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战家书读后感

抗战家书读后感

抗战家书读后感
抗战家书读后感

抗战家书读后感

篇一:《读抗战家书》有感

《读抗战家书》有感

有一种爱,超越陪伴

——《读抗战家书》有感

刘娟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最无私的爱。只有做了母亲后,才会对这句话有

更加深刻的体会!我爱孩子,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对孩子的

教育

、衣食住行总是尽量亲力亲为,工作之余尽量陪伴她。我固执的认为,陪伴就是最好的爱。

但是,在战争年代,却有这样一群父母,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们忙于自己的

事业,他们不能陪伴孩子成长,不能亲自

教育

儿女成才。他们的事业就是拯救我们的民族于危难之际,他们把热血、青春和生命都献给

了国家,他们甚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还把自己全部的希冀寄托在儿女身上,希望自己的

儿女能肩负起民族存亡的重任,替他们完成未竟的事业,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抗战家书》中,我读到民族英雄赵一曼在生命的尽头留下的一封家书,这封绝笔信只

有短短一百多个字,却字字流露着对儿子的思念与愧疚,满溢着自己以身殉国的坚定意志

和对儿子的热切希冀。她遗憾却不后悔,勇往直前毫无畏惧。信中这样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

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

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最后一封信带着满腔的爱与希望,将她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延续下去……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对子女的爱不会比今天的我们少一丝一毫。同样的深情,显现在烈士左权的家书中。这位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对刚出生才几个月就离别的女儿,从一个深沉刚毅的军事指挥员一变而为慈父,字里行间凝结着对女儿北北冷暖关爱的骨肉亲情。在1942年写给妻子的一封信里,他这样写道:'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的恢复身体,有闲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想来太北

长得更高了,懂得更多事情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

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暇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上,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短短几句话,却无不透漏着一位父亲对孩子无限的爱和思念。然后此后的不久,就在同年, 37岁的左权将

军壮烈牺牲,未能等到抗战胜利与妻女团聚的那天,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小北北。

试问一句,谁不愿享尽天伦之乐?可是自1937年到1945年,八年抗战期间,多少鲜活

的生命被残忍地剥夺了,多少幸福的家庭被狠狠的拆散了。这场战争中,无数先烈以生命为代价驱逐侵华日军,用忠诚的热血染红了新中国的五星红旗。看看这一封封的家书,到处倾诉着战士们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母的责任与感情,凝聚着他们对家人的愧疚与深爱,更挥洒着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但他们却毅然决然

的踏上了最长的旅途,走上了不能回头的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

又一个伟大的胜利,换来了父母子女与兄弟姐妹们的和平与安详!他们以血肉之躯在那场战争中砌成最坚固的长城,守护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守护这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让家人再也不用担心有一天谁会提着刺刀冲进家门,抢走财物,肆意的中

华大地上杀戮……

穿越过历史的硝烟,穿越过时代的隔阂,翻看着这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却足以令我动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需要铭记这段历史,要在血与泪的惨痛经历中发愤图强,永远记

住一个国家'如果落后,就要挨打',甚至是妻离子散的灭顶之灾;铭记这段历史,更是为了

铭记在那场残酷战争中牺牲的无数生命,无数伟大的父亲、母亲们!

合上书本,看着孩子们在公园嬉戏的身影,听着他们欢快的笑声,作为母亲,我也愿意守护他们的幸福,即使有一天,需要献出生命!

我也懂得了,爱不是简单的陪伴,而是你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影响,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母亲,多给孩子正能量的指引,远远胜过单独的陪伴。就像那些英

雄的父亲、母亲,把他们不朽的精神留给所有的孩子们,生生世世。金水区检察院

刘娟

篇二:《抗战家书》

读后感

《抗战家书》

读后感

连日致书,谅已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作到,是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周难(指蔡的勤务兵编者注)于此次过汉,乘机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困难至此,

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指长女)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指幼子浙生)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

这是抗战将领蔡炳炎在1937年抗战时所写家书,里面所述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激

励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不惜抛家弃子,投笔从戎上前线,献出宝贵的生命,迎来中华民族的

解放。

抗日英雄也是血肉之躯,也是爹娘生养长大,成家后还有妻儿的牵挂,蔡炳炎在他的家书中,字里行间也透露了他浓浓的儿女情长。难道他们不知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不是的,因为他们知道大敌当前,如果每个人爱惜自己的生命,那么,自己的国家就保不住了,家园还是自己的家园吗?大家就会成为亡国奴。

