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

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

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
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

资料分析

成人的小肠比大肠长许多。小肠内壁上有皱襞,小肠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密布在皱襞上,这些都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此外,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大肠内表面只有皱襞,没有绒毛状突起,因此,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就是小肠,而不就是大肠。

技能训练

(1)消化道中从十二指肠开始才有消化脂肪的酶,所以,曲线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

(3)D代表小肠,里面含有肠液、胰液与胆汁等消化液。

练习

1、

2、小肠分泌的肠液在小肠中,胆汁与胰液也都流入小肠中,所以小肠的消化液最多,可达2 015 mL左右。

背景资料

关于小肠的吸收面积

小肠的全长约为5~6 m,小肠腔面有许多由黏膜与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形成的环形的皱襞,以及皱襞表面的绒毛。由于皱襞与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大了30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瞧到绒毛壁就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细胞顶端(即面向肠腔的一端)有明显的纵纹。近年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瞧到上皮细胞顶端的纵纹就是细胞膜突起,这叫做微绒毛。每个柱状上皮细胞可以有1 700条左右的微绒毛。微绒毛的存在,又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上面所估计的数值增大20

倍以上。总之,由于环形皱襞、绒毛与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表面积比原来的表面积增大了600倍左右。

胃的运动

胃的运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贮存食物胃壁内的平滑肌具有很大的伸展性,伸长时可达原来长度的2~3倍。因此,胃常可以容纳好几倍于自己原来容积的食物。胃的平滑肌具有持续而微弱的收缩功能,使胃保持一定的紧张性。当大量食物进入胃里时,胃的平滑肌主动放松,使胃的紧张性与胃内压不致有很大变化。如果胃壁的紧张性过度降低,进食后胃壁可以极度扩张或下垂,就会引起胃扩张或胃下垂。

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食物进入胃以后,胃体中部开始产生蠕动。蠕动的主要作用就是使胃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形成食糜,便于消化酶发挥作用,并且把食糜推送到幽门部,然后经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胃的排空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叫胃的排空。胃的排空时间,与食物的量、质与胃的运动状况有关。一般地说水只需10 min就可以由胃排空,糖类需2 h以上,蛋白质较慢,脂肪更慢。吃了油性大的食物不容易感到饿,就就是因为这种食物的胃排空时间长。一般混合食物的胃排空约需4~5 h。胃排空后不久,能出现强烈的空胃运动,产生饥饿的感觉。

小肠运动

小肠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分节运动与蠕动两

种。分节运动就是一种以环行肌舒缩为主的节律

性运动(图8)。由于一定间隔的环行肌同时收缩,

所以能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数秒以后,收缩

的部分舒张,原来舒张部分的中间收缩,于就是

食糜形成新的节段。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与消

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分节运动还能

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助于吸收。

蠕动就是一种环行肌与纵行肌同时收缩的

运动,它的作用就是把食糜向大肠方向推送。小

肠蠕动的速度很慢,每秒约1~2 cm。每个蠕动波

把食糜推进一段距离(约数厘米)后即消失,然后

在下一段又发生一个新的蠕动波,从而使经过分节运动作用过的食糜向前推进到一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

正常情况下,小肠蠕动时,肠内的食糜与水、气体等被推动而发生一种“咕噜咕噜”的声音,叫肠鸣音。用听诊器可以在腹壁上听到。有时小肠蠕动加强,可以直接听到,即一般所谓的“肚子叫”,这种情况在肠炎腹泻时,尤为明显,称为肠鸣音亢进(增强)。

消化液的成分与作用

各种消化液的成分与作用不尽相同,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唾液唾液近于中性,pH为6、6~7、1,成人每日分泌的唾液约为1~1、5 L,其中约有99、4%就是水,其余为唾液淀粉酶、溶菌酶与少量的无机物(如含钠、钾、钙的无机盐)等。唾液的主要作用就是:湿润口腔与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促使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胃液胃液呈酸性,pH为0、9~1、5,成人每日分泌的胃液约为1、5~2、5 L。胃液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胃酸(即盐酸)与黏液。此外还含有钠盐、钾盐等无机物。胃蛋白酶能促使蛋白质分解为与胨以及少量的多肽。盐酸除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以外,还有以下的作用:为胃蛋白酶促使蛋白质分解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抑制或杀死胃内的细菌;盐酸进入小肠,能促进胰液、胆汁与小肠液的分泌。黏液的作用就是它经常覆盖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黏液膜,有润滑作用,使食物容易通过,并且能够保护胃黏膜不受食物中的坚硬物质的机械损伤;黏液为中性或偏碱性,能够中与盐酸,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防止盐酸与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消化作用。

胰液胰液呈碱性,pH为7、8~8、4,成人每日分泌的胰液约为1~2 L。胰液的主要成分有碳酸氢钠、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与糜蛋白酶原等。碳酸氢钠能够中与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并且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适宜的弱碱性环境。胰蛋白酶原进入小肠以后,在小肠液中的肠激酶的作用下,激活为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又可以迅速激活其余大量的胰蛋白酶原为胰蛋白酶,也可以激活糜蛋白酶原为糜蛋白酶。胰蛋白酶与糜蛋白酶共同作用于蛋白质,蛋白质就被分解为多肽与少量氨基酸。存在于胰液中的胰淀粉酶与少量的胰麦芽糖酶,又可以分别促使淀粉与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胰脂肪酶在胆汁的协同作用下,促使脂肪分解为脂肪酸与甘油。

胰液由于含有消化三种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酶,因而就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临床与实验都证明,当胰液缺乏时,即使其她消化液的分泌都很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与脂肪仍然不能完全消化,因而也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脂肪吸收的障碍,还可以使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受到影响。胰液缺乏时,糖类的消化一般不受影响。

