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学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相关知识点回顾】

1.说说实验室下列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1)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或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

(2)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4)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移去导气管,再移去酒精灯。(5)禁止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实验室规则

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

哗。

4.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洗净,整理清洁实验台。

知识链接

(1)实验室中常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从安全的角度分析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 的问题: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酒精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④不慎碰倒起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⑤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以及皮肤的伤口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为防止中毒,应注意几点:①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和有烟雾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外加尾气处理装置。②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存放食品,餐具不准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用水把手洗干净。③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有毒物质,否则会经伤口进入人体而造成中毒。④不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实验过程若不慎发生意外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学会如下紧急处理:①玻璃割伤等其他“机械类”创伤,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再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最后敷药包扎。②烫伤应找医生处理。③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布或沙子盖灭。④大量浓酸洒在实验台上,先用Na 2CO 3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并涂上NaHCO 3溶液,严重的须就医。⑤浓碱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⑥若眼睛受化学物质灼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包括 和 的使用. . 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

(1)危险品:这类试剂应分类存放并远离火源。

(2)易燃试剂:遇明火即可燃烧的有汽油.苯.乙醇.酯类物质等有机溶剂和红磷.硫.镁

.硝酸纤维等。能自燃的有白磷。 (3)本身不可燃但与可燃物接触后有危险的试剂有:高锰酸钾.氯酸钾.硝酸钾.过氧化钠等。 (4)易爆试剂:有硝酸纤维.硝酸铵等。

(5)剧毒试剂:氰化物.汞盐.黄磷.氯化钡.硝基苯等。 (6)强腐蚀性试剂:强酸.强碱.液溴.甲醇.苯酚.氢氟酸.醋酸等。 知识链接

一、化学实验安全

〖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讨论课本P5第一个“思考与交流”并积极展示。

〖合作探究1〗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它不仅支持了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且将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等提供更多的有效实验。所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化学要经常进行实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的根本保证。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交流探究下列各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

(1)药品的取用:

①如何向一试管中取用块状固体?应注意什么?(一横二放三慢竖)

②如何向一试管中取用粉末状固体?应注意什么?(一斜二送三直立)

③向一试管中注入适量液体如何操作?应注意什么?

④向一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如何操作?应注意什么?

知识链接

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1)取用三原则:三不(不摸.不闻.不尝)。

(2)注意节约药品:液体1—2 mL,固体盖满试管底。

(3)剩余药品处理“三不”(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

(放到废物缸里)。

(2)物质的加热:

①如何给一定量的液体物质进行加热操作?可能用到哪些仪器?操作时需要注

意哪些安全问题?

②如何给一定量的固体物质进行加热操作?可能用到哪些仪器?操作时需要注

意哪些安全问题?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之前,要做什么?用H2.CO还原Fe2O3.CuO

实验中,为了实验安全应该注意什么?

(3)气体的收集:

①实验室制备气体实验中,气体的收集方法有哪些?依据是什么?

②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需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

(4)如何稀释浓H2SO4?需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

〖合作探究2〗

阅读课本P4“图1-1 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讨论探究如下问题。

(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识别与存放危险化学品常分为不同的类别,具有不同的图形标志,如:

观察上述图标,回答问题:

①装运浓硫酸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盛有大量酒精的容器封装后应贴的图标是。

②贴有图标B.D的化学试剂应保存,放置在远离

的地方。

(2)在危险化学品的外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A.烧碱—剧毒品B.汽油—易燃品

C.浓硫酸—腐蚀品D.酒精—易燃品

(3)为了火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NH4NO3②(NH4)2SO4③食盐④油漆⑤汽油⑥黑火药⑦生石灰,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火车的是()

A.③④⑤⑥⑦B.①②⑦C.①④⑤⑥D.①④⑦

〖课堂练习〗

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B.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可以放在一起C.剩余的BaCl2残液可以倒入下水道中D.酒精可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2.下列各操作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3.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B.将CO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H2SO4

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氢气再加热

4.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要求的是()

〖及时总结〗

自主总结本课时主要内容并交流展示。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课时过滤和蒸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相关知识点回顾】

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的沙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和蒸发

