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正常解剖

?髋关节就是球窝关节,股骨头嵌入骨盆得关

节窝内(髋臼)

手术指征

?髋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就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得一种修复手术。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老年人。由于人造关节会发生磨损,手术通常不用于青年。?髋关节置换术适应症:?*保守治疗无效得髋关节疼痛

(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6个月以上)

*X线确诊得髋关节骨关节炎或关节炎?*因髋关节疼痛不能工作、睡觉或活动

*髋关节修复术后关节不稳

*部分髋部骨折?*髋关节肿瘤?手术禁忌症:?*髋部感染?*髋关节周围皮肤缺

失?*股四头肌瘫痪

*腿与足部严重得血管性疾病(周围血管病

变)

*神经病变(神经病)影响髋部

*严重得限制性神经功能紊乱?*严重得全身性疾病(疾病晚期,如癌转移)?*病理性

肥胖(体重超过300磅)

手术过程1

髋关节由关节头与关节窝组成,连接股骨头与骨盆得关节窝、全髋关节置换术就就是手

术置换髋关节内损害得骨质。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三个部分:?*用塑料关节窝置换髋关节窝(髋臼) ?*用金属关节头置换碎

裂得股骨头

*用金属杆插入股骨干来增加人工关节得稳定性?半髋置换术,就是用假体置换股骨头或髋关节窝(髋臼)?术前将对患者作全面评估,包括评估患者得残疾程度及其对生活得影响、术前身体状况与心肺功能,以判定她就是否应该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在局麻或腰麻下进行。整形外科医生沿着患侧髋关节作一个切口,暴露髋关节,切除股

骨头与髋关节窝

手术过程2

然后将金属关节头与金属杆置入股骨,将塑料关节窝置入扩大了得骨盆关节凹。将人工关节固定好(常常用一种特殊得水泥固定),将骨附近得肌肉与肌腱复位,最后关闭切口。术后患者髋部包扎大量敷料。术中放置一条细引流管以排出关节区多余得液体、

1.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1.1 一般护理

术后进行常规监测T、P、R、BP、S pO2、HCE等,24h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得变化及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防止扭曲、压迫,防止血块堵塞,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得颜色、性质,记录出入量及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4~6h内引流量>300ml、色呈鲜红,或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止血、输血得准备工作。并

随时观察患者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得体位不应一成不变,主要取决于手术中所安置得人工臼杯前倾角与假体柄前倾角得相互关系而决定患者体位[2],因此,术后需与手术医生交流,了解术中安置得人工髋关节位置,这对术后正确得体位护理有重要意义[3]。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位,应取仰卧位,患侧肢体常规置于髋关节外展30°、屈伸0°、内外旋0°、膝关节0°位(外展中立位),或根据人工假体柄与臼置入得角度将患髋置于屈伸0°、外展30°、内旋15°、膝关节0°位(外展内旋位)、允许患者健侧卧位,但应注意保持患侧肢体处于上述体位、为此可将特制得梯形软枕放于患者两腿之间,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允许患侧肢体在上述体位状态下髋膝关节伸屈角度为0°~9°、

1、3 术后住院期间得康复训练

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踝、膝关节活动训练,鼓励其行跖趾关节伸屈与双侧踝关节伸屈,2~3次,5min/次;逐渐做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锻炼,要求患者尽量将膝关节伸直。术后第1~2天:床头摇起(不应超过30°),取平卧位,加强训练强度,指导患者有规律地、主动地进行踝关节得主动背伸与跖屈活动,并指导患者作踝关节环转运动,每组顺逆时针环转各30~50次,以上两种练习交替进行,每隔1h练习5~10次,早中晚共3回;同时开始髋、膝关节屈伸训练,即交替抬高髋关节与膝关节,被动做登自行车动作,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时要保持髋关节相对稳定或将硬枕放在患侧膝关节下,鼓励患者尽量在旋转中立位得状态下将膝关节伸直,抬起小腿,20次/h,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每天做4~8h;同时加强健侧肢体锻炼,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配合深呼吸运动、手术后第3~7天:主要就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当股四头肌足够强时,可开始练习直腿抬高试验,为患者下床负重锻炼做准备,指导患者床上坐起—坐床边—床边

站立—拐杖行走及肌力训练;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或陪护共同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得方法,从健侧移坐至床边,待患者适应后离床;手扶床沿站立,健肢负重,患肢不负重,至下肢肌力恢复后进行站立后伸与外展练习;将患肢慢慢后伸,抬头挺胸,保持上身直立,拉伸屈髋肌群,然后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拉伸髋关节内收肌,30次/组,每天3组,应避免髋关节屈曲〉90°(>90°会增加髋关节脱位危险)。术后第8~14天:训练到患者有足够得力量可自行站立时,可在护理人员与学步器得帮助下进行3点交替步态训练,或扶掖杖进行4点交替步态训练,逐渐过渡到2点步态,使患肢部分负重与4点步态完全负重,然后由双拐过渡到单拐,最后弃拐行走,最后进行生活习惯训练,如坐在椅子上穿脱鞋袜训练,下楼梯训练,自行车训练等、术后2周后可拆线出院。

1。4 出院后得康复训练及指导一般术后2周出院休养,但患肢功能得恢复需要较长得时间,必须指导患者坚持在家锻炼:一般情况下扶双拐行走6~8周,这期

间继续住院时得各种锻炼,逐渐加大运动量,增加行走距离;术后8周~4个月,此阶段主要锻炼提高肌肉得整体力量,可使用单侧手杖,单腿平衡练习,术侧单腿站立1min;指导患者术后6个月内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如二郎腿、坐位穿鞋、坐矮凳及弯腰拾物,以防假体脱位。为保护假体与延长假体得寿命,要求患者禁止跑步、跳跃、爬山与举重等活动,并且控制体重以减轻假体得负担。嘱患者术后1、3、6个月来本院复查。

