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商业银行数据仓库浅析

商业银行数据仓库浅析

商业银行数据仓库浅析
商业银行数据仓库浅析

商业银行数据仓库浅析

第一版

孟凡涛

2012年12月

目录

引言 (5)

1基本概念 (6)

1.1操作型系统 (6)

1.2OLTP和OLAP (6)

1.3数据源系统 (7)

1.4数据仓库 (7)

1.4.1面向主题 (7)

1.4.2集成 (8)

1.4.3非易失性 (9)

1.4.4随时间变化 (10)

1.5决策支持系统 (11)

1.6维度和度量 (11)

2数据仓库的好处 (12)

3数据仓库核心内容 (14)

3.1典型数据仓库架构图 (14)

3.2数据模型 (14)

3.2.1模型设计思路 (15)

3.2.2模型设计原则 (16)

3.2.3模型主题划分 (16)

3.2.4拉链表 (19)

3.2.5快照表 (20)

3.2.6流水表 (20)

3.3ODS层 (20)

3.3.1ODS定义 (20)

3.3.2ODS作用 (21)

3.4FDS层 (22)

3.5IDS层 (22)

3.6数据集市 (22)

3.7ETL过程 (23)

3.8调度管理 (23)

3.9元数据管理 (24)

3.9.1基本定义 (24)

3.9.2元数据管理的作用 (25)

3.10数据质量管理 (26)

4数据仓库规范 (27)

4.1数据层规范 (27)

4.2主题域命名 (27)

4.2.1基础数据层(FDS)主题命名 (28)

4.2.2集成数据层(IDS)主题命名 (29)

4.2.3实体/表命名 (29)

4.2.4属性/列命名 (32)

5历史数据 (34)

6常见问题 (34)

6.1数据量 (35)

6.2拉链表 (35)

6.3索引 (36)

引言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也不断的深入。在金融领域,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的日常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大量的对银行管理和决策有用的信息。但如何使这些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为商业银行各种业务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决策,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人们不断尝试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形成一个综合的、面向分析的环境,以更好的支持银行决策者进行决策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种新的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仓库技术(Data Warehouse)。

数据仓库技术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那么究竟什么是数据仓库,如何构建数据仓库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目前国内的很多商业银行都在建设自己的数据仓库,然而不同的厂商、不同的银行对于数据仓库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建设的成果五花八门,有很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无论是哪种情况、也无论是采取哪种思路建设数据仓库,如果所建设的成果能够真正为银行所用、能够对于银行的统计分析、决策支持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对于后续的维护工作、升级工作能够很顺畅的进行下去,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数据仓库对于银行来说是成功的。

本人从事金融行业的软件系统建设工作已经近七年的时间,也参与过一些商业银行数据仓库的规划、建设过程。对于商业银行数据仓库有一些基本的理解与认识,为了使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学、所想不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和丢失,特整理了本文关于商业银行数据仓库方面的知识。本文是基于相关数据仓库项目的经验、结合数据仓库一些书籍、文档以及本人对数据仓库的理解和在数据仓库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的一份适合银行内部科技人员在数据仓库方面学习的文档。数据仓库技术本身包含的内容较多,文中还有很多章节还可以进一步的精斟细酌,我会在后续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每个人对数据仓库的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针对本文如果有欠缺之处,希望在数据仓库领域的资深前辈加以斧正。

1基本概念

1.1操作型系统

操作型系统也称为面向交易的处理系统,联机事务处理(OLTP)系统。其基本特征顾客的原始数据可以立即传送到计算机中心进行处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处理结果。其最大优点是可以即时地处理输入的数据,及时地得到响应。也称为实时系统,它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响应时间。OLTP是由数据库引擎负责完成的。OLTP 数据库旨在使事务应用程序仅写入所需的数据,以便尽快处理单个事务。OLTP数据库能够支持大量并发用户定期添加和修改数据,对个别事务能够很快地处理完成,并且只需访问相对较少的数据。OLTP旨在处理同时输入的成百上千的事务。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核心业务系统、国际结算系统是典型的操作型系统。1.2OLTP和OLAP

当今的数据处理主要分成两大类:联机事务处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TP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应用,主要是基本的、日常的事务处理,例如银行交易。OLAP是数据仓库系统的主要应用,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侧重决策支持,并且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下表列出了OLTP与OLAP之间的比较。

1.3数据源系统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都是来自于操作型环境中的数据,在商业银行中操作型的系统主要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国际结算系统、信贷管理系统、财务系统、ECIF等等。这些系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和交易数据,数据仓库可以每天从这些系统中获取有用的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供决策分析使用。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银行产品的不断增多,数据源系统也会不断的扩充,如银行卡系统、网上银行系统、资金系统等等。

也正是由于数据源系统是会不断扩充的,所以说数据仓库建设对于银行来说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过程。即随着银行操作型系统的不断增多、数据仓库的构建也需要一直持续下去。

1.4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

数据仓库是一个环境,而不是一个产品,提供用户用于决策支持的当前和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在传统的操作型数据库中很难或不能得到。数据仓库技术是为了有效的把操作型数据集成到统一的环境中以提供决策型数据访问的各种技术和模块的总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用户更快更方便查询所需要的信息,提供决策支持。

1.4.1面向主题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传统的操作型系统是围绕银行的业务应用进行组织的。对

于一个银行来说,应用问题可能是储蓄存款、对公存款、住房贷款、银行承兑汇票。那么对于数据仓库来说银行的主要主题范围可能是客户、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如下图所示:

1.4.2集成

集成的是数据仓库的重要特点之一,数据仓库中存储的数据都是经过集成之后的数据。传统的数据是在操作型环境中存储的,当把数据从操作型环境转入到数据仓库时,如果不进行集成就没有意义,如果数据以一种非集成状态存放到数据仓库,它就不能很好的支持决策分析。下图为一个客户信息集成的简单的例子。

1.4.3非易失性

数据仓库的数据非易失性是数据仓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如下图所示,操作型环境中的数据通常是一次访问和处理一个记录,并且操作型环境中的数据是可以被更新的。但是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是一次载入与访问的,并且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并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数据更新。

1.4.4随时间变化

数据仓库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数据仓库随时间变化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时间期限要远远长于操作型系统中数据的时间期限。操作型系统的时间期限一般是6 0~9 0天,而数据仓库中数据的时间期限通常是5~1 0年。■操作型数据库含有“当前值”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在访问时是有效的,同样当前值的数据能被更新。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仅仅是一系列某一时刻生成的复杂的快照。

■操作型数据的键码结构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时间元素,如年、月、日等。而数据仓库的键码结构总是包含某时间元素。

1.5决策支持系统

在商业银行内部,决策支持系统(DSS)与传统的操作型系统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不是面向交易的系统,它属于银行内部的管理类系统,可以用于指导营销、分析银行的业务经营情况、预测银行的各种业务风险、指导经营决策,它的数据来源为银行内部的各种交易型系统(如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国际结算系统、银行卡系统、资金业务系统等)。通常是面向行内管理层、决策层和营销层的系统。典型的决策支持系统有商业银行管理驾驶舱系统、商业银行CRM系统、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全行报表系统等等。决策支持类系统的特点是利用银行各个交易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警以达到管理和决策的需要,通常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全方位的业务数据的支持。因此,银行建立了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建设决策支持类系统更加满足系统建设和规划的要求。

1.6维度和度量

维度是指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

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在数据仓库的理论中,维度是一个与业务相关的观察角度,是依赖于数据的有效性和表达业务成效的关键性能指标。

度量是业务量化的表示、用于评价业务状态的数值型数据、用于检测业务的成效,不同度量反映不同的业务性质,度量之间的相互独立的。

如下图所示,以贷款基本信息表为例分别列出了维度信息和度量信息。

2数据仓库的好处

众所周知,数据仓库的建设对一个银行甚至一个企业都是有着非常多的好处的。那么,为了能够更清晰的理解数据仓库的好处。可以将数据仓库与传统的操作型系统对比来看。下表从各个层面列出了数据仓库的好处:

3数据仓库核心内容

3.1典型数据仓库架构图

3.2数据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抽象,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以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数据模型包括数据库数据的结构部分、数据库数据的操作部分和数据库数据的约束条件。其中,数据结构主要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及数据间的关系;数据操作主要描述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上的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数据约束主要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的语法、词义联系、他们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以保证数据正确、有效和相容。

数据模型是数据仓库的灵魂,一套设计合理的数据模型是数据仓库建设成功并

能够持续良好运行的关键。

3.2.1模型设计思路

数据模型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迭代过程,经过反复检验和修正,才可能逐渐接近能够反映业务的真实现状。数据模型设计的思路如下:?数据源驱动:确定ODS层。

对现有的数据源系统(核心系统、信贷系统、国结结算系统等)进行分析,按照模型贴近源系统的基本原则,可以确定ODS层的数据模型。

?统一规范和管理驱动:确定FDS层。

需要在对源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基础层模型各系统之间的同类数据进行轻度整合,并结合本行的业务特点和目前的应用需求,按一定的业务主题重新组织数据

模型,形成基础层逻辑模型。

?拿来主义:选择共性加工层的参考模型,完善基础层。

选择同业成功案例的数据模型作为参考模型,结合法人行的业务特点,对参考模型加以修改完善,形成本行的数据模型。这种方法效率高,但得到的数据模型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正。由此,借助他行的模型经验,可以确定本项目共性加工层参考模型。

?目标驱动:确定应用集市层,完善共性加工层。

根据本期项目的目标和应用系统的需求,需要产生轻度的数据应用层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应用需求进一步分析,整理出一些共性的数据加工需求;必要的话,可以对共性加工层数据模型进行完善,以满足多个目标应用的公共加工汇总要求。

3.2.2模型设计原则

?根据关键业务要素,或业务关注视角,及关键业务要素(业务关注视角)之间的关系,对数据模型进行主题划分;

?基础数据层的主题划分是通过抽象银行业经营活动中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形式,来表达商业银行的实际业务和具体的业务联系。它是独立于业务应用需求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共性加工数据层的主题划分则是基于业务关注的视角,也就是和业务应用需求紧密相关,会根据应用系统的共性需求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数据层次,由于其业务关注视角不同,其主题划分的结果可以不同;

?各模型层次的主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二级主题,便于用户定位所需数据;

3.2.3模型主题划分

?八大业务主题

客户:主要组织和存放与银行客户有关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地址信息、信用信息、黑名单信息、财务信息等。在客户主题域中以客户号为唯一识别,通过客户号与存款、贷款、银行卡、中间业务、渠道、公用主题进行关联。

存款;组织和存储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在银行的存款业务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账户信息、事件信息及事故信息。主要分为按个人活期、个人定期、企业活期、企业定期四个子主题。在存款主题域中以账号为唯一识别,通过账号与客户,中间业务、渠道、银行卡、公用主题进行关联。

贷款:组织和存储客户的所有贷款业务数据。根据客户的性质,将贷款客户划分为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两类。在贷款主题域中以账号为唯一识别,通过账号与客户、公用主题进行关联。

银行卡:组织和存储客户银行卡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在银行卡主题域中以卡号为唯一识别,通过卡号与存款、客户、渠道、公用。