(1)过滤

①定义和适用范围:根据混合物中各种物质在某种溶剂(水)的溶解性不同,将不溶物和可溶物分离的一种方法。

②所用仪器:。

③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具体是指:一贴:。

二低:;

三靠:;

(2)蒸发

①定义和适用范围:物质从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叫蒸发。根据混合物中溶质和溶剂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加热使溶质与溶剂分离。

②所用仪器:。

③操作要点:A.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C.接近蒸干时,利用余热加热;D.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放在石棉网上。

(3)SO42-离子检验的方法:取少量待检溶液,先滴入溶液,然后再滴入溶液,产生现象,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和。

【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讨论课本P5第二个“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并积极展示。

〖合作探究1〗

(1)粗盐中常含有不溶性的和可溶性的. 以及一些等。

(2)粗盐的提纯: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5“实验1-1”,并完成课本P6表格填写。

(3)讨论:上述实验后所得的纯NaCl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未除去?如何检验它们?

〖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6“实验1-2”,掌握SO42-离子的检验方法。

〖合作探究2〗

(1)小组交流课本P7“思考与交流”,完成下表:

杂质加入的试剂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SO42-) a.

MgCl 2(Mg 2+) b. CaCl 2(Ca 2+)

c.

(2)为了使杂质能够除得比较彻底,所加的除杂试剂一般要求“略微过量”。除杂试剂过量则又出现原杂质被除去却又引入新杂质的情况,因此提纯物质时必须设计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即要使前面过量的除杂试剂在后续除杂操作中被除去(后加的除杂试剂能够与先加的除杂试剂反应)。要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但又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上述试剂加入顺序合理的是( )

A .b c a

B .a b c

C .a c b

D .b a c (3)盐酸是挥发性酸,加热过程中HCl 可以挥发。粗盐提纯过程中,若是碱性试剂过量,最后可加盐酸消除。那么,为了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合理的试剂加入顺序共有几种?你能说出理由吗?

〖课堂练习〗

1.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玻璃棒

C .蒸发皿

D .酒精灯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

〖及时总结〗

自主总结本课时主要内容并积极展示。 【基础达标】

1.某学生发现滴瓶中溶液里有悬浊物,拟用右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错误的操作有( )

A .4处

B .3处

C .2处

D .1处

2.实验室进行NaCl 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固定铁圈的位置,②放置酒精灯,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 溶液),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正确

除杂的基本思路 ①确定物质的组成,即含有哪些杂质;②选择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提纯[物理还是化学方法(把杂质转化成沉淀.气体或是水)];③选择适当的除杂试剂,尽量不引入新杂质,否则要求生成新杂质后要易于再次除去;④充分考虑除杂过程中各种试剂的用量,以在最终不引入新杂质为原则除去杂质。 知识链接

地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②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液体,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

A.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4.粗盐提纯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请分别说明在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

...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H2SO4HCl AgNO3溶液.过滤

B 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盐酸.过滤

D CaCO3CaO H2O.过滤

6.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7.除去KCl溶液中的SO42-离子,依次

..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并掌握蒸馏.萃取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药品回收.仪器清洗和实验室整理等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蒸馏和萃取的操作

【相关知识点回顾】

初中化学实验中,哪些实验用到漏斗?这些漏斗是不是同种类型的?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蒸馏和萃取

(1)蒸馏

①定义和适用范围: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跟其他组分分离的操作。适用于分离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②蒸馏实验装置图如右,请按从上

..

到下,从左至右

.......的顺序写出实验所用仪

器:

③操作注意事项:

A.蒸馏烧瓶里盛液体的用量最好

不要超过烧瓶容量的2/3,也不少于1/3;B.为了避免加热时液体发生暴沸现象,可以在蒸馏烧瓶里加入少量;C.冷却水从进从出;

D.温度计下端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处。

(2)萃取

①定义和适用范围: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②所用仪器:。

③实验步骤:装液.振荡.静置.分液

CCl4

④注意事项:振荡时,须不断放气,以减小分液漏斗内压强。分液时,先将下

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分液时,须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

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漏斗颈的下端要紧靠烧杯

的内壁。

⑤萃取剂的选择:A.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反应。

知识链接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度:

(1)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无机溶剂,较容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酒精.四氯化碳.

