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0-07-13T08:49:49.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徐红辛玉英

[导读]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致残率高,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徐红辛玉英(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6-0214-01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致残率高,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脑卒中的患者中,有20~25%是由颈动脉疾病引起。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脑卒中(CS)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TIA和CS可有效预防脑卒中,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我科自2007年~2009年共为64例患者行颈动脉内支架置入术,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62~85岁,男43例,女21例,有高血压病史者56例,合并糖尿病者28例,实验室检查血脂代谢均为异常。 1.2 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后引入导丝、导管,血管造影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责任血管,确定后,应用脑保护装置,再将支架置入狭窄的颈动脉,再次造影评价支架置入的效果。

2 结果

6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术后出现心率、血压下降2例,穿刺部位血肿1例,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1例,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术前3~5天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比格雷75mg/d。

3.1.2 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

3.1.3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

3.1.4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的病例和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并积极配合治疗。

3.1.5 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如神志、瞳孔、语言、肌力等情况,以便术后进行对比。

3.1.6 术前一日行会阴部备皮并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3.1.7 术前12小时禁食、水,术晨不禁药(降糖药除外)。

3.1.8 术晨行留置导尿,血压高或情绪紧张的患者可在麻醉后再行导尿。

3.2 术中护理

3.2.1 配合麻醉师行静脉全麻。

3.2.2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于手术开始前常规配好阿托品、尼莫通等备用。

术中心率下降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球囊扩张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所致。因此,术前必须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特别应注意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若心功能正常的患者,术中心率下降程度不大,可不予处理,一般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当心率下降至50次/分时应给予阿托品静脉推注。

术中应用尼莫通微量泵静脉泵入以严格控制血压。血压应为基础水平的3/4或2/3数值,血压过低会引起脑供血不足,过高将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3.2.3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吸引装置应处于功能状态。

3.2.4遵医嘱术中规范化给药,达到全身肝素化。术者动作轻柔等规范化操作可有效减少术中栓子脱落。

3.3 术后护理

3.3.1 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3.3.2 继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一般血压维持在110~140/60~80mmHg,心率60~80 次/分。

3.3.3 评估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并与术前对比。

3.3.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过度灌注性脑出血是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术后2~3小时,表现为患者突然昏迷,预后很差。

穿刺部位血肿是血管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常规于术后第二天拔除动脉鞘管,需要患者制动及卧床休息时间均延长24小时。因此需要加强宣教,向患者和陪护人员说明保持平卧位和穿刺侧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可有效减少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对不能配合者,应采取约束带约束等措施。

4 讨论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新开展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术后的精心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36例护理

