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

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

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
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

二、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流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章剩下的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设计活动的一般过程,即设计的流程。看一看从事一项设计活动我们需要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设计活动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展的,规范化的设计活动都包含了哪些过程和步骤,这些都是本节课我们要了解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都或多或少搞过一些简单的设计活动,比方说设计制作一个小手工、小制作,或者对家里的东西进行简单的改造等等,这里面都有设计活动。前一阵子网络上流传着有名的帖子——“最牛男生宿舍大改造”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设计活动的例子。

说的是深圳大学法学系的一位男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三张木板和布帘子对自己的床铺空间进行了很有创意的设计和改造。它不仅设计了书架、可以收放的写字台、可以伸缩的电脑屏幕托架,还设计了照明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以及生活用品储存柜等等内容,甚至还在床头悬挂了一幅书法画框,取名“读书屋”,将狭小床铺空间的用途发挥到了极致,难怪有网友评价“除了吃喝拉撒,基本满足生活需求”。

另外一个是咱们高中生从事设计活动的例子。江西有一名高中生因为踢球把腿踢伤了,骨折,打石膏静养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练习用拐杖走路,由于住的楼层比较高,每次拄拐下楼却很方便,但上楼却十分困难,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他。原因:拐杖太长,上楼时不能为身体重心提供支撑点,所以只能一条腿一蹦一蹦上楼梯,十分耗费体力。为了解决上楼难的问题,他想了很多办法,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最后通过对原来的拐杖进行了革新设计,——将原来的单腿设计成一长一短两条腿,既很好的解决了上楼困难的问题又不影响正常的拄拐行走。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完善,一种倒U型结构的拐杖发明成功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一个完整的设计活动是怎样展开的。

首先,进行一项设计活动需要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拄拐上下楼梯困难的问题,床铺空间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等等。有了问题后,接下来就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刚才那位高中生经过思考探索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设计一长一短两条腿的拐杖,解决了上楼难的问题,又不影响平时的拄拐走路。这其中还包含有许多细节性的问题,例如:具体的结构是怎样的,原理可行不可行,材料怎样选用,安全性如何解决,外形美观怎样把握等等问题。确定好问题解决的方案后,还要将设计方案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达出来,描述清楚。然后就可以根据设计图或者设计方案制作一个技术原型或产品模型,用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步,对技术原型或产品模型进行改进优化,使产品的性能更加完善、可靠。最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整理、撰写产品技术使用说明书,申请专利保护等等后续工作。

总之,一个完整的设计活动是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的:

1、发现和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3、模型或原型制作

4、优化改进方案

5、专利申请、编写产品技术使用、维护说明书

三、设计的基本原则

要完成一项设计活动,除了要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流程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如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技术规范性原则等等。这些原则体

现在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成为指导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

1、科学性原则:

设计作为一项技术活动,必须要遵循自然界中的科学规律,例如:设计各种电子电气设备需要遵循电子学、电工学、电磁学等方面的科学原理,设计桥梁、房屋等建筑,要以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力学等相关科学原理为依据,设计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要遵循流体力学等科学原理。违背科学原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设计的失败。

例如:加拿大魁北克大桥的设计(1907年)

加拿大魁北克大桥最初由美国著名设计师奥多罗库帕负责设计,设计方案出来后,被评价为“结构最佳、用料最省”的设计,库帕深深陶醉其中,忘乎所以的将原来的设计方案做了改动,将大桥的长度由原来的500米增加到600米,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单跨度桥梁。

竣工当天,人们欢聚在桥上住正准备庆祝时,大桥突然垮塌,86人落水,75人遇难。这是由于增加长度后,库帕过于自信,忽略了对桥梁承重能力的精确计算,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

1913年,魁北克大桥进行重修,在修建过程中大桥中间的一段桥身再次突然垮塌,结果10多名工人遇难,原因是一个支撑点使用的材料强度不够造成的。1922年,加拿大七大工程学院一起出资将到他的桥梁残骸全部买下,后来被制成一枚枚的戒指,分发给学院毕业的学生,一方面用来纪念在事故中被夺去的生命,另一方面用来警示将来从事工程实际的毕业生,这枚戒指的由来有着无法忘记的教训和耻辱,这就是有名的“工程师之戒”。

我们中国也有许多桥梁坍塌的例子,有工程设计的原因,有施工质量低劣的原因,也是中国设计师的耻辱。

2、实用性原则、美观性原则:

