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创新实验报告

机械创新实验报告

机械创新实验报告
机械创新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

课程代码: 6003189

学生所在院校: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年级/专业/班:2012级机械电子工程3 班学生姓名:

学号: 4

任课教师: 华

指导教师: 华

实验中心名称: 基础实验中心

一、问答题

1. 创新产品构思来源,体现了哪种创新思维和创造原理?

行坐椅产品的创新灵感来源于让人劳累的长途旅行,随身的大行包,渴望一个行车也渴望一个椅子休息。于是我们想让折叠椅和行架组合制造一个行椅,走动的时候可以将行放在上面带走,休息的时候可以让架子变成椅子供人休息。因此,可以让旅行变得方便,也可以随地休息。

创新思维:联想思维,组合思维

创造原理:功能组合原理

2. 在创新设计中使用了哪种创新技法?

这种创新使用了联想组合法

联想组合法:通过旅行中的行不方便携带联想到可拖动的行车,通过旅行中的休息不便联想到椅子,再通过组合法把椅子和行架组合起来,制成行椅。平时走动时,行椅为行架形态,行放架上拖动,休息时候可变换为椅子坐着休息。产品由多杆组成,多为转动副,行架形态时,杆多平行,节省空间。结构简单,变换迅速,由空心高强度材料或者是木材制成,因此使用也非常灵活简便。

3. 产品的创新点是什么?

该产品可以同时满足旅行途中的行动和休息要求,行放产品上省力,休息时变换为椅子,可以舒服地休息。一个产品满足两个需求。

二、设计说明文档

行坐椅

技术领域

[0001]本产品可以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椅子,一种是行架,操作简便,同时满足旅行途中的两种需求。

背景技术

[0002] 旅行中携带行是非常不方便的,行走久了找不到可以坐的地方也是非常烦人,为了一次性解决这两个问题,所以诞生了可坐可携带行的行椅。

发明容

[0003]本机械创新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随时切换形态的行椅。[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行椅由椅架(100)【主支撑架(101)、副支撑架(102)、坐板(103) 】;行架(200)

【行支撑架(201)、锁定结构(202)、接地支撑架(203)】;轮子(300)【轮子(301)、轮架(302)】三个部分组成。

主支撑架与副支撑架;轮子与轮架;接地支撑架与行架;行架与副支撑架之间以销钉连接。坐板可在主支撑架滑槽滑动,最大行程从水平至与支撑架平行,椅子形态时由行架插头插入滑槽锁紧。锁定结构接头可在行架滑槽滑动,用以约束和支撑行车状态时的行架。接地支撑架可旋转,在行车状态时,提供接地支撑。行椅主结构由高强度薄钢、木材或铝材制成以减轻质量,坐板可由海绵和布料软材料制成。

[0005] 有益效果:该产品可以实现随时切换行架和椅子形态,质量轻,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06]图1 行椅(椅子形态)轴侧图

图2 行椅(行车形态)轴侧图

图3主支撑架二维图

图4 行支撑架二维图

图5 行椅三维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操作方法:初始形态多为行车形态(更节省空间),由行车转为椅子形态时,

先将坐板向下滑动至水平,再将行架向上旋转,并将插头插入主支撑架的滑槽,锁紧坐板滑块。由椅子转为行车形态时,先将行架插头拔出,向下旋转至锁定结构滑块滑至滑槽顶端,再将坐板滑块向上滑动至与主支撑架平行即可。

附图

图1 行椅(椅子形态)轴侧图

101

102

103 100 201

203 202

200 301

300

302

图2 行椅(行车形态)轴侧图

图3主支撑二维图

图4 行支撑架二维图

图5 行椅三维爆炸图

坐板

副支撑架 轮子

轮架

主支撑架

轮架

行李架支撑架

接地支撑架

锁定结构

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器人创新实验(1)报告 摘要 机器人作为20世纪人类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自6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40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的支持下,机器人的种类日益繁多,性能不断改进,工作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已经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均把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研究列入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的成果将成为各行各业提高生产力的强有力的工具。此机器人是针对目前交通事故频发设计的。利用三轮作为活动方式,通过三个传感器进行感应障碍识别,从而进行控制汽车的运动及时避免各种障碍物。从电影<<机械公敌>>里可以看到机器人的前景,以及注意机器人的弊端。 关键词: 机器人,工具,传感器,障碍物

