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选择

第三章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选择

第三章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选择
第三章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选择

第三章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中国社会现代化,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社会现代化的300年,是西方社会崛起和繁荣的300年,是东方社会衰落和追赶的300年。在公元1700年,在社会现代化启动的前夕,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略高于美国(表1-1)。在公元2001年,美国社会现代化水平已明显超过中国。例如,2001年我国城市化尚未完成(约为37%),9年免费义务教育尚未普及,而美国已进入信息化和郊区化阶段,信息化和郊区化率都超过50%。在21世纪,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国家目标。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将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前两步目标已经完成,第三步战略已经开始。第三步战略是以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为参照的。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遵循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同时研究选择我国自己的现代化路径。我们认为,在21世纪全面实现现代化,必然包含实现社会现代化;中国要实现社会现代化,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图3-1),可以作为一种战略选择。这种运河路径预计,我国社会现代化水平将在21世纪末进入世界前20名。

第一节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国际环境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成败,不仅决定于自身的努力,也与国际环境紧密相关。社会现代化是全球性的和长期性的,任何国家的社会现代化,都不能超越历史和国际环境而孤立进行。事实上,那些成功的和先行的国家,多数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国家。社会现代化是一场国际竞赛。要想赢得比赛,仅靠自身的奋斗是不够的。认清世界环境,掌握竞赛规则,选择恰当策略,同样关系重大。我们需要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国际环境,进行仔细的审视和分析。下面,就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环境三个角度,谈谈我们的认识。

一、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概述

世界范围的社会现代化,可以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算起,迄今约有近300年历史。过去300年的历史证明,世界社会现代化有自己的基本规律和内在逻辑,正如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所言:“世界不会以跳跃的方式前进。”在过去的300年里,社会现代化的先行国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社会现代化的后进国家,获得了历史性进步,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示。

1、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社会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种社会变迁,它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脚步,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虽然社会现代化是18世纪开始的,但社会现代化的相关思想,早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时期就已经产生和传播。过去300年的社会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的史实,创造了当今的社会。简单而言,社会现代化有自己特定的内涵、领域、范围、时间、阶段、性质、特征、原理和路径等(表3-1)。

表3-1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方面社会现代化的内涵、范围和特征

内涵社会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领域发生的一种革命性社会变迁,它有6个基本内涵:①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社会转型、②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

续提高、③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深刻变化、④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提高、⑤国内社会福利与

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⑥国际社会竞赛和地位变化(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

国际竞赛)

领域3大分领域: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

12个子领域:人口、家庭、居住、卫生,教育、劳动、收入、贫困,休闲娱乐、交通通信、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

范围2次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型

4个层次:上述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观念的变化

4个方面:上述转型过程中的社会进步、社会适应、社会转型、国际社会竞赛和地位变化

2个角度:国内(生活质量、社会效率、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社会转型)、国际(国际社会竞赛)时间大约时间为400年(1763~1970~2100),22世纪还会有新变化

阶段2大阶段和6次浪潮:第一次社会现代化(1763~1970)、第二次社会现代化(1970~2100)

性质4种特性:一种社会变迁、一个历史过程、一场国际竞赛、两种变化(国内绝对和国际相对变化)特征12个特征:相对可预期的、全球的、长期的、有阶段的、进步的、积极性适应、转型的、系统的、不平衡的、复杂的、国际竞赛、不可逆的世界趋势

原理10个原理:进程不同步、分布不均衡、结构稳定性、地位可变迁、路径可选择、行为可预期、需求递进、效用递减、状态不重复、中轴转变原理

路径3条基本路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路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路径、综合社会现代化路径12个子领域的路径:人口等12个子领域的现代化路径

很显然,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把握。

(1)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社会转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活方式和观

念的深刻变化、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提高、国内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以及国际社会地位的明显变化等。

(2)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从18世纪到21世纪的400年里,社会现代化包括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两大阶段;22世纪还会有新变化。

(3)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400年的国际竞赛,包括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4)社会现代化具有绝对和相对两个视角。如果说,社会现代化的国内进程是绝对社会现代化,那么,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地位变化过程就是相对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既是社会领域的国内社会变迁,又是社会领域的国际竞赛和地位变化。

2、世界社会现代化的特征和规律

世界社会现代化的本质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在本报告第二章,我们归纳了社会现代化的12个基本特征和10个基本原理。

社会现代化的12个基本特征是:相对可预期的、全球的、长期的、有阶段的、进步的、积极性适应、转型的、系统的、不平衡的、复杂的、国际竞赛、不可逆的世界趋势。

社会现代化的10个基本原理是:进程不同步,分布不均衡,结构较稳定,地位可变迁,行为可预期,路径可选择,需求递进,效用递减,状态不重复和中轴转变原理。

下面,不妨以社会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进程不同步原理为例,略做说明。

(1)社会现代化是有阶段的。在18~21世纪期间,社会现代化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和六次浪潮(表3-2)。每一个阶段和浪潮的内涵,不仅是不同的,而且是递进的。它们是由知识创新(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知识创造和新知识首次应用)和扩散推动的。

(2)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同步原理。在18~21世纪期间,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同步性发生在各个方面。例如,国家和地区社会现代化的不同步,社会领域各分领域和子领域的不同步,社会指标的不同步,社会现代化起步时间、速度和完成时间的不同步等。由于进程不同步性,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现代化水平差距始终存在,而且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3、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全面总结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将大大超出本报告的容量。所以,下面重点分析对我们借鉴意义比较大的经验,供大家讨论。

