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详细教案

咬文嚼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是个贬义词。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还有一种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介绍作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中国现当代最负盛名的美学大师。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先后在英国、法国留学,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作有《诗论》《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三.解题: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我们在初中学过邓拓的杂文《不求甚解》,里面说:“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说明邓拓是反对“咬文嚼字”的。但朱光潜先生为什么要鼓吹这种精神呢?而且用“咬文嚼字”这句话做标题,这个词语在文中是什么含义呢?或者说作者赋予了这个成语的新的含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朱光潜先生对“咬文嚼字”的正面理解在课文中找出来。(找关键句)

(学生回答)

明确: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充分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学生齐读第3段[至“完全不变”)。

(全文分8个自然段,第3段比较复杂,有11行)

作者在进行旧词新用时,对这个成语的传统含义不是全然不顾,有几句很辩证的分析:“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在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的时候,要学会使用转折复句,避免把问题简单化。在提出新观点时,要兼顾传统观点,要有一个从旧到新的过程。

“无论阅读或写作”,说明咬文嚼字的精神,应当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提问:作者是怎样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的——他主要是采用哪种论证方法?

例证法。每一页都有语言标志,找出来。

P40“这是炼字的好例。”P 41“姑且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P42“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P43“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可以看出,作者是用例证法说明道理的。请大家先阅读1-5段,看作者举了哪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注意:本文引用古代诗文,不属于“引证法”,而属于“例证法”。

这是学术论文,例证的运用与一般议论文有区别,它包括事实、数据、图片,还可以有“书证”,即能够起证明作用的书面材料。书证与引证不同,引证是引用言论、公理、常识等,来直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书证所引用的书面材料仍然是作为例子。打个比方,办案时引用法律条文相当于“引证”,“人证”相当于“书证”,“物证”相当于“(事实)例证”。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5):

第一部分举了几个例子,我们一个个来看,看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一)分析第一个例子:

第一个(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学生自己读如下句子: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你是贱人!你是淫

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是……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⑤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学生读后谈谈感受:哪些句子用“这(个)”这字句好,哪些句子用“是”字句好?

结论:前3个“你这”句式表现力好,“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这”承接的都是贬义词,用了“你这”就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但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因为“你”和“革命家的风度”不能组成复指关系,不合语法,“革命家的风度”不是贬义词,也不合逻辑。“你是个好小子”原本含有假设的意思,暗含否定和讽刺,改成“你这个好小子”,就把意思弄反了。

教师明确:

“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已经变化。而且“你这……”前3个,

一般都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用于骂人、谴责),但是郭沫若后来改的句子不仅不通,意思也不对。

所谓“风度”变成主词,是说“风度”与“你”一起处在主语的位置,“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构成同位短语(二者是复指关系),所以说“平行”,就是它们是对等的关系,这就根本不成一句话。可见,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课文中所谓“你这”式语法,是一种特殊的句式,叫“独词句”。独词句是由名词性短语组成的完整的句子,属于非主谓句。这种独词句往往表示强烈的情感,但文中说大半表示深恶痛绝,或者说是极端憎恶,也不尽然。

独词句可由主谓句转化而来。如: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主谓句)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独词句,属于非主谓句)这个句子因为原句的意思是否定的,所以在否定的方向上加深程度,自然表示的是“极端憎恶”的情感。但如果原句(主谓句)的意思是肯定的,赞美的,那么变成相应的独词句之后,则是在肯定的方向上加深程度,表示的是“极端赞美”的情感了。例如:春天多美丽!(主谓句)改为独词句:多美丽的春天!就成为对春天的极度赞美了,而决不是对春天的“极端憎恶”。小说《套中人》中描写华连卡热爱生活、活力四射的性格,她说了一句对天气的赞美:“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多可爱的天气”就是一个独词句,它的意思与“天气多可爱”是相同的,但表示的情感更加强烈。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用的是主谓句,而弗郎士听了以后,心里万分难过,课文中接着使用的是独词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用的是感叹号。老师在学生面前的公开表述,是一种“叙述语”,不会一下子就跳到极强烈的情感的台阶上,而学生弗郎士则内心掀起了万丈波澜,自然就改换成了独词句。这里表达的是难过、遗憾、懊悔等复杂情绪,未必就是简单的憎恶。

