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实施_大类招生_分流培养_模式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

高校实施_大类招生_分流培养_模式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

高校实施_大类招生_分流培养_模式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
高校实施_大类招生_分流培养_模式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

2013年5月第32卷第5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May 2013Vol.32No.5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3.05.004

收稿日期:2013-03-08

作者简介:钟文强(1986-),男,广东五华人,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

若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

钟文强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积极试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试验的过程中,课程体系设

置、教学管理制度、分流环节等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对此,依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理性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应的课程体系;学校要合理地划分专业及引导学生分流;建立有助于推进“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

关键词: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3)05-0011-02

近年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种模式是我国教育学者在现有教育体制下,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索出来的,它以其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的优点逐渐被我国许多高校所采用,而且采用之后取得的成果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国高校在实施这种新型模式中如何做好专业分流,如何采取有效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如何编制配套的课程体系等暴露出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

一、“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内涵及类型

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即是指高校在招生录取时,按学科(或系或学院)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学科(或系或学院)的范围内共同进行为期1—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求,再在学科范围内自由地选择专业。

总地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类别可以概括为五种:第一种是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招生培养;第二种是一级学科内大类招生培养;第三种是跨学科相近专业大类招生培养;第四种是不分院系也不分专业的大类招生培养;第五种是“基地班”、“实验班”形式(例如我校教师教育学院的卓师计划班)

[1]

二、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遇到的问题

1.没有充分认识本校的实际情况,盲目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第一,在未具备所需的充足资源的情况下实施此种模式。目前一些高校在未具备相应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设备等软硬条件下,盲目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导致改革越改越乱,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况;第二,未充分认识本专业的特点,盲目追求此种模式。比如一些高校盲目地追求在全校内实行统一模式,按照大文大理或者一级学科大类的招生培养模式,未能具体专业具体对待,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所谓的“通才”,专业能力缺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课程体系的改革没有到位。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改革浪潮中,高校改革了很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式,但是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大项———课程体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革。在现实的情况里,许多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后,相对应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没有到位,各种不符合这种模式的课程体系被硬搬上来支撑场面,从而导致学校的课程计划出现一团糟的情况。

3.分流培养时,“冷、热专业”间失衡现象严重。自从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以来,到了分流培养时,大类内“冷、热专业”间不平衡的现象总是会出现,由此说明高校在实施这种模式时制定的分流制度不够完善和专业设置得不够科学,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在表明学校的教师在学生选

11—

择专业时所做的指导工作不够到位,导致一些对专业不够了解的学生随大溜,加剧了这种不平衡现象。调查发现,学生分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为社会需求和学科实力,所占比重分别高达47%和38%,致使社会需求量较小以及学科实力相对较弱的专业招生困难,长此以往,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师资力量的整合、学科的发展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2]。

4.没有健全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众所周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配套新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就应该改变旧的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学控制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代之以实行与新型培养模式相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是,现实情况却令人遗憾,很多高校没有实行真正符合“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致使这种模式的灵活、弹性的特征没有体现出来,从而学生在这种模式中还是没办法便利地自选专业和课程组,也使得分流培养的计划名存实亡。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1.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一种创新模式,它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求,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已经慢慢显露,它必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改革一种趋势。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在认清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实事求是、有条不紊地在本校范围内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笔者认为,有条件的高校在实施此种模式时要做到选择性和区分性,具体专业具体对待。也就是说,高校在实施此种模式时,要对每个专业都做好充分的调查、了解,有选择、有区分地实施这种模式。例如,北京大学在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之初,全校20多个院系只有13个院系按院系招生,3个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而不是全校专业、院系一起上阵[3]。

2.改革相应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所在,因此,高校在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师资力量,考虑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情况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情况,编制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为改革的支撑点。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是我国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探索出的较为公认的一种课程体系。因此,目前我们可以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和调整课程结构体系。在“平台课程”中,要在“厚基础、宽口径”理念的指导下,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两基”、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平台课程体系。比如,处理好小专业的专业课与大类的基础课的比例问题,思想品德课与专业知识课的权重问题等。