(1)社会现代化既是一种历史必然,又是一种社会选择。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言,社会现代化既是一种历史必然,也是一种世界潮流,代表了人类文明前进的一个方向。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而言,社会现代化既是一种社会选择,也是一种历史责任。选择了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就需要承受社会现代化的责任和结果。没有选择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它们不需要承担社会现代化的责任,但必须承受其选择的结果。这种结果大约是:停留在传统农业社会或原始社会阶段(表3-3),与人类文明前沿的差距与日俱增。

(2)社会现代化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社会现代化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遵循客观规律。波浪式前进就是一个重要规律。它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波动性、经济运行的波动性、人类思想和认识的波动性(创新和守旧的对抗)等。

(3)社会现代化的重大进展,依赖于重大创新和扩散。在人类文明前沿,社会现代化更多是一种自然演化,但自然发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由创新和扩散等推动的。事实上,社会现代化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是重大创新和扩散的结果。

(4)社会现代化有三个来源:继发、折转和创新。首先是对传统社会的部分继发(继承和发展),如科技知识和社会道德等;其次是对传统社会的部分折转(否定和转折),如城市化和郊区化等;其三是知识和制度创新,如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等。在社会现代化不同阶段,三大来源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在社会现代化的初期,三大来源的重要性大体相当;在中期,继发和创新更重要;在后期,创新的重要性最大。

(5)社会现代化不仅是社会进步,还有社会正适应。社会现代化,不仅有社会进步,如生活质量、社会效率、国民素质、社会福利、社会公平的提高等;也有社会正适应,如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变化等。有些社会适应,如信息化和休闲化等,同时反映了一种社会进步;有些社会适应,如家庭小型化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反映的仅是一种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社会变化。

(6)社会现代化具有“后发效应”。根据过去300年的历史经验,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先发型”和“后发型”;其中,社会现代化的“先发型国家”具有“竞争优势”,因为它可以引导世界潮流、利用世界资源和制定世界规则;“后发型国家”具有“后发效应”,因为它可以借鉴和利用“先发型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减少失误。但在国际社会竞赛中,“后发效应”的作用不能被过高估计,因为引进技术是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影响因素很多;“后发型国家”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和鉴别能力,谨防落入“被利用、操纵和误导”的国际陷阱。

(7)社会现代化没有最佳模式,只有合理选择和路径依赖性。社会现代化的实质是相同的,但形式是多样的。社会现代化的方向是相同的,但路径是多样的。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是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同的,公共卫生体系是不同的。

(8)社会现代化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相对的和地位可变的。社会现代化具有结构稳定性和地位可变性。过去300年历史表明,社会现代化的世界结构是基本稳定的,大约20%

的国家是社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大约80%的国家是社会现代化的后进国家;不同国家的国际社会地位是可以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例如,在1960~2003年的43年里,大约88%的发达国家和90%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化,约12%的发达国家降级为发展中国家,约6%的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包括中等、初等和欠发达国家。

二、世界社会现代化的现状概述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世界社会现代化的规律和特征,可能有别于过去的世纪。毕竟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有本质的差别。但是,社会现代化的国际竞赛,仍将进行下去。国际竞争,仍是我们必须面对和经历的挑战。在21世纪社会现代化的国际竞赛中,每一个国家都需要认清比赛的起点、终点和跑道,并选择自己的路径。可以形象地比喻,比赛的起点,就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现状;比赛的终点,就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景;比赛的跑道:就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了解世界社会现代化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认清21世纪国际竞赛的起点和现实环境。一般而言,世界社会现代化的现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把握。首先是社会现代化分领域的现状分析,其次是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现状分析,其三是不同国家的社会现代化的特征分析。

1、世界社会现代化分领域的现状分析

社会现代化涉及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3大分领域和12个子领域。本报告第一章第三节分析了2001年截面3大领域的84个指标的现状。2001年世界社会现代化分领域的突出特点是发展不同步、社会不平等,国际和国内社会差距广泛存在。下面,就以人口和寿命为例。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UNESCO 2004),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5亿土著居民(Indigenous Population),他们生活在70多个国家,讲着5000种语言;其中,大约520万人仍然(或曾经)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属于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约占世界人口的0.08%(表3-4)。

2001年,世界上大约15%的人(9亿)生活在知识社会,68%的人(41亿)生活在工业社会,18%的人(约11亿)生活在农业社会;在评价数据完整的122个国家中,18%的国家(22个)进入知识社会,74%的国家(90个)处于工业社会,8%的国家(10)和许多地区处于农业社会;同时大约有188个土著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表3-5)。

社会不平等是世界性的,在发达国家也广泛存在。例如,2000年OECD国家平均10%的人口生活在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之下,美国17%的人口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之下(OECD 2005)。2003年美国土著民族人口约为328万,其中,50多个土著民族社会和数万人仍然(或

曾经)以狩猎采集为生,30多个土著民族和少数民族社会仍然是传统农耕社会(表3-6)。

目前,平均预期寿命的国际差距非常大。在1750年,4个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为32岁;在1950年,平均预期寿命的最大值是72岁,最小值是32岁,相差40岁;在2003年,平均预期寿命的最大值是82岁(日本),最小值是36岁(赞比亚),相差45岁(表1-15)。2003年非洲国家赞比亚的人均预期寿命,尚不到日本人均预期寿命的一半。

2、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现状分析

本报告第四章对过去5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定量评价。其中,关于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评价结果,反映了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现状。

2003年,大约有52个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总数的

40%;79个国家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总数的60%;23个国家已经进入第

二次社会现代化,约占国家总数的18%。根据社会现代化的信号指标综合判断,挪威等8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发展期,法国等15个国家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巴西等40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过渡期(其中23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波兰等31个国家处于成熟期,中国等28个国家处于发展期,印度等13个国家处于起步期,乍得等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表3-7)。

