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央电大政治学原理课程学案(指导自学)

中央电大政治学原理课程学案(指导自学)

中央电大政治学原理课程学案(指导自学)
中央电大政治学原理课程学案(指导自学)

中央电大政治学原理课程学案(指导自学):

第二章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浙江电大瑞安分校胡顺哉

【教学知识点】

1.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2.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3.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4.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5.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

6.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7.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教学要求】

了解:1.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2.西方政治学发展进程,3.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理解:1.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2.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掌握:1.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2.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教学辅导】

一.理解: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重点难点)。P34

中国人对于政治问题的讨论,几乎与中华文明一样历史悠远。

⑴在商朝,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的思想已经有所体现。到西周时期,则加入了明德慎罚的思想。

⑵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围绕着“神”与“人”、“礼”与“法”、“君”与“民”、“君”与“国”的关系以及统治手段等问题各抒己见,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及阴阳家、名家等。

⑶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

①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②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③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④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这些学说,不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后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把中国政治学说从论证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推进到了以阐述如何进行统治为主要内容。

⑷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①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董仲舒改造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揉合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相结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开始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②及至宋朝,经过程朱理学的完善,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臻于精巧和成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

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它为以皇权为核心的帝国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正当性论说。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政治研究的核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是在君主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因此,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的“治国之道”,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⑸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出现巨大分化,政治研究出现新的转机。

①晚清统治者中的“守旧派”,企图继续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其精神支柱,维持其君主专制和家族统治;但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他们也不得不退却,实施所谓“新政”;统治阶层中的开明人士,即所谓的“洋务派”,积极推动“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以求“师夷之长技以治夷”。

②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通过著书立说、逐译名著、甚至改革实践,介绍和倡导西方现代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设计中国的政治蓝图。梁启超对中国政治走向提出设想,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派”,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满清家族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践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所谓“三民主义”的民主共和理念,并实施了“五权宪法”和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方案。

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催生了由共产主义者所组成的“革命派”力量。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人在上海、广州等地讲授马克思政治学的基本内容。

邓初民在20世纪20~30年代先后编著了《政治科学大纲》和《新政治学大纲》,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阶级、政党、革命、国家、政府等政治范畴的基本原理。

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政治问题展开研究。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毛泽东所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成为主要代表作。

⑺1949年人民民主政权在中国大陆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成为中国政治研究和政治实践的主导内容。

①1978年以前,中国基本上实施“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政治革命、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民主专政、“反帝反修”等理论成为那个时代政治研究和政治实践的主题;

②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而改革开放、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一系列完善政治制度的相关问题成为政治研究的主要课题。

【思考练习】

1.一般认为,从古代人们开始研究政治问题以来,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传统的政治哲学时期和现代的政治科学时期。

2.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4.伦理与政治不分,正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6.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7.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分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儒家的这种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法家的这种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霸道”。

8.儒家学说如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

答案要点:

(1)儒家学说以孔孟为代表,儒家思想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汉武帝时,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董仲舒改造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揉合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相结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开始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3)及至宋朝,经过程朱理学的完善,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臻于精巧和成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

9.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B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 君主专制政体

B 君主立宪政体

C 民主宪政政体

D 共和政体

10.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 )而展开。

A 合法性

B 治民之术

C 统治术

D 治国之道

11.为什么中国古代政治研究的成果主要都是关于“治国之道”的学说?

答案要点:

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它为以皇权为核心的帝国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正当性论说。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政治研究的核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是在君主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因此,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的“治国之道”,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12.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民本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进入20世纪,中国政治学科才逐步建立起来。在100年的历史中,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建立——取消——恢复的曲折过程。

1898年12月,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政治科”作为京师大学堂所开设的8科课程之一,成为中国大学的第一门政治学课程。

1915年,中国社会和政治科学学会成立;第二年4月,该学会开始出版英文学术季刊《中国社会和政治科学评论》。1932年9月,中国政治学会在南京成立,并分别于1935年、1936年和1942年召开年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主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被视为可以解释现实和指导实践的惟一科学依据。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政治学被视为资产阶级“伪科学”。

在政治学科被否定的30多年时间里,诸如中国政府结构与体制,立法、司法、行政机构的权限和关系,党政关系,国家行政管理及人事制度,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等许多重大问题由于缺乏科学研究而难以形成系统而清晰的认识。错误决策进一步导致决策错误。取消政治学科、否定政治科学的错误决策,更增加了政治实践过程中决策错误的机会。

1980年12月,中国政治学会的成立(重建)成为中国政治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1984年4月,中国政治学会正式成为国际政治学会(1PSA)集体会员。这标志着中国政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重新与国际学术界“接轨”。

政治学的学科地位和价值得到重新确认以来,中国政治学发展被认为大体经历了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5)、学科扩展阶段(1986—1992)和学科深化阶段(1992至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政治学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学科体系,并在外国政治研究和中国政治研究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二.掌握: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重点难点)。P39

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这与西方现代以来明确划分自然与社会、“神道”与“人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并将政治主要限定在“人道”社会的“公共领域”形成鲜明对照。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这与以“国”为特征和单位的西方政治学说也形成明显对照。在那里,存在着角色和利益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所在,要求权力的互相制约;在这种利益和权力结构中,君主并不被看成是自然的家长,而是行政管理者。

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

⑴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

⑵圣贤政治观: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

⑶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

⑷重民养民教民思想: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而来。

⑸德刑兼重: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依照孔子的说法,乃“宽猛相济”。

⑹法、术、势统治术:这是法家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

⑺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于致富,所以要抑制。证之西方历史,正是如此,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家聪明绝顶。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

⑻天朝大国理想:在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文明是世界之归依。

⑼忠孝观念,三纲五常: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追求奇装异服不被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

⑽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春秋大义,名分制度。每个人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

⑾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清朝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体现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

⑿汤武革命,应天顺人:上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思考练习】

1.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具有哪些结构性特点?