现在遥控器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了,电视机遥控器、空调遥控器、影碟机遥控器、电扇遥控器等等,给人们操作使用各种产品提供了方便,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性。人们设计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因此,进行产品设计时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即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产品使用起来简洁、方便、耐用,能够满足人们对产品使用功能的要求,这是产品设计应遵循的实用性原则。

除此之外,产品设计还要考虑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要求设计的产品美观、大方、造型优美;这是因为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追求美的心理倾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其他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购买造型美观的商品,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遵循美观性原则。即运用美学知识,利用恰当的比例、优美的造型、适宜的色彩、独具匠心的图案等,使产品外观呈现出迷人的魅力,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例如:通过手机产品功能、外观的变迁,就充分体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实用性原则和美观性原则的应用。

早期的手机———大哥大,功能单一,只能接打电话,外观笨重(想板砖一样)、呆板,颜色单调,造型单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手机的外观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观变迁、功能改进、拓展,更实用,更美观。

1)逐渐小型化,轻型化——超轻超薄。

2)外形外观丰富多样,造型——直板机、折叠机、触屏机

3)颜色富于变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功能更加丰富——上网、拍照、MP3播放、办公、文档处理、多媒体功能

手机产品的两大系列介绍:

日韩手机:

特点:做工精良、体积小巧、外观轻薄。符合亚洲人审美和使用习惯。可以用“精致”两字来概括。不仅仅指外观精致,更体现在其人性化功能设计上,如:“语音拨号功能”、“屏幕旋转功能”、“照相功能”等等都是日韩手机率先采用的。

欧美手机:

特点:生产厂商代表当今手机设计制造的最高工业标准,技术上引领世界潮流,是手机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主导手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掌控手机的核心技术,手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因此在功能上,欧美系列手机最求强劲的功能和最高的硬件配置,技术含量高,性能稳定。外观上,粗犷大气,和西方人高大身形相匹配,实用大方,功能上注重商务领域应用。

国产手机:无论是功能设计还是外观设计和国外品牌还有一定差距,有自己的特色,在不断成长中完善。

3、经济性原则:

优秀的产品设计不仅注重功能的实用、造型的优美,而且还应当考虑成本因素,用较低的生产成本、较低的销售价格吸引人们来购买,这是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的经济性原则。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应通过合理选择原材料、制定优化设计方案、优化加工工艺等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常说的“物美价廉”,这其中的“价廉”指的就是经济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

创新就是求新求异,在传统上有所突破,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在产品设计上追求创新,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因为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人们对产品新功能和高品质的需求,这就要求在设计产品时要大胆开拓,勇于创新。

例如:电视机产品就是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步完善和进步的。

色彩:早期的黑白电视机,经过创新后发展到彩色电视机。

屏幕尺寸:过去的小尺寸9寸、12寸、18寸、21寸、32寸、到现在的37寸、46寸、53寸、61寸等等规格。

显像方式:早期的阴极射线显像技术,发展到现在的等离子显像技术、液晶显像技术LCD。

功能控制方式:早期的手动调节,发展到遥控调节,再到最新的物联网控制方式革新。

类似电视机产品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服装、工业产品、电脑产品等等,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发展的;通过产品的创新设计,满足了人们不断追求新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品位的愿望和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安全性原则

进行产品设计时,在保证正常的使用功能前提下,还应当产品使用中的安全性设计,确保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不受到伤害,这就是安全性原则。

在历史上,有许多因为不注重产品安全性设计而导致的悲剧。例如:

“彗星号”全球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在首次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发生了空中解体的重大空难事故;经过调查发现,“彗星号”的客舱窗户设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方形的窗户设计,不利于分散在玻璃上能够形成的巨大压力(因为高空环境、飞机颠簸、机身结构形变会对窗户形成挤压,产生压力)压力容易集中到放行窗户的四个角,玻璃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而破裂,造成机舱失压——飞机时速——空中解体——坠落空难。后来,借鉴“彗星号”的空难教训,全世界各种飞行器的舷窗一律采用圆弧边角设计方案,保证飞行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如果大家注意观察的话,在我们身边的许多产品身上都能发现有关安全方面的设计,例如各种家用电器,红外线电烤炉(取暖用)的底座上有碰到自动断电装置,加湿器设计有缺水自动断电装置,燃气炉有意外熄火自动断器装置等等,这些安全设计为保护使用者免受意外伤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产品设计中的安全性原则。

