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

浅析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

浅析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
浅析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

浅析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

中文提要

国学大师钱穆一生勤勉,不仅留下数部著作以飨后人,更因其专心治史,致力于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后人敬仰。尤当中国近百年来进入“前古未有最富动荡变进行阶段”,传统政治被嗤为残暴黑暗千夫所指时,钱穆著书立作提出中国传统非能以专制黑暗抹杀,不可不谓振聋发聩。不仅如此,他更提出骇俗之论,秦汉时代并非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之创始而是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与民主精神发扬成熟之期,由此引起的争论至今未休。本文试图回到钱穆的著作本身,就钱穆对此问题的理解展开相应的论述。

外文提要

Qian Mu is a famous master of Guoxue, he left lots books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in his diligent life. And he also committed to carrying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wins our resections and admiration. When the most of the people describe the traditional politics as the brutal darkness in the last century, Qian Mu gave us an enlightening idea that the traditional politics can’t be simplify for dark despotism. Not only that, He also mentioned a startle theory that the Qin and Han times is not the founding of authoritarian monarch regime in ancient China but the period for development of a mature view of democratic ideas. The controversy for Qian Mu’s idea has yet not to break until nowadays. This assignment attempts to return to Qian Mu’s book to start the discussion by virtue of the Qian Mu’s understanding on this issue.

关键词:钱穆;中国传统政治;专制;民主;

钱穆(1895年-1990年),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他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教授。钱穆学通经史文学,尤擅考据,终生勤勉,付梓数部,创作的《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导论》等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更因其严谨治学,关切国事,尽显知识分子应有风范为后人景仰。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钱穆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有着独特的认知,即中国传统政治非能以专制黑暗四字抹杀,这一观点可见于《政学私言》《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文化与教育》等著作。钱穆自承力求“根据已往史实,平心作客观之寻求”,希望能够“就新时代之需要,探讨旧历史之真相,期能对当前国内一切问题,有一本源的追溯,与较切情势之考察”。(《国史新论》自序)他在《国史新论》再版序中指出:“适当新文化运动骤起,如言自秦以下为帝皇专制政治,为封建社会等,余每循此求之往籍,而颇见其不然”。更在《中国民主精神》中明言:“普通以为秦汉时代乃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之创始,今我则谓秦汉时代乃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与民主精神之发扬与成熟”。1此番骇俗之语,于当时及至今,激起的争论与反思仍未消弥。尽管引发诸多非议,但钱穆终其一生仍坚持此观点。恰逢现今中国政治发展还处于传统与现代过渡时期,各种政治文化也还在重新构建中,如何革故鼎新,不得不牵涉如何认知传统。钱穆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宣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独特政治思想进行回溯。这还需回到钱穆著作本身,厘清其相应逻辑,才能在众多争论中对他的见解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

一、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

钱穆主要针对“这几十年的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一不说秦以后的政治是君主专制”2提出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这一观点。因而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主要从秦汉大一统说起。又钱穆认为“政治与政事不同。如秦始皇统一,汉高祖得天下,以及其他一切内政、外交、军事等,都该属于政事,归入通史范围。若将政治,则重要在制度,属专门史。”3且“中国传统政治比较富于合理性,毛病多出在人事上,与整个制度无关”,4故而钱穆主要以中国政治制度演变来阐述中国传统政治不能以专制黑暗四字抹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即专门以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政府的赋税制度和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范围历陈汉、唐、宋、明、清五个中国古代历史中最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以下将以钱穆的论述进行说明:

(一)王室与政府之分:

1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9

2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出,.2005.73

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三联书店出版,2001.18

王室与政府之分,也即君权与臣权之分。“中国传统政治理论,是在官位上认定其职分与责任”。5作为王室之首的皇帝,其职责在于任用宰相,宰相任用得好,皇帝责任已尽。宰相作为政府之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责任,因而宰相的地位职权尤为值得重视。

宰相一职早在秦代就有设置,汉袭秦制,在中央政府中设置三公、九卿,而就权力分配来看,最高行政长官就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惟一领袖,象征国家的统一,宰相则是政府的领袖,负责政治上的一切实际实务。王室与政府分开,且实际的政权在政府而不在王室。不仅如此,作为行政首长的宰相还是皇帝的总管家,可以管到皇宫里的一切,甚至是王室经济的支配。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制度安排下,大司农掌管国家公费,少府管王室经济,王室不能动用大司农的钱,王室与政府在法理上有鲜明的划分,而这一传统在历史的大致趋势中也一直延续了下去。仅就此点,也能够反映当时的政治中,后人所诟病的专制独裁并不与历史相契合。到了唐代,宰相一职委任于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个衙门。政府的最高命令由中书省拟定,由中书省长官修订润饰成为正式诏书后再由皇帝画敕。而皇帝也只是到画敕这一步骤为止。诏书即使经皇帝画敕之后还得送到有涂归封驳权力的门下省复核,若没有门下省的附署,中书命令便无法下达。最后只有经过门下省复核通过的诏书才能到达尚书省并由其执行。在当时的制度安排下,没有“中书门下之印”诏书即经由皇帝画过敕字也不能被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的,也即所谓的“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宋代相权由于军事上有枢密院辖制,财政上有三司分管,用人上也有审官院和三班院负责较唐而言低落下来。可传统的历史习惯仍然有所沿袭,就是快亡国时,皇帝没有经过中书的手条也被群臣指责为乱政。即使是丞相被废除的明朝,一切事务也不是由皇帝一人独裁。在明代,许多事务也得经过廷推、廷议和廷鞫。同时,还设有六科给事中,虽然官阶只七品,却能够参与廷推、廷议和廷鞫,提出的意见也非常受尊重,即使是当时官阶最高的六部尚书也会因为他们的反对意见——科参而使原议搁置。而清朝,钱穆指出仅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政治,违反传统政治意识,袒护满洲部族特权,其政治上的一切表现只能冠之以法术二字,是称不上政治制度的。

(二)选举考试与铨叙制度

自秦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大小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以血缘为基础的封建世袭制度在政府中已无立足的根本。汉初虽施行过郡国并存的制度,但与大一统的时代客观要求相悖,以后几代人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精力,直到汉武帝承文景二朝的积累,并施行推恩令等恩威并施的政令才使之得以解决。汉武帝时期,官员的选拔和任用的相应制度使知识分子的比例大为增加,而不是以往的军人当政或是富人当政。首先是有了太学考试,在毕业考试中列为甲等的郎官,在皇宫内当值,锻炼几年后,当政府需要人才就有机会被选拔成为地方长官,列为乙等的就回到本乡地方政府当地方长官的掾属。其次在选举方面,最先是无定期的选举和特殊选举,这两种选举都是根据政府的不同需要选拔地方贤能参与政治,或者是能够给政府的重要问题献智或者仅是具有政府所需的某个方面的特殊才能。进而演变为正式的察举制度,每郡每年都要推举一个或两个孝子廉吏,这样使得被分到地方任掾属的乙等太学生还有机会再次到中央。如是发展,官员大多曾是通过举孝廉而来,而且其中经过太学教育的人也愈来愈多。这就是钱穆指出的汉代入仕的惟一正途“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

