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协调与发展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协调与发展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协调与发展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协调与发展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协调与发展

摘要:道路系统如果被形容成血管,那么交通运输系统一定是会被形容成血液,每天都在穿梭于国家的各个地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正在推动着经济的迅猛增长,所以说宏观调控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等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能够达到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内容、原则及规划内涵进行全面的阐述,下面我们将综合教书运输系统的内在涵义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可持续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这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的科学研究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网购的形成,拉动了交通运输体系的空前的蓬勃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步与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间的相辅相成作用正在进入良性的循环时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转化为可操作的指导理论,用新的理论指导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与管理,完成其对社会经济系统全方面发展的推动作用,弄清

运输的性质、如何发展及发展壮大的规模,逐阶段,逐步的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交通运输系统

1.1 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

管道运输、铁路运输、磁悬浮运输、公路运输、航海、航空等运输子系统构成了交通运输系统。它们在各自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情况下被合理使用,它们各具自己的优势及特色。根据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经济发展、作用对运输的要求,合理的分工布局充分发挥其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作用,明确其地位,达到交通运输系统的分工合理化、综合的发展。

2.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2.1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

在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或者地区特点、交通运输发展状况的前提下,改进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规划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分配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宗旨,同时要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的近期、远期的发展蓝图。运输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大系统汲取子系统的综合运输效能,并结合各自的环境要求、技术特点等,进行综合的规划与发展;实现与国家社会经济规划的融会贯通,符合人民大众

的运输条件;通过综合运输能力的提高达到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性;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环境的系统研究、以国家的政策为依据进行规划与设计,提出综合运输发展的方案;特别要优化网络购物与快递运输之间的衔接,从而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统一发展。

2.2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如何实现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的优良性:(1)存档相关的建设资料和数据;(2)弄清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所遵循的原则、出台的政策、最终的目的;(3)研究探讨所处的环境及运输的具体条例;(4)对于现有的运输体制要有所了解,财政支出做出宏观预测;(5)设计出对于运输管理组织现有情况和改进办法的方案并进行科学的理解与点评;(6)搜集可以导致运输供给短缺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与更改;(7)调控各个系统的运输能力,充分发挥运输作用。

3.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口号早已是耳熟能详,要想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就要合理充分的利用现有能源,保证现有经济的发展,又要保证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足够的物质资源。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综合交通体系内部各运输方式在满足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的同时,从整体结构上亦要满足保证自身发展及社会大系统发展可持续要求的合理分工和协作的实现, 以期达到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外部环境(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长期动态协调发展。哪些是其目标呢?全方位的诱导和监控交通流的全过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技术规划、系统管理,从而提高现有基础建设的运用率;保证必要的综合运输能力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要求,建设配置合理的基础设施;我们必须要节省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能源物质、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不随意排放污染物等等,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合理、持续的利用,帮正其可持续的发展,从而真正的保证交通运输系统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

4.可持续性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可持续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最终追求就是:最大限制对未来发展的负面影响,又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满足:1.社会的可持续性: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更深程度、更大范围的享受交通运输系统飞快发展所带来的好处;2.环境的可持续性:交通运输系统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越环境与资源的承载限额;3.发展调控的机制要满足交通运输系统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需

求。综合以上三个目标,我们还要改进交通运输规划的框架,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可达性。要想实现交通运输的规划,我们要先弄清需要的东西是什么,通过什么去实现,设计出办法,并对其考量。在目前信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影响环境因素的探讨、城市交通网的研究、降低能源消耗的技术、保障体系是其框架。所谓可达性的目标就是实现交通运输对人和社会需求的满足,也是对消费流通和社会生产的满足。满足人民出行、工作、货币流通的想法应从物质流通着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物质流通系统的服务质量和作用。能够实现这几点对于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不可或缺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若想将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得到更广泛的宣扬,我们必须以节约能源为己任,不损坏及浪费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容量和承载力进行深入的剖析,充分认识其对交通环境的影响。

5.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自从在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认可,我们都以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并将其理论渗透到各个行业当中。在此理论的作用下,我们更加深了对交通运

输系统规划理论的了解,同时要在明确我国交通规划理论现有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可持续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框架进行深入的剖析与钻研。在社会经济飞快发展,人民生活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人、社会、自然的相辅相成、互惠互利,这是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规划应该遵从的。适应时宜的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进整治和制约,实现其达到长久发展愿望,近而实现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心愿。

【参考文献】

[1] 张国伍. 论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协调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 5.

