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一)财政收入及其分类(掌握)

1.财政收入的含义

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

总和。

目前,我国将政府收入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

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共类。其中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

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

(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1.财政集中度及其度量

财政集中度:也称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

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

(2)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GDP ;

(3)(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GDP

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需要结合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

政府职能与支出责任来讨论。

二、税收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1.税收的基本含义

税收是公共机关依法强制收取的、对纳税人不附带直接回报义务的课征。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

(1

含义: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2)税收的无偿性

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例题1】税收的强制性特征表明国家的税收依据的是()。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民事权力

D.分配权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

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例题2·2009年】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

A.效益性

B.准确性

C.固定性

D.公开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

(二)税制要素

1.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课税对象

也称作“征税客体”,即税法规定的征税目的物。它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

税目: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3)税率——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体现征税的深度

税率: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量)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体现征税的深度。

(1)纳税环节

(2)纳税期限: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3)减税免税

(4)违章处理——是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

(5)纳税地点

(三)税收分类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目的税 E.行为税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分类。

【例题2·2006年】将税种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是按税种的()划分的。

A.征税对象

B.税负是否转嫁

C.收入归属级次

D.征收权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分类。

【例题3·2008】我国流转税税种包括()。

A.土地增值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房产税

E.关税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流转税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例题4·2011年】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是()。

A.增值税

B.房产税

C.消费税

D.关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分类。财产税是指以各种财产为征税对

象的税收,我国目前开征的财产税有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

契税等。

【例题5·2009】按照我国现行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使用权限划分,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税种包括()。

A.增值税

B.个人所得税

C.消费税

D.企业所得税

E.证券交易印花税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

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四)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税收收入最初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增加,达到一定税率水平后,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提高而下降。

【例题·2011年】关于拉弗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

B.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C.拉弗曲线表明,税率越高,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越多

D.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并非税率越高,政府

征得的税收收入越多。税收收入最初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增加,达到一

定税率水平后,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提高而下降。

三、税负转嫁

(一)税负转嫁的方式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税负转嫁的最终结果形成税负归宿。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有前转、后转、混转、消转、旁转和税收资本化六种。

【例题1】()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混转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前转是税负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

【例题2·2011年】厂商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价格的方法,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商品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根据税负转嫁理论,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行为。

A.后转

B.前转

C.消转

D.旁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负转嫁的方式。前转又称“顺转”或“向前

转嫁”,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提供商品价格的方式,

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例题3·2009年】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消转是纳税人用减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

利润中得到抵补。通过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实际上税负并没有转嫁,而是由纳税人自己负

担。

【例题4·2012年】政府征收土地税时,土地购买者将预期应缴纳的土地税折入资本,将税负转嫁给土地的出售者,使其购买的土地价格下降,这种税负转嫁行为称为()。

A.税收资本化

B.税收消转

C.税收前转

D.税收后转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收资本化的概念。

A.课税商品的性质

B.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C.课税范围的大小

D.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

【例题2·2007年】下列各类商品中,税负不容易转嫁的有()。

A.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的应税商品

B.非生活必需品

C.生活必需品

D.征收消费税的商品

E.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四、国债

(一)国债的基本含义

国债即国家债务,通常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

史上出现比税收要晚。

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与私债相比,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又被称为“金边债券”。【例题】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故通常被称为()。

A.信誉债券

B.国库券

C.契约债券

D.金边债券

『正确答案』D

A.短期国债

B.中期国债

C.长期国债

D.实物国债

『正确答案』A

(三)国债的政策功能(掌握)

1.弥补财政赤字——国债的基本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通常有三种:向中央银行借款;增税;发行国债。比较而言,以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因此有“金边债券”之称。特别是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

不少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调节利率。

4.调控宏观经济

【例题1·2010年】国债的功能有()。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资金

C.调节货币供应量

D.调控宏观经济

E.筹集消费资金

『正确答案』ABCD

【例题2】财政赤字可以通过()等方式弥补。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税

C.发行国债

D.收费

E.调整利率

『正确答案』ABC

【例题3·2010年】在政府发行的国债中,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的是()。

A.中期国债

B.长期国债

C.短期国债

D.特别国债

『正确答案』C

(四)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1.国债的负担

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国债的负担:认购者负担(债权人负担);债务人负担(政府负担);纳税人负担;代际负担。