胆汁胆汁就是由肝细胞分泌的,在胆囊内贮存。当食物进入口腔、胃与小肠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胆汁经过总胆管流入十二指肠。成人每日分泌的胆汁约为0、8~1、0 L。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主要成分就是胆盐与胆色素。胆盐的作用就是:激活胰脂肪酶;将脂肪乳化成极细小的微粒,可以增加脂肪与胰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可以与脂肪酸与脂溶性维生素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人体对这些物质的吸收。人类的胆色素主要就是胆红素。胆红素呈橙色,就是红细胞破坏以后的产物。当红细胞大量破坏或肝脏与胆道功能损坏时,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使皮肤与黏膜等组织染成黄色,临床上称为黄疸。

小肠液小肠液呈弱碱性,pH约为7、6,成人每日分泌的小肠液为1~3 L。小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肽酶、脂肪酶等。通过这些酶的作用,进一步分解糖类、蛋白质与脂肪,使之成为可以吸收的物质。

营养物质的吸收

糖类经过消化分解为单糖(主要就是葡萄糖,还有果糖与半乳糖)以后,由小肠黏膜吸收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再通过门静脉入肝,一部分合成肝糖元贮存起来,另一部分由肝静脉入体循环,供全身组织利用。

蛋白质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小肠黏膜吸收,经过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有些未经消化的天然蛋白质或蛋白质分解的中间产物,也可以被小肠黏膜吸收,但吸收量极少。有些人对某种食物过敏,可能就是由于某种蛋白质被小肠直接吸收而引起的。

脂肪在胆盐、胰液与小肠液的作用下消化分解,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与甘油一酯,以及少量的甘油二酯与未消化的甘油三酯。胆盐可以与脂肪的水解产物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这些水溶性复合物聚合成脂肪微粒(主要成分为胆盐、甘油一酯与脂肪酸)。有人认为这种脂肪微粒能被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吞饮作用而直接吸收。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脂肪微粒在被吸收时,各主要成分先分离再分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器官口腔、咽、胃、肠和分泌消化液的肝、胆、胰组成。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经过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的消化是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共同完成的,是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机械过程。食物经过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成食糜,增加与消化酶、肠粘膜的接触,以利分解和吸收。 食物的吸收是由胃、小肠、肝、胆、胰分泌的消化液、各种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最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经肠粘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中,输送到全身的组织和细胞,吸收的全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消化和吸收是一个连续的以消化系统为主,多个系统参与调节和控制的综合性生物过程。 (一)咀嚼 人体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咀嚼和吞咽。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咀嚼磨碎,舌头的充分搅拌,与唾液混合成滑润的食团,经食管送入胃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这就是馒头在口腔中反复咀嚼时,甜味的来源。 充分咀嚼对食物的消化十分重要。该过程将食物切磨成小颗粒,为下一步食物消化做好准备,如小颗粒可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对肠粘膜有保护作用;食物颗粒与肠粘膜接触面积可大大增加,营养物质可以充分被吸收。咀嚼动作和食物的香味可反射性刺激胃肠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做好准备。老年人、牙齿脱落不全、口腔疾患、吞咽困难等均可以降低咀嚼效果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唾液是口腔分泌的一种无色的液体,全天约分泌0.8~1.5L,主要成分有99%的水,其他成分是K+、HC0 -、Na+、Cl-,其中K+’浓度是血浆浓度的7倍,呕吐、大量流涎等可丢失大量水和K’,也影响食物的消化。 (二)吞咽 食物经食管送入胃的过程称作吞咽。咽部、食管的组织结构完整、弹性良好

透析液的成分及使用注意事项

透析液的成分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成分与含量 A粉:氯化钠1613克、氯化钾54.8克、氯化钙94.8克、氯化镁37.6克、总量1800.2克。 B粉:碳酸氢钠660克、氯化钠306克。 二、配制方法 取A粉一袋加入含量为99%以上的冰醋酸120ml,然后加透析用水至10000ml,全部溶解,配制成A浓缩液; 取B粉一袋加透析用水至10000ml,全部溶解,配制成B浓缩液。 三、有限期限 A浓缩液配好后有效期为一周,B浓缩液配好后有效期为24小时。 四、A、B浓缩液稀释为透析液后,每月做一次细菌检测,细菌总数不大于200CFU/ML;每季度做一次内毒素检测,细菌内毒素不大于2EU/ML;每批次和每月做一次透析液离子浓度检测,最终离子浓度(mmol/l)为:钠140、钾2、钙1.75、镁0.5、氯107.5、碳酸氢根39、PH7.0~7.8. 附:血液透析液的基本成分有: (1)钠: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对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起重要作用。为保持透析患者钠平衡,透析液中钠需略低于正常血清钠值,浓度一般为130~140mmol/L。

(2)钾:钾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透析液钾浓度一般为0~4mmol/L,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钾浓度的透析液。无钾透析液(0~1mmol/L) ,主要用于ARF无尿期或高分解代谢患者或高血钾开始透析的头1~2小时;低钾透析液(2mmo l/L),多用于每次透析前血钾偏高或诱导期血钾偏高的患者;常规透析液(3~4mmol/L),用于透析前血钾正常的维持性透析或服用洋地黄的患者。 (3)钙:维持性血透病人的血钙水平多数偏低,透析时使血钙达到正常或轻度正平衡。透析液钙含量应在1.5~1.75mmol/L之间。 (4)镁:CRF时常有高镁血症,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0.6~ 1mmol/L,略低于正常血浆镁。 (5)氯:透析液中的氯离子基本上与细胞外液相同,由阳离子和醋酸钠的浓度决定,浓度为96~110mmol/L。 碱剂:CRF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阴离子间隙增加的状况,起缓冲作用的碳酸氢根(HCO3-)减少,需从透析液中补充,醋酸盐和碳酸氢盐可产生HCO3-,可用于补充体内HCO3-的不足。醋酸盐常用浓度为35~40mmol/L,碳酸氢盐浓度一般为32~ 38mmol/L; (7)葡萄糖: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糖浓度的透析液,分为无糖透析液、高糖透析液(10~20g/L)、低糖透析液(1~2g/L)3种