一、实验目的 1、在保证整个稳定的前提下,将程序写入控制卡,熟悉 软件调试机器人运动步态的技巧,熟悉直流电机的控制,并实现提前设定好的动作步骤,并使机器人能够平稳的运动。 2、熟悉掌握各种搭建元件的使用方法和电机舵机的使用技巧 3、学会对学习知识的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提高自身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 探索者,电脑软件TKScop, 我们用到的探索者: 三.组员 项博、张君心、刘小龙 三、实验步骤 1.第一阶段:老师对我们介绍实验内容,对需要用到的配件、软件环境进行讲解,为使我们对实验内容更加熟悉,对软件环境的熟悉。 2.第二阶段:开始动手阶段,为了能使我们小组更好的完成创新实验课程,我们机器人模仿机器人案列制造了简单的机器人,其中有一些改动。

第二阶段成品展示 3.第三阶段:开始创新阶段,在第二阶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了创新和改组。其中包括前轮和驱动装置,还有传感器的数量,主要对机器小车的CPU 内部的程序进行了修改,让其实现了第二阶段没有实现的动作。 第三阶段成果 4.第四阶段:老师评价,总结成功与失败。 四、机械结构、控制接线方法、程序、程序流程图说明: 控制线接线方法: 1、2、3、4为传感器接口 5红外接收端口 6手柄ABC三通道的选择键 7程序写保护,on允许下载 反之不允许,如果要运行板载程序,则转换到非on 状态 8为程序下载接口,连接usb转串口线 9舵机接口,共六组。可接标准舵机和圆周舵机。舵机黑色线朝下,三针,最上针空余。10输出端口,共2组,可接LED灯和语音模块

创新性小实验实验报告

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报告2012年度第二学期 实验项目名称: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实验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0902301 指导老师:周卫平 份数: 2 成绩单: 组长:向华 组员:罗丹何竞昌龙秒舟 日期:2012 年04 月12 日

实验一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并对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区噪声污染进行评价;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 噪声声级计、计算机 实验原理: 1 采样点设置 布点方法: 本次噪声监测所采用的方法是网格法,即在校园内外共分12个网格,网格按顺序编号,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中心,因此共设12个监测点。监测点分别为: 2 噪声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等效连续声级法。等效连续声级法就是把实地监测所得到的Leq值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平均值代表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该平均值可以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类标准(dB) 类别0类1类2类3类4类 昼间50 55 60 65 70 夜间40 45 50 55 55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操作步骤: 器或者其他声压校准仪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A、监测方法: 测量一般选在8:00—23:00;分五个时间段,十个点。监测结果为区域内所有网格等效连续声级的平均值。测量中,每隔5s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20个数据。读数的同时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和天气条件。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的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则应停止测量。测量过程中,一人手持仪器测量,另一人记录瞬时声级,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测量时噪声仪距任意建筑物不得小于1m,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 注:校门口必须布点,且由于其交通车辆的干扰,声级变化较大,

最新西华大学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工业机械手模拟仿真)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 课程代码: 6003199 学院(直属系): 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 年级/专业/班: 2010级机制3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李炜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一、设计题目 工业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分析 二、成员分工:(5分) 三、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20分) 1、功能分析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本次我们小组所设计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来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工业生产上主要焊接任务; (2)、能够在上产中完成油漆、染料等喷涂工作; (3)、完成加工工件的夹持、送料与转位任务; (5)、对复杂的曲线曲面类零件加工;(机械手式数控加工机床,如英国DELCAM公司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加工方案,起辅助软体为powermill,本身为DELCAM公司出品)

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

浙江海洋学院 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指导教师:鲁晓东 专业:数学与数学应用 班级:B10数学 实验者:于祥雨吴联帅 学号:100601108 100601118 实验日期:2011年12月01日

