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4分,2008年的分值为3分,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属于分值最低的一章。2009年考试大纲、辅导教材对本章内容基本未进行调整。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第一节税收与税法概述

一、税收法律关系(P91)

1、主体

(1)征税主体:税务机关、海关

(2)纳税主体

对纳税主体的确定,我国采取属地兼属人原则,即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员、无国籍人员,凡在中国境内有所得来源的,都是我国税收法律关系的纳税主体。

2、客体

3、内容

【例题1】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2008年)

A、税务部门

B、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

C、海关部门

D、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个人

【答案】ABCD

【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征税主体(选项AC)和纳税主体(选项BD)。

【例题2】对于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主体的确定,我国采取()。

A、国籍原则

B、属地原则

C、属人原则

D、属地兼属人原则

【答案】D

二、税法的制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税收法律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仅拥有税收立法权,还可以授权国务院公布有关税收条例

3、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4、财政部:负责组织制定税法和税收条例、决定、规定及有关实施细则,制定税种的增减和税目、税率的调整

5、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征收管理制度

【例题3】国家税务总局有权根据税收法律制定税收行政法规。()

【答案】×

第二节税收制度

一、税种的分类(P93)

1、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

(1)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房产税、契税

(4)行为税:印花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

【例题4】下列各项中,属于流转税的有()。(2004年)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所得税

【答案】ABC

2、按管理和使用权限的不同,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2)地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

(3)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

【解释】辅导教材中将营业税划入“地方税”,实际应当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例题5】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税的税种是()。(2001年)

A、契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增值税

【答案】B

【解析】选项A属于地方税,选项CD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

【例题6】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税的税种是()。(2005年)

A、关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契税

【答案】A

【解析】选项D属于地方税,选项BC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

【例题7】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税的有()。(2007年)

A、增值税

B、房产税

C、车船税

D、土地增值税

【答案】BCD

【解析】选项A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

二、税法要素

【解释】税收实体法的基本要素构成(10个):征税人、纳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和法律责任。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3个: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例题8】税收实体法由多种要素构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税收实体法基本要素的有()。(2007年)

A、纳税担保人

B、纳税义务人

C、征税人

D、税务代理人

【答案】AD

1、征税对象、税目(P94)

(1)征税对象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不同的征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

(2)税目规定了征税对象的具体范围。

2、税率(P95)

(1)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固定税率)

【解释】土地增值税属于超率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属于超额累进税率。

3、减免税(P96)

(1)税基式减免:直接缩小计税依据(起征点、免征额)

(2)税率式减免:直接降低税率(低税率、零税率)

(3)税额式减免:直接减少应纳税额(全部免征、减半征收)

4、起征点、免征额(P96)

(1)免征额是指对课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只就减除后的“剩余部分”计征税款。

(2)起征点是指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量界限,如果课税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例题9】直接通过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属于税基式减免。()(2008年)

【答案】√

【例题10】在计算营业税应纳税额时,纳税人的营业额超过起征点的,仅就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答案】×

第一章 税法概述

第一章税法概述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税收法律关系权利主体中,纳税义务人的确定原则是()。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国籍原则 D.属地兼属人原则 2. 在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的地方税的立法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地方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3. 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对法律效力的判断上,下列原则错误的是()。 A.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C.同一层次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D.实体法从新,程序法从旧 4.纳税人在承担税法规定的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人应承担义 务的是()。 A.进行纳税申报 B.申请延期纳税 C.申请税收复议 D.进行税务检查 5.下列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是()。 A.资源税 B.消费税 C.个人所得税 D.印花税 6.下列税收由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是()。 A.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 B.消费税 C.房产税 D.关税 7.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的要素是( )。 A.纳税义务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税目 8.下列税种中,主要由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的但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的税种的是()。 A.增值税 B.资源税 C.个人所得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9. 下列税种中我国目前采用定额税率的税种是()。 A.房产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车船税