中间业务:主要整合银行除存、贷款业务以外的业务,即非利息收入以外的所有业务。中间业务主题逻辑划分按中间业务种类进行划分,如国内结算业务、银保通、证券基金、外汇买卖等业务相关信息。在中间业务主题域中以客户号、账号、产品、机构、渠道为唯一识别,分别通过客户号、账号、产品、机构、渠道与客户、存款、公用主题进行关联。

渠道:主要存储渠道信息、签约账户信息、渠道账户信息以及交易流水信息。根据客户性质可将渠道数据分为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在渠道主题域中以客户号、

账号、产品、机构、渠道为唯一识别, 分别通过客户号、账号、产品、机构、渠道与客户、存款、银行卡、公用主题进行关联。

总账:组织和存储银行当前会计核算总账以及内部帐有关的信息。在总账主题域中以产品、机构为唯一识别,分别通过产品、机构与公用主题进行关联。

公用:用于存储各种业务主题公用的一些信息。主要整合内部机构、人员、公共代码等相关信息。包括统一标准代码,以及标准代码与各个源系统代码的映射及人工补充代码。

?各个主题间关系:

业务主题优点:

以贴源的原则进行设计,设计基础层的时候以具体业务作为主导,体现在银行方面就会划分出类似贷款,存款这样的常用主题。数据能保证完全和真实,因为基础模型和数据源相似率很高。

3.2.4拉链表

拉链表是数据仓库在存储数据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拉链表的优点是数据不会产生冗余,节省存储空间;缺点是容易出现断链的情况,数据质量会受到影响。拉链表的具体形态如下表(存款账户信息表)所示,该表中体现接链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通过字段开始日期(SDATE)和结束日期(EDATE)来标识,表示某一条记录在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之间是有效的数据。当前日期的有效数据是以‘’为结束日期;当数据发生变化时,会将‘’更新为变化的前一天,并插一条变化后的数据作为当前数据,以变化当天的日期为开始日期,以‘’为结束日期。这就是整个接链表的变化过程。

在数据仓库设计时选择使用接链表存储数据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大数据量的数据表,可以考虑使用拉链表。

因为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长期存储并且数据量是不断增长的。使用拉链表的好处是当数据发生变化才插入新的记录,使用拉链表不会重复存储数据,这样对于大数据量的数据表的数据增长速度就不会成倍的增长。可以有效的节约存储空间,并且能够提高对该数据表数据的存取效率。

■字段较少的数据表,可以考虑使用拉链表。

因为拉链表的数据是在发生变化是插入新记录,在插入新记录时需要将新记录与原有记录做比较,比较的时候需要逐个字段进行比较。如果字段较多会影响数据的比较效率,直接影响数据仓库的跑批效率。

■数据表的逻辑主键明确,需要清晰反映数据业务变化过程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拉链表。

众所周知,数据表中一条数据的主键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只是主键之外的其它信息。拉链表的数据在发生变化进行关链和开链的时候需要通过增量数据的主键与原有数据进行比对。如果主键不明确或定义错误,在两条数据比对时如果数据变化体现在我们所错误定义的主键上面,那么就不会将原有的应该关链的数据进

行及时的关链,造成拉链表数据错误。

另外,拉链表的数据能够连续的反映某条数据记录变化的过程,通过整条数据链就能清晰的看到该条记录的整个变化情况。

3.2.5快照表

快照表是每天保存全量数据,通过时间戳来表示整张数据表的每一个时间点的快照。快照表的优点是数据处理逻辑简单、方便,数据质量较高不会出现错误;缺点是数据存在冗余,存取效率低。快照表的具体形态如下表(贷款借据表)所示。

在数据仓库设计时选择使用接链表存储数据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数据量较小的数据表,可以考虑使用快照表。因为快照表是每天一个快照,数据量重复存储。如果数据量较大不宜使用快照表,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访问效率会越来越低。

■字段较多的数据表,可以考虑用快照表。因为,字段较多,如果不采用快照表而采用拉链表会影响数据仓库数据的跑批效率。

3.2.6流水表

流水表即按照每天的交易日期增量存储数据。通常在数据仓库中,对于交易流水数据采用流水表进行存储。如存款余额变动明细表、总账流水表等数据均需要采用流水表的方式存储。流水表的特点是,数据真实性高、与原系统流水表信息一致。

3.3ODS层

3.3.1ODS定义

ODS(Operational Data Store)操作型数据存储,是数据仓库体系中的一个可选部分,ODS具备数据仓库的部分特征和OLTP系统的部分特征,它是“面向主题的、