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 实验者:于祥雨 同组实验者:吴联帅 指导老师:鲁晓东 (B10数学 100601108 654495 ;B10数学 100601118 670903) 【摘要】通过霍尔效应法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法,并使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最终通过多组数据的处理,得出空间磁场分布。 【关键词】霍尔效应;霍尔电流;对称测量法;磁场分布 一、引言 空间磁场实际存在,但是人眼看不到,因此用直接的方法测量是行不通的。本实验正是考虑了这点,通过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式,通过霍尔电流、励磁电流和磁场强度的关系,间接的测出磁场强度。并结合多组数据的处理,最大程度减小误差,使实验更加科学、严谨,从而使得实验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和借鉴性。 二、设计原理 2.1简介 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这一现象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后被称为霍尔效应。如今霍尔效应不但是测定半导体材料电学参数的主要手段,而且利用该效应制成的霍尔器件已广泛用于非电量的电测量、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在工业生产要求自动自动检测和控制的今天,作为敏感元件之一的霍尔器件,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掌握这一富有实用性的实验,对日后的工作将有益处。 2.2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就被叫做霍尔电势差。 导体中的载流子在外加磁场中运动时,因为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而使轨迹发生偏移,并在材料两侧产生电荷积累,形成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电场,最终使载流子受到的洛仑兹力与电场斥力相平衡,从而在两侧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电势差即霍尔电压。正交电场和电流强度与磁场强度的乘积之比就是霍尔系数。平行电场和电流强度之比就是电阻率。 因此,对于一个已知霍尔系数的导体,通过一个已知方向、大小的电流,同时测出该导体两侧的霍尔电势差的方向与大小,就可以得出该导体所处磁场的方向和大小。 2.3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即霍尔电场H E 。如图2-1所示的半导体式样,若在X 方向通以电流H I ,在Z 方向加磁场B ,则在Y 方向即试样2-4电极两侧就开始聚集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附加电场。电场的指向取决于试样的导电类型。对图2-1所示的N 型试样,霍尔电场为Y -方向。显然,霍尔电场H E 是阻止载流子继续向侧面偏移,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H eE 与洛伦兹力evB 相等,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达到动态平衡,故: H eE evB = (2.3.1) 其中H E 为霍尔电场,v 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

机器人实验报告

智能机器人实验报告1 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号: 2015100749 姓名:朱巧妤 评阅人:评阅时间:

实验1 电驱动与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机器人开发环境使用,超声传感器、碰撞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等常见机器人传感器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熟悉机器人平台使用与搭建;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器人,并采用多种程序设计方法使它能动起来。 (二)仪器工具及材料 计算机、机器人实验系统、机器人软件开发平台、编程下载器等设备。 (三)内容及程序 实验内容: (1)碰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颜色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测距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4)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5)熟悉开发环境使用与操作;设计一个简单轮式移动机器人,并使用图形化编程方式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通过该设计掌握机器人开发平台的结构设计、程序设计等基本方法。 实验步骤: 1)首先确定本次要做的机器人为货架物品颜色辨别的机器人。 2)根据模型将梁、轴、插销、螺丝等零件拼装成一个货架台 3)将货架台安装上可识别颜色的摄像头,并装在控制器上方,将两个摄像头的连接线分 别插入控制器的传感器接口,将显示器连接线插入传感器接口。 4)拼装完成后将控制器连接电脑,在电脑上运用Innobot软件对机器人进行颜色识别动 作的编程,拖动颜色传感器模块,对应选择数码管接口以及两个摄像头的接口,使机器人能将货架台上物品的颜色反应到数码管上。 5)将所编程序进行上传。测试看机器人是否能将颜色反映到显示器上完成所编动作。

(四)结果及分析 使用梁和轴以及螺钉拼装出货架台。 将拼装好的货架台装到传感器上。

慧鱼机器人组合创新与实践总结报告

机电创新实践课程实践总结报告 班级:机械工程系机电15-1班 姓名:李振、陈再兴、董旭、 刘洋洋、刘博文 实践名称:慧鱼机器人创新组合与实践实践地点:实验1号楼203 实践时间:2018.10.30 指导教师:王仲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完成时间:2018 年10 月31 日

目录 一、实践目的及内容 (3) 1.1 实践目的 (3) 1.2 实践内容 (3) 二、实践用设备及仪器 (3) 三、实践结果分析 (4) 3.1 烘手机模型 (4) 3.2 红绿灯模型 (5) 3.3 温度控制器模型 (7) 3.4 冲压机模型 (9) 四、团队分工介绍 (11) 五、个人收获与总结 (11)