10.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的是()。 A.资源税 B.印花税 C.个人所得税 D.车船税 11.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决定性因素是()。 A.税收法律事实 B.税收基本法 C.税收法律法规 D.宪法 12.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 A.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B.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 C.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D. 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 13.下列各项中,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是()。 A.《税收征收管理法》 B.《增值税暂行条例》 C.《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D.《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4. 下列各税种中,不能由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的有()。 A.城镇土地使用税 B.房产税 C.车船税 D.消费税 15.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成()。 A.中央税法与地方税法 B.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C.国际税法与国内税法 D.税收基本法与税收普通法 16.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税目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C.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 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 17. 我国税收立法权的划分类型是()。 A.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划分 B.按照税种的基本要素划分 C.按照税种的收入级次划分 D.按照税收执法的级次划分 18.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来决定的。 A.税收法律制定 B.税收法律实施 C.税收法律事实 D.税收法律本身 19.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税种是( )。 A.资源税 B.土地增值税 C. 工资、薪金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D.企业所得税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概述 一、税收制度的内容 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的总称,或者说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制度的总和。税收制度是取得收入的载体,主要包括国家的税收法律和税收管理体制等。从法律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是指在既定的管理体制下设置的税种以及与这些税种的征收、管理有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级成文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从税收制度的形式来看,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可按照构成方法和形式分为简单型税制及复合型税制。结构简单的税制主要是指税种单一、结构简单的税收制度;而结构复杂的税制主要是指由多个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多种税并存的复税制税收制度。一个国家为了取得财政收入或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税种,并规定每种税的征收和缴纳办法,包括对什么征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以及何时纳税、何地纳税、按什么手续纳税、不纳税如何处理等。 因此,税收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不同的要素构成税种;二是不同的税种构成税收制度。构成税种的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构成税收制度的税种主要包括:所得税(法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销售税、遗产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 税种的设置及每种税的征税办法,一般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这些法律就是税法。一个国家的税法一般包括税法通则、各税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四个层次。其中,“税法通则”规定一个国家的税种设置和每个税种的立法精神;各个税种的“税法(条例)”分别规定每种税的征税办法;“实施细则”是对各税税法(条例)的详细说明和解释;“具体规定”则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补充性法规。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单独制定税法通则,大多数国家都把税法通则的有关内容包含在各税税法(条例)之中,我国的税法就属于这种情况。 国家税收制度的确立,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政治经济条件。所以,各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税收制度也不尽相同,具体征税办法也千差万别。就一个国家而言,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条件和政治经济任务不同,税收制度也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我国的现行税制就是建国后经过几次较大的改革逐步演变而来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税收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

税收相关法律

法律关系(官民),民事法律关系(民民),刑事法律关系(国家与犯罪嫌疑人)。 5. 8. 9. 第一章、法理基础(保障权利,规范义务) 1. 法的特征: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法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法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不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 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等规范作用。 4. 法律关系:人们之间形成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包括宪政法律关系( 国家),行政 6. 法律事实(导火索) :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 和行为。 事件: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 7. 法的基本单位是法律规范,一个法律规范不等同于一个法条,法条是法律规范的表现 形式。 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10. 法的效力体系: 11. 公法:法无授权即禁止 12. 法律保留原则:依法只能由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只能由法 律规定。 13. 《税收征管法》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免退补税属于绝对保留事项。 14. 税收法定原则:明确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只能制定法律。 15. 税收部门规章的立法权,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行使。 16. 立法程序:经过法律案的提出、审议、通过、公布,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并在全

