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艺术特色

浅谈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艺术特色

浅谈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艺术特色
浅谈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艺术特色

梦幻与现实

——浅谈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艺术特色

摘要: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最为轰动的人物是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他的绘画是一种伪装的梦境与幻觉,充满着性、死亡、变态和非理性等主题,而他的行为本身也构成了超现实主义的景观。人们可以对他的自我推销和吹嘘的本领抱怀疑态度,但无法否认他那种超乎常人的想象力,以及由这种想象力所创造的画面。本文着重从达利的作品的象征性、潜意识、宗教色彩、古典主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利;潜意识;记忆的永恒

一、艺术生平

萨尔瓦多·达利1904年5月11日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1989年1月23日逝世,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达利在幼年是个被宠坏的孩子,他经常做一些疯狂的行为以此来吸引人们对他注意,表现他的性格矛盾与多变的一面。在有关记载达利的童年的著作中,都记载着达利的极端敏感和高度兴奋的矛盾组合。达利很早就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父母也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关注。幼年时达利就开始在野外画油画风景,并且已经受到很多美术家的重视。后来,他进入马德里美术学校,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来研究先进画派的风格。后来由于领导学潮被迫停学一年,又因他宣称教授没有资格评判他的作品,最终被学校开除。不过那时,达利已经举办过个人的画展在巴塞罗,成为一名公认的艺术家。达利不仅如此,他还是20世纪最富色彩、狂放不羁的人物之一。也是现代艺术伟大的奠基者的代表。他多动好动、充满自信和幽默、喜欢我行我素、喜欢张扬、崇尚自由、敢于挑战教条与权威的性格在念大学时得到更大的延续。达利在生活中本身就是一个十足的超现实主义者,达利喜欢发展他那天然的表现,显而不喜欢去迎合权威和教条去获取高分数。青年时他以纨绔子弟加艺术家的表征来增进想象力。服饰奇特、连鬓胡子、还曾经用胶水来固定须发、手上拿着一支带头的手杖,他的自我炒作和自我推销可谓是与生俱来的,达到了登峰造极、标新立异的程度。受到众人的关注正是达利所追求的和要达到的目的。他的一些恶作剧经常会成为报纸上的新闻。1982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爵。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二、艺术特色

达利作为一位早具天赋的艺术家。达利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风格和创作媒体中。他的作品,历经了早期的印象派,作为过渡的超现实主义,直到最后经典时期这一变迁过程,证实了达利不愧是一位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艺术家。他一生都

对新事物和新题材感兴趣。他已经早就熟悉并超越在前,他把重心已经转向印象主义和野兽派[1]。他各取所需只在于一瞬间。他注重研究其他画家的创作方法,从中吸取一定的经验,但这些都没有占有他过长的时间。他惊人的戏曲幽默感和创造力,这些都主要归功于他的想象力。勤奋的达利几乎在所有的艺术载体上都工作,他的一生都在忙于设计、绘画、雕塑、创办刊物和写作演讲等。所有这些艺术载体中,人们觉得晟有成就和影响最大的是达利的绘画和雕塑。

1、象征性

达利面对更大的挑战是正式加入超现实运动之后,因为当时的欧洲艺坛人才辈出,风云际会。达利要想在创作上脱颖而出就必须提出独创的观念与技法。他认为在完全排除理智的作用下,听任下意识流露,太过于消极。达利的绘画多表现的是一种伪装的梦借此以象征性欲。也就是说所画的画并非是无意识的,而是在有意识地表明着达利的一个观点和一个主题。《内战的预感》是一幅传世名作。它的创作背景是西班牙在1935年的内战。那是西班牙人民反抗欧洲法西斯主义的一场人民战争。这幅作品是在西班牙内战爆发前的几个月完成的。表达了达利对政治主张的强烈反对。画面中呈现的是一个巨大的躯体。这个躯体既是侵略者又是牺牲品。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人物的肢体被肢解为一组相互厮杀的四肢、躯干和头。达利用此来表现内在的冲突,以此来表达他声称的“盲目的历史”。他把内战视为意识形态和无人性的力量,死亡和信仰、革命和传统的象征性的两极分化,是一种病理现象的体现[2]。达利运用理性的思维与画面的思想表现了和谐、合理的主题。梦幻的画面人物只是作者选择的最佳表达思想的形象,并非是无意识的梦中或是幻觉形象。

2、宗教色彩

宗教画是西班牙文化中一脉相承的传统,达利自己也置身在这个传统中,他把古典大师们的主题复制到了自己的艺术中,他将现代艺术理念融入到宗教题材中,使他的作品在传统题材的映照下散发着强烈的现代气息,使创作充满了独特感。达利的晚期创作以震撼人心的宗教为题材。《基督受难》、《加冠的圣母》、《十字架圣约翰的基督》、《加利港的圣母》都是达利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的作品。达利运用古典题材作品中与宗教相关的象征手法进行创作,作品中洋溢着画家对生命的严肃思索。二战原子弹的使用、西班牙内战以及以宗教为题材的古典主义绘画等这些都为达利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其中最著名的以战争为题材作品是《西班牙内战的预感》,这幅作品表达了一切战争对人类的破坏。达利在这幅作品中,画了一个畸形赘疣的巨大的人体。身体的各部分相互撕裂臂膀和大腿,像患了麻风病一样丑陋的身躯,达利感觉好像是战场上的恶毒厮杀,也像是战争后的战场上的遍地狼籍[3]。还有其它有关战争性题材的作品如《盘上的希特勒》、《海滨和电话》等,这些作品也象征着制造战前的紧张政治气氛。

