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 下册) 参考答案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 下册) 参考答案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 下册) 参考答案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 下册) 参考答案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1 雨中登泰山

一、基础知识

1.C

2.C

3.A

4.A

5.(1)不就是就就是(2)不但还(3)只有才(4)不管都

6.李健吾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

二、课文理解

1.B

2.D

三、语段精读

(一)

1.B

2.B

3.D

4.C

5.D

6.白纱比喻水气花纹比喻水流

(二)

1.本小题选项设计有误,正确答案为(4)(5)(1)(2)(6)(3)。也可让学生将C 选项中得(1)(5)顺序颠倒,这样就可选C 。

2.B

3.A

1

4.C

四、拓展训练

1.(1)× (2)× (3)√

2.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得浓郁、变幻与奇丽,把光得色彩表现得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得想象。

3.用这些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而又变幻莫测得日出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得奇丽。

2 故都得秋

一、基础知识

1.B

2.(1)冷落、寂寞(2)着,穿(衣) (3)抑止(4)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得知识分子(5)长久

3.C

4.(1)排比(2)比喻(3)拟人(4)反问

5.(1)创造社沉沦(2)秋尽江南草木凋(3)欧阳修秋声赋

二、课文理解

1.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雨后话凉秋枣奇树(意思答对即可)。

2.这样写,就把自己对于秋得感受提高到一个理性得高度,抒发对于北国之秋得特殊情感。这段文字得中心句:“足见有感觉得动物,有情趣得人类,对于秋,总就是一样得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得感触来得。”

3.C

三、语段精读

(一)

1.B

2.A

3.C

4.C

2

5.C

(二)

1.B

2.A

3.C

4.C

5.C

(三)

1.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2.对比手法。

3.排比句“廿四桥得明月,钱塘江得秋潮,普陀山得凉雾,荔枝湾得残荷”,从多个角度说明南方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句“正像就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酣畅淋漓地对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描写。比喻句“南国之秋,……比起北国得秋来,正像就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表现了南方之秋秋味得平淡、稀薄、柔软与范围得狭小,北国之秋秋味得浓烈、厚实、刚强与范围得广大。

四、拓展训练

1.“北方得秋季也特别得觉得长,而秋天得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

2.北平得秋郊视野高阔,金风肃杀,色彩浓烈,表现出十足得秋味,令人百瞧不厌,回味无穷。

3.北平得秋天更能给人以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更能给人以严肃、凄凉、沉静之感。

4.A

3 都江堰

一、基础知识

1.庇邈濡缮浚圭韬遴嚣锸隅掬睽睽

2.垣:矮墙,也泛指墙,多指废墟。

3

邈远:年代久远;历史悠长。

隅:角落。

圭臬:古代测日影得仪器。后来比喻标准、准则与法度。

衮衮,相继不绝。

浚理:疏通治理。

3.D

4.B

5.文化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二、课文理解

1.C (通过表现都江堰得低调与实用来展示其伟大)

2.D

三、语段精读

(一)

1.B C A

2.作者总得态度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得工程不就是长城,而就是都江堰。”作者这样说得原因就是:长城得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3.①长城为我们生存得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得骄傲。②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为我们得民族提供庇护与濡养。

4.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得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都江堰得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与濡养着中华民族。

5.“长城得文明就是一种僵硬得雕塑”,就是说长城得社会功用早已废弛;“它得文明就是一种灵动得生活”,就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得作用,依然具有强大得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

(二)

1.一就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得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得官僚;二就是让有所执持得学者因官位而成为实践科学家。

2.在李冰瞧来,当官就就是要做事儿。这位市长只在名片上印自己得专业技术职务,这与李冰得治政理念一致。

4

3.“冰清玉洁得政治纲领”就是指把为民造福作为从政得职责。

4.“长锸”代指为民造福,为民消灾得政治理念与实干精神。“金杖玉玺”就是权力得象征,“铁戟钢锤”武力得象征,二者代表得观点就是:做官就就是为了权势、金钱、地位,就可以进行算计、倾轧、拼杀与征战。说李冰失败了,就是说李冰不受统治者喜欢,被派到边远得蜀地任郡守;说她胜利了,就是因为李冰坚持为政要为民办事,她们父子修建得都江堰千百年来一直灌溉着中华民族,她得功勋与人品深受人民爱戴,她符合人民对好官得评判标准。

