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哲学原著选读

哲学原著选读

哲学原著选读
哲学原著选读

反杜林论

1、结合恩格斯的相关论述,谈谈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世界上到底有无所谓的“普世价值”?

“只有不仅在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2、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3章“分类。先验主义”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原理。

第一、物质具有独立的客观实在性。恩格斯说:“我们面对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质相互联系的总体”。

第二、物质是可以感知的。物质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具体事物都是可知的,物质当然也是可知的,因为物质就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

3、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是如何阐述辩证否定观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的?

(1)在否定的动力上,自我否定和外力否定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恩格斯说:“这种没有结果的否定是纯粹主观的、个人的否定,它不是事物本身的一个发展阶段,而是外部硬加进去的意见”。

(2)在否定的结果上,扬弃与抛弃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肯定和否定是辩证的统一。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就是简单的“抛弃”。恩格斯说:“我不仅应当否定,而且还应当重新扬弃这个否定。因此当我做第一个否定时就必须做得使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将有可能发生”。

(3)在否定方式上,自然过程和三段式对立。唯物史观的否定观认为否定要把一般和特殊结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打破黑格尔的三段式论述了这个规律的普遍性。恩格斯说:“否定的方式在这里首先取决于过程的一般性质,其次取决于过程的特殊性质”。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则不然,它把否定的否定当成一个现成的公式到处乱套,不管什么事情总是那三段式,把否定当成一种儿戏,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4、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一、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空想不能变成为现实,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的。为了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用唯物史观去说明和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发现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和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恩格斯在“概论”中提出三条

(1)“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这些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这就是说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关系是阶级产生的根源,又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原因。

(3)“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这样一来,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众被驱逐出来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被提出来了。”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类的历史观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表现在其对历史本质的揭露上:

其一,揭示了社会历史是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其二,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创造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从他们建立的唯物史观中直接得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的。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最后,我们从上面所发挥的历史观中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换手段,

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个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福利,它被斥于社会之外。

(2)那些使一定的生产力得到利用的条件是一定社会阶级实行统治的条件,这个阶级由其财力状况产生的社会权力,每一次都在相应的国家形式中得到表现,因此一切斗争的锋芒都指向此前实行统治的阶级。

(3)过去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要反对革命的旧性质,消灭活动的现存形式,消灭任何阶级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

(4)无论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的产生还是为了达到目的本身,都必须使人们普遍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能实现。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及其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空想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因此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起点,其创立既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说明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

恩格斯说:由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已经证明,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资本家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商品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他从这里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劳动力付出得多,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所积累而成的价值总量。这就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生产的过程”这样就产生了两极分化,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剩余价值的理论已经揭示了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工人阶级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自己才有出路。资产阶级是靠经济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有雄厚的物质装备基础要推翻它也就必须用物质的手段,革命的手段。由此可知,剩余价值学说不仅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作了说明而且对科学社会主义做了论证。

总之,唯物史观的发现科学的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一个社会形态必然向另一个高级社会形态过度。而剩余价值学说则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的特殊规律即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引起的资本主义必然会被更高级的社会主义所代替。恩格斯总结这两大发现时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规律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

5、结合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简论资产阶级平等观产生的条件、主要内容和阶级实质。

资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有其历史条件和经济根源。

首先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展,欧洲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城市贫民和农民贫困破产,成为廉价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准备了条件。

其次是工场手工业发展起来,促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形成。

再次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也表明,人们的劳动虽然创造不同的使用价值,但作为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能够彼此相等的,因而产生了按平等的原则交换人们劳动的平等权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实现平等权利,但封建国家为了维护封建特权,而不承认任何的平等的自由。限制贸易的发展,阻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因此消灭封建等级制,废除封建阶级特权,实现平等自由成了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

资产阶级的平等观要求:在市场上平等的交换商品;自由的雇佣工人;一切劳动都表现为同等的人类劳动。

从这里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封建主义政治结构之间的矛盾的反应。这种平等观在历史上有过进步作用,尤其是在反封建中更为明显。但是,在阶级社会里根本没有超阶级的平等的人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形式上存在平等,但事实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之间是极端不平等的。

所以从上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资产阶级的所谓的人权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资产阶级标榜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不过是资产阶级雇佣工人,剥削工人的自由和在市场上贸易的平等,这是资产阶级鼓吹的自由平等的最本质的东西。

6、科学研究中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科学中分门别类的研究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的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验工具,生产的发展,不仅为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的研究创造了条件,而且也成了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如恩格斯说:“把自然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进行研究,这是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根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生是同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但自然特性中分门别类研究的研究方法只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产生的一个条件。它本身并不等同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同形而上学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

共同点为:两者都是从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方面看问题。

其区别为:

(1)分门别类研究方法是认识的深化,是认识发展的前进,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范围内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它在科学发展的情况下不能引导人们认识的继续前进;

(2)分门别类的方法,不影响对事物总体的认识,而且还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总体,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对事物总体的一个歪曲,不能帮助人们去认识事物总体;

(3)分门别类研究方法是从相对稳定状态出发的,并不把这种状态绝对化,而形而上学则把而相对稳定状态绝对化。所以从这些区别和联系看,分门别类的方法并不等于形而上学。

7、简单分析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命题的根本错误。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在意观点的折中主义观点,论述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揭露了杜林从思维的统一性推论出世界的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首先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关于“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的谬论。指出思维只能反映现实,只有在现实中本来统一的东西才能综合为统一体,思维不仅有综合能力,而且也有分能力,对客观世界进行正确的分析综合,只能得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结论。

同时恩格斯论证了“企图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去证明任何思维产物的现实性”是唯心主义观点。

二、恩格斯批判了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观点,提出了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论断

首先恩格斯批判了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观点。指出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折中主义观点,并没有回答世界的本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掩盖了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二元论的根本分歧。

其次恩格斯精辟的指出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句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8、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的著名论断的含义?它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什么启示?

杜林的“原则在前”论使他在认识上陷入了先验主义,是对原则和外部世界关系的颠倒的错误,是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恩格斯针对杜林“从原则出发”的错误观点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他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

恩格斯的这句话既指出了杜林把原则作为出发点的错误原因,又表明了客观世界是第一性的,是本原的思想。杜林把原则当做出发点,就颠倒了原则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认识论上,他把意识和物质看做同时存在,平行发展的,在认识领域将原则与客观世界真实关系颠倒了,使他在认识论上陷入了从原则出发的唯心论的先验主义泥潭。原则是对客观世界研究的最终结果。这就指明了人的意识和人的本身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发展上看,是先有自然界,而后有人类和人类意识,所以,恩格斯才说:“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他们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他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他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启示: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到原则是从客观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原则的抽象只有借助人的思维加工制作才能完成,只有来自外部世界的原则才能通过实践,应用于外部世界,发挥原则的指导作用。同时原则只有符合客观世界时才是正确的,我们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则是有相对独立性的,在实践中要灵活运用原则,用正确的原则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来得到实事求是的原则。

9、《反杜林论》概论这一章在论述社会主义理论时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篇幅谈辩证法的发展史?请你谈谈唯物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理论前提。

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德国的产物,而且也只能产生与古典哲学还生机勃勃地保存着自觉的辩证法传统的国家,即产生于德国。”恩格斯在这里讲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与辩证法的关系。

黑格尔哲学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方式

恩格斯说:“近代德国哲学产生了,而且在黑格尔身上达到了顶峰。它的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方式”。

(一)古希腊辩证法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人类思维方式是朴素辨证的,并带有明显的猜测的性质。“这种观点虽然是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正是由于这种缺陷,在人类思维方式进一步发展中就必然被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所代替。

(二)形而上学代替朴素辩证法的必然性

(三)黑格尔及其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巨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而其划时代的功绩在与提出了探索这一过程内在规律的任务。黑格尔解决不了这个任务有其历史局限性。黑格尔的体系和他的辩证方法的内部矛盾决定其必然解体,唯物辩证法必然代替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四)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引起了哲学的伟大变革,它在哲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结束了旧的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把世界理解为一个存在矛盾的过程的集合体,由量到质波浪式前进运动,它为揭示社会自身的矛盾运动提供了理论前提。

……

10、结合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相关论述,谈谈对“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理解。

一、物质的运动与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恩格斯指出:“运动,就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一直到思维。”恩格斯提出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这就

科学的地明了物质同运动不可分的关系。而“一切运动都存在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中”,由于物质本身具有吸引与排斥的能力,这就是物质运动的内在矛盾,内在根源。不论客观物质世界还是主观思维,还是抽象的数学都充满了矛盾,矛盾是具体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和过程中。

二、运动的形式与矛盾的特殊性。矛盾不仅有普遍性,而且有特殊性,这种特殊的矛盾又是运动不同的形式。恩格斯所说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就是讲的具体的运动形式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任何运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

1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如何阐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的?

