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体育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浅谈体育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2017年株洲市基础教育研究论文

(封面页)

学科类别:初中体育

论文题目:浅谈体育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作者姓名:林香

作者单位:醴陵市仙岳山中心校

专业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醴陵市南门中学

邮编:412200

联系电话:157********

电子邮箱:30738625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16822614.html,

浅谈体育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摘要: 体育教学是一门特殊而又复杂的教学,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的表情、教师的语言、教师的形体动作等等。其中,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的成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寻找、挖掘、改进教学方法,具备更多的能调动学生情绪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调查法对体育教师的情绪及情绪的作用和表现方式展开了讨论。在体育教学中,影响体育教师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消极情绪。要克服这些消极情绪,教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格言调控、幽默调控、理智调控等等方法。教师应努力预防和及时排除影响教学过程的诸多不良情绪,切勿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影响课堂教学气氛。

关键词:体育教师;情绪;教学效果

一、情绪与体育教师情绪的联系

长期以来,在教学心理学研究中,人们注重从认知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教学实践中的重知轻情现象更是比比皆是。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已使人们认识到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视点已从纯认知的研究转向既注重认知又注重情感等因素的研究。[1]其中,教师的教学情绪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体育教师的情绪也是如此。

(一)情绪的内涵

《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从心理学角度给情绪下的定义是:情绪是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识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情绪必须包括生理学基础、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相联系,情绪又是有机体在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从而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情绪影响着人的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着整个人生。[2]

中国心理学界对情绪的定义是: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和情感是由刺激引起的,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性,可以表现为肯定的和否定的对立性质。

[2]

正因为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实际工作中,客观事物常与主观需要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冷静的分析这种冲突的根由,那么反映出来的情绪变化就是不稳定的,有时甚至是低沉消极的。如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往往会设想本次课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设计往往与所面对的客观实体的学习、接受、掌握能力有一定的距离。这时教师良好的愿望就会受到冲击,宁静愉快的心情就会受到干扰,势必影响到教师情绪的变化,甚至会出现着急、烦躁以及不切实际的督促学生完成练习。如带着这样的情绪去上课,教师的授课就不会很集中,讲评示范就不会规范,教学效果就不会好。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实体是不断变化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对课堂练习表现出的反映各不相同。有的表现是积极的,有的表现是消极的,甚至有抵触现象的发生。当这种现象与自己设想的愿望相冲突时,可能影响教师的情绪。一个好的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学生,分析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循循善诱,使有抵触情绪的学生能接受自己实施的方案,同时也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3]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情绪是影响学生练习质量、动作效果和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持不同的情绪对待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作技术的掌握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受教师情绪的影响而变化,并表现出与教师情绪相对应的学习态度。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把握好教师情绪对学生学习和技术动作的掌握以及对提高教学质量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情绪的作用

1、情绪可以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

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

情绪和情感能促进或阻止工作记忆、推理操作和解决问题。因为情绪既是一种客观表现又是一种主观体验。情绪能帮助人选择信息与环境相适应并驾驭行为去改变环境。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

迅速;而心情低落或郁闷时,思路阻塞,动作迟缓,甚至出现错误动作且无任何创造性。

[2]

情绪是我们工作是否顺利的及时反应和信号。那么情绪对师生认识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是情绪对认知变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心境对认知的影响上。心境对认知的影响是弥散性的:好的心境导致积极的联想;坏的心境则会导致消极的认知。其次,情绪可能干扰任何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即情绪导致了干扰。这种现象在课堂中司空见惯。西蒙认为,人们的情绪使他们对重要的目标更警觉。情绪是报警信号,它使人们放弃对某一当前目标的追求,而去追求另一更为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说,当偶然事件介入时,有机体要打乱当前正在实施的目标顺序而优先完成紧急目标。例如,当情绪具有突出性的材料出现在人的意识范围之内时,能够很快的影响人的注意,充满情绪色彩的事件很容易记忆,而且大量占据人们的习惯思维。[1]

