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阿根廷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关系之研究

阿根廷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关系之研究

阿根廷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关系之研究
阿根廷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关系之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阿根廷经济危机与新自由主义关系之研究

姓名:胡凯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产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周军

20040501

攘要

2001年底2002年初,阿根廷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髋机。这场危机与新自嘲主义的改攀思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濑是由于,娜根廷20戡鳃90年代开始豹经济敬翠是在耨耋魏主义捂罢下遴行懿。霆魏,鞠辑簿裰惩缀济危机的成因,必须结合其新自由主义理论背燎。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猩予;对新自由主义得失的评价不够龛面,缺乏将新自由主义与阿根廷经济改颦结会起来进霉豹有撬分爨,本文力鬻豫毒}逮些不是,势表明不颞零藿嚣壤,将新自由主义政策摧瀚极端的教条式发展模式,才是造戏阿撤廷经济危机的深层原阑和决定因索。

本文首先对§町擞廷经济危机的槌关理论避行综述,措爨僵化的货蘑竭截度及冀政蓑代价,≤#俸髑纯的羹|簸资调租裁芬致的积重难邋的;睡致赤字部是引起阿根廷经济危机的技术层筒原因,而新自豳主义改革措施才是导致魑机的深艨原因。为揭累阿根廷经济危机的来龙去脉,第二章咧顾了阿根廷经济玫蕈熬鹜景。上毽纪80萃找寒戆“馕务莛瓿”,逵笈内终聪力下戆褥痰瓣袭府更新改革的指导聪想,以新自船主义取代络构主义;实现发展模式的转换,以外向型发展战略取代内向型发展战略。遵循新自由主义结构调整和改革方案,掰掇廷进行了贸易叁由化、狠毒佳、市场优积宏观经游稳定位等~系弼薪鲁凌主义改革。第三章对薪爨由主义在鬻缀廷经济改革豹作角迸彳亍了割析,这是全文的重点。本文认为,新自由主义魁在继承古媳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适应豳家垄断资本纛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这一转变的全球化实震,叛鑫峦忿、熬骞琵、枣场键隽特薤,疆“华盛羲共耄爻”荛绥疆缝文件的经济范式。新自豳主义对阿根惩经济改革的积极作用主爱在于:增强市场作用;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废除不合理管制,加大经济自由度;稳定宏观经济。键巍鑫由主义对5露掇廷经济菠荤豹消极嚣祭也是鼹显瓣,主要在予:从静态锻设出发,忽貔索l度建设的妊要经;过分傣任市场;放弈政府在市场培育,众融安全网建设和产业保护镩领域的必螫干预;对外资的过分依赖威被外资利用;忽视必要的社会调节和干预,改革的社会代价娜大。这些缺陷是致念黟,窀恶证了敬摹螽鬟夔经济蜀势,蒡导致了盏瓿鹃发囊。纂器章赘霪

分析了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与阿根廷激进式改革相比,虽然在力度和进度上不同,但改革中面临着诸多相似的问题。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及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主要启示在于:应客观地看待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吸收其合理成分,批判其教条性;审慎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原则上二者呈现为互动中的互补,操作上当前主要是对政府干预行为的限制与规制;明确改革手段与改革目的关系,市场化、私有化和自由化都只是改革的手段,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协调才是改革目的;坚持理论创新的与时俱进品格,根据国情制订适宜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阿根廷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政府与市场

Il

Abstract

ThepaperfirstsummarizesrelativetheoriesaboutArgentineeconomycrisis,andpointsoutthattherigidMonetaryBureauwithitspolicyCOStandnO-systematizedfinancialCO—ordinationmechanismwhichleadstomoreandmoredeficitarethetechnicalcausesthatbringtoArgentineeconomycrisis.Butsince1990’s,justtheneo*liberalismhasbeertguidingArgentineeconomyreform.Therefore,inordertoinquiretherealreasonstoit,wehavetolinkitwithitsneo—liberalismbackground。Therearesomeshortcomingsinavailabledocuments:thinkinglightlyofthepositiveachievementstowhichneo-liberalismref01Tnhasgivenrise,beinglackoforganicanalysisthatcallcombinetheorywithreform.Thepapertrytocoverthem,anddemonstratethatregardlessofitsnationalconditions,dogmatismdevelopmentmodelwhichpushneo-liberalismpoliciestoextremeisthedecisivefactortocrisis.

nlechaptertworetrospectstherelativebackgroundbeforedisclosingtheentireproeessofthecrisis.Inlate1980’S,国e跃Crisis'’forcedMenemgovernmenttorenewtheguidingideology--replacingneo?liberalismwithstructuralism;toshiftdevelopmentmodel--replacingexport?orientedwithdomestically-oriented。Following“WashingtonConsensus’’,Argentinaundertookaseriesofneo—liberalismreformthatinvolvedliberation,privatizationmarketingandsoon.Buttheresultsareentirelydifferentinfrontandbehind.

弛echapterthreeisthefocusofthepaper.Itanatomizesargentine

economyreformfromneo-liberalismofview.瓢epaperconsiderstllatneo。liberalismcarriesonclassical--liberalismtheory,adaptstoatransfer--fi-omstatemonopolycapitalismtointernationalmonopolycapitalism,holdscharacteristicssuch鑫sliberation,privationandmarketing,andis鑫economicparadigmwhichregards“WashingtonConsensus’’船programmaticdocument.ThedefinitiongeneralizesitstheoreticalbaSe,connotationandessence.Thepositivewayliesinstran垂haningmarket’Seffects;extendingopeningup;annullingirrational

III

regulationandincreasingeconomyfreedom;stabilizingmacro-economy.Anditsdirectperformanceiskeepingrapidandsteadyeconomyincreaseinearlierpedod.Whilethenegativewayconsistin:fromthestatichypothesis,neglectingthenecessityofinstitutionconstruction;toofartrustingmarket;forsakingrationalinterferenceofgovernment;excessivelydependingonforeigncapitalinsteadbeingutilizedbyforeigncapital;overlookingnecessarilysocialadjustment,enlargingsociMcost.Butthesefawsarefatal,andtheydeterioratedthelatereconomysituationandbroughttocrisis.Beingaimedat‘‘WashingtonConsensus'’dogmatismandlimitations,for-sightedpersonageposesanewarticlenamed“PostWashingtonConsensus”whichaRachesimportanceto

propellingsocialandentireinterests,placesemphasison

enlarginggovernment’S

function。Itisapragmaticandconstructiverethinking+

Atlast,thepapershowstherelativeenlightmenttoChina.AlthoughthemomentumandpaceofChina’SgradualreformaredifferentthanArgentina’Sradicalreform。theybomfacesimilarquestions.ThemainenlightmentofArgentineneo-liberalismreformandeconomycrisislies诬:objectivelytreatingneo-liberalismtendency,absorbingitsrationalityandcontradictingitsdogmatism;cautiouslysettlingtherelationbetweengovernmentandmarket;definitingtherelationsbetweenwayandpurpose;adheringtotheoreticalinnovationkeeDpacewithtime.

Keywords:Argentina;economycrisis:neo-liberalism;

“Washingtonconsensns”:governmentandmarket

lV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2001年底2002年初,南美洲大国阿根廷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恶化(失业率、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财政赤字比、外债比等)、政府金融管制加强(停止部分银行运行,限制公民每月提款额不超过1000美元)、国家资信进一步下降(评估资信等级的穆迪公司将阿根廷的资信由B降为B-)、国内外投资者对其信心接近崩溃、罢工示威游行不断、总统府走马换灯式地在两周内五易其主……。作为一个百年前就跻身世界十大经济强国、几年前还被称为新自由主义改革“先锋”的阿根廷,轰然间就坍塌了。应当说,阿根廷的经济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财政赤字、僵化的货币局制度、过快的金融、贸易自由化、缺乏适当的金融监管及产业保护措旖、过分依赖初级产品出口、产业结构僵化、收入分配不均、两极分化严重,等等,都是引发阿根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在我们看来,阿根廷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才是阿根廷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和决定因素。本文在概述阿根廷经济危机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回顾阿根廷经济危机的来龙去脉,指出其经济改革的成败缛失,并探讨新自由主义对阿根廷经济改革的影响,分析其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后果。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对中国的启发借鉴意义,也是本文所要研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阿根廷经济危机及相关理论综述

阿根廷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包括学界、政界和财经界的广泛关注。对阿根廷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章对此作一综述,并进行简要的评论。

