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

揭示课题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

2.教学例1。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一个

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所数学生(11 15 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 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11”。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教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

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3.练习。

你会读这个数吗?学生读教师板书:11读作十一

分别出示12 13 14 15 16 17 18 19的小棒图。学生看图,并说说组成,再读数。

出示:14、16、19、20。让全班学生独立摆小棒后,教师讲评。

提问: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教学例2。

电脑出示直尺图。

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3比15大还是小?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1题。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倒数到7。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2题。

3.摆小棒练习。(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4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4.连一连。(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5题)

5.找页数。(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

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X|k | B| 1 . c|O |m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相当于“×”,“占”、“相当于”“是”、“比”是“= ”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1/3是多少?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反思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如教室里的位置、电影院的座位等等。本节课"位置"的教学,教材只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从两个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如"第几组第几个"。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学习《位置》这一课时,我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利用了班学生的位置这一"活"教材,让孩子们共同学习。首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在班的位置。有的说他是班左数第几列几行,有的说他自己的位置是班右数第几列几行等。描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次,让他们继续更加简练地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在自我描述位置的同时,孩子们发现虽然描述位置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自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并作交流与汇报。我认为孩子们在自我描述中和与书本学习中,思维在进行着一次次的碰撞,在对比中掌握了应用数对知识来表示位置的方法与技能。教学中我发现只要知识与身边生活相联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在教学中我们要扮

好知识与学生的搭桥与铺路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比我们乏味的讲解要好得多。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容是学生熟悉的,因此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也较好。但有一点,我觉得不好把握,如果提供给你一确定位置的格子卡片图,哪为第一行呢?到底是从上往下数,还是从下往上数,我查看了好多教辅资料,"上一行"为第一行的也有"下一行"为第一行的也有,到底怎么给学生说呢?没办法,我只好告诉学生,先看看题中有没提示的语言,如果有,先根据提示的语言来决定是上一行为第一行还是下一行为第一行,再做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2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法(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52×4 87×4 73×2 14×21 2 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 ,也就是求12 L 的3倍是多少。 (2)问题二:2 1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21。 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 启发学生思考: 21桶就是半桶,求2 1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 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 L 的21是多少。 (3)问题三:4 1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41。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思考:求41桶是多少?就是求12L 的4 1是多少。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 21”和“12×41”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12×21表示12L 的2 1是多少:12×41表示12L 的41是多少。 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些口算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基础,一定要加以重视。结合口算,教材还安排了用数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内容。 二 教学目标 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标准》P1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 编排特点 .创设情境,提出计算问题。P57、P61、P67 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样,计算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感受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有联系的计算对照编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同时突出算法上的相同点。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相同单位的数相

加减,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减少计算错误。 3.结合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都通过让学生摆小棒、交流算法明确所学计算的联系和区别,以此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结合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主要是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P72) 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比较普遍,数量关系比较特殊,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教材从同一题材引出例3、第六单元 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课堂调整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介绍位置 先请若干名学生站上讲台,要求学生说出XX同学的位置。 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 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 (1)说一说 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 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 (4)讨论 师: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所有的 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 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 确定:列表示竖排,一般从前往后;行表示横排,一般从左往右。 (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 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问:确定一个位置要用几个数据?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 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 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 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 表示位置的方法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6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6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我会算。(共22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0分) 26+8=95-30= 80-30=89-7= 46+7=41-2= 71-8=53-6= 9+27=67-20= 2.计算。(12分) 27+6+8=47-6+40= 70+18-60=81-7-30= 53-8-30=40+37-9= 二、在○里填上“>”“<”或“=”。(8分) 三、填一填。(8分) 四、连一连,看看小猫能吃到哪条鱼。(12分) 五、看图列式计算。(15分) 生活运用(35分) 六、解决问题。(共35分) 1.还剩多少个松塔?(6分) 2.再过5年,奶奶比小军大多少岁?(6分) 3.小兔运苹果。(6分)

