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练习题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练习题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练习题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练习题

《灿烂的青铜文明》能力提高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 )

A.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之际

2.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①司母戊大方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巴比伦

D.埃及

4.下列器物不属于商周时期的是( )

5.夏、商、周时期,社会的主要产业是( )

A.农业

B.青铜冶铸业

C.畜牧业

D.商业

6.下列食物中,在夏商周时期可能没有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7.西周的一平民使用农具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穿有木柄的骨耜翻地

B.用石镰收割庄稼

C.用铁制的犁划地

D.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8.下图是西周青铜器上的一幅记载,它深刻地说明的问题是( )

A.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B.奴隶戴着枷锁,引导着马向前行进

C.五个奴隶合用一匹马下田劳动

D.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

9.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 )

A.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

B.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超过了原始社会

C.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花纹十分瑰丽

D.夏商周时期十分繁荣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

10.西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于( )

A.祭祀

B.记载历史事件

C.生活生产

D.战争武器

1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关于商朝的青铜器,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商朝青铜器工艺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C.商朝的铸铜作坊规模经营很大,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D.商朝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2. 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大量用于( )

A.农业生产

B.炊具

C.祭祀

D.装饰品

3.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 )

①青铜铸造②陶瓷业③冶铁业④玉器制造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B.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C.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都已经有了

D.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

1.以下不符合对“青铜文明”的表述的是()

A.手工业中青铜铸造业工艺高超B.农业、畜牧业发展

C.商业比较繁荣D.农民是青铜文明的创造者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有许许多多精美奇特的器物,其中最大的青铜器是()A.鱼网纹盆B.青铜面具C.司母戊鼎D.四羊方等

5.我们的祖国被称为瓷器大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原始的青瓷()

A.夏B.商C.周D.秦

6.下列关于西周农业不正确的是()

A“五谷”齐备B.已会施肥

C.知道选种D.使用铁制农具

7.(2006年,山东荷泽)下列有关夏、商、西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时是奴隶制社会

B.青铜文明指的是青铜器艺术高超

C.在社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

D.三朝的灭亡都与暴政有

7.西周的一平民使用农具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穿有木柄的骨耜翻地

B.用石镰收割庄稼

C.用铁制的犁划地

D.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8.下图是西周青铜器上的一幅记载,它深刻地说明的问题是()

A.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B.奴隶戴着枷锁,引导着马向前行进

C.五个奴隶合用一匹马下田劳动

D.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

9.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

A.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

B.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超过了原始社会

C.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花纹十分瑰丽

D.夏商周时期十分繁荣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

10.西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于()

A.祭祀

B.记载历史事件

C.生活生产

D.战争武器

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B.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专门指的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

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D.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位于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上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B.玉器加工业C.青铜器制造业

D.制瓷业

4.“人祭”和“人殉”最先发生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造型雄奇工艺高超、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A.象尊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犀尊

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A.半坡原始居民时期B.原始社会末期C.商周时期D.秦汉之际

2.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①司母戊大方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巴比伦 D.埃及

4.下列器物不属于商周时期的是( )

5.夏、商、周时期社会的主要产业是( )A.农业B.青铜冶铸业 C.畜牧业 D.商业

6.下列食物中,在夏商周时期可能没有的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7.西周的一平民使用农具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穿有木柄的骨耜翻地

B.用石镰收割庄稼

C.用铁制的犁划地

D.用青铜农具进

行生产

9.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 )A.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

B.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超过了原始社会

C.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花纹十分瑰丽

D.夏商周时期十分繁荣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

10.西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于( )A.祭祀 B.记载历史事件C.生活生产D.战争武器

1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关于商朝的青铜器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商朝青铜器工艺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C.商朝的铸铜作坊规模经营很大,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D.商朝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4.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的出现是在( )

A.夏朝晚期

B.商朝早期

C.商朝晚期

D.西周早期

5.“三星堆文化”在成都平原的出现,说明我国青铜文化( )

A.水平高超

B.制造业“一枝独秀”

C.分布地区广泛

D.手工业规模庞大

6.夏、商、西周农牧业已相当发达,表现在( )

①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②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铁农具进行生产③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④商朝还建有牲畜圈栏,王室、贵族还有专门牧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右图是商朝带枷的奴隶俑,它反映了( )

A.奴隶的悲惨生活

B.奴隶不听使用

C.奴隶的怠工

D.