答案要点:

(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2.中国传统政治研究所形成的主要理论是什么?(略)

三.了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P41

在西方,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希腊社会。

西方人对政治的讨论最早从神话故事开始。古希腊早期的人物如荷马、梭伦、毕达哥拉斯、赫拉克里特及芝诺等人,就开始讨论政治问题。但他们的主张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一般认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系统研究政治问题的发端。

按照一般的历史发展线索,我们可以将西方政治研究分为不同时期:即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现代时期——当代时期。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时间:“古典政治学时代”被分为两个阶段:古希腊时期(前500—前200)和古罗马时期(前200—476)。

(1)研究主题: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古代希腊以城市国家为政治共同体。这种城市国家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市民朝夕相见,彼此熟知。城市国家到了希腊末年,无力保护自己的安全,城市国家的观念也便渐渐地走向衰落。

随着罗马帝国的日渐扩张,希腊各国最终被征服统一,代替城市国家观念而兴起的就是罗马帝国的世界国家论。这种观念由于后来基督教思想的渗入和传播而逐渐完整,成为整个中世纪的主导思想。

(2)理论内容: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结合;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早期西方文化和以孔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一样,都把人类的善、幸福和正义作为社会生活的最高目标和政治生活的首要目标。

(3)理论贡献:

柏拉图留下三篇关于政治和法律的对话,即《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成为政治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他创立了“理念论”,并由此出发,阐述了社会各等级各安其位、各守其序、各司其职的“理想国”和实现智慧、理性与权威相统一的“哲学王”统治理论。这为以后理性主义、绝对主义和专制主义倾向的政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从事城邦政制的实证研究,并专门著有《政治学》和《雅典政制》。他区分了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界限,认为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而政治学则研究人群的善;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科学,它以研究最高的善为目的,是一门专门研究组织和安排人类群体生活的学问;而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国家,国家是最高的社会团体和组织。此外,他比较了希腊的城邦制度,概括了各种政体形式的不同特点,并深入研究了希腊城邦政体变迁的原因。亚里士多德为后来政治研究沿着现实主义、历史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和法律的研究当中,罗马的法学家以及早期基督教的思想是西方政治研究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体现。他们的理论被萨拜因称为“关于世界社会的学说”。罗马共和制和一个地域广阔的罗马帝国为政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西塞罗将“国家”界定为领土广阔、族群多元的共同体,并提出了由贵族制、君主制和民主制均衡地混合而成的理想政体形式,主张法治与分权制衡。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塞涅卡建立了世界国家观。他以斯多葛派的自

然法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世界国家理论。这种理论作为罗马帝国的政治理念,造成了空前绝后的大一统帝国。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时间:公元476年—14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方世界进入了“中世纪时代”。中世纪的前半段时间被称为“黑暗的时代”;后半段出现了学术和艺术的复活,同时王国的发展促成了民族国家的产生,进而导致后来教会权力和国王世俗权力的冲突。此时,封建主义的权利义务体系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决定着现实政治关系。

(1)研究主题:关于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在人类发展史上,必然有一个宗教和神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西方的这个时代就是中世纪时代。对于世界“终极原因”的探讨导致了神学理论的产生及其地位的上升。

(2)理论内容:中世纪的主导力量来自罗马教会。期间,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只能被置于神学架构之下。在政治问题上,人们要为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组织、政治秩序和各种政治现象寻找一种终极性的解释,为政治的合法性提供说明。中世纪人们对政治问题的神学性解释形成了神学政治学。

(3)理论贡献:基督教神学是中世纪时代欧洲的主导思想。基督教神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们作为神学家,都为天主教辩护,主张神权至上,君权神授,进一步阐述了世界国家的观念。他们所阐述的神学政治观念被认为是当时的正统思想。另外,中世纪也存在着教派的斗争(为争夺正统)和教权与君权的斗争。这种斗争在政治领域的反映,就是“经院哲学”与“异端邪说”的斗争。

使神学政治理论逐渐衰弱下去的重大历史事件:一是民族国家的兴起;二是被称为现代资本主义摇篮的城市的兴起;三是14世纪兴起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运动;四是15—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

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他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他以研究现实政治为核心,提出政治的目的不是神而是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并不构成政治的基础,权力以及为维护权力而运用权术才是政治成败(就个人而言)与政治变迁(就国家而言)的根本。马基雅维利研究政治问题时所采取的现实主义态度标志着政治观念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3.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时间:公元1500年—19世纪末城市的兴起,民族国家开始产生,罗马基督教统治走向衰落,现代欧洲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理念逐步形成。

(1)研究主题: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国家学说):国家如何形成,政府的目的和形式,政府权力的基础和构建等。

(2)理论内容和方法: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政治学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开始用理性的头脑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重新思考社会政治生活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因而产生了所谓理性主义的政治学说。这种理性主义主要体现在:①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摆脱神学思维的影响,恢复了西方文化的世俗性;②以个人主义为本位,从人的切身利益出发探讨政治问题;

③以理性思考、逻辑推理和假设、抽象观念(共相)等为手段,对政治问题进行哲学讨论。

(3)理论贡献:中世纪时期,古代世俗文化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兴起和教会的统治而中断。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分别从外部和内部瓦解了宗教文化,恢复了西方文化的世俗性,唤起了资本主义精神。反对教会的斗争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形成,使世俗王权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巩固。在此背景下,以法国的布丹和英国的菲尔默阐述了绝对君主的理论。

16-17世纪以后,王权的专断和贪婪上升成为继教权专断和腐败之后的一个新的政治问题。“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社会契约理论、君主立宪理论和人民主权理论的诞生。

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兴起,自由竞争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以边沁和约翰·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成为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重要成果。在政治实践

中,民主政治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而托克维尔就成为揭示这一历史趋势的最伟大的思想家。

十九世纪以后,西方世界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此时,旧的以贵族和王权为政治主轴的社会基本上瓦解,而以工业社会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开始形成。在这种结构中,社会出现了新的不和谐: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劳资矛盾紧张等等。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理性主义的幻想开始破灭。于是,出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尼采的反传统、否定理性的超人学说;孔德、斯宾塞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韦伯对政治权力的社会学解释,以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

从西方现代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可见,其主流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君权主义向民权主义的转变过程。在民权政治理念得到确立以后,学术和思想界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坚持民权主义的消极自由主义者,走上了渐进改良,完善宪政的道路,阐述了现代和当代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的自由民主主义理论;一部分坚持激进变革,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走一条类似于积极自由主义者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而介乎二者之间的则是当今欧洲流行的福利主义国家理论。

4.当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时间:进入20世纪以后。

(1)研究主题:政治学术界和思想界围绕政府和公共权力的作用问题,出现了两种倾向:对政府和公共权力给以积极肯定的人,在谨慎地探索政府权力的限度,期待能够建立一个“积极政府”来调节社会矛盾;对政府和公共权力的消极作用异常敏感的人,抱着一种“宁缺毋滥”的态度,坚决反对政府干涉和集权。

(2)理论内容和方法:此时,政治理论出现较大的调整,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开始向政治科学研究转变,确立了新的政治思维模式。①从研究对象上,个人被视为是真正实在、真正应当关心的对象;②在价值观念上,相对主义盛行;③在研究方法上,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成为主要方法;④在研究内容上,人们对以前的政治理论如社会契约理论、国家理论、民主理论等问题进行普遍反思。熊彼特对传统民主理论的批评、波普尔对自由主义的进一步阐释、哈耶克对社会主义的批判、以及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都是这一时代政治研究深入发展的体现。

