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1.如何整合培智数学与康复训练课程课题结题报告

11.如何整合培智数学与康复训练课程课题结题报告

11.如何整合培智数学与康复训练课程课题结题报告
11.如何整合培智数学与康复训练课程课题结题报告

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课程开发探究”课题

结题报告

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数学组张琪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课程开发探究》是我校数学组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的课题,课题自2016年2月立项以来,根据实践的安排和预定的方案,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课题活动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教育理论方面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理念。这些都为我们今后课程建设工作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所以,当我们在讨论一个课程体系优劣时,就应该考虑到它有没有始终把追求受教育者的最大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体现,有没有充分展现出当今社会普遍关切的人文精神,有没有充分考虑到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那么现有的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没有体现上面几方面的要求呢?如何结合以前课程的经验教训和现有的经验,来保证智力障碍儿童的更大发展呢?

在目前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中常见的课程体系有:学科课程、主题课程和目标课程,另外还有其它一些应用范围小的课程。这些课程是现有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分析它们的特点,对建构新的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界定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它是普通教育一直沿用的的课程形式。在目前的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课程中也占据着主流地位。学科课程强调分科教学的观点在特殊教育理论界普遍存在。在我国,智力障碍儿童全日制学校基本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学校一般开设的学科有:常识、语文、数学、音乐、美工、体育、感知及劳动技能等学科。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近年广泛开展起来,受到全日制学校教育课程的影响,许多康复机构(班级)也采用了与之相似的分科教学的学科课程。由于受教育儿童的个体差异非常大,计划性强的学科课程在康复教育中起的作用却非常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传授难以兼顾个体的需要。有些儿童可能很难理解上课的内容,对有的儿童却是

早已掌握的知识。

(2)由于教育对象的特点,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学习知识并不容易。

(3)学科课程没有建立适当的教育教学评价的体系,使得教育教学的评价成为一个难点。

2、主题课程

主题课程是将知识融会到一个个有机的活动当中,近年来开展得比较快。由于它比较灵活,所以很好地解决了学科课程带来的死板、知识缺乏联系的弊端。比方说:北京出的教材里有“冰雪”主题,在北京,儿童很容易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就理解教学的内容,可是到了重庆,要儿童理解冰雪可能就十分不容易了。中国的东西差距、南北差距、民族差距、城乡差距都比较大,一刀切的主题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分析,可以找到现在的主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很多地方使用的课程主题雷同,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域差别、社会环境的差别,使主题常常“水土不服”

(2)主题课程很多还停留在理念的层面,很多细致方面的工作还需努力

(3)主题课程须紧密地联系到儿童的发展才会取得教育教学的目标成果。由于可用的资料很少,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容易把握教育教学的方向与范围。

3、目标课程

目标课程,目前还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定义。在本文中描述的是把一种基于心理评估的结果用来制订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的目标体系,因为这些目标体系与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所以称之为“目标课程”。它究竟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本文不作探究,我们主要分析其应用于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中的优劣。

(1)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有机而非单一的。而评估人为将人的心理分为若干领域,如果以评估结果进行教育教学,不易培养儿童完整的心理。

(2)用目标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往往使教育教学的知识缺乏相互的联系,不利于儿童对知识的掌握。

(3)由于目标的个体性很强,在集体教学中教育者很难将每一个儿童的目标统一起来,集体教学的难度非常大。

4、其它类别的课程

除以上三种课程体系外,还有许应用比较少的课程,如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感觉统合训练课程、结构化课程等等,由于应用面比较窄,影响不及以上课程。但是许多的方法和思想

仍值得我们借鉴。如重视儿童的生理发展状况、重视儿童的经验获得、重视儿童的心理特征,这些都是今后课程建设的思路泉源。

5、新的康复课程

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石,它涵盖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层次、知识范畴、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内容,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直接出发点。

(一)、新的康复教育课程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1、以儿童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儿童为本,一切的活动设计都以儿童身心特点及发展需要为基准。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

2、生态化的理念

从特殊需要儿童自身的发展及其与环境的复杂的交互作用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今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医学模式的思维架构,而走向生态化。

3、家校互动的理念

近年来,家庭力量在康复教育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家庭不再仅是儿童饮食起居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它更是儿童康复教育的重要场所。