2。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得手术治疗通常被称为“人生得最后一次手术",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就是因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成形术就是患者一次特殊得身体体质考验,该手术并具较高致残率。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护理工作与康复指导在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得地位尤为突出。它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精湛得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并掌握多学科得专业知识及社会知识。术后得功能锻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得地位,功能得恢复

就是治疗与护理得终极目得,通过规范得功能练习,患者得功能大多有满意得恢复,基本能完成日常生活并照顾自己。这一过程繁琐而艰苦,需要护士具备耐心与高度得敬业精神。

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讲解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护理问题】 (1)疼痛:与骨折或手术伤口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后强制性约束不能活动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或长期卧床有关。(4)潜在并发症:静脉栓塞、肺部感染。 (5)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6)有肢体废用性萎缩的可能:与长期卧床、皮牵引及功能锻炼差有关。 【护理目标】 (1)通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保持良好功能位,促进伤口处愈合。 (2)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3)皮肤完整无破损。 (4)密切观察病情,避免并发症发生或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 (5)在患者卧床期间,做好预防,不使病人发生便秘。(6)鼓励和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使患肢最大程度地恢复正常功能。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在长时间卧床治疗中,护士要经常与患者和家属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使病人了解手术的作用和术后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并鼓励其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再者大多数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退化,认知能力下降,因而必须多向家属了解情况,使其能在手术前后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避免术后发生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讲解有关人工关节置换的知识,说明手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术后效果及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病人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 (2)专科护理 ①保持正确体位:侧方切口时,患肢抬高,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造成关节脱位。后侧方切口时,患肢平放在床上,翻身时为左右45°侧翻,禁止将病人侧身至90°。如果必须侧卧,两腿之间加一软枕,禁止内收内旋位。为保持肢体的位置,可用皮牵引保持其位置或穿“丁字鞋”以防止患肢外旋。 ②预防血栓:注意患肢的皮温、小腿的周径。如果病人出现疼痛加重,局部红肿,皮肤发热,且与对侧肢体周径不同,应考虑为静脉血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流程 一、术前指导与训练 1.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及踝关节的主动运动,保持10秒/ 次,10次/组,5-10组/天 2.指导卧位排便 3.控制训练量,避免患腿过度负重及过大关节活动 4.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助行器行走,为术后行走作准备。 二、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训练禁忌:术后高热,感染,安静时心率大于100次/分钟,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 注意事项: 1、康复训练计划要结合实际,在锻炼时应注意适量休息,消 除患者的精神紧张。 2、强调注意安全性,避免损伤,并加以保护 3、不要过度使用暴力,尽量减少痛疼,去的患者的主动配合 4、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 5、每天训练前询问患者,检查患者下肢痛疼,肿胀和伤口情 况 第1阶段—卧位及坐位训练 康复的重点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上的焦虑紧张,克服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仰卧位:双膝间垫枕,使其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患肢内收、内旋。侧卧位:健侧在下,患肢在上,也应在双膝间垫枕,以防患肢内收、内旋。 (2)股四头肌静力收缩,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10秒,20次/组,每日2~3组。 (3)CPM的使用:术后第2天引流管拔除后,可使用膝关节CPM。注意角度,逐渐增加,不宜过大,禁止内收、内旋。(4)辅助物理因子治疗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第3-5天 平卧位以下每组动作完成10次。 (1) 腓肠肌训练: 先让患者踝关节跖屈,足跟向后拉,然后再让踝关节呈背屈位,使足跟向前推,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 (2) 股四头肌训练: 放一个小圆枕头(或纸卷)在膝关节下,膝部用力下压,小腿向上抬起,使膝关节伸直维持5秒。 (3) 股二头肌训练: 患者下肢呈中立位,足后跟往下压,膝关节不能弯曲,保持5秒,放松5秒。 (4) 臀大肌训练: 臀部收紧5秒,放松5秒。 (5) 髋关节屈曲训练: 患肢脚沿床面向上移动,使患肢髋、膝关节屈曲,但应保持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 (6)半卧位先将患者床头逐渐抬高,使患者取半卧位,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逐渐延长时间。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35例人工髋关节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预防术后并发症预防,恰当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35例病人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髋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 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术后护理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形术,从而改善病人的自理能力。我院骨科自2007年5月—2008年5月共对35例病人施行了手术,进行系统护理,关节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病人,男15例,女20例,年龄46岁~90岁。其中股骨头坏死10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16例。其中术前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 2 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对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实行严密的监测。体温是反映早期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持续高热,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是术后感染征象。本组1例病人术后中度发热,经加强抗生素应用后好转。 2.2 麻醉后护理 硬膜外麻醉要平卧4 h~6 h,全身麻醉尚未清醒前,病人头偏向一侧,应防止口腔内呕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发生窒息;注意保暖,避免意外损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出血和休克。 2.3 心理护理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置换人工关节顾虑多,心理不踏实,多数病人术后不敢活动,怕疼痛,担心切口裂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护士要针对病人的复杂心理,及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锻炼。与病人一起制订恰当的康复锻炼计划,在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自觉地进行锻炼,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锻炼情况(如关节活动度、直腿提高的程度等)还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使家属能够主动协助病人的康复锻炼,以利于出院后康复锻炼的继续、组织病人相互交流练习的感受和经验,以提高练习效率。 2.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 人工关节手术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达到安全可靠的程度。据报道,90%以上的人工关节术后20年都很成功。现代的人工关节已经达到耐磨、耐用,入体不会发生排斥。原来走路一跛一跛的病人,手术后行动自如,甚至忘了它的存在。但人工关节中的聚乙烯仍有磨损问题,所以手术后患者不要过分活动,当动则动,应穿低跟的软底鞋,适当野外散步,郊游和室内工作,而不应过多爬山、上下楼、跑步,最好采用不会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游泳、太极拳和体操等。 术后康复要点 手术当天: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髋内收内旋。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嘱病人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胫前肌组肌肉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冰袋冷敷24小时以减轻疼痛,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术后第一天: (1)踝关节背屈: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次/组,每日2~3组。 (2)股四头肌训练: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每次保持5秒,每20次/组,2~3组/日;同时可于床上做直腿抬高运动,不要求抬起的高度,但要有5秒左右的滞空时间;缓慢屈膝屈髋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足尖保持向上,防止髋内收内旋。

