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是什么?

1.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开发一种教学程序系统,以准确分析学习者的行为表现,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已达到预先确定的具体学习结果。

2.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a.确定教学目标

b.进行学习分析

c.确定起点状态

d.制定行为目标

f.编制参照标准测验

g.选择教学策略

h.设计和选择教学材料

i.设计和进行形成性评价

j.修改教学

k.设计和进行总结性评价

3.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基本理念 ①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 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 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计思想 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题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 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一一氯化钠的制取过程,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体现合作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最后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网查询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将化学知识 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 二、教案设计 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授课人梁红肖何 学校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

教学设计的三种模式及区别

从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来分类,可以将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三大类。 三种模式的区别: 以“教”为主即围绕着教师的“教”,该类教学设计不仅是包括了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要素,而且它也是一个可扩展,可变通的基础模式,它能够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在原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可以不断地改进,生成出各种各类的教学设计模式,为教师灵活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参考模式。 何克抗教授在1998年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他在深入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所出现的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以及过分强调学习环境设计而忽略自主学习设计等偏向后,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是在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接受式学习,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它的劣势在于不易发挥学生的探究性和主动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正是针对以教为主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其优点是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培育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思维的理想环境。其主要劣势在于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处理不当甚至有偏离教学目标的危险。 三者流程图: 1、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图1 2、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2012-03-15 13:44:03) 转载▼ 标签: 教育 三大类主要的教学设计及其特点2010-09-15 9:28

1以教为主 2以学为主 3教学结合 三类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特点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动机理论)。其设计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教师为主。其研究主要内容是: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 特点: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 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 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缺点:1、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创建。 一、学习环境分析。指对教学所需要的总体环境的分析,包括物环境和人环境。物环境就是学的物质环境如温度、光线、通风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人环境则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师生之间的需要、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课堂气氛等。良好的学环境主要取决于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控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 初始能力是指特定学科的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也即是教学的起点; 一般特征指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等。 学习风格。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也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喜欢采用某种特殊学习方式、策略的倾向。主要包括⑴对感觉通道的偏重(有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⑵心理的和社会的特征;⑶认知方式,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等;⑷大脑左右半球的加工方式,左半球加工畔的方式是言语的、系列的、数字的、理发的和逻辑的,右半球则与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方式加工信息。 三、学习任务分析。包括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两部分。学目标一般由学生的行为来描述,应由学生的知识以学为主策略的子策略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等。 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选择媒体时,要了解媒体的性能,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特点选择媒体。如何使用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媒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教学媒体设计是指确定各种媒体的具体内容、呈现方式和各种媒体间的组合关系。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目标控制原则(即教学目标控制着媒体的类型与各类的选择),对象知识原则(即设计应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征相适应)不要遵循媒体设计的心理依据。由于学习过程中主析心理活动有注意、知觉、记忆、和概念形成,所以对媒体的设计就要遵循注意的选择性、新型性、简洁性、适中性;遵循知觉的的整体性、相对性、对比性;记忆的组块性和有限性,要注意从实例出发,正反结合、用列出属性表来定义等方法来

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名称、化学式、俗名以及主要用途。 2、学会对盐进行分类。 3、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盐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初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感受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盐的化学性质。 2、难点:对盐进行分类。 三、学情分析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再加上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本节课教学,应采取巩固完善、系统提高、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回忆、比较、归纳等过程中形成有关盐的化学性质内容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统归纳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采用不同的习题练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节课所需的知识是将已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延伸,所以,对基础知识应 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交流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评价,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自 信心;对具有一定综合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形成善于争鸣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他们合作 交流、合作探究。使各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 展。 四、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教师讲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喜欢吃糖,于是他就问他的厨师说:”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厨师说:”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是盐.”国王很生气,于是把厨师关了起来,同时命令全国人民只能吃糖,不准吃盐.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他的国民个个都愁眉苦脸的,而且有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的症状.于是他不得不取消了这项命令. 学生: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盐。 教师分析:食盐只是盐中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盐。(板书课题) 2、自主学习 教师:桌子上放着四种固体,现在,我们就以这四种盐为例来探究盐的性质。首先,请大家观察这些盐的颜色和状态,完成表格内容。 学生:观察并填写表格内容。 教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本243-244页内容,完善表格中的俗名与用途。 学生:阅读课本并完善表格内容。 教师:探究完物理性质,接下来来探究常见盐的化学性质。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可得:(引导学生分析) (1)盐+酸新盐+新酸 (2)盐+碱新盐+新碱 (3)盐+盐两种新盐 (4)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教学设计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发展性,生态性,生成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等是 一、发展性 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主体激活状态 三、生成性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师生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完成教案中既定的任务,而不是,节外生枝,而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教学设计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和互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设计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时,应运用教学机智,不断捕捉,判断,筛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激发蝴蝶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了,教师再引导,激发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教学设计模式含有几个基本要素-学习文档

