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斗拱的构造

斗拱的构造

斗拱的构造
斗拱的构造

建筑史的解释: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说明

(一)本章包括:一斗三升、一斗二升麻叶斗拱制作、安装,昂翘斗拱制作、安装,平座斗拱制作、安装,溜金斗拱制作、安装,品字斗拱制作、安装,牌楼斗拱制作、安装及其它斗拱制作、安装等7 节共60 个子目。

(二)各种斗拱除牌楼斗拱外,斗口均以二寸五分(8cm )为准;牌楼斗拱以一寸六分

(5 .12cm )为准。如设计斗口尺寸与定额规定不同时,按下表调整。

(三)各种斗拱制作、安装均包括附件。

其中:

1 .昂翘、平座斗拱外拽附件包括正心枋、外拽枋、挑檐枋及外拽斜盖斗板;里拽附件包括里拽枋、井口枋及里拽斜盖斗板、垫拱板。其中昂翘斗拱里拽不论使用单材拱、麻叶拱、三幅云拱定额均不调整。

2 .品字斗拱附件包括正心枋、拽枋、井口枋及垫拱板。

3 .牌楼斗拱附件包括正心枋、拽枋、挑檐枋、斜盖斗板。

4 .垫拱板锼雕金钱眼、牌楼斗拱雕做如意昂嘴及斗拱的各层安装,定额是综合编制的,执行时不得调整。

(四)各种斗拱角科带枋的分部件,以科中为界,外拽的工料包括在角科斗拱之内。(五)昂翘、品字斗拱室内无天花的按以下调整。

1 .昂翘斗拱人工乘0.974 系数,材料乘0.870 系数。

2 .品字斗拱人工乘0.928 系数,材料乘0.520 系数。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各种斗拱以攒计算。

(二)斗拱保护网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第4楼sxj20289558 发表回复于2008-9-29 11:35:00

顺便看看宋式斗拱与清式斗拱的区别联系:

宋式形制和构造

《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组斗拱的大斗,称栌斗。栌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线的上边。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拱左右向的称泥道拱。华拱可挑出一至五层,每挑一层称一跳;挑向室外的称外跳,挑向室内的称里跳。同华拱成正交的拱称横拱,除泥道拱外,最外一跳华拱头上的横拱称令拱用以承托外檐的拱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的算拱方。在柱心泥道拱和外跳令拱之间各跳跳头(即华拱头)上的横拱都称瓜子拱。瓜子拱、泥道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层横拱,称慢拱瓜子拱、慢拱上的方木称罗汉方;宋式斗拱中向外挑出的构件除华拱外,还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体平行于屋面,昂尾压在梁下或椽(即檩)下。上昂自斗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拱高度的条件下增加挑出长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长度的条件下增加斗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层拱间用斗垫托、固定斗位于拱的中心、两端或拱与昂等相交处。华拱头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横拱中心的叫齐心斗,两端的叫散斗。斗拱以榫卯结合,出跳拱昂的卯口开在下方受压区,横拱的卯口开在上方。拱上的斗用木销钉与拱结合,斜置的昂则用昂栓穿透到下层的拱中进行固定。

宋式补间铺作斗拱构造示意

宋《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规定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均以“分”为基本模数(见材份)。这个基本模数同斗拱就有关系。所谓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拱的断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斗拱本身各个分件的断面大小、长短比例也是用“分”来度量的。比如单材拱断面高15“分”,宽10“分”;足材拱高21“分”,宽仍为10“分”。足材拱高度多出的6“分”恰为上下拱之间由斗垫托而出现的空隙的高度──一拱(6“分”)。泥道拱上有慢拱时两拱之间空隙里通常用称为暗拱的木条进行填充它的断面被规定为高6“分”宽4“分”。又如,第一跳华拱长60“分”由此确定了华拱出跳最长为30“分”;泥道拱、瓜子拱长62“分”;令拱长72“分”;慢拱长92“分”。宋式斗拱中每挑出一层为一跳,每增高一层为一铺。斗拱的大小等级就是以出跳数和铺数多寡来排定次序的。宋《营造法式》“总铺作次序”条规定:“出一跳谓之四铺作,出两跳谓

之五铺作,出三跳谓之六铺作,出四跳谓之七铺作,出五跳谓之八铺作”,由此可以知道每朵斗拱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即n(铺作数)=x(出跳数)+3(常数项)。关于常数项3有多种解释。一种是:栌斗、耍头和衬方头;一种是栌斗,最上一跳跳头上的令拱和令拱上的拱檐方或算拱方;一种是柱列中线上的方木泥道拱(单拱造时用栌斗)、慢拱(单拱造时用令拱)和罗汉方。斗拱组合中有慢拱的称重拱没有慢拱的则称单拱;跳头上有横拱的那一跳称计心没有横拱的那一跳称偷心。此外,还有两种不出跳的,一种叫“单斗支替”,是在栌斗上加替木以承下平拱;一种叫“把头绞项作”,是栌斗上用泥道拱承托下平拱,用于柱头上,梁与泥道拱相交出头。还有一种最简单的出一跳斗拱,称“斗拱跳”,是梁与泥道拱交叉后出跳做为华拱,直接承托拱檐方。它虽出一跳,但铺叠不足四层,所以有一种意见认为跳和铺的关系并不总是跳数加3为铺数;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它不足四铺,不典型,所以被排除在“总铺作次序”之外。

