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文学(上)考试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上)考试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上)考试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上)考试复习要点

15-16学年第2学期《古代文学》(上)期末考试

考试题型:

一、填空

二、单项选择

三、多项选择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

六、论述

复习要点:

1.了解《山海经》一书的基本内容。

先秦时期,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及远古神话。

2.《淮南子》一书的基本内容。

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议论文。

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目的是针对初登基帝位的汉武帝刘彻,反对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3.教材中关于神话的概念。

以故事或形象的方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及诸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当时世间秩序的理解。

4.神话的分类。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精神:

(1)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2)具有明确的敬重生命、爱护人民的意识;

(3)体现了先民们的抗争精神。

5.神话与历史传说的区别。神话如何走向历史化的?

历史故事基于事实,有可考证性而神话故事多来自民间传说,没有现实依据,多来自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中国的历史意识发展很早,很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往往被当做历史事实而被载录下来,神灵被理解为人类祖先编入历史谱系之中,从而丧失了神话的本来面目,被称为历史化。

6.神话思维的基本特征

神话的性质——原始人的创作——原始人的思维方式

7.阅读篇目:《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夸父逐日》、《共工触山》,把握大意。能够概括出中国神话的特点。

(1)丰富、短小,故事性不强。

(2)神话样态比较零乱,往往是对同一个神的事迹有几种相抵牾矛盾的不同说法。

(3)神之间跨越区域的联系比较少,没有形成一个以具有独尊地位的主神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4)神的形象比较原始,多呈人兽同体的半人半兽状。神在伦理道德上比较“严谨”,思想感情亦超凡脱俗,世俗色彩比较淡薄。

9.具体解释《关雎》比兴的表现形式。

10.《氓》、《谷风》中的女性形象之比较。弃妇诗产生的原因。

同:A、贤惠能干 B、被抛弃的原因 C、都曾经历过美好的爱情或琴瑟和谐的家庭生活

异:A、女子对被弃的认识和反思不同

B、氓中女子爱情更加浪漫;谷风只是对婚后和谐家庭生活的说明

产生原因:A经济地位的改变 B礼法制度的束缚C媵制婚姻是产生的直接原因

11.《蒹葭》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主题: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艺术特色:1 每章首两句借景起兴

2重章叠句

3意境朦胧,含蓄不尽的主要特点

4象征意味丰富(情人难得、贤才难觅、前途渺茫)

12.《采薇》的内容分析及艺术成就。

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

艺术成就:千古厌战诗之祖。融为一体的铺陈手法、巧妙的对比方法和朴素纯净的语言。

13.农事诗的内容分析。农事诗的艺术价值。以《七月》为例

内容分析:全诗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

手法写成的,语调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

艺术价值:1充满农业生活气息的独特表达方式

2善于颉取富有深意的生产生活片段,引发人们的思考,从而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含蓄隽永的意味

14.《黍离》的篇章结构分析。

结构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各章间仅有个别字句有变化。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都借景起兴,弓瑟出第三、四句浪子彷徨不忍离舍家园远去的描述,后四句以旁人对“我”的态度来烘托浪迹天涯的悲情,并以呼天抢地的形式,愤怒谴责给自己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第二句尾的不同字:“苗”、“穗”、“实”,不仅起了分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造成景致的转换,反映了时序的迁移,说明浪子长期流浪而不知所归。第四句末分别是“摇摇”、“如醉”、如噎”,生动地显示出浪子长期“行迈”而内心逐渐加重的悲伤,其余各句反复咏叹,有回环往复之妙,使强烈的悲愤之情倾吐得淋漓尽致。

15.试着举例分析《诗经》战争诗无战争场面描写的特点。

1、从正面歌颂角度所写战争诗,不注重直接具体写战斗场面,集中表现军威声势。如,《小雅-采

芑》写大臣方叔伐荆蛮之事,突出写方叔所率队伍车马之威,军容之盛,号令严密,赏罚有信。

2、强调道德感化和军事力量的震慑,不具体写战场的厮杀、格斗,是我国古代崇德尚义,注重文

德教化,使敌人不战而服的政治理想的体现,表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古代战争诗不同的风格3、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小雅-采薇》对敌人的痛恨之情,今

日归来的悲凄之感。《豳风-东山》反应的完全是士卒的厌战情绪。

16.周民族的民族史诗有哪些?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1比较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

2叙事与抒情、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讲究布局谋篇的章法结构,按时间顺序

4周民族史诗还很讲究修辞技巧

5擅长使用叠音词来摹声摹态

17.解释《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词,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18.《诗经》中作品的来源。

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19.《诗经》的编订。

孔子对“诗”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整理编定《诗经》的人和具体情形,我们今天已无从得知。可能周王朝的乐官在《诗经》的编集和成书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0.《诗经》风雅颂的分类。风雅颂如何解释?《诗经》作品按照内容如何分类。

风: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分类方法为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类方法为分为大小雅。大雅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分类方法按时间分类,周颂是西周初期的诗,鲁颂是春秋中叶鲁僖公时,赞美鲁僖公之作,商颂是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

21.《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赋:铺陈直叙,即把是人的思想感情以及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使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很常见。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三者中赋是基础。

22.《诗经》的文学史地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1)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3)《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

(4)《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5)《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

把握史传散文文学化的具体体现。后世箴、铭、诵、赞等文体的四方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诗经》

23.甲骨卜辞;易卦爻辞;铜器铭文

甲骨卜辞: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情,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

况。

易卦爻辞:爻辞,《易经》中六十四卦每卦爻题下所系文辞。

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24.《尚书》的体例、特点

体例指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

体例:【历史文献汇编】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尚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特点:文字内容上看,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诘屈聱牙。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25.《春秋》基本内容、特点、记事方法。

基本内容: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下至前481年,包括12个国君。虽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把鲁国以外的国家及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作大致记载。

特点:(1)总结历史经验、为执政者提供借鉴的目的.它强调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定名分和周天子的正统地位,反对诸侯僭礼越位与兼并战争.