近日,在看《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蔡炳炎他们作为当时参与淞沪会战的将领

之一,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中国决不能再让日军为所欲为地蹂躏下去,假如没有武器可

以抵挡日军的攻势,他们的身体就是拒敌的唯一长城。所以上自最高统帅,下至非正规军

的武装力量,全都义无反顾的投入战线决战,表现出中国是要把这半世纪所遭受到日本欺

凌的屈辱与愤怒,全都化为与日军决一死战的行动,当时驻守的将士也表现出了中国作战

的士气和信心。

七十多年前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消散去了,但是,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一

个国家民族要屹立在世界之林,唯有自强自立,风发图强,居安思危,才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像一位艺术家所说艺术没有国界,艺术家是有自己的国家的。

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梦想之际,更要牢记英烈精神,继

承他们的遗志。每个人做好我们的当前的工作,为实现我们与英烈共同的强国梦而奋斗。

重读抗战家书,永传传承英烈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篇三: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征文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征文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征文

家书,是一种永远值得铭记的精神财富。当第一次看中央电视台的《重读抗战家书》系列报道时,我的心中充满了震撼。一封封家书是对家庭、父母、妻儿的深情,是对家国的忠肝义胆,是对日军对中国的罪行的悲愤。抗日英烈留给家人及中华儿女的家书,是我们珍贵的财富。

在此与大家分享左权将军的家书,与大家一同走进烽火连天家国情的铮铮岁月。左权将军

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烽火连天不休,家书珍抵万金。报道中

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深情的念着一封父亲左权将军在牺牲前三天写的家书:'志兰:此间

一切如常,惟生活则较前艰苦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的事情更多了。可惜三个

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

一个月了,何日相见,念,念,念,念。'

1942年5月25日,也就是写完这封信的第三天,左权将军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日军

的扫荡时,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那一年,他的女儿小太北,只有两岁。

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在她42岁时,母亲将保存的11封家书寄给了她。在读到父亲

的家书之后,左太北踏上了追寻父亲足迹的旅途,并将父亲的家书集结成册。左太北说:'我就觉得我其实很幸福,我有这么好的一个父亲。我想传递的就是学习父亲的这种精神,

就是心里想着国家、想着民族。大家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使我们的国

家更加强大和富强。'

抗战的烽火岁月中,他写给亲人的一封封家信,记载了日军的罪行,也记录了一名军人在

亡国关头的悲愤。女儿左太北说,父亲在家书上写了很多,包括他在前线的所见所闻。包

括日本用刀扎死孩子,烧杀抢掠。他在给母亲的信上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

我之种。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

左权将军的家书,还记载了八路军面临的困境,但将士为国抗争之心,却未曾有分毫的动摇。1937年12月3日,左权在山西洪洞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

军后,当局对我们仍然是苛刻,但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

重读这些家书,在我们大家的心中,写信的左权似乎不再是个将军,而是一个普通的父亲,铁骨铮铮的男儿也有柔情的时刻,他在信中述说对妻子的思念,对女儿的惦念。但妻女事小,国家事大。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左权将军选择了义无反顾、选择了血洒战场。他留给

女儿的这十一封家书,不仅仅是一个父亲留给女儿的珍贵回忆,也是抗战英烈留给我们后

人的精神财富。

我也不由得想起我的小时候,经常会听爷爷奶奶说起当时日本鬼子侵略时,曾经所经历的艰难的岁月,每天夜晚只能点个小小的蜡烛,一听防空警报响起就四处逃避,经常为吃穿忧愁,遇到家里断粮,面对七八个孩子挨饿的痛苦,怎样通过日本人的关卡,如何将粮食从关卡外带进来,怎样乔装孕妇将粮食藏在肚子上……奶奶也会经常说以前是吃不饱穿不暖,也节约惯了,现在我们多幸福,什么都有,要珍惜,不要去浪费。每每想起小时候爷爷奶奶和我讲的这些,现在想来都是一次真真实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先辈们的正义和无畏,捍卫了国才有今天我们温暖的家。

重读沉甸甸的抗战家书,一封封家书中视死如归感天动地的悲壮和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的大义凌然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们取之不尽的精神之'钙',读家书也让我回忆了祖辈,使我的心灵得到洗涤和震撼教育。让我们知道现在的和平盛世,现在的丰衣足食都是先烈

们用鲜血换来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繁荣。曾经多少人渴望的和平自由,必须由我们一代代去维护、开拓和创新,不去虚度每一个光阴,做最好的自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三篇

