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
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设计

1.正截面受弯构件——适筋梁的受弯破坏试验设计。 1.试验目的:

(1) 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 (2) 加深对混凝土基本构建受力性能的理解。

(3) 更直观的了解适筋梁受弯破坏形态及裂缝发展情况。 (4) 验证适筋梁破坏过程中的平截面假定。

(5)

对比实验值与计算理论值,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原理。

2.试件设计:

(1)试件设计的依据

根据梁正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ξ和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 ξ的比较可以判断出受弯构件的类型:当b ξξ≤时,为适筋梁;当b ξξ>时,为超筋梁。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 ξ可按下式计算:

b y s 0.810.0033f E ξ=

+

在设计时,如果考虑配筋率,则需要确保1αρρξ≤=c b b

y

f f

其中在进行受弯试件梁设计时,

y

f 、s E 分别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

定的钢筋受拉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进行受弯试件梁加载设计时,

y

f 、s E 分

别取钢筋试件试验得到钢筋受拉屈服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

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少筋破坏,需要控制梁受拉钢筋配筋率ρ大于适筋构件的最小配筋率min ρ,其中min ρ可按下式计算:

t min y

0.45

f f ρ=

(2)试件的主要参数 ①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 =180×250×2200mm ;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③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400;

④箍筋的种类:HPB300(纯弯段无箍筋); ⑤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

综上所述,试件的配筋情况见图3和表1:

图3 梁受弯实验试件配筋 表1

试件 编号

试件特征

配筋情况

预估荷载P (kN) ①

② ③

P cr P y P u MLA

适筋梁

416

2φ10

φ8@50(

2)

说明:预估荷载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定的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未计试件梁和分配梁的自重。

3.试验装置:

图1为本方案进行梁受弯性能试验采用的加载装置,加载设备为千斤顶。采用两点集中力加载,以便于在跨中形成纯弯段。并且由千斤顶及反力梁施加压力,分配梁分配荷载,压力传感器测定荷载值。

梁受弯性能试验中,采用三分点加载方案,取2200L mm =,100a mm =,

700b mm =,600c mm =。

图为加载简图,此时千斤顶加力为P ,经过分配梁后,可视为两个大小为

/2P 的集中荷载分别作用于图示位置。

图为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由此图可知,纯弯段的弯矩最大,0.35M P =. 图为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

1—试验梁;2—滚动铰支座;3—固定铰支座;4—支墩;5—分配梁滚动铰支座;

6—分配梁滚动铰支座;7—集中力下的垫板;8—分配梁;9—反力梁及龙门架;10—千斤顶;

图1 梁受弯试验装置图

(a)加载简图(kN, mm)

?)

(b)弯矩图(kN mm

?)

(c)剪力图(kN mm

图2 梁受弯试验加载和内力简图

4.加载方式:

(1)单调分级加载机制:

梁受弯试验采取单调分级加载,每次加载时间间隔为15分钟。在正式加载前,为检查仪器仪表读数是否正常,需要预加载,预加载所用的荷载是分级荷载的前两级。具体加载过程为:

①在加载到开裂荷载计算值的90%以前,每级荷载不宜大于开裂荷

载计算值得20%

②达到开裂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荷载不宜大于其荷载值的

5%;

③当试件开裂后,每级荷载值取10%的承载力试验荷载计算值的级

距;

④当加载达到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后,按跨中位移控制加载,加载的

级距为钢筋屈服工况对应的跨中位移;

⑤加载到临近破坏前,拆除所有仪表,然后加载至破坏。

(2)开裂荷载实测值确定方法:

对于本次试验,采用放大镜观测法确定开裂荷载实测值。具体过程:用放大倍率不低于四倍的放大镜观察裂缝的出现;当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前一级荷载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的平均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次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

(3)承载力极限状态确定方法:

对梁试件进行受弯承载力试验时,在加载或持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标记即可认为该结构构件已经达到或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即可停止加载:

①受拉主钢筋拉断;

②受拉主钢筋处最大垂直裂缝宽度达到;

③挠度达到跨度的1/30;

④受压区混凝土压坏。

5.试验测量内容、方法和测点仪表布置:

(1)混凝土平均应变

在梁跨中一侧面布置5个位移计,位移计间距50mm,标距为150mm,以量测梁侧表面混凝土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分布规律,测点布置见图4。

图4梁受弯试验混凝土平均应变测点布置

(2)纵向钢筋应变

在试件纵向受拉钢筋中部粘贴电阻应变片,以量测加载过程中钢筋的应力变化,测点布置见图5。

图5 纵筋应变片布置

(3)挠度

对受弯构件的挠度测点应布置在构件跨中或挠度最大的部位截面的中轴线上,如图6所示。在试验加载前,应在没有外荷载的条件下测读仪表的初始读数。试验时在每级荷载下,应在规定的荷载持续试件结束时量测构件的变形。结构构件各部位测点的测度程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宜保持一致,各测点间读数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图6 梁受弯试验挠度测点布置

(4)裂缝

试验前将梁两侧面用石灰浆刷白,并绘制50mm×50mm的网格。试验时借助放大镜用肉眼查找裂缝。构件开裂后立即对裂缝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观测,用读数放大镜及钢直尺等工具量测各级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长度及裂缝间距,并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后手工绘制裂缝展开图,裂缝宽度的测量位置为构件的侧面相应于受拉主筋高度处。最大裂缝宽度应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持续15min结束时进行量测。

6.理论极限荷载计算书

(1)配筋计算:

由所选材料性能可知:

2222222

400/360/270/23.4/16.7/2.20/1.57/yk y yv ck c tk t f N mm f N mm f N mm f N mm f N mm f N mm f N mm =======

3

t min

y 1.570.450.45 1.9610360

ρ-==?=?f f

b y s 0.810.0033f E ξ=

+

=

1116.7

0.5230.024360

αρξ?==?