清式形制和构造

从宋式演变而来,但名称、构造和在构架中所起作用都有变化。清式每一组斗拱称一攒,每个瓜拱上都用万拱,如宋式全计心造。瓜拱和万拱又依所在位置冠以正心或里、外拽的称谓。如用在正心瓜拱上的万拱称正心万拱;用于斗拱前边(或室外)的称外拽瓜拱、外拱万拱;用于斗拱后边(或室内)的称里拽瓜拱、里拽万拱。万拱上的枋子,也依所在位置称正心或里、外拽枋。清式小斗除表列名称外,用于正心相当宋式散斗的不叫三才而称槽升子。昂在清式里仍称昂,但只是把翘头刻成下折的昂嘴形式,不再是斜亘内外的构件。清式斗拱每出一跳称一拽架,最多也可挑出五拽架。清式有斗拱的建筑改以平身科斗口的宽度为权衡构件比例的基本模数,挑出的翘、昂和正心枋,内外拽枋均高2斗口,相当于宋式的足材,每一拽架为3斗口。每两攒斗拱间的最小间距称攒挡,为11斗口,建筑面阔即以攒数而定,明间一般平身科六攒,加两边柱头科各半攒。斗拱形制以踩数计。踩数指斗拱组中横拱的道数。清式斗拱每拽架都有横拱,故每攒斗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上的一道正心拱枋,即每攒的踩数。清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踩几翘几昂(但以“单”、“重”表示一、二)。最简单的斗拱是不出踩的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交麻叶,最多为五拽架的十一踩重翘三昂,但实际上,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的正门午门,正殿太和殿的上檐斗拱也只用到九踩单翘三昂。清式斗拱中还有一种“镏金斗拱”,用于外檐或重檐建筑下檐的平身科,前面有昂,后尾为斜起长一步架的秤杆。它是由宋式下昂演变来的,秤杆即昂身,但外檐部分改为平置的昂头和蚂蚱头,整个构件做成曲折形,构造不如宋式合理。

古代斗拱的特征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古建筑斗拱的特征探析 [摘要]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民族风格。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的连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斗拱;古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语言 一、何谓“斗拱” 1·“斗” 斗和升本来原本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十升为一斗。建筑斗拱的定制三升为一斗,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也称大斗。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1]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斗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2·“拱” 在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

曲折线混合形的。拱依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 3·昂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4·斗拱 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斗拱在《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后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身科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斗拱。在外檐平房上的有的称为品字科斗拱,与内外檐构架相关联的为溜金斗拱。内檐斗拱除溜金花台科之外,还有位于梁架之间的隔架科斗拱与品字科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支撑构件,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在现有的一些大型而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 二、斗拱的功能 1·承上启下,传递荷载 斗拱一方面对屋的承载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椽的有机结合。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

斗拱制作 1 工艺流程 确定分件尺寸及做法放大样制作样板加工规格料依样板划线分件制作试装摆验捆绑存放成品运输制定整体安装顺序安装位臵抄平找方定位裁销拉线安装 2 操作工艺 2.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分件的尺寸及做法,如无明确要求,按明式做法确定。 2.2 确定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方案斗拱(铺作)中升、斗类及横向拱类构件尺寸、做法均为设计图纸中所标的尺寸,按明代铺作的做法施工。 2.3 放大样 2.3.1 根据设计图纸及传统明代做法尺寸、在木板上按1:1足尺画出斗拱各构件的侧立面及各类拱子的正立面图,画出刻口、袖卯的平面详图并详细标注细部尺寸,角科斗拱需画出每层平面,以详细标明角科各构件的位臵、尺寸、叠合关系及头、尾两端的组合。 2.3.2 画好后的大样,应随时遮盖,妥善保管,不得毁损。以备在制安施工时随时对照检验。 2.3.3 大样画好后,应及时清相关技术负责人员检查验收。 2.4 制作样板

2.4.1 用三合板、五合板依照大样把斗拱各构件的外形套画出来,制作成型并依画线要求刻出口子。 2.4.2 在样板上写明构件名称、尺寸、数量。 2.4.3 制作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 2.5 加工规格料 2.5.1 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加工规格木料。配料要求平直方正、尺寸准确,各种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5.2 各类规格料的加工其数量及长短应留出适当余量。 2.5.3 加工好的规格料要求分类码放待用。 2.6 依样板画线 2.6.1 样板贴附于规格料大面,用画签沿样板外轮廓在规格料上准确画线,随后用方尺将线过到规格料的另一面,同样随样板准确画出外轮廓线。 2.6.2 画线宜使用墨线,用方尺过线必须将方尺尺墩贴附于规格料两个平直方正的“好面”,以保证线头交圈,榫卯相交的线,应交错出头,以备查验。 2.6.3 画好线的构件分类码放,不得混杂存放。 2.7 分件制作 2.7.1 平凿依线剔凿销子卯眼,卯眼垂直方正,深浅一致。 2.7.2 曲折面锯解加工后必须用净铇净光,加工面直顺方正,平滑光洁。 2.7.3 异性曲线部分的加工必须保证加工面曲线和缓圆润,

柱头科的做法1(共一篇) 咱们这次开始讲柱头科,之所以叫柱头科,因为他的下面有檐柱,说起柱头科就不得不从开始说起,先说檐柱吧!尺寸表中的记载,有大式和小式两种,大式高60,经6斗口收分1/1000)小式为高4/5面阔或11经,经1/11高。先说一下收分,在清朝的柱子并不是一个圆柱,而是有点像梭子的形状,而且放的时候也不是垂直放的,这个说起来就麻烦了,以后讲柱子的时候详细讲,小式的尺寸就更罗嗦了,这里暂且以大式的圆柱为例,虽然为圆,但 是在顶端,要做卯口,将来和额枋连接,额枋就是搭在檐柱上的,额枋的端头互做榫卯用来 连接,如图所示,连接之

后架在檐柱的卯口里,如图所示,然后上面的平板枋在上面,在往上就是坐斗了,理解这里的构造了吧!不难吧!