中学生《傅雷家书》读后感三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一 父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无论他是个受人爱戴的伟人还是个辛苦劳作的农民,在每个父亲眼里,孩子永远是他的希望。 傅雷,我所了解的他只是一位博学且具有丰富情感的父亲,在每一封家书中都充满了他对儿子傅聪的淳淳教诲、细心引导和健康成长的期待。 傅雷支持儿子的艺术道路,就如他追求自己的理想,给予儿子的帮助,辅助他顺利成长,成为了儿子人生之路的坚强后盾。在如今,大多数父亲对自己已成年的儿女会放手,任其自由闯荡,独立克服困难,或许只有亲身的经历才会使自己更成熟,熟悉这个世界。 我不得不说,傅聪的确是个了不起的钢琴家。但除了他的天赋与努力外,一定也少不了他的父亲对他的良苦用心。所有名人,并不是能在一时就可以出名的,而是要花好几十年的本领与经验。但傅聪他是幸运的,他的父亲在他最重要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引导他通向明智的方向,才使他有巨大成果。 我不得不佩服,傅雷作为一个父亲,即使闹关节炎,写字很困难,也仍然写下千言家书。信中除了浓浓亲情外,还有说不尽的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我的爸爸是我的朋友,他不但很随和也很幽默。随着我慢慢长大,我们的关系更融洽。既然是朋友,当然要懂得学习他人的优点。他的

热心肠总能感染到我,他帮助别人的次数似乎比帮助我的次数还多。但我并没有感到失落,正因为他的以身作则,使我也被带动起来,感到一种特别的快乐。或许,他是用行动来教育我。亲身经历比什么都好。 每一位父亲,所要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说的,有写的,有做的。但这之中都隐藏着他们对孩子的浓浓的爱。因此不一样的父亲,却有相同的父爱。爱不一定要说出来,就像傅雷用信来写下自己心中对儿子的希望。 以前,我总认为,孩子与父亲之间有条河,我在这边,他在那边。 现在,我才认识到,对岸的不是他,他是为我摆渡的那个人。同时,他会递上一支桨给我,让我与他一起来掌握方向。 最后,我上了岸。父亲对我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你自己去走了,好好把握啊!接着,我让他放心吧,便含着泪与他挥手道别。并带着他对我的希望继续踏上人生的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二 自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爱便时刻萦绕在了我们身旁,孕育着我们茁壮成长。母亲的爱温柔如风,叮嘱与关怀的话语时常在耳畔回响;父亲的爱高大如山,为我们遮风挡雨,也许春夏秋冬四季在变,可他们的爱却依然如旧。 最近一段时间,我有幸阅读了由傅雷次子、傅聪胞弟傅敏选编的?傅雷家书?一书,可谓感触颇深。此书是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的精神

关于抗战的读后感400字

关于抗战的读后感400字 (一)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用战士们的鲜血,去让祖国变的更强。在抗日战争史文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从中,轻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移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0年之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唯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格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XX 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

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有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同学们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范围最大、时间最长、牺牲最多、影响最深远的反侵略全国战争。为了抗战,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1942年初,中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1945年8月,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八年的时间,那些无辜的小朋友,有的死于战火,有的失去亲人,那情景真让人惨不忍睹,这些都告诉我们,世界并不安宁,战争这个恶魔还在缠绕着人类,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有可能被卷入战争,成为牺牲品。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是相互关怀勉励,互敬互爱的,和平是用来改善人类生活的。如果人类发明太空穿梭机,原子弹是用在战争,用来残害人类,那真是太可惜了。相信谁也不希望见到漫天烽火,谁也不希望妻离子散,美好的家园变成残破的瓦砾,不希望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无父无母的孤儿,因此,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维护世界和平,人与人之间互相谅解,减少战争。 希望全人类拥有一个和平世界,让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

读英雄革命家书有感

读英雄革命家书有感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抗日烈士赵一曼就义前一刻留给儿子的家书。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这是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吉鸿昌在走上刑场前,写给其妻胡红霞的遗书。 穿越历史硝烟,经历战火洗礼,在波澜壮阔的抗战画卷中,一封封家书,就这样让我们窥见那个永不磨灭的时代,靠近那些至情至性的抗战英灵。岁月可以抹去各色记忆,却永远抹不去情感上的共鸣。虽然时间流逝70多年,今天细细品读这些英烈的家书,依然能感受到流淌其间炽热的温度,赤诚的情怀。 一封封抗战家书,既是抗日英雄舍家救国的正气书,亦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洪钟。“我们要中国打胜仗,必须全中国四万万同胞都团结起来,同心合力去打鬼子,才能把鬼子赶出中国。”新四军烈士胡孟晋的辞别书道出了当时国人的心声。 一封封抗战家书,既是坚定信念牢记使命的教科书,亦是面向未来振兴中华的强军战歌。“儿这次为了民族,为了阶级,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求得生存