奴隶逃走捉回

二、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公斤,是世界现

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请回答:

(1)请你想一想,商朝的司母戊鼎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2)除司母戊鼎外,请你再列举一、二个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精品。

(3)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 六下道法第八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练习题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______的过程。 2、16世纪以前,人们曾经认为_____是宇宙的中心,一批有识之士_______权威,_______教条,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牺牲_______。 3、________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_____,促进了_________的传播。 4、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_____的认识。 5、19世纪初,达尔文提出“_______”,改变了人类对整个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6、人类的每项科学发明于创造都标志着社会的______和______。 7、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______、______带来___________的变化。 8、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新的_______。 9、科技的发展______世界。人们要_____科技,让科技_________为人类造福。 10、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______。为实现梦想,需要更多的人普及____________、弘扬_____________、传播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现代科学证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古代航海家的航行没有任何的意义。() 3、我们要相信权威,权威往往代表着真理。() 4、科技发明对当今社会弊大于利。() 5、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 A.哥白尼 B.哥伦布 C.麦哲伦 2、15世纪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经历了两次享誉史册的伟大航行,它们是() A.郑和下西洋和达伽马航行 B.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 C.达伽马航行和哥伦布航海 3、以下哪位航海家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A.哥伦布 B.麦哲伦 C.郑和 4、以下哪项重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练习题及答案

第5课三大改造 1. 下面是1953- 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的掀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2. “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 6万个合作社。人社农户达96. 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 3.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因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 1956年底,全国96. 3%的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99%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背。该材料表明我国()A.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5.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6. 1956年,“王老吉药厂”经公私合营改名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其名称的变化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B为开展对外经济活动C.响应实业救国的号召D.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7.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样,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背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开国大典 9.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1.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 (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C.成立农村人民公社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2.20世纪50年代,南京百年老店“刘长兴”响应政府号召,率先进人公私合营的行列。促成此事的因素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 年,在武进和郊区建立第一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此后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同时,党和政府有计划地引导手工业者组织起来,1956年初组成专业联社、基层合作社,并建立常州手工联社,个体经济发展为集体经济...... 一《常州历史》材料二: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材料三:我国各类经济成分占比变化表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可以作为什么历史事件的见证? (3)比较材料三中1956年与1952年的各类经成分占比变化,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第五课练习题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练习题 班级:姓名:得分: A.遵守纪律 B.不违背道德 C.不违法 D.不违规 2.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④小江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有( ) ①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②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③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④都是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行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 4.2017年3月18日,一名旅客在从宁波飞往昆明的航班上谎称其同伴携带了炸弹。飞机抵达昆明机场后,这名旅客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机场公安治安拘留15日。旅客的行为是( ) A.行政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5.一天,学生杨某拾获一个皮包,内有一部手机和几百元人民币,他拒不交还失主反而占为己有。杨某的行为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6.丽江最近不太平静。先是春节前曝出有女性游客被恶意毁容,春节期间又有游客在某餐厅遭遇殴打。根据当地警方的通报,前起案件中的施暴者已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而后起事件中的打人者也已被行政拘留并处以罚款。两起案件的作案者的行为分别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7.如图所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8.下列属于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 ①行人闯红灯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③明知赃物而购买④没有依法履行合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下道法第4课练习题

