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相互作用复习教案

相互作用复习教案

相互作用复习教案
相互作用复习教案

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教案学生姓名年级科目

日期时间段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学会受力分析,将理论联系实际,多实践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

难点考点

分析

摩擦力判断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过程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的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单位:牛 N

2.力的性质:

力的相互性: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力的独立性:任何一个力都独立的产生作用效果

3.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5.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6.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

7.四种基本作用:(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如弹簧

范性(塑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如橡皮泥

3、弹力产生条件

(1)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

F=kx k 劲度系数 N/m x 伸长量

教学过程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接触面不光滑;两物体间有弹力;

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 ≤Fmax 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接触面不光滑;两物体间有弹力;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f =μN 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N 可能等于G μ动摩擦因系数 没有单位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非共点力不能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 F=F1+F2 最小值 F=|F1-F2|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 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找分力的方法:

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

2.形变效果

3.由分力,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连接

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 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 1.步骤

(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 (2)隔离开受力物体 (3)顺序:

①场力(重力,电磁力......) ②弹力:

绳子拉力 沿绳子方向

轻弹簧压缩或伸长 与形变方向相反 轻杆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 面与面接触优先垂直于面的 ③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1.求 2.假设

滑动摩擦力方向 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

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 (4)检验 是否有施力物体 六、补充结论 1.斜面倾角θ

动摩擦因系数μ=tan θ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μ>tanθ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2.三力合力最小值

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合力为0 若不能则F=Fmax-(F1+F2) 三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

受力分析专题

一、受力分析

1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顺序(1)重力(2)弹力(3)摩擦力(4)其它力

3受力分析步骤

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分析受力的物体

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画出受力示意图----边分析边将力一一画在受力示意图上,并标出力的方向和表示力的符号

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

二、常用方法

(一)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隔离法

概念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

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分析的方法

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

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

速度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注意问题受力分析时不再考虑系统内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

(二)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力的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判断法

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

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即:把与我们所研究的物体相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看该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由状态分析弹力,使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物体受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是否存在。

2、弹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那个物体上

弹力弹力的方向

弹簧两端的弹力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

方向

轻绳的弹力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

而指向受力物体 球与面接触的弹力 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 球与球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杆的弹力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应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

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弹力的方向

使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先假设一个弹力方向,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弹力。若所得的结果为正值,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如果为负值,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理解注意

绳对物体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推力,且绳子弹力的方向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这是由绳子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推力,弹力的方向可以沿杆,也可以不沿杆,这是杆和绳两种模型的最大区别

课后作业

习题

班主任审批

签字

教学主任审批

签字

受力分析专题

1、分析物体在水平面上是物体A 的受力:

2、分析物体A 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

3、分析竖直面上A 的受力:

4、

A α (A 静止) A α F v

(A 向下运动,斜面不光滑) α (光滑小球)

α

(光滑小球)

(A 静止) F

(A 匀速下滑) F F (A 静止) F 1 A

B α A

B C

A A

5.分析下列物体A的受力:(均静止)

6.图中下列各物体的受力分析是否正确:

7.用劲度系数为k=490N/m的水平弹簧拉一木板沿水平面匀速滑行时,弹簧长为12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5kg的物体,用同一弹簧水平拉动木板匀速向右滑行时,弹簧长为14cm,求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8.如图所示。

(1)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2)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

(3)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4)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5)物体沿粗糙斜面上滑

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1)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2)传送带由静止起动

10.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1)向上运输(2)向下运输

11.如图所示,电梯上的人。

(1)随电梯匀速上升

(2)刚踏上电梯的瞬间

12.分析光滑球的受力。

(A、B一起匀速向右运动)

α

B

A B

A

(光滑小球)

A

B

α

G

F f

F N

物体随皮带向上匀速运动G

F f

F

G

F f

F N

v

物体沿斜面上滑

A

v

受力分析练习题

1.物体m 沿粗糙水平面运动,⑴图:作出①F sin θ <mg 时的受力图;②F sin θ =mg 时的受力图.⑵图中的物块沿斜面匀速上滑,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⑶图中的m 1和

m 2与倾角θ满足条件m 2 g < m 1 g sin θ 且m 1和m 2均静止.作出m 1的受力图.⑷图中的A ,B 均静止,竖直墙壁光滑,试用隔离法画出A 和B 两个物体的受力图.