苯等。)

(2)碘单质(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Cl-离子检验的方法:取少量待检溶液,滴入和溶液,产生现象。

【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蒸馏和萃取

〖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并积极展示。

〖合作探究1〗

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8“实验1-3”,完成表格填写,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实验中三个步骤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第二步制蒸馏水的过程中:

①加热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

②冷凝管中注入冷却水的方向如何?

③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蒸馏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④蒸馏操作的步骤是什么?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合作探究2〗

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9“实验1-9”。实验前认真倾听老师的示范和讲解,明确如下问题:

(1)萃取和分液操作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①分液漏斗与初中化学实验中遇到的漏斗相比,有哪些特点?

②分液漏斗使用前要进行的操作是什么?如何操作?

(2)从碘水中分离碘(萃取)。

①向碘的饱和水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有什么现象?为什么这样的现象?

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操作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③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什么?

〖课堂练习〗

1.将浑浊的河水制成蒸馏水,正确的方法是()

A.过滤B.蒸发C.先过滤后蒸馏D.加入某种药品溶解浑浊的固体2.现有一瓶物质甲与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化学式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甲C3H6O2-98 57.5 0.93 可溶

乙C4H8O2-84 77 0.90 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3.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

_____→_____→_____→A→G→_____→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及时总结〗

自主总结本课时主要内容并积极展示。

【基础达标】

1.选取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密度比水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密度比水小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配制浓H2SO4和浓HNO3的混酸时,应将浓H2SO4慢慢加到浓HNO3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3.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

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 .蒸发

B .萃取

C .过滤

D .蒸馏 4.如图为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 (2)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B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 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

还需加入少量 ,其作用是 。

【能力提升】

5.已知丙酮(C 3H 6O )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 ,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 A .蒸馏 B .分液 C .过滤 D .蒸发

6.酒精.苯.CCl 4 .煤油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大都能互溶;碘(I 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紫色;溴(液溴)的性质与碘相似,其溶液呈橙色。 (1)下列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 .液溴和CCl 4

B .酒精和煤油

C .CaCl 2和Na 2SO 4溶液

D .苯和蒸馏水

(2)在酒精.苯.CCl 4.NaCl 溶液.蒸馏水五种试剂中,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

在分液时溴从分液漏斗上端倒出的是 ,萃取时,上层液体呈 色,下层液体呈 色。

7.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进水

A B

出水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和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3.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

4.通过学习,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

5.在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

6.通过学习,激发对新问题的探究兴趣,体验概念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相关知识点回顾】

思考回顾如下问题:

点燃

(1)如何描述化学方程式2H2+ O22H2O的意义?

(2)初中学习过哪些物理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请总结一下。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

(1)意义:表示的集合体。

(2)单位:,简称,符号。

(3)注意事项:

①物质的量度量的对象是微粒集体,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原子团).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物质的量不能度量宏观物质(原因是数值太大)。

②使用物质的量一般用化学式指明微粒,而不能用名称。

③“物质的量”的专有名词,不可随意增.减字,如不能说成“物质的数量”.“物质量”等。

判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1mol氧B.1mol H2O C.5mol H+.

D.2molO2E.0.5molNaOH F.3mol H

H.2mol CO32-I.1mol麦粒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有含有的粒子数与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个。

(2)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用符号___________表示,单位是。

【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并积极展示。

〖合作探究〗

(1)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用了什么方法称得一头大象的重量?他运用了什么思想?

(2)你能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称去称得一粒米的质量吗?你运用了什么思想?

(3)你在生活中听说过“双”.“打”等表示数目集体的词语吗?它们分别表示多少个数目集体?

(4)物质的量的含义是什么?引入物质的量有什么意义?

(5)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如何定义的?N A与6.02×1023的关系是什么?

〖典例解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错误请说明理由。

①1molH2O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②1molH2O中含有N A个氢原子。

③1molH2O中含有1molH2和1molO。

④1molH2O中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例2.完成下列填空:

(1)2 mol NH3中含有个分子,个

N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个H原子;2molNH3含有mol 原子。

(2)含有1.204× 1023个H原子的H2O的物质的量是mo1。

(3)1个水分子中有个电子,2 mol H2O中含有mo1电子,约含有个电子。

(4)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相等,则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交流小结〗

根据上述例题,你能归纳出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的关系吗?