2、情绪可以协调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情绪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人类交往和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心理学角度讲而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维持,首先是语言交际的存在,而情绪的作用一点也不亚于语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情绪可以通过表情的渠道达到人们相互了解,彼此共鸣。它为人们建立相互依恋的纽带培植友谊,以十分微妙的表情传递着交往的信息。情绪和语言一样,都是人们需要学习和使用、掌握和修饰的。在文明社会的今天,人际交往应相当合理与和谐,人们之间应相互理解与尊重。情绪在此过程中,则扮演着功不可灭的角色。[2]

3、情绪是动机

利珀认为:情绪是一种动机和直接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伊扎德和汤姆金斯也认为:①情感是动机;②积极的情感为有效的技能和创造力提供背景性动机;③积极的情绪对学习知觉和人格都十分重要;④消极的情感则是干扰性的和压抑性的。[2]

(三)体育教师情绪的表现方式

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表现方式。基本情绪有十种:兴趣、快乐、惊奇、痛苦、恐惧、愤怒、羞怯、轻蔑、厌恶、内疚。它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表情以及身体姿势表情等形式表现出来。有时候影响情绪的因素是积极的有益的,有时候却是消极的。积极的有益的情绪通常会感染到学生的情绪,会使学生上课时生龙活虎,会使学

生有效活动增强。反之,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从而使教学过程没有生气,非常沉闷。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积极情绪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语言生动,表情自然、亲切、和蔼。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声音洪亮,讲解清楚,示范正确,动作优美,在教学过程中常用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恐惧、害羞等心理,课堂组织严谨,教学态度认真又善于与学生情感交流,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情况。而教师消极情绪的表现则体现在:语言枯燥乏味,语调平淡,表情严肃呆滞,讲解含糊不清,心情浮躁,示范动作拘谨,往往是敷衍了事,课堂组织松散,精神萎靡不振,教学中易动怒或用尖酸刻薄讽刺挖苦性的语言对待学生,教学态度不认真,对学生的提问不懈一顾,不理不睬等等。

二、体育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有师生双方都表现出积极的情绪,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把课上的生动活跃,让学生体验到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显而易见,在这一双边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只是其情绪的直接感受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教学效果也随教师的情绪波动而显优劣。

(一)体育教师积极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积极情绪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在寒冷的冬季进行专业课练习时,教师的积极情绪对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更是如此。这样能使学生更加热情高涨的进行准备活动的练习。从而缩短了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这对掌握技术动作有明显的作用。又比如教师对掌握技术动作好与坏的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语言随和不带倾向性且语感亲切、态度和蔼可亲,必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技术掌握好的学生用“正确”、“很好”、“可达89分”等肯定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并在表情、眼神及行为上表现出来。如脸露满意笑容,点头示好等等,都能激发学生满腔的练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之勤学苦练表现出一种乐此不疲感。而对于差生则应具备三心:耐心、热心和信心。使他们能从心理上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信任。这样能及时主动地减少或消除差生心灰意冷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学好关键技术动作的信心。另外,从上课铃开始教师就应以热情饱满,精力充沛,和蔼可亲的积极情绪

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开始就被教师积极情绪所感染。这对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状态是至关重要的。[4]

(二)体育教师消极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专家学者研究发现,教师若持消极态度对待教学无疑会给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造成压抑和紧张,这样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极情绪的产生。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或对动作技术差的学生缺乏耐心、启发和鼓励及用消极的态度大声的斥骂,或是以嘲讽的语言相待,无疑会成为学生畏难学习情绪障碍的兴奋剂,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技术差的学生本来就有心理压力感和急噪情绪,如果教师仍以消极情绪相待,这些学生自然对教师抱有成见和不满,对其课堂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也会使练习热情高的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使他们原本有学习欲望的大脑转向抑制态势。这就是课堂上常出现的教师越急学生越迷茫的原因之一。此外,教师持消极情绪教学,其课堂组织必然松散,缺乏严谨,从而促进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过于松散或抱无所谓的心理态势,同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4] 三、体育教师情绪的调整方法

以上分析了情绪的作用以及不同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既然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一种教育双向活动,就存在着统一和矛盾的两个方面,就潜覆着产生许多情绪的刺激因素。再者,体育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室外又具有本身的许多特点:一是场地大;二是同块场地上课的班级多;三是外界人和事物的干扰面广。因此这样一块特殊的场地就存在着更多广泛的产生诸多这样或那样的情绪。情绪产生后就必然牵动师生的情感。当情感激动或冷淡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学会和善于在这个双边活动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便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授课时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入手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

