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炮兽》导学案

《炮兽》导学案

《炮兽》导学案
《炮兽》导学案

《炮兽》导学案

编写:尹向时间:2012-12-10 审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3、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4、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小说中场景的设计和作用

三、学习难点

雨果小说中的对照法

四、学习课时:2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提示单元主题

二、相关知识扫描:

1、作者作品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誊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在长达60年时间里,他创作了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其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九三年》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

2、时代背景

一七九三年是法国大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一年:在巴黎,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党,登上了历史舞台;面对着得到国外反法联盟支持的保王党发动的叛乱,以及蠢蠢欲动的各种敌人,雅各宾党实行革命的专政和恐怖政策,毫不留情地镇压敢于反抗的敌对分子;派出共和军前往旺代等地,平定叛乱,终于使共和国转危为安,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雨果在小说中指出:“九三年是欧洲对法兰西的战争,又是法兰西对巴黎的战争。革命怎样呢?那是法兰西战胜欧洲,巴黎战胜法兰西。这就是九三年这个恐怖的时刻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它比本世纪的其余时刻更伟大。”

3、《九三年》内容要点

《九三年》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巨匠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场面。小说最后:死里逃生的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登在郭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精神的最终显示。

4、节选部分内容要点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给军舰本身以及武器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而,朗德纳克侯爵以他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三、自主学习

1、基础积累

①字音:

槌垛禀赋褥子桅杆驯服

颠踬颠簸锚索胳膊肘摇曳剐

瞥见飓风合拢

②短语(词组):庞然大物//闻所未闻//无所不在//受宠若惊

③词语解释:

颠踬:

禀赋:

2、话题解读---何为场景?根据预习回答

场景是小说的最小的构成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它是以

3、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并概括其内容

三个场景:

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

名句引领,研读文章

雨果:“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伴。”《克伦威尔·序》

这句话体现了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在《炮兽》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阅读感悟---阅读,小组讨论

1、第一场景中蕴含着哪些对照?梳选信息并概括。

(1)炮兽的与人的

炮兽——

人——

(2)勇士的与老人的

船长和大副——

老人——

------分析鉴赏

在这一场景里,炮兽越是凶猛、庞大、威力无穷越显得人的怯懦、渺小、无能,人越是怯懦、渺小、无能就越能显出炮队队长的勇敢。困苦越大,就越能显出人的力量的强大。这样的对照,为炮队队长的出场作了有力铺垫。

面对“炮兽”巨大的破坏能力,大家内心似乎都充满了恐怖,连“勇士”都犹豫不决,只有老人沉着冷静。这一对照暗示了老人作为一位领导人物所具有的临危不乱的优秀品格,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神秘的人物身上。

2、第二场景中又蕴含着哪些对照?

(1)船员的与炮队队长的

船员———

炮队队长——

(2)炮队队长的与神秘老人的

炮队队长——那汉子站在一个角落里,手里紧握着铁棍和带子,背靠在一根船骨上,两条小腿稳稳地站定,仿佛两根钢柱;他的面容苍白、镇静、凄苦,像在甲板上生了根似的,等待着。

炮手拿着他的起重铁棍等着。大炮仿佛瞥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斧劈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被迫退到船舷上的汉子已经到了绝境。

神秘老人——

分析

----在这一场景中,雨果也是通过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写出了老人的智勇与果敢。与其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的勇敢无畏就脱颖而出了。其实,突出炮队队长的勇气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作了第一次展示。

3、第三场景中有没有对照?

(1)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现在,把这个人拉出去枪毙。”

“……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执行。”

(2)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惊惶代替了欢呼。

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

------朗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

二、探究学习

《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

讨论:《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

1、。船在大海上航行,波涛汹涌,天气恶劣,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这样的环境足以展现人物的坚定意志。

2 、

3、

4、卖足关子,保持神秘,吸引读者。身为重要人物,肩负重大使命,却以“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出场,关键时刻的出色表现,一步步加深了人物的神秘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总结:因此,这一场景的设置为塑造朗德纳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出场提供了一个舞台,初步展现了他的精神和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文他在斗争中的表现作了铺垫。

三、总结

四、作业

在小说中场景描写有哪五方面的作用?