小白兔运了3筐,每筐有9个,一共运了多少个苹果? 4.(7分) 5.踢毽子。(10分) (1)小芳比小红多踢了多少个? (2)小刚比小芳少踢了多少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 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 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必须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 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 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列, 行) ↓↓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从下往上看) (从前往后看)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不变.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7表示: 求7个的和是多少?或表示: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 表示: 求的是多少? 9 × 表示: 求9的是多少? A × 表示: 求a的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归纳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教研组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3×7表示: 求7个5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 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3×61表示: 求53的6 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 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 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 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就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与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与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与整十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列表、连加或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计算,既就是对已经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与应用,又就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性与速度产生直接影响。用连加与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与策略,还为今后学习乘法与除法作了铺垫。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加法与减法口算的算理,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与整十数的式题。 2、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3、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数目比较大的同数连加、连减同数的实际问题。 4、通过数学学习,感受到100以内的加、减法与20以内的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单元教学建议 1、重视从“单一性概念结构”到“多单位概念结构”的过渡。 2、运用“齐性”“有结构”的直观学具,帮助学生建立“单位”的概念,理解算理。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4、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5、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 1课时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 一、圆的知识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 表示。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 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 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因此,圆 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9、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10、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3.14。 1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即 C 圆=πd =2πr 。 12、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13、如果用S 表示圆的面积, r 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 圆=πr 2 。 14、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直径长,即πr +2r ; 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πr 2 2 。 15、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考试一般正方形、长方形和圆: 第1页 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工作总结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内容不仅多并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 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对一个数乘分数的理解上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重要了。 数量关系的理解,要紧紧依托于图像的直观性,这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图形与数量的结合。变抽象为直观,用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述,再逐步使学生脱离直观上升到抽象语句的规律性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方法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乘法来列式即可。同时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到了积小于被乘数的道理。下一步教学计算时更是要借助图示来帮助理解等于几的道理。用图形表征让学生充分观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这一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引导归纳得到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分子相乘做积的分子,分母相乘做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才比较简便。分数乘法的应用,则要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量与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明确分数乘法的应用就是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拓展和深化。 数学的理解是离不开图形的辅助的。图形和数量是数学学习的一对相互依附的对象。要学好数学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用一定的符号、图形来翻译抽象的数学内涵,变深邃为简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吧。 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能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教学,注重加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但也忽略了单位化聚的方法复习以及一些重点评讲。 以后应从以下几点来加强日常教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2 班级姓名等级 直接写得数。 40+ 30= 71-6= 42+5=6+53 = 53+ 7= 35-8= 7 + 36= 63-8= 57-6= 88-4= 38+ (46+4)= 57-20-7= 25+20-7= 62-7+10= 35+7+30= 8-(27 - 20)、填一填。 1.84 —50,要先算()—()=(), 再算()+ () 得数是()。 2. 35+7,要先算()+( )=(),再算()+ ( :) 得数是()。 3.65 — (2+6),要先算()+( )=(),再算 ()-( () 得数是()。 4 .45比8多();30 比56少( )° 5 . ,被减数是58,减数是9,差是()。 6. 两个加数分别是8和17,和是()° 7.一个数加上40,再减去40,还剩40,这个数是()° 8. 在O里填上“〉”、 “V”或“=”。 54-20 O 74 40+25 O 70 32+6 O 6+32 48-9 O 36 37+6 O 31 74-9 O 74+9 9.想一想,△'□、O里应填的数是多少? □+O = 16 O7 =3 △+4=10 □= ()△=()O =() 10.24个苹果,每5个装一包,可以装满()包, 还剩()个。???? ■■■■■■■■

三、看图列式计算 45-□36—口 = 口44 _ 口 = 口 四、根据条件和算式,哪个问题提得对,就在()里打“/”。 1 . 一年级一班有男生20人,女生22人。_________________ ? 算式:22 —20 问题:①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②一年级一班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2 .妈妈买回苹果35个,买回梨8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算式:35+8 问题:①苹果比梨多几个?() ②苹果和梨共有多少个?() 3 .白花有6朵,红花有16朵,黄花有8朵。 ? 算式:16 —8 问题:①三种颜色的花共有多少朵?() ②红花比黄花多几朵?() ③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五、想一想,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原有46筐54筐()筐 卖出9筐()筐28筐