在《包身工》一课的结尾有这样的句子: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这也是独词句,其思想感情比相应的主谓句要更加强烈: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按照这篇课文的说法,这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而采用“你这什么”的句式,就成为了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可见,咬文嚼字不是对静态的语言而是对运用中的语言,即我们在实际表达中的语言进行推敲斟酌。郭沫若是对他的剧本《屈原》中的一句台词进行推敲,据说这个故事这样的:1942年某晚,重庆一家剧院里正在上演历史剧《屈原》。当演到第五幕,婶娟气愤地斥责宋玉:“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台下有人附合:“骂得好!”可是在台下的剧作者郭沫若却连连暗自摇头,脸上显出不太满意的神情。此刻,他感到这句台词不够味,但一直到散场,他也没找到这句台词的毛病所在。第二天晚上演出

前,郭沫若在后台找到扮演蝉娟的张瑞芳:“我觉得婶娟怒斥宋玉那句台词有些不够味,你有什么感觉?”张瑞芳坦率地说:“我也觉得这一句没把蝉娟痛恨宋玉的强烈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张瑞芳接着又说:“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上‘无耻的,怎么样?”说着,张瑞芳按照剧情表演一番,说:“好像还是不太够味。”郭沫若正在为难,在一旁化妆的演员(扮演钓者)张逸生听到他们的对话,突然插了一句:“把‘你是”改成‘你这’,不就够味了吗?”郭沫若一听,忙叫张瑞芳再表演一下,当张瑞芳说道:“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郭沫若几乎和她同时叫起来:“好,改得太棒了!”郭沫若兴奋地拍着张逸生的肩膀说:“这一改,确实够味多了。今晚,我们就照这个台词演!”从此以后,郭沫若便称张逸生为“一字之师”。这是文坛上的一则佳话,它反映了郭沫若的咬文嚼字的精神。

郭沫若在取得这个经验之后,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也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就不成功,因为这在语法上不能通过,因为“你”和“革命家的风度”不能组成复指关系,不合语法,也不合逻辑。朱光潜郭沫若的第二处修改就没有亦步亦趋,而是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他还指出“你是个”句式并不都是表现力不好的,《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的句子也不能援例改成“你这个”句式。因为“你是个好小子”含有假设语气,也带有讽刺的意味,它蕴含的意义有:你要是个好小子的话,你哪里算得好小子啊,我就不相信你是个好小子,各种的意味。这些意思都不是字面所能解释的,如果我们孤立地看“你是个好小子”是看不出来的,必须结合上下文和相关的情节方面体会。这个素材出自《红楼梦》第九回,茗烟是宝玉的贴身书僮,陪伴宝玉读书,在同一所私塾里还有一个霸王金荣,仗着有钱,欺负家里穷的秦钟,而茗烟有宝玉作靠山,秦钟又是宝玉的朋友,就找金荣算账“姓金的,你什么东西!”然后骂了一句脏话,接着就说了这一句:“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所以,尽管金荣敢于欺负秦钟,茗烟却不把他放在眼里,根本不承认他是个“好小子”,才有了上述的对话。如果说成“你这个好小子”,好小子就成了骂人的话,成了贬义词,成了反语,相当于“没有骨气的文人”,就不合逻辑,也不符合小说的原意了。

“咬文嚼字”不是针对静态的语言,而是针对日常生活或文学作品中的活的语言的例子。

(二)分析第二个例子:

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②“……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③“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学生回答。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分析的,明确:

1.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强调“以为”,是李广错把草中石当作老虎,因而以射虎之力射石。)

2.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视之,石也”有一个过程,而“既知其为石”则可能是别人告诉他的,过于理性,缺乏现场感,不能体现人的反应,是单纯的叙述语。“石也”有言外之意,不是简单的判断,体现了惊讶之意。)

3.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终不能入”只是简单的陈述,“终不能复入石矣”有语气词的斡旋,包含了主观的情感色彩。在句中,语气词不是多余的。)