3.学校要合理地划分专业及引导学生分流

学校要合理地划分专业,首先,可以投资建设人才需求信息调查和预测工作系统,预测社会上的人才需求信息,并及时反馈到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去,以便专业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其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一方面对学校整体专业结构和发展规划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另一方面进行院部学科布局调整以便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4]。

学校要做好人才的分流培养,教师的指引作用举足轻重,在学生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时,教师尽到自己的责任,在专业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分析各种专业的内涵,教育学生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择专业。另外,进入“分流培养”阶段,学生因为环境的改变,他们的人际关系网、专业归属感等在短时间内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产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在学生心理、教学管理衔接等方面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4.建立有助于推进“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

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有与其理念相符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此,各高校纷纷各显神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在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即在教师中通过公平、公正、透明的方式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和品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可以在借鉴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即在通识教育阶段采取导师组模式,导师组负责向本阶段的学生介绍整个大类中各个专业的内涵、特色与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在分流培养阶段实行班级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班级导师主要负责向学生介绍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个人人生规划,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情况,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5]。

四、结语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清问题的主次矛盾,认清自身的实际情况,转变教育观念,耐心地进行改革和调试,有条不紊地推进“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出“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恒安.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鹏,王强强,甄东龙,李鹏大,于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招生模式的利弊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7).[3]地方高校实施大类招生之个人观点[EB/OL].道客巴巴,2011-07-01.

[4]许玉清,李瑞雪,牛庆玮,张庆荣,黄保.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3).

[5]江萍.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价值与运行模式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6,(7).

21

【精品】2021年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15

2021年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十五 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若M={(x ,y )| |tan πy |+sin 2πx=0},N={(x ,y )|x 2+y 2 ≤2},则M ∩N 的元素个数是( ) (A )4 (B )5 (C )8 (D )9 2.已知f (x )=a sin x +b 3 x +4(a ,b 为实数),且f (lglog 310)=5,则f (lglg3)的值是( ) (A )-5 (B )-3 (C )3 (D )随a ,b 取不同值而取不同值 3.集合A ,B 的并集A ∪B={a 1,a 2,a 3},当A ≠B 时,(A ,B )与(B ,A )视为不同的对,则这样的(A ,B )对的个数是( ) (A )8 (B )9 (C )26 (D )27 4.若直线x =π 4被曲线C :(x -arcsin a )(x -arccos a )+(y -arcsin a )(y +arccos a )=0所截的 弦长为d ,当a 变化时d 的最小值是( ) (A ) π4 (B ) π3 (C ) π 2 (D )π 5.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 ,若c -a 等于AC 边上的高h ,则sin C -A 2 +cos C +A 2 的值是( ) (A )1 (B ) 12 (C ) 1 3 (D )-1 6.设m ,n 为非零实数,i 为虚数单位,z ∈C ,则方程|z +ni |+|z -mi |=n 与|z +ni |-|z -mi |=-m 在同一复平面内的图形(F 1,F 2为焦点)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二次方程(1-i )x 2 +(λ+i )x +(1+i λ)=0(i 为虚数单位,λ∈R )有两个虚根的充分必要条 (A) (B) (C) (D)

大类招生实施方案

大类招生实施方案

湖州师范学院关于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大类招生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的招生模式。按大类招生是根据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教学改革,是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是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是我校进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做好按大类招生专业培养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竞争意识,促进学风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1.稳步推进原则 拥有相对齐全的学科,文、理、医、工各领域完备的师资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是实施大类招生的一个基本要求。当前我校大类培养基础薄弱、经验欠缺。学校将根据各学院自身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大类招生,切忌无视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盲目扩大招生口径,从而影响办学水平和人才培