[2] 石钦文.徐利民等.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综合运输,2006, 6.

[3] 杨兆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4.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先进得交通管理系统得组成、功能。 答:先进得交通管理系统组成:ATMS就是由一系列得公路状况监视、交通管理与出行建议系统所组成,即: 交通管理控制中心(TMC); 交通流量检测系统(TFDS); 城市信号控制系统(UTC); 交通电视监控(TNS); 交通信息服务(TIS); 紧急求援与事故管理系统(EMS)。 功能:正就是ATMS实现了交通信息得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及应用,实现了交通管理从简单静态管理到智能动态管理得转变,使交通静态及动态信息在最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被出行者、驾驶员、系统管理者、交通研究人员及政府机构所共享与利用,从而实现了大交通系统得动态优化运行,为大中城市提供交通管理解决方案,在现有交通设施得基础上,改善现有路网运行状况,提高道路得有效利用率与交通流量,缓解车辆增加造成得交通需求压力。 改善交通秩序,减少事故,提高行车安全,减少道路得拥挤程度与交通事故得发生率,减少因交通拥挤、事故等造成得出行时间延长等现象。 2、GPS得组成与基本定位原理。 答:全球定位系统(GPS)由三部分组成,分为空间星座部分、地面

监控部分与用户设备部分。空间部分就是由24颗GPS工作卫星所组成,其中21颗唯一可用于导航得卫星,三颗为活动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得由若干个跟踪站所组成得监控系统所构成,GPS得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应得用户设备所组成; GPS得基本定位原理:GPS定位采用空间被动式测量原理,即在测站上安置GPS用户接收系统,以各种可能得方式接收GPS卫星系统发送得各类信号,由接收机解算出站星关系与测站得三维坐标。 3、APTS得研究内容划分可划分为哪几个方面? 答:1、公交系统优化与设计; 2、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 3、公交信息服务系统; 4、公交信号优先系统; 5、快速公交系统(BRT0); 6、公交服务水平评价; 4、停车收费带来得效益主要有哪些? 答:①缓解交通拥挤,解决停车难得问题; ②增加城市中心区便捷性及可达性,提高城市活力; ③改善城市环境及节约能源; ④提高停车得周转率,促进城市商业中心泊位利用率; ⑤增加停车经营收入,补偿停车设施建设投资与停车管理费用。一、问答题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 智能交通系统 摘要 1.智能交通系统(r 巧)的基本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卫星定位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交通的运输、服务、控制、管理和车辆制造,从而使车辆靠自身的智能在道路上安全、自由地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调整至最佳状态,驾驶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交通情况了如指掌,交通和运输管理人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上的车辆行驶和交通状况一清二楚。使人、车、路密切地结合,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2.智能交通系统(1

书)的主要功能对车辆能提供道路障碍物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对交通出行者能提供道路条件、交通状况、交通服务的实时信息,及车辆定位导航功能; 对交通运输企业能提供道路和交通信息,以及车辆定位、跟踪、通讯、调度功能; 对道路管理部门能提供交通流的实时信息,以及不停车的自动收费功能; 对交通管理部门能提供对道路交通流进行实时疏导、控制,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功能。 关键词:城市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现状和发展;应用及前景分析;发展对策;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前面有效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根本途径,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ITS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我国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各级政府对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清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五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健全综合的现代运输体系,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智能运输系统利用现代科学系统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起职能的联系。优化和调整道路交通流量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ITS在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充分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里有效率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太原煤气化公司 煤矿辅助运输发展规划 (讨论稿) 一、加快发展煤矿辅助运输的必要性 煤矿辅助运输是指煤矿井下除煤炭运输以外的人员、材料、设备和矸石等各种运输。我公司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基本上为轨道运输,包括电机车运输、无极绳连续牵引车运输、提升机及绞车运输等。近年来,随着公司煤炭生产采掘装备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辅助运输过程中的轨型低、质量差、环节多、用人多、劳动强度大等已经成为制约煤炭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薄弱环节。选择合理的矿井辅助运输方式,提高辅助运输技术装备、安全保护设施及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矿井的生产和效益,对确保矿井煤炭均衡稳定生产、生产调度科学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煤矿辅助运输的发展步伐已迫在眉睫。 二、目前公司各煤矿辅助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我公司煤矿辅助运输虽然近年来增加了一些投入,装备有所提高,如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的使用等,但与本矿其它专业在装备提高、技术进步方面相比则相对滞后,和一些综合水平较高的煤矿相比则差距更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近年来轨道运输投入少。一方面新购回的轨道本身质量较差,轨质软,易变形;另一方面在轨道运输安全保护设施上投入不足。 2、在用轨道质量普遍较差。主要原因除钢轨本身的质量问题外,与各矿专职轨道工数量不足、轨道维护检修跟不上有很大关系。