=c

b b

y

f f

025********

d

h h c mm =--

=--= 所以,当所配纵筋为314时,钢筋面积A s =804mm 2;

0.021s

A bh ρ=

= 此时

min ρρρ≤≤b

所以该梁为适筋梁

(2)试件加载估算 1. 开裂弯矩估算

5

s E 4

c 2.0610 6.540

3.1510α?===?E E

E s A 22 6.54804

0.234180250

A bh αα??=

==?

()2

cr tk 20.292(1 2.5)0.2921 2.50.234 2.2018025011.455A M f bh kN m

α=+=?+????=?

2. 屈服弯矩估算

作为估算,可以假定钢筋屈服时,压区混凝土的应力为线性分布,因此有:

y y s 0n u

(/3)0.9M f A h x M =-≈

3. 极限弯矩估算

yk s

1ck 0400804

0.350123.4180218f A f bh ξα?===???

()2u 1ck 02(10.5)

123.41802170.35010.50.35057.270kN m

k M f bh αξξ=-=?????-?=? 11.455

kN=32.729kN 0.350.35

cr cr M P ∴=

= u 57.270P kN 163.629kN 0.350.35

u M ===

0.9147.266kN y u P P ==

4. 抗剪验算

梁中箍筋采用上述配置,及

()

8@502φ,此时梁的抗剪能力如下:

0700 3.2217

a h λ===

>3λ =3λ∴

2

22

28100.534

sv A mm mm π=

??=

33min 0100.53=

2.57100.24 1.4310180217sv t yv

A f bh f ρρ--==?>==?? ,max 00.250.25 1.016.7180217163.075kN u c c V f bh N β==????= 001.75144.6kN 1sv u t yv A V f bh f h s

λ=+=+

.max u u V V > 144.6kN u

V ∴=

此时 2289.2kN cu u P V =?=

因为

cu u P P >,所以该梁出现正截面破坏,符合要求。

2. 斜截面受剪构件——无腹筋梁斜拉受剪破坏试验设计。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形态取决于剪跨比λ的大小,大致有斜

拉破坏、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三种主要破坏形态。图1画出了两个对称荷载作用下,λ=2、1、

21时的主拉应力迹线(虚线)和主压应力迹线(实线)。由图可见,当λ=2

1时,在集中荷载与支座反力间形成比较陡的主压应力迹线,又由于这时主压应力值比较大,所以破坏主要是由于主压应力产生,称为斜压破坏。当λ=1~2时,主压应力迹线与梁纵轴线的交角接近或小于45°,并且主压应力值与主拉应力值两者相差不很大,因此,破坏形态也就不同。试验研究表明,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以下三种:

1、斜拉破坏:当剪跨比λ>3时,发生斜拉破坏,其破坏特征是:斜裂缝一旦出现就迅速延伸到集中荷载作用点处,使梁沿斜向拉裂成两部分而突然破坏,破坏面整齐、无压碎痕迹,破坏荷载等于或略高于出现斜裂缝时的荷载。斜拉破坏时由于拉应变达到混凝土极限拉应变而产生的,破坏很突然,属于脆性破坏类型。

2、剪压破坏:当剪跨比1≤λ≤3时,发生剪压破坏,其破坏特征是;弯剪斜裂缝出现后,荷载仍可以有较大的增长。随荷载的增大,陆续出现其它弯剪斜裂缝,其中将形成一条主要的些裂缝,称为临界斜裂缝。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临界斜裂缝上端剩余截面逐渐缩小,最后临界斜裂缝上端集中于荷载作用点附近,混凝土被压碎而造成破坏。剪压破坏主要是由于剩余截面上的混凝土在剪应力、水平压应力以及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竖向局部压应力的共同作用而产生,虽然破坏时没有像斜拉破坏时那样突然,但也属于脆性破坏类型。与斜拉破坏相比,剪压破坏的承载力要高。

3、斜压破坏:当剪跨比λ很小(一般λ≤1)时,发生斜压破坏,其破坏特征是:在荷载作用点与支座间的梁腹部出现若干条大致平行的腹剪斜裂缝,随荷载增加,梁腹部被这些斜裂缝分割成若干斜向受压的“短柱体”,最后它们沿斜向受压破坏,破坏时斜裂缝多而密。斜压破坏也很突然,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其承载力要比剪压破坏高。

3.钢筋混凝土柱——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试验设计。

1试件设计 1.构件设计

(1)试件设计的依据

为减少“二阶效应”的影响,将试件设计为短柱,即控制l0/h≤5。通过调整轴向力的作用位置,即偏心距e0,使试件的破坏状态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2)试件的主要参数

①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 = 124×120×899mm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③纵向钢筋:对称配筋412 ④箍筋:Φ6@100(2)

⑤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 ⑥试件的配筋情况(如下页图所示)