教学设计模式含有几个基本要素理论上说: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对新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认识、了解和掌握,是每一位教师首先要做的功课。 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案只体现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如何通过一些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教与学的目标的,将教学整个过程反映出来。 而教学设计是提供了具有一定教学水平的教学研究者或教师评论、参考的教学构想,是一种具有理论性的教学指导方案。教学设计是融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媒体理论、学科教学法等相关理论于一体,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相互交融,为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发挥综合效益。 同时应该说教学设计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方案。预案的教学方案设计,设计研究得越到位,越接近于真实的学习过程,越具有指导性。同时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 按照常规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素: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1)指导思想和教学理论 2)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的设计 4)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设计 5)教学过程的设计 a )教学情境的设计 b )教学导入的设计 c )教学模式设计 d )教学小结设计 e )教学板书的设计 3.设计准备阶段 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知识准备(知识背景、拓展教材) 学生准备 自身经验、能力准备 教学资源准备 在撰写教学设计前,教师应分析研究课业内容,对照课标、教参、课本,针对学生的学龄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弄清、弄懂、弄通教学内容与目标,教材版面编排及图片和文字内容的设计意图,理解课本上展示的学习过程和教法,便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有效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环节。 二、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是教师教学能力体现,是作好教学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教学设计理论是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展到实践应用的领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许多教学设计专家把教学设计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形成一系列过程设计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综合了理论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简化了复杂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设计过程模式也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教学设计观念把教学设计过程看作纯粹是个人经验的产物,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则已经跳出这种传统框架,反映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状况,重点不再限于描述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而成为连接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学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在实践上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应用科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任何学习的结果都是由一系列预先设置的学习目标所导致,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习分解成各种类型的行为目标,根据这些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方法,为教学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序列。其倡导者大多是心理学家,如斯金纳、梅格、加涅等。第二阶段倾向于用美学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重视美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强调用美学效果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其倡导者是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媒体制造者。这一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中学习者情感尤其是兴趣的发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主张教学设计不应该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制定机械的教学步骤,因为学习并不都是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进行。学习应通过学习者自行探究和解决问题而进行,因而强调设计的探究、协作和创造性。这种教学设计过程确立了更为复杂的学习目标,以使学习者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探究者。第四阶段,教学设计强调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教学设计者和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学习往往是个人的事情,学习是否成功与学习者先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而且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展,更新和变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教学设计目的不再是建立一系列学习步骤,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世界。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分别变成了学习背景的设计者和说明者。 以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原来的单一的应用科学形式转向了多样性的综合化形式。但不论怎样变化,教学设计过程都必须清楚地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学习者的特点是什么?二是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三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是什么?四是怎样评价和修改?对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处理和展开发生不同,就形成了众多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1.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迪克—凯瑞(W. Dick & L. Carey)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最为突出,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