2.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6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1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 )

A.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3.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

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P 、Q 仍静止不动,则 ( )

A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 .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 .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4.如图所示,重为10N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0的斜面上受到一个F =2N 的水平恒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F 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则木块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 A .2/10 B .0.6 C .3/3 D .无法确定

5.重为40N 的物体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0.4,若用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53°的推力F =50N 托住物体。物体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要使物体能匀速下滑,推力F 的大小应变为多大?

P

Q

6.质量为0.8kg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3N 的力推物块,物块仍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 7、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 )A .2 B .3 C .4 D .5

8、用一轻绳将小球P 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 点,在墙壁和球P 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 ,如图所示.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P 物体受4个力 B.Q 受到3个力

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D.若绳子变短,Q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9、A 、B 、C 三物体质量分别为M 、m 、m 0,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均不计,若B 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 A .物体A 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B .物体A 与B 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C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方向相同,大小均为m 0g

D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方向相反,大小均为m 0g

10.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

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大小可能等于零

D .大小可能等于F

11.如图5—32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恒力F 作用下,沿天花板做匀速直线运动,F 与水平方向成α角,物体与顶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对顶板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多大?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凹形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将质量为m 的砝码轻轻放入槽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和m 一起加速下滑

B .M 和m 一起减速下滑

C .M 和m 一起匀速下滑

D .条件不足,无法

13、如图所示,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B 上面载着物体A ,当它们一起沿固定 斜面C 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物体A 受力是( ) A 、只受重力 B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C 、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 、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14.如图所示,用力F 推着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紧贴在竖直墙壁上,木块此时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力F 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 ) A .大小是mg -F cos θ,方向竖直向上 B .大小是F cos θ-mg ,方向竖直向下 C .大小是零

15.如图2.4-8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0的斜面上,

B 悬挂着.已知质量m A =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0增大到500,但物体仍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P Q

O

A

B

C

A .绳子的张力将增大

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少

C .绳子的张力及A 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

D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16.如图2.4-10所示,质量为M 的人用轻绳绕过定滑轮拉—个质量为m 的物体,斜绳的倾角为α,物体正在匀速下降,则:( ) A .轮对轴的压力的mg + Mg sin α,方向竖直向下

B .人对绳的拉力小于mg

C .人对地的压力一定小于Mg 、大于mg

D .人对地的摩擦力等于mg cos

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m 的滑块A 、B 叠放在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 A 与斜面间、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当A 、B 从静止开始以相 同的加速度下滑时,B 受到摩擦力( )

A.等于零

B.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μ1mgcos θ

D.大小为μ2mgcos θ 18. 如图,物体A 、B 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正确的是 ( ) A . A 与B 间 没有摩擦力 B .B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为m B g sin θ

C .斜面受到B 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 .B 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素 μ= tan θ

19.如右图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 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 的斜面上,

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 ,B 恰与盒子前、后壁P 、Q 点相接触.若使斜劈A 在斜面体C 上静止不动,则P 、Q 对球B 无压力.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 A .若C 的斜面光滑,斜劈A 由静止释放,则P 点对球B 有压力

B .若

C 的斜面光滑,斜劈A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 、Q 对球B 均无压力

C .若C 的斜面粗糙,斜劈A 沿斜面匀速下滑,则P 、Q 对球B 均无压力

D .若C 的斜面粗糙,斜劈A 沿斜面加速下滑,则Q 点对球B 有压力

20.如图5所示,质量为m 的球放在AB 和BC 之间,两板的公共端B 是固定在一起的,且AB 保持水平,∠ABC >900。当系统共同水平向右运动时,不计摩擦,则( )

A .球对A

B 板的压力可能大于mg B .球对AB 板的压力可能小于或等于mg

C .对BC 板的压力可能为零

D .球对BC 板的压力可能大于mg

21.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小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θ = 30° 角,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21,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 = 20 N ,则小球沿杆

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g 取10 m/s 2)