学习反思:

《炮兽》教师导学案

编写:尹向时间:2012-12-10 审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3、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4、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小说中场景的设计和作用

三、学习难点

雨果小说中的对照法

四、学习课时:2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提示单元主题

二、相关知识扫描:

1、作者作品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誊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在长达60年时间里,他创作了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其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九三年》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

2、时代背景

一七九三年是法国大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一年:在巴黎,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党,登上了历史舞台;面对着得到国外反法联盟支持的保王党发动的叛乱,以及蠢蠢欲动的各种敌人,雅各宾党实行革命的专政和恐怖政策,毫不留情地镇压敢于反抗的敌对分子;派出共和军前往旺代等地,平定叛乱,终于使共和国转危为安,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雨果在小说中指出:“九三年是欧洲对法兰西的战争,又是法兰西对巴黎的战争。革命怎样呢?那是法兰西战胜欧洲,巴黎战胜法兰西。这就是九三年这个恐怖的时刻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它比本世纪的其余时刻更伟大。”

3、《九三年》内容要点

《九三年》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巨匠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场面。小说最后:死里逃生的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登在郭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精神的最终显示。

4、节选部分内容要点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给军舰本身以及武器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而,朗德纳克侯爵以他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三、自主学习

1、基础积累

①字音:

槌chuí垛du?禀赋bǐng 褥rù子桅weí杆驯xùn服

颠踬zhì颠簸bǒ锚máo索胳膊肘zhǒu 摇曳yè剐guǎ

瞥piē见飓风jù合拢lǒng

②短语(词组):庞然大物//闻所未闻//无所不在//受宠若惊

③词语解释:

颠踬:被东西绊倒

禀赋: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2、话题解读---何为场景?根据预习回答

场景是小说的最小的构成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3、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

三个场景:

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疯狂,恐怖可怕。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赏功罚罪,跌宕起伏。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

名句引领,研读文章

雨果:“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伴。”《克伦威尔·序》

这句话体现了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在《炮兽》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阅读感悟---阅读,小组讨论

1、第一场景中蕴含着哪些对照?梳选信息并概括。

(1)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

炮兽——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

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

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捉摸,粉碎障碍物,把人当作苍蝇似的压死。

人——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炮舱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

(2)勇士的六神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

船长和大副——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

“的确,现在只有上帝能够救我们了。”布瓦斯贝特洛说。

老人——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他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法向炮舱里挪动一步。

------分析鉴赏

在这一场景里,炮兽越是凶猛、庞大、威力无穷越显得人的怯懦、渺小、无能,人越是怯懦、渺小、无能就越能显出炮队队长的勇敢。困苦越大,就越能显出人的力量的强大。这样的对照,为炮队队长的出场作了有力铺垫。

面对“炮兽”巨大的破坏能力,大家内心似乎都充满了恐怖,连“勇士”都犹豫不决,只有老人沉着冷静。这一对照暗示了老人作为一位领导人物所具有的临危不乱的优秀品格,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神秘的人物身上。

2、第二场景中又蕴含着哪些对照?

(1)船员的束手无策与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

船员——大家都沉默起来,让大炮继续弄出可怕的闹声。

炮队队长——突然间,在这个没有人能够进去,只有那尊自由的大炮在里面跳动的“竞技场”里,出现了一个手里拿着铁棍的汉子。

他一只手抓住一根起重铁棍,一只手拿着一条打着活结的舵索,从方窗眼跳进中甲板里。

可是汉子继续搏斗,有时甚至是他向大炮进攻。

(2)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与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

炮队队长——那汉子站在一个角落里,手里紧握着铁棍和带子,背靠在一根船骨上,两条小腿稳稳地站定,仿佛两根钢柱;他的面容苍白、镇静、凄苦,像在甲板上生了根似的,等待着。

炮手拿着他的起重铁棍等着。大炮仿佛瞥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斧劈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被迫退到船舷上的汉子已经到了绝境。

神秘老人——可是直到现在一直站着不动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冲了出去,动作比这一切凶猛的搏斗更加迅速。……这个具有决定性和充满危险的动作,即使是一个受过杜罗塞尔的《海上御炮术》里面记载的种种技术训练的人,也不会做得更合适、更准确。

----在这一场景中,雨果也是通过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写出了老人的智勇与果敢。与其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的勇敢无畏就脱颖而出了。其实,突出炮队队长的勇气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作了第一次展示。

3、第三场景中有没有对照?