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和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17.只有使用国家税务总局令文号的规范性文件,才是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部门规章。 18.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是县级以上各级税务机关。 19.法的适用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原则。 20.新法与旧法适用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 21.上位法与下位法适用原则:(1)存在矛盾,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2.一般法于特别法适用原则:(1)存在矛盾,(2)同一效力等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23.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依法行政。 24.2014年党的十八届中全会专题讨论以法治国问题,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一次。 25.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是剑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二章、行政法基础(控制行政权,保护公民权) 27.行政: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28.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法无明文规定的即禁止。 29.行政法特征: 内容上:(1)研究对象的确定性,(2)内容的广泛性,(3)内容的相对易变动性, (4)包含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两种法律规范。 实体法规定实体性的权利和义务,程序法规定保障权利和义务的履行应遵循的程序。 形式上:(1)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数量多。 30.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3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主体的设立,行政职权的赋予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 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32.行政合理性原则: (1)行政行为的作出应符合法律的目的,即正当性。 (2)行政主体在选择行政行为的方式、处理的力度时,应注意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平衡,即平衡性。 (3)(3)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必须客观实际,合乎情理,即情理性。 33.税务行政法律关系: (1)主体: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 (2)客体:税务行政相对人 34.税务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1)参与权,(2)知情权,(3)监督权,(4)请求权,(5)受益权。 义务:(1)遵守税务行政法律、法规,服从合法的行政管理、命令。(2)接受税务检查、监督。(3)协助公务的义务。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五章练习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五章练习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印花税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适用于定额税率的有()。 A.记载资金的账簿 B.权利、许可证照 C.产权转移数据 D.技术合同 2、某货运公司2011年拥有载货汽车10辆,挂车5辆,自重吨位均为20吨;拥有客车5辆。该公司所在省规定载货汽车单位税额每吨40元,载客汽车单位税额为每辆360元。该公司2011年应缴纳的车船税为()元。 A.9800 B.13800 C.2400 D.12400 3、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隐瞒虚报房地产成交价格的,按照()计算征收土地增值税。 A.隐瞒虚报的成交价格加倍 B.提供的扣除项目金额加倍 C.重置成本价 D.房地产评估价格 4、天天玩具公司2011年11月开业,领受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土地使用证、专利证各一件;天天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加工承揽合同一份,合同载明由天天公司支付的加工费为50万元。已知加工承揽合同的印花税税率为0.5‰,权利许可证照的定额税率为每件5元,则天天公司应纳印花税额为()。 A.260元 B.265元 C.270元 D.2575元 5、下列属于契税纳税义务人的有()。 A.土地、房屋抵债的抵债方 B.房屋赠与中的受赠方 C.房屋赠与中的赠与方 D.土地、房屋投资的投资方 6、李某2011年3月转让其2007年1月购买的一处住房,取得转让收入50万元,缴纳相关税费5万元,购入时价格30万元。本次转让中李某应缴纳土地增值税()。

A.0 B.3 C.4.5 D.5 7、下列各项中,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的是()。 A.事业单位转让自用房产 B.甲工业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对乙房地产公司入股进行投资 C.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不动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 D.某商场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自行转让原房产 8、某油田2011年3月份生产销售原油5万吨,销售人造石油2万吨,销售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2000万立方米。已知该油田适用的单位税额为8元,油田邻近的石油管理局规定天然气的适用税额为5元/千立方米。油田2011年3月份应缴纳的资源税税额为()万元。 A.40 B.49 C.41 D.50 9、下列项目中,属于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的是()。 A.机动车制造厂 B.车辆船舶的所有人 C.车辆船舶的管理人 D.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 10、下列应按“产权转移书据”计征印花税的是()。 A.非专利技术转让所书立的合同 B.专利申请转让所书立的合同 C.大型机器设备销售合同 D.专利实施许可所书立的合同 11、某供热企业2011年度拥有生产用房原值3000万元,当年取得供热收入2000万元,其中直接向居民供热的收入500万元。房产所在地规定计算房产余值的扣除比例为20%。该企业2009年应缴纳的房产税为()万元。 A.7.2 B.21.6 C.27 D.28.8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概述 一、税收制度的内容 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的总称,或者说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制度的总和。税收制度是取得收入的载体,主要包括国家的税收法律和税收管理体制等。从法律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是指在既定的管理体制下设置的税种以及与这些税种的征收、管理有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级成文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从税收制度的形式来看,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可按照构成方法和形式分为简单型税制及复合型税制。结构简单的税制主要是指税种单一、结构简单的税收制度;而结构复杂的税制主要是指由多个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多种税并存的复税制税收制度。一个国家为了取得财政收入或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税种,并规定每种税的征收和缴纳办法,包括对什么征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以及何时纳税、何地纳税、按什么手续纳税、不纳税如何处理等。