表3-7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分布

注释: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基本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90分。过渡期的40个国家中包括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23个国家

根据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分组,挪威等20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西班牙等33个国家属于中等发达国家,泰国等17个国家属于初等发达国家,中国等61个国家属于欠发达国家。其中,非洲100%的国家(38个)是初等发达或欠发达国家;美洲54%的国家是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46%的国家是初等发达或欠发达国家;亚洲30%的国家是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70%的国家是初等发达或欠发达国家;欧洲74%的国家是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26%的国家是初等发达或欠发达国家(表3-8)。

3、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国家特征分析

(1)发达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多种模式

在过去300年里,社会现代化的先行国家的路径和模式有许多的差异。例如,北欧国家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国家和自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和义务教育系统也有许多不同。发达国家的总趋势是先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后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目前已全部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在21世纪,它们将全力推进第二次社会现代化。

(2)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多种选择

在过去300年里,发展中国家是社会现代化的后进国家,它们基本是学习和引进先行国家的知识和经验,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在21世纪,发展中国家有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继续推进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将来再向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转变。第二种选择是放弃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直接进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第三种选择是两次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走综合社会现代化之路。相对而言,第一种选择是保守的,第二种选择是激进的和可行性比较低的,第三种选择是积极的和有希望的。

三、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景概述

21世纪社会现代化的国际竞赛,将决定每一个参赛者的前途和命运。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景分析,既可以使我们明确这场比赛的前景和“目标”,也可以使我们认清未来的世界环境和自己的历史任务。中国是社会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如果缺少对世界社会现代化前景的认识,是不可能了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未来国际环境和前景的。

诚然,21世纪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景分析是一个大课题,需要专门的研究。根据过去30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经验,结合21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可以对21世纪的社会现代化的前景做出大致的预测。但是,要对21世纪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前景做出全面的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超出了本报告的容量。这里只能寻找替代方案,对若干关键问题进行预测,如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和中等水平进行预测,从而明确这场国际竞赛的世纪“目标”,为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前景和未来国际环境提供基础。

1、21世纪社会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

假设21世纪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平均速度与20世纪后30年的平均速度大致相当,那么,可以对21世纪的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进行估算。虽然这种估算不可能准确,因为社会现代化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它为分析世界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前景提供了一种方法。

(1)2050年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预期水平

根据本报告第四章的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评价结果,2003年有31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有100个国家没有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按照它们1970~2003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计算,剔除数据不稳定的国家,2050年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将大约达到84个(表3-9)。当然,这种估算只有一定参考意义,因为这些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增长率会发生变化,根据过去的增长率估算它们未来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是不准确的。

表3-9 21世纪世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估计(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个数)

注释:按照国家1970~2003年(或者1990~2003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估算国家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时间。具体计算见附表2-2-6。未来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增长率肯定会发生变化,本表的计算仅有参考意义

(2)2050年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预期水平

首先,根据理论进行推导。

根据本报告第四章的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评价结果,2003年有23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另有48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或成熟期。

根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世界现代化先行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进程平均大约需要130年左右;其中,起步期需要20~30年,发展期需要20~30年,成熟期需要30年,过渡期需要50年左右。根据1970~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评价结果,世界社会现代化先行国家完成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大约用了20~30年时间。

如果不发生重大意外,2003年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23个国家(其中8个处于发展期),2020年前后部分国家将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2050年前后部分国家将达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部分国家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在2100前部分国家将完成第二次社会现代化。

2003年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过渡期或成熟期的48个国家,如果发展顺利的话,其中部分国家将在2010年左右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在2030年左右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在2060年前后达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

其次,根据历史经验进行推算。

根据过去的经验,计算有多少国家将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有两种估算方法。

估算一:根据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来估算。假设没有进入第二次社会

现代化的国家,在未来能够大致保持它们1990~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那么,它们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2003年的100分的时间,就可以作为它们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参考时间。因为,2003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它们的平均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100分。根据这种计算,剔除最不发达国家和数据不稳定国家,2050年大约有54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表3-11)。

估算二:根据过去30年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绩进行估计。在1970~2000年期间,平均每10年约有7个国家加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行列。假设,在2000~2100年期间,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能够取得与过去30年大致相当的成绩,保守一点,平均每10年有4个左右国家加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行列,它们基本上按照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阶段前进,那么,在2000~2050年期间,大约有20个左右的国家,新加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行列;2050年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总数将达到43个左右(表3-10)。

表3-10 21世纪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估计(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个数)

注释:M ss国家,指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M fs国家,指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根据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绩估算:预计在2001~2100年期间每10年有4个左右国家加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行列;预期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起步期平均用20年,发展期平均用30年,成熟期平均用30年。根据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增长率估算:根据国家1990~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估算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2003年100分的国家个数(即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的国家个数),剔除最不发达国家和数据不稳定国家。具体计算见附表2-3-6。本表数据是根据过去30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经验的“直线外推”,由于未来50~100年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直线外推只有一定参考意义

(3)20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主要指标的预期水平

首先,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预期水平

前面已经分析过,2050年将有大约84个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达到100分。

其次,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预期水平

要预期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前沿水平,需要选择合适的国家样本。本报告第一章社会时序分析选择规模比较大的8个发达国家作为样本;第四章世界社会现代化评价发现2003年有6个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100分,并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扣除重复的国家,这些国家共有12个,它们是澳大利亚、丹麦、德国、法国、加拿大、美国、挪威、日本、瑞典、芬兰、意大利和英国。这12个国家可以作为分析样本。