磷化液配方总

1.配方原料质量份 磷酸110~180 氧化锌30~50 硝酸锌150~170 氯化镁15~30 酒石酸5~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4 重铬酸钾0.2~0.4 钼酸铵0.8~1.2 水1000 2. 锌钙系磷化液重量比的物质组成 磷酸二氢锌∶硝酸钙∶磷酸∶硝酸镍∶柠檬酸或葡萄糖酸∶柠檬酸或葡萄糖酸的钠盐或钙盐∶氟化钠∶水=2.5∶3.5∶4.9∶-8.4∶0.5-1∶0.02-0.16∶0.015-0.06∶0.002-0.04∶0.002-0.8∶4-60。 3. 锌钙系磷化液重量比的物质组成 氧化锌:磷酸:硝酸:碳酸钙:碳酸氢铵:硝酸镍:有机酸:有机酸盐:氟化钠:水=0.8-1.1∶3-4∶4.5-6∶3.5-5.5∶0.1-0.3∶0.02-0.16∶0.015-0.06∶0.002-0.04∶0.006-0.08∶4-60; 4. 中温锰基磷化 用浓度为40~65g/1马日夫盐,配成总酸点40~60,游离酸点4~6,酸比 1:9~13的磷化液。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磷化液加入浓度为0.8~1.5g/1的添加剂EDTA二钠盐或浓度为1~2g/1的添加剂硼酸,浸泡式磷化时,磷化温度为70~85℃。磷化时间10~40分钟,磷化温度与磷化时间成反比。 5. 硝酸钙,磷酸锌,硝酸镍,硝酸钴,硝酸锡,柠檬酸,酒石酸,E.D.T.A,表面活性剂OP和水组成。 6. 酸洗液和磷化液 1)酸洗液:磷酸,5-50硫尿,0.005-0.015十二烷基磺酸钠,0.0 5-0.15平平加,0.05-0.15氯化十六烷基三甲铵,0.05-0.15柠檬酸,1-10水,93.845-39.535(2)磷化液:硝酸钙,5-15磷酸锌,5-15硝酸镍,0.15-0.25硝酸钴,0.045-0.055硝酸锡,0.045-0.055柠檬酸0.15-0.25酒石酸,0.045-0.055E.D.T.A,0.045-0.055表面活性剂OP,0.008-0.02水89.512-69.26。 7. 除油除锈磷化液 磷酸、柠檬酸、硫脲、磷酸三钠,聚氧乙烯辛基酚醚,其特征是该液还有添加剂,添加剂是 蓖麻油衍生物。 8. 常温下制作和操作的防锈磷化液 磷酸、硝酸、氧化锌、亚硝酸钠、碳酸钠、水,按其重量成份的配比为:H↓[3]PO↓[4]27.2kg HNO↓[3]24.5kgZuO22kgNa↓[2]CO↓[3]10kgH↓[2]O800kg。 9. 钢铁表面防腐处理的磷化液 磷酸、氧化锌、氧化剂、络合剂A、促进剂B等组成, 磷化处理需加温35℃ 10. 常温快速磷化液 磷酸、氧化锌、亚硝酸钠、磷酸二氢锌、氧化剂、络合剂A、促进剂B组成,它在0℃~37℃温 度范围内使用,配方按克/升配比如下:A、磷酸25~35克/升(工业级)氧化锌18~23克/升(工业级)磷酸二氢锌22~30克/升(工业级)亚硝酸钠5~10克/升(工业级)氧化剂0.2~0.5克/升(试剂纯)络合剂A0.2~0.6克/升(试剂纯)促进剂B0.2~0.6克/升(试剂纯)B、当没有络合剂A、促进剂B存在时,以上磷化液也具相对的效果,C、磷化液处理的钢铁表面呈彩色至灰色磷化膜。 11. 新型磷化液 磷化液的配方为:(克 /升)磷酸,5—15硝酸,3—10氧化锌, 3—15催化剂,0.01—2硝酸镍,0.3—3 水,余量。

透析液置换液成分

分子量:NaCl, 58.44 NaHCO3, 84.01 KCl, 74.54 CaCl2, 111 MgSO4, 120.34 葡萄糖C6H12O6, 180.15 葡萄糖酸钙C12H22CaO14, 430.37 生理盐水: 每1000ml含NaCl 9克,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均为154mmol/L 高渗盐水10 %氯化钠: 每10ml含NaCl 1克,钠、氯离子浓度均为1710mmol/L 5%碳酸氢钠: 每1000ml含碳酸氢钠50克,钠离子和碳酸氢根浓度均为595mmol/L 10%氯化钾: 每10ml含氯化钾1克,钾离子和氯离子浓度1341.5mmol/L 5%氯化钙: 每10ml含氯化钙0.5克,钙离子浓度450mmol/L,氯离子浓度为900mmol/L 25%硫酸镁: 每10ml含硫酸镁2.5克,镁离子和硫酸根浓度均为2077mmol/L 5%葡萄糖: 每1000ml含葡萄糖50克,葡萄糖浓度277.55mmol/L 10%葡萄糖酸钙: 每10ml含葡萄糖酸钙1克,钙离子浓度232.35mmol/L 贝朗置换液配方(非DM): 注射用水:2000ml 5%GS: 1000ml 25%硫酸镁:8ml 5%氯化钙:52ml 10%氯化钾:20ml NS:3000mlx3袋 5%碳酸氢钠:750ml 总量:12830ml 钠154*9,595*0.75共1832.25mmol,故钠浓度为142.8mmol/L; 氯154*9,900*0.052,1341.5*0.02共1459.63mmol,故氯离子浓度为113.77mmol/L; 钾1341.5*0.02共26.83mmol,故钾离子浓度为2.09mmol/L; 钙900*0.052共46.8mmol,故钙离子浓度为1.82mmol/L; 镁2077*0.008共16.6mmol,故镁离子浓度为1.3mmol/L; 碳酸氢根595*0.75 共446.25mmol,故碳酸氢根浓度为34.78mmol/L。 金宝罝换液配方(非DM): 注射用水1000ml 5%GS 500ml NS 1500ml 25%硫酸镁4ml 5%氯化钙26ml 10%氯化钾10ml NS3000ml 5%碳酸氢钠375ml 透析液A液: A液每升含氯化钾5.49克,提供钾浓度2mmol/L,每升A液额外加氯化钾5.49克,则钾浓度增加2mmol/L。 A:B=1:1.83,所以在每1.83升B液中加入氯化钾5.49克(即每升B液加氯化钾3.00克),则也可将钾浓度增加2mmol/L。