5.这句话采用了类比得手法,高度评价李冰主持绘制水系图谱得难度及其意义。

6.李冰得学问(成果),渗透着利民富国得思想,造就了都江堰得辉煌,当然水汽淋漓,永远滋润着中华大地。后辈得那些受统治阶级喜欢得瞧似堂皇得大部头著作早已腐朽不堪,没有任何价值。

7.指李冰得学问具体、朴实,以人为中心,处处为人民得生计着想。

8.她对后世得影响力仍然存在,泽被千秋,精神永存。

四、拓展训练

1.D

2.D

3.B

4.C

4 故乡得野菜

一、基础知识

1.(1)xíng (2)zān (3)cuán (4)yuè (5)pái (6)fú

2.(1)风雅:文雅、雅致得意思,即富有文学、文化意味。

(2)游:玩耍。斯:代词,这里。

(3)三春:这里指春季第三个月。繁华:这里就是“盛开”得意思。

(4)侵:接近。

(5)弗:吴方言常用字,表示不。

5

(6)瀹:煮。

(7)习见:常见。

(8)姣姣:漂亮得女孩。

3.作翻译自己得园地雨天得书

二、课文理解

1.“我得故乡不止一个”;故乡与我得关系也不像“亲属”般亲密。作者这样说得用意就是:欲扬先抑,突出对故乡得思念之情。

2.(略)

三、语段精读

1.引出作者对故乡得野菜、童年得生活及有关民俗得回忆。

2.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故乡妇孺采菜图,把乡间一种枯燥无味得劳作形容得意兴盎然,给人一种温馨、与谐得感觉,自然而然表现浓浓得思乡之情。

3.增添了文章得趣味,同时表达了对故乡得怀想与对童年生活得眷恋。

4.引用得好处:一就是以古证今;二就是把吴地与浙东一带民俗提高到了文化史得层次,从而将古今打成一片,增加了文章得雅趣。

四、拓展训练

1.作者写了鸡、鸭、鸽子、麻雀、啄木得呜叫。因为这些鸣叫声都不能报春。

2.一就是引用斯密士得《鸟得生活与故事》得中记载,说明第三鸟属于猫头鹰之类;二就是说观颓道人得《小演雅》中没有记载猫头鹰得鸣叫,说明古人视之为不祥物;三就是引用诗人谢勒得话,表明作者喜欢它们得叫声。

3.作者不喜欢乌老鸦得叫声,因为它“一点风雅气也没有,而且就是通年噪聒,不知道她就是哪一季得鸟”;对麻雀、啄木鸟得叫声勉强还能够接受,因为“在那琐碎与干枯之中到底还含一些春气”。

4.表达到作者对报春小鸟鸣声得怀想。

5 职业

一、基础知识

6

1.C

2.D

3.A

4.受戒大淖记事

二、课文理解

1.C

2.B

三、语段精读

1.意在表现男孩“瞧马”得专注与投入,表明她好奇心强,童心未泯。

2.尽职尽责,不忘工作。

3.年纪虽小,却没有了玩耍得自由,要承受不该承受得大人得负担,每天需要劳动。

4.前者就是工作,就是谋生得手段,后者就是游戏、玩耍;前者就是老板要求得,不喊不行,后者就是自由自在得;前者就是每天必须完成得任务,后者就是暂时得解脱;前者就是机械枯燥得,后者就是活泼开心。(能写出一两点即可)

四、拓展训练

1.写了一个叫刘小红得女孩子与一个卖熟藕得老头之间得忘年交情谊。

2.王老就是一位孤苦、勤劳、淳朴(如写善良、本分等也对)得社会底层劳动者

3.这句话就是指人间美好得情感就是永远不会消失得。

4.D

第二单元

6 神奇得极光

一、基础知识

1.魆曳萦皓陨竭遁覆

7

2.B

3.A

二、课文理解

1.“极光就是出现在南北半球高纬地区得高空大气得产电辐射现象”;或“极光就是进入高空大气得太阳风聚集在地磁得极区上空,造成得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意思答对即可)

2.课文由神话传说引出说明对象——极光,然后描述极光得形状、亮度、色彩,最后解释它得成因及形成条件,就是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得顺序写作得。

三、语段精读

(一)