4、多媒体的理念

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全面应用创造了条件。对于儿童而言,利用其多种感官的感受通道对其获得更多的经验对加深其对事物的理解有积极的意义。

6、新的课程应重视与之配套的评价体系建设

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理性认识,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构建。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对我们有两方面的要求:

1.在发展性课程评价中要注意面向学生,把保证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前提。

2.在课程评价的技术手段上要有利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发展心理学为儿童发展性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智障儿童来讲,我们的课程不仅要能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还要在运动、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均衡地发展;在教学实践上,由于发展性课程注重儿童发展水平的评估,所以能够及时反馈教育教学的不足,使之适合儿童的全面发展。

2.从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他们不能自然习得基本生活能力,因此,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课程以基本生活能力为重点,且其学习的内容主要在于生活习惯与谋生的简单技能。

四、课题实施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盲目去做,用理论指导行动,让事实说话。

2.灵活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不生搬硬套,遇到问题灵活变通。利于学生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实践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内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以独自料理个人及家庭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实用为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遵循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的科研方法,通过设计——实践——完善——实践——总结这一探究过程来实现预期目标。本课题根据须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其中最主要的三种方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文献法。即课题组的老师大量阅读与智障儿童的培养教育相关的书籍和论文。

2.调查法。即对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根据智障学生的残疾程度、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语言特点、行为特点等进行分析,掌握其本质特点。

3.访谈法。即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采取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于学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在课堂情况及学生学习效果和假期学生回家后的表现进行沟通与交流,与更好的做好智障学生的教育工作。

4.行动研究法。收集整理资料,了解学生自然情况,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5.反思研究法:教师在开展主题式教学中,对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和每一个课时要有一个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调整目标,使课堂生活化式主题教学更好地为弱智学生社会化服务。

6.经验总结法。即在课题的结题阶段,对在学校学生进行培智课堂生活化教学进行有效教学,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总结有效提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适应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构。

六、课题实施的步骤

本课程研究(课题探究定为半年(2016.2---2016.6)分三个步骤进行:每一阶段都定有研究目标和内容,彼此之间呈螺旋上升,层层深入,主要有:

(一)准备阶段(2016.2—2016.3)

1.成立课题研究中心组,全校数学组老师作为课题组成员。

2.调查分析,拟定课题研究方案,集体讨论确定分工,确定实验学生。

3.课题组教师进行培训,启动本课题的实验。

4.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或个人学习:(1)《智障落后儿童心理学》;(2)《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4)《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5)《特殊教育概论》相关理论;(6)《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现代特殊教育》等相关理论;(7)培智学校新课程标准及课堂教学论;(8)创新教育理论和信息论;(9)报刊杂志、网络上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理论文章。促使课题组成员转变观念,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为培智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找到好的方式和方法。

(二)实施阶段(2016.3—2016.6)

1.结合学生实际,以“学习—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为主线,有效地进行课题的探究。

2.课题组成员进行校级展示活动,邀请专家指导。

3.进行阶段性自查,调整和改进下一阶段探究工作。

4.引导全体教师和家长参与课题的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6.6)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为数学与康复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文字资料,形成一个可操作的符合我校教育发展的科学方法。

2.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3.收集、整理实施课题过程的研究资料,组织教师撰写研究型论文。

4.整理课题核心成果资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形成指导性理论基础。

5.结题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本组教师负责课题的实施,在组长的带领下组织开展研究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1.开好教研例会

在研究中,始终要坚持例会制。各课题小组就制订好的课题研究活动计划,坚持每双周一次的例会活动,活动定时定点,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1)《特殊教育概论》相关理论;(2)《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现代特殊教育》相关理论;(3)培智学校新课程标准及课堂教学论;(4)创新教育理论和信息论;(5)报刊杂志、网络上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理论文章。或组织观看优秀教学录象,或评议课题成员上的研究课等等,促使课题组成员转变观念,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为培智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找到好的方式和方法。

2.上好研究课

本组教师认真上好课题研究课,评优研究课,坚持做到先写出研究方案,再备课、上课、评课,最后写出研究的得失和困惑。同时把培智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作为起点,做到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情境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转变自己过去僵化的课堂教学行为,渐渐地步入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新角色。同时,组内成员之间开展互听互评活动,通过每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习每一节课的优点,把优点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3.做好阶段性总结