一、实践目的及内容 1.1 实践目的 1. 掌握ROBOPRO接线板基本组成,能够依据实际需求搭建配套硬件。熟练使用ROBOPRO软件各类命令,能够依据需求完成软件编制,锻炼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能力。 2. 熟悉慧鱼机器人模型的各个模块,了解慧鱼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慧鱼机器人组件的功能,掌握慧鱼机器人组件的组合方法。 3. 能够利用慧鱼机器人的组件和控制模块进行机构创新组合,能够运用编程软件对慧鱼机器人进行运动控制。 1.2 实践内容 1. 对照ROBO接口板介绍手册,学习接口板构成以及数字量输入I1-I8、输出M1-M4或者O1-O8、模拟电压输入A1和A2、I/O扩展板用插槽等相关模块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对照软件功能介绍模块,结合接口板实际测试“输入”、“输出”、“开始”、“结束”、“赋值”和“延时”等19个软件功能模块命令特点以及实现形式。 2. 自行设计完成一个控制程序,并用软件完成编辑,下载到对应的接口板中。 3. 学习并认识“慧鱼”创意模型使用手册中已搭建的示例模型,选取3种手册中的示例模型并进行搭建,研究并完成的ROBOPRO软件编程及机器人控制。进行创新设计,自我命题,并完成搭建、演示,讲解设计原理、运动原理以及规划用途等。 二、实践用设备及仪器 1. 实验设备及仪器 “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慧鱼”专用电源、个人计算机、“慧鱼”专用智能接口板和ROBOPRO软件。 2. 实验编程ROBOPRO软件简介 ROBOPRO软件是一种图形编程软件,简单易用,实时控制。用PLC控制器控制模型时,采用梯形图编程。编辑程序的其最大特点是使用系统提供的工具箱中的功能模块就可以建立控制程序(无须其它高级计算机语言的背景做支持),图标式的功能模块简单易懂。模型可用电脑、PLC或单片机对其进行控制。 3. 慧鱼机器人简介 慧鱼机器人是以德国慧鱼创意积木所组成的仿生模拟机器人为其基本架构,透过圈形式人机介面LLWin,经由智慧型微电脑介面板去驱动机器人,使机器人细部动作很容易达到我们需求,进而取代以往由硬体描述语言所驱动架构,不但操作简易,更可使我们了解机械运作的原理。 通过慧鱼模型的组装,程序的编制,任务的完成,阐述机械机构之间的配合关系,各种传感器的安装和使用,以及软件程序的编制思维,实现对伺服电机和电磁线圈的控制。

单项变压器并联运行创新性实验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创新性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单相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专题电机与拖动 姓名学号 手机Email 专业电气定单及其自动化_班级 指导教师及职称___胡晓君_______ 开课学期2011 至_2012 学年_二学期 提交时间2012 年 6 月22 日

一、实验摘要 研究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的方法及并联运行时阻抗电压对负载分配的影响。 1)阻抗电压相等的两台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 2)阻抗电压不相等的两台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的方法。 2、研究并联运行时阻抗电压对负载分配的影响 三、实验场地及仪器、设备和材料: 1、场地 电机与拖动实验室 2、仪器、设备和材料 序号型号名称数量 1 D33 交流电压表1件 2 D32 交流电流表1件 3 DJ11 三相组式变压器1件 4 D41 三相可调电阻器1件 5 D51 波形测试及开关板1件 四、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两台或多台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分别接在公共母线上,同时对负载供电。 对变压器的并联运行来说,理想的情况应该是 (1)空载时,并联的各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之间不产生循环电流; (2)负载时,负载电流能按各台变压器容量大小成比例的分配;

(3)负载时各台变压器二次电流的相位相等。这样,才能避免因并联引起的额外损耗,并使变压器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要达到理想并联运行,需满足下列条件: 1).各台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与电压比要相等。 2).各台变压器的连接组别必须相等。 3).各台变压器的短路阻抗标幺值应相等。 2、实验内容 (1)将两台单相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 (2)阻抗电压相等的两台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 (3)阻抗电压不相等的两台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 3、实验步骤 图3-19 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接线图 实验线路如图3-19所示。图中单相变压器1、2选用三相组式变压器DJ11中任意两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并联接电源,低压绕组经开关S 1并联后,再由开关S 3接负载电阻R L 。由于负载电流较大,R L 可采用并串联接法(选用D41的90Ω与90Ω并联再与180Ω串联,共225Ω阻值)的变阻器。为了人为地改变变压器2的阻抗电压,在其副方串入电阻R(选用D41的90Ω与90Ω并联的变阻器)。 1、两台单相变压器空载投入并联运行步骤。 (1) 检查变压器的变比和极性。 1) 将开关S 1、S 3打开,合上开关S 2。 2) 接通电源,调节变压器输入电压至额定值,测出两台变压器副方电压 U V W V 1A 1X 2A 2X 2x R S 2 2a A I 2 1x 1a A I 1 S 3 A I R L

机器人实验报告

一、机器人的定义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的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的装置,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的、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Japanese Industrial Robot Association):一种带有存储器件和末端执行器的通用机械,它能够通过自动化的动作替代人类劳动。(An all—purpose machine equipped with a memory device and an end—effector,and capable of rotation and of replacing human labor by automatic performance of movements.) 世界标准化组织(ISO):机器人是一种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的机器。(A robot is a machine which can be programmed to perform some tasks which involve manipulative or locomotive actions under automatic control.) 中国(原机械工业部):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操作机,它能搬运材料、零件或夹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二、机器人定义的本质: 首先,机器人是机器而不是人,它是人类制造的替代人类从事某种作业的工具,它能是人的某些功能的延伸。在某些方面,机器人可具有超越人类的能力,但从本质上说机器人永远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

