 抽样调查 b 个案调查 c 观察访谈 d 典型调查 a 玛格丽特·米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卡丁纳 d 马林诺夫斯基 a 角色互动 b 角色规 c 角色丛 d 角色知觉 a 定势b 社会刻板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光环效应 a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 b 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d 以交往为手段 a 环境压 力 b 角色不兼容 c 信息过多 d 个人差异 a 媒介性b 对象性c 统合性d 压迫性 2.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 )、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3.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 4.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 )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 5.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 )。 6.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 7.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 8.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9.态度的基本特征有( )、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经典条件反射 b 经验在参照 c 认知不协调理论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a 服从心理b 选择心理c 从众心理d 集群心理 a 观看效应 b 从众 c 竞争与协作 d 共做效应 a 人际冲突 b 目标冲突 c 认识冲突 d 情感冲突 a 正式群体 b 初级群体 c 非正式群体 d 次级群体 二 多项选择题 既有稳性又有外显性 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 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 以上都是 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 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 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 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 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 间接性 标准化 匿名性 性 真实性 10. “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 11.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 )和民族心理。 12.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这属于( )。 13.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 14.学校、工厂、部队等群体属于( )。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包括( )。 2.属于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的动向的论述是( )。 3.问卷法是一种被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的调查技术或工具,其特点是( )。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 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3]。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

社会心理学课本

社会心理学讲义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峰2013.9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从一开始建立,就存在着心理学和社会学两种取向之争 ? 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方法:强调严格的心理学方法和实验,大量运用系统观察、调查研究、个案研究、模拟研究和社会比较文化研究等方法。 ?重点:以个体变量为分析重点 ?内容: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变化的特点与过程 ?目的:揭示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 ?代表人物:麦独孤、奥尔波特、弗里德曼、巴伦等。 ? 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 ?重点:以社会互动和群体变量为分析重点 ?内容:阐明社会结构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揭示社会环境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罗斯、库兹明、贝克、安德列耶娃等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趋于合流 ?勒温认为: ?人类的行为应看作是个体的特征与社会情境的有机结合,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心理学应该分析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国外的代表性观点: ?主张社会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如何感知人和社会事件,研究人们如何影响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实质等。 ?奥尔波特:个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 ?弗理德曼:个人如何认识和他人和对他人反应、他人如何对个体的行为做出反应,个体怎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梅厄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泰勒:人际互动;社会影响 ?巴伦和伯恩:如何表现出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等。 ?即强调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是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及其原因。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2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2-06 09:34:57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光环效应 ? B. 首因效应 ? C. 定势 ? D. 社会刻板效应 得分:5 知识点: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 A. 环境压力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B. 个人差异 ? C. 信息过多 ? D. 角色不兼容 得分:5 知识点:4.3 利他动机与利他行为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 A. 社会变迁 ? B. 人际关系 ? C. 社会化 ? D. 社会互动 得分:5 知识点: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下列哪些内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5分) 若从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可分为遗传、()、心理与社会四个方面。 ? A. 经济 ? B. 生物 ? C. 文化 ? D. 政治 得分:5 知识点:8.2 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5分) 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和传承的生活方式与()之和。它是一个民族形成、存在以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 A. 生活风俗 ? B. 生产劳动 ? C. 思想观念 ? D. 语言文字 得分:5

知识点:7.1 社会群体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 A. 蒂博特 ? B. 谢里夫 ? C. 海曼和凯利 ? D. 梅顿和纽卡姆 得分:5 知识点:2.2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 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不属于参照范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人最核心的需求有三种,分别是生存、关系和成长,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