(1)赏功与罚罪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现在,把这个人拉出去枪毙。”

“……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执行。”

(2)欢呼与惊惶。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惊惶代替了欢呼。

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

------朗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

二、探究学习

《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

讨论:《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

1、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坚定意志。船在大海上航行,波涛汹涌,天气恶劣,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这样的环境足以展现人物的坚定意志。

2 、炮兽肆虐的特定场景考验了人物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英雄人物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舞台。

3、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展现了人物的极大勇气,沉着冷静,坚毅果敢,智勇双全。

4、卖足关子,保持神秘,吸引读者。身为重要人物,肩负重大使命,却以“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出场,关键时刻的出色表现,一步步加深了人物的神秘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总结:因此,这一场景的设置为塑造朗德纳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出场提供了一个舞台,初步展现了他的精神和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文他在斗争中的表现作了铺垫。

三、总结

四、作业

在小说中场景描写有哪五方面的作用?

1、给全篇定调;

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3、引导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

4、揭示人物性格;

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学习反思

《甲烷》教学过程实录(夏宜)

《甲烷》教学过程实录 夏宜 (扬州市翠岗中学,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甲烷、网络化教学、过程实录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甲烷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探究思维 (3)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的存在、组成、性质和用途 [教学模式]引导-探究 [教学媒体]互联网、实验器材及药品 [教学过程实录] [放映]西气东输工程简介录象(创设情境) [教师讲述]同学们2002年7月4日,备受瞩目的石油天然气输送工程“西气东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工。这个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至上海,跨越4200公里漫漫长路,耗资数千亿元,预计2003年底就可到达江苏。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这项工程呢?[学生讨论]应该与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关吧? [教师引导]不错,大家谈的都很好,那么,大家想不想更多地了解西气东输工

程呢?让我们上网来看看这方面的信息吧。 [教师指导]建议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输入关键字“西气东输”。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浏览。也可以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学生浏览,交流]讨论关于西气东输的信息 [教师引导]大家做的很好,那么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有什么好的信息可以给同学们共享的吗? [学生交流]学生很活跃地提供自己找到的有用的信息,并就西气东输的线路、油气资源分布、工程进度及江苏段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摘录部分信息如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2361628.html,/news/oil/200305/200305110078.html (中国能源网,西气东输走向示意图)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2361628.html,/focus/talimu/default.php (中国能源网西气东输专题)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3课炮兽含答案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保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而,朗德纳克侯爵以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渡过了难关。 “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着幸福、丰收、甜美的生活。出身于没落贵族的蒲宁也许一生已注定不会有太多变化。贵族的身份让他骄傲,虽然落魄但也是一个贵族,这个身份束缚了他——即使他曾受教于托尔斯泰等名人,他身上的血液也让他无法忘记那曾经珍贵的一切,也无法让他放弃心中的幻想。身份等级的观念让蒲宁厌恶任何打破“理想化”社会平衡的革命,而“理想化”社会正是他意识中那与世无争、相安无事的农庄生活。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赏析场景描写的方法、技巧,认识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特别要注意领会景物描写的意义及在小说中的地位,掌握景物描写的顺序和笔法,从而提高自己进行场面描写及写景状物的能力。 学习《炮兽》一文,应理清文中的三个场景,探讨小说中对照手法及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学习《安东诺夫卡苹果》一文,要了解“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象征意义,了解景物描写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3课炮__兽

对应学生用书P12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歼.灭(ji ān ) 2.桅.杆(w éi ) 3.胳膊肘.(zh ǒu ) 4.晕眩.(x u àn ) 5.朦.胧(m én ɡ) 6.禀.赋(b ǐn ɡ) 7.痉挛..(j ìn ɡ lu án ) 8.驯.服(x ùn ) 9.船舷.(xi án ) 10.瞥.见(pi ē) 11.颠踬.(zh ì) 12.飓.风(j ù) (二)多音字 1.系??? 系.鞋带(j ì) 派系.(x ì) 2.吓??? 恐吓.(h è)吓.唬(xi à) 3.塞??? 软木塞.(s āi )要塞 .(s ài ) 堵塞.(s è) 4.模??? 模.糊(m ó)模.样(m ú) 5.创??? 创.伤(chu āng ) 创.办(chu àng ) 6.吁??? 呼吁.(y ù)气喘吁.吁(x ū) 二、写准字形 1.??? 冲zhu àn ɡ(撞) t ón ɡ(瞳)孔 一zhu àn ɡ(幢)楼 2.??? 晕xu àn (眩)船xi án (舷)弓xi án (弦) 3.??? 吉xi áng (祥) xi áng (详)细 y áng (洋)溢 4.??? 关ji àn (键)ji àn (健)康 5.??? ch āo (钞)票 ch āo (抄)写 巧mi ào (妙) 6.??? mi áo (瞄)准扫mi áo (描) 三、用准词语 1.治服 制伏

