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越州赵公救灾记—课堂练习

越州赵公救灾记—课堂练习

越州赵公救灾记—课堂练习
越州赵公救灾记—课堂练习

《越州赵公救灾记》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僦.民使治之者()无得闭粜.()使籴.者()不以累.其属()使在处随收瘗.之()或便.宜()民不幸罹.旱疫()

公所拊.循()盖灾沴.之行()则有间.矣()委曲纤.悉()

二、解释加点的字

1、前.民之未饥

2、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

3、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

4、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

5、公敛富人所输.

6、佐.其费

7、使自十月朔. 8、忧其众相蹂.也

9、而寓.于境者 10、有是具.也

11、无得闭粜

.. 12、使籴.者

13、又僦民完.城 14、处.疾病之无归者

15、使在处

..随收瘗.之 16、不以累.其属

17、或便宜

..,多辄.行 18、民不幸罹.旱疫

19、公所拊循

.. 20、所以

..经营绥辑

..

21、盖灾沴.之行 22、治世

..不能使之无

23、予故采.于越 24、其科条

..可不待顷而具

25、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

..

26、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

三、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蚤夜惫心力不少懈;

2、乐为之识其详

3、岂弟之实在于身者

四、解释加点的字并指出词类活用现象

1、当廪.于官者几人

2、岁.廪穷人

3、人受粟日.一升

4、有上.请者

5、民饥馑疾疠

..

6、民病.而后图之

7、著其荒政可师.者 8、家.于衢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义

1、故事,岁廪穷人

2、明年春

3、所以经营绥辑

4、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

六、解释多义字

⒈被

①灾所被者几乡②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⒉间

①则有间矣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④间关莺语花底滑

⑤至京口,得间奔真州⑥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⑦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⑧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⑨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⑩道芷阳间行

⑾侯生乃屏人间语

⒊且

①忧其且流亡也②且其意不在书

③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⒋属

①属以视医药饮食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③名属教坊第一部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⑤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⑥属草稿未定

⑦然亡国破家相随属⑧属予作文以记之

⑨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⒌其

①计其佣与钱②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③非子房其谁全之④彼其能有所忍也

⑤其信然耶?其梦耶?

⑥不武,吾其还也

⒍为

①官为责其偿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⒎以

①给其食而任以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重以周④早夜以思

⑤以侥幸于不死

七、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⒈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⒉给其食而任以事()

⒊官为责其偿()

八、句子翻译

1、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2、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3、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4、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5、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6、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7、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8、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9、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10、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11、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越州赵公救灾记》课堂练习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僦民使治之者(jiù)无得闭粜(tiào)使籴者(dí)不以累其属(lěi )使在处随收瘗之(yì)或便宜(biàn )民不幸罹旱疫(lí)

公所拊循(fǔ)盖灾沴之行(lì)则有间矣(jiàn)委曲纤悉(xiān )

二、解释加点的字

1、前.民之未饥在……之前

2、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雇;处

3、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多余;簿籍;实存

4、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上书;谨慎地做好,形容词作动词

5、公敛富人所输.交纳

6、佐.其费补助

7、使自十月朔旧历每月初一 8、忧其众相蹂也拥挤践踏

9、而寓.于境者住 10、有是具.也措施

11、无得闭粜

..关店停止卖粮,指囤积居奇 12、使籴.者买粮

13、又僦民完.城修缮 14、处.疾病之无归者安顿

15、使在处

..随收瘗.之就地;埋葬 16、不以累.其属连累

17、或便宜

..,多辄.行对救灾有利;立即,马上 18、民不幸罹.旱疫遭受

19、公所拊循

..抚慰 20、所以经营绥辑

......用来……;谋划;安抚

21、盖灾沴.之行灾气 22、治世

..不能使之无太平的

23、予故采.于越访询 24、其科条

..可不待顷而具救灾的具体条规、办法

25、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

..退休

26、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政治上的实绩;记载

三、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蚤夜惫心力不少懈蚤同“早”;少同“稍”,稍微、略微

2、乐为之识其详识同“志”,记载

3、岂弟之实在于身者岂弟同“恺悌”,和乐平易

四、解释加点的字并指出词类活用现象

1、当廪.于官者几人赈济、供给粮食;名词作动词

2、岁.廪穷人每年,名词作状语

3、人受粟日.一升每天,名词作状语

4、有上.请者向上;名词作状语

5、民饥馑疾疠

..染上疫病;名词作动词

6、民病.而后图之遭受灾难,名词作动词

7、著其荒政可师.者学习、效法,名词作动词 8、家.于衢安家,名词作动词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义