养质量。 2.“专业招生”与“大类招生”并举原则 当前我校一方面专业发展极不平衡,优势特色专业较少;另一方面艺体类、部分师范类专业对学生的特殊要求较多,不适宜进行大类招生。因此我校将在较长时间内实行“专业招生”与“大类招生”双轨制,这也是国内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招生模式。各学院在努力进行大类招生培养的同时,也要继续强化专业招生培养,保持本院专业优势特色。 3.整体优化原则 实施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是经过有效地利用学校内部多学科优势,实现多专业的整体优化组合。各学院应从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水平出发,建立更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不断地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招生工作 经过与各学院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协商,初步确定级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专业类别12个,涵盖全校42个专业,具体名称见附件。 四、培养模式 学校对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采取“1+3(4)”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培养。学生在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相关专业成绩等,于第二学期参加本

浅谈高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优势

浅谈高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优势 【摘要】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招生录取工作也经过了不断的改革,目前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广大考生所认可。按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高校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高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录取,有利于考生志愿的填报,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学科大类招生优势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有30多年的历史,招生录取工作也经过了不断的改革,目前招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按专业招生,另一种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所谓按学科大类招生就是指高校在二级学科类内的专业(或部分专业)实行统一招生,前期对学生按大科类方向培养,后一阶段再进行具体专业教育的招生模式。学生入学后,学校对同一专业大类学生实行通识教育,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学生在前两年(或一年)统一学习基础课,二年(或一年)末根据社会需求、个人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志愿以及学校教学资源等,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可在同一学科大类所涵盖的专业范围内选择具体专业,这样可以使专业选择离学生志愿和社会需求更接近。从目前按大类招生的实践看,按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高校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高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录取;有利于考生志愿的填报;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正由于按学科大类招生具有如此优势,这种招生摸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 一、按学科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 按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即对同一专业的学生,采用同一种培养方案、同一种教学计划、同一种学习要求,培养成具有一样或是大体一样的知识结构、能力的人。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导致知识面偏窄,学文科的不懂数理化,学理科的人文素养欠缺,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竞争力弱。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更需要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知识,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按大类招生正是高等教育由专业教育向基础教育转化的具体体现,是高校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表现。按大类招生不是简单地将几个专业合并在一起招生,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这就要求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求对现行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进行重新构建和组合,由单一的人才培养规格向多元规格转变。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发展性和社会性。加强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改进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专业结构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贯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思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化和通识化,使人才培养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从目前按大类招生的实践经验看,按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学科结构的调整和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日益突出。在对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录取培养机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科研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分析对比国内外高校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0 引言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突出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要想取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必须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张扬,构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这种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1] 。 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改革的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2]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大属性:一是指导性,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二是全程性,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均是其体现;三是标准性,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归根结底,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堵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1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中西方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1.1 外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 国外入学和毕业的政策上,大多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以英国为例,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只要经过资格审查,就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尤其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在学期间,大学实行严酷的淘汰制度,高等教育的淘汰率非常高,达30%,优胜劣汰已成了规律。在对待毕业生的学位授予上非常严格,毕业生很难毕业,从而保证了人才的质量。而我国的高校招生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依据,这一选拔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出成绩优异者,但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看,这种单一考试成绩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做出评价,而且不利于对学生人学前的教育进行良好的引导。这也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进入大学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的高考,可谓“一卷定终生”。从人才评价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对学生其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注。显然,这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1.2 在教学模式方面,外国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我国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年学分制。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教学方式提倡灵活多样,目的在于启发和诱导。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学生拥有对专业、课程、时间、教师、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选择。所设的课程横跨多个学科,强调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 我国虽然近年来也对外宣布实行学分制,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很难做到完全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李超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分析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给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建议,如建立多样性招录标准、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严格实行“宽进严出”模式和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等,最后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键词:模式;改革;可持续;实践 1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暴露弊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占据主导地位,也是高校的最初使命和基本逻辑起点,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服务社会,都是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y。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卜,为了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2] 2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小科学,导致中小学素质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卜举步维艰,大量优秀人才由于“分数问