一、必然性是自由的前提。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是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必然是第一性的,自由是第二性的,自由不能脱离客观世界的必然性独立存在,自由必须以客观世界的必然性为前提。

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自由是在于根据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只有改造世界,才能认识世界。只有把认识到的必然性运用到实践中去改造世界,直陪我们的行动,才能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自由。

三、自由是历史的产物。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但是对必然认识和对世界改造的程度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也就是受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制约。因此,人们关于自由的观念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自由“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12、简论恩格斯对杜林“个人思维至上性”的批判。

批判了杜林在道德和法的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谬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平等、自由和必然的基本观点。

杜林自我标榜说,他提出的道德原则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世界,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人以外的一切生物”的终极真理,并说:“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最后的终极真理和个人思维至上等谬论,指出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领域,这种对立就是相对的,“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夸大了的真理,就会导致谬误。

在道德方面,杜林宣扬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恩格斯指出,道德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发展变化的,不是永恒的。任何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不可能是超阶级的,只有在消灭了阶级之后,才可能有超阶级的道德。

杜林认为,平等都是绝对的好事,不平等都是绝对的坏事;不平等起源于暴力,是两个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施行暴力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暴力不是产生不平等的根源,不平等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就会产生意识上的从属观念,而不一定通过暴力。无产阶级要求的不是少数人的平等,而是要实现人类的真正平等。只有消灭了阶级才会出现人人平等,而到了那时,也就没有平等不平等的问题了。

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杜林把人的意志自由看成绝对的,不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指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人们只有认识了客观必然性,并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行动上取得自由;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可能得到自由,反而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由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获得的自由是不相同的。自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得到真正的自由。”

永恒真理,绝对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1)永恒真理:杜林把人的思维看作是至上的,思维的成果是永恒的真理,而那些被杜林称作为永恒真理的不过都是些陈词滥调和老生常谈,如二乘二等于四。杜林企图从永恒真理的存在得出,人类历史领域存在永恒道德和永恒正义。

(2)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一方面二者相互包含。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根源于人的思维、人的认识能力的矛盾本性。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绝对的至上的无限的。而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相对的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有哪些?

杜林认为存在永恒真理,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截然相对的观点。恩格斯以波义尔定律为例,并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1)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所以不能抹杀二者的界限和对立。

(2)另一方面,二者对立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一旦超出原有的条件限制,就会转化为不正确的认识。由此可见真理和谬误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根源是什么?

14、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概论中指出“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是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请谈谈对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

15、如何认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缺陷?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从不同的角度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也为科学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主要的思想来源。正像恩格斯指出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这些真理概括下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他们对私有制的批判是深刻的,主张建立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提供了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想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第二、消灭阶级和阶级压迫,建立没有阶级和压迫的自由平等的社会。这些原理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的“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思想是一致的,只有消灭了阶级才能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主张人人劳动,产品公平分配。空想社会主义主张的人人参加劳动的思想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的劳动是人类解放的手段的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主张实行“各尽其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生产劳动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第四、在从旧社会向新社会过渡的道路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暴力革命和人民专政的思想。马克斯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空想社会主义的以上积极思想都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但空想社会主义具有的那些积极思想靠它本身是不能变成科学的,因为它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论是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唯心史观,使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历史的规律性,不能很好的分析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因此,空想社会主义者从这种哲学原则出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改变环境,认为理想环境一出现,理性的社会制度就出现了。所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总是进行典型示范、实验等创造理想环境。

第二、没有科学的经济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第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思想是直接从古典经济学那里来的。恩格斯指出:“欧文的整个共产主义在进行经济学论战时,是以李嘉图为依据的”。因此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待资本主义的一系列问题上表现出了模糊的观念:

(1)在阶级关系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阶级观点上尽管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但最后还是阶级调和论。

(2)在依靠的力量问题上,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是首先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

(3)在建立思想制度的道路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性王国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消灭阶级。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要建立的这种理想的制度并不是被看做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通过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规律,不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的而是从头脑中设想出来的方案,经过典型示范从外边强加给社会的。

(4)在对待社会制度更替的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社会制度的更替,归结为认识问题,又把认识问题归结为天才问题,而天才人物的出现又归结为纯粹偶然的事。这样就把社会的发展看做了纯主观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偶然的产物。因此他们就不能发现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实际就不能不陷入空想。

综上所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使它不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

要克服这种局限性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具体的考察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阐明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必然性,并将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样社会主义才能由空想变成科学。

16、怎么对黑格尔评价?

黑格尔的贡献:

(1)黑格尔提出了革命的辩证法,把整个世界描述成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突破了近代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得德国古典哲学达到了顶峰。

(2)黑格尔将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将整个世界描述成一个统一联系的整体,世界的发展就是绝对精神自我运动发展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绝对精神不断异化的世界。

黑格尔的局限:

(1)黑格尔的没有将革命的辩证法贯彻到底,他的哲学内部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即方法和体系的矛盾,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闷死了他革命的辩证法。

(2)黑格尔的世界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将世界看成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使得客观世界消减在主观之中,不能真正认识世界的本质。

17、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平等观的内容是什么?

道德观:

(1)道德是历史的产物,不存在超历史的永恒道德,道德是不断发展的。具体的道德原则都是历史的产物,并随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同时代的人对道德的标准时不一样的。

(2)同一时代的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道德观。不同阶级的道德,因处于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会有很多共同之处,但这些道德观念都不是永恒的。如偷盗。(3)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不存在超阶级的永恒道德。

平等观:

平等观念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是分阶级的,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永恒道德。(答案为个人理解仅供参考,请对照原著第九、十章或马哲原理自行补充修正)

18、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论述?

真正的现代科学是和工人运动一致的

“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这种同情,它在官方科学那里是既没有寻找也没有期望过的。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

离开阶级,离开工人运动的“社会科学”,统统都是伪科学,只有工人运动是人类科学的唯一继承者。

19、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本来就是资产阶级向经院哲学奋勇冲击的武器,随着资产阶级向反动方向的转变,形而上学也走向没落。

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的一个认识阶段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某些作用,但是作为一个认识的阶段来说,形而上学已经被辩证法所替代,它的局限性是明显的,最本质的是这种思维方式反对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随着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和危害性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了,因而就不可避免地被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所替代,这个工作从历史上看是由黑格尔开始的。

黑格尔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行了批判,恢复了辩证法这一人类最高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改造,把它从根本上颠倒过来立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剥去了它泛神论的外衣,纠正了它的矛盾最终调和的错误,改造了它的三段式的形式主义。经过了一番改造之后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从而结束了形而上学统治的自然观,完成了人类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理论前提。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指用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观点去考察事物。人们为了认识各个事物,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地或历史的联系中抽离出来,从它们的特性、特殊原因和结果等各方面分门别类的逐个加以研究,这种方法虽然在最近四百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不良习惯。

辩证法于形而上学的对立:形而上学观察事物是只看区别,不看联系,只看存在,不看产生和消失,只看静止,不看运动,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只见树木不见树林。恩格斯用生与死,正与负,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批判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说明辩证法在考察事物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运动,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法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发生的。

矛盾论实践论

一、结合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相关论述,谈谈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主要分两部分论述。

第一步论述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因此,生产活动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第二步,指出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加粗部分为形式),也是认识的来源,其中以阶级斗争给认识以深刻的影响

2、论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既然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那么,社会实践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便决定了认识也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毛泽东以对社会历史认识发展为例,说明对于社会历史的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又从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时间爱你的发展决定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3、着重论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从而表明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指出,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得到了认识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只有这种被实践证实的认识,才是真理。所以,“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据客观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为社会实践服务,指导实践,才是认识的根本目的。“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人最初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的。

2、在认识的第一个阶段,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在实践过程得到提升。对于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得出理论性的结论,达到对于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3、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由理性认识能动的飞跃到实践,并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达到一个循环反复的认识、实践发展过程。

三、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实践论》中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总规律的理解。

1、认识的第一个阶段是由感性认识能动的上升到理性认识。

2、第二阶段是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大家结合实际扩展即可,你懂的)

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中宇宙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基本特征是孤立性、静止性和片面性。

2、根本对立:一是孤立观点和联系观点的对立,二是静止观点和运动观点的对立,三是片

面观点和全面观点的对立,四是外因观点和内因观点的对立。其中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两种宇宙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五、矛盾特殊性的五种情形是什么?毛泽东为何要如此详尽地讨论这一问题?

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

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以上皆是原文每段第一句话摘抄P537、538)毛泽东在论述完普遍性之后着重论述了特殊性的几个方面,足见矛盾特殊性在整个矛盾辩证原理中的重要性,这里涉及到认识方法的问题,就人类认识秩序来说,是由个别——一般——个别的次序,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以补充、丰富和发展共同的、一般的、本质的认识。另外,也引申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原则。毛泽东特别强调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与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有关。告诫共产党人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抓住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实际灵活应用理论。

六、谈谈毛泽东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阐述。

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列宁的基础上,从矛盾法则的角度,系统的论述了普遍和特殊的辩证法。

首先,他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了明确的规定。所谓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所谓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然后,论述了它们的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联结而存在的,在每一个现实的事物中,不但包含着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但普遍性不等于特殊性,特殊性也不能完全列入普遍性;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七、如何理解《矛盾论》关于“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这一论断,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还存在对抗性矛盾?正确把握此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意义?