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的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一个政府的官员能够进入仕途的人不再只能凭借血缘,军功,或是财力,政权已开始向社会开放。汉代之后,特别是隋唐创设并不断完善的科举制更是让社会各阶层通过公开考试进入政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于是,能够进入政府的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这也是钱穆指出的“这一情形,直从汉代起……中国历史上此下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6不仅如此,掌握察举与考试实权者,不是皇帝亦非宰相,而是地方长官与礼、吏两部较低级的官员。即便宰相,也由礼部侍郎执掌的考试中拣出,故而有“礼部侍郎重于宰相”7之说。

与察举考试制度相关联的是铨叙制度,即同过察举考试方才初入仕途,之后的升迁降黜则由实际的政绩铨叙。“此项铨叙权亦不操于皇帝,不操于宰相,而操之于吏部。亦不操于吏部之长官,而操之于其属员”。8此项制度,从汉延续到明代,使得政府全部文武官的升黜任用,都操于吏、兵两部。由此,“可见照中国传统法制,即宰相也不该总揽大权于一身,又何论是皇帝”。9

(三)监察制度

中国传统政治讲究设官分职,而如何管理与监察称职与否,则系于御史与谏官。“御史本是代替皇帝和宰相来负责监察政府下面官员之称职胜任与否,而谏官则是负责来监察皇帝的”。10由此,使得王室与政府成员都有监察制度的规约。在汉代,设有官属副宰相的御史大夫管理监察政府,所辖含中央与地方。而真正行事的又再行分配,一为御史丞监察中央与地方政府之责,一为御史中丞负监察王室包括皇帝之责。而行监察之职的官位不高,以皇帝为一级,丞相为二级,御史大夫为三级,则御史丞与御史中丞已属四级。四级官有权监察一级官,这是中国传统政治中值得予以关注的设置。钱穆指出其中因缘:“大职负大任,小职负小任”,在他看来,处理实务,决定万机更为重要,而监察则职小任轻。11至唐,台谏分职。御史台负纠察百官之责,谏官则专对天子谏诤过失而设。任用宰相,权在皇帝,因而可知御史台由皇帝任命,已不属宰相的直辖部属,成为一独立机关。谏官之任用,仍属宰相。谏官之责在于谏诤,因而丞相与皇帝议事常带谏官,作为宰相与皇帝之间的缓冲,若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可直言规正,如此可避免皇帝与宰相直接冲突。即使得罪皇帝,可由宰相罢免,不损皇帝颜面,也不致牵动宰相。谏官职小,即遭罢免,还可赢得直言敢谏之美誉,反益于将来之仕途。其实这里已经可以看到皇权对相权开始有所压制,御史台不属宰相直辖,虽为独立机关,但任命权掌控于皇帝,实是对相权的分权了。至宋,则台谏两职人选皆不出自宰相,意即台谏人选决定权在于皇帝。这样谏官失去制约皇权之用,反成为皇权压制相权之用。台谏与政府对立,对政府持异见而不需负实责,成为政府的一大羁绊。台谏官员习气渐横,是非太多,激起政治反动,为众人不屑,久之,其作用消怠。尔后,明废除谏官制度,于六部分设给事中,诏令由各部给事中审核。但这一设置得失兼半,其一是给事中只负发表意见之责,与行政结果好坏无关,使得行政官员为免遭政令过失之责难不得不参考其意见,权力反倒由给事中

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出版,2001.16

7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出版,2005.86

8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出版,2005.87

9 同上.

10 同上,88

分去;其二,正是如此,在没设丞相的明代,给事中终究对皇帝与各部尚书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之用。至清,整个政治体制中,皇帝实权居庙堂之首,政令甫出,百官按之执行,再无封驳之说,这已是实实在在的君主专制了。

以上,是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中制度设计的大致分析,王室与政府分离,选举官员之责在于各级行政长官及礼吏两部,开科举,政权向社会开放,且上至皇帝下至政府官员均有相应监察官员与之对应。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不仅对一切行政负实责的宰相难以总揽权力于一身,又何况是皇帝。此外,还有另一层客观因素,中国自古领土便颇为广袤,政事繁杂,皇帝仅凭一人之力实难以顾全万机,何况历史上多有少年甚至幼儿皇帝,又如何可能独裁。不仅如此,钱穆认为中国传统政治仅凭专制黑暗四字抹杀实为欠妥,指出秦汉时代非为专制政体之始,乃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与民主精神之发扬与成熟之期。

一、中国民主精神

在《中国民主精神》中,钱穆对此有专门论述,要义与论证中国传统政治非君主专制相辅相成。除却王室与政府分离,官员选举考核,还有自公开考试制度——科举形成后,渐渐发展起来的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的形成,使得中国出现“政民一体”的“中国式的民主”。

首先是中国政府由民众组成,不必像西方一样非需代表民意机关的民选国会。传统政府中的官员“既经公开之考试,又分配其员额于全国之各地。又考试按照一定年月,使不断有新分子参加。是不啻中国政府早已全部由民众组织,则政府之意见,不啻即民间之意见。”12其二是中国政府既然是民众组成之政府,则政府一切法制规章即为民意之产物。法令一旦形成,不遇绝大变故,不轻易修改,而且即使是王室成员也同样遵守,不敢轻背。官员的任用,也有相应的铨叙制度,即使皇帝任命宰相也不能随意授予。其三,中国自战国秦汉以来,已有中层阶级兴起。这里的中层阶级“不凭借资产与富力,而一视其道德与文艺”13,即由选举考试制度而兴起的士人阶级。

钱穆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不尚民主选举。首先是客观因素限制,中国广土众民,民众选举,难以推行。其二是中国传统政治尚贤不尚众。王室与政府分离,政府掌控行政实权,代表民意,虽有王室更迭,然政府精神仍可以延续,因而政制并不随一姓一家兴衰而存亡。随着政治推演,形成尚贤不尚众的政治传统,认为贤能的意见能够代表大多数,也就是在《左传》中提到的“贤能从众”。同时,“若双方贤的分数相对等,乃始再依多数为从违。若双方贤的分数不相等,则中国传统理论,先尚贤,不尚众”。14

于是在士人政府和贤能政治的影响下,形成了“政民一体”,也就是钱穆提出的“中国式的民主”。察举及公开考试成为民众参与政治的惟一正途,使政府与社会能够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政府即由民众所组成,用不着另有代表民意机关来监督政府之行为。”同时,能够进入政府成为“民间代表”的官员“又并不来自社会中某一特殊身份或特殊阶级,像古代的贵族政权与军人政权,像近代的富人政权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权,与穷人政权即无产阶级与政的政权,而实质一种中性的政权,即全国各地,包括贵族军人富人穷人一切在内,而只以德性

12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2

13 同上. 83

与学问为标准的士人政权。”15在中国式的民主下,民众对政府是一种信托与期待,而不是西方契约制下对政府的敌对与监视。政府直接代表民意,与民众合为一体,是较西方民主更为直接合理的民主。因此,中国式的民主精神也是钱穆一直坚持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传统政治制度之缺陷

