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的吸引力——2017年第3期深圳青年医生论坛纪实

论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的吸引力——2017年第3期深圳青年医生论坛纪实

论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的吸引力——2017年第3期深圳青年医生论坛纪实
论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的吸引力——2017年第3期深圳青年医生论坛纪实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人员岗位职责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人员岗位职责 1、团队长统筹团队全面工作,明确管理范围、明确责任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团队年度、月工作计划及各项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2、团队成员在团队长的领导下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相关信息,建立、维护居民个人、家庭健康档案,制定健康档案,制定责任区工作计划(疾病预防、康复指导、健康促进、人群保健等)。 3、对服务家庭提供基本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院前抢救;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双向转诊服务、康复医疗服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中医“治未病”、社区康复等服务。 4、开展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人群、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的保健及指导工作。 5、开展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工作。负责责任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6、开展精神卫生服务。 7、完成主任(站长)、团队长安排的其他任务。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规范 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中使用规范性语言和礼貌性语言,符合伦理道德原则。语气要温和。 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工作时要统一着装,佩带胸卡,使用统一的交通工具、访视包等。初次进入居民家庭必须作自我介绍,发放由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一印制的联系卡。 3、开展地点主要在全科诊室、社区、居民家,根据所开展的工作内容采取适当的工作形式。 4、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要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按职责分工合作,避免重复和遗漏工作,积极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达的各项工作。 5、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要与责任区相关部门、组织和单位加强联系,相互配合,经常征求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并将沟通结果汇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要时请上级协助解决。 6、热情服务、态度和蔼、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协调配合树立良好的团队形象。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内容

一、培养目标 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 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 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 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 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 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全科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养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 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 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 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 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 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 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 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全科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 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 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 培养方式 具体科室时间分配(月) 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合计27个月)内科12神经内科2儿科2外科2

全科医生团队工作制度

全科医生团队工作制度 1、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医师及妇幼保健医师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师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制定全科团队年度工作计划、月工作安排。形成团队工作例会制,落实并量化当月工作,做好月工作小结和工作量统计。 3、建立全科团队工作日志,每周下社区2-4个半天,下社区日期相对固定。 4、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5、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 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6、全科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统一。 7、向社区居民公示全科团队人员的姓名、照片、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 8对全科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人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测。

全科团队队长职责 一、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根据团队岗位要求,对本团队成员实行双向选择。负责领导本团队成员认真完成本责任区的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及本团队的行政管 理工作。 二、认真制定本团队的年度工作目标,并有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且有工作目标,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三、领导本团队成员按质保量完成本责任区的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工作。提供综合性、持续性、可及性的优质服务。 四、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工作态度和方法,并督促本团队成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五、做好双向转诊工作,对于条件所限无法处理的病人,及时与中心联系,由中心根据双向转诊协议与上级医院联系转送,重危病人应立即转送,必要时派团队全科医生护送或 团队成员陪同。 六、定期组织召集本团队会议,及时传达中心布置的各项工作,同时将团队在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注重团队内部工作的协调,沟通及问题的解决。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培训方案设计

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培训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工作,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基层实践部分要求,特制定我院相关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能掌握中医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并能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合格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二、培训对象 完成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临床轮转后需参加基层实践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中医全科执业医师、中医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规划 (一)培训时间与安排: 1、培训时间:从**年**月至**年**月,期间共安排2-3期中医类别全科及助理全科医生跟班学习,每期2个月。其中:医院中医科0.5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名单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安排,具体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位实践医生定点排班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个月。 2、人员安排:见具体轮转表 3、医院及社区后勤保障安排:医院为基层实践医生提供职工食堂就餐饭卡(费用自付),方便就餐。 (二)培训形式及要求: 1、培训形式: 通过基层实践基地带教老师的指导,使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直接参加社区全科医疗实践和居民健康管理,利用中医药为社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