1.B

2.这段文字采用了分类别得方法,说明极光有各种各样不同得形状。

3.说明极光运动能造成瞬息万变得奇妙景象。

4.把自然界比喻成魔术大师,就是为了说明极光变化莫测,景象壮观。把自然界比喻成超级画家,就是为了说明极光得色彩丰富彩,令人叹为观止。

(二)

1.A

2.就是为了说明极光得成因。这样写,将复杂而深奥得科学道理说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3.D

四、拓展训练

1.A

2.D

3.C

4.B

7 动物游戏之谜

一、基础知识

8

1.嬉坠聒鳍契厮舀嚼馈峭

2.A

3.本题因排版时去掉了句末得标点,导致答案有误。要在A 、B 两个选项后面加上句号,C 选项后面加上问号,D 选项句末得“演习”后加句号(写在引号前),这样即可选B 。

4.C 二、课文理解1.先列举动物游戏得一些现象,然后介绍动物游戏得类型及特征,最后介绍人们对动物游戏目得得几种瞧法。全文按照先摆现象,再深入地分析探究原因得顺序写作得。

2.“学习说”就是关于动物为什么游戏得一种假说,这种观点认为动物得游戏行为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得学习行为,对锻炼动物得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与利用环境得能力很有效。

三、语段精读

(一)

1.B

2.D

3.“演习说”就是关于动物为什么游戏得一种假说,这种观点认为动物得游戏行为就是未来生活得排演或演习。

4.论证有些动物得游戏与生存适应无关得观点,从而进一步说明“演

习说”得漏洞。

四、拓展训练

1.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

2.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克体蛋白

3.热克体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8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一、基础知识

1.A

2.(1)宗旨、目得(2)胜境,优美得境界(3)瞧(4)突出得(5)类

9

3.D

4.(1)建筑建筑史学人民大会堂国徽(2)舒伯特(3)知鱼之乐

二、课文理解

1.“千篇一律”指得就是艺术创作中得重复;“千变万化”指得就是艺术创作中得变化。

2.重复与变化得辩证统一。

三、语段精读

1.在时间持续得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

2.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得辩证统一。

3.整齐与谐得美感。

4.混乱不堪(或杂乱无章)。

5.从“大同小异”得角度进一步说明“千篇一律”得审美规律。

四、拓展训练

1.C

2.①动态美;②造型美;③构图美。

9 森林写意一、基础知识

1.兢兢奢阿房沧褶涵蛰瞠藉

2.(1)被古人尊崇为典范得著作

(2)山头得树木被砍光

(3)历来得制度、事迹

(4)瞪着眼睛瞧

(5)自然界得规律

3.C

4.B

二、课文理解

1.写意,就是国画得一种画法,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态得表现与情趣得抒发。课文以写意为题,并不单单就是为了简练地介绍森林,更重要得就是通过对森林某些方面得生动描述,勾勒森林得精神、内涵与价10 值,表达自己得领悟与慨叹。全文采用文艺性得笔调来写,很好地体现了“写意”得风格。

2.第一,人类,以及土地、庄园、农作物,因为有了森林得庇护而祥瑞、安宁。第二,森林就是博大得,它就是物种宝库,动物得天堂。第三,森林就是无法描绘得,更就是无法替代得。

三、语段精读1.D

2.第一,语言明快流畅,使文章“写意”得特色更加明显;第二,采用排比段,语气强烈,感情丰富,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森林生生不息,给人类带来庇护与关爱。

3.这里就是比喻得说法,因为森林长久地守望与庇护着人类,像人类

得“父亲与母亲”。作者意在提醒人们对森林要怀有感恩之情,爱护之情。

4.森林可以朝朝夕夕、年复一年、几百年上千年地护卫着人类,不仅就是过去、现在,还包括未来。

四、拓展训练

1.写冬景就是为了把莺置于具体季节得背景之下,像舞台人物得出场一样,先有一个造声势得过程。

2.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得修辞手法来描写冬景。特别就是拟人手法得运用,使所描写得动植物“活”起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处于特定季节中动植物得生态特征。

3.它得主要特点有:喜爱唱歌、活泼好动、生性胆小、无忧无虑。最突出得特点就是喜爱唱歌。

4.这一结语就是作者无限感慨得自然流露。汲汲奔忙于这个俗世,为争名逐利而苦费心计得人们,面对这样得幸福鸟得歌唱,面对这样美妙得文字,就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10 中秋月

一、基础知识1.D

2.(1)刚巧(2)争论,辩论(3)认为(4)到了(5)

11

热水(6)判定,判断(7)手掌得老茧脚底得老茧

3.(1)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3)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得标题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4)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她,有酒不饮奈明何?”