磷化分类与用途

磷化分类与用途 1、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 (1)高温型 80—98℃处理时间为10-20分钟,形成磷化膜厚达10-30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7-8) 优点:膜抗蚀力强,结合力好。 缺点:加温时间长,溶液挥发量大,能耗大,磷化沉积多,游离酸度不稳定,结晶粗细不均匀,已较少应用。 (2)中温型 50-75℃,处理时间5-15分钟,磷化膜厚度为1-7 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10-15) 优点:游离酸度稳定,易掌握,磷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耐蚀性与高温磷化膜基本相同,应用较多。 (3)低温型 30-50℃节省能源,使用方便。 (4)常温型

10-40℃常(低)温磷化(除加氧化剂外,还加促进剂),时间10-40分钟,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比值为1:(20-30),膜厚为0.2-7 g/m2。 优点:不需加热,药品消耗少,溶液稳定。 缺点:处理时间长,溶液配制较繁。 2、按磷化液成分分类 (1)锌系磷化 (2)锌钙系磷化 (3)铁系磷化 (4)锰系磷化 (5)复合磷化磷化液由锌、铁、钙、镍、锰等元素组成。 3、按磷化处理方法分类 (1)化学磷化 将工件浸入磷化液中,依靠化学反应来实现磷化,应用广泛。 (2)电化学磷化 在磷化液中,工件接正极,钢铁接负极进行磷化。 4、按磷化膜质量分类

(1)重量级(厚膜磷化)膜重7.5 g/m2以上。 (2)次重量级(中膜磷化)膜重4.6-7.5 g/m2。 (3)轻量级(薄膜磷化)膜重1.1-4.5 g/m2。 (4)次轻量级(特薄膜磷化)膜重0.2-1.0 g/m2。 5、按施工方法分类 (1)浸渍磷化 适用于高、中、低温磷化特点:设备简单,仅需加热槽和相应加热设备,最好用不锈钢或橡胶衬里的槽子,不锈钢加热管道应放在槽两侧。 (2)喷淋磷化 适用于中、低温磷化工艺,可处理大面积工件,如汽车、冰箱、洗衣机壳体。特点:处理时间短,成膜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且这种方法获得的磷化膜结晶致密、均匀、膜薄、耐蚀性好。 (3)刷涂磷化 上述两种方法无法实施时,采用本法,在常温下操作,易涂刷,可除锈蚀,磷化后工件自然干燥,防锈性能好,但磷化效果不如前两种。 磷化用途

无渣磷化液配方组成,磷化机理作用及技术开发

无渣磷化液配方组成,磷化机理作用及技术开发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无渣磷化液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无渣磷化液广泛应用汽车、机械加工、电子加工行业金属表面处理,禾川化学专业从事磷化液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磷化液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 无渣磷化液广泛应用汽车、机械加工、电子加工行业金属表面处理,专业从事磷化液成分分析、配方分析、配方检测、配方还原、配方研制,为磷化液相关企业提供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磷化是金属材料防腐蚀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给基体金属提供防腐蚀保护、用于喷漆前打底、提高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及在金属加工中起减摩润滑作用等。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化膜处理。工程上应用主要是钢铁件表面磷化,但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钢铁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指脱脂(除油)、除锈、表调、磷化。然而由于工件表面的状况不同,则生产工艺也有所不同,有的工艺中没有脱脂或没有除锈工序,有的工艺则没有表面调整工序,但磷化工序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在涂装处理过程中,如果不清除油脂、氧化皮和锈层,不进行磷化处理,直接进行涂漆和静电喷涂,就会使钢铁表面的涂层产生脱落,失去了涂装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的金属加工业、薄板加工业、石油行业及汽车、自行车、高低压开关柜、防盗门、铁路等制造业普遍采用的是中、高温磷化,存在着操作不方

便、能源和材料消耗大、调整频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常温磷化已成为国际磷化行业的必然和研究课题。常温磷化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解决操作不方便、材料消耗大、调整频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问题。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二、磷化液 2.1磷化概念 磷化液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盐,如zn(h2po4)2以及适量的游离磷酸和加速剂等。加速剂主要起降低磷化温度和加快磷化速度的作用。作为化学加速剂用得最多的氧化剂如no3-、no2-、cio3-、h2o2等。磷化是金属与稀磷酸或酸性磷酸盐反应而形成磷酸盐保护膜的过程。 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化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把金属放入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的方法,叫做金属的磷酸盐处理。磷化膜层为微孔结构,与基体结合