性、综合性、协调性、人性化中医药服务。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素质。培养形式有:在基层带教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全科医疗活动、集中授课、案例讨论、教学研讨会、预防服务工作实践、适宜技术培养、社区卫生调查等。 2、培养要求: 基层实践医生根据《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标准基地实践篇》标准要求执行。 全科医生要求:1、每人至少完成10份不同健康问题的个人健康档案(其中5份有中医内容),并能实行动态管理记录;家庭健康档案10份,并进行连续管理。参与3个以上健康问题的健康教育,独立完成3次以上健康教育,时间不少于1小时,听众不少于15人;2、制定1份社区重点人群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3、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各10例。 助理全科医生要求:在培训期间,每人至少完成2份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书写;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各2例;管理家庭病床1例;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产后访视各2例;在培训期间参与2个以上健康问题的健康教育,独立完成1次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设计计划方案、实施教育、咨询、评价等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听众不少于15人。 3、培训方法: a、实行带教老师负责制,医院中医科由科教科统一指定1名带教老师进行专人带教,社区服务站带教老师由卫管中心统一指派具有一定资质的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工作。出科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考核。各类培训方式旨在扩大全科医生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并能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b每位轮转医生离开轮转科室及实践社区时请将轮转手册交科教科审核,审核通过方可进入下一轮转社区。

家庭医生团队职责分工指引及运作流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职责分工及运作流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理人员整合起来,通过签约与居民建立固定关系,并以团队的方式为居民实施医疗照顾和健康管理的一种服务模式。家庭医生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签约主体,村卫生站乡村医生为主体,乡镇卫生院团队以及专科团队为支撑。通过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职责分工并实施网格化管理。 一、团队组成及职责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由家庭医生(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有条件吸收中医师、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签约对象为全镇(行政村)的常住居民,重点人群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慢性病患者、残疾人、肺结核患者、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慢性病高危人群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签约对象提供门诊为主的服务,包括提供基本医疗、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疾病预防、免疫接种、用药指导、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对依病情需要者进行分诊。所有的服务在团队里进行合理分工,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从而达到使签约居民少生病、早诊早治、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的目的。

二、团队结构及团队人员职责分工 (一)团队架 每个团队选出一位团队长,家庭医生与相对固定的一个或数个家庭医生助理组成签约服务单元,专科医生、公卫医生为签约 服务单元提供协作。(附图1、附图2) 附图1 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专科医生 大责任 团队

(二)团队人员职责分工: 1、团队长: 由团队中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且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员担任团队长,原则上由全科医生担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人员担任,团队长负责整个团队的工作安排及团队成员的绩效考核等工作。团队长在本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中发挥“轴心”的作用。具体工作职责包括: (1)参与团队工作。完成自身工作岗位所负责的医疗任务,如由全科医生担任团队长,则团队长同样担任全科医生日常工作。 (2)在机构领导的带领下,全面负责管理本团队的各项工作,根据团队岗位要求,对本团队成员实行双向选择。细化团队人员职责和分工,明确团队工作流程。 (3)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协商制定本团队的各阶段工作目标及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考核与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4)及时对团队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存在问题研究整改,及时协调团队内部的工作程序,有序高效地开展家庭

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解读

狮湖卫〔2013〕24号 石狮市医院分院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福建省卫生厅关于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闽卫农社〔2013〕45号)和《泉州市卫生局关于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泉卫基妇〔2013〕113号)文件和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家庭医生”的目标,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医改的重点,也是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医改惠民措施的最主要途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就是这一改革体制的重要体现,而全科医生做为工作的执行主体,更是要认识到签约服务的重要性,必须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以加强健康管理为目标,以签约履约为抓手,逐步建立起签约家庭与全科医生及其团队之间长期稳定、连续、可及的服务关系,进一步提高本辖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程度,引导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就诊,更好地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提高社区居民健康保障水平。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全面开展、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 (二)坚持“全面管理、满足需求、良性互动”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实施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重点与本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签订服务协议,截至2013年底签约服务人口不少于辖区服务人口的30%(指的是常住人口8.5196万人);并能与签约家庭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深化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备注:其中本地户籍人口数3.2256万) 四、服务主体