因此,税收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不同的要素构成税种;二是不同的税种构成税收制度。构成税种的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构成税收制度的税种主要包括:所得税(法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销售税、遗产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 税种的设置及每种税的征税办法,一般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这些法律就是税法。一个国家的税法一般包括税法通则、各税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四个层次。其中,“税法通则”规定一个国家的税种设置和每个税种的立法精神;各个税种的“税法(条例)”分别规定每种税的征税办法;“实施细则”是对各税税法(条例)的详细说明和解释;“具体规定”则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补充性法规。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单独制定税法通则,大多数国家都把税法通则的有关内容包含在各税税法(条例)之中,我国的税法就属于这种情况。 国家税收制度的确立,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政治经济条件。所以,各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

《税收相关法律》记忆小口决

《税收相关法律》记忆小口决 行政法的渊源: 基本法律是人大,诉讼处罚所得税。一般法律是常委,一般后面是法字。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细则或规定。部门地方是规章,地方法规人大常。民族自治有条例,自治区州县人大。相互冲突找家长,法律法律是常委,法规法规国务院,规章规章国务院,规章地方性法规,适用规章找常委。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主体相对方,一方必须是行政。相互关系不对等,内容一般是法定。主体权力和义务,重合且不能放弃。争议解决有程序,申诉复议和诉讼。关系要素记三点,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机关和组织,相对内部和外部。客体物质和精神,货币财务和权利。内容职权和职责,依法行使和程序。行政相对人权利,参与受益请求权,行政相对人义务,服从管理和决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行政中央和地方,部委行署和直属,直属事业局会院,授权行政的主体。地方机关和职能,派出机关是职权,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和管委会。机关工作公务员,职务关系享权利,获得工作的条件,非因法定事程序,不得免降退处分,工资福利和保险,有参加培训权利,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可以申请去辞职。下列情形不能用,犯罪受是刑事罚,曾经被开除公职,法律规定其他的。行政行为的效力: 确定力是确定性,非依法不能改变,相对人不得否认,其他人不得否认。拘束力是限制性,主体相对受拘束。公定是效率原则,推定为合法有效。执行力是强制性,使得内容能实现。公司法: 经营范围章程定,必须依法去登记,前臵项目须批准,范围之内来经营,改变范围应登记。 公司可以去投资,连带责任不能投。

章程规定董股定,数额限额不能超。 公司可以去担保,章程限额不能超。 他人担保董股定,股东担保股东定。 记忆要点有四个,出席、其他、表决权、过半数。 公司的行为能力,与权利同生共止, 范围内容都一致。法人机关表意思, 行为由法定代表。法人机关股董监。 董事长执行董事,经理可任代表人。 法定代表章程定,并且依法要登记。 章程的订立: 全体股东共同定,签名盖章后生效。 有限责任共同定,股份发起人制定, 募集须创立大会通过。 有限章程应载明,名称住所和范围, 资本股东的名称,出资方式额时间, 机构产生的办法,职权议事的规则, 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会的其他事。 股份章程有不同,董事会和监事会, 组成职权和议事,利润分配的办法, 解散事由和清算,通知公告的办法。 章程约束内部人,公司股东董监高。 高管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上(市)董秘。 章程修改三分二,有限表决权股东。 股份出席、表决、三二上。 表决权非人数,有约定按约定,没有约定按出资。 公司发起人和股东: 有限责任设立时,股份有限发起时, 募集设立通过后。(创设大会) 禁止限制的除外,(代表国家投资)政府部门和机构,企事单位和社团,当然还有自然人。 记载并签名盖章,工商文件中列名, 取得出资证明书,载入股东名册内, 投入承诺的资产,实际履行了义务(出资)。 享有收益决策权,管理人员选择权。 股东资格的取得,原始取得有两种, 设立取得和增资。实际出资并成立。 有限增资要满足,三二表决要通过, 实际缴纳了出资。 股份增资要满足,股东大会出决议, 有权机关已批准,认购缴纳了出资。 继受取得有:转让,继承,赠与和公司合并。 隐名股东和显名: (自然人、公司和其他组织可以成为隐名的) 隐名出资显名入,章程记载为显名。