1.1阿根廷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从1999年开始,阿根廷经济就陷入严重的衰退中。进入2001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阿根廷不断凝聚的金融风险终于在7月份开始爆发:证券市场发生规模空前的动荡,主要股票指数和公共债券价格下跌,国家风险指数猛升至1700点以上,资金大量外流起,外汇储备和银行储蓄严重下降。同时,阿根廷政府外债总规模逐年上升,到2001年底累积达150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而且其中大部分是高利率债务,仅每年偿付利息就要支付100多亿美元。受近年经济持续衰退影响,失业率上升到18%,创历史最高纪录。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担心比索贬值的储户纷纷到银行提款,银行出现挤兑现象,政府不得不于2001年12月3日下令实旅金融管制,规定民众每月提款限额为1000美元。这一措施适得其反,2001年12月18日阿根廷爆发了lO年来规模最大的骚乱,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对比索贬值的预期以浮动汇率制度替代了实旌十年之久的货币局制度告终。进入2002年,社会经济仍处于动荡之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大幅度下降,示威游行不断,私人资产大量外流。[11(P249-261)

1.2阿根廷经济危机的相关理论分析

1.2.1从货币局制度角度进行的分析

一般认为,此次金融动荡、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酋是曾经有效地治理过

阿根廷国内恶性通货膨胀的货币局制度。从1960年到1991年,阿根廷

一直被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所困扰,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以固定汇

率为基础的稳定计划,但其间所有的经济稳定计划(共7个)均因货币

危机告终。1991年4月阿根廷经济部长、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卡瓦昭(Cavallo)鬟窭了《叁壹芟换法》,瑟Convertibility诗翊。该诗楚疼瓣根廷比索与美元按1:1的比价嗣定,比索的发行必须有栩应的外汇储备美元作保证,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此举一改政府过去通过开动印钞枧解决财政券字的老路,农较短的时闽内将离达鳗像数斡通货膨涨率耩爨了1994年静一位数,缀济增长氇开始呈现蘸努豹势头。i2](P4∞似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20世纪50年代,詹姆斯?米德在其《国际经济政策理论》一书中,就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同时实现经济体系盼蠹掺警蘩终了努爨,缮窭豹结论楚霾定汇率露l发窝资本懿鑫塞滚蘩是不可能同时存在韵,即“米德难题”或“二元冲突”。1998年,奥斯菲尔德进一步提出,加入货币政策后,“二元冲突”就会演化为图际资金流动、固定汇搴制度和赞搿政策之闻懿“三元冲突”。掰噬,当一黼嚣敖了资零市绣瑟,就面蕊着如何安{{}汇率制度、管理资本市场私实现国内宏观经济目标的“三难选择”。[310'95’在经济萧条、利率居高不下和投资萎缩的情况下,实现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政府的本能之举,但中央银行在《蠡蠢兑羧法》豹疆裁下失去了露为覆轰贷款久靛资格,霞褥鬻稷廷魏赞蕊供给严厦依赖外汇储备,基本丧失了货币自主权。{4】《珧24’当无法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时,唯一的方法就怒求助于扩张的财政政策。搿实上,阿根廷20擞纪90年代豹经济发展在缀太程度上楚铱赖于庞大翁藏寰支出瓣,于是造就了大量的公共债务,所以可戬说大激的公共债务释外债余额也是部分地由货币局制度造成的。而严重的财政赤字,使得政府根本不可能再刹用财政政策沫刺激经济。也就是说,谯露前情况下,煲币政策、薅致敬策嚣矮致繁王爨基本全瑟嶷失。瑟戳,嚣蔫嚣禳廷甏箍懿主要经济问题是大量的外债和严重的经济衰退,而以《自由兑换滋》为基础的货币局制度是造成邀两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川(P42’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令逮鼷:对一个发溪孛蓬家来说,瑟黠星痰终镌改革应选撵怎襻静汇率带《度?也就是在三元悖论中,该选择哪两个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党鲁格曼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三中择二,应选择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两放弃资本盼完众基由流动,殿为对发展中嚣家来说,保持赞箍致策懿独藏往秘汇率鹣稳定毪至关夔臻,前者胃使教震中国家

具有更灵活的宏观调控手段,后者则保证贸易与投资的稳定。【5J(P4¨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通存在的是资本稀缺,在国内储蓄率普遍较低(如拉美)、资本积累有限的情况下,引进外资对弥补储蓄缺口、外汇缺口、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等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从长远来看,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的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是必然的,禁止资本流动是没有出路的。实际上,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实行资本的自由流动,对不同的经济规模、对外贸易依赖程度不同的国家,这三个目标是应该有轻重缓急之分的。并且一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后再要实施固定汇率制,一旦实施资本项目开放再想实旆资本项目管制,在经济全球化下是极其困难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

实行货币局制度最明显的好处是严格财政纪律、抑制通货膨胀发生,此外它还有利于保持本币汇率的稳定,减少汇率风险。特别重要的是,在价格具有充分弹性和国际经济活动具有充分自由的条件下形成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在货币局制度下,当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货币减少、基础货币收缩、价格水平下降时,这样会增加出口而减少进口,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则有利于减少出口而增加进口。当然,实行货币局制度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铸币税收益的损失、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使本国或本地区经济不得不去适应所钉住的货币发行国的变化,从而有可能对本国或本地区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等。实行货币局制度,在于以放弃货币的主权和对本国经济的调节能力为代价,试图获得经济相对稳定和经济一体化的利益。【6】∞6)具体来说,在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缺乏长期发挥其有效性的条件:超前的社会保险体系和医疗卫生保险体制使国家和企业不堪重负;高税率和高逃税并存,财政赤字连年上升;缺乏弹性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雇主增加用工,低化的劳工法律和强大的工会压力使工资水平迅速上升,不利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且使失业率居高不下:高利率政策使国家经济运转主要靠借债运行;连年经常项目逆差使得央行的美元储备流失严重等。[71(P59)此外阿根廷比索币值高估在巴西雷亚尔贬值等不利环境下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更加深重,这也是造成1999年以来阿根廷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货币局制度作为一种中性的制度工具,那么最终影响其发挥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用的还是由于经济的基本面,特别是财政赤字及要素市场价格扭曲。

确实,货币局制度剥夺了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对政府的财政赤字进行融资的权力,但是,在资本充分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可通过国际资本的流入进行融资,当国际投资者深信1美元兑换1比索有了法律保证时,这种融资使阿根廷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扩大,最终债台高筑而触发危机。可见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对一个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完善的国家至关重要。

总之,在阿根廷,这一汇率制度在实旌初期虽有力地解决了国内长期的高通货膨胀问题,但由于它以丧失货币自主权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为代价,在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劳动力市场改革滞后及经济竞争力得不到加强等不利因素困扰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丧失殆尽,当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出口下降、国际游资撤走)时,政府无以应对,而限制居民提款更使危机火上浇油,阿根廷经济的脆弱性由此可见一斑。

1.2.2从债务问题角度进行的分析

债务问题一直是困扰阿根廷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的经济生活始终在“借新债还旧债”的老路上运行。与之伴随的就是恶性且惯性的通货膨胀。而政府用开动印钞机的方法弥补巨额财政赤字无疑就是这场久治不愈病症的“毒瘤”。《自由兑换法》的实施从根本上切除了这个“毒瘤”,但它的“后遗症”和联邦财政体制的缺陷并未使这个国家走出债务问题的阴影:1974年阿根廷的外债总额约为76亿美元,1990年约为622亿美元,2000年约为1462亿美元,政府国债达到GDP的40一50%,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20%的水平。18](P90)

固定比价(1美元=l比索)下的货币局制度,在有效治愈通货膨胀的同时,由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走缓而美国经济~支独秀,造成了阿根廷比索币值的严重高估,显然,这不利于扩大出口而有利于进口。受长期以来阿根廷国内低储蓄、高消费倾向的传统影响,特别是巴西在1994年发生金融危机后巴西雷亚尔贬值。阿根廷迸1:3与日俱增,国际收支逆差也日渐扩大。根据上一节关于理想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分析,国

际储备减少,基础赞币收缩,会露致价格水平下降。但事实上,由于美元德备减少葶|起豹对魄索囊实瓣罴力豹不售镁戳及对簿缀楚致密缮辑努馈本息能力的忧虑,外国投资(主要是证券市场投资)纷纷撤走,本国屠鼹急于将比索兑换为爨元或在银行提取存款,形成事实上的“挤兑”压力。同时,5莓校廷国内势动力市场改薄的滞蜃j|冀及强大的王会力爨使隧根廷熬工资水平器高不下,这样就增嬲了生产成本,最终键进了滋口,限制了掇口。加上货币局制威限制政府采用贬值措施米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滤时,政府唯有借助予外来援助(如国际货币基众组织、世界锻行或外国政痔贷款>方链减轻魄索贬篷懿嚣力,维持货币羯潮度,否翔就会弓|发金融动荡落至经济危机。然而,由予F町根廷政府外债规模庞大,圜际组织对熊偿债能力担忧,当凭法对以往债务进行重组或取得新的国外贷款时,金融危提豹爆发就不可避免了。一羹金融莛投爆发,髂僮过嚣熬弱定汇率裁发就会瑟虢崩溃,这孵戳眈索计价静商品和劳务价格、秘率等价格参数都会发生融烈波动,价格水平会上升,利率水平会上升,从而形成新一轮价格调整褥情,在短期内会导致出口水平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邃袭赘,一方繇蟹霜i嚣裁凄囊于蓍蠹要素帮场徐格慈魏无法有效遗这到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影晌其偿付外债能力;弱一方面,阿根廷对外资的强依赖性在遇到资金瓶颈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外部援助,经济发展就会受铡予入。在重重爨力下,嚣攫惩致寿被追农2002年年秘纛毒毙索贬壤。至此,弼根廷彻底放弃了实施10每之久韵费币局制度。