和幸福。”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程雄向双亲袒露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你应该立即奔上抗日的战场,在战斗的环境中创造你的人生,开辟你的前途!”面对残暴的敌人,共产党员王孝慈为国捐躯、效命疆场之志涤荡人心。 透过抗战家书,看到一种滚烫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透过抗战家书,升腾一种激越豪迈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透过抗战家书,感受一种久违的英雄气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透过抗战家书,感到一股力透纸背的必胜信念: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会有一种情怀令人泪流满面,会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澎湃。重温抗战家书,我们捧读壮怀激烈的绝笔,聆听殷殷期盼的嘱托,铭记拳拳相报的誓言……在那些朴实的文字、纯真的情感、高尚的理想中,体会革命志士博大胸襟、浩然正气。 重温抗战家书,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接受一次深入骨髓、直抵灵魂的心灵净化与洗礼,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宝贵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创造今天一切的革命先烈。 重温抗战家书,我们以史为鉴,补足精神之钙、补齐能力短板、清除作风之弊,成长为担当强军重任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共产党人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4篇)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4篇) 重读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正能量。让我们一同感受赤子的爱国热忱,感受普遍战士的为国为家一往无前的豪情,感受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让我们一同怀念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怀念那些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烈们。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从戴安澜将军爱国中,我们应该可以体会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始终保持着爱国爱家的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史中,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击倭寇,有林则徐虎门销烟、抗日战争等可歌可泣的史事和无数的英雄人物。我们每个人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系的,因此要在全面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蓝图,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自己勤政爱民、奋发有为、国之栋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可以深刻感受到:一封封家书,呈现出爱国先烈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面对亲情时柔情似水的镜头,让我们永远缅怀,

值得学习和敬仰。 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缅怀烈士彪炳史册的功绩,追寻烈士们永垂不朽的精神,通过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来校正我们的价值观取向,校准我们的人生坐标。"重读抗战家书"所提供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契机。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今天,我们从抗战家书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家国情怀是一面震撼人心的镜子,都应对照审视自己,照亮前进的方向。在灵魂深处有所触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感受到学习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的同时,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要担当起应有的爱国责任义不容辞。

2020年最新关于《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三篇

导语傅雷以自身经历,教导儿子如何在艺术上有更高的成就,如何在生活中做人做事。这些道理对作为读者的我受益匪浅。能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是一种幸运。接下来整理了2020年最新关于《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三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是一本很特殊的书,他不是跟市面上的大多数书籍一样,《傅雷家书》收录的是一位父亲对于教育子女的语言,总的来说,就是一封封的信构建自己对于子女的谆谆教诲,体现了作为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中傅雷没有用华丽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总告。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诚的心来和自己的儿子进行心灵的交流。 每一位父亲对于教育自己的子女都会很用心,而傅雷更是对于儿子在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傅雷对于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看出了傅雷与儿子之间的友好关系。 《傅雷家书》读后感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从家信的

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给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不顾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我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后感 一个人自出生至青年,学习生活的目的只是为了融入前人早已打造好了的世界中去,运用着前人智慧的百万分之一,如同一台机器,简单而重复的工作着,尽着自己的本分,生存而已。构建历史——人类最伟大的工程,雄壮而宏大,无数的生命耗尽毕生维持着它。是谁在引领、改变着进程?是这些英雄,一等一的人才,这些岁寒逆风中出来的人。 成为一个大众,一生只用掌握足以生存的智慧,感叹着所学无用,实乃所用

