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转识成智(2):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

转识成智(2):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

转识成智(2)【来自《解深密经》的学习】

(法华子*2020年7月12日,特级班学员网上学习时讲说)【经文】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

是中:指有为、无为中,就是指的有为法、无为法中,有为来说,非有为就不是有为,非无为就不是无为,说明有为法不是有为法但也不是无为法。

无为非无为亦非有为:无为法也不是无为法,但也不是有为法。为什么有为非有为?无著菩萨《集论》有生、住、异、灭叫有为。首先分析一下,一切法到底有没有生,有没有灭,有没有住,有没有异?生、住、异、灭是我们主观上遍计所执法上的生、住、异、灭,实则无有生、住、异、灭的。《掌珍论》解释有为法有一个大前题:众缘和合,有所造作,故名有为。众缘和合包括很深的道理,众缘和合,就没实法,也没实在的生、住、异、灭。佛一言把有为法道破。《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实则一切诸法有幻生幻灭,无有实生实灭,只有幻住幻异,而无实在的住和异,既然无有实在的生、住、异、灭,那里去找一个真正的有为法?有为法完全是我们自心随众缘和合所显的一个如幻影像。白天晚上所见的影像都是自心所现。凡夫不懂这个道理,认为一切都是真实,说它是真正的有为法,就是遍计所执。有为法的特点是生、住、异、灭,但实在没生、住、异、灭,所以说:有为非有为。就是说有为法没个有为法。比如:天是不是天,天就不是天,它是对地才有天,可以说天是地的反射,没有地就没有天,离地同样没有天,天者巅也,倒挂在我们头上的就叫天,这也是遍计所执。由此推计地也不可得,天地是一对,人来说男女也是一对,所以离开男无有女,离开女无有男,他本身是对待而有,所以一切诸法都是对待而有。六祖举36对,一切法都是众缘所显。此有故彼有,离此无彼,离彼无此,所以有为法是幻化、缘生,有为法就不是有为法,所以有为非有为。那有为法是不是无为法呢?也不是无为法,因为无生、无灭、无造作、无形相、无作用叫无为法。一切法还是有如幻的生、灭、变、异,说一切法绝对无有生、灭、变、异也是错误的。譬如:实在的男女没有,但幻相的男女还是有,所以说实在的有为法没有,由此说有为非有为,但有为法是不是直接就是无为法呢?也不是。非有为非无为,所以你说一切法是有为法是错的,你说一切法是无为法也是错的,。所以有为非有为非无为就是这个道理。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即是空说明色是有为法,空是无为法,说色是空,就否认了有为法的存在,说明有为法就非有为法,反过来说空就是色,空是无为法,就否认了无为法的存在,说明:无为法亦非无为法。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结合拢来讲,恰好就是: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非无为亦非有为。所以这个道理是致极微妙,致极甚深,这是用《心经》来解释这两句的道理,所以《解深密经》不大

好通达,因为他的道理很深,佛始终站在中道上讲,站在远离两边上讲,所以这是圣者自内实证境界,思慧浅了不能通达,一点修慧都没有也不容易通达,多少都有一点体悟才行。

【经文】如理请问菩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最胜子,如何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

如理请问菩萨再一次问,虽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前面已经答复,但只是总答,对经义所以然的道理,还没答出来,所以还要继续请问,菩萨还要接着答。

【经文】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言有为者,乃是本师假施设句。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

假:显示不是真实就为假,施设:是善巧安立,建立意,为度化众生,借用语言善巧的给众生宣讲建立种种法门,所以就叫假施设。句:是言说的文句。是《法华经》: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遍:单独讲是周遍圆满意,集:是归纳聚集意。遍计所集:指把万法完全归纳拢来,总说为一法,叫有为法。《中论》讲:未曾有一法而不从缘生。《掌珍论》讲:众缘和合,有所造作,故名有为。凡缘生之法都是众缘和合,就是有为法,凡属缘生法都无实体,本性空,但有如幻的形相,有如幻的作用。

遍计所执:是凡夫依名取相,分别执著,有分别执著叫实我实法,有分别执著叫有为法。圣者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是无倒宣说,无倒义论,无倒度化众生,如实宣说,如实善巧分别。凡夫是遍计所执,虚妄分别颠倒而说。遍计所集是圣者为度化众生,把一切法归纳聚集拢来,善巧而说,与凡夫的遍计所执有本质区别。遍计所执是于一切诸法上一一分别,一一计度,执有实我,执有实法,一是圣人,一是凡夫。

【经文】若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的说,不成实故,非是有为。

遍计所集:是把一切诸法缘生共相归拢来叫有为法,是语言文字上的有为法,与依他缘生法有不同地方。一指具体事物,一指诠说这个具体缘生事物的名言概念,就是此处讲的言辞所说,也就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就是于一切法上一一归纳善巧分别而总说的有为法,所以说不成实故,非是有为。非是有为:仍然不是有为,不能在名言上生执著,所以不要把有为法执为真实。