F町根廷是一个联邦国家。在联郑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上实行联邦财政隶4度,即税收由联邦煞校,支出出撼方分权,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逶篷税枝分辜体系趣浚弥补。鸯予联奔j致府往往把筏竣分享体系豹调整作为获取其他政治经济目标的曩具,而地方政府则抓住有得时机,利用税收分享体系的调熬向联邦政府讨价还价,以获取更多的优惠,这就导致联邦政瘸往往难数这爨调整窝改謦的基蠡。荚俸寒说,联热瓣致黎度辩逡方财鼓的负面影响雯簧有:第一,地方政府财政纪律极为松懈,造成地方财政筒赤字、高负愤的状况;第:,由于地方财政高赤字和离负债,联邦政府不褥不对地方政廊提供援助,戳弥李}地方财致瓣赤字;第三,我收分享体系造成建方致府征税不力,税收结稳不合溅;第四,公筵服务静正常

支出受到影响。在这种财政体制下,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逐渐攀升,从1993年的8亿比索和21亿比索分别上升到1999年的87亿比索和33亿比索。一…”1

作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辖范围、权力和地位的分配都是由宪法界定的。但这种界定不是永久的: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或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对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必须做出某些必要的调整。上下级之间的协调涉及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在协调机制实现体制化的过程中,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会通过宪法或一个正规的机制产生变化。但在阿根廷,当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发生冲突时,没有一个台理的机制加以协调,这种非体制化的协调导致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尽量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使联邦财政制度变成一个非常僵硬的制度。一个理想的联邦财政制度必须具有灵活性,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但阿根廷的联邦财政制度没有必要的弹性。[1](P152?153)

阿根廷的行政机构规模之大(全国总人口3600万,而公务员人数多达200万)是举世闻名的。在财政制度僵化、税收征管不力的情况下,而财政支出在民粹主义(庇隆主义)特殊的选举政治传统下具有相当的刚性,财政收支结构调整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巨大的财政赤字、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僵硬的汇率制度并发而成为阿根廷债务危机的根源。【10】(Pl8)1.2.3从新自由主义角度进行的分析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它所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经济思想方面,还包括政治理论方面(如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等)和战略、政策(如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由于本文主要是从经济理论方面立论的,对后几者略去不论,因此,在本文中,如不作特别说明,新自由主义就等同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同时,阿根廷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开始,但大规模全方位推进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本文所分析的新自由主义主要是就后一时期而言的。

货币局制度安排、财政赤字扩大、债务负担加重等都是引起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原因,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包括阿根廷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泛滥的时期,其间十几年,先后发

生了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巴西金融危疆及2001年-2001年褥撮廷金融韵荡。这黧漤{串懿发生不楚璃然豹,稔好都怒在实施所谓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后发生的。因此,除了上面所分析的技术屡面原因外,如果联系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背景及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时代特,厦,也许更有璇子我们癣凌§霉樱廷经济熊壤鸵真实嚣爨。

蔗如有些文章指出的那样,掰掇廷经济动荡表面上看怒由债务危机孳}起的(在阿根廷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投资者普遍担心阿根廷政府会延期偿{寸离达1500亿美元之簸的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50%左老),实耩上帮爰酸了其经济改蘩、享圭会发震中黥深层次矛瓣。瞄潭2)IMF经济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也指出,所有的金融危机实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经济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的经济危机。【12l(P342’瞧裁是谨,繁理经漆管纛不善积致繁必误才是危瓿溪发兹攫本鼗因。众所周知,20年代90年代甑括阿根廷在内的广大拉美阑家都大张旗鼓地谶行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自由化、私谢化、反对政府干预和市场化等怒新塞出主义结构调整与改颦鳇主题。壹溉上看,-阿根廷20世纪90年筏良窳获有静经济致策都是鑫这~指导愚憨下确定豹。戳鼗,从这个意义上,新自由主义对阿根廷此次觎机难辞其咎,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必要的反思也就显得尤为必霭。

{。3酣根廷经济巍枫理论嚣篱要译耩

现有文献对阿檄避经济危机的剖析是很有懑义的。但赵,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巍蔫不是。农我们看来,遨秘不足主要奄戳下嚣点:一是羞重献技术屡甏如货币届隶l发、债务闻题、财政体裁等角度分析,掰忽略了新自幽主义改翠和经济全球化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尽管它们都能得如阿根廷爆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这~结论,但难免给人“盲人攘象”之感,无法达至U对遮一懑瑟魏整俸、全瑟移深入斡试谖。事实主,瓣穰廷豹经漭浚摹苓是菜垫经济政策的局部调熬,而是指导理论的更新、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替代原来盛行的结构主义、以出聪导向型替代原来的进口替代型。瓣照,脱离瑟蠡密主义理论避行韵裁事谂枣势錾是不深裁熬。二是对新鸯幽主义缺乏全獗的合理评价。由于十几年来“新自由盎义”这一概

念的滥用和误用,对阿根廷经济问题的分析中动辄出现“新自由主义误导”、“新自由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是死亡陷阱”等泛泛而论之辞,往往对新自由主义“一棍子打死”,缺乏对新自由主义理论历史地、中肯地把握。即使用新自由主义理论来分析阿根廷经济改革,也是否定远多于肯定,似乎阿根廷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一无是处,也没有深入到制度建设、市场体系建设等深层,更缺乏将二者(新自由主义理论与阿根廷经济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说服力的分析,从而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反对新自由主义,反对全球化。本文力图从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揭示阿根廷90年代以来的改革全貌,在肯定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带来的积极成果的同时,不回避其消极后果,并认为忽略本国国情,机械地照搬照抄新自由主义理论,将新自由主义推向极端的做法是阿根廷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为此,要求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2章阿搬廷经济改革的基本情况

阿根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是从1989年上台的梅内姆政府开始大张旗皴对进行的。农此之前,阿棂廷长期受到戚隆主义经济政策传统(鼹福羁、离工资、走审闻道路豹辩将主义模式)影响,经济发茬在20毽缀80年代又遭遇“债务陷阱”无法自拔,国家几乎走到破产边缘。

2.1隧根廷经济改革的背景

阿根廷地处南荚洲大陆,拥有多种有利予经济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它的人口只有印度的4%,假土地面积相溺于印度的85%。站全国总面积1/4熬潘帕焱肇原气候溢秘,主遮g巴沃,蟪势平坦。瓣凝廷还援有多静丰鬻的矿产资源。两5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绫戳及众多酌不冻港则为阿根廷与外部世界联系提供了良机。此外,阿根糕人主要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7%。隈此,5可根廷糖本没有民羧矛盾。而且,瑟熬※浚,嚣摄瑟久受教育疆发较高,劳动力索溪迄滋较好。簿禳廷翠程1816颦就去得了民族独立。19世纪60年代初,阿根廷结荣了独立后的长期内战,政局趋于稳定,这为19世纪20年代彻的经济起飞创造了有利条终。n】㈣

黼根廷经济的超飞是从19锻纪20年代开始的。在疵阻霸,授到黼撤廷的外因投资(首先是英国资本,其次是法国荦口西欧其他地区的资本,还有少鬃嬲美国资本)大量涌入阿根廷的领土范阐之内。睫之褥来的是大爨兹努嚣移瑟。茏其穗1880年弱1930年蠹,由予主逮静嚣麓,畜彀韭静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移民,这燎人大部分是宥产者或技术王人。阿根殛利用当时发达国家掇供的市场条件,实行一种歼发资源、发展贸易、为膳受挺爨疆蓝霪长熬褪联、戳农产黯蠢蠢隽圭戆发震竣錾。这耱羧錾菝褥了楣当火的成功,蓟20世纪初,掰根廷已成为懒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乏一,位膳世界人均豳内生产总值(GDP)的第六位。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为3797美元,棚当予当时美灏人均GDP鹣80%,眈鄹焱的法国移德警都嵩。fl】{戳奠’毽19t3年岳,两次整赛大战静爆发帮1930簿的毽乔经济

10

大萧条,给阿根廷经济带来了灭顶之灾。其单一的农产品经济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此后,受普雷维什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阿根廷开始改变发展模式,推行进口替代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根廷经济的发展受1946年上台的庇隆(1946.1955年)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影响甚大。庇隆政府主要采取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国有化和改善收入分配等政策。当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转向资本货的进口替代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市场和资金方面的困难。另外,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也忽视了农业部门的发展,从而造成经济的结构性发展不平衡。国家对经济的过分干预不仅使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外汇储备耗尽,而且还严重扭曲了价格机制,导致长期的财政赤字和高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的低效率。而不适当的收入分配政策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大大减弱,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后一种政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民粹主义”这一思想影响下,劳动力市场的僵化性长期得不到解决,并影响到阿根廷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掣肘了经济发展。