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36例护理 摘要】总结36例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心 理护理,加强术前准备,术后重视患者体位与活动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加强颅 内高灌注症状、低血压等的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出院指导,以保证 手术成功。36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其中2例出现高血压,2例颅内高压,8例现低心率及低血压表现,1例出现脑梗,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3-10天 出院。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护理;血管痉挛;脑缺血发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303-02 颈动脉狭窄:大多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的狭窄,其发 病率较高,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颈动脉狭窄者约占9%,多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 和颈内动脉起始段。有些狭窄性病变甚至可能逐渐发展至完全闭塞性病变,是引 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医学证实,1/3的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栓子脱落所致[1],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 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占人口死亡的第一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颈动脉狭 窄的治疗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等优势,且 适用于无法耐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及高龄患者,现广泛应用于临床。[2] 选取我院2014年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6.3岁,颈动脉狭窄程度62%-96%, 均有高血压使,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糖尿病8例,术后2例出现高血压,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症,8例现低血压表现,伴或不伴低心率,1例出现脑梗,经治 疗后均康复出院。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耐心地讲解并详细解释相关知识,列 举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成功病例,消除其顾虑、使之理解和配合,避免因情绪 紧张而引起血压升高。[3] 1.2术前准备:完善常规检查;术前3~5d按医嘱予抗凝药治疗;予阿司匹林300mg/天及氯吡格雷75mg/天,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按医嘱给予降压药治疗, 控制血糖;术前12h禁食,6h禁水;备皮,皮试。 2.术后护理 2.1意识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24h持续心电监护,每1h观察记录血压1次。 一般维持血压在90~120/60~90mm Hg,心率50次/min以上。同时注意观察心电 图ST段有无改变。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语言及对侧肢体活动情况,是否头痛,以 便及时发现脑出血和因术中栓子脱落引起的脑梗死及由于抗凝治疗过度或高灌注 所引起的脑出血[4],并时报告医生进行妥善处理。 2.2抗凝治疗护理,为防止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口服,密切注意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大小便颜色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皮下淤血等。协助医生定期监测 凝血功能和血常规。 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1高灌注综合症指当严重的颈动脉狭窄解除后,由于同侧脑组织血流量显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护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柳晨 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1]。我院自2010-10以来共完成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共植入支架38枚,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5~76岁,平均55 岁。其中脑梗死19例,TIA患者13例。有高血压史者26例,合并糖尿病9 例。行脑血管造影证实为有症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术前6h禁食禁水;做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和会阴部备皮;完善常规检查,包括心、 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查,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全项、免疫8项等检查;术前3~5天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即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1/d,及氯吡格雷片75mg,1/d;术前备好必要的导管、器材、脑保护装置及术中用药,对于因担心、惧怕手术而焦虑、失眠或情绪激动的患者可在术前适当给予安定针10mg肌肉注射。 1.2.1 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全身肝素化,先行全脑血管造影, 通过测量靶选择适合病变狭窄长度和直径的球囊和支架,置入导引导管,颈内动脉狭窄病灶远端放置保护伞,做球囊颈扩张后,支架直接定位于狭窄段并释放,再次造影确认支架张开良好。术毕,撤出保护伞、导管、导丝,局部加压包扎,带导管鞘回病房,3~6h后拔出动脉鞘。 2 结果 32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共植入支架38枚,手术均成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所有患者中出现术后穿刺口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3例,下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均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治愈出院。 3.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3.1穿刺部位出血因术前常规使用抗凝药,术中全身肝素化,穿刺点易出血及形成血肿「2」。穿刺部位盐袋加压包扎4h,穿刺侧下肢平伸8h,卧床休息12h。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局部有无渗血、肿胀,术后4h每15min 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波动情况,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和出血,穿刺部位保持敷料干燥。2例穿刺部位渗血,经重新加压包扎,延长盐袋压迫时间,适当减少抗凝药物后,出血停止, 3.2脑血管痉挛由于栓塞材料是一种异物,对血管机械刺激,加之导管在人体内长时间停留,极易诱发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嗜睡、烦躁多语、偏瘫。痉挛越强临床症状越明显。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头痛程度、意识状况、肢体活动情况以避免因脑缺血缺氧时间过长而导致脑神经不可逆性损害,可遵医嘱静脉缓慢滴入罂粟碱,每日60~180mg或尼莫地平针1mg/h,持续静滴,防止血管痉挛。 3.3 栓塞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术后脑梗塞常因栓子脱落而造成,但由于目前使用保护装置,使得栓塞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减少,在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意识、瞳孔、面色、语言及肢体活动变化,严密观察凝血情况,定时检查出凝血时间,备好溶栓抗凝药物,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为溶栓治疗赢得时机。 3.4 过度灌注综合症过度灌注综合症是支架植入术后最严重并发症之一,介入治疗使病变血管开通后,血 流量急剧增加导致脑过度灌注而造成患者不良反应。如出现剧烈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同侧颅内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标签: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护理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的疾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大于70%的患者卒中率可高达13%。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入术(CAS)以其创伤小、痛苦少、易于被患者接受,至今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7月-2010年7月行CAS手术患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53~71岁,5例颈动脉狭窄程度>70%,4例60%~69%,3例50%~59%,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例,顽固性头晕患者3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1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状态及对该项技术的认识程度,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耐心的讲解并详细解释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目的,告知操作方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消除或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使之理解和配合。 2.2 术前护理遵医嘱口服波利维75 mg/d,拜阿司匹林0.1~0.3 mg/d,共7~10 d。术前2 h给予尼莫地平50 ml静脉泵入2~3 ml/h。完成相关辅助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血凝常规、生化全套、乙肝表面抗原,做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沐浴更衣,并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术中怎样配合医生。于手术对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留置针)。遵医嘱禁食、禁水4~6 h,术前30 min 肌注鲁米那。 2.3 术中护理 2.3.1 遵医嘱调节和记录给药时间、剂量、速度和浓度,根据患者血管情况及时更换所需器械、导管或导丝。 2.3.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及肢体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因在导管及导丝推送过程中及支架释放中可刺激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而致心动过缓;可能撕裂血管内膜和斑块使栓子脱落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2]。如出现头痛、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3.3 注意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有无言语沟通沟通障碍、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有无寒战、高热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颈动脉支架专家共识