6、技术规范性原则

技术规范源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许多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总结起来后,形成了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统一的标准和约定,在从事设计活动时,必须要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

例如:电脑的各种接口规格、大小,各种电源插头、插座的形状、规范,各种螺丝、螺母的型号、尺寸等等,都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在设计活动中,需要遵守这些统一的规范和要求,这就是技术规范性原则。

7、可持续发展原则

进行产品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功能的完善,外观的优美,同时还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力求做到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减少污染,注重原材料的回收利用,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例如:许多产品的包装采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纸浆材料取代过去的一次性塑料泡沫包装材料,有效减少了白色污染。

北京奥运体育场馆外围的路灯,大量采用了太阳能环保设计,白天利用太阳能给蓄电池充电,夜晚利用蓄电池的电能照明,环保清洁,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消耗。

“彩棉制品”——减少了工业染色剂的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节水马桶、太阳能热水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产品设计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的一般原则》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逆向思维和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生活经历中见识过的产品设计引发讨论和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交流和教师的指导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求知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认识创新意识的提高。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师生“讨论”为课堂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简到深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1个课时完成。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阐述了设计应当遵从的一般准则,这些准则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为后期深化理解和学习设计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起到引导作用。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会感受到按照设计原则开展设计和评价更有助于设计活动的有效开展,养成在设计实践全过程中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的良好的设计习惯和全面的技术素养。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1)通过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例和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原则,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2)以学生熟悉和常见的产品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少有的产品设计实践经历决定了其对设计过程、设计评价的依据认识不全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上对设计过程和设计评价经历一次从观察已有产品设计特点到贯穿设计全程的交流和评价实践的全过程,进而对设计原则有一个全面而较深的认识和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具备了前面第二章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设计事例出发,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使学生不但走进了生活,拓展了心理空间,而且还延伸了观察、想象、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协作解决问题和表达的能力,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和责任感。

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格式

小学数学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基本格式 附件1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附件2为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为目标续写范例; 附件4为学习过程叙写案例。 附件1:惠济区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设计者】郑州市惠济区***小学*** 【教材】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年级*册第*单元,第*页 【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内容分析】 主要包括:本课主要内容,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及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学习重点的确定等。 【学情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教学难点的预设等。 【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目标表述中要包含:行为主体、学习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等。 【评价设计】 应包括:评价题目及设计意图。评价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1.主要包括: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2.提倡以问题链(大步问题与小步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构建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 附件2: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解决与例题难度类似的问题; 2.通过阅读课本具体例题和小组交流,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中求加权平均数,并说出“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 在小组交流时,至少能举出三个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每个学段或每个年级都会有纲或标进行定性,因而教学设计要围绕纲或标进行,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内容为依据变通教学环节,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和意想不到的结果进行灵活教学。下面我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依据和原则发表自己的一点见解。 教学设计的依据有: 1、现代教学理论 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和策略要符合教学规律,不得在课堂教学中随意发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系统方法指导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在教学设计时,应先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的分析和分解,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选择和设计必要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 4、学生分析

教师必须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决定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认识规律和学习兴趣,着眼于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 5、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不能完全依据经验行事,但也不能排斥教学经验的作用。只有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好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才能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教学设计的原则: 1、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或补充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2、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根据学生现状,确定学生通达到的目标,循序渐进。将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重新认识,组建新知识。 3、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不限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和活动中体验,来获取知识、能力、情感。 4、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出信息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成效考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通过一个个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实例和案例为载体来展开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到作为设计者来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原则,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学生前面已学习的关于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和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基本知识,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B、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能对有关的典型设计案例和产品进行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培养学生的设计评价能力。 (3)、态度和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的、严谨的、有计划的设计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设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4)、重点和难点: 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3、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及生生互动交流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的设计案例和产品图片和相关教具、详实的技术典型案例的提供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讨论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增大教学的信息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等教与学方法。积极创