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我们要理解作者的观点,但必须补充一些“情境”材料,因为这里不可以仅用“意味”“情感”来解释。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之中,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

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终不能复入石矣”。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不可刻意求简。简洁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比简洁更重要的标准是符合情境的需要。“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这句话告诉我们:有文字敏感的人善于玩索语言,而注意玩索语言,经常咬文嚼字,也会培养对文字的敏感。

口头补充:李广射石的典故可以说明当人面临危急情况,可以作出异乎寻常的表现。这种情况是有科学根据的,在科学上称作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指生物对不良环境因素刺激会使某种能力达到或接近极限值。不但人会这样,其他生物也会这样。比如“狗急跳墙”。

第二课时

(三)分析第三个例子:

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必要继续推敲吗?世人(古今人)与朱光潜对“推敲”的看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显得有礼貌,有动作,有声音,能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这首诗的题目是《题李凝幽居》。)肯定“敲”比“推”好,不但韩愈这样看,而且古今人几乎已成定论。

B. 作者发常人之未发,不因循旧论,而独抒新见,分析了“推”的妙处。他认为这两个字表现的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遇到的境界,而且与全诗的氛围相调和,就用哪一个字。因此,不在于“推”或“敲”哪一个字好,而在于哪一个字更符合当时的境界,更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推——步月归寺,自在无碍——冷寂场合(与周边的环境相调和)

敲——月夜访友,不甘寂寞——热闹场合(打破了岑寂,平添了搅扰)

启示:

一千多年人们都认为“敲”比“推”好,而朱先生能不为所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权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个例子不但是例子本身对我们有启发,知道在人文科学上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知道分析问题的重要性,更告诉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善于从逻辑上为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

五.总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咬文嚼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寻求符合所要表达的境界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它包括:句式的选择,繁简的调整(还包括虚词的斡旋),字词的斟酌。

六.分析第二部分:

以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分别说明句式不同、繁简不同、字眼不同,意味和意境也不同。6-7段也举了两个例子,我们看作者举这两个例子又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作者在这一部分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中,“天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正是因为苏轼善用字的联想意义,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联起来,从而使诗句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显得丰富,比直接说更有韵味。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句诗句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十分之怡然自乐。如果直接写,那还会有这样的想象吗?

小龙团:产于福建的一种茶,制成圆饼形状,上印龙凤图案,专供宫廷饮用。

第二泉:无锡惠山泉,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天下十大名泉,星子县拥有其中之二:天下第一泉在桃花源景区谷帘泉,在康王谷;天下第六泉,在观音桥景区,又称招隐

泉。)

古诗词中的“烟”

烟的基本义:①因燃烧而生的气体。②云气,雾霭。但在古诗中,“烟”字非常活跃。除课文中举的例子外,我们熟悉的还有:①日照香炉生紫烟(烟雾,云气)②大漠孤烟直(烟气,炊烟)。③水澹澹兮生烟(水气,雾气)。④依依墟里烟(炊烟)。⑤一蓑烟雨任平生(云雾)。

⑥烟笼寒水月笼沙(烟雾)。⑦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泛指春天的景色)。⑧念去去千里烟波(烟波:雾气弥漫的水面)。⑨绝胜烟柳满皇都(烟柳:春天里的柳树)。⑩汉家烟尘在东北(烟尘:比喻战火)。

另一个是滥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就是“套板反应”。套板反应就是陈词滥调,比如旧社会文人作文喜欢这样开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有的小学生作文抄袭范文:在我的一生当中,经历过许多磨难。当我看到作文题,我的心潮澎湃。这样的句子,无病呻吟,言不由衷,毫无个性。高考作文不少人喜欢滥用排比:如“我们可以没有大海的辽阔,但可以有小溪的活泼;我们可以没有鲜花的鲜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某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以你为邻》,不少人在开头或结尾用此类排比句:“与你为邻,我的生活变得美好;与你为邻,我的生命变得璀璨;与你为邻,我的人生变得多彩。”这几个排比句,意思重复,形式雷同,缺乏新意。

问:

1.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①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迫使作者因循守旧,没有创造的欲望和动力。)②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对读者没有吸引力)