3、潜意识

年轻时达利拜读了弗洛伊德的杰作,这对达利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来达利又遇到法国精神分析、精神病学家拉康忙。达利受到拉康博士的论文的启发,创作了“偏执狂批判法”的特殊艺术手法作画,就是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使自己处于精神异常状态中,并且运用自由联想的方式来激发对于创作的意念。追求极度的无条理性,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和分解综合来描绘梦境和偏执狂的幻想,应用似是而非的客观真实,记录了他主观的一些奇特的想象[4]。达利在《内战的预感》的这幅作品中,表现出给人一种疯狂和惶恐残酷的现实之感。后来,达利创作了最富盛名的、被视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是《记忆的永恒》,这幅作品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达到了个人绘画生涯上空前的丰收。“偏执狂批判法”的创作发挥令达利迅速崛起于欧洲画坛,成为30年代初期如日中天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运用“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创作。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方式,将普通的物体进行变形或扭曲。并且达利对这些物体的描绘特别细致,几乎达到逼真程度,一般情况将这些物象放在阳光明媚但十分荒凉的风景里,令人联想到他的故乡加泰罗尼亚地区。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1931年的一个晚上,达利由入口即溶的卡曼贝乳酪晚餐带来“超级柔软”的各种联想,脑子里忽地闪现出一幅描写柔软的画。他望了白天画了一半的利加特港的风景画。画面上的岩石被夕阳的光线照亮,前景是一棵截断的无叶橄榄树。在他关灯走出画室的一瞬间,他的头脑中浮现出“两只熔化了的软表”,有一只挂在橄榄树枝上。他只用了两小时就完成了作品。这幅画就是著名的《记忆的永恒》。画面向观众展现的是画家达利表现的是一个梦境,但画面中的蚂蚁及其附近的苍蝇又把观众拉回到现实世界。画面中时间无法逆转地疯狂流逝,表现出生活压迫下个人世界面临崩溃的感觉,具有强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画面表现的是在一片空旷的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人头残部,在那个怪物的一边有一个平台,在平台上面却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幅画中出现了好几只用金属、玻璃制成的钟,但这钟表好像已经时间太久了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就松垮下来了。达利通过细致刻画那些细节和离奇的形象,从而创造出了一种真实的引起幻觉的感觉,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景象。《记忆的永恒》这幅另人震惊的作品表现出了人们心中的梦想和幻觉,创造出了一种臆想与现实,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超现实境界”[5]。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也是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变形和伪装,绘画的灵感主要出现在理智对潜意识的控制力的放松之时,画家按照自己的心声来进行创作。自我、本我、超我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主导的心理状态来指导其创作,并使观众从中体会到了作为艺

术家的真实的个人情感。弗洛伊德指出,艺术家创作的理由是释放本能而产生的痛苦。艺术家把在现实中受到的压抑,其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按照一定美的规律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幻想的世界,即创作中去,使之得到本能的欲望和宣泄的达成,借此以追求自己所期望的自由和快乐。因此,艺术创作就像是画家为自己编织的白日梦,是逃避现实、避免伤害的白日梦。艺术家就好像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用绘画使自己从对现实的不满中得以解脱,投入到一个自己编织的完美的世外桃源中。此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认为,美的本质就是一种本能的升华和转移。弗洛伊德强调说,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主要来源于性感的目的,将艺术形式视为美的根源是不正确的, 画家真正所要表达的目的并不是艺术形式给人的感官造成的快感,而是一种以刺激为主的手段。因此,一些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钟情于表现自身的内心体验、梦的幻象和各种情绪。达利真的很特别,无论他的画还是他的言论,都很令人激动,因为他毅然决然地摘下了常人一辈子都紧紧蒙着的现实性面具。达利的真实存在,就是相对于现实生活里的人们眼中的疯狂和不正常,达利就是恰恰执着于他的梦幻、本我的妄想和潜意识[6]。与被传统知识教化的一般人相比而言,达利时刻都在他的记忆中寻找那种最直观和最自发的方式展示给人们的事物。所以,达利的言说是依靠自动的相继涌出,最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人们自觉的发现了每种事物的起源和命运。而这些梦幻、潜意识和本能的妄想也正是弗洛伊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

4、古典主义

18岁时,达利创作了一张自画像《有着拉斐尔颈部的自画像》,这幅作品不仅显示出达利有兴趣的把人与故乡风景混合重叠在一起,而且硕大的头部突兀的从海洋中升起。达利模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的绘画风格,给自己的自画像的头部添加了优雅修长的脖颈,目光高傲而有点冷漠的回看着人间。达利在这幅作品中还表露出改变人与风景比例的趣味倾向。1925年达利在巴塞罗那举办了首次个人作品展览。作品以古典主义和写实风格手法为主,以描写人物和风景画为对象。作品《站在窗边的姑娘》是描写达利的妹妹安娜·玛利亚的背影。作品表现的是从窗口注视着美丽的碧海、蓝天、白云和连绵起伏的丘陵,营造出画中有画的艺术效果。达利对荷兰画家维米尔的绘画极为崇拜。达利运用维米尔的抒情方法,描绘室内的温馨的气氛和纯净的色彩与窗外大自然的风景整体统一在一起,都说明了达利的作品带有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

达利的作品让人感叹,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脱颖而出。他的一生创作了无数深受喜爱、广为人知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中都闪耀着他天才的光芒,也给世界带来无限的遐想。

三、艺术影响

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与想象,否则艺术家就会失去灵感和创作激情,作品也

会失去可观性。因此画家们人生经历和社会活动,促使画家们的思维方式与活动

得以引伸和延长。现代艺术产生之后艺术本身所肩负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功能是以

绘画的形式来呈现存在于内心世界的思想本质,超现实主义绘画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那些画面更多呈现着一些非理性色彩,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超现实主义绘画

是真实世界,是画家内心世界真实的投射。

读达利的画,人们既能从整体感受画面的神秘与反逻辑,又能完全看懂细节。

达利的所有艺术作品都向世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真实世界的信

息。在达利看来,世界真实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中,当我们对自己进行系统的探

索的时候,真实的事物就会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达利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现

是生命等更深层次的真实,这是达利不朽与艺术界的真正原因,也是达利作品的

价值所在。一个完全违反自然组织与结构的生活环境,把幻想结合在奇特的环境

中,以展示画家心中的梦幻。有人也把这种画称之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在

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不

仅他的画,还有他的文章、口才、行动以及他的打扮,都无不在宣传他的“超现

实主义”。他在发挥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上,可以说超越了他们的超现实主义绘

画群体。他的有些作品除了传达无理性、色情、疯狂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哲学观外,

有时还反映着人们的时髦心态。在达利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里,可谓做尽了让我

们瞪目结舌的事。在那些怪事和怪诞言论里,给“巨匠们打分”已经成为达利的

品牌。在西班牙绘画史上,他与委拉斯凯茨、戈雅、米罗、毕加索等绘画大师一

同辉映着西班牙俊美的天空,传奇着西班牙的绘画史。

(指导教师:XXX)

