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复习重点

1.军事是一切与战争和军队直接相关事项的总称。军事科学是反映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

律,用以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战争准备和实施的知识体系,是社会科学中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2.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一个义务,三个有利于”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是法定的公民义务。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青

年”。

3.军事思想的定义: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问题。

4.军事思想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深刻的实践性。

●鲜明的阶级性。

●强烈的时代性。

●明显的继承性。

●不断的创新性。

5.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总结:

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书于春秋,经历了秦到清朝前期的缓慢发展时期。

6.产生时期:

●到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政》和《军

志》。这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那时的战争、军事思想手迷信的影响很大,因而在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

其基本内容。

7.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战国策》、《左传》等历史典籍中,对军事问题有大量记载,对军事理论的原则

和内涵有较为充分的阐述,初步形成了军事理性认识。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著作中,对军事问题的思考和论述占有重要篇幅,极大地丰富

了关于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使军事思想在当时的思想领域中处于显学的地位。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思想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兵书。中国历史上最

为著名的《武经七书》中,有五部兵书,即《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

《六韬》都问世于这个时期。

8.秦汉时期军事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大一统的战争观。

●集中统一的建军观。

●长治久安的国防观。

●度德、量力、较智、竞技的制胜观。

9.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

最早配制成功的火药配方,还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反映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

10.宋神宗时,颁布《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

对》七本兵书,合称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其目的是兴武备、建武学、选

武举。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兵学纳入教育体系。

11.明朝最为杰出的兵书有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际》,以及茅元仪编撰的

我国古代部头最大的兵学著作——《武备志》。《武备志》被誉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12.《孙子兵法》13篇简介:(重在前6篇)

●《计》篇主要内容

(1)提出慎战思想(即重视战争的思想)。

(2)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五个战略基本要素(五计):道、天、地、将(智、信、仁、勇、严)、法。

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3)实现胜利的手段,即“诡道十二法”。

(4)提出“庙算”。

●《作战》篇

在本篇中,孙子阐述了中国古代军事学较为系统的后勤理论,他提出了两个重要思

想:其一是在战略上必须速战速决,即“兵贵胜,不贵久”;其二是在后勤供应上,

要“因粮于敌”。

●《谋攻》篇

三个原则:

(1)一般原则:“全胜”。

(2)最高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根本原则:“兵不顿而利可全”。

●《形》篇

(1)孙子主张“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2)孙子论述了战争中的“隐形”问题。

(3)孙子主张以绝对优势之“形”,胜敌于未萌,胜敌于易胜,胜敌于必然。

●《势》篇

在本篇中,孙子提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也就

是说,既需要“择人”——选择优秀的指挥员,又需要“任势”——利用有利的战

争态势。

●《虚实》篇

(1)主张要牢牢把握战争的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要调动、牵制敌人,而不要被敌人调动、牵制。

(2)孙子认为必须全面地、深入地、不断地掌握敌我双方不断变化着的情况。

(3)篇末,孙子以“水形”比喻“兵形”,提出了“避实就虚”、“因敌变化而取胜”。

●《军争》篇

孙子提出了“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为军争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避其锐

气,击其惰归”的作战原则。

●《九变》篇

●《行军》篇

“行”在此读做“hang”,其含义是运用、使用。行军是指在执行任务中处置、使

用军队的原则和方法,分处军、相敌、附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附众”问题上,

指出治军必须以“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为原则,使将帅“与众相得”,令行禁止,

团结一致对付敌人。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13.毛泽东军事思想包括五大基本内容:毛泽东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

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建设思想。

1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

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5.战争观的定义: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16.毛泽东的战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战争的起源和根源。

私有制是战争的起源,压迫者阶级、剥削者阶级是人类战争的真正根源。

●战争的本质和目的。

(1)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战争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

战争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

战争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

(2)战争与经济的关系。

结论: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战争的最终目的和消灭战争的途径。

(1)我们的目的是消灭战争,实现人类社会永久的和平。

(2)战争随着私有制、阶级的产生而产生,它必然随着私有制、阶级的根除而灭亡。

17.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

战争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战争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战争规律确定自己指导战争的根本方法。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同战争观是一致的,它受战争观的指导与支配。其内容如下:

●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所谓战争规律,是指战争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战争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自然

地理诸方面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包括一般

规律和特殊规律。

●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关节。

18.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

●坚持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人民军队的性质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唯一的宗旨。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

●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它是人民军队的特殊标志,是

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提高人民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人民军队自觉的革命纪律。

19.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从本质上说,人民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

它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毛泽东看来:“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配合。

●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1)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实行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赤卫队三结合。