注意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是税收。

2.国债的限度

(1)衡量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

①国债余额——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②当年发行国债的总额;③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例题】根据国际通用的控制标准,债务依存度应控制在()。

A.5%~6%

B.5%~8%

C.10%~15%

D.15%~20%

『正确答案』D

(五)李嘉图等价定理

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是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六)国债的制度

国债制度是国家为了管理国债的发行、偿还和交易,调节经济活动,以法律和政策形式所确立的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国债制度一般由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构成。

国债发行制度

国债发行制度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

国债发行条件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

我国选用的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方式。

A.国债发行制度

B.国债偿还制度

C.国债认购制度

D.国债市场制度

E.国债流通制度

『正确答案』ABD

【例题2】国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

A.公募招标方式

B.承购包销方式

C.直接发售方式

D.“随买”方式

E.摊派方式

『正确答案』ABCD

【例题3·2007、2008年】在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

A.发行数额

B.票面金额

C.流动性

D.发行方式

『正确答案』D

【例题4·2008年】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遍和常用的是()。

A.回购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现货交易

『正确答案』D

【例题5·2006年】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按预先已经确定的买卖价格,在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券款交割的国债交易方式称为()。

A.国债贴现

B.国债现货交易

C.国债期货交易

D.国债回购交易

『正确答案』C

(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新增)

教材P96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财政分配2、专卖收入3、特权收入 二、填空 1、国家财政是一个()范畴,同时又是一个()范畴。 2、原始社会末期,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 3、()的发展,()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的条件,()和()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是因()的产生而产生的。 4、()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机器。 5.封建社会,国家税收主要以()为主,()始终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方式。 6、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便利用()的形式取得收入。 7、新民主主义财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活动来筹集,供应资金或物质资料,以保证革命战争和其他革命任务的需要。 8、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和()的形式。 三、单选 1、捐税是在()时期产生的。A、奴隶制B、封建制C、原始初期D、资本主义 2、预算最早产生于()。A、法国B、美国C、英国D、中国 3、平准,就是设置一个官方机构来()。A、评估商品B、平抑物价C、买入商品D、卖出商品 4、首次提出“财政赤字”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萨缪尔森 D、凯恩斯 5、新中国第一个概算编制于()。A、1949年10月B、1949年11月C、1949年12月D、1950年1月 四、多选 1、奴隶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包括()。 A、王室土地收入 B、贡物收入 C、捐税收入 D、学赋收入 E、掠夺收入 2、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开始对财经工作进行调整,其中对工商业的调整包括()环节。 A、调整产销关系 B、调整供需关系 C、调整劳资关系 D、调整公私关系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包括()。 A、专卖收入 B、税收 C、国有企业收入 D、官产收入 E、债务收入 4、在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隐蔽手段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税收 B、通货膨胀政策 C、发行国债 D、赤字财政政策 五、简要回答1、封建制国家财政特点。2、简述奴隶制国家财政支出内容。3、简述新民主主义财政特点。 六、论述1、论述财政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财政 3、公共产品 4、资源配置 5、社会公共需要 二、填空 1、国内生产总值从实物形态考察,它是一定时期全社会各种()、()和服务的总和。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但主要是()。 3、财政职能是()的本质反映。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 1、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3、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不可分割性和非盈利性。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四、简答题 1、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2、简述公共产品的特征。 3、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包含了哪些含义。 4、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五、论述1、从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上看财政的职能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2、成本-效益分析法 3、购买性支出 4、政府采购 5、转移性支出 二、填空1、()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2、()经常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 3、财政支出按收益范围分类,可分为()和()。 4、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来表示。 5、()是采购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三、单选1、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的趋势。A、上升B、降低C、平衡D、下滑 2、()支出是我国社会后备基金的主要来源。 A、基本建设支出 B、支援农业支出 C、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D、国防支出 3、效益分析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财政部2012年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税收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税收总收入平稳增长。全国税收总收入增长与上年增速基本持平。二是分季度来看税收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逐季回落”走势。三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15.0%、22.6%,与上年增速持平;企业所得税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9.2个百分点。此外,与汽车、房地产相关的税种增速明显回落。汽车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4.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45.6和39.9个百分点。房地产营业税和契税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2.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17.5和30 个百分点。 分税种看,2011年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24266.64亿元,同比增长15.0%,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7%;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6935.93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增速回落13.3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7.7%;营业税实现收入13678.61亿元,同比增长22.6%,比上年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5.2%;企业所得税实现收入