商业银行内控案例分析

3.5 A 市农村商业银行内控方面的案例分析 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最突出的特点就体现在银行业案件上,案件的发生除了一些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银行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近年来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涵盖了银行日常经营的各个领域,如存款、贷款、现金管理及金库、票据、银行卡、外部侵害等[45],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容易引发外界对银行业的信任危机,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因此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也就成了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下面就从A 市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四个案例进行分析。这四个案例主要发生在柜台业务、信贷业务、资金业务这几个业务环节,而且均与员工的业务操作息息相关。这几个业务正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内部控制的重点业务范围,这些风险也正是全面风险控制理论要素中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监控活动、监督与纠正等环节出现漏洞所造成,因此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5.1 柜员卷款潜逃案例 2007 年4 月,原A 市农村合作信用联社某信用社主任接到其辖下某分社柜员李某报告,说一同上班的梁某突然不见了,由梁某保管的钱箱也不见了。信用社主任马上和相关人员赶到现场,经查看录像,发现梁某趁李某上厕所之际,拿着其保管的钱箱开着无牌摩托车逃走了。经清点账务,发现梁某带走的现金有人民币30 多万元。事后经多方追踪,梁某在藏匿近1 年之后终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款项由其本人及家属筹款归还。 3.5.1.1 案例分析 从该案的作案手段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银行员工出现思想道德风险问题。据调查了解,梁某产生偷盗库款的最重要原因是参于赌博,因赌博输了,无力偿还欠款,故产生了直接盗取银行资金的念头。 2、网点内部控制环境出现漏洞,给梁某可乘之机。因当时梁某所处的分社虽有三名员工,但其中一名员工管理农贷,经常不在网点,实际上网点内只有两名员工,因此当其中一人上厕所时,网点内就只有梁某一人,缺少了第三者的监督,给梁某以拿钱离开的机会。 3、监督环节出现漏洞,信用社对员工的管理不到位。因梁某染上赌博已有一段时间,但一同上班的同事及其领导并未查觉其这一异常行为,导致未能及时给予教育,造成其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4、对网点的现金库存管理出现漏洞。据调查了解,该网点平时的现金库存量并不大,但梁某在作案前一天向上级申领了20 万现金,这一异常情况并未引起上级管理部门的重视,以致给梁某提供了作案的机会。 3.5.1.2 案例的教训和启示 该案例的发生,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事后原A 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通过多种措施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全集

目录 总论 1、日本三家大银行合并 ——又一艘“金融超级航空母舰”诞生了 2、欧洲银行业的重组浪潮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 4、新英格兰银行倒闭纪事 银行资本金管理 5、日本幸福银行破产案 6、增加资本金,化解银行风险 7、东南银行的资本计划 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 8、被取消的存款品种 9、教育储蓄怎成了“花架子” 信贷业务经营与管理 10、铁本事件 11、企业财务分析 12、抵押物变卖资不抵债 13、贷款风险分类 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管理 14、农行G分行和光大银行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 15、花旗带来的挑战 16、南京爱立信投奔外资银行 17、巴林银行的倒闭 电子银行业务与经营 18、网络银行的崛起 19、第一美国银行的贴身信用卡服务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管理 20、“贵族”:摩根银行的客户定位

21、个人理财业务营销实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22、海南发展银行破产案 23、11亿美元买来的教训 24、特大金融案内鬼当托骗走银行巨款 25、予其惩而毖后患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26、信用遭受质疑实达被银行提前“索债” 27、科龙陷入信用危机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28、中国工商银行签约用友金融,共创盈利新未来 29、银行小额账户收费问题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30、建行薪酬改革,突破平均分配 31、技术+智力型人才受青睐

日本三家大银行合并 ——又一艘“金融超级航空母舰”诞生了 1999年8月20日下午,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在东京正式宣布,三家银行已就全面合作达成共识。这表明,一个总资产规模超过150万亿日元的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将在日本诞生。 根据三家银行达成的共识,三方的合作将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按相同比例共同出资,在2000年秋天设立共同的控股金融公司,三家银行则分别成为该控股公司的完全子公司;第二步是在2002年春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合并,三家银行的人员、机构和经营业务将按“个人交易业务”、“法人交易业务”和投资银行三大块进行彻底重组。未来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将由目前的日本兴业银行行长西村正雄和富士银行行长山本惠朗共同担任,公司总经理则由现任第一劝业银行行长衫田力之担任。 截至1999年3月末,日本兴业银行总资产约为42.09万亿日元,从业人员4752人;第一劝业银行总资产约为54.89万亿日元,从业人员16090人;富士银行总资产约为57.933万亿日元,从业人员13976人。三家银行的合作消息被透露出来后,20日上午,东京股票市场上原先一直不被看好的金融股成为人们竞相购买的热点。东京股市受此消息影响,日经平均股价从一开盘就开始劲升,以18098.11点报收,较19日上涨了218.27点。迄今为止,由大型银行共同出资设立超级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在日本金融界尚属首次。三行合计的总资产将达159万亿日元,是目前日本国内最大的东京三菱银行(约78万亿日元)的两倍多,并超过先前合并诞生的德意志银行等特大型金融集团,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金融资本集团。同时,20日的发布会上,三家银行还宣布为谋求在证券批发业务方面的优势,除了将目前三家银行下属的各证券公司进行合并外,还将与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谋求合作。 导致三方走向合并之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三者都认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单凭各自力量难以获得竞争中的主动。美国穆迪公司给三者的评级都是“BAA”,与目前处于A级的东京三菱银行、三和银行和住友银行及相当一部分优秀地方银行相比,存在着天壤之别。去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债权信用银行相继破产之后,日本兴业银行作为日本目前仅存的一家长期信用银行,其走向一直受到多方关注。过去,长期信用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责向企业提供设备投资等长期信用,但随着企业融资手段和选择的增加,长期信用银行的经营环境每况愈下。日本兴业银行在1998年度虽然处理了高达9244亿日元的不良债权,但由于日本整体的土地价格下跌和企业破产并未停止,新的不良债权增加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尤其是1999年10月份,日本彻底解除了不许普通银行发行公司债券的禁令,因而必将使日本兴业银行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虽然也都在千方百计地努力增强自身素质,但在收益性方面不仅与欧美金融机构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日本金融市场上也难以凭自身实力独立谋求优势地位。三者希望通过合并实现优势互补,在确保巨额资金量的同时,共同开发和提供更为广泛的金融商品服务,从而在系统投资和新金融商

浅谈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一)