(3)理论贡献:早在1880年,由美国政治学者柏吉斯倡议,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政治学由此获得独立学科地位。进入20世纪,当代西方政治学大体上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政治理论方向,在17、18、19世纪西方政治理论延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案。如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存在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现代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这些理论和方案,这些理论和方案,力图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社会政治现象做出新的解释,从而引起了政治理论研究方法和体系的多样性。

二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政治学家主张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发起了“新政治科学运动”,为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一度成为西方政治学的主流。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它要求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强调政治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强调科学的定量分析;坚持以经验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原则,主张对政治生活进行价值中立的客观描述和经验研究。从6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政治学逐渐向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嬗变,出现了与政治理论研究汇合的趋向,并主张放弃价值中立,回归现实政治,进行政策分析等等。

【思考练习】

1.罗马帝国的世界国家观念由于后来基督教思想的渗入和传播而逐渐完整,成为整个中世纪的主导思想。

2.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A B C )。

A城市国家的观念 B 城邦的理论 C世界国家论 D 直接民主理论

3.古典政治学时代的研究主题是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

理论。

4.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作为神学家,都为天主教辩护,主张神权至上,君权神授,进一步阐述了世界国家的观念。

5.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

6.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

A 城市

B 城邦

C 法律

D 国家

7.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A D )的研究当中。

A 法律

B 城邦

C 社会

D 国家

8.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A )。

A 托马斯·阿奎那

B 菲尔默

C 马基雅维利

D 圣·奥古斯丁

9.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A B C)理论的诞生。

A 社会契约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自由主义

10.介乎自由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是当今欧洲流行的福利主义国家理论。

11.西方现代政治研究的主流理论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转变过程?

答案要点:

(1)西方现代政治研究的主流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君权主义向民权主义的转变过程;

(2)在民权政治理念得到确立以后,学术和思想界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坚持民权主义的消极自由主义者,走上了渐进改良,完善宪政的道路,阐述了现代和当代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的自由民主主义理论;一部分坚持激进变革,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走一条类似于积极自由主义者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3)介乎二者之间的则是当今欧洲流行的福利主义国家理论。

12.“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A B C )。

A 经验主义 B实证主义 C 科学主义 D 理性主义

四.了解: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P48

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内容的变迁等方面。依照历史的观点,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政治研究大体经历三个时期,即“传统学术”时期、“社会科学”时期和“激进批评”时期。

(1)传统学术时期:起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通常采用历史的和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讨论一些重大的道德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最好的政府形式?其研究核心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制度研究和理论研究。前者主要通过研究个别国家的特定的政治制度来研究政治,后者主要通过研究专门的理论概念或政治学作家思想发展来研究政治。

(2)社会科学时期:把政治学当作类似于社会学和经济学一样的“社会科学”来看待,政治学家收集可分析性数据,运用现代量化和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0世纪以后,在政治学科学化的趋势下,传统的概念被新的概念取而代之。

20世纪50-60年代,系统分析和功能主义成为政治研究的主要方法,宏观的系统分析模式成为解释政治的时尚理论。60年代以后,政治科学研究转向微观的个人行为研究方面,从而形成了理性选择理论。

美国是政治学“社会科学化”的主流。直到今天,对投票行为、官员和立法者个人行为的研究以及公共决策过程的量化研究,依然是美国政治学的主要方面。

(3)激进批评时期:大体也在20世纪后半段时间里兴起,它既反对传统政治研究中的普遍推理的方法,也谴责美国主导的政治科学偏见。激进批评者跳出政治学学术化的圈子,转而要求改变现存社会的一般教条。这是生态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和新马克思主义者所坚持的政治主张。他们主张重新界定既有的概念,彻底清理已有的理论,不管是规范理论,还是科学理论。严格而言,“激进批评”只是一种“意识形

态的批评”,反对已经建立的政治学体系。它被认为是法国的思维方式。

(4)除上述三种研究传统之外,政治学的最新发展也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途径和方法。这些最新的研究包括“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这些研究分析利用经济学理论方法,在个人行为纯属理性自利行为的假设之上建立分析模型。这些被称为“正规理论”的学说,至少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分析设计,借此可以研究选民、官僚、说客和政治家们的行为,也可以分析国家关系中的国家行为。这些研究方法广泛影响了所谓“制度的公共选择理论”。

【思考练习】

1.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是什么?(略)

五.理解: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重点难点:行为主义)。P52

1.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其主要特点体现在:

⑴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⑵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⑶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

⑷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

⑸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

⑹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3.行为主义政治学坚信,社会理论应当建立在对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基础之上。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行为作为其分析研究的基本单位,把政府描述为一个由个体的人和人群相互作用所组成的过程,着重研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和选民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行为主义借助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系统分析的概念、假设和解释,在理论上,一反过去传统政治学者偏重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制度分析法的趋势,而着重于客观的、经验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所谓“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分析理论”、“政治沟通理论”、“决策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取代以往人性论、正义论、历史决定论等哲学理论,而成为政治行为研究分析的依据。

4.在研究方法上,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倡导经验研究方法,对政治行为的分析注重于量化数据的收集调查、统计分析和经验理论模型的建设,极力倡导观察的客观性及“度量”的可靠性。行为主义者严格区分“规范问题”和“经验问题”。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他们强调政治学研究,要做到价值中立。在他们看来,一切缺乏经验资料支持的命题都只能当作假设,而不能当作结论。经过经验的检验后,得到证实或证伪的结论才能成为确实的知识。

5.今天,行为主义政治学已经衰落了,但是它所倡导的行为研究和分析、政治科学研究的原则、以及在个体政治行为研究(政治社会化研究)、团体行为研究(如博弈理论、决策论等)以及具体政治行为研究(选举、投票、暴力、革命)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仍然被广泛认可和采用。

【思考练习】

1.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行为主义政治学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3.进入20世纪,当代西方政治学大体上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政治理论方向,另一是行为主义政治学

方向。

4.试评述行为主义政治学研究?(略)

5.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理论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行为主义政治学坚信,社会理论应当建立在对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基础之上。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行为作为其分析研究的基本单位,把政府描述为一个由个体的人和人群相互作用所组成的过程,着重研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和选民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行为主义借助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系统分析的概念、假设和解释,在理论上,一反过去传统政治学者偏重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制度分析法的趋势,而着重于客观的、经验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所谓“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分析理论”、“政治沟通理论”、“决策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取代以往人性论、正义论、历史决定论等哲学理论,而成为政治行为研究分析的依据。

六.理解: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重点难点)。P54

1.政治研究的科学化问题,即政治学能不能成为科学、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科学、其科学成分表现在哪里等问题。

2.政治研究的局限性问题,即政治科学为可以量化的政治领域和政治问题提供了精确、客观和中立的研究途径,但对于政治生活大量的不可量化的领域和问题,却显得无能为力。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将遇到以下三个难题:

(1)数据问题: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的数据和可观察的实验。但是,无论如何,人类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的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究竟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的“经验性”数据仍然是一个问题。没有准确的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的假说?在那些无法获取实证数据的领域,也许我们只能采用非科学的手段。因此,科学研究在政治领域的适应性只能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

(2)隐性价值问题:严格地说,科学研究是一种客观的研究。但是,政治研究模式和理论要实现完全的客观是非常困难的。在政治领域中,事实和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因为政治学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人性、人类社会以及国家角色等假说和信念的基础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含着一定的价值。以科学自我标榜的行为主义学说、理性选择理论和系统理论本身就存在着保守主义的价值“偏见”;女权主义政治理论也正是建立在有关性别的性质和意义的假说之上。除数据统计分析之外,政治科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因而,其科学的真实含义难免受到置疑。

(3)价值中立问题: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倡导“价值中立”而著称。所谓“价值中立”,就是强调政治研究应当实现价值祛除,主张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在研究过程中排除任何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纯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然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家可以实现客观中立的研究。而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几乎就不可能。政治与我们生活的社会相关。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经济地位、个人同情心等等,使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关于政治和周围世界的一系列认知和预想。这也就是说,在政治领域,绝对公正客观和科学中立的研究几乎不可能。实际上,相比较而言,“对获取可靠知识构成最大威胁的也许还不是来自于这些‘偏见’,而是来自于在鼓吹所谓‘政治中立’的时候根本不承认‘偏见’的存在”。

【思考练习】

1.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的难题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数据问题: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的数据和可观察的实验。但是究竟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的“经验性”数据仍然是一个问题;

(2)隐性价值问题:政治学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人性、人类社会以及国家角色等假说和信念的基础之

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含着一定的价值。除数据统计分析之外,政治科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摆脱隐性价值;

(3)价值中立问题: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倡导“价值中立”而著称。然而,在政治领域,绝对公正客观和科学中立的研究几乎不可能。

七.了解: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P56

1.政治学围绕着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集体生活这一根本性问题,从古到今广泛讨论公共权力的产生及其合法性、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公共权力的构成及其组织形式、公共权力的实现方式、公共政策及其效益保证等,为此提出了各种方案,形成各种理论。

⑴关于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它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关系到一个根本问题,即人类为什么需要公共权力,为什么要服从公共权力。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为对国家和政府起源的种种讨论。在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形成了神权说、强权说(暴力论)、契约论、功利说、进化论等等。

⑵关于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的讨论,实际上涉及政治安排如何处理政府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关系问题。进一步而言,它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即国家(政府)的权力范围,社会的自治范围和个人的自由范围。“有限政府”的理论,“市民社会”的理论和“个人自由”的理论,代表了政治研究中的一种较为温和的方案;“极权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则代表了左右两种较为极端的方案。

⑶关于公共权力的构成和组织形式,关系到组织集体生活时如何构建公共权力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政治学研究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正经成为政治实践,融合在各种政治制度的设计之中。比方说,在国际层面上,双边、多边性跨国权力模式;在国家层面上,分别以分权和集权为基础的联邦制和单一制模式;在政府层面上,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划分模式,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总统制、内阁制等模式;在政府分支机构层面上,基于统一管理的科层制模式;在非政府的集体组织层面上,独立和自治性的会员制模式,等等。

⑷关于公共权力的实现方式,关系到公共组织的运行机制。政治学围绕公共组织运特的整个过程展开讨论,针对不同层面的不同过程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和原则。如:党派竞争机制,选举机制,限任机制,官僚负责机制,文官中立原则等等。“人治”和“法治”、“民主”和“独裁”是公共权力实现方式问题上被视为两种对立的模式。

⑸围绕公共政策如何制定的问题,政治学对世袭制、寡头制、君主制、民主制等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区分不同公共事务的性质,在分别采用宪法、法律和政策等不同手段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事务采用不同的决策机制,如专家决策、民主投票等。此外,在个人意志如何转变成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公共选择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等。

2.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人性和公共权力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⑴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因此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基于上述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⑵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人是自私的动物,自利自爱、趋利避害、求福避祸是人的本性。人原本就不是天使,今后也别指望会变好。能做到彼此不伤害就谢天谢地了。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否定性倾向,认为公共权力本身就是“恶”,用好了能以“恶”制“恶”,用不好就更是变本加厉,雪上加霜。所以,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哪怕是“坏人”也无法“作恶”。

这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思考练习】

1.关于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的讨论,实际上涉及政治安排如何处理政府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关系问题。

2.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3.现实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4.( C)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 科学主义

B 经验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理想主义

5.怎样认识政治研究中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观念的差异?(略)

【点击试题】

一.填空题。

中央电大2004学年第二学期政治学原理试题一.填空题7.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浙江电大2004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实践性的政治学。

浙江电大20XX年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2. 现实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二.选择题。

中央电大2004学年第一学期政治学原理试题二.选择题19.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BD)。

A隐性价值问题B价值中立问题C经费问题D数据问题

中央电大2004学年第二学期政治学原理试题二.选择题1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B)。

A皇权政治学B伦理政治学C政治社会学D法治政治学

中央电大20XX年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二.选择题9.( B )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创举。 A历史研究方法 B阶级分析方法 C利益分析方法 D经济分析方法

中央电大20XX年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二.选择题11.概括而言,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 BC )。

A政治操作原理 B政治科学原理 C 政治哲学原理 D政治分析原理

中央电大20XX年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二.选择题15.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 C ),他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A卢梭 B洛克 C马基雅维利 D孟德斯鸠

中央电大20XX年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二.选择题16.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 ABD )之间的关系问题。

A国家 B社会 C组织 D个人

中央电大20XX年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二.选择题17.亚里士多德论述政治学的代表作是( B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政治家篇 D法律篇

中央电大20XX年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二.选择题1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 ABCD )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

中央电大20XX年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1)二.选择题19.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 B D )。

A 隐性价值问题

B 价值中立问题

C 经费问题

D 数据问题

中央电大20XX年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2)二.选择题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 A B C D)。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 官本位

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 权力本位

浙江电大2004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二.选择题4.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 AD )的研究当中。

A法律 B城邦 C社会 D国家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中央电大2004学年第一学期政治学原理试题四.简答题4.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浙江电大2004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四.简答题1.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分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儒家的这种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法家的这种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霸道”。

五.论述题。

(2005/08/05)