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从事的工作活动,是结合了生物医学、心理医学及社会医学的全科医疗活动,其整合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临床医疗专科的服务,故具有“全科”特点。全科医疗属于一体化的保健医疗服务体系,其以个人为中心服务对象,常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范围,是综合性的防治保健基层医疗系统。基于中医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医学理论指导下,中医全科医疗整合了多门医学领域的专科知识和医疗技能,充分发挥出中医全科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特色及优势服务作用,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全科医生在预防、临床诊疗、保健、康复及养生等多方面充当着教育指导者、协调服务者,甚至扮演着卫生健康的守门人角色。中医的理念是“治未病”,主要是通过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及瘥后防复等思想的贯彻,在临床预防医疗、临床诊治医疗、康复医疗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本文特此重点探讨了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标签:中医全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重要作用 经济社会不断地高速发展,使得人们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并且人们的医疗意识也得到不断提高,这也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社会地位变得愈加的重要[1]。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提供的服务作用就尤为突出,所以,想要保障医疗服务的切实开展和落实,就要加强对中医全科医生的管理,而这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中医全科医生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个人、家庭及社区,为其提供优质性、针对性且持续性的咨询服务、寻医问诊服务、随访服务、体检服务、卫生健康指导、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宣传、基本疾病医疗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2],故中医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因此,笔者针对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分析,以期中医全科医生管理制度能不断完善,促进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进步,以能够满足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本文阐述分析见下。 1 中医全科医生基本概念 1.1 基本定义 中医全科医生是指能够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多方面医疗服务的主体执行者,指导和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卫生与医疗问题,因此,中医全科医生又可亲昵的称之为“家庭医生”。相对于以往,中医全科医生目前的发展较完善,能够以家庭为单位,持续性对其所有成员提供医疗服务,还可明显地提高其家庭生活的质量,并保证改善所有人的健康状况。这也就要求中医全科医生对于其中医学的医疗知识及技能要有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进而能够保证独立掌握一系列的医疗服务,并做好每一环节的医疗工作。 1.2 基本特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 一、功能定位 (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整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网络功能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健康中原建设,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 模式的制度性创新,由家庭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签约居民签订服务 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长期、稳定、信任的契约服 务关系,向签约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 康管理服务,努力实现“平时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务有人帮”。 (三)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家庭医生团队负责向签约居民提供签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是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负责团队组建、任务分配和绩效考核。区域内二级以上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县(市、区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搭建平台和监督管理。 二、团队建设 (一)组建方式

采取“3+N”模式,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是指家庭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N”是指其他人员。每个团队明确 1 名负责人。 1.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注册 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 乡镇卫生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等。引导符合条件的 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 儿科、中医医师等,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 2.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具有 1 年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 生机构临床工作经验。 3.公共卫生医师。从事专业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公共卫生医师不足的机构 可暂由实际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承担。 4.其他人员。机构内具有资质的专科医师、药师、妇幼保健人员、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二级以上医院医师、 退休返聘、临聘专家、医院对口支援专家;了解基本医疗卫生知识、 熟悉并热爱基层卫生工作的卫生计生专干、残疾人专职委员、村(居)委会人员、社(义)工等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二)职责分工 1.团队负责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统一管理下,负责团队组建及成员任务分工,制定团队年度工作计划和学习培训计划, 组织开展签约服务和质控管理工作;负责团队成员工作量统计汇总上

家庭医生工作方法

xxx社区卫生家庭责任医师团队服务 工作方案 为加快xxx辖区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根据《xx省社区卫生家庭责任医 师团队服务工作方案》要求, 特制定《xxx社区卫生家庭责任医师团队服务工作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开展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家庭责任医师团队服务,转变服务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一)以家庭健康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家庭责任医师团队积极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转变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 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以家庭责任医师团队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技术依托、与社 区居民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 2012年,开展并建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家庭责任医师团队,与辖区内20%一般人群、50%重点人群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以后每年个递增10%,到2015年完成50%一般人群、80%重点人群契约式服务。 (三)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二级以上医院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协作关系,逐步形成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格局。 到2015年,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达到30%以上。

(四)进一步密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责任医师团队与居民的联系,拓宽服务范围和渠道,规范服务行为,使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责任医师团队的知晓率、服务利用率和满意率明显提高。 到2015年,社区居民对家庭责任医师团队提供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工作内容 (一)组建家庭责任医师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根据所辖服务区域大小,组建多个家庭责任医师团队。家庭责任医师团队以全科医师为主,由全科医师(含中医)、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3~5个人组成,全科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过省(市)级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合格者 担任。 (二)明确服务项目 家庭责任医师团队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 务、家庭健康管理、转介转诊服务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等。 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护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服务;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对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各类残疾人、各种慢性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等提供康复 治疗;提供相关的中医药服务。 家庭健康管理:对签约家庭的成员提供预防保健服务。为其家庭成员提供养生、运动、营养、健康体检等方案,进行健康评估,制定家庭健康干预计划; 提供健康指导、健康咨询、营养咨询、心理咨询、用药咨询等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doc