16760.35亿元,同比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19.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 2011年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6054.09亿元,同比增长25.2%。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7%。 财政部表示,个人所得税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发展,个人股权转让以及拍卖收入大幅增长,带动居民财产转让所得税快速增长。二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较快增长。三是税务机关加强了对高收入者及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保证了相关个人所得税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2011年房产税实现收入1102.36亿元,同比增长23.3%。 财政部称,房产税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保有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二是房屋租赁价格上升。 2011年资源税实现收入598.87亿元,同比增长43.4%,比上年增速加快19.9个百分点。 资源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为0.7%。 财政部发布消息:2011年1-12月,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统计年度

新财政总预算会计练习题

资产 某市财政20××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请对各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1.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及其附表,列示当日收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万元。 2.收到国库存款计息通知,当期计提国库存款利息收入5000元。 3.收到国库“预算收入日报表”及其附表,列示收到市教育局缴入国库的一笔9万元款项,来源不清。 4.查明第3题中的9万元不明款项中,4万元属于教育局误缴款项,5万元属于一般行政事业性收费。 5.支付中心报来《预算支出结算清单》,列示市教委发生直接支付经费10万元,记支出账。 6.1月5日,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及其附表,列示收到属于上年的一般预算收入11万元。 7.3月,经研究决算借给市民政局一笔急需款100万元,该笔款项约定借款期为3个月。 8.4月,签发付款凭证,通知国库将预算资金150万元借给所属A县财政局。 9.4月,进行某直接支付的政府采购,根据政府采购合同约定,将预算资金80万元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10.为本级政府某直属项目单位承担担保责任的某项外国贷款到期,该项目单位无力偿还本息,本级财政履行担保责任代为偿还本息共计1500万元。 11.5月,预拨给某直属单位6月经费30万元。 12. 6月,按规定收回3月借给市民政局的借款。

13.用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对投资基金进行股权投资,支付投资额2000万元,占有该基金20%份额,通过股权投资确认资料显示,该投资基金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 14.12月,股权投资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导致第12题中的投资基金价值上涨,按照该笔投资占有的份额,本投资价值上涨10万元。 15.12月,年终体制结算时,发现所属A区财政应解未解款35万元。负债 某市财政20××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请对以下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1.收到国库报表列示,收到市公安局缴来不明性质款项10万元。 2.上述市公安局不明性质的款项属于误缴,退回给市公安局。 3.收到国库报来的日报表列示收到本级税务机关代收的社会保险费800万元。 4.收到为某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的外因政府贷款资金1000万元存入财政专户。 5.将第4题中的外国政府贷款拨给项目单位。 6.第4题中外国政府贷款到期,收到项目单位缴来的贷款本金1000万元,存入财政专户。 7.将第6题中,项目单位缴来的贷款本金偿还给外国政府。 8.向省级财政借入临时急需款500万元,弥补某项目建设款的不足。款项已存入国库。 9.收到代管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20万元,存入财政专户。 10.某物业公司申请住宅维修资金3万元,款项已拨付。 11.代管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户收到银行计息通知,当期利息收入2万元,按规定利息仍属于代管资金。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三、中国的财政收支结构 四、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变化 五、参考文献