参考文献:

[1] 安德烈·巴西诺著.疯狂的眼球:萨尔瓦多·达利难以言说的自白 [M]. 上海:上海文艺

出版社,2008年版,112-114页

[2] 杰克·斯佩克特著. 艺术与精神分析 [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210-212

[3] 达利. 狂想的旅程. 大师达利作品集 [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25-27页

[4] JI·T·列夫丘克克著. 精神分析学说和艺术创作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101-103页

[5] 弗洛伊德著. 梦的解析 [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223-225页

[6] 萨尔瓦多·达利著. 达利自传 [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233-236页

Dream and reality

-- Discussion on the surrealist artist Dali'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On the surrealism of the sensation is the Spanish artist Salvatore

dali.His painting is one kind of camouflage dreams and hallucinations, full of sex, death, metamorphosis and irrational theme, but his behavior itself constitutes a surreal landscape. For people to be his self-promotion and boast the ability is skeptical, but cannot deny his extraordinary imagination, as well as by this created by the imagination of the picture.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works of symbolic, subconscious, religious, classical analysis.

Key words: Surrealism; Dali; subconscious; the eternal memory

达利艺术作品赏析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巨擘。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隆尼亚省的小城菲格拉斯。达利从小热爱绘画,并对生活周围异常的、新奇的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1919年,年仅15岁的达利的作品在菲格拉斯剧院展出,受到了评论家的重视。1921年,他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度美术学院就读,但是学院传统的教学无法传授给他渴望学习的东西,他潜心钻研,探索毕加索、莫朗迪、基里柯等人的艺术,大受启发。达利在1929年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以来,给予艺术世界极大影响,创作出《记忆的延续软钟》、《欲望的幽灵》、《纳希瑟斯的蜕变》、《原子丽达》、《带抽屉的米罗维纳斯》等等惊人视听的作品。他的创作理念,是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偏执狂的批判方法发展而来。战后他则透过宗教与原子物理学的触发,在构思上力求接近"超合理性"的世界。 作为一名艺术家,达利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风格和创作媒体中。他的作品,历经了早期的印象派,作为过渡的超现实主义,直到最后经典时期这一变迁过程,证实了达利不愧是一位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艺术家。达利几乎在所有的艺术载体上工作,他留给世人的不光是大量的油画、水彩画作品,还包括许多雕塑作品,珠宝设计等等。 马鞍与时间 于1942年发表的《达利的秘密》中,达利说:“机械、生硬的物体是我的天敌,对钟表而言,它要么是软的,要么就根本不要存在。”达利认为人类不能依赖真实、无梦的世界,不能只是表现完全的真实。这一点在他的作品《马鞍与时间》中是显而易见的。马是达利世界的著名形象,以时间为胄,背负重任的马,是压抑的、慢慢行走的世界的代表。达利用这件作品细致地表达了在社会压力束缚下的个体,他们无意识、真正的心态是试图隐藏自己,释放自我。 斗牛士的迷幻剂 在西班牙没有什么比斗牛士更传统的形象了。这件雕塑是超现实作品中的精品,几个不相适宜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有了新的含义。西班牙斗牛士迷幻剂的设计的意图是引起幻觉,藏在小号里的脸从一个超现实延展的肩上升起。当观看者转身离去时,他会发现难以忘掉这件作品。当然,这件乐器不能演奏,它的功能是束缚斗牛士。达利的雕塑想要从平庸中超脱,使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 时间的贵族气息 1977年至1984年 长90厘米宽72厘米高156厘米 150千克 达利融化的王冠表是拒绝从枝干上滴落下来的,长出新芽、盘根错节的树干是新生活的象征。从字面上讲,"王冠之表"通常指可以上发条的机械装置。但是,达利的表和内部的机械力无关,是功能学的反面。表上的王冠仅是装饰,说明时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表现手法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冲破理性的束缚——超现实主义艺术 信仰梦境、幻想、潜意识的无穷威力:超现实主义艺术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盛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文学艺术流派,此一流派承自于达达艺术而产生,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探就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主要有米罗、达利、恩斯特、马格利特等人。 达达主义杜尚给蒙娜丽莎加上的小胡子: 启发了超现实主义的视觉领域 达达在精神上和艺术手法上为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出现作了必要的准备。杜尚在达芬奇那件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彩色复制品上,用铅笔加上了小胡子。画面一下子变得稀奇古怪、荒诞不经。他无视约束的品性。给后继的艺术运动以新的启迪。对于超现实主义者而言,杜尚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从艺术角度看,超现实主义者几乎没有超越出其思想。达达开拓的新的视觉艺术领域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最为直接的根源。 两种风格的超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达利、马格利特等):那种通过可以识别的变形形象营造出的梦魇般的场景,看起来既精细逼真,又遥远陌生。这种风格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其代表画家除达利外,还有马格利特等人。 有机的超现实主义(米罗):超现实主义的另一种风格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以米罗为代表,追求幻想的、与生命力相关的抽象画面。 布雷东对超现实主义的定义:“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性,不得由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哲学背景: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信仰超级现实,这种现实即迄今遭到忽视的某些联想的形式。同时也是信仰梦境的无穷威力,和思想能够不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种种变幻。它趋于最终摧毁一切其他的精神学结构,并取而代之,以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安德烈布雷东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基里柯 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可推那位被归为“形而上”派的画家基里柯。他的作品创造了现代艺术中最令人心动又最令人不安的梦幻景象:广场、拱门、楼宇、寒月,所有的一切仿佛舞台布景般凝固在死寂的光线中。这些偶然而荒诞的内容令人不安。然而,形象之间这种奇怪的冲突及清澈的气息又让人感到一种神奇而特别的魅力。 他画中的那种宛如舞台的、平坦的地面,后来成为许多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准空间”。这是一块中性的地方,在这里,互不相容的东西相遇在清澈的光线下,一如那位名叫洛特雷阿蒙的作家所言,“像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阳伞在手术台上偶然相遇那样地美。”基里柯的幻觉艺术和超现实 乔治·德·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1888年7月10日-1978年11月20日),他出生于希腊。他运用多视点非传统式的构图,梦魇般的投影光线及不确定的色调,构成一种单纯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画面,造成神秘和不祥的宁静气氛,引起人们极大的幻觉,画中强调内在情绪与抒情性。 基里诃的画布上,充满了以夸张的透视法所表现的刻板建筑物、谜一样的剪影、石膏雕塑及断裂的手足,予人一种恐怖不安的诡异气氛。这种象征性的幻觉艺术,后来被称为“形而上绘画”,并被公认为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等20世纪绘画艺术的先驱。