钱穆也不是一味袒护传统政治,认为其完美无缺,无一诟病可言。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政治的本质缺点在于16:一是过于注重职权分配细密化。虽可因着每一职的独立性与相互间的平衡性,使得政治长期稳定,却使得政事难以有实质性发展,易于停滞而麻痹化。二是太注重法制的凝固性与统一性。这与职权分配过于细密化相承,使得全国在同一制度下可以长期维持一两百年,却在应兴改革之时难以大刀阔斧,只能缝缝补补而渐趋繁复和形式化,失去其初始之益成为政治发展一大障碍。此两大病源使得中国传统政治在长治久安之下渐增惰性,社会中的个人也缚于重重职权与法规之下。经过历朝演变,也衍生了传统政治中日益明显的不好趋势,《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将其列为四点:

(一)中央政府有集权的倾向。自秦以后,由四分五裂的封建走向统一,这是历史的大趋势,国家需要一个凝固的中央。然而地方权力日益衰落和中央过度集权,给中国的政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直到现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还是一个大问题。

(二)社会的平铺化。官吏不能世袭,通过考试向社会公开政权,每一个人都有进入仕途的机会,久而久之,造成社会各阶层一天天趋向平等。一旦中央垮塌,社会上很难能组织出一股力量来应对出现的问题,这在遭遇帝国外患时最为危险。同时,还会产生的一个问题是人才都集聚科举入仕一途,不仅造成冗官,政府负担过重的问题还浪费了大量的人才,工商等发展滞后,整个社会的生产结构不协调。

(三)长治久安下,皇权的提升和政府权力的逐渐低落,王室高于政府。这使得政治制度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是以法术来驾驭的私心政治。

(四)、制度的繁密化。一个制度往往历经几百年不变,出了毛病就另定制度来仿制,在繁密的制度约束下,自由发挥的空间愈来愈少,人才受到严重束缚,造成中国政治难以得到发展。

三、提出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之缘由

(一)恰逢国家动荡变动之时,就新时代之需要,探讨旧历史真相。钱穆在其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提出后,遭到诸多非议,他仍坚持其观点,这与当时所处的时局有莫大关联。对于专制的批判早在明末清初时就开始,而最为偏激的莫过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外族欺凌境地,更有清政府之无能,境况日趋恶化,大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求救国救民之途苦苦探索。而一些激进思想家则将对传统政治的批判推延至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钱穆在书中非常中肯地指陈出此种认识的弊端及危害:

“以后满清是推翻了,不过连我们中国的全部历史文化也同样推翻了。这因当事人误认为满清的政治制度便完全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旧传统。有误认为此种制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帝王的专制。于是因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历史上

15 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出版,2005.86

传统政治也一气不满意。因对历史上的传统政治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但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17

钱穆指出,如果传统政治确如激进派所认为的一派黑暗,一无是处的话,也不可能能够维持两千年之久,其中必有相应的合理因素使之能够维持其运作。钱穆也非顽固卫道士,他在《国史新论》再版序中提到:“适当新文化运动骤起,如言自秦以下为帝皇专制政治,为封建社会等,余每循此求之往籍,而颇见其不然。故余之所论每若守旧,而余持论之出发点,则实求维新”。18纵观钱穆所作,不仅挖掘并整合出传统政治中好的一面,提出的尊重“历史意见”19,也不讳言传统政治的弊端,承认西方的政治制度确有可借鉴之处。只不过他更强调在接受西方政治文化的同时与中国的传统政治相联系,需要创设一个适应于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而不是一味的仿袭照搬西方那一套。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怀,重建国人对自己传统的信心。钱穆在其著作中多次强调文化对于一国的重要性,他在《国史大纲》中有言,“世未有其民族文化尚灿烂光辉,而遽丧其国家者;亦未有其民族文化已衰息断绝,而其国家之生命犹得长存者。”20故而,他在《国史大纲》开篇就揭示其读者在阅读时必有之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21

钱穆痛惜国民对国史知识的缺乏,他认为要“革新”需先知旧。作为一个学者,钱穆倡导研究历史应当先有一番意义,“意义不同,所采用之材料与其运用材料之方法,亦将随而不同”。(《中国历史研究方法》序)。钱穆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时所持有的意义究其根源就是力证其价值,在国家处于危亡之际重塑国民信心以期新希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钱穆认为是不证自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绵延最久展扩最广的文化,只以五千年来不断绵延不断展扩之历史事实,便足证明中国文化优异之价值”。22在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中,这一意义同样适用,可以看到,其所一一列举的历史依据大多在力陈传统政治可取之处。同时,钱穆认为,每一项制度得以施行延续都需要民众先对其有信心。他举了得以绵延几百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为例:“这不是制度本身的力量,也不是政治上其他力量所压迫,而是社会上有一种共尊共信的心理力量在支持。当知一切政

17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出版,2001.168

18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出版,2005.再版序, 1

19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逝不存在,而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参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前言(三联书店出版.2001)

20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出版,1991.引论十四

2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出版,1991年版扉页

治,一切制度都如此。”23这也就不怪乎钱穆对于激进派要求仿效西方重建政治制度时发出的诘问:“试问哪里有无历史因袭的政治,无传统沿革的制度,而可以真正建立得起来的”?

(三)钱穆将中国新出路的希望寄托于知识分子,而对当时多数知识分子多凭借西方政治理论来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政治进行劝诫。钱穆在阐述中国传统政治时即以东西方“封建”之异作为分析初始,究其用意,当是分析伊始就以例说明研究中国政治不当直接从西方的一套理论中套用,更不应当在没找到合适时马马虎虎贴一个标签。这与钱穆对中国政治新出路中对知识分子的重视是大有关系的。“将来中国政治若有出路,我敢断言,决不仅就在活动上,决不仅是在革命与组党上,也决不仅是在抄袭外国一套现成方式上,而必须触及政治的本质,必须有像孙中山式的为自己而创设的一套政治理想与政治意见出现。”24这与钱穆向来对读书人抱有良好的政治预期是一致的。在传统政治中,他褒扬“士”阶层的独特地位,不仅是士人政府使得传统政治的政权向广大民众开放,更赞赏“士”阶层身上的“自觉精神”——“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担”25。钱穆总结推行新政治当有三个要点:“(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个性,此即是一民族一国家之传统所在。(二)自己社会的现实情况,此因时代而变(三)世界趋势”。说易行难,“所以在每一民族中,每一国家,必应有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来研究,来倡导。此项研究,主要须向自己研究,不贵向别一民族别一国家去抄袭。此项研究,也非短时间急切可夺,亦非一两人的智慧聪明所能完成。所以政治上层,乃至全社会,须知尊重自己的知识分子,让他们去自由研究,并随时与杯接受他们之指导。而我们的知识分子也该自尊自重,以达到自觉自发的阶段,才有可能真的救民族救国家的新政治之出现。”26