一、引言 自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财政收支规模由小到大不断壮大,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以时间为主线,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支规模和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并且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的方式来揭示我们的主题。 二、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一)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 1.财政收入各阶段的发展情况 财政收入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繁荣的直接体现。从增长速度来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50—1977年为第一阶段,财政收入长期保持在百亿元的水平。1978—1998年为第二阶段,财政收入走上了千亿元的台阶。l999—2007年为第三阶段,财政收入跃上了万亿元新高。其中1994-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最快,是我国财政发展的黄金时代(见表l)。 在第一阶段中,1950年是开国的第二年,由于经济还处在战火之中,因此是新中国历史上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总收入只有65.19亿元。1951和1952年由于长期衰败的经济开始得到恢复,财政收入上升到了l00多亿元。之后在逐渐增加,长期保持在200亿元~800亿元之间,最高的是1977年的874.46亿元。 在第二阶段中,改革开放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从几百亿元跃上了千亿元大关。l978—1984年,财政收入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最多是l984年的1642.86亿元;1985—1998年,财政收入保持在2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其中1978—1984年为l000亿元左右,1985—1990年为2000亿元左右,1991—1997年为3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最多是l998年的9875.95亿元。 第三个阶段从l999年开始,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了万亿元的新台阶,由原来的稳健增长转向了快

第06章财政收入概述重点讲解

第六章财政收入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形式与分类 ?第二节财政收入的规模 ?第三节财政收入的结构 本节主要内容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二、财政收入形式 ?三、财政收入分类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又称预算收入,是各级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主要采取税收等形式集中、占有的货币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财政收入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 ?2.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 ?3.财政收入是政府重要的调控工具 ?教材P157 ※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运用各种方式取得财政资金的分配活动。 ?财政收入的理解: ?1.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 ?2.财政收入是一个分配过程 二、财政收入形式 ?(一) 税收收入 ?(二) 非税收收入 ? 1.公债收入 ? 2.国有资产收益 ? 3.公共收费收入 ? 4.其他收入 ? ?二、财政收入形式 ?(一) 税收收入 ?(二) 非税收收入 ?1.行政收入(收费) ?2. 公债收入 ?3. 国有企业收入 ?4. 其他收入 ? ?税收收入 ?1.税收的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轨迹 ?2.税收的发展经历了“Z”字形的路径

国有企业收入 行政收入(收费) ?1.规费⑴行政规费 ?⑵司法规费 ?2.特别课征:政府新增或改造旧有公共设施依公众受益大小而按比例课征的收入。主要是补充工程费用的一部分或全部。如开辟街道、建设公园、改良供水排水系统等。 ?3.特许金:政府给予个人或法人某种行为或营业或的特许权所收取的收入.娱乐场所营业、机动车辆上路等。 ?4.罚款、没收收入

中国财政情况的统计分析

中国财政情况的统计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孝林、蒋正好、罗鑫 摘要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存在周期性,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逢经济周期的低谷都能平稳过渡,避免大幅度的震荡和不稳定,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功不可没。宏观调控主要由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构成,其中财政政策在对国内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促进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状况,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正文 一、我国财政收入情况分析 1.我国从1978开始至2009年各年的财政收入变化与GDP增长的比较 注:由于年鉴数据缺失1981~1984的财政数据未能在上图中显示。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财政每年都在增长,并且增长率在逐年增加。并且增长率逐年提高,在2009年达到了68518.30亿元人民币,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1132.26亿元相比,相当于此年的60.5倍左右,并且在31年间平均以每年14.15%的速度增长,下面我们对比GDP增长情况。 在1978年我国GDP为3645.217亿元,而2009年为340506.9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为93.4倍,平均每年15.76%的增长速度。相比来看, (1)、GDP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民的财政负担相对比例在下 (2)、但是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68518.30亿元,而GDP为340506.9,财政收入占GDP 的20.1%, 而同期即2009年美国为19.1%左右,日本为11.1%左右,,我国的负担与他国相比还是有点高的。