电大审计学任务07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部分(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包括( ABCD ) A. 对按照特殊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B. 对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进行审计 C. 对合同遵循情况进行审计 D. 对简要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E. 对合并报表进行审计 2. 在应对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BC )。 A. 公司是否针对这些风险设计了控制 B. 相关控制是否可以信赖 C. 相关交易是否采用高度自动化的处理 D. 会计政策是否发生变更 3. 下列(ABCD )事项表明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A. 复杂的联营或合资 B. 在高度波动的市场开展业务 C. 存在未决诉讼 D. 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4. 下列关于符合性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 A. 监盘是符合性测试的常用方法之一 B. 通过符合性测试以评价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C. 符合性测试在审计实施阶段进行 D. 符合性测试在实质性测试之后进行 E. 任何审计项目都要进行符合性测试 5. 在国家审计中,下列各项,审计项目计划文字部分所包括的内容不包括:BC A. 本年度审计项目安排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B. 完成审计项目的时间要求和责任单位 C. 被审计单位名称以及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区 D. 上年度审计计划完成情况 E. 完成计划的主要措施 6. 在社会审计中,复核审计工作底稿要采取三级复核制度。其中,三级复核包括:BCE A. 总经理 B. 部门经理 C. 主任会计师 D. 注册会计师 E. 项目经理 7. 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当采取的措施包括(AC )。 A. 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B. 扩大控制测试 C. 提请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 D. 发表保留意见 8. 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是指(BCD ) A. 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复核 B. 项目经理的复核 C. 部门经理的复核 D. 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的复核 E. 证券监管部门的复核 9. 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DE A.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 B.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C. 审计准则是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D. 审计准则是评价审计质量的依据 E. 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10.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其内容包括:ABCD A. 管理当局的观念和经营风格 B. 组织结构的设置 C. 员工的素质 D. 人事政策 E. 审计风险的评估 11.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有(ABC ) A. 刑事责任 B. 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吊销执照 E. 警告 12. (AC)一般采用突击性盘点。 A. 现金 B. 固定资产 C. 黄金 D. 产成品 E. 在产品 13. 下列哪些是审计依据的特征(BCD ) A. 独立性 B. 中立性 C. 时效性 D. 相关性 E. 权威性 14. 综合类验资工作底稿通常包括(ABC ) A. 验资报告 B. 验资计划 C. 被审验单位基本情况表 D. 货币出资审验程序表 E. 验资事项声明书 15. 下列各项中,属于控制环境要素的有:ABE A. 管理当局的观念和经营风格 B. 人事政策和员工素质 C. 不相容职责的分离 D. 对财产实物的防护措施 E. 组织结构的设置 16. 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有(ABCD )。 A. 检查法 B. 函证法 C. 计算法 D. 监盘法 E. 调节法

电大_审计学01-04任务形考答案

2012年春网上审计学形考答案 审计学01任务 1. 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为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委托后,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公司业务流程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审计项目组成员均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技能。A注册会计师了解到某软件公司张先生曾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因此聘请张先生加入审计项目组,测试该系统并出具测试报告。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要求审计项目组成员相互复核所执行的工作,并在工作底稿复核人员栏签字。在复核过程中,审计项目组成员之间在某个专业问题上存在分歧,A注册会计师就此问题专门致函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始终没有得到回复。考虑到该项业务的高风险性,在出具审计报告后,ABC会计师事务所专门指派未参与该项业务的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要求】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审计项目组)在业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1)没有制定承接业务的质量控制的政策和程序。根据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审计业务需要满足三个总体要求:客户是否诚信、是否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以及是否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ABC事务所是在承接业务之后才考虑专业胜任能力,发现其缺少计算机软件专家的。 (2)项目组缺乏独立性。根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的要求,张先生是项目组成员,他曾参与甲公司ERP系统的设计工作,即为鉴证客户提供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项目组存在自我评价威胁而影响独立性。 (3)项目组内部复核人员安排不恰当。根据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应当 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的人员执行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相互复核。 (4)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未处理好意见分歧。根据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 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存在未解决的意见分歧,项目负责人只有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以及项目负责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解决后才能出具报告。 (5)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时间不恰当。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应当在出具报告前进行,并且 是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做出的客观评价。 2. 甲公司主要从事日常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6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甲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日常消费品经销商。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 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甲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07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甲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甲公司所处行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甲公司财务总监已为甲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甲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甲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定位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该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中的应用。 1.2课程作用 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实践的重要基础。有效的营销,离不开精准的消费者洞察。消费者行为分析被称为市场营销之母,是一切营销策略的源泉。同时,它又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中国营销学界比较薄弱的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心理活动现象及行为规律,使学生掌握从事营销或销售岗位工作的职业技能。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框架: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消费者对问题的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和购后行为);影响和决定消费者行为的个人与心理因素(包括消费者的知觉、注意、学习与记忆、态度、需要与动机、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和情境因素)。在此基础上

对各种消费者行为表现和企业营销活动进行阐述、解释、分析和评价,使学生 充分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牢牢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的 因素,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决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岗位职 业能力,同时养成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 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先修课程:管理基础、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 后续课程:公共关系策划、营销策划管理、服务营销、卖场促销策划等 1.3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设计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教学内容设计密切贴近企业营销实践,以企业营销活动对消费者行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致力于提升学生 的营销技能。 本课程按照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及其内外影响因素这一主线展开,将介 绍个人或群体选择、购买、使用或处置产品、服务以满足自身愿望与需要的过程,包括微观层面(个人消费者)和宏观层面(作为群体或社会成员的消费者)的分析,涉及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及过程、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消费者的 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形态,消费者的知觉、情感、态度与学习,文化、亚文 化与社会阶层,家庭、参考群体与意见领袖、营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等主要内容。 为保证教学内容组合合理、针对性强,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全部内容划定 为五个模块——模块1认识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块2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块3 影响和决定消费者行为的个人与心理因素、模块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因素、模块5消费者体验与顾客满意,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将消费行为理论与企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12》历年真题及答案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12》历年真题及答案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12》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6.函数的定义域是 . 7.函数的间断点是. 8.若,则. 9.设,当 0 时,是对称矩阵。 10.若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则-1 。 6.函数的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7.已知,当0 时,为无穷小量。 8.若,则. 9.设矩阵可逆,B是A的逆矩阵,则当= 。 10.若n元线性方程组满足,则该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6.函数的定义域是 . 7.函数的间断点是。 8.若,则=. 9.设,则1 。 10.设齐次线性方程组满,且,则方程组一般解中自由未知量的个数为3 。 6.设,则= x2+4 . 7.若函数在处连续,则k=2。

8.若,则1/2F(2x-3)+c. 9.若A为n阶可逆矩阵,则 n 。 10.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经初等行变换化为,则此方程组的一般解中自由未知量的个数为2 。 1.下列各函数对中,( D )中的两个函数相等. 2.函数在处连续,则( C.1)。 3.下列定积分中积分值为0的是( A ). 4.设,则( B.2 ) 。 5.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则当=( A.1/2 )时该线性方程组无解。 6.的定义域是 . 7.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则需求弹性=。 8.若,则. 9.当时,矩阵可逆。 10.已知齐次线性方程组中为矩阵,则。 1.函数的定义域是 . 2.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斜率是. 3.函数的驻点是 1.