第6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课后作业讲课稿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2014年9月进口一台机器设备,设备价款80万元,支付运抵我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2万元,成交价格外另支付给卖方的佣金1万元。进口关税税率为10%,则该企业应纳进口关税为()。 A、80×10%=8万元 B、(80+2)×10%=8.2万元 C、(80+1)×10%=8.1万元 D、(80+2+1)×10%=8.3万元 2、周某原有两套住房,2014年8月,出售其中一套,成交价为70万元;将另一套以市场价格60万元与谢某的住房进行了等价置换;又以100万元价格购置了一套新住房,已知契税的税率为3%。下列周某计算应缴纳契税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100×3%=3万元 B、(100+60)×3%=4.8万元 C、(100+70)×3%=5.1万元 D、(100+70+60)×3%=6.9万元 3、下列各项中,免征土地增值税的是()。 A、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 B、国家因建设某省市之间高速公路而征用的土地 C、某合伙企业转让旧房作为廉租住房 D、居民转让自有的营业房产 4、下列情形中,纳税人不需要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是()。 A、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竣工、完成销售的 B、整体转让未竣工决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 C、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D、取得销售(预售)许可证满3年仍未销售完毕的 5、根据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下列单位中,不属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的是()。 A、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国有企业 B、拥有农村宅基地的农民 C、使用土地的外商投资企业 D、使用土地的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 6、某火电厂总共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其中围墙内占地40万平方米,围墙外灰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厂区及办公楼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已知该火电厂所在地适用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为每平方米年税额1.5元。该火电厂2014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为()。 A、37×1.5=55.5万元 B、40×1.5=60万元 C、(80-3)×1.5=115.5万元 D、80×1.5=120万元 7、甲企业2014年初实际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2014年5月底甲企业为扩大生产,根据有关部门的批准,新征用非耕地2000平方米。该企业所处地段适用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为3元/平方米。该企业2014年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3000+2000)×3=15000元 B、3000×3+2000×3×7÷12=12500元

税收相关法律——税务行政许可(同名19377)

税收相关法律——税务行政许可(同名19377)

2 税务机关对税务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 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 利害关系人 3 税务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查后,以书 面形式作出许可决定的法定期限是20日 5 个别税务机关为了开辟税源,替企业拉赞助,跑贷款。 此种做法违背了税务行政许可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1 纳税人的下列行为,需要取得税务行政许可的是()。 印制发票 2 税务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税务行政许可申请,如果申 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4 税务机关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时, 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5 下列各行政机构中,有权设立行政许可的机构是()。 国务院 1 对纳税人报批类减免税的核准属于()。行政审批 2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税务行政许 可的,一般情况下()。应当予以撤销 3 下列事项中,属于税务行政许可事项的是()。对增 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 4 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 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是指()。行政许可 5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构是()。具有行政许可权的机构 2 如果税务行政许可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 围的,税务机关应()。不予受理 3 下列各级次的法律法规中,不允许设立行政许可的是 ()。规范性文件

1 可以成为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是()。其他行 政机关 判断题 6 国家税务总局无权设定行政许可,但可以在已经设定 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 规定。()正确 7 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应当颁发加盖本机关印章(或 许可专用章)的许可证件或准予许可决定书,并在办 税服务厅或其他办公场所公开许可决定。()正确 8 公示许可事项是税务行政许可的第一道程序,如果不 公开,税务机关即构成程序违法。正确

税收概述(教案)

第1章税收与税收制度 第1节税收概述 1、税收的基础知识 (1)税收的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地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一种分配。它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1.税收的产生条件: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 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 2.税收的发展:国家职能的拓展是税收发展的根本因素 经济发展本身在客观上为税收发展提供了可能 (3)税收的特征: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2、税收的职能:筹集资金职能:收入定额稳定 收入适度合理 资源分配职能:平衡供求关系 合理经济结构 有效配置资源 收入分配职能: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流转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宏观调控职能:控制需求总量 调节供给结构 3、税收的原则: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税收行政效率