机器人实训报告

一、机器人擂台赛 1、实训目的 机器人擂台赛的目的在于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术)的普及。参赛队需要在规则范围内以各自组装或者自制的自主机器人互相搏击,并争取在比赛中获胜,以对抗性竞技的形式来推动相关机器人技术在大学生、青少年中的普及与发展。可以用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来参加擂台赛,同时掌握这个环节所展现出来的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擂台赛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比赛中,两个使用双腿自主行走的仿人形机器人互相搏击并将对方打倒或者打下擂台。? 2、实训要求 在指定的大小擂台上有双方机器人。?双方机器人模拟中国古代擂台搏击的规则,互相击打或者推挤。如果一方机器人整体离开擂台区域或者不能再继续行动,则另一方获胜。机器人大小要求长、宽、高分别不能超过30cm、30cm、40cm 。 比赛场地大小为长、宽分别为是 2400?mm的台,台上表面即为擂台场地。有黑色的胶布围成。?比赛开始后,?围栏内区域不得有任何障碍物或人。? 3、比赛规则分析? 我们需要吃透比赛规则,然后才能在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让我们的机器人具有 别人不具有的优势。对上述的比赛规则分析得到以下几个重点:? 3、1需要确保自己不掉下擂台

需要有传感器进行擂台边沿的检测,当发现机器人已经靠近边沿立刻转弯或者掉头。擂 台和地面存在比较大的高度差,我们通过测距传感器很容易发现这个高度落差,从而判断出 擂台的边沿。如图所示,在机器人上安装一个测距传感器,斜向下测量地面和机器人的 距离,机器人到达擂台边沿时,传感器的测量值会突然间变得很大。由于红外测距传感器使 用方便,并且“创意之星”控制器可以接入最多 8 个红外测距传感器,我们可以将它作为首选方案。? 擂台地面时有灰度变化的,我们可以在机器人腹部安装一些灰度传感器,来判读机器人 覆盖区域的灰度变化,从而判读机器人相对场地的方向。可以通过整体灰度值来判读机器人 的位置是不是靠近边沿,如果机器人靠近边沿就转弯后者后退。? 3、2需要及时的发现敌方 这里我们使用红外接近开关作为寻找敌方的方案并不算优秀,红外接近开关的有效测量范围是 20cm,20cm 之外的物体是察觉不到的。我们可以改成红外测距传感器,它的有效测量范围是 10‐80cm,比较适合我们当前的使用场合。? 3、3需要迅速的推动敌方,将敌方退下擂台 我们可以想象,两只斗牛相互推挤,赢的一定是力气比较大的一方。?

创新性实验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典型案例 点击数: 2391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6日 ZnX(X=O, S, Se, Te)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摘要 中山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十所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卢锡洪等5名同学申请的“ZnX(X=O, S, Se, Te)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研究”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资助,指导教师为物理化学专业的童叶翔教授和李高仁博士。 ZnX(X=O, S, Se, Te) 是一种新型的Ⅱ-Ⅵ 族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压电特性,在探测器件、发光器件、表面声波器件、气敏传感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项目旨在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ZnO 和ZnO掺杂稀磁材料等系列纳米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表征、光学和磁学性质研究。 通过此项目的开展,项目组学生根据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热点,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具有新颖纳米结构及实用意义的ZnO系列纳米材料,有机会利用多种先进表面物理技术对这些纳米材料进行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表征和研究,到目前为止共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J. Phys. Chem. C, Cryst. Growth Des.; Electrochem. Commun., Electrochim. Acta发表SCI收录的论文7篇。此项目的实施成效显着,

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熟悉了科研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为其进一步深造和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经费支持。 二、案例正文 (一)项目选题背景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卢锡洪等5名同学修完了《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和实验课后,掌握了材料制备、表征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处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介观化学充满了向往和兴趣。ZnX(X=O, S, Se, Te) 是一种新型的Ⅱ-Ⅵ 族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压电特性,在探测器件、发光器件、表面声波器件、气敏传感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此类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和性质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此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项目组选择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具有新颖纳米结构及实用意义的ZnX(X=O, S, Se, Te)纳米材料为题,得到了任课教师童叶翔教授和李高仁博士的大力支持,他们从2006年9月直接进入项目组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和研读文献、对ZnO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和表征进行详细了解;自学新的知识,开始实验方案设计,并反复推敲和论证,撰写了“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申请报告,获得教育部首批立项资助。 (二)项目成员的组成、特长、分工及成员间相互协调配和情况、导师指导情况本项目的申请由柯志海,卢锡洪,李林朋,包云玉,孔培健等5名同学共同提