4.若存在且连续,则 . 5.微分方程的阶数为4 。 1.函数的定义域是 . 2.0. 3.已知需求函数,其中为价格,则需求弹性. 4.若存在且连续,则 . 5.计算积分2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本题共15分) 1.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 C.). A. B. C. D. 2.设需求量对价格的函数为,则需求弹性为( D. )。 A . B.C D. 3.下列无穷积分收敛的是 ( B. ). A.

电大-审计学-网上作业-形成性考核-05任务-判断题答案-(史上最全)

三、判断题部分(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审计报告,就是查帐验证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A. 错误 2.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必须与客户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 B. 正确 3.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商定程序业务中,不需要为了获取额外的证据,在委托范围之外执行额外的程序。()B. 正确 4. 标准意见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不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B. 正确 5.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一般都属于永久性保管。( ) A. 错误 6. 审计人员取得的书面证据证明力都很强。( ) A. 错误 7. 对于客户委托金融机构代管的投资债券,注册会计师如无法进行实地盘点,则须向代管机构进行函证。( )B. 正确 8. 审计的职能与地位密不可分,审计的职能决定着审计的地位,审计的地位又影响着的审计的职能。()B. 正确 9.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与会计报表所有方面发表审计意见。()A. 错误 10. 客观性被认为是审计人员的灵魂。()A. 错误 11. 环境证据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事项所处的环境,为审计人员分析判断审计事项提供有用的线索。()B. 正确 12. 无论是顺查还是逆查,均需要运用审阅法和核对法。()B. 正确 13. 民间审计组织是指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和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民间审计组织不象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那样,直接隶属于某个机构或部门,而是以法人形式出现,在组织上具有经济主体和监督主体的特征,不直接隶属于哪个部门或机构,与委托者以契约形式表现其相互关系。() B. 正确 14. 对于资产负债日至审计报告日被审计单位未调整或未披露的期后事项,审计人员可不予关注。()A. 错误 15. 预测性财务信息所涵盖的期间必须是未来期间的数据。()A. 错误 16. 顺查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和会计凭证较多的机关行政事业单位。()A. 错误 17. 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审计人员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A. 错误 18.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之前,要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 )B. 正确 19. 当监盘存货程序受阻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的替代程序。( ) A. 错误 20. 注册会计师的监盘责任应包括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盘点,并进行适当抽点。( ) B. 正确 21. 委托人将会计报表与审计报告一同提交给使用人可以减少编报单位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负的责任。()A. 错误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执笔人:主审人:课程编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开设学期:第X学期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消费心理学》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网络营销》、《客户管理》、《模拟营销》、《谈判与沟通》等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与《模拟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奢侈品营销》等后续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从事与消费者消费活动有关的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信息分析,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会察言观色,善于换位思考,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反应快速; (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2.知识目标 (1)具备感觉与知觉、记忆和注意、学习和联想、思维和想象、需要和动机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消费者个性心理知识; (3)具备需要与动机的理论知识; (4)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决策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5)掌握消费者群体心理与行为知识; (6)掌握商标、包装、价格等商品因素以及消费习俗、消费流行、家庭、广告、营销环境等非商品因素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影响的分析方法。 3.态度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 (2)养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树立“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4)培养团队精神,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通过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消费者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工作情景需求调查分析为基点,结合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行业内专家的指导,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将消费心理学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参考答案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经济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一) 一、填空题 1、、答案:1 2、设,在处连续,则、答案1 3、曲线+1在得切线方程就是、答案:y=1/2X+3/2 4、设函数,则、答案 5、设,则、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当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得就是(D ) A. B. C. D. 2、下列极限计算正确得就是( B ) A、B、C、D、 3、设,则( B ). A.B。C。D。 4、若函数f (x)在点x0处可导,则(B)就是错误得. A.函数f (x)在点x0处有定义B.,但 C.函数f (x)在点x0处连续D.函数f(x)在点x0处可微 5、若,则(B)、 A. B. C.D. 三、解答题 1.计算极限 本类题考核得知识点就是求简单极限得常用方法。它包括: ⑴利用极限得四则运算法则; ⑵利用两个重要极限; ⑶利用无穷小量得性质(有界变量乘以无穷小量还就是无穷小量) ⑷利用连续函数得定义。 (1) 分析:这道题考核得知识点就是极限得四则运算法则。 具体方法就是: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消去零因子,再利用四则运算法则限进行计算解:原式=== (2) 分析:这道题考核得知识点主要就是利用函数得连续性求极限. 具体方法就是: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消去零因子,再利用函数得连续性进行计算解:原式== (3) 分析:这道题考核得知识点就是极限得四则运算法则. 具体方法就是:对分子进行有理化,然后消去零因子,再利用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解:原式==== (4) 分析:这道题考核得知识点主要就是函数得连线性. 解:原式= (5)

分析:这道题考核得知识点主要就是重要极限得掌握. 具体方法就是:对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 ,并乘相应系数使其前后相等,然后四则运算法则与重要极限进行计算 解:原式= (6) 分析:这道题考核得知识点就是极限得四则运算法则与重要极限得掌握。 具体方法就是:对分子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消去零因子,再利用四则运算法则与重要极限进行计算 解:原式= 2.设函数, 问:(1)当为何值时,在处极限存在? (2)当为何值时,在处连续、 分析:本题考核得知识点有两点,一就是函数极限、左右极限得概念。即函数在某点极限存在得充分必要条件就是该点左右极限均存在且相等。二就是函数在某点连续得概念。 解:(1)因为在处有极限存在,则有 又 即 所以当a 为实数、时,在处极限存在、 (2)因为在处连续,则有 又 ,结合(1)可知 所以当时,在处连续、 3。计算下列函数得导数或微分: 本题考核得知识点主要就是求导数或(全)微分得方法,具体有以下三种: ⑴利用导数(或微分)得基本公式 ⑵利用导数(或微分)得四则运算法则 ⑶利用复合函数微分法 (1),求 分析:直接利用导数得基本公式计算即可。 解: (2),求 分析:利用导数得基本公式与复合函数得求导法则计算即可。 解:= = (3),求 分析:利用导数得基本公式与复合函数得求导法则计算即可。 解:23 121 2 1 )53(2 3 )53()53(21])53[(------='---='-='x x x x y (4),求 分析:利用导数得基本公式计算即可。 解: 分析:利用导数得基本公式与复合函数得求导法则计算即可。 (5),求

2015年春《审计学》05任务 0023答案

2015年春国家开放大学《审计学》05任务0023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得分:38 1. 审计人员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如果采用逆查法,一般是从()开始审查。 A. 会计凭证 B. 会计账簿 C. 会计报表 D. 会计资料 满分:2 分 2. 注册会计师应审验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是否不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 () A. 35% B. 15% C. 20% D. 25% 满分:2 分 3. ()是通过观察法不能取证时,可以使用的一种方法。 A. 审阅法 B. 鉴定法 C. 盘存法 D. 调节法 满分:2 分 4. 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中控制活动要素的是: A. 人事政策 B. 组织结构设置 C. 风险评估 D. 凭证与记录控制 满分:2 分