【经文】善男子,言无为者,亦堕言词。

亦堕言词:仍堕在语言文字上,不是真正的无为法。有为法和无为法到底有没有名字?没名字。缘生法的真实相就是无为法,真实相上有没有无为法的名字?也无有。无始时来就没有为无为的名字,所以说它有为,说它无为就堕在言词上,故说:言无为者,亦堕言词。说明无为法无法用语言文字说,用语言文字说的无为法叫语言文字上的无为法,不是真正的无为法。

【经文】设离有为无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

说明有为法是这样,无为法是这样,有为无为都是言词所说,都不真实,非是有为,非是无为。离开了有为无为另外还有那一法,如少有所说:就是另外还有什么法。其相亦尔:也如上面有为无为二法一样,亦堕在言词中。设离有为无为:假若离开无为有为少有所说,即如果多多少少有所说的话,其相亦尔:也如上面所说有为法不成实故,非是有为,无为法不成实故,非是无为,也与这个道理一样,仍然不是真正的法,说明除了有为无为外再无一法可说。

【经文】然非无事而有所说。

并不是佛没事故意说,佛为大悲广度众生不得已这样建立。《维摩诘经》讲: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要用语言文字。因为众生善于用名言分别执著,你不用语言文字讲,他不能明理,于其事不能通达。有的世界佛度众生就不用说法,菩萨要闻法就坐在香树下,那些亭台楼阁树上发出香气,一闻香气就入得三昧。有的佛土佛用床座度众生,有用衣服度众生,有用饮食度众生,有用菩提树度众生,一看到就悟了,也有的扬眉瞬目度众生,一看即悟,所以无有定法施人。有为无为是佛假施设句,不能固执它就是个法,就如过河,有的用大船,有的用小船,有的用竹筏,有的用摆渡,过河多种多样,法无定法。

【经文】何等为事。

不是无事说有为无为,这个有事是《法华经》: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事,什么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知见,就是有事才说,不是无事而说。

【经文】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

圣者:指佛。圆满的大圣,不是阿罗汉,也不是辟支佛。阿罗汉辟支佛不能现正等觉,更不能广宣有为无为诸法度化众生也成无上正等正觉。

以圣智圣见:圣智是对凡智而言,凡夫有世俗智慧,不能称圣智。比如:科学家根据世间某些诸法因果规律,研究出很多尖端项目,如飞机、宇宙飞船、火箭、人造卫星等,但这些智慧只能称凡智不能称圣智。圣智:是于一切因果事相无所不通,了了分明的后得无分别智。圣见:指后得智,说明圣智圣见离名言故,圣者依义不依语,圣者以圣智圣见实证到诸法的离言实性,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如果圣者没证得实相真理,无有圣智,无有圣见就与凡夫没两样。

现正等觉故:圣者成就了正等正觉,为广度无边众生,又来世间示现正等正觉,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来世间现八相成道,说他已经先即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他才能再来现八相成道,如果他原来没有成佛,又怎么能现八相成道呢?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两方面:一从大智自觉来讲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二从大悲度他来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经文】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谓之有为。

佛现正等正觉后,为度化众生,为把离言法性的道理给众生宣说出来,使众生现正

等正觉,佛才假立名相,假借语言文字,建立所谓的有为法或无为法。

【经文】善男子,言无为者,亦是本师假施设句,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词所说。

有为法、无为法都是本师假施设的,同时要把为什么假施设无为法的道理讲出来,所以说: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词所说:首先要明白,无为法也不是真正的无为法,它同有为法一样,是假施设句,既是假施设句,也是遍计所集,也是一切诸法共相,是一切诸法的平等一味相,所以仍称为遍计所集言词所说,是语言文字于一切法上的平等共相建立,叫无为法。

【经文】若是遍计所集言词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词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无为。

无为法也不是无为法,是圣者用语言文字善巧建立的,所以不成实故,非是无为:无为法是有为法的实相,有为法的平等一味相就是无为法。为什么佛要建立有为无为两法?为使我们在行持上不落二边,有为法是因果事相,无为法是无我真理,为使众生随顺因果不堕空见,讲有为法;为使众生明白无我真理

不堕有见,讲无为法。在不堕空上观空,在不堕有上离有,两者有机结合,才是真正

的非有为非无为,也是非无为亦非有为,才能在行持上与中道正理完全相符合,所以完

全只建立有为是错的,只建立无为也是错的,不建立有为无为同样是错的。圣者建立诸法恰到好处,智慧照了,无不如理,无不合法。凡夫认识是乖反的、虚妄的,是堕于两边的。《掌珍论》青辩菩萨讲: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花。具体形象的说明了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实质、关系。有为法是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真正的缘生法是如幻的,是诸法的真性。什么是无为法?无为无有实,无为法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是一切有为法的平等共相。不起似空花:不要看成天空中的花,病眼看才有花,正常人眼睛看不到虚空中有花。凡夫虚妄分别才有实在的有为法和无为法,智慧现见现观见不到实在的有为法和无为法,说明有为无为二法求其实体了不可得。一者是缘生幻相,假立谓有为;一者是诸法的真实相,就是诸法平等,都是缘生幻相,就假立谓无为。