附件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一、培养目标 以全科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全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培养学员热爱、忠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精神,建立连续性医疗保健意识,掌握全科医疗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科医生岗位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正在从事医疗工作、尚未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要求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时间和方式 培训时间:不少于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个月(160学时),临床培训不少于10个月,基层实践培训不少于1个月,全部培训内容在1-2年内完成。 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集中、分段或远程式理论培训、科室轮转、基层实践等形式。 四、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培训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分为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六个模块。具体培训细则如下:(一)全科医学及其相关理论。 掌握: 1.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包括:国内外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医学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方式;临床预防的概念、原则与方法;接诊技巧和工作方式。 2.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包括: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其健康维护的概念、原则与基本方法;疾病筛检的原则与方法。社区慢性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员进行管理的技能,包括慢性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评价、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原则与工作内容。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及人员职责54578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 一、以家庭医生为主,社区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医生小组为辖区居民提供契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居民在签约团队中自主选择家庭医生,与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医生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家庭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医生小组为签约居民提供的服务项目,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6年版)》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家庭医生小组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对慢性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五、与村委会召开联络会,联合制定工作计划并落实。 六、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对重特大疾病签约人员,每月定期至少三次开展主动访视及巡诊工作。 七、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八、团队负责人应对家庭医生小组各个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结合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接受上级绩效管理部门的考核。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职责 一、家庭医生 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一)承担辖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院外急救与转诊; (二)进行双向转诊; (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开展辖区诊断,根据本乡镇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 (五)承担辖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六)建立、管理辖区居民健康档案; (七)组织并指导辖区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等卫生服务工作; (八)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精神卫生服务; (九)开展辖区卫生服务科研与教学活动; (十)承担辖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工作。 二、家庭护士 (一)参与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定期为辖区居民重点人群体检。 (二)参与诊断,根据本辖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提供以人群为对象的护理服务; (三)正确执行医嘱,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开展护理服务; (四)根据居民需求,进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防治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技术指导; (五)参与辖区老年护理、辖区康复、精神卫生、慢性病预防与管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营养指导等工作; (六)完成辖区护理科研、教学工作; (七)协调辖区内居村委会、居民、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关系; (八)完成家庭医生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公共卫生人员 (一)承担辖区居民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及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服务; (二)承担辖区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 (三)承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以及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 (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七)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与康复指导; (八)配合家庭医生开展相关的卫生服务工作。

心得体会 全科医生学习心得体会

全科医生学习心得体会 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的管理的医生。接下来就跟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全科医生学习心得体会吧! 全科医生学习心得体会篇【1】 全科医学复习总结 1、医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类健康 2、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会为范围的 服务;社会服务 3、体现全科医疗特性的服务人格化、个体化服务;综合性、连续性服务;协调性、可及 性服务 4、WHO对健康的定义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 虚弱现象 5、全科医疗服务包括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6、COPC包括以个人为单位的基层医疗,以群体为单位的社区保健 7、全科医学包括生物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

8、COPC的基本要素基层医疗;社区人群;解决问题的过程;社区环境 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表现为四个扩大治疗到预防;生理到心 理;医院内到社区;医疗技术到社区服务 10、何为WONCA?其主要任务是?世界家庭医生学会。其任务是主办全科医学的国际会议 11、WONCA及WHO针对家庭医生及其服务共同明确的是医疗服务适应个人与社区;人人拥有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必须训练合格 12、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的成立及标志xx11月,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建立 13、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 14、医学模式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 过去的生物医学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它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忽视了人的整体性;造成技术至善主义;带来了物质化倾向。而19xx年美国教授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学必须回归人文精神,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保健体系。临床工作:改善见病不见人;预防工作:社会参与促其效;医学教育:人文学科+医学学科;卫生服务:

优秀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事迹材料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家家拥有家庭医生 --XX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家庭医生团队,一个温馨而富有活力的组织,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运行中孕育而生。按照县卫计局文件精神,顺应全国基层医疗机构都在积极推进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形式下,家庭医生团队也在快速成长和成熟。基于居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和签约服务的特色形式,我院采取团队服务形式,即医师为主体,其他医、护、技为副体的形式,由团队长,副队长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一个医疗体。再借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平台,上级协作和双向转诊单位为技术支撑的具有区域性辖区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 XXX签约团队服务XXX人,XXX户,其中高血压XXX人,糖尿病XXX人,老年人XXX人,签约团队由队长XXX和队员XXX、XX、XXX、XX组成。从XXX年XX月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之初,不少群众对这种新的服务模式不理解、不接受,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有的说,我们一家人身体都健健康康的,不需要你们的服务;还有的说,你们这家庭医生今后还指不定问我们老百姓收多少钱呢,我们有了病就上医院,没病也不用你们瞎操心……面对种种说法,我们坚信,只要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好处原原本本的宣传给大家,把优质的服务送达群众身边,群众会慢慢接受的。于是我们

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宣传:县上派出专家巡诊团到我们村边义务诊疗,边宣传签约服务;乡镇卫生院出动宣传车、印制宣传材料到村里进行宣传;我们在村委大院设置了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做宣传;我自己把政策内容发到微信朋友圈进行宣传,同时拿上宣传资料,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有时为了找到一个人,自己追到田间地头宣传;对那些白天进城务工的人员,自己晚上上门做宣传。通过广泛的宣传,大部分群众对这种新的服务模式由不理解到观望,再到逐渐接受,为我村顺利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不忘初心、坚定信心,扭住目标不放松; 我团队积极主动开展辖区卫生服务工作,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家家拥有辖区家庭医生”的目标。我们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的方式使家庭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长期、稳定、可及的服务关系,以提高居民健康服务品质。居民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我们团队起早贪黑,不分严寒和酷暑,穿梭在百姓当中,为他们治病解答,从无怨言。 二、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瞄准靶向不动摇; 由于有了前期的广泛宣传,我们团队的首轮上门签约进展的比较顺利,我们团队辖区共XXX户,首轮签约了XXX户,部分村民还在观望。即使那些已经签约的村民,有的人还是对家庭医生能不能发挥作用心存疑虑。对此,我们心里明白,只有用实实在在的事例,才能说服人、教育人。一年多来,我们的团队每年不

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制度 一、以(全科)医生为主,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契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居民在服务团队中自主 选择家庭医生(家庭健康医生) , 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家庭医生(家庭健康医生)签订协议书,,家庭医生 (家庭健康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医生团队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要求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项目。 三、严格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家庭医生团队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五、与村(居)委会召开联络会,联合制定工作计划并落实。 六、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 七、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八、团队负责人应对家庭医生团队各个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结合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接受机构绩效管理部门的考核。

家庭医生服务人员职责(家庭医生) 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一)承担辖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院外急救与转诊; (二)进行双向转诊; (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开展社区诊断,根据本辖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 (五)承担辖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六)建立、管理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 (七)组织并指导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 (八)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精神卫生服务; (九)开展卫生服务科研与教学活动; (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工作。

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科教发〔2012〕59号)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要求,为做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标准。 总则 一、培训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拟在或已经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愿意在农村基层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二)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有全科医学理念,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公共卫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具有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能力、预防保健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农村社区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三、培训年限和方式 (一)培训年限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年限为2年(共104周)。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训年限,但原则上不超过1年。 具体时间安排。临床培训82周,安排在认定的临床培养基地进行;基层实践16周,安排在认定的基层实践基地进行;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理论授课2周,临床、基层实践和人文等综合素质课程穿插在临床培训、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试考核与结业1周,机动3周(基地可结合本地特点自行安排,如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强化训练或由学员自选科室学习等)。 (二)培训方式 1.培训须在省级有关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培养基地由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为主)和基层实践基地(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成;培训过程中综合素质和职业相关能力培养的课程可由有关高等医学院校承担。 2.培训以提高农村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主要由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理论教师及具有带教资格的临床培养基地医师、基层实践基地医师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承担带教任务,培训全程实行指导教师制。 3.培训过程注重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的实际效果。在带教师资的指导下,临床轮转阶段加强常见疾病诊疗思维的培养和诊疗技能的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制度 1、由临床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月下村委会工作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3个天。 3、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下村委会开设门诊,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指导村委会卫生站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诊疗行为。 4、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5、家庭医生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统一。 6.在所辖村委会卫生站向居民公示家庭医生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7、定期考核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工作,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职责 1、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市、县两级卫计局的相关要求执行。 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面负责责任区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工作。 3、家庭医生对责任区内的重点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管理,及时补充信息,按要求对特殊人群进行规范管理。 4、要严格执行有关核心制度,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认真学习专业及技术知识。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能,全心全意为辖区居民的健康服务。