超现实主义综述

超现实主义思潮综述 摘要:本文用客观的语言,论述了脱胎于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影响的哲学背景,并简要谈论了其成立的过程及艺术的纲领。通过对其代表人物达利、米罗画作的分析浅论了超现实主义抽象和具象两种不同风格的特征。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潜意识象征性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艺术的一项运动与流派,它脱胎于瑞士的达达主义,由达达主义在法国同象征主义相结合后逐渐演变而成。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直觉主义和弗洛依德的梦幻心理理论及精神分析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超现实主义者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同时致力于突破合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而达到一种绝对的真实,超越的真实。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与过去画家描写梦境有显著不同,这在于他们能重现梦境,并将逻辑上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喻示性地并列,由此传达出梦境特有的感性气氛。 一、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达达说起 1914年8月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百多年来形成的“美的艺术”体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尽管博物馆继续开放,展览会照常举办,但欧洲稳定、统一的艺术体系已经开始瓦解。许多艺术家在战争中身心遭到重创。在这段时期内艺术家继续从事传统的艺术活动似乎不合时宜,更不愿在官方举办的画展上展出自己的作品。那个时代需要另一种艺术--一种全新的批判性艺术--达达主义产生了。 “达达”一词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玩世不恭的象征意义。达达主义者将他的攻击目标指向所有以前的艺术运动和形式,无论是传统的还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实验性艺术。他们对既有的体制、道德和一切美学等传统价值观念一律加以破坏和颠覆。 达达主义者抨击伪善没落的旧世界,与其说是一场艺术运动还不如说是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反抗,从本质上看他代表了对艺术的否定--但它否定一切时最终不得不否定自己,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总是不破不立,在对旧事物摧枯拉朽的无情涤荡后,新事物的兴起也就为时不远了! 二、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在达达主义衰落的同时,有两种学说广为流传--一是法国哲学家柏克森的生命哲学,二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尤其以后者的影响最为广泛。他把人的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他认为梦总是指向人的心灵深处,梦境体现了人的潜意识和本能的欲望,是潜意识完美的再现,是摆布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但这些潜意识却受到现实规范的种种抑制,人们长期忽略了它。弗洛伊德反对一味压抑潜意识,主张寻找合理渠道来发泄,而艺术创作给潜意识超越现实规范理性和道德提供了最佳途径。因为梦和艺术是相通的。 三、超现实主义的产生 1924年,法国作家布列东在巴黎发表了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列东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曾对超现实主义作过经典性的解释:“超实现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人们通过它,用口头或局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正作用。它只接受思想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风格分析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风格分析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都是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且相似之处颇多。达达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只存在了短短七年,而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从1924年正式诞生起,形式上从未消亡,至今仍然颇有生命力,不少现代主义流派均受其影响看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达达主义流派和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寿命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并非偶然。 一、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异曲同工 超现实主义是始于法国的文学艺术思潮,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深远,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超现实主义正式以一个流派出现之前,文艺界中出现了达达主义短暂的昙花一现。其所包含的深层次哲学意义却与超现实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多有超现实主义就是直接来源于达达主义的说法,也有说达达主义本身就是整个广义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但不管如何界定,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同途殊归 (1)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对达达主义者来说,虚无主义成为了其行为原则,为虚无而虚无。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不管帕斯卡尔说这句话是何时何地何种背景何种目的,也许他想表达的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意思,但是断章取义地看,这句话充满了对历史、对世界、对他人的无视。 (2)超现实主义者的虚无主义态度则不同,不再是为虚无而虚无。 虽然本身为一场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但在这场反叛中,超现实主义者们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更是涉及到了对人类本身意义的探寻之类的哲学问题,即是说在认识到原有的无意义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对新意义的探索。他们也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革命显然要破坏,而破坏之后还有重建。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3)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 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像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这样的愤世嫉俗在最初阶段,即欧洲备受战火煎熬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救世主一般的热烈追捧。每天都有人无奈地被毁灭,也许连墓碑都不能留下。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发现达达主义者的作品很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歇斯底里的无奈感。这在特定时期很能满足人们的胃口,但伴随着战争结束,人类的疯狂行为也暂告一段落,随之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思想以取代已经被摧毁的旧信念。这样“破坏一切”的行为准则开始慢慢失去市场。达达主义本身的“破坏”也开始破坏到无法破坏,为破坏而破坏。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达达主义成功地摧毁了理性主义,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读者自己的品味,不负责任地拒绝告知接下来该如何。

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摘要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下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 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产生背景 超现实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以及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 运动是由一群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青年发起的,他们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怀疑。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参加超现实主义集团的作家有布洛东、苏波、查拉,画家阿尔普、马松等等。属于这一流派中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贡、保罗·艾吕雅等,由于受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积极影响,后来转向进步的文艺阵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现实主义在美国风行一时,出现了所谓“新超现实主义”流派,成为帝国主义御用的宣传工具。 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用甚多。1921年,布洛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但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则产生在1924年之后,如布洛东的小说《可溶解的鱼》1924)和《娜嘉》(1928)是超实现主义的代表作。阿拉贡在1926年发表的散文集《巴黎的农民》,艾吕雅的诗集《痛苦的都会》、《生活的内幕》均属超现实主义之作。 超现实主义-文学渊源 1、上溯到18世纪英国哥特式小说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哥特式小说的主人公通过想象出来的事物获取了生活中的精华,并