(3)、我国财政收入连续31年税收收入同比增减率一直保持正值,且绝大多数在10%以上,而日本和美国在1978~2009年之间分别出现了8年和4年的税收同比负增长,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相当稳定,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大局的建设。 2.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及变化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初期即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中地方的比例占了巨大的比例占84.5%中央仅占了15.5%,但从94年开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从94年至今,中央与地方财政五五分成,基本上是各占一半。从1978初到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7年中,中国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对地方的财政依赖程度逐步减弱,这样一来,中央政府就能够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使政策执行有效。中央政府统治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它能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推行其政策。同时减轻地区发展不平衡,用以支持落后省市发展,同样有财力来办大事,例如奥运会,世博会等。 3.我国主要税收收入的构成情况(2009年)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本文第一部分依据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目前财政收入的总量,及其占GDP的比重,再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几点政策思路。第二部分分析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主要从收入形式方面进行分析。基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重点分析了税收部分,对几个主要税种的收入增长情况及增长原因进行了分析,体现各税种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程度,由此反映除财政收入的结构情况。 关键字: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税收结构 财政收入可以理解为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国民总收入;财政收入又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分配过程,这一过程是财政运行的第一个阶段或第一个环节,在其中形成特定的分配关系或利益关系。1财政对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占有了一定规模的财政收入,政府才能实现其职能。 一、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表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及各年增长速度 1摘自陈共《财政学》(第六版)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总量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长,到目前已经具有了比较大的规模。2007、2008、2009年财政收入总量分别为52321.78亿元、61330.35亿元、68518.30亿元,2010年更是突破8万亿,达到83080亿元的水平;四年的增长速度依次为32.4%、19.5%、11.7%、21.3%。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总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持续增加。 财政收入规模大小、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慢,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些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收入分配体制和价格水平,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并且达到目前的规模的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虽然比起很多发达国家, 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水平低,技术水平也还很落后,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确实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一直努力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之中,我国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在这些年中采取的一些措施确实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征管的加强。我国的各级税务机关加强了对税收的征管,切实保 证了税收的到位,对财政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价格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总水平一般呈上升趋 势,一定范围内价格的上涨是正常现象。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的物价水平在正常的范围内上升了不少,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财政收入也同比例的增长。 四、企业效益水平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企业的效益水平提高,个人收入增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长较快;随着对外交流的加强,对外 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财务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练习题

财政总预算会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预算会计不包括(A) A.企业会计 B.行政会计 C.财政总预算会计 D.事业单位会计 2、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除了资产、负债外,还包括(A) A.净资产 B.所有者权益 C.成本 D.利润 3、下列会计等式中,预算会计所特有的是(D) A.资产=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净权益 D.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4、下列会计要素中,预算会计所特有的是(D)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净资产 5、某科研单位资产总计为288万元,负债为120万元,则该单位的净资产为(B)万元。 A.0 B.168 C.288 D.408 6、(B)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化。 A.会计账簿 B.会计科目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户 7、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项目中,应记入账户借方的是( B ) A.资产的减少 B.负债的减少 C. 负债的增加 D.收入的增加 8、预算会计的基本等式为( D ) A.资产=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净权益 D.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9、财政部门借给下级财政部门预算资金时,会计核算的科目是( B ) A. “暂付款” B. “与下级往来” C. “预拨经费” D. “借出款项” 10、各级财政在运用上年结余设置或补充预算周转金时,在会计是要作( A )处理。 A.减少预算结余 B.增加一般预算支出 C.增加基金预算支出 D.增加国库存款 11、某日财政总预算会计“国库存款”账面余额为280万元,“预算周转金”账面余额为500万元,说明(B) A.出现财政赤字 B.动用了预算周转金 C. 占用了其他财政资金 D.占用了基金预算资金 12、财政总预算会计不设置的会计科目是(C) A.有价证券 B.一般预算收入 C.固定资产 D.补助收入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农林水利部门的投资占7.6%,运输邮电部门的投资占19.2%,银行贸易部门的投资占3%,文化教育部门的投资为7.2%。在五年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加上企业和地方自筹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投资总额达到588.4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92亿元,相当于1952年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一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8%,农业增长4.5%;轻工业增长12.9%,重工业增长25.4%。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1%提高到1957年的56.7%。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45%。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 1958至1960年是中国“大跃进”时期。“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力图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开辟一个新的局面。然而,实践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而且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如钢从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农业方面普遍提高20-50%,如粮从5000亿斤提高到7000亿斤。从此后,第二个五年计划转入了“大跃进”的轨道。 三年“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影响以后两年经济的发展。1958-1962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0.4%,农业净产值年平均下降5.9%,轻工业年均下降2%,国民收入