1、故事,岁廪穷人故事;旧例

2、明年春明年;第二年

3、所以经营绥辑经营;谋划

4、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荒政,救荒的措施政绩;以为,把……作为

六、解释多义字

⒈被

②灾所被者几乡覆盖②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

④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同“披”散着

⒉间

②则有间矣较大差距②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③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④间关莺语花底滑形容鸟声婉转

⑤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机会⑥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

⑦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⑧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⑨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有时⑩道芷阳间行抄小路;名词作状语⑾侯生乃屏人间语秘密地

⒊且

①忧其且流亡也将②且其意不在书而且;表递进

③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并且;表并列

⒋属

①属以视医药饮食委托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

③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连续

⑤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从⑥属草稿未定写作

⑦然亡国破家相随属接连⑧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

⑨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刚刚,适才

⒌其

①计其佣与钱代词,他们的②此其所以为子房欤大概,表推测

③非子房其谁全之难道,表反诘④彼其能有所忍也如果,表假设

⑤其信然耶?其梦耶?是……还是,表选择

⑥不武,吾其还也还是,表商量语气

⒍为

①官为责其偿替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③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如果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⒎以

①给其食而任以事把②但以刘日薄西山因为

③重以周相当于“而”,表并列④早夜以思相当于“而”,表修饰

⑤以侥幸于不死以致

七、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⒈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判断句)

⒉给其食而任以事(状语后置)

⒊官为责其偿(省略句)

八、句子翻译

⒈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

⒉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赵公聚敛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的余粮,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来补助救济的费用。

⒊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而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赈济的事务委任给他们。

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尽可能地借给他们,等庄稼成熟,由官府替债主责成债户偿还。⒌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救灾工作权益从事,有不符合公文规定的,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

⒍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赵公抚慰百姓所做的一切,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

⒎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赵公用来经营安排的措施前前后后整个过程,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

⒏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他救灾虽然只在越州施行,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以传给后人。

⒐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较大差距了;不熟悉却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较大差距。

⒑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我特意到越地访询,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并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呢,也是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些救灾的具体条规办法可以不需多长时间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呢?

⒒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他在朝廷上的直道正行的品德,在身上体现出的和乐平易的德行,这里不再记载。记载了他值得效法的救灾措施和政绩,把它作为《越州赵公救灾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质疑解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导入: 二、了解作者和赵忭。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曾巩为文主张是接近欧阳修的。先道而后文,但比欧阳修更侧重于道。文章写得自然淳朴,自成一家。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与欧阳修近似。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有如韩愈。赠序之文,尤有特点。代表作有《战国策目录序》、《宜黄县学记》、《墨池记》等。 三、质疑解惑:小组间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用红笔圈画出疑难语句。 四、教师检查落实部分重点词句的解释翻译。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了解赵公在越州救灾的具体做法以及所表现的特点 3、学习文章以时间为序,详略有序地组织材料的结构方法。 方法与过程: 一、梳理文章思路 1、学生结合注释了解文本大意。明确文章的中心事件。 明确:救灾。 2、理清文本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1):写灾前准备。 第二部分(2——3):写救灾措施。 第三部分(4——5):写赵公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第四部分(6——6):交代写作缘由。 四、阅读1--3段思考: 1、本部分记载了哪些救灾措施? 2、赵公救灾的特点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才,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唐宋散文八大家精品》,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 ②僦:雇佣 ③拊循:抚慰,安抚 ④绥辑:安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输:交纳,献纳 B.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如:往,到……去 C.则有间矣间:差别,差距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点拨、引导赏析、感悟、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品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教学时数】:预计2课时 【自学导案】 1、通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能熟读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画出自己难解的词句。 3、理清文本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内容。 第1部分(1):写灾前准备。 第2部分(2、3):写救灾措施。 第3部分(4、5):写赵公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第4部分(6):交代写作缘由。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历史上的那些清正廉洁著名人物导入。 2、以将琐事写得详略得当、富有条理的文章导入。 二、了解作者。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曾巩为文主张是接近欧阳修的。先道而后文,但比欧阳修更侧重于道。文章写得自然淳朴,自成一家。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与欧阳修近似。其次,曾巩文章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是一篇文言文章,作者是北宋散文家曾巩。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及答案参考