120200

80135135

5050

500

870

200

200

22

1

1

3 8@50

4 6@100

150200

50

120

6φ124φ12

3 8@50

4φ12

120

120

1-12-2

柱试件立面图

3 8@50

3 8@50 4双向钢丝网2片 4双向钢丝网2片 尺寸170x90

8@50

8@50

6@100

图大偏心受压柱配筋图

⑦取偏心距e0:100mm

2、加载装置和量测内容 1 加载装置

柱偏心受压试验的加载装置如图所示。采用千斤顶加载,支座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

端为滚动铰支座。铰支座垫板应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垫板处混凝土局压破坏。

图1.4.1 柱偏心受压试验加载装置

2 加载方式

(1)单调分级加载机制

实际的加载等级为0-10kN-20kN-30kN-40kN-50kN-60kN-破坏

3量测内容

(1)混凝土平均应变

由布置在柱内部纵筋表面和柱混凝土表面上的应变计测量,混凝土应变测点布置如下图。

图1.4.3大偏心受压柱试验混凝土应变测点布置

(2)纵筋应变

由布置在柱内部纵筋表面的应变计量测,钢筋应变测点布置如下图。

位移计

360

360

150

870

15

1324

3030

3015

200

385

385

100

870

应变片

共计8片

3

3

120

3-3

应变片共计8片

图1.4.3.1大偏心受压柱试验纵向钢筋应变测点布置

(3)侧向挠度

柱长度范围内布置5 个位移计以测量柱侧向挠度,侧向挠度测点布置如下图。

图1.4.3.2大偏心受压柱试验侧向挠度测点布置

(4)裂缝

50

50

385

870

位移计支杆5

385

位移计6

位移计7

试验前将柱四面用石灰浆刷白,并绘制50mm×50mm的网格。试验时借助放大镜查找裂缝。

4、实际实验数据

荷载纵向钢筋应变

2_134_134_234_334_434_534_634_734_8

-12-5-13-4-14-50

-50-11720116-100-12812684

-162-229226349-229-274351272

-280-348486634-363-442623515

-372-466721913-496-615904842

-478-6259621191-661-83211901126

-653-82512561521-871-114315221467

-810-100815111825-1056-140318321773

-1100-132919052346-1376-186623482205

-1485-174125864928-1819-241140745128

-1544-181127936257-1879-249457236022

-1560-181528437114-1883-250265476402

-1585-184128998132-1909-252580766913

-1699-1851292810437-2060-256107856

-1703-1811293010382-2086-252007844

混凝土应变侧向挠度

10_110_210_310_510_610_7

000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定的材料强度标准值及上述的计算公式,对于本次试验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预估值为: 64=cu N kN 。

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kN

A f Af N A b l S y c S 274)%3%6.1120

*120*412**2bh 0.1,825.7120

870'

'cu 2

'

0=+=<===<==(则π得:查《混凝土设计规范》??

实测值为94kN ,比预估值大%,可能原因如下:

①试验时混凝土养护时间已经超过要求的标准的28d ,强度有所提高;

②计算时所采用的安全系数等等都为该构件的承载力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储备,导致实际的抗压强度高于计算的抗压强度;

③混凝土计算公式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材料性质的不确定性导致。

当荷载较小时,构件处于弹性阶段,构件中部的水平挠度随荷载线性增长。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大,受拉区的混凝土首先出现横向裂缝而退出工作,远离轴向力一侧钢筋的应力及应变增速加快;接着受拉区的裂缝不断增多,并向压区延伸,受压区高度逐渐减小,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增大。当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达到屈服时,截面处形成一主裂缝。当受压一侧的混凝土达到抗压极限时,受压区较薄弱的地方出现纵向裂缝,混凝土被压碎而使构件破坏。此时,靠近轴向力一侧的钢筋也达到抗压屈服强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2014年3月《物理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课程开设计划本实验开设围绕物理实验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开展实验。作为尝试性的课程开设,计划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物理实验中的各种要素 1.人的要素(实验目的、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 2.仪器的要素(实验设计中仪器的选择、仪器的调整、仪器使用); 3.实验环境、方法的分析。 二、物理实验的辅助工具 1.常用的实验仪器分析; 2.常用的数据处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循环测量误差); 3.常用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误差分析、图形处理软件); 4.各种仿真软件的应用。 三、综合性、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宗旨 1.综合性——突出完成实验的一种综合性。不是简单的验证(按规定的实验要求、方法 和步骤,一步步向明确的实验目标靠近),往往要通过对几种方法和步骤来实现实验目标。 在综合性实验中,强调: 1)实现实验目标; 2)强调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完整的实验测试、分析,已达到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全面的认识。 2.设计性——根据实验目标(有意义的),通过创造地采用各种实验方法,进行各方面的测试设计,获得可靠的具有科学性的结果。 在设计性实验中强调: 1)实验设计(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和完整可靠性(源于综合性实验)。创新性不一定是全部自己发明出来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在某些领域; 2)对于能够实现实验结果的不同实验设计和方法进行比较对比,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实验设计和方法; 3)获得科学的、具有创新的实验结果。 四、实验总结表达 对于实验目标当前的实验结果状况分析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对实验进行表达、分析

和总结,完成对实验结果、实验设计分析、实验获得成果的论文写作,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要求的重要部分。

平面设计实验报告文档2篇

平面设计实验报告文档2篇Graphic design experiment report document

平面设计实验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 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 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一、我的面试文档 2、篇章2:二、我的工作过程文档 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经历了大学三年的理论学习之后,必须接受一段时期的实践。因为传统的纸上谈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于学毕业生的严厉要求,因此这次是我正式接触社会的时刻。我相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古人得之于实践 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回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耳际。如今,即 将离开象牙塔的我,也应在一番寒彻骨之后寻得人生的梅花香。 实践目的:熟悉公司的运作流程,掌握设计的基本要求, 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熟练专业技能,将书本知

识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前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及毕业后的工作生活。 实践时间:20xx年12月01日到20xx年12月31日 实践地点:广州xxx有限公司 篇章1:一、我的面试文档 上公司进行面试,对于经验尚浅的我少不了紧张,焦急 的情绪。我知道,要给经理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关乎到我的面试合格与否。面试那一天我并没有很刻意为自己打扮什么,而是朴素大方,洁净整齐。因为我知道:一个人脸上的表情,要比她身上的衣装重要多了。除了衣着方面,我更注重时间。我一向是一个守时的人。守时是我个人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次我也不例外,因为我知道,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应该是公平的。拖延时间即偷窃时间。任何的早到或者迟到都会扰乱别人的正常工作。因此我把时间控制得很好,既不早到也不迟到。这样就为我们的谈话奠定了基础。 见到经理,我始终脸带微笑。我为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舒 缓紧张的心情而感到高兴。我首先介绍了自己,整个谈话过程都比较畅顺,气氛也比较轻松,由于我只是实习生,而且操作比较简单,经理并没有刻意刁难。终于我被录用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专业11级 学号:0204 姓名:何国焕 实验所属课程: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实验室(中心):软件与通信实验中心 指导教师:吴仕勋 一、题目 OFDM系统的CFO估计技术 二、仿真要求 要求一:OFDM系统的数据传输 ①传输的数据随机产生; ②调制方式采用16QAM; 要求二:要求对BER的性能仿真 设计仿真方案,比较两个CFO的性能(基于CP与基于训练符号Moose),并画出不同SNR下的两种估计技术的均方差(MSE)性能。