(3)抗阻肌力训练:可进行抗阻内收肌和抗阻外展等长肌力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次/组,2~3组/日。 术后第2~3天:应多活动,同时加强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和股四头肌训练。 术后第4~14天:重点放在肌力锻炼和增加关节活动,出院时髋关节屈曲达70°~90°,外展15°,外旋10°。教会病人用双拐行走,安排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计划。在此期间,还应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训练。并加强体位转移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术后第2~3周:除以上训练外,加强屈髋、外展、外旋运动,训练方法一定要正确,防止关节脱位。训练病人用单拐行走。 术后第4周~3个月:应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教会病人如何入厕、穿脱鞋袜、坐车、上下楼梯,没有做大转子切骨的病人应在6周左右弃拐行走。同时应嘱病人定期复查,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坐位: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高患肢来改善,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弯身不要超过90度,坐时身体向后靠腿向前伸。 (2)入厕: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入厕,或在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腿前伸入厕,注意保持膝关节低于髋部。 (3)取物:术后2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吃饭时宜把饭碗放在面前。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指导 1、手术结束回病房后,请您去枕平卧6小时,期间请不要抬头及垫枕,同时保持患肢于外 展中立位(两腿之间放置梯形垫或软枕)。 2、术后24小时内让你的家属按摩患肢小腿肌肉(从足部开始到膝关节以上部分),帮助患 肢血液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术后第1天您可以在护士的指导下做深呼吸运动和屈髋运动(注意屈髋的角度应按医生 要求),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同时做踝关节屈伸运动。 4、术后第2天,可取斜坡卧位,床头抬高不宜超过45°,以免引起髋关节脱位,在护士 的指导下做大腿肌肉屏紧放缩锻炼,10次为1组,每次做3组,每日3次。 5、术后3-5天,如果病人无发热、病情稳定,您可在医师和护士的指导下下床,先练习站 立,如无头晕,则可练习扶助行器行走。注意:下床时屈髋角度不宜过大,患肢不负重。早晚各练习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3个月后逐渐开始负重。 6、下床后按医生要求做髋外展及抬腿运动,注意不要过身体中线。 7、术后3周内应当避免坐位(屈髋角度应小于90°),3周后可以坐高凳子,但应保持屈 髋角度不应超过70度。 8、术后4周内,睡觉时应注意维持患肢于外展、伸直位,避免侧卧,1月后可取侧卧位(健 侧卧位时双膝间垫枕隔离),防止患肢过身体中线。 9、术后3月后,如果病人无不适,复诊X线假体位 置良好,则可采用各种姿势卧位。 10、出院后注意事项: (a)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自坐位站起的动作; (b)避免双膝并拢双足分开时。身体向术侧倾斜去 取东西、接电话等;(c)避免翘二郎腿和座位穿鞋 动作;(d)避免坐厕坐桶过低;(e)6-8周内避免性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和康复指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和康复指导 [ 10-11-08 09:31:00 ] 作者:任西宁编辑:studa090420 【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09全年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所实施的护理措施。结论针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执行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及康复时间,减少患者不适,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指导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5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在39—94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0例,股骨颈骨折39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老慢支、糖尿病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疾病43例,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28例,全髋关节置换24例,单侧置换47例,双侧置换5例。住院时间最短10天,最长50天,平均21天。 2 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此类病人大多疼痛、活动受限,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老年人住院后容易考虑的问题太多,诸如经济问题、治疗效果问题、家庭支持问题等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状态。研究表明:应急状态的延续会破坏人的生化保护机制,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1]。因此,心理护理极为重要。护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积极地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患病的态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社会支持系统等,同时,配合主治医师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大多数病人对手术能否成功怀有疑虑,针对这种心理状态,我们要特别注重心理护理,通过与病人交谈,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手术的原理及安全性,并且介绍手术成功者来“现身说法”,从而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积极愉快的接受治疗[2]。 2.1.2 饮食护理患者年龄较大,脏器功能减退,加之卧床后胃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功能,病人常有纳差、便秘等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是术前的重要内容,因此饮食方面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鼓励多饮水,防止患者因担心大小便不方便而自主的减少进食现象的发生。 2.1.3 皮牵引的护理股骨颈骨折病人常规行患肢皮牵引术。皮牵引术可以改善髋关节周围组织挛缩,松弛肌肉,有利于手术中操作和髋关节的稳定。牵引后应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肢体活动情况,维持牵引的正常状态。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不可随意增减。牵引病人应做好交接班,加强骶尾部及牵引肢体的皮肤护理。 2.1.4 术前常规准备完成术前常规化验、检查,严格备皮、备血、皮试等。对于吸烟的患者应要求其戒烟,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同时,还应指导患者抬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及踝关节及足趾的屈伸运动。另外,还应指导患者学会进行扩胸运动、深呼吸及咳痰,以增加肺活量,预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方案剖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方案: 一、术后康复第1阶段(术后2周内 康复原则:此期为手术后早期,手术部位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关节囊及肌肉、肌腱组 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康复目标:减轻手术后疼痛、肿胀,术后2周髋周围无明显肿胀。早期进行肌力及活动度训 (1术后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两腿之间放置枕头,大腿外侧放置枕头防止外旋。 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减轻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 (3肌力训练 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臀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大于300次/每日。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术后1周开始双桥运动练习。仰卧双脚分开,屈膝抬高臀部。10秒钟/次,10次/日。酌情逐步开展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皮筋抗阻力练习。肌力训练要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增加练习的频率及强度。 (4关节活动度练习 术后第1天开始患肢的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CPM机训练,2次/日,30分钟/次。活动角度在无痛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屈曲小于90°,训练后冰敷20—30分钟。术后第3天开始主动屈膝屈髋练习,髋外展练习,避免内收、内旋动作。 (5负重及体位转移 患者向健侧翻身,两腿间要夹一个枕头。术后第3天,床上训练卧位到坐位的转移。术后1周,扶双拐站立,练习扶双拐或步行器行走。骨水泥型可100%负重,非前水泥型20%负重, 6周以后逐渐增加到100%负重。混合型参照非骨水泥型患者。 (6患肢气压循环泵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术后康复第2阶段(术后2—4周 康复原则:此期皮肤已经愈合,关节囊及肌肉、肌腱术后3周已基本愈合。康复治疗重点为增加髋周肌肉力量及关节稳定性,增加关节活动度。 康复目标:术后4周髋周肌力达到IV—V级,主动伸髋正常、屈髋达90°,被动屈髋达110°。非骨水泥假体患者的负重站立正常,步态基本正常(扶双拐。 (1肌力练习 加强直抬腿肌力训练,伸膝后直抬高至患肢与床或30°处,保持10秒钟,10—20次/组,2组/日。继续强化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臀肌的皮筋抗阻肌力训练。 (2主动关节屈伸训练