达利作品赏析---永恒的记忆

《记忆的永恒》——达利作品赏析 说到喜欢的艺术家,个人还是最喜欢达利,高中的美术课上老师第一次介绍他的时候就被他个性的小胡子深深吸引。随着不断深入的了解,越发觉得这个艺术家十分有个性,当然也就开始喜欢上他和他的艺术了。而第一次认识达利就是从他的那幅《记忆的永恒》开始的。 《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Sal 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是个天才,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自我宣传的角度。他一本正经地宣称自己和疯子的区别在于他不发疯。他精心侍弄他的小胡子,使之成为其身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在画布上“做梦”,表现性、战争、死亡等非理性主题。他撰写《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装腔作势地进行各种活动……总之,这个西班牙人的言行举止连同他的艺术,已共同构成了超现实主义的特别景观。 达利1904年5月11日生于加泰罗尼亚,曾就学于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学院,不过分别在1923年和1926年两度被逐出校门。他曾经专门学习过学院派方法,并对立体派、未来派等作过尝试探索。1927年他完成了第一幅超现实义油画《蜜比血甜》,并于1929年夏天正式加入超现实主义阵营。达利称得上是一名天生的超现实义者,他的绘画是细致逼真与荒诞离奇的奇怪混合体。他声称“我在绘画方面的全部抱负,就是要以不容反驳的最大程度的精确性,使具体的非理性形象物质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设计了一种新创作方法,即所谓的“偏执狂批判活动”,从而把幻觉形象从潜意识中诱发出来。他的画从局部看,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细腻的,但从总体上看,

(范)论超现实主义风格及对现代时装设计的影响

论超现实主义风格及对现代时装设计的影响 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时装风格虽然距今已近90年,但其设计内涵、风格特征依然影响着当今时装设计师及其作品,世纪前后在许多时装设计中可以发现超现实主义的影子,在08年春夏时装T台上超现实主义风格更是大行其道,因此探究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来龙去脉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试图就超现实主义风格产生背景、款式风格、流行演变作深入分析,理清其创作特点和手法,启迪今后设计思路。 超现实主义风格产生背景 超现实主义发源于20世纪初期,由达达主义衍生而出,20至30年代盛行于欧洲。在理论上,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发起者是两位法国作家,布列顿和阿波利奈尔。超现实一词是诗人阿波利奈尔首用的。原是哲学上的术语,最初称为“超自然主义”,后来才用于绘画上。1900年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发表著名的论著《梦的解析》,拓展了人类思维意识领域。受弗洛伊德理论影响,众多文学家艺术家开始探讨无意识绘画,创作神秘诗歌,展现梦中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了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1917年阿波利奈儿发表了自传体小说《断头诗人》,1924年布列东在巴黎两次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其影响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不同领域,至此超现实主义运动全面展开。 超现实主义理论 超现实主义是基于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在文学艺术范畴,现实主义是对生活的表现和反映,其特征是真实、客观的再现。而超现实主义则与此相反,其基础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下意识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学说认为;人们的真正思想和真正面目是隐藏在潜意识及梦里的,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必须先了解他的梦。超现实主义核心是脱离现实世界,回到原始状态,

论艺术设计中超现实主义的讽喻设计方法

论艺术设计中超现实主义的讽喻设计方法 作者:王景超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8期 摘要:讽喻是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讽喻的夸张和荒诞不经也使超现实主义作品所表现的力度更加强劲,讽喻和超现实主义都是以高度的娱乐、戏谑、玩笑、艳俗的方法,来达到与正统设计完全不同的效果,并且加强表达效果,巨大的反差在抓住人眼球的同时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讽喻;超现实主义;艺术设计方法 “讽喻” 是一种古已有之且中西通用的修辞方式。《牛津英国文学辞典》将其定义为:“一种表达隐含的道德意义的譬喻性叙述或描写;一种引申的隐喻。”《现代汉语辞海》把它解释为:“比喻的一种;用故事来打比方,含蓄而有启发地把道理讲明白。” 指鹿为马,以羊易牛的表现方式任意而幽默,常常让人啼笑生非而又哭笑不得;正话反说,反话正说;重话轻说,轻话重说,这就是讽喻的相异性,分离性和对立性的表现。通常讽喻符号的形式看似意指了一个事物,但我们却能从另一个符号的形式中意识到它实际上意指与之截然不同的事物,通过夸张甚至对立的替代,有意的颠覆和损毁我们对于一种事物的惯例性印象和体验。讽喻源自本体和喻体的差异性,而且差异越大,讽喻的效果就越明显。如菲利浦斯塔克为Flos公司设计的“Collection Guns”灯具,金色的武器象征着隐藏在战争背后的真正目的——金钱,黑色的灯罩象征着死亡,按下手枪扳机,灯却亮了,轻描淡写中表达出对于和平、战争、死亡、贪婪的社会性思考,此例正是对于艺术设计中的讽喻基于“分离性”的表现。再如图1,如此特别的花形小便斗,营造出春意盎然的自然感受,花形的便斗里还有芳香剂,可除去臭味,香与臭的夸张性对比,显而易见的体现了讽喻的对立性。 花形小便斗不禁让人们联想到1917年那个被杜尚搬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上的小便器(图2),荒诞的是,作品展出的名字竟然是《泉》,这种标新立异让人有种玩笑开过了头的感觉,它遭到了以前卫自诩的组委会的断然拒绝,但不可置否的是,以杜尚为首的达达主义开拓的新视觉艺术领域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最为直接的根源。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对视觉艺术的影响深远,其理论根据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呈现人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简言之,超现实主义就是一种纯心理自动主义,人们借此以口头、书面甚至其他方法表达思想的真正活动,受思想的支配但又不受理智的控制,超越一切美学和道德的成见。讽喻是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讽喻的夸张和荒诞不经也使超现实主义作品所表现的力度更加强劲,拿杜尚的《泉》来说,在人们的意识中,小便器是一种肮脏污秽的代表,但杜尚却把它命名为《泉》,正是运用了讽喻手法的对立性,两者的迥然不同让人不觉眼前一