在过去33年的不同阶段,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增长率是不同的。我们分别按照1970~2003年、1980~2003年和1990~2003年三个阶段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来估算12个发达国家未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水平(表3-11)。2050年世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先进水平大约为277~361分,是2003年的2.8倍至3.6倍。2050年12个发达国家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大约是2003年的1.5倍到6倍。

其三,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预期水平

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以发达国家当年平均值为参考值,每一年的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最高值都是100分。所以,预期世界社会前沿的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的水平,没有实际意义。

其四,社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预期水平

社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有24个。在过去33年里,发达国家的许多评价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其中,成人识字率等5个指标已经达到饱和,汽车普及率等4个指标已经接近饱和(表3-12)。所以,我们只需要估算其他15个指标的水平。

在过去33年里,15个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增长率不同。除医疗服务和公共教育费用指标外,其他指标1990~2002年期间的增长率是比较低的,1970~2002年期间评价指标的增长率是比较高的。如果用1990~2002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进行估算,将是一种比较保守的估算;用1970~2002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进行预测,就是一种比较大胆的估算。

为谨慎起见,我们采用1990~2002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进行估算。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期的可能性,对健康寿命、婴儿死亡率、人均GDP(PPP)、人均GNI(PPP)、医疗服务、人均教育费用、大学普及率、人均信息费用、因特网普及率和农业劳动力比重等10个指标的年增长率作了少量的下调。如果其他指标保持1990~2002年的年均增长率,2050年高收入国家社会现代化指标的平均水平如表3-13。它们代表了20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可以为中国制定社会现代化政策性目标提供参考。

表3-13 21世纪社会现代化指标世界先进水平的一种估算(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一种估算)

注释:健康寿命、婴儿死亡率、人均GDP(PPP)、人均GNI(PPP)、医疗服务、人均教育费用、大学普及率、人均信息费用、因特网普及率和农业劳动力比重等10个指标的年增长率作了少量的下调,即按照低于1990~2002年的增长率估算。2060年以后的就业结构需要专门研究,表中数据仅为一种计算结果

2、21世纪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

关于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可以有多种理解。(1)世界银行根据人均收入将国家分成三组:高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其中,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可以代表一种中等水平。(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人均寿命、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等三个指标)将国家分成三组:高人类发展水平、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和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其中,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的水平也可以代表一种中等水平。(3)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1999》中把国家分成三组:比较发达国家、比较不发达国家和最

不发达国家;其中,扣除最不发达国家后的比较不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可以算作一种中等水平。(4)《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建议,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将国家分成四组: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分别对应于高现代化水平、中高现代化水平、中低现代化水平和低现代化水平国家;其中,中等发达国家是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低于发达国家下限的国家,它的水平也是一种中等水平。

根据本报告第四章对过去3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评价结果,过去33年中等收入国家平均社会现代化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3-14),说明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的社会差距比较大,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非常大。

综上所述,本报告认为,把“社会现代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下限(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8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组国家的社会现代化水平”,理解为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水平,是比较合适的。

(1)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水平

根据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分组,2003年社会发达国家20个、社会中等发达国家33个、社会初等发达国家17个和社会欠发达国家61个。

33个社会中等发达国家的社会现代化水平大体是: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超过37分,低于80分(表3-15);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一般超过88分(除阿尔巴尼亚外);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一般超过38分(除黎巴嫩等6个国家外)。

表3-15 2003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

国家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人均GDP(PPP)西班牙100 76 76 22391

韩国100 72 68 17971

希腊100 69 53 19954

葡萄牙100 69 62 18126

阿根廷99 49 61 12106

马来西亚97 45 50 9512

俄罗斯99 43 47 9230

墨西哥98 42 38 9168

土耳其88 40 36 6772

巴西95 38 56 7790

高收入国家100 100 100 29570

中收入国家89 27 35 6110

世界平均88 37 38 8260 注释:人均GDP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数值

(2)20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

①估算20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的上限

根据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的界定,它的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上线是80分,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80%。根据前面的估算(表3-11),2050年高收入国家平均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277~361分。如果这种估算成立,那么,20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水平的上限为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289分,它的下限为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102分(表3-16)。上限比2003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值高出189分,下限比2002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值高2分。

表3-16 20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的估计

注释:以2003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值100点为基准计算

②估算20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的底线

20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水平的底线是2050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平均值。2050年世界平均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估算有两种方法。

其一,按照世界社会发达国家水平与世界平均值的差距估算。假设2050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值与世界平均值的差距,与2003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值与世界平均值的差距,大体上没有扩大,那么,2050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平均值大约为2050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37%,即102~134分(表3-17)。如果世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差距没有拉大,这个估算就接近于实际值;如果差距拉大,这个估算就偏高。

其二,按照1980~2003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平均值的年均增长率估算2050年的世界平均值。2050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平均值约为62~67分(表3-17)。显然,这种估算结果,比第一种估算结果要低很多。主要原因是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不同。在过去23年里,高收入国家平均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2~2.77%,世界平均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15~1.28%,前者比后者快很多。按照不同的年增长率估算未来50年的水平,就会出现差异。

表3-17 2050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平均值的预期水平(第二种估算)

注释:以2003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值100点为基准计算

综合两种估算结果,2050年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世界平均值大约为62~67分至102~134分,平均大约为100分,这是20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的底线,大约相当于2003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值。

③推算20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水平的阶段

2003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发达国家,分别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韩国已经达到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期或成熟期。如果它们到2050年仍然是中等发达国家,那么,2050年它们的社会现代化的阶段如何呢?