四、余论

钱穆对中国的传统政治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认知起点,当是“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其学生余英时在《钱穆与中国文化》一书中以“一生为故国招魂”来赞誉他的老师,他写道钱穆一直深入中国史来探寻中国不会亡国的根据。“魂”之于钱穆就是“中国历史精神”,也即中国文化和历史自有其独特的精神。但钱穆对其论证并非空论,而是实践,“他的主要学术著作全是针对着当时学术界共同关注的大问题提出一己独特的解答,而他的解答则又一一建立在精密考证的基础之上”27。余英时特别指出钱穆虽从不掩饰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但也不讳言他的考证是为了更高的目的服务——从历史上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钱先生所追求的从来不是中国旧魂原封不动地还阳,而是旧魂引生新魂”28。其实,这番见解可从钱穆原话中得到印证:“故余之所论每若守旧,而余持论之出发点,则实求维新”(《国史新论》再版序)。钱穆何以对中国之“魂”如此孜孜以求,也许可以从他自述所处之时势得窥一二:“凡我所讲,无不自对国家民族之一腔热忱中来。我之生年,在前清光绪乙未,及马关条约台清割让日本之年。我之一生,即常在此外患纷乘,国难深重之困境中。民国元年,我即在

2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出版,2001.152

24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105

25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出版,1991年.558

26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出版,2005.118

27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1994.24

乡下小学教书。我之稍有知识,稍能读书,则莫非因国难之鼓励,受国难之指导。我之演讲,则皆是从我一生不断的国难之鼓励与指导下困心衡虑而得。”29

不过,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认知所引发的批驳之声也不少,其中尤以张君劢与徐复观为代表。张君劢专门撰写《中国专制君主政制之评议》一书对钱穆的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论予以批驳。张君劢认为钱穆所阐述的“职责论”30弄错了中国政治的思考重点,首要还是需明晰主权的归属,即建立在权力基础之上的政体,其权力究竟归属何人,君主、贵族还是人民?31同时,张君劢认为期求为政者尽治理之责只是道德上的要求,“欲以之求之实现于实际政治之中,不可得也。”张君劢还历数中国历代中出现的朝代治乱无常、立嗣后妃外戚宦官的祸乱、相权与各官职无能独立、党争无法裁断等祸患来证明主权的归属和主政者权力没有限制等问题无法解决,传统中国职责论的一切主张和要求也会无法实现。而徐复观则撰写《良知的迷惘——钱穆先生的史学》一文,批判钱穆“所发掘的是二千年的专制并不是专制,因而我们应当安住于历史传统政制之中,不必妄想什么民主”。

笔者在佩服钱穆严谨治学,宣扬挖掘中国传统精华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中国人自有的傲骨和尊严时,也发现其某些观点有待商榷之处。

首先,钱穆认为中国传统政治的过失大多在人事上。即“中国传统政治比较富于合理性,毛病多出在人事上,与整个制度无关。来一个坏宰相,可以希望换一个好的。出一个坏皇帝,可以希望有好宰相弥缝,也可希望后面来一个好皇帝。”32但亦只是“希望”而已,一个良善的制度应当是即使不能保障选出最好的官员,但也应是使得“坏”官员无法作恶,而不是仅仅寄托于道义上的希望。以皇权与相权的争夺为例,皇权最后架空相权,钱穆认为这只是人事上的事,是宰相失职。而这祸端,其实亦在政治制度设计之中。中国传统政治中,皇帝采取世袭制,可以起到稳定政权的作用,日久积威,相权则因宰相不断更迭难以取得优势。同时,宰相又由皇帝任命,决定权掌控于皇帝手中,还有受命于皇帝的监察官员的羁绊,这样一来,相权如何约束皇权?因而,中国传统政治中出现政治清明之时,不主要赖于政治制度设计得如何精妙,而是仰仗于贤君明相出现。另外,钱穆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固亦不断有专制皇帝出现,但不得谓中国传统政治,即为一种专制政体。在长时期的和平安定中,人事不免腐化,政体不免懈弛,只要一次改朝易代,与民更始,在旧有政制上,略加整顿振作,仍可再来一次长时期的和平与安定”。其实每逢改朝易代,初始,由于夺取政权的艰辛和吸取前朝覆灭教训,君臣往往能够遵守相应的规章,有较清明的政治风气,良材齐集,使社会的经济文化等都有良好的发展,甚至出现受人称道的“治世”“盛世”。时间一长,

29 钱穆:《中国文化精神》,转引自刘国强.《列强侵凌文化荡然下的奋发求真——钱穆先生求重建中国历史文化自信的豪杰精神》.《中国德育》,2006(6)

30“中国传统政治理论,是在官位上认定其职分与责任。皇帝或国君,仅是政治上最高的一个官位,所以说天子一位,公、侯、子、男各一位,共五等。君一位,卿、大夫、上、中、下士各一位,共六等。天子和君,在政治上也各有他应有的职分和责任。天子和君不尽职,不胜任,臣可以把他易位,甚至全国民众也可以把他诛了。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之重点,必先明白得这一点,才可以来看中国的传统政治。”参见钱穆《国史新论》中《中国传统政治》一文(三联书店出版.2005)

31 钱穆认为中国人讲政治重在职责,并不讲主权在哪里,他认为中国的政权自有考试制度以来,就已掌握在读书人手中,并形成士人政府,政权早就向全社会开放,不必像西方一样为神权、王权、民权而争论。参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出版.2001)

既有法令很难再起到规约之用,于是腐化懈怠直至崩溃。因而周而复始的朝代更迭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政治制度自身的设计有缺失,即没有跳出“人治”。

第二,中国的法令虽然比较完备,但有最大弊端,就是对皇帝的行为责任没有明确规约。传统政治中宰相对一切行政负责,当皇权日渐跃居相权之上,没有限制的皇权日益膨胀,终至最后的君主专制。钱穆自己也曾在书中写道:“皇帝坏了,而政治上并不曾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东汉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将来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大问题”33。但是,对于这个“大问题”,钱穆在其相关的著作中却没有更为详尽的论述。而中国传统政治中一个总原则的体现,就是皇权至上,帝王独尊。黄仁宇对这方面也有提及:“儒家基本的教条为本身的克制,对人的揖让,可是最后的裁判权出自龙椅,则又倚靠当今天子自持的程度而定……极权之真髓,既系最高之名位,则不能又有任何条件的限制与约束。”34

第三,钱穆提到的民主精神也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缺失。钱穆提到的中国式民主是以建立在公开考试制度之上的士人政府为基础。当知虽然政权向社会开放,却也造成了社会的平铺化,原子化。政府的权威可以直接地最大限度地施加于作为个体的每个社会成员之上。这样,一种组织化、制度化极低的,由单个的和孤立的个人所组成的“大众社会”为独裁政治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社会上难以有组织化的力量与国家力量制衡,使得一旦中央崩溃,则国家易陷入危险境地。不仅如此,选择官员的权力掌握在地方官员和礼吏两部,监察权也在政府官员,民众不仅没有选举权也无监督权,这使得每个朝代往往在伊始能够推行选贤任能,到最后却以任人唯亲结束。