这里的坐斗和平身科的有点不同,中间的凹口宽度为2斗口,因为它承受了更大的重量,所以不得不做大点,为了安全吗,我在这里就以单翘单昂为例来讲一下柱头科,同时和平身科做对比,在往上就该放正心瓜栱了,这里的正心瓜栱和平身科的一样,就是中间的凹口变成了2斗口,其余的尺寸不变,在加上槽升子,这就完成了第一步,然后开始放翘了,这里翘

的宽度为2斗, 不解释,翘上面还是放十八斗,这里的十八斗的宽度为翘昂的头宽加0.8,明白了吗?它是变化的,不变的是在翘或者昂的两侧出来0.4,如图,这里十八斗有的地方也叫筒子十八斗, 继续往上放就应该是正心万栱了吧!!正心万栱的尺寸基本不变,中间凹口的宽度为3斗,所以十八斗的尺寸为3.8斗,懂不?然后就是昂了。昂的尺寸还是一样,宽度变成了3斗宽,同时单才瓜栱的凹口也是3斗了,懂不,这个应该好理解,三才子的槽升子的尺寸都不变的,还是直接

曹操古建教你如何制作安装斗拱 一、斗拱制作要点: 1、斗拱纵横构建十字搭交节点部分都要刻十字卯口,按山面压檐面原则扣搭相交。角科斗拱三交构件的节点卯口,也可按单体建筑的面宽进深方位,采用斜构件压纵横构件,纵横构件按进深面宽的原则扣搭相交。斗拱纵横构件十字相交。卯口处都应有包掩(俗称“袖”)包掩尺寸为0.1斗口。 2、斗拱各层构件水平迭落时,须凭暗销固定。每两层构件迭合,至少有两个固定的暗销。 3、坐斗,十八斗、三才升等件与其他构件迭落时,也要凭暗销固定。每个斗(或升)栽销子一个。 二、斗拱制作: 1、首先要放实样、套样板。放实样是按设计尺寸在三合板上画出1:1足尺寸大样,然后分别将坐斗、翘、昂、耍头,撑头木及桁碗、瓜、万、厢拱、十八斗、三才升等,逐个套出样板,作为斗拱单件画线制作的依据。 2、按样板在加工好的规格料上画线并进行制作。样板要忠实反映每个构件构件的每个部位,榫卯的尺寸、形状、大小、深浅,以保证成批制作出来的构件能顺利地、严实地按构造要求组装在一起。

3、斗拱按样板画好线以后,即可进行制作,制作必须严格按线,锯解剔凿都不能走线。卯口内避要求平整方正,以保顺利地进行安装。大冶市是全国有名的古建之乡,而曹操古建是大冶有名的斗拱制作商。 三、斗拱的安装 1、为保证斗拱组装顺利,在正式安装之前要进行“草验”即:试装。如果榫卯结合不严,要进行修理,使之符合榫卯结合的质量要求。 2、试装好的斗拱要一攒一攒地打上记号,用绳临时捆起来,防止其他斗拱混杂。 3、正式安装时,将组装好的斗拱成攒地抵运安装现场,摆在对应位置。各间的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斗拱都运齐之后,即可进行安装。 4、斗拱安装,要以幢号为单位,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斗拱一起逐层进行。先安装第一层大斗,以及与大斗有关的垫拱板,然后再按照山面压檐面的构件组合规律逐层安装。安装时注意,草验过的斗拱拆开后要按原来的组合顺序重新组装,不要调换构件的位置。 5、安装斗拱每层都要挂线,保证各攒、各层构件平、齐,有毛病的要及时进行修理。正心枋、内外拽枋、斜斗板、盖斗板等构件要同斗拱其他构件一起安装,安装到耍头一层时,柱头科要安装桃尖梁。 6、斗拱安装,要保证翘、昂、耍头出入平齐,高低一致,各层

图形详解斗拱七踩重昂柱头科 1 这回说七踩重昂斗拱的柱头科,上图是其在明、清式大木建筑中的位置实图,下面我就用我的虚拟模型进行图形分解。

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第一层,大斗。 大斗。清式斗拱中也叫坐斗,宋式称栌斗。它与平身科斗拱中的大斗相比,纵向山面开口宽了,为两斗口。(这主要是源于柱头是大木建筑中的主要支撑,与平身科斗拱不同的是,斗拱的纵向支撑件需逐渐加宽)大斗安放在平板枋的柱头之上。

第二层,在大斗的檐面,安放着正心瓜拱。这个正心瓜拱与平身科的相同,只是开口宽了,为1.6斗口。 在大斗的山面,安放着翘。与平身科相比,这个翘明显粗壮,它宽2斗口。在我们这攒斗拱中,您将看到山面件逐渐加宽的过程。

在正心瓜拱两端上加槽升子,在翘的两端上加筒子十八斗。槽升子与平身科斗拱个相同,筒子十八斗室平身科斗拱十八斗的加长型。十八斗源于宋式交互斗,槽升子源于宋式齐心斗。 第三层檐面并列着三个拱件,中间是正心万拱,两边是单才瓜拱。柱头科的正心万拱、单才瓜拱与平身科的两个同名拱件的区别就是加宽了中间的开口,其它相同。 第三层的山面安放头昂。宽2.7斗。图中的昂怎么看着有点别扭?先别装上。噢,对了,在写这篇博文时,我在开头贴了故宫午门柱头斗拱的照片作为开篇图片。对比一看,我当初用清式规矩做的模型从外形上,差别较大,所以又重新考察勘定,费了几天的工夫,重做了

明式的昂嘴,以合图象之形,以示图形详解之义。下图为明式式样。 这层正心万拱两边装槽升子,单才瓜拱两边装三才升,头昂的前后装筒子十八斗。 第三层就到这 儿,接着该开始第四层了。由于是想到哪写到哪,我觉着不应该光说柱头科这一科斗拱。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书中说:“斗拱的英译是托架系统(Bracket System),到十分贴切。”在做模型时,我对此似曾有所领悟。所以想从第四层开始,先把和柱头科斗拱在同一层和相邻的平身科斗拱的联系一起共同展现,使朋友们看时能有自己的体会。 这一回就说到这吧,下回从第四层说起。

古建筑斗拱的特征探析 [摘要]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民族风格。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的连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斗拱;古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语言 一、何谓“斗拱” 1·“斗” 斗和升本来原本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十升为一斗。建筑斗拱的定制三升为一斗,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也称大斗。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1]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斗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2·“拱” 在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

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曲折线混合形的。拱依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 3·昂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4·斗拱 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斗拱在《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后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身科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斗拱。在外檐平房上的有的称为品字科斗拱,与内外檐构架相关联的为溜金斗拱。内檐斗拱除溜金花台科之外,还有位于梁架之间的隔架科斗拱与品字科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支撑构件,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在现有的一些大型而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 二、斗拱的功能 1·承上启下,传递荷载

