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为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和我省物流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0-2015年,展望至2020年。

第一章总论

现代物流业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有机整合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的复合型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济、金融、物流的全球化进程向纵深发展,跨国物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我国主要经济区域、各大中心城市在物流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我省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物流资源丰富,劳动力和仓储成本较低,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我国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步伐加快和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我省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思想观念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经济开放度较低等问题和挑战。未来5—10年,是我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获取物流领先优势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把区位、交通、资源等传统优势转化为产业、物流、市场等综合竞争优势的战略机遇期。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对于我省调整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能够直接带来物流业的规模扩张,同时,将为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餐饮、会展等相关服务业带来客观的配套服务需求,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另外,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繁荣区域市场,扩大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培养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

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物流连接着制造业的采购、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制造业与物流业日益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臵,推动制造业供应链一体化,降低企业采购商品成本,提高企业采购商品可得性,提高产业附加值。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是一个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现代产业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因此,物流业与制造业既相互依托又相辅相成,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物流业规模扩张,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物流配套服务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从而促进招商,吸引资金,聚集高端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提升本地区制造业层次;还可以吸引更多商品在区域内集散,繁荣区域市场,从而实现产业、物流和市场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区域经济运行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物流业衔接生产和消费,产业关联度高,劳动就业吸纳能力强,拉动消费作用大。发展壮大物流产业,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有效

获取、分配和使用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要素,从而提高各种生产资料和产成品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商品及其物流服务需求。

总体上看,现代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有效连接生产与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优化资源配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

(一)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外物流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物流业发展速度加快。2003 -2008年全球跨国间物流货运量年均增长8.2%,第三方物流发展尤为迅速,年均增长13.1%。2008年,美国和欧洲第三方物流服务支出分别达到1100亿美元和1750亿美元,各占全球第三方物流服务支出的22%和35%,未来五年年均增速将达到10%~15%;亚太地区(包括中东地区)第三方物流服务支出175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以18%~23%的速度增长。

2、行业集中度和地域集中度逐步提高。近年来,国际物流业整合步伐加快,物流企业并购、重组频繁,物流资源加速向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集聚。跨国物流企业不断完善全球物流网络,面向全球布局,投资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强化了跨国物流干线、支线衔接,实现了物流网络高效对接,占据了世界高端物流市场,主导、支配着世界物流业的发展。从地域分布看,物流需求、物流资源和物流服务向物流发展条件优越的大城市集中,大型物流企业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多式联运,区域分拨和本地配送变得更加便捷,物流服务效率大幅提高。

3、物流业发展出现一体化趋势。近年来,制造业企业为赢得竞争优势,剥离外包内部物流业务,社会物流需求大幅增加。各大物流企业积极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分拨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业务采取一体化运作,为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有效地满足了社会物流服务需求。传统储运企业在搞好运输、仓储、装卸等传统业务基础上,积极参与工商企业原材料与零配件采购、生产、储运、配送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4、物流业的信息化、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为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物流技术,大力发展集装化、单元化运输,基本实现了物流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海空公铁多式联运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美国率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物流运作的全过程,实现了物流的集成化和便捷化。据统计,近年来美国因物流领域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运输、库存等费用的节约,促使其制

造业成本降低了1~2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和市场竞争加剧,预计未来物流业信息化、专业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二)国内物流业发展趋势及特点

目前,国内物流业发展趋势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吻合,但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国内物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2008年我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高于同期GDP 增速3.8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物流业增速仍将快于GDP增速,年均增速达到14%以上,第三方物流年均增速将达到20%。

2、物流运行效率逐步提高。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积极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些领先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采购、储运、加工、配送、物流金融等进行一体化运作,同时针对服务行业特点,积极发展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物流成本下降,物流效率逐步提高。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预计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继续下降。

3、我国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增速将快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商贸业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崛起和集聚发展。由于区位、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雄厚,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厦门等沿海港口城市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物流中心。随着“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制造企业将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布局,带动中西部地区物流需求迅

速上升。武汉、重庆、西安和郑州等地物流设施、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未来一个时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将形成一些新的物流中心。