税收经济效率 适度原则 法治原则 第2节税收制度概述 一、税收制度及其相关基本知识 (1) 税收制度的概念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的总称,或者说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制度的总和。 (2) 税收的法律层次 我国税制的法律层次分为四级:1)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颁布的税收法律;2)由国务院制定和颁发的各种税收法律的实施条例、各种税制的暂行条例等;3)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和发布的税收暂行条例的实施细则、有关具体征税问题的规定、通知、批复等;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授权的地方政府和有关的职能部门,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和发布的地方性税收法规和规章。 (3) 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调整国家税收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分类 税法的特点(四)税收法律关系的相关知识: 税收法律关系概念 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纳税人 征税对象 税率 税目 计税依据 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第一章 税法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税法概论 一、术语解释 1、税收制度 2、课税对象 3、税法 4、起征点 5、税制体系 二、填空题 1、以课税对象划分税种分为_____、收益额、______、资源和人身等五大类。 2、税率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______、累进税率和______。 3、税收法律关系包括______、客体和______三个要素。 4、按照税收能否转嫁,税收可分为_____和_____。 5、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经营活动中负有_____并向国库_____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6、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手段和_____。 7、减免税规定是对特定的_____和特定的_____所作的某种程序的减征税款或免征税款的规定。 8、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增大而_____的税率。 9、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_____和_____。 10、比例税率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_____、差别比例税率、______和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 2、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3、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即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4、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增值税、关税、车船使用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5、我国的税收诉讼法规仅在《税收征管法》中作了具体规定。 6、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税区别费的主要标志。 7、在处理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的问题时,国内税法应处于优先地位,以不违反国内税法为准。 8、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与之相互配合的复合式税制体系。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讲义制度格式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讲义 制度格式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4分,2008年的分值为3分,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属于分值最低的一章。2009年考试大纲、辅导教材对本章内容基本未进行调整。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第一节税收与税法概述 一、税收法律关系(P91) 1、主体 (1)征税主体:税务机关、海关 (2)纳税主体 对纳税主体的确定,我国采取属地兼属人原则,即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员、无国籍人员,凡在中国境内有所得来源的,都是我国税收法律关系的纳税主体。

2、客体 3、内容 【例题1】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2008年) A、税务部门 B、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 C、海关部门 D、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个人 【答案】ABCD 【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征税主体(选项AC)和纳税主体(选项BD)。 【例题2】对于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主体的确定,我国采取()。 A、国籍原则 B、属地原则 C、属人原则 D、属地兼属人原则 【答案】D 二、税法的制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税收法律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仅拥有税收立法权,还可以授权国务院公布有关税收条例

3、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4、财政部:负责组织制定税法和税收条例、决定、规定及有关实施细则,制定税种的增减和税目、税率的调整 5、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征收管理制度 【例题3】国家税务总局有权根据税收法律制定税收行政法规。() 【答案】× 第二节税收制度 一、税种的分类(P93) 1、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 (1)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房产税、契税 (4)行为税:印花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 【例题4】下列各项中,属于流转税的有()。(2004年)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所得税 【答案】ABC

注税考试《税收相关法律》全真试题及答案3第2页.doc

第 1 页:单项选择题第 8 页:多项选择题第 14 页:综合分析题第 19 页:参考答案 8.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构认为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通知其作为()参加行政复议。

A.案外人, B.共同被申请人 C.共同申请人 D.第三人 9.弘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非法占用某块国有土地,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处罚。该公司对罚款决定不服,逾期

未缴纳罚款,亦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该非诉行政案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的强制执行申请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 B.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申请强铋执行应当向本案土地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C.依法受理强制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对罚款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D.是否准予强错执行的裁定应当曲有关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80内作出 10.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合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法院应当()。 A.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B.裁定驳回起诉 C.裁定终结诉讼 D.判决变更被告: 11根据《物权法》,用益物权不包括( )。

A.土地承包经营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房屋租赁使用权 D.宅基地使用权 12.根据《物权法》,所有人不明的地下埋藏物,若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内无人认领,则归国家所有。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概述知识分享