2011·零九建筑学(1)班《中建史》实验 斗栱 活动介绍: 组织方:09建筑一班指导老师:林垚广老师范围:中国建筑史课程安排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理解,制作和学习时间:11.16---12.4 活动:通过模型制作加深对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斗栱”的理解和思考,并经由将上述对斗栱的理解转化为小设计作品的方式,建立历史与当下的关联。 小组工作流程:(理解和思考,应用和发展) 理解与思考: 我们对古建筑接触很小对古建筑的了解也不是非常的深切,在接到任务书时,小组一致在理解与思考的命题上表示摸不着头脑,脑子里连基本的斗拱知识都没有,谈何理解,更谈何思考?于是经过一小阵的讨论后,小组一致认为先回去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收集有关斗拱的自己认为重要的资料并自己有一个认识和思考。 资料: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於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栱。 斗是斗形木垫块,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於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当又一次小组聚头的时候,大家都有收 集资料,并有一定的认识,但就是难以对 斗拱深入思考,我们收集到的都只是斗拱 的构件名称,作用,发展过程等文字上的 没有太大意义的认识而已。小组讨论后都 认为:斗拱制作过程本身,斗拱材料(木 材)的亲身体验,斗拱小构件的作用,锚 接以及斗拱作为一个构件在整个建筑中发 挥到的作用等等都是我们需要去收获的, 于是我们觉得要想要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并 且深入思考斗拱,我们需要做一个斗拱, 一个真正的斗拱:

五踩平身科斗拱 斗拱: 斗栱是中国汉族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是在柱子上部、屋檐之下用若干方形小斗和若干弓形拱层纵横穿插的组合构建。斗栱既有结构上的作用,用以承托伸出的屋檐,将屋顶的重量直接或间接转移到木柱上;同时还具有装饰作用。斗栱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 斗拱的作用: 1)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 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2)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3)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4)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 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一、五彩平身科斗拱解释 1,平身科:宋《营造法式》称‘补间’,是指这攒斗拱在檐下的相对位置,安放在角上的叫角科,安放在柱子上面的叫柱头科,在角科与柱头科之间的斗拱叫平身科。上图,在大额枋、平板枋之上,左边是柱头科,右边是角科,中间的五攒斗拱是平身科,也正是我们要图解的七踩重昂平身科。

2,五踩:斗栱从檐柱中心开始,向内外两侧挑出,每挑出一步,称为一踩。每出一踩,即有一列栱枋相承。因此清式斗栱出踩之数,可直接从斗栱侧面有几列栱枋(含正心部分)得知。如下图中,檐柱中心为分界,向内外两侧挑出2步,加上中间的枋共计5踩。 1 2 3 4 5 3,拱挡板槽:链接拱眼壁板的槽。为垫栱板又称“风栱板”、“斗槽板”,宋称“栱眼壁板”,它是填补每攒斗栱之间空隙的遮挡板,它可以形成整个斗栱的整体性,起着将若干斗栱连接成整,增添美观,防止雀鸟进入的作用。红框内为拱挡板。

宋式形制和构造 《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组斗拱的大斗,称栌斗。栌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线的上边。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拱,左右向的称泥道拱。华拱可挑出一至五层,每挑一层称一跳;挑向室外的称外跳,挑向室内的称里跳。同华拱成正交的拱称横拱,除泥道拱外,最外一跳华拱头上的横拱称令拱,用以承托外檐的拱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的算拱方。在柱心泥道拱和外跳令拱之间各跳跳头(即华拱头)上的横拱,都称瓜子拱。瓜子拱、泥道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层横拱,称慢拱,瓜子拱、慢拱上的方木称罗汉方;宋式斗拱中向外挑出的构件除华拱外,还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体平行于屋面,昂尾压在梁下或椽(即檩)下。上昂自斗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拱高度的条件下增加挑出长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长度的条件下增加斗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层拱间用斗垫托、固定,斗位于拱的中心、两端或拱与昂等相交处。华拱头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横拱中心的叫齐心斗,两端的叫散斗。斗拱以榫卯结合,出跳拱昂的卯口开在下方受压区,横拱的卯口开在上方。拱上的斗用木销钉与拱结合,斜置的昂则用昂栓穿透到下层的拱中进行固定。 宋《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规定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均 以“分”为基本模数(见材份)。这个基本模数同斗拱就有关系。所谓 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拱的断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斗拱本 身各个分件的断面大小、长短比例,也是用“分”来度量的。比如, 单材拱断面高15“分”,宽10“分”;足材拱高21“分”,宽仍为10“分”。 足材拱高度多出的6“分”恰为上下拱之间由斗垫托而出现的空隙 的高度──一拱(6“分”)。泥道拱上有慢拱时,两拱之间空隙里通常 用称为暗拱的木条进行填充,它的断面被规定为高6“分”,宽4“分”。 又如,第一跳华拱长60“分”,由此确定了华拱出跳,最长为30“分”; 泥道拱、瓜子拱长62“分”;令拱长72“分”;慢拱长92“分”。 宋式斗拱中每挑出一层为一跳,每增高一层为一铺。斗拱的大小等级就是以出跳数和铺数多寡来排定次序的。宋《营造法式》“总铺作次序”条规定:“出一跳谓之四铺作,出两跳谓之五铺作,出三跳谓之六铺作,出四跳谓之七铺作,出五跳谓之八铺作”,由此可以知道每朵斗拱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即n (铺作数)=x (出跳数)+3(常数项)。关于常数项3有多种解释。一种是:栌斗、耍头和衬方头;一种是栌斗,最上一跳跳头上的令拱和令拱上的拱檐方或算拱方;一种是柱列中线上的方木,泥道拱(单拱造时用栌斗)、慢拱(单拱宋式补间铺作斗拱构造示意

图形详解斗拱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图形详解斗拱七踩重昂柱头科1 这回说七踩重昂斗拱的柱头科,上图是其在明、清式大木建筑中的位置实图,下面我就用我的虚拟模型进行图形分解。