在阶级社会里,对抗性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对抗形式是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矛盾形式的多样性。从实际运动情形来看,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显示出鲜明的胜败分野。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克服”不是“消失”,实际是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随之产生,只是具有不同的形态、性质罢了。

(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

(三)对立面的融合,成为一个新的事物。

(四)对立面互动互利,各自得到发展。

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写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要采取非对抗性的方式解决。对于敌我矛盾要采取对抗性方式解决。

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好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启示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即要努力不抱偏见地如实看清事物,客观、多侧面地反映事物的全貌。

其次,要着眼其特点。下大力气找到一事物同他事物的本质区别,找到事物矛盾的每一方面的特殊性。

再次,要着眼其发展。

最后,要找到针对性的解决矛盾的办法。注重“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八、何谓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掌握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

《矛盾论》吸取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明确提出和论述了主要矛盾的理论。首先,它为主要矛盾作了一个明确的规定: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其次,它明确肯定了主要矛盾的决定作用。指出,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

最后,它明确提出了转化思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的推移,就是事物发展过程的更替。

意义:抓住了主要矛盾,就主抓住了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决定作用的矛盾,就能提纲挈领,总揽全局,相对地,其他矛盾也就容易解决了。实际工作中,抓主要矛盾,就是要下大力气抓好中心工作,抓关键环节。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党认识到这一点,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其他一切工作。由于抓住了主要矛盾,所以效果卓著。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1、为什么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哲学的最高问题。最高问题是指,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谁决定谁,谁是世界本源的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是决定哲学方向路线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识别哲学派别的本质。因此,他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恩格斯说:“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组成唯心主义阵容。然是人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唯心主义阵营包括各种各样的派别,最主要的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他们都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由于他们对精神的说法不同,一个讲客观精神,一个讲主观精神,所以有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但“在唯物主义者看来,这将是信黄鬼的人和信绿鬼的人之间的争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本质是一样的。

唯物主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也有不同的派别,主要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们在回答世界本源问题上完全相同,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而是哲学的最高问题;但还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全部,因此,不能用他来代替甚至取消哲学的基本问题。

2、恩格斯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将人的感情关系宗教化的错误的?

第一,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看做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错误观点。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宗教根本是两回事,费尔巴哈把两者混为一谈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恩格斯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就存在的。”他是随人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一种与人类共存亡的社会现象。宗教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不

是与人类共存亡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是随着积极斗争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随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以及阶级的彻底消灭而最终被消灭。

其次,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直截了当的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看待事物。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不是直截了当的按照本来面目看待人们彼此建议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而是把这些关系和某种特殊的,在他看来也属于过去的宗教联系起来,断定这些关系只有人们用宗教一次使之高度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的意义。这就是说,人和人的感情关系,本来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关系的反应而费尔巴哈却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同宗教联系起来,认为只有把这种关系提升到宗教的地位,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爱的新宗教,才是完美的。这就抹杀了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而且也歪曲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否定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经济关系的联系。

第二,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类的历史看最是宗教变迁史的错误观点。

首先,费尔巴哈把人类是看作是宗教的变迁史,是不符合历史的事实的。恩格斯指出,并不是所有历史的转变,都一定伴随着宗教的变迁。世界只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个世界性的宗教,才在人类历史上起过较大的作用,至于其他宗教,对历史发展并没有多大影响。

其次,世界性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虽然在世界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但这种作用也只是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3、结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的相关论述,谈谈近代哲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恩格斯指出,社会实践不仅是驳斥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武器,而且也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

他说,不论是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近代唯心主义哲学,还是霍布斯到费尔巴哈的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不是纯粹思想的力量,“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在这里,恩格斯揭示了哲学发展与自然科学、工业进步的关系,论证了实践是哲学发展的动力:

1、由于唯物主义在本质上与工业的进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致的,因而,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工业生产的新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都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自然科学和工业为摆脱宗教神学束缚求得自身发展,对唯物主义正确性的科学论证,推动唯物主义哲学发展)。

2、从近代唯心主义发展来看,新兴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基于发展资本主义,基于迫切要求自然科学和先进技术的愿望,在自己的哲学中也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和工业生产的新经验。反对提倡迷信、盲从的经院哲学,要求尊重理性。因此,在他们的唯心主义体系中,也“愈来愈加入了唯物主义的内容”,并企图用“神即自然,自然即神”的泛神论的观点,来调和精神和物质、宗教和科学的对立,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4、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是怎样论述探究、发现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本途径和科学方法的?

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论述了探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途径。

恩格斯指出:探究历史人物动机背后的动因,即构成历史发展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应当首先注意的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并且是在历史发展中“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当然,对于他们自觉动机的各种表现形式——明显的或不明显的、直接的或以思想的、甚至幻想的形式反应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伟大人物头脑中的动因,也要加以研究。这是引导我们去探索动机背后的动因,即推动广大群众、整个民族和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客观物质原因,发现“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着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

历史唯物主义在强调研究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机的时候并不否认研究杰出人物的思想动机的意义。但是,真正深刻地体现着历史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的是前者,而非后者,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基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重要的基本原理和根本标志。

5、“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的含义

恩格斯深入分析了黑格尔的著名命题之后指出:“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

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存在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都会成为不合理的。因为一切事物“按其本性来说已经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即一切事物在它产生之时已经孕育着否定自己的因素。

凡在人们头脑中被正确的反映了具有必然性的客观事物,合乎发展规律的合理的东西不管它和现有的表面现象如何矛盾,它迟早总是要取代旧的衰亡着的东西成为现实的。这是按黑格尔辩证法得出的基本原则,这样,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原则推论下去,“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成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是由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上述命题的分析而揭示出来的。黑格尔这个命题以及他对这个命题中现实性的解释说明一切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都是暂时的,都处在不断的发生、灭亡和无止境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而根据其根源在与事物本身的必然性。

在这种关于整个世界辩证发展的思想就是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就是黑格尔哲学留给它的继承者的遗产。”也正是这一点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6、黑格尔哲学体系和体系之间的矛盾

保守的体系闷死了革命的方法,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对于这一哲学思想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黑格尔本人不仅从来没有阐明过反而得出及其温和的政治结论。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是非常庞大的,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出现之前已经存在着一种既不依赖于人,又不依赖于自然界的所谓的宇宙精神,黑格尔称之为“绝对观念”。这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体系,之所以是唯心主义,是因为他所讲的发展的主体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神秘的“绝对精神”,他所讲的发展过程不是客观世界按照自身规律的发展过程,而是绝对精神以各种概念的形式按照黑格尔正反合的公式逻辑的推演过程。之所以说是形而上学的,是因为他所谓的“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无限前进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闭锁的圆圈。恩格斯这样说:“这样一来,黑格尔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这同他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辨证方法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体现在:

首先,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发展是普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则认为只有“绝对精神”才是真实存在的,真正发展的。

其次,黑格尔的辩证法还认为,一切发展都是无限的,没有终点的。可是黑格尔形而上学的体系却认为“绝对精神”的发展有一个终点,这个就是黑格尔哲学。

再次,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斗争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却认为,矛盾斗争只存在于具体的,“有限之物”中,而在“绝对精神”中,一切矛盾都要调合起来。

由于黑格尔的保守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和他的进步的、革命的、关于运动发展的辩证法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而方法必须服从体系的需要,所以,体系最终淹没了辩证法致使保守的体系闷死了革命的方法。

7、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1)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发展是同自然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恩格斯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了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的局限性。

第一,机械性。用纯粹的机械原因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用力学的尺度来衡量化学过程和有机过程,是十八世纪唯物主义机械性的主要表现。比如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模仿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写了《人是机器》一书。他把人看作是一种复杂的机器,认为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不过是人这种机器“多几个齿轮”“多几个弹簧”。造成这种局限性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在自然科学中,达到比较完善地步的只有机械力学,而化学和生物学等还很幼稚。他们不了解化学、生物等高级运动形式虽然包括机械运动,但不能归结为机械运动;机械运动规律虽然也在化学和生物

运动中起作用,但它的这种作用已经降到了次要地位。所以机械性是当时难免的一个局限性。

第二,形而上学性。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者“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当时,他们虽然承认机械运动,习惯于对既成事物作孤立、静止的研究,所以,反映在哲学上就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为自然界是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一种事物只能反复地产生同样的事物,而不能转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

第三,唯心史观。恩格斯说:“这种非历史的观点也表现在历史领域中。”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者在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对中世纪采取了否定一切的态度。他们把中世纪看成是人类历史的中断,是出于“普遍野蛮状态”的黑暗时期,对历史的进步没有任何意义。这种片面地看待历史的形而上学观点,使他们没有看到中世纪的巨大进步。历史被看成是没有内在联系的、杂乱无章的、无数偶然实例的堆积,完全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历史观显然是唯心的。