题”与大学无缘。 2. 1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灌输式教学而忽视主动性学习 我国高校大多数课程的教学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也就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互动环节甚少。期末考试以教师所列“重点”为主,课程成绩也是由任课教师自行评定。在此情况卜,学生平时学习懒散,期末考试前则忙于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明显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听从而不会质疑,会考试而不会思考,更小会形成开创性思维,难以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3] 2. 2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知识的广度而忽视其深度 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必修课很多而选修课甚少,学生小仅学习压力大,而且知识领域的广泛性导致学生回圈吞枣、浅尝辄止,没有精力和时问去深入研究和探索自己喜爱的专业课程和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及相关管理设施小完善,使毕业生知识技能结构小合理、动手能力弱、创新精神匾乏、环境适应和职业迁移能力严重小足。因此也难以确定学习重心和专业方向,与我国社会转型、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及其对人才需求极小适应。 2. 3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缺乏实践环节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绝大部分时问都集中在课堂中学习书本知识,很少接触社会实际。实验设备与实训场地小完善,实验实训制度小健全,实验实训师资力量薄弱等,也直接给实验实训教学带来巨大困难。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探讨甚少,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小理想。学

2013年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2

2013年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36分,每小题6分) 1、 函数f(x)=)32(log 22 1--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1) (B) (-∞,1) (C) (1,+∞) (D) (3,+∞) 解:由x 2-2x-3>0?x<-1或x>3,令f(x)=u 2 1log , u= x 2-2x-3,故选A 2、 若实数x, y 满足(x+5)2+(y -12)2=142,则x 2+y 2的最小值为 (A) 2 (B) 1 (C) 3 (D) 2 解:B 3、 函数f(x)= 22 1x x x -- (A) 是偶函数但不是奇函数 (B) 是奇函数但不是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解:A 4、 直线134=+y x 椭圆 19 162 2=+y x 相交于A ,B 两点,该圆上点P ,使得⊿PAB 面积等于3,这样的点P 共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设P 1(4cos α,3sin α) (0<α<2 π ),即点P 1在第一象限的椭圆上,如图,考虑四边形P 1AOB 的面积S 。 S=11 O BP O AP S S ??+=ααcos 432 1 sin 3421??+??=6(sin α+cos α)=)4sin(26πα+ ∴S max =62 ∵S ⊿OAB =6 ∴626)(max 1-=?AB P S ∵626-<3 ∴点P 不可能在直线AB 的上方,显然在直线AB 的下方有两个点P ,故选B 5、 已知两个实数集合A={a 1, a 2, … , a 100}与B={b 1, b 2, … , b 50},若从A 到B 的映射f 使得B 中的 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且f(a 1)≤f(a 2)≤…≤f(a 100),则这样的映射共有 (A) 50100C (B) 5090C (C) 49100C (D) 49 99C 解:不妨设b 1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对此,文章梳理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加强专业设置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模式等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实质上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随着国家之间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使得不少高校传统、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每年全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为培养的人才知识贫乏、能力欠缺、创新意识差,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校只有竭尽全力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我发展的出路。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资源也实现了优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积极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当前,不少高校仍然秉承传统的单纯继承性教育理念,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考试制度方面,都强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和继承,把学生作为单纯的知识接收器,置学生于一种被动的顺从地位,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依赖消极惰性心理,形成不敢提出异议、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学习模式。“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否善于思考和质疑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只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才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而很多高校教育恰恰不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校园文化氛围。 2.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特别强调的是专业,文、理、工划分得非常分明,并且在学科设置方面没有统筹规划,存在明显的趋同性,像会计学、计算机、英语、物流等专业,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详细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 年)》的要求酒店管理学院计划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优秀经验和实践成果,力求对全省同类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切实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立足,面向全国,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建设思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为宗旨,依托我校商科大学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为突破口,通过3-5 年的建设期,努力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最终达到如下4个发展目标:(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 (二)形成本学科人才培养与旅游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 (三)建成一支应用技能高、社会服务能力强、教学质量突出的师资团队 (四)集成我校26 年来办学的有效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全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示范点 (五)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理论 二、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与方案 为在本专业建设期末能够实现上述 5 个目标,我们计划采取如下发展思路与方案: (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立足本科生专业研究、应用能力,对于旅游实践教学,我们增设旅游规划制图实验室、旅游资源展览展示实验室、旅游电子商务与咨询实验室等,努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制订校外实训基地五年规划,依托实训实习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践的同时,开展双向科研经营活动,为教师提供科研场所,取得一批产学研成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立新的满足教学要求、合作紧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旅游企业岗位需求。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一方面,每年围绕一定主题,组织我院学生参加旅游实践基本