第一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概述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演变 世界各国税收征管的立法体系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综合立法”和“分税立法”两种形式。“综合立法”是指将各个税种之全部或共通的实体事项、稽征管理和救济程序都纳入一部法律中。“分税立法”是指个别税目单独制定税法,在各个税法中对实体事项、稽征管理等程序均进行规定。“分税立法”有助于单个税法的制定和修改,但在税法中容易形成对同一事项的重复规定,从而造成规定的分歧和矛盾,不利于纳税人纳税和征管的实施,因此各国大多采取“综合立法”的形式。 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制度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分到合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被忽视,税收法制极不健全。1950年1月,政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统一的税收法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该要则规定了高度统一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的立法权和税种的开征、停征、税目与税率增减调整的权力都归中央,税收的减免权大部分由中央政府掌握,各级税务机关受上级局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没有制定专门的税收征管法,有关税收征管的规定散见于各单行税收法规之中,原则性较强且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在这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施的这种税收征管体系太过于分散。一直以来,我国没有一个专门的税收征管法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为了健全法制,改变税收征管制度分散和不规范的状况,国务院于1986年4月发布了《税收征管暂行条例》,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税收管理制度开始单独立法,初步实现了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相对分离,对于促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监督管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综合立法的基本雏形已经建立。 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税收征管暂行条例》在一段时期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征管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该条例慢慢暴露出来一些缺陷,主要有:税收征管法律规范不统一、不规范;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不足;立法层次低,征管手段软化;内外税分别适用两套征管制度,缺乏公平性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推进,《税收征管暂行条例》已经明显滞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宪法等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在原《税收征管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于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税收征管法》,并于199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 近三年每年单选题3-5题,多选题2-3题,判断题1-2题,共计10分左右. ◆本章涉及13个税种的内容,分别是: 其中大纲要求: 1.掌握:各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目)、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2.熟悉:各税种的税率、税收优惠; 3.了解:各税种的概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地点、期限。 ◆本章重要考点 一、关税法律制度 (一)纳税人:经营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物品的纳税人是个人。 (二)税率:一般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三)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1.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海关审定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到岸价格、运抵我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其他劳务费等。 2.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率) (四)税收优惠:分为法定性减免税、政策性减免税和临时性减免税。了解法定减免。 二、房产税 (一)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1.纳税人具体包括产权所有人、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 2.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之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出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使用、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当征收房产税。 3.征税范围: (1)不包括农村。 (2)不包括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菜窖、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房产税的征税对象。 (二)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1.关于房产原值:包括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 ①凡以房屋为载体,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都应计入房产原值,计征房产税。 ②纳税人对原有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要相应增加房屋的原值。 2.投资联营的房产,在计征房产税时应予以区别对待: ①以房产投资联营,投资者参与投资利润分红、共担风险的,按照“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缴房产税。 ②以房产投资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经营风险的,视同出租,按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计缴房产税。 3.融资租赁的房屋——以房产余值计征房产税,租赁期内的纳税人,由当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税收相关法律

税收相关法律 一、单项选择题 1.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 )。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行政法治原则 D.行政应急性原则 2. 以行政行为的内容对行政相对人是否有利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 ) A.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 D.授益行政行为与损益行政行为 3. 下列选项属于,遇有严重影响国家、集体或公民利益的人或物,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依法定职权,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或财产采取紧急措施或予以限制的行政行为的是( )。 A.查封、扣押行政相对人的财产 B.强制拆除违章房屋 C.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治疗 D.代履行 4. 根据行政法的相关规定,对下列行政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 A.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属于行政许可 B.火灾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属于行政裁决 C.税收保全的批准属于行政强制 D.房屋产权登记属于行政登记 5.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普通发票行政审批取消和调整后有关税收管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就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有关普通发票管理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税人办理了税务登记后,即具有领购普通发票的资格 B.主管税务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确认纳税人使用发票的种类、联次、版面金额,以及购票数量 C.个体工商户,均应按照规定建立账簿 D.禁止拆本使用发票 6. 扣缴义务人A公司以拒绝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资料的方式,阻扰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当地税务机关对该公司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认为该公司的违法行为成立,向该企业送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告知定书》,告知其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实、证据、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将给予的行政处罚,并告知其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根据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公司应当在被告知听证权之日起5内提出听证要求,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B.税务机关在收到A公司的听证要求后30日内举行听证 C.听证开始后,由听证主持人宣布案由,告知当事人有关的权利和义务,宣读听证会纪律 D.在听证过程中A公司提出延期听证的请求,听证主持可以决定准许或不准许 7. 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申请、受理、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9592946.html,)。 A.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常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重新计算( ) B.相对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应当在在30日内依法处理 C.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机关在处理期间,同时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 D.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资料