治疗原则和方法 一、适应症 1、主要适应症:影像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率达到70%并伴有明 确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者;颈动脉狭窄率为50%以上且伴有明 确的溃疡形成和(或)不稳定斑块者。 2、次要适应症:无症状性单侧颈动脉狭窄,管腔狭窄率(直径) 大于80%者;无症状双侧颈动脉狭窄,狭窄直径均大于70% 者;无症状双侧颈动脉狭窄,狭窄直径50~70%,但需要进 行全麻的重大手术者,为预防发生术中脑缺血可在术前行单 侧CAS。 3、特殊适应症:影像检查证实颈动脉完全闭塞,但闭塞段长度 《10mm,且远端流出道通畅且并伴有明确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者,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属特殊适应症。 二、禁忌症 1.严重的神经系统疾患,如病变侧脑功能完全丧失、瘫痪等。 2.颈动脉完全闭塞,病变长度大于10mm,伴有影像证实的血管内 血栓和多段狭窄者。 3.有出血倾向的同侧颅内静脉畸形或动脉瘤,又不能提前或同时 给予治疗者。 4.3个月内发生过颅内出血或4周内发生过大面积脑梗死者。 5.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对比剂过敏等血管造影禁忌者。 三、术前准备

a)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术前必须经影像检查,准确评价颈 动脉狭窄的病变性质、程度及病变范围,有条件者可行脑血流 灌注成像。也需要进行相关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神经系统体 检。临床资料搜集完成后,由至少1名副主任医师组织术前讨 论,以确认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案。本术应按照三级介入手术 标准执行相关规定。 b)签订知情同意书:术前必须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主要内容包 括本术的风险和可能的获益情况。要和患者及家属做好充分的 谈话和沟通,尽可能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c)患者准备:局部麻醉术前6h、全身麻醉术前12h禁饮食。腹 股沟区备皮的等同脑血管造影术前准备。术前应规范性给予抗 血小板药物:术前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和(或)氯吡格雷75mg/次,1次/d,至少3~5d。需急诊手术者,应 在术前6h将上述药物3d的总量一次性口服。除一般性术前准 备外必须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d)器械准备: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做好充分的器材准备。 常用器材将在以下的手术操作要点中简要介绍。 四、治疗方法 a)方法的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直接选择支架植入 术,不推荐做单纯球囊扩张治疗,纤维肌肉结构不良和大动脉 炎引起的颈动脉狭窄首选球囊扩张成形术,扩张术中发生夹层 等并发症时可植入支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行支