22.如图所示,火车车厢中有一倾角为30°的斜面,当火车以10m/s 2的加速度 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时,斜面上的物体m 还是与车厢相对静止,分析物体m 所 受的摩擦力的方向。

图2.4-10

B A θ

B

A

V θ B A

C 图 5

30

°

a

23.物体受向上偏右的拉力作用而做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物块受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为 ( )

A .向右偏上

B .向上偏左

C .竖直向上

D .竖直向下 24.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 和b 系住一个小球,绳a 与竖直方向成θ角,拉力为T a ,绳b 成水平状态,拉力为T b .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3-2-2所示,此时小球在车内的位置保持不变(角θ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 .T a 变大,T b 不变

B .T a 变大,T b 变小

C .T a 变大,T b 变大

D .T a 不变,T b 变小 25.如图3-2-3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现有一个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力F 过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则施加恒力

F 后物体加速度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6.如图3-3-3所示,在密闭的盒子内装有一个质量为m 的金属球,球刚好能在盒内自由活动.若将盒子竖直向上抛出,抛出后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时均对盒顶有作用力

B .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对盒均无压力

C .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时均对盒顶有作用力

D .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上升、下降对盒均无压力

27、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 ,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 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 2) ( )

A .物体A 相对小车仍然静止

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体A 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

28、楼梯口一倾斜的天花板与水平面成θ=370,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大小为F =10N ,刷子的质量为m =0.5kg ,刷子可视为质点.刷子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板长为L =4m ,取sin 370=0.6,试求:(1)刷子沿天花板向上运动的加速度;(2)工人把刷子从天花板底端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

θ b

a 图3-2-2 F 图

3-2-3 m

θ 图3-3-3 θ F

29.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

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图所示.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动.这

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x所需时间为多少?(sin 37°=0.6,cos 37°=0.8)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 一、重力弹力摩擦力

10.如图所示,一重为8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AB杆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5 如图所示,一重为8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 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AB杆对球作用力 的大小为() A.6N B.8N C.10N D.12N 1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 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 分别为多少?请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12. 请在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 (e) 13如上图e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处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1至F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沿杆方向) A B C D 14.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C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力;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如图为皮带传动装置,正常运转时的方向如图所示, 当机器正常运转时,关于主动轮上的A 点、与主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B 点、与从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C 点及从动轮上的D 点,这四点的摩擦力的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B. B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C. C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D. D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5.如图4所示,把重为20N 的物体放在倾角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N ,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 A .可以为22N ,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可以为2N ,方向沿斜面向上; C .可以为2N ,方向沿斜面向下; D .弹力可能为零。 6.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定滑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 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7.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重量为G 的物体,物体能保持静止。现在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G/2推物体,物体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解:如左图所示;在斜面上,物体在推力、重力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分力Gsin300和滑动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下,沿斜面斜下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三个力的合外力为零。如右图所示。 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A D B C 主动轮 从动轮 v F Q P G G f μμ2 330cos 0==G f 2 2= 3 6=μ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 上面,B 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 、B 静止。现用力F 沿斜面向上推A ,但A 、B 仍未动,则施力F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 .B 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C .B 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D .B 与墙面间的弹力变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A 物体,开始受重力、 B 对A 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施加F 后,仍然处于静止,开始A 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A sin m g θ,若A 2sin F m g θ=,则A 、B 之间的静摩擦力大小还是等于A sin m g θ,所以A 、B 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不变,故A 错误; B .对整体分析,因为AB 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开始弹簧的弹力等于A 、B 的总重力,施加F 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 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等于力F 在竖直方向的分力,方向竖直向下,故B 错误; CD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B 与墙面的弹力为零,施加力F 后,B 与墙面的弹力变为F cos α,弹力增大,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光滑的圆柱置于斜面上,挡板AB 可绕固定轴B 转动,使挡板AB 从图示位置(90θ