1976年发生的军事政变推翻了庇隆夫人领导的文人政权,建立了军政府的统治(1976.1983年)。军政府一反以前长期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开始走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同时,公共部门过度膨胀,国家干预范围过大等问题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因此,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的开放就成为军政府改革的应有之义。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等使阿根廷在20世纪70年代与智利、乌拉圭并肩走在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前列。反国家干预的军政府没有能力阻止财政赤字加剧,通货膨胀率扶摇直上。1982年,在墨西哥宣布暂停偿还外债后,阿根廷也加入了“倒账”行列。至此,早期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以失败告终。次年,阿根廷在阿英马岛战争败北后,军政府“还政于民”,将政权交给激进党领袖阿方辛。

阿方辛政府(1983.1989年)在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方面,在军政府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但庞大的政府部门开支、超水平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低水平的税收征管能力等使得阿方辛政府的财政收支每况愈下。于是阿方辛政府饮鸩止渴,大量印刷钞票填补财政空缺,通货膨胀由是越积越高。阿方辛政府陷入了“财政赤字——大印钞票——通货膨胀加剧——

ll

比索贬值——资本外逃、外债增加——经济衰退——财政赤字加剧(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刚性犹存)”的恶性循环。同时,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政府以低利率在国际市场上借入的“石油美元”因20世纪80年代利率迅速上扬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阿方辛政府稳步推进的改革以债务危机开始,最终仍以债务危机结束。这段沉痛的历史一般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2.2阿根廷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自由主义理论来自发达国家。新自由主义之所以被冠以“新”,是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凯恩斯主义的长期实践,古典自由主义所主张的绝对自由放任早已绝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不可能实行完全的私有化和绝对排斥国家干预。发达国家中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对这样的现实也给予一定程度的承认,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自由主义。20世纪8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在撤切尔政府统治下的英国和里根政府统治下的美国,一度对实际经济政策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西方国家政府始终没有放弃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府的更迭,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自由主义却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大行其道。

20世纪80年代在拉丁美洲是“失去的10年”。在此以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露出来,在拉丁美洲表现为严重的债务问题。面对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困难,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国家不得不接受美国政府、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开出的经济政策和制度改革方案,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由此在拉美快速扩散。

1985年美国提出了解决拉美债务问题的“贝克计划”,它要求拉美债务国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进一步开放资本和股票市场,放松投资限制,从而为本国和外国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实行进口贸易自由化和进口管制的合理化,改革税收体系和劳动力市场,改正价格扭曲现象,以此作为进行债务谈判的条件。

1989年美国进一步提出了“布雷迪计划”,首次同意对拉美债务国所

12

欠本金给予减免,但作为条件,要求债务国进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改革。阿根廷与美国就“布雷迪计划”实施达成协议后,遂加大了结构性改革的力度。[t31(P154)

1990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拉美国家的政府官员、美国财政部等部门的官员、企业界人士,以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代表和若干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在会议的最后阶段,美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约翰?威廉姆逊说,经过讨论,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由于上述国际机构的总部和荚国财政部都在华盛顿,加之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因此这一共识被称为“华盛顿共识”。这一共识阐述了拉美国家在经济调整和改革过程中应采取的“处方”,它包括:

(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

(2)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

(3)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

(4)实施利率市场化:

(5)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

(6)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

(7)放松对外资的限制;

(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

(9)放松政府的管制;

(10)保护私人财产权。[141(P13‘21’

鉴于“华盛顿共识”所带有的经济自由主义特点,“华盛顿共识”又称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华盛顿共识”基本上反映了现今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的主流看法,因此,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所鼓吹的经济政策也似乎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理论所必须奉行的金科玉律。

l3

2。3怒撮廷经济改革的主要内窭

痛定思痛。耐械廷入认为,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苴额外债、经济袭退、丰土会分化等,这些困难不是短期的、局部的,而是长期的、整体性的、结梭瞧或体卷《牲戆,必须放缀零上进霉羧略方镑瓣调整、经济续穆豹调熬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不可。

1989年7月8目,梅内姆上台执政后,一反庇隆主义缀济政策传统,实行新自由主义改举。梅内姆的遮一做法主要蒸于下述考虑:一是20t眭髭se牮伐懿篌务熬税暴露了送弱替筏模式煞袄陪,宏蕊经济豹藉续不稳定迫切要求新政府农经济政策方丽进行大幅成调整。二是周边国家经济霹殳革的永范效应的影响。智利和墨鳃哥率先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并鼠取簿了暖显豹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程使§霉攘戆致痔下狭,§避行弱撵熬尝试。三是世界格局豹变化和历史经验韵对比。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蒯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发展,黼经走中问道路的阿根廷被迫重新选择其发展邋路。现实秘历史的经验健傻梅内姆政府按照辑自由主义瑾谂安麓大刀漓努豹经济改革。

2.3.1取消进口限制,推行贸荔自由化

对外贸易在阿根廷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出口总额约占GDP基15%。1989年貉焉,梅蠹姆浚密对遴逡嗣筹毽透霉改摹,狳菱晶、食物、嚣防材料及其他特殊商品颓先征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外,取消了大部分以前限制出口商品的限制,到1991年3月,原材料的关税率为零,最终实现藏晶的关税降鬣22%,平均美裁率降低了l溉。

贸易自由纯政策扩大了弼禳殛的遗霜帮对掇嚣造成了损密,透两又瓣斥了阿根廷部分业融实现了现代化的产业,如筑酒、化工品和钢管等原来具有~定优势的产黯受到了进口赞的排斥。在念球和地区市场上,由于富藿蜜鬓壁垒巍邑嚣黛零贬蓬等嚣綮,嚣摄廷雩|疆舞豪兹裹产菇交叠霾入褥不到犬幅度的增长,外贸出现了逆差。

2.3.2撤行大规模的私有化

梅瞧姆改寤上螽嚣,在1989冬逶蓬《匿家改革法》耧《经济紧急状态法》,对国有大登企她进行以私甯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搬行大规模鸯勺

14

私有化运动。阿根题的私有化纲领是经济更广泛开放的一熬套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其霾豹是憋逯遗私有纯缆舔穰廷成毙设萼l捧国资本的一个熬患。阿根髓是世界上实行私有化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阿根媛对公共部门的私有化既迅速又彻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多数国有企业被囊掉,私有化矮城涉及宅绩、聚簸、矗酒、豫王、铁路、公鼹、天然气、瞧力、供承、钢铁、煤炭、军工以及电视、旅馆、港口、仓痒等。此外,社会傈障体系也部分私有化和取消管制,农业缀济也不再受官方控制,撤销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农业委员会。到1993年年底,通过私有化使§《根廷政府褥劐150识荚元竣入。

豳际金融界的上层人物对阿报廷私有化政策感到满意,私有化使阿根廷政府获得了大量的资金,私有化也为阿根廷赢得了外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戆赞誉。篷这些资本夔滚入套缀丈程度上燕爨授瓠资本凳蒸碜貔,隧器雩可能流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墨西哥、东亚、俄罗斯、巴西等接连爆发企融危机和众融动荡,阿搬廷的投资环境趋于恶化。

大规模私有化学致盼另一个随题是,国是实际工资普遮下降,从{嚣谶一多觚总蒋上弱纯了弼根廷经济。

2.3.3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实行金融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政策除中央银行外,阿根廷国民锻行是惟一的众国性官方锻行。大批外围镶嚣(磐稔敦露美镶行、花旗锻纷、渡圭顿锻零亍、大逯锻行、美溯镊露、东京银行等)都在阿根廷设有分行,外资银于予在阿根廷金融市场占有举怒轻重的地位。梅内姆政府放开对外资的限制,取消外汇管制;货币自由兑换,资本裂滤鱼由嵌入。在投资方霹,绝大部分领域垮竞诲於资参与,19粥年颓裸的01"资投潦法》麓定,静国公司在酶掇廷投资,一般无须政府事先批凇;外资无论数薰大小,无论投入任何部门,都可随时抽出;外国公司有投将其资本及其所得利润随时汇出国外,凭须任何批猴乎续;对进入癸汇帮糖藜努炎元强侮蔽翎;舔滚不受缓褪滚参与嚣覆廷豹程畜范瑗瓣(包括电讯、电力、天然气、运输、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部门),并与阿根廷本图公司处于平等地位。1994年向外资开放金融业,按内外平等的政策,允许船资在阿掇廷秀蠢薮豢程;然轰,是终资嚣敖保险数。壶于努爨企监程隧根廷享受嚣民待遇,#可椴廷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外瀣管理机构。