第四,钱穆的历史研究方法虽然创新性地提出要先有一番“意义”才能对浩冗繁杂的历史材料有所取舍,但其本身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首先,这种方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意义不同,选材不同,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不免带有研究者的价值偏向。其次,钱穆的历史研究方法过分拘泥于历史材料,带有经验主义的色彩。钱穆对于定性类的概念,尤其是西方的理论概念不看重,他曾说:“我们随便说‘封建社会’‘专制政治’,这些名词也是空洞。你得要知道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是怎样的人物,做过怎样的事,你想知道清朝是怎样的,你得要知道清朝的人物和这些人物的故事,这样你才能了解政治。”35这不无道理,却导致钱穆书中有概念模糊令人生疑之处。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前言中写道:“让我们先知道中国历来政治上规定着哪种人才可参加政府,由是再将这个政府之怎样组织,及其职权之怎样分配,就更容易明了其内在之意义。因为一国的政权,究竟该交付与哪些人,这是第一义。至于政府内部各项职权之究应如何分配,这已属第二义。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至于政府内部职权之怎样分配,这是政府的组织法,却并非产生政府的根本大法。”

而在书后半部分,他又如此写道:

“西方人讲政治,一定先要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是建立在主权观念上。所以西方有神权、王权、民权的分法,到现在便是国家主权在民众。中国讲政治,一向不讨论主权在哪里。……中国人讲政治,一向看重在职责。只论政

3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出版,2001.28

34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出版,1997.117

府该做些什么事?它的责任该是些什么?它尽了职没有?……这是双方政治思想上一绝大的歧义。现在我们不妨照西方人的思路来略一讲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主权究竟在哪里。我们依照历史现实看,像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它的政治主权,不可能操在一个人手里。若有一个人把这主权操在手,因国家太大了,他难得掌握住。故掌握政权者,一定得是集体的。……中国应该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大权都掌握在士——读书人手里,从汉到明都如此。……中国政治何以特地会发展出这一种制度来,把政权交付给一辈读书人,士,而存心防止贵族军人与富人穷人的一切专政呢?这便该进一步说到中国的政治理想之重职责而不重主权之一点上。此属政治思想的范围,但制度与思想实为一体之两面,故附带在此述及了。”36

可以看到,钱穆所说的“一国的政权,究竟该交付与那些人”其实与西方对于神权、王权、民权的讨论应是一致的,不过钱穆却认为它们内涵迥异。另外,他先指出政权交付何人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所在,尔后又说中国讲政治只看重职责而不讨论主权在哪,这难免令人疑惑。

钱穆一生致力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之优良价值,力图重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共荣共信,被称为一代国学宗师并非过誉,其学生余英时“一生为故国招魂”的赞誉也很是贴切。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认知有一番独特的见解,很具启发意义,值得后人深思。但他始终站在旧有文化制度的立场,不愿看到其有革命性变革,不免具有某种保守倾向。

作者签名:

3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出版,2001.127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1年版。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1版。

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版。

4.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版。

6.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

7.陈勇:《钱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7年版。

9.钱穆、胡适、金庸、余英时、白先勇等著:《明报·大家大讲堂》,北京,

新星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10.刘国强:《列强侵凌文化荡然下的奋发求真——钱穆先生求重建中国历史文

化自信的豪杰精神》,《中国德育》,2006年6月,第1卷第6期。

11.许雅堂:《“治理责任”的思考:民主时代中的儒法治道》,东吴政治学报,

2005年,第21期。

12.黄俊杰:《钱宾四史学中的“国史”观:内涵、方法与意义》,台大历史学

报,2000年12月,第26期。

13.翁有为:《钱穆政治思想研究》,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

14.曾纪茂:《钱穆对中国古典政治文明的认识及其局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20卷第1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的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努力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并认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支配政治行为。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客观地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常儒家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政治文化是一种主观意识领域,政治文化必然与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有关,具体讲,则包括社会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概念、政治设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在历史上延续不断的传承,离不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牢固支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这批判的一面,但同样也有应该坚持与传承学习的一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重民的民本思想 1、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在先秦时期周武王伐纣时提出‘敬天保民’的口号。管仲提出富以养民是治国为政者的首要任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提出‘无民孰战,无民孰农’的口号。从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到唐朝魏征的载舟覆舟及唐太宗有感于君主的地位依赖于国家的存亡,国家的盛衰系与民众的苦乐。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人心向背’是统治者政权存亡的基础。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想取得长久的政治稳定,一定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让人民休养生息。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上重民的君主,其统治的时间内都是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 2、重民不是民主。古代所倡导的重民与当代所说的民主是有所区别的,重民只是强调君主重视百姓的疾苦,只需要人民俯首帖耳。而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只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与现代民主思想相差甚远。 (二)、儒家思想——中国传统主流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儒家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大一统的政治目标、大同与小康的理想追求、积极人世的行为哲学、尊君抑民的等级观念、重民抑君的道德要求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并注重个人与他人、群体、自然的有机和谐。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中庸”、“和而不同”,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也存在糟粕,对此我们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对待。总之,儒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宝贵财富和历史依据。 (三)、伦常的政治文化 中国从古代就有‘礼仪之邦’‘道德之邦’之说,中国源远流长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里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这种道德精神里的核心思想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各具特色和风格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哺育、积淀为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经时代的洗礼,生生不息地延续和传递成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四大文化系统:中华传统文化、西欧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正是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呢?所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其主体是以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的政治文化。可见,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同样是建立在儒学的基础之上,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因此,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围绕其展开。“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是人类崇高的社会境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由此结合成主张以道德规范实现政治统治,把政治关系归结为个人道德修养,主张内省吾心,教化以正风,实现政治与道德人伦的一体化。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仁”“礼”结合为主体的伦理政治观为核心内容,可以说是其本质特征。 观之现今社会,中国虽说是一个发展中的法治社会,但是“法外乎人情”,法律在实际运行当中总是会受到具体人事的影响,这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以德治国”息息相关。与刑政相比,传统政治更注重的是一种道德感化,以显其“仁”来笼络民心。不可否认,注重道德教化与法制相比更具人性化,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但是,缺少了法律准绳的教化缺少了一种威慑力,难免会失去其应有的功效,有时也难免有失公平。因此,社会秩序的匡正还是需要具体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一定强制力的法律来执行,完全遵循法的规则来处人事,将伦理道德排除于执法过程之外。即使要传承“德治”理念,也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中进行,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进行,而不是在执法过程中大肆干预,如此才能确保法律机制的良好运行,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社会公平有一个衡量的准绳。 君主专制体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传统政治认为,君主能参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读一本名著并就这本名著写一篇读书报告的任务,其中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名著,不乏有《菊与刀》、《中国士绅》、《沉思论》以及钱穆先生写的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等。究于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政治制度的一些粗鄙之见,我强烈建议我们小组选择《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当然事实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下面我将具体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一些看法,虽然算不上真知灼见,但起码也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读完之后,我发现发现这本书道理说得不深,观点也有不少,内容较浅,通俗易懂,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但作者阐述清楚,脉络清晰,能称得上是这本书一大优点。不过作为像我这样的一般综合读者来阅读,是很可以的了。这绝对是一本好书,纵论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打开了系统了解和学习历史的一扇大门,可以作为学读史书的基础知识来学习,即使不喜欢读史,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其中有很多对于历史和政治规律的突破性认识,比如,到底中国这些官员部门如何分工的?财政制度是如何演绎的?为何宋朝无法抵御外侮?...... 书中重点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等五个主要历史朝代的社会制度,而每个社会制度,又分为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向。对于政府制度,重点在于阐述君权和臣权的分布与制衡,此处的君权,毋宁称之为贵族特权为好,而所谓贵族,就是依