§3.1重力_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课前预习导读】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力的概念,能够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掌握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4)掌握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种相互作用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3)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悬挂法”找薄板的重心。 (4)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质疑,勇于修正。 (3)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艰难历程及科学研究工作的意义和其趣味性。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三、自主学习、主动落实学案 一、力和力的图示 1.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状态变化 (1)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的. (2)运动状态的变化:只要物体运动的.改变了,不管是其还是其改变了,都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2.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矢标性: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测量.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6.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和,线段是按一定的比例(标度)画出的,它的表示力的大小. 7.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和,只表明物体在这个上受到了力,不严格表示力的大小. 思考讨论 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共有几种可能情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相互作用》10

[物理-fx1] 期中复习课(一) 第一章 力 一、 知识网络 ?????????????????? ??????????????????????????????????????????????????????????????????????????????????????????→???→???正交分解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受力分析 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弹力、重心=重力:力学中的三种力拉力、压力等动力、阻力按效果分电磁力重力非接触力有相对运动(或趋势)有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直接接触产生条件摩擦力接触面上产生形变直接接触产生条件弹力接触力按性质分力的分类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效果、力的图示及示意图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mg G 二、物理方法 1、 具体——抽象思维方法:力的概念、力的图示。 2、 等效替代法:合力与分力、重心。 二、 例题 【例1】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木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μ和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2μ有可能是 ( )

A. 1μ=0 2μ=0 B. 1μ=0 2μ≠0 C. 1μ≠0 2μ=0 D. 1μ≠0 2μ≠0 【解析】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受力平衡,则地面与B 之间必有摩擦力,2μ≠0.选项A 、C 错,又因为A 、B 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 、B 之间没有摩擦力,则A 、B 之间是否光滑对系统的平衡没有影响,1μ为零不为零都可以.答案B 、D. 【例2】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 ,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拉力为 ( ) A .2μmg B .4μmg C .5μmg D .2 5μmg 分析: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求法和平衡条件的应用。求解物体所受摩擦力时,要注意物体有几个面与其他物体接触,有几个接触面就有可能受到几个摩擦力,黑毛巾有三个面与白毛巾接触,有一个面与地面接触,自上而下这四个面受到的正压力为 21mg 、mg 、2 3mg 、2mg .所以 F =4321f f f f +++=21μmg +μmg +2 3μmg +2μmg =5μmg 答案:C

【错题集】专题03相互作用 含解析

相互作用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BD 【解析】如图所示,以物块N为研究对象,它在水平向左拉力F作用下,缓慢向左移动直至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的过程中,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绳子拉力T逐渐增大; 对M受力分析可知,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下,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则摩擦力f也逐渐增大;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摩擦力f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故本题选BD。 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 3 ,重力加速度取10m/s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150kg B.1003C.200 kg D.2003 【答案】A

【解析】 T=f+mg sinθ,f=μN,N=mg cosθ,带入数据解得:m=150kg,故A选项符合题意。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A.B. C.D. 【答案】D 【解析】对圆筒进行受力分析知圆筒处于三力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 ,。解得, 21 2 F 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故D正确 4.(2019·天津卷)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力的作用是相互学案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导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通过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3、在研究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 【导学重点】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导学难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前置作业】 1、力是对的作用,有力发生时一定有两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称做,受到力的物体称做。例如:手提水桶。手是物体,水桶是物体。 练习:(1)、“孤掌难鸣”这句成语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 (2)、用脚踢足球: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2、在物理学中,通常把力的、和称为力的三要素。 【活动过程】 用手拍桌子,手为什么会感到疼痛?公路上一车失误撞上另一辆车,两车为什么都会损坏?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却向前运动,为什么? 活动一:探究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 1.自主或合作体验:(1)用手压铅笔尖;(2)如图8-35所示,小华和小明穿着旱冰鞋静止在地面上,小华用力推小明,看到的现象。 (1)如图8-34所示,用手压铅笔尖,手的感觉是。当你用手压铅笔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手会觉得疼,是因为,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现象1:。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现象2:。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实验:如图8-36所示,你会看到。如图8-37所示,看到的现象是。 3.分析上述体验和实验的结果,归纳出这些不同情形中的共同点,然后完成下面空格: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即力的作用是的。 练习:一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列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电灯的重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活动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特点 实验:水平方向把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钩在一起分别用手向相反方向拉,你看到的现象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力的方向。 用手拍桌子受力物体是,同时手会感到疼的受力物体是;说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填“同一物体”或“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小组讨论总结上面的现象可以说明: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其合力表 现为分子力。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 少,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 化更快。 3.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 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 斥力。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 (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此时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二、分子动理论 1.内容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统计规律 (1)微观方面: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 (2)宏观方面:大量分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