高中通用技术课《设计的基本原则(1)(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第二节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本节主要运用了多个案例逐一分析了八条设计的基本原则,并用问题思考的形式,帮助理解这些基本原则。并体会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基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学生都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对设计的过程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能对生活中的设计,不自觉运用了某些设计的原则。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人们长期设计实践的总结,是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设计基本原则及相互间的关系,能用此原则来评价某一产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 (2)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设计的基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主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 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 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正确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 2、难点:对设计原则之间主次、制约、相互联系关系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1、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 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自主发现——能力展现——总结提升”。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图中的这三盏台灯,做为买家,你选哪一款?并说明理由。 [教师评析] 同学们对这三种台灯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同学们的选择不一样,理由也不一样,那么作为设计者,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要怎么样为消费者考虑呢?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设计时又应遵循哪些原则呢?这也是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设计的基本原则。 新课讲授 (壱)科学性原则: 要设计这些产品,得有科学的知识,还得遵循相应的科学原理。比如说第二盏台灯,它和我们以往用的台灯不一样,它是可根据手的距离控制亮度的灯具。它是一盏电子感应灯。 [PPT 展示]在设计电子感应台灯时要遵循电子感应的科学原理。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每个学段或每个年级都会有纲或标进行定性,因而教学设计要围绕纲或标进行,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内容为依据变通教学环节,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和意想不到的结果进行灵活教学。下面我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依据和原则发表自己的一点见解。 教学设计的依据有: 1、现代教学理论 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和策略要符合教学规律,不得在课堂教学中随意发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系统方法指导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在教学设计时,应先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的分析和分解,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选择和设计必要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 4、学生分析

教师必须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决定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认识规律和学习兴趣,着眼于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 5、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不能完全依据经验行事,但也不能排斥教学经验的作用。只有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好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才能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1、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或补充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2、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根据学生现状,确定学生通达到的目标,循序渐进。将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重新认识,组建新知识。 3、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不限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和活动中体验,来获取知识、能力、情感。 4、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出信息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成效考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

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职业学院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为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要求教师上课(所有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必须有教案,并且为了确保教案的编写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和要求。 一、教案的内涵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是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为了实现一定阶段预期的课程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也就是教师为每一知识点(群)的教学实施而制定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实施方案。 编写教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案构成要素制定详细的授课内容和教学实施步骤,并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必要说明。 编写教案要处理好应该教什么和学什么(目标),如何教和如何学(策略),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评价)的关系。 编写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实践课还应钻研实验或实训指导书),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各章节(或各实践单元、项目或课题等)的具体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以及形成能力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相关资料,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对课程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第三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二、教案与讲稿的区别 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过程的设想与计划,它不同与授课讲稿。讲稿是教师的讲课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具体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是对全部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与表达,是讲授内容的文字描

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依据教育教学原理,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流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要顺利实施教学活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明确所教学科目标,还要确定一个单元、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组织实施并测评。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分析、选择、确保能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技能和策略。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思考和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 1、教育理念即课标精神 它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先导,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依据其开展,要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就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标对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2、教材分析 第一,教材体系的分析;教师首先要明确教材体系的构成;对使用的教材进行整体结构分析和单元结构分析,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第二,单元内容设计。第三,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特点,为单元服务,为本课价值服务。 3、学情分析 第一,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规律的分析;第二,学生需求与学习动机的分析。 4、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包括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三维目标的统一 5、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板块式结构:对设计意图的分析)。第二,问题的设计(解决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三,学生的设计(预设对学生学习活动、内容的设计);第四,板书、课件设计(总结全文线索及背景知识的运用等) 6、教学评价的设计 第一,针对单元或课文教学目标的评价设计;第二,试卷编制与分析;第三,教学活动的评价量表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 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依据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课程标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思考和设计: 一、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的,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序的确定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科学性。 三、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四、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的一般原则

板书设计的一般原则 板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王松泉教授在《板书学》中形象地把板书称为反映教学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每堂课的“眼睛”……教师通过精心提炼语言,选择线条、符号、图形等进行艺术组合,使板书形成美观艺术的有机组合体,成为沟通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桥梁。新课程理念下的板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策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 所谓板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为体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计的版面书写。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为了设计出科学、实用的教学板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板书设计要符合教学要求,体现教学意图,要注意教材特点,注重学生实际,既要与课堂讲授紧密结合,又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切忌舍本求末,无的放失。如《詹天佑》一文的板书,教师抓住教材中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设计出如下板书,突出了詹天佑爱国的品质和杰出的才能,体现出单元训练主题。