《我的抗战》观后感

《我的抗战》Ⅱ—保卫南京观后感 《保卫南京》这部电影,将生活在和平年代,未经过战争洗礼的我们带回了1937年那个血雨肉腥的南京,简述了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痛的历史故事。30万!是一个个头颅,是我们那可爱可敬的同胞们!一部精彩的纪录片,让我们热血沸腾,因为我们是21世纪的新青年!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导演拍摄了这部抗战电影,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票房,而是去唤醒一个个沉睡的国人,铭记历史!鲁迅先生说过:“人类血战前进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而结果往往是一小块。”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不管大事,小事也好,一旦人们面临国家存亡的时候,人们心中变化生腾出巨大的力量,这就是美,这就是人类的精神。”我们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间永是流逝,而世界不是绝对和平的!况是时间的流逝而抹不去祖国受过的伤痛,救不活南京那30芸芸众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知道反思甚至不会反思,是要出大事情的!我们中华民族,是最需要反思的民族,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在回避反思,害怕反思,导致现在每年决策失误多达30%,可悲!可叹!可恨!国家现在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逐渐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从而慢慢淡化了历史,甚至认为那已是过去,没有必要回忆那段惨痛史,而引起内心的不安。可是谁还知道那还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的反思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历史?为什么要死南京那30万同胞?

反思我们的历史,得出一点点的经验,落后就要挨打,于是高速的发展科技,工业...可是孰知反思不是一个时间点的事,不是一时一刻的事,那是每时每刻!而今国人安于现状,各人自扫门前雪,毫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意!是此,反思是刻不容缓的!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职责去了解并学习我们国家的历史,尤其那段抗战经历,牢记国家的荣辱与共。在校期间,应该好好学习文化课程,用文化来丰富自己的大脑,作为最坚实的武器!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 家书是维系亲情的纽带,千百年来,承载着人类独有的生生不息的血脉恩情,是至亲骨肉的贴心话,因此,家书价值之所以能抵万金。而《红色家书》的书写人更是在紧张的革命战争中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于战火记忆中承载着殷切的思恋与絮絮的嘱托…… 冷少农,牺牲时年仅34岁,在致其母的家书中说到,“照理我应该把家庭中一切的责任负起来,努力的去完成我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的事业,至少在外面应该努力的做一个显亲扬名的角色,极力的把官做大一点,把钱找多一点,并且找的钱应该全部送回家来,使得家里的人都享受一点清福,使乡里的人个个都要恭维我家的人。这样,我才能稍稍尽一点忠孝,这样,才不算忘恩负义。”在自己备受亲人恼恨弃绝自己时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体及人民,“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同时我是社会豢养出来的一个分子,我受社会的恩惠也很多,所以我也不敢对她忘恩负义”,这份为人子、为人兄的担当,至今应该垂范后人;“当父母长者的人,应该使儿女幼小者努力于社会事业,为大多数劳苦民众谋利益,除痛苦,决不要死死的要尽瘁于家庭”,作为一名父亲,他也依然秉持着这份情怀,以自己坚定的革命信仰和远大情怀期许着自己的儿子,“为一般被压榨穷苦无靠的人们而期许”,这份为人父的格局,更值得弘扬! 看到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张张触人泪目的老照片,我们能切身的体会到没有个牺牲的烈士都是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基石,在历史长河中,他们是有奉献情怀的伟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切换时空,英雄不是只高不可攀地活在故事和历史中,榜样就在身边,你我皆可。

《抗战家书》读后感2篇

《抗战家书》读后感(2篇) 炮火纷飞,一封家书,饱含深深思念,前路崎岖,几句诺言,承载万丈豪情;时光荏苒,重温这些誓言,感悟先烈们的爱国情怀,斗转星移,回顾这些故纸温情,体会前辈们的奉献精神。翻看着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抗战心灵史。其中既有热血男儿从沙场写给亲人的绝笔,也有严父慈母对子女的叮咛;既有兄弟之间的同心同德,亦有恋人之间的款款深情。穿越 历史硝烟,重读这一封封感人肺腑的抗战家书,足以令我动容。 重温抗战家书,我读出了先烈们深深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定的报国忠心。著名的抗战将领张自忠从抗战一开始就有“报国必死”的决心,每上战场,他都打得英勇悲壮,而且每次战前他都要写下一封信,回来的时候再把信撕掉,以示报国忠心。“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敢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阅读他对战友的书信,字里行间无不表达着决心杀敌的信念,翻看他的书信原件,苍劲有力的字体正是对这种信念最好的诠释。除非海枯石烂,否则他的报国忠心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同样,时任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的傅常将军,在率军出川抗战之前,将写给妻子儿女的“遗书”刻在灯柜上,以示铮铮铁骨。“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 心裹尸以还”如此的浩然正气,如此的英雄气魄,令我的敬佩之情