〖课堂练习〗

1. 2 mol CO2中含有_____mol C 和_____mol O ,含有______________个CO2分子。

2. 1mol H2SO4中含有个H,共含有mol原子。

3. 3mol CaCl2中含molCa2+,molCl-,共mol离子。

4. ______mol H2O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5. 3.01×1023个O2的物质的量是,与其物质的量相等的臭氧(O3)中

所含氧原子个。

6. 2 mol SO2和1mol SO3 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及时总结〗

自主总结本课时主要内容并积极展示。

【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氧B.1 mol H2SO4C.1 mol米D.1 mol面粉

2.在0.5mol Na2CO3中含有()

A.0.5mol CO32-B.1mol Na+C.6.02×1023 mol Na+D.1.5个O 3.1 mol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H2B.CO2C.CH4D.O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1 mol N2和1 molCO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 A

B.1 mol H2和1 mol CO2所含的原子数都是N A

C.1 mol CO和1 mol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N A

D.1 mol H2SO4和1 mol H3PO4所含的原子数都是4N A

5.下列数量的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1mol HCl B.3.01 ×1023个氧气分子

C.12g 12C D.0.5mol CH4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使用6.02×1023 mol-1这个近似值

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也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能力提升】

7.物质的量相同的甲烷和氨气具有不同的()

A.电子数目B.质子数目C.分子数目D.原子数目

8.1molH2SO4的质量约是一个硫酸分子质量的()

A.6.02×1023倍B.6.02倍

C.98倍D.3.01×1023倍

9.与0.3mol H2O 中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下列哪种物质()

A.0.3mol HNO3B.3.612×1023个HNO3分子

C.0.1molH3PO4D.0.2molCH4

*10.(1)0.3mo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含有5.418×1023个质子的OH-离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2课时摩尔质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

逻辑思维能力

3.初步学会分析处理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4.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5.通过理解并运用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

【重点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相关知识点回顾】

(1)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规定以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写出下列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式量):

①C②Fe③H2O

④H2SO4⑤Na+⑥OH-。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二、摩尔质量

1.定义:叫做摩尔质量。

2.摩尔质量的符号为,常用单位是。

3.规定: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为单位时,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或。

4.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的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练习:

H2的摩尔质量CO2 的摩尔质量

H+ 的摩尔质量OH-的摩尔质量

NaCl的摩尔质量Fe 的摩尔质量

【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二、摩尔质量

〖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并积极展示。

〖合作探究〗

(1)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为12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我们初中所学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以12C原子为标准得出来的,它是怎样定义的?

(2)假如一原子的质量为m1,12C原子的质量为m C,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1怎样表示?请大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3)根据下列图示,你能导出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吗?

(原子的质量比= 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比。)

微观粒子一个C原子一个O原子一个Fe原子

扩大6.02×1023倍扩大6.02×1023倍扩大6.02×1023倍

1 mol C原子 1 mol O原子 1 mol Fe原子

宏观质量0.012 kg=12 g x g y g

相对原子质量12 16 56

(4)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式量)的关系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典例解析〗

例1.课本P13“学与问”。

例2.22gC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所含CO2分子的个数是多少?含有多少mol氧原子?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 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 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 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

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1、为什么可燃物有 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 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 二学习过程 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阶段性作业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② 蒸发③ 溶解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冷却至室温才转移到容量瓶中 4.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6.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7.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B.CH4C.CO2D.SO2 9.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1 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 molSO3的体积是22.4 L B.1 mol H2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N A个任何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 g的N2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 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质量的单位 B.反应前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相等 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初步学会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会从同类化合物找出性质的差异性、相似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对比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对比教学,培养学生对比研究的思维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善于合作的科学品质,树立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Na2O2与H2O,Na2O2与CO2的反应及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同学们,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可以用来灭火,那水可不可以用来生火呢?今天,我给大家做一个小魔术,叫“滴水生火”,大家看好了 【实验演示】滴水生火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讨论】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引入】奥妙是什么?——过氧化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钠的重要化合物。首先学习钠的氧化物 【提问】(1)钠有哪些氧化物?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以及化合价是怎样的? (3)氧化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书写氧化钠与水、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种钠的氧化物,接下来继续学习钠的另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钠 【问题引导】过氧化钠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实验3-5:探究Na2O2和水反应 操作+现象 初步结论 把水滴入少量的Na2O2中,现象_____________;