15

阿根廷共和国

阿根廷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Argentina 主权信用评级报告 本次评级结果 长期外币信用等级:BBB g- 长期本币信用等级:BBB g- 评级展望:稳定 评级时间:2018年8月6日 评级观点 ●阿根廷经济规模较大,各产业配比较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环境优良; ●阿根廷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银行业等金融产业较为发达,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 率均保持在合理水平; ●阿根廷是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重要参与方,周边贸易与大国贸易在阿根廷的对外贸易体系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阿根廷财政实力较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且较为稳健; ●阿根廷自由浮动的汇率政策有助于阿根廷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衔接。 风险关注 ●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存有岛屿主权争端问题,将影响阿根廷的政治稳定性; ●阿根廷经济增长波动明显,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经济金融体系较为脆弱,受外部冲击影响 较大; ●阿根廷对外贸易结构单一,过于依赖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出口,经济抗风险能力弱; ●阿根廷外债规模较大,历史上曾有过多次主权债务违约的记录,偿债能力和意愿存在较大 的不确定性; ●阿根廷财政支出增长过快,财政赤字较高,直接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债务负担较重; ●阿根廷国内通胀水平居高不下,本币贬值严重,未来央行政策操作的空间有限。 一、国家概况 阿根廷共和国简称阿根廷,位于西半球南美洲南部,与智利、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乌拉圭等国相接壤,濒临大西洋。阿根廷国土面积为278万平方千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是全球主要的粮食、肉类和矿产资源出口国之一,首都为东部港口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阿根廷是南美洲国家联盟和G20的成员国,同时也是拉丁美洲第三大经济体,是世界上综合国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文化修养的人民,阿根廷社会结构多元,经济政策开放,且拥有一个较为庞大和稳定的中产阶级群体。

国际关系范式

现实主义Hans J. 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新现实主义(结构主义)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新自由主义,Robert O.Keohane & Joseph Ny. Jr.,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建构主义Alexander Wen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摩根索现实主义 在书中指出国际社会中的各个国家为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而斗争;在现存的国际体系中,只有通过讲究艺术的传统外交手段达成国家间的妥协与和解,才能为形成一个有中央政府权威的世界国家以缔造普遍和平铺平道路 《国家间政治》堪称一部伟大的著作。首先,摩根索建立了一个极优美简洁的国际政治体系框架:在将国际政治理解为国家的权力(等同于利益)斗争之后,界定了三种寻求权力的政策:维持现状、帝国主义、威望(prestige)政策(含外交礼仪和显示武力);然后考察了限制国家权力的三种模式:权力均衡政策(此卷最精彩,是欧洲近现代史精粹)、国际道德和世界舆论(此卷分析了民族主义兴起后贵族式国际主义道德让位于民族化的普世主义)、国际法;最后分析了时代最重要的和平问题:以限制求和平(裁军、集体安全、国际政府{神圣同盟、国联、联合国})、以改变求和平(世界政府)、以调解求和平(外交)。 其次,虽然摩根索信誓旦旦以权力和利益为基石,但其实其现实主义路径本身完全能兼容道德因素,而摩根索本人更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或考量。譬如,在讲到1648-1933年在欧洲占主流的权力均衡策略时,他几乎深情地分析了这种注重“适度而非决定性斗争”的权力均衡之所以成功在于“欧洲共和国”的意识:“权力均衡的发动机运转所需的燃料、能源,乃是西方文明的智力和道德基础,或曰智力、道德氛围,18世纪社会上的活动家们在这种环境下施展身手,他们的所有思想和行为都受到这种气氛的浸染。这些人知道欧洲是‘一个伟大的共和国’,具有相同的‘修养和文明’水准和共同的‘艺术、法律和礼仪体系’。基于对这些共同标准的共同认识,通过‘畏惧和羞耻的相互影响’,使野心受到限制,迫使他们节制行动,并向所有人的肌体中注入‘某些尊严和正义的意识’。于是国际舞台上权力斗争便带有‘适度而非决定性的竞争’的性质。”【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255,下同】而在分析民族主义和民主兴起后带来的民族化的普世主义意识形态时,摩根索更忧心忡忡,担心引发类宗教战争式的残酷冲突。 1.人性本恶。现实主义学者从哲学角度或是从宗教角度出发都认为人性是恶的,而且人通过教育和智慧的增长并不能解决人性恶的问题。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人是自私的,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冲突的关系。而国家是人的集合体,这就决定了冲突和斗争是国际关系中的最基本的特征。 2.国家是国际体系主要的行为体。其他任何国际行为体都不能代替国家,他们批判理想主义者建立国际机构的乌托邦想法,强调国家总是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以权力界定的利益是研究国家行为的主要尺度。 3.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的关系。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权、领土主权和军事安全总是要追求权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主要是由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地位决定的。国家的实力越大,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就越大,也就越能保护国家利益。 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一个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一定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标准,而国际道德

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发展简史 【摘要】: 【关键词】: 一、新自由主义的概念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发表了大量以批判“新自由主义”为主题的文章和专著。笔者从CNKI检索到文章有:以“新自由主义”为题的有44364篇;以“新自由主义”为关键词的有9302篇。各类媒体、刊物、专家对“新自由主义的”协同批判,可谓蔚为壮观。然则何为“新自由主义”,为何遭到学术界的一致批判?其实,“新自由主义”是一个舶来概念。因为在英文中,N ew liberalism和Neo liberalism往往都被翻译为“新自由主义”。详细阅读“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性文章,笔者发现其实国内批评的是所谓的Neo liberalism。为了比较清楚、全面的阐释New liberalism和Neo liberalism之间的区别,澄清翻译的混乱,也为了更好的理解批判的靶向所在,笔者详细的考察了两种“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一)new liberalism “New”意思是“新的”相对于旧的事物而言。一般而言,新自由主义是通过扩大和改变传统自由的消极(否定)含义对古典自由主义做出的否定。既然新自由主义是对古典自由的否定,我们就有必要追溯下古典自由主义的发展,从中透视出新自由主义的逻辑脉络。 1.古典自由主义。 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可追溯到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边沁、密尔等思想家的著述当中。洛克被誉为古典自由主义之父。洛克通过继承前人的自然权利学说,提出个体与生俱有不容被他人剥夺或侵害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由此奠定了自由主义的两个最基本的自由观念:经济自由和信仰自由。洛克通过从自然状态推导出社会契约理论,从逻辑上确定了国家(政府)的消极地位。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服务,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政府的合法性在于不违背社会成员的意志,不掠夺和侵吞公民的个人财产。简而言之,政府就如“看不见的手”一样,只是起到消极保护作用,亦即最小政府的概念。孟德斯鸠沿着洛克的分权思想,设计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和相互制约的

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

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学派。认真研究和分析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 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多极化、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核战争的恐怖阴云、石油危机、生态环境问题等大大增强了全球相互依存的程度。在国际关系理论界,新现实主义清晰有力的历史循环论让人感受到人类命运的悲观前景,而另有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从古典自由主义和早期理想主义的遗产中发掘出了有价值的思想,反思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经济学家为伍发展出在新的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并逐渐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学派之一。从学理意义上看,也正是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出现、两者间的理论交锋及最终趋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主导潮流,催生了价值理性向实践理性的演变,开创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流派 1986年,罗伯特·基欧汉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出版时,新现实主义的重要作用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针对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缺陷,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学界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观点对立的学派,尽管批评者的学派名称尚未明确,但双方争论的焦点已经明朗。1988年,约瑟夫·奈在一篇书评《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中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对峙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的论战,并在与新现实主义对比的基础上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上的差别。1993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鲍德温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论战》系统全面地概括了“两新”理论的论战。就“新自由主义”的名称来看,正如戴维·鲍德温所说,从渊源上讲,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并不是对立的,自由主义的对立面是保守主义。最初,自由主义只是在讨论国内政治时才被引用,后来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逐渐专指经济因素分析。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理想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当然,“新自由主义”只是一种泛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张“以全球相互依存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国家不再是占中心地位的国际社会角色,世界政治经济多极趋势导致众多的角色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第二,国际系统应主要包括结构和过程两部分,强调研究体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第三,权力不再是国家行为的唯一目标,军事力