统计规律的支配。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2)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3)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4)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5)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6)分子间的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当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物体“反抗”被压缩,这时分子间还有引力吗? 提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斥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此时分子间仍存在引力。 (2)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又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为什么大量分子能聚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而不散开? 提示: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引力使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分开。 (3)无缝钢筒中的高压油,当筒中压力达到足够大时,为什么会有油从筒壁中渗出? 提示:尽管钢材坚硬、致密,但它也是由分子组成的(金属原子或离子),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在高压下,油分子就会穿越钢筒渗到外部。 对分子力的理解 1.结合弹簧小球模型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距离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关系分子力弹簧小球模型r=r0F引=F斥零 r<r0 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 引增大得快, F斥>F引 分子力表 现为斥力

专题二 相互作用(试题部分)

专题二相互作用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考向 5年考情预测热 度考题示例学业水平关联考点素养要素解法 常见的三种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常见的 三种力 2017课标Ⅱ,16,6分2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017课标Ⅲ,17,6分3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015山东理综,16,6分4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整体隔离法 力的合成 与分解 2018天津理综,7,6分3科学推理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 平衡受力分析、 共点力 的平衡 2019课标Ⅱ,16,6分4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极值法 ★★★2019课标Ⅲ,16,6分4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017课标Ⅰ,21,6分4科学推理图解分析法 2016课标Ⅰ,19,6分4科学推理整体隔离法 2016课标Ⅲ,17,6分4科学推理 2017天津理综,8,6分4模型建构 分析解读本专题是力学的基础,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核心。从力学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研究重力、弹力、摩擦力,逐步认识力的矢量性、相互性,以及力在合成与分解时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更是广泛应用于力、热、电等各部分内容的题目中,这就决定了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位置。该专题知识若单独出题,主要是选择题,若与其他专题知识结合,则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选择题,也有大型的计算题。 【真题探秘】

破考点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常见的三种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2017课标Ⅱ,16,6分)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2-√3 B.√3 6C.√3 3 D.√3 2 答案C 2.(2020届内蒙古联考,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由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静止于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弹簧水平,两球间距为R且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则弹簧的原长为() A.mg k +R B.mg 2k +R C.2√3mg 3k +R D.√3mg 3k +R 答案 D 3.(2020届江西上饶六校联考,10)(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物块m,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B.图乙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C.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背景和作用分析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人教版)物理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及示意图基础之上的。重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中,已提到了“只在重力作用下”。所以,本节内容既是运动的延续,又是下一章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基本相互作用的引入,也为学生初步建立了统一的概念。因而,本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习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二)学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分析 学生在学习重力之前,初中已学习了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等相关内容,已初步掌握了物体为什么会受到重力及力的相互作用,会区别、画力的图示、示意图。本节通过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学习,将进一步了解引入重心的思想和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讨、观察、猜想、实验、总结等形式,促使学生掌握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并运用力的图示、示意图表示重力,为后面学习受力分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自学和看、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的进程的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分析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科学探究。因此本节重在体现知识点的引入及探究过程上,不仅要做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注意力。也要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探究过程,寻找物理规律,让学生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老师的提示,猜想并加以验证。同时,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的过程,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成功的体验。教师还可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做一补充和展示相关资料,还可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 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两条途径,一方面是引入物理学史,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实验探究。本节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对找重心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经历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才能对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初步设想,然后运用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探究习惯。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经历不同层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史的补充和相关资料的展示,加强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是学生首次运用等效、统一的思想。掌握找重心的方法和影响重心的因素分析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分析 理解物体的重力为什么可以集中在重心及重力的方向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学生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实验的方法,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021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课标要求 【知识和技能】 ⒈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⒉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符号,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⒊知道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对力分类,能正确区别力的类别 ⒋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正确理解重力的定义,能确定物体重力的大小,指明重力的方向 ⒌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能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会分析一般物体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的关系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过程和方法】 ⒈通过研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⒉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⒊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的物体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力的概念的深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研自然的兴趣,知道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力、重力、重心的概念。 力的图示和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