《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及答案参考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②,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③,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②故事:向来规矩。③朔:农历每月初一。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仁足以示天下以昭陛下平民之理 B.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而形貌昳丽 C.忧其且流亡也且焉置土石 D.虽死得无失敛埋虽杀臣,不能绝也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2分)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17.结合句子内容说说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分) 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 18.古代志士仁人常“以仁为己任”,请联系本文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分别简要分析“仁”的具体内涵。(2分) 14.C 15.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16. (赵公)让人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救济粮。 17说明发放粮食的点很多,从侧面反映赵抃处处为百姓考虑,以人为本,真心为民。 18.本文:赵抃百姓受灾中与民同忧。《醉》:写欧阳修虽被贬仍治理好滁州,与民同乐的思想。

《越州赵公救灾记》活动单

《越州赵公救灾记》活动单

————————————————————————————————作者:————————————————————————————————日期:

《越州赵公救灾记》预习活动单 主备人:章颖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3、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品质。 二、学习过程: 活动一:自主研习1—3段 1、正字音 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 ) 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 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 属.以视医药饮食( ) 使在处随收瘗.之( ) 使自十月朔.() 2、实词 灾所被.者几乡?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 当廪.于官者几人?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 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 为书问属.县属.以视医药饮食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忧其众相蹂.也 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 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平其价予民 故事,岁廪穷人又与粟再倍之。 令无失所.恃属以视.医药饮食 3、虚词 所: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令无失所恃 者:当廪于官者.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于:当廪于.官者几人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 其:其.几具存?忧其.众相蹂也 之: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为: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官为.责其偿 且:忧其且.流亡也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4、词类活用现象 当廪于官者几人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学活动单(教师版)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学活动单(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通过本文所表现的思想 2.了解赵抃在越州救灾的具体做法以及所表现出的特点 3.理解文章叙述和议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样安排的作用 二、课时:2 三、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单 一、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 中国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主张先道而后文。其文自然淳朴,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其记叙文中偶有写景之作,刻画极工。如《道山亭记》述山川之险,精雕细刻;《墨池记》谈古论今,不无卓见。《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曾巩也能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略似其文。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成就最高,如《西楼》、《城南》、《咏柳》等,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佳作。就“八大家”而论,其诗不如韩、柳、欧、苏和王安石,但胜过、。 曾巩著作今存《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本。 二、写作背景 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赵公即赵抃,宋衢州西安人,字阅道。赵抃居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由于他曾任殿中侍御史,所以京师中对他有“铁面御史”之誉。 后任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宋史·赵抃传》载:“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抃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曾巩曾出任越州通判,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赵抃救灾业绩,以期总结救灾经验,并盛赞赵抃的吏才与吏德,以为后人之鉴。 三、初读课文,完成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僦.民使治之者( jiù)给.其食而任以事(j ǐ)无得闭粜.(tiào) 使籴.者( dí)处.疾病之无归者(chǔ)使在处随收瘗.之(yì) 或便.宜(biàn)民不幸罹.旱疫(lí)公所拊.循(fǔ) 所以经营绥辑 ..(suí)(jí)委曲纤.悉(xiān)盖灾沴.之行(lì)则有间.矣(jiàn)家于衢.(qú) 四、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加点字的解释 所被.者几乡(覆盖)当廪.于官者几人(赈济、供给粮食;名词作动词) 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雇;处)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 者其几具存 ..(多余;簿籍;实存) 故事 ..,岁.廪穷人(旧例;每年,名词作状语)公敛富人所输.(交纳) 佐.其费(补助,辅助)忧其众相蹂.也(拥挤践踏) 忧其且.流亡也(将)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住) 有是具.也(措施)无得闭粜 ..(关店停止