(2)它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按事件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系统.

(3)它的语言简练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 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记事方法:【编年体】一年四时是记时事的根本,即使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这个春夏秋冬也是要标出来。按年、月、日,有次序的记载史事的史书,非常自觉地记事意识。

26.理解“春秋笔法”“春秋三传”

春秋笔法: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称“微言大义”,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也则一字置

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春秋三传:《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27.《国语》成书、体例、记言为主记事为辅的特点。

成书: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体例:【国别体】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记言为主记事为辅的特点:

(1)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

(2)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

(3)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4)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

28.《召公谏厉王弭谤》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再决堤,伤人一定

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能有多少人来辅助帝王您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29.《左传》的成书、体例及记事年代

成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体例:【编年体】情节结构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

记事年代: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

战国初年的史料。

30.《左传》的叙事艺术

(1)开创了完整叙事的文体

(2)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3)对事件叙述地颇具戏剧性

(4)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塑造了鲜明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5)生动的细节描写

31.《左传》的记言艺术

(1)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

(2)这些辞令又因事因人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但都用辞典雅,渊懿美茂,生气勃勃。(3)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32.《左传》中人物形象分类理解。

(1)“积累型”人物形象:有关他们事迹描述分散在书中的各个记事。对某一人物来说,必须将若干有关内容集中,才能构成完整的人物形象。

A.选取人物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具体的记事必须是有关国家安危存亡的政治事件

B.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和时代的政治标准密切相关的。

(2)“闪现型”人物

A.封建武士形象:武士是封建时代“士”阶层的骨干,是“国之干城”,他们真诚、尚公、忠于职守、信守誓言、有勇力、知荣辱、不近女色、不惜生命、无条件效忠君主是最突出的。

B.仆役宰吏等小人物形象:他们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常常与一些偶然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左右了事态的发展

C.妇女形象:有一些是睿智而富有远见的佼佼者。——楚武王夫人

有一些贵族妇女是骄纵淫乱的。

有一些妇女形象的出现是春秋时代封建婚俗的具体印证。

33.《重耳之亡》中重耳的成长道路

(1)遇难出奔,周游列国

(2)复国即位,励精图治

这是一种贵族公子由落难出亡而逐渐走向成熟,最后终于称霸天下的过程,也是一位贵族成员如何经过磨难而成为统治者的过程。

34.《城濮之战》在战争描写上的优长之处。

(1)不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对大战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都有交代。在行文中,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纪,遵守诺言,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而楚方则是君臣意见分歧,主帅子玉恃兵而骄,一意孤行,盲目进逼晋师。

(2)城濮之战的结果写的也很全面,不仅写了晋师大胜,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而且还写了战争余波——楚子玉战败羞愧自杀,晋文公闻之大喜,回国后赏功罚罪,对这次战役进行总结,然后以君子之言,赞扬晋文公的霸业。至此,叙述圆满结束

35.《战国策》成书;体例;《战国策》的基本思想;《战国策》文学特色(叙事、人物、语言艺术、修辞手法等)。

成书:

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家,后来西汉刘向编校,定为《战国策》

体例:共三十三卷,国别体史书,记言为主,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基本思想:

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反映纵横家人生观。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视夺度势,举贤任能,人生观上追求共鸣显达,富贵利禄

文学特色:长于叙事,有如小说(故事情节曲折,细节描写入微,注重故事性与传奇性)

注重任务形象刻画和塑造(纵横家苏秦;勇毅者聂政;高洁者鲁仲连等)

高度的语言艺术(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修辞的使用(铺陈夸张、排比、骈偶、比拟等)

寓言艺术(动物寓言狐假虎威、社会寓言齐人见田骈、历史寓言)

36.《苏秦始将连横说秦》《鲁仲连义不帝秦》中的说辞分析。

苏秦游说时很讲究语言艺术,华丽辞藻的堆砌、语言的堆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苏秦对秦惠王游说时先对秦国的整体状况做了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描述,然后说明了一统天下的大体道路,其中对偶、排比运用得很有气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说话时的文采,对话语的说服力构成将近一半的功效。所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就说明了语言如果没有文采作外衣,那么传播力度和传播面积都会大打折扣。言多必失,但在强调一个事物和围绕一个论点的语境中,“言多”是非常必要的,言多了才能说服他人。接着苏秦开始论述“霸道”胜于“王道”、武功胜于文治的优越性、适时性。其中字字珠玑、句句精华、文采飞扬、气势磅礴,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可谓中国游说史上的经典之作。虽然秦惠王当时没有马上采纳苏秦的主张,但实际上秦国后来的国际战略方针和一统天下的霸图,就是沿着苏秦陈述的战略和路线而来。

鲁仲连的辩词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据理力争,时而晓以利害,时而动以情感。时而大气磅礴,时而机锋层出。通篇慷慨激昂,不失凛然之正气,其锋芒令辛垣衍辈不敢直视。

在这场论辩中,鲁仲连紧紧抓住辛垣衍在长平之战失利的余悸下,忘掉万乘大国的实力和合纵的有利条件而帝秦的心理。说明六国帝秦之后的危害。指出其严重后果,彻底断绝他的退缩之路。

37.先秦历史散文对史学的影响;对文学(古文、小说等)的影响

对史学影响: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

(1)《史记》体例是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先秦叙事散文记述历史事件时直书其事、褒贬鲜明的特点,《史记》就吸收了《左传》、《战国策》的写