透析液的成分及使用注意事项之令狐文艳创作

透析液的成分及使用注意事项 令狐文艳 一、成分与含量 A粉:氯化钠1613克、氯化钾54.8克、氯化钙94.8克、氯化镁37.6克、总量1800.2克。 B粉:碳酸氢钠660克、氯化钠306克。 二、配制方法 取A粉一袋加入含量为99%以上的冰醋酸120ml,然后加透析用水至10000ml,全部溶解,配制成A浓缩液; 取B粉一袋加透析用水至10000ml,全部溶解,配制成B浓缩液。 三、有限期限 A浓缩液配好后有效期为一周,B浓缩液配好后有效期为24小时。 四、A、B浓缩液稀释为透析液后,每月做一次细菌检测,细菌总数不大于200CFU/ML;每季度做一次内毒素检测,细菌内毒素不大于2EU/ML;每批次和每月做一次透析液离子浓度检测,最终离子浓度(mmol/l)为:钠140、钾2、钙1.75、镁0.5、氯107.5、碳酸氢根39、PH7.0~7.8. 附:血液透析液的基本成分有:

(1)钠: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对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起重要作用。为保持透析患者钠平衡,透析液中钠需略低于正常血清钠值,浓度一般为130~140mmol/L。 (2)钾:钾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透析液钾浓度一般为0~4mmol/L,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钾浓度的透析液。无钾透析液(0~1mmol/L) ,主要用于ARF无尿期或高分解代谢患者或高血钾开始透析的头1~2小时;低钾透析液(2mmo l/L),多用于每次透析前血钾偏高或诱导期血钾偏高的患者;常规透析液(3~4mmol/L),用于透析前血钾正常的维持性透析或服用洋地黄的患者。 (3)钙:维持性血透病人的血钙水平多数偏低,透析时使血钙达到正常或轻度正平衡。透析液钙含量应在1.5~ 1.75mmol/L之间。 (4)镁:CRF时常有高镁血症,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0.6~1mmol/L,略低于正常血浆镁。 (5)氯:透析液中的氯离子基本上与细胞外液相同,由阳离子和醋酸钠的浓度决定,浓度为96~110mmol/L。 碱剂:CRF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阴离子间隙增加的状况,起缓冲作用的碳酸氢根(HCO3-)减少,需从透析液中补充,醋酸盐和碳酸氢盐可产生HCO3-,可用于补

磷化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磷化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磷化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1:新型磷化药剂的种类: 对于新型涂装前处理的磷化药剂来说,一般指的是低温磷化药剂和常温磷化药剂。这两大药剂还进一步分为亚硝酸盐药剂和非亚硝酸盐药剂或内含促进剂药剂和外加促进剂药剂。如果按配方是否含镍盐来分,还可以分为有镍和无镍两种药剂。概括的说,新型磷化药剂是指低温的亚硝酸盐含镍的磷化药剂,低温内含促进剂非镍磷化药剂,常温亚硝酸盐含镍药剂,常温内含促进剂无镍药剂。 2:新型磷化药剂的特点 A:磷化温度低,能源消耗少。这类磷化药剂主要是指磷化温度在35-55度的低温磷化药剂和冬天也不需要加温的常温磷化药剂。 B:低污染,低毒性。这类磷化药剂是指无亚硝酸盐的药剂。尤其是不含亚硝酸盐也不含镍的药剂。当然类似铬离子等污染中的成分也没有。 C:长寿命,低成本。这类药剂是使用寿命长,单耗少,综合成本低的磷化药剂。 D:可以满足新型涂装方式,即可以满足电泳涂装和静电喷涂等新型涂装方式的磷化药剂。 E:操作简便,管理简单。这类药剂的组分少,添加方便,管理简单。 3:新型磷化药剂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新型的磷化药剂成分要比普通的中温和高温磷化药剂组分要复杂的多,除了成膜物质外,通常含有促进剂,改性剂,降渣剂,添加剂等多种成分。 成膜物质

A:磷酸二氢锌 新型磷化药剂的主要成分仍然是磷酸二氢锌,碱金属磷酸盐。磷酸二氢锌的制备一般用氧化锌和磷酸反应制得。制取1克的磷酸二氢锌约用锌0.28克磷酸0.8克。在锌系磷化液(粉)中,锌离子的含量对磷化膜的影响较大。一般的说,锌离子的含量高,可以形成更多的结晶核心,可以加速磷化反应。使磷化膜致密,光泽性好。但是锌离子含量过高,磷化膜结晶粗大,膜脆,挂灰,影响涂膜附着力。锌离子含量过低时,磷化膜薄,不利于磷化膜的形成。磷化时间延长。且磷化膜颜色发暗。根据磷化液中锌离子含量的不同,把锌系磷化液(粉)分为高锌,中锌,低锌。对于电泳涂装,主要采用含量在0.3-1.3克每升的低锌磷化液。对于镀锌钢铁工件的磷化主要采用含锌量在0.9-1.1克的低锌磷化液。 B:碱金属磷酸盐, 这类成膜物质主要在磷化液中。常用的碱金属磷酸盐包括碱金属一代磷酸盐,二代焦磷酸盐,多磷酸盐。它使磷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磷酸盐,构成磷化膜的成分。碱金属磷酸盐通常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彩色磷化膜。碱金属磷酸盐所形成的磷化反应,产生的磷化沉渣少。槽液易于管理,使用成本低,但是由于磷化膜薄,耐蚀性较差。 C:磷酸 磷酸是与金属离子形成磷酸盐的成膜物质,其含量过多过少都直接影响磷化膜的质量。磷酸含量过高时,游离酸就会增加,磷化膜易返锈。磷酸含量过低时,槽液的稳定性就会降低,磷化沉渣就会增加。磷化膜发暗,多孔,甚至磷化不上。磷酸在磷化槽液中的含量一般为14-16克每升为宜。磷酸根和硝酸根的比值会直接影响磷化效果。 D:硝酸钙盐 作为成膜物质的硝酸钙盐主要在锌钙系磷化液(粉)中,它的制取一般用碳酸钙与硝酸反应,钙离子的加入,使磷化膜的结晶得到改善。并可以减少磷化前的表调工序。但是钙离子和锌离子的比值在磷化槽液中有个临界值的问题。当钙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肛门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位,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 和吸收能力。 (3)食道:是物物进入体内的通道,可以蠕 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如图):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黏 膜下层,黏膜4层绀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胃 酸和胃蛋白酶等 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 化.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的作用。 (5)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 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是消化道 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 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 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小 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 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 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7)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到体外。 消化腺: 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 (1)唾液腺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促使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胃腺