浅谈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一)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创新论文摘要:随着存贷款利差幅度的减少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严峻,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点。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一、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所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间业务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一)商业银行适应存贷利率差减少的需要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幅度的减少,其收益所占的比重也在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去开拓各种非利息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二)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传统的经营观念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因此,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此来推动银行发展、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应经国际化、多元化的需要,也是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需要 一般来说,世界主要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不到4%,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达到了20%左右。这严重降低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大、风险小的优势,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大量资本,化解不良资产,增强竞争能力,是商业银行未来竞争的重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落后,对发展中间业务存在认识偏差 受落后的经营理念束缚,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没有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准确定位,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将中间业务作为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业务、派生业务,以牺牲中间业务为代价换取存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甚至不惜成本,采取少收费或不收费,就是为了占领信贷市场。没有从战略角度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来发展。 (二)服务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中间业务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业务品种众多,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服务,仍以传统的接受客户委托,不占用自己的资产和收取手续费为主。据悉,全国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多达400多种,但从整体看起主导作用的仍是那些筹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代理类等技术含量低、利润率很低的低附加值业务,相比之下,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咨询类、承诺类、代客理财的中间业务比较少,各类担保贷款和投资承诺、外汇买卖等新兴表外业务发展缓慢,很多业务尚处于初级状态,金融衍生工具则基本是空白,缺乏深度和广度。 (三)管理无序,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中间业务的开展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使得中间业务难以像存贷款业务那样,集中由某一个部门管理,需要一个专门机构来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科学的管理经营体制,在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没有专门的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导致中间业务管理部门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容易与与其他业务部门产生利益冲突。此外,由于中间业务的管理缺乏业务政策和决策的统一性、连贯性,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四)收费偏低,同业竞争不规范 国内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不规范、收费偏低和标准不统一问题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

浅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2621126.html, 浅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作者:张红艳亢惠文 来源:《商情》2016年第23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商业银行这一金融机构具有信用创造、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调节经济的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商业银行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制约平衡与推动的双重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性发展,在求稳的同时又能产生一定的激化效应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探究,了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相关原理进而有效地掌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规律,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发展现状新思路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意义是商业银行为了实现盈利的经营目标,为了防范经营的风险,为了保证自身正常发展与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政策,强调对商业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相关的制约、监督、控制、管理,提高对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的警惕意识,加强对经营风险的防范、控制、监督与纠正,是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以建立系统全面高效而又规范的内部控制机制推动商业银行稳定、健康、持续性发展为根本目标,强调建立一种具有渐进性反应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目标模式以保障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实现最大效益。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特征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以控制的连续性、完整性、目的性为特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客体是商业银行的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及其工作活动,是商业银行内部经营运作的所有成员都包括在内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具有一定规则、制度、程序、组织方法的机制,是需要商业银行内部各个机构各个部门每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些都极大的体现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与运作是一个整体性活动,是商业银行内部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发挥最大效益的活动,而商业银行内部机制的实施是以保证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稳定发展并实现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风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缺失会造成商业银行经营的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政策性风险等危机,甚至会造成商业银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中国海洋大学命题专用纸(夜大学/函授)

B卷试题答案 一、A C C B B B D B D C 二、1.核心资本又叫一级资本和产权资本,是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它是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是金融机构可以永久使用和支配的自有资金,包括普通股、不可收回的优先股、资本盈余、留存盈余、可转换的资本债券、各种补偿准备金。 2.也称问题贷款,即传统贷款分类中的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和新五级分类中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 3.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4.利率敏感资金(Rate-sensitive Fund):也称浮动利率或可变利率资金,指在一定期间内展期或根据协议按市场利率定期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 三、简答题 1.商业银行的职能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主要有四个基本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惜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形成银行利润。(2)支付中介职能。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形成经济过程中无始无终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3)信用创造功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4)金融服务职能。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己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2.(1)安全性(2)流动性(3)盈利性。这些目标有是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决定的,但目标的实现又实现存在一定的矛盾,应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争取利润最大化,而解决安全性与盈利性矛盾的最好选择是提高经营的流动性。 3.证券投资避税组合的考虑原则是:在存在证券投资利息收入税赋差距,从而使两种债券出现税前收益和税后收益不一致时,银行应在投资组合中尽量利用税前收益高的应税证券,使其利息收入抵补融资成本,并使剩余资金全部投资于税后收益率最高的减免税证券上,从而提高证券投资盈利水平。 四、论述题 1、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规定 新协议在第一支柱中考虑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为计量风险提供了几种备选方案。关于信用风险的计量。新协议提出了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标准法,第二种是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又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对于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一些的银行,新协议建议其采用标准法来计量风险,计算银行资本充足率。 2、第二支柱——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委员会认为,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是最低资本规定和市场纪律的重要补充。具体包括:(1)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四大原则。原则一: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原则二: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略,以及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最终结果不满足,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原则三:监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本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并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原则四:监管当局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需的最低水平,如果资本得不到保护或恢复,则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2)监管当局检查各项最低标准的遵守情况。银行要披露计算信用及操作风险最低资本的内部方法的特点。作为监管当局检查内容之一,监管当局必须确保上述条件自始至终得以满足。(3)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其它内容包括监督检查的透明度以及对换银行帐薄利率风险的处理。 3、第三支柱——市场纪律 委员会强调,市场纪律具有强化资本监管,帮助监管当局提高金融体系安全、稳健的潜在作用。新协议在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四个领域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内容。监管当局应评价银行的披露体系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新协议还将披露划分为核心披露与补充披露。