《炮兽》教案

铁血的浪漫 ——《炮兽》教案 一、教学焦点分析: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 能力目标: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3.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小说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智勇双全以及坚毅果敢的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结合本单元课文重点,有深入地分析文本,挖掘场景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体会雨果的对照法和作品中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中国的杜甫与李白 大肆铺陈与冰山一角:雨果(浪漫主义作家)与海明威(偏现实主义作家)诗意的浪漫: 暴风可以停止, 台风可以吹过, 漏洞可以堵上, 火灾可以扑灭, 可是我对你的思念呢? 用什么方法来制止它? (学生朗诵) 如果把“我对你的思念”换成“一尊滑脱的大炮”呢?我们能够制止吗? 场景聚焦: 场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场景三要素:事件、人物、环境; 人物是中心;

场景和环境的区别? (一)小场景里的大震撼 1.这篇节选自《九三年》的小说片段发生的场景(人物活动的场所,故 事发生的区域)是什么? 2.哪些画面令你感到震撼?为什么?(学生可随意发挥,言之成理即 可,顺便可以分析学生所找句子或段落的语言特色) 景中之景: 1.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2.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3.赏功罚过,跌宕起伏。 场景的功能: ①给全篇定调; ②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③导引人物出场; ④揭示人物的性格; ⑤作为象征。 (二)小人物中的大BOSS 1.这段节选出现了哪些人物?(按出场顺序作答) 全体船员、船长和大副、神秘老人、炮队队长、水手等 2.谁是主角?性格特征? 神秘老人or炮队队长? 用什么方式来判定小说中的主角? 3.对照原则 (1)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 (2)勇士的六神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 (3)船员的束手无策与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 (4)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与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 (5)赏功与罚过; (6)欢呼与惊惶。 (注:人物的对照,事件的对照,情景的对照,具体语言的对照等) (三)小故事外的大事件 作家作品简介 《九三年》故事梗概,通过这一小说,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2018《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二、过程和方法 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教学重点难点:场景描写分析及训练。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撞城槌chu 1 —垛墙du o 禀赋b i ng褥r。子桅w ei杆驯x un服 颠踬zh i 锚m do索胳膊肘zh ou 摇曳y e 剐gu a 铁锤chu i 瞥pi e见飓风j u 合拢I o ng痉挛j n g lu a n 一、雨果知多少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 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 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 17 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 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4、是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5、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6、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 )《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从叙事的角度看,小说《炮兽》属于全知视角。 介绍浪漫主义(见教参)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统一。(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喜欢搜集民间传说、民歌、民谣,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追求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知识储备:雨果的作品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对中下层人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

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构建“五步建模教学法”,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在教研室“小学数学‘建模用模’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情境化-----解决问题过程化-----建立模型具体化-----应用模型生活化”)的理念引领下,结合我校实际,针对数学建模的重点,我们把“小学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自主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个性教学法——“五步建模教学法”,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数学建模的引领,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有效达成了“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发展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建模用模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五步建模教学法”模式流程 二、“五步建模教学法”教学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变“事理”为“数理”建构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定律、公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都是一个个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建模形成数学模型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把“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型”。因为生活原型中揭示的“事理”是学生的“常识”,但是“常识”还不是数学,“常识要成为数学,它必须经过提炼和组织”,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 2.通过“转化”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结构的过程。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无疑是交给了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3.通过“数形结合”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解决”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画图形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兴趣和能力,由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多样化,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有创造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意识。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 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提出问题情境化) 师: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同学们看王芳生日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今天是王芳的生日,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妈妈吃了1块,爸爸吃了3块,王芳吃了2块。) 师:你能根据情境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 生1:爸爸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81,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 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生2: 82里面有2个81,83里面有3个8 1。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数学信息: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 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生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3+8 1

《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同A案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设置的功能.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请学生上网查询雨果及 '浪漫主义文学'的资料. 2,阅读《简•爱》的第十二章. 3,词语卡片 槌chuí 垛duò 禀赋褥rù子桅weí杆驯xùn服颠踬 zhì 锚máo索 胳膊肘zhǒu 摇曳yè 剐guǎ 铁锤chuí 瞥piē见飓风 jù 合拢lǒng 一,初步体验,切分场景

(一)导入: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而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比如,晚餐,宴会等. (二)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 (阅读,交流) 【点拨要点】这个小说节选可以分为三个场景: 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赏功罚罪,跌宕起伏. 二,对照名句,探究场景 (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的功能.) 【点拨要点】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 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让 我们一起来探究.