(2)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庸俗唯物主义的倒退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自然科学已经有了一系列划时代的新发现,为唯物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是庸俗唯物主义只是用这些条件简单的重复关于上帝不存在的论据,他们不仅没有克服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者的局限性,而且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在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者那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的,而庸俗唯物主义却把精神和物质等同起来,这就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

恩格斯讽刺地称呼他们是“巡回传教士”和“把唯物主义庸俗化的小贩们”,认为费尔巴哈拒绝与他们为伍,拒绝为这种唯物主义承担责任是完全真确的,只是他不该把一般唯物主义的原则与庸俗唯物主义这一特殊形态混为一谈。

8、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飞跃的影响

恩格斯指出,推动哲学发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进步。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如此。它不仅是马恩根据革命实践经验批判的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也是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的产物。

(1)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敲响了形而上学的丧钟。在唯物辩证法创立之前,形而上学的方法占统治地位。19世纪,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期主要标志就是研究植物集体和动物机体中的过程的生理学,胚胎学,地质学相继出现。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搜集材料的阶段,上升到整理材料阶段。自然科学的发展迫切的要求哲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2)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第一,细胞的发现证明了一切生物以及人的机体,不是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有着同一得结构,按照相同规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第二是能的转化的发现,证明了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客观存在,一切运动都是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转化过程,物质和运动都是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第三,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了不仅有机界是互相联系的整体,而且无机界和有机界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转化过程。自然科学和三大发现以科学的真理沉重地打破了宗教迷信的神创论,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和科学证明。

9、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在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做了历史的考察之后,接着便从理论原理上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特的内容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和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第一、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和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哲学的最高问题。最高问题是指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中谁决定谁,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是任何哲学家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是决定哲学路线方向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可以识别哲学派别的本质,因此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恩格斯说:“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书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而是哲学的最高问题,但还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全部,因此,不能用它来代替甚至取消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哲学基本为题的第二方面和对不可知论的批判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

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概括起来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这是从意识来源上,从能否认识、能否正确认识世界的问题上来揭示思维、意识的本质,揭示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指出:“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地回答。”列宁解释说:“在这里所指的不仅是所有的唯物主义者,而且也包括最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例如,绝对唯心主义者黑格尔。”

但是还是有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做了否定的回答。他们不承认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彻底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黑格尔从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角度用辩证法的观点批判过不可知论。黑格尔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只有在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去检验,而不能像康德所理解的那样在认识以前先去检验认识能力。他又认为现象和本质是辩证的统一本质并不是在现象之外而是存在与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因此人们透过现象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黑格尔对现象和本质的理解是唯心的,这是黑格尔可知论的局限性。费尔巴哈对不可知论的批判附加了唯物主义的东西,他是从感觉的角度批判不可知论的。然而由于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懂得辩证法,总是用生活的直观来说明第二方面的问题,所以恩格斯说:“他所附加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

无论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还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都没有彻底驳倒不可知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用科学的实践观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才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恩格斯说:“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恩格斯用提炼茜素和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被证实为例论证了这一问题。实践说明,世界上根本没有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差别只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随着实践的发展,现在暂时未被认识的东西将来一定会被认识。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解决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问题的。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

综上所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古老的问题,即使人们生活和实践中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人们的生活和时间就是解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也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而必须首先回答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的范畴、原理、理论体系都是从这里发端的)。

10、怎么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哲学?

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观点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类历史是一部宗教变迁史。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从人之中抽象出来而置于人之外的人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神史即宗教史,就是人的历史,就是人的本质的历史。于是,由人的本质对象化了的宗教,就成为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二,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费尔巴哈认为:“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把宗教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看成是一回事,因而宗教不是从外面灌输到人心中来的,是人的心灵生来就有的。心产生感情,这种感情关系就是宗教的形式。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1)批判把宗教看成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错误观点。首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宗教根本是两回事,恩格斯说过:“人与人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它是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一种与人类共存亡的社会现象。而宗教则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是历史的产物,最终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以及阶级的彻底消灭而灭亡。其次,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费尔巴哈把宗教等同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否定了宗教是定历史范畴的现象,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

(2)费尔巴哈把人类的历史看作宗教的变迁史的错误观点。首先,费尔巴哈把人类的历史看成是宗教的变迁史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恩格斯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历史转变,都一定伴随着宗教的变迁。世界上只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人类历史上起过较大作用,而其他宗教,则对历史发展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其次,虽然世界三大宗教在世界历史上起过较大作用,但也只是影响作用,并不是决定作用。宗教的变迁并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相反,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着宗教的变迁。

11、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请谈谈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解,并说明它的实践意义。

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这一伟大的基本思想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所认为的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的思想,因而有着重大的意义。事物发展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但是,这一思想也并非是凭空得出的,它的得出一方面是对过去哲学家们的思想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继承,另一方面也是对现实情况分析的结果。一个伟大的思想的得出必然需要两个必要的条件,即对历史的扬弃和对现实的考察,二者缺一不可,忽视任何一个都难以得出一个科学的思想。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科学的理论方针的制定也要在遵循这两个规则的条件下进行。

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怎么理解?

人类社会都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决定的。研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纪要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又要勘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政治制度和法

从国家对社会生活条件的依赖关系看,他也“不是一个具有独立发展的独立领域”,其“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解释”。

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

①经济基础决定哲学

哲学不是由抽象的思维决定的,而是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反应。经济基础,哲学则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中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经济高涨的结果”。

②经济基础决定宗教

与哲学相比,宗教是离开物质生活条件最远的一种意识形态。

首先,宗教的起源和演变是由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决定的。

其次,宗教的改革运动也是有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

再次,恩格斯还讨论了资产阶级革命利用不利用宗教与经济条件的关系。

恩格斯最后指出,如同哲学一样,宗教也有它本身的思想继承性,“总要包含某些传统的材料,因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

综上所述,国家、法、哲学和宗教等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恩格斯为了重点驳斥唯心史观而阐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个原理,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被机会主义歪曲了。他们把经济基础说成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否认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恩格斯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13、自然规律和历史观的共同点和区别有哪些?

共产党宣言篇

1、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如何深刻理解《序言》中“两个决不会”,即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取决于物质条件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著名论断,是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高涨时期提出的。是时,《共产党宣言》发表,其中充满了革命的激情煽动。而“两个决不会”的论断的提出是在1859年1月,当时是欧洲工人运动低落的时期,“两个决不会”的论断是对前一个论断的补充。马恩曾7次为《宣言》作序,对其中不成熟的观点加以改进。《宣言》发表25年后,马克思在德文版序言中深刻地指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因此,《宣言》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反映出马克思学说在不同时期确有不同的表述。这两个论断使我想起黑格尔的著名命题:“凡是现实的必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必是现实的”。前者是说规律的不可抗拒,后者则说理想的必然实现。“两个决不会”说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可抗拒,“两个必然”则说的是理想社会的必然实现。两者似乎是矛盾的,但又是在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中。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处于19世纪中叶这样一个工人运动相对低潮的历史时期,他们的思想也必然受到对社会发展无可奈何的情绪的影响。他们已经隐约感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远未显示出即将灭亡的征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潜力依然在慢慢显示出来,资本主义社会还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手段埋葬资本主义的机会还不成熟,反映出他们处在19世纪的历史阶段,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还不是很完全。

2、马克思如何人批判德国“真正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

小资产阶级额社会主义,站在无产阶级方面去批判资产阶级,用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尺度去批判资产阶级制度,是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的,“这种社会主义非常透彻地分析了现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它揭穿了经济学家的虚伪的粉饰,“这种社会主义按其实际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经被他们突破而且必然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

“真正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成了德意志各邦专制政府及其随从——僧侣、教员、容克和官僚求之不得的,吓唬来势汹汹的资产阶级的稻草人”,“是这些政府用来镇压工人起义的毒辣皮鞭和枪弹的甜蜜补充”,“既然真正的社会主义就这样成了这些政府对付德国资产阶级的武器,那么它也就直接代表了一种反动的利益,即德国小市民的利益”。

“它宣布德意志民族是模范的民族,德国小市民是模范的人。它给这些小市民的每一种丑行都加上奥秘的、高尚的、社会主义的意义,使之变成完全相反的东西。它发展到最后,就直接反对共产主义的“野蛮破坏的”倾向,并且宣布自己是不偏不倚地超乎任何阶级斗争之上的。”

3、无产者形成、发展阶段是什么样的?

(1)形成: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导致了先带工人,即无产者的产生。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统一程度上得到发展。现代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时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工人本身成为一种商品;机器和分工的推广,无产者劳动已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成为资本家奴役的工具;以前中间等级的下层,都逐渐降落为无产阶级队伍中。

(2)地位和发展:最初单个工人,某一工厂,地方劳动部门的工人,同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攻击资本主义关系同时攻击生产工具,破坏工具,目的是恢复中世纪公认的地位。此阶段工人是分散的,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无产者是同敌人的敌人作斗争,即封建势力,整个历史推动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单个工人和单个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冲突的性质,工人开始逐渐走向联合;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在不断破坏不断重新产生强大,维护工人利益;旧社会内部的所有冲突在许多方面都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把无产阶级卷入进来,并把这种反抗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工业进步使被竞争淘汰的统计阶级被抛到无产阶级中;资产阶级内部分化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4、如何理解“共产党人的理论原则”这句话?