新自由主义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目录信息】 绪论 一、什么是政治思潮 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学习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意义 [思考题] 第一章自由主义 第一节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现代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一、现代自由主义的概况 二、现代自由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当代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当代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 二、当代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和理论特征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的评价 一、自由主义对中西方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自由主义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保守主义 第一节保守主义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保守主义的发展脉络 一、保守主义的概况 二、保守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保守主义的主要流派 二、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和理论特征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对保守主义的评价 一、保守主义对中西方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保守主义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社会民主主义 第一节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脉络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概况 二、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流派 二、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主张和理论特征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民主主义的评价 一、社会民主主义对中西方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社会民主主义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民族主义 第一节民族主义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民族主义的发展脉络 一、民族主义的概况 二、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民族主义的主要流派 二、民族主义的基本主张和理论特征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评价 一、民族主义对中西方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民族主义 [本章小结] [思考题] …… 第五章法西斯主义 第六章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生态主义 第八章女权主久 第九章后现代主义 参考书目 主要学术词汇、代表人物中英文对照 谈当代思潮之二: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 新保守主义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他们对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和政策,以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进行了猛烈批评,认为现在的政府负担已经过重,主张政府不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让市场经济自己在那里运行。实际上,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阐发了古典自由主义的一些原则。他们对自由竟争的市场经济十分崇拜,把它完美化了、神秘化了,认为人们只要服从、顺从这种非人力的市场经济力量的规则,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 新保守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重要作用。新保守主义的出现,对英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国家纷纷采取以私有化、改革社会福利为主的一系列新保守主义的政策。其结果,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获得了新的发展。 新保守主义在理论上研究了一些重要问题:如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自由与平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在新保守主义看来,新自由主义注重了公平,但失去了自由和效率。它奉行的国家干预政策,力图调节人们收入的差距,得到结果平等,但反过来必然会危及机会平等和人们自由竟争的权利,影响生产效率

阿根廷经济衰退的根源与前景分析

拉丁美洲研究2003年第2期阿根廷经济衰退的根源与前景分析 张 敬 庭 主要观点 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的真正原因在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负面因素相互叠加而形成的。阿根廷要从长期衰退的困境中走出来,靠自身的力量已不能实现,迫切需要一个来自外部的“源动力”,而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援助或贷款等非自主性外部资本流入是“源动力”的惟一选择。获得启动资金后,政府应以扩张的财政政策为基础,增加支出乘数大的部门的购买性支出,适当增加货币的供给量,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获得经济恢复的“内动力”,在“内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经济走出“泥潭”。 关键词 阿根廷 经济衰退 恶性循环 前景分析 作 者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457) 自1998年第四季度以来,阿根廷陷入了持续的经济衰退之中。这个在90年代初被美国等西方国家视为自由市场经济“榜样”和“改革明星”的国家,为什么陷入了经济危机?什么是阿根廷经济走出衰退的“源动力”?何种经济政策对于恢复经济更有效?人们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的真正原因在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负面因素相互叠加而形成的。而经过长期衰退的阿根廷就像一辆深陷在泥潭中的汽车,靠自身动力已经不能走出泥潭,只会越陷越深,迫切地需要一个启动经济的“源动力”。在阿根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汇率政策相对而言都无效或效用很小的情况下,内部已经不可能提供这个“源动力”,外部资金的注入成为源动力的惟一来源。由于阿根廷经济的糟糕状况,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或援助等非自主性资本注入成为阿根廷获得外部资金的惟一选择。 一 经济恶性循环的形成过程市场预期普遍悲观,阿根廷也不例外,尤其是1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对阿根廷的影响最大。要实现国际收支均衡,同时维持固定汇率制,必须使国内利率水平持续上升,贷款利率水平从1997年的9.24%上升到2000年的11.09%, 远远高于国外的美元利率水平,随着利率水平的上调,在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中,EB(表示所有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从而达到均衡汇率的利率r和实际国民收入Q的组合)曲线也要向上移动。国内利率水平的上升反映了阿根廷中央银行实行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由于阿根廷政府在90年代初就完全开放了资本账户,允许资本的自由流动,所以,在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中的EB曲线是具有完全的弹性的,即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ER*。实际上, EB曲线的向上移动是渐进式的,但为了便于分析,假设如图1所示:外部均衡利率水平从rw上升到rw',EB曲线从EB1上升到EB2,但官方比索兑美元汇率水平保持1∶1不变。

国际金融案例分析题

国际金融——案例分析题 1、什么是汇率?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资本流动、价格水平的影响是什么? 外汇汇率又称外汇汇价,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 ①贸易收支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导致贸易逆差。汇率贬值,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导致贸易顺差,不满足逆差。②对资本流动影响。本币贬值,有利于资本流入,不利于资本流出。本币升值,有利于资本流出,不利于资本流入。预期本币贬值会导致抛本币抢外汇,即资本外逃。预期本币升值,抛外汇抢本币,资本流入。③对价格水平影响。本币贬值,物价上涨。本币升值,物价下跌。 2、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有两个方面。①直接影响。出口减少,出口行业受损,外资吸引力下降,对外投资增加。但面临的国家风险增大,物价下降,通货紧缩,国民经济增长受限,失业率提高。②日本为抵消日元升值,所带来的经济衰退,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促进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但此项政策,导致日本投资激增,经济泡沫空前膨胀。当泡沫破灭时,陷入长期经济衰退。 3、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内容。 分析要点: ①货币局制度是指由法律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并要求本国货币的发行必须以一定(通常是100%)的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的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货币发行量的多少由该国政府持有的储备货币量决定,货币当局失去了货币发行权;货币当局承诺按固定汇率无条件的进行本币和储备货币的兑换。 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度固定了阿根廷比索与美元的比价。阿根廷政府为了要维持比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就要求本国银行体系每发行1单位比索都要有该国银行持有的黄金或美元作为支持基础。这种100%的储备体系使阿根廷的货币政策取决于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获得美元的能力,只有当所获得美元的增加以后该国的货币供应量才能增加。 ②在实行货币局制度以后的几年中,恶性通货膨胀确实被抑制住,但是货币局制度同时也使阿根廷丧失了为宏观经济调控需要而实施不同货币政策的可能性,阿根廷利率只能被动的跟随美国利率的波动而波动,严厉、紧缩的货币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GDP 实际年增长率不断下降,失业率的不断攀升。 在实行货币局制度期间,阿根廷比索对美元的汇率确实保持了稳定,然而经济发展速度、企业盈利能力等经济因素并未有好的结果。外债不断增加,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逆差逐渐扩大,财政预算赤字不断攀升。

阿根廷崩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代价

阿根廷崩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 代价 美刊《美国展望》杂志2002年1月1日号刊登了马克·艾伦·希利(Mark Alan Healey)和欧内斯特·西曼(Emesto Seman)题为《正统的代价》的文章,分析了阿根廷在新自主义这一当前国际正统经济理论的支配下,如何从繁荣跌入萧条的过程,认为阿根廷最初几年的繁荣是通过出卖国有资产吸引外资和借外债实现的,这必然导致其后一阶段的萧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90年代,阿根廷渡过了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代啊,那是一个经济奇迹出现的年代。高度的腐败和混乱的管理似乎被一系列自市场改革和大量外资的涌入所扫清。多年的高通胀和经济不景气被比索钉住美元的稳定汇率和每年稳定在8%的经济增长率所取代,在墨西哥和亚洲的金融危机中似乎毫发未损。一夜之

间,阿根廷的改革成了自市场改革的典型案例。 阿根廷曾是新自主义经济宣传的典型。它对一切进行私有化,限制工资,限制社会性开支,保持货币稳定,向外资敞开大门。但是这样大好的一切是如何轻易地陷入不断加深的经济萧条、不断攀升的失业率和不断增加的债务中的呢? 梅内姆在1989年一系列戏剧性变化中掌握了政权。他终止了庇隆主义的一贯政策,而采取了新自主义的一系列政策:削减开支、开放市场和私有化。但这些改革并没有立刻消除通货膨胀,通胀率依然高达1100%。 1991年8月,梅内姆的第三任经济大臣多明戈·卡瓦洛成了这场改革的核心。他实施了比索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一比索兑换一美元。 美元枷锁 开始时,强势货币、原来被压抑而新被释放出的需求以及贸易障碍的突然

降低一起产生了一个消费繁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大型购物中心建起来了,同时成千上万的工厂和小商店倒闭了,它们竞争不过闪亮的进口商品。这些在一开始就很明显,但被人解释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大量外资的涌入开始时刺激阿根廷的经济每年增长8%,使人们相信国内工商业的大量倒闭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政府是以卖掉国有资产来推进投资热潮的。在短短的几年里,政府将电信、供水、石油、煤气、电力、铁路、地铁、航空、机场甚至包括邮政服务都卖给私人投资者,其中大部分是外国人。与此同时,魔法般扩张的消费市场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公司的进入,他们普遍都是先收购本地已有的工商企业,然后再加以现代化。从面粉厂到汽车制造厂,外国资本占领了阿根廷经济的战略要地。1995年,阿根廷最大的十家银行中,本地银行占到6家,但到现在,仅剩一家。 与此同时,新自主义者的报告又宣