透析液的成分有哪些

透析液的成分有哪些 透析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透析过程中病人的血浆电解质水平及临床表现作相应调整。主要成分有钾、钠、钙、镁、氯、醋酸盐及碳酸氢盐、葡萄糖。 ( l )钠: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维持血清渗透压和血容量的主要成分。透析液中的钠离子是决定透析液渗透压的主要阳离子,对透析病人的血清钠浓度和渗透压有直接影响,通常钠的浓度为130 一150mm0l/L 。钠浓度小于13Omm0l/L 的透析液称为低钠透析液,而大于150mmoFL 的透析液称为高钠透析液。在特殊情况下,如纠正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时可使用低于高于病人血钠浓度的透析液。在临床上,对低血压病人常采用高钠透析液透析,对高血压病人采用低钠透析液透析。但由于高钠透析液易引起口渴,故也可使用序贯高/低钠血液透析。透析的前2 一3 小时用150mmol / L ,其后用130mmd / L ,以便开始大量超滤,血压保持稳定,超滤完成后,改用低钠透析可防止透析后口渴、体重增加和高血压。 ( 2 )钾:是细胞内液中主要的阳离子,肾功能不全时可造成体内钾蓄积,对心脏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甚至发生心跳骤停。通常透析液钾浓度为O 一4mmol / L 。严重高血钾病人(血钾>7mmol / L ) ,此时应首先用无钾透析液,迅速降低血钾,然后改用低钾透析液。服用洋地黄制剂者则需要使用钾浓度3 . smm0l/L 的透析液。 ( 3 )钙:钙离子对神经一肌肉的传导具有生物学活性,由于透析病人的钙呈负平衡,故常发生手足抽搐,为此适当补钙是必要的。透析液中钙浓度在1 . 75 一2 . omm0l/L ,提高透析液钙浓度可减少代谢性骨病的发生,并改善透析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 4 )镁:正常血镁浓度为0 . 8 一1 . Zmmol / L , ‘肾脏控制镁的排泄量,摄人多则排泄多,摄人少则排泄少。透析液镁浓度最好根据个体选择,范围在0 一1 . 03mm0l/L 。由于镁的清除率低,在短时间透析时可导致血浆和组织镁浓度增高,故透析液镁为0 . ZlmmoFL 是适宜的。高镁血症有抑制甲状旁腺分泌的作用,低镁血症有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的作用。 ( 5 )氯:是透析液中主要的阴离子,氯浓度决定于阳离子数和醋酸盐浓度,一般为100 一1 15mmol / L ,接近细胞外液浓度。 ( 6 )醋酸盐:正常血液pH 值为7 . 35 一7 . 45 ,稳定的pH 值对维持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如酶的活性)是非常重要的,透析时醋酸盐进人体内,在肝脏转换为碳酸氢盐。醋酸盐最大代谢率为300mmol/h ,一个醋酸盐分子代谢为一个碳酸氢盐分子。但由于醋酸盐需经肝脏内代谢产生碳酸氢盐,纠正酸中毒不如碳酸氢盐迅速,多数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可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头痛、恶心、呕吐及全身乏力等醋酸盐不耐受现象,故临床上已很少使用。( 7 )碳酸氢盐:尿毒症时存在酸中毒,为了纠正酸中毒,除了透析排除H +外,还需要由透析液补充HCO 丁。用碳酸氢盐作缓冲剂可直接迅速纠正酸中毒且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故临床上普遍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8 )葡萄糖:临床上有高糖(1 一2 g/L )、低糖(0 . 1 一1 g/l 」)和无糖透析液。透析液内的葡萄糖主要是增加渗透压,目前多用无糖透析液,可减少细菌生长和预防高脂血症,但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低血糖。总之,透析液是肾衰竭病人透析治疗的关键部分之一。目前临床大都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由A 液和B 液组成。A 液

磷化液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磷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phosphoric acid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or the phosphor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947 CAS No.: 7664-38-2 分子式: H3PO4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磷酸≥% 7664-38-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小心把酸慢慢加入水中,防止发生过热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1mg/m3; ACGIH 1mg/m3 TLVWN: ACGIH 3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消化系统图,使学生了解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了解龋齿的形成原因和龋齿发生率。 引导学生制作小肠结构模型,使学生体会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龋齿发生率的调查,使学生关注牙齿健康,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引导学生在分组活动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营养物质有哪三类? 有人说,水分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否?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又不提供能量,但在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缺乏VA、VB1、Vc、VD各会得什么病? 有人说,儿童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这有什么道理?。 学了上节课,我们在饮食上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营养要全面、均衡,不偏食,挑食) 引入:幻灯片显示,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这些食物都是我们餐桌上熟悉的食品,进入人体后必须经过复杂的变化,才能转变成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物质。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呢?人体哪个系统具有这项功能?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人体。引入课题——屏幕显示 教学: 师:现在分组观察课本P28人体消化系统图,结合文字,学习每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及功能。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观察结果,每个小组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介绍,比如讲解、形象化表演等。 师生共同归纳: 下面我们来了解与消化直接有关的几个重要器官,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口腔内有牙齿和舌,牙齿和舌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牙齿的外形及结构。让学生观察学习。教师指出牙釉质的特点,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师:虽然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牙齿,但很多人却患有牙疾,龋齿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调查龋齿发