机器人创新实践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 起始日期 2016.04-2016.06

目录 1 设计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2方案论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巡线模块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巡线模块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小车的总体结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度写范文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模板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篇一: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课题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 掌握多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 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实验器材】 秒表、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木块、米尺 【实验原理】 借用一道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换,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定出重力加速度。在B点给木块一初速度让其沿 斜面匀减速上滑,记下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1,并测出BD长度s。将木块由D点静止释放让其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记下 到达B点的时间t2。由牛顿第二定律易知上滑、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 1a2t22 2 hsl11 解得g?(2?2) ,sin??

lht1t2s? a1?gsin??mgcos?、a2?gsin??mgcos?。由运动学公式,有s? 12a1t1,2 运用水滴法测重力加速度测出水滴间隔时间以及掉落高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内容】 1.测出斜面的高 H、斜面的长L 2.给木块一初速度,记录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3.将木块静止释放,使其下滑,记录下滑到点B的时间 4.多次重复步骤2、3,记录多组数据。 5.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个盘子,使水一滴一滴连续地滴到盘子里,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到盘子里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6.量出水龙头口离盘子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 7.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盘子里的声音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 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t。 8.记录并分析数据。 9.比较实验记录分析不同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掌握相关的测量特点 表一: H=__________ L=__________g=__________g=___________ 篇二:大学物理上实验报告(共2篇)

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进度报告

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进度报告 ——自动寻线小车电路设计进度: 上图为使用Protel进行设计的自动寻线小车主电路原理图。该电路的主要部件为:STC89S52芯片,L298电机驱动芯。 STC89S52作为系统的CPU,P2.0——P2.4口负责接收红外对管传来的小车在跑道上的位置信息。P1.0——P1.3l输出控制电机的PWM波,通过这四个端口可实现小车的左转、右转及直线行使。 L298是电机的驱动芯片,IN1——IN4为控制信号输入端,与89S52的P1.0——P1.3相连。OUT1——OUT4则直接与电机连接。OUT1和OUT2一组,一起控制左边的电机。OUT3、OUT4一组,一起控制右边的电机。

硬件设计进度: 上图为小车主电路原理图的PCB图。采用双面板,顶层与底层都有走线。 程序设计进度: 程序的设计我们已基本完成。下面是程序清单: #include sbit PWM1 = P1^0;//控制左边的电机 sbit PWM11 =P1^1; sbit PWM2 = P1^2;//控制右边的电机 sbit PWM22 =P1^3; static char huancun;//红外采集缓存区 static int error[3]={0,0,0},Err;//小车位置偏差 unsigned char CYCLE=100; //定义周期该数字X基准定时时间如果是10 则周期是10 x 0.1ms unsigned char PWM_ON1,PWM_ON2,PWM_ON11,PWM_ON22 ;//定义高电平时间 unsigned int i,j,k; void init();//初始化 void delay(unsigned int);//延时函数 void main() { init();//初始化

创新实验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 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赵闯 学号:1090110304