2.产生“套板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①满足于习惯,思想上的惰性。②俗滥的思想情感,决定了语言的俗滥。

3.我们应当怎么做:唯陈言之务去

七.分析最后一部分:

现在我们对五个例子各自要表达的观点都很清楚了。其实这五个例子都是围绕“咬文嚼字”。重点句子: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不能懒,不粗心,不自满;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学生齐声朗读“我希望”后的话,说说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谨严)

B.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轻易自满。(勤奋)

C.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创新)

(重复五个例子的道理)

㈠“你这个”“你是个”句式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㈡学者对《史记》的批评繁简对文字的敏感和玩索

㈢“推敲”的故事炼字追求对整体意境的调和

㈣苏轼的诗联想文学语言追求意蕴丰富

㈤前人诗文滥用词藻典故克服“套板反应”“唯陈言之务去”

八.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

文章应该是“作”出来的,不能老是“走熟路”。时常有学生问我,写作文有没有窍门,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我常常不知怎样回答。因为他们所期待的“窍门”绝不是我所要说的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多读多练、提升情感,他们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公式”,像做数学题

那样往里一套,答案出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套板心态”。按照“公式”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我想,大家还是应该记住朱先生的教导,勤奋练笔,养成严谨的精神,用创新的态度,追求完美。

请大家回去后再读《咬文嚼字》,我想应该会有新的启发的。

九.布置作业:

1.运用朱光潜讲的道理,从高中以来自己的作文中找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语段进行“咬文嚼字”,进行修改,并写出修改的心得(分三步:①修改前;②修改后;③修改心得)。(下次演板①、②,并且进行口头解说③)

2.你对朱光潜所举的例子(含分析)和所讲的道理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请指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自由发言)。(比如你对“推敲”的看法。)

3.听写:

①深恶痛绝;②锱铢必较;③咬文嚼字;④斟酌;⑤自鸣得意;⑥唯陈言之务去;⑦付梓;

⑧刻苦自励;⑨索然无味;⑩意蕴丰富。

2018年咬文嚼字今年公布的100个最易错的字-文档资料

咬文嚼字今年公布的100个最易错的字 表中所列100个别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二是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三是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五是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其实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叠”“覆”二字已经恢复使用。又比如“大拇指”错成“大姆指”,这是三年前学生高考中出错率最高的字。 附:100个常见别字(括号中的字为正字) 1. 按(安)装 2. 甘败(拜)下风 3. 自抱(暴)自弃 4. 针贬(砭) 5. 泊(舶)来品 6. 脉膊(搏) 7. 松驰(弛) 8. 一愁(筹)莫展

9. 穿(川)流不息 10. 精萃(粹) 11. 重迭(叠) 12. 渡(度)假村 13. 防(妨)碍 14. 幅(辐)射 15. 一幅(副)对联 16. 天翻地复(覆) 17. 言简意骇(赅) 18. 气慨(概) 19. 一股(鼓)作气 20. 悬梁刺骨(股) 21. 粗旷(犷) 22. 食不裹(果)腹 23. 震憾(撼) 24. 凑和(合) 25. 侯(候)车室 26. 迫不急(及)待 27. 既(即)使 28. 一如继(既)往 29. 草管(菅)人命 30. 娇(矫)揉造作

31. 挖墙角(脚) 32. 一诺千斤(金) 33. 不径(胫)而走 34. 峻(竣)工 35. 不落巢(窠)臼 36. 烩(脍)炙人口 37. 打腊(蜡) 38. 死皮癞(赖)脸 39. 兰(蓝)天白云 40. 鼎立(力)相助 41. 再接再励(厉) 42. 老俩(两)口 43. 黄梁(粱)美梦 44. 了(了)望 45. 水笼(龙)头 46. 杀戳(戮) 47. 痉孪(挛) 48. 美仑(轮)美奂 49. 罗(啰)唆 50. 蛛丝蚂(马)迹 51. 萎糜(靡)不振 52. 沉缅(湎)

最新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范文

最新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范文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借鉴吸收.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 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提到“咬文嚼字”,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_,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诗论》、《谈美书简》等.其中《谈美书简》我们是应该读一读的.