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模式内容 布鲁纳 1、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 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发现并 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第二,注重知觉 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信息的 灵活提取。 2、布鲁纳认为,发现行为具有如下价值:第一,一切真知都是学习者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 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第二,发现行为有助于直 觉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 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第四,发现行为 有助于记忆的保持。由此可以看出布鲁纳的假设 的基本精神是:使学习内容或学习内容的某方面 适合儿童的能力和智力发展特征。 3、布鲁纳用“表征”或“表征系统”来表述儿 童认知发展的特征。表征或形象表征是人们直觉 和认识世界的一套形式或规则。布鲁纳认为,儿 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 的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 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这三类 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 奥苏伯尔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学习论为基础 的。就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讲,他和布鲁 纳的主张有相同之处,但就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 途径以及由此引出的教学观来讲,奥苏伯尔与布 鲁纳又有所不同,二者恰恰形成对照、互补的关 系。 1、学习观:根据学习的性质,把学生的学习分 为两类,即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机械学习的心 理机制是联想,而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 同化是指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要学习的新观念 的互相作用。根据学习的性质,把学生的学习分 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 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则在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而不是接受教材或教 师所给予的现成结论。 2、讲解式教学奥苏伯尔所提倡的讲解式教学, 旨在促成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以及认知结构的发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一)教案设计 执教:江夏区法泗中学王文涛 一、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③初步了解复分解反应;④学会初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从而进一步理解“化学—生活”的理念。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发展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②通过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③能够将所学知识类化、迁移和拓展,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②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③学会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周围的物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案重点: ①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三、教案难点: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能主动地初步出归纳出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的方法。四、教案准备: 生理盐水注射液稀盐酸食盐水槽大理石五、教案方法: 多媒体教案讲授法 六、教案过程预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前活动:“图片欣赏——石笋和钟乳石” 日常生活中的食盐——盐类——《生活中常见的盐》。(实物展示) 2、学生自学:氯化钠部分。总结氯化钠的用途和来源。 A、用途:

①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用盐水消毒和漱口等。 ②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③食品业: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 1 / 7 ④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各种有用的化工产品。 ⑤交通上:将NaCl撒在雪上,可使路面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B、来源:自然界中的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 3、通过对氯化钠广泛的用途引入盐这类物质。 ①知道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②通过列举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其他盐类,初步建立起化学盐类的概念; ③提出化学对盐的定义: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④学生举一些盐的例子,并说出其组成。尝试对举出的盐进行简单分类。 4、由盐的介绍将内容迁移到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了解盐类是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一类离子化合物。 A、碳酸钙;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5、小结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序名化学俗用 1氯化 碳酸2 3碳酸钠碳酸氢钠4 6、盐的水溶液是否一定显碱性? 指出酸的水溶液显酸性;碱的水溶液显碱性;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涉及到诸多要素,其中目标、学生、策略和评价是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问题一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什么?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中,目的的设计是为了优化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看到备课题材时必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你接下来设计的师生的活动、教学的流程,媒体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及其应用,都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又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问题二: 备课目标的要求是什么? 普通的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行为与创新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 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选取体验学习、模仿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设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进行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以及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导向以策略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行为和情感变化反映出来,学习最终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分析,在分析学习者一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初始能力、接受能力、个别差异等,对学习的外部环境与刺激及其内部学习过程发生和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加以统筹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学情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策划、教学媒体材料设计与开发等,均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在教学设计视野中,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设计要以反馈评价为调控 反馈评价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学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看看“有没有到那里去”。它通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基本特征:所有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共同特征是基于学生的 认知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其要旨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二)代表模式:20世纪50、60年代崛起于世界各地的“新教学论”的教 学设计模式,其中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瓦根舍因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70年代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奥苏贝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1.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①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第二,注重知觉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②布鲁纳认为,发现行为具有如下价值:第一,一切真知都是学习者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第二,发现行为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第四,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由此可以看出布鲁纳的假设的基本精神是:使学习内容或学习内容的某方面适合儿童的能力和智力发展特征。 ③布鲁纳用“表征”或“表征系统”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表征或形象表征是人们直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形式或规则。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的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这三类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 2.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学习论为基础的。就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讲,他和布鲁纳的主张有相同之处,但就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途径以及由此引出的教学观来讲,奥苏伯尔与布鲁纳又有所不同,二者恰恰形成对照、互补的关系。 ①学习观: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设计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学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④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①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②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③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①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②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氯化钠及实验探究。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 〔提问〕:什么是盐? 〔回答〕: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 〔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 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石等。 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有三种: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何为教学设计呢?根据我的理解,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地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的过程。 认知取向教学设计模式就是致力于研究人的智能或认知活动的性质及其过程,基本特征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来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代表模式主要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设计模式以及加涅侧重于选择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模式、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和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根据人的行为控制而进行教学设计的,它的根本宗旨在于完善人的行为,行为取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从行为的角度观照人的心理,试图找到人的行为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以有效控制行为,它的代表模式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他的程序教学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的,斯金纳主张“操作学习”,即将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从而形成程序教学设计,斯金纳主张把教材分成若干可分离的部分,然后仔细地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使每个部分都能审慎地建立在前面的那个部分的基础之上,总而言之,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价值追求有些是积极的、贴近教育的时代精神的。人