油然而生。无数的抗战将士正是拥有如此的凌云壮志,才使得敌人落荒而逃,正是拥有如此的坚定信念,才使得先辈们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品读抗战家书,我体会到了前辈们舍身救国,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抗日名将吉鸿昌在牺牲前以手指为笔,在刑场上写下浩然正气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虽然他身陷囹圄,但是爱国的情感没有泯灭,牺牲奉献的精神只增不减,在生前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发出有力的呐喊,激励着更多的爱国人士投入到抗战之中。如此的凛然正气,足以看出烈士们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如此的无所畏惧,足以看出前辈们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作为远征军被派遣出征的戴安澜将军受伤殉国后,人们在他的皮包中发现了两封信,其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催人泪下。“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如此毫无畏惧的牺牲精神,无不令人为之动容。戴安澜还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如此的英勇善战,取得了远征的胜利,如此顽强拼搏,将军死而无憾!八路军 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左权,将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谱写了自己辉煌的革命生涯、军事生涯,撰写和翻译了大量军事理论文章和著作,但很少谈及自己。透过他情真意切的一封封家书,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无私奉献。家书中,对刚出生才几个月就离别的女儿,这个深沉刚毅的军事指挥员在家书中一变而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3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3篇 导读:用合适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长们应该欣赏这本《傅雷家书》。以下是由J.L为您整理推荐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篇二:《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 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一):革命英烈的'勇'与'情' 作者:周琪棚 近日,中央电视台组织播放了《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节目中一件件震撼人心的抗战事迹,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深情家书,拉近了我与革命英烈的距离,也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听着革命英烈的英勇的抗战事迹让我热血沸腾,看到一封封包含深情的家书让我潸然泪下,革命先烈的'勇'与'情',是当下我们应该永远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革命英烈的'勇'在于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日的最前线,为了争取最终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在这世界上,他们早抱有以身殉国的准备,视死若生;革命先烈的'勇'在于他们为了理想信念战胜种种困难。正如左权将军家书写道:'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当局对我们仍然是苛刻,但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就是这样遇到困难不放弃,不逃避的>勇气与决心最终让我们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革命英烈的'情'在于他们对家人深深的思念。面对战争,他们不得不与家人分离,别时容易见时难,他们的家书表达了对父母的嘱托,对妻子的思念,对孩子的希望,用情至深,感人肺腑;他们的'情'在于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之情。国将不保家焉能存。国难之际,他们走向战场,毅然离开家乡亲人,只为挽救民族危亡。 革命英烈的'勇'震撼人心,革命英烈的'情'感人至深,他们的事迹让我们铭记过去,努力当下,决胜未来。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当代党员干部应该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的'勇'于'情'.一要学习他们的抗战之勇。在工作中要有勇气,要敢于担当工作创新的风险,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敢于承受受挫的压力和言论;二要学习他们的奉献之情,在工作中要用真情,干实事,不求名利,不幕地位,一心为公,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二) 清明节前后,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播放了一个特别系列节目:'重读抗战家书、祭拜壮士国魂',来缅怀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的先烈们。我的视线被带进了那个'祖国河山沦丧,生灵遭到涂炭'腥风血雨的年代,一批批仁人志士抛家弃子,拿起刀枪走向抗日的战场,把青春和一腔热血熔铸成永远的丰碑。 在这千千万万个英烈中,我们撷取几个杰出的代表,读一读左权、赵一曼、戴安澜、张自忠、白雪樵的家书,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壮志报国情怀。 左权将军在给母亲信中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都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赵一曼写下了:'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誓言。戴安澜将军从容面对敌人的炮火'为国战事、事极光荣'.张自忠将军战至最后一刻,留下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临终遗言。年仅25岁马来西亚女华侨白雪樵报名参加机工支援抗战,临别给父母留言,'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 面对日本强盗,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将自己的生死置至度外,前赴后继,与敌浴血奋战,写下了一曲曲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不屈不挠抗争精神的人间悲壮凯歌! 左权将军给妻子写道:'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3篇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3篇 读完《傅雷家书》后,给我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家书,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书。在这里,傅雷不只是一个父亲,同时也是儿子的好友、老师。书中字里行间无不 透露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朋友的关心勉励,老师的谆谆教诲。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傅雷在灌输一个艺 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为此,他不断寄送大量中国本土文化的学习资料,生怕儿子 离开故土后把本土文化淡忘。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党和国家的爱以及对儿子的深切期望。信中,傅雷告诉儿子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对待生活的问题,对儿子进行了引导,如在学习 上应该劳逸结合,先学习乐理,切不可操之过急。还有母亲的无微不至的关心, 如在婚恋方面。都像是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就料到,一 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者出国的准 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要依靠 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傅雷希望儿子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体现了对儿子深沉的爱,同时也告诉我们 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好,希望我们有所建树。傅雷对儿子的 理解和希望也是天下父母所想的。 家书涉及各个方面,内容富有哲理。告诉年轻的一代做人做事要有条有理, 不能激进,要学会如何做人,在学习上更要刻苦下功夫,不负众望!《傅雷家书》