(2)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人民自卫军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3)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间,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实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20.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积极防御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犯之敌的防御;消极防御是单纯挡住敌人进攻

的防御。

毛泽东说:“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

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质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

攻和进攻的防御。”

●力求实现歼灭战。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适时转换。

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作战形式。运动战、阵地战

是正规战,游击战是非正规战。

●慎重初战,执行有利决战。

毛泽东提出了初战三个原则:

(1)必须打胜。

(2)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

(3)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21.毛泽东的国防建设思想。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防建设必须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国防科技。

●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观念。

●加强战略后方和战场建设。

2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及军事斗争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

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的新时期

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原则和措施的理论概括。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与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作为新时期发展了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又有其自身的

理论体系归属。

2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时期的战争与和平理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1)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2)促进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和紧迫任务。

3)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是核心问题。

(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1)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只要推行霸权主义,都可以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2)霸权主义,既有世界霸权主义,又有地区霸权主义,两者侵略扩张的本质相同。

3)霸权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出的表现为国际事务中的“强权政治”。

(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

●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2)要正确处理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

1)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2)国防建设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的实质是国家安全问题,经济建设

实质是国家发展问题。

3)国防建设作为国家整体利益的一个内在需要,必须同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起来。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

1)提出国防建设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2)建立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3)发展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方针。

4)发展国防科技要坚持自力更生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5)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

●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

(1)新时期军队建设总目标。1981年9月,邓小平明确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2)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3)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使军队发展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4)注重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

(5)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

●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

(1)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1)要认真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2)人民战争要符合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3)要充分做好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准备。

(2)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24.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三个“二”)

●两大历史性课题:“打得赢”和“不变质”。

●两个转变:在军队建设上要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

密集型转变。

●双重历史任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

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

25.胡锦涛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六个统筹”。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

●统筹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统筹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

●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

●统筹主要战略方向建设和其他战略方向建设。

26.军队要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力量保证。

●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证。

●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7.国家地缘环境的含义:

国家地缘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

28.我国的地缘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我国的边界线长,是世界上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是国家人口上亿最集中的地区。

●我国周边战略力量相对集中,是世界上核武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我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

复杂。

29.增强海洋国土观念:

●要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要树立海洋资源观念。

●要树立海洋经济观念。

●要树立海洋权益观念。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总

称。既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个

内涵:

(1)海洋政治权益。

(2)海洋经济权益。

(3)海上安全利益。

(4)海洋科学利益。

●要树立海洋防卫观念。

30.我国周边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五大因素):

●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祖国统一面临现实而严峻的挑战。

四个“决不”: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

(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3)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4)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

●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31.国防的概念: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2.国防的基本要素:

●国防的主体。通常为国家。

●国防的目的。

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

●国防的对象。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33.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际行为。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34.国防的地位和作用:

●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35.国防历史的启示: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科技的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

36.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

状态,发布动员令。

37.我国的武装力量体制。

(1)含义:武装力量体制是国家(或政治集团)关于武装力量宏观的组织体系及其相关制度。它是国防体制中的核心与基础,通常由军队、后备部队、武装警察

和群众武装组成。

(2)中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而武警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

列,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

制。再者,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力量。38.国防动员体制。

(1)含义: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它是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紧急措施。

(2)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

1)武装力量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

4)国防交通动员。

5)政治动员。

39.我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40.《兵役法》第43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41.精确制导技术的基本概念。

●制导,即自动导引和控制飞行器,按照预先确定的飞行路线(或弹道)准确到达目

标的过程。

●精确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及速度,引导其

战斗部准确到达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

●制导系统由控制系统和导引系统两部分组成。

42.制导方式。

制导方式是指实现导引和控制飞行器按照特定基准(规律),选择飞行路线去寻找和攻击目标的运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寻的制导。优点是精确度非常高,缺点是作用距离较近。它又分为主动寻的制导、

被动寻的制导和半主动寻的制导。

●自主式制导。

●遥控制导。

●卫星定位制导。

●复合制导。

43.精确制导武器:

●概念:它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特点:命中精度高;作战效能高。

44.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增强打击效果。

●扩大打击范围。

●提高突防能力。

●改善通用程度。

45.信息化战争的含义。

●信息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因素。

●信息化是信息化战争的根本标志。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的主体类型。

综上所述,信息化战争是指以信息化技术支配整个高技术武器装备体系,以信息攻防为主要作战方式,在核威慑的条件下,全方位进行的立体战争。

46.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作战空间多维化。

●作战行动一体化。

●作战环节精确化。

●战场机动快速化。

●作战方式非接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