【经文】善男子,言有为者,亦堕言词。

说无为法是堕在语言文字上的无为法,同样说有为也是堕在言词上的有为法。真正的有为法不可说,《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那里有可以言说的有为法?故说善男子,言有为者,亦堕言词。

【经文】设离无为,有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

前面讲:设离有为无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此处讲:设离无为有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如果离开无为法和有为法,另外还有少说的一法,那少说的这一法也和上面说的无为法有为法一样,仍然堕在言词的,仍然是圣者:遍计所集言词所说。不是真正的这一法,非是有为,还是不成实故,也不是这一法,还是不真

实,说明一切诸法皆不可说,所以重在显示离言法性。《中论》讲:诸法实相者,

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诸法实相就是:心行言语断。心行指内心活动,言语指语言文字的表达,心里的活动分别要去掉,嘴上言语文字的表达要去掉,所以称心行言语断,提示不可言说不可分别。实相是无生无灭的。本经后边讲: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诸法本来就无生无灭,是寂静的,是自性涅槃。寂灭如涅槃说明一切诸法本身就是寂灭的,就是涅槃。龙树菩萨根据这个道理讲: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又讲: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及实际,及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所以世间就是涅槃,什么是实相,无为法有为法所诠表的道理就是实相,就是胜义谛相。指示我们不依名取相,不依语取义,要依义不依语,真正证离言实相才能成就正等正觉。

【经文】然非无事而有所说,何等为事,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

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谓之无为。

依无为的离言实相现正等正觉,为使众生实证离言实相成就正等正觉,所以假立名相。能诠有为无为的始终是概念,始终是名相,所诠的那个才是胜义谛道理,才是诸法实相,他言忘虑绝,心行处灭,是《中论》心行言语断。所以叫: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

【经文】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言,最

胜子,如何此事,彼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或谓有为,或谓无为。

证得这个离言实相,成正等正觉;为使众生也证得这种离言实相,成正等正觉,才建立两种名相:一是有为,一是无为。如何此事:为什么这样呢?

【经文】善男子,如善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积集草叶木瓦砾等,

现作种种幻化事业。所谓象身、马身、车身、步身、摩尼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等身。

为什么圣者证得有为法无为法的实相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不能证得有为法无为法的实相是凡夫,下面用比喻解释:幻师指阿赖耶识,彼弟子指依本识生起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这些转识,是本识依里边的种子变现根身,变现器界,就如幻师依瓦砾等种种材料变现一切幻化事。草、木、叶、瓦砾等指烦恼习气、业习气、二取习气,染污阿赖耶识的这一堆东西。住四衢道:四是东南西北,衢是要道口,道就是道路,四衢道就是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实际上指八识,就是五蕴中的识蕴,住在色受想行四蕴中,这就是凡夫,属心外求,安住外境,心随外境所左右,故称住四衢道,就是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忧郁不决的人。变现象身、马身、车身、摩尼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种种财谷库藏等身。眼耳鼻舌身等就如:车身、马身、象身等,五脏六腑就如财谷、库藏身,就像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一样,犹如幻师化现出来的一样。众生迷而不

觉,误认为这些都是真实有,所以才讲。

【经文】若诸众生,愚痴顽钝,恶慧种类,无所知晓,于草叶木瓦砾等上诸幻化事,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实有象身、实有马身、车身、步身、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等身。

愚痴:无智慧。顽钝指根机太劣太钝,没善根、福慧,顽固度化不了。恶慧指外道,有种种邪见叫恶慧。尤其数论派、胜论派。把幻师及彼弟子用草、树叶、瓦砾等物变化成象身、马身、珍珠、璧玉、财谷等,执为真实有,遍计所执,虚妄分别,是地地道道凡夫。圣者知道是假,是幻不执著,所以得自在解脱,凡夫不知是假而心随境转,迷而不觉。指示出一个正理:修观,下手处在见闻觉知上,了知这一切皆是阿赖耶识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只有如幻,如化的假相而无实体,不要执为真实。

【经文】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馀皆愚妄。

见是眼识,闻是耳识,见闻是前五识,给第六意识提供感观材料,见闻是感性认识。第六意识随见闻觉知起分别,起执著。分别执著是凡夫的理性认识,是颠倒的,不知诸法真实相,运用名言、概念,对感性认识进行推比度量,没彻见诸法不可言说的离言自性。随他的执著见闻觉知起言说,不如理不如法与实相相反,言说是非理的、错误的,是第六意识分别执著而起的言说。