共产党人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这些原理不是绝对真理、理性、正义的表现,不是在人脑中空想,不是偶然的发现,共产党人理论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是现有社会历史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和反映,是通过实践不断积累得来的理论认识,并能在实践中证明。

5、资产阶级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1)革命作用。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同时,他还通过对生产工具的改进,从而对生产关系,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的进行革命,使其在一定时期内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创造了惊人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通过发挥其革命作用,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并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用现代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进行生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3)世界性的交流与文明进步。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了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贸易交流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相互交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6、怎样理解“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句话?

(1)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2)从以往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哪个时代,社会都被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社会

地位也被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不同的阶级之间,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而他们之间的斗争,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

(3)按照马克主义的唯物历史观,人类社会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五阶段发展。这是社会形态的变迁,和科学史,文学史不是一个概念。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财产共有,不存在阶级区分。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基本划分为两大阶级。奴隶社会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人类的社会在这些主要矛盾的斗争运动中不断发展。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因此说,迄今为止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7、如何辩证地解释恩格斯关于“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是原始的起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条件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这一重要论述?

辩证法篇

1、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它们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一般性质。但是,在唯物辩证法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主要理由在于: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根本内容在于互相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发展的源泉、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只有抓住这一规律才能深刻说明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钥匙,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范畴,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并且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发展,但其中都贯穿着一个基本的内容就是对立统—关系。如质和量、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原因和结果,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等无一不是对立统一关系。因此,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就成为掌握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关键和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试金石,是这两种发展观斗争的焦点。既然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那么,承认矛盾法则就是辩证法,否认矛盾法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也就是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所以,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说法和形而上学的试金石。

第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认识的根本法则,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最根本的方法。辩证法是世界观,同时也是方法论,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同时也是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离开了矛盾分析法,就不可能认识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当然也就不可能正确有效地改造世界。

要掌握唯物辩证法,首先必须掌握对立统一规律这个核心。但是,对立统一规律不能代替或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或范畴,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地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同样地也只有把握其他规律和范畴,才能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也才能充分发挥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是全面而深到的理论体系,它既是革命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耍掌握这个最好的思想武器,必须深刻理解这一科学体系的总的特征,以及构成整个体系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2、如何理解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揭示新的方面、关系的无限过程。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从并存到因果性以及从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个形式到另一个更深刻更一般的形式。”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1)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一,客观事物本身往

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每一个矛盾的双方以及各个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很多特点和非常复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而一定社会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条件是与那个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这就使得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

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

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恩格斯指出:“人类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首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这是指特定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的主观认识与特定的客观实际的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具体的物质活动,认识产生于实践,因此,有什么样的实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认识。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产生了许多革命的理论和战争的学说,这些理论和学说就是对革命斗争实践和战争实践的认识。今天,我们关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就是对我国现在实践的认识。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这是指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变动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应跟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客观世界和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都是不断发展的,旧的过程结束了,新的过程又开始,从而决定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一个不断产生、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到新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总之,实践—认识一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认识论上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为特征的,违背了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或者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搞冒险主义,犯“左”的错误;或者思想僵化、停滞不前搞保守主义,犯右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写道:“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书信篇:

1、为什么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

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的、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人们历史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连贯性的客观基础;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既得力量的生产力是人类全部了历史的基础。

2、马克思怎么批判普鲁东颠倒范畴与现实的关系?

普鲁东的历史唯心主义对范畴的现实的关系的理解是颠倒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非相反。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其作出了批判。“可是普鲁东先生不了解,人们还适应自己的生产力而生产出他们在其中生产呢子和麻布的社会关系。普鲁东先生更不了解,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即这些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所以,范畴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这是历史的和暂时的产物。”

这就是说,人们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客观的、第一性的,而观念、范畴等等则是这种社会关系的反应,是第二性的。所以随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反映这些社会关系的范畴,也必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对范畴和现实的正确理解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为什么马克思说“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

“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他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

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生产的必然规律,它像自然规律一样客观存在着。这个规律的客观形势可以改变,但规律本身不会因为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被取消。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这个规律作为自发的、盲目的力量起作用,它通过各种力量和愿望的相互矛盾和冲突,通过种种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占有,这时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在自由竞争、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的震荡中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因此,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是通过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的计划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马克思说“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

4、怎么理解“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诀窍。”?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研究工作的指南的重要原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启示?

从关于未来社会产品分配问题的辩论中恩格斯看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小资产阶级半无政府主义派别“青年派”的一个严重错误即把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化庸俗化。对他们来说“唯物主义的”这个词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做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为了批评这种错误,恩格斯着重指出:“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诀窍。”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开创了以严格的科学态度来对待历史的可能性。它为研究社会的各门学问提供了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使各门社会科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因此唯物史观成为研究历史和研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指南。恩格斯所说的“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指按照黑格尔学派的“三段论式构造体系的方法。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绝对精神”的发展,经过“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发展中各自又经历三个阶段;往后的各个阶段在发展中也各自再经历三个阶段总之黑格尔认为一切发展过程都是由“正、反、合”的三段式构成。一切发展过程都经过:第一阶段(正题)被第二阶段(反题)所否定,第二阶段(反题)又被第三阶段(合题)所否定。黑格尔把这种“三段式”生硬的套在一切发展过程上。虽然在黑格尔发展哲学中叙述了辩证法的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但是“错误在于:这些规律是作为思维规律强加于自然界和历史的而不是从它们当中抽出来的。从这里就产生出整个牵强的并且常常是可怕的虚构:世界,不管它愿意与否必须符合一种思想体系,而这种思想体系自身又只是人类思维某一特定阶段发展的产物。”黑格尔学派要按照黑格尔的“三段式”构造理论体系,因为他们是唯心主义者。而“青年派”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也当做将客观事物构造成某种体系地方法是十分荒谬的。关于这个问题,恩格斯在写给“青年派”代表人物恩斯特的信中曾经指出:“至于谈到您用唯物主义方法处理问题的尝试,那么首先我必须说明,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成自己的对立物。”

5、恩格斯晚年的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中,在谈到经济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时,常常使用“归

根到底”的提法,请解释这一提法的深刻寓意。关于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怎么理解?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生产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马恩正是发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于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而才科学的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一次把历史观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人类历史上做出了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因此在历史发展中,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最终起决定作用,或者说自然经济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我们必须坚持这种观点,否则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但坚持这种观点并不是说经济因素可以直接的、自发的起作用,也不意味着在历史发展中只承认把经济因素看做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在这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说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是在“最终”或“归根到底”这个意义上,所以恩格斯在这里特别突出了“归根到底”的字眼。恩格斯不仅在这里在其他著作中凡是说及这个问题时几乎都是这样表达。

6、历史合力论(中轴线的比喻、否定了哪两种历史观)恩格斯在书信中用“曲线的中轴线”比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关系的思想,是非常形象而深刻的,请谈谈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认识。简述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合力”的思想及其意义。这一思想对于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各个因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发生作用,而是在一切因素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人类在十分确定的条件下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本身是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没有人类的活动就没有历史;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的;在这些前提和条件中不仅有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经济的前提和条件,还有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 关于历史合力论:(1)历史的发展是由许多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这些意志和愿望的根源在于人们所处的特殊的生活条件。(2)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犹如无数的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力学的法则,它是用来解决作用于一点上的两个力的合成的问题。根据这个法则,两个作用于一点上的合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为临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为标志的,对角线的长度表示合力的大小,对角线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以此类推产生出无数的四边形的群,由此产生出许多总的合力,历史的发展与此相似,无数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就好像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邻边,无数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好像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无数个合力的交错最后形成总的合力即历史的结局。在这里合力不是各种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力量在相互冲突、相互牵制、相互抵消中所产生的结果,是各种力量在交互作用中融合成为总的平均数。历史的最终结果往往和每个人所期望的都有所不同,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各个不同的目的和愿望在大多数场合都彼此冲突、相互矛盾,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有的能实现有的不能实现,有的似乎实现了但实际的结果和所预期的并不一样。“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这个事实说明,任何个人的意志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每个人对合力都有所贡献,但是任何个人的意志都不能决定历史的命运。另一方面说明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有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性。人们各种一直和力量相互作用,表面上似乎是偶然性在起作用,但是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隐藏着的必然性支配的。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及其趋势归根到底是受经济运动的必然性支配的。各种作用不论怎样交错复杂,归根结底是两种:推动或阻碍。凡是符合经济运动发展方向的意志和力量由于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因而他对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意志和力量不管暂时遭到怎样的挫折和失败,最终必要取得胜利。相反,必然失败。可见个人意志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受经济运动的制约,取决于是否符合或在多大呈上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心主义只看到人们思想意志的作用,不去探究人们思想意志背后的动因,片面夸大个人意志的作用,必然导致英雄史观。形而上学机械论否认人的能动作用,把人看作在历史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任自然规律摆布,最终导致社会宿命论。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089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 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学分:4 学时:68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哲学1年级 编写人:赵俊青审稿人:张小燕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本课程在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它是修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科技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和宗教哲学等部门哲学的基础,同时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哲学史的基础,还为中国哲学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具体属性是哲学专业基础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程是整个哲学学习的基础,主要为哲学本科生提供必要的哲学史知识,哲学修养和思维训练,奠定其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的能力,打下学习哲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形成对现实问题的初步判断力。 2基本要求: (1)了解哲学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和基督教教父哲学的主要派别、人物、著作、概念、命题和论证等。 (2)理解哲学史的逻辑关联、线索和几次重大转折:希腊哲学的产生;希腊哲学的拉丁化;希腊哲学向基督教的转化等。 (3)理解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伦理学与价值论和历史观与文化观等。 (3)领会哲学问题的根源与性质:哲学对人类知识的奠基;哲学对文明基础的批判;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等。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问题是哲学家的基本概念、命题和论证; 2难点问题是哲学家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及其深层意义; 3重点和难点章节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等。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在先课程:哲学概论;