(vip专享)【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整套】 精品配套学案 打包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配 套学案汇总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课前预习

一. 预习目标 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常识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 二. 预习内容 (一)实验室规则 1、进实验室前, 应先预习实验, 明确实验、、 , 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 应先检查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 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 不得大声喧 哗. 4、有意外事故, 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 应将仪器 , 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 2、一些药品的保存: (1)金属钠、钾放在 (2)白磷放在中;溴用封;碘易升华, 封存 (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 防爆炸; (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瓶中阴冷处 (6)酸放在玻璃瓶中, 碱放在带的试剂瓶中. 3、安全常识-----“六防” 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 . 如:H2,CO,CH4,C2H4,C2H2等 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应加 防失火:可燃物质要远离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应在中进行, 要注意吸收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时, 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 要安装装置防污染:制取有毒物质是要有装置 (三)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的取用要注意什么?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 块状的用 . 用后及时擦干净药匙或镊子. ②固体粉末时, 先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 ,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先把容器 , 把药品放到容器口, 再把容器 慢慢竖立起来, 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 (2)固体药品取用的几个原则: ①三不: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及练习全册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及练习全册 精编版

必修2 教学案(全册按课时) 带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其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 Ⅰ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 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 自主探究: (06广东高考)同主族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A、6 B、12 C、26 D、30 还有哪些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H3O+C.NaH D.H2O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高一化学导学案 (必修1)

阅读教材5步曲 读:课前阅读教材,思考本节所讲的核心内容,如果阅读后印象不深,再阅读一遍。然后独立思考,完成学案。 划:阅读教材和学案,划出理解该概论要点与细节,以及不懂的地方,并适当做以标记。 写:带着阅读教材的体会,深入课堂,静心听讲,把教师对概念的理解,快速以简要的文字,标写在书上该概念旁,不可把黑板上所有东西茫茫碌碌照抄照写、以免影响听课的质量。 思:听课后要认真思考,把握核心概念理解的要点,形成自己理解的思路。记: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结合老师的讲解,把所学内容的内涵记在笔记本上,并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以便课后复习。

导学案NO.1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主备:审核: 课题:过滤与结晶课型:复习课时 : 1 【考纲解读】 过滤和结晶使用的仪器及其应用 【自学与归纳】 分离和提纯的区别: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如原来是固体,最后还是固体 提纯:指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把其佘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质的分离方法有:、、。 1、 原理:利用物质的差异,将液体和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 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实验小结: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2、和结晶 原理:利用的方法,使溶液中不断挥发而析出(晶体)的过程。 实验用品:、、、。 操作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 的。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 3)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是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物质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而另一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交流与展示】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 (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杂质加入的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盐如Na2SO4 MgCl2 CaCl2 多余的__________、 适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1.试剂:____________; 2.步骤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预备知识】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容。

[思考与交流] 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归纳与整理]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 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归纳小结]:(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2、。 3、。 (二)、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的结构:。 族的结构:。[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高中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整理及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整理及归纳 【一】化学必修四焓变反应热知识点整理 1.反应热(Q):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 (2).单位:kJ/mol(3)△H=H(生成物)-H(反应物) 3.微观角度解释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注:(高中阶段Q与△H二者通用) 4.影响晗变的主要因素:①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与变化物质的物质的量程正比。②物质的温度和压强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高中化学必修四知识点归纳(1)金属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 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必修四知识点:化学反应的方向 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多数能自发进行,即ΔH<0的反应大多能自发进行。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NH4HCO3与CH3COOH的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室温下不能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如CaCO3高温下分解生成CaO、CO2。 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概念,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反应的熵变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产生气体的反应为熵增加反应,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 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 .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 .蒸馏和萃取 3 .(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 用锥形瓶收集约 10mL液体, 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 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 度后沸腾, 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 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反思 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决定因素之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不胜枚举,且各有所长,各显神通。其中,教学反思便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对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意义、方法进行简要阐述。 一、教学反思的定义和意义 1、教学反思的定义 反思,即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的内化过程,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教学反思的意义 通过反思,可以使人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进行广泛深入地思考和选择。通过反思,能使人发现自己和他人原有认识的错误和不足,从而从旧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迅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反思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认识,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及获得结论。反思可以提高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可以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思维过程。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深入反思,积极探索 和改进教学实践,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1)促进教师全面思考,提升教学高度,明确教学方向 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要具体、细致地回忆在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细致、全面的认识,这就为深入全面思考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又提升了思考的理性高度,从而进 一步明确教学方向。 (2)促使教师深入学习,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教师的必然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找出解决的办法。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促使教师深入持久地学习,并将自己的思考与与相关的教学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升教师理性性认识,积累教学经验,增强发展后劲 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对典型事例和思考留下深刻的记忆,并逐步积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之成为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师,为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新形势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适应教育发展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在进行教学反思的时候不仅要对采取了哪些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教学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教师的观念必须从化学教学向化学教育转变,即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的化学教学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不仅要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化学教学目的更明确,传授给学生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 2、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复习1学案.docx