件的叙述条理井然而又富于变化等等特点,在后代史传文学中都有充分体现。

(3)《左传》简练蕴藉的语言风格,为后代史家所继承,而《史记》的奇谲文风,显然与《战国策》的辩丽恣肆有直接的关系。

对文学影响:叙事艺术

(1)叙述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对我国古代小说注重教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

(2)先秦叙事散文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

我国古代小说常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并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的起因,以预叙的方式暗示故事的结局。

(3)写人的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

我国古代小说主要通过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言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长篇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4)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是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启示。

38.诸子散文勃兴的背景;先秦诸子的流派;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诸子散文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背景:

春秋之末,王权衰落,诸侯崛起,天下纷争。与之相应,官失其守,礼崩乐坏,士阶层蔚然勃兴,私学

兴起,私家著述相继出现。到战国时,百家争鸣,诸子横议,著书立说,蔚为风尚。

流派:九流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家

发展阶段:

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

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

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39.孔子的生平、思想;《论语》的内容、体例、汉代的传本;《论语》的文学特点。

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鲁国。少家不幸,自小发愤为学,博学多能。青年时做过小官,不得志,后办私学,开中国私学之始。弟子三千,贤七十二。51岁时,出任过鲁国的高官,鲁国大治,后三家乱政,去官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终不见用。后归鲁国,晚年修编上古时代的文化典籍,如《诗》、《书》、《礼》、《易》,专门编修鲁国的史书《春秋》,致力于教育。其思想观点,集中见这于其弟子编撰的《论语》。

孔子思想:

所谓的“礼”,是指按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人与天地合一”,可简称为“人和天地”的思想。尚中、贵和的思想。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尚中,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他主张“有教无类”,使一些贫寒之士也受到了教育。

《论语》内容: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体例: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汉代传本:《古论》、《齐论》、《鲁论》

文学特点:言近(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明白晓畅,口语化)

旨远(富于哲理,饱含情感)

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和美的韵律,形成典雅的而语言特征

40.《侍坐章》

记录了孔子和四位弟子关于个人志向抱负的一次讨论,是《论语》中最富于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文章通过对人物语言及动作神态的记录,生动地表现了孔子与几位弟子不同的个性风采,如孔子循循善诱、和蔼亲切的师长风度,子路的鲁莽直率,曾点的淡泊洒脱,冉有、公孙华的谨慎谦逊等。

41.孟轲的生平思想;《孟子》的内容、体例;《孟子》语言形式特点。

生平思想:民本思想;仁政;以先王的道德标准为规范;性善论

内容:记录了孟子的谈话

体例:语录体

语言形式特点:长于辩论,长于譬喻,气势浩然,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

42.《齐桓晋文之事章》思想、语言艺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

《齐桓晋文之事章》

思想: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语言艺术: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

2、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

3、取譬设喻。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

论述了“天时”、地利”、“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指出“人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所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

43.《庄子》各部分的篇数和作者;庄子生平问题;《庄子》主要内容;《庄子》艺术特色;“三言”。《庄子》:共33篇,内篇7,庄子所作;外篇15,杂篇11,出自庄子后学

庄子生平: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

《庄子》内容: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思想与人生观、政治观等等。

全生保身,逍遥无为;与道为一;无为而治。

《庄子》艺术特色:想象力超常,构成奇特的形象世界与诡奇的艺术境界,浪漫主义色彩

富有诗意的语言

善用寓言

三言: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44.《逍遥游》题解、其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

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45.楚辞的基本知识:楚辞的含义;楚辞与楚文化的关系;楚辞的特点;历代重要注本;

基础知识:

战国时期出现,浪漫主义的代表,取材于楚地原始神话和巫祝宗教活动、楚地歌曲和民歌、楚地方言

《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17篇

含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楚辞与楚文化的关系:

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楚文化在社会制度与政治思想层面与中原相像,但在习俗文化和审美趣味上,楚

崇尚巫风,信巫鬼,重淫祀

楚辞的特点:篇章体制的宏伟繁复;独特的句式、语调

历代注本:

西汉刘向编订《楚辞》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

宋朱熹《楚辞集注》

46.屈原的生平思想;屈原的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

生平:身为贵族,两次被流放

思想:(1)文化精神(爱国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民本思想);

(2)思想:以美政为理想的儒家色彩

以改革委追求的政治主张

道家思想及其他

(3)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天问》)

作品:第一阶段,中青年(40岁以前),《橘颂》《九歌》《招魂》

第二阶段,50-62岁,《悲回风》《惜诵》《思美人》《天问》

第三阶段,62岁以后,《哀郢》《涉江》《离骚》等

47.《离骚》篇名含义;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篇名含义:“离”,通“罹”,即遭受;“骚”,即愁苦

写作背景:被楚怀王疏远,屈原离开郢都向汉北

思想内容: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叙述自己出身高贵,具有内美,并怀有美政理想,坚持自我修养,即使蒙冤也坚持坚贞

第二部分幻漫诡奇,屈原开始“周流上下”,“浮游求女”,但由于眷恋宗国,终回到楚国,表达了屈原对宗国的挚爱之情

艺术成就:

(1)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

(2)用象征、比喻描述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

(3)抒情中创造了完整的故事情节

(4)笔法句式上,采用民歌手法同时,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长,形成鸿篇巨制

(5)运用丰富大胆的想象,描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神话人物、地名、神物、神通者)

48.《九歌》、《九章》的含义。

《九歌》是《楚辞》篇名,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九章》是《楚辞》篇名,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首抒情乐章。这9首诗不是一时一地之作,篇与篇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49.屈原精神的影响;诗歌艺术的影响。

屈原精神的影响: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诗歌艺术的影响:

(1)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式,比《诗经》更自由,能够有效塑造复杂的艺术形象和抒发细腻的感情(2)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想象的奇幻

(3)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典型的象征性意象为香草美人

50.宋玉的生平和创作;其他作家;《九辩》的内容和艺术。

宋玉生平及创作:

楚国文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其他作家:唐勒、景差,但无作品传世

《九辩》

内容:抒发宋玉因不同流合污而被馋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

艺术:继承了《离骚》的传统抒情,把个人身世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形成悲愤深沉的风格特征

51.《湘夫人》《山鬼》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湘夫人》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山鬼》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52.知晓西汉、东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及其代表作的基本内容

(西汉)

贾谊《吊屈原赋》:列举种种反常错乱的现象,反复咏叹,表达“忠而被谤”的愤慨之声,主张明哲保身《鵩鸟赋》:宣扬顺天委命、齐万物、同生死、等荣辱的老庄哲学

枚乘

《七发》: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此赋是汉大赋的发端之作,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它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连写七件事的结构方式,为后世所沿习,并形成赋中的“七体”。

司马相如

《子虚赋》:此赋写楚国之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子虚向乌有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乌有不服,便以齐国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表现了汉一代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它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汉族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上林赋》:作品描绘了上林苑宏大的规模,进而描写天子率众臣在上林狩猎的场面。作者在赋中倾注了昂扬的气势,构造了具有恢宏巨丽之美的文学意象。此赋是表现盛世王朝气象的第一篇鸿文。

杨雄《蜀都赋》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东方朔《答课难》《非有先生论》

(东汉)

班固

《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希仍以长安为首都,因作此赋以驳之。《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蔗、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

张衡《二京赋》:分《西京赋》《东京赋》两篇,《西京赋》写凭虚公子夸耀西京的繁盛富丽,全面再现了西京的繁荣富庶,《东京赋》写安处先生陈述圣贤之道,以否定西京的奢靡之风。

《归田赋》:写作者厌倦仕途后,探寻和营造的理想的生活空间、精神家园。

刘歆《遂初赋》纪实性述行赋开山之作

班彪《北征赋》《东征赋》

蔡邕《述行赋》

赵壹《刺世疾邪赋》

祢衡《鹦鹉赋》

冯衍《显志赋》

53.司马迁的生平

20岁以前:率真、自由、宏大,“纤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进京后向古文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并向今文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曾游历过东南一带许多地方。

经受李陵之祸后,通过修史抒发心中的抑郁与不平。

54.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客观条件。“发愤著书”说。

主观条件:司马迁本人的史才、史德、史志

客观条件:大汉朝的政治历史条件、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司马谈之临终遗命

55.《史记》体例的独创性及其对优秀史学传统的继承

独创性:纪传体,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组成,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优秀史学传统的继承:

(1)《史记》的叙事、写人手法,继承先秦历史散文尤其是《左传》的优良传统,追求叙事的故事情节化,注重塑造性格化人物,并在此两点上有所创新,更加成熟

(2)对《诗经》《楚辞》也有一定继承

56.《史记》体例的贡献,互现法。

互见法:

《史记》人物传记选用安排材料的方法之一,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57.《史记》的思想内容。

内容的丰富性;

思想倾向:大一统的民族观

朴素的唯物思想;

进步的历史观;

批判精神;

思想局限

58.《史记》的文学成就。

结构艺术

(1)各篇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

(2)作传前先确立主旨,然后围绕中心选择提炼材料,每篇都浑然一体

(3)首创“合传”与“类传”的形式

(4)首创“互现法”

人物形象

(1)准确把握并精心选择史料,以突出人物性格

(2)善于把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通过构造富于戏剧的情节,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3)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

(4)用文学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5)善于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抒情色彩

(1)写人叙事中寄托着爱憎好恶

(2)夹叙夹议,表达作者见解与抒发感情

(3)创造性运用“太史公曰”的论赞体,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语言艺术

(1)叙述语言生动传神,且富有气势

(2)人物语言个性化

(3)议论语言包含感情

59.《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1)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史学体例的创新

(2)缜密严谨的网络结构

(3)人文精神

对传记文学的影响

(1)写人叙事、情节结构等方面为后代提供了借鉴

(2)丰富的历史故事为后代提供了充足的创作材料

(3)互现法

(4)人物塑造栩栩如生

60.《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的塑造。

思想意义

(1)歌颂了项羽的丰功伟绩,表现了一种进步的历史观(巨鹿之战)

(2)如实写出项羽的种种弱点与错误,解释他失败的原因(残暴、不善用人、缺乏政治头脑)

篇章结构

全文按照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划分,吴中起兵,会薛计事,巨鹿之战,坑杀降卒,鸿门宴会,分封天下,楚汉相持,垓下之围,乌江自刎九歌部分

人物塑造

(1)为了突出项羽的英雄气概,选取了项羽一生最辉煌的重大事件——巨鹿之战

(2)为了突出项羽直率而又鲁莽,刚愎自用而又优柔寡断的性格,选取了预示项羽败亡的重大事件鸿门宴

(3)为了表现项羽叱咤风云而又迷信天命,至死不觉悟的性格,选取项羽彻底失败的两个场景——垓下之围与乌江自刎

叙述与描写的融合

(1)叙事脉络历史与逻辑统一

(2)通过细节描写,丰富人物性格的层次

(3)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61.乐府的含义;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汉代乐府机关和诗歌的采集;《乐府诗集》和乐府诗的分类。

乐府: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乐府令,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

西汉武帝时期,乐府扩充发展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诗歌,司马相如、李延年等;此外,乐府还广泛搜集各地民谣;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东汉有两个系统分别掌管音乐,分别为太予乐署与黄门鼓吹署,其中,黄门鼓吹署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作用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乐府诗分类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