三.解题: 请学生把课前预习查到的“咬文嚼字”意思说出来: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这不是一个好词,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 昨天让大家预习了,请一位同学把你划出相关的内容说出来,并告诉大家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 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学生齐读第三段). 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 从第八段第一句话“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可以看出,作者是用例证法说明道理的.请大家先阅读1-5段,看作者举了哪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举了五个例子,我们一个个来看,看它们分别说明了说明道理. (一)分析第一个例子: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学生自己读如下句子: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是……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是个好不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⑤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咬文嚼字》课后练习答案

《咬文嚼字》课后练习答案 《咬文嚼字》是著名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的作品,堪称典型例证法运用的典范。下面给大家带来《咬文嚼字》课后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下列加点字都有两个注音,请选出正确的项。 ①嫌这话不够味(a.xián b.xiǎn) ②研究一番(a.fān b.fán) ③锱铢必较(a.zī b.zǐ) ④分量(a.fēn b.fèn) ⑤倒涎(a.xián b.xiǎn) ⑥调和(a.huó b.hé) ⑦没镞(a.méi b.mò) ⑧缘古今(a.yuán b.yán)

⑨惊讶(a.yá b.yà) ⑩付梓(a.zī b.zǐ) 2.请分别选出有一个和两个别字的各一项。(同一项中重复的只计一个) A.这是练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练字的道理研究一番。 B.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现出。 C.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干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和,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D.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有一个别字的一项是 有两个别字的一项是

3.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4.选出组词结构完全不相同的一个是 A.迷离援例蕴藉锱铢必较 B.顺畅流弊斩截若隐若现 C.推敲鲁莽更动索然无味 D.倒涎调和谨严咬文嚼字 5.下面8个句子的语序打乱了,请思辨后,选出排列得体的一项 ①文学是艰苦的事②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 ③你不能懒,不能粗心④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⑤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⑥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⑦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⑧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咬文嚼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咬文嚼字》节选 朱光潜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12.结合全文,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两项是 ( ) (5分) A. “烟”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但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能捉摸。 B. 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包括诗方面。 C. 因为直指的意义是固定的,联想的意义是游离的,所以前者易用,后者却难用。

《咬文嚼字》文本分析

《咬文嚼字》文本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l—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l—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是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就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浅出深入”。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

《咬文嚼字》公开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高中部:汪俊鹏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 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4、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 神。 二、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诗歌《泊船瓜洲》导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词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经换过“过”、“到”“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用“绿”,为什么“绿”字在这里用得好? 二、检查预习 1、咬文嚼字在成语词典中的本意: 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形容过分推敲字 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朱光潜在这里说的“咬文嚼字”和刚才字典上的“咬文嚼字”有何不同?能 不能找出本文作者观点? 明确:这里“咬文嚼字”指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不能懒惰,不能粗心,不能受迷惑,不能轻易满足。 作者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三、内容梳理 1、为了说明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请同学们归纳总结。

咬文嚼字学语文

咬文嚼字学语文-中学语文论文 咬文嚼字学语文 佟春丽 咬文嚼字功夫是语文教学基础训练项目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没有咬嚼功夫,语文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成为表面文章;没有咬嚼功夫,学生语文素养就会非常粗浅,很难得到提高。咬嚼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需要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加以注意和总结提高,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精读课文、适当讲解,把咬嚼功夫下在课内 所谓咬嚼功夫,首先要“咬”,这种“咬”,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读书。古人经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国语言文字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我曾经在课堂教学中做过统计,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解和范读的时间大约是15分钟,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大约是10分钟,其余的20分钟大部分都是在提问和回答问题中度过。也就是说,学生和教材的亲密接触程度非常低,也就没有时间对教材进行仔细地咀嚼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多留出学生语文阅读的时间,以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1.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对于一些重点的课文,教师自己要熟读,甚至能够背诵。这样在每次教学的时候,就能够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更是要读出它的韵味、读出它特有的美感,也可以说要读出它的生命意义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这种教师往往使学生终身难忘;学生想到自己的受用,便自然而然感激给他实益的教师。”