全国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及答案分类汇总

全国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及答案分类汇总一.集合与命题 (2) 二.不等式 (9) 三.函数 (20) 四.数列 (27) 五.矩阵、行列式、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 (31) 六.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续)复数 (35) 七.复数 (39) 八.三角 (42)

近年来自主招生数学试卷解读 第一讲集合与命题 第一部分近年来自主招生数学试卷解读 一、各学校考试题型分析: 交大: 题型:填空题10题,每题5分;解答题5道,每题1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试题难度:略高于高考,比竞赛一试稍简单; 考试知识点分布:基本涵盖高中数学教材高考所有内容,如:集合、函数、不等式、数列(包括极限)、三角、复数、排列组合、向量、二项 式定理、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 复旦: 题型:试题类型全部为选择题(四选一); 全考试时间:总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共200道选择题,总分1000分,其中数学部分30题左右,,每题5分); 试题难度:基本相当于高考; 考试知识点分布:除高考常规内容之外,还附加了一些内容,如:行列式、矩阵等; 考试重点:侧重于函数和方程问题、不等式、数列及排列组合等 同济: 题型:填空题8题左右,分数大约40分,解答题约5题,每题大约12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试题难度:基本上相当于高考; 考试知识点分布:常规高考内容 二、试题特点分析: 1. 突出对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的考查。

关键步骤提示: 2. 注重数学知识和其它科目的整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步骤提示: ()()() 42432 22342(2)(2)(1)(2)(1) f a x x a x x x x x x a x x x =--++-=+-+++-1 1 1 (,),(,),(,)n n n i i i i i i i i i i i d u w a d v w b d u v a b a b a b ======-+≥-∑∑∑由绝对值不等式性质,