二、启发性原则 好的板书就像一把钥匙,能帮助学生将知识延伸、能力升华,能使学生将知识归类、内容串联。通过区分、对比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用它打开知识的大门,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使每个字、词、句都具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联想,帮助学生记忆,使课本知识得到扩展,从而使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网络,养成主动、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品质。 三、针对性原则 板书设计要紧扣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因文因人而宜。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度,既要正确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一夜的工作》一文,教师针对写人文章的特点,抓住“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的中心句,根据作者“所见所感”的顺序来设计板书,这对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结构,体会文章中心,学习怎样表现人物品质及其写作方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完整word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样例

《电脑住宅》 【设计者】新密市市直二小丁利敏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0课,第*页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6、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内容分析】 《电脑住宅》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这篇课文正好体现了这一特点。全文条理清晰,叙述有序,结构合理。 课文是如何有条理的介绍电脑住宅的?第一自然段先总体说明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第二------七自然段从住宅的周边设施(风向标)、进入住宅的程序,以及会客室的布置、厨房装备、卧室“休息系统”的使用、浴室的装置等几个方面具体说明了电脑住宅中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功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说明电脑住宅中电脑设置隐蔽,各负其责,相互合作的特点。其中第二------七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体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和方便,安全和舒适。因此,从教学手法的角度来看,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的让学生交流合作。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有了较好的基础,在识字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部分生字和内容还需老师指导。本课内容较简单,但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高科技的神奇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却并不容易。因此,本课设计本着“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灵”的目标追求,努力体现三个“基于”:一是基于学生,二是基于文本,三是基于生活。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读通句子,能说出“示范、预约”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设计的理念

教学设计的理念(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答: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 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 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1、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学法、教师、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景等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利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教学设计是从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 教学设计理念和依据 一教学设计理论 1、现代教学理论 理论的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科学层次的基本前提。科学的教学理论是对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表现。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原理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措施符合教学规律。教育工作者只有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才有可能是教学摆脱险隘的经验主义,进而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的是学习的选择性、体验性、主动性、主观性,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对外在信息自主“生成”意义的理解过程。已有的经验是生成性学习的核心因

素。生成性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直接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同时又可以使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产生新的生成。 3、系统科学原理 (1)整体原理。 生成性教学设计也不是一盘散沙,它的设计是把多种因素的内部结构及“边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2)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教师如何做好规范的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我们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理解问题上仍存有很多误区,下面作者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就个人的一些亲自体会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中仍然存有着“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意义建构,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及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因为高考的压力,为了能加快教学进度,三年的课两年上完。有些数学概念结论完全是“抛盘子式”的教学,学生知道了结论、方法后便是大量的习题训练。例如人教版高一(上)(试验修订本)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如果教学中仅仅告诉学生解法,再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其结果是学生在高一时这些解法都能记住,但等到了高三就像没学一样。这是因为这两种类型不等式的解法都有一个探索总结的过程,学生如果没有主动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是不可能真正灵活掌握的。这已经被很多学生的例子佐证过了。又如在函数教学中,新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函数的定义,并提出两个初中函数定义无法解释的两个问题:1.y=1(x∈R)是否为 函数,2.y =x 与 y=从而抽象出函数这个概念,这个过程相当重要。相比较以往教材中由映射再到函数这种模式要容易接受,更贴近于学生实际。如果我们忽视这个过程,那么学生对函数这个概念就根本不清楚,在今后在使用函数解决相关问题时必然会问题多多。当然现在很多数学教师都注意到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危害,但我们不得不警惕这种现象的一种变异现象,即有时对某些数学概念的处理往往是设计好过程,引导

教学案例设计的一般过程

设计的一般过程 (青岛九中刘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这一部分是一个整体论述,为深入学习后续章节作铺垫。通读教材,我觉得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尤其是顺序安排上,前后知识的衔接很科学。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体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能理解遵循科学的设计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增强自身的技术素养。本节教学内容课本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青岛市区对于教材上的便携式小灯的案例不熟悉。我们根据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同时基于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用“多功能尺子”的案例代替了课本的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从而获取具体而形象的认识,通过亲身参与设计过程的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形;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同时由于案例的设计可以产生多种方案,可以让学生理解设计过程是一个方案需要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对制定设计方案的案例分析,在此过程中感受和经历设计的全过程。建议学时2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前面章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对于技术及设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是学生以前很少会有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学生对于设计的过程还充满陌生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因此如何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有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争取让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上系统的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性学习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多个方案。