三、仿真方案详细设计 1、首先OFDM技术的基本思想和现状了解。认真学习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OFDM系统的FFT实现、OFDM系统模型、OFDM信号的调制与解调、OFDM信号的正交性原理,根据PPT及网上查阅资料加以学习。其次,了 解OFDM的系统性能,包括OFDM系统的同步技术及训练序列等。 2、同步技术:接收机正常工作以前,OFDM系统至少要完成两类同步任务: ①时域同步,要求OFDM系统确定符号边界,并且提取出最佳的采样时钟,从而减小载波干扰(ICI)和码间干扰(ISI)造成的影响。 ②频域同步,要求系统估计和校正接收信号的载波偏移。在OFDM系统中,N个符号的并行传输会使符号的延续时间更长,因此它对时间的偏差不敏感。对于无线通信来说,无线信道存在时变性,在传输中存在的频率偏移会使OFDM 系统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 3、载波频率的偏移会使子信道之间产生干扰。OFDM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多个相互覆盖的子信道的叠加,它们之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无线信道时变性的一种具体体现就是多普勒频移引起的CFO,从频域上看,信号失真会随发送信道的多普勒扩展的增加而加剧。因此对于要求子载波严格同步的OFDM 系统来说,载波的频率偏移所带来的影响会更加严重,如果不采取措施对这种信道间干扰(ICI)加以克服,系统的性能很难得到改善。 OFDM系统发射端的基本原理图OFDM信号频谱 4、训练序列和导频及信道估计技术 接收端使用差分检测时不需要信道估计,但仍需要一些导频信号提供初始的相位参考,差分检测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和导频的数量,但却损失了信噪

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说明

南京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说明 1、关于实验类型的说明: a. 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b. 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c.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d.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教师给定实验目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界定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 知识的实验。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根据定义,综合性实验内容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涉及本课程多个章节的知识点;②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③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设计性实验一般是指导教师给出题目,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

步骤、选定仪器设备、独立完成操作、编程、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 3、对综合性、综合性实验进行论证 论证专家组组长由院长或主管实验教学的副院长担任,成员不少于3人。应聘请该领域或与该领域相关的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论证组成员。应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专家组根据实验目的、实施设想、所利用的知识以及实验条件要求等,进行实验属性判定和可行性论证。 对论证符合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要求的实验项目的教学过程要进行监 督和检查,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记录和结果等要进行抽查,确保实验内容符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要求。对不符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的实验项目,直接转为验证性实验。 4、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确定及大纲编写 在确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内容时应充分考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特点。指导教师可选择一些灵活性比较大,完成思路比较多,学生有发挥余地的内容作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内容,且难度不宜太大,操作不宜太复杂。 在制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大纲时除了一般实验大纲规定的内容外,应说明该实验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特性及要求。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学时一般在3-6学时,计划学时内不能完成的可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内完成。 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编写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范本)

设计性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的生产 实验项目性质:本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水产品加工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了《水产食品加工学》这门课程之后,将其课堂上学习的水产品加工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的一个设计性试验。该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通过实验可以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步骤,全面了解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掌握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通过开展这项工作,将有利于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所属课程名称:水产食品加工学 计划学时:1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冷冻鱼糜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技术;抗冻剂防治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的作用;鱼肉蛋白质变性的特征变化。 2、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弹性的因素。 3、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生产技术。 4、掌握鱼糜凝胶化和凝胶劣化的性质。 5、学习鱼糜制品弹性感观检验方法。 二、设计指标 设计的鱼糜制品(鱼丸)主要考虑如下质量指标: 1、鱼丸的凝胶强度 2、鱼丸的风味 3、鱼丸的香气 4、鱼丸的产品成数 5、鱼丸的白度 6、鱼丸的水分 三、实验要求(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首先查资料,搞清楚不同鱼种在制作冷冻鱼糜时形成凝胶的特性,熟悉冷冻鱼糜的制作工艺过程,了解其相关的机械设备。 2、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按5人为一实验小组,学生自己拆装、调试设备。各实验小组自己根据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各组自己制定鱼丸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用各实验小

分布式爬虫实验设计文档

分布式网络爬虫实验 五组赵成龙、黄莹 一、需求分析 (2) 二、实验架构及原理 (2) 三、模块设计及代码实现 (3) 爬取网页模块设计 (3) < DNS解析 (4) Socket连接 (4) 发送HTTP请求头并获得相应 (6) 网页解析模块设计 (7) 正则表达式的设计 (8) 测试用例的设计 (8) 利用Regex库提取网页URL (8) 利用Pcre库提取网页URL (10) 》 四、心得体会 (12)

一、需求分析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的信息越来越多,全球网页数量超过20亿,每天新增加730万网页。要在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寻找信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像百度、Google这些搜索引擎检索各种信息,搜索引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技术,而网络爬虫正是搜索引擎所需要的关键部分既然百度、Google这些搜索引擎巨头已经帮我们抓取了互联网的大部分信息,为什么还要自己写爬虫呢因为深入整合信息的需求是广泛存在的,在企业中,爬虫抓取下来的信息可以作为数据仓库多维展现的数据源,也可以作为数据挖掘的来源,甚至有人为了炒股,专门抓取股票信息。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所需要的根本技术就是分布网络爬虫。 本次实验主要的内容就是利用IO复用抓取网页,并多线程的分析每个抓取到的网页所包含的URL信息,通过消息队列将抓取网页的部分和分析网页部分进行通信,最终记录下160000网页中所包含的所有URL,实现分布式网络爬虫。 》 二、实验架构及原理 本实验分为两个模块:爬取网页模块、网页分析模块。实验架构如图所示

图分布是网络爬虫框架 爬取网页模块采用socket通信方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首先将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三次握手后建立连接,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头,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请求后,进行HTTP响应,发送相应的网页信息,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响应后将所获得网页文件交给网页分析模块进行处理并提取URL。流程图如图所示: 图爬取网页模块流程图 网页分析模块主要工作如下图流程图所示。而本模块的网页分析处理主要在于对抓取到的HTML文件的内容进行URL的提取,我们主要运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字符串的匹配操作。通过采用Regex正则表达式库和Pcre正则表达式库进行了两种尝试,并根据网页的情况设计了测试用例,进行程序的检验。 !