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大类招生培养简介 大类招生培养是指高校在招生时, 按照本校的大类学科来制订招生计划进行招生, 不再像之前一样按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学生进校后前两年主要进 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专业的概念相对较弱,等到高年级时学校再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 参考社会需求、就业情况等因素, 对学生进行专业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专业教育和学习, 是一种有针对性的“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大类招生的不断普及和推广, 众多高校都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具体的方式方法也呈现出了 多种多样的态势。总的来说, 可以概括地分为三种[1]:第一种是只在一级学科内进行大类招生培养; 第二种是不划分专业只按照院系大类招生培养; 第三种是既不分院系也不分专业的大类招生培养。 二、大类招生培养的背景与现状 我国高校逐渐推行大类招生培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潮流的影响下,学科或行业间的联系日渐加强, 其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基础知识扎实、具备多方面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需求。而人才培养质量是建立在科学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上的,因此对现有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同时,高校在制订招生计划时过于对专业进 行细化,并不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考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对各专业了解较少,这会造成考生的选择难度较大,不容易选择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国不少高校进行了自己的 改革和创新,试行“大类招生”这种新型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旨在突破不同行业、 不同学科的界限,在本科教育前期将教学重点放在最基本的公共基础知识领域上,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到大类学科下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自己视野,而且可以在本科教 育中建立基于素质教育的跨学科体系, 为社会提供真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2] 。 三、大类招生培养的优势分析相比传统招生模式,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具备以下优势[3]。 1.有利于促进学校院系调整和专业建设。这种大类招生培养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内部多学科的 优势,使专业向复合型转化, 突破相邻专业间的界限和壁垒,实现大类学科下多专业的交叉融合; 进一步加强新专业的建设,合理规划教学资源以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现状;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教育培养,使学生可以 在学科群的范畴中学习到更加全面、 综合的知识,以顺应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综合一体化的趋势。 2.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学质量的提 高。按照大类招生的模式培养学生, 不仅能改善过去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选择面较窄造成的不同专业和学科的分散局面,还可以使各学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学院层面上的师资力量和硬件 设施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可以使学校的办学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此外, 各学院从“基础厚、口径宽”的培养要求出发,可以拓宽各个专业的覆盖面, 使各个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从而可以构建新 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3.有利于使不同专业的生源质量分布更加合理。 在国家经济大走向和就业形势的影响下, 报考各个专业的考生数量很不均衡,通信、 电子和管理等专业一作者简介:郑朝荣(1981-),男(汉族),浙江温州人,博士, 讲师,研究方向:结构风工程。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郑朝荣1, 2 (1.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2.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摘要:大类招生培养是近几年颇受高校欢迎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符合本科院校招生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和新潮流。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高校内部的资源整合,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高考志愿;有利于按需培养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校大类招生培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指出应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而切实推进该政策的实施。 关键词:大类招生培养;教学改革;配套改革措施;专业分流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69-02

学校专业建设规划

江都职教集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的载体,专业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为了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地方未来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学校《“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开设有中职专业32个,五年制高职(包括其他类大专)专业16个,普通高职专业3个。专业涵盖扬州重点发展的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及配套件、机械电子、建筑业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四个千亿产业群和以智能电网、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多个新兴产业,其中机电、数控、建筑、电子、会计五个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总体来看,我校专业建设有以下特点: 1、专业建设工作趋于规范。专业建设学校实行了校系二级管理,制定了《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办法》、《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办法》等规章,在专业开发、修订、评估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实施过程中,坚持市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整合、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课程内容改造及校本教材建设,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内容,学习领域更贴近工作领域。同时将专业建设工作纳入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考核,使专业建设工作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2、专业培养方向更符合社会需要,特色更加明显。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工作咨询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按照“转模式、调结构”的要求,对各个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重构,按照“必须、够用、先进”原则,进一步压缩了文化课,加大了实训和一体化教学比例,不同层次实训教学比例普遍达到5:5以上,突出了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