《大学》导读

一、《大学》解读 当代儒学大家熊十力(1885-1968)在《读经示要》卷一讲《大学》中说:“吾少时不解《大学》明德,阅康成(郑玄)注,只训释文句而已,觉其空泛无着落。阅朱注,以虚灵不昧言,始知反诸自心。及读阳明咏良知诗,则有大诧异,怀疑万端,苦思累年不得解。偶阅《列子》忽尔触悟天地万物本吾一体,须向天地万物同体处即万化大源处认识本心。现前虚灵不昧者只是本心之发用,而未即是本心。虚灵者动相也。动则可以违本也。唯动恒寂,乃是本心通体呈现。阳明诗指出无声无臭之独体是乾坤万有基,此乃于虚灵而识寂然无扰之真,方是证见本心。”5此与朱子虚灵不同。熊氏此说可以作为解读《大学》的一个入口。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以上文字是被朱子称为“经”的内容,该内容主要包括“三纲领”和“八条目”。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全书的总纲维,即整个儒家修养的根本宗旨。所谓“明明德”,明,彰显;明德,光明的德性。“明明德”即指彰显光明的德性。“亲民”,二程释“亲”为“新”,这样,“亲民”就是“新民”,与后文“苟日新,日日新”相衔接。但事实上,“亲民”,可以看成是孟子“亲亲而仁民”的缩写。这样看的话,所谓“亲民”即在生活实践中做到像“爱亲”一样去“爱民”。这样理解也并不违背儒家伦理的基本思想。“知止”即知止于至善之义。所谓“至善”,是指绝对的善,纯粹的善。后文有“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即是心灵在认识到“至善”的意义之后就有定力;静,指心灵能不受外来刺激的干扰而安静;能不受刺激的干扰,当然就自安于其所处的任何环境和条件;安而后能虑,能够安定,才能进行正确的思考;虑而后能得,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去思考,才可能有所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朱子认为是讲三纲领的关系的。所谓“明德是本,新民是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6其实,可以将其意思扩展到八条目乃至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说法。 格物:格,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郑玄释“格”为来,朱子解为“至”,王阳明训为“正”,越来越具有主观性。格物就是要能通过对事物的隐显,阴阳全方位的观察推究,而观察其基本规律与道理。在八条目之中“格物”和“致知”又是其中的基础。 八条目则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式上看前者都是后者的必要条件。有些人可能会慨叹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只要我们理解了“近道”的思想,以及道德成长的历程,也就理解了为何《大学》会有如此的概括。 “近道”即接近道,近于道。虽不即是道,但于道为近。要求一切人都自觉地在道上是不现实的。然而,不论人们自觉与否,他们都不离道。所有努力即是能够使不自觉变成自觉。就自觉的方面言,只能是近道。

马克思原著导读

【填空10 材料分析一组简答6 论述2】 1.共产党宣言历史背景 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断进步发展;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艰苦的理论创造; 即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初步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思想。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2.“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如何理解? 阶级斗争学说的基本观点 1.(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历史时代的阶级关系状况有不同的特色; 3.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了等级制,但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使阶级对立简单化、明朗化、 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阵营。 3、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的革命作用 1、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代之以露骨剥削的雇佣关系和纯粹的金 钱关系; 2、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能量,它使生产工具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 断革命化; 3、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捐到文明中来了; 4、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以先进的工业改造了落后的农业,是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 活的愚昧状态。对东方那些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农业民族也形成了强烈冲击; 5、在经济上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起来,在政治上打破了各自独立的封建割据状态,建 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6、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 4、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1.资产阶级能够战胜封建阶级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封建的生产 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了,所以便被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打败; 2.现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社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私有 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 3.资产阶级用以推翻封建制度的生产力这个武器,现在又要求破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 了。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生产力),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5.无产阶级处在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是受压迫最深、受剥削最重的阶级。84 1.他们丧失了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2.工人成为机器的单纯附属品,劳动负担是非常重,但获得的工资却非常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3.工人被严密组织起来,在层层监视下像奴隶一样的干活; 4.资本家还招雇大量的女工和童工,是青壮男工的工作变得毫无保障,随时都有失业的危险; 5.工人不仅受到工厂主的剥削,还受其他资产阶级——房东、店主、当铺老板等地剥削。 6.如何理解“一切斗争都是政治斗争”86 1.阶级斗争分为三种形式:经济、政治、思想。 2.经济斗争最早;政治斗争最基本、实质,而且当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自觉的为争政权而斗争的时候,这才是政治斗争;思想斗争是最高层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题答案搜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题答案搜集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旧的唯物主义者是如何理解感性的?这种理解有什么缺陷? 2.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畴? 3.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分歧何在?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5.怎样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1.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2.为什么说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应时“现实的人”? 3.为什么说人的解放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 4.《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 5.《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 6.为什么说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7.《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条件的? 8.《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的?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2.怎样认识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你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 4.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 5.《共产党宣言》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的? 6.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革命要实现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结论? 7.《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 8.《共产党宣言》是如何阐明共产党的行动纲领的? 9.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社会作用的思想。 10.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加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 11.试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马克思为什么要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怎样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经典阐述的? 3.“两个绝不会”的论断的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4.根据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难历程,谈谈我们应当学习马克思的什么精神 5.谈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第一版序言

2018年人民大学中国哲学考研专业指导

2018年人民大学中国哲学考研专业指导 一、专业介绍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中国哲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武汉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 先秦哲学02 秦汉哲学03 宋代哲学04 明清哲学05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06 儒家哲学07 道家哲学08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与现代化09 中国哲学与日本文化。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哲学专业基础,具有中国哲学方面的系统知识,具有很好的国学功底,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阅读和辨析中、西哲学史料、并能通过中西对比分析,掌握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专业特色 中国传统哲学与伦理学联系密切,本体论、认识论同道德论相互渗透,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哲学基础 ④中国哲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西方哲学史②中国古代哲学 (注:以武汉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5、课程设置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中国哲学专业主要必修课程有: (1)学位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第一外国语、计算机应用 (2)学位基础课: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哲学专题研究、中国思维形态、儒学发展史、中国宗教史、中国美学史、专业外语、专题讲座 6、同属一级学科下的相近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等。 二、推荐院校 中国哲学硕士全国招生的较强单位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等。 三、就业前景 目前就整个哲学就业来看,就业不是很理想,该专业毕业一般方向是做老师和专门研究,局限性很大,因为其涉及的内容思辨性较强,欠缺实用的理论知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主要观点: 1.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每一次阶级斗争的结局使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3.不同历史时代的阶级关系状况有不同的特点。(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表现在各种各种不同的等级制,等级是罩着宗教神秘性、家族轮理性、政治特权性外衣的一种层级划分(2)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了等级制,但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使阶级对立简单化、明朗化,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2.怎样认识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的革命作用: (1)资产阶级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代之以露骨剥削的雇佣关系和纯粹的金钱关系。 (2)资产阶级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能量,它使生产工具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 (3)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是一切国家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4)资产阶级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以先进的工业改造了落后的农业,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对东方那些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农业民族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5)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起来,在政治上打破了各自独立的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6)资产阶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 阶级特性:(1)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是最先进最有发展前途的阶级(2)无产阶级是没有财产的,没有私利需要维护,它的革命最坚决、最彻底(3)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形式来说,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而就内容来说,则是国际性的斗争 历史使命:(1)无产阶级要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已经不能生存下去了,资产阶级已经不能统治下去了。(3)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4、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 (1) 现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也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愈益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爆发。 (2)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也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资产阶级为了剥削无产阶级,必须有维持它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而随着工业的进步,工人的地位和生存条件却在下降,以至降到无产阶级生存条件以下。资产阶级不能保持自己的奴隶(工人)维持奴隶般的生活,工人不能养活自己只能依靠资产阶级养活。 (4)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阶级自相竞争之上。而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