第四课公民义务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 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依法纳税②维护祖国统一③人身自由④依法服兵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我国刑法规定,对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或死刑。上述材料说明() ①公民有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③破坏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要受法律制裁④国家安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是说,公民在依法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恪守法律义务。下列属于法律义务的是( ) ①宗教信仰自由②劳动和受教育③依法纳税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有:() ①爱护公共财产②依法服兵役③受教育④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在2017年新兵队伍中,有不少人是在外地打工特地回家的,也有从事个体经营的“小老板”,也有应往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甚至还有在读的大学生,这说明他们() ①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②是为了通过参军谋取更好的工作 ③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年,王林从职校毕业后,自筹资金开了一家饭馆,他不仅手艺和服务态度好,而且坚持依法纳税,被评为“守法经营户”,这一事实说明王林() ①行使了劳动权②自觉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 ③收入高④法制观念淡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中学生小明放学经过一家旅行社门口时,发现门口的宣传牌上写着“港澳台出国游”文字,小明马上向旅行社指出宣传牌的错误,小明的行为是履行()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D.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8.漫画中的游客应该( ) A.爱护公共财物 B.遵守劳动纪律 C.尊重社会公德 D.遵守交通秩序 9.“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 A.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D.权利中有义务,义务中有权利 10.下列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专题一远离校园暴力降快乐成长

专题一远离校园暴力,健康快乐成长 ——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时政背景】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专项治理。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强调,必须加强预防教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该办法指出,将重点督查和治理中小学等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 ★2016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积极参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有关情况。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的嫌疑人1 114人,起诉2 337人。 ★201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教育部等出台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指导意见;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涉及校园欺凌犯罪案件213件,积极开展以案说法等活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考点链接】 K11.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K14.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K15.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强化程序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K16.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K17.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的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K21.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六下道法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________的国家__________。 2、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台风、洪涝、________、滑坡、________、病虫害等。 3、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除了______的原因外,人类在______、_______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______自然灾害。 5、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______程度、_______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_______。 6、自然灾害_______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______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______。 7、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过程中,人类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抗灾精神。 8、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____________”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9、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_________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______________、共同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台风多发于夏秋之间。() 2、滑坡、泥石流多发于西南地区。() 3、2008年发生的一场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 4、破坏森林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5、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尽快搭乘电梯离开。() 6、黄色预警信号表示特别严重。() 7、蓝色预警信号表示一般。() 8、弹簧减震器可以用来减缓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9、在灾难面前我们要不屈不挠、坚强面对。() 10、救灾是官兵们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做不了什么。()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灾 B.洪涝 C.旱涝 2、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灿烂的青铜文明

《灿烂的青铜文明》学案 课前延伸: 复习巩固: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 1、牧野大战的双方是谁?结果怎么样?时间是哪一年? 预习:我国典型的青铜器的代表是什么? 课内学习: 一、【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情况;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通过分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理解奴隶制度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3、认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对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3、用自己的话概括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8页, 1、举例说明奴隶的悲惨命运。 2、思考回答教材第28页的动脑筋 三、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①猜想一下当时奴隶们怎样制造青铜器? ②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很发达,为什么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③、某鼎铭文记载:“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这说明了什么? 四、精讲点拨,总结提升:(见下页) 五、巩固练习: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2、我国古代南方青铜文化的代表是() A、元谋人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三星堆文化 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4、在夏、商、周奴隶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部门是()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畜牧业 5、在奴隶社会中,从事经济生产的主要是() A、奴隶主 B、奴隶 C、平民 D、诸侯 6、商朝时的贵族可以把某些人随意转让和买卖,甚至杀死或活埋,而贵族不受处罚。这是因为()

下道法第6课练习题

八下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 2017年3月15日,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通过民法总则,经民主程序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有了民法总则,13亿中国人的生活之路将走得更安全、更踏实、更有平等的机会、更有尊严。”这表明我国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并体现人民的意志④法律靠强制力保障,地位高于道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说明 A. 在我国,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D.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3. 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表决通过慈善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顺利闭幕,这说明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4. 每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都会肩负着各族人民的重托,

《灿烂的青铜文明》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主题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感受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文明的辉煌灿烂,体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本课是在对学生综合能力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设计的,我依照教学经验,首先得出一般初一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特点: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由浅入深的引导可以推动部分学生在理性认识上有所升华,但是公开课上学生可能出现胆怯心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特别考虑到这一点,各教学环节都应为学生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留有一定的变化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 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通过本课学习和思考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与夏商周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的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组织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之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乃中华民族之骄傲,今天民族文化的辉煌成就与之一脉相承;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炎黄子孙更要保护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解决策略:以形象的说明将抽象的描述具体化,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令学生从中自行总 结出工艺高超的表现,既实现了认知目标,又进行了能力训练。 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的概念 解决策略:通过介绍夏、商、西周陶瓷业、玉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农业 和畜牧业、商业的进步表现,引导学生得出青铜文明不仅仅表现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铸造业的兴盛上,还表现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进步上。这为后来介绍青铜文明的概念做好了铺陈。