【经文】彼于后时,应更观察。

要调整认识,把原先的错误认识转变成正确的认识,不懂缘生法是缘生,认为是真实法,就叫遍计所执,应该去掉重新认识。《解深密经》用因明学翻译,主要讲宗、因、喻三种,能立能破的方式来翻译。譬如:胜义谛相品,首先宗是胜义谛相,讲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首先把宗说出来,说明没有实在的有为和无为,有为无为是不二的,这就是宗,就是主张、观点。然后说明佛为什么要建立有为法,建立无为法的道理,首先说明佛以圣智圣见离名绝相,见到了真正的有为无为,以后为广度众生,使众生也能现正等觉,才假立名相,谓之有为,无为,这属因。因是把自己主张、观点用道理阐释清楚。因后有譬喻,现在讲的这一段,就是三支中的喻这一支。幻师:比喻阿赖耶识;彼弟子:比喻前七转识;四衢道:比喻识依色受想行四有漏蕴。住四有漏蕴中,依草叶木瓦砾等杂染法,就是烦恼、业、生三杂染法,变生起有漏的六道轮回,根身世界(犹如象身、马身、车身、步身、珍珠、琉璃、璧玉、珊瑚、螺贝等等事,都阿赖耶识变现,这就是万象纷纭的有漏世界。)。

【经文】若有众生非愚非钝,善慧种类有所知晓。

前面讲:若诸众生,愚痴顽钝,恶慧种类,无所知晓。此处讲若有众生非愚非钝,善慧种类有所知晓。非愚是不愚,有般若智慧,能如实通达一切诸法实相。指佛菩萨。知晓是完全明白,知道实相,不被幻相所迷,指有般若智慧无分别智,现

见亲证无分别理论,通达前面说的象身、车身、马身、步身等缘生法实相,就是见到了圆成实,这是明白能悟入实相的人,就是善慧种类的众生。

【经文】于草叶木瓦砾等上,诸幻化事,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处见者,无实象身、无实马身、车身、步身、摩尼珍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

他见过后,知道无实象身。实字用的妙,不说无有象身、马身等,而是说无有实在的象身、无实马身、无实车身、步身等。有幻化的车身、马身。幻化的车身、马身就是有为法的真实相,就是缘生法的真实相。暗中指出这样观察恰好是中道,实在的象身等物没有,远离了增益执;如幻的象身等物不无,远离了损减边,善于悟入中道,这是真正有智慧的圣者。凡夫偏于两边,不堕实有见,便堕断灭空无见,圣者远离实在的增益执着见,也远离空无损减断灭见,在认识上入了不二法门,与非有非空的中道完全契合,所以讲无实象身。

【经文】然有幻状,迷惑眼事。

幻状有,所以能迷惑,使眼识上生起实有之执。不否认依他缘生法。

【经文】于中发起大象身想,或大象身差别之想,乃至发起种种财谷库藏等想,或彼种类差别之想。

第六意识有三种差别:自性分别、随念分别、差别分别。比如说这个是茶杯(自性分别),人家说茶杯你马上就想茶杯象什么样子,用名言去诠表认识那个具体东西(随念分别),说这个杯子是新的、旧的、是搪瓷还是陶瓷,是白色、红色、绿色等(差别分别)。任何一件事物上,第六意识都有这三种分别,前五识只有自性分别:就是具体这件东西,眼见这个杯子,颜色白的、绿的、黄的、高的、矮的,一眼看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眼识自性,这就是委色。眼睛不能运用名言去认识它,眼识虽是自性分别但也通第六意识。大象身差别之想这个差别想,唯通第六识,不通眼等前五识。认为是种种财谷,种种库藏属自性想。或彼种类差别之想:是第六意识以名言概念在进行推比认识,由此说明幻化的法能迷惑前六识,能使凡夫误知,运用名言概念进行推度,来进行了知,圣者知道缘生事物是假,可用名言认识,但他虽用名言而无执著,是为给众生说法才用名言,圣者用名言就与凡夫不同。

【经文】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馀皆愚妄。

圣者是有般若智慧的人,他不如所见,不如所闻:不象凡夫那样随见闻觉知起言说分别。坚固执著,随起言说,唯此谛实,馀皆愚妄:不像凡夫那样坚固执著,远离名相言说的,通达诸法真实相,不象凡夫愚痴顽钝。

【经文】为欲表知,如是义故,亦于此中,随起言说。

凡夫在坚固执著的基础上起言说,圣者为把缘生法的真实相,如实和盘讲出,也用语言文字来言说分别,是为广度众生,让不觉者通达这个道理而起言

说,是大悲、般若智慧善巧的表现,与凡夫有本质区别。当时印度有九十多种外道,各自有其庞大的、严密的理论体系教派学说。佛出世,演说三藏十二部经,也用言说分别,是如理如量,说缘生法的真实相,不带遍计执著,凡夫没认识清楚缘生法,随自己坚固执著起种种名,言种种事,说有种种法,无著菩萨把外道说的一切法称为无体施设假。圣者说的一切法称为有体施设假。有体是缘生,从种子生,所谓因缘生法;有体是依世俗谛假说,体相俱空成显明对比而说有体,凡夫没认识到缘生法,只是运用的名言概念在缘生法上生起实我实法的执著,是无体施设假。所以圣者与凡夫皆是同用名言,一是觉者,一是迷而不觉者,在理论上的不同处。