“课堂教学实录”说明及范例

课堂教学实录”说明及范例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实录,更好地参与这次课堂教学实录比赛,下面对课堂教学实录的具体要求做一些说明。 “实录”即采用文字记录的方式将课堂教学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一般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以及具体的必要的说明文字,但是本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展示课堂教学情景及一些必要的教学背景信息,因此,要求大家除上述内容外,还要有教师心理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表情状态等的描述。一般有师生对话式(具体可参见范例1、3)和记述式(具体可参见范例2)。正文前要有课题、教材版本、学生人数等信息。具体可参考下面的格式。 课题: 教材版本: 教学背景简介:如学校简单情况、自己教学情况、美术教学情况等。 学生情况:学生人数、座位情况、是否分组,原因等。 教学设计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计划怎样上这堂课,为什么这样上等。 教学目标: 教具、学具: 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反思:感觉怎么样,对于原先的计划实际完成得如何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是否还有困惑等。 范例1:《水果宝宝》美术、范例2:《想象与创意》美术、范例3:《苗岭的早晨》音乐 范例1(美术学科) 《水果宝宝》教学实录 课题:《水果宝宝》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版)第 1 册第9 课 教学背景简介:

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区属二级小学,有11个教学班。学生主要来源于学校周边的一些工人家庭和个体商贩家庭。由于学校设施所限,我经常利用相邻的大河沙滩为临时场地进行美术课的沙雕、沙画、石头画等教学活动。 学生情况:我教授的班级是一年级的新生,学生人数为32 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六组,目的是便于孩子们实际操作和相互学习,并有意培养他们团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上想吃水果,怎样“解馋”-欣赏水果雕塑及图片来“解馋”-语言描述水果形象“解馋”-学生创作活动“解馋”- 展示学生作品。 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 一、欣赏水果。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只能通过眼睛来“解 解馋”啦!”适时播放课件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馋”,同时又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 二、语言描述水果。从学生的“馋”出发,引起学生的主动“解馋”欲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水果的“解馋”和表现冲动上,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创作活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或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水果,鼓励学生创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尝试用彩泥、剪纸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水果。 2. 学生能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选用教具为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相结合。学生自选彩纸、彩笔、彩泥等综合材料。 课堂教学实录: 《水果宝宝》教学实录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版《美术》实验教材第1册第9 课)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二、过程和方法 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场景描写分析及训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撞城槌chuí一垛墙duò禀赋bǐng褥rù子桅wéi杆驯xùn服 颠踬zhì锚máo索胳膊肘zhǒu摇曳yè剐guǎ 铁锤chuí瞥piē见飓风jù合拢lǒng痉挛jìngluán 一、雨果知多少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4、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5、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6、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从叙事的角度看,小说《炮兽》属于全知视角。 介绍浪漫主义(见教参)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统一。(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喜欢搜集民间传说、民歌、民谣,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追求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知识储备:雨果的作品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对中下层人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 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 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二、内容主旨和人物。 1、问题引入。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是炮队队长?还是那个神秘的老头(将军)?或者是炮兽?说说你的理由(小组讨论)。 2、相关内容介绍。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另译为“戈万”)。而郭文背后,又有一个既富理

《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二、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本篇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揣摩和体会: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情感目标 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雨果知多少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4、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5、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6、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二、内容主旨和人物。 1、问题引入。 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是炮队队长?还是那个神秘的老头(将军)?或者是炮兽?说说你的理由(小组讨论)。

2、相关内容介绍。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另译为“戈万”)。而郭文背后,又有一个既富理想主义精神,又铁面无私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是共和国派来监督“过于仁慈”的郭文的。在最后的决战中,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大败,从暗道逃跑,可是当三个小孩被困火海时,他却在刹那间良心闪现,返身回救,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便私自放走了他。这样,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代表、他的老师西莫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反动武装发动发革命叛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

炮兽教案

炮兽(两个课时) 王海燕 第一课时 Ⅰ教材分析 “场景”是这一单元的主题,《炮兽》中就有多处典型的场景描写。第一场景:炮兽肆虐,惊心动魄。第二场景:人兽大战,紧张激烈。第三场景:赏功罚罪,跌宕起伏。而作为《九三年》的开头部分,《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出场所作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场景的功能。 Ⅱ学情分析 这是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生对搏斗的场景特别感兴趣,尤其是男生。在疲惫的学习中,有激烈,紧张的场面给学生以刺激,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Ⅲ教学目标 1.找出《炮兽》的三个场景,把握小说主要内容 2.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功能,对照手法的运用 3.文章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4.了解作者雨果相关知识及《九三年》 Ⅳ教学重难点 1.场景描写的功能; 2.从场景中概括人物形象; 3.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巴黎圣母院》补充) 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可以驯服一只饿狗,吓唬一头牡牛,诱骗一条蟒蛇,威胁一只老虎,软化一只狮子,但你又有什么办法来制服一头没有生命的“猛兽”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坐山观虎斗”吧!