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设计意义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目的在于:使教师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计划,作为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通常包括:班级、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教具、学具准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作业题设计、板书设计和自我分析等项目。 二、教学设计的要求:1、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地规定出传授的基础知识、培养的基本技能和发展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2、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 3、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 4、根据教学目的的进行学习评价,以便及时地控制、激励和调节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必须先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通过钻研教学大纲,了解教学目的,掌握教材体系,熟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出教学地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重新组织选择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论证充足;易难适度,详略得当。选择教学方法主要根据具体地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来考虑。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情况及接受能力,以及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既要了解全班的一情况,又要了解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圆满地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策略"一词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思考、策划和谋略。有效的教学策略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因此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的选择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组合运用的流程总是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的体现。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试讨论课堂教学设计的三种基本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生成性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每个学段或每个年级都会有纲或标进行定性,因而教学设计要围绕纲或标进行,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内容为依据变通教学环节,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和意想不到的结果进行灵活教学。下面我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依据和原则发表自己的一点见解。 教学设计的依据有: 1、现代教学理论 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和策略要符合教学规律,不得在课堂教学中随意发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系统方法指导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在教学设计时,应先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认真的分析和分解,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选择和设计必要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 4、学生分析

教师必须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决定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认识规律和学习兴趣,着眼于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 5、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不能完全依据经验行事,但也不能排斥教学经验的作用。只有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好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才能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1、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或补充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2、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根据学生现状,确定学生通达到的目标,循序渐进。将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重新认识,组建新知识。 3、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不限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和活动中体验,来获取知识、能力、情感。 4、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出信息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成效考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教案设计- 3.2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本节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以及各个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在先后顺序上,并非按照重要程度而呈现,这里没有谁比谁重要的问题,几条原则都是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需要3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悟设计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重点学习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零散的,非自觉的设计的观念。但对知识化的设计的原则并不了解。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处在蓬勃发展期,为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会了设计的一般过程,但对真正设计的思考和自我创作缺少经验和遵循依据。难以理会设计原则的丰富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因此,形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设计的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 (2)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手机案例、学生实践、微视频欣赏等,能初步应用这些原则去看待、体会与评价一些现实问题与产品 (2)初步学习用权衡的思想方法处理简单的技术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中,形成对原则的感觉和认识情感 (2)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合作和创新的精神,形成高中生理性使用手机的积极情感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的理解和初步应用 2、难点: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并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实践及分析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1、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能力展现——总结提升 2、教学方法:采用传授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提问法,合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教案资料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一、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水泥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可归纳如下: (1)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要求进行设计。 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产品产量往往有一定范围,设计产量在该范围之内或略超出该范围,都应认为是合适的;但如限于设备选型,设计达到的产量略低干该范围,则应提出报告,说明原因,取得上级同意后,按此继续设计。 对于产品品种,如果设计考虑认为计划任务书的规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有不适当之处,也应提出报告,阐明理由,建议调整,并取得上级的同意。例如,某大型水泥厂计划任务书要求生产少量特种水泥,设计单位经过论证,认为大型窑改变生产品种,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不合理,建议将少量特种水泥安排给某中小型水泥厂生产,经上级批准后,改变了要求的品种。 窑、磨等主机的产量,除了参考设备说明和经验公式计算以外,还应根据国内同类型主机的生产数据并参考国内外近似规格的主机产量进行标定。在工厂建成后的较短时期内,主机应能达到标定的产量;同时,标定的主机产量应符合优质、高产、低消耗和设备长期安全运转的要求,既要发挥设备能力,但又不能过分追求强化操作。 (2)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工厂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确定以后,整个工厂设计可谓大局已定。工厂建成后,再想改变其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将是十分困难的。例如,要把湿法厂改为干法厂,固然困难;要把旧干法厂改为新型干法厂,也非易事。例如,为了利用窑尾废气余热来烘干原料,生料磨系统也得迁移,输送设备等也得重新建设,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某些条件下就不一定可行。 在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时,应尽量考虑节省能源,采用国内较成熟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教师如何做好规范的教学设计(1)