【经文】彼于后时,不须观察。

前面说凡夫没把缘生法认识清楚,应重新认识。圣者如理如量认识清楚了,所以:彼于后时,不须观察。彼指善慧种类的有情,指非愚非钝的有情。

【经文】如是若有众生是愚夫类,是异生类,未得诸圣出世间慧。

愚夫指没智慧人,异生指六道轮回众生:或人趣,或天趣,或地狱趣等。诸圣指声闻、独觉、菩萨、如来。缘我空法空的智慧,叫出世间慧。

【经文】于一切法离言法性,不能了知。

一切法略言就两类:有为法和无为法。一切法离言法性:就是提的有为法和无为法的离言法性。离言法性:一切诸法本来无有名言,是我们用概念名言强加在事物头上,是为便于认识,便于分别,便于言说(法华经: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实则事物无有名的。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默不作声,就显示一切诸法本自离言,不可言说分别,禅宗称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一说就落言诠,一分别就落执著,所以动和念就乖反了,开口就错误了,要离名绝相,不可言说。诸法实相唯有圣者离名绝相,自内而证,就是在心里用智慧去通达,去照了,凡夫没出世智慧,所以于一切法离言法性,不能了知。

【经文】彼于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

指没智慧的人,对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他眼睛见了,耳朵听了,心里马上就作如是念:作这样的分别、这样的推度、这样的思维、这样的想象。

【经文】此处得者,决定实有有为无为。

说实在有一个有为法、无为法被我们得,会产生增益的遍计所执,就属假的、幻的、于不真实的法上增加了一个实在的东西,叫增益遍计所执。

决定实有有为无为:决定二字就是前面讲的坚固执著意,他就是认为坚决如此,定有有为无为。无明炽盛、愚痴、劣钝,就认定有有为法无为法,是无始时来我法执著坚如磐石的具体表现。《楞伽经》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自心执著心随外境转,而生诸法,由诸法又生新的执著,如是愈续愈盛,愈执愈烈,坚固决定,丝毫而不动摇,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有漏世间。我们

这个有漏世间就是由于执著不断造业,由业招果不断,生生相续不断,自认为决定如是,坚固执著形成,所以决定实有有为无为。

前面解甚深义密意菩萨用象身、车身、马身、步身比喻一切法离言自性,依他起就是离言自性,依他缘生法无始来的缘生法就无法言说分别,它就是中道实相不二之法,凡夫不懂这个道理,所以才认为实有象身、车身、马身、步身等物。那此处与前面有所不同了,前面是依幻师作喻来显示,此处以有为法无为法为例具体说明,所以凡夫如其所见,如其所闻。见闻的是有为无为,坚固执著,认为它是实在的有为法无为法,实在有为法认为实在有我,实在有法,认为实在有神我者,这是遍计执著,是大的邪见。唯此谛实:就决定是真实的有为无为。馀皆痴妄:人家有人说这不是有为法,这不是无为法,这是假的,无法言说分别,他还认为那是虚妄的,他们认识不如理不如法,他认为自己的认识才是如理如法的,这就是颠倒之智,所以彼于后时,应更观察:这样的凡夫、愚夫类、异生类应进一步对离言法性的一切有为法无为法重新加以认识、观察、了解、参悟,最终证得其离言法性。

【经文】若有众生非愚夫类,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

非愚夫类:不是愚夫了。已见圣谛:已经见圣谛了,说明已经是登地见道的菩萨,超凡入于圣人之流了。圣人所见所证的道理才叫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出世间圣人的智慧已经得了,已经破掉了分别我法二执,除遣了烦恼所执二障,已经证得涅槃菩提。

【经文】于一切法离言法性,如实了知。

离言法性:一切诸法本来无有名言,是假非实,这个道理圆满通达了,悟入了,所以于一切法离言法性,如实了知。如实是全面正确真实的彻底通达了,用般若智慧现观亲证的了知,才叫如实了知。起码要见道以上的菩萨才叫离言法性如实了知,加行位菩萨还不能称如实了知,他是用语言文字推比,没有现证。

【经文】彼于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

已经见了谛的,获得了出世间慧的这一类圣者,叫彼:彼于一切有为无为。

见已闻已:他见过、听过后。作如是念:作这样认识(指第六意识)。

【经文】此所得者,决定无实有为无为。

我们得的决定:无有实在的有为无为。前面讲决定实有有为无为:指凡夫类、异生类。圣者一类是无实有为无为。凡夫与圣者认识恰好相反,学佛主要是转变认识,由错误的不圆满的认识转变成正确的圆满的认识。声闻、独觉也是正确的认识,但不圆满,所以要由不圆满的正确认识转变成极圆满的正确认识,那就是佛。正确认识为悟,错误认识为迷,迷则凡夫,悟则成圣,所以有为法无为法没有真实。既然没真实,就显示有为法无为法没有体。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而言。没有生灭,无有形像,无有作用,无有造作所以叫无为法。有为法是对无为法