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与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与就是多少? 31×5表示求5个3 1的与就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多少。 例如:31×74表示求31的74就是多少。4×8 3表示求4的83就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与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 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就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单位“1” 在分数句中分数的前面;或在“占”、“就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相当于”“就是”、“比”相当于 “ = ” (2)分数前就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数=具体量 例如:甲数就是20,甲数的3 1就是多少?列式就是:20×31 4、瞧分数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数前就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 例如:甲数就是50,乙数比甲数少2 1,乙数就是多少? 列式就是:50×(1-2 1) (比多):单位“1”的量×(1+分数)=具体量 例如:小红有30元钱,小明比小红多5 3,小红有多少钱? 列式就是:50×(1+53) 3、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多少:用 一个数×几倍;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多少: 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5、求几个几分之几就是多少:用几分之几×个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目标检测题(一)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字母表。(14分) A 在第3列第2行,表示为(3,2)。 1、E 的位置在第( )列、第( )行,表示为( , )。 X 、J 和V 的位置分别是( , ),( , )和( , )。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这些格中的字母。 (1,2) (8,5) (7,3) (9,1) (3,5) (2,3) (9,4) (4,3) 二、座位表。(18分) 5 4 3 2 1 尹方 方明 邱实 张真

尹方的位置在第4列,第1行,可以表示为(4,1) 1、方明、张真和邱实的位置可以分别用( , )、( , )和( , )表示。 2、伍飞的位置可以用(1,2)表示,(1,2)中的1表示( ), 2表示( )。请你在图上圈出伍飞。 3、王帅的位置可以用(5,3)表示,李园的位置可以用(4,5)表示,请你在图中找出他们并在旁边写出他们的名字。 三、小区平面图。(30分) 下面是华晖小区的平面图,大门的位置是(5,1) 1、请你用数对表示下面场所的位置。 便利店( , ) 人工湖( , ) 竹 园( , ) 花 园( , ) 运动场( , ) 会 所( , ) 2、4号楼的位置是(9,8),5号楼的位置是(13,10),请你在平面图上把它 们标出来。 3、小叶从6号楼走到便利店,可先向( )走( )格,再向( ) 走( )格。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 15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北

4、小力沿(3,2)→(3,6)→(4,6)→(4,4)的路径从1号楼到达 运动场,请你沿方格线画出他行走的路线。 5、3号楼在会所的( )面,运动场的( )面是竹园。儿童乐园在幼儿园的西北面,图上A 、B 、C 、D 四个点,( )点是儿童乐园的位置。 四、画图形。(18分) 1、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 (6,7) B (9,5) C (9,3) D (6,3) 2、画出所连图形向左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 3、用数对写出平移后的图形四个顶点A 1、B 1、C 1、D 1的位置。 A 1( , ) B 1( , ) C 1( , ) D 1( , ) 五、行程图。(20分)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北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会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1课时 1、分数乘法......................................5课时 2、分数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2课时 3、解决问题......................................2课时 4、整理与复习....................................1课时 5、分数简便计算专项训练..........................1课时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单元知识点

2019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单元知识点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 有帮助。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六年级上册数学1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1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2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6、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因此,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7、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

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8、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9、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集体备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材内容,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 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 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具体教学内容课本上按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为三段: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各节中教学 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 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编排,从学生熟悉的生 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 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经历探索和他人交流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够正确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培养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关键点:在计算教学中,要着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思考过程。先要求计算正确,让学生口 述算理算法,再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学生的计算速度。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如:借助教材 设计的“发新书”、“买玩具”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充分利用教材 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可以结 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 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就能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促使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织好各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有具体目标。要达 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 计算能力。而在组织好学生的练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讲究练习形式。【2】要突出难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 一、直接写得数。 2.5×40 = 18×6 = 1.73+2.07 = 10-0.9 = 400÷4 = 1 2+1 2= 2 3- 1 3= 1 5+ 1 4= 3 4- 1 2= 1 6- 1 7=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 示第4列,则1表示(),(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西瓜的位置记为 (,)。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C点用数对表示 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3题图4题图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 B、(4,5) C、(5,4) D、(3,3) 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 B、(1,1) C、(7,1) D、(3,3) 1题图2题图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 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是,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2) B、(4,3) C、(3,2) 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 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在右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 现什么?A(2,1)B(7,1)C(4,4)D(9,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