部编五年级道法下册5、6课练习题

5课 一、填空题。 1.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心中有()心中有() 2.公共生活需要有()来维护。 3.应急车道就是()。 4、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 二、判断题。 ( )1.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 2.过马路的时候虽然红灯亮了,可是路上- -辆汽车也没有,我们可以立即过马路。 ( ) 3.工厂生产用后的污水可以向河流排放。 ( ) 4.小明把共享单车骑回家,自己每天使用。 ( ) 5.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 ) 6. 小刚在公共汽车.上带着耳机放着音乐大声地唱歌。 三、单项选择题。 1.下面那种行为没有侵犯他人的合法公共权益( )。 A.高速路上从车内抛物 B.在人行道上摆摊 C.爱护社区体育设施 2. ( )规定不得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 A.高速公路管理部门 B.法律 C.交警部门 3.在乘坐地铁时我们可以( )。 A.安静乘车不影响他人 B.和朋友大声聊天 C.吃早餐 四、简答题。 1.共建有序生活,我们可以怎么做? 2.请你评价一下在超市购物时出现的插 队现象。 一、填空: 1、他人 集体 国家 2、良好的秩序 3、生命通道 4、国家的支持 法制的保障 二、判断: 1----6对错错错对错 三、单选: 1-3CBA 四、简答; 1、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等 2、在超市购物时插队现象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要敢于制止,敢于谴责。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明辨善恶是非第五课远离暴力第2站学会保护自己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

学会保护自己 核心笔记 1.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保护自己? (1)要有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远离暴力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我们自己。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准确作出判断,采取灵活的方式,保护自己。 (2)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和社会保护。 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向学校、家庭或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不要盲目行事。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我国法律规定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保障我们健康成长所承担的责任,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 释疑解惑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家庭保护: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等。 (2)学校保护:我国法律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等。 (3)社会保护:我国法律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 ?预防暴力侵害的基本方法。 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诉诸法律,报告警方;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堂堂正正,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易误警示 自护比他护更重要。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自护与他护都重要。 ①面对可能的暴力侵害,我们应该积极防范。既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要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保护。②自护很重要,远离暴力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我们自己。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准确作出判断,采取灵活的方式,保护自己。③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还要积极寻求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 基础训练 1.小青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突然自家的门铃响了,小青立即上前开了门。对小青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做事非常麻利 B.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C.非常勇敢和坚强 D.应当装作没人在家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我们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 学法指导:1.概括提炼并列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等等。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 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讨论:“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我们掌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一:课前预习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铸造业 (1)形成发展 ①末期,出现青铜器。②夏朝,青铜器逐渐增多。 (2)灿烂鼎盛 ①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以和最为著名。 ②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3)“三星堆”文化 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 ②出土文物:、、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水平很高。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农业(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知道、和治虫害等。 (2)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牲畜圈栏,还有。 3、业、业、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被强迫集体劳作,没有人身。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2.被杀死当作祭祀。被杀死或活埋做。 二、课堂学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 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

《远离暴力》说课稿

---------------------------------------------------------------最新资料推荐------------------------------------------------------ 《远离暴力》说课稿 《远离暴力》说课稿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上一课的内容是《抵御不良诱惑》,有些不良诱惑,往往成为暴力产生的诱因,学生有必要识别暴力、应对暴力。 暴力本身违法,有的甚至发展为暴力犯罪,为下一课的学习作了辅垫。 《远离暴力》的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暴力的来源,理解暴力对生活的危害;(2)能力目标: 让学生掌握远离暴力侵害的一般原则和应对暴力侵害的一般技能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主动应对暴力侵害自觉远离暴力,培养学生的非暴力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了解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暴力侵害;(2)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对暴力侵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技能。 二、说学情 1、学生心理现象: 1 / 7