艺术赏析--《记忆的永恒》达利

达利 -《记忆的永恒》浅析 1931年的一个晚上,达利由入口即溶的卡曼贝乳酪晚餐带来“超级柔软”的各种联想,脑子里忽地闪现出一幅描写柔软的画。他望了白天画了一半的利加特港的风景画。画面上的岩石被夕阳的光线照亮,前景是一棵截断的无叶橄榄树,他觉得应当把他作为某种观念的背景。在关灯走出画室的一瞬间,“两只熔化了的软表”占据了他的头脑,其中一只悲哀地挂在橄榄树枝上。他只用了两小时就完成了作品。这幅画就是《记忆的永恒》。 借用百度百科对该画作的描述,“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而在画面中,远处的天空、海水和礁石是用浅色描绘出一种高光的效果,反倒是在透视中看起来距离我们较近的海滩,使用赭石色在“光线”中的变化,显示出较暗淡的视觉成像,与远处的海水礁石形成对比。如果仅就画面的一种直观感觉来论,《记忆的永恒》所带来的直观感受,从形体来讲,主要体现为一种画面所创造的古怪世界所带来的陌生化感受,以及随之而至的荒谬感,以及画面描绘的“主体”之一:钟表柔软的形象所带来的一种心理的扭曲感。从色彩和画面结构来讲,因为用色所造成的一种画面内部的光源视觉,笔者从自身体验猜测观众首先会将目光锁定在相对较为明亮的主体(画面左下角接近“黄金比例”位置)即钟表,其次会将目光转向最为高光的画面右上角,关注画面中光线最为充足的礁石。而中部和右下角的海滩和人脸,作为较为暗淡的部分,加之人脸形态的相对陌生化(远没有柔软的钟表等意象容易辨认),往往会在结束视觉的直观印象开始知性的理解和分析时,才可能成为关注的重点。 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

浅谈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15177720.html, 浅谈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表现 作者:黄汉松 来源:《设计》2012年第02期 摘要:当读者在品读一件玻璃艺术品时,几乎都会无意识地说出神秘、诗意、梦幻等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审美现象,根源在何处呢?直到—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著作才发现:现代玻璃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超现实主义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现代玻璃艺术中,玻璃材质的物性所显现出诗意言说的隐喻,与超现实主义符号言说的隐喻产生共鸣。因此,文章旨在浅谈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表现。 关键词:现代玻璃艺术超现实主义梦幻诗意隐喻 一、现代玻璃艺术的超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 现代玻璃艺术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走向多元化,出现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倾向,然而,它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最为深刻,另外加上玻璃材质的特殊物性等因素,因此,在现代玻璃艺术中出现了显著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超现实主义玻璃艺术经历了自发期(如中世纪彩绘玻璃,虽然它的本意是为宗教服务)、个人喜好期、自觉期(20世纪60年代国际工作室玻璃艺术运动至今)。 二、超现实主义在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超现实主义在现代玻璃艺术中往往通过符号的隐喻形式,即运用时空重构、生命体重塑、符号重构等方式,营造一个神秘、怪诞离奇、非现实的梦幻世界,表现人的深层精神世界,满足内心本能的欲望。它具有符号梦幻性、具象性和神秘诗意性的美学特征。 三、超现实主义的玻璃艺术的代表人物作品分析 (一)史丹尼斯拉夫李宾斯基(StanslavLibensky) 李宾斯基是一位典型的捷克玻璃艺术大师,同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玻璃艺术家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把玻璃作为表达艺术观念的媒介,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演绎玻璃艺术。他采用铸造和切割技术,开始挖掘玻璃表面及内部的光学特性。在造型上有意地安排一些孔洞、缝隙,让光线穿透,并赋予特殊的含义。如拱形系列中的《门》、三角形系列《金字塔的绿色眼睛》等作品,其中《门》拱门优美的弧度,中间开口的一线天及左右两边分开的尺度感,营造了一种诗意空间,而面积和体积、斜面与直面的协调比例则达到了几何形而上美学的标准。形而上画家基里柯说过:“一个弧中,仍然有东西是不完全的,必须而且可以去完成一一这就形成预感。由于这个原因,即使一个环也总象征某些超道德或不道德的东西。这个想法替我解释了一般的门廊和拱门总给我的一种明显的形而上之感。”又说,“超越现实的象征通常可以在几何形象中看到。例如,三角不但在古代,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当作一种神秘且魔幻般的

论弗洛伊德对达利艺术创作的影响

论弗洛伊德对达利艺术创作的影响 摘要:西班牙艺术家达利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这充分表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并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以“迷乱系统化”为要点的艺术理论,其作品中最重要、最经典的部分,就是以反映潜意识产生的幻象为主题。也就是说达利侧重于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这个过程中,弗洛伊德的理论为达利建立和完善自身艺术风格起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潜意识催眠 达利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艺术风格是以古典主义描绘现代题材为典型形式,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经典的部分,是以反映潜意识产生的幻象为主题。也就是说达利侧重表现主观世界的意象。他的艺术实践对现代派绘画意义非凡,而且终其一生地探索超现实主义绘画对主观世界的把握。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的光辉。本文旨在就达利深受弗洛伊德思想影响这一点做出粗浅分析,就教于方家。 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1] (P19)创立于1896年,至今仍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从不同层面触动了传统伦理和道德,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这里我们先探索弗洛伊德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大体上有以下几点:一是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作者的幻想与梦,幻想和梦往往反映着潜意识,因此,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表现潜意识的产物。文学上的意识流,美术上的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思潮都是受此影响;二是弗洛伊德强调里比多(性驱力)的作用,其实是认为性本能是推动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它的升华,是创造、繁荣人类社会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这使一直被社会道德压制的性意识浮出了水面,成了西方“性解放”的理论基础;三是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活动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宣泄方式。他认为人类的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被风俗习惯和道德压抑到意识阈限以下,成为了潜意识。他在《达·芬奇》一书中,极力论证达·芬奇的天才表现和艺术活动都是来源于“恋母情结”,以论证人类一切为了让文明与文化更加丰富的努力,诸如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都是潜意识为了摆脱压抑,使本能欲望得到升华的手段。 弗洛伊德学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解析,正契合了当时欧洲艺术的趋势,也就是在达利形成这种艺术风格的时期,当时的欧洲艺术正走到了一个转折点,艺术的客观写实规律如透视、光学原理、解剖学等等已被艺术家们基本掌握了,写实艺术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多少突破的可能,照相机的出现更是冲击了艺术的这种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寻求继续突破,19世纪末,欧洲的艺术界出现了对主观世界开始探索和内省的趋势,企图通过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找到前进的道路。因此出现了所谓的现代派美术,艺术被看成“自我”灵感的表现,客观事物是偶然的、虚伪的、荒诞的,只有“自我”内心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因此在美术、音乐、文学、电影等各个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理论都大行其道,直接影响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艺术家的关注点,从客观现实转向了人类的内心世界,达利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形成的。 但是,真正要表现人类内心世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韩非子曾经讲了个“犬马最难”,“鬼魅最易”的寓言,生动地说明了主观想象具有很大随意性。体验和表现疯狂以及反映潜意识产生的幻象是达利表现他对主观世界的关注。而这些关注并不是无本之木,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20世纪20年代末期,有两件事情促使达利的画风日臻成熟。一是他接触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性爱和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其实这两件事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达利开始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运用在对主观世界的探索和艺术表现上。 达利并不是一个把随便什么理论都奉为圭臬的人,他读了大量哲学书籍,包括伏尔泰、康德、笛卡儿、斯宾诺莎、柏拉图、尼采等人的作品,对这些大师的思想,达利用审视的、