4、国内外物流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战略布局加快。近年来,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加紧在全国布局,不断完善物流节点网络,跨区域发展势头迅猛。国外物流企业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一线城市完成布局,并占据我国高端物流市场,目前正向东部地区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扩张。在中西部地区,郑州、武汉、重庆和西安承接国内外物流企业发展的条件互有优劣,未来几年内竞争将趋于激烈。

(三)对国内外物流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

综观国内外物流业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国内外物流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随着制造企业流程再造和物流外包,社会物流需求大幅上升,第三方物流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2、物流中心城市、大型物流企业先发优势突出。现代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一体化程度逐步提升,并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催生了一批世界性、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和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加快物流向这些大城市和大企业的集中,同时必然排斥物流要素向其他大城市和大企业集中。

3、未来产业的竞争力将更依重于物流运行效率的提高。物流业快速发展将大幅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扩大市场需求,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制造业、商贸业调整升级和增强整个产业竞争力水

平具有重要作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是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是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完善的必由之路。

三、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判断

深入分析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联系国内外物流业发展趋势,慎重做出判断,是科学谋划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

1、物流业发展速度较快。2008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3.7万亿元,2005-2008年年均增长16.92%;物流业实现增加值793.2亿元,2005-2008年年均增长14.17%,高出同期生产总值增速4.5个百分点; 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5%,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就有204.5万,占第三产业总从业人员的比重达14.4%;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

2、物流业调整优化步伐加快。目前我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较快,除仓储、运输业务外,优势物流企业积极向采购、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物流金融等领域拓展。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加快,先进物流业态不断涌现。物流技术设备水平明显提高,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传统物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一大批新型骨干物流企业迅速成长。目前,我省已经拥有2A级以上物流企业29家,

其中4A级物流企业12家。中国远洋、天地华宇、国药集团等省外优势物流企业进入河南发展,豫鑫物流与日立物流合作开拓高端物流市场,华丰钢铁与太钢、邯钢、安钢战略合作,以先进业态进入物流领域,为我省物流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3、特色行业物流取得长足进展。随着食品、装备制造、汽车、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特定行业、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双汇、众品、省邮政速递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设点布局,完善物流网络,“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网络化冷库+生鲜加工配送”、“快递+电子商务”等业态模式得到迅速推广;医药物流、家电物流稳步增长,信息化、自动化、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粮食物流散装、散卸、散运、散储和跨省运输发展较快,钢铁物流升级势头强劲,郑州华丰钢铁已经把物流服务延伸到多品种剪切加工、配送运输、信息处理、物流金融等领域。

4、物流业呈现出集中化发展趋势。从全省范围看,我省经济、人口、交通、物流设施和物流活动呈现向以郑州为中心的大中城市集聚态势;从城市内部看,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出现向物流园区集中趋势。“物流中心城市-节点物流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的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原城市群城际交通的一体化,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等要素逐步向郑州综合交通枢纽汇集。

但是,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总

体发展水平滞后。2008年我省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二是物流服务结构性供给不足,企业物流外包比重低,“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较为普遍。据测算,全省企业自营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以上。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低端物流市场恶性竞争,高端物流服务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三是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和物流资源缺乏整合的问题同时存在。物流资源空间布局分散,缺乏有效衔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起点低、规模小,公路、铁路、航空协调配套运行能力较差,多式联运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四是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本土企业小、弱、散,目前尚无一家5A级物流企业,全省资本不足100万元的物流企业占到80%以上,大多数物流企业仅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缺乏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能力,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要求。

(二)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当前,我省物流业既具备加快发展的一系列优势条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

1、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我省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雄厚,生产物流发展空间巨大。我省是经济大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未来的制造业大省,经济总量、制造业规模、商贸业规模均居全国第5位,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发展现代物流的产业基础雄厚。我省社会物流总额与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5年1.93倍上升到2008年2.01倍,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随着国

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和“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步伐加快,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为我省生产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二是人口多、市场大,消费品物流发展前景良好。我省是人口大省,经济腹地广阔,近1亿人口本身就可以带来庞大的消费市场,200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46亿元。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快速提高,对全省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业态不断创新,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三是区位优势突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分拨物流发展前途广阔。我省地处中部核心区域,承东启西,陆路交通发达,航空运输快速成长,是距离天津、青岛和连云港等港口最近的省份之一,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区位交通优势,有望发展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全国铁路主通道有“三纵三横”贯穿河南,铁路通车里程近4000公里,郑州至西安、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建成后,郑州将成为全国唯一的“双十字”铁路中心;现有公路通车总里程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841公里,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全部省辖市和90%以上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 郑州国际机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客货吞吐量快速增长,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发展公铁