62.汉乐府民歌的内容

(1)反映平民百姓的疾苦生活

(2)反映富贵之家的奢华

(3)对男女两性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袒露与表白

(4)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

63.汉乐府民歌的艺术

叙事性

(1)选择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切入画面(《陇西行》《羽林郎》)

(2)捕捉偶然性、突发性事件(《上山才蘼芜》《艳歌何尝行》)

(3)明显的尚奇倾向,西域的新鲜事物(《天马》《乐府》)

(4)较完整的情节(《妇病行》《孤儿行》)

(5)详于叙事,略于抒情

(6)注重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略写首尾始末

人物形象塑造

(1)运用个性化语言,注意细节描写,善于利用环境或景物衬托

(2)详写服侍仪仗,略写容貌形体

语言特点

(1)形式自由,以五言为主,由先秦四言、楚辞的骚体向五、七言的过渡阶段。汉乐府的成熟的五言形式,对文人五言的创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朴实,生动、口语化、表现力强,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64.《孔雀东南飞》悲剧故事及思想意义;人物形象;艺术特点。

内容及思想意义

人物形象

(1)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

如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

(2)简洁的人物行动刻画,有助于形象的鲜明;精炼的抒情性穿插,增强了行文的情韵。

如“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

(3)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

艺术特点

(1)人物形象鲜明

(2)故事情节完整,矛盾冲突不断。

(3)语言通俗化、个性化,明白如话而又神情毕肖。

65.作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

概述

它叙述了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个好色的“使君”的故事。“陌上桑”是大路边的桑树,这个故事正是发生在这里。女主人公——年轻貌美的秦罗敷正在路边采桑,却被轻狂的“使君”打扰,面对权贵,秦罗敷机智应对,以盛赞自己夫君才貌的方式回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秦罗敷身上体现了传统女性的坚贞、睿智的品质,几千年来,成了人们心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陌上桑》之所以被看作乐府名篇还因为它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一是这首诗有着完整的结构,首尾相接,一气呵成。二是这首诗以叙事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融为一体。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或浓墨重彩,富丽有加;或水墨轻扫,微妙传神。特别是用侧面描写烘托罗敷的美,对后世影响很大。三是通篇五言,气韵流畅,语言质朴。

66.《古诗十九首》的来历(时代、作者、内容)

时代作者:汉代文人

内容:游子之歌、思妇之词

67.《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用起兴发端

(2)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3)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68.《行行重行行》《回车驾言迈》《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今日良宴会》《驱车上东门》

《行行重行行》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此诗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回车驾言迈》对于人生目的意义之初步的朦胧的哲理思考,对于诗歌之文学本质的初步的胧的觉醒。《迢迢牵牛星》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实际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西北有高楼》此诗用融情于景的形式,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识分子的悲凉和知音难觅的迷茫。

《涉江采芙蓉》此诗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了妇思游子相思离别之情。

《今日良宴会》这首诗写客中对酒听歌的感慨,表现出“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愤激心情。

《驱车上东门》此诗用直抒胸臆的形式,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悲凉迷茫,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关于作品复习:

1、对文章内容疏通,清楚熟悉原文。

2、对其突出的特点进行把握,(例如:有的是艺术上、有的是主旨、有的是结构、有的是语言),分析中能够做到引用一些原文。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也可以,必须能够与平时所学结合起来。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先秦文学试题1

一、文学史名词解释(20分) 赋比兴春秋笔法楚辞《山海经》 二、填空题(5分) 1.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2.《论语》一书属于————体散文。 3.“揠苗助长”的寓言出自————。(书名) 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小雅·采薇》) 5.“——,——。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三、词语解释(5分)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爽:过错,差错 2.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向:朝北的窗户 3.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老:士气不旺盛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鄙:边境 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赡:充足,足够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过程。 1、甲骨文、金文为萌芽时期。《尚书》是第一部散文集子,政府文告性质,具有文学色彩。《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为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传》《战国策》标志着历史散文达到了新的阶段,写人、叙事均有独特的成就。 2.《庄子》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2、《庄子》的艺术成就有:大量用寓言说理;夸张想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境界奇异;善于用比喻;语言如行云流水。 3.中国古代神话有哪些主要特征? 3、内容方面:具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思维方面: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形象、隐喻象征;形式方面:零散片段、浪漫主义。 五、分析作品题(20分) 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 要点: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独特的艺术结构(两条线索、抒情诗中有故事情节等);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夸张想象等);香草美人为代表的比兴象征手法;诗歌体制的新发展(变四言为六、七言)。 六、论述题(20分) 试论《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要点:反映阶级剥削与压迫,反映生产劳动,反映婚姻爱情,反映战争徭役,贵族宴飨,揭露弊政,还有周族的发展历史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最新新生入学教育考试试卷答案