2.让学生熟读成诵。对于说理类的文章教师要让学生按照说理的语气去朗读,对于叙事抒情的文章要“美读”,也就是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一定要发挥出作者当时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通,使学生从中收获良多。如在教学叶圣陶先生《多收了三五斗》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非常注重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课文第一段:“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犹如一幕电影开场时候的解说,非常的清新、自然,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字正腔圆、准确到位,更要注意语调的平和。其中的“白腻”、“一漾一漾地”等重点词语,要求学生读准确、读流利。在下面农民和米行里米商的对话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朗读的训练,要读出农民在米价大跌面前的愤激之情、希望落空后的焦急之情,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句来表现这种感情的。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我几乎用了课堂教学的一半时间来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只有读进去才能体会出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和感情,只有读进去才能体会出作者所蕴藏的同情和感慨,只有读进去才能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真正魅力。 3.适当加以点拨。感觉到的东西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它,只有经过理解的东西学生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培养和训练咬嚼功夫的时候,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刻加以点拨,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止是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的时候,我就突出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比手法的纯熟运用。这里有少年闰土和壮年闰土的对比,有农村少年和城镇大户人家少年的对比,有童年时代的故乡景象和二十年后还乡时故乡景象的对比。作者的感情在这种对比中跌宕起伏,但是由于作者写作功力的高深,能够做到隐忍不发、点到为止,从而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胸有成竹、注重积累,把咬嚼功夫下在平时

《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

《咬文嚼字》教案 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

《咬文嚼字》公布100个常见别字

《咬文嚼字》公布100个常见别字 《咬文嚼字》自1995 年创刊以来,组织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整理出了一批常见别字。《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便是在此基础上,依据出错频率和专家评议拟订的。本表以正字的音序排列,括号中的字为正字。 1、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唆 50、蛛丝蚂(马)迹 51、萎糜(靡)不振 52、沉缅(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规 55、大姆(拇)指 56、沤(呕)心沥血 57、凭(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亲(青)睐 61、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起 64、发韧(轫) 65、搔(瘙)痒病 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无恐 70、额首(手)称庆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题)名 74、走头(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犹)如猛虎下山 85、竭泽而鱼(渔) 86、滥芋(竽)充数 87、世外桃园(源) 88、脏(赃)款 89、醮(蘸)水 90、蜇(蛰)伏 91、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 93、坐阵(镇) 94、旁证(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热 96、九洲(州)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必修5文艺评论及随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美学文学选集》。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感悟汉语的独特神韵和深厚意蕴。选择这篇文章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咬文嚼字》是一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富有理趣的文化随笔。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学会怎样既严谨又不乏趣味的阐述一个观点。本堂课力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经典诗句,感受炼字的妙处;尝试运用课文的观点解决在文艺欣赏方面问题。 高二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筛选整合能力,因此,对于文章的重要观点及整体思路,教师只需稍加引导,便可得出。本文虽是一篇文艺随笔,但朱光潜先生运用了许多贴切生动的实例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根据对实例的研究讲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只要引导得当,总结出作者观点应该不是难事。 本文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主要任务是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在对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体悟“炼字”的必要性;对“推敲”部分进行推敲,找出疑点。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将本文与马南邨先生的《不求甚解》进行比较阅读,一方面引导学生将两种读书方式的优劣进行对比,寻找出最恰当的读