大学物理综合设计性实验(完整)

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指导书黑龙江大学普通物理实验室

目录绪论 实验1 几何光学设计性实验 实验2 LED特性测量 实验3 超声多普勒效应的研究和应用 实验4 热辐射与红外扫描成像实验 实验5 多方案测量食盐密度 实验6 多种方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7 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 实验8 霍尔效应实验误差来源的分析与消除 实验9 自组惠斯通电桥单检流计条件下自身内阻测定实验10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透明介质折射率 实验11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的测定液体电导率测量实验12 光电池输出特性研究实验 实验13 非接触法测量液体电导率

绪论 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学习过程 完成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 1.选题及拟定实验方案 实验题目一般是由实验室提供,学生也可以自带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题目。选定实验题目之后,学生首先要了解实验目的、任务及要求,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资料来源主要有教材、学术期刊等),查阅途径有:到图书馆借阅、网络查询等。学生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写出该题目的研究综述,拟定实验方案。在这个阶段,学生应在实验原理、测量方法、测量手段等方面要有所创新;检查实验方案中物理思想是否正确、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可行、同时要考虑实验室能否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用具、同时还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等,并与指导教师反复讨论,使其完善。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原理、实验示意图、实验所用的仪器材料、实验操作步骤等。 2.实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学生根据拟定的实验方案,选择测量仪器、确定测量步骤、选择最佳的测量条件,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在这个阶段,学生要认真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困难,要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学会合作与交流,对实验或科研的一般过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其次要充分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善于思考问题,培养勤于创新的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需要分析总结的内容有:(1)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进行误差分析;(2)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3)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4)总结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心得体会。实验结束后的总结非常重要,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重新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 在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处处渗透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这是一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过程。 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探讨、讨论问题,不要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有些问题对教师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是未知的,这时教师应积极诱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在引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些问题对教师也是一个未知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应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及用具;3实验原理;4实验步骤;5测量原始数据;6数据处理过程及实验结果;7分析、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总结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心得体会。 三.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教师根据学生查阅文献、实验方案设计、实际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总结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1)查询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占成绩的20%。在这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并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 (2)实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内容:占成绩的30%。考察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分析结果、总结报告:占成绩的20%。主要考察学生对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运用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科学探究、创新意识方面:占成绩的20%。考察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5)实验态度、合作精神:占成绩的10%。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做实验,是否具有科学、

C语言程序的设计实验个人物品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设计与算法综合实习I》 题目:个人物品管理程序 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2015.05.16 成绩: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个人物品管理程序》 1.问题描述 1.1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个人物品管理程序,该程序具有以下功能: (1)用户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密码正确才允许登录。 (2)录入个人物品信息; (3)给定物品名或编号,修改该个人物品信息; (4)给定物品名或编号,删除该个人物品信息; (5)根据输入的物品名或编号,显示查找到的相应物品信息;

(6)根据输入的分类,显示该分类的所有物品信息; (7)根据输入的时间,查询过期或3月将过期的物品信息; (8)统计功能:统计各分类的物品。 (9)新功能:导出个人物品信息至Excel表格。 1.2系统功能分析 (1)登录功能:这是一个个人物品管理程序,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已经注册的用户可以直接输入密码登陆系统,没有注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注册账户,并输入个人物品信息。 (2)录入个人物品信息:这个系统设置录入的物品信息主要包括物品的名称、编号、价格、分类、生产日期和过期日期。 (3)给定物品名或编号,修改个人物品信息:要修改物品信息时,输入物品的编号或名称查看物品信息,确认无误后可以选择对应的物品信息进行修改。 (4)给定物品名或编号,删除个人物品信息:要删除物品信息时,输入物品的编号或名称查看物品信息,确认无误后可以删除该物品信息。 (5)根据输入的物品名或编号,显示查找到的相应物品信息:输入你想查找的物品名或编号,若找到对应物品信息,则显示;否则提示用户查找的物品不存在,请重新输入想要查找的物品名或编号。 (6)根据输入的分类,显示该分类的所有物品信息:若找到则显示该分类的物品信息,否则提示用户该分类不存在。 (7)根据输入的时间,查询已过期或3个月将过期的物品信息:将物品的过期时间与输入时间作比较,若过期时间与输入时差小于3个月则输出对应物品信息。 (8)统计功能:统计各分类的物品信息。 (9)导出个人物品信息至Excel表格: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物品信息导出至Excel 表格,可以对自己的个人物品信息一目了然。 1.3开发平台及工具介绍 我这个程序是使用Code::Blocks10.05编写的,它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全功能的跨平台 C/C++集成开发环境,它使用了著名的的图形界面库wxWidgets版。它还提供了许多工程模板,包括控制台应用、DirectX应用和动态库等,另外它还支持用户自定义模板;它支持语法彩色醒目显示,支持代码完成,支持工程管理、项目构建、调试;它还具有灵活而强大的配置功能。 1.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运行程序时,一开始我设置了对系统进行操作的选择界面,包括3个功能,一是登录系统,二是创建新账户,三是退出程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输入对应的操作数从而选择不同的功能。我在这里使用了switch-case语句。当用户选择了登陆系统或创建新账户操作时,程序会要求输入账号(20个字符以),以及密码(10个字符以),在输入密码时我使用了getch()函数(在头文件conio.h中)隐藏用户密码信息,当用户登陆成功或创建新用户成功时程序就会进入功能选择界面;如果用户选择退出程序,程序运行停止。 (2)功能选择界面,我提供了九个功能选择,分别是录入个人物品信息、给定物品名或编号,修改该个人物品信息、给定物品名或编号,删除该个人物品信息、根据输入的物品名或编号,显示查找到的相应物品信息、根据输入的分类,显示该分类的所有物品信息、根据输入的时间,查询已过期或3个月将过期的物品信息、统计功能:统计各分类的物品信息、导出个人物品信息至Excel表格、退出到登陆界面。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数,我使用了switch语句实现相应功能。 (3)录入个人物品信息:录入的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名称、编号、价格、分类、生产日期和过期日期。我首先将信息录入链表中,之后用自定义的保存函数Save()将信息存入文件中。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汇编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氯丙嗪的降温作用(设计性实验,4学时) 实验简介: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动物选择、实验分组、对照原则、处理因素的标准化等多方面知识),并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辅导:至少双人辅导 【实验目的】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器材】小鼠、注射器、体温计、冰箱、氯丙嗪等。 【实验过程】 一、首先介绍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 (一)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计划中关于研究方法与步骤的一项内容,是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各项基本问题的合理安排。严密合理的实验设计是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保证,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误差以获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论,甚至可以使研究工作事半功倍。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即处理因素、实验对象与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 (1)处理因素实验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由实验者人为施加给受试对象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如药物、某种手术等。 一次实验涉及的因素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分组增多,受试对象的例数增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控制。但处理因素过少,又难以提高实验的广度和深度。 (2)明确非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因素,但其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产生混杂效应,所以这些非处理因素又称混杂因素。设计时明确了这些非处理因素,才能设法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3)处理因素的标准化: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做到标准化,即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评价。如实验设计中处理因素是药物时,则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质量(成分、出厂批号等)必须保持不变。 2.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药理学实验主要实验对象包括整体动物(正常动物、麻醉动物和病理模型)、离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等。 3.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指受试对象在处理因素作用后呈现的反应或受到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标。这些指标包括计数指标(或定性指标)和计量指标(或定量指标)等。指标的选定需符合特异性、客观性、重复性、灵敏性、精确性、可行性等原则。 (二)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误差和偏倚,药理学实验设计同其它科学研究一样必须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对照、随机和重复原则。 1.对照原则 对照是比较的前提。在生物学实验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为消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实验设计说明文档