靠祖宗继承下来的天然的权力,自从一出生就注定其不同于常人的命运;而此处的臣权,也最好理解为民权,因为掌握这部分权力的大臣,都是从社会的底层通过个人努力尤其是通过科举达到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因为与其说这些人维护百姓利益,还不如说是维护他们从小所接受的儒学教育,而儒学的政治核心理念之一便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在这个所谓“臣”的群体道德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从秦汉开始大一统的国家以后,就一直存在着帝王,而君权和臣权的制衡,也就成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最主要的构架。另外,臣还分为内臣和外臣(内臣一般多为皇帝私人利益服务,而外臣的职责则更应以国家为重,这是内外臣的言论倾向性的出发点的区别),而权力也要区分地方和中央。更进一步从人事制度来说,君(或者贵族)自然是要世袭的了,而臣从何而来呢?如何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呢?所以作者紧接着谈论了选举制度。我们注意,作者说的是“选举制度”而非“科举制度”,其意义就更加深刻了。再进一步,社会总是有阶层的,广大老百姓要生活,就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而总有另一批人要生活,却又想不劳而获,所以作者紧接着告诉大家,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是如何不劳而获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制度。最后,任何一个国家都期望四海升平,而一直四海升平却又不太可能,时时刻刻都有“攘外”和“安内”的任务,所以政府必须豢养军队,作者最后关注了兵役制度。关于兵役制度作者最关心的是两点,一个是兵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道德理想主义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道德理想主义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思想在世界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独具魅力,道德文化以独特的方式规范着人类的社会秩序,为人类提供精神理想和终极关切的信念力量。从道德在中国的产生及发展来看,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道德文化是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和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今天,道德文化思想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凝聚人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仍然不失其现实意义,需要我们以唯物史观对其加以分析和借鉴。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观点 道德文化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历史相当久远,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这说明在中国政治文明的早期就对道德文化高度重视。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继承了这种道德文化的传统,提出了以道德教化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以政刑为辅助手段的国家治理思想,这种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一直是中国古代主流的政治统治思想。 道德文化思想渊源于尧、舜、禹时代。从社会形态来看,这一时期是原始社会末期,道德文化思想的萌芽主要体现在“禅让制”的实行。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结构基础是宗法社会,其权力交接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而儒家推崇的权力交接制度则是“禅让”制度。“禅让制”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尧、舜、禹之所以能当上部落联盟的领袖,除了天分聪明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他们个人良好的品德修养树立起来的威信,取得了各部落首领的认同。正如恩格斯所说:“酋长在氏族内部的权力,是父亲般的、纯粹道义性质的。”① 道德文化思想发展于奴隶制社会时期。这一时期着名的代表人物是西周初年的周公姬旦,他创立了“以德配天”的政治伦理观。周公等人认为:“惟命不于常”,②“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③“皇天无亲,惟德是辅”。④这就是说,“天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在他看来,夏商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敬德保民”。基于此,他认为天命不可恃,惟有敬德才能保民、保天下。周公姬旦的思想实际上已经包含了道德文化理论的几个重要问题,即对君主的要求,对道德规范——“礼”的重视,对民本意识的强调,等等。当然,西周统治者提出的“以德配天”和“敬天保民”的主张,仍然是以“君权神授”说为思想基础的,神权思想仍然是他们统治人民的重要精神武器,他们提倡“明德慎罚”,也并不是要削弱刑罚,更不是要放弃刑罚,而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刑罚来维护其统治。

钱穆作品总集

廿四岁论语文解(子部) 卅二岁论语要略(子部) 卅六岁刘向歆父子年谱(子部) 卅六岁墨子(子部) 卅六岁阳明学述要理学 卅七岁惠施公孙龙(子部) 卅七岁国学概论 卅七岁周公 卅八岁王守仁理学 四十岁孟子要略(子部) 四一岁先秦诸子系年(子部) 四三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子部) 四五岁国史大纲(史部) 四七岁史记地名考考据(史部) 四八岁文化与教育中国文化 五十岁中国历史上青年从军先例 五一岁政学私言 五四岁中国文化史导论 五四岁湖上闲思录 五六岁文化学大义中国文化 五六岁人生十论 五七岁庄子纂笺(子部) 五八岁中国思想史 五八岁中国历史精神 五九岁四书释义(子部) 五九岁宋明理学概述理学 六一岁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六三岁庄老通辨学术思想史(子部) 六三岁秦汉史(史部) 六四岁学龠 六四岁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学术思想史(经部) 六七岁中国历史研究法 六七岁论语新解(子部) 六九岁中国文学讲演集 七四岁中华文化十二讲中国文化 七五岁朱子新学案理学 七五岁朱子学题纲理学 七五岁中国文化丛谈中国文化 七六岁史学导论 七七岁中国文化精神中国文化 七九岁中国史学名著为文化学院授课 讲辞之第一部书 八十岁孔子与论语(子部)

八十岁孔子传(子部) 八十岁理学六家诗钞(集部) 八二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学术思想史 八二岁灵魂与心学术思想史 八四岁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 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 八五岁历史与文化论丛中国文化 八五岁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 八七岁国史新论 八七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八七岁双溪独语为文化学院授课 讲辞之第二部书 八八岁古史地理论丛考据 八八岁中国文学论丛 八八岁中国学术通义学术思想史 八九岁宋代理学三书随札理学 八九岁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 九二岁晚学盲言 九五岁新亚遗铎 九五岁民族与文化中国文化 九五岁中国史学发微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民国八四年初版)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绿色代表手头有红色首图开始借阅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编辑。 摘要: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宪政空白。“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宪政,更是无从所谈。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首先,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排斥性。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际贯彻,但是人们依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控制。在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政治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一统”的政治观,君权神授的权力观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加上中国人特有的小农意识,使得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传统政治文化的痕迹,而且大量残存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政治系统之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在今天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旗

浅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政治思想

浅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政治思想 “哲学”一词并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它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目前有记载的中国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商朝,这取决于甲骨文字和金文的发现。除此之外,《尚书》和《诗经》中也记载了一些商朝的历史事件。在古代,官师不分,所有的文化都掌握在一国的史官手中,这里所说的史官并不是记载历史的专门官员,古者巫史不分,所谓史官指的是管理宗族事务的官员,后来才分化为加载一国之史的专吏。所以,关于政治的记载,最早也是出自于史官之手,如上文提到的《尚书》。《周易》相传是上古时期的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变为八八六十四卦,再加上彖辞、象辞等,但经现代学者考证,《周易》并不是一时一地之书,而是经过了多人之手,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版本。《尚书》和《周易》代表古代政治哲学萌芽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天命观”和“德治观”,如《尚书·大禹谟》中言“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一直到东周以后,官学下移,遂开私人著述之风,很多士君子开始探索救国之道并附之著述,比如《左氏春秋》《晏子春秋》等等。此外还出现了诸子学说,各持己论,如儒家主张恢复周朝礼乐制度,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法家则主张严刑峻法,这是基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自秦朝以严刑峻法的政治措施十五年而亡,汉朝吸取教训,在初期采用无为而治的休养方针,直至董仲