最新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一

2013年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 如图,在正四棱锥 P ?ABCD 中,∠APC =60°,则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 A. 7 1 B. 7 1- C. 2 1 D. 2 1- 2. 设实数a 使得不等式|2x ?a |+|3x ?2a |≥a 2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满足条件的a 所组成的集合是( ) A. ]3 1,31[- B. ]21,21[- C. ]3 1,41[- D. [?3,3] 3. 将号码分别为1、2、…、9的九个小球放入一个袋中,这些小球仅号码不同,其余完全 相同。甲从袋中摸出一个球,其号码为a ,放回后,乙从此袋中再摸出一个球,其号码为b 。则使不等式a ?2b +10>0成立的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 ) A. 81 52 B. 81 59 C. 81 60 D. 81 61 4. 设函数f (x )=3sin x +2cos x +1。若实数a 、b 、c 使得af (x )+bf (x ?c )=1对任意实数x 恒 成立,则 a c b cos 的值等于( ) A. 2 1- B. 21 C. ?1 D. 1 5. 设圆O 1和圆O 2是两个定圆,动圆P 与这两个定圆都相切,则圆P 的圆心轨迹不可能是 ( ) 6. 已知A 与B 是集合{1,2,3,…,100}的两个子集,满足:A 与B 的元素个数相同,且为A ∩B 空集。若n ∈A 时总有2n +2∈B ,则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最多为( ) A. 62 B. 66 C. 68 D. 74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54分,每小题9分)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四个定点A (?3,0),B (1,?1),C (0,3),D (?1,3)及一个动点P ,则|PA |+|PB |+|PC |+|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8. 在△ABC 和△AEF 中,B 是EF 的中点,AB =EF =1,BC =6, 33=CA ,若2=?+?,则与的夹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 9. 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以顶点A 为球心, 3 3 2为半径作一个球,则球面与正方体的表面相交所得到的曲线的长等于__________。 10.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不为0,等比数列{b n }的公比q 是小于1的正有理数。若a 1=d , b 1=d 2 ,且3 212 3 2221b b b a a a ++++是正整数,则q 等于________。 11. 已知函数)45 41(2)cos()sin()(≤≤+-= x x πx πx x f ,则f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2. 将2个a 和2个b 共4个字母填在如图所示的16个小方格内,每个小方 格内至多填1个字母,若使相同字母既不同行也不同列,则不同的填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三、解答题(本题满分60分,每小题20分) D P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樊继轩,张锡侯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具有系统性的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改革要有特色,三是改革要有针对性。完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品德培育,三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04-0053-03 <收稿日期>2009-12-15 *基金项目:中国高教学会“十一五”教科重点规划课题“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06AJG026007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樊继轩(1950)),男,5黄河科技大学学报6副主编,副编审,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张锡侯(1935)),男,黄河科技学院,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类型。但是,由于受传统的精英教育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学校资源条件的制约,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和民办本科高校仍沿用传统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改革完善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本科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国外概况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 何谓模式?《说文解字》称:“模,法也。”[1](P120)“法”即方法。“模式”的“式”指样式、形式,按《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摹本、变本的样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模式”是描绘现实、再现现实的一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001]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建设等级:国家级 项目负责人:王祥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目录 一、引言 二、建设目标任务 1、专业特色建设目标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4、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5、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目标 6、特色学科建设目标 三、建设方案与措施 四、建设工作成效 五、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一、引言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自2010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在广东省教育厅指示精神引导下,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配合下,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按照申报书提出的建设方案和工作目标,认真部署和按计划逐步实施各项建设工作。经过仅两年的努力,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具体建设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依托土木工程专业及学科建设扎实的工作基础,充分发挥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以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为契机,以“立足佛山、面向广东”为宗旨,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理念,以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理论与技能的培养,着力打造“绿色环保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把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领先、地方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具体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如下: 1、专业特色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学院在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等相关专业与交叉学科的综合办学优势,紧密围绕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满足国家重点发展以节能环保、低碳排放为战略性目标的新兴建筑产业对土建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广东省、佛山市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减排新技术以及交通土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客观需要,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建筑节能减排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土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模块,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绿色建筑设计以及节能环保理念,突显专业办学特色。