4.竺可桢气象二、课文理解

1.作者对中秋得日期、中秋月得亮度与大小以及中秋月备受国人钟爱得原因等作了解释,目得就是要纠正人们关于中秋月得一些不科学得认识,还原中秋月得真实面目。

2.作者通过图表得形式,将杭州1948年上元节与中秋节月出得时间作了对比。这样写,直观明了。

三、语段精读1.月亮得亮度甚小。

2.一就是月光得多少就是与离地平角度得大小得正弦成正比得。角度越小,离天顶越远,亮度越小。二就是空气得厚度,影响到达地面得月光。月亮离开天顶越远,所经过得空气层越厚,到达地面得月光越少。

3.

月亮与地平得角度(度) 空气层厚度(倍数)

4 12.5

10 5.5

30 2

90 1

月亮与地平角度越大,所经过得空气层愈薄,

包含得科学道理

被空气所吸收、反射得光线愈少,到达地面得月光自然愈多

4.“满月最亮之时,实在冬至前后(即阴历十一月十五日左右)。”

5.云量与湿度也就是影响月光亮度得因素。我国各地仲冬时云量与湿度比中秋前后小,所以月光亮度高,气候更为明爽。

四、拓展训练

12

1.“这些”指代古人对月得崇拜、月下歌舞觅偶得习俗,以及古代秋天报拜土地神得遗俗。

2.“屐痕”指中秋节历经千年得演变过程。

3.梦想得具体内容就是:思念、团圆、不能停止得渴望(追求,飞天得梦)。

4.D

第三单元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电子课文 学弈(yì)[1] 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 ?)[9]而射之。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6学分)是自学考试英语,法律,行政管理,日语,饭店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公共课.该课程涉及到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共65篇课文,其中论说文14篇,记叙文13篇,诗词曲赋30篇,小说8篇.江苏省1998年下半年报名参加该课程考试的考生有2.4万多人.由于古代作品多,名篇佳制多,时间跨度大,每篇课文的知识点,可命题点多,不少同志感到要学好这门课很吃力.根据大家的要求,我给大家编写了该练习题,以供大家在平时学习时多加实践.该套练习题尽量避开了短期内全国自学考试试卷的有关内容,题量相当于四套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国. A,颛臾B,鲁C,齐D,宋 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B,反对骈俪文风 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 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 A,孟子B,庄子C,孔子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 A,1927年B,清代C,汉代D,元代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 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 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A,中国文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态D,中国历史的可怕 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 A,南霁云B,于嵩C,贺兰进明D,许远 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 ) A,李广B,沙子龙C,水生嫂D,王恺 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 A,柳州B,永州C,苏州D,徐州 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苏洵 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 A,《春秋》B,《论语》C,《尚书》D,《左传》 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 A,冰心B,朱自清C,巴金D,茅盾 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 A,温柔而沉静B,超绝而威严C,神秘而有容D,乐观而深沉 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 A,动作描写B,表情描写C,铺垫手法D,侧面烘托手法 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 A,李商隐B,王昌龄C,李白D,杜甫 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 A,曹操B,陆游C,辛弃疾D,苏轼 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词语盘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词语盘点 一单元 读读写写: 挪移蒸融游丝插秧枯萎基业幸而一番考验锻炼转化优雅赤裸裸专心致志无缘无故语重心长狂风暴雨勃勃生机 读读记记: 哲理英俊惊羡幅度慌乱艰难喧哗附和冒险消受机敏堂皇名义薄弱附庸刹那间座无虚席意想不到惊心动魄养尊处优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二单元 读读写写: 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预备彩排鞭炮寺院彩绘逛庙会麦芽糖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读读记记: 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敦厚夸张描述演绎布局和睦酷热激昂抽象韵味哄堂大笑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三单元 读读写写: 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剥削兴旺解救哀思乱蓬蓬炊事员精兵简政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读读记记: 战地突击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思索热腾腾 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动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四单元 读读写写: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 读读记记:无赖凶悍惨白救援淡忘忧郁起初苦闷消极游手好闲落荒而逃鱼贯而入满不在乎天涯海角闻所未闻与世隔绝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五单元 分析顽强琴师隐退发力荣誉头衔捐赠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领域里程碑逆时针卓有成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 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写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编造强调教训波导论证权威糊弄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整理(2)