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 分和作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1)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HCl、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等。 1) 盐酸的作用 盐酸由泌酸腺壁细胞分泌作用:①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②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盐酸进入小肠后:③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合成和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分解蛋白质,主要分解产物是长链多肽、寡肽及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其最适pH 为2。随着pH的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当pH升至6以上时,即发生不可逆的变性。 3) 粘液和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 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以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4) 内因子的主要作用 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由胃粘膜分泌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5万)可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外因子,extrinsic factor)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对蛋白质水解酶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移行至回肠,可与远端回肠粘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若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或内因子分泌不足,将会出现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胰液由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组成,无机成分主要为水、碳酸氢盐和多种离子;有机成分主要是消化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它们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 1) 胰液无机成分的作用 HCO3-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的pH环境(pH7~8)。 2) 胰液的有机成分和作用 胰淀粉酶:是人体重要的水解淀粉的酶。它可消化淀粉为糊精、麦芽糖及麦芽寡糖。它对生或熟的淀粉的水解效率都很高,其最适pH为~。 胰脂肪酶:能分解中性脂肪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其最适pH为~。胰脂肪酶分解脂肪的作用需依靠辅酯酶来完成。辅酯酶是胰腺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胰脂肪酶与辅酯酶在甘油三酯的表面形成一种高亲度的复合物,牢固地附在脂肪颗粒表面,防止胆盐把脂肪酶从脂肪表面置换下来。辅酯酶的另一作用是降低胰脂肪酶的最适pH,使之接近肠内的pH。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两者都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肠液中的肠致活酶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盐酸、胰蛋白酶本身和组织液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激活。生成的胰蛋白酶可激活糜蛋白酶原使其变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共同作用能使蛋白质分解为多种大小不等的多肽及少量氨基酸。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食物从口腔进入身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变成身体的营养,整个过程叫做消化吸收。完成这一个过程是通过一个特殊的生理结构,那就是消化系统。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肛门组成。 (1)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口腔内有舌和牙齿。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负责咀嚼食物。舌的主要功能是搅拌食物。 (2)咽是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位于咽与胃之间,负责将食物推入胃。 (4)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肌肉的收缩强而有力,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 (5)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在小肠内被消化后,大部分由小肠壁吸收。 (6)大肠较小肠粗大。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由小肠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中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 (7)肛门是粪便排出体外的通道。 2.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 1、初步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消化系统的卫生与保健。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脏、肝脏、胃脏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位于口腔内,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唾液能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细嚼少量馒头,会有淡淡的甜味。另外,唾液还能清洁口腔,有杀菌作用。 (2)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大量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小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能把蛋白质,淀粉,脂肪消化成能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等。 (4)胰腺位于胃的后方,分泌的胰液,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分解。另外,肝脏还能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能解毒,甚至有造血的功能。 3.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保护牙齿 1.定期检查牙齿。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2.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3.不要咬坚硬的东西。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解:胃液成分检查

胃粘膜具有复杂的分泌功能,胃液是由胃壁粘膜各种细胞分泌物组织成的液体。人的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酸性液体,其成分有无面物如盐酸、钾、钠、碳酸氢盐等;有机物有胃蛋白酶原、凝乳酶、内因子、分泌素、粘蛋白等。 1.盐酸:由壁细胞分泌,通常甩谓的胃酸即指盐酸。壁细胞可以从血浆中摄取氢离子分泌到胃液中,使胃液中氢离子浓度高出血浆百万倍以上。其分泌浓度即在未被其它分泌物稀释以前约为150mmol/L,在胃中和食物等其它物质混合后下降。胃盐酸的最林分泌量怀粘膜壁细胞量呈现正相关,可从盐酸分泌量推测壁细胞量,壁细胞分泌盐酸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至少知道它是一个跨膜的主动运输过程。 胃液中盐酸以解离的游离酸与结合的结合酸两种形式在,两者加在一起为交响曲盐酯。此外胃液中还有极少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其它酸性物质,如有机酸乳酸、乙酸等及酸性盐酸性磷酸盐。这些酸总和起来以总酸度表示,但目前多以总盐酸分泌量表示胃液酸排出量。 盐酸的主要消化功能是胃蛋白酶原的激活提供所必须的高度酸化条件,同时也能有限地水解少许多肽和多糖。胃酸还杀死食入细菌的能力,此钱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的的分泌促进对钙和铁等物质的吸收。胃液过多或过少均可出现许多症状,或成为疾病的原因之一。测定胃盐酸分泌量是常用的测量胃分泌功能的试验。 2.胃蛋白酶:由胃腺的主细胞分泌,先以下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出来,在盐酸的作用和已激活的胃蛋白酶的自身催化下转变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胃液内几种消化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因此以胃液中胃蛋白酥含量代表胃液的消化力。胃蛋白酶能水解除蛋白质,其最适合反应PH为2.随着PH的升高活性降低,池达到PH6以上时即可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因此当胃内容物进入小肠以后,胃蛋白酶即失去作用。患者胃酸缺乏和疾病,特别是恶性贫血患者可无胃蛋白酶。这是因为胃粘膜萎缩,使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又由于低酸或无酸,即使有少量酶原分泌,也不能成为吸活性的酶。 3.粘液:胃粘膜以常处于与胃液接触中,而只有食物被消化,胃组织不受损伤,其部分原因是因为覆盖于全胃表面的一层胶状粘液的保护作用。这种胶状物形成一种粘液屏障与胃粘膜屏障不同,保护胃沾膜免受酸、胃蛋白酶及其它的害物质侵蚀。这还人滑润作用,使胃粘膜不受机械性损伤。粘液不能阻挡水和电解质的通透。在基础状况下对胃酸有一定的中和作用,但在刺激后胃酸分泌时,此时作用微不足道。 4.碳酸氢盐:是覆盖于胃表面的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对粘膜起保护作用,这个屏障作为含有PH梯度的胶状物为上皮表面提供了一处中性微环境。碳酸氢盐由胃表面粘液细胞所分泌。 5.内因子:是胃粘膜分泌的一种分子量为1.7万的粘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肠胃对维生素B12的吸收,1单位内因子可使1ng维生素B12被吸收。内因子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的病人内因子分泌量减少。刺激内因子分泌之物质与刺激胃酸分泌者相同,如五肽胃泌素、组织胺、胆碱能兴奋剂等,但内因子对刺激反应的程度与胃酸分泌封无关。正常情况下内因子不被蛋白分解酶和胃酸所破坏。 胃液中的成分很复杂,除胃泌素外还有许多内泌素。全身契约的电解质几乎都在胃液中出现。除消化酶外还有一些非消化酶。如LDH、AST、ALT、ALP等。除胃粘膜分泌物质外,胃液中还人少冼唾液中的物质,如淀粉酶等,但在胃液的PH下,淀粉酶已失去活性。若有十二反映肠的反流,胃液中还会出现胆汁酸。 胃液分析可以了解胃的分泌,运动才消化功能;还可协助检查与胃液亿分改变有关的疾病如恶性贫血等,是多年来临床上研究与诊断胃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胃液分析包括空腹与给刺激剂后的胃液,其中胃酸分泌的检查占重要位置。虽然近年来有了内镜等更为直观的检查手段,胃液检查的必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个不能取化的检查项目。