最新越州赵公救灾记学案

高二语文选修《越州赵公救灾记》学案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人称“曾南丰”。北宋散文家。 出身于儒学世家,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后入京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官,从事图书整理多年。熙宁二年(1069),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后在多州任地方官,辗转各地。元丰三年(1080)移知沧州,途经京城时被神宗召见,于三班院供事,次年迁史馆修撰,编修五朝国史。元丰五年(1082)拜中书舍人,次年病逝于金陵(今江苏南京)。 曾巩一生主要在地方任职,或者在京城任馆职,没有参与实际的政治斗争。他尊奉儒道,思想正统,被后世视为“醇儒”。其文章风格质朴,议论文结构严谨,文字简洁;记叙文则纡徐委婉,近于其师欧阳修。历来为后世大多数作家所推崇。有《元丰类稿》。 古代的散文 我国古代为了与韵文、骈文相区别,把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赵公即赵抃,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字阅道。赵抃居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曾任殿中侍御史,有“铁面御史”之誉。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曾巩曾出任越州通判,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赵抃救灾业绩,以期总结救灾经验,并盛赞赵抃的吏才与吏德,以为后人之鉴。文章通过对一次救灾全过程的记述,为封建时代的一位清官树碑立传,也留下了一份古代政史的珍贵资料。 这是一篇调查记,记述赵抃在越州救灾的具体措施,意在表彰赵抃急民之难的负责精神和卓越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是总结赵抃救灾的经验,为后来的官员们制定救灾措施提供参考资料。在赵抃知越州前,曾巩曾任通判。那时越州出现灾荒,作者本人也参与过救灾工作,采用过类似赵抃所用的方法,因而这篇调查记能写得如此翔实、顺畅,而且富有感情。 本文的优点之一在于把十分琐碎的事情写得有条不紊,而另一个好处是,作者并未停留在对具体事实的叙述上,还写出了赵抃遇事当机立断、敢于承担责任,而做事兢兢业业、事必躬亲的作风,使人能更深地了解赵抃的为人。文章末尾说到作记目的,是从另一角度阐发赵抃救灾的意义,以衬托他的政绩之美。 1.读准字音 (1)赵抃.( ) (2)廪.于官者( ) (3)无得闭粜.( ) (4)籴. 者自便( ) (5)其众相蹂. ( ) (6)灾沴. 之行( ) (7)间????? 则有间.矣(jiàn )中间. (jiān ) (8)处????? 处. 疾病之无归者(chǔ)到处. (chù) (9)公所拊.循( ) (10)或便.宜( ) (11)所以经营绥辑..( ) (12)委曲纤. 悉( )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

越州赵公救灾记 原文+译文

越州赵公救灾记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最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译文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出为越州长官。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师版定稿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赵抃在越州救灾的具体做法以及所表现出的特点。 2.学习文章以时间顺序,详略有序地组织材料的结构方法。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通过本文所表现出的民本思想。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曾巩(1019~1083)中国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主张先道而后文。其文自然淳朴,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其记叙文中偶有写景之作,刻画极工。如《道山亭记》述山川之险,精雕细刻;《墨池记》谈古论今,不无卓见。《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曾巩也能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略似其文。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成就最高,如《西楼》、《城南》、《咏柳》等,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佳作。著作今存《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本。 二、解题 (1)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 (2)赵公即赵抃,宋衢州西安人,字阅道。赵抃居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曾任殿中侍御史,有“铁面御史”之誉。后任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 (3)《宋史?赵抃传》载:“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抃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曾巩曾出任越州通判,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赵抃救灾业绩,以期总结救灾经验,并盛赞赵抃的吏才与吏德,以为后人之鉴。 三、整体感知(一)诵读全文,正音断句 (二)梳理文本结构 (1)结合注释了解文本大意。 文章的中心事件及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救灾,时间顺序。 (2)理清文本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写灾前准备。第二部分(2、3):写救灾措施。 第三部分(4、5):写赵公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第四部分(6):交代写作缘由。 四、文本研习 诵读、理解词语——灾前准备(1) 2、探讨分析: 【思考1】赵抃在救灾之前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请尽可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救灾特点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赵抃是一个怎样的人? 具体措施: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问受灾范围——灾所被者几乡问灾害程度——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问应对能力——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几何……几家……几具存 特点:防患于未然,调查统计,全面细致。赵抃:临事从容,严谨精细,具有远见卓识。【思考2】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救灾,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救灾,却从救灾之前开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案1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案 主备人:复备人: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点拨、引导赏析、感悟、理解、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品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历史上的那些清正廉洁著名人物导入。 2、以将琐事写得详略得当、富有条理的文章导入。 二、了解作者。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曾巩为文主张是接近欧阳修的。先道而后文,但比欧阳修更侧重于道。文章写得自然淳朴,自成一家。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与欧阳修近似。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有如韩愈。赠序之文,尤有特点。代表作有《战国策目录序》、《宜黄县学记》、《墨池记》等。 三、初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1、学生结合注释了解文本大意。明确文章的中心事件。 明确:救灾。 2、理清文本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1):写灾前准备。 第二部分(2——3):写救灾措施。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xxxx①救灾记 xx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案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案 备课人:吴海军审核人:张婷备课时间:2012.3.15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了解赵抃在越州救灾的具体做法以及所表现出的特点 【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叙述和议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样安排的作用 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通过本文所表现的思想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 中国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主张先道而后文。其文自然淳朴,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其记叙文中偶有写景之作,刻画极工。如《道山亭记》述山川之险,精雕细刻;《墨池记》谈古论今,不无卓见。《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曾巩也能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略似其文。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成就最高,如《西楼》、《城南》、《咏柳》等,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佳作。 著作今存《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本。 (二)写作背景 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赵公即赵抃,宋衢州西安人,字阅道。赵抃居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由于他曾任殿中侍御史,所以京师中对他有“铁面御史”之誉。后任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宋史?赵抃传》载:“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抃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曾巩曾出任越州通判,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赵抃救灾业绩,以期总结救灾经验,并盛赞赵抃的吏才与吏德,以为后人之鉴。 【自学导航】 (一)课文研习 1.初读课文,完成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僦.民使治之者(jiù)给.其食而任以事(jǐ)无得闭粜.(tiào) 使籴.者(dí)处.疾病之无归者(chǔ)使在处随收瘗.之(yì)