力、重心概念的深入理解 教具 弹簧、弹簧秤、木块、海绵、不规则的薄板、细线、曲尺… 教学过程 新课准备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看书P54后答:物体速度(大小、方向)发生变化 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看书P54后举例。 【思考】怎样才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要想使物体发生形变有哪些方法? 其它物体对它作用。 新课教学 1.力 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物体受力是相互的,受力物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 力是物体产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力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N 测量:测力计 (3)力是矢量(结合实例分析) 【想一想】怎样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加速直线运动? (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例】木块浮于水面 先定力的单位标度——再画出力指向的方向——最后画出。 箭头、箭尾均可表示出力的作用点。 【思考】苹果从树上由静止下落是受到什么力作用? 2.重力 (1)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G=mg g=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重力作用点(用悬挂、支撑实验说明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可认为集中于某一点。) 3.重心 ①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重心位置是几何中心。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 1.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的小球B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当为多大时,使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 【答案】(1)30°(2)μ=(3)α=arctan. 【解析】 【详解】 (1)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设细绳对N的拉力为T由平衡条件可得: Fcos30°=Tcosθ Fsin30°+Tsinθ=mg 代入数据解得:T=10,tanθ=,即:θ=30° (2)对M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F N=Tsinθ+Mg f=Tcosθ f=μF N 解得:μ= (3)对M、N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F N+Fsinα=(M+m)g f=Fcosα=μF N 联立得:Fcosα=μ(M+m)g-μFsinα 解得:F= 令:sinβ=,cosβ=,即:tanβ= 则: 所以:当α+β=90°时F有最小值.所以:tanα=μ=时F的值最小.即:α=arctan 【点睛】 本题为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选择好合适的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应用平衡条件求解即可,难点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应用数学方法讨论拉力F的最小值,难度不小,需要细细品味.

2.一架质量m 的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会受到机身重力、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F 升、发动机推力、空气阻力F 阻、地面支持力和跑道的阻力f 的作用。其中机翼升力与空气阻力均与飞机运动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即2 2 12,F k v F k v ==阻升,跑道的阻力与飞机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k (012m k k k 、、、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 。 (1)飞机在滑行道上以速度0v 匀速滑向起飞等待区时,发动机应提供多大的推力? (2)若将飞机在起飞跑道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直至飞离地面的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发动机的推力保持恒定,请写出012k k k 与、的关系表达式; (3)飞机刚飞离地面的速度多大? 【答案】(1)2 220 10 ()F k v k mg k v =+-;(2)2202 1F k v ma k mg k v --=-;(3)1mg v k = 【解析】 【分析】 (1)分析粒子飞机所受的5个力,匀速运动时满足' F F F =+阻阻推,列式求解推力;(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k 0与k 1、k 2的关系表达式;(3)飞机刚飞离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为零. 【详解】 (1)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此时有 空气阻力 2 20F k v 阻= 飞机升力 2 10F k v =升 飞机对地面压力为N ,N mg F =-升 地面对飞机的阻力为:' 0F k N =阻 由飞机匀速运动得:F F F =+, 阻阻推 由以上公式得 22 20010()F k v k mg k v =+-推 (2)飞机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a ,某时刻飞机的速度为v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 22201-()=F k v k mg k v ma --推 解得:2202 1-F k v ma k mg k v -=-推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相互作用 学案

02相互作用 考点1物体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合=0或 =0 =0 x y F F ?? ? ?? 合 合 。 (3)重要推论 ①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学、。 ③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拓展1: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1)对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理解 整体法是指将相互关联的各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方法。整体法的优点在于只需要分析整个系统与外界的关系,避开了系统内部繁杂的相互作用。 隔离法是指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该物体的方法。隔离法的优点在于能把系统内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状态变化的原因以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表达清楚。 (2)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使用技巧 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拓展2:临界问题的处理方法 (1)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 (2)常见的临界状态有: ①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0(主要体现为两物体间的弹力为0); ②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绳中张力达到最大值; ③绳子绷紧与松驰的临界条件为绳中张力为0;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知识点及习题