3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1、适应症: ⑴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⑵血管狭窄率>60%. ⑶无血管外限制因素(如肿瘤、瘢痕)。 ⑷无严重的动脉迂曲及畸形。 ⑸无明显的血管壁钙化。 ⑹年龄<75岁。 ⑺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2、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或全麻。 3、物品准备: ⑴血管造影包。 ⑵介入材料:5F、6F、8F血管穿刺鞘,150cm泥鳅导丝,260cm交换(超滑)导丝,5F或6F单弯造影导管,5F或6F导引导管、5F或6F猪尾导管、Y阀、微导管、微导丝,远端保护装置、颈动脉支架置入系统,球囊导管,负压泵,高压注射筒、连接管。 ⑶一般材料:5、10、20mL注射器,灭菌手套,三通开关、4把弯止血钳、11号尖刀片、刀柄、持针器、丝线,弹力绷带, 1.5kg盐袋。 ⑷药物:造影剂、肝素钠、局麻药、抢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 ⑸仪器及抢救物品:氧气、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抢救车、除颤仪、高压注射器、加压输注装置、麻醉机。 4、手术体位:平卧位,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外展、外旋。 5、手术配合: ⑴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抢救车,除颤仪,麻醉机。 ⑵准备器械台:开启造影包,将术中所需物品核对开启并规范放置,配制肝素盐水,准备加压输注装置、排气。 ⑶将患者安置于手术台上,胸部约束患者,妥善固定尿管,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路。 ⑷全麻患者按照全身麻醉护理常规协助麻醉师进行全麻插管。 ⑸常规消毒皮肤,协助手术医师铺巾、穿无菌手术衣,套无菌机头套、射线板套,调整空调温度。 ⑹穿刺前实行“瞬间暂停”,核对患者信息,开启并与手术医师核对局麻药物,协助抽吸,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局麻药不良反应。 ⑺血管造影:根据需要递送穿刺鞘、导管、导丝、造影剂,血管鞘置入后,遵医嘱给予肝素化:肝素钠3000u-5000u静脉注射。 ⑻根据需要递送更换动脉鞘、11号尖刀片、导引导管、血管远端保护装置、微导丝、微导管、支架植入系统,及时添加造影剂,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天津市天和医院脑系科马兰聂本津张志明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300050)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在我国占人口死亡的第一位。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1/3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狭窄所致的低灌注或斑块脱落有关。 颈动脉狭窄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粥样硬化斑块钙化致动脉狭窄而导致的脑低灌注或斑块脱落后栓塞脑血管而引起临床症状,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已成为脑卒中一级、二级预防和治疗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1],通过解除颈内动脉血管狭窄,达到改善脑血管供血的目的,但随着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报道越来越多,使我们对CAS 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更加重视。现对我科2009年5月至20101年12月的45例CAS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行CAS患者共45例,其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50~83岁。其中脑梗死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例。原发性高血压30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冠心病9例。术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中-重度狭窄。 1.2 方法 1.2.1 筛选标准:无症状血管管径狭窄程度大于80%,有症状血管狭窄程度大于50%;血管狭窄程度小于50%,但有溃疡性斑块形成,

内膜撕裂、夹层形成;无明显的心、肺功能障碍;脑神经功能损害病史,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2]。 1.2.2血管狭窄的判定标准 测量方法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协作研究组(NASCET)的标准[3],即狭窄率:狭窄段最小直径/狭窄远端血管直径×100%,轻度狭窄30%-49%,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 1.2.3 术前准备 颈部超声、TCD、心电图、胸片及常规化验检查;凝血功能、肝炎标志物,梅毒、艾滋病抗体测定和肝肾功能等检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碘过敏实验;术前3d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lOO mg,波立维 75mg/d,术前6h禁食水,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鲁米那针 0.1g。 1.2.4 治疗方法 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置8F(Cordis公司,美国)动脉鞘,全身肝素化。先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确定病变血管部位、狭窄程度、狭窄段长度、侧支代偿状况。在超滑导丝导引下将8F导引导管置于颈总动脉血管病变部位近端,在路径图引导下将保护装置置于颈内动脉岩骨段,再选择合适的球囊行狭窄段预扩张,造影显示狭窄改善后,将支架(均为Precise支架,Cordis公司,美国) 置入病变血管处,定位准确后释放,再次造影证实支架释放满意,残余狭窄率低于30%。手术顺利。固定动脉鞘,术后6h拔出动脉鞘,严格控制血压。术中、术后全程