而言,有生灭,有形像,有造作,有作用,叫有为法。无为法无体,有为法也无体,有为法不真实,无为法同样不真实。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我们中国佛法里有一种主张,认为无为法决定是一个东西,无为法是真实不变的,是有体的,只要把这个绝对的,有体不变的法找到了就登地见道,就解脱就成佛。他这种认识与《解深密经》所讲的道理不完全符合。《解深密经》讲的是一切法皆无自性,有为法是缘起性空,无为法同样不是绝对的真实。《掌珍论》讲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如果把无为法认为是个实在东西,那是虚空中生起了空花,是错误的增益执著。《成唯识论》讲:不同余宗,有实常法,名曰真如:是说唯识讲的真如与其他宗派不同,其他宗派认为有实常法,认为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法叫真如,这是错误的。说明真如也不真实,真如无有体。圆成实叫胜义无自性,也无自性,如果讲一法有实体、自性,皆是我执法执的表现,就是愚迷不觉的异生类、凡夫类。所以要通达有为法、无为法都是假非实。

【经文】然有分别,所起行相。

但有为法和无为法还有分别所起行相:分别指依他起。《辩中边论》: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这个虚妄分别就是识。《华严经》三界心心所,皆虚妄分别。心就是八识,心所是五十一心所有法,都是虚妄分别的,说明心、心所有法是识,识就叫虚妄分别。此处然有分别,所起行相:指识这个分别法生起时还有行相:即眼睛有见色的行相,乃至被眼识所见的色境也是识,他是识的相分,亦是行相。依此类推,能受熏持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去后来先作主公的阿赖耶识也属分别所起的行相。根身器界种子是阿赖耶识的相分,这个相分仍然不离识而有,也是分别所起的行相,说明以分别所起的行相,指缘生法,就是识,就是依他起,故说然有分别,所起行相。

【经文】犹如幻事,迷惑觉慧。

犹如幻事:即还是有幻化的唯识,识是有。迷惑觉慧:容易迷惑我们的正确认识,即迷惑觉悟的智慧,容易障蔽迷惑正确的般若智慧。讲到这里还要说明一个问题,到底是缘生法有这种功能,能主动迷惑有情而使有情智慧不得生起吗?还是有情迷诸法而不生般若智慧呢?应该说有情自迷诸法而不生般若智慧,不是缘生法有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能迷惑有情而使有情不生般若智慧,不得解脱。如果说缘生法有这种功能,它能迷惑有情,那想解脱就解脱不了,你就始终受缘生法束缚,受缘生法左右、支配。转凡成圣就成为一句空话,决不可能。说明是我们迷缘生法,而不是缘生法有什么功能能迷惑我们。悟也是我们悟缘生法,而不是缘生法有一个什么作用能使我们悟,如果说缘生法有一个什么作用能使我们悟、迷,那修行解脱就是枉用功力,唐捐其功。如果缘生法有一个作用能使我们悟,那何须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须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广行菩萨道,破执断障方能成佛呢?说明悟也是众生悟,迷也是众生迷,而一