越州赵公救灾记完美版讲解学习

越州赵公救灾记完美 版

越州赵公救灾记 江苏省淮州中学杨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点拨、引导赏析、感悟、理解、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做人的可贵品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历史上的那些清正廉洁著名人物导入。 2、以将琐事写得详略得当、富有条理的文章导入。 二、了解作者。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布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曾巩为文主张是接近欧阳修的。先道而后文,但比欧阳修更侧重于道。文章写得自然淳朴,自成一家。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与欧阳修近似。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有如韩愈。赠序之文,尤有特点。代表作有《战国策目录序》、《宜黄县学记》、《墨池记》等。 三、初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1、学生结合注释了解文本大意。明确文章的中心事件。 明确:救灾。 2、理清文本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内容。 明确:

越州赵公救灾记 参考译文

越州赵公救灾记参考译文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赵公出为越州长官。在百姓遭受饥荒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下属各县:灾害覆盖的范围有多少乡,能够养活自己的百姓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灾民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等水利工程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家,和尚道士以及士人吃不完的余粮登记在账簿上的,实存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救灾准备。 州县官吏登记全州百姓中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聚敛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来补助救济的费用。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粮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粮,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百姓将要流亡,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点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并通告大家,离家逃荒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赈济的事务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就有了这样的供应。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通告富人,不能闭店停止卖粮。赵公又替他们调出官府仓库储备的粮食,共五万二千余石,按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如受赈者一样得到方便。又雇用民工修缮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人,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尽可能地借给他们,等庄稼成熟,由官府替债主责成债户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 第二年春天,瘟疫非常严重。赵公便设置收容病人的病房,安顿患上疾病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所有死去的人,让(人)就地埋葬他们。 按以往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粮,满三个月就应当停止,这年发放到五月底才结束。救灾工作权宜从事有不符合公文规定的,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下属请示的事,有的对救灾有利方便,大多马上准予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供给病人药品和饮食,常常是他自己掏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流亡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这都是靠赵公的力量。 当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病,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皇上望着东方忧愁劳神,州县推广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都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抚慰百姓所作的一切,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经营安排的措施前前后后整个过程,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的。他救灾虽然只在越州施行,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以传给后人。灾害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作好准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较大差距了;不熟悉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所以特意到越地访询,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并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呢,也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将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些救灾的具体条规办法可以不须多长时间就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只影响眼前呢? 赵公于元丰二年从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的官职退休,在衢州安家。他在朝延上的直道正行的品德,在身上体现出的和乐平易的德行,这里不再记载。记叙了他值得效法的救灾措施和政绩,把它作为《越州越公救灾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杂记越州赵公救灾记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越州赵公救灾记 本课话题——情系百姓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以民为本,情系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责任和担当的体现,是高尚情怀的体现,也是立国之本,好官之根。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草王坝曾缺水严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要走两个小时。1958年,黄大发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36年来,黄大发忠实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带领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把他称为“当代愚公”。2017年4月,中央宣传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9月,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王维《赠房卢氏琯》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4.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吴兢《贞观政要·君道》5.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孔子家语》 [知识·梳理]