3、小绞车接力运输在井下普遍使用,环节多,用人多,效率低。 4、“一坡三挡”普遍不合格。自制阻车器、防跑车装置及跑车防护装置可靠性差,灵敏度低,人工操作时危险性大。 5、车辆联接装置使用混乱,在用矿车完好率低。大部分车辆超期服役(报废期为5年)。 6、巷道前期布置不合理。很多轨道巷断面小,起伏大,制约着集中运输系统的有效形成。 三、公司各煤矿辅助运输实际状况 1、炉峪口煤矿: 主斜井巷道净宽4.6米,长度370米,坡度25°,机轨合一,主要担负矿井运煤任务。轨型为38kg/m,轨道运输的作用主要是清理主井浮煤。 副斜井巷道净宽4.1米, 长度324米,坡度20°,担负矿井运料、运矸、运人任务。轨型为24kg/m,提升绞车型号2JK-2/20。现上车场安设电动阻车器一道,FP-Ⅲ-A型防跑车装置一道,FP-Ⅲ-B 型跑车防护装置一道。 东大巷净宽3.4米,长度1500米,轨型24kg/m,担负井下运人、运料,采用电机车运输。 上三采2#暗斜井净宽2.6米,长度86米,坡度20°,轨型15 kg/m,设置自制阻车器与防跑车装置各一道,FP-Ⅲ-B型跑车防护装置一道。 下三采西副巷净宽3.6米,长度688米,近水平,轨型24kg/m,现采用SQ-80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运输。

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初步 思路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对于推动兴宾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和谐兴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交通发展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在准确把握交通现实基础、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交通规划的总体思路,提出具有宏观性、政策性和操作性强的交通发展规划,深入研究交通发展的新形势、新思路、新举措。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对于推进兴宾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交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和来宾市的各项决策和部署,集中精力围绕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这一目标,坚持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走“四型”(即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绿色型)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双核”驱动战略支点,融入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加快全区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着力构建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化交通”。紧持从交通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切实指导和引领交通行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交通工作的

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挥路网整体效率。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完善港口、码头布局,提升港口吞吐能力,改善整治港口航道条件,建设布置合理、资源共享、配置优化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便我区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二、基本原则 “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必须注重体现来宾市精神和区委部署要求,依据来宾市的规划思路和区委、区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精神,全面总结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问题和经验,牢牢把握我区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加强资源整合、着力提升内涵、注重调整完善、坚持适度超前、坚持调整结构、转换方式、重视效率、确保安全,建设、养护、运营、管理并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利用率,改善生态、加强环境保持。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快交通基础设置建设,提高路网服务功能,完善符合市场济经要求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交通安全保障和应急能力建设,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交通行业。建设绿色交通、建立适应交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人力资源和行业管理体系。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路网容量,提高路网的网络化程度,提升集散公路的通达性和分担率,通过提高技术等级,完善布局形态,发挥网络整体规模效应形成既与高速公路网络配套也与地方主干线公路以及农村公路网络衔接的普通干线公路网,构筑完备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设计报告 班级 10161 组号 03 组长 组员02陈恒 07刘莹 19许文君 目录 第一章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1.1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1.1.1影响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因素

1.1.2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标准 1.2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 1.3 物流系统运输线路选择 1.3.1 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 1.3.2 运输线路选择方法 第二章案例分析 2.1案例一 2.2 案例二 第三章方案设计 3.1 设计背景 3.2 运输系统流程分析 3.3 运输系统问题分析 3.4 解决方案 3.4.1 运输路线与方式的最优选择 3.4.2.车辆的调度优化与解决空载行驶问题的方案