手把手教你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教你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2010-07-13 17:36:59来源:久久健康网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是患者成为健康人的第一步,恢复时间仍然是术后病人的一次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髋关节病人进行术后恢复,我们特别向专家咨询了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炼操。按照图片中所介绍的进行锻炼,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只要坚持不懈,就可尽快恢复髋关节的自由性。 术后早期平卧锻炼 早期锻炼对促进患肢血运,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下肢关节功能恢复,也非常关键。当手术结束,病人清醒后,就可以进行如下锻炼: 做锻炼时,患者应仰卧,下肢分开。 足部动作: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分钟或10分钟做一个疗程,可术后马上做。

踝旋转动作:活动踝部先向另一足转,再相反外转,每日数次,每次5下。 下面3到4个动作每天3-4次,每次10下(图1-3): 图1:贴床屈膝:把足贴在床面上,滑动屈膝,把后跟向臀部靠,可反复做,但下肢不可内旋。

图2:收缩臀力:收紧臀部肌肉,维持从1数到5,再放松。 图3:外展动作:把下肢滑向外侧,越远越好,再收回。 收缩大腿前方肌肉:用伸直下肢的方法,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到10秒钟,在10分钟内做10次,一直做到略感觉到疲劳为止。

直腿高举动作:收缩大腿肌肉,知道您的下肢在床上完全伸直在收缩肌肉的情况下,从床下把下肢抬高几厘米,维持到5-10秒钟,重复做,直到略感到疲劳为止。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一、康复前要注意的问题: 手术医师如果发现假体位置不够满意,某一方向存在脱位倾向,要通知康复师,并且要向患者讲明。 二、住院期间康复 (一) 术后早期康复程序 1. 术后搬运患者时,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10~20度,防止搬运时脱位。 2. 术后当天晚上,患肢下加垫,将患侧髋膝关节置于稍屈曲、外展位。或者继续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患肢也可穿矫形防外旋鞋,但要防止压伤。 3. 术后第一天,撤除下肢软垫,伸直患肢防止髋屈曲畸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常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一. 术前护理同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 术后护理 1. 心电监护于床头,低流量上氧,2L/分。 2(卧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神志、瞳孔、伤口敷料处有无渗血、四肢温度及感觉以及各种引流管的量、色。如导尿管、伤口引流管等。 4(饮食:按麻醉方式禁饮禁食。早期宜补脾益气类流质。如:薏米桂圆粥、莲子羹等。忌辛辣油腻类食物。后期饮食宜补肝益肾、强筋壮骨类。如:鸡肉、鱼肉、排骨、韭菜、黑木耳、骨头汤类。 5(疼痛与不适的护理: 1). 患者在术后最初24至48小时内遵医嘱使用镇痛类药物。如镇痛泵、强痛定。 2). 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消除患肢因肿胀而致的疼痛。 3).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体温>38.5,遵医嘱物体降温或应用药物降温。 4). 密切观察伤口处有无红、肿、热、痛现象,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6( 各种导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向家属及病人讲明注意事项,注意保持引流通畅,护士也随时观察引流管情况。严密观察引流液性质、量并做好护理记录。导尿管每2小时开放一次,引流袋置于耻骨联合下,每日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7(功能锻炼 1)术后当天移置病床时应小心抬臀,托住髋部,防止假体脱位及伤口出血。并在患肢穿上“丁字鞋”维持中立外展位。