格取向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完美人格、为了完美人格、在完美人格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研究人性,关心人的潜能和价值,探究解决人类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它的代表模式是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以完美人格和自我实现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找到了教学设计的真谛,这种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激进的、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的教学改革思路。 我今天主要想谈一谈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他以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为基础,提出了课程的结构主义范式。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主要学习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亲自去发现,并把它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的方法,也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些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它的特点是第一、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获得经验,第二、发现学习着重于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也有许多的优越之处,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让学生自己自行探索利用材料的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体验发现的喜悦,促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发现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学习的探究性、注重内部动机、注重直觉思维以及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布鲁纳认为知识是人们基于经验中的材料而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使经验中的材料具有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教案-最新教育文档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氯化钠及粗盐提纯 【核心素养】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以及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教学重点】 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法制渗透】 《贵州省食盐管理条例》 【教学过程】 展示一个小视频引入 [复习]什么叫盐? [回答]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追问]生活中的盐常指的是哪种物质?[回答]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 [追问]食盐与盐是什么关系? [回答]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食盐属于这类物质中的一种。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氯化镁、硝酸钠、亚硝酸钠,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本节

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板书]一、氯化钠 [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 [学生]NaCl、俗名为食盐。 [板书]1.化学式:NaCl,俗名:食盐。 [设问]食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那么通过大家的预习及生活经验,说一说食盐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 [板书]2.食盐的用途 [学生发言]如:1.食盐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2.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3.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4.食盐可以用来腌渍蔬菜、鱼、肉、蛋等,腌制成各种风味独特的食品。 5.公路上的积雪也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教师给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 [介绍](通过播放录像,向学生展示NaCl的生理作用) 人体内所含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人们每天都要摄入一些食盐来补充由于出汗、排尿等而排出的氯化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 [教师补充]除了以上用途外,食盐还有很多用途。如:1.清晨起来喝一杯淡盐开水,可治大便不通。 2.用盐水洗头可减少头发脱落。3.茄子根加点盐水洗脚,可治脚气病。4.皮肤被热水烫了,用盐水洗一下可以减轻疼痛。5.演讲、作报告、唱歌前喝点淡盐水,可避免喉干嗓哑。 6.洗衣服时加点盐,能有效防止褪色。7.把胡萝卜咂成糊状,拌上盐,可以擦衣服上的血迹。 8.炸东西时,在油里放点盐,油不外溅。 [过渡]食盐有这么重要的用途,我们是否有必要了解它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制取情况呢? [设问]食盐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哪些地方呢? [学生发言] [介绍](播放录像,提高学生兴趣) 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都蕴藏着大量的食盐。人们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其水分,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将粗盐再次经

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简要对比

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简要对比 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 20134001002 赵爽

摘要: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这一板块时,我们接触过很多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如“肯普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等。而在我国对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中,诸多学者根据心理学理论把教学设计模式细分为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构建主要教学设计模式。本文对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其他三种教学设计模式进行简要对比,以使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加灵活有效的运用多种教学设计模式。 关键词:教学设计模式对比 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对比: 1、相同点: (1)构成要素相同: 二者包含的相同的要素有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阐明、学习者分析、学习策略的确定、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2)教学设计起点相同: 二者都把学习需要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过程。 2、不同点: (1)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属于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范畴,强调内部认知结构;而行为主义教学设计侧重于技能性训练和作业操作。 (2)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注重教学实践这一环节,这 是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必经阶段;而行为主义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