以开放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走进生活的同时,要求课题组老师在日常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以更好的贯穿通过设计——实践——完善——实践——总结这一探究过程,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策略等,使教学课题研究连续不断地向前推进,使得更好的促进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八、我们的主要成果:

1、以发展为根本目标,促使学生由个体的“人”转变成为社会的“人”。由于教学内涵丰富,衣、食、住、行、用等等无不涉及,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具有极强的实际针对性,同时促进了学生自理能力的提高;针对他们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入手,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切实数学课程效果。

2.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提升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交流探讨,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逐步成长起来。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简介 一、标题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二、序言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老师仍然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约80%),而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却非常高,约占分值的10%至15%之间。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平常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

中出现。导致计算错误原因究竟是什么?其中的原因我想应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经过分析找到以下存在问题: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错的原因不仅仅是马虎粗心,而且还有其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必要”一词清晰的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一方面从小学教学教材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我校地处农村,客观反思我校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问题。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课标精神,更

培智班康复课教案.

培智班康复课教案《手指谣》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培智康复课,本课主要分为两块:学习基本手型和手指操。通过把手指动作运用到儿歌当中,成为一个完整的内容,使学生的小肌肉群得到了锻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基本的手指指型,能跟随老师正确做动作。 2、能正确的朗读儿歌,并能完成手指操的动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手指灵活性及模仿能力。 情感目标:锻炼学生的首脑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要多运动、多锻炼。 个训目标: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做出动作。 2、能认真上课,不打扰他人上课。 教学重点: 手指指型、手指操的动作。 教学难点:手指操的完整及连贯性。 教学方法:直观法、演示法、练习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手指指型 三、新授: 导入:(伸出两只手)这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他们能做很多事,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让自己的两只手动起来。

1、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分指合指切指拳头扇指钩指弯指 提问:我们学习过了分指、合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几种手指指型。 教师分别示范切指、拳头、切指、扇指、钩指、弯指的指型动作,并讲解要领,让学生模仿动作。 在熟练之后教师喊口令做手指指型动作组合,教师指导。 2、学习儿歌并做手指操?——《五个好兄弟》 五个好兄弟 两个大拇指(两手成拳相对,拳心面向身体,拇指伸直), 比比一样高(拳心相对,拇指并在一起), 相互点点头(两手拳相对,拳心向身体,拇指向前弯屈), 接着弯弯腰(拳心相对,拇指向前弯屈) 两个小拇指(两手小指伸直) 一样都灵巧(两手小指弯屈运动) 相互拉拉勾变成好朋友(两手小指反复互勾) 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弹动食指、中指、无名指) 样样事情离不了(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屈运动) 五个兄弟在一起(分指、合指) 团结起来力无比(拳头) 教师带领学生熟读儿歌之后,教师完示范动作讲解要点,分节教授并指导。 四、巩固练习: 游戏《手指操》。 五、小结: 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其他同学鼓励。

培智学校学生康复训练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培智学校学生康复训练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培智学校学生康复训练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自从2004年12月,我校在完成省级、国家两项课题研究结束后,再次投入到了《培智学校学生康复训练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课题中。此项课题的研究,引起了我校领导及教师的高度重视。在认真撰写《实验方案》的同时,立即着手了做实验前期的筹备工作,把课题的研究积极地纳入到了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工作之中,下面将我校的阶段研究情况做一下总结及汇报: 一、前期准备 我们深知此项研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尤其培智学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更是重中之重。能否建立起一套适合弱智儿童教育发展需要的,符合弱智教育基本观念的评价制度,是我们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智障儿童健康发展的有利工具。因此,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一)加强实验学期的理论学习和讨论 我们组织相关实验人员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培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等有关资料,深刻理解和领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评价问题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激发他们积极投身到评价改革的热潮当中,让教师学习和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评价观的转变”,我们想没有观念的转变,再好的评价方法和体系也会因指导思想的错误而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我们组织学习了“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这一内容,试图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教师们领会不仅正常儿童“评价问题”应该研究,而特殊教育新课程改革与评价理念的探索更为重要,更有其必要性。通过学习为课题研究人员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背景和理念的准备,充实了参与人员的知识内涵和底蕴。 其次,我们围绕“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重要内容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探索如何对智障儿童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思路,了解国内外可供我们借鉴的评价改革的尝试,初步掌握新课程背景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如“表现性评价”、“反思性教学”等,为进一步探讨更多的、更富有创意的评价改革思路和方法奠定基础。 (二)实验前期所做的四项工作 1、积极组建了课题领导小组,共计11人,他们都是事业心强、勤于研究与探索的优秀教师,参与过省、国家课题的研究工作,是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科研队伍,此项课题的研究,不仅分工明确,而且要求更高。 2、按实验研究选择了12名中度、重度的高、中、低三个年段共12名智障儿童,并对其学生及家庭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摸底,向家长们进行了问卷,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 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是市级个人课题,,2006年11月经市教科所批准,在县教科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06年12月启动,已进行了近两年时间的实验,本人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着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即确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学也已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或简单的知识统一,而是以追求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为内涵,应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终身发展,面向终身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我很用功,但知识掌握得不多、不牢,能力提高得有限?原因就是学生平时太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探