一.研究背景 STM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按性能分成两个不同的系列:STM32F103“增强型”系列和STM32F101“基本型”系列。增强型系列时钟频率达到72MHz,是同类产品中性能最高的产品;基本型时钟频率为36MHz,以16位产品的价格得到比16位产品大幅提升的性能,是16位产品用户的最佳选择。两个系列都内置32K到128K的闪存,不同的是SRAM的最大容量和外设接口的组合。时钟频率72MHz时,从闪存执行代码,STM32功耗36mA,是32位市场上功耗最低的产品,相当于0.5mA/MHz。 在STM32F105和STM32F107互连型系列微控制器之前,意法半导体已经推出STM32基本型系列、增强型系列、USB基本型系列和增强型系列;新系列产品沿用增强型系列的72MHz 处理频率。内存包括64KB到256KB闪存和 20KB到64KB嵌入式SRAM。新系列采用LQFP64、LQFP100和LFBGA100三种封装,不同的封装保持引脚排列一致性,结合STM32平台的设计理念,开发人员通过选择产品可重新优化功能、存储器、性能和引脚数量,以最小的硬件变化来满足个性化的应用需求。 截至2010年7月1日,市面流通的型号有: 基本型:STM32F101R6 STM32F101C8 STM32F101R8 STM32F101V8 STM32F101RB STM32F101VB 增强型:STM32F103C8 STM32F103R8 STM32F103V8 STM32F103RBSTM32F103VB STM32F103VE STM32F103ZE STM32型号的说明:以STM32F103RBT6这个型号的芯片为例,该型号的组成为7个部分,其命名规则如下: (1)STM32:STM32代表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 (2)F:F代表芯片子系列。 (3)103:103代表增强型系列。 (4)R:R这一项代表引脚数,其中T代表36脚,C代表48脚,R代表64脚,V代表100脚,Z代表144脚。 (5)B:B这一项代表内嵌Flash容量,其中6代表32K字节Flash,8代表64K字节Flash,B代表128K字节Flash,C代表256K字节Flash,D代表384K字节Flash,E代表512K字节Flash。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全国大学生第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全国一等奖 北京化工齿动多功能平行口 钳 北京化工齿动多功能平行 口钳 北京化工齿动多功能平行 口钳 大连理工机械式自动节水 水龙头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军地两用 全自动担架车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军地两 用全自动担架车 东南大学自适应可翻转探 测车 东南大学自适应可翻转探 测车 东南大学自适应可翻转探测 车 东南大学自适应可翻转探 测车 福大节流阀型高楼逃生器福大节流阀型高楼逃生器福大节流阀型高楼逃生器国防科大行星轮式登月车国防科大行星轮式登月车国防科大行星轮式登月车国防科大行星轮式登月车 哈工并联与分布控制机器 人 哈工并联与分布控制机器 人 哈工并联与分布控制机器 人

哈工并联与分布控制机器人 哈工并联与分布控制机器 人 哈工并联与分布控制机器 人 哈工并联与分布控制机器 人 哈工并联与分布控制机器人哈工程仿生机器蟹哈工程仿生机器蟹哈工程仿生机器蟹哈工程仿生机器蟹哈工大微定位仿生机器人哈工大微定位仿生机器人 海军工程大学摆式特种发 动机 天津大学爬杆喷漆机器人天津大学爬杆喷漆机器人 中国农大菌液自动抽取喷 涂机 中国农大菌液自动抽取喷 涂机 重庆 大学半球体螺旋沟槽数控研 磨机 重庆大学半球体螺旋沟槽 数控研磨机 重庆大学半球体螺旋沟槽 数控研磨机 全国二等奖 北工大助力器北工大助力器北工大助力器长春理工轮足式机器人

长春理工轮足式机器人长春理工轮足式机器人长春理工轮足式机器人大连理工蚯蚓爬行器大连理工蚯蚓爬行器 东北大学圆柱凸轮数控铣 削加工装置 哈工程螺旋传动管道机器 人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探测者海军工程大学舰船探测者 华东理工易拉罐有偿回收 装置 /华南理工健身洗衣机 华南农大气动式龙眼去核 机 华南农大气动式龙眼去核机 南昌大学脉动式无极变速 器 上海交大可折叠崎岖表面 自适应障碍小车 上海交大可折叠崎岖表面 自适应障碍小车 西安电子科大新型球形机器 人 西安思源学院纱线卷绕防 叠机 西北工业大学方形区域喷 灌龙头 西南交大液压式无极变速 器 西南科大环卫保洁清扫自行 车 西南科大环卫保洁清扫自 行车 浙大虫虫小强浙大虫虫小强 全国三等奖

关于机器人实习报告

关于机器人实习报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 篇一:机器人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机器人模块组装实训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机器人 1.简介: 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它能为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 2.来历:

robot,原为robo,意为奴隶,即人类的仆人。作家罗伯特创造的词汇。 3.组成: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 是驱使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构,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借助于动力元件使机器人进行动作。它输入的是电信号,输出的是线、角位移量。机器人使用的驱动装置主要是电力驱动装置,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此外也有采用液压、气动等驱动装置。 4.检测装置的作用: 是实时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及工作情况,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后,对执行机构进行调整,以保证机器人的动作符合预定的要求。作为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信息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各部分的内部状况,如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并将所测得的信息作为反馈信号送至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一类是外部信息传感器,用于获取有关机器人的作业对象及外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以使机器人的动作能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使之达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甚至使机器人具有某种“感觉”,向智能化发展,例如视觉、声觉等外部传感器给出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有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构成一个大的反馈回路,从而将大大提高机器人的工作精度。 5.控制系统有两种方式:

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工业机器人拆装实验报告 学校:湖南大学 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专业:机自1201 姓名:吴子超201211020121 徐文达201211010122 纪后继201210010108 刘建国201204010110