中国历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统计(1950-2015)

195062.171951124.961952173.94679.125.61953213.24824.425.91954245.17859.828.51955249.27911.627.31956280.191030.727.21957303.201071.428.31958379.621312.328.91959487.121447.533.71960572.291470.138.91961356.061232.328.91962313.551162.227.01963342.251248.327.41964399.541469.927.21965473.321734.027.31966558.711888.729.61967419.361794.223.41968361.251744.120.71969526.761962.226.81970662.902279.729.11971744.732456.930.31972766.562552.430.01973809.672756.229.41974783.142827.727.71975815.613039.526.81976776.582988.626.01977874.463250.026.919781132.263678.730.819791146.384100.528.019801159.934587.625.319811175.794935.823.819821212.335373.422.619831366.956020.922.719841642.867278.522.619852004.829098.922.019862122.0110376.220.519872199.3512174.618.119882357.2415180.415.519892664.90171]9.715.519902937.1018872.915.61991 3149.48 22005.6 14.3 中国历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统计(1950-2015) 财政收入(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 年份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

第四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 1.资料:某市财政2010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合计114 2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税收收入——增值税——国内增值税”85 400元,“税收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国有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23 500元,“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 400元,“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民政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 300元,“非税收入——罚没收入——一般罚没收入”1 600元。 (2)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82 7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3 200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79 500元。 (3)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合计8 7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8 600元,“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退税——国有文教企业所得税退税”-1 500元,“非税收入——专项收入——排污费收入”400元,“非税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1 200元。 (4)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合计11 1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利润收入——电力企业利润收入”8 600元,“股利股息收入——国有控股公司股利股息收入” 2 500元。 (5)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转移性收入合计10 7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7 800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教育专项补助收入”2 600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300元。 (6)收到上级某省财政拨入专用基金2 200元,实行专户存储,以备用于某专门目的。 (7)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转移性收入合计7 7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体制上解收入”2 800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专项上解收入”3 400元,“政府性基金上解收入”1 500元。 (8)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计7 8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税收收入——营业税——一般营业税”7 800元;基金预算收入计2 5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2 100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4 00元;转移性收入计6 6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公共安全转移支付收入”6 600元。 (9)从基金预算结余中调入资金2 500元,以平衡一般预算。 (10)年终,财政总预算会计进行结账。有关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如下:

19502016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1950—2016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2016年全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各项数据一览财政部于2017年1月23日公布了2016年财政收支数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5%。仍延续增幅逐年回落的走势。其中,国内增值税40712亿元,同比增长30.9%;营业税11502亿元,同比下降40.4%。主要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原营业税纳税人改缴增值税形成收入转移,体现增值税增收、营业税减收。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16年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57亿元,同比增长4.7%,同口径[①]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7195亿元,同比增长4.2%,同口径增长7.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30354亿元,同比增长4.3%;非税收入29198亿元,同比增长5%。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1.国内增值税40712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改征增值税增长2.7倍(1-5月增长33%,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的6-12月增长4.5倍);营业税11502亿元,同比下降40.4%(1-5月增长37.3%,6-12月下降95.9%)。主要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原营业税纳税人改