舒上“天人三策”,使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一直至于清末,儒家政治哲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出现,但始终都是在儒学的框架之下进行。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每个朝代又有不同的哲学风潮,其中又以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和明末的心学最为著名,这些思想都对当时的政治起到过一定的影响。 在诸子百家学说中,很多学说在秦以后就不复存在或者被其他主流学说所同化了,不再具备独立性和完整性。诸子学说中对中国政治影响深远的,主要是其中的四种政治哲学。 儒家政治哲学 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其一生的理想就是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主张以礼乐治国,《论语·里仁》记孔子言“能以礼让为国乎?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的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一书中,其核心字眼是“仁”“礼”“乐”“德”“君子”等等。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君主要行“仁政”,所谓“仁者无敌”,其最有代表性的政治观点是“民贵君轻”,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后来由于秦王焚书坑儒,儒学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以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扭转了局面。董仲舒发挥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行德政上天就会拥戴,行暴政天就会降下灾祸,其做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近期大概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它是属于史学理 论方面的著作,由于自己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史学理论方面的著作普遍都理论 性很强,相对难懂,读起来显得总是枯燥、乏味,但是自己还是坚持大概读完 了这本书。虽然读完了此书,但是自己感觉距离真正读懂还相差甚远,似乎处 于似懂非懂的状况。不过通过读这本书,还是产生了许多属于自己个人的体会 和理解,许多地方还是给自己以比较深的影响。由于全书内容比较多,下面就 自己在看书过程中感触比较深的方面大概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也 许有它一定的合理之处,也一定有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某些看法也许是错误的,仅属于个人的一些见解罢了。 首先对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做一简单的介绍。这本书全 书分为通史、政治、社会、经济、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中国文化八个部 分的研究方法分别进行讲解,并且对历史教育的流行误解做了叙述。钱先生在 序言中就说到:“我此所讲,语语有本源来处,亦语语有归宿去处。”这就很 好的说明了研究历史一定要以证据说话,要有充足的史料或实物等作为自己说 话的凭证,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进行人为的加工、装饰。同时也说明了钱先生作为一个史学家的强烈责任感,说的每句话都不是自己凭 空编造的,一定有它的来源,一定有它的充足的证据。我认为这就充分体现了 史学它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不能像小说家一样进行人为的加工润色。 钱先生在本书中就如何研究中国通史时指出:“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 和传统性,我们要研究历史首先就当知道历史的三种特性。”通过这么多年对 历史的学习,自己对历史的三种特性感觉也深有体会,也就是说在内心里面还 是对这三种特性是理解的。就其特殊性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历史有它的特 殊之处;不同国家的历史也一定有不同之处;就是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也 有不同之处等等。正如哲学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就是它的特殊性。所以我认为不管学习历史还是研究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就能避免我们少犯许多错误。变异性则 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一个“变”字。钱先生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其实历史本身即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所以我认为在学习和研究 历史的过程中,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历史,因为事物都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和 发展的过程中,绝对静止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对于初学历史的人自己感 觉格外重要,他们往往会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东西,所以是一成不变的,其实这 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历史的传统型,钱先生说道:“特殊性与变异性加在 一起便成为历史之传统性。”我认为所谓历史的传统型,就是历史上所创造的 精华它的继承与发展。如元朝的行省制度,被后世继承与发展,使之进一步完善。精华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并且这种文化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程度的 稳定性,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当然钱先生所 说的历史的传统性有它更深刻的内涵。 在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史中,钱先生认为:“文化乃历史之真实表现,亦是 历史之真实成果;舍却历史,即无文化。”所以从某方面来看,研究历史的方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实意义

中 国 传 统 政 治 文 化 的 现 实 意 义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学系工商管理

目录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正文------------------------------------------------------3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3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8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实意义-------------12 结论----------------------------------------------------13 参考文献----------------------------------------------------14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外在性特征和内在性特征,辩证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两极性影响,历史地回顾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及其经历的艰辛.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特殊性和普遍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社会现代化经济变革和人的现代化的内在结合,才能走上健康、全面发展的坦途。 关键字:中观政治文化中观传统政治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保守主义民本主义现代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个人与国家。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人类总是按照不同的地域,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创造其文化的。一定的社会结构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它的特征。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除了具有封建社会的一般特征外,更具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揭示其具体的特点,才能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才能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那么,中国封建社会有哪些独特的特征呢?我们认为,基本上有以下几点。 1.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在没有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奴隶社会逐步发展变化而来的。中国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国家的全部土地都属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称。春秋以后,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从历史得失看中国政治 中国的政治,从传统政治到现当代政治,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锤炼,经历了几次彻底的大变革,中国的政治于是变成了今天的摸样。虽然一直在变革,但有一点恐怕是从来没有改变的,那便是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理想国。这一理想国或许是大同世界,或许是皇权专政,或许是民主制度,亦或是现在的中国制度……尤其是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被尝试了遍,在政治这条路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向前,一直在寻觅。 那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钱穆从汉、唐、宋、明、清五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来谈,每个朝代他都从中央、地方、监察、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出发,谈到了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是一面明镜,无论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会成为历史,一切的功败都将得到历史的定论。 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是贯穿全书来自于钱穆从历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得失里看到的结论。 钱穆先生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政治制度频繁变革的这么一个时期,当时,大批的有识之士们都在为了“解放”中国,为了“废除封建 制度、建立民主共和”而奔走相告。他眼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充满了变革、充满了未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注定了让作者这么一个有着中国根又忧国忧民之人又重新翻开了中国的历史,去传统政治里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这里的传统政治制度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是制度,一是人事。这或许跟中国的传统紧密相关。作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了解一代的制度就要精通一代的人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独特的有着其本身的历史特点的,只有适应其自身特点的能够在其时其地有价值的制度都应当得到中肯的评价。 在作者看来,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有绝对的利或者弊。“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的制度,结果别人的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这就道明了我们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必须深入到

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答案 一、填空题: 1、政治化; 2、政党分肥; 3、潜意识; 4、利益; 5、君主专制; 6、村民自治; 7、城市国家; 8、政治关系。 二、选择题: 1、D; 2、B ; 3、D ; 4、AC; 5、C; 6、D ; 7、ABC; 8、ACD; 9、ABD ; 10、D ; 11、ABCD;12、D ;13、ABCDE ;14、ABCD;15、BCD;16、BCD;17、 A ;18、D ; 19、B ;20、B 。 三、名词解释: 1、政治学: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的学问或科学。 2、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3、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4、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四、简答题: 1、答: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答: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理论内容是:(1)行为主义政治学坚信,社会理论应当建立在对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基础之上。(2)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行为作为其分析研究的基本单位,把政府描述为一个由个体的人和人群相互作用所组成的过程,着重研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和选民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3)它借助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系统分析的概念、假设和解释,在理论上,一反过去传统政治学者偏重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制度分析法的趋势,而着重于客观的、经验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所谓“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分析理论”、“政治沟通理论”、“决策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取代以往人性论、正义论、历史决定论等哲学理论,而成为政治行为研究分析的依据。 3、答: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以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会弃暗投明反璞归真。对公共权力多持肯有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上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政治,保证选拔“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另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对公共权力多持否定性倾向,政治设计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是“法治”社会的 政治设计思路。 4、答: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对权力下过很多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霍布斯认为,权力是行动者与行动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2)罗素认为,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3)马克斯•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