5. 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标准是: A. 审计证据 B. 审计标准 C. 审计准则 D. 审计质量控制标准 满分:2 分 6. 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后,如果审计人员认为某项交易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该项 交易存在重大错报,这种风险是()。 A. 抽样风险 B. 检查风险 C. 非抽样风险 D. 重大错报风险 满分:2 分 7. 以实物出资的,注册会计师不需实施的程序为() A. 观察、检查实物 B. 审验实物权属转移情况 C. 按照国家规定在评估的基础上审验其价值 D. 审验实物出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满分:2 分 8. 下列工作中,属于审计报告阶段的是: A. 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B. 对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 C. 对会计报表总体合理性进行分析性复核 D. 审核期初余额 满分:2 分 9.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下列行为中,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 承接了自己代记账客户的财务报表的审计

2016年电大《经济数学基础12》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sin lim 0 =-→x x x x .答案:0 2.设,在0=x 处连续,则________=k .答案:1 3.曲线x y = 在)1,1(的切线方程是.答案: 4.设函数52)1(2++=+x x x f ,则____________)(='x f .答案:x 2 5.设x x x f sin )(=,则.答案:2 π- (二)单项选择题 1. 函数的连续区间是( )答案:D A .),1()1,(+∞?-∞ B .),2()2,(+∞-?--∞ C .),1()1,2()2,(+∞?-?--∞ D .),2()2,(+∞-?--∞或),1()1,(+∞?-∞ 2. 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 )答案:B A. B. C. D. 3. 设y x =lg2,则d y =( ).答案:B A .B .C .D . 1 d x x 4. 若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则( )是错误的.答案:B A .函数 f (x )在点x 0处有定义 B .A x f x x =→)(lim 0 ,但)(0x f A ≠ C .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 D .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微

5.当0→x 时,下列变量是无穷小量的是( ). 答案:C A .x 2 B .x x sin C .)1ln(x + D .x cos (三)解答题 1.计算极限 (1) (2) (3) (4) (5) (6) 2.设函数 ??? ? ???>=<+=0sin 0,0,1sin )(x x x x a x b x x x f , 问:(1)当b a ,为何值时,)(x f 在0=x 处有极限存在? (2)当b a ,为何值时,)(x f 在0=x 处连续. 答案:(1)当1=b ,a 任意时,)(x f 在0=x 处有极限存在; (2)当1==b a 时,)(x f 在0=x 处连续。 3.计算下列函数的导数或微分: (1)2222log 2-++=x x y x ,求y ' 答案:2 ln 1 2ln 22x x y x ++=' (2),求y ' 答案: (3),求y ' 答案: (4)x x x y e -=,求y ' 答案: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审计学》05任务_0013满分答案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审计学》05任务_0013满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使用重要性水平,可能无助于实现下列目的(D)。 A.确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B.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C.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D.确定重大不确定事项发生的可能性 2.按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结束后.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的日期应当在:(D) A.15日内 B.30日内 C.60日内 D.90日内 3.下列工作中,属于审计准备阶段的是:(D) A.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B.对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 C.对会计报表总体合理性进行分析性复核 D.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了解 4.下列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 A.重大错报风险是因错误使用审计程序产生的 B.重大错报风险是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C.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D.重大错报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予以控制 5.社会审计中的函证工作由(C)办理,并将其寄发和收取。 A.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 B.被审计单位内审人员 C.审计人员 D.被审计单位行政工作人员

6.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B)。 A.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B.如果注册会计师提供财务报表公允性的绝对保证而非合理保证,一定可以避免法律诉讼 C.信息使用者和注册会计师之间所形成的对审计作用期望上的差距,即审计期望差。 D.客观地讲,审计期望差不可能消失。 7.(B)是通过观察法不能取证时,可以使用的一种方法。 A.审阅法 B.鉴定法 C.盘存法 D.调节法 8.对于审计程序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的是:(C) A.编制审计方案 B.发出审计通知书,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C.对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 D.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9.审计程序终结阶段的主要标志是:(D) A.复核并审定审计报告 B.建立审计档案 C.提出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 D.编制并致送审计报告 10.判断注册会计师应否承担律责任以及承担的具体形式,应从审计的结果和审计的过程两个层面上考虑。民事责任追究与否与以(B)为依据的判断直接相关。 A.过程 B.结果 C.过程和结果 D.过程或结果 11.如果被审计单位的投资证券是委托某些专门机构代为保管的,为证实这些投资证券的真实存在,注册会计师应(B)。 A.实地盘点投资证券 B.向代保管机构发函询证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标准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 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第一时间抓住顾客对每个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了解消费者心理,解释消费者行为,最终能通过企业的营销手段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课程所包含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营销、管理及传播等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方案,提高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课程以学生较全面掌握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消费行为学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由于《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先修课:《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 后续课:《销售管理》、《现代推销技术》、《商务谈判》、《客户管

理》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应用,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 2.根据现今社会对大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迫切要求,摈弃以前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法。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在设计思想上突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职业目标的确定,从职业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实践领域的确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实践项目的整合,在每个实践项目中分成理论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及职业能力目标 一、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践调

2017年电大经济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经济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一)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sin lim =-→x x x x .答案:0 2.设 ? ?=≠+=0,0 ,1)(2x k x x x f ,在0=x 处连续,则________=k .答案1 3.曲线x y =+1在)1,1(的切线方程是 . 答 案: 2 3 21+= x y 4. 设 函 数 5 2)1(2++=+x x x f ,则 ____________)(='x f .答案x 2 5.设 x x x f sin )(=,则__________ )2 π (=''f .答案: 2 π - 二、单项选择题 1. 当+∞→x 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 D ) A . )1ln(x + B . 1 2+x x C . 2 1x e - D . x x sin 2. 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 B ) A.1lim 0=→x x x B.1lim 0=+→x x x C.11sin lim 0=→x x x D.1sin lim =∞→x x x 3. 设y x =lg2,则d y =( B ). A . 12d x x B .1d x x ln10 C .ln10x x d D .1d x x 4. 若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则( B )是错误的. A .函数f (x )在点x 0处有定义 B .A x f x x =→)(lim 0, 但)(0x f A ≠ C .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 D .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微 5.若 x x f =)1 (,则=')(x f ( B ). A . 2 1x B .2 1x - C . x 1 D .x 1- 三、解答题 1.计算极限 (1)1 2 3lim 221-+-→x x x x 解:原式=)1)(1() 2)(1(lim 1-+--→x x x x x =12lim 1+-→x x x = 2 11121-=+- (2)8 66 5lim 222+-+-→x x x x x 解:原式=)4)(2()3)(2(lim 2----→x x x x x =2 1 423243lim 2=--=--→x x x (3)x x x 1 1lim --→ 解: 原式 = ) 11() 11)(11(lim +-+---→x x x x x = ) 11(11lim +---→x x x x = 1 11lim 0 +-- →x x =2 1- (4)4235 32lim 22+++-∞→x x x x x 解:原式=320030024 23532lim 22=+++-=+++-∞→x x x x x (5)x x x 5sin 3sin lim 0→ 解:原式=53115355sin lim 33sin lim 5 35355sin 33sin lim 000=?=?=?→→→x x x x x x x x x x x (6)) 2sin(4 lim 22--→x x x 解:原式=414) 2sin(2 lim )2(lim )2sin()2)(2(lim 222=?=--?+=--+→→→x x x x x x x x x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分析 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 《消费者行为分析》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第一时间抓住顾客对每个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了解消费者心理,解释消费者行为,最终能通过企业的营销手段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课程所包含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营销、管理及传播等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方案,提高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课程以学生较全面掌握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消费行为学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由于《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应用,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 2.根据现今社会对大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迫切要求,摈弃以前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法。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在设计思想上突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职业目标的确定,从职