西方哲学原著导读期中

西方哲学原著导读(期中) 一、名词解释 1.知识三元分析 一般认为,自柏拉图开始,知识被定义为得到确证的真信念。具体说来任何知识包含三个要素:第一,所相信的命题是真的;第二,具备一种信念,也就是主体相信这个命题是真的;第三,主体相信命题为真是得到辩护的,也就是能提供合理依据的。当且仅当一个东西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时,我们才认为它是知识。此即命题知识的三元标准定义。 2.先天知识 康德从认识的角度区分出先天知识与后天知识。先天知识是独立于经验的,也就是出自纯粹知性或纯粹理性的知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后天的知识来源于经验。 3.表征主义 信念是表征事实的心灵状态。从这一界定上看,表征主义的信念有两个特征:首先,信念表达了心灵适应世界。也就是说,心灵力图准确地表达世界,这种表征方式也被称为“地图式”表征。 表征主义信念的第二个特征是信念作为一种命题态度,总跟命题最重要的性质真联系起来。用康德的话来说,信念是具有主观确定性的“以之为真”,即把相信的内容当做是真的。4.知识的信念说 5.知识的内在价值 就是知识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出于它自身,而非其他目的。亚里士多德说,“人生而求知”,寻求知识是我们人类的天性,是人类好奇心的展现,人类一直在努力摆脱生而无知的原始状态。这种无知状态,既包括对外部世界知识的缺乏,也包括对人类自身的无知。知识的内在价值就在于消除无知,这就是知识本身作为人类活动的价值。 二、简答题 1.请举例从语言形式上说明知识的不同种类 第一类宾语——命题。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知识类型,即命题知识,英文也称为Propositional Knowledge,或者KNOW-THAT。第二类宾语是不定式,准确地讲是疑问带副词how的不定式,它对应于技能知识,英文也称为Competence Knowledge,或者KNOW-HOW。第三类宾语是个体词,即表达对象的语词,它可以是专名,例如我认识约翰,也可以是摹状词,例如我知晓做这道菜的厨师。它对应于对象知识,英文也称为Acquaintance Knowledge。综上所述,这些宾语可以分为三类:命题、个体词与动词不定式。对应地,我们也可以把知识分为三种类型,命题知识、技能知识与对象知识。在这三类知识中,命题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类型,是知识论研究的基本概念。 2.请叙述雷尔(Lehrer)对知识信念说的论证 Lehrer的论证是这样的: 1) 如果S不相信p,那么S不相信他知道p;(人类的内省能力) 2) 如果S不相信他知道p,那么即使他正确地说出了p并且知道他说出了p,S并不知道他正确地说出了p;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一、理解说明: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 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6分) 答:(1)马克思这里是说他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其主要的缺点是脱离实践,把对象仅作为外在于人的实践的对象来理解,这实际上丢掉了人认识对象的基础和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完全被动地来感性直观外在的对象,而不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对象。(6分)脱离实践的所谓人的感性并不是现实的人的感性,只能是动物本能的感性,而人在其实践中所形成的感性则是可以上升至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能动地发挥指导作用的一种认识活动。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他对于对象的认识并科学地理解这种认识活动。(4分)唯心主义虽然看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但由于其根本不理解这种能动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是现实可能的,于是便脱离实践把意识抽象地理解和夸大为一种外在于人和人的实践、无所不能的能动主体或实体。这说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弊端都在于脱离实践、脱离实际,仅凭头脑的想象和观念来理解说明世界和认识对象。(6分) 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 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2分) 答:这段话的大意是:(1)人的思维和认识是否是反映对象实际的客观真理,不能靠认识和理论自身的说明来证明,因为理论本身无法说明这个问题。从理论到理论,从观念到观念,从抽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正是一切思辨哲学的本质特征。(6分)(2)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他关于世界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与他所实践和反映的对象相对照,不断地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认识,从而使认识越来越符合客观实际,并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体现其主客观统一、相互转化的客观现实性和巨大的精神力量。离开实践,不仅使人对世界的认识失去了现实可能性,成为子虚乌有的凭空想象,即便已有的认识也会成为毫无能动性的死的精神。(6分) 3、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分) 答:(1)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神的世界是人的世俗世界虚幻出来的世界,并认为宗教的本质也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关系和人的性爱感情诸关系被神圣化的产物,于是他对宗教和人的本质都作了抽象的、非历史的绝对化的理解。他首先把人抽象地理解为彼此孤立存在的个体生物人,然后把人理解为靠这种宗教感情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类”,以自然人的自然生物性本质或“宗教本质”来解释说明人的一切。这实际上是把人降低到非历史的一成不变的动物的层面来理解人。所以,他理解的人和人的感性世界只不过是非现实的人和非现实的世界,是没有历史的人和人的世界。(6分)但现实的人却都是在其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中生存和发展的。在实践中人们所形成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人的本质。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种社会性的关系只是对其自然关系的扬弃和辩证否定,是使人与自然界区别开来的人的本质性规定。(6分) 二、论述题: 1、试述黑格尔在对“现实性”问题的论述中是怎样以貌似保守的形式阐发了他的革命的辩证法思想。(30分)答:(1)黑格尔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4分)(2)在人们的日常意识中,现实和现存往往是不加区别的,黑格尔在这里正是利用人们日常意识对“现实”和“现存”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在表面上好像是在为现存的一切辩护,为普鲁士专制制度祝福,但实际上是通过这种保守的表达形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资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资料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语句分析 1.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 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过程不仅使劳动对象发生形式变化,而且使劳动者的目的和力量体现、凝结在劳动对象上,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变成劳动本身的对象体现,所以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然而,国民经济却假定资本是一个当然的前提,那就使得劳动失去了本质意义,而只是为资本服务。这就表现在:当劳动产生出物化的劳动产品的时候,也就是劳动实现的形式,但是工人在此时失去了劳动产品,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劳动的现实化就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此时,劳动本身的产品化就代表了工人劳动价值的丧失,资本家获得了劳动的对象劳动产品,他们对劳动的占有就是劳动产品脱离工人的异化的表现。 2.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 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在理论上,人与自然界在渊源上是统一的,这是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而在人类处理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过程中,自然界就变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作为人类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又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实践对象去挖掘,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不但是实践的对象,还是人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而存在,与人密切相关。这样,自然界的利益就和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3.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是指一个物种本身所具有的与他物相区别的‘形式’,就是一个物种的本质。而一个物种的本质总是体现为其生命活动的意义,生命活动本身就是它自身本质的实质内容。因此,人类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类特性就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表现为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从而阐述了马克思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就是实践。 4.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体现了异化的本质。在这句话中,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这就是人的异化。人与自身的关系分离,人不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他人的关系来体现自我的价值,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人才能认识自己,才觉得自己的存在。 二、论述题 马克思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的? 理论部分: 基本思想: 第一部分:以异化劳动概念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1)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川大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221英语: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22俄语: 《大学俄语(东方)》(第1-3册),北京外国语大学、普希金俄语学院合编,1998年。 223日语: 《标准日本语》(初级),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224德语: 《德语速成》(第二版,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 225法语: 《法语》 (第1-2册),马晓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 401经济学原理: 1.《政治经济学》(上册)朱方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2.《当代西方经济学》李扬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3.《国际经济学》李天德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402经济学基础及应用: 《财政学》冯宗容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西方经济学》李扬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张红伟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403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朱方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当代西方经济学》李扬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中国城市地价论》杨继瑞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城市地产经济学》冯宗容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405法学综合B: 包括刑法、民商法、诉讼法(刑诉民诉) 411人口理论基础:《人口社会学》胡伟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4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四卷本)刘黎明等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 41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修订本)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编现代汉语》张斌复旦大学出版社;

哲学原著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哲学原著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哲学原著选读》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120004 (二)课程英文名称:The selected reading of philosophical originals (三)开课对象:全校学生 (四)课程性质:本课属于文理基础人文类理论课程。通过中外重要哲学经典的选择阅读,了解哲学发生和发展的大致线索,了解重要哲学家的主要哲学思想。 (五)教学目的 通过哲学原著的阅读讲解,使学生增强对哲学的理解,使其拓宽理论视野,提高思辨能力,提升理论水平,拓展人生境界,学会理性判断。 (六)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家的重要论著的阅读理解。(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6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阅读为主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和平时作业。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领40%,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论著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特色,理解主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大致发展情况。 2、了解《道德经》的基本内容。 3、了解《论语》的基本哲学思想。