颈动脉支架治疗适应证禁忌症

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治疗适应证禁忌症 一、颈动脉狭窄介入手术治疗适应症: 1、症状性患者,曾在6个月内有过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症状(TIA)的低中危外科手术风险患者,通过无创性成像或血管造影发现同侧颈内动脉直径狭窄超过50%,颈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小于6%; 2、无症状患者,通过无创性成像或血管造影发现同侧颈内动脉直径狭窄超过70%,颈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小于3%; 3、对于颈部解剖不利于CEA外科手术的患者应选择CAS,而不使用CEA。 4、对于TIA或轻卒中患者,如果没有早期血管重建术的禁忌证,可以在事件出现2周内进行干预。对于大面积脑梗塞保留部分神经功能患者,应在梗塞至少2周后再进行CAS治疗。 5、CEA术后再狭窄,症状性或无症状性狭窄大于70%。 6、CEA高危患者:年龄大于80岁;心排血量低(EF<30%);未治疗或控制不良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近期心梗病史;不稳定心绞痛;严重COPD;对侧颈动脉闭塞;串联病变;颈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等。 7、急诊患者,如假性动脉瘤;急性颈动脉夹层;外伤性颈动脉出血。 8、颈动脉血管重建术不推荐应用于已有严重残疾的脑梗死患者中。 二、颈动脉狭窄介入手术治疗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无症状颈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 相对禁忌证: (1)3个月内有颅内出血;

(2)伴有颅内动脉瘤,并且不能提前或同时处理者; (3)2周内曾发生心肌梗死或较大范围脑梗死; (4)胃肠道疾病伴有活动性出血者; (5)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6)对肝素、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类药物有禁忌者; (7)对造影剂或所使用的材料或器材过敏者; (8)有严重心、肝、肾、肺疾病; (9)血管迂曲或变异,导管或支架等输送系统难以通过; (10)血管病变广泛或狭窄范围过大; (11)血管炎性狭窄,广泛的血管结构异常; 三、颈动脉狭窄介入手术治疗可能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包括穿刺点的并发症,栓塞、血栓形成和高灌注脑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心动过缓、低血压、血管损伤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病变处血管、操作路径血管及远端血管的损伤,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支架内再狭窄等;导管、导丝断裂及所致并发症;造影剂过敏;穿刺点血肿、瘀斑、假性动脉瘤或夹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四、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技术路线: (一)、术前准备:1.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术前必须经影像检查,准确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病变性质、程度及病变范围,有条件者可行脑血流灌注成像。也需进行相关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临床资料搜集完成后,由至少1名副主任医师组织术前讨论,以确认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案。本术应按照三级介入手术标准执行相关规定。

2020年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版)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 年版) 指标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 mRS 评估率(NEU-CAS-01) 定义:单位时间内,术前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数占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总数 的比例。 计算公式: 术前行mRS 评估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数× 100% 术前mRS 评估率同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规范化评估的现状。 说明:mRS参照《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 指标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颈动脉无创影像评估率(NEU-CAS-02) 定义:单位时间内,术前行颈动脉无创影像评估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数占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术前行颈动脉无创影像评估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数 =× 100%术前颈动脉无创影像评估率同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规范化 评估现状。 说明:颈动脉无创影像评估包含:颈部血管彩超、颈动 脉 CTA、颈动脉 CE-MRA、颈动脉 MRA。 指标三、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指征符合率(NEU-CAS-03) 定义:单位时间内,符合手术指征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患者数占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符合手术指征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数× 100% 手术指征符合率同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总数 (一)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指 征符合率(NEU-CAS-03A)。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符合手术指征治疗人数× 100%支架置入术手术指征符合率同期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总人数 (二)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指 征符合率(NEU-CAS-03B)。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符合手术指征治疗人数× 100%支架置入术手术指征符合率同期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总人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规范化开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情况。 说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指征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 学会《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2017 年版)。