高校大类招生与按专业招生的区别

高校大类招生与按专业招生的区别 大类招生是以同一学科和相近学科专业通识教育为基础,按照专业类进行招生的形式,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国“211工程”院校中大部分已实行按大类招生的模式。 什么是“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是在本科教育中,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工作及培养工作,也按照一级学科(群)或二级学科(群)进行招生,学生进校后按院(系)统一管理,以学科大类的基础制定教学计划,在学科或学科群范围里实施基础性课程的教学,在前二至三年按学科大类培养之后,由学生根据本人意愿、专业兴趣、就业去向等因素,以及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专业方向再攻读一至二年毕业。 这种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学生的办法,打破了按专业招生的传统模式,不少高校纷纷采取或正在采取此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大类招生是在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中,大多以“类”为命名方式的那种,比如经济学类、机械类、中国语言文学类、计算机类等。但并不是所有按照大类培养的都以“类”来命名,有些以XX学院、XX班进行招生的,往往采取的也是大类培养的模式。比如厦门大学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包含了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和人类学4个专业(类)。具体到北京工业大学,例如大家可以看到今年我们新增了计算机类,被录取到计算机类的考生在低年级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学科基础必修课是完全一样的,分流的时候,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专业兴趣、教学资源等因素,学生可以选择今后所学的具体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或信息安全。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更宽泛的专业基础和更灵活的选择机会,在报考的时候也不必马上纠结我是学物联网好还是学信息安全好呢。到了学校以后,通过一系列的新生研讨课、专业导航等的了解,大家会在分流的时候对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大类招生与专业招生的区别 1、与专业招生相比,按类招生的专业类名称没有专业名称划分得详细,一般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比如北京工业大学今年的招生计划里面大家就可以看到土木类、能源动力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计算机类、社会学类、设计学类、美术学类这些类别。这些都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专业目录里面的专业类,每个专业类里面包含了我校正式在教育部备案的多个具体专业。例如,能源动力类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社会学类包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设计学类包含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工艺美术五个专业。除了上述按类招生的类别以外,其余的专业我们今年仍按具体专业招生,例如,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学、建筑学等等。 2、对于按类招生的学院,学校招生计划数不再按专业划分,而是下达到按当年计划招生的专业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需填报相应的大类,不需要选择确定自己就读的具体专业。 3、不同的高校在按类招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院系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毕业派遣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也不尽相同。即便是统一高校内,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等也会有所区别。 4、在培养期间,同一专业类招生录取的考生第一或前两个学年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类的通识课程学习。之后,学生会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考虑自身的条件、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及就业状况,积极接受导师的指导,再根据学生志愿和学校有关规定,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 1、大类名称相同,包含专业有可能不同。 比较一些高校,在招生计划中采用相同的大类名称招生,其中包含的专业、具体的专业分流方式因高校不同,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经济学类,包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三个专业;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类,则包含的是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金融工程和财政学六个专业;武汉大学的经济学类,包含的是国际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的基础性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明确,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要围绕这一任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提出,其内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一个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教授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何文进先生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学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还有很多种,分析各种表述,考虑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赞同使用这样的一种定义: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范型”和“式样”。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条重要生命线。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拥有一批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专业建设水平,现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办法。 1 存在问题 1.1 各级领导对专业建设重视不够学院对专业建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各专业的基本情况相差极大,目前尚无省级精品专业和院级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规划也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学院不配套专项的专业建设经费,专业建设评估尚未开展,无法保证专业建设质量。 1.2 二级学院(系、部)负责人对专业建设精力投入不足二级学院(系、部)负责人对专业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清,对专业建设的精力投入严重不足,等待和依赖学院教务处的思想严重存在,不主动去思考如何建设所管理的专业。 1.3 师资队伍方面目前我院的师资队伍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待提高,数量上,我院的生师比是17.2∶1,与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合格标准16∶1的要求尚有差距;质量上,一方面表现为高学历、高级职称人才比例偏低,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除了专业知识,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等知识整体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1.4 教学条件与利用方面实验室建设水平低,没有自治区级及以上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有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规定,但没有大范围实施;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制运行不通畅,急待加强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和管理。 1.5 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严重落后,目前为止仅有自治区重点课程5门,精品课程3门;主干课程基本上均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或卫生部规划的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使用的教材,但是院内自编教材数量很少,水平不高,急需建设适合我院教学实际、具有民族医学特色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但是实施范围不广,目前仅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英语方向)各有一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教学方法仍然是典型的“满堂灌”,普遍缺乏传授最新的理论体系和知识内容,实验教学仍然以验证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不多,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2 对策 2.1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规划和开展重点专业建设,形成特色专业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专业建设工作的前提,党政领导要把加强专业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