的读后感(二)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 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资料,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 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 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他自己的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他自己儿子 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能够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透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 第二。读了《傅雷家书》,能够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 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他自己的孩子的 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 颗期盼之心,期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 爱心,我们就会发奋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 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能够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明白不懂得的人情世态。《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三)

《中国抗日战争》读后感

《中国抗日战争》读后感 “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在完全断粮八天之后,被日军包围,但他毅然决然拒绝了日寇的劝降,仍以疲惫之躯坚持战斗20多分钟,直到全身中弹倒地牺牲为止。日军为解除疑虑,竟残忍地将将军的尸体剖腹检查,结果发现,将军的胃与常人无异,所不同的是将军的胃里没有粮食,只有枯草、树皮、棉絮……”① 二三十年前的历史教科书和青少年历史普及读物,看到的几乎都是共-产-党人的抗日身影,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八女投江、左权、马本斋、罗炳辉、彭雪枫、狼牙山五壮士、王二协…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铁道游击队、雁翎队、武工队……抗日战争时期难道只有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在打击日寇吗?当时不是蒋介石是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吗?国民党的军队干什么去了?难道都躲到后方去了吗? 卢沟桥的枪声,震撼了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心,国难当头!国民党中,除少数败类临阵逃脱,畏敌畏战外,广大爱国官兵同共-产-党一道,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生存,向日本侵略者继续了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该书收入国民党抗战殉国的少将

以上将领八十多名,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抗战事迹及殉国经过。放在我案头上的这本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的《国民党抗日殉国将领》早在读大学时已经拜读,可以说,它是国内最早真实客观较全面介绍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殉国将领的专著,让我看到了国民党的“另一面”。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反映国民党抗战的书籍不断面世出版,中国抗日战争的脉络和轮廓日渐清晰。即便如此,二十年来,我一直对《国民党抗日殉国将领》珍爱有加,不时翻阅,既为兴趣,也为教学。 在人们的印象中,国民党就是“刮民党”,贪生怕死。可是在台儿庄战役中,却有这么令人难以置信却又实实在在的一幕:为了夺回失去的阵地,孙连仲下令组织敢死队,出发前,孙连仲给敢死队员分发了不少光洋,可是将士们却把它全扔在地上,拔出大刀,振臂高呼,誓死一战,尔后踏着光洋奔赴前线…… 中华抗暴,气壮山河! 抗日战争是近代百余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打败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年间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三篇

xx家书读后感三篇 导语: 读完后,我默默流泪,不仅是被傅家的书信感动,更是为自己疏忽父母的感情而留下了愧疚的泪水。下面是由为你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三篇,欢迎大家阅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一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 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篇一: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今天,我看了一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这篇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事业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心中。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财产,不惜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喷洒”的意志为抗日战争努力奋斗。五次被抓捕,受尽各种酷刑,他就是不屈服,不向日本鬼子低头。在一次任务中,他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可是在这漫长的五天里,他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呢?渴了就从地上抓一把雪吃;饿了,就把树上的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他就把棉絮或枯草

一口吞下。他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艰苦战斗,最后被残忍的敌人割头刨腹的时候,胃里只有树皮和枯草,没有一粒粮食的踪迹,谁看到这一幕后不会泪流涕下,泪流不止呢? 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 篇二: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翻开《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妈妈给我念了吉鸿昌、姚子青、高志航等一批英雄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和学习的是小英雄夏秋生。1937年8月13日,日本开始攻占上海,11月松江地区沦陷,松江杨家桥小学(现在是中山小学)学生夏秋生目睹日寇烧杀抢掠、鱼肉百姓的暴行,眼看城破屋塌、家毁人亡的惨状,他悲痛万分,在松江方塔壁上写下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面对敌人的屠刀,夏秋生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夏秋生牺牲时只有12岁,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在中山小学树立了夏秋生雕像。有机会我一定让妈妈带我去瞻仰夏秋生的雕像,为他献上一束花。我知道我有娇气、爱哭的弱点,我要向夏秋生学习,学习他临危不惧和大义凛然,克服自己的弱点,做一名坚强勇敢的孩子。 以史为鉴,我们要牢记祖国妈妈曾经经受的凌辱和创伤,维护世界和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篇三: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4篇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4 篇) 重读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正能量。让我们一同感受赤子的爱国热忱,感受普遍战士的为国为家一往无前的豪情,感受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让我们一同怀念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怀念那些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烈们。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从戴安澜将军爱国中,我们应该可以体会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始终保持着爱国爱家的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史中,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击倭寇,有林则徐虎门销烟、抗日战争等可歌可泣的史事和无数的英雄人物。我们每个人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系的,因此要在全面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蓝图,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自己勤政爱民、奋发有为、国之栋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 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可以深刻感受到:一封封家书,呈现出爱国先烈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面对亲情时柔情似水的镜头,让我们永远缅怀,值得学习和敬仰。