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第一层,大斗。 大斗。清式斗拱中也叫坐斗,宋式称栌斗。它与平身科斗拱中的大斗相比,纵向山面开口宽了,为两斗口。(这主要是源于柱头是大木建筑中的主要支撑,与平身科斗拱不同的是,斗拱的纵向支撑件需逐渐加宽)大斗安放在平板枋的柱头之上。

第二层,在大斗的檐面,安放着正心瓜拱。这个正心瓜拱与平身科的相同,只是开口宽了,为斗口。 在大斗的山面,安放着翘。与平身科相比,这个翘明显粗壮,它宽2斗口。在我们这攒斗拱中,您将看到山面件逐渐加宽的过程。

在正心瓜拱两端上加槽升子,在翘的两端上加筒子十八斗。槽升子与平身科斗拱个相同,筒子十八斗室平身科斗拱十八斗的加长型。十八斗源于宋式交互斗,槽升子源于宋式齐心 斗。 第三层檐面并列着三个拱件,中间是正心万拱,两边是单才瓜拱。柱头科的正心万拱、单才瓜拱与平身科的两个同名拱件的区别就是加宽了中间的开口,其它相同。 第三层的山面安放头昂。宽斗。图中的昂怎么看着有点别扭先别装上。噢,对了,在写这篇博文时,我在开头贴了故宫午门柱头斗拱的照片作为开篇图片。对比一看,我当初用清式规矩做的模型从外形上,差别较大,所以又重新考察勘定,费了几天的工夫,重做了明

式的昂嘴,以合图象之形,以示图形详解之义。下图为明式式样。 这层正心万拱两边装槽升子,单才瓜拱两边装三才升,头昂的前后装筒子十八斗。 第三层就到这儿, 接着该开始第四层了。由于是想到哪写到哪,我觉着不应该光说柱头科这一科斗拱。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书中说:“斗拱的英译是托架系统(Bracket System),到十分贴切。”在做模型时,我对此似曾有所领悟。所以想从第四层开始,先把和柱头科斗拱在同一层和相邻的平身科斗拱的联系一起共同展现,使朋友们看时能有自己的体会。 这一回就说到这吧,下回从第四层说起。

清式大木作斗栱 建筑史的解释: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说明 (一)本章包括:一斗三升、一斗二升麻叶斗拱制作、安装,昂翘斗拱制作、安装,平座斗拱制作、安装,溜金斗拱制作、安装,品字斗拱制作、安装,牌楼斗拱制作、安装及其它斗拱制作、安装等7 节共60 个子目。 (二)各种斗拱除牌楼斗拱外,斗口均以二寸五分(8cm )为准;牌楼斗拱以一寸六分( 5 .12cm )为准。如设计斗口尺寸与定额规定不同时,按下表调整。 (三)各种斗拱制作、安装均包括附件。 其中: 1.昂翘、平座斗拱外拽附件包括正心枋、外拽枋、挑檐枋及外拽斜盖斗板;里拽附件包括里拽枋、井口枋及里拽斜盖斗板、垫拱板。其中昂翘斗拱里拽不论使用单材拱、麻叶拱、三幅云拱定额均不调整。 2.品字斗拱附件包括正心枋、拽枋、井口枋及垫拱板。 3.牌楼斗拱附件包括正心枋、拽枋、挑檐枋、斜盖斗板。 4.垫拱板锼雕金钱眼、牌楼斗拱雕做如意昂嘴及斗拱的各层安装,定额是综合编制的,执行时不得调整。 (四)各种斗拱角科带枋的分部件,以科中为界,外拽的工料包括在角科斗拱之内。 (五)昂翘、品字斗拱室内无天花的按以下调整。 1.昂翘斗拱人工乘0.974 系数,材料乘0.870 系数。 2.品字斗拱人工乘0.928 系数,材料乘0.520 系数。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各种斗拱以攒计算。 (二)斗拱保护网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第4楼sxj20289558 发表回复于2008-9-29 11:35:00 顺便看看宋式斗拱与清式斗拱的区别联系: 宋式形制和构造 《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组斗拱的大斗,称栌斗。栌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线的上边。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拱左右向的称泥道拱。华拱可挑出一至五层,每挑一层称一跳;挑向室外的称外跳,挑向室内的称里跳。同华拱成正交的拱称横拱,除泥道拱外,最外一跳华拱头上的横拱称令拱用以承托外檐的拱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的算拱方。在柱心泥道拱和外跳令拱之间各跳跳头(即华拱头)上的横拱都称瓜子拱。瓜子拱、泥道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层横拱,称慢拱瓜子拱、慢拱上的方木称罗汉方;宋式斗拱中向外挑出的构件除华拱外,还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体平行于屋面,昂尾压在梁下或椽(即檩)下。上昂自斗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拱高度的条件下增加挑出长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长度的条件下增加斗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层拱间用斗垫托、固定斗位于拱的中心、两端或拱与昂等相交处。华拱头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横拱中心的叫齐心斗,两端的叫散斗。斗拱以榫卯结合,出跳拱昂的卯口开在下方受压区,横拱的卯口开在上方。拱上