《税收概述》word版

第一节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概念与分类 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征税的主体是国家,除了国家之外,任何机构和团体,都无权征税; (2)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它有别于按要素进行的分配。这种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没有国家的政治权力为依 托,征税就无法实现; (3)征税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以实现其进行阶级统治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 (4)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2.税收的作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在保证和实现财政收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筹集大量的资金,即组织国家财政收入。为了保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制定税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企业、单位和个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具体项目、数额和纳税程序,惩治偷逃税款的行为,防止税款流失,保证国家依法征税,及时足额地取得税收收入。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证收入的稳定;同时,税收的征收十分广泛,能从多方筹集财政收入。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税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之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以法律的平等原则,公平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鼓励平等竞争,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国家政权的存在又依赖于税收的存在。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同时,税收分配不是按照等价原则和所有权原则分配的,而是凭借政治权利,对物质利益进行调节,体现国家支持什么、限制什么,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目的。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任何国家对在本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或个人都拥有税收管辖权,这是国家权益的具体体现。 (二)税收的特征 税收特征是指税收分配形式区别于其他财政分配形式的质的规定性。税收特征是由税收的本质决定的,是税收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是区别税与非税的外在尺度和标志,也是古今中外税收的共性特征。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概括为税收“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性分配,而非纳税人的一种自愿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会受到法律制裁。强制性是国家的权力在税收上的法律体现,是国家取得税收收入的根本前提。它也是与税收的无偿性特征相对应的一个特征。正因为税收具有无偿性,才需要通过税收法律的形式规范

税收与税法概述

税收与税法概述

第一章税收与税法概述 第一节税收的概念、特征与职能 一、税收的概念 关于税收的概念,中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就国外学者看,德国学者海因里希·劳认为,“税收并不是市民对政府的回报,而是政府根据一般市民的标准,向市民的课征”。①日本著名税法学家金子宏则认为,“税收是国家以实现为提供公共服务而筹集资金这一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向私人所课的金钱给付”。②英国学者道尔顿认为,“所谓租税,系公共机关的一种强制征收。租税的本质之异于政府其他收入者,即在纳税人与政府之间并无直接的同等交换物之存在”。③美国学者塞利格曼认为, ①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西方税收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60 ②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西方税收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60 ③高培勇.西方税收——理论与政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10

“税收是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向人民强制征收的费用,它与被征收者能否因其而得到特殊利益无关”。① 在我国,有学者将税收界定为一种财政收入,也有学者主张税收是一种分配活动或分配形式,还有学者把税收称为一种分配关系,各方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相较于其他定义,本书认为以下说法更合理一些。所谓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的强制地、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课征,是一种财政收入的形式。②此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指明了税收的目的。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公共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指财政活动所具有的客观功能,体现为四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 ①陈少英.税法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②徐孟洲.税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精品】税收相关法律2

第四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分类 (一)什么是行政许可 我国《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其特征有: 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 3.行政许可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 4。行政许可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二)行政许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P34) 1。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 实践中行政审批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审核、审定、审验、批准、同意、认可、准许、核准、检验、登记、注册、发放证照、事前备案等等.

行政审批可以是许可审批,也可以是确认审批,还可以是其他类型审批。行政审批可以是内部行为,也可以是外部行为.

行政许可是外部行政行为。 行政审批可以是依职权进行的,也可以是依申请进行的。行政许可是依申请进行的。 2.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区别 区分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的关键标准是,如果行为人的权利形成于行政机关做出决定之前,则是行政确认。如果行为人的权利产生于行政机关做出决定之时,则是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中,权利“从无到有"。行政确认中,权利“从有到有”。 提示:教材中列举的行政确认行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火灾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房地产部门的房地产登记、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出口退税资格审核登记等。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或者行政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009年) A.减免税审批属于行政许可 B。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属于行政确认 C。行政许可属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D。行政确认属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