浅谈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及其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及其对策 内容提要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相继上市,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而银行在金融业中占主体地位,商业银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银行的发展,为了在世界经济行业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和更好的发展。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中国商业银行如果需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中间业务的发展,而中间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在银行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乃至竞争力环境方面产生了巨大差异,这不仅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还导致产品开发跟风现象严重,创新能力差。在对中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本篇论文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进一步针对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解决方法和创新的对策。让我们期待商业银行能更上一层楼!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创新 浅谈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及其对策 一、商业银行创新发展及其意义 (一)商业银行的特征 我国目前存在的银行:中央银行1家(中国人民银行);国有大型银行5家(工商、农业、建设、中国、交通);政策性银行3家(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招商、中信、浦发、民生、广发、光大、深发展、华夏、兴业、浙商、渤海、恒丰);城市商业银行146家;农村商业银行近百家,现在还在设置;邮政储蓄银行;外资行34家参加人行支付系统的;20多家村镇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乡村银行。[1] 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也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它与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为目标。

商业银行数据仓库系统功能概述

商业银行数据仓库 系统功能规格 版本:1.0 (初稿)

目录 1.概述 (4) 1.1.系统介绍 (4) 1.2.系统架构 (4) 1.3.体系结构 (5) 1.4.数据仓库治理系统(DWMS) (5) 1.4.1.................................. 数据采集模块 6 1.4. 2.................................. 数据转换模块 6 1.4.3.................................. 增量计算模块 6 1.4.4...................................... 调度模块 6 1.4.5...................................... 配置模块 6 1.5.O LAP逻辑模型 (7) 1.5.1...................................... 分析角度

7 1.5.1.1. ................................... 公共维 7 1.5. 2...................................... 分析主题 8 1.6.银行业数据仓库E-R模型 (Data Model) (10) 1.6.1.贷款客户分析(Data Model) (10) 1.6. 2...................... 存款客户分析(Data Model) 11 1.6.3...................... 内部账号分析(Data Model) 12 1.6.4...................业务及流淌性分析(Data Model) 13 1.6.5...................资产负债财务分析(Data Model) 14 1.6.6...................... 风险操纵分析(Data Model) 15 1.6.7...................... 现金配钞分析(Data Model) 16

浅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引言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要想平稳地开展各项业务,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银行为保护资产安全完整,防范金融风险,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益,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并实施的组织规划和对内部各部门与人员相互制约和协调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尽管各国在金融监管上的力度不断加强,成效明显,特别是巴塞尔委员会近年来就银行监管问题发布了一系列原则、标准和建议后,国际金融监管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同一时期的金融业务的复杂性大大增加,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市场、银行表外业务急剧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投资组合的调整与资金的全球性流动已是瞬息万变,金融监管防范措施有时显得束手无策。因此,金融机构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日益显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呆滞账的控制,1990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已经超过20%,连同逾期、展期的呆滞贷款总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了70%,1991年末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超过其自有资本,产生资不抵债。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五要素的内部控制框架(简称COSO报告),引发了全球性内部控制高潮,也给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建设内部控制制度

的要求。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我国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不但不偿还贷款,甚至连贷款利息也不支付,致使全国银行业在1994年和1995年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分析其产生亏损原因,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产生了过多的呆滞账以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控制全球普遍存在的坏账损失及其金融风险,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业委员会发布了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框。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了全面内部控制建设,虽然对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控制金融风险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改变我国银行业呆滞账过多的现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银行为保护资产安全完整,防范金融风险,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益,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并实施的组织规划和对内部各部门与人员相互制约和协调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目的在于确保一家银行的业务能根据银行管理层制定的政策以最合理的方式进行,保证经营业务规范化,将各种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以实现其经营目标。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应大体由各部分组成。(一)银行内部会计控制1.资产保全会计的主要责任就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会计资料真实可靠。一方面,对于实物资产做到所有权明确,保管、处理责任范围界定清晰,审批制度严格,以免出现私自转移银行资产中饱私囊,或是肆意损坏物资给银行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就信息资料而言,商业银行应当真实、全面、及时地记载每一笔经济业务,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完整的会计、统计和各种业务资料的档案并妥善保管,定期核对,确保原始记录的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试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 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 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 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 3、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 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4、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5、贷款风险分类:贷款风险分类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借款 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 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 将贷 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资产。 6、分级授权:分级授权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逐级向下授权和转授权, 下级行必须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和权限内从事信贷业务,超过权限必须向上级行审批。

7、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 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8、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 进行结构性重组, 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证券, 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信用创造有一定的限度。 正确 2、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的股东。 正确 3、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正确 4、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占绝对比重的是贷款和证券投资。 正确 5、银行从事股票投资业务是其证券投资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错误 , 因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仅限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并不从事股票投资业务。 + 三、简述题 1、政府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德望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20页word文档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名称: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银行 案例适用:金融对外开放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案例来源:根据《爱立信倒戈投奔“洋”银行南京金融业经历“脑震荡”》,《中国青年报))2002年3月26日;《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此举震惊南京银行业》,新浪网,2002年3月26日等新闻报道编写案例内容 2002年3月21 Et,花旗银行上海分行首先获准向中国境内各类客户开办外汇业务,这是我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第一项举措。几乎与此同时,媒体也爆出了爱立信放弃中资银行、投奔花旗银行的新闻。3月26日的各媒体新闻言称,近Et南京爱立信公司突然作出惊人之举,凑足巨资提前还完了南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19.9亿元贷款,转而再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的巨款。爱立信南京公司是南京市最大的外资企业,多年来,一直由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然而,从2001年下半年起,该公司陆续归还了中资银行的贷款。到2002年3月底,在中资银行的贷款余额只剩下0.5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开始向外资银行贷款,2001年9月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了6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12月底与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签订了1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2002年3月28日与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了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的无追索权保理贷款协议。“爱立信投奔花旗”一说就是指这一