海多式联运的天然优势。

四是物流资源丰富,物流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我省拥有3个一类口岸、9个二类口岸、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东站、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另外,建设中的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国际航空港等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全省“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电子口岸、行业信息平台建设取得较快进展。

五是劳动力、仓储等成本低,物流人才可得性高。我省仓库租金水平、在岗职工工资水平都比较低,具有物流成本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全省高校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达12000多人,其中郑州高校占90%以上,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可得性较高。

2、我省发展物流业面临的挑战

一是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外部环境有待优化。发展观念滞后是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我省处于内陆地区,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对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没有将发展现代物流业摆上重要位臵。对现代物流业的内涵把握不准,往往简单理解为传统的交通运输模式,推动新兴物流业态发展不力。物流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存在着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尚未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物流大市场。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尚不健全,已有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部门协调联动不够,未能形成合力。

二是产业和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制约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生产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但在我省产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偏大,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物流以传统低端的大宗生产资料的运输、仓储为主,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流通加工、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信息咨询等物流服务,尤其是为制造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市场规模有限、服务能力不足。我省消费市场广阔,但传统市场比重偏大,商品交易和物流配送方式落后,新兴消费模式发展不足,制约了现代化的分拨、配送、包装、电子商务等消费物流发展。

三是经济开放度低,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循环不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推动了物流与经济的大融合。我省作为中部省份,虽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识不强,外贸依存度较低,外资规模较小,与境外企业、央企和兄弟省份的合作不够,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明显不足,直接影响了我省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发展。

四是先发优势不明显,区域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各省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支持力度,抢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制高点。我省在基础设施、企业规模、政策环境等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部分周边省份都有一定差距。郑州物流业规模低于武汉、重庆和西安,有竞争实力的物流企业不多,湖北省2A级以上物流企业有26家,其中23家集中于武汉,明显多于郑州。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武汉、重庆的铁路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强化,郑州乃至我省发展跨

区域物流将面临周边省市的激烈竞争。

(三)对我省发展物流业的基本判断

目前,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布局已经基本完成,正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布局,预计未来3年内将完成在我国的节点布局,未来5年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将完成全国性布局。未来5~10年将是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面临周边重点城市激烈竞争的压力集中期。遵循物流要素向大城市、大企业集聚和先发优势排斥后发优势的规律,我省物流业发展必须在今后5年左右的时间内形成赶超发展态势,占据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高地,才能有效防止被边缘化和形成周边物流中心喂给市场的危险。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我省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意义,把区位、交通、资源等传统优势转化为产业、物流、市场等综合竞争优势,将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必须抢抓发展机遇,紧紧抓住未来5~10年物流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打牢发展基础,取得发展优势;必须坚持集聚发展,中心城市与其他物流节点城市之间,应避免同构竞争,努力形成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必须着力解决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加快实施促进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多项战略举措,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四、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思路、目标及布局

(一)战略定位

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实现与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以郑州为龙头,加快建设连接世界、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带动全省发展成为业态先进、结构优化、辐射区域广、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高地。

(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及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增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服务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以“1+10”为重要抓手,以“三联互动”为主线,全力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重点抓好十大行业物流发展,加快传统物流改造与业态提升,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育壮大物流企业,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提升郑州在全国物流格局中的枢纽功能和地位,为中原崛起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

--突出一个中心。把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作为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战略重点,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确保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在未来3~5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抓好十大行业。把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邮政、粮食、花卉、建材等十大物流行业作为我省发展现代物流业

的主要抓手和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的突破口,一业一策,各个突破,争取在未来3~5年内奠定我省在重点物流行业的领先地位。