二、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在法国大革命的年代,1793年年初,代表共和国革命势力的国民公会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由此引起了保王党的叛乱和外国反动势力的进攻。于是革命和反革命之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船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把这次阴谋破坏殆尽。 三、《炮兽》可分为几个场景? 第一场景(开头----“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第二场景(“突然间”-----“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第三场景(“斗争结束了”----结尾)赏功罚罪,跌宕起伏。 四、《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找出具体语句分析) 1.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坚定意志,船在大海上航行,波涛汹涌 ,天气恶劣,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这样的环境足以展现人物的坚定意志。(从《九三年》小说整体的角度) 2.炮兽肆虐的特定场景考验了人物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英雄人物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舞台。 3.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比展现了老人的极大勇气,沉着冷静,坚毅果敢,智勇双全。 例:(场景一) P12所有的炮手都急急忙忙的地向楼梯奔去。跑舱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 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 P13船长很快就恢复了冷静,他命令船员们…….等等。 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似乎没法向炮舱里挪动一步。 船长和大副的对话

教学过程实录

、教学过程实录 (一)激疑导入 师:课前,老师发给大家一些小棒,这小棒里也有数学问题。大家看,把一根小棒任意剪成两段,能组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角。 师:把一根小棒剪成三段,能围成什么图形呢? 生:三角形。(课件演示) 师:把一根小棒剪成三段,围成了各种三角形,那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围”是什么意思? 生:线段的端点和端点连上。 师:请大家思考,把一根小棒任意剪成三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不一定。比如把一根小棒剪成两根特别短,一根特别长,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 师:就是说把一根小棒任意剪成三段,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也就是说,我们把三根小棒看成三条线段,有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看来,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还真的有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明确活动要求。 师:说说看,你们准备怎样去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生1:我想用小棒摆一些三角形,看一看它们的三条边都是怎样的。 生2:我想画一些三角形,然后量一量三条边的长度,看看三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奥秘。 师呈现活动要求: 画的小组 实验材料:各种三角形(图) 实验要求:测量三边的长度,研究三边的关系,把研究结果填在“1”号实验记录单上; 摆的小组 实验材料:2CM~10CM长度不等的小棒。 实验要求:任选三根小棒围一围,研究三边的关系,把研究结果填在“2”号实验记录单上。2.试着对一个例子进行研究。 师:现在就请每个学习小组拿出一个例子尝试着研究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其他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 生:实验,并尝试着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 师:孩子们,我们先研究到这。刚才老师下去巡视时,发现有一些小组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不知该如何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师:是啊,得到一个三角形容易,得到三边的长度也容易,可怎样去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些无从下手,其它小组有研究出来的吗?(生答:有)那我们听一听他们的研究成果,看看会不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小组1:我们小组选择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是:2厘米、3厘米、7厘米,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长度之间的关系是:2+3<7。 师:你们怎么想到用这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同另外一根小棒的长度进行比较呢? 小组1: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是因为2厘米的小棒和3厘米的小棒太短了。大家看,把这两根短的小棒连起来还没有这根7厘米的小棒长呢。 师:哦,这个小组是在研究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时,发现了三根小棒的长度之间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学案