假设,它们未来50年社会现代化的年增长率大致维持(不低于)1980~2003年的年均增长率,遵循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阶段规律,那么,2003年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的社会中等发达国家,将可能在2020年左右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在2050年左右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2003年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过渡期的社会中等发达国家,将可能在2010年左右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起步期,在2050年以前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发展期;2003年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成熟期的社会中等发达国家,将可能在2050

年以前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

在20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水平的国家将全部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

④20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水平的估计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可以大致描述20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水平。

20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大体是:全面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全部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低于20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的下限和高于世界平均值,即在62~102分和289分之间;其中,部分国家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成熟期、部分国家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或起步期(表3-18)。

表3-18 20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的估算

2002年中等水平2050年中等水平

水平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小于80、大于37分第二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小于289、约大于100分

阶段部分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部分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过渡期或

成熟期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

处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发展期或起步期

注释:以2003年高收入国家平均值100分为基准计算,2050年中等水平估算下限约为62~134分

简单而言,2050年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中等水平,大体相当于2003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与2003年高收入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平均值大体相当。也就是说,社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大体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50年。

中国现代化论文

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进行了描述及理论介绍,同时就笔者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从探讨我国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存在的不足与现状提出了一些观点与看法,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与构想。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必经阶段。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加大对我国现代化的研究力度是当前的趋势与重点。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内涵,体制,理性,小政府、大社会,公民素养 一、定义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涵义又是什么呢?笔者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找到了如下几种定义。第一种认为所谓中国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近代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还有的观点认为现代化(近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其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吴增基等人认为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上述的定义有的是国内通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及一些主流公认的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 笔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完整的关于现代化的解释。 “首先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有四层含义。第一、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根本转变,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二、社会现代化也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18到21世纪的400年里面,世界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22世纪还有新的发展。第三、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国际竞赛,它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追赶达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第四、社会现代化有国际、国内,相对和绝对两层概念。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为什么?因为社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人认为所谓的社会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概念,无所不包,而我们研究的社会特指社会领域,是小社会,它包括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12个分领域。在国家现代化里面,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都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没有经济现代化,没有社会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同时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而社会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社会现代化、人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笔者认为这一阐释更加具体与全面,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解释。 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8.09.07 钟伟——中国经济的“不可能三角”及政策选择

中国经济的“不可能三角”及政策选择 钟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 2018-09-07 ] 在国际经济学当中,有一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即政府不太可能同时兼顾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管制和固定汇率制这三个目标,只能三者取其二,这通常被称为蒙代尔三角或者克鲁格曼三角,或者说,从政策可置信和可持续角度观察,我们只能选择角端解,难以选择中间解。 新近有研究者指出,考虑到国际金融周期,传统的不可能三角将被“二元悖论”所取代,即无论选择怎样的汇率制度,一国央行不可能兼顾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的资本管制。 尽管如此,在真实的金融世界中,新兴国家的央行总是试图在“不可能三角”中选择一些中间地带,例如一定程度的汇率弹性和资本管制,以换取相当程度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这种“中间解”在危机来袭时往往会迅速滑向“角端解”,新近新兴市场的货币动荡显示,几乎所有危机中的央行最终都选择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管制,而不得不放弃汇率。当然,根据“二元悖论”,在开放经济下,央行同时选择这两项也是不太可能的,最终一国会被迫考虑,它是暂时和国际经济脱钩以自保,还是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管制中再被迫二选一。 同样地,在宏观经济中,我们观察到类似现象,也许中国经济面临着其独特的“不可能三角”,在稳定经济增长,改善实体经济和压降金融杠杆这三个目标中,有可能难以完全兼顾,而只能三选其二。这局限了可行的政策搭配,大约有三种搭配。 搭配一:如果选择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实体经济,那么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过分严厉的监管政策也许是必要的