审计学005任务0003

一、单选题 1.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A. 观察法 B. 盘存法 C. 比较法 D. 核对法 2. 对于审计程序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的是: A. 编制审计方案 B. 发出审计通知书,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C. 对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 D. 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3. 下列有关审计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过程与结果 B. 审计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相同的 C. 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D. 审计总目标由审计具体标准组成 4. 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B. 如果注册会计师提供财务报表公允性的绝对保证而非合理保证,一定可以避免法律诉讼 C. 信息使用者和注册会计师之间所形成的对审计作用期望上的差距,即审计期望差。 D. 客观地讲,审计期望差不可能消失。 5. 当注册会计师表示()时,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可以省略。 A. 无保留意见 B. 保留意见 C. 否定意见

D. 无法表示意见 6. 下列各类审计证据中,审计人员编制的会计分录调整表属于: A. 实物证据 B. 亲历证据 C. 内部证据 D. 外部证据 7. 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时,应当在意见段之前增加说明段,以说明 所持意见的理由。 A. 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 B. 保留意见 C. 否定意见 D. 无法表示意见 8. 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可靠性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时生成的内部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生成的内部证据更可靠 B. 从原件获取的证据比从复印件及传真件获取的证据更可靠 C. 文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口头方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D. 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证据比从被审计单位外部取得的证据更可靠 9. 判断注册会计师应否承担律责任以及承担的具体形式,应从审计的结果和审计的过 程两个层面上考虑。民事责任追究与否与以()为依据的判断直接相关。 A. 过程 B. 结果 C. 过程和结果 D. 过程或结果 10. 注册会计师应审验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是否不低于公司注册资本 的() A. 35%

电大作业《审计学》05任务__0002

05任务_000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C )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数据的方法。 A. 审阅法 B. 核对法 C. 调节法 D. 抽样法 2.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A.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将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B. 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重大错报风险 C. 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消除检查风险 D. 注册会 计师应当获得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在完成审计工作时,能够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 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 3.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国家审计的首要目标是:( A ) A. 真实性 B. 合法性 C. 效益性 D. 客观性 4. 注册会计师B在执业过程中采用以下原则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其中,你不认可 的是( C )。 A. 对于非盈利组织,费用总额或总收入的0.5%作为重要性水平 B. 对于共同基金公司,净资产的0.5%作为重要性水平 C. 对于大型零售企业,以税前利润的3%,或税后净利的5%,或总收入的5%作为重要性水平 D.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选择资产总额的1%作为重要性 水平 5. 抽查法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D )。 A. 规模大业务复杂的企业 B. 会计资料较多的单位 C. 管理基础工作较好D. 内部控制健全但执行无效 6. 审计报告的日期,应当是( C )。 A. 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日期 B. 审计报告编制完成日 期 C. 审计取证工作结束日期 D. 审计报告对外报送日期 7. 下列关于审计准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 A. 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B. 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 C. 审计准则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标准 D.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 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8. 判断注册会计师应否承担律责任以及承担的具体形式,应从审计的结果和审计的过程两个层面 上考虑。民事责任追究与否与以(B )为依据的判断直接相关。 A. 过程 B. 结果 C. 过程和 结果 D. 过程或结果 9. 综合类工作底稿包括 ( A )。 A. 审计计划 B. 经济合同 C. 协议章程 D. 实质性测试记录 10. 下列有关审计重要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 )。 A. 在考虑一项错报是否重要时,既要考虑错报的金额,又要考虑错报的性质 B.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 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 C. 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无须要求管理层调整 D. 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职业判断 11. 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后,如果审计人员认为某项交易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该项交易存在重大错报,这种风险是(B )。 A. 抽样风险 B. 检查风险 C. 非抽样风险 D. 重大错报风 险 12. 验资报告的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A )的日期。 A. 完成审验工作的日期写出验资报告 C. 报B.送验资报告 D. 同客户签订约定书 13. 下列有关重大错报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 A. 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 可能性 B. 财务报表在审计后依然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C. 审计人员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 性 D.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有效预防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14. 在风险评估阶段,项目组讨论是为了使各成员交流信息和分享见解从而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下列不属于该阶段项目组讨论的内容的是( B )。 A. 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 B. 实质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1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 一、管理信息 课程代码:112115 制订人: XXXX 所属系部:经贸系批准人:XXXXX 制订时间:2014.09 二、基本信息 学分:3 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三、课程定位 《消费者行为学》是经贸系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市场营销教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学习和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一般思路,掌握消费者心理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可以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加以应用。同时使学生在掌握该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利用,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通过该课程学生还了解现代消费需求和发展,包括消费者的逆反和预期心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个人理财行为、模仿和从众行为等。除此以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对参照群体、社会文化、社会分层、家庭角色、生活方式等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知识。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总体目标 1.专业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道这些基本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价值。 (2)熟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般特征和购买决策过程,了解不同消费者个体差

异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 (3)要求学生熟悉购买动机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行为的关系,掌握购买动机的概念、特点、了解国外购买动机理论的研究状况。 (4)熟悉消费者的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 (5) 知道各种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如文化、社会因素、群体、家庭和情景因素以及消费者保护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沟通和协调能力; (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助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修养、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3.方法能力 (1)能自主学习,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2)能通过各种学习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二)课程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模式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职业要求为导向,使消费心理学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的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工具,注重实际效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2.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教学技术,保证教学中多渠道输入—吸收—多渠道输出—觉悟—有目的再输入过程。 3.建立学习资源网络,配合校园网或英特网,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