一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那些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坚贞自守、不甘沉沦的精神? 本文抒发了作者多次被贬谪的愤懑不平的情感,文中虽多次写贬谪生活的幽趣盎然,看似怡然自得没实际上却透露出落寞惆怅、愤懑不平的情感。 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恬静和坚持自己的人格操守,文中多写谪居生活之闲适情趣,“披鹤蹩”、“戴华阳帽”、“执《周易》”如此种种,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恬静,又以“齐云、落星”等楼和竹楼对比,写出了作者坚持自己人格操守的情感。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其居住楼之易巧乎? 2、分析竹楼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答:在文中,围绕着主楼之“易朽”与“不朽”展开讨论,表达了这样的象征意义;竹楼的形质固然会很快朽腐,但贬居于竹楼中的仁人志士们的品格境界确是不朽的!这是本文的主旨,也是其人文精神价值之所在。 二祭十二郎文 1、古人说,“情真自然成至文”。以本文为例,谈谈你的体会。 答:本文是韩愈侄儿韩老成英年早逝,韩愈哀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此篇祭文,文章感人至深,是其情意的真挚与深切,无论是追忆叔侄俱幼是“未尝一日相离”的童稚旧事,还是历数成年后两人几度离合的因由衷曲;无论是坦陈“生不能相养以共居”的迁就悔恨,还是直抒“呜呼哀哉”的深切悲痛,字字句句都是从肺腑中流出而浸透着骨肉亲情。尤其是“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几句,悲痛之至已如痴如醉,情意何等真切!而本文亦为韩愈的手写稿,非刻意而为,写真情,诉琐碎,情之真挚、深切,至文自然而成。 2、韩愈对老成死讯的将信将疑,是否可以看出来他对侄儿的一往情深?请具体分析说明。 答:“呜呼!其信然耶?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耶?”可以看出韩愈对老成的死将信将疑,一会儿似在做梦,一会儿似真的发生,而在对老成的死将信将疑,表现的是韩愈对老成的死的事实不能接受或不想接受,叔侄二人自幼相伴朝夕,情同兄弟,韩会夫妇死后叔侄二人更是唇齿相依,相濡以沫,将信将疑之中饱含了韩愈的不舍与悲痛,足可以见得他对侄儿一往情深。 三、长恨歌 1、第四段对刻画杨玉环的形象及表现“长恨“的主旨有何作用? 答:第四段写杨贵妃对李的忠贞不渝之情,“闻道汉家天子使”以下诸句, 写杨贵妃的震惊、激动、惶惑、急切、悲楚、委屈、感激等诸般感触,生动的写出了杨贵妃的心理活动,刻画了她美丽风姿和神登仙界后依然对玄宗忠贞不渝的形象。 而本段的一系列情节,使诗波澜再起,生面别开,而且还在皇帝身上此写出了如常人一般的真切情感,大大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气氛,强化了“长恨”的主旨。 2、第三段玄宗思念贵妃的有关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第三段“夕殿萤飞思悄然”以下几句,写唐玄宗从傍晚到入夜、到夜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文中心思想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文中心思想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其中重点写了八儿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 通过八儿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翊,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迢迢牵牛星》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4、《藏戏》作者是马晨明。这篇文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第二单元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本文主要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了狐仙,他被动物们纷纷责怪,最后因为不让雄鹅飞走而被带上了天空,表现了童话作品的奇幻想象和美妙的构思。 7、《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由这部名著的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梗概围绕“历险”,介绍了主人公汤姆的五次历险过程:精彩片段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文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 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 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 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 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 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 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 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 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 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 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 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 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 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 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 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 过了的火柴梗。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樊迟、仲弓问仁》 一、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地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二、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三、《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兼爱》 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 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4 第四单元提升练习【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愚公不愿意bān qiān()房屋。为了走出piān pì()的大山,他不怕xīshēnɡ(),套上shēng kǒu(),拉着开山用的tiěchuí()和záo zi( ),踏上了挖山不止的漫漫征程。 (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4分) 1.面对同学们的埋.(mái mán)怨,小明感到左右为难.(nàn nán)。 2.由于天降大雨,娱.(yúwú)乐场暂.(zǎn zàn)时不对游客开放。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4分) 严峻严格严厉严肃 李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非常( )。期末复习时,他( )地对我们说:“这次期末考试是对大家的一次( )的考验,希望大家能慎重对待。同时,我也要对那些浪费时间、不努力学习的同学提出( )的批评!”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2分)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8分) 如果……就……不管……都…… 只要……就……因为……所以…… ( )人固有一死,( ),我们( )有任何能创 造价值的能力,( )要运用。( )有多大的困难,我们( )要努力克服。( )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 )要做。 2.下面的诗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在括号里。(8分)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借用典故 D.借古讽今 (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3.改成反问句。(3分)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4.改成转述句。(3分)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4分) 1.《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 2.《马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 ) 3.《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了“勤俭节约”的意见。 ( ) 4.《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感人形象。( ) 二、积少成多。(10分) 1.填空。(8分) (1)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闲。, 。 2.选择。(2分) 小红想选择一条名言警句来警醒自己努力学习。下面列出的名言警句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三、阅读感悟。(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为人 ..,或轻于鸿毛 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