此时金融机构需要补充资本、提高风险容忍度,降低盈利预期,以多种手段收纳实体经济造成的不良资产,增强对稳增长、稳实体的服务能力。金融体系将守住不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等待穿越经济周期的未来可能性。 搭配二:如果选择稳定经济增长和压降金融杠杆,那么实体经济可能面临更严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 小散乱污企业的加速退出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会显得明朗,传统经济的下沉会更迫切地需要新经济来填补空白,第二产业的困顿也会给第三产业带来机会。但无论如何,随着生产制造环节的规模扩张和利润率缩减,制造业向上游的创新研发,和下游的终端销售网络扩张可能是难免的。经济增长向消费驱动转型也势所难免。 搭配三:如果选择改善实体经济和压降金融杠杆,那么将经济增长维持在稳定区间的困难会加大 改善实体意味着艰难的结构升级,压降杠杆意味着金融顺周期出清,而不是逆周期承托。 在真实的宏观调控中,和央行总是试图突破“不可能三角”制约一样,宏观调控也会尝试寻找一些“中间解”,从而导致调控走走停停,甚至有所反复。或者说,稳增长将被界定为一个较宽的区间值,保实体可能会兼顾转型升级,去杠杆也阶段性地不排斥稳杠杆,并强调货币松紧有度地精确滴灌。尽管如此,中间解仍然会受“不可能三角”的制约而有明显倚重。例如在过去的12个季度,中国经济稳定在6.7%-6.9%这个平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利有所改善,这是政策重点。而金融体系则以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金融系统会经历穿越周期的漫长煎熬。 我们猜测,中国经济的“不可能三角”尽管意味着宏观调控可能会选择中间解,以时间换取空间,而不走激烈的市场出清之路。但如果遇到外部危机冲击时,中间解也会被角端解迅速取代。 观察1998年东亚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时中国的危机应对之策,实际上是在“不可能三角”中,究竟选择了哪两项? 毫无疑问地,是稳增长和保实体,金融体系将暂时承接巨大风险。 东亚危机时,中国稳增长的区间是7%-8%,而后有国企“三年脱困”的努力,期间金融体系付出了沉重代价,始于2003年的、长达10年的经济景气周期,给“银行股改”带来了机遇。次贷危机时,稳增长和保实体的标志是巨大的经济刺激计划,金融体系在此后迅速膨胀,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泡沫至今未完全撇清,导致了所谓“三期叠加”。 厘清现实,目前五大国有银行给出了上半年的财务表现,盈利有4%-6%的增长,不良资产率均呈下降之势,这和“不可能三角”给出的预判存在偏差。在不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如果中央政府选择现在出手应对通胀和抑制资产泡沫膨胀,将不可避免地对保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过来,如果为避免打击经济复苏而对目前政策不做出适当调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膨胀的危险就会不断累积加剧,将来出手应对的难度会更大。 保增长任务依然艰巨 2009年,在历史罕见的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所幸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救市政策支撑下,中国经济率先反弹,将继续保持8%以上的增长已成定局。尽管如此,展望2010年的中国经济,诚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当前形势时所指出的那样,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严峻,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 首先从内部看,2009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的拉动,特别是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的投资,消费需求的增长却仍然不见明显起色。在大规模投资中,银行信贷的超常增长又发挥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然而,无论是过高的投资比率还是过快的信贷增长,且不论其所蕴含的风险,其本身就注定是不可持续的。2010年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单单依靠投资的拉动来支撑增长目标的实现。 因此,消费需求方面能否有切实的改善和提升,就成为明年保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消费需求不足是中国经济近十多年来的一个老问题,造成消费不足的原因很多也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因此消费需求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提升。 再从外部环境看,尽管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已经走出衰退,实现2.8%的正增长,但其中三分之二也要归功于政府投资,特别是对更换汽车和对首次购房者的补贴政策,距离恢复到依靠市场自身推动的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美联储以及各大机构大都对美国经济前景持审慎乐观的态度,甚至一些学者和投资者预测美国经济将呈“W型”走势,即可能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形。可以说,美国经济复苏之路仍然漫长。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其经济真正转好,特别是其国内消费水平恢复之前,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复苏。 综合内外因素,2010年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平稳增长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保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 通胀与资产泡沫威胁显现 中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状态,但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却不断增强,加上不断膨胀的资产泡沫问题,给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带来威胁,也给宏观经济政策带来难题。

近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

当前经济形势、政策取向与投资战略选择—中国刺激内需战略思路的回顾与反思及我国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75分

一、单选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吕随启副教授指出,2008年10月,在美国政府救市方案出台以后,中国货币政策迅速调头,货币政策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一直从紧转为() A.稳健 B.适度宽松 C.宽松 D.积极 2. 吕随启副教授指出,汶川地震发生前,我们采取的基本上是()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A.稳健 B.适度宽松 C.宽松 D.从紧 3. 吕随启副教授指出,以美国为例,在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所占的比重为() A.9.2% B.35.5% C.40.2% D.15.1% 4. 吕随启副教授指出,以美国为例,在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为() A.40.2% B.58.8% C.44.7%

D.55.3% 5. 吕随启副教授指出,以美国为例,在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债券所占的比重为() A.9.2% B.35.5% C.40.2% D.15.1% 6. 吕随启副教授指出,以美国为例,在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非银行贷款所占的比重为() A.9.2% B.35.5% C.40.2% D.15.1% 7. 吕随启副教授指出,美联储没有收益索取权,只能获取()的固定股利。 A.3% B.6% C.8% D.10% 8. 吕随启副教授指出,以美国为例,在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为() A.40.2% B.58.8% C.44.7%

D.55.3% 二、多选 (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吕随启副教授指出,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由一直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刺激内需的十条措施以及增加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迅即推出,这一战略思路存在以下哪些显而易见的特点? A.通过刺激内需救实体经济间接救虚拟经济 B.通过稳定银行体系间接稳定资本市场 C.通过扩张债券市场间接稳定股票市场 D.通过提高出口补贴赢得更多外汇 2.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吕随启副教授指出,以美国为例,在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高于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 B.吕随启副教授指出,以美国为例,在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低于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 C.吕随启副教授指出,以美国为例,在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股票所占的比重低于银行贷款所占的比重。 D.吕随启副教授指出,以美国为例,在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股票所占的比重高于银行贷款所占的比重。 3.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吕随启副教授指出,美国救市方案出台之前,我们的政策目标的选择是“一保一控”。 B.吕随启副教授指出,美国救市方案出台之前,我们的政策目标的选择为“一保一稳”。 C.吕随启副教授指出,美国救市方案出台之后,我们的政策目标的选择是“一保一控”。 D.吕随启副教授指出,美国救市方案出台之后,我们的政策目标的选择为“一保一稳”。

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

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 热点背景 现阶段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工业化社会,它不仅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是当代中国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现代化(近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经济工业化起步比先行国家晚了10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走上经济现代化的理性轨道。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是近几年高考考查密集区,如洋务运动的内容已经在往年的高考试题中屡次出现,此外,还出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现代化的相关内容,如“一五计划”“工商业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恢复”等。 重点提示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应该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中国民族工业与民族资产阶级的曲折发展及影响。 2、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成就,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成就和失误,中共在各历史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影响,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等。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的契机。 知识梳理 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 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研究综述