书方式,另一方面学习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所描述的是第一课时。 案例描述: 一、导入 由故事导入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著名的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住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了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后来,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的人贴在了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标语中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一条警示语。请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小处不可随便 问: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我们汉语博大精深,二是我们写文章阅读要注意细节,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板书 教师:好,我们先来看“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具有那些意义呢?(出示幻灯)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四川省梓潼中学校董明昌 教学构想 《咬文嚼字》是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评论,旨在探讨“炼字”对阅读与写作的重要作用,强调“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字感受力,通过精当而丰富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观点,发表看法,让人不得不佩服美学大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见解。 作为高二学生,虽有一定量的文学作品阅读积累,但文艺评论接触少,加之内容本身抽象,中学淡化语法,文中如主词、宾词等语法概念,文艺心理学、套板反应之类专业术语,学生很陌生,理解有难度。作者对郭沫若、王若虚、韩愈等名人大家的观点又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特别是过渡句,中心句,梳理层次,提炼观点,把握文意应是首要任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朱老“咬文嚼字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明确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引用一些咬文嚼字的事例,激发学生思维的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合作交流,弄清材料与观点的紧密联系,并试着就朱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单元的文艺评论和随笔,虽论题不同,但都涉及诗歌鉴赏,因此借助古诗词炼字训练,可以让学生摸索到诗歌鉴赏的一些门径,既是知识的迁移运用,又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训练。拓展延伸通过与马南邨《不求甚解》比较阅读,一方面进一步认识朱先生在文中不盲从,不迷信,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充分体现学者不唯上、不唯书的严谨治学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领略两位大家不同的美学追求,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都有极大的启示。 本课的教学充分贯彻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按照“信息筛选——合作交流——能力提升——拓展探究”的模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谈话引导、激趣质疑、讨论交流、启发点拨、讲解展示等教学方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中学得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操,获得人生启示。

《咬文嚼字》公布的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的常犯语文差错《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1) 《咬文嚼字》公布2007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2) 《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3) 《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4) 《咬文嚼字》公布2010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5)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6)

《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1.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2.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 3.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 4.“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5.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6.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7.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8.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9.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 10.孟子的“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咬文嚼字》公布2007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1.经常用错的称谓词:家父。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2.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无间道。自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后,“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媒体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电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却是“无间地狱”。佛教中“无间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 3.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戴上紧箍咒。如:“给权力戴上紧箍咒。”在《西游记》中,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4.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州/洲。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后起区别字“洲”来表示。“九州”为中国的代称。 5.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娈童。如:“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在这类新闻中,“娈”字一律被理解成了动词,指“性侵犯、猥亵””等犯罪行为;其实它是形容词,义为美好的样子。“娈童”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 6.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权力/权利。“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它是以别人的服从和执行为前提的;“权利”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特征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7.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唇枪舌战。汉语词汇中有“唇枪舌剑”,义为唇如枪,舌如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也有“舌战”一词,《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舌战”指口头交锋。“唇枪舌战”显然是两者杂糅的产物。 8.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碳烧(烤)。如:“碳烧咖啡”“碳烤牛排”,等等。“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 9.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吋。如:“52吋液晶电视”。“吋”是一个淘汰字,应该改用“英寸”。 10.引用古诗名句的常见错误:“海上升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误为“升”字则成了直白的写实,既不忠实于原著,又削弱了诗的意境。

咬文嚼字教案_咬文嚼字阅读答案

咬文嚼字教案_咬文嚼字阅读答案 课文《咬文嚼字》出自高三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 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 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 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 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②:“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③:“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OrG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 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

金荣说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COPU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zi zh ū)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⑤: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zū),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⑥,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