八年级的学生已基本进入青春期,身心日益走向成熟,但涉世经验毕竟不足,面对暴力倾向,要么忍耐屈从师长的威严,要么失去理智,不冷静、容易冲动;要么恐惧,不知所措,缺乏应对暴力的心理准备和技能。 2、学生认知能力: 青少年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对暴力行为的性质认识不清,又习惯将事后伺机报复或以暴制暴赋予合理性;青少年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认识不到依靠自己的智慧进行积极防范的重要性。 三、说教法 1、教学工具(手段): 多媒体课件应用和展台展示。 2、教学方法: 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营造和谐、平等、互动的课堂气氛,我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活动教学法;(2)小组讨论法;(3)启发式;(4)案例分析法;(5)归纳法。 四、说学法 1、合作讨论学习法: 让学生针对一个话题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 这样可以加强对话题的理解。 2、情境探究学习法: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文明一词有着深刻的内涵,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有所差别,广义的现代文明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本课涉及到的古代青铜文明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青铜怎么和文明联系在了一起。 [教学课题]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材分析] 一、知识和能力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网络搜索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及其源远流长。 2.体会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教材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通过学生网络搜索展示介绍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8819827.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B%C4%D1%F2%B7%BD%D7%F0%CD%BC%C6%AC# 以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8819827.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22%C8%FD%D0%C7%B6%D1%22%B3%F6%CD%C1%B5%C4%C7%E0%CD%AD%CD%BC%C6%AC#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西周可烧炭火青铜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8819827.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E%F7%D6%DC%BF%C9%C9%D5%CC%BF%BB%F0%C7%E0%CD%AD%C6%F7%CD%BC%C6%AC# 商朝铜爵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8819827.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9%CC%B3%AF%CD%AD%BE%F4%CD%BC%C6%AC# 铜镜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8819827.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 =%C9%CC%B3%AF%CD%AD%BE%B5%CD%BC%C6%AC# 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当时青铜器具有应用普遍、品种繁多的特点。并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5课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题

第5课三大改造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作用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C.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D.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2.苏州东山人沈莱舟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民族品牌“恒源样”。他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段话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农业合作化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国有企业改革3.1953年,河南安阳县某社社长对当地农民说:“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这里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B.人民公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乡镇企业4.1956年1月的《诗讯》上刊登了上海市工商联主任盛丕华的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诗中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A.没收资本家的生产资料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D.帮私营工商业渡过难关 5.1956年,一名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这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相比是多么的渺小,虽然如此,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社建立B.人民政府调整工商业 C.手工业生产合作D.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6.1953年,为了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A.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B.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C.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7.中国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生命教育《远离暴力侵害》课堂实录

捍卫生命有“法”可依 ——生命教育《远离暴力侵害》课堂实录 一、背景分析 当今的中小学生面临的人生课题已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1 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除意外安全事故之外,暴力伤害事件也是不容小觑的一大因素。面对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实,教育应该如何让稚嫩的生命之花开得更美,更艳,更顺畅呢?在小学实验教科书《生命教育》五年级上册中安排有《远离暴力侵害》一课,为学生捍卫生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分辨生活中的暴力事件,学会用智慧和勇气来应对紧急事件。 2、提高学生珍视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临危不乱的品质,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来形成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 3、通过情景剧表演,校外辅导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激发生命情感,提高生命品质。 三、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资料; 2、邀请校外辅导员; 3、选两三名学生排演情景剧。 四、设计理念 针对生活中存在的“轻视生命,对暴力事件不敢正视”的现象,旨在从“珍爱生命”的层面出发,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和感悟,掌握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冷静、智慧和勇气去对待暴力事件,让学生体会到捍卫生命,珍爱生命的意义,进而使学生激发生命情感,提升生命品质。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世界上有种种拥有,有一种最可贵,它不是地位,不是金钱,而是平安。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需要悉心呵护。可是,在繁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的身边隐藏着诸多的隐患。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