超现实主义的看法

对超现实主义的理解与看法 我认为超现实主义是一个超脱显示,近乎于梦境的一种文书艺术流派,这种流派是以超脱显示的梦境为创作原题,以夸张的环境背景,以亮色和暗色交错的绘画风格来反应现实主义的种种,强调主观色彩的应用,并且超现实主义是用这种的风格来脱离现实世界,才能摆脱心灵的束缚,来看清自己所处的世界,从而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更能真实的显示客观事实的真是面目,这也是超现实主义流派和其他的流派的不同之处。 超现实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一波三折,注定了它与其他的流派的不同之处,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其实是一次必然的结果,战争带来的的破坏,丧失亲人的痛苦,一步步将人们逼到绝境,只能靠一种新的信念来取得依靠,而超现实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斌不是偶然,因为人们只能靠想象来弥补显示生活中的心灵的空缺。 虽说超现实主义在历史上只辉煌了一段时间,但是它在后世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有着许许多多的电影、小说、画,这种流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一代一代的人去追逐自己内心的世界。 但是这种流派并不是那么完美,超现实主义者宣称: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的源泉.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简单蝗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对人的精神、对人的本质需要的一种枷锁.唯有人的无意识、梦幻和神经错乱才是人的精神的真正活动。这一理论反应的是人的内心中的恐惧,所以过度沉浸在其中会逐渐迷失自己,他们在绘画时会用非常混乱的线条和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恰恰反映了他们对显示社会的不满,只愿沉浸在幻想之中。并且他们坚信用幻想中的东西可以解决并改变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认为它最终会取代其他的理论,用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超现实主义主要是认为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从而来影响主动意识的行为,他们尝试的是将梦、潜意识、现实结合,所以他们致力于研究潜意识,并且他们想要回到原始的行为方式,就是只听从自己的内心想干什么,不被其他人支控。例如,在绘画时他们是将自己脑子一闪而过东西快速绘画记录下来,并且不添加任何艺术手法,纯粹的靠自己的潜意识创作,不符合一切逻辑和道理,所以超现实主义的画、小说、总是晦涩难懂,并且被不属于这种流派的人认可。

艺术赏析《记忆的永恒》达利

达利-《记忆的永恒》浅析 1931年的一个晚上,达利由入口即溶的卡曼贝乳酪晚餐带来“超级柔软”的各种联想,脑子里忽地闪现出一幅描写柔软的画。他望了白天画了一半的利加特港的风景画。画面上的岩石被夕阳的光线照亮,前景是一棵截断的无叶橄榄树,他觉得应当把他作为某种观念的背景。在关灯走出画室的一瞬间,“两只熔化了的软表”占据了他的头脑,其中一只悲哀地挂在橄榄树枝上。他只用了两小时就完成了作品。这幅画就是《记忆的永恒》。 借用百度百科对该画作的描述,“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而在画面中,远处的天空、海水和礁石是用浅色描绘出一种高光的效果,反倒是在透视中看起来距离我们较近的海滩,使用赭石色在“光线”中的变化,显示出较暗淡的视觉成像,与远处的海水礁石形成对比。如果仅就画面的一种直观感觉来论,《记忆的永恒》所带来的直观感受,从形体来讲,主要体现为一种画面所创造的古怪世界所带来的陌生化感受,以及随之而至的荒谬感,以及画面描绘的“主体”之一:钟表柔软的形象所带来的一种心理的扭曲感。从色彩和画面结构来讲,因为用色所造成的一种画面内部的光源视觉,笔者从自身体验猜测观众首先会将目光锁定在相对较为明亮的主体(画面左下角接近“黄金比例”位置)即钟表,其次会将目光转向最为高光的画面右上角,关注画面中光线最为充足的礁石。而中部和右下角的海滩和人脸,作为较为暗淡的部分,加之人

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简略的形状、强调笔触的点法、精心安排的背景环境,奇思遐想、幽默趣味和清新的感觉。在米罗的画中,使观众不可抗拒的魔力到底是什么呢?是形吗?在他的画中没有什么形,而只有一些成份,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小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的原始形状,类似原始人在山崖上刻下的标记。是色吗?米罗的颜色简单到只有几种基本色:蓝、朱、黄、绿,他精打细算地使用它们,可准确之极。米罗作画以漫不经心地笔画在画布上自由弯曲伸展游动,毫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空间深度的要求,血红色或古蓝色的各式形状,散布在深浅不同的背景上,大小相间着的黑点、黑团、黑块,像爆炸四溅的宇宙流星。这些假装漫不经心乱涂出来的稚拙形状,被脐带缠得乱七八糟的胚胎,似鬼魂、石珊瑚、活动的变形虫、各种乱针线,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反复无常的滑稽世界,一个多彩多姿的梦幻世界。布雷东说:“米罗可能是我们所有人中最超现实主义的一个。” 没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画家充分地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形象。 米罗-加泰隆风景[1] 《加泰隆风景》中的幻想,虽然神秘但很生动。在画中,黄色和橙黄的两块平面,相交于一条曲线。猎人和猎物都画成几何的线条和形状。一些不可思议的物体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认,有些好像暗示海上的生物或显微镜下的生物。

米罗作品-《哈里昆的狂欢》[2] 米罗作品-《哈里昆的狂欢》,是第一幅超现实主义的图画:在一个奇特的空间逆转感。室内举行着狂热的集会,只有人类是悲哀的,那人带有颇为风雅的胡子,叼着长杆的烟斗,忧伤地凝视着观者。围绕着他的是各种各样的野兽、小动物、有机物,全都十分快活。没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画家充分地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形象。

艺术类31-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介绍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介绍