实验设计说明文档 运行“开始\程序\东方仿真\通用气相色谱”中的“实验设计”。 可以在实验表中添加用户自己设计的仿真实验。利用这个结构,可以方便地在软件中添加模拟实验操作考试。 以分离规律实验的添加为例。 实验名称:必填。 固定相:点击下来钮,选取有数据的固定相。 固定相含量:如:SE-30,5%。不填不影响运行。 色谱柱长:缺省值为2000(单位为mm)。必填。 色谱柱内径:缺省值为3(单位为mm)。必填。 色谱柱死体积:必填。最好大于30。 固定相说明:如“聚乙二醇是一种强极性、氢键型固定液”,运行时显示在界面上。不填不影响运行。

检测器:只有“FID”、“TCD”、“ECD”3个值。必填。 定量方法:点击下拉选项,“I”为内标法,“O”为外标法。 载气:只有“氮气”、“氢气”、“氦气” 3个值。必填。 溶剂:在溶剂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一种溶剂,注意不要用键盘通过输入字符填写,以免输入的名称与计算机存储的名称不一致而导致计算机不识别。如果所选择的样品是可以互溶的液体样品,可以不填(与定量实验不同)。 检测器的灵敏度系数:缺省值为1,如果模拟的检测器的灵敏度较高,请填大于1的数,如果模拟的检测器的灵敏度较低,请填小于1的正数。 系统的噪音系数:缺省值为1,如果模拟的系统的噪音较高,请填大于1的数,如果模拟的系统的噪音较低,请填小于1的正数。 选择标样:物质后面括号里的数字为该物质在所选固定相150摄氏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选中某种物质双击或点击“添加”即可把该物质选为标样。 选择样品:点击“添加样品”按钮,填入样品名,选择组分,在点击“添加组分”,即可把该物质添加到样品中,最后输入组分浓度(mg/L),添加完毕后点击“确定”即可。这样就配好了一个样品。 在实验都设计好后,点击“保存”,保存到软件安装目录下的/qxsp/db文件夹里,名字与已有实验不能重名,记录好文件名,打开安装目录下的AD500u.ini文件,在希望添加的类别下添加如图所示的文字,除了实验名称可以需要改变外,后面的格式与字母不能改变,照图所示填写。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方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方案 实验1:网络综合服务 一、实验目的 ●利用DHCP、DNS、IIS和简单网页制作的知识,建立一个网络综合服务站点,提 高站点发布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设备 ●交换机、PC机 三、实验环境 四、实验步骤 1、利用简单网页制作工具建立流媒体服务器中存在的流媒体文件信息列表页面,如 index.htm,并为每项流媒体文件建立流媒体点播超链接。 2、利用DHCP实验知识,建立DHCP服务器和客户端,获取IP地址。 3、利用DNS实验知识,建立DNS域名解析。如将站点域名映射到192.168.0.1。 4、利用IIS实验知识,建立与对应的WEB站点,用于打开第2步中的建立网页文件。 5、在工作站浏览器中输入后,显示index.htm页面。 实验2:交换机管理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工作原理及Vlan的应用。 ●熟悉交换机MAC地址表的配置。 ●了解各种情况下MAC地址表的变化及对网络连通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交换机、PC机

三、实验环境 四、实验步骤 1、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完成网络设备连接,配置PC机网络参数。 2、使用show mac-address-table命令,查看MAC地址表初始信息。 3、任选PC1、PC2分别连接至交换机Fa0/1和Fa0/2端口,使用mac-address-table命令将其 信息写入MAC地址表,使用show mac-address-table命令查看MAC地址表信息,使用ping命令测试PC机之间的连通性。 4、 5、将PC1、PC2、PC3分别连接至交换机Fa0/1、Fa0/2、Fa0/3端口,使用mac-address-table 命令将PC3信息写入MAC地址表,并分配至Vlan 2,查看MAC地址表信息,测试PC 机连通性。 6、利用交换机工作原理对各种连通性结果进行说明。 实验3:网络模拟软件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网络模拟软件Boson NetSim模拟网络环境,对网络进行配置。 ●利用Boson Network Disgner,选择正确的网络设备,模拟网络环境。 ●利用Boson NetSim,正确配置网络设备参数。 二、实验设备 ●PC机 三、实验环境 ●Boson NetSim软件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教程文件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 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 1.1、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1.2、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树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且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1.3、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1.4、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1.5、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 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 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 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