斗拱的组成与分类 (一)、斗拱的组成 斗拱在结构上由四种部件组成。 1、拱。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弓形构件。 2、翘。与建筑物表面垂直或成45度或60度夹角的弓形构件。其形式与拱相同,唯放置方向不同。 3、昂。昂在唐、宋时是斗拱中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这是真昂。明清时昂的结构作用下降,常常仅起装饰作用。其形式为将翘向外的一端特别加长,并斜向下垂(或斜向上挑出)。 4、斗与升。斗与升都是斗形的立方块。位于拱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拱或拱与枋之间着,清代叫“升”。位于翘或昂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翘昂,或包括横拱之间者,叫做“斗”。斗和升除位置不同外,在全部设有横拱的斗拱中,升上只承托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拱或枋一种构件,所以只开一面口,叫做“顺身口”;而斗拱则承托相交的拱与翘昂,所以斗上开的是“十字口”。 (二)、斗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1、按斗拱在建筑物上所处的部分可以分为两大类。 (1)、外檐斗拱。主要包括五种。 A、柱头斗拱。直接座于柱头上。宋代叫做“柱头铺作”,清代称“柱头科”。 B、柱间斗拱。位于两柱之间的额枋或平板枋上。宋代叫做“补间铺作”,清代称“平身科”。 C、转角斗拱。位于角柱上。宋代叫做“角铺作”,清代称“角科”。 D、溜金斗拱。在明清时期由带下昂的平身科斗拱转化而来。 E、平座斗拱。位于平座下面,用于支撑平座。 每一组斗拱,宋代叫做“一朵”,清代称“一攒”。 (2)、内檐斗拱。主要包括品字科斗拱和隔架斗拱两大类。 2、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1)、按拱所处的结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现以外檐斗拱为例做介绍。 A、正心拱。凡是位于檐柱中线上的拱,都叫“正心拱”。 正心拱一面向外一面向里。在拱的纵中线上需加宽0.3-0.25斗口的槽口,用以安放拱垫板。所以正心拱的厚度要比其它的拱多一个拱垫板的厚度。 B、单材拱。凡不在檐柱中心线上的拱都叫“单材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外的单材拱又叫“外拽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内的单材拱又叫“里拽拱”。 (2)、按拱的长短尺寸可分为三类:瓜拱、万拱和厢拱。瓜拱最短,厢拱次之,万拱最长。这是清代的规定。瓜拱和万拱常相叠并用,瓜拱在下,万拱在上,瓜拱托着万拱。位于正心拱位置上的瓜拱叫做“正心瓜拱”(宋代称泥道拱);位于正心拱位置上万拱叫做“正心万拱”。位于单材拱位置上的瓜拱和万拱,分别叫做“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又可以分为“外拽瓜拱”、“外拽万拱”和“里拽瓜拱”、“里拽万拱”。 厢拱总是安放在最上层翘或昂两端,外拽厢拱承托挑檐枋,里拽厢拱承托天花枋。在正心拱位置不会出现厢拱,所以厢拱没有正心和单材之别。 瓜拱、万拱、厢拱是清代的名称。在宋代瓜拱称“瓜子拱”,万拱称“慢拱”,厢拱称“令拱”。 (3)、拱的各部分名称。 在拱的中间部位有与翘、昂或要头相交的卯口。拱的两端有承托升的分位。在升与卯口之间,拱向下弯曲的位置叫做“拱眼”。拱的两端下面曲卷处叫“弯拱”。弯拱的曲度在清代《营造法式》里有“瓜四”、“万三”、“厢五”的规定,使拱弯分成几小段直线,以便制作。 3、翘、昂的分类与斗拱出跳 (1)、翘与昂的分类 A、翘。凡是向内、外出跳的拱清代叫做“翘”,宋代称“华拱”。宋代把出跳叫做“抄”,每出一跳叫做“一抄”。例如“双抄”即出华拱两跳。 C、昂。昂也是斗拱向外出跳的构件,只是形式与翘不同,昂头部伸出特别长。 1)、下昂。下昂是向下倾斜的构件。下昂的作用在于使斗拱出挑长度和华拱相同时,减低斗拱抬升高度。这样可使屋檐伸出较深远时,斗拱不至于抬升过高。 2)、上昂。上昂是斗拱向外上方斜出的构件。它可以在斗拱挑出长度与华拱相同时,增加斗拱高度。 (2)、斗拱出跳 翘(华拱)或昂每向内或向外挑出一层,宋叫“一跳”,清叫“一踩”;每升高一层,宋叫“一铺”。以正心拱为中,每向内、外出跳一层,清代又叫做“一拽架”。

斗拱整理

一、什么是斗拱? 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 始见周代铜器(见左图),到汉代其特点已基本形成,唐代是我国斗拱发展的又一 重要阶段。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 昂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 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 下小的托架。 西周青铜兽足方鬲上的门 西周青铜兽足方鬲上表现出了当时建筑的局部形象如栌头、门、勾阑;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一件铜案、四角铸出精确优美的斗拱形象。由此可知当时建筑己使用斗和拱。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西周已出现板瓦,筒瓦,开始是屋顶局部用瓦,后来便全覆以瓦。砖和彩画出现,关于彩画最早的记载是《论语·公冶长》中“山节藻棁”一语,意为如山形之斗(画有山形图案?),饰以海藻形花纹的短柱,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柱子表面已绘有花纹。 结构包括:斗:立方块上开是自口,位于下昂翘之间。升:立方块上开横向口,位于栱头上。昂:斜出的梁桁。栱:曲木如弓,与枋平行。翘:曲木如弓,与枋垂直,与栱相似。坐斗:斗之特殊类型,全攒斗拱最下之座托。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在星马的众多庙宇中。斗从外观上。抖拱当当使人产生一种神秘和莫测其高保真妙的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要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 斗拱的构成分为三部分:斗、拱和昂。 斗(升):斗是直接承重横拱、枋或梁的木方。就斗细分又有很多中,比如,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称为坐斗(宋称栌斗,汉称栌),位于挑出的翘(宋称华拱)头上的叫十八斗(宋称交互斗),位于横拱两端的斗叫三才斗(宋称散斗),位于翘与横拱等交叉中心上的叫槽斗子(宋称齐心斗)。这些斗尽管名称各异,但是形状几乎相同,只是尺寸有大小,开槽有分别。坐斗的正面槽口叫“斗口”,斗口两侧凸起的部分称为“斗耳”,其下平直的部分称为“斗腰”,没有斗耳的斗称为“平盘斗”。(见图6)汉代斗拱实物,见于崖墓、石阙和石室,可以看出汉代的栌体形较大,断面为方形或矩形,已有平盘斗和槽口斗之分,但是斗耳和斗平的比例尚未确定。南北朝至唐代都用方斗,至宋代又出现圆形斗、多瓣形斗、讹角斗等多种形式。此后斗形多为方形。在宋代,对斗耳、斗平和斗欹高度做了规定,为4:2:4,后代基本沿用此制。