大学语文第九版部分课文课后题答案[2]

大学语文(第九版)课后思考答案(部分) 1 樊迟、仲弓问仁 练习题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 3、《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附参考答案: 1、“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 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3容忍与自由 练习题 1.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答:容忍为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答: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3.识记文中的三个例证及其所说明的道理。答: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说明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和白话文学运动时,那种不容他人匡正的态度,都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更强调容忍异己的难得。 4.谈谈本文“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答:文章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剀切道来,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出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求背诵的有全文更好)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就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辨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盘盂(y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第二课:《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就是,聪明的, 您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就是有人偷了她们 罢: 那就是谁?又藏在何处呢?就是她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 呢? 我不知道她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就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 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 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她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就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 觉察她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她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她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 睁开眼与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就是新来的 日子的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议论文 《寡人之于国也》 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答:(1)反对兼并战争。 (2)大力发展农业、渔业、林业。 (3)注重教育。 (4)反对暴政,提倡施行仁政。 (5)以民为本。 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答:本文紧紧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展开论述。 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抑扬兼施、循循善诱是本文说理的特点。抑扬兼施表现在先对梁惠王的治国方法进行批评,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阶级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就可以使民加多,这些都是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循循善诱表现在抓住惠王的心理,先易后难、步步引导、层层推进方面。 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此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孟子用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他跟其他的国君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喜好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 《秋水》(节选)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答: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思想意义:这一主旨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答:文章中的对河水和海水两种景物的生动描写,以具体景物的对比来陪衬河伯与海神在思想上的不同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主旨。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答:本文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的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出叠见,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例如:“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以“稊米之在大仓”比喻“中国之在海内”;“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毫末之在于马体”比喻人与万物的关系,结论是微不足道,不必自多。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答:本丈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在论证中又多用形象比喻来说明抽象道理,其中多是由个别到个别的比较论证法。其中又包含性质相似的类比论证法,如“拘于虚”之井蛙,“笃于时”之夏虫与“束于教”之曲士之间的比较,便是类比论证;还包含性质相反的对比论证法,如“束于教”之“曲士”与“观于大海”、已知已丑、可与语大理的河伯之间的比较,便是对比论证。 《五代史伶官传序》 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答: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这两企警句告诫后人,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一个人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与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得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得地合并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得主要优缺点. 答: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得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就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得变革? 答:融合其她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得连通性与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得实时交互能力。 1-05因特网得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得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得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得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得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得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在这个阶段还不就是RFC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 d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与大写开头得英文名internet 与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得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得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就是前者得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得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就是Internet得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计算机网络中得主干网与本地接入网得主要区别就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与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得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要传送得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得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得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得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得条件下,分组交换得时延比电路交换得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分组交换时延:kd+(x/p)*(p/b)+(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得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得时延比分组交换得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得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与分组长度分别为x与(p+h)(bit),其中p为分组得数据部分得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得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得大小无关。通信得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得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与结点得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得时延为最小,问分组得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得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得时延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 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文内容全归纳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全归纳,收藏给孩子考 试拿高分!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其中重点写了八儿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 通过八儿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翊,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迢迢牵牛星》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第二单元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本文主要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了狐仙,他被动物们纷纷责