综合与设计性大学化学实验

综合与设计性实验讲义 目录 模块一 实验一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综合性化学实验) (1) 实验二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设计性化学实验) (5) 实验三烟叶中烟碱的提取与定性分析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 (6) 实验四玉米须中黄酮和多糖的提取、鉴别与含量测定(设计性化学实验)··10 模块二 实验五高锰酸钾法测定蛋壳中CaO的含量(设计性化学实验) (12) 实验六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 (13) 实验七葡萄糖酸锌的制备和分析(综合性化学实验) (15) 模块三 实验八 1,2,4-三唑的制备(设计性化学实验) (18) 实验九聚乙烯醛缩甲醛胶水的制备(综合性化学实验) (19) 实验十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 (20) 实验十一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设计性化学实验)。22实验十二固体酒精的制备及燃烧热的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 (24) 说明:本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从三个模块(见附表)中选出四个实验题目,即从模块一、模块二中各择一个实验题目,从模块三中选择二个。四个实验题目中设计性实验不得少于一个。设计性实验要提供设计方案,列举可行的方案。实验前要交给指导老师批阅。 例如:模块一中选择烟叶中烟碱的提取与定性分析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模块二中选择高锰酸钾法测定蛋壳中CaO的含量(设计性化学实验), 模块三中选择聚乙烯醛缩甲醛胶水的制备(综合性化学实验),环保颜料氧化铁黄的制备定(综合性化学实验)

模块一 实验一茶叶中的咖啡因的提取及其红外光谱的测定 A 茶叶中的咖啡因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学习固-液萃取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索氏提取器的原理及作用。 (3)掌握升华原理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 茶叶中含有多种黄嘌呤衍生物的生物碱,其主要成分为含量约占1%~5%的咖啡因(Caffeine,又名咖啡碱),并含有少量茶碱和可可豆碱,以及11%~12%的丹宁酸(又称鞣酸),还有约0.6%的色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 咖啡因的化学名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为: O N H3C N O CH3N N CH3 N N H N N 纯咖啡因为白色针状结晶体,无臭,味苦,置于空气中有风化性。易溶于水、乙醇、氯仿、丙酮、微溶于石油醚,难溶于苯和乙醚,它是弱碱性物质,水溶液对石蕊试纸呈中性反应。咖啡因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升华显著,178℃时很快升华。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8℃。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因此可单独作为有关药物的配方。咖啡因可由人工合成法或提取法获得。本实验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利用咖啡因易溶于乙醇,易升华等特点,以95%乙醇作溶剂,通过索氏提取器(或回流)进行连续抽提,然后浓缩、焙炒而得粗制咖啡因,在通过升华提取得到纯的咖啡因。 三、实验装置 1.索氏提取器:见图2-17。 2.回流提取装置:在无索氏提取器的情况下,可采用回流冷凝装置(图 3-13)。但一般回流冷凝装置所用溶剂量较大,且提取效果较索氏提取器差。

胰岛素设计性实验报告doc

胰岛素设计性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设计-修订版 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休克及药物 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第一临床医学院XX级医学检验一班 设计人:郭英刘雨霏刘妮彭超 XX年3月12日 【题目】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休克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背景】 胰岛素是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之一,主要生理作用是全面地调节糖类代谢,同时也相应地调节脂肪和蛋白代谢。正常动物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相互作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是相对稳定的。若给正常动物注射胰岛素,可造成人胰岛素性低血糖症状。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脑功能障碍症群而导致的综合症就是低血糖休克。在实验条件下如果给动物注射过量的胰岛素,使动物体内胰岛素量骤然升高,可造成动物实验性低血糖,会使神经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发生障碍,以至产生痉挛昏迷,外部表现为惊厥,称之为胰岛素休克。小鼠的低血糖休克实验属于经典实验.传统的胰岛素休克实验目的是观察人工胰岛素性低血糖休克以及注射葡萄糖后的消失过程,以加深对胰岛素

生理作用的理解.但实验中一般不测定小鼠血糖的变化,只是观察胰岛素造成低血糖休克时的行为变化。 现阶段对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原理研究较多,其他药物和激素如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研究也以较多,但都是单量试验,并未将多种激素和药物联合起来观察对血糖影响的研究。本次试验将通过制作胰岛素低血糖休克模型来同时观察多种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但升高血糖的激素却不止胰高血糖素一种。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胰岛素拮抗激素,可以增强肝脏中的糖原异生,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而甲状腺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也能够促进糖的吸收和糖异生,也可升高血糖。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其他组织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等作用。但其剂量不同,对血糖的影响亦不同,本次试验就胰岛素等临床常见的与血糖有关的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做相应的探讨。 【目的】 学习检测血糖的方法,观察胰岛素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同时验证不同剂量的生长激素对血糖的影响不同,从而加深理解药物和激素影响血糖水平的机制。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化学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理化学院班级:应用化学1002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学号311013030225 姓名严威指导教师王枫 课程名称化学综合实验1 课程编号130030501 实验名称 1 2,6-二氯-4-硝基苯胺的制备(氯化)实验类型综合性 实验地点一号实验楼有机化学实验室实验时间2013.06.28 实验内容:(简述) 根据引入卤素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化。因为氯代衍生物的制备成本低,所以氯代反应在精细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碘化应用较少;由于氟的活泼性过高,通常以间接方法制得氟代衍生物。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2,6-二氯-4-硝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2、掌握氯化反应的机理和氯化条件的选择。 3、了解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性质和用途。 设计思路:(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卤化剂包括卤素(氯、溴、碘)、盐酸和氧化剂(空气中的氧、次氯酸钠、氯化钠等)、金属和非金属的氯化物(三氯化铁、五氯化磷等)。硫酰二氯(SO2Cl2)是高活性氯化剂。也可用光气、卤酰胺(RSO2NHCl)等作为卤化剂。卤化反应有三种类型,即取代卤化、加成卤化、置换卤化。 由对硝基苯胺制备2,6-二氯-4-硝基苯胺有多种合成方法。直接氯气法;氯酸钠氯化法;硫酰二氯法;次氯酸法;过氧化氢法。 工业生产一般采用直接氯气法。其优点是原材料消耗低、氯吸收率高、产品收率高、盐酸可回收循环使用。 关键技术分析: 直接氯气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氯酸钠氯化法是由对硝基苯胺氯化、中和而得,反应方程式如下:

过氧化氢法是由对硝基苯胺在浓盐酸中与过氧化氢反应而得,反应方程式如下: 实验过程:(包括主要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等) 方法一:氯酸钠氯化法。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预先检查滴液漏斗是否严密,不能泄漏。)的250mL 四口瓶中,加入5.5g(质量分数为100%)对硝基苯胺,再加入质量分数36%盐酸100mL,搅拌下升温至50℃左右,使物料全部溶解。然后,慢慢冷却至20℃左右,滴加预先配好的氯酸溶液(3g氯酸钠加水20mL),约在1~1.5h内加完,然后,在30℃下再反应1h。用50mL水稀释上述反应物,倾入烧杯中,并用少量水冲洗四口瓶,将物料全部转移到烧杯中,过滤。 滤液倒入废酸桶,滤饼以少量水打浆,并用水调整体积至100mL左右,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中和至pH=7~8,再过滤,干燥。产品称重,计算收率。测熔点。 方法二:过氧化氢法。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预先检查滴液漏斗是否严密,不能泄漏。)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13.8g对硝基苯胺,再加入50mL水,搅拌下慢慢加入45mL浓盐酸,加热至40℃,于搅拌下1h内滴加23mL质量分数30% 过氧化氢,滴加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5~55℃,加完后,在40~50℃下继续反应1.5h。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产生黄色沉淀。反应结束后,过滤,水洗,烘干,称重,计算收率,测熔点。 方法三:直接氯气法。 向带有回流冷凝器和填充氢氧化钠的气体吸收柱的反应器中加入对硝基苯胺138g(1mol) 和4.5mol/L 的盐酸水溶液1L。悬浮液在搅拌下加热至105℃左右。在该温度下通氯气,约15min后出现沉淀。约2h后逐渐减少氯气量,至不再吸收氯为止(通入约2.2mol的氯气)。反应混合物冷却到70~80℃,过滤,水洗。干燥,称重,计算收率,测熔点。 实验制得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92℃~194℃。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热乙醇和乙醚。本品有毒。

参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后的感想(一)

参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后的感想(一)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为了发掘同学们的创造力,不拘泥于课本,不重复教学内容的实验部分,将生理、病生、药理合并,及充分运用这三门学科的知识。由同学们自己所立题、独立完成分析的实验,它的实验首先放在法文班,是对我们班同学的充分信任和认可,同时,也是对我班同学能力的一种考验。可以说我们作为试点,实验结果的好坏及其间同学们的投入度如何都直接关系到综合性设计实验的可行性和推广性;关系到我们之后,还会不会有人再来从事这种实验的尝试。 因为以上诸多因素,在实验刚开始运行时,我们都是带着一丝忐忑的。在选题上,我们要综合新颖和可行及其操作的意义这三个方面,当我们小组把目光投降NO时,我们又将思路重新拓展,对于NO合成减少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了全新的诠释,我们研究是底物,是合成,还是受体的环节出了问题,这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是一种创新和热点的组合。 随着实验的进行,我们对什么是“设计性实验”又多了一层理解,那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设计和工匠的进行工作,更是严谨性和科学性的体现,是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是对我们独立思考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班级是分为病生和药理五个小组,但我们的指导老师是其中唯一与病生和药理没有关系的老师。在生理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有例如实验的场地和动物。但在任何关于病生的知识他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更加独立的依靠自己,找资料,找突破口,寻找实验的操作方法和途径。所以我们组的难度相对其他几组在实验的刚开始就乘可个比较大的系数。 在实验中也让我们发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首先就实验当天来讲,我们的实验器材是同学自己到病生实验室借的。我们实验中所要运用的分光光度计是到药理实验室进行比色的。有同学每天去给老鼠灌胃,培养慢性实验的模型。我们的分工很明确,可以高效的完成大量的工作。为了实验,我们做到晚上,有同学很迟才吃饭也没有怨言。 设计实验是对我们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答辩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反应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觉得,实验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实验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的严谨性和

实验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专题

实验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专题 一、目的要求 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综合性的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由多种实验手段与技术和多层次的实验内容组成,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提供基本参照的实验方法,且对实验环节不做详细讲解,学生在研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可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与改进。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实验的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为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设计性实验是以《植物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技术,以“问题”为中心来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用品——制定实验流程——处理分析数据——撰写研究论文,使学生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论文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出实验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仪器设备药品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自定实验所需的用具。 三、方法与步骤 学生以5人为一个实验小组,在大的实验小组内,实行自愿组合,自定题目或从《植物学(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参考题目》中选择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植物学(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参考题目》中选题。实验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题目选好后,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统计,原则上所报的题目不能重复,实验内容多样化,并报相关的实验指导教师审核后才能正式实施。 第二阶段:每个小组长牵头,对本实验的题目进行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讨论、修改、完善,写出实验设计方案,经相关老师审核修改后,正式实施。 第三阶段:为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植物学开放实验室或室外进行; 第四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实验报告或科研小论文。 整个实验过程体现出“问题带来探究、学生自觉探究、教师指导探究、综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