缴增值税形成收入转移,体现增值税增收、营业税减收。 考虑收入在税种间转移因素,将改征增值税与营业税合并计算,1-12月累计增长5.4%。其中,1-5月增长36.6%;6-12月下降16.9%,主要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政策性减收影响。 2.国内消费税10217亿元,同比下降3.1%。主要受卷烟、成品油产销量下滑的影响。 3.企业所得税28850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金融业企业所得税8802亿元,增长2.7%;工业企业所得税7329亿元,下降1.3%;房地产企业所得税3641亿元,增长26.8%。 4.个人所得税10089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受二手房交易活跃等带动,财产转让所得税增长30.7%。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2781亿元,同比增长2%;关税2603亿元,同比增长1.7%。分季度看,进口环节税收增幅分别为-9.3%、2.6%、6%、7.1%,逐季回升态势明显,主要是受部分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回升等带动一般贸易进口逐步转降为升的影响。 6.出口退税12154亿元,同比下降5.5%。主要是2015年基数较高(同比增长13.3%)。 7.城市维护建设税4034亿元,同比增长3.8%。 8.车辆购置税2674亿元,同比下降4.2%。主要受2015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状况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状况及原因分析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蛋糕”继续增大。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但是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增幅放缓至12.8%,较2011年回落12.2个百分点。专家表示,2012年财政收入完成了预算,但是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经济增速放缓、物价尤其是PPI下行、进口增速下滑以及结构性减税四大因素,导致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虽然在四季度出现反弹,但全年经济增速回落至7.8%。税收收入的增长与宏观经济运行关联度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财政收入中的主体——税收的增长放缓符合预期。一些税种的税基与物价密切相关。2012年我国物价总体在低位温和运行,尤其是PPI 同比大多在负增长区间运行,相应地增值税、消费税增幅出现回落。 近年来,我国进口环节税收的增长在税收中的作用逐步增强。一般来讲,进口环节中一般贸易规模的扩大会导致税收增收较多。然而,去年国内需求放缓,致使我国进口增速减速,一般贸易规模增长放缓,对税收的影响较大。我国实施的诸多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在去年得到充分释放。除了备受关注的个税之外,增值税转型是长期的减税措施,其减税政策效应明显。此外,对小微企业政策倾斜效果继续释放,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不少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的优惠政策。企业负担减轻了,相应地我国税收收入减少。 此外,出口退税舒缓外贸企业压力,受到外需低迷、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更强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在去年面临着严峻的压力。为舒缓外贸企业的过重负担,我国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相应增加退税数额,对出口退税的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主要是增强对小型外贸企业的支持。数据显示,2012年出口退税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1)

第一章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 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 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 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 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第04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

第四章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 1 .资料:某市财政2010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合计114 200元,具体科目和金 额为:"税收收入增值税国内增值税”85 400元,"税收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国有企业城 市维护建设税” 23 500元,"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2 400元, “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民政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1 300元,“非税收入——罚没收入一 —一般罚没收入” 1 600元。 (2)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82 700元,具体科目和 金额为:“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 3 200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79 500元。 (3)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合计8 7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 为:"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8 600元,"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退税国有 文教企业所得税退税”—1 500元,“非税收入一一专项收入一一排污费收入”400元,“非税收入一一国有 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一一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 1 200元。 (4)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合计11 100元,具体科目 和金额为:“利润收入一一电力企业利润收入”8 600元,“股利股息收入一一国有控股公司股利股息收入” 2 500 元。 (5)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转移性收入合计10 7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 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7 800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教育专项 补助收入” 2 600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300元。 (6)收到上级某省财政拨入专用基金 2 200元,实行专户存储,以备用于某专门目的。 (7)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转移性收入合计7 7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体制上解收入” 2 800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专项上解收入” 3 400元, “政府性基金上解收入” 1 500元。 (8)收到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预算收 入日报表。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计7 8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 为:“税收收入一一营业税一一一般营业税”7 800元;基金预算收入计 2 500元,具体科目和金额为:“城 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 2 100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 4 00元;转移性收入计 6 600元,具体科目和 金额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一一公共安全转移支付收入” 6 600元。 (9)从基金预算结余中调入资金 2 500元,以平衡一般预算。 (10)年终,财政总预算会计进行结账。有关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如下:

财政总预算会计练习题答案

财政总预算会计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预算周转金”账户属于( C )账户。 A.资产类 B.负债类 C.净资产类 D.支出类 2. 各级财政在动用上年结余设置或补充预算周转金时,在会计上要做( A )处理。 A.减少预算结余 B.增加一般预算支出 C.增加基金预算支出 D.增加国库存款 3. 预算周转金的数额应随预算支出规模的逐年扩大而( A )。 A.增加 B.减少 C.保持原数 D.取消 4. “调入资金——一般预算调入资金”账户的年终余额转入( B )账户。 A.“基金预算结余” B.“预算结余” C.“专用基金结余” D.“一般预算收入” 5.“专用基金支出”账户的年终余额应转入( C )账户。 A.“专用基金收入” B.“基金预算结余” C.“专用基金结余” D.“预算结余” 6.“调出资金——基金预算调出资金”账户年终余额应转入( B )账户。 A.“调入资金” B.“基金预算支出” C.“基金预算结余” D.“预算结余” 7.为了便于年终清理,本年预算的追加追减和企事业单位的上划下划,一般截至( C )为止。 A.12月25日 B.12月20日 C.11月底 D.12月30

日 8.本级财政向上级财政部门借款时,应采用的账户为( A )。 A.“与上级往来” B.“借入款” C.“暂付款” D.“暂存款” 9.按规定,财政周转金利息或占用费收入扣除必要的业务费后应用于补充( B )。 A. 财政周转金收入 B.财政周转基金 C. 预算周转金 D. 一般预算收入 10.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到上级拨入的粮食风险基金计入( C )账户。 A.“基金预算收入” B.“一般预算收入” C.“专用基金收入” D.“预算周转金” 11.财政周转金占用费支出和业务费支出应计入( A )账户。 A.“财政周转金支出” B.“财政周转基金” C.“预算周转金” D.“一般预算支出” 12. 为了便于年终清理,各项预算拨款,一般截至本年度( A )为止。 A.12月25日 B.12月20日 C.12月30日 D.11月30日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上级往来”账户借方核算的内容包括(ACD )。 A.归还上级财政部门的借款 B.退还预算单位多缴的款项 C.转作“补助收入”数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大致可把 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 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 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 ③ 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 1977-1992 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 1993 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 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 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 50%,农业总产值下降 20%,原煤下降 48%,原油下降 62%,钢下降 83%,电力下降 28%,棉布下降 32%,粮食下降 24.5%,棉花下降 48%。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 326亿元, 1952 年达到 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 1936年( 408亿元); 1949 年工业总产值为 140 亿元, 1952年达到 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 1936 年(281 亿元)。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 810亿元,比 1949 年增长 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 1936 年增长 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 21.1%。 1952 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 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 35.5%。1952 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 2.37 公斤,印度为 4 公斤(为 1950 年数字,下同),美国为 538.3 公斤;发电量中国为 2.76 度,印度为 10.9 度,美国为 2949 度。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 427.4 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 248.5 亿元,占 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 88.8%。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农林水利部门的投资占7.6%,运输邮电部门 的投资占 19.2%,银行贸易部门的投资占 3%,文化教育部门的投资为 7.2%。在五年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 493 亿元,超过计划的 15.3%,加上企业和地方自筹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投资总额达到 588.47 亿元。新增固定资产 492 亿元,相当于 1952年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的 1.9 倍。 一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1.9%,其中工业增长 18%,农业增长 4.5%;轻工业增长 12.9%,重工业增长 25.4%。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43.1%提高到 1957 年的 56.7%。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1952年的 35.5%上升到 45%。1957 年钢产量达到535 万吨,比 1952 年增长 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 5.8 倍;发电量达到 193.4 亿度,比1952 年增长 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 3.2 倍。“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 100 年。 1958 至 1960 年是中国“大跃进”时期。“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力图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开辟一个新的局面。然而,实践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而且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如钢从 1200 万吨提高到 3000 万吨;农业方面普遍提高 20-50%,如粮从5000亿斤提高到 7000 亿斤。从此后,第二个五年计划转入了“大跃进”的轨道。 三年“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影响以后两年经济的发展。 1958-1962 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 0.4%,农业净产值年平均下降 5.9%,轻工业年均下降 2%,国民收入年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