萨尔瓦多达利(1904.5.11—1989.1.23)简介 萨尔瓦多达利1904年出生于西班牙的菲格雷斯,以他的绘画技巧和惊人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他在非凡的职业生涯中完成了非凡的工作,是一个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富有创造性的人。他的开创性 精神伴随着对传统的尊崇。 达利的童年在风景环绕菲格拉斯城的大平原和有橄榄林与尖秃岩石的加泰隆尼亚海岸度过,达 利一直在描绘家乡的风景,他的家乡成为了现象和梦想的代名词。之后他就读于马德里一个著名的 艺术院校。从艺术家生涯刚开始时,他就广泛的展现出对作品、演讲和写作才能。 1929年,达利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成为了其中最引人注目和富有争议的成员。 1940年,达利与超现实主义决裂。他和妻子逃离欧洲,在美国度过了战争年代。在美国时期他改变了自己的艺术策略,拒绝了现代主义,幵将其绘画风格与其他的艺术传统结合在一起。 1947年,达利和妻子回到了西班牙,之后在欧洲和美国两地生活。1974年,达利在家乡菲格雷斯筹办了一个私人艺术博物馆。1982年妻子逝世后,他的健康情况有所下降,他的最后几年都是在自己的博物馆里度过的。1989年1月23日,达利在菲格雷斯逝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达利博物馆中。

平版画的故事 1961年,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西班牙艺术家萨尔多瓦达利创作了他最满意、 也是最有趣的作品。这一独特的作品对 达利来说非常珍贵,它曾悬挂在位于菲 格雷斯的达利博物馆的入口处 作品中主要包括流动的时钟、天鹅、蚂蚁、皇冠,以及每一个主题背后的故事,这些都是关于达利的生活故事的画 面 这幅作品反映了他的梦境、记忆和 幻想

现代招贴设计创意之源―超现实主义艺术

现代招贴设计创意之源―超现实主义艺术 由于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现代招贴设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对招贴设计的创意要求也越来越高,纵观整个设计史,超现实主义艺术对招贴设计的创意具有要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超现实主义艺术与现代招贴设计的关系。 概述 从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现代海报之父―“谢列特”对现代招贴设计的探索开始,现代招贴设计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受到了几次大的艺术运动的影响,如工艺美术运动,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等等。本文主要阐述超现实主义艺术与现代招贴设计的特殊关系,几次大的艺术运动造就了现代设计的设计现状,包括设计手法,设计的理念等。现代招贴对作品的创意要求越来越高,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我们常说的艺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特征在招贴设计中可以说体现的更加具体化。通过独特的手法,表现出让大家产生联想的作品,从而达到传达作品信息的目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理念及其表现手法对招贴设计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故此次艺术运动对招贴设计的创意来说弥足珍贵,对现代招贴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超现实主义艺术 超现实主义艺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端于法国,在欧洲广泛影响的一次涉及文学、艺术领域的一次文学艺术运动。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们的生活备受摧残,不管从物质还是心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人们对个人前途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这充分反映在了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等学说为这次艺术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心灵深处的本真,从而产生了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这正好与战后人们弥补创伤的需要联系起来,这也就是其能够影响整个欧美艺术设计界的原因。 现代招贴设计 招贴从它一出现就带有强烈的功能性,这也是最需要设计者解决的问题。从我们已知的我国最早海报“刘家功夫针铺”,还有我们从古代风俗画中反映的那些商铺的店旗等等,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传达信息给广大受众。从19世纪设计者对现代招贴的探索开始到现在,作品信息的准确、快速的传达一直是招贴设计的第一要义,只是在发展的前期由于人类审美以及设计水准等的制约,这一功能表现的不是太突出。如在新艺术运动早期的设计中有过于强调装饰性的倾向,反而不利于作品信息的传达,到后来的几次大的设计运动才真正促成了现代招贴设计的形成。尤其是在20世纪初可以说是现代设计的大繁荣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完成了现代设计的探索,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德国包豪斯等三个设计运动,通过这几次设计探索,现代设计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到二战时期因战争的原因,一部分欧洲设计家迁到美国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空前繁荣的市场经济与先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摘要:超现实主义建立在对迄今为止一直被忽视了的某写联想形式的更高现实的信赖之上,建立在对全能的梦幻以及对无厉害关系的思维游戏的信赖之上。它试图最终摧毁其它一切心理机制,并取而代之,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绘画,理性,抽象,超理智 1、超现实主义的起源 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先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各个领域都被涉及,最终在造型艺术中达到了高潮。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他们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怀疑。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 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作为一种美学观点,其影响却十分深远。 2、审美与情感表达 我们在看到超现实主义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时,他们提倡的自动写作,自动性绘画,对梦幻等精神现象的关注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觉得他们是主张脱离现实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并不1是实质。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 早期超现实主义者沉迷于研究精神领域的原因来自他们对人和世界的看法。他们经历了一场痛苦的精神危机,反理性,反传统,反道德成了他们反抗社会的共同标志。他们任意表现梦与想象,很多奇异的变形与线条令人无法了解。他们的创作活动自由自在的安排在一种时空交错的世界中,毫不受空间与时间的束缚。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种主要风格以达利、马格利特、德尔沃为代表的风格。这种风格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通过可以识别的经过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它的来源是卢梭、夏加尔、思索尔、基里柯及19世纪的浪漫主义艺术。它企图运用弗洛伊德所下的定义,创造一种不受意识和理性控制的形象。但是其作画的过程实际上与写实画法没什么区别的理性过程,因此这种风格又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和古典的超现实主义。另一支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则是以米罗、马宋等人为代表,他们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以致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最终结果总是充满幻觉的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面。 3、主要人物及作品 超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萨尔瓦多·达利与雷内·马格里特。 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与想象,否则艺术家就会失去灵感和创作激情,作品也会失去可观性。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最为轰动的人物是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他的绘画是一种伪装的梦境与幻觉,充满着性、死亡、变态和非理性等主题,而他的行为本身也构成了超现实主义的景观。他的作品《内战的预感》以主题形象是人体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形似人的内脏的物体堆满了地面。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以写实的手法表达出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像是人做恶梦时所呈现的离奇又恐怖的情景。这是当时笼罩在西班牙国土上的内战的预兆在画家头脑中反应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作品是对非正义战争的一种控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