第一章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1.1物流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 1)确定物流运输战略 物流运输战略是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运输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订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物流运 输战略的确定直接决定运输系统规划的其他要素。在进行运输系统规划 设计时,首先需要对运输系统所处环境进行分析。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国 家的宏观运输政策、运输市场的发展状况、物流系统综合战略、其他物 流节点的情况等。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运输系统战略,明确运输系统规划的方向。 2)选择运输路线 在组织运输系统完成货物的运送工作时,通常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运输路线。运输工具按不同的运输路线完成同样的运送任务时,由于运 输工具的利用情况不同,相应的运输效率和运输成本也会不同。因此, 选择时间短、费用省、效益好的运输路线是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中的一项 重要内容,这也是运输战略的充分体现。 3)选择运输方式 如何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运输战略是物流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讲,可以在考虑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对货物品种、运输期限、运 输成本、运输距离、运输批量以及安全性等具体项日作认真研究考虑, 可以使用一种运输方式也可以使用联运方式。 4)运输过程控制与信息系统 物流运输系统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过程控制。由于运输过程的瞬间变动性,对运输过程控制的难度远远高于对固定节点的控制,因此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现状 (2) 二、形势要求 (3) 三、发展思路...........................................5(一)指导方针.................................................5(二)总体目标. (6) 四、主要任务...........................................7(一)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7(二)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10(三)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17) 五、保障措施..........................................18(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18(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9) (三)开展人才资源统计........................................20(四)强化人才资金保障. (20) 前言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以至今后十年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保障能力,将深刻影响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和效率。

为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人才发展,按照中组部关于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根据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部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工作。 1 一、发展现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随着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大建设大发展,全行业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人才素质不断提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共有从业人员3429万人,其中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1142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571万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17万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万人;共有技能人员1420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800万人,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38万人;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表彰、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技能竞赛奖励、享受国务院和各省(市、区)人民政府“政府特殊津贴”的人数达到14142人;与此同时,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加大人才评价与发现力度,评选出一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优秀人才。大批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已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行业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面对日趋复杂的自然条件和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解决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建养、运输服务、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科技难题的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高 2 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有关目标要求。二是人才的专业与地区分布不够合理。现有人才尤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于交通工程科技研发、勘察设

运输系统规划报告

目录 一、运输系统概况 (3) 1.1工程运输公司概况 (3) 1.2运输总公司概况 (4) 二、运输系统当前经营状况分析 (4) 2.1运输系统当前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 2.2国内公路货运市场现况分析 (5) 三、运输系统运输主业发展分析 (7) 3.1东营地区物流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7) 3.2油田及东营地区物流市场分析 (9) 3.3运输主业向物流转型的SWOT分析 (10) 四、主营业务发展定位分析 (16) 4.1工程物流市场分析 (17) 4.2物流业务发展分析 (18) 五、多元经济发展分析 (24) 5.1运输系统大力发展多元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24) 5.2运输系统当前多元经济发展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5.3运输系统当前多元经济发展分析 (26) 六、发展目标预测 (31)

6.1总量目标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6.2结构目标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输系统发展规划报告 经过对管理局运输系统的调研, 我们对管理局运输系统的经营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当前油田的运输系统主要是工程运输公司和运输总公司, 这两个公司囊括了油田大部分的运输资源, 因此运输系统的发展规划我们主要围绕这两个企业的下一步的发展展开。由于这两个企业的经营状况都比较困难, 人员负担又很重, 考虑到管理局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特殊情况, 我们认为下一步的规划必须协调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在稳定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保稳定, 这也顺应了集团公司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我们根据运输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精干运输主业, 向物流行业转型, 大力发展三产的设想, 我们的规划也围绕这一思路对运输系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分析。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当前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运输系统概况 1.1 工程运输公司概况 1、人员状况

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胡校宁2220091632 行政管理一班

目录 一、“十一五”现状 (2) 1、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 (2) 2、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2) 3、支持保障系统有效加强 (2) 4、行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 5、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已显雏形 (3) 二、形势及需求 (3)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基本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4) 1、大路网体系 (4) 2、大港航体系 (4) 3、大物流体系 (5) 4、公共服务体系 (5) 5、“四化”管理体系 (5) (四)发展任务 (6) 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 2、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 (6) 3、提升科技和信息化水平 (6) 4、促进现代交通物流发展 (6) 5、提高客运服务能力 (7) 6、强化行业管理 (7) 7、健全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7) 8、发展绿色交通 (7) 9、加强文化建设 (7) 10、深化廉政建设 (7) 四、保障措施 (7) (一)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8) (二)重视机制体制改革 (8)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8) 五、2020年全省交通发展远景展望 (8)