索,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一旦学生在探索学习方法方面用点心,就能有所收获。因此,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5、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操作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规律。 6、培养、锻炼一支由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所组成的教研、科研相结合的教科研队伍,促进教育理论的学习,科研方法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培智康复计划

培智部康复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培智部现状分析 上学期培智部的康复分为两大块:(1)语言康复(2)运动康复 1、单纯的语言康复,难以激发培智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性不高。同时,培智班学生 人数基数大,学生差异性大,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参差不齐。集体上课针对性不强, 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教学难以实现。教师要维持好状况百出的课堂,又要完成 康复目标,一节课的难度很大。 2、培智生大部分都集中在8-15岁年龄段,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发音习惯,发音习惯一 旦形成,很难再发生改变。又加上智力与生理上的缺陷,稍有难度的发音练习,生 不易掌握。 3、上学期运动康复集中在感统训练室完成,感统训练室内配备了大跳床,羊角球,按 摩球,平衡步道,平衡凳,手接球,皮球等,只是室内活动空间有限,不能很好地 进行运动康复。 二、本学期,针对以上经验做如下调整: 培智部康复仍分两大块:(1)生活自理中进行语言康复(2)室内与室外运动康复 1、生活自理中的语言康复: 由于单调的语言康复训练,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自理能力又是培智生的重要 学习内容,两者结合,能避免单纯语言训练的单调,效果必将更好。还可以结合《生 活》第一册教材作参考。 2、室内与室外运动康复: 室内主要针对不爱运动、活动量少的培智生;室外进行活动量相对大的活动及游戏。 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室内室外学生的调整。 三、教师安排 生活自理中的语言康复 室内、室外运动康复 四、学生分组: 语言训练低年级组: 乔熙晨胡立壮曹逛赵康康吴天阔闻琳丽张宇喆李路深刘若瑜 语言训练中年级组: 杨傲马传芹王梦琦张雨临张悦马克晨徐可晴宋长义宋长春单天送 室内运动康复组: 马传芹张悦乔熙晨胡立壮曹逛赵康康吴天阔闻琳丽张宇喆李路深刘若瑜室外运动康复组: 杨傲马传芹王梦琦张雨临张悦马克晨徐可晴宋长义宋长春单天送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精选、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 关于智障儿童的康复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4.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异常行为矫正训练 行为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究竟有哪些联系,学生根本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新课标》同时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将其带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中实施教学

生活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理论依据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1、陶行知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 2、陶行知的实践教学法,即“教、学、做”三者合一。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因此他主张在教学方式上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改变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的状况。 (二)弗赖登塔尔(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的数学教育理论。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三)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行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学生应该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关于智障儿童的康复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数学微课题结题报告

微课题《小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分析与矫正的研究》结题报告 (该微课题获区级三等奖) 课题名称:《小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分析与矫正的研究》课题立项号:qcwkt199 课题承担人:李彩华李艳侠 所在单位:黎明小学 《小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分析与矫正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建设高效课堂是推进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学定教,坚持减负增效,坚持全面育人。其中重点工作之一是进一步加强学法研究和指导,进一步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校有很多的外来民工子女,他们的数学思维活跃,但练习的质量不理想。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练习的成效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课题立足于学生数学练习的错题的诊断和解决,以帮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正确率、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具实用性。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学生重视错题的修改,养成自觉纠错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生对错题养成反思习惯,思维水平、辨析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的数学学习准确率得到提高。 (4)通过记录、反思、归纳、整理错题,“变废为宝”,提高教师