4、了解《朱子语类》的基本哲学思想。 教学时数:1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经》 第二节《论语》 第三节《朱子语类》 考核要求: 1、基本概念 1.1道 1.2“玄”和“妙” 1.3“仁” 1.4“理” 1.5中庸 2、基本命题和重要思想 2.1道生万物 2.2道法自然 2.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2.4克己复礼为仁 2.5“理在事先” 2.6天命、人性、物理 3、综合理解 3.1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3.2儒家的人格理想 3.3理学关于“天理”和“人欲”论述 3.4传统中国哲学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第二章西方古代哲学论著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古代哲学的大致发展线索和基本特点,了解重要哲学家的重要哲学思想。 1、使学生了解西方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和特色。 2、了解《理想国》的基本哲学思想。 3、了解《形而上学》的基本哲学思想。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特点 第二节《理想国》 第三节《形而上学》 考核要求: 1、基本概念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复习 2

法国哲学 贝尔 贝尔(Pierre Bayle,1647-1706年)是法国人。著有《历史的和批判的辞典》(1696)一书。这部著作是贝尔的代表作,初名为《著名人物小词典》,其中包括家谱、364条历史、神话、地理和文学史条目,是一部有关历史和圣经人物的条目汇编和修正前人错误的注释集。在本书中,由于贝尔以怀疑论为武器批判了宗教和莱布尼茨关于灵魂和肉体“预定和谐”的学说,直言不讳地陈述了无神论者可以是有道德的,而宗教却往往是罪恶的原因的思想。因此,这部著作成为对欧洲思想界和18世纪法国思想家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一)怀疑论仅仅对神学有害, 对科学和社会并没有什么危险性 贝尔认为,怀疑论无论对科学还是对国家都是无害的,唯有对宗教神学才是危险的。他说如果说人的心灵太有限了,不能在自然的真理方面,在产生冷、热、潮汐等原因方面发现什么,那没关系。人们可以收集资料、努力地寻求一些或然的假设,并用偶然性来解释自然现象就够了。因为17世纪的优秀科学家们几乎都相信自然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所以,在科学方面,.怀疑论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同样,在社会方面,怀疑论也是无害的。因为,怀疑论者并不拒绝遵守本国的习惯,履行一个公民的道德职责,他们按照或然性行事,并不期待什么确定性,他们可以对某某义务是否自然合法、绝对合法的问题悬而不决,但并不对这一义务是否应该在某某场合履行的问题悬而不决。然而,怀疑论惟有对宗教是危险的。因为宗教以确定性为基础,那么,只要人们心里对它的真理失去信心,它的目的、效果、用途就会立刻完蛋。 继而,贝尔借着一位具有哲学头脑的修道院长之口,指出怀疑论不仅得到了人们的共识,而且在新哲学那里得到了认同和肯定。一个人如果希望战胜怀疑论者,那他就应该首先向他们证明真理是可以凭某些标志确切地认识到的。可是,宗教神学的三位一体奥义、圣餐奥义、实体转化奥义及原罪学说却向人们启示:那些为人所感知到的、再明确不过的事实都是虚假的。如果千千万万当下觉得无可辩驳的事实都是虚假的,那末,据以确切地认识真理的标志,就不是可靠的而是值得怀疑的,从而宗教神学有关上帝的存在等真理也是根本无法理解的。所以,宗教神学难于驳倒怀疑论,而只能陷入他们的圈套。 (二)无神论者也能做好事 在贝尔时代,教会宣扬对上帝的畏惧和爱慕是人们行动的惟一原动力,只有信仰上帝的人才具有道德,而异教徒和无神论者则是不道德的,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贝尔却大胆直言:一些无神论者和伊壁鸠鲁主义者在道德行为上则胜过大多数宗教崇拜者。因为对上帝的畏惧和爱慕并不是人们行动的惟一动力,或并非永远是比其他动力更为积极的原动力。对荣誉的爱慕、对死亡、恶名和痛苦的畏惧、对官职的希望等,都对人心有影响,对某些人来说,其影响力甚至要大于意图讨好上帝和害怕触犯天条。那些受理性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指导,或受名誉欲的支配和气质所推动的无神论者,可以生活得非常道德,胜过那些深信宗教真理、受良心律令支配的人。 (三)莱布尼芙的预定谐和论是有很多困难的 贝尔不仅批判宗教,同时也批判了莱布尼兹关于灵魂和肉体的“预定谐和论”。莱布尼兹认为,上帝最初就安排好了灵魂和肉体的关系,使它们协调一致。贝尔认为,这一理论虽有排除一切诉诸奇迹的想法的好处,但它本身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如果把莱布尼兹的灵魂肉体结合论应用到凯撒身上,就必须说,凯撒的身体运动机能严格地依照着某个他所不知道的灵魂的连续变化而变化着,并依其修订着自己,使自己处于这种状态而不处于那种状态。

哲学考研参考书目

哲学系 初试参考书目: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2 、《中国哲学简史》( 295 页),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004 年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年版。 3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或其他西方哲学史教科书。 复试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出版。 中国哲学专业:《新编中国哲学史》(古代部分),詹石窗主编,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版。 外国哲学专业:《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北大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2003 年第7 版。 逻辑学专业:《普通逻辑概论》,姜国文、潘世墨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伦理学专业:《伦理学原理》,王海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美学专业:《美学》,杨春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宗教学专业:《中国宗教通论》,詹石窗、盖建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自然辩证法概论》官鸣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1、任继愈版本《中国哲学史》(1—4); 2、北大哲学教研室版本《中国哲学史》; 3、北大哲学教研室版本《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下卷); 4、赵敦华版本《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5、赵敦华版本《西方哲学简史》; 6、苗力田、李毓章版本《西方哲学史新编》; 7、刘放桐版本《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8、罗素版本《西方哲学史》(上卷下卷); 9、梯利版本《西方哲学史》; 10、黑格尔版本《哲学史讲演录》(1—4);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大纲 一、考试用书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许庆朴郑祥福等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也可使用其它教材)。 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重要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 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 (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黑格尔“凡是”命题中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是什么? 2、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和辨证方法之间的矛盾的? 3、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4、恩格斯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 (四)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特点的论述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阐述 (五)毛泽东《实践论》 1、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 3、根据《实践论》,具体分析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六)毛泽东《矛盾论》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 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3、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七)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 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有何重大意义?

大学期末《马克思经典原著导读》题库

【理解题】 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ad hominem[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ad hominem[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段话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理论、精神武器,特指正在形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武器的批判”指的是实际的革命行动、物质武器,特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马克思在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革命理论的作用时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物质与精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理论批判与现实的革命运动都是人类解放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强调了物质力量对于革命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辩证途径。在马克思看来,武器的批判所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3“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恩格斯《反杜林论》,这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真理和谬误不能混淆,它们是对立的,但“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也会变成真理。】 4,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中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个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构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自然对人的压迫,人对人的剥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可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西方哲学原著习题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习题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第一章赫拉克里特著作残篇 第二章巴门尼德著作残片 第三章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残片 第四章苏格拉底的文献资料 第五章柏拉图著作选读 第六章亚里士多德著作选读 第七章奥古斯丁与托马斯 第八章卢梭著作选读 第九章康德著作选读 第十章黑格尔著作选读 1、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赫拉克里特的辩证法思想? 2、怎样认识、评价他“最优秀的人可抵万人”的思想? 3、应当如何理解他的“博学并不等于智慧”的思想? 4、怎样理解“始基”概念? 5、从泰勒斯到赫拉克里特的“始基”有何鲜明的特征? 6、怎样理解巴门尼德的“存在”? 7、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是怎样的? 8、如何评价巴门尼德的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影响? 9、巴门尼德属于实体论,还是理念论? 10、巴门尼德阐述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怎样的? 11、德谟克利特的存在论思想,在古希腊哲学发展中的独特性何在? 12、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思想,对于近代科学发展的意义。 13、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思想与柏拉图的认识论思想,二者的原则异同? 14、德谟克利特的生活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有何意义? 15、德谟克利特哲学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意义如何?

16、苏格拉底怎样实现了思想史上的深刻转变? 17、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赫拉克里特的辩证法含义有何不同? 18、苏格拉底的道德价值论与孔子仁学的比较。 19、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如何看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 20、苏格拉底的学说不同于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之处何在? 21、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是怎样的? 22、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何谓“本体”? 2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意涵怎样? 24、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学作为认识与知识的工具的思想? 25、如何评价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智慧中杰出的总结性地位与划时代的影响? 26、如何理解作为三位一体的上帝? 27、奥古斯丁的“上帝”与阿奎那的“上帝”异同何在? 28、如何看宗教伦理的“禁欲主义”观念?它与宋儒的“存理灭欲”有何异同? 29、阿奎那的“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应如何评价? 30、如何正确估价宗教哲学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与作用? 31、怎样评价卢梭在近代思想启蒙中多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32、卢梭的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思想,如何评价? 33、卢梭的“主权在民”的思想,对现代政治的重要意义如何? 34、如何看待卢梭社会历史分析中的辩证法思想? 35、如何评价卢梭“其人”与他的“思想”的关系? 36、康德为何要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 37、怎样理解康德哲学中的自由概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