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模糊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模糊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模糊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雷家振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7期

汉乐府《陌上桑》开篇描写罗敷的惊人美貌,没有作正面描绘,而是运用了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通过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来表现罗敷的美:过路人看到她,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少年人看到她,脱下帽子戴上帩头;耕者忘记了身边的犁,锄者也忘记了手中的锄……各种人都因罗敷而神魂颠倒,你想罗敷有多美!不直接写美的形象,而去写美的效果,引导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再创造”一个罗敷,“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这也符合模糊理论的原理。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模糊集》,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为语言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此后,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科学:模糊教学、模糊逻辑学、模糊语言学、模糊心理学、模糊修辞学等。

作为一种特殊的双边信息交流的语文教学活动,它不同于数学科1+1=2那样精确,其最终目的是理解和感受语言传达出的潜在信息,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中学语文教学中暗存的这种特殊的模糊现象引起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

毫无夸张地说,艺术是模糊的王国,这就导致了审美意象的模糊性。如,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朦胧的诗境,扑朔迷离,或为云遮,或为月迷,但正是这种含蓄、迷茫的诗境,使人感到一种模糊的审美愉悦,这种模糊的美感不知要胜过明晰之美多少倍。

诗歌的无定点的解释越多,越能给读者以极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强烈的美感。例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首二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短短的两句诗,却一连向我们展示了六种互不联系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有机结合,使阅读者产生出一种模糊的意味和体验,它不易表达,却逗留在读者的经验之中,它无法追溯,却经久不散。

诗歌要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不仅要启发学生用感觉器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维,要发挥创造性的联想。王国维在评宋祁的《玉楼春》时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也就是说,正是这两个模糊字眼,不但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深刻感受,而且让读者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去体味那春意究竟是怎么个“闹”法,去构思那春色的繁华美景,去玩味那花儿在微风吹拂下的娇媚姿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苛求学生用一种眼光概念化、公式化地去图解作品的主题,而应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人去感受作品,去品赏作品。例如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可看出,众人的审美判断是一种模糊判断,邹忌的妻子、爱妾和客人的审美判断分别是:“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自己的审美判断为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这一系列判断语言的表意都飘浮不定,模糊不清。徐公为何不如邹忌美?邹忌的妻、妾、客人皆说其然而未能道其所以然,就连邹忌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是作者驾驭模糊语言的高超技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审美空间,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者任何多余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甚至剥夺了读者审美判断的权利。邹忌到底有多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可按照自己理想的美男子形象去锁定。这既是模糊语言的张力又是其魅力之所在。如果稍稍精确一点,作者对其身高、眼神等作细化,那么美便荡然无存了。在优质课竞赛中,有老师执教该课时,希望细化邹忌和徐公的美。我提出反对意见,要求老师运用主体建构教学模式和模糊理论,放手让学生朗读感悟,体会类比推理的魅力,最后在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教学实践表明,模糊认识是普遍存在的、大量的,而精确认识是特殊的、相对的。“过分的精确反而模糊,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如果将精确认识绝对化,否定阅读认识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模糊状态,教师精讲深析,把文章嚼得烂烂的,教师的“包场”替代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教师讲得越多,效果越差,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无从谈起。

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度”,模糊亦然。合理应用模糊理论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如果过于强调模糊,语文课堂教学必然变成雾水一团,学生掌握到的内容也不过是肤浅的,甚至是游离于知识之外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