一、“十一五”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和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1、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 ?“十一五”末,全省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22.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285公里,新增1122公里,120个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通达率为86%,农村公路达到 20.3万公里,新增3.3万公里,99.2%的行政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全省沿海港 口综合通过能力达4.56亿吨,万吨级以上泊位197个,分别新增2.07亿吨和83个。 全省内河通航航道里程达1150公里,五年新增138公里,内河港口通过能力达4543万吨,新增2543万吨。全省等级客、货运站分别达到1356个和506个。 2、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2010年,全省公路客货运量完成24.0亿人次和26.4亿吨,分别是2005年的1.9倍和2.2倍。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8.6亿吨,是2005年的2.2倍,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6546万吨,是2005年的2.9倍。营运车船向大型化、专业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大幅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网络进一步完善,交通物流快速发展。 3、支持保障系统有效加强 ?全省交通行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了省级交通信息资源中心,开发应用了多项业务信息系统,开通134条ETC车道,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信息系统得到推广应用。全省交通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在高速公路、桥梁、港口等工程建养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成果得到应用和推广。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公路交通初步建立“监管到位、协调联动、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部、省、市三级安全监管和救助与应急平台。水路交通建立内河救助打捞系统。全省节能减排初见成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4、行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全省交通行业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的“四化”管理,已有8个地方标准颁布实施,初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四化”管理体系,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交通立法工作不断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执法水平得到提高。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交通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O一六年一月 前言 “十三五”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交通运输发展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先行官”要求,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标准化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工作,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服务、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统筹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改革,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规划编制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为指导,依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按照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明确了“十三五”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管理

制度机制建设、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推荐性标准制修订、标准国际化、标准实施、计量体系建设、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八个方面主要任务,指导“十三五”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 (1) (一)发展基础 (1) (二)形势要求 (3) 二、总体思路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基本原则 (4) (三)发展目标 (5) 三、重点任务 (8) (一)管理制度机制建设 (8) (二)强制性标准制修订 (8) (三)推荐性标准制修订 (10) (四)标准国际化 (16) (五)标准实施 (16) (六)计量体系建设 (17)

大学交通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交通学院专业班交通运输年级级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老师 开课时间 2014 至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生在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知识之后,在本课程设计中进行模拟规划训练,初步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 1.通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2.通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培养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采用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中较成熟的“四阶段法”(运输需求预测、运输需求分布、运输方式选择,交通网络分配),以某地区的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为载体,进行简单的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设计,以达到熟练应用相关理论进行规划的目的。 四.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与具体过程 本次课程设计对某地区以2013年为基年,2020年为规划年,对2020年道路网规划进行规划。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将该地区划分为7个交通小区如图1.1所示,基年的道路网分布如图1.2所示。前期调查的结果已汇总为各种表格列入各步骤当中。