前言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是个较新的课题,虽然其在国外已经具有了较完善的研究,但是在国内对于它的研究依旧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机器人技术几种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理论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传统的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经过诞生、成长、成熟期后,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核心自动化装备,目前世界上有近百万台工业机器人正在各种生产现场工作。在非制造领域,上至太空舱、宇宙飞船、月球探索,下至极限环境作业、医疗手术、日常生活服务,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以拓展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 一、六自由度机械手臂系统的介绍 在本次综合创新型试验中我们用到的是六自由度机械手,其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该试验中我们主要是在对其机械臂进行拆卸,然后认真观察其内部机械结构,而后再进行组装,最后再运行整个机

械臂并检测其运动功能。在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机械手臂实物图: 六自由度机械手臂是一套具有6个自由度的典型串联式小型关 节型机械手臂, 带有小型手抓式;主要由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机械系统的各部分采用模块化结构,每个部分分别由一个 伺服电动机来带动,每个电动机在根据控制要求以及程序的要求来运动从而实现运动要求;其机械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组件,如图所示PSC Port0,1,2,3,4,5六个组件也就是底座,臂膀,手腕及夹持手指。每个组件由一个伺服电机驱动关节运动,组件1也就是由PSC Port0

创新性实验研究报告

百度文库 2013-2014 学年_ 2 _学期 山东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创新性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多位BCD→B 码组转换方法研究 组长姓名孙双双学号0123 联系电话E-mail 成员姓名李蕊学号1711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班级2012级 指导教师及职称龚卫民高级实验师 2014 年06 月18 日

二进制码(Binary Code)及二—十进制码(binary-Coded Decimal Code)是目前各种数字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码制,许多系统中需要把8421BCD码快速转换为二进制码送给计算机处理。为了实现三位十进制数的8421BCD码到相应二进制数的转换,本实验采用移位的设计思路,最终通过5片74LS83芯片完成了电路设计、仿真测试及硬件连接。从而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将十进制数的8421BCD码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数。其转换范围分别是 (000000000000~) BCD 到(0000000000~11) B 。 场地:山东科技大学J11-413 设备材料: PC机一台数字电子实验箱2个 仿真软件Multisim 5片74LS83 导线若干 1、实验原理 8421BCD 码是最常用的一种描述十进制数的代码,它采用4 位二进制代码表达 0,1,2……8,9 十个数码。每一组代码中,不同的码位(k 3、k 2 、k 1 、k ) 都有其确定的权 值,即从左到右每一位ki=1 时,其恒权权值分别为8、4、2、1。所以,其数值展开式为 D=k 3×8+k 2 ×4+k 1 ×2+k ×10 设三位BCD 码数据为:(h8h4h2h1d8d4d2d1g8g4g2g1)BCD=(N)10 ,则有: (N) 10=h 8 h 4 h 2 h 1 ×(64+32+4 )+d 8 d 4 d 2 d 1 ×(8+2)+g 8 g 4 g 2 g 1 ×20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机械1006班 姓名 学号103004010 指导教师张融 2013年 5 月10 日

实验题目:多功能助力器 姓名孙翔成绩 实验日期 2013.05.10 批阅教师 同组成员批阅日期 ****************************************************************************** 一、实验目的 1、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2、将涉及内容和设计方法邮寄的融合到一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教材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3、突破原有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束缚,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以及结合创新科学技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二、所选课题的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 功能原理: 多功能老人(残疾人)方便助力器,属于老人(残疾人)生活用具。它是将老人方便助力器、行动座椅、建议坐便器结合起来的一款多功能老年人(残疾人)用品,旨在协助老年人(残疾人)行动及上厕所,不仅如此,本项目还从材质上进行改革,例如座板采用碳纤维,功能上透气舒适,并且满足产品设计轻量化原则;整个产品易如拆装,方便在不用时将其拆卸,且便于更换损坏零件。 工作原理:

通过支撑架的无力支撑作用解决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的问题,将碳纤维材质做成坐板并使之安装在支撑架上,使得老年人行进途中疲劳时可以坐下休息并且满座轻量化原则解决助力器笨重而不便携带的问题;通过对坐板的改造,可以节省材料减轻产品重量,并且可以增加多功能助力器的另一功能——坐便器,通过提升坐便高度,帮助老年人解决起蹲不变的问题。 三、本课题设计的创新点; 1、本课题将助力器、行动座椅、坐便器等功能综合一起; 2、产品结构简单易于拆装; 3、产品材料新颖,牢固舒适; 4、产品设计采用轻量化原则; 四、本课题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而在我国,早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是1490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3%,65岁以上的人口是10419万人。占全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