炮兽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作者雨果其人其作;⑵场景的概念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 ⑴在场景中分析人物形象;⑵体会小说中对比及比喻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引导学生理解赏罚分明的重要性;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外国小说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场景中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中对比及比喻的作用。 预习案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歼(jiān)灭牡(mù)牛蟒(mǎnɡ)蛇情势(shì) B.旋(xuán)紧嵌(qiàn)在铁鞭(biān)窥(kuī)探 C.蚱(zhà)蜢侏(zhū)儒惊惶(huānɡ)呼啸(xiào) D.陷阱(jǐnɡ)褥(rù)子静寂(jì)跌(diě)进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诺贝尔文学奖授予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芒罗。身居加拿大的芒罗在得知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在高兴之余“受宠若惊”。 B.在南湖,还有闻所未闻的“水上书店”:书船。船家将书装于船,然后出售。 C.以前巨萌巨可爱的20厘米长的海象宠物鱼竟长到1米长,变成庞然大物,徐州的郑先生只能把它送给了云龙湖水族馆。 D.一名断臂男子,竟然单手驾驶电动车,飞抢、盗车、入室盗窃,无所不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接受采访时说,此次丝绸之路申遗内容包括从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到广大中亚国家地区的大量文物、遗迹、景点等,数量之巨,涵盖之广,世所罕见。 B.多年来,每逢元旦、春节,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用公款大量赠送、邮寄、购买、印制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印制越来越奢华,浪费越来越严重。这既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又助长了奢靡之风。 C.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的关口,高达4.16万亿美元,预计将超过美国2 500亿美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对此外界给予强烈关注。 D.无论是取得事业的成功还是收获心灵的幸福,决定因素之一是在少年时代能否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因为好的读书习惯是最富有持久活力的生命源泉。 探究案 阅读下面《炮兽》的片段,完成相应的题目。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海军陆战队的兵士们举枪致敬。 那个年老的乘客用手指指着受宠若惊的炮手,继续说: “现在,把这个人拉去枪毙。” 惊惶代替了欢呼。 于是在坟墓般的静寂中,老人抬高了嗓音。他说: “一个疏忽危害了这只船。到了现在,这只船也许已经没法挽救。在海上,就是面对着敌人。一只渡海的船就是一支作战的军队。风暴隐藏着,可是并没有消失。整个大海就是一个陷阱。面对着敌人的时候,犯了任何过失都要处以死刑。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老头儿望着兵士们,加上一句: “执行。”

(完整版)课外阅读指导课堂教学实录

课外阅读指导课堂教学实录《童话,多么美好的世界》 《童话,美好的世界》课堂实录 教学目的: 1.通过一段时间的童话阅读情况汇报,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童话的方法。 2.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3.挖掘童话内涵,培养学生用美好的心态看生活。 教学过程: 一、出示幻灯片,引出话题: 1.首先,让我们来看大屏幕上的一段话,看看你能读懂它的意思吗? 幻灯片出示: 如果有人5 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指名有感情朗读大屏幕上的内容。 师:孩子们,你们读懂这段话说的意思了吗? 生1:我感受到了童话的重要。 生2:我们要仔细阅读童话,了解通话,品读童话。 生3:这段话是说人的一生中离不开安徒生。 生4: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同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安徒生…… 生5:老师,我来补充一下,是需要安徒生的童话。 师:是啊,所以有人说,童话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营养品,它既可以营养两三岁的孩童,又可以营养七八十岁的老翁。因为几乎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伴着童话故事一路成长起来的。这学期,我们已经补充了不少童话的营养,可是如果只是一味的填充却不去思考消化,再好的营养也只会白白流失。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童话的世界。把童话的营养充分吸收,让它能真正滋养我们的身心。(板书题目:童话世界) 师: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从小到大,你都读过哪些童话? 生1:我读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师: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一些 生2:我读过格林童话中的睡美人、灰姑娘…… 生3:我读过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皇帝的新装、茶壶、小意达的花…… 生4:我读过《丑小鸭》、《白雪公主》、《夜莺》、《茶壶》 …… 师:都是外国的,中国的呢? 生1:郑渊洁的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 生2:《宝葫芦的故事》、《神笔马良》 …… 过渡:老师注意到咱班同学在谈起童话的时候眼睛都在发亮,看来大家对童话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大家想过么?是童话世界中的什么吸引了你? 生1:美好的画面。生2:人物的形象。生3:其中的道理。 生4:精彩的故事。生5:丰富的想象。如《会飞的箱子》中的飞箱,可以从这个国家飞到那个国家很神奇…… 二、从美好的人物、美好的画面和美好的结局等几个方面体会童话世界之美 过渡:原来童话是用那么多的美在帮我们编织着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有着美丽的人物、美妙的画面、美味的结局组成的多么美好的世界啊!(补充板书:童话,多么美好的世界) (一)美好的人物 过渡:孩子们,这个充满善良纯真,处处美如仙境的世界实在太令人向往了,童话作家究竟是如何把这个美好的世界呈现给我们的呢?让我们离这美好的世界再近一些,先去感受一下那些美好的人物(板书:人物) 1:由表及里的美: 过渡:谁先来说说你的童话世界中,那个最美的人? 生1:小人鱼。因为她在自己就要变成泡沫时,也没有杀死王子。 师:小人鱼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所以很美。谁知道她长什么样?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导学案 (无答案)