教师如何做好规范的教学设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并准确的实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规范的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需要经历研读、分析、调查、学习、设计、实践、修改完善的过程。 一、“研读”即为研究课程标准。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通过研读课标明确物理学科教学理念、学科总体目标,以总体把握教学设计方向。还要明确物理教学关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总要求,再细致地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这是设计一节课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分析”即为分析教材。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教材,了解教材是怎样落实课程标准的,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分析教材中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方式对教学设计的启示等等。 三、“调查”是学情分析的前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认知基础,心理发展特点等,是优选教学策略的基础。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四、“学习”即为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设计点,所谓同课异构是教师个体创造的体现,个体创造中都会可取之处。可以在网上大量的搜索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学习,一方面可以看到别人对同一节课的优秀的设计环节,又能打开自己的思路,激发思考,这是教师创作的过程。所谓创新,并不一定是独出心裁,因为在同一节课的设计上,会出现大部分的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吸取他人设计中的个性优点,纳入自己设计思路中,方法可以借鉴,程序还需要自己编制,也就是教学策略应该是设计者根据自己对课标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分析后整体规划出来的,这就显示出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 五、“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是在进行了前面的几个环节后,教师对整节课形成了整体的设计思路,将其变成文本的过程。完成教学设计后从整体上看自己的教学设计: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教的怎样?由此反射出教学目标的是否全面得以落实。 六、“实践”就是设计实施。一份教学设计必须放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从经验上看,虽然虽然设计者做了大量研究学习,精心设计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所施教的对象是活体,不同班级群体有差异,同一班级个体有差异,同一份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就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检验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实效性和时效性等。

什么是规范汉字教学设计

什么是规范汉字教学设计 What is the 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 ng design

什么是规范汉字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音,即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外部形式,是最直接地记录人的思维活动的符号体系。文字是人类用表义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本教案根据语音文字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了解汉语规范汉字,对我们书写很有帮助,尤其是应试中,必须写规范汉字,否则会导致扣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文字的法律地位。规范汉字在全国得到普及,已经成为今天社会用字的主流,并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现代汉语规范汉字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简化字,一部分是不需要简化的传承字。 简化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因为古代一个汉字常有几种写法,譬如鲁迅《孔乙己》中所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这会造成书写混乱,理解困难,并且会加大识字难度,因此作了规范整理。 二是繁体字笔画数过多,书写过于繁杂,科学的精简后,即达到保留汉字特点不变,又方便书定辨认。譬如繁体字“馬”,笔画数很多,不好写,简化为“马”后,就简单多了。 简化字包括《简化字总表》里的全部简化字,不包括已经简

化了的繁体字、被淘汰了的异体字。 传承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 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这类字一般比较简单,属于基本汉字范畴。比如我们小学一接触语文,就学过的“人、口、手、山、日、水、火等字。注意,它们即不属于繁体字,也不属于简化字。 附:1956年1月28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从而确定了简化字的合法地位。 1964年2月24日,国务院又批示:《汉字简化方案》中的 简化字用做偏旁时,也同样简化。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这个批示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1977年,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由于这个“二简方案”很不成熟,缺乏群众基础,国务 院已于1986年明令废止。 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注:重 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调整了8个字:象-像,迭-叠,复-覆,了-瞭,罗-啰,仇-雠,余-餘-馀,只(隻、衹)]。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设计的一般原则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模块 教材版本(苏教版) 《技术与设计1》(必修1) 第三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时段:二课时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徐徐 2009.11.3

课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能力目标: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技术世界因设计而愈加精彩,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 问:创新常常表现为什么? 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什么是创新?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设计,除了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过程外,还应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等等,它们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二、新课学习 1.创新原则 注意:创新既包括创造或改进新产品,也包括新的生产方法或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等。 P57案例分析:洗衣机的变迁 为了使学生对创新原则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通过洗衣机实物图片和简单教具的演示,来寻找洗衣机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方法,逐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创新。 图片展示:市售的双缸洗衣机、套缸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图片。 书中没有套缸洗衣机的图,所以拍摄了套缸洗衣机的俯视图,让学生了解销量比较大的这种洗衣机的结构。 为了使学生了解洗衣机的创新历程,把自制的洗衣机结构教具放到视频展台下演示洗衣机的发展史。这套教具是用透明的巧克力包装盒做洗涤缸,酸奶桶做甩干桶,签字笔芯和笔杆做成转轴,硬纸片做波轮。能比较明晰的演示洗衣机从简易的“托尔”到单缸、双缸、套缸及滚筒的创新过程,关键是把几种形似复杂的洗衣机通过教具展示的简单明了,打破了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