2)术后1d摇高床头,不超过30度,取平卧位。开始做踝关节的主动曲伸运动;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鼓励其反复练习。按摩下肢,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术后2-3天除重复术后第一天的肌肉练习外,可适当延长运动时间及运动力量. 4).术后1周除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卧位可做有限的髋关节屈曲,幅度小于60 度及髋关节外展活动,幅度小于45度,3周后,患者开始使用助步器。如拐杖。 8.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防压疮 a.置患者卧于气垫床上。 b.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改良大便器。 c.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汗湿衣物,修剪好指甲。 2). 防肺部感 染 a.给患者翻身时注意给患者做到防寒保暖。叩击背部,并指导其深呼吸,鼓励有效咳嗽,将痰排出。 b.必要时雾化吸入,或遵医嘱使用消炎化痰药物。 3)防泌尿系统感染:鼓励其多饮水,每天饮水2500ml左右。留置导尿管者行会 阴护理每日2次。 4). 防深静脉栓塞 a.术后麻醉消失即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活动及患肢足背的屈伸练习。 b.遵医嘱使用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如:红花、血栓通。 9.出院指导 1)按时服用出院带药. 2) 加强营养,忌烟酒。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它具有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效果。使患者重获髋关节生理功能,达到稳定无痛、腰体等长的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术后疗效肯定,得到患者好评。我院于2012年1月~6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5例,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术后患者的护理观察与指导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标签: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例25中,男9例,女16例;年龄44~85岁,平均64岁。其中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0例,25例患者生活均不能自理。 1.2结果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4~27 d,中位时间18.3 d,没有发生伤口感染、下肢静脉栓塞、肺栓塞、假体脱位等并发症。 2术后护理 2.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6 h取平卧位,给予鼻塞吸氧(流量2~4 L/min)。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48 h,生命体征稳定后停用。手术中由于出血量大,手术后而又极易发生组织灌注不足等一系列危险,手术后除要详细了解手术中失血及补液的情况以外,还必须需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量≥60 mL/h[1]。 2.2负压引流的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伤口渗血、渗液较多,因而常放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但在引流期间,必须保持引流通畅以及负压状态,必要时挤压引流管1次/h,必须避免因为引流不畅,继而引发的伤口感染等症。同时必须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并详细记录,正常50~250 mL/d,色淡红,引流持续至术后2~3 d,引流量≤50 mL时给予拔管。密切关注引流量的变化,引流液过多则及时更换负压引流器,畅通引流管,引流液突然减少则应及时查找原因,大多为引流不畅所致,切忌逆流冲洗引流管[2]。 2.3患肢处理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抬高20°,采用皮牵引制动,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术后48h严密观察患者患肢血运情况,如果患肢出现皮肤温度低、皮肤紫绀、足背动脉减弱等症状,可首先观察患者循环是否出现障碍并给予对症治疗。反复告诫患者术后可活动的范围、正确体位,搬动、变换体位时,尽量不要累及髋关节及患肢。 2.4饮食护理患者年龄大,体质较差,手术创伤大,因此应加强营养。术后1~2 d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确保大小便通畅。在床上

(完整版)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流程

全髋置换术后康复流程 康复评定 1.单项功能评定:肿胀、疼痛、肢体长度、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平衡功能、步态等[2]。 2.体格检查: (1)术前评定做髋关节功能的局部检查脊柱与关节形态、关节活动范围神经肌肉运动情况。(2)肌力评定:测试肌肉或肌群、对抗重力或外在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 (3)神经系统功能:注意肢体有无神经功能障碍 (4)X线诊断:双侧髋关节的骨盆正位片、患髋蛙式位片、与健侧进行对比、观察髂骨、坐骨、耻骨和骶髂关节 (5)CT和MRI检查:骨赘和剥脱骨碎片、骨质的改变、MRI轴位像补充失状位、冠状位和三维影像的不足 (6)核素骨扫描(ECT):ECT反映骨的代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力感染、肿瘤和营养不良性骨病 3.综合功能评定:常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是保持合理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重建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基本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全面训练、个别对待。 因手术后训练时间、力度选择与手术术式等密切相关,因此术后的肌力训练方法和开始时间尚未统一,缺乏能证明何种程序或方法更有效、更安全的可靠的临床研究,但应坚持渐进和不引起疼痛的原则。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要点 1.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起坏泵运动、腹式呼吸、气压循环治疗。 2.防止关节脱位:卧位,伸直术侧下肢,髋外展15°-30°,穿丁字鞋防髋关节外旋。 3.坐位:不宜久坐,每次<30分钟,床上屈髋<45°,床旁坐屈髋<90°,同时避免屈膝、髋内收和内旋。 4.转移活动:卧位是向术侧侧翻取床头柜上物品,半坐位时健侧取床头柜上物品。翻身,向患侧翻身。坐位,借助双上肢支撑坐起。下床时间向术侧移向床边,上床时术侧先移上床。在床旁坐、站立时,术侧髋尽可能后伸,避免起立时屈髋>90°。 5.关节活动度范围训练:拔出引流管后借助膝关节持续关节被动运动装置被动屈伸髋关节,屈曲角度控制在90°以下。逐渐由被动向助力和主动运动过渡,早起仰卧位足底沿床面进行屈髋,髋膝主动运动,屈髋<70°。髋关节伸直训练,俯卧位有利于伸髋训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及中老年股骨颈骨 折,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它是一项技 术难度较大、创伤大、出血量较多的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 采用合适的假体进行精湛的手术技术操作的前提下,只有结合 及时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效果[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5~88岁,平均65岁。40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3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12例。1.2康复训练方法:为了达到康复训练的最佳效果,选择有经验的护师担当责任组长,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基础疾病、心理、文化层次及经济等各方面的评估,在做好基础护理和围手术期 常规护理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护理计划,具体对每位 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和指导。康复训练的强度以患者能够耐 受,但不感疲劳为宜,由被动逐渐转向主动,循序渐进,同时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顾玲霞 (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责任组长负责制,通过护理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切口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LDVT )发生率均为零,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改善了医、护、患的关系,提高了医护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论:加强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11)07-1070-03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B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去枕、平卧、禁食六个小时,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密切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血压、脉搏30分钟一次,致病情平稳后每2小时一次。并注意病人意识状况。 2、患肢位置:抬高患肢15-20度,保持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患肢穿矫正鞋,两大腿 之间可以放软枕以防止患肢外旋、内敛。 3、患肢的观察:患肢是否肿胀,感觉、运动、皮温、血运、足背动脉搏动。 4、伤口的观察:观察伤口是否渗血,如有大量新鲜渗血应及时通知上级医生给予加压包 扎压迫止血。术后6小时内及时回输自体血,必要时给予输新鲜血及静脉补液治疗。 5、各种管道护理:A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引流 量。如引流量>200ml/小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给予处理,并及时更换负压吸引器。 B、观察尿管是否通畅,避免打折、受压。术后6小时夹闭尿管,3-4小时定时开放, 锻炼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 6、翻身护理:术后6小时后可帮助病人翻身包括A向术侧翻身:伸直术侧髋关节,保持 旋转中立位,身后可垫软枕。B向健侧翻身:健腿在下略弯曲,伸直术侧髋关节,两腿之间必须垫软枕,以防止关节脱位。 7、术后及时给予病人补液、抗炎、抗血栓治疗等。术后8小时后给予速避林腹壁下注射 (根据出血情况) 8、术后第一天,可将床头抬高30-50度,取半卧位,指导病人练习踝关节屈伸运动,股 四头肌的舒缩运动。 9、术后第二天:如引流量小于50毫升/24小时,可拔除引流管,如摄X光片,以判断加 体的位置。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病人全身情况,在指导下开始康复练习。 10、术后第三天:可扶习步架下床活动(根据手术及病人恢复情况等因素判断) 11、术后体质差、年龄大的病人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卧 床活动较少时期禁止给予引起腹胀、腹泻的食物。 1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较大的手术,对病人的精神刺激较强,易导致心理不平衡,可 出现较明显的心理反应,应关心和理解病人,及时给予安慰、鼓励、使病人获得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及腓总神经是THR术中最易损伤的外周神经。 护理:a、密切观察患肢的感觉、运动。 b、避免牵引过紧,腓骨小头受压,造成腓总神经损伤。 C、保持患肢功能位 D、对于持续硬膜外插管镇痛的病人应重视,以免延误诊断。 2、血肿:多出现在老年人和术后48-72小时内,髋关节活动较多的病人。 护理:a、术前向病人宣教应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等药物,减少术中术后出血。 B、观察引流管的情况 C、一旦血肿出现并持续性增大,应及时通知医生。 D、遵医嘱给予抗炎治疗