一、工程概况 孙子文化公园水上交战区小镇5#楼位于广饶县孙子文化旅游区孙子文化公园内,本工程基础为独立基础,上部为框架结构,屋面结构为现浇框架体系钢筋混凝土坡屋面。 为满足仿古外观造型要求,在外墙部位增设斗拱,檐口部位采用吊顶处理加工成仿木梁。 二、工程做法 (一)仿木梁 1、喷环氧树脂三遍; 2、8厚水泥仿木; 3、20厚1:3水泥砂浆挂网抹灰; 4、20厚水泥压力板吊顶; (二)斗拱 1、刷面漆两遍; 2、斗拱安装、固定; 3、墙面剔凿预留位置; 4、斗拱制作。 三、施工准备 (一)材料准备 1、木龙骨:材质为杉木 2、斗拱木材:材质为杉木 3、钢钉:材质为不锈钢,尺寸80mm

4、自攻螺丝:材质为不锈钢,尺寸40mm 5、仿木面漆:环氧树脂,颜色建设单位确定 6、斗拱面漆:乐化磁漆,颜色建设单位确定 7、水泥压力板:20厚成品水泥压力板,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8、抹灰砂浆:M10成品外墙砂浆; 9、水泥仿木: 9.1 水泥:采用P.C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 9.2 砂:中砂,含泥量≯3%,有机杂质含量≯0.5%级质量好,空隙率小,使用应过筛; 表观颜色为砂浆内参SPC乳液及色粉调制而成 10、化学锚栓:选用规格M10 ×130mm 11、玻璃纤维网格布: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网眼尺寸4×4mm 12、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2mm厚 所有材料进场时必须随车携带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经监理单位、代建单位、建设单位相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作业条件 1、结构部位完成并经监理、代建、建设单位相关人员隐蔽验收; 2、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到位,操作架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钢管为Φ48,壁厚3.5mm,搭设高度为3m,立杆间距1.5m,大横杆步距1.5m,内外架间距80mm,在2.5m处另增设一道水平横杆,作为防护栏杆使用; 3、提前熟悉图纸,明确各部位及各节点处理做法。 四、施工工艺

亦作枓栱或斗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栱。斗是斗形木垫块,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起源和演变目前对斗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栱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栱。 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夨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栱的形象(图1周至南北朝斗栱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栱承托檐檩,各个斗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栱的斗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栱(图2 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栱中,使斗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栱也和井幹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栱(图3佛光寺大殿斗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图4 宋《营造法式》中绘制的斗栱)。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栱中,而是压在斗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图5 北京故宫太和殿上檐斗栱)。因此,斗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柱间斗栱由宋代的一至二组增加到六至八组。 形制和构造斗栱三个发展阶段中,第一阶段尚未定型。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形制和构造,可分别以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述的斗栱为例说明。 宋式《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图6 宋式补间铺作斗栱构造示意)。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组斗栱的大斗,称栌斗。栌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线的上边。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栱,左右向的称泥道栱。华栱可挑出一至五层,每挑一层称一跳;挑向室外的称外跳,挑向室内的称里跳。同华栱成正交的栱称横栱,除泥道栱外,最外一跳华栱头上的横栱称令栱,用以承托外檐的栱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的算桯方。在柱心泥道栱和外跳令栱之间各跳跳头(即华栱头)上的横栱,都称瓜子栱。瓜子栱、泥道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层横栱,称慢栱,瓜子栱、慢栱上的方木称罗汉方;宋式斗栱中向外挑出的构件除华栱外,还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体平行于屋面,昂尾压在梁下或栱(即檩)下。上昂自斗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栱高度的条件下增加挑出长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长度的条件下增加斗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层栱间用斗垫托、固定,斗位于栱的中心、两端或栱与昂等相交处。华栱头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横栱中心的叫齐心斗,两端的叫散斗。斗栱以榫卯结合,出跳栱昂的卯口开在下方受压区,横栱的卯口开在上方。栱上的斗用木销钉与栱结合,斜置的昂则用昂栓穿透到下层的栱中进行固定。 宋《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规定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均以“分”为基本模数。这个基本模数同斗栱就有关系。所谓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栱的断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斗栱本身各个分件的断面大小、长短比例,也是用“分”来度量的。比如,单材栱断面高15“分”,宽10“分”;足材栱高21“分”,宽仍为

斗拱在古建筑木构架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门类,清代木作中专门有“斗拱作”,从事斗拱制作的工匠称为“斗拱匠”。斗拱有很多种。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用十三卷的篇幅开列各种斗拱的尺寸、构造、做法用工及用料,共罗列出单昂三踩柱头科、平身科、角科,重昂五踩、单翘单昂五踩、单翘重昂七踩以及平台品字斗拱等近30种不同形式的斗拱。实例中见到的,比这还要丰富。斗拱的种类虽然繁多,但根据它们在建筑物中所在的位置或作用,是可以进行分类的。如果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划分,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凡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的,称为外檐斗拱;处于内檐部位的叫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又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斗拱,溜金斗拱,平座斗拱;内檐斗拱有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古建筑斗拱大部分向外挑出。斗拱向外挑出,宋式称“出跳”,清式称“出踩”。斗拱挑出三斗口称为一拽架。清式斗拱各向内外挑出一拽架称为三踩;三踩斗拱面宽方向(包括正心拱在内)列三排横拱;各向内外挑出二拽架称为五踩,面宽方向列五排横拱;各向内外挑出三拽架称七踩,列七排横拱;挑出四拽架称九踩,列九排横拱;依此类推。如果按斗拱是否向外挑出来划分,则可分为出踩斗拱和不出踩斗拱两类。不出踩斗拱有一斗三升、一斗二升交麻叶,单拱单翘交麻叶,重拱单翘交麻叶,以及各种隔架科斗拱。出踩斗拱则有三踩、五踩、七踩、九踩、十一踩、平身科、柱头科、角科、品字科、溜金斗拱、平座斗拱等等。 在建筑物的檐下安装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形制。在历史上,随着建筑文化的输出和交流,这种形制也传播到let本、朝