对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过程中将出现的错误思维有预见能力,能有效改进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及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能。 错题是小学生数学练习题中常见的问题。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另外,学生个体学习兴趣、能力、思维品质的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错误。在老师批改作业中通过对错题的反馈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正如皮亚杰所说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师的教,非常值得研究。 结合区教学会议上提出的指导意见,我们希望就学生数学错题进行深入探索,希望通过对错题一般性成因进行分析,寻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指导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就更具有实际价值。 三、预期的研究结果 (一)学生方面: 1、养成及时记录错题,重视错题的修改,养成自觉纠错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生对做题养成反思习惯。 3.学生的数学学习准确率得到提高。 (二)教师方面: 1.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师生沙龙研讨、调查问卷分析和规

数学国家级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教学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 —————结题报告 延 川 中 学 数学课题组

高中数学教学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 结题报告 延川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习惯的培养,关系着一个人数学素养的深浅,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现状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多"悟" 少,这和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有关。真正有意义的知识是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师主动地"教出来"的。教出来的东西往往很快就遗忘,而悟出来的东西,经历了自己的主动尝试,在尝试过程中真正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则会终身难忘。有人曾给"素质"下过一个耐人寻味的定义,即"把老师教的东西忘掉之后剩下来的东西"。这其实是指自我感悟的东西、自我尝试的东西。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披金挂银,从不空手而归。但令人激动的场面隐含着人们深深的思考,这些成绩的取得,大都是经过强化训练突击而来,选手们学得的只是应试技巧,是用已有的公式、法则、定义解决问题,而缺乏创造的底蕴。可以设想,这些被免试推荐升入名牌大学的人,很难在未来的科学发现与发明中有所作为。事实是最好的证明,在标志科学最高奖赏的诺贝尔奖金中,世界已有400多人获奖,有的仅一所大学就有几十人获奖。但中国大陆至今只有一个人获得。因此,我们只能称奥林匹克竞赛奖章是一种形式主义的炫耀。中国的初等教育甚至中等教育在世界上有着良好的声誉,最近几年,外国的中小学生纷纷到中国留学,外国的中小学校竞相招聘中国的中小学教师。但我们的高等教育却不能令人满意。为什么美国的初等教育"一塌糊涂",但美国的高等教育却赢得世界上最多的诺贝尔奖。原因很多,但有一点非常重要,美国的小学生没有过多的拘束,有很多的尝试机会,发散思维能力极强。中国的小学生从不想尝试,只知道学习就是标准化的死记硬背,辐合思维能力很强。打开我们的小学课本,就会发现需要背诵的东西实

康复训练教案[1]

康复训练教案 培智学校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1--2012 学年度第 一学期第1周 训练班级八年级 学生姓名及 情况分析 训练内容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下 颌运动。 训练目标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 (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 (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培智学校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1--2012 学年度 第一学期第 2 周 训练班级八年级

学生姓名及 情况分析 训练内容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 下颌运动、发音儿歌、口部按摩。 训练目标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培智学校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2011--2012 学年度第 一学期第 2 周 训练班级八年级 学生姓名及 情况分析 训练内容口语训练: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

训练目标体会不同语调的口语所表示意义.场地及器械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孩子们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生气、高兴、欢呼、请求、讨厌、评批、赞扬、招呼、命令、愤怒、悲伤等,能够体会出不同语调所表示的意义。 培智学校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1——2012 学年度 第一学期第 3 周 训练班级八年级 学生姓名及 情况分析 训练内容讲故事训练《鲸鱼的户口》 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场地及器械教室