《炮兽》导学案 【学习目标】1、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把握场景设置对表现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意义。 【学习方法】自主阅读、问题探究、小组展示、点拨归纳。 【学习过程】 一、背景链接 1、雨果生平: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尚松平民家庭,父母因政见不和而离异,雨果跟随母亲长大。15岁获法兰西学士院征文奖,18岁获图卢兹学士院“文艺竞赛硕士”荣誉称号。在理论上,《〈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创作实践上,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彻底击败了古典主义戏剧,雨果少年时代狂热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倾向保皇党,1830年支持共和党,1845年成为贵族议员,1848年又成为共和主义者,1851 年,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被迫流亡19年,1870年回国参加普法战争,1871年又反对巴黎公社,但同情被镇压的工人。雨果的政治态度表面上反复动摇于共和党与保皇党之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即他的人道主义立场,所以,人民爱戴他。无论他身处流亡逆境,还是鲜花包围的顺境,无论他的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雨果的作品都突出一个主题:对专制暴虐的无比痛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同情。对人的关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成就了他一个圣者的情怀。 1881年2月26日,雨果80岁寿辰时,在他的寓所外,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他祝寿,50万工人高歌雨果最喜爱的马赛曲游行庆祝。1885年5月26 日雨果患肺病去世,法兰西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了葬礼。 2、作者作品:雨果一生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他的代表小说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合称为“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其中《巴黎圣母院》“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 3、《九三年》相关内容介绍: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另译为“戈万”)。而郭文背后,又有一个既富理想主义精神,又铁面无私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是共和国派来监督“过于仁慈”的郭文的。在最后的决战中,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大败,从暗道逃跑,可是当三个小孩被困火海时,他却在刹那间良心闪现,返身回救,放弃了逃生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课堂教学设计

《炮兽》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能力目标: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学习小说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智勇双全以及坚毅果敢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结合本单元课文重点,有深入地分析文本,挖掘场景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并训练能写好场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明确本单元的话题内容 1、为什么说场景是小说的最小的构成因素?场景一般由什么构成? 明确:因为小说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 场景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环境组成。 2、在小说中场景主要有哪五方面作用? ①给全篇定调 ②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③导引人物出场 ④揭示人物的性格 ⑤作为象征 二、作家作品简介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四年,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疾风暴雨时期。当时,共和国诞生未满周岁,国内保王复辟势力和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封建势力互相勾结、里应外合,阴谋策动武装叛乱和进攻,企图将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九三年》围绕共和国志愿军粉碎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斗争,描绘了一个史诗般惊心动魄的时代。再现了大革命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形象。小说中三个主人公分属不同营垒,个性立场十分鲜明,以前又相互认识。叛军

-教学实录_模板

-教学实录_模板 “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教学实录天津市仁和中学赵树珍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播放动画:一人走进一间漆黑的屋子,接着把灯打开,紧接着又进来一人将他的眼睛蒙上。) 师: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不能看见物体,因为夜晚没有光,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师:站在明亮的屋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 生: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将眼睛蒙上就是看不见物体。 (其他同学在思考,教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同学。) 师:想一想,谁能进一步解释一下? 生:是不是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里? (同学们露出茅塞顿开的神色,教师露出满意的微笑,点点头。)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光的世界,阳光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吧!从本章开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三、预习指导(投影显示预习内容) 1.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5.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说明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人类文明的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完成预习题,有问题请在书中作出标记。遇到问题同学们可以一起讨论。 (此时教师全场巡视,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将具体的问题记录下来。)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有关光的知识? 生: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生: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可以叫光源。 生:霓虹灯、篝火、手电筒、火把……也可以叫光源。 生:光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源,一种是人造光源。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场景)word教案(1)

《第二单元:场景》教学案 黄岩中学郑哲琳老师整理 学习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3、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4、考察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在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地位变化。 基本要求: 1、了解雨果小说的艺术特色。 2、分析《炮兽》三个主要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3、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发展要求: 1、能说出“安东诺夫卡苹果”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课外阅读雨果《九三年》原著,并就原著中的人道主义问题进行讨论。 3、考察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与想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地位变化。 一、话题:场景(详见教材P29—P32) 二、资料链接 1、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 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在表现现实上,它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戏剧化、人物超凡化等。 3、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他在创作中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4、《九三年》的故事梗概 《九三年》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巨匠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场面。小说最后:死里逃生的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丹在郭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精神的最终显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