(推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 俞吾金 内容摘要性善论、清官意识和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观念,这三个核心观念各自蕴含着自己的政治诉求,而这些政治诉求是不利于现代法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当下只有通过对这三个核心观念的批判,才能为现代法律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思想障碍。 关键词性善论清官意识实用理性政治无意识 作者俞吾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3) 历史和实践一再启示我们,在政治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应该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从政治研究向文化研究的推进,有利于人们认识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得以形成的文化背景,从而不至于把政治研究简单化、表面化;另一方面,从文化研究向政治研究的回溯,又有利于我们理解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的政治实质,从而不至于在文化研究中抓不住要害,甚至完全迷失方向。 在下面的探讨中,我们侧重的是这种互动关系的第二个方面,即从文化研究向政治研究的回溯。当代著名的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雷克·詹明信在谈到文学时曾经指出:“一切文学,不管其作用是多么微弱,都必定渗透着我们称之为政治无意识的东西;一切文学都可以被解读为对共同体命运的象征性沉思。”[1]其实,不光是文学,乃至全部文化现象,当然也包括文化观念在内,都被政治无意识所渗透。在我们看来,詹明信所说的政治无意识,也就是自然而然地蕴含在文化观念中的政治诉求。在这里,限于题旨和篇幅,我们不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进行全面的论述,而是把探讨的焦点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观念——性善论、清官意识和实用理性上。 性善论的政治诉求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四种代表性的人性理论:一是“人性无善无恶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xx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前不久看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原以为它会如以往看过的一些名著那样枯燥乏味的。谁知,事实并非如此,从序、前言到汉唐宋明清五讲而至总论,我都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提起了满满的兴趣,津津有味的拜读了两遍,故而兴趣之所至,自觉从中获益良多。 《论语》中有言: 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顾名思义,就是指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得有失的。而中国的几千年一言以蔽之曰“封建专制”,则是钱穆先生所最反对的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这本书里,钱先生论得论失,但主要的是要肯定其得,即中国历代(自然主要是先生所详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人事上的建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要言不烦,论述精辟,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论及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历代之始,不论汉唐还是明清,都如一张张白净的纸,在英明的君主的励精图治下,总能创造出一个个辉煌。而在历朝之后期呢,多因了因循守旧、骄奢淫逸、小人干政、内忧外患等等,经济、文化、军事上或多或少地陷入了无可自拔的困境当中,再想恢复到过往的繁荣昌盛又谈何容易呢?这不就是教我们要懂得发展、懂得开拓进取吗?否则,就只能是见到最初时那美丽的昙花一现,没法持久。推及政治制度,钱穆先生说“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好久下

自然_生命_伦理与和谐_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特色_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六

自然、生命、伦理与和谐: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特色 ———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六 唐国军 (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 [收稿日期]2008-03-20 [作者简介]唐国军(1963-),男,广西全州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摘要] 中国传统政治学在求善为主的政治哲学指导下,产生了属于自己的、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的政 治学———不是以权力规范为核心而是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不是仅仅以人为对象而是包容宇宙万物的生命安置为整体对象;不是民族国家范畴内的权力分配而是求得整个世界(天下)太平的独特的政治学体系。这个体系以伦理规范为实现模式,呈现出强烈的普世色彩。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学 自然 生命 伦理 和谐 [中图分类号] D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8)09-0183-05 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在天地人一体的和谐秩序中统一多元的基本特色。如果从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内容及其关注的重心来看,则呈现出其对生命的特别关怀、对秩序和谐的高度期盼、对天下大同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伦理设计的特殊依赖等因素相互混同、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广义政治学特征。它既是生命政治学、自然政治学、和谐政治学,同时也是普世伦理政治学。 一、生命政治学 生命政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福柯。在福柯看来,身体是政体压迫的工具,是政治之作用于人的异化现象。对此,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傅科(即福柯———笔者注)的生命政治是一种生命的政治技术学。生命是指类的身体,政治的部分讨论是权力以及主权的问题,技术的部分讨论的是干预以及调 节的措施。”[1]但是,福柯本人并未给出一个完整的生命政治学概念。而台湾地区学者黄俊杰先生所概括的生命政治学(BOB Y POL ITICS )概念是:“以身 体作为隐喻所展开的针对诸如国家等政治组织之原理及其运作之论述”,其“将身体以及作为身体的延 伸或扩大的国家,视为一个具有内在整合性的有机体”及“将身体作隐喻或符号来运用,以解释国家的 组织与发展”[2] 。这个生命政治学概念提的是一个隐喻,并非一门实质的学科,而且迄今为止,学界也 没有给生命政治学作出准确的定义。但是,笔者认为,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确存在着对于生命的一种特别关怀,因此必须有一个新的概念来加以表述。笔者认为,所谓生命政治学,应有三个方面的理论指向:第一,是以生命作为终极关怀和研究对象的政治学;第二,是以生命保全和安置为基本原则作为立说标准的政治学;第三,是以生命活动规范和秩序安排及其相互交往为内涵的政治学。 中国传统政治学构成的主体精神———儒道两家思想,正是这种关注生命、以保全生命为言说对象的政治学说。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庶、富、教”,着重从社会系统的运作中考察并规范统治者的政治行为,发展出以“民本”、“保民”为基础的“仁政”政治理论,并着重依据人伦规范对政治进行设计与改造,其重点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的生命体。有学者指出,孔子“主张把治理国家视为生命的职责所在,统治者不仅由此而提高自我之修养,而且负有将道德观念 传扬给后代的责任”[3] 。道家则从另一个角度——— 3 812008年第9期(总第159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 GXI SHEHU I KEXU E NO.9,2008(Cumulatively ,NO.159)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课后测试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课后测试(链接中考) 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的是() A.赵州桥B.长城C.丝绸之路D.大运河 3.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4.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极盛。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姚崇、宋璟、杜如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能干廉洁、办事效率高 B.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扩大 C.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 D.倡导节俭,抑制奢侈风气 5.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6.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A.轻徭薄赋 B.简法轻刑 C.选贤任能 D.恩威并施

7.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 A.“天可汗”B.怀仁可汗C.云南王D.渤海郡王8.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B.丝织工艺的精湛 C.垦田面积的扩大D.长安商业的繁荣 9.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1200多年的唐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鉴真B.玄奘C.文成公主D.元昊 10.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B.政治的清明C.文学艺术的兴盛D.社会风气的开放11.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调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 A.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12.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摘要: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 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 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宪政空白。“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宪政,更是无从所谈。 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 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