数学实践活动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数学实践活动课题结题报告-克拉玛依市实验小学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经历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实验小学 执笔人:张连勇丁中秋李京李佩璇黄玲王国燕赵国华张霞张婳陈苗苗王春婷白艳珍于秋霞蒋飞燕高璐郭冲张妮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着眼于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准备开展各种数学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后,我校2006年11月正式向区科协、区教育局申请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题。借助课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课题的界定 1.数学实践活动:是老师结合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更有效地进行高水平的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打好基础。 2.数学实践活动学习的基本观点是: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很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数学实践活动的学习在内容上、形式上、时间上都更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 三、理论依据 1.科学性原则。数学实践活动学习注重让学生把知识综合运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去,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际欲望。 2.创新性原则。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是一切新过程的基础。 3.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环境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和问题。 4.多样性原则。学生选择的课题将使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得到解决,探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常规思维,寻求更新更高明的解决方案。 四、课题组的成立及前期准备 课题组对课题的选择、课题实施方案的确定、阶段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都作了细致、深入的研讨。课题组给全体家长写了一封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对家长进行了课题活动的宣传,家长们也给予了课题组热情地鼓励;同时我们还结合“数学实践活动”的实例对180名课题组学生进行了课题培训,让学生们对将要开展的课题研究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题得到有效地实施。 1.从生活中体会数学,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兴趣。 2006年3月立项后,我们通过多次学习,认识到这个课题就是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出实际问题结合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活动开始前期,为了更好地展开数学实践活动的数学课题研究,课题组决定先进行“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是生活、学习、劳动的工具。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带来了他们的劳动成果:学生们有的拍摄来超市商品的价格、街上广

(完整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杨凌高新小学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数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科目,它是承担着培养学生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表述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改革指导了方向。如何走进新课程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尤其是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才能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圈子,这个问题对于我校来说特别重要。我校位于高新区,周边是农村,学生来源多数是农家子女,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较低,人们按一定传统方式生活,这些客观条件都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不利影响。加上传统的原因“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考,学生背”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效果差,课业负担重,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发展。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唯其如此,才能适应课题改革的需要,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把实验研究的突破定位在课堂教学上,选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实验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儿童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己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研究的至关重要的前沿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为了使我校的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体系,对现行数学教材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创新能力的教学,如何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性因素,摆脱过去传统陈旧的课堂模式,在新课程下构建新教育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以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2、让学生学习数学,知道它来源于生活,更贴近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和方法的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更好体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培智班康复训练计划

向日葵班康复训练计划 2012年上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全日制弱智学校教学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发展智力障碍患儿的大动作、精细动作、协调能力,提升运动企划能力;改善突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卤莽、抑郁、胆小害羞、情绪化、表情呆板、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等异常行为,提升脑功能抑制生理能力,助益于孩子神经体系和左右脑机能的发展;开发孩子潜能,突破孩子认知障碍,快速全面提升智障孩子智能。 二、《方案》对本训练要求 通过游戏方式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三、学情分析 向日葵班共有学生19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4人。这些孩子都属于智力障碍,年龄悬殊比较大,学习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是程度较好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基本常识较清,感知觉能力较好。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可看出,**,**等程度较深,只有基本的本体感觉,与他交流时风马牛不相及。***学习常规最差,课堂上乱走乱动,胡言乱语,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听觉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本学期地教学中,要通过游戏方式协助儿童充分发挥感官功能,形成敏锐的感知反应,协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技能,提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丰富和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培养特殊儿童利用感知能力去探索环境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四、内容分析 本学期着重训练孩子的功能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训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高中数学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结题报告 篇一:高一数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一数学备课组 我组申报了课题《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在学生学习小组的培训、小组成员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具体运行以及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现就课题的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学科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学科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陕西省XX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高中学科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科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开展实验研究,探讨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⑴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⑵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⑶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 三、预期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1)积极探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互动有效教学的新策略,包括“分层策略”、“训练策略”、“评价策略”等,丰富

培智学生动作康复教案

培智学生动作康复教案 课题花样走 使用教 材 自编教材 课时安 排 八课时个案目标在学科中的整合 第一层次学生:邹汶利、陈思琪、第二层次学生:余清 雨、曹坤汉、胡正阳 第三层次学生:杨怀 洋、刘言 个训学生 视情况而定 知识熟悉感统课的流程,能 够学习学习各个关节 活动 熟悉感统课的流程,能 够学习学习各个关节 活动 熟悉感统课的流程, 能够学习学习各个关 节活动 熟悉感统课 的流程,能够 学习各个关 节活动 技能1、在睁眼状态下完成 肢体各关节的多种活 动方式,在老师言语引 导下感受各关节的活 动方式。 2、指认身体部位。能 模仿老师的动作、并按 老师言语指令,指认自 己的身体部位。 1、分别在睁眼和闭目 两种状态下完成肢体 各关节的多种活动方 式,在老师言语引导下 感受各关节的活动方 式。 2、指认身体部位。按 老师言语指令,指认自 己的身体部位。 1、分别在睁眼和闭目 两种状态下完成肢体 各关节的多种活动方 式,在老师言语引导 下感受各关节的活动 方式。 2、指认身体部位。按 老师言语指令,在闭 目情况下指认自己的 身体部位。 1、分别在睁 眼和闭目两 种状态下完 成肢体各关 节的多种活 动方式,在老 师言语引导 下感受各关 节的活动方 式。 2、指认身体 部位。按老师 言语指令,闭 目指认自己 的身体部位。 情感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喜欢感觉统合课程,培养学生训练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困难,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专注力 教学重点完成肢体各关节的多种活动方 式,指认身体部位 教学难 点 在闭眼睛状态下完成各项活动 使用教 具 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环节:排队列学生站一列纵队