2015级新生入学教育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学号:姓名:_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纪律处分的种类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____留校察看________、_____ 开除学籍______。(P13页) 2.学生请假应事先提出书面申请,因病请假需附医院证明。请假不超过半天由班主任审批;超过半天不超过三天由__辅导员_________审批;超过三天不超过一周由____院(系)负责人_______审批;(P29页) 3.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取消一次该课程的_ 重修___考试资格。(P44页) 4.学校每学年对学生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授予的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称号有:优秀大学生标兵,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P46页) 5.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分为“___学年综合奖学金________”和“___单项优秀奖学金________”两种。学年综合奖学金分一等、二等、三等。(P48页) 6.按班内学生数计,综合测评总分名在_______5%____(含)以内,可参评一等奖学金;在15%(含)以内,可参评二等奖学金;在______25%_____(含)以内,可参评三等奖学金。(P50页) 7.安全用电,不准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不得使用功率大于___500_____瓦的其它电器设备。(P108页) 8.各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___公共选修课_______、___专业必修课_____和____专业选修课_______四大类。(P30页) 9.五级记分制对应的课程绩点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P32页)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同时,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2、上官仪与上官体(不确定) 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沈宋 沈、宋:“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问,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格低下。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不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沈宋以前,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据《新唐书·宋之问传》记载:“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4、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创作成就高低不一,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表现上以谢胱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5、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这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杜甫诗歌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孟郊诗风幽冷,尤善以“寒”字为中心,刻画对生活的特殊感受;韩愈则形成雄怪的诗风,不仅以雄大气势见长,且常跃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1、关于神话得产生,一向比较通行得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得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得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得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得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得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得李斯散文最鲜明得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得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得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得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得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得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得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得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得《七发》所标志得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得终结 B、抒情小赋得开端 C、骈赋得开端 D、大赋文体得形成 12、形制完整得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得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得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得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得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得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得性格表现就是( ) A、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 B、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C、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D、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前人对左思生平得评价就是( ) A、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B、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C、貌寝口讷,不好交游 D、少负壮志,有纵横才

入学教育考试—答案

2013级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教育考核试卷(开卷) 院系:学号:姓名:____ 第一部分 1、1905年,震旦学院学生为反抗外籍传教士阴谋夺取校权而集体离校,拥戴老校长马相伯创立了复旦公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卿云歌》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1917年改名复旦大学,系私立性质。1941年底改为国立。 2、1914年,复旦师生共同设计校徽图案,商定校训,校训出自《论语·子张》,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925年制定校歌,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 3、1919年5月6日,复旦教员、《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到校敲响校钟,报告北京学生运动情况,复旦学生成为上海五四运动的先锋,何葆仁被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会长。 4、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进攻上海,我校多处校舍被炸毁,校园随后被占。我校师生一部分西迁内地,几经周折后在重庆北碚立校。部分滞留上海的师生在老校长李登辉先生的主持下坚持办学,以“复旦大学补习部”名义在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实行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的“三不”方针,维护了民族气节和复旦声誉;他致力复旦大学的建设凡四十年,曾提出“服务、牺牲、团结”的复旦精神。学校的大礼堂——“相辉堂”就是为了纪念马相伯和他而命名的。 5、1949年 5月 27日,上海全部解放。次年,学校决定该日为复旦校庆节。 6、1952年至1977年,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教授任复旦校长,他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曾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继他之后先后担任复旦校长的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和物理学家谢希德。 7、2000年4月,经国务院决定,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创始于 1927年,首任院长为医学界前辈颜福庆先生。 第二部分 8、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1)新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3)学生成立团体,应当按学校有关规定提出书面申请,报学校批准。我校鼓励研究生社团开展活动,研究生成立社团须向校研究生团工委申请注册。 9、根据《复旦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1)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应到所在院系办理注册手续。2)研究生休学时间一般以学期为单位;休学研究生应在休学前一周内办理手续离校,可保留学籍一年,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研究生待遇;休学期满开学前一周内

中国古代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 文学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整理 总版

请尊重原版,答案仅供参考,勿依赖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文学史期末考试答案整理(总版)1.建安诗歌的特征。 建安文学是指从汉末建安元年起始到曹魏前期,指曹氏三祖时期的文学,其中诗歌的成就最高,乐府诗向文人诗转化,五言诗达到了成熟,开启了文人诗的时代,并建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美典范。建安诗歌的主要特点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1.政治理想的高扬是当世文人的写作特点之一;东汉末年的动乱,使当时的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当时文人的共同追求。 2.其次一个建安诗歌的主题是人生苦短的哀叹。其造成的主要原因同为社会的动乱及造成的生灵涂炭的结果; 3.建安诗歌的特征还包含了强烈的个性表现,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不肯效法前贤或同辈,多为另辟蹊径,努力展现自己的风格。如曹操诗的古直悲凉,气韵雄沉,曹丕诗的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的“骨气奇高,辞藻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等等。 4.其次建安诗歌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又由于建安诗人处于时代和个人的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勉励自己及他人惜时如金,及早建功立业,赢得不朽声名的积极向上的特征。

2.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的异同。 建安七子时期,处于曹魏政权创立之期,同样也是鼎盛之期,文士也是政权的把握者,此时的诗风是把咏叹世事哀坚和建功立业的渴望结合在一起,一三曹为中心形成了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而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了政权,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此时文人的处境和命运与建安时期大不相同。许多文人被司马氏杀害,或者逃避司马的统治却也大部分不得善终。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诗歌的风格也就与建安时期迥异了,反应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从诗人构成来看,建安时期的写作生力军为三曹和建安七子,而正始时期是由竹林七贤构成主体。三曹及七子是曹魏时的政权中心,同时也构成了当时政治与文化的中心;而竹林七贤是处于一个和司马氏背离的对立位,七贤基本上处于政治的边缘地域。这是两个时代诗人不同的本质所在,也造成了两个时期诗风的风格变化。建安的诗风慷慨悲凉,却不是对政权的不满,而是一种积极向上,昂扬慷慨的建功立业之心;除此之外还有对于人生苦短的哀叹,还有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的主题。而正始颇多感慨之词,抒发个人忧愤。 而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建安时期的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还有从两汉时期儒家一统刚刚走过的思想解放;正始玄学与魏晋风度是与司马氏标榜的“名教”抗衡的产物。在建安时期,由于思想解放,写作风格颇为“通脱”,像曹操《短歌行》采用了乐府古题写时,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发感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 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中职新生入学教育指南》期末考试试题