《相互作用》专题知识点 【重力认识中的几个问题】 一、产生原因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在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 二、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但与地理位置有关,一般同一物体重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在两极处重力最大. 三、重力的测量 测量工具:弹簧秤或台秤 测量原理: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到的竖直悬挂物的拉力或水平支持物的支持力在数值上与物体的重力相等. 注意:弹簧秤或台秤测量的是对称的拉力或压力(即弹力),因此重力的测量属于间接测量. 四、物体重心的确定 定义:物体的任何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与质量的分布有关,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例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其重心就不在圆环上. ①对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 ②对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用实验的办法来确定,例如对薄板状的物体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其原理是二力平衡. 例关于重心,正确的说法是() A.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 B.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和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C.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可能在身体之外 D.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 解析由上面分析知正确选项为ABCD. 【如何判断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对于绳的弹力 一定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对于杆的弹力可以沿杆的方向也可以不沿杆的方向,现分析如下: 一、点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平面 例1. 如图所示,杆的一端与墙接触,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分析杆AB受的 弹力。 二、点与曲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过切点的切面 例2 如图2所示,杆处在半圆形光滑碗的内部,且处于静止状态,分析杆受的弹力。 解析:杆的B端属于点与曲面接触,弹力N2的方向垂直于过B点的切面,杆在A点属于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N1的方向垂直杆如图2所示。 三、平面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例3.如图3所示,将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分析物体受的弹力。 解析:物体和地面接触属于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N的方向垂直地面,如图3所示。

力概念三要素相互作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力的三要素相互作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和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2.跳高运动员用脚蹬地,人腾空而起,这说明了,如以人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若以地面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用手拍桌子感到痛说明力的作用 是. 4.画出图中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5.某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运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6.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将分别载有一根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后,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最后静止.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有, ,. 8.如图所示,小明用力向下压铅笔笔尖时,手指却感到疼痛,这是因为对也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说明.

9.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使他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块,在石块上升过程中石块受到 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不考虑空气的阻力) 10.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施力物体是.以上事实说明. 11.如图所示: (1)人用脚踢足球,是施力物体. (2)飞起后的球最后总是落到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3)脚踢球时,脚会感到疼痛,使脚疼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12.2013年5月,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和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作用效果.球离开脚后能继续向前飞行,球由于受最终落向地面,球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的作用. 13.为了去掉衣服上的灰尘,常用力拍打衣服,衣服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由于灰尘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能把灰尘和衣服分离. 14.卢纶的《塞下曲》中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说的是民族英雄李广晚上打猎归来,猛然发现草中有只老虎,情急之下,奋力用箭射虎,第二天才发现草丛中不是老虎,箭已经射入石头中了.同学们想一想,前面的短文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有:①;②. 15.力的图示是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线段的长短按比例表示力的,线段未端的箭头表示力的. 16.一个力的存在,离不开和,如人踢球,脚给球一个向前的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由于力的作用是,所以脚给球施力的同时,受到了球给脚的. 17.俗话说“鸡蛋碰石头”,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看,鸡蛋对石头的力石头对鸡蛋的力. 18.找出下列情况下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北京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1)

【高频考点】北京市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相互作用教案新 人教版 一、会考考点 力,力是矢量,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A) 重力,重心(A) 弹力,胡克定律(B) 静摩擦力(A) 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动摩擦因数(B) 力的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B) 共点力的平衡(B) 说明: 1.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和分解,主要考查作图法,在计算方面,只要求会应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应懂得矢量有不同标量的运算规则。 2.物体的受力分析只要求处理受力情况比较简单的问题。 二、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一:受力分析 1.如图1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的受力 情况,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B.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 C.受重力、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2.如图9所示,一个小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关于小物块的受力情 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为零 B.合力沿着斜面向下 C.只受重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3. 如图1所示,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吸引地球的力 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4.如图2所示,一个小物块从固定的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不计空气阻力.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下滑力和正压力 D.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正压力 5.如图3所示,一个小物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 小物块在下滑的过 程中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和支持力图1 v 斜面 小物块 图9 图3 图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1)