《咬文嚼字》课文全解

《咬文嚼字》课文全解 ●课文研讨鉴赏 一、主旨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强调了在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一词通常含有贬义,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却很看重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借用它来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是和他对文学创作过程的认识分不开的。关于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他认为:“思想是心理活动,它所借以活动的是事物的形象和语文(即意象和概念),离开事物形象和语文,思想无所凭借,便无从进行。在为思想所凭借时,语文便夹在思想里,便是‘意’的一部分,在内的,与‘意’的其余部分同时进行的。所以我们不能把语文看成在外在后的‘形式’,用来表现在内在先的特别叫做‘内容’的思想。‘意内言外’和‘意在言先’的说法绝对不能成立。”(《谈美·谈文学》)这个思想,运用到创作上,它要求作者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不论是形象,还是情感,还是观点,都要能够在脑海中鲜明地呈现出来;运用到欣赏上,它指导人们不就文字来欣赏文字,而是通过文字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看看思想感情表达得是否恰切、鲜明。本文主要是谈文学创作,但对我们进行文学欣赏也不无启发。 二、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用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就是说,咬文嚼字并非只在字面上下功夫,其效果也不容小视。 首先是以郭沫若对自己的两部作品所做的两处修改为例。这两处修改,一处改得好,一处改得文句不通。修改文字当以更准确有力地传达感情为准,郭沫若没有注意这个道理,将文章修改中取得成功的经验直接挪用到别处,以致修改出的语句不仅表达的感情全然不对味,就是从语法角度来看,也全然不符合语法规则。 其次是以王若虚修改《史记》中的李广射虎这个片段为例。王若虚认为原文啰嗦,用词重复,于是将它加以精简,却没想到,这样一来丧失了原文的丰富的意蕴。 第三个例子是大家熟知的“推敲”的故事。千百年来,人们普遍接受了韩愈的看法,即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一联里,“敲”比“推”好。作者却通过仔细玩味“推”“敲”二字各自所暗示的内容及营造的意境指出,究竟是“推”好还是“敲”好,这要看贾岛当时要表现的是哪一种意境。换言之,“推敲”二字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到底应该用哪一个字要由作者贾岛自己决定,别人(包括韩愈)其实插手不得。 比较起来,第一个例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第二个例子需要凭借良好的语感,第三个例子则需要更多地调动形象思维能力,进入诗境,仔细品味“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区别。 第二部分(第6~7段):更进一步讲,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有了咬文嚼字的精神,作者在用字用词上才会力求别开生面,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也才会有新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才成其为文学作品。作者用文学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掌握一些常见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中国文学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新课导入 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出自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 《汉语大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有三个义项: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三个义项没有一项意思是褒扬的。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郭沫若的《咬文嚼字》。 作者简介 朱光潜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他先后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主要著作为《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诗论》《文艺心理学》 写作背景 针对当时人们在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等文学创作中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有的人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的现象,朱光潜先生写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章体裁 文艺随笔 文学常识 (1)随笔是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和杂文很相似。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特色。 (2)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标题含义 标题中的“咬文嚼字”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咬文嚼字2006-2012年度十大常见错别字(完整版)

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 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咬文嚼字》就是一座语文生活的监测站,时刻关注社会语文状况。在重点追踪、专家审读和来稿统计的基础上,《咬文嚼字》于2007年1月16日向社会公布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戍,音shù,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 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是:神州六号。如:“神州六号是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是“神州”。“神州”是中国的代称。 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即/既。如:“即来之,则安之。”“即来之”应为“既来之”。“即”,音jí,有未然义;既,音jì,有已然义。两字音近而义殊。 五、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六、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示/启事。如:“招聘启示”“征稿启示”。“启示”应为“启事”。“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文体无关。 七、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如:“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哈蜜”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 八、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如:“王伟(先生)收”“王伟先生(收)”。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信封上的称谓和“收”字并非注释。

咬文嚼字公布的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的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1) 《咬文嚼字》公布2007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2) 《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3) 《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4) 《咬文嚼字》公布2010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5)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6)

《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1.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2.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 3.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 4.“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5.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6.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7.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8.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9.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 10.孟子的“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1

《咬文嚼字》公布2007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1.经常用错的称谓词:家父。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2.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无间道。自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后,“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媒体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电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却是“无间地狱”。佛教中“无间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 3.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戴上紧箍咒。如:“给权力戴上紧箍咒。”在《西游记》中,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4.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州/洲。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后起区别字“洲”来表示。“九州”为中国的代称。 5.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娈童。如:“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在这类新闻中,“娈”字一律被理解成了动词,指“性侵犯、猥亵””等犯罪行为;其实它是形容词,义为美好的样子。“娈童”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 6.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权力/权利。“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它是以别人的服从和执行为前提的;“权利”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特征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7.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唇枪舌战。汉语词汇中有“唇枪舌剑”,义为唇如枪,舌如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也有“舌战”一词,《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舌战”指口头交锋。“唇枪舌战”显然是两者杂糅的产物。 8.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碳烧(烤)。如:“碳烧咖啡”“碳烤牛排”,等等。“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 9.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吋。如:“52吋液晶电视”。“吋”是一个淘汰字,应该改用“英寸”。 10.引用古诗名句的常见错误:“海上升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误为“升”字则成了直白的写实,既不忠实于原著,又削弱了诗的意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