2018级《中职新生入学教育指南》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国防教育 2、中职生综合素质 二、填空题 每空2分 共30分 1、中职生学习的特点主要有①学习方式的独立性和自主性、②学习途径的广泛性、③学习内容的、④ 学习方法的。 2、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的证明,是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进入就业岗位的凭证。 3、国旗是一个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4、在图书馆、阅览室应保持,爱护书报杂志,并及时归还。 5、中职生职业素质主要有:自理、自律能力;学习、发展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能力;能力;评判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刻苦耐挫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 6、中职新生心理调适要从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一是 ;二是。 7、企业对中职生的要求是:①吃苦+敬业;②;③;④学习+创新。 8、诈骗,是指以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9、传销严重扰乱秩序和秩序。传销的核心是,通俗点说就是“洗脑”。 三、选择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国防教育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革命英雄主义 D、个人英雄主义 2、学校升旗仪式的正确的礼仪是() A、升旗的时候来了一个电话可以接听。 B、衣着整洁庄重,有校服的学校应要求学生穿校服,队伍整齐,表情庄重。 C、某学生正在吃零食,看见升国旗也当没有看见继续吃。 D、由于天气比较冷,部分学生将手插到裤袋里。 3、预防宿舍窃案的方法有.( ) A、不留外人住宿 B、宿舍钥匙妥为保管

C、随手锁门,关窗 D、配合学校搞好宿舍的防范工作,贵重物品妥善保管 4、在学生尊师礼仪中 , 不正确的是 :( ) A、进入教师办公室 , 须经过允许 B、与老师说话可东张西望 , 抓耳挠腮 C、教师进入教室 , 学生起立问好 D、下课铃响后就可离开教室 5、购买食品时,应选购包装上有以下哪些内容的食品() A、生产日期 B、生产厂家 C、QS 标志 D、以上都是 6、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接吻 7、吸烟与以下癌症有关系的是() A、肺癌 B、口腔癌 C、喉癌 D、胃癌 E、以上都不对 8、下列属于网络成瘾造成的心理危害是()。 A、关节病 B、癫痫 C、自杀 D、少白头 9、戒网瘾五法中,不包括()。 A、厌恶干预法 B、陪读法 C、强化干预法 D、转移注意力法 10、如果在校外有人向你敲诈要钱,你认为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身上准备些钱,免得没钱挨打 B、尽快告诉父母和老师 C、不告诉别人,免得遭报复 D、找几个同学教训他一顿 四、简答 共15分 1、新生入学教育指南中对中职生提出了哪几点要求?(5分) 2、中职生常用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哪些?(10分)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古代文学史2P39) 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P64 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P140 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P216 10、南歌的抒情长诗_西洲曲______和北歌的叙事长诗____木兰诗_______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 我国 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 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 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 众所周知的名作。 20、《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 年号。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 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 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 统一天下的

入学教育考试—答案

2013级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教育考核试卷(开卷)院系:学号:姓名:____ 第一部分 1、1905年,震旦学院学生为反抗外籍传教士阴谋夺取校权而集体离校,拥戴老校长马相伯创立了复旦公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卿云歌》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1917年改名复旦大学,系私立性质。1941年底改为国立。 2、1914年,复旦师生共同设计校徽图案,商定校训,校训出自《论语·子张》,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925年制定校歌,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 3、1919年5月6日,复旦教员、《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到校敲响校钟,报告北京学生运动情况,复旦学生成为上海五四运动的先锋,何葆仁被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会长。 4、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进攻上海,我校多处校舍被炸毁,校园随后被占。我校师生一部分西迁内地,几经周折后在重庆北碚立校。部分滞留上海的师生在老校长李登辉先生的主持下坚持办学,以“复旦大学补习部”名义在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实行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的“三不”方针,维护了民族气节和复旦声誉;他致力复旦大学的建设凡四十年,曾提出“服务、牺牲、团结”的复旦精神。学校的大礼堂——“相辉堂”就是为了纪念马相伯和他而命名的。 5、1949年 5月 27日,上海全部解放。次年,学校决定该日为复旦校庆节。 6、1952年至1977年,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教授任复旦校长,他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曾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继他之后先后担任复旦校长的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和物理学家谢希德。 7、2000年4月,经国务院决定,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创始于 1927年,首任院长为医学界前辈颜福庆先生。 第二部分 8、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1)新生入学后,学校在 3 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3)学生成立团体,应当按学校有关规定提出书面申请,报学校批准。我校鼓励研究生社团开展活动,研究生成立社团须向校研究生团工委申请注册。 9、根据《复旦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1)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应到所在院系办理注册手续。2)研究生休学时间一般以学期为单位;休学研究生应在休学前一周内办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4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填空1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 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古代文学史2 P39) 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P64 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P140 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P216 10、南歌的抒情长诗 _西洲曲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 ____木兰诗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作。 20、《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 填空2 1.“文章四友”指:___杜审言、苏味道、崔融、李峤_ 2.薛道衡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最著名的作品__《昔昔盐》___。(古代文学史2 P20 ) 3.《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P140 4.“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有__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__ 5.“文章四有”和“沈,宋”,属于“台阁体”诗人,为唐代_____律_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7.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__现实主义___诗人。他的诗被公认为__诗史___。 8.《木兰诗》和《___孔雀东南飞_》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壁”,异曲同工,后先辉映。 9.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入学教育考试(参考答案)