5、要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及时提供上门访视、电话咨询、预约服务、康复指导等多种服务。 6、家庭医生根据居民健康情况定期组织到辖区村委会巡视,对行动不便且确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7、在进入社区开展辖区村委会巡视卫生服务工作时,家庭医生必须穿统一工作服并配戴胸牌,装配统一的家庭医生工作包,通信工具和工作记录本。 8、家庭医生在开展服务过程中,要注意沟通技巧,必须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9、要自觉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各种规定,不得索取收受服务对象给与的礼盒、礼品等。 10、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11、承担签约家庭传染病预防、控制及传染病患者社区管理工作。 12、参与签约家庭精神病管理、康复指导及监护人技术指导。 双向转诊工作职责 1.明确医院集团医院和分院、卫生站的职责分工。门急诊和住院部要设立双向转诊服务窗口,负责接待分院、卫生站上转病人和联系下转病人。 2.医院集团医院职责:负责接送分院、卫生站转诊的未明确断首诊患者,以及分院、卫生站上转的疑难、复杂、急危重症患者的进一步诊治或抢救。对可以下转分院、卫生站的患者制定治疗康复和护理方案,指导分院、卫生站后续治疗。 3.医院集团分院职责:负责提供上级医院转诊病人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常见、多发的一般诊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病治疗,上级医院转诊病人的康复、护理和随访工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制度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 制度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制度 1.家庭医生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等人员组成,团队设团队长一名,组织安排开展团队工作,各团队成员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另外每个团队均有一名中心分管领导,主要为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开展工作。 2.团队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3.团队与社区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 在社区有固定的宣传栏或活动场所,在所辖小区向居民公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如有变动及时张贴通知予以公示。 5.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使用文明用语,做到统一着装胸卡、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出诊装备、统一交通工具。 6、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半天、每月不少于4次以上,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7、团队根据中心下达任务制定年、月工作计划并有年度工作总结,定期完成中心下达各项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团队例会,每月召开一次以上,传达、布置、总

结家庭医生工作开展情况。例会和开展工作情况记录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日志本。 8、中心每月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考核一次,主要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职责

团队长职责 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领导下,负责团队各项工作的开展,制定团队工作计划,明确团队人员职责,划分团队人员工作任务。 2、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健康问题, 掌握签约居民健康状况,组织实施人群分类管理,制定团队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 3、做好团队外部和内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合理利用辖区及团队资源,促进工作落实,树立团队品牌。 4、每月至少召开1次团队工作会,进行工作质量控制和阶段总结。 5、做好团队工作的记录、统计、核实,并参与团队人员的绩效考核。 6、完成中心下达的其他任务。

全科医师职责 1、在团队长领导下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的建立和管理,为签约居民、家庭进行1次健康评价,按照人群分类管理方式,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措施。 2、运用适宜技术,开展才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该工作,开展门诊、预约诊疗、上门出巡诊等工作。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上门医疗保健指导服务。 3、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向二三级医院双向转诊、预约专家和专家会诊工作。 4、为诊断明确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疾病进行治疗、行为干预、监测和健康评估,定期提供用药指导随访等。 5、为重性精神疾病和肢体残疾人提高随访和康复指导工作。 6、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计划生育等工作。运用中西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7、完成团队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预防保健人员: 1、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的建立和管理,掌握签约居民健康状况。 2、参与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预防保健计划。 3、以老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病人,传染病人等为重点人群,开展疾病筛查、随访、指导、监测等工作。 4、开展孕产妇保健、免疫接种、新生儿访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5、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6、完成团队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