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研究综述 摘要:中国流通现代化问题,成为近些年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但还没有文献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文章从流通现代化的定义、内容、评价、差距及路径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归纳,大体呈现出关于这方面研究的全貌,以理清我国流通现代化研究的基本脉络,发现新的研究视角,推进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品流通;现代化;流通经济;贸易经济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流通业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流通现代化程度不高,从而严重制约了生产、消费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业竞争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4年…,至今有数十篇相关论文及专著,目前还缺乏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基于此,我们从流通现代化的定义、内容、评价、差距及路径等方面,对其进行梳理,以理清我国流通现代化研究的基本脉络,发现新的研究视角,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一、关于流通现代化定义 关于流通现代化的定义,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李飞曾将这些不同的观点归纳为状态说、动态说和综合说。我们借助这种划分,补充了新的“现代说”文献,进行综述。 (一)状态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流通现代化是一种状态。黄国雄、曹厚昌认为所谓商业现代化,就是要以符合现代化市场要求的商品流通体制,并运用先进的物质技术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率地组织商品流通。王诚庆、杨圣明认为流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意味着以现代工业文明为基础,在国民经济的商品化、社会化的同时,采用当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社会科学知识武装我国的流通,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流通生产力,形成现代化的国民经济流通系统,与现代化的国民经济生产系统和消费需求系统相耦合,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平衡运转和良性循环。吴运生、张中华认为流通现代化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经营变革、市场创新、技术进步的商业新战场。它以高度社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力为基础,伴随着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而产生与发展的。 (二)动态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流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容和标准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不断丰富和充实,也是一个新内容持续性取代旧内容的过程,表现为科学技术、管理技术不断进步和观念不断更新。 现代化是动态的,所谓流通现代化正是对流通时间与空间集约化的不间断追求。贾履让、张志中认为,流通产业现代化作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和构成要素,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其内涵既包括生产力的发达水平,又包括生产关系的健全和完善程度;既包括社会经济基础建设状况,又包括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问题;既包括现代科技应用水平和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等硬件因素,又包括经营观念、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文化氛围等软件条件。黄木姣认为“流通现代化”的含义广泛,内容也很丰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与政策选择综述(一)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与政策选择综述(一)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例14.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3)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4)经济增长。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2.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3.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12.4%。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

2016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模板

《形势与政策》论文 学号:1503140214 班级:机电1521 任课教师:张彬 时间:2016年6月4日星期六 2016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 内容提要: 关键词:世界经济环境,经济、2016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日前提醒,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令人失望且不平稳”。世界银行也预测,面对多项周期性和结构性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增速在2016—2017年将只有“小幅度改善” 总体判断复苏乏力态势难改 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复苏乏力态势。发达经济体总需求不足和长期增长率不高现象并存,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下滑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方向不一致,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外汇与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变化和自然灾变等,都可能对世界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干扰。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2016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可能仅为3.0%左右。 全球物价形势也将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总需求不足,是2015年主要国家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大宗商品价格在2016年仍将低位震荡,总体来看可能只有小幅度上行,难以推动全球物价水平上涨。美联储加息不仅抑制本国需求扩张,而且将降低欧元区、日本和其他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放缓局面仍将持续,经济金融风险加大还将进一步抑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扩张。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还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当然,巴西和俄罗斯等少部分新兴经济体处于物价高涨和GDP负增长并存的滞胀阶段,这些国家需要付出较大代价调整,较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到物价和经济增长同时稳定的局面。 全球贸易低增长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曾于2010年—2011年间恢复到20%左右。2012年开始,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急剧下跌,2012年—2014年间,基本保持在3%左右。2015年全球贸易低迷状况进一步恶化,全球货物出口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全球贸易低迷主要因为全球需求不旺、世界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制造业转向主要依靠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扩张趋势放慢,国际贸易谈判进展缓慢。这几个因素在2016年仍将继续抑制国际贸易增长。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将提高贸易保护和竞争性汇率贬值的风险。同时,也应看到,在全球贸易增长下降的情况下,服务贸易增长趋势可能得到加强。需要强调的是,美国等12个国家签署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意味着区域贸易谈判和新型国际贸易规则谈判取得重要进展。不过,由于该协定最早于2017年生效,它对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的正面效果极其有限。 国际直接投资将保持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将更为活跃。国际直接投资至今没有恢复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高峰。2015年全球并购活动开始增加,国际直接投资有企稳趋势。2016年国际直接投资仍将继续稳定增长,但难有大幅扩张。与此同时,跨境资本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浅议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浅议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中国经济暴露出来的问题,指出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要通过调整结构,走政府推动和经济自主增长相结合的模式,同时提出了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 [关键词]经济危机;结构调整;政策措施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实体经济遭受重创,中国经济同样也不可能完全独善其身。低端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让沿海经济失去光泽,大量持有的美元储备资产大幅缩水贬值,高企不下的房价提前透支了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经济的不景气使银行房贷面临较大金融风险。面对罕见的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在2008年底果断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积极扩大内需,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及国际收支相对平衡,防止危机大范围袭击中国经济。2009年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救市政策支撑下,中国经济率先反弹,达到8.7%。今年我国经济在较快回升的同时,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目前经济回升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推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派生投资拉动,由消费和出口拉动的市场性投资增长虽然也在恢复,但比较缓慢,扩张计划中的政府投资计划完成后,内生的市场性投资能否成为新的稳定增长动力仍然存在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巩固经济回升态势的任务艰巨。 (一)政府投资拉动为主,内生性投资和消费增长动力相对不足。目前的投资需求以政府公共投资及其派生的引致性投资为主,市场性投资需求仍然没有恢复,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在政府投资计划完成后,投资增长的持续性和经济回升的稳定性还存在一些不稳固的因素。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内需增长的贡献率约为70%,消费对内需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比较突出。并且,当前消费需求较快增长的势头在一定的程度上得益于就业、收入分配等积极性国家调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因素,未来农村稳定增收、保持消费继续持续增长的难度较大,如果支持措施不到位,消费需求将有可能下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 (二)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能力尚弱,经济回升的国际环境依然严峻。2010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规模逐月扩大、加工贸易降幅明显收窄,但从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看,外需萎缩的局面及影响还在持续,虽然一些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但基础不稳固、动力不足,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亚洲国家已经相继在一二季度开始复苏,美国和欧洲也出现了复苏的迹象,预计2010年美国和欧洲国家将出现正增长,但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2009年以来欧美国家数次对中