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是患者成为健康人的第一步,恢复时间仍然是术后病人的一次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髋关节病人进行术后恢复,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炼操。按照图片中所介绍的进行锻炼,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只要坚持不懈,就可尽快恢复关节的自由性。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讲解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知识,说明手术目的,手术效果,增加病人手术信心。 2术前行骨牵引的护理 2.1牵引可以改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松弛肌肉,有利于手术中操作和髋关节的稳定。 2.2维持牵引效能;防止并发症,如便秘,压疮,肺部感染等;75%乙醇消毒牵引针眼处每日2次,并用无菌敷料覆盖;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2.3术前适应性训练如床上排便,有效咳嗽,如何减轻疼痛。 2.4 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 2.5无菌要求注意有无其他感染,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等,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6 保持皮肤清洁严格备皮

3术前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滑移屈膝等训练(参照术后功能锻炼)4术后一级护理 术后根据病情测血压,呼吸,脉搏,每30min或60min测1次,平稳后改为4h测1次,肺疾病病人更应严密观察,包括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皮肤色泽,温度,切口局部情况等,保持髋关节引流通畅和负压状态,严格无茵操作,防止感染,防止引流液反流,观察记录引流液量、色、质,每日更换引流袋,并妥善固定,严防脱落.一般留置2d或3d,每日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引流管.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压疮、防止便秘、尿潴留、肺部感染。肢体外展30°中立位,注意抗生素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5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 5.1 下肢静脉栓塞、肺栓塞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指导病人行踝,膝关节的早期被动屈伸活动,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患肢按摩,如有患肢肿胀,疼痛,青紫提示直栓形成,可做患肢静脉彩超检查,遵医嘱应用低分子右糖酐、肝素等;如发现病人胸闷,咳嗽,呼吸困难,脉率增快,双肺闻及广泛性湿音,甚至呼吸衰竭时,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采取抢救措施。 5.2术后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充分引流,观察体温变化,增强病人体质,加强营养,全身使用抗生素。 5.3 髋关节脱位向病人说明脱位的严重后果,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指导病人卧床期间肢体摆放位置和搬动方法。保持患肢外展30°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一、饮食:麻醉术后禁饮食6小时后进软食,高血压宜低盐低脂饮食;术后第一日可恢复正常饮食,应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得蔬菜、水果等。 二、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顺畅,术后病情允许得情况下尽早半卧位,加强深呼吸、咳嗽、咳痰,可做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 三、体位及功能锻炼: 1、术后给予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15~30度中立位,以防患肢外旋、内收,防止髋关节脱位。可在双腿间放置梯形枕或软枕,翻身时患侧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 2、锻炼: 术后1~3天: 1)股四头肌训练:仰卧位,患肢外展30度保持中立位,膝下垫一软枕,主动压膝关节,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10秒,然后放松。 2)踝关节跖屈、背伸运动:仰卧位,主动最大限度地进行足趾伸屈运背伸运动、踝关节背伸及抗阻训练,运动时避免髋关节内、外旋,每个动作保持10秒,再放松。 3)臀肌收缩运动:患者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适得放在两侧,收缩臀部肌肉,保持10秒,放松。