论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思想起源及主要观点

论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思想起源及主要观点 自由主义是一种持乐观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自由主义者强调人有能力控制和改造自己,从而改善社会的道德和物质条件,使社会进步成为可能,而邪恶与黑暗并不是不能避免的。简而言之,自由主义充满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并且他们相信那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 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对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等的向往。但是,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 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从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这些思考成为了自由主义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在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中, 对后世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康德,与洛克免于侵害的消极个人自由观念不同, 在康德那里, 个人自由的理念强调的是个人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或者说, 人是自由的, 他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立法。直到一战前, 在国际政治领域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思想是传统的均势论, 欧洲的政治家们试图通过复杂致密的结盟关系来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但一战的爆发无异于对这些努力的无情讽刺。为此, 当时的一些学者们开始对人类理性进行深刻的反思, 希望摆脱这种均势论宿命式的悲剧, 这直接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理想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理想主义否认人性恶的本质是导致国家间冲突和战争根源的现实主义观点。在国际政治领域, 理想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依靠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力量来追求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和普遍正义。但国际联盟没能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并最终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真正巨大进步是20世纪60、70 年代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出现, 以及它们在理论上的交锋, 这些构成了延续至今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主导潮流。 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首先,自由主义强调国际社会的无政府并不等于无秩序。其次,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第三,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国内社会利益的集合体,并不是单一而理性的行为体。最后,自由主义者认为互利和合作是国家共生的更有效的手段。

浅析阿根廷新自由主义的失败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3474560.html, 浅析阿根廷新自由主义的失败及启示 作者:谢雨萌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18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经济陷入经济动荡。为应对危机,卡洛斯·梅内姆(Carlos Menem)政府自1989年起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减少政府干预、鼓励自由贸易和金融自由化。政策推行初期收效明显,而其弊病也很快显现,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本文将浅析其失败原因,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总结启示。 关键词:阿根廷新自由主义;失败;启示 中图分类号:F091.3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02 一、新自由主义在阿根廷的实践 (一)新自由主义变革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因政府过度支出、劳动成本大幅上升以及社会生产不足,阿根廷陷入经济危机,经济衰退,经常账户及政府财政长期赤字,对外债务高企,通货膨胀一度高达3000%。1982年阿根廷与英国的领土之争进一步激化危机,使得资本持续外流加剧,国家储备迅速消耗。 1989年,阿根廷右翼的正义党①领袖卡洛斯·梅内姆(Carlos Menem,任期1989年-1998年)当选阿根廷总统。为应对经济危机,其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及“华盛顿共识”②经济政策,强调减少政府干预、鼓励自由贸易和金融自由化。具体政策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服务、贸易私有化,金融业向外资开放,削减关税,放松资本流动限制等。此外,1991年3月,卡洛斯·梅内姆政府更标志性的宣布推行“兑换计划(Convertibility Plan)”,通过立法建立货币委员会(Currency Board),将阿根廷新比索与美元汇率锁定为1:1,从立法层面限制政府通过印钞解决其财政赤字,同时限制阿根廷央行采取被动的货币政策,即其货币政策只能是对货币供需情况的被动调整和响应。 (二)新自由主义政策效果 “兑换计划”推行初期,成效迅速显现,通胀水平从1990年2313%直线下降至1993年的10.6%;企业生厂力快速增长,大量外资企业进入,有力带动经济发展;政府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迅速获得大量资本用以偿还其外债,汇率政策也有效缓解了资本外逃和高通胀的问题。阿根廷经济迅速恢复增长,1991年至1995年经济年平均增速达5.4%。 然而,这一政策的弊病也随后逐渐显现。仅在1991年至1993年的短短三年间,梅内姆政府便完成了其主要公共部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包括油气、航空、海运、国有制造业、铁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尽管新自由主义分为很多学派,但是他们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一致性,即他们都是强调生产自行决定需求,因此他们的理论表现出很多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市场有效论,极力鼓吹市场调节作用的万能性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完美的,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媒介,不仅可以把消费者的信息通过市场传递给生产者,并且生产者之间通过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完美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因为如此,他们认为应当让市场机制主宰人类的经济活动甚至是政治经济活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也许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是唯一可行的制度,是人类目前最好的制度(自由并且有效率的)。因此,新自由主义坚持放任自由的政策,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达到经济的协调发展。 2.强烈反对政府干预 新自由主义学者都是反凯恩斯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如果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市场主体之间就不能正确地传达信息,必然会导致市场信息的失灵。另外,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更是破坏了社会成员的民主,还侵犯了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利,但是他们也不是完全拒绝政府的干预,只是主张政府能够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他们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责主要是提供公共物品,削减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和预算规模,减少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取消或放松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制,把企业从政府中解脱出来,使得他们成为自由的经济主体。 3.大力推行私有化 他们认为私有制是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内在前提,因为只有私有制才能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因此私有经济才是内在稳定的经济。他们认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私有产权制度最适合人的自利本性,/每个人都是自己财产的最好监护人0,私有产权是最明晰的产权,因而是最有效的产权制度。因此他们主张把国有企业出卖给私有投资者,把资源尽可能地从公用部门转移到私有部门,他们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

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 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源于5月9日维也纳的债券交易,24小时内股票贬值了几亿盾;接踵而至的,是信用全面瘫痪和有价证券交易中止。维也纳的交易所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的其他交易所。由欧洲各国停止对美国的资本输出,导致美国纽约银行不再对铁路公司和工业界拨款,于是在9月18日,随着拥有北太平洋铁路大量债券的泽依-库克金融公司宣告破产,一场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受这次危机打击或影响的国家,除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奥匈帝国外,还有俄国、意大利、荷兰、瑞典、比利时以及日本、阿根廷、印度等非西方国家。自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发一次危机。但与以往各次危机比较,1873年的危机“就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的强烈程度来说”,却是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所经历过的危机中“最大的一次”。 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展开,逐渐显现出与以往5次危机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首先是危机的策源地和“震中”完全从英国移向美国。英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源地,而且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处于世界经济的顶端或“中心”地位。因此,马克思始终强调《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矛盾运动规律的分析,“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 [4]但是,1873年的危机却始自美国,而作为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迟至5年后才进入危机阶段。在1879年4月10日给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马克思指出这次危机“在很多方面都和以往的现象不同”,特别是在英国发生危机之前,美国、南美洲、德国和奥地利等地“就出现这样严重的、几乎持续五年之久的危机,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34.345) 其次,重工业既是危机中遭受打击的主要部门,也是危机过后经济高涨的基础。以往危机过程中,遭受重创的主要是轻工业。例如在英国,棉纺织业曾经是前4次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和部门。1873年危机虽然最初表现为交易所混乱和信用危机,但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过剩却主要发生在重工业领域。无论是最先爆发危机的美国和德国,还是后来的英国,重工业在这一次经济周期的高涨和危机阶段都处于中心地位。危机期间,美国纺织业的生产只缩减了18-20%;德国1875年的棉花消费量下降了10%,1876年情况又趋于好转,各棉纺织厂消费的棉花甚至高于危机前的繁荣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在1873、1874年仍在继续发展,生产量和出口量都没有下降。 第三,这次危机包括农业部门和部分非西方国家在内,从而真正具有世界性质。如果从“普遍”性生产过剩角度衡量,1825年、1837年的危机虽然在国际范围产生影响,但还都属于英国性质的危机。随着美国、法国等其他国家资本主义及其工厂制度的发展,1847年的危机开始具有国际根源。而1857年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不仅像1847年那样具有国际性,而且开始表现出世界性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1847年后西方国家工业化与世界市场迅速发展的一个结果。英、法、美、德四国当时占有世界工厂工业的4/5左右。然而在“世界性”方面,1873年危机才是真正当之无愧的。一是涉及到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以及部分非西方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涵、缺陷及其合理借鉴与反思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涵、缺陷及其合理借鉴与反思 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距今已五载有余,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危机的泥淖,可见此次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严重程度之深和持续时间之久。学界纷纷对危机的成因进行研究和剖析,西方主流学者普遍认为政府放松监管、信息不对称和银行高管贪婪或民众恐慌等因素是这场危机的主因; 而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则将危机的发生归因为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的盛行,特别是在此背景下金融业的过度扩张。相比之下,前一种分析尽管展现了一种就事论事的客观性,但难以触及问题的本质。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茨所言,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笔者也认同新自由主义才是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和本质原因。因此有必要对曾经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于“滞胀”困境且兴盛数十年的新自由主义进行深刻剖析与反思。 1 新自由主义: 兴于危机亦衰于危机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与政治哲学,它以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作为重要的理论特征。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问题,这使得当时引领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风骚三四十年的凯恩斯主义面临失语的尴尬境地。此时,经过对古典自由主义进行合理复归与有效修正的新自由主义乘势崛起,再次喧嚣起来。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分别于 1974 年和1976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新自由主义的蔓延。而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为摆脱国家经济的窘境,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先后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主张运用于国家政策。这不仅形成了名噪一时的“撒切尔经济学”和“里根经济学”,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自由主义的兴盛,并使其逐渐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1990 年,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把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系统化,形成“华盛顿共识”,并用于指导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这标志着新自由主义达到了鼎盛状态。 当然,新自由主义不仅仅是基于“华盛顿共识”的一套包括开放市场、放松管制、私有化、全球化等在内的经济政策,它同时也是“一个有关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的概念”,“旨在把市场价值和关系推广到更广阔的社会和政治系统”。 简言之,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套倡导自由理念的经济政策,而且也是一种政治治理形式。如今,新自由主义不仅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主导模式和战略工具,而且日益被吹捧为一种世界观,几乎渗透到所有领域,从而逐渐被推崇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 历经三四十年的兴盛,面对 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之后国家经济复苏无力的局面,新自由主义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束手无策的无奈和遭人垢弊的尴尬境地。