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 (3)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没有刺激与反馈强化这一环节;而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提供了反馈和强化的方法与手段,有利于使学生反应行更加精确和熟练。 二、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对比: 认知主义教学模式有“狄克—柯瑞模式”、一般教学设计过程模式、IDI模式等。 1、相同点: (1)二者都属于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2)构成要素相同: 二者都包含以下几种要素:学习需要分析(问题分析、学习需要、确定问题、确定目的)、目标体系(教学目标的制定、确定目标、具体目标、学习目标的阐明、绩效目标、编写行为目标)、教学评价(评价与修改、分析结果、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3)教学设计起点相同: 二者都已学习需要分析作为教学设计模式的起点。 2、不同点: (1)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IDI教学设计模式相比,更加明确的提出了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教学设计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发现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缺陷,并且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评估与反馈,发现问题所在,修改后再进行实践,直到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一致。

什么是教学设计_总结完整版

《什么是教学设计》 总结精选(1): 什么是教学设计?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资料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取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资料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取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资料包括学习资料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资料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取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 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性的教学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教育家杜威最先提出应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科学,桥梁科学即为教学设计的原意。80年代初,由邬美娜、刘茂森等人引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但那时的教学设计只是 原封不动的将教学设计从国外拿来,介绍给大家的观点和理论也是零星的、支离破碎的,根本谈不上体系,实践几乎没有。经过这些专家20年的努力,此刻教学设计在我国已经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个别成功的实践应用。 但是纵观我国教学设计的理论,我们看到的多数还是国外教学设计的印迹,由此导致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我国的教学实践不适应,表现为:理论反映的是西方教育观念、学习理论、教学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 盐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 4.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01 同学们在家有没有做过饭烧过菜烧菜过程中应加哪些调味品最主要的是加一些盐,厨房中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

同学们,我们化学中的盐是指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不仅仅指食盐,而且有些盐是有毒的,如我国曾发生过多起因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当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等。 二、新课学习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01 (一).氯化钠 指导阅读: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盐,请大家阅读教材P70—71有关氯化钠的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 ①通过阅读教材,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 ②你所知道的氯化钠的组成如何?身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为什么能否过多地食用食盐氯化钠有那些重要的用途它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怎样 1.氯化钠的组成 2.氯化钠的用途 3.氯化钠的分布 (归纳、总结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概念。) 过渡: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 引导讨论: ①粗盐初步提纯需要那些步骤? ②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③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那些?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01——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怎样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如何做好小学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思。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 曾经有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做出了形象的描述: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教学目标),你的学生现在在哪里(教学起点),怎么到达(教学过程),是否到达了(目标达成评价)。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其中,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则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结合——放眼长远,站得高些方能看得远。有很多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很关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远期目标重视不足。在教学中放眼长远,学生会获得更“高”的发展。关注近期目标的同时,关注远期目标可以使数学课更为厚重。 教学内容分析要关注数学本质,整体把握数学内容——将数学学通透些,数学才会更简单。教学活动的设计——给学生多一些空间,学生才会施展数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既包括对一节课的设计,也包括综合性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关注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关注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二、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备课,通俗地讲就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讲,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对象,从而对教学材料进行再组织,设计出教学方案的过程。尽管这一系列活动的具体任务完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际上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去识词认字、阅读课文,即做到新课标指出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 要关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定向作用。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必点,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教学设计很重要一点就是能帮助老师顺利地实施教学目标。 3. 教学设计要有一定针对性。课堂教学设计是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精心制定的。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内容也各有千秋,教学设计需要体现这些差异性,具体针对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 教师在准备教学时,按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起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教学行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的撰写等。下面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分别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 设计好开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的一双眼睛看不住孩子们几十双眼睛,但是,教师的一颗心可以拴住几十颗孩子的心;一句生动有趣的话语,一个动人的故事,一首孩子们喜欢的歌,一件奇特的物品 ??能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有时比你反复地“命令”效果好得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