--实现“三联互动”。即物流、产业、市场的联合,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配送终端的联网,对外集输与对内集配的联动。以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优化企业自营物流系统,创新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式,鼓励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积极发展食品冷链、纺织、汽车、粮食等行业物流,形成物流业与我省重要优势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完善城乡各类市场体系的物流服务功能,推进物流、产业和市场的融合。优化全省物流节点服务网络,强力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物流基础设施,推动物流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物流分拨节点的设施共享和功能互补,不断完善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产品等产品的物流终端配送体系,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形成高效便捷的对外集输和对内集配物流网络,提升我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竞争力。

--加快业态提升。坚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提升现有业态两手抓,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技术和方法,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和行业集中度,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以先进业态推动物流企业加速成长。

--优化发展环境。做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协调和衔接,强力推进物流领域对外开放,不断完善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发展目标

--总量发展目标。2012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201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至15%以下。

--结构优化目标。到2015年,第三方物流比重显著提升,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领先物流企业,形成结构优化、业态先进的企业群体。培育4A级物流企业20家以上,5A级企业3~5家,引进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40家。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目标。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快速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支撑能力大幅提高。到2015年,郑州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左右,国际多式联运得到长足发展,将郑州初步建成覆盖中西部的内陆“无水港”、辐射中亚欧洲的“东方陆港”,国际航空货运基地和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分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初具规模。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物流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物流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到2015年形成8~10个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基本实现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和互通。公铁海空多式联运体系基本形成。

到2020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超过43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至14%以下。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我省现代物流业在中西部地区居领先地位,为加快河南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支撑。

(四)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布局原则

根据物流业发展总体思路,我省物流业发展布局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有利于发挥各地区位、交通、产业和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二是有利于集聚发展。遵循物流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大企业逐步集中的规律,在规划布局上充分考虑强化物流资源整合、引导企业集聚发展的需要。三是有利于防止同构竞争。在一定辐射半径内的不同城市,注意避免物流功能和重点物流行业布局上同构,以防止资源浪费和同构竞争。四是有利于优化城市功能和便捷配送。城市自身的配送中心布局要在考虑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配送效率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国家现代物流业发展布局,对全省层面现代物流业发展,实行“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物流节点城市”的总体布局,即郑州以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为基本定位,着力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内陆“无水港”、连接中亚欧洲的“东方陆港”和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国内集散分拨中心、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强化公、铁、海、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加快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物流辐射半径和覆盖范围,发展成为连接世界、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其他各省辖市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和区位、市场优势,差异化发展专业物流和区域内物流配送,发展成为服务本地、辐射周边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形成郑州物流中心与各物流节点城市分工合理、配合紧密、互为支撑、互动发展的物流节点城市网络。

各省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实行两级布局,即“物流园区-城市配送中

心”布局。城市物流园区主要根据现实物流量大小,考虑未来物流量增长趋势,在最具交通优势的城郊,规划布局适度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疏浚物流通道,引导市区内物流企业、物流设施向物流园区集聚,实现物流资源优化配臵和集聚规模效应。城市配送中心布局主要根据不同城区的物流需求,本着交通便捷、配送高效、成本最低的原则合理规划,形成高效便捷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

各重点行业的物流布局,主要根据行业特点、产业基础、集聚功能和合理辐射半径等因素,遵循布局集中、服务联动、集聚发展的原则,规划布局物流分拨配送区域、节点城市和配送网络,推动重点行业物流发展,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二章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近年来,郑州现代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在我省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以连接性和物流量两大条件衡量,郑州有机会、有能力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东西部之间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周边物流中心城市竞争力逐步增强,巩固提升郑州物流中心地位已迫在眉睫。

一、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性

(一)在内陆地区建设物流中心成为趋势

欧美物流中心发展历程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沿海港口城市最先形成物流中心,然后在内陆地区形成物流中心。美国第一代物流中心主要是纽约、洛杉矶等海港城市;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拥有大型国际机场的孟菲斯和路易斯维尔等城市逐渐发展成为第二代空港型国际物流中心;随着港口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货物吞吐压力,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连接性的达拉斯、堪萨斯等内陆城市发展成为承担货物集拼和分拨的第三代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欧洲物流中心的发展过程也是从鹿特丹、瓦伦西亚等海港,到法兰克福和巴黎等空港,再到维也纳和纽伦堡等内陆港。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需要建立现代物流中心

未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将明显快于东部沿海地区。初步预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