鲜、越南以及东南亚国家,成为超越国界的“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一个共同的构造特征。斗拱在中国建筑木构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功能与作用,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①斗拱作为大型或较大型建筑柱子与屋架(或称下架与上架)之间的承接过渡部分,承受上部梁架、屋面的荷载,并将荷载传导到柱子上,再由柱传到基础,具有承上启下、传导荷载的功能;②斗拱用于屋檐下,向外出跳,承挑外部屋檐,可以使出檐更加深远,而建筑物深远的出檐,对保护柱础、墙身、台明等免受雨水侵蚀有重要作用;③斗拱用于室内向两端挑出,有缩短梁枋跨度,分散梁枋节点处剪力的作用;④斗拱用于檐下(包括室内梁架之下),在建筑物上下架构架之间形成一层斗拱群。这一层由纵横构件、方形升斗组成的颇有弹性的结构层,就像一层巨大的弹簧垫层,组成可以吸收纵横震波的空间网架结构,对于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十分有利;⑤从建筑学的角度看,经过造型加工和色彩美化后的斗拱,又是很富有装饰性的构件。在封建社会,斗拱还是封建等级制度在建筑上的主要标志之一,建筑物施用斗拱的制度如何,直接表现着建筑物的等级。在中国古建筑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斗拱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有关专家认为,斗拱的纵向构件和横向构件,是由早期建筑物中的不同构件演化而来的。斗拱中的纵向构件翘,最早是支撑屋檐的擎檐柱,经长时间的演变,由擎檐立柱变为落地斜撑、腰撑、曲撑、栾(柱上的曲木)最后发展演变为插拱,即华拱(翘)的前身。斗拱的纵向构件昂,则是由商周时期的大叉手屋架逐渐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唐宋时期的昂为真昂,下至斗拱外端,

斗拱结构:探出成弓形地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地木块叫斗,斗上加拱,拱上加拱,层层叠加,起到支撑作用. 榫卯结构:凸出地部分叫榫,凹进去地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斗拱结构是榫卯结构地最佳表现方式. “斗拱”同“枓栱”. 解释下最后一句话:榫卯结构是一种连接方式,斗拱是榫卯交错结构而成地地承重构件,在中

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地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 @stray 哪里扯淡了? 2012-06-06 9 条评论感谢分享收藏?没有帮助?举报 赞同3反对,不会显示你地姓名 stray,画图工,拍照片 estray、freana、知乎用户赞同 首先,斗栱,是这么写地. 斗栱其实是井干结构地变形和发展.木头一层层铺上去,是建筑地一个结构和装饰构件. 榫卯结构,是一种木作连接方式. 顶伏地猫地解释. 它俩根本不是一个类型地东西啊... "斗拱结构是榫卯结构地最佳表现方式."这句是扯淡吧 2012-06-06 添加评论 赞同3反对,不会显示你地姓名 知乎用户,建筑设计在读研究僧 Nameless Void、韩若冰、freana 赞同 严谨地来说,榫卯是结构连接方式,斗拱是起结构作用地建筑承重构件,说成是“斗拱结构”,“榫卯结构“都不太严谨. 他们地关系是,在建造过程中,斗拱地部分构件采用了榫卯地连接方式. 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与家具中,榫卯地连接方式是广泛应用地,各种精巧榫卯构件不胜枚举.同时,在斗拱发展地后期,一些斗拱中地构件虽失去结构作用但因形制被保留下来,做成假构件,例如“昂”地发展,这是地斗拱已经并不能完全体现中国传统木构之精妙了,何况榫卯?所以说“斗拱结构是榫卯结构地最佳表现方式.”虽不至于扯淡,但也不够严谨.

图形详解斗拱七踩重昂柱头科1 这回说七踩重昂斗拱的柱头科,上图是其在明、清式大木建筑中的位置实图,下面我就用我的虚拟模型进行图形分解。

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第一层,大斗。 大斗。清式斗拱中也叫坐斗,宋式称栌斗。它与平身科斗拱中的大斗相比,纵向山面开口宽了,为两斗口。(这主要是源于柱头是大木建筑中的主要支撑,与平身科斗拱不同的是,斗拱的纵向支撑件需逐渐加宽)大斗安放在平板枋的柱头之上。

第二层,在大斗的檐面,安放着正心瓜拱。这个正心瓜拱与平身科的相同,只是开口宽了,为1.6斗口。 在大斗的山面,安放着翘。与平身科相比,这个翘明显粗壮,它宽2斗口。在我们这攒斗拱中,您将看到山面件逐渐加宽的过程。

在正心瓜拱两端上加槽升子,在翘的两端上加筒子十八斗。槽升子与平身科斗拱个相同,筒子十八斗室平身科斗拱十八斗的加长型。十八斗源于宋式交互斗,槽升子源于宋式齐心斗。 第三层檐面并列着三个拱件,中间是正心万拱,两边是单才瓜拱。柱头科的正心万拱、单才瓜拱与平身科的两个同名拱件的区别就是加宽了中间的开口,其它相同。 第三层的山面安放头昂。宽2.7斗。图中的昂怎么看着有点别扭?先别装上。噢,对了,在写这篇博文时,我在开头贴了故宫午门柱头斗拱的照片作为开篇图片。对比一看,我当初用清式规矩做的模型从外形上,差别较大,所以又重新考察勘定,费了几天的工夫,重做了

明式的昂嘴,以合图象之形,以示图形详解之义。下图为明式式样。 这层正心万拱两边装槽升子,单才瓜拱两边装三才升,头昂的前后装筒子十八斗。 第三层就到这 儿,接着该开始第四层了。由于是想到哪写到哪,我觉着不应该光说柱头科这一科斗拱。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书中说:“斗拱的英译是托架系统(Bracket System),到十分贴切。”在做模型时,我对此似曾有所领悟。所以想从第四层开始,先把和柱头科斗拱在同一层和相邻的平身科斗拱的联系一起共同展现,使朋友们看时能有自己的体会。 这一回就说到这吧,下回从第四层说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