小学数学小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课题结题报告 人 篇一: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是县级一般课题,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13年5月启动,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实验,我们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国家《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化。基础教育长期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其活动形式主要是大脑机械记忆的活动。在这种方式下造成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相互竞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缺乏群体的合作性,学习无兴趣,无动力,不会学习,不会关心,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等等,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13年,在县教研室指导下,我校申报了“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并批准为县级一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5、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操作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改善学习方式是课改目标之一,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这里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二是主要思路;三是重要观点;四是是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操作的策略。 1、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 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小学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小学二、三、四年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有些好的作法,可以在本校其他年级推广。 2、主要思路 关于目标: 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关于内容:①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②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念、策

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课教案《滑板游戏》

滑板游戏 执教:钱璐年级:二年级 学科:康复训练时间:2012.10.30 教学目标: 学生俯卧滑板,通过滑行中取物、投掷物体,使其前庭配合身体操作,帮助塑造学生的本体感及身体形象,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刺激学生视觉关注,提高有意注意。 教学重点:掌握爬行、滑行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学生俯卧滑板,在滑行中取物、投掷物体。 课前准备:滑梯、滑板、布娃娃、海洋球、塑料桶、雪碧瓶等。 适用对象: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儿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集合、整队 (二)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三)宣布本节课的主要训练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的训练器材是滑板,钱老师给你们安排了2个任务: 1、在滑板爬行中把地面上的小球捡入盆中; 2、在滑板滑行中捡起前方的猴宝宝并扔进小盆中。 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两个任务吗?

生:有。 (四)准备活动:《健康歌》 师:真勇敢!在训练之前,我们要认真做一做准备活动,活动活动我们的手脚。小耳朵认真听呦! (师播放音乐,师生随音乐做音乐律动) 二、训练活动: (一)滑板爬行 师:同学们做得真棒!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训练。每个人去拿一个滑板。 1、老师示范动作 师:为了让你们两只手变得更协调,取物更容易,开始我们先爬一爬。首先看钱老师示范。 师:身体趴在滑板上,肚子紧贴滑板,双脚绷直,双手用力撑地向前爬行。(来回爬行) 2、老师指导学生动作 (1)一名学生尝试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有谁想试一试? 请一名学生尝试爬行,师生共同纠错并再次讲解动作要领。 (2)个别化训练 要求学生一个一个爬行,其余学生观察并进行纠错。(再次巩固动作要领)。

(完整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研究》结题报告2013年9月我申报了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课题研究。于2014年6月结题。通过一年的努力和实验时间,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指出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要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体验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必要的数学素养。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数学课堂的密度就是以练习量来衡量的,其实不然。新课改以来,衡量一节优秀的课是看重学生在练习中思维是否得到发展,数学素养是否得到提高,可见数学素养的培养才是衡量数学课质量的标准。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素养一种个人能力,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学,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能力。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人们毕业后从事数学研究或者教育的只占1%,经常使用数学的人占29%,很少用数学的人占70%。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却

用了13%-18%的时间在学习数学,而且还是在升学或抽测压力下的重复、机械学习,数学学科应有的价值却被摒弃和忽视。因此,小学阶段扎实开展教学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回归,要通过不懈的努力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实践法、对比法、实验法 三、课题的研究对象及周期 研究对象:小学一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周期:一年 四、研究计划与实施: 2013年9月立题; 2013年10月——2014年5月课题研究; 2014年6月结题。 五、研究成果 1、提高教学能力:深挖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教学。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包括两条主线,其一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其二是数学思想,是一条暗线。只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 2、培养学生熟练地用准确、严格、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