(一)社会经济预测 已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历史数据如表1;采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对2020年该地区的GDP和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阐明理由。 图1.1 某地区的交通小区划分示意图 图1.2 基年某地区的道路网分布图(比例尺1:500,000) 表1 .1 该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历史数据 以每班的学号开始的同学为基准,以表1中的数据为基础,依次将GDP和人口两行的数据分别+1,即每人的课程设计基础数据各不相同,例如我的学号后两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摘要本文研究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系统整合,讨论了系统建设战略目标对系统整体性的要求,提出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4层体系结构,以及多元化的组织布局概念,并论述了系统整合中的关键技术——共用信息平台的建立问题。 关键词ITS 认识应用形式信息过程雷达采集 1对ITS整体性的认识 对于智能交通系统(以下简称ITS)的含盖范围具有不同的理解,确定为广义的概念——具有“数字化神经网络”的交通运输系统。 ITS的系统整合是建立在对整个系统功能特点的认识、系统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由此确定的系统设计概念的基础之上。 ITS通过采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对传统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改造,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通过交通发展战略决策支持系统、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交通需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实现对政府宏观层面科学决策的有效支持,使得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通过先进交通监控系统、交通事故信息分析系统、交通仿真实验系统、交通紧急状态应急管制系统等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的有序高效运行。 ●通过营运车辆管理系统、公交调度管理系统、出租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等提高运输管理水平。 ●通过公众信息发布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营运车辆管理系统等实现对交通行为的合理引导,以充分发挥系统的潜力。 ●通过信息化公共交通系统、综合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引导向合理的交通运输模式转变。分析国外ITS系统建设经验,结合我国的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将系统总体战略目标确定为:提高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效率;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提高服务水平等的方法引导合理的交通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和排放。 行业发展目标可以确定为:建立共享信息环境目标——依靠法治保障,依托适用技术,建立跨越行政体制制约的良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和增值服务环境;促进管理革命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组织创新,建立各种管理职能要素灵活有效协调的柔性体系;增强系统综合性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为加强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效协调提供技术保障。 产业化目标将指导相关的产业政策方向: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以及多元化参与等方法形成具有内在强烈创新机制,能够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据此确定的系统设计概念为:建立一个基于分布式管理和分散选择行为的开放式系统,以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息组织、知识提炼等任务的“系统神经网络”为核心,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用户行为提供全面的支持。 针对这样一种系统概念,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各分系统具有高的运行效率,而且更加需要关注分系统之间有效协调所产生的总体效率提高。

区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思路 “十四五”时期(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对于推动X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和谐X,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交通发展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在准确把握交通现实基础、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交通规划的总体思路,提出具有宏观性、政策性和操作性强的交通发展规划,深入研究交通发展的新形势、新思路、新举措。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对于推进X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交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和X市的各项决策和部署,集中精力围绕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这一目标,坚持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走“四型”(即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绿色型)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X经济带建设,打造“双核”驱动战略支点,融入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加快全区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着力构建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化交通”。 紧持从交通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切实指导和引领交

通行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交通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挥路网整体效率。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完善港口、码头布局,提升港口吞吐能力,改善整治港口航道条件,建设布置合理、资源共享、配置优化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便我区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我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二、基本原则。“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必须注重体现X市精神和区委部署要求,依据X市的规划思路和区委、区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精神,全面总结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问题和经验,牢牢把握我区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加强资源整合、着力提升内涵、注重调整完善、坚持适度超前、坚持调整结构、转换方式、重视效率、确保安全,建设、养护、运营、管理并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利用率,改善生态、加强环境保持。 三、发展目标。“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快交通基础设置建设,提高路网服务功能,完善符合市场济经要求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交通安全保障和应急能力建设,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交通行业。建设绿色交通、建立适应交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人力资源和行业管理体系。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路网容量,提高路网的网络化程度,提升集散公路的通达性和分担率,通过提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较大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瓶颈”制约尚未完全消除,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任务,需要加快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对运输的总需求。为明确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综合交通网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通过在地理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机组合、衔接,形成网络布局,构成了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构建一体化整体最优的综合交通系统为目标,遵循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地理特征,对各种运输方式按照其经济技术特征进行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突出各种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网络总体规模与构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以及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从局部最优上升到整体最优,进而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是指导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和发展规划的依据。本规划已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能源、工业等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今后,将根据交通运输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有关容进行修订和调整。 一、综合交通网现状评价 (一)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建设,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交通网络总量已初具规模,网络布局和结构明显改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到2005年底,全国运输线路总里程达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前言 ”十二五”时期,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进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 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划》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 反映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加强养护管理, 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 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等内容, 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描绘了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蓝图, 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纲领, 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 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 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 必须清醒地看到, 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 紧紧抓住战略机遇, 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 大力发展现 代交通运输业。 第一节发展需求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 能力 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 GDP将年均增长7%, 城市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 外贸进出口将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二五”末, 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00亿人、 300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亿吨。内河货运量达到38.5亿吨。民航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5亿人、 900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在的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18405674.html,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探讨 作者:方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 摘要:目前,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处于大发展时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互动作用正步入良性循环,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理论并指导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统一研究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体系,用新的理论作指导来完成综合交通体系对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任务,明确具体 的运输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内容和任务。本文就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进行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可持续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中心区的高密度开发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交通出行总量剧增。城市边缘和远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带来大量长距离出行需求。这就需要扩大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服务范围,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大系统中的运输方式结构,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磁悬浮等现代 运输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又各有其优势和特色, 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有各自的合理使用范围。根据各种运输方式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要求, 明确它们在交通运输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分工与合理布局,建立一个经济和网络协调、分工合理、全面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 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2.1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旨在改进交通运输系统和建立规划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分配,要符合国 家或地区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同时要确定交通运输系统近期和 远景发展的蓝图。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前言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划》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反映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加强养护管理,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等内容,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描绘了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第一节发展需求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GDP将年均增长7%,城市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二五”末,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00亿人、300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亿吨。内河货运量达到38.5亿吨。民航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5亿人、900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620亿元。此外,国土开发、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对交通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规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增强交通运输 保障能力。 二、运输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必须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复习提纲 1.城市客运系统发展概述 (1) 客运交通模式类型 答:客运交通模式,是指客运交通方式构成的状态。每个城市依据主导交通方式及其与辅助交通方式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客运交通模式。客运交通模式类型分为: ①以私人小汽车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 ②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地面公共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库里蒂巴;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香港;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 东京、伦敦、巴黎、莫斯科); ③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并重的客运交通模式。 (2)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在规律 答: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关系: ①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对交通的影响:单位面积上的交通发生量增大;公共交通的客运量出现“高峰更高,低谷不低”的状况;客运交通运能的增长和新的交通方式,交通设施