切缘生诸法就如《中论》讲只有功能缘而无有作用缘。是说一切缘生诸法,它没有实在的作用能迷惑众生或觉悟众生,关键是要我们认识,通达一切缘生诸法。比如一个教室,无始时来它就没什么作用,为什么没作用呢?如果说它定有个作用成为一个教室,那我想把这个教室改变成会议室或图书室就不可能了,如果这间屋子本身就是一个会议室或图书室,我们想把它改变成教室也不可能了。说明这个屋子确实无实在的作用,看我们怎样去利用它。如果按上讲台,摆上桌子,凳子这屋子就变成了办公室。如果在这屋子里按上许多书柜,放上许多书籍,供大家阅看,屋子就变成了阅览室。由此说明这屋子实在是没有作用,因为这屋子是众缘和合的缘生法,缘生法只有功能缘而无作用缘。依此类推,一切缘生诸法皆无有作用,就看我们如何来认识,如何来决定,如何来处理这件事物,如果你不懂一切诸法只有功能缘而无有作用缘这个道理,那始终会被一切诸法迷惑,不得解脱。看我们如何去认识通达一切诸法,通达一切事物,犹如一张白纸它没有什么作用,白纸本身不带道德和非道德性,如果我们把这张白纸印上佛经、语录广为传颂,这张白纸便成为至善,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净化人们的心灵。如果在这张白纸印上一些不道德的黄色言语,广为传颂,它便会染污人们的心灵,腐蚀人们的心灵,这张白纸就变成恶。这张白纸本身不起作用,就看我们怎样去认识去利用它。又如:扫地时候,你在观我空、法空作如是想:扫地者是为扫除一切无边众生的尘垢,让无边众生都得到解脱出离,断除种种烦恼重障,得到清净轻安。扫地作如是而扫,就会获得无边功德,扫地本身也实无有作用,看你如何来处理认识。一切缘生诸法都无有实体,唯看人们如何认识理解,既然一切诸法无有实体,无有作用(无有作用就是只有功能缘而无作用缘)。此处讲犹如幻事,迷惑觉慧:是说一切缘生诸法没有实体,没有作用来迷惑觉慧,是众生迷缘生诸法或悟缘生诸法,这一点一定要深入了解、通达,一切诸法实无有作用的。比如一把刀,刀在一般人的认识中认为它是恶,但把刀拿过来作厨房用具,正确利用这把刀,可以给我们带来无边的利益,可以在这把刀上生起无边的功德,但你拿这把刀去乱杀无辜,你就在这把刀上造下无边罪过,所以任何一法,任何一件事物,皆无有实在的作用,所以我们修行也不择地方,不择处所,可以在深山修,也可以在红尘中修。在深山中修不一定修成功,有的还入魔疯癫。说明深山本身不带道场、寂静处。前面讲然有分别,所起行相:识叫分别,就是识生起时,有一定幻相,用行相二字,严格说,行是迁流变化义。三法印中,首印诸行无常:指一切诸法皆有生、住、异、灭四有为相,一切诸法常时都随此四相迁流变化,故说诸行无常,此处所起行相就是起的一种无常如幻迁流变化之相。

【经文】于中发起,为无为想,或为无为差别之想。

于中发起:指在分别所起行相,犹如幻事这些法中发起(生起):为无为想(认

为这是无为法)或为无为差别想。无为和有为是相对有,执著是有为法,就有了有为差别想,就会同时认为它是与有为法相反的无为法,或发起无为差别想,简单举例:本来无为法是真如,就是实相,他遍一切一味相平等平等,但由于众生不懂无为空理,执著无为法有此有彼,有染有净,有凡有圣,有有漏有无漏,这样就在无为法上生起了种种差别之想,实际上真正的无为法皆是以真如为其自性,所以真如才是无为法。无为法的真如犹如虚空,清净无相,凡夫不通达这个道理,生起我执法执,所以要证得无为法必须要断除我执法执,破除烦恼所执重障,无为只有一而无有多,所以不应在无为法上起种种差别之想。

【经文】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著,随起言说。

世间凡夫迷有为法,二乘迷无为法。凡夫迷有为法不见无为法,所以沉沦生死,二乘迷无为法不见有为法,就安住于涅槃。二乘安住涅槃迷无为法仍然是法执,凡夫安住生死,堕落在生死中迷有为法也是顽固的法执。唯有大乘菩萨能破除我法执著,唯有诸佛如来能证得绝对真理。破除诸法执著,应该在有为无为上远离其分别执著,了有为无为平等性空,不应分别此是有为,彼是无为,有为无为胜义不二。执著二字主要是依名取相,名与事粘在一起,执名是实事,执事是实名,执名有自性,执事有实体,这就叫真正的执著。离执著,必须把名与事两者分开,知道名上无有事,事上无有名,名事不相干。见事时不依名取相,闻名时也不依事来执著分别名,同时更要进一步了知名与事都是缘生法,都是有为法,如梦如幻,平等无有自性,对名与事应该远离实是其名,实是其事的执著。从这两方面来观察,来参悟才能真正离开对一切法的执著。凡夫不明白不通达诸法实相,对一切诸法生起坚固的执著,随其第六意识坚固的人法二执,支配身语二业,摇唇鼓舌,进行表达,进行阐述,就是凡夫。那,通达了一切法的真实相,善巧分别,如理分别,把一切法无法分别言说的道理借用语言文字,方便安立,度化众生,使众生解脱出离,叫善说法要,在名和事上平等远离执著,这是大悲的表现,方便般若的表现,就不是执著了。对这两点一定要如实的分辨清楚。所以认为是男、是女、是天、是地、是水、是火等这些都是随见闻觉知而起的言说。见和闻是感性认识,随着感性认识提供的材料,第六意识运用其概念,但是感性认识也没有把事物认识清楚,他是识在认识而不是方便的后得智在认识,第六意识同样是虚妄的识在推度,而不是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的现观亲证。凡夫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皆是虚妄的认识,是错误的认识。随错误的认识来支配身语二业,开言吐语,起手动足进行造作。由于理性认识是错误的,支配身语二业的造作也是错误的,由于造作的身语二业是错误的,提供的感观材料对第六意识又形成了错误的循环往复,所以三种认识身口意三种活动时时都是错误的、虚妄的,彼此互作增上,辗转循环,始终都在虚妄的执著中无有穷尽,这就是凡夫。凡夫身口意三业皆是随无明而转,圣者身口意三业皆是随般若而转,随无分别智而转,所以在十八不共佛法里讲到:

佛于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语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成佛必须转变认识,认识不转变始终是凡夫,转变认识就是圣者,六祖讲:一念迷即佛是凡夫,一念悟即凡夫是佛。

【经文】唯此谛实,馀皆痴妄:

凡夫执著的错误认识:我的认识、分别、言说完全是真实的,其他人眼见、耳闻、分别、言说皆是不实、愚痴、妄见。这是凡夫的颠倒痴妄。

【经文】为欲表知,如是义故:

为欲表知:为把世间杂染因果,凡夫的迷执如实的讲出来,所以:亦于此中,随起言说:也于这当中起言说,显示分别,言说是假借语言文字无说而说,远离我法执著而说,是随般若转而说。

【经文】彼于后时,不须观察。

对圣者来说就不须再对一切诸法作重新认识,因为圣者认识清楚了,一是自己认识清楚了出世间的因果规律,而后依此离言法性,实证甚至最终现正等觉。二者深知世间的凡夫如何在世间流转生死的,为什么会迷而不觉,世间凡夫对这一切幻化之事,唯识道理不能通达,不能明白,随见闻觉知而起言说,所以有坚固的执著。圣者为了把世出世间染净两方面因果与及因果实相如实的宣说出来,才:亦于此中随起言说,彼于后时不须观察。彼指前面:非愚夫类,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这类圣者,是觉者,不于后时重新观察。在这段文字里,从若有众生非愚夫类,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一直到彼于后时不须观察,这段说明了染净因果、觉与不觉,也说明了圣者为什么还要随起言说:是为度化众生,所以圣者虽起言说而不执著,而凡夫众生对见闻觉知坚固执著而起言说:此是谛实,馀皆痴妄。圣者是为欲表知如是义故:是为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讲解出来,这样的大觉者当然彼于后时不须观察。因为他证的圆成实,虽有言说是有体施设假,不同前面讲的愚痴恶慧种类众生,坚固执著随起言说是无体施设假,圣者是实相、方便两种智慧的表现,凡夫是我法执著、愚痴、顽钝、无明的表现。

【经文】如是善男子,彼诸圣者,于此事中,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

这是解甚深义密意菩萨给如理请问菩萨讲,善男子指如理请问菩萨,彼诸圣者指非愚夫类,就是圣者,已见了圣谛,已得出世无漏智慧的人。于此事中:指离言法性的有为无为。以圣智见:圣智是根本无分别智,圣见是后得无分别智,圣智是实证真如,言忘虑绝;圣见是善达法相,了了分明。这里显示定慧等持,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交相应用,故以圣智见。离名言故:他智慧生起,现见诸法实相,离名绝分别相,绝执著相,绝言说相,所以称离名言故。现正等觉:然后示现成就无上圆满菩提,即正等觉。正是根本无分别智的境界;等是后得无分别智。《瑜伽师地论》讲正等觉,正是如所有性真实性,等是尽所有性一切性。现正等觉就是成就了圆满的大菩提,菩提是觉义,就是两种无分别智证理和见事圆满

无上,就是无上大菩提。

(法华子*2019年6月28日恭敬顶礼编制,为法华缘社六轮教学教材)(弟子:法华子.静:分示学习页数)

回向:愿以此功德, ……

特别供养回向:全球性新冠病毒疫情中去世了的生命灵识,愿他们往生善处;最好再回人道来能修学佛法。供养回向战斗在国内国外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医护人员,愿他们身体健康,技术精湛地治愈受病毒感染的所有病人;愿新冠病毒早日得到制化;愿新冠肺炎早日消除。愿一起听闻学习解深密经的每一众生,早日明理,背尘合觉,具足普贤菩萨行愿:从此不吃肉、不杀生,不买卖杀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愿都能学习佛法,好好受持读诵法华经楞严咒,破迷开悟,早日明心见性,证悟菩提;愿国家昌盛,人民吉祥安康。

法华子学佛:爱国、爱教、爱党、爱民,读《法华经》、诵《楞严咒》、念佛名号,祈祷: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互不侵犯,人们互相尊重,吉祥安宁。

特别祈愿:全法界一个个阿赖耶识(特别在美国的一个个阿赖耶识):不给你执持的一个个七末那识、六意识五蕴身提供诸如参与战争、拨动武器弹药的业种;不提供感染病毒与及饥饿机会的种子。全法界的每一个七末那识(特别在美国的一个个末那识):绝不有战争、疾病、饥饿的起心动念,更不能有发生小三灾的机关命令。全法界的一个个六意识(特别在美国的一个个六意识):都安分守己,做好本分事,守护好自己,绝不给别人别国带来战争、疾病、饥饿的一点点危险因素。勒令很不称职的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下台,绝不能连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