4)上肢肌力练习 5)深呼吸练习 6)仰卧位外展;翻身时护士一手托起患者臀部,一手托漆部,将患者身体同时转为侧卧,并在两腿间垫上枕头 7)仰位到座位训练;双手撑起,患肢外展,屈髋小于45度,利用双手与健腿支撑力将患者移至床边,同时,护士应抬起患者上半身协助其离床,并帮助患者将下肢移至床边 8)座位到站位训练;柱拐,患肢不负重。患者移至床边,健腿先着地,患腿后触地,患侧上肢柱拐,利用健腿与双手支撑力挺髋站立,扶拐在床边站立2分钟即可。但应防止低血压与虚脱, 9)站立到行走训练,患肢不负重,行走时必须有家属或护士在旁边保护,以免发生意外,时间根据患者体力,一般不超过15分钟。 术后4~7天主要就是加强肌肉得等张收缩与关节运动 1)直腿抬高运动:仰卧位,下肢伸直抬高,要求足跟离床20cm,开始时在空中停顿5秒,以后停顿时间逐渐增加。此运动应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宜,2)屈髋、屈膝运动;仰卧位,医护人员用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起足跟,在不引起疼痛得情况下行屈髋、屈膝运动,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1.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1.1 一般护理 术后进行常规监测T、P、R、BP、SpO2、HCE等,24h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防止扭曲、压迫,防止血块堵塞,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记录出入量及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4~6h内引流量>300ml、色呈鲜红,或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作。并随时观察患者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的体位不应一成不变,主要取决于手术中所安置的人工臼杯前倾角与假体柄前倾角的相互关系而决定患者体位[2],因此,术后需与手术医生交流,了解术中安置的人工髋关节位置,这对术后正确的体位护理有重要意义[3]。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位,应取仰卧位,患侧肢体常规置于髋关节外展30°、屈伸0°、内外旋0°、膝关节0°位(外展中立位),或根据人工假体柄和臼置入的角度将患髋置于屈伸0°、外展30°、内旋15°、膝关节0°位(外展内旋位)。允许患者健侧卧位,但应注意保持患侧肢体处于上述体位。为此可将特制的梯形软枕放于患者两腿之间,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允许患侧肢体在上述体位状态下髋膝关节伸屈角度为0°~9°。 1.3 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 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踝、膝关节活动训练,鼓励其行跖趾关节伸屈和双侧踝关节伸屈,2~3次,5min/次;逐渐做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锻炼,要求患者尽量将膝关节伸直。术后第1~2天:床头摇起(不应超过30°),取平卧位,加强训练强度,指导患者有规律地、主动地进行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活动,并指导患者作踝关节环转运动,每组顺逆时针环转各30~50次,以上两种练习交替进行,每隔1h练习5~10次,早中晚共3回;同时开始髋、膝关节屈伸训练,即交替抬高髋关节和膝关节,被动做登自行车动作,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时要保持髋关节相对稳定或将硬枕放在患侧膝关节下,鼓励患者尽量在旋转中立位的状态下将膝关节伸直,抬起小腿,20次/h,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每天做4~8h;同时加强健侧肢体锻炼,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配合深呼吸运动。手术后第3~7天:主要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当股四头肌足够强时,可开始练习直腿抬高试验,为患者下床负重锻炼做准备,指导患者床上坐起—坐床边—床边站立—拐杖行走及肌力训练;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或陪护共同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的方法,从健侧移坐至床边,待患者适应后离床;手扶床沿站立,健肢负重,患肢不负重,至下肢肌力恢复后进行站立后伸和外展练习;将患肢慢慢后伸,抬头挺胸,保持上身直立,拉伸屈髋肌群,然后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拉伸髋关节内收肌,30次/组,每天3组,应避免髋关节屈曲>90°(>90°会增加髋关节脱位危险)。术后第8~14天:训练到患者有足够的力量可自行站立时,可在护理人员和学步器的帮助下进行3点交替步态训练,或扶掖杖进行4点交替步态训练,逐渐过渡到2点步态,使患肢部分负重和4点步态完全负重,然后由双拐过渡到单拐,最后弃拐行走,最后进行生活习惯训练,如坐在椅子上穿脱鞋袜训练,下楼梯训练,自行车训练等。术后2周后可拆线出院。 1.4 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及指导 一般术后2周出院休养,但患肢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必须指导患者坚持在家锻炼:一般情况下扶双拐行走6~8周,这期间继续住院时的各种锻炼,逐渐加大运动量,增加行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9-07-01T10:06:50.7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5期作者:刘福英 [导读]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髋关节病变率逐年上涨,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南江县人民医院骨、神经外科四川省南江县636600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髋关节病变率逐年上涨,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当前,临床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如何在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效果,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下面进行简要的探讨。 1、何为髋关节? 髋关节由髋臼、股骨头组成,属于球窝关节。其中,髋臼内只有月状面覆着关节软骨,窝内布满脂肪,通常随着关节内压的增加和减少,被吸入或挤出,来维持关节内压的均衡性。 2、髋关节的治疗方法 由于髋关节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病变,就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对于髋关节严重病变的治疗,目前多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是指通过聚乙烯、金属等材料,结合患者的关节构造、形态、发病原因,对病变的关节进行置换。该术式创伤小、麻醉风险小、出血少、并发症少,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关节的活动能力,提高疾病治愈率。 另一方面,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髋臼、股骨假体相匹配,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不痛、稳定的关节。但是,该术后也存在假体脱位、不稳的问题。对此,需要结合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活动能力,科学选用置换方式,尽可能的追求关节无痛、手术风险小、术后康复快的治疗手段,对于术前活动量大,身体状况好的患者,可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3、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手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心率等指标,记录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发现异常后,即刻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处理。 (2)体位护理:手术后,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髋关节外展10~30度,屈曲10~15度中立位,膝下垫一软枕,用丁字鞋固定患肢,双腿间放一楔形软枕,预防脱位。 (3)心理护理:患者出于对经济状况、治疗结果的担心,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这种情况下,耐心听取患者讲述。向患者介绍周围因髋关节病变而手术治愈的案例,或邀请他们和患者交流,便于纾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举例,某邻居因年龄大患上股骨头坏死,长期的病变折磨给家庭生活带来影响。