协议。协议的含义是:爱立信将其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出售给花旗银行,同时花旗银行给爱立信5亿元人民币贷款,即花旗银行将爱立信的应收账款买断,如果花旗银行收购的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爱立信不负责购回。消息还表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已经完成了数万字的《关于爱立信事件引发的思考》研究报告。另有报道指出,此次事件已在江苏金融业产生激烈震荡,业内人士更是开始担心此次倒戈事件会在金融业引起连锁反应。 有关记者在随后的追踪采访中发现,上述报道并非完全真实,甚至有可能是一次新闻炒作。无追索权保理贷款协议确有其事,但完全转移这样大规模的信贷业务关系是不存在的。爱立信南京公司不可能也没有将金融服务的业务完全转向外资银行。相关的国内银行也出面加以澄清,相应证实了爱立信公司的一些说法。 案例评析 随着我国按照人世协议的要求逐步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我国金融机构将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增强国内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决定商业银行竞争能力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产权构成、资本及规模实力、机构组成及内部管理效率、资产及服务质量、管理层及员工素质、技术及企业文化、业务范围及运作模式、产品结构及创新,等等。而本案例所反映的主要是产品及服务创新对我国银行经营的巨大冲击。 虽然这一事件最后被证实报道有误,但报道的内容仍然对我们的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可以说是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一次“脑震荡”。我们同

商业银行数据仓库报表设计分析

**商业银行数据仓库 报表设计 版本:1.0 4/18/2020

目录 1.报表系统 (3) 1.1. 业务分析 (3) 1.2. 财务分析报表系统 (3) 1.2.1.资产业务分析(月) (3) 1.2.1.1. 资产规模增长情况分析 (4) 1.2.1.2. 资产增量变化情况分析 (4) 1.2.1.3. 资产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4) 1.2.1.4. 贷款资产专项统计 (5) 1.2.2.负债业务分析 (5) 1.2.2.1. 负债规模增长情况分析表 (5) 1.2.2.2. 负债增量变动情况分析表 (5) 1.2.2.3. 负债结构变化情况分析表 (6) 1.2.2.4. 存款负债专项统计 (6) 1.2.3.所有者权益分析 (6) 1.2.3.1. 所有者权益增长情况分析 (6) 1.2.3.2. 所有者权益增量变动情况分析 (7) 1.2.3.3. 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7) 1.2.4.财务收支分析 (7) 1.2.4.1. 收支规模增长情况分析 (7) 1.2.4.2. 收支增量变动情况分析 (8) 1.2.4.3. 当期收支情况分析 (8) 1.2.4.4. 财务收支结构变动情况分析 (8) 1.2.4.5. 财务收支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8) 1.2.5.财务比率分析 (9) 1.2.5.1. 各项财务比率分析表 (9) 1.3. 资金计划业务需求 (10) 1.3.1.资金头寸统计 (10) 1.3.2.资金负债管理指标 (10) 1.3.3.现金管理 (10) 1.3.3.1. 结算备付金统计 (10) 1.3.3.2. 库存现金统计 (11) 1.3.3.2.1. 即时余额统计 (11) 1.3.3.2.2. 日均余额统计 (11) 1.3.3.3. 业务量统计 (11) 1.3.4.票据贴现业务统计 (12) 1.4. 综合统计分析 (12) 1.4.1.存款统计 (12) 1.4.1.1. 存款结构统计 (12) 1.4.1.1.1. 日均存款统计 (12) 1.4.1.1.2. 存款即时余额统计 (1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答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答案 一、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2、再贴现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3、融资租赁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Equipment Leasing)或现代租赁(Modern Leasing),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2、回购协议:指在金融市场上,证券持有人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者之间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的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3、回租租赁:是指承租人将自有物件出卖给出租人, 同时与出租人签定一份融资租赁合同, 再将该物件从出租人处租回的租赁形式。 4、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接受信贷者不能按约偿付贷款的可能性。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是银行信用风险中的一个部分。这种风险将导致银行产生大量无法收回的贷款呆账,将严重影响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过度的信贷风险可致银行倒闭。 1、单元行制这种制度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银行业务完全由总行经营,不设任何分支机构. 2、关注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 3、杠杆租赁杠杆租赁是融资租赁的一种特殊方式,又称平衡租赁或减租租赁,即由贸易方政府向设备出租者提供减税及信贷刺激,而使租赁公司以较优惠条件进行设备出租的一种方式。它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国际租赁方式,是一种利用财务杠杆原理组成的租赁形式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填空题 1、以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为标准,商业银行可分为单一银行制、分支银行制和集团银行制三种类型。 2、商业银行的广义负债指银行自由资金以外的所有资金来源,包括资本票据和长期债务资本等二级资本的内容。 3、现代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也是现代商业银行始祖是1694 年设立的英格兰银行。 4、商业银行的贷款价格一般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金额和隐含价格四个部分。 1、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一般可分为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系统。 2、银行并购的定价方法一般有贴现现金流量法和股票交换法两种。 (银行并购的定价方法:重置成本法为主,以相对价值法和现金流量折现等法为辅) 3、商业银行的贷款价格一般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金额和隐含价格四个部分。 1、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原则)一般表述为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个。 2、商业银行并购的原因一般有①追求规模发展②追求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③管理层利益驱动三个。 3、商业银行发放的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三种。