单元复习 【知识框架】 【专题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涵义: 混合物的分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一一分开成为纯净 物,并要求恢复物质的原来状态;物质的提纯则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杂质,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二者要求不同,这也是两种题型在解题中的区别。 2.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在用化学进行分离与提纯时,所选用的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 新的杂质。试剂与杂质反应的生成物要易于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被提纯的物质要复原,尽量不减少。所选用试剂应尽可能易得到。即符合“多得”、“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的原则。 【注意】( 1)在实际操作中,加入“适量” 的试剂除去杂质是很难的。要彻底除去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必须过量。所以由所选择试剂过量而引入的新杂质也必须除去。 (2)对于分离与提纯的全过程,要求做到选择试剂合理,加入顺序正确,操作步骤 简便,除去杂质彻底,并且尽可能地将杂质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1)过滤法;2)蒸发法;(3)蒸馏法;(4)萃取和

分液法。 【例题 1】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 2+2+2++ Zn、 Hg、 Fe、 Ag 等四种离子。某学生利用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综合考虑有关因素(如反应速率、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设计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银的方案为: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锌粉、铜粉、铁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提供的 仪器:试管、烧杯、导管、铁架台(包括铁夹、铁圈、石棉网等)、酒精灯、 U形管、启普发生器等。试填写下列空白: (1)第①、②步操作中需要的药品为:①;②。 (2)第③步操作的仪器必须连接装置,理由是。 (3)第④步操作必须的玻璃仪器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现象 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第④步操作开始时应该,结束时应该。实验过程中对多余氢气的处理方法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的分离除杂质知识,对于汞的易挥发而引起的环境污染,要 充分注意。银是不活泼的金属,可以用活泼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汞也不活泼,因 此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汞,虽然汞易挥发,但汞蒸汽有毒。所以在加热回收时必须加一个冷凝 装置。因为加热时银将变成氧化银,所以需要用氢气还原。 【答案】:⑴①铁粉;②稀盐酸或稀硫酸。⑵冷却回收;回收金属汞,防止汞蒸气污染环境。 △ ⑶试管、导管、酒精灯;棕褐色固体变为银白色,试管口有水滴;H2+Ag2O 2Ag+HO。 ⑷先通 H ,待 H 充满试管后,再加热;先停止加热,继续通H ,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 ; 2222 点燃。 【专题 2】.物质的鉴别 1.物质的检验分为物质的鉴别、鉴定和推断三种情况。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征,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分析,将它们区分开来。物质的鉴定是指对未知物进行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进而确定它是什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学案汇总 核素 1、质量数 忽略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 +