通过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病症消退,生活能力提高。 (4)切口护理:髋关节置换术的切口长12-18cm,术后切口引流通畅、敷料干燥,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切口的观察力度,发现敷料渗湿、切口充血、体温升高时,即刻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处理。 (5)疼痛护理:术后切口疼痛,不仅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我们需要实时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尽可能的规避加重痛感的因素,体位摆放时动作轻柔。对于切口轻微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和其交流、看电视等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对于切口剧烈疼痛的患者,可采用止痛药处理。 (6)饮食指导:由于髋关节病变多发于老年人,手术治疗后身体机能降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所以,需要格外注意患者的饮食,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钙的食物,维持机体营养均衡。督促患者多喝水,不可食用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预防便秘发生。 (7)康复训练: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利于关节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早期进行踝泵、股四头肌、髋关节被动训练,每天10-15次,改善血液循环和运动功能。待患者能够下床后,陪伴下床活动,并从旁帮扶,预防跌倒。 4、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虽然术后的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但是若训练不当,仍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就要求在康复训练时,格外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术后3个月以内,坐下时需要分开双脚约30o,膝盖的高度低于髋关节的高度;上身与下肢的夹角保持大于90度。 第二,术后1个月内,不能长时间的坐位,预防髋关节水肿。为减少周围的潜在隐患,在患者步行训练时,家属或亲朋必须陪伴左右。 第三,康复训练期间,不能外旋或屈曲髋关节超过90o,不能跷二郎腿,不能蹲厕或坐矮凳;术后的2-3个月,不能侧卧或剧烈活动。 第四,在患者躺下时,在双腿中间放置软枕。告知患者不能过度伸展髋关节,或用力牵拉毯子,可借助长手柄捡起毯子或床单。在患者坐位或站立时,家属需要及时帮助调整倾斜度,以免身体过度弯曲影响康复结果。 第五,术后康复过程中,尽量不弯腰或蹲下捡物体,不可在不平坦的道路行走。上楼时,尽量展开四肢。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注意补充维生素D或钙剂。定期复查X线,便于了解假体情况。对于患肢切口疼痛、红肿的患者,即刻停止康复训练,同时采用有效措施解决。 总之,髋关节病变具有个性特点,除要尽早治疗外,还要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便于减轻患者不适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康复训练期间,要格外注意各事项,充分发挥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改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发表时间:2013-10-11T17:02:54.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石梦洁 吴慧[导读] 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老年人髋关节周围组织松弛,术后如活动不当或体位不正确,很容易造成髋关节脱位而致手术失败。石梦洁吴慧(陕西省延安市七里铺市人民医院陕西延安 716000)【摘要】目的是应用髋关节置换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疼痛。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282-01 1 临床资料 2009年-2012年,我科对10例患者施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5-80岁。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立即处理。 2.2 观察术后伤口渗血情况: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引流管勿打折受压,随时挤压引流管,防止有凝血块堵塞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并做好记录。保持床单元的整洁、干燥,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有浸湿脱落时及时更换,术后遵遗嘱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2.3 保持正确体位,防止关节脱位:术后避免术侧关节伸直内收,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可穿硬底鞋外固定,膝部可垫小枕,防止关节内收,以防关节脱位。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行肺功能锻炼,如吹气球等。 3 预防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 3.1 预防术后髋关节脱位老年人髋关节周围组织松弛,术后如活动不当或体位不正确,很容易造成髋关节脱位而致手术失败。术后搬运患者时应派专人保护髋关节,不得牵拉肢体;术后平卧时,要维持患肢出于外展位;侧卧时注意保持屈膝和屈髋,避免内旋和盘腿。 3.2 预防静脉血栓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手术和创伤本身可引起血管损伤和高凝状态,而长期卧床和下肢活动减少则造成血流缓慢。应密切监测血凝指标,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并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做肢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增加床上活动量。 3.3 预防感染 4 术后康复护理 4.1 床上功能锻炼手术当天避免过多活动,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注意保持合适体位,防假体脱位及伤口出血。给予臀部垫气圈或海绵垫、水垫等。每2h一次帮助抬臀、按摩以防褥疮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务必把术后注意事项向病人家属详细交待以取得合作。术后第一天,因术后疼痛或畏痛,多数病人对患肢活动有恐惧感,我们在给予病人有效的药物止痛后,帮助辅以被动活动,如腿部肌肉的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帮助托起患者的上身及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每小时1~2次。同时,指导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给予叩背每小时5~10次。指导进行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上、下午各5~10min。术后第二天开始,继续每天多次深呼吸、叩背,并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 4.2 离床功能锻炼一般于术后4~5天开始进行,在此之前逐渐延长半卧位时间为离床做准备。下床第一天,上、下午各床旁拄双杖站立5~10min(视各人体力情况而定),无不适时在床周行走数步。护士在旁扶持,观察有无虚脱情况发生,曾有3例于第一次下床时发生虚脱,经立即返床休息后缓解。第二天开始拄双杖在病室内行走,步行距离逐渐延长,时间逐渐增加但每次不超过30min,上、下午以及睡前各1次。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度左右且不负重,护士或指导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意外。 5 结果 经过2周的术后护理,病人的关节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灵活,未出现假体拖出现象。坐位耐性也有了较大改善,而且病人术后呼吸、泌尿、皮肤无并发症发生,同时进行的康复指导,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关节功能,使手术很成功。参考文献 [1]赵云鹤,朱延兵,王伟华.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2-14. [2]罗先正.人工髋关节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41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