新生入学教育考试试题 系(室)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高技60分,中技50分,每空0.5分) 1、在校期间你能按时完成所学专业的学习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职业资格证,没有违纪处分或处分已取消而且操行成绩合格,学校将为你办理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成绩不合格的,必须 在一年内次年7 月 1 日前)通过补考才能补办毕业证。 2、新生入校后,一个月内填写《广州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申报表》,同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的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并缴交学生医疗保险及意外保费共150 元后由学校统一为学生办理;保险生效日期为每年的 9 月1日到次年8 月31日止。每年 6 月份为保险的续保时间,到时只需交150元保费就可以了。 3、按国家政策,对技工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属农村或城市户口中的低保家庭(必须有民政局发的低保证)的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每年1500 元。经省市审批后,由上级主管部门通过银行直接发放到学生,学校负责学生国家助学金的申报,收集上报相关证明材料,协助银行做好国家助学金卡的现场发放,协调处理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4、为了方便同学们安全缴交学费,简化交费注册程序,学校将为每位同学开立银行储蓄卡。银行卡除了用于缴交学费外,还用于奖学金发放及毕业时教材费结算清退款,学生务必妥善至毕业为止。学生学费缴交,实行收费专管制度。未经财务部批准或授权,任何教职工不得私自代收学生学费。 5、学生某门课程(某项技能)缺课时数累计超过1/3 或缺交作业(包括实验报告、实习工件)次数超过总次数的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或该项技能)的正常考核。考核成绩不及格或缓考的学生,均应在学校规定的日期补考或者缓考。 6、技工学校学生实行随班试读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实行随班试读:在本学期应学的 文化技术理论中,经补考后仍有二分之一以上(不含二分之一)的课程学期总评成绩不及格。 7、学生休学以一年为限,休学期内保留学籍。休学期满,学生要求复学,应于复学前一个月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批后,原则上编入原专业的下一个年级学习。因病休学的学生要求复学时,须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证明,并经学校复查能正常学习者,方可复学。 8、学生因故不能参加正常的学习活动要求请病假、事假的,均应办理请假手续;假期完毕应及时销假;需要延长假期的,应办理续假手续,如遇特殊情况来不及办理手续的也应通过通讯工具及时向校方报告。凡无办理请假、销假或续假手续,遇特殊情况又不及时报告者,均以旷课论处。 9、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可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触犯国家刑律,被判刑罚或被送劳动教养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社会治安管理条例,被追究法律责任,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者;违反技工学校管理规章和校纪校规,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者。 10、学期操行成绩优秀作为学生参加评选各类先进个人的必备条件之一。学期操行成绩低于30分或二学期操行成绩均不及格者取消学籍降为试读生,试读期为一学期,超过一学期操行分仍不及格者予以劝退。 11、奖学金评定条件:学生学期操行总评成绩90分以上;学期学习成绩按各科目总分进行排序,按名次依比例选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无违法乱纪行为。 12、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根据情节轻重、认错态度、悔改表现等,给予下列处分: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13、受警告及以上处分者一年内取消评优和奖学金评定及出席团代会、学代会资格,不得担任班、团干部。受过处分且在毕业时未撤销处分者,不予毕业。 14、留校察看以一年为限,在处分期间有明显进步表现者,经本人申请,系审核,学生处审查,主管校长批准,可提前取消处分(察看期不能少于六个月); 15、受处分学生经教育转化合格后,由学生本人填写《撤销处分申请表》,辅导员(班主任)写出鉴定,经系主任(审批记过以下的处分)、学生处及分管校领导(审批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批准后可取消处分,并下发《关于撤消××同学处分决定的通知》。 16、未经批准,擅自留宿非本宿舍成员,经批评教育不改者,给予警告处分。未经批准,擅自进入异性宿舍,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因留宿非本宿舍成员或让其进入宿舍而造成不良后果者,视其情节,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留宿异性者,给予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17、扰乱宿舍管理秩序,敲铁桶、脸盆、饭盒、放鞭炮、烟花、燃烧物品、高声喧哗者,给予及以上处分;高空抛物、宿舍起哄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上述行为造成伤人、损坏公物或其他事故的,除赔偿损失外,加重一级处分。 18、凡在学生宿舍、教室私藏管制刀具、枪械、铁棒、铁水管等器械者,除没收其器械外,给予警告处分;私藏的器械被他人使用造成伤人后果者,要追究私藏者责任,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19、学生不得带酒入校,一经发现,没收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20、对考试时获取他人答题信息或为他人提供信息,闭卷考试翻看书籍、资料者,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21、累计旷课达20节,给予警告处分:累计旷课节120 节及以上,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22、不按规定佩戴胸卡或故意损坏胸卡者,给予批评教育,屡劝不改者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23、在校内(宿舍外)抽烟给予批评教育,屡劝不改者给予警告至警告处分。在宿舍内抽烟者给予警告处分。 24、学生对违纪行政处分有异议,可向学生管理副校长申诉,本人的申诉必须在接到处分决定后一周内提出,由学生管理分管校领导负责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论通知申诉人。 25、熄灯后大声讲话影响他人休息者及晚点名不归者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未经请假夜不归宿者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26、学校安排专人对水电进行管理,保证同学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学生用水、用电实行定额配置,按月结算。每人每月用水限额4吨,超过限额,每吨按当地居民用水价格收取超量水费。宿舍用电每人每月限额为8 度,超过限额,每度按当地居民电费物价标准收取超量电费。 27、具备放电脑的宿舍,学生可将电脑带入宿舍使用。学生须办理学生电脑登记证,再到宿舍值班室登记。一台电脑只能办一个证,遗失后可申请补办。但学生找借口为一台电脑办理两个及以上登记证视为违纪行为。搬机离开学生宿舍需出示学生电脑登记证,并接受校卫队员检查。 28、根据广州市有关规定,学校可为外省的新生办理户口迁移,学生毕业时为学生办理户口迁出手续。毕业后要马上迁走,学校对毕业生户口不做超期保管。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