的建设远远跟不上运量的增长,交通紧张状况日趋严重,整个城市失去平衡与和谐;) ②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的物质(环境)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具体分为城市的人口布局、就岗位布局、经济产业布局、土地功能布局、交通形式结构等;调整和采取新的城市布局形态是缓解城市中心交通紧张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新的城市布局形态的形成又依赖于城市交通的发展。) ③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的用地结构包括城市各类用地比例和用地分布结构,与城市公共交通有着密切关系。合理的用地结构有利于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而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将促进用地结构的调整。) ④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是影响城市客运交通最密切相关的因素,它既是产生交通需求的始点,又是促进交通供应的动力。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客运交通的发展,而发达的客运交通又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 大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人口密度、布局形态、用地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探索贠鸿斌 摘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交通运输量在不断的增长,虽然现在全世界各个国 家的道路已经建成整体的交通网络,在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道路交通系统。但 是交通拥挤瘫痪,交通堵塞情况数见不鲜。智能交通系统就被用来提高道路的利 用率和道路使用的安全舒适性,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最高方向和目标。本篇 文章主要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和它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交通系统在 中国的发展以及关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的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道路;智能系统;发展 1.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是由交通管理和工程在计算机化后发展过来的。它是跟随着社 会发展、经济进步一起衍生出来的。但是在一开始智能交通系统就和交通工程有 着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因为它的系统性和交流的广泛性以及服务的高效性,和原来 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工程比起来相差甚远。智能交通管理的核心技术是电子技术信 息通信交通系统工程。 1.1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 简单的智能交通系统进行定义的话就是将已知的电子信息高科技传感和工程 系统结合在一起,与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连在一起,达到一种实时准确的,全方位大 范围的保障交通运输系统顺利的发展。 1.2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功能 “智能交通系统”实质上就是整合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化,高科技化。它是一 种全新的运输系统,它能够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其最大的工作效率,以提高基础设 施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也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快更高更便捷的使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比基础交通系统产生的社会效率要高得多。不 仅解决交通的拥堵,而且更会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对 交通事故的处理,对事故的救援,还有人们最担心的高速路口道路收费的问题也 可以得到改善。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能够使道路 通畅,明显提高运营效率,保证道路的通行,完成交通的需求。第二点是它的安 全功能大,事故的处理能力也增强,可以减轻事故发生之后的再次伤害。 1.3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领域 智能交通运输在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领域主要有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先 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等七个。 2.中国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科研人员在对智能交通系统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我们 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还有具体的操作设施,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的时候,取得了很多项的科研 成果,帮助了我们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做的更好。国家对于这个智能交通系统的 支持方面成立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道路交 通安全系统的发展,所以2002年科技部批复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这个重大项目的实施,有10个城市,如北京,上海, 天津作为首批发展个交通系统的城市。我国也在进行着高级公路的建设,其中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