高考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1)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轻质细绳下端,能绕悬挂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整个装置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动,使风总沿水平方向吹向小球.无风时细绳自然下垂,有风时细绳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求: (1)当细绳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且小球静止时,风力F 及细绳对小球拉力T 的大小.(设重力加速度为g ) (2)若风向不变,随着风力的增大θ将增大,判断θ能否增大到90°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理由. 【答案】(1)cos mg T θ =,F=mgtanθ (2)不可能达到90°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分析】 【详解】 (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正交分解也可以) 应用三角函数关系可得:F=mgtanθ (2)假设θ=90°,对小球受力分析后发现合力不能为零,小球也就无法处于静止状态,故θ角不可能达到90°且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2.(10分)如图所示,倾角θ=30°、宽L=1m 的足够长的U 形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IT 、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一根质量m=0.2kg ,电阻R=l Ω的金属棒ab 垂直于导轨放置。现用一平行于导轨向上的牵引力F 作用在棒上,使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运动中ab 棒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 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l0m/s 2 。求:

(1)若牵引力的功率P 恒为56W ,则ab 棒运动的最终速度为多大? (2)当ab 棒沿导轨向上运动到某一速度时撤去牵引力,从撤去牵引力到ab 棒的速度为零,通过ab 棒的电量q=0.5C ,则撤去牵引力后ab 棒向上滑动的距离多大? 【答案】(1)7 m/s ;(2)0.5m 【解析】 试题分析:(1)当以恒定功率牵引ab 棒达到最大速度时:P=Fv ,E=BLv ,I=E/R ,F 安=BIL ()0sin =+-安F mg F θ 解得:v=7 m/s (2)设撤去F 后ab 棒沿导轨向上运动到速度为零时滑动的距离为x ,通过ab 的电荷量, t BLx t E ?=??Φ= ,R BLx t I q =??= 联立解得:m BL qR x 5.0== 考点:本题考查电磁感应 3.(14分)如图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当θ=30°时,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木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若让该小木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大小恒定的初速率v 0=10m/s 的速度沿木板向上运动,随着θ的改变,小物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x 将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g=10m/s 2。(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求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 【答案】(1) (2)θ=60°; m 【解析】 试题分析:(1)当 时,对木块受力分析: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课题§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课前准备】双色笔提前准备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类: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4.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物体重心的概念。 5.知道重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6.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三、学教方法:自主阅读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启发式与讲练相结合。 四、自主阅读: 1、通过本节学习我知道了: 2、我学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3、本节最难理解的是: 【课堂自主导学】 一.力概念的引入和力的性质 问题:阅读课本页第一段话回答,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什么量在发生改变: 例:演示1、用手压锯条、拉皮筋等,学生观察现象 演示2、扔掉手中的粉笔,拖动桌面上的书等,又有什么现象? 锯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球,粉笔、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原因:这些都是因为 1、力的定义: 问题:你们初中学过的力有什么性质呢? 认识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问题: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拖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一样吗? 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力的大小可以用测量, 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1N到底有多大? 问题:力的作用效果有那些?举例说明。 2、力的作用效果(共两种) 3.力的三要素: 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把力的三要素完整的表示出来呢? 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例:一个重150N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叫学生上黑板上画出物体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二、重力 提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预习后回答: 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 学生猜疑: 教师释疑:所以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 ⑴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就是重量。 ⑵产生条件: ⒊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⑴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二力平衡知识得出结论) 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G=mg(g=9.8N/kg)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 巩固训练( ①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A、就是物体的重力 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D、这压力是竖直向下的 ②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这样表示对吗?(请学生分析) ⒋重心 ⑴概念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把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到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 ⑵与重心位置有关的因素: ①与物体的有关; ②与物体的分布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的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此上。 同学们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投影分析) 巩固练习:用卡车运输一些有的轻、有的重物体, 到卡车上较为合理。 (尽量将重的物体放在车的底部,整体的重心较低,行驶较安全) 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阅读课本这部分内容,并讨论回答:四种相互作用的名称、特点和作用范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