对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中发展的思考汇总

对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中发展的思考 随着存贷款利差幅度的减少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严峻,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点。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一、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所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间业务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一)商业银行适应存贷利率差减少的需要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幅度的减少,其收益所占的比重也在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去开拓各种非利息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传统的经营观念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因此,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此来推动银行发展、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应经国际化、多元化的需要,也是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需要 一般来说,世界主要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不到4%,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达到了20%左右。这严重降低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大、风险小的优势,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大量资本,化解不良资产,增强竞争能力,是商业银行未来竞争的重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落后,对发展中间业务存在认识偏差 受落后的经营理念束缚,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没有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准确定位,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将中间业务作为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业务、派生业务,以牺牲中间业务为代价换取存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甚至不惜成本,采取少收费或不收费,就是为了占领信贷市场。没有从战略角度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来发展。 (二)服务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中间业务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业务品种众多,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服务,仍以传统的接受客户委托,不占用自己的资产和收取手续费为主。据悉,全国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多达400多种,但从整体看起主导作用的仍是那些筹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代理类等技术含量低、利润率很低的低附加值业务,相比之下,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咨询类、承诺类、代客理财的中间业务比较少,各类担保贷款和投资承诺、外汇买卖等新兴表外业务发展缓慢,很多业务尚处于初级状态,金融衍生工具则基本是空白,缺乏深度和广度。 (三)管理无序,缺乏统一规划

银行数据仓库构建分析

如何构建银行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技术作为一项数据管理领域的新技术,其精髓在于针对联机分析处理(OLAP)提出了一种综合的解决方案,与以往很多技术不同的是,它主要是一种概念,在此概念指导下完成系统的构造。既没有可以直接购买到的现成产品,也没有具体的分析规和实现方法,也就是说没有成熟、可靠且被广泛接受的数据仓库标准。在以往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中,不仅有详细的理论推导,还有无数的设计实例,无论你使用的是什么公司的数据库产品、开发工具,只要按照规做,那么实现同一业务需求的方案都会很相似。而现有数据仓库的实现中,出现了MOLAP方案和ROLAP方案的区别,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数据仓库建模工具、表现工具,而设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素质也会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数据仓库技术的实现方式 目前在数据仓库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具体实现方式。 1、在关系数据库上建立数据仓库(ROLAP) 2、在多维数据库上建立数据仓库(MOLAP)

MOLAP方案是以多维方式来组织数据,以多维方式来存储数据;ROLAP 方案则以二维关系表为核心表达多维概念,通过将多维结构划分为两类表:维表和事实表,使关系型结构能较好地适应多维数据的表示和存储。在多维数据模型的表达方面,多维矩阵比关系表更清晰且占用的存储更少,而通过关系表间的连接来查询数据的ROLAP系统,系统性能成为最大问题。MOLAP方案比ROLAP方案要简明,索引及数据聚合可以自动进行并自动管理,但同时丧失了一定的灵活性。ROLAP方案的实现较为复杂,但灵活性较好,用户可以动态定义统计和计算方式,另外能保护在已有关系数据库上的投资。 由于两种方案各有优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MOLAP和ROLAP 结合使用,即所谓的混合模型。利用关系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细节数据或非数值型数据,发挥关系数据库技术成熟的优势,减少花费,而在多维数据库中存储当前数据和常用统计数据,以提高操作性能。 3、在原有关系库上建立逻辑上的数据仓库 由于目前正在运行的OLTP系统中已经积累了海量数据,如何从中提取出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就成为用户最迫切的需要。新建数据仓库固然能从功能、性能各方面给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数据仓库的建设和分析数据的积累需要一段时间,无法及时满足用户对信息分析的迫切需要。因此在筹建数据仓库的前期,可以采用一些合适的表现工具,在原有OLTP系统上建立起一个逻辑的数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随着金融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各国银行和监管当局的重视,它是商业银行实现自身经营目标、维护金融安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商业银行保障自身稳健运营的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分析由于内部控制环境、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和限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控能力与现代商业银行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仍存在错误或片面认识。1、在控制环境方面仍存在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偏差。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充分,重发展、轻管理,忽视内控管理,给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造成了思想上的阻力。2、内部控制的监督尚有不足。如产权制度改革仍然滞后,商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真正分离,更缺乏对董事会、经理层有效、公开的监督、评估机制。尚未建立强有力的利益制衡机制,在内部稽核体制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状况。稽核机构独立性不充分,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掌握一定决策权的管理人员)存在着控制盲点。3、在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缺陷。各控制系统之间还存在着脱节现象,未能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全面控制存在着不均衡现象,影响了控制。由于动态控制比较薄弱。4、内部控制活动的实施方面存在疏漏。表现在制度执行上,岗位自我约束机制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有些创新业务相关制度尚未建立就盲目运作。缺乏严格的、经常性的检查,互相监督制度执行上也存在脱节情况,这些都增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二、推进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思路(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坚持的原则和目标1、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坚持的原则。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坚持全面原则、审慎原则、有效性原则及独立原则。全面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必须渗透到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必须囊括所有业务过程、所有操作环节和所有的管理活动。审慎原则要求内部控制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有效性原则要求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必须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执行内部控制不能有例外,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这是保证商业银行“以制度立行”的根本。独立原则要求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必须独立于其所控制的业务操作系统和管理活动,这也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之一。2、确立科学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目标——兼顾安全和效益。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安全与效益是矛盾统一的。安全是收益的前提,没有安全目标,收益目标就无从谈起。收益目标是安全目标的归宿,安全目标是为收益目标服务的。因此,确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目标即兼顾安全和效益,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关键之所在。[!--empirenews.page--] (二)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途径与手段1、加快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要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就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构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经营管理信息化,为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健全奠定良好的基础。2、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完善商业银行组织机构是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首先,机构设置要合法科学;其次,规章制度要严密高效、相互制约;再次,为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有必要成立一些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如资产管理委员会、贷款审查委员会、“三防一保”领导小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等等,并按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成立内审委员会,形成稽核部门对内审委员会负责,内审委员会对法人负责的制度。3、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首先要全面、动态地做好内控制度的体系建设。每设立一个新岗位,每开展一项新业务,其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制约措施都必须及时配套。其次要制定和完善内部责任体系。要通过授权、授信,明确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职责权限;健全岗位责任制,明

相关文档