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介入室护理

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介入室护理 发表时间:2018-12-17T14:25:38.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5期作者:王浙烽陈小群[导读] 脑卒中是造成死亡的重要病因,其中缺血性卒中占43.7%~80.5%,20%~30%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1],所以,颈动脉狭窄必须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脑卒中是造成死亡的重要病因,其中缺血性卒中占43.7%~80.5%,20%~30%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1],所以,颈动脉狭窄必须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有研究证实,在有效性、安全性、成本上而言,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无明显差异,而对于高龄患者而言,CAS的适用程度和近期获益有明显优势[2]。CAS术微创、安全、疗效直观等特点更易被患者接受。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放射介入中心收治85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施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效果明显,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255-0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5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狭窄均大于70%,其中男77例,女8例;年龄49~89岁,其中脑梗塞23例,TIA3例,狭窄程度70%~99%。全部患者均成功释放支架,其中2例出现明显心率下降,6例出现明显血压下降,5例同时出现明显心率、血压下降,1例出现急性血栓形成,及时对症治疗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1.2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全过程心电监护,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所选股动脉,置入动脉鞘后,通过导丝的导引将导管置入,对颈动脉进行造影,评估狭窄程度,将保护伞释放至狭窄段远端,然后对狭窄段进行适度扩张,选择型号适合的支架植入,最后进行造影评价效果。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很多患者进入介入室后会有紧张焦虑的表现,对于手术缺乏相应的了解,也担心术中的疼痛情况,而术中会植入金属支架,患者对此会有一定的顾虑,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环境,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做好疼痛评估,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放松心情消除顾虑,防止血压过高。 2.2 术中配合 2.2.1给予患者平卧位,头圈固定头部,使其双手伸直放于两侧并挡板保护防止坠床。心电监护,双鼻导管吸氧,开通静脉通路以便术中给药。术中全程关注加压袋的压力变化与液体是否足够,严禁有气体进入,液体不足时随时更换。 2.2.2控制患者血压在合适范围,保持收缩压在100~110mmHg,患者术中如果血压过高,会造成急性脑出血等并发症,而且由于术中要定时给以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所以一旦出现脑出血,并发症都会比较严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如患者出现血压过高,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 2.2.3备好所需的急救药物与手术耗材。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意识,如有明显变化,立即提醒医生,特别是在进行球囊扩张狭窄段和支架释放时,需提高血压的监测频率。最重要的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为防止血栓形成术中常规使用肝素,首次使用按照600单位/千克体重,之后每小时给予1000单位肝素。 2.3 术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心率与血压的明显下降多发生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时,反应程度各有差异,这两者也是发生最多的并发症。在进行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提高心电监护中对血压的监测频率,若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明显立即提醒手术医生,可以遵医嘱给予0.5~1mg阿托品提高心率,多巴胺、阿拉明升高血压。而当术中发生血压严重下降,甚至低血压休克时,应高度警惕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若有则给予抗休克治疗。本组共出现2例较明显的心动过缓,6例发生较明显的低血压,5例同时出现心动过缓与低血压,在患者生命体征发生明显改变后立即通知手术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后患者症状缓解,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无不适主诉。 (2)脑缺血在进行球囊扩张时,会使脑血流量减少,发生脑缺血危象,主要表现为一过性黑蒙、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操作医生会在此时询问患者感受,如有症状则立即停止扩张,嘱咐患者用力咳嗽并加大吸氧量。 (3)脑血管痉挛由于频繁操作刺激到血管壁,从而诱发脑血管痉挛,其主要表现为打呵欠、一过性意识丧失、嗜睡等。对此,在手术开始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微泵泵入,用以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在手术中,常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有无不适主诉,由于术中常规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微泵输注预防脑血管痉挛,本组并无此反应。 (4)脑栓塞在置人动脉鞘、造影导管与导丝的进出、球囊扩张、释放支架等过程时,都可能撕裂血管内膜与斑块,导致栓子脱落引发脑梗死,患者可出现昏迷、瘫痪等症状,因此术中应经常与患者交流,同时观察患者面色、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的变化,随时准备应急处理。本组有1例发生急性栓塞,遵医嘱予以替罗非班注射液静脉推注与微泵维持,观察栓塞情况,栓塞消失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未出现后遗症。 (5)动脉夹层形成操作过程中由于导丝导管的反复进出、用力过大、球囊扩张等,导致内膜撕裂而形成夹层动脉瘤。 (6)皮下血肿手术结束,辅助医生给予患者穿刺处加压包扎,包扎前观察止血情况与穿刺处皮下是否出现血肿,确定已止血再包扎。 3.术后宣教 嘱咐患者术后沙袋固定加压止血6小时,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卧床休息24小时,翻身时术侧肢体不可用力,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情况,如包扎处见血或出现皮下血肿,立即呼叫护士,避免增加腹部压力,咳嗽时需用手紧压伤口,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便秘。给予患者一份相应的宣教手册。 4.小结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0-07-13T08:49:49.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徐红辛玉英 [导读]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致残率高,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徐红辛玉英(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6-0214-01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致残率高,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脑卒中的患者中,有20~25%是由颈动脉疾病引起。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脑卒中(CS)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TIA和CS可有效预防脑卒中,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我科自2007年~2009年共为64例患者行颈动脉内支架置入术,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62~85岁,男43例,女21例,有高血压病史者56例,合并糖尿病者28例,实验室检查血脂代谢均为异常。 1.2 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后引入导丝、导管,血管造影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责任血管,确定后,应用脑保护装置,再将支架置入狭窄的颈动脉,再次造影评价支架置入的效果。 2 结果 6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术后出现心率、血压下降2例,穿刺部位血肿1例,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1例,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术前3~5天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比格雷75mg/d。 3.1.2 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 3.1.3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 3.1.4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的病例和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并积极配合治疗。 3.1.5 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如神志、瞳孔、语言、肌力等情况,以便术后进行对比。 3.1.6 术前一日行会阴部备皮并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3.1.7 术前12小时禁食、水,术晨不禁药(降糖药除外)。 3.1.8 术晨行留置导尿,血压高或情绪紧张的患者可在麻醉后再行导尿。 3.2 术中护理 3.2.1 配合麻醉师行静脉全麻。 3.2.2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于手术开始前常规配好阿托品、尼莫通等备用。 术中心率下降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球囊扩张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所致。因此,术前必须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特别应注意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若心功能正常的患者,术中心率下降程度不大,可不予处理,一般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当心率下降至50次/分时应给予阿托品静脉推注。 术中应用尼莫通微量泵静脉泵入以严格控制血压。血压应为基础水平的3/4或2/3数值,血压过低会引起脑供血不足,过高将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3.2.3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吸引装置应处于功能状态。 3.2.4遵医嘱术中规范化给药,达到全身肝素化。术者动作轻柔等规范化操作可有效减少术中栓子脱落。 3.3 术后护理 3.3.1 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3.3.2 继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一般血压维持在110~140/60~80mmHg,心率60~80 次/分。 3.3.3 评估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并与术前对比。 3.3.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过度灌注性脑出血是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术后2~3小时,表现为患者突然昏迷,预后很差。 穿刺部位血肿是血管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常规于术后第二天拔除动脉鞘管,需要患者制动及卧床休息时间均延长24小时。因此需要加强宣教,向患者和陪护人员说明保持平卧位和穿刺侧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可有效减少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对不能配合者,应采取约束带约束等措施。 4 讨论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新开展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术后的精心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