《越州赵公救灾记》原文、字词、翻译精校整理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学活动单(教师版)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学活动单(教师版) 、学习目标 1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通过本文所表现的思想 2 .了解赵抃在越州救灾的具体做法以及所表现出的特点 3 .理解文章叙述和议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样安排的作用 、课时:2 三、学习过程: 或便宜(bi d n ) 民不幸罹.旱疫 (I 门 公所拊循(f u ) 所以经营绥辑.(SU 1) (j 门 委曲纤悉(xi rn ) 盖灾沴之行(I 1) 则有间矣(ji rn ) 家于衢(q u ) 四、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加点字的解释 所被者几乡(覆盖) 当廩于官者几人(赈济、供给粮食;名词作动词) 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雇;处)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多余;簿籍;实存) 故事,岁廩穷人(旧例;每年, 能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略似其文。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成就最高, 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染上疫病;将近) 公所拊循(抚慰) 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县。赵公即赵抃,宋衢州西安人,字阅道。赵抃居官正直无私,弹劾 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 (退休) 家于衢(安家,名词作动词) 不避权贵。由于他曾任殿中侍御史,所以京师中对他有“铁面御史”之誉。后任右谏议大夫、资政 殿大学士,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抃 在救灾中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 死者过半。抃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 下令修城, 使得食其力。”曾巩曾出任越州通判, 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同“恺悌”,和乐平易;记载) 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救荒的措施政绩;学习、效法,名词作动词;把……作为) 五、三读课文,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灾前准备。 第2段:写“救饥”,是详写。第3段:写“救疫”,是略写。 1 作者简介 课前预习单 佐其费(补助,辅助) 忧其且流亡也(将) 忧其众相蹂也(拥挤践踏) 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住) 曾巩(1019?1083)中国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二年( 1057)进士, 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有是具也(措施) 无得闭粜(关店停止卖粮,指囤积居奇) 主张先道而后文。其文自然淳朴,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 少抒情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其记叙文中偶有写景之作, 刻画极工。如《道山亭记》述山川之险,精雕细刻; 《墨池记》谈古论今,不无卓见。 《宋史曾巩传》 评其文 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曾巩 也 使籴者自便如受粟(买粮) 明年春(第二年) 处疾病之无归者(安顿) 不以累其属(连累) 或便宜,多辄行(对救灾有利;立即,马上)蚤.夜惫心力不少.懈(“早”;“稍”稍微) 事细巨必躬亲(亲自处理) 民不幸罹旱疫(遭受) 属以视医药饮食(委托) 有上请者(向上;名词作状语) 《城南》、《咏柳》等,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佳作。就 八大家”而论,其 诗不如韩、柳、欧、苏和王安石,但胜过苏洵、苏辙。 曾巩著作今存《元丰类稿》 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本。 、写作背景 所以经营绥辑(用来……;谋划;安抚) 盖灾沴之行(灾气) 民病而后图之(遭受灾难,名词作动词) 委曲纤悉(周到细密,无微不至) 治世不能使之无(太平的) 则有间矣(较大差距) 予故采于越(访询) 乐为之识 其详(同“志”记载) 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赵抃救灾业绩,以期总结救灾经验,并盛赞赵抃的吏才与吏德, 第二部分 (第2 — 3段):写救灾措施。 公敛富人所输(交纳) 名词作状语) 如《西楼》、 《宋史?赵抃传》载:“吴越大饥疫, 以为后人之鉴。 三、初读课文,完成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第三部分 (第4 — 5段):写赵抃救灾中的品德和救灾措施的意义。 僦民使治之者 (ji U ) 给其食而任以事 使籴者 (d i ) 处疾病之无归者 (ch u ) (j 1)无得闭粜 使在处随收瘗之 (ti d o ) (y 1 ) 第四部分 第4段:写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来的美德。第5段:写评价赵抃救灾措施的意义。 (第6段):交代写作缘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