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

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 (丁健健经院国贸120508206) 摘要: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决定和制约着现代化的其它方面! 一般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分为封建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阶段等三个阶段.本文对经济现代化的封建主义阶段和资本主义阶段略微介绍,主要研究经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阶段,考察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以汲取经验,吸取教训,继续推进这一进程。在社会主义阶段,经济现代化由于采用的经济体制不同而分为不同的两个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最终使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关键词:中国;经济现代化;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导论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多年为之艰苦奋斗的伟大社会目标。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 在社会的发展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上层建筑等其它一切方面的发展。同样,经济的现代化也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决定和制约着现代化的其它方面。鉴于中国经济现代化启动时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一般认为,经济现代化有两大主题:一是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二是从小农经济向大工业经济过渡。简而言之,就是要是实现市场化和工业化,这可以称为经济现代化的传统内容。随着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现代化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主要是信息化成为它新的内容,知识经济成为它未来的发展目标,同时,市场化和工业化本身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经济现代化的封建主义阶段 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只是在19世纪后半期遭到外来冲击之后才开始的。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中国人民从规避,回击,到主动出击,揭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在华创办的外国资本主义近代工商业,是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开始时最早和最特殊的部分。西方列强给古老的中华帝国植入的近代生产方式,构成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先导因素。然而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清政府内部地主阶级的改革派认识到在军事和经济上向西方学习以图自救的必要性,发起了以“师夷智以制炮造船”为主要内容,以“取外人之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的”为主要目的的洋务运动其实质是企图通过学习西方新兴的科学技术,进行以振兴军事工业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工业化来巩固封建制度的统治"洋务运动虽然丝毫没有触及封建社会制度, "洋务运动本身也成为中国主动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开端。① 实际上,稍迟于洋务企业兴办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是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时的新生力量和发展的希望,与洋务运动的封建残余的生产方式相比,近代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近代中国经济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的先声。到1895年时,私人资本近代企业的资本额和工人数分别占当时全国近代企业总资本和总工人数15.37%和23.17%"。.私人资本近代企业不仅自身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及部门,地区结构极不合理等不足,而且还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挤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尽管如此,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还是获得了重大的发展。据统计,1895年到1913年,中国资本开设的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 ①胡小波.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05(6),8-9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政法学院社 会工作08-1 李佳轩 2008090201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摘要: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 年代。现代化理论并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而 是一个基于一种一致理论观点的理论流派。现代化 理论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学者根据发达国家自身的发 展经验抽象出来的一套发展理论,并试图把它推广

到发展中国家。中国最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运用现代化理论来打造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现在国家建设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关键字:现代化理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 一.背景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现代化理论从萌芽至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以总结和探讨西欧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主,其中主要的学者有圣西门、孔德、迪尔凯姆和韦伯等。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从二次世界大战

后至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学者有社会学家帕森斯、政治学家亨廷顿等。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处理非西方的后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现代化理论并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而是一个基于一种一致理论观点的理论流派。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学者根据发达国家自身的发展经验抽象出来的一套发展理论,并试图把它推广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理论,有着很明确的界定:指二战之后首先在美国兴起的、关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发展的理论。我们最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

中国98年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寻求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建议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内容提要 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大,经济有下滑趋势以及真实利率趋高所导致的内生性通货紧缩的危险。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继续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坚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做好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提高银行系统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防止通货膨胀再度出现。多重目标使可选择的政策组合的空间十分狭小。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1、扩大财政支出以增加总需求。 2、对投资减税以促进有效供给。 3、财政增支减收之不足部分可考虑以下两种办法,一是出卖以上市公司国有股为抵押的可转换债;二是特批少数中心城市的地方政府发城市基础设施(如地铁)建设专项债。 4、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优化利率结构。 1995-1996年期间,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的成果明显,1997年接近于零的物价水平以及8.8%的增长速度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十分难得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新阶段,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灵活的政策操作保持这一发展态势。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继续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坚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解决好下岗工人的安置与再就业问题;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维护人民币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再度出现。本文将讨论在多重宏观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共分四部分:一、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及其意义;二、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三、有效需求不足还是经济结构问题?四、多重宏观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 一、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及其意义 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到1996年,初步达到预期目标。1997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进一步取得成效,管理当局表现出相当高的政策操作水平。1996-1997中国经济连续两年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表1给出了中国经济“软着陆”的主要数据。 表1 中国“宏观软着陆”表 特征指标199319941995 1996 1997 1.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GDP增长率(%) 13.512.610.5 9.6 8.8 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 23.621.416 13.1 10.9 2.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零售价格增长率(%) 13.221.714.8 6.1 0.8 消费价格增长率(%) 14.724.117.1 8.3 2.8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58.631.417.5 18.2 9 4.货币供应量增长平滑下降广义货币增长率M2(%) 37.334.429.5 2 5.3 17.3 狭义货币增长率M1(%) 38.926.816.8 18.9 16.54 现金货币增长率(%) 35.324.38.2 11.6 15.63?本文执笔:易纲、赵晓;参加讨论的有林毅夫、宋国青、周其仁、赵耀辉、胡大源、梁能、江慧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