(一)加强体育锻炼和师德修养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具备良好情绪的前提。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虚弱多病的身体不仅会使自己的情绪不佳而且还会对任何事情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为了能提高教学工作,广大教师在工作的辛苦之余,应力争抽出时间加强体育锻炼,练就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应加强师德修养。加强师德修养是“以理制情”的关键。一个人要想心意宁静,情绪安和,就必须明了师德规范的重要,就必须关爱学生。如不能理智的控制

情绪,教学则难以有序、高效、健康地全面实施,那么新型的师生关系难以建立和高效率的教学效果难以获得是可想而知的。

(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高尔基说过“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确实,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极容易不自觉的为情绪冲动所支配,成为情绪的奴隶。例如,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形成一个兴趣链:好奇心—求知欲—自觉练习。

(三)理智调控

教师应利用自己的意志、智慧和修养冷静的分析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考虑激动情绪带来的严重后果,主动纠正认识上的错误,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保持思维的条理性。例如:在上课开始集合队伍时,学生出现迟到现象,并见到不远处学生三三两两的在不紧不慢有说有笑地往集合队伍走来时,首先会刺激教师在思维上产生反感,进而引起愤怒,教师就会将这种情绪迁怒于学生。假如教师在此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任其情感发展,就会打乱课堂常规,影响正常教学的进行。教师若不冷静,由于愤怒情绪又会失去理智,就会采取不适当的处理方法。这样就会产生师生的对立情绪,损害教师的个人形象,影响教育与教学的效果。然而,如果教师在发现上述情况后能平静的想想学生迟到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理智的处理好这种在学校里经常出现的现象,就会使一场激动风波停止下来,使课堂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会增进师生的感情。经过这样的教育也会逐渐杜绝迟到现象的发生,保障以后教学的正常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5] (四)格言调控

在课堂上当激动情绪快要爆发时,教师可迅速用格言警句对自己暗示、劝慰,以此调控已经产生的不良情绪或因愤怒而将要采取的异常行为。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体操单杠课中的骑撑前回环技术时,出现学生在单杠上一直支撑不动,教师一再鼓励他大胆的做,但是该同学没有任何的反应,教师就让他下杠。然而该学生不服输,认为别人能做他就能做,于是硬要坚持在杠上继续练习。这时教师急了,看着后面还有一大群学生等着练习,而该学生又迟迟不听从“命令”,情绪难免激动起来,于是就出现“顶牛现象”——学生就是不听从教师命令,教师硬是要学生听从自己的安排。从而使得后续教学内容无法进行。这时,如果教师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用格言“退一步,海阔天空”来劝慰

自己,不摆教师架子,主动退一步,心平气和地开导学生让其自觉自愿的放弃练习,这样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波就会荡然无存了,课堂就会恢复之前的活力。

由此可见课堂上格言警句的魄力。课堂上格言警句可以利用的地方很多,比如你在教学中取得成绩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时,可以告诉自己"乐极生悲";遇到困难挫折而产生失望情绪时,可以警告自己“失去勇气就失去一切”等等。这样,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就会迟缓爆发或者降低强度,一些不良情绪就会得到控制。

(五)转移调控

教师要善于用积极情感体验来取代消极的情感体验,有意识的避开“触媒”,有意识的“撤火”,转移注意力调节自己。例如,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做练习时不认真又和别的学生打闹,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引起教师的气恼,一怒之下产生了严厉惩罚他的强烈欲望。这时如果任由其情绪的发展,势必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教师想想该同学在其他方面表现好的地方,如他在某次运动会上为班集体、学校取得过荣誉,这时气恼就会平息缓和一些。气恼情绪一旦缓和,采取的处理方式就会妥善正确些,就不会发生令双方不愉快的事情。[5]