[大屏幕出示视频] 2003年,北大校园餐厅发生爆炸案,造成两人受伤…… 一个刚满17岁的青少年竟抢劫一群刚放学的小学生,逼迫他们把钱交出来…… 一则学生斗殴事件报道:一个新入学刚三天的学生李得怀因拒绝高年级学生的“例行搜查”,不懂向学生“大哥”“进贡”,竟然被一群学生会干部殴打致死,死状惨不忍睹…… 师:请同学们说说,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 生1:就在一瞬间,像花朵一样的生命就消失了,太残忍了。 生2:有些镜头我都不敢看了,太可怕了。 生3:看到这样的情景,让人胆颤,让人心寒。 师:是啊,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又一幕,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了多少难以抚平的伤痛,给多少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面对死亡的威胁,祈求是徒劳的,知识和智慧才是打开求生之门的钥匙。 [出示课题]远离暴力侵害 (生齐读) [介绍校外辅导员]今天,我们还要请校外辅导员——袁警官,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用掌声向袁警官表示感谢! (二)分辨暴力,正确得“法” 师:暴力事件是指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利用暴力手段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你在生活中经历过或听说过暴力事件吗? 生1:前两天,我听三年级的同学说他被人“擂肥”了,他把搭车的钱给了擂肥的人,结果自己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家。 生2:上个星期,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两个人在马路上打架,我吓得赶紧跑了。 …… 师:同学们遇到的事件都是暴力事件吗?怎么分辨暴力事件呢?我们请校外辅导员袁警官来帮我们解答。 [请出校外辅导员]

五年级 第25课 远离网络暴力游戏 教案

五年级《远离网络暴力游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树立网络安全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游戏。 2、养成健康的网络环境下的生活习惯。 (二)行为技能训练 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不玩网络暴力游戏。 (三)知识经验积累 1、知道什么是网络暴力游戏。 2、知道玩网络暴力游戏带来哪些危害。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暴力游戏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 拒绝充满刺激、诱惑的暴力游戏。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调查法实践演练法 五、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要调查学生玩的游戏情况。暴力游戏引发的暴力犯罪视频。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网络游戏很多同学都爱玩。可是,你们知道吗?网络暴力游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板书课题)。首先,让我们读一个关于玩网络暴力游戏的故事。 (二)读“平安故事” 学生自由阅读后思考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四个少年为什么犯罪?暴力游戏是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行为的? (三)学习“平安指南” 1、自由阅读课文,说一说: (1)什么是网络暴力游戏?(2)网络暴力游戏是怎样影响青少年的?(3)玩网络暴力游戏有哪些危害? 以上几个问题学生从阅读中不难了解。教学时,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要随机点拨强调,提高学生的认识。如:第(1)个问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举出一、两个例子。第(2)个问题很多学生没引起重视,认为玩一会没关系,教师也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事例。如:有事觉得没意思,或作业遇到难题时,往往想通过暴力游戏寻找刺激,结果不知不觉地就上瘾了。 2、展开讨论,提高认识: (1)你知道的哪些游戏属于网络暴力游戏?(学生每说出一个,教师及时在黑板上写出来,学生充分发言后,利用板书进一步提醒学生平时注意远离这些游戏。教育学生互相监督)。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玩网络暴力游戏有哪些危害?(可以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彭志文主讲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

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首先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子目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重要的手工业——青铜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其他手工行业如陶瓷业、漆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及酿酒业的概况;又在第二个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农业及畜牧业繁荣的表现;最后,以“奴隶的悲惨生活”这一子目明确了自夏至西周奴隶制繁荣的基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除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

上述特点,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著特征有初步认识,还应适当介绍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学生对夏至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学生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教师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先生动具体地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 2.教师可通过直观的手段,如计算机、投影或者挂图,向学生展示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使学生对商代青铜制造业的高超工艺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引发

八下道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必会知识点及课下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3.1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点 (红色是重点必背,划线句子是常见句重要句) 1.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P33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33 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意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P33 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P34 途径/内容: 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2.人身自由P34 含义/内容: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5 法律规定: 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P36 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住宅不受侵犯P36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6: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P36 (1)社会经济权利P37: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①财产权P37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内容:占有、使用、获得收益、进行处分 ②劳动权P37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物质帮助权P37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文化教育权利P38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①受教育权P38 教育的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保障措施: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 ②文化权利P38 法律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促进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方式:表彰科学研究、组织艺术表演、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