磷化液配方

磷化液配方 说明书页数: 3 权项数: 002 文摘: 一种除锈磷化液,能实现酸洗磷化一步法工艺.它是由磷酸、酒石酸、油酸酰胺丙烯二甲胺、磷酸三钠、聚氧乙烯辛烷基酚醚、邻二甲苯硫脲和水配制而成.另外还配有添加剂--咪唑啉衍生物,从而达到消除"三废"污染、提高金属表面的涂装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 一种除锈磷化液,其中含有磷酸、酒石酸、油酸酰胺丙烯二甲胺、磷酸三钠、聚氧乙烯辛烷基酚醚、邻二甲苯硫脲。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除锈磷化液还配有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为咪唑啉衍生物。 文摘: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化学防腐用的锌钙系磷化液,由下述重量比的物质组成,磷酸二氢锌∶硝酸钙∶磷酸∶硝酸镍∶柠檬酸或葡萄糖酸∶柠檬酸或葡萄糖酸的钠盐或钙盐∶氟化钠∶水= 2.5∶ 3.5∶ 4.9-8.4∶1.5-1∶0.02-0.16∶0.015-0.06∶0.002-0.04∶0.002-0.8∶4-60。本发明的磷化液不仅低成本、低能耗、省漆、磷化速度快,而且磷化膜质量好。 权利要求:

一种金属表面化学防腐用的锌钙系磷化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比的物质所组成: 1)磷酸二氢锌:硝酸钙:磷酸:硝酸镍:有机酸:有机酸盐:氟化钠:水=2.5-3.5∶4.9-8.4∶0.5-1∶0.02-0.16∶0.015-0.06∶0.0002-0.08∶4-60; 2)氧化锌:磷酸:硝酸:碳酸钙:碳酸氢铵:硝酸镍:有机酸:有机酸盐:氟化钠:水=0.8-1.1∶3-4∶4.5-6∶3.5-5.5∶0.1-0.3∶0.02-0.16∶0.015-0.06∶0.002-0.04∶0.006-0.08∶4-60; 所述的有机酸是柠檬酸或葡萄糖酸,所述的有机酸盐是这二种酸的钠盐或钙盐。 文摘: 本发明采用革新方案,提供一种含丹宁酸的钢铁表面涂漆前处理液 — 一步磷化液,适用于普碳钢、低合金钢、铸铁构件的涂装前处理,采用本发明一步磷化液处理的钢铁构件,在7-30分钟可一步完成除油、除锈、磷化、钝化全过程,并在钢铁件表面形成4~9μ 的防腐膜,硫酸铜检验指标为3~14分钟,用3%氯化钠溶液浸泡8小时无锈迹,室内存放一年半无锈蚀,与油漆附着力达一级,处理方法采用槽浸、喷射和刷涂

磷化液成分与毒性

磷化液成分与毒性 国外环保型涂装前处理工艺逐渐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由于磷化液处理工艺中毒性较大、污染比较严重的主要是亚硝酸盐,重金属Ni2+、Cr6+、Mn2+等离子。所以,该领域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为这些物质寻找替代品上,主要分为无亚硝酸盐磷化和无镍磷化。 不过,营口康如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研究发现,这种环保型无毒磷化工艺只是在原有的磷化体系中“兜圈子”,虽然减少了磷化液工艺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除油剂,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限降低磷化液毒性是非常必要的,但金属表面前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不应该只是减少有毒有害物质,而应该从根本上解决磷化的污染问题。 在磷化液中添加金属盐(一般为硝酸盐)除油剂,如Cu、Ni、Mn、Ca、Co 等电位较正的金属盐,有利于晶核生成和晶粒细化,有利于加速常温磷化的进程。 Ni2+ 是最有效、最常用的磷化。它不仅能加速磷化、细化结晶,而且能提高膜的抗腐蚀能力。Ni2+含量不宜过低,否则膜层薄;与Cu盐不同的是,大量添加Ni盐并无不良影响,但会增加成本。一般控制Ni2+含量为0.7~5.0 g/L。 Mn2+ 降低磷化处理温度、提高反应速度、降低膜厚,还可降低昂贵的金属镍的用量(Mn/Ni比值应在0.5 以下);此外,Mn的加入还可提高基材表面的耐磨损性能。国外大量采用Zn-Ni-Mn磷化体系,Ni、Mn在成膜过程中被结合到磷化膜晶体内,形成耐蚀性优良的磷酸锰或磷酸镍锰。 一般说来,常温磷化体系均同时含有氧化除油剂、金属离子及成膜助剂。氧化保证常温磷化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金属离子及成膜助剂确保常温磷化反应在动力学上是可行的,并起改善膜性能、稳定运行条件等作用。可以说,常温磷化体系均为复合体系。 本文由营口康如科技有限公司整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