2、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练习(1) (2)判断:任何微粒都有:质子( )、电子( )、中子( ) (3)1mol 下列物质的质量分别为:H 2O : D 2O : T 2O : 3、核素和同位素 核素:把具有 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同位素: 注意:(1)同位素 性质基本相同, 性质不同 (2)不论游离态、化合态,同位素所占原子百分比(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不变 同位素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如考古时利用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用于制造氢弹,利用 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 制原子弹、核反应堆原料。 4、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1、已知铀元素有235U等多种核素,则铀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5()2、B有两种同位素,一种核内有5个中子,另一种核内有6个中子,B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问在自然界中B的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碱金属元素 课前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钠与氧气常温: 钠与氧气加热: 钠和水(滴加酚酞):反应: 现象: 2、完成教材P5 碱金属元素表格,并总结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结合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思考: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上有哪些相似性和递变性。(写在书上) 课上 1、碱金属元素符号: 名称: 2、碱金属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3、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碱金属与水的反应 5、碱金属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汇总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 (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或kJ·mol,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计算反应焓变ΔH。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θθθθΔH=[cΔfHm(C)+dΔfHm(D)]-[aΔfHm(A)+bΔfHm(B)] 2、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 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2)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3)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2H2+4OH-→4H2O+4e- 正极反应:O2+2H2O+4e-→4OH-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全集(含答案)

【目标导航】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示。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能正确使用一些基本仪器并进行一些 简单的实验操作。 3、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 馏、萃取等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 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学习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学习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第一课时:实验基础知识 【问题导学】 1、如何保证实验安全?(课本第4页) 2、课本第4页,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试给下列几类物品举例。 易燃气体 易燃液体 自燃物品 爆炸品 剧毒品 腐蚀品 氧化剂 3、你听过实验中的“六防”吗?试着查查资料,了解一下,把你不熟悉的地方标记一下。 5、你认识下列仪器吗?是否知道他们的作用?

上面仪器中哪些可用作反应容器? 哪些可以直接加热? 哪些可以间接加热? 强调:胶头滴管 【练习】1、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不慎碰到起火时可用水扑灭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浓硫酸 E、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F、拿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G、在通风橱中制备有毒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练习】2、加热固体试剂时,不能使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烧杯 C. 蒸发皿 D. 坩埚 【问题导学】6、初中你一定学过很多基本实验操作,一起来复习一下。 (1)药品取用: 原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导学案2.2.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学案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2)了解发展中的原电池; (3)能依据原电池原理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自主学习 1.请写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能源分类 (1)一次能源: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2)二次能源: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等。 课内探究 一、原电池原理深化认识 【例题】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的是() [练习1] 下列组合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有() [练习2]

由X、Y两种金属和稀硫酸组成一个原电池,结果发现X表面无气泡而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与Y分别作什么极?哪个金属性更强? [练习3] 用镁、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 [练习4] 用铜、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浓硝酸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并写出相关电极反应方程式。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常见的化学电池是锌锰电池,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锌):(反应) 正极(石墨):2N+2e-2NH3↑+H2↑(反应) 2.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 负极(Pb):; 正极(PbO2):; 总反应:。 (2)镍镉碱性蓄电池。 (3)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锂离子电池。 特点:电压高、质量轻、寿命长等。 用途:作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的电源等。

3.燃料电池(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 (1)用酸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2)用NaOH等碱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三、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中含有、、、等大量毒性很强的重金属,随处丢弃会对、等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通过人类的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另一方面,废旧电池中的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回收再利用这些废旧电池,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节约。 随堂检测 1.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硫酸中,锌片() A.发生氧化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 C.为正极 D.为负极 2.某金属能与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为() A.Mg B.Fe C.Al D.Cu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另一组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4.如图所示的装置,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稀硫酸中S-移向M极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5.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 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6.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

高二化学必修4知识归纳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2.实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操作中用玻璃棒,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A.搅拌 B.引流 C.加速反应 D.加快热量散失 3.标准状况下的1mol H e的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 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1023mol-1 5. 16g某元素含有×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B. 12 6.关于2mol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为44.8L B.质量为32g C.分子数为×1023 D.含有4mol原子 7.在1mol H2SO4中,正确的是 A.含有1mol H B.含有×1023个氢原子 C.含有×1023个分子 D.含有×1023个氧原子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4g 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 C.0.5L溶液中含有 H2SO4 D.9.8g H2SO4溶于1L水配成溶液 9.1mol/L H2SO4的含义是()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 H+ 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D、该溶液c(H+)=2mol/L 10.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3mol/LNa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50mL 3mol/LKCl溶液 B.150m L 1mol/LAlCl3溶液 C.50mL3mol/LMgCl2溶液 D.75mL LMgCl2溶液 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 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L MgCl2溶液 B.200mL L CaCl2溶液 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L HCl溶液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