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缅怀烈士彪炳史册的功绩,追寻烈士们永垂不朽的精神,通过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来校正我们的价值观取向,校准我们的人生坐标。"重读抗战家书"所提供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契机。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今天,我们从抗战家书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家国情怀是一面震撼人心的镜子,都应对照审视自己,照亮前进的方向。在灵魂深处有所触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感受到学习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的同时,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要担当起应有的爱国责任义不容辞。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3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3篇 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下面整理了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欢迎阅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一)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二) 《傅雷家书》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有关抗日战争的读后感

有关抗日战争的读后感 在抗日战争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常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

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读抗战家书》有感

《读抗战家书》有感 有一种爱,超越陪伴 ——《读抗战家书》有感 刘娟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最无私的爱。只有做了母亲后,才会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我爱孩子,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对孩子的教育、衣食住行总是尽量亲力亲为,工作之余尽量陪伴她。我坚强的认为,陪伴就是最佳的爱。 但是,在战争年代,却有这样一群父母,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们忙于自己的事业,他们不能陪伴孩子成长,不能亲自教育儿女成才。他们的事业就是拯救我们的民族于危难之际,他们把热血、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国家,他们甚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还把自己全部的希冀寄托在儿女身上,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肩负起民族存亡的重任,替他们完成未竟的事业,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抗战家书》中,我读到民族英雄赵一曼在生命的尽头留下的一封家书,这封绝笔信只有短短一百多个字,却字字流露着对儿子的思念与羞愧,满溢着自己以身殉国的坚强意志和对儿子的迫切希冀。她遗恨却不后悔,勇往直前毫无畏惧。信中这样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恨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心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最后一封信带着满腔的爱与希望,将她短促而璀璨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延续下去……她,是一位宏伟的母亲!她对子女的爱不会比今天的我们少一丝一毫。 同样的深情,显现在烈士左权的家书中。

这位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对刚出生才几个月就离别的女儿,从一个深厚刚毅的军事指挥员一变而为慈父,字里行间凝结着对女儿北北冷暖关爱的骨肉亲情。在1942年写给妻子的一封信里,他这样写道:“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的恢复身体,有闲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更多事情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暇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上,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喜悦。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怡悦极了。“短短几句话,却无不透漏着一位父亲对孩子无限的爱和思念。 然后此后的好久,就在同年,37岁的左权将军壮烈牺牲,未能等到抗战胜利与妻女团聚的那天,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小北北。 试问一句,谁不愿享尽天伦之乐?可是自1937年到1945年,八年抗战期间,多少新鲜的生命被凶残地剥夺了,多少美满的家庭被狠狠的拆散了。这场战争中,无数先烈以生命为代价驱逐侵华日军,用忠诚的热血染红了新中国的五星红旗。看看这一封封的家书,到处倾诉着战士们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母的责任与感情,凝聚着他们对家人的羞愧与深爱,更挥洒着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但他们却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最长的旅途,走上了不能回头的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宏伟的胜利,换来了父母子女与兄弟姐妹们的和平与安详!他们以血肉之躯在那场战争中砌成最坚韧的长城,守护着我们宏伟的祖国,守护这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让家人再也不用担心有一天谁会提着刺刀冲进家门,抢走财物,肆意的中华大地上杀戮…… 穿越过历史的硝烟,穿越过时代的隔阂,翻看着这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却足以令我动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需要铭记这段历史,要在血与泪的凄惨经历中发愤图强,永远记住一个国家“如果落伍,就要挨打“,甚至是妻离子散的灭顶之灾;铭记这段历史,更是为了铭记在那场暴虐战争中牺牲的无数生命,无数宏伟的父亲、母亲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