(六)及时的自我疏导

在适当的场合,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通过倾诉、哭泣、喊叫等等形式释放出来,使被动情绪趋于平静。如当教师自己情绪低落而在课堂上又无法发泄时,可向亲朋好友、父母兄弟或同事开诚布公的交心谈心,交换意见;遇到伤心事产生沮丧情绪又无法平静时,也可以在至亲挚友面前痛苦一场,以消除压抑情绪。这样通过感情的充分表露与外界信息的反馈,不仅对教师的个人健康有益,又不影响学生的情绪。当然,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应该避免宣泄情绪。

(七)幽默调控

幽默是“兴奋剂”,它可以使人的情绪调控达到最积极的状态。在课堂上,当教师出现某些失误或紧张气氛时,教师可大胆恰当的运用成语、歇后语、小笑话、小幽默以及滑稽的动作、表情来摆脱短暂的困境,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情绪上的平静。例如,一位教师在向学生示范低单杠翻身上时,由于太放松而没有翻上去,导致示范失败。当这种现象出现时教师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情绪难免会受到影响而低落下来,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这位教师下杠后向学生说“这就是好事多磨,要想成功做一件事或成就一番事业,不经过一番挫折与奋斗恐怕是不行的啊!我这次示范就鲜明地

体现了这个道理,希望同学们以后办事情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说完教师又分析了他为什么上不去的原因,然后又重新做了一次示范,获得了成功,这样就及时扭转了课堂尴尬的气氛。[5]

(八)主动自我暗示

在课堂上偶发事件使自己情绪不佳或精神不能集中时,要自我暗示沉住气,使紧张的情绪逐渐松弛缓和下来,抑制情况的冲动,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奥尔波特指出:暗示能够产生强大的功效,有两方面的的表现。一是语言控制的自动性和无意性;二是身体变化的普遍性和完全性。暗示可以发挥调节功效,如体育教师处在焦虑、困惑、不知所措以及极度兴奋或愤怒等心理状态时极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情绪调节中,主要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自己对自己发出的暗示,它有有意和无意之分。有意的自我暗示一般具有积极的倾向,它是克服懦弱、自卑、冲动等不良心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自我修养方法,对于体育教学效能差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无意的自我暗示大多具有消极的倾向,通常表现为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他人对自己有不满情绪,自己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不能在现有环境中自我活动,不能对课堂进行有效调控等等。无意的自我调控对课堂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1]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正确使用自我暗示。

(九)相互沟通

沟通有信息沟通、意见沟通和情感沟通,在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策略中是一种间接的策略。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沟通是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和贯通。沟通的内容主要是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学、学习及其它与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即在师生双方对教学内容及其它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差异误区时,需要进行沟通。课堂教学中的意见沟通特指不满的、批评性的意见的沟通。意见沟通包含产生冲突、意见互通、明了分歧和意见调停等几个环节。师生的不良情绪对课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此时需要师生进行情感沟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的运动心境和激情状态,防患未然并及时进行情感沟通。特别应注意对受挫者即主观上感受到挫折并产生情绪反应的学生沟通。这类学生的情绪反应一般表现为焦虑、沮丧、消沉、冷淡、练习不主动、干扰其他同学等等。他们是课堂教学中的不易沟通者,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即时沟通,也可以延时沟通,并采取灵活的形式。

总之,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师生的信任感、亲近感,创造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消除干扰教师情绪的不利因素。[1]了解学生的情绪反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或者想要

做什么极其重要。这可以帮助学生将唤醒调整至最有利发挥起个人运动水平的状态。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相互产生移情体验,形成尊师爱生的情感。

四、结束语

总之,体育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体育技能,同时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情绪及其控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探索,善于总结,不断寻求新的调控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气氛,体育教师也只有保持最佳情绪状态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充分展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及时有效的影响、引导、调控好学生的情绪。也只有把教师和学生的情绪调控到最佳程度,才能使他们以愉悦、舒畅的心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泽军,何乔.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策略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2000,

22(6):15—18

[2] 王孟林,马逸奎.体育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7:102—103

[3] 岳素芳,李望东.略论体育教师的情绪变化对教学的影响[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 2005,19(1):67—68

[4] 刘稚.体育教师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0(2):126—128

[5] 李淑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调控[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5 (2): 45—4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