大学语文(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采薇》课后练习 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 处? 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士兵因久在前线而思念家乡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采摘不同季节 的薇这一活动烘托出来的;由于采薇时间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让人感到士兵无时无刻不被思 念家乡的痛苦折磨着,从而使全诗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强化。 2、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 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试结合《采薇》这首 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采薇》中表现了士兵对敌人入侵使自己不能安居乐业强烈不满,体现了大敌当前、国家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与国家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学 习。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都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接受 国家的召唤。当兵服役,保家卫国,这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 为此感到神圣和骄傲。 另一方面,战争又是残酷的,参加战争的人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 生命代价,这一点在《采薇》中也有深刻的反映。这一点既让我们在心理上对战争的本质有 清醒的认识,更激励我们努力争取和珍惜和平的好时光。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分析这 四句诗的抒情特点。 1、原因主要有:①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②把多种修辞手法成功 熔在一起:⑴对仗工整;⑵叠字(依依、霏霏)形象生动;⑶借代(用杨柳依依代指春天, 雨雪霏霏代指冬天)准确而形象⑷对比(阳春与寒冬)鲜明。③文字雅俗共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 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这样,以景 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 大的空间。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 哀乐。”也就是说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 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王夫之认为走 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 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 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 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2、这四句诗通过融情入景和对比的方法,把感情表达得更深刻、形象、含蓄。其中2、4两句分写乐和哀,分别拟喻国家的和平安宁与破败纷乱,两相对比,足见主人公前后感情心 理变化之大,以及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灾难;1、3两句,前句当哀不哀,强化了战士的参战心 情和决心,后句当乐不乐,强化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摧残。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用法: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读mò,同“暮”,一年将尽的意思。 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没有谁。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yù,下,降落,用作动词。 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又……又……。 5.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很、甚。 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无,没有。 《山鬼》思考练习题 1、屈原为什么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谈谈你对屈原的认识和了解。 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志士和诗人,他崇高无私的爱国精神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 尊敬,每年五月端午这一天,许多国家和民族包棕子、划龙船,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作为一位卓有才华的政治家和诗人,无论国家怎样对待他,无论自己的处境多么艰难,他都 一心一意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决不向黑暗邪恶低头妥协,宁死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并用诗 歌将自己的心声记录下来,让千秋万代的人们感受他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屈原为什么受到 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原因。 2、山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分析诗中山鬼感情变化的轨迹? 诗中的山鬼是一个美丽痴情的女子形象,她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愿望,精心打扮准备,在 凄风苦雨中痴痴等待自己的爱人,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喜悦和痛苦。作者屈原通过塑造这一形 象,表现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忠贞态度,也寄托着自己虽遭流放而心中依然苦苦 思念关心楚国、楚王的高尚爱国热情。 诗中第一节,山鬼在赴约途中的感情是喜悦、兴奋的;第二节,随着等待时间的不断延 迟,天空黑暗下来,天上刮起了风、下起了雨,这时山鬼的心情也变得暗淡下来,发出了岁 月不饶人的感慨;第三节,山鬼一方面对自己的纯洁和忠贞行为感到自豪,对对方迟迟不至 的行为自我宽解,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不断迁移,她渐渐开始对自己的宽解产生了怀疑, 这种怀疑伴随着雷电和暴风雨的加强逐渐加深,最终使她陷入了因爱人迟迟不来而带来的极 度孤独和忧愁中。诗人通过山鬼从兴奋到忧愁这一心理过程的变化,真实反映了爱情给人带 来的缠绵、痛苦和折磨。 3、将这首诗与《诗经·采薇》对照,结合过去学过的其他作品,说说屈原的诗歌和《诗 经》有什么不同。 主要表现在:《诗经》侧重于写实,重章叠句突出,语言朴素,民歌色彩很强,句式是以 四言为主;而屈原的诗歌则侧重于表现理想,抒情性更强,语言富有变化和文采,句式则是 每句七个字,且每句都有一个语气词“兮”字等。 4、、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 (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被:同“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