国际关系理论

第一章国际关系理论 第二章讲师介绍:李铭义博士 ?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博士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席格中心访问学者 ?义守大学助理教授 ?电子邮件:mylee@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13474560.html,.tw 目录 ?壹、前言 ?贰、国际关系理论的缘起 ?参、国际关系的研究途径 ?肆、国际关系理论脉络 ?伍、理论之架构 ?陆、结语 国际关系定义 ?一九九六年牛津出版之政治学辞典,对国际关系解释为研究国家间的互动与更广泛意义的国际体系(international system)的理论与运作之学科。这定义显然是采广义的解释国际关系之意涵,包括理论与实务层面的科际整合,均为其研究与应用领域。 ?然而国际关系之狭义内涵,仅为对国际政治行为体之政治互动关系与研究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国际关系又称作国际政治学。 学者看法 ?马基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提出「君主论」(The Prince)的论述,把政治学当作实践学科,认为国家管理与价值判断无关,必须采取科学方法,统治者使用一切可能的权术以达管理目标,使国家成为纯粹的权力组织?噽际间应该建立普遍永久和平计划,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观察到国家权利对人民的强制性,然基于哲学之调和与和谐理念,必须承认国家成立的人类理性过程,主权应属人民,国家则须保障人权,国家体制应采分权原则建立代议制共和国,希望藉由共和体制的人民理性作甈,形成联盟以防止战争,唯有如歠,才能消除道德与放治的矛盾,将使人瑻拥有永久和平。

学者看法 ?国家绝对主权论是布丹(Jean Bodin,1530~1596)的重要政治主张,唯有永久存在的主权,才能保障安定的社会秩序,促使国家合法化。此外,国际间应积极维护国家权力的主体性 ?尚有鲁索(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的政治思想,推论基础为国家建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们原本拥有自由平等的生活,国家基于民意而形成公意,以实施直接民主制度,政府在国际丛林中依靠均势维持秩序,甚或采取战争手段而非和平方式 学者看法 ?克劳塞维茨(Gottfried von Clausewitz,1780~1831) 的「战争论」,主张战争实是政治的工具,所采取的不同形式,因此军事必须服从政治的理念与企图,国际之间的政治关系,将不受限于战争的影响,军事战略必须受到国家政略的指导。 ?循由国内阶级斗争而国际相互剥削的理论体系,必须追溯到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以唯物哲学作为社会思维的分析起点,物质的具体而不可超越性,使其以经济为基础论证与社会斗争的必然趋势,衍生成为国际间的相互剥削关系,同时可以辅证成立其科学方法与理论系统 发展趋势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务的交互影响与发展,历经百余年的科学论述研究,可以大致区分为理想主义系络、现实主义系络与马克斯国际观等系络。 ?面临不断变动的国际局势,基于近代科技文明的动力,藉由信息的大量快速交流,形成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整合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不可逆反的潮流,尤其当前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难民问题、人口问题、毒品、核武、国际恐怖主义、贸易保护、太空开发???等重大问题,都是需要依靠全球共同解决的议题 国际关系理论系统 ?举凡人类的政治意识型态,可以概略区分为资本主义、保守主义与社会主义等不同取向,国际关系理论同样可以循其脉络区分为自由主义的哲学观、保守主义的历史论与马克斯主义(Marxism)的世界观,三者各自汇聚为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系统

新自由主义及在各国的应用

新自由主义及在各国的应用 摘要曾经用于解决经济危机的凯恩斯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行不通了,经济道 路的选择又走入了一个十字路口,自由主义最终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在各国经 济复兴与发展进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伦敦学派凯恩斯主义哈耶克 自罗斯福改革以来,美国和欧洲国家相继执行凯恩斯主义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在政府提供大量企业定单的同时,社会被建成一个高福利社会,人们的医疗、教育、住房等需求都由政府出面满足。同时为失业的人群提供比较高的生活环境,这在人们看来是一个不错的社会,但是它带来另外的负面效应。第一是政府的财政赤字,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大量花钱刺激经济的做法使政府大量负债,为了继续政府的政策,人们不得不靠发行新货币来补充,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第二是高福利社会导致一些人不愿意就业,因为没有其他的开销比如医疗、教育和住房。而且失业救济还比较高,所以没有体面和轻松的工作宁愿依靠政府的救济金生活,在经历美国经济战后繁荣后到了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久拖不绝的越南战争和与苏联在全球争霸的巨额花销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局面。与此同时,战后的日本一穷二白,人们都积极的寻求重建,在经济高速增长开始之前的1955年,日本GNP为240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的6.0%。一些全球闻名的大企业都在这个时候开始起步,战后的日本人以疯狂工作而闻名世界,与美国人不愿意工作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日本也采取政府主导经济的做法,但是日本却以大量的出口补回了财政上的赤字,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1968年又超过了西德,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在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内部经济陷入“滞胀”的局面,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美国人不得不寻求变革,自由主义又进入视野,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在谋求财富的驱使之下使市场配置能够趋向合理化,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新自由主义有很多流派,主要有: 伦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他是一位著名的出生于奥地利的经济学家、思想家。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是其他所有新自由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来源。他长期活跃于反凯恩斯主义、反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中心。哈耶克不仅明确主张自由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而且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他认为,“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哈耶克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计划和社会主义,认为垄断、计划化、国家干预始终与无效率相联系。他认为,即便是货币发行权也应还给私人银行,而不能让政府垄断。 现代货币学派: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新自由主义学派。这一学派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为主要政策主张,强调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出量具有更大效应,货币供应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和其他商品、其他金融资产是一样的资产。人们保留商品、债券、股票没有区

阿根廷金融危机后采取的措施

案例一:阿根廷金融危机(1970~1980年) A、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由来及前景 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如今在阿根廷又一次重演。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实体的阿根廷自1970年以来已经发生8次货币危机。2001年初以来,阿金融形势不断恶化,数次出现金融动荡,7月份危机终于爆发。证券股票一路狂跌,反映一个国家信贷风险度的国家风险指数狂升不止,资金大量外逃,国际储备和银行储备不断下降,同时,政府财政形势极端恶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一、危机的过程 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250%~350%。 ①几天来,各商业银行实际上停止了信贷业务,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也基本停止了美元的出售。8月份阿外汇储备与银行存款开始严重下降,外汇储备由年初的300亿美元下降到不足200亿美元。危机爆发后短短几个星期内,阿根廷人已从银行提走了大约80亿美元的存款,占阿根廷私人存款的11%。 ②11月份阿根廷股市再次暴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达到250%~300%的天文数字。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2500点。12月,阿实施限制取款和外汇出境的紧急措施,金融和商业市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并进一步削减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同时,阿政府与IMF有关12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陷入僵局。有关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值的谣言四起,银行存款继续流失。2002年1月3日,阿没有按时偿付一笔2800万美元的债务,正式开始拖欠该国高达1410亿美元的债务。1月6日,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阿新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法案,为放弃执行了11年之久的联系汇率制和比索贬值开了绿灯。此后,在国会的授权下,阿终于宣布放弃了比索与美元1∶1挂钩的货币汇率制,阿比索贬值40%。目前,由杜阿尔德总统领导的新政府正号召全国团结起来,积极配合国际经济组织,寻求国外援助,尽快摆脱经济崩溃的厄运。但阿政府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新经济措施的实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危机的影响 尽管阿目前的债务危机没有如1982年墨西哥债务危机那样迅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但其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政府和银行信用降至最低。阿目前政府外债已达1322亿美元,其中946亿美元为政府债务,其余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并且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仅2001年上半年财政赤字就接近50亿美元,由于一再突破国际货币组织规定的财政赤字指标,其与各国借款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谈判举步艰难。与此同时,阿银行面临挤兑危机,各大银行门前纷纷出现排队提款的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实施金融监管,直到目前下令冻结个人存款,甚至出动警察搜查外资银行,防止大量资金的外逃。 其次,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梅尔瓦股票指数几经反复,政府公债价格一路下跌,在纽约上市的布雷迪债券价格也遭受相同命运,银行贷款利率更是成百倍的上涨。再次,波及周边国与债权国。首当其冲的是阿根廷邻国,巴西及智利货币兑换美元迭创新低,尽管巴西央行曾入市干预,但是其货币雷阿尔仍大幅贬值。阿放弃比索与美元1∶1汇率而将比索贬至40%,立即在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产生了连锁反应,这两个国家目前已相继宣布货币贬值,以减少阿比索贬值后阿商品的竞争冲击。与此同时,欧洲、中东及非洲等地新型债券